TW201919359A -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19359A TW201919359A TW107134674A TW107134674A TW201919359A TW 201919359 A TW201919359 A TW 201919359A TW 107134674 A TW107134674 A TW 107134674A TW 107134674 A TW107134674 A TW 107134674A TW 201919359 A TW201919359 A TW 20191935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ndwidth
- symbols
- channel
- frequency domain
- symbol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3—Acquisition of prim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within cell-ID gro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6—Acquisition of 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gro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9—Acquisition of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s, e.g. detection of cell-I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可以在SS Block的傳輸方面提升通訊性能。該方法包括:網路設備在N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一帶寬,向終端設備發送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其中,N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網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佔用第二帶寬,以及在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三帶寬,向終端設備發送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其中,第一帶寬與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互不重疊,M和S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Description
本申請涉及通訊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中,進行同步的信號為主同步信號(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輔同步信號(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終端設備進行無線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測量的參考信號為區域參考信號(Cell Reference Signal,CRS)或通道狀態訊息參考信號(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在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中,網路設備可以向終端設備發送多個同步信號塊(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 block),終端設備可以在系統帶寬內搜索SS block獲取區域標識(Identifier,ID)、進行時頻同步、獲取實體廣播通道(Physical Broadcasting Channel,PBCH)訊息、並基於SSS以及PBCH的解調參考信號(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進行RRM測量。
在新無線系統中,對通訊性能的要求較高,因此,如何在SS Block的傳輸方面提高通訊性能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可以在SS Block的傳輸方面提升通訊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包括:
網路設備在N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一帶寬,向終端設備發送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其中,N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網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佔用第二帶寬,以及在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三帶寬,向終端設備發送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其中,第一帶寬與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互不重疊,M和S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以在傳輸第一通道或信號的符號上傳輸第二通道或信號,可以總體上降低同步信號塊所佔用的帶寬,從而在減少初始搜索的次數的同時,無需大幅減少第二通道或信號的傳輸資源,因此減少或避免了因為降低同步信號塊的帶寬所對第二通道或信號傳輸性能造成的影響,從而可以提升通訊性能。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主同步信號PSS和/或輔同步信號SSS。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SSS,PSS和SSS佔用的第一符號不相同。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實體廣播通道PBCH。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與第三帶寬的帶寬之和等於或小於第二帶寬。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與第三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分別為第二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子集。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的中心頻點等於第二帶寬的中心頻點。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兩側。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第二帶寬的低頻範圍內;以及
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第二帶寬的高頻範圍內。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第二帶寬的高頻範圍內;以及
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第二帶寬的低頻範圍內。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第二帶寬和/或第三帶寬分別等於整數個實體資源區塊PRB所佔用的帶寬。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帶寬小於24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帶寬等於18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等於12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S等於N。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N等於2,M等於2;
N個第一符號與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按照先後順序的排序依次為:第一符號、第二符號、第一符號和第二符號。
結合第一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網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佔用第二帶寬,以及在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三帶寬,向終端設備發送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
網路設備按照先頻域後時域的方式,從N個第一符號與M個第二符號之中的第一個符號開始,按照N個第一符號與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的先後順序,先低頻域資源再高頻域資源的進行第二通道或信號的映射,其中,第一符號上映射的帶寬為第三帶寬,第二符號上映射的帶寬為第二帶寬;
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映射後的第二通道或信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包括:
終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從第二帶寬上,以及在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從第三帶寬上,獲取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
