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4290A - 攝像系統及攝像補光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攝像系統及攝像補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4290A
TW201914290A TW106129298A TW106129298A TW201914290A TW 201914290 A TW201914290 A TW 201914290A TW 106129298 A TW106129298 A TW 106129298A TW 106129298 A TW106129298 A TW 106129298A TW 201914290 A TW201914290 A TW 2019142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ill light
fill
image information
camera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9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9900B (zh
Inventor
賴瀅如
張勤煜
胡芬綾
廖偉宏
陳永州
Original Assignee
正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正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9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990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9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990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4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4290A/zh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攝像系統及攝像補光方法,所述攝像系統與一補光燈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線,由攝像系統內的一攝像器擷取一原始影像,再由攝像系統傳送一第一測試光訊號令該補光燈進行第一次閃光,攝像器擷取該補光燈第一次閃光期間內之一第一光源影像,攝像系統內的一補光控制器比對該不同影像資訊中亮度或彩度的差異,判斷出該補光燈當前的位置後,由該補光控制器計算該補光燈當前所在位置與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的一落差結果,攝像系統將該落差結果以一提示訊息提供給拍攝者。

Description

攝像系統及攝像補光方法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攝像領域,特別是一種透過測試計算出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並提供一提示訊息給拍攝者的攝像系統及攝像補光方法。
近年來光學數位相機的普遍,並搭配著網路技術蓬勃,許多拍攝者喜歡把拍攝的影像上傳到網路進行分享,而拍攝完成後的影像可能會因當時拍攝的環境亮度所影響,導致