其中,在所述N個第一符號上,在第一帶寬上,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
其中,所述第三帶寬與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互不重疊,所述M、所述N和所述S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以在傳輸第一通道或信號的符號上傳輸第二通道或信號,可以總體上降低同步信號塊所佔用的帶寬,從而在減少初始搜索的次數的同時,無需大幅減少第二通道或信號的傳輸資源,因此減少或避免了因為降低同步信號塊的帶寬所對第二通道或信號傳輸性能造成的影響,從而可以提升通訊性能。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主同步信號PSS和/或輔同步信號SSS。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SSS,PSS和SSS佔用的第一符號不相同。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實體廣播通道PBCH。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與第三帶寬的帶寬之和等於或小於第二帶寬。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與第三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分別為第二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子集。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的中心頻點等於第二帶寬的中心頻點。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兩側。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第二帶寬的低頻範圍內;以及
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第二帶寬的高頻範圍內。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第二帶寬的高頻範圍內;以及
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第二帶寬的低頻範圍內。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第二帶寬和/或第三帶寬分別等於整數個實體資源區塊PRB所佔用的帶寬。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帶寬小於24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帶寬等於18個實體資源區塊PRB所佔用的帶寬。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帶寬等於12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S等於N。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N等於2,M等於2;
N個第一符號與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按照先後順序的排序依次為:第一符號、第二符號、第一符號和第二符號。
結合第二方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終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從第二帶寬上,以及在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從第三帶寬上,獲取網路設備發送的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
終端設備按照先頻域後時域的方式,從N個第一符號與M個第二符號之中的第一個符號開始,按照N個第一符號與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的先後順序,先低頻域資源再高頻域資源的進行第二通道或信號的解映射,其中,第一符號上解映射的帶寬為第三帶寬,第二符號上解映射的帶寬為第二帶寬。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網路設備,包括第一傳輸單元和第二傳輸單元;
所述第一傳輸單元用於:在N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一帶寬,向終端設備發送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其中,所述N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所述第二傳輸單元用於:在M個第二符號上,佔用第二帶寬,以及在所述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三帶寬,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其中,所述第一帶寬與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互不重疊,所述M和所述S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主同步信號PSS和/或輔同步信號SSS。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SSS,所述PSS和所述SSS佔用的所述第一符號不相同。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實體廣播通道PBCH。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與所述第三帶寬的帶寬之和等於或小於所述第二帶寬。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與所述第三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分別為所述第二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子集。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的中心頻點等於所述第二帶寬的中心頻點。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兩側。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二帶寬的低頻範圍內;以及
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二帶寬的高頻範圍內。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二帶寬的高頻範圍內;以及
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二帶寬的低頻範圍內。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所述第二帶寬和/或所述第三帶寬分別等於整數個實體資源區塊PRB所佔用的帶寬。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帶寬小於24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帶寬等於18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等於12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S等於所述N。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N等於2,所述M等於2;
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按照先後順序的排序依次為:所述第一符號、所述第二符號、所述第一符號和所述第二符號。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傳輸單元進一步用於:
按照先頻域後時域的方式,從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之中的第一個符號開始,按照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的先後順序,先低頻域資源再高頻域資源的進行所述第二通道或信號的映射,其中,所述第一符號上映射的帶寬為所述第三帶寬,所述第二符號上映射的帶寬為所述第二帶寬;
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映射後的所述第二通道或信號。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獲取單元;
所述獲取單元用於:在M個第二符號上,從第二帶寬上,以及在所述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從第三帶寬上,獲取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
其中,在所述N個第一符號上,在第一帶寬上,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
其中,所述第三帶寬與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互不重疊,所述M、所述N和所述S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主同步信號PSS和/或輔同步信號SSS。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SSS,所述PSS和所述SSS佔用的所述第一符號不相同。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實體廣播通道PBCH。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與所述第三帶寬的帶寬之和等於或小於所述第二帶寬。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與所述第三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分別為所述第二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子集。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的中心頻點等於所述第二帶寬的中心頻點。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兩側。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二帶寬的低頻範圍內;以及
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二帶寬的高頻範圍內。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二帶寬的高頻範圍內;以及
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二帶寬的低頻範圍內。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所述第二帶寬和/或所述第三帶寬分別等於整數個實體資源區塊PRB所佔用的帶寬。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帶寬小於24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帶寬等於18個實體資源區塊PRB所佔用的帶寬。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帶寬等於12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S等於所述N。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N等於2,所述M等於2;
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按照先後順序的排序依次為:所述第一符號、所述第二符號、所述第一符號和所述第二符號。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獲取單元進一步用於:
按照先頻域後時域的方式,從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之中的第一個符號開始,按照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的先後順序,先低頻域資源再高頻域資源的進行所述第二通道或信號的解映射,其中,所述第一符號上解映射的帶寬為所述第三帶寬,所述第二符號上解映射的帶寬為所述第二帶寬。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網路設備,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所述處理器、所述記憶體和所述收發器之間透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傳遞控制和/或數據信號,使得所述網路設備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所述處理器、所述記憶體和所述收發器之間透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傳遞控制和/或數據信號,使得所述終端設備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用於存儲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上述任意一種方法或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指令的電腦程式產品,當其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電腦執行上述任意一種方法或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為“GSM”)系統、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CDMA”)系統、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WCDMA”)系統、通用封包無線業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為“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為“LTE”)系統、LTE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FDD”)系統、LTE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TDD”)、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簡稱為“UMTS”)、全球微波連接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簡稱為“WiMAX”)通訊系統或5G系統等。
圖1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應用的無線通訊系統100。該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網路設備110。網路設備110可以是與終端設備通訊的設備。網路設備110可以為特定的地理區域提供通訊覆蓋,並且可以與位於該覆蓋區域內的終端設備(例如UE)進行通訊。可選地,該網路設備110可以是GSM系統或CDMA系統中的基地收發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統中的節點(NodeB,NB),還可以是LTE系統中的演進型節點(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雲無線存取網路絡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無線控制器,或者該網路設備可以為中繼站、存取點、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5G網路中的網路側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公用地移動式網路(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網路設備等。
該無線通訊系統100還包括位於網路設備110覆蓋範圍內的至少一個終端設備120。終端設備120可以是移動的或固定的。可選地,終端設備120可以指存取終端、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用戶單元、用戶站、移動站、移動臺、遠方站、遠程終端、移動設備、用戶終端、終端、無線通訊設備、用戶代理或用戶裝置。存取終端可以是行動電話、無線電話、會話啟動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電話、無線局部回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個人數字處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他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5G網路中的終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中的終端設備等。
可選地,終端設備120之間可以進行終端直連(Device to Device,D2D)通訊。
可選地,5G系統或網路還可以稱為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或網路。
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個網路設備和兩個終端設備,可選地,該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多個網路設備並且每個網路設備的覆蓋範圍內可以包括其他數量的終端設備,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可選地,該無線通訊系統100還可以包括網路控制器、移動管理實體等其他網路實體,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應理解,本文中術語“系統”和“網路”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換使用。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元“/”,一般表示前後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係。
圖2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圖。該方法200可選地可以應用於圖1所示的系統,但並不限於此。該方法200包括以下內容中的至少部分內容。
在210中,網路設備在N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一帶寬,向終端設備發送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其中,該N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地,在N大於1時,N個第一符號可以是連續的N個符號,也可以是不連續的N個符號。
可選地,該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或SSS。
可選地,該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SSS,該PSS和該SSS佔用的該第一符號不相同。
例如,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主同步信號和輔同步信號,N等於2,一個符號用於發送主同步信號,另一個符號用於發送輔同步信號,發送主同步信號佔用的符號與發送輔同步信號佔用的符號可以間隔一個符號。
可選地,第一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可以是連續的頻域資源,也可以是不連續的頻域資源。
可選地,第一通道或信號是指在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一帶寬的通道或信號,可以包括具有相同的帶寬特徵的通道或信號,或者包括某一類的通道或信號,其中,類別的劃分的顆粒度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例如,第一通道或信號為同步信號,或第一通道或信號為主同步信號或輔同步信號。
可選地,N大於1時,每個第一符號上用於發送第一通道或信號佔用的第一帶寬的寬度和/或資源位置可以不同於其他至少一個第一符號上用於發送第一通道或信號佔用的帶寬的寬度和/或資源位置。
例如,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主同步信號和輔同步信號,N等於2,一個符號用於發送主同步信號,另一個符號用於發送輔同步信號,發送主同步信號佔用的帶寬和/或資源位置不同於發送輔同步信號佔用的帶寬和/或資源位置。
當然,N個符號上發送第一通道或信號佔用的第一帶寬的寬度和/或資源位置可以相同。
例如,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主同步信號和輔同步信號,N等於2,一個符號用於發送主同步信號,另一個符號用於發送輔同步信號,發送主同步信號佔用的帶寬和/或資源位置等於發送輔同步信號佔用的帶寬和/或資源位置。 可選地,第一帶寬等於整數個實體資源區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佔用的帶寬,例如,第一帶寬等於12個PRB佔用的帶寬,當然,也可以是其他的數值,例如,10或14個PRB佔用的帶寬。
可選地,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發送第一通道或信號佔用的第一帶寬可以包括兩側的保護子載波間隔。
在220中,該網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佔用第二帶寬,以及在該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三帶寬,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其中,該第一帶寬與該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互不重疊,該M和該S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地,N個第一符號與M個第二符號交叉排列。
例如,該N等於2,該M等於2;該N個第一符號與該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按照先後順序的排序依次為:該第一符號、該第二符號、該第一符號和該第二符號。
可選地,在M大於1時,M個第一符號可以是連續的M個符號,也可以是不連續的M個符號。
可選地,該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BCH。可選地,本申請實施例提到的PBCH可以包括PBCH的DMRS。
可選地,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而不包括SSS,意味著可以僅在傳輸PSS的符號上傳輸PBCH,而不在傳輸SSS的符號上傳輸PBCH。 或者,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SSS而不包括PSS,意味著可以僅在傳輸SSS的符號上傳輸PBCH,而不在傳輸PSS的符號上傳輸PBCH。
或者,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以及包括SSS,意味著可以在傳輸PSS的符號上以及SSS的符號上傳輸PBCH。
應理解,雖然本申請實施例很多處以第一通道或信信號包括PSS和/或SSS,以及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PBCH為例進行說明書,但本申請實施例並不限於此。
例如,第一通道或信信號包括PSS,以及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SSS;或者,第一通道或信信號包括SSS,以及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PSS;或者,第一通道或信信號包括PBCH,以及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或SSS。
可選地,第二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可以是連續的頻域資源,也可以是不連續的頻域資源。
可選地,第二通道或信號是指在第二符號上佔用第二帶寬以及在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三帶寬的通道信號,可以包括具有相同的帶寬特徵的通道或信號,或者包括某一類的通道或信號,其中,類別的劃分的顆粒度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M大於1時,每個第二符號上用於發送第二通道或信號佔用的第二帶寬的寬度和/或資源位置可以不同於其他至少一個第二符號上用於發送第二通道或信號佔用的帶寬的寬度和/或資源位置。
當然,M個第二符號上發送第二通道或信號佔用的第二帶寬的寬度和/或資源位置可以相同。
可選地,S大於1時,S個第一符號中每個第一符號上用於發送第二通道或信號佔用的第三帶寬的寬度和/或資源位置可以不同於其他至少一個第一符號上用於發送第二通道或信號佔用的帶寬的寬度和/或資源位置。 當然,S個第一符號上發送第二通道或信號佔用的第二帶寬的寬度和/或資源位置可以相同。
可選地,S小於或等於N。
其中,如果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SSS,第二通道或信號為PBCH,且N等於2,則S小於N意味著僅有PSS或僅有SSS的佔用的符號用於傳輸PBCH。
可選地,第二帶寬等於整數個PRB佔用的帶寬。
可選地,第二帶寬小於24個PRB佔用的帶寬,例如,等於18個PRB佔用的帶寬,當然,也可以是其他數值,例如,等於20個,16個等PRB佔用的帶寬。
可選地,第三帶寬等於整數個PRB佔用的帶寬。
可選地,第三帶寬等於6個PRB佔用的帶寬,當然,也可以是其他數值,例如,等於5個,4個等PRB佔用的帶寬。
可選地,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發送第二通道或信號佔用的第二帶寬可以包括兩側的保護子載波間隔。
可選地,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發送第二通道或信號佔用的第三帶寬可以包括兩側的保護子載波間隔。
在230中,終端設備在N個第一符號上,獲取網路設備在第一帶寬上發送的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
具體地,終端設備可以在N個第一符號上進行盲檢測,以獲取網路設備從第一帶寬上發送的第一通道或信號,例如,PSS和SSS。
在240中,該終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從第二帶寬上,以及在該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從第三帶寬上,獲取該網路設備發送的該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
從而,終端設備在獲取到第一通道或信號以及第二通道或信號之後,可以獲取區域標識(Identifier,ID)、進行時頻同步、獲取實體廣播通道(Physical Broadcasting Channel,PBCH)訊息、或基於SSS以及PBCH的解調參考信號(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進行RRM測量等。
可選地,網路設備可以發送多個SS Block,多個SS Block可以組成同步信號簇集合( Synchronisation Signal burts set, SS burst set)。其中,多個SS Block可以採用多個發送波束分別進行發送,每個SS Block的發送波束不同於其他SS Block的發送波束。
可選地,該第一帶寬與該第三帶寬的帶寬之和等於或小於該第二帶寬。
例如,第二帶寬為X,第一帶寬為Y,則第三帶寬可以小於或等於X-Y,也即,在N個第一符號上,傳輸第一通道或信號的帶寬Y,在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符號上,傳輸第二通道或信號的帶寬小於或等於X-Y,在第二符號上,傳輸第二通道或信號的帶寬為X。
其中,在S小於N時,N個第一符號中的除S個第一符號之外的其他符號上,剩餘X-Y的帶寬可以傳輸非第一通道或信號以及非第二通道或信號的其他通道或信號,也可以不傳輸任何通道或信號。
可選地,該第一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與該第三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分別為該第二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子集。此時,可選地,可以將第二帶寬的中心頻點稱為同步信號塊的中心頻點。
其中,第一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與該第三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可以等於該第二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或者也可以為該第二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子集。
可選地,該第一帶寬的中心頻點等於該第二帶寬的中心頻點。此時,該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可以位於該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兩側。此時可選地,該第一帶寬與該第三帶寬的帶寬之和等於或小於該第二帶寬。
例如,假設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SSS,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PBCH,第二帶寬為X,第一帶寬為Y,在SS block內,傳輸PSS和SSS的符號兩側均剩餘(X-Y)/2帶寬的剩餘帶寬,除僅傳輸PBCH的符號,PSS/SSS符號上的兩側剩餘帶寬上都用於傳輸PBCH。
例如,如圖3所示,在SS block內,僅傳輸PBCH的符號中的PBCH的帶寬為18個PRB,而PSS和SSS所占的帶寬均為12個PRB,且PSS和SSS所占的12個PRB的中心頻點為SS block的中心頻點,則PSS兩側分別剩餘3個PRB,SSS兩側分別剩餘3個PRB; 這些剩餘的PRB均可以用來傳輸PBCH。
應理解,在該第一帶寬的中心頻點等於該第二帶寬的中心頻點時,該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也可以位於該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的一側,另一側可以傳輸非第一通道或信號以及非第二通道或信號的通道或信號,也可以不進行任何通道或信號的傳輸。
可選地,該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該第二帶寬的低頻範圍內;以及該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該第二帶寬的高頻範圍內,此時,第三帶寬的頻率範圍低於第一帶寬的頻率範圍。
此時,可選地,第三帶寬的最低頻域資源位置可以等於第二帶寬的最低頻域資源位置,第一帶寬的最高頻域資源位置可以等於第二帶寬的最高頻域資源位置,
例如,假設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SSS,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PBCH,第二帶寬為X,第一帶寬為Y,在SS block內,傳輸PSS和SSS的符號一側剩餘(X-Y)帶寬的剩餘帶寬,除僅傳輸PBCH的符號,傳輸PSS和SSS的符號上的一側剩餘帶寬上用於傳輸PBCH。
如圖4所示,在SS block內,僅傳輸PBCH的符號中PBCH的帶寬為18個PRB,而PSS/SSS所占的帶寬均為12個PRB(包含PSS和SSS兩側的保護子載波),在傳輸PSS和SSS的符號上, PSS和SSS所占的12個PRB的位於SS block的高頻範圍內,則SS block的低頻範圍內剩餘6個PRB, 這些剩餘的PRB均用來傳輸PBCH。
可選地,該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該第二帶寬的低頻範圍內;以及該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該第二帶寬的高頻範圍內。
例如,假設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SSS,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PBCH,第二帶寬為X,第一帶寬為Y,在SS block內,傳輸PSS和SSS的符號一側剩餘(X-Y)帶寬的剩餘帶寬,除僅傳輸PBCH的符號,傳輸PSS和SSS的符號上的一側剩餘帶寬上用於傳輸PBCH。
如圖5所示,在SS block內,僅傳輸PBCH的符號中PBCH的帶寬為18個PRB,而PSS/SSS所占的帶寬均為12個PRB(包含PSS和SSS兩側的保護子載波),在傳輸PSS和SSS的符號上, PSS和SSS所占的12個PRB的位於SS block的低頻範圍內,則SS block的高頻範圍內剩餘6個PRB, 這些剩餘的PRB均用來傳輸PBCH。
可選地,該網路設備按照先頻域後時域的方式,從該N個第一符號與該M個第二符號之中的第一個符號開始,按照該N個第一符號與該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的先後順序,先低頻域資源再高頻域資源的進行該第二通道或信號的映射,其中,該第一符號上映射的帶寬為該第三帶寬,該第二符號上映射的帶寬為該第二帶寬;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映射後的該第二通道或信號。相應地,該終端設備按照先頻域後時域的方式,從該N個第一符號與該M個第二符號之中的第一個符號開始,按照該N個第一符號與該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的先後順序,先低頻域資源再高頻域資源的進行該第二通道或信號的解映射,其中,該第一符號上解映射的帶寬為該第三帶寬,該第二符號上解映射的帶寬為該第二帶寬。
例如,如圖6所示,PBCH映射在前述可以傳輸PBCH的頻帶上按照先頻域後時域的方式進行映射。
例如,以圖6為例,PBCH可以依照先頻域後時域(從第一個符號開始先低頻域帶寬,後高時域帶寬;然後依次後續的符號如此操作)的方式進行映射,即依照圖6中PBCH1-PBCH2-PBCH3-PBCH4- PBCH5-PBCH6帶寬的順序進行映射,在每一部分帶寬中,也依照從頻域低點到頻域高點的順序映射。 應理解,在本申請實施例中,也可以按照先時域或頻域的方式進行映射,或者,在進行頻域映射時,也可以進行先高頻再高頻的方式進行映射。
由於終端設備在頻段上進行區域搜索時,區域搜索的同步通道柵格的取值與終端的帶寬有關,也與SS block佔用的帶寬有關;SS block佔用的帶寬越大,會導致的區域搜索的同步通道柵格的取值越小。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可以在傳輸第一通道或信號的符號上傳輸第二通道或信號,可以總體上降低同步信號塊所佔用的帶寬,從而在減少初始搜索的次數的同時,無需大幅減少第二通道或信號的傳輸資源,因此減少或避免了因為降低同步信號塊的帶寬所對第二通道或信號傳輸性能造成的影響,從而可以提升通訊性能。
例如,假設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PSS和SSS,第二通道或信號為PBCH,PSS和SSS的序列長度為127,需要佔用12個PRB的127個RE,而PBCH通道需要佔用24個PRB的288個RE,如果如圖7所示,在第一和第三符號上分別傳輸PSS和SSS,以及僅在第二和第四個符號上傳輸PBCH,則SS Block佔用的帶寬為24個PRB佔用的帶寬,如果如圖3-6所示,佔用第一個和第三個符號上的6個PRB傳輸PBCH,則SS Block的帶寬為18個PRB,從而可以在降低SS Block的帶寬的基礎上,避免減少PBCH佔用的資源,從而可以提升通訊性能。
應理解,雖然上文以第一通道或信號以及第二通道或信號為同步信號塊包括的通道或信號進行了說明,但本申請實施例並不限於此,第一通道或信號以及第二通道或信號也可以不是同步信號塊包括的通道或信號,例如,第一通道或信號為實體下行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第二通道或信號為實體下行功效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者第一通道或信號與第二通道或信號為其他的通道或信號。
圖8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3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8所示,該網路設備300包括第一傳輸單元310和第二傳輸單元320;所述第一傳輸單元310用於:在N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一帶寬,向終端設備發送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其中,所述N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所述第二傳輸單元320用於:在M個第二符號上,佔用第二帶寬,以及在所述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三帶寬,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其中,所述第一帶寬與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互不重疊,所述M和所述S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應理解,該網路設備600可以對應於方法200中的網路設備,可以實現方法200中的網路設備實現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9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4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9所示,該終端設備400包括獲取單元410,所述獲取單元410用於:在M個第二符號上,從第二帶寬上,以及在所述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從第三帶寬上,獲取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所述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其中,在所述N個第一符號上,在第一帶寬上,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其中,所述第三帶寬與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互不重疊,所述M、所述N和所述S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可選地,該獲取單元410還可以執行230中的操作,獲取第一通道或信號。
應理解,該終端設備400可以對應於方法200中的終端設備,可以實現方法200中的終端設備實現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10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系統晶片500的一個示意性結構圖。圖10的系統晶片500包括輸入介面501、輸出介面502、所述處理器503以及記憶體504之間可以透過內部通訊連接線路相連,所述處理器503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504中的代碼。
可選地,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503實現方法實施例中由網路設備執行的方法。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503實現方法實施例中由終端設備執行的方法。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1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通訊設備6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11所示,該通訊設備600包括處理器610和記憶體620。其中,該記憶體620可以存儲有程式代碼,該處理器610可以執行該記憶體620中存儲的程式代碼。
可選地,如圖11所示,該通訊設備600可以包括收發器630,處理器610可以控制收發器630對外通訊。
可選地,該處理器610可以調用記憶體620中存儲的程式代碼,執行方法實施例中的網路設備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該處理器610可以調用記憶體620中存儲的程式代碼,執行方法實施例中的終端設備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的處理器可能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可以透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成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器件、離散閘或者電晶體邏輯器件、分立硬體組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方塊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申請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解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解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閃存、只讀記憶體,可編程只讀記憶體或者電可擦寫可編程記憶體、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存儲媒介中。該存儲媒介位於記憶體,處理器讀取記憶體中的訊息,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可以理解,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記憶體可以是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其中,非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只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可編程只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編程只讀記憶體(Erasable PROM,EP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閃存。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緩存。透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M,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M,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RAM,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記憶體匯流排隨機存取記憶體(Direct Rambus RAM,DR RAM)。應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記憶體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他適合類型的記憶體。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演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電腦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的範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透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請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實體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存儲媒介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媒介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申請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媒介包括:隨身碟、移動硬碟、只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代碼的媒介。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申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申請的保護範圍應所述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凖。
100‧‧‧無線通訊系統
110、300、600‧‧‧網路設備
120、400‧‧‧終端設備
200‧‧‧方法
210、220、230、240‧‧‧步驟
310、320‧‧‧傳輸單元
410‧‧‧獲取單元
500‧‧‧系統晶片
501‧‧‧輸入介面
502‧‧‧輸出介面
503、610‧‧‧處理器
504、620‧‧‧記憶體
630‧‧‧收發器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性圖。
圖2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3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同步信號塊的傳輸方式的示意性圖。
圖4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同步信號塊的傳輸方式的示意性圖。
圖5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同步信號塊的傳輸方式的示意性圖。
圖6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同步信號塊的傳輸方式的示意性圖。
圖7是一種同步信號塊的傳輸方式的示意性圖。
圖8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9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10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1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通訊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Claims (15)
-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網路設備在N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一帶寬,向終端設備發送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其中,所述N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所述網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佔用第二帶寬,以及在所述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三帶寬,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其中,所述第一帶寬與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互不重疊,所述M和所述S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主同步信號PSS和/或輔同步信號SSS,所述PSS和所述SSS佔用的所述第一符號不相同。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實體廣播通道PBCH。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與所述第三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分別為所述第二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子集; 和/或, 所述第一帶寬的中心頻點等於所述第二帶寬的中心頻點; 和/或, 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兩側。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帶寬小於24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和/或, 所述第一帶寬等於12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N等於2,所述M等於2; 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按照先後順序的排序依次為:所述第一符號、所述第二符號、所述第一符號和所述第二符號。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網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佔用第二帶寬,以及在所述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佔用第三帶寬,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按照先頻域後時域的方式,從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之中的第一個符號開始,按照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的先後順序,先低頻域資源再高頻域資源的進行所述第二通道或信號的映射,其中,所述第一符號上映射的帶寬為所述第三帶寬,所述第二符號上映射的帶寬為所述第二帶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映射後的所述第二通道或信號。
-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終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從第二帶寬上,以及在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從第三帶寬上,獲取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 其中,在所述N個第一符號上,在第一帶寬上,所述網路設備發送所述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一通道或信號; 其中,所述第三帶寬與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互不重疊,所述M、所述N和所述S為大於或等於1的整數。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通道或信號包括主同步信號PSS和/或輔同步信號SSS,所述PSS和所述SSS佔用的所述第一符號不相同。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實體廣播通道PBCH。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與所述第三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分別為所述第二帶寬佔用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子集; 和/或, 所述第一帶寬的中心頻點等於所述第二帶寬的中心頻點; 和/或, 所述第三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位於所述第一帶寬的頻域資源位置的兩側。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帶寬小於24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和/或, 所述第一帶寬等於12個PRB所佔用的帶寬。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N等於2,所述M等於2; 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按照先後順序的排序依次為:所述第一符號、所述第二符號、所述第一符號和所述第二符號。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設備在M個第二符號上,從第二帶寬上,以及在N個第一符號中的S個第一符號上,從第三帶寬上,獲取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所述同步信號塊包括的第二通道或信號,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按照先頻域後時域的方式,從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之中的第一個符號開始,按照所述N個第一符號與所述M個第二符號在時域上的先後順序,先低頻域資源再高頻域資源的進行所述第二通道或信號的解映射,其中,所述第一符號上解映射的帶寬為所述第三帶寬,所述第二符號上解映射的帶寬為所述第二帶寬。
- 一種終端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處理器、收發器和記憶體; 所述記憶體用於存儲指令; 所述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存儲的指令;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指令時,使得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14項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WOPCT/CN2017/105777 | 2017-10-11 | ||
CNPCT/CN2017/105777 | 2017-10-11 | ||
PCT/CN2017/105777 WO2019071498A1 (zh) | 2017-10-11 | 2017-10-11 |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9359A true TW201919359A (zh) | 2019-05-16 |
TWI762726B TWI762726B (zh) | 2022-05-01 |
Family
ID=66100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34674A TWI762726B (zh) | 2017-10-11 | 2018-10-01 |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0932209B2 (zh) |
EP (3) | EP4258747A3 (zh) |
JP (1) | JP7054733B2 (zh) |
KR (2) | KR20230042398A (zh) |
CN (3) | CN111277393B (zh) |
AU (2) | AU2017435587B2 (zh) |
BR (1) | BR112020007030A2 (zh) |
CA (1) | CA3078828C (zh) |
DK (1) | DK3697146T3 (zh) |
ES (1) | ES2914323T3 (zh) |
FI (1) | FI4040711T3 (zh) |
LT (1) | LT3697146T (zh) |
MX (1) | MX2020003826A (zh) |
PL (1) | PL3697146T3 (zh) |
RU (1) | RU2742601C1 (zh) |
SG (1) | SG11202003263RA (zh) |
TW (1) | TWI762726B (zh) |
WO (1) | WO201907149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71699B1 (en) | 2017-11-09 | 2022-03-08 | Verana Networks, Inc. | Wireless mesh network |
US11838151B1 (en) | 2017-11-09 | 2023-12-05 | Verana Networks, Inc. | Wireless mesh network |
CN112688883B (zh) * | 2019-10-18 | 2023-03-24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端、接收端以及带宽切换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82750B2 (en) | 2009-01-16 | 2015-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verload indicator over the air |
RU2540891C2 (ru) * | 2010-08-16 | 2015-02-10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Способы, обеспечивающие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ю сигналов,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сет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
CN103458529A (zh) * | 2012-05-29 | 2013-12-18 | 夏普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入方法和设备 |
US9750044B2 (en) * | 2013-05-10 | 2017-08-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
US9591644B2 (en) | 2013-08-16 | 2017-03-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ownlink procedures for LTE/LTE-A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unlicensed spectrum |
JP6419817B2 (ja) * | 2013-11-27 | 2018-11-07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それぞれ同期信号および関連情報を送信し、検出する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 |
US10581569B2 (en) * | 2014-08-22 | 2020-03-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
US10341970B2 (en) * | 2014-11-17 | 2019-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
CN107615841B (zh) * | 2015-05-29 | 2020-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
US10893520B2 (en) | 2015-08-26 | 2021-0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ownlink and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10193734B2 (en) * | 2015-12-24 | 2019-01-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CN107046458A (zh) * | 2016-02-05 | 2017-08-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传输系统 |
US10716020B2 (en) * | 2016-02-23 | 2020-07-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
EP3432637A4 (en) * | 2016-03-25 | 2019-10-02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FIXED RADIO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EP4152675A1 (en) * | 2017-02-07 | 2023-03-22 |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adcast channel configuration and broadccast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133971B2 (en) * | 2017-06-16 | 2021-09-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hannel |
US11064424B2 (en) * | 2017-07-25 | 2021-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hared spectrum synchronization design |
EP3662715B1 (en) | 2017-09-11 | 2022-03-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9069471A1 (ja) | 2017-10-06 | 2019-04-1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2017
- 2017-10-11 EP EP23193789.7A patent/EP4258747A3/en active Pending
- 2017-10-11 CN CN202010065825.7A patent/CN111277393B/zh active Active
- 2017-10-11 CN CN202310939380.4A patent/CN116961863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0-11 WO PCT/CN2017/105777 patent/WO2019071498A1/zh unknown
- 2017-10-11 JP JP2020520267A patent/JP7054733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0-11 AU AU2017435587A patent/AU2017435587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0-11 RU RU2020115328A patent/RU2742601C1/ru active
- 2017-10-11 BR BR112020007030-0A patent/BR112020007030A2/pt unknown
- 2017-10-11 CA CA3078828A patent/CA3078828C/en active Active
- 2017-10-11 FI FIEP22164171.5T patent/FI4040711T3/fi active
- 2017-10-11 KR KR1020237008943A patent/KR20230042398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7-10-11 EP EP17928710.7A patent/EP3697146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0-11 PL PL17928710T patent/PL3697146T3/pl unknown
- 2017-10-11 EP EP22164171.5A patent/EP4040711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0-11 KR KR1020207012952A patent/KR10251158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10-11 DK DK17928710.7T patent/DK3697146T3/da active
- 2017-10-11 CN CN201780092431.7A patent/CN110786061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0-11 LT LTEPPCT/CN2017/105777T patent/LT3697146T/lt unknown
- 2017-10-11 SG SG11202003263RA patent/SG11202003263RA/en unknown
- 2017-10-11 ES ES17928710T patent/ES2914323T3/es active Active
- 2017-10-11 MX MX2020003826A patent/MX2020003826A/es unknown
-
2018
- 2018-10-01 TW TW107134674A patent/TWI762726B/zh active
-
2020
- 2020-04-10 US US16/845,835 patent/US10932209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1-20 US US17/153,859 patent/US11438851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7-13 US US17/812,313 patent/US11902917B2/en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12-06 AU AU2023278035A patent/AU2023278035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57943B2 (en) |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TWI716696B (zh) | 無線通信方法和設備 | |
EP3709736B1 (en) | Detection window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TW202008829A (zh) | 資源配置的方法和終端設備 | |
TWI771508B (zh) | 無線通訊方法、終端和網路設備 | |
US11902917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TW201931923A (zh) | 資源配置的方法和設備 | |
TW202008827A (zh) | 資源配置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 |
WO2020015693A9 (zh) | 侧行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TW201826839A (zh) | 傳輸上行控制通道的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 |
TW202008817A (zh) | 一種訊號傳輸方法及適用該方法的裝置、終端設備及網路設備 | |
US20210105810A1 (en) |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JP2019537375A (ja) | データ多重化装置、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WO2020087541A1 (zh) |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WO2020000142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TW201904226A (zh) | 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 | |
JP7307227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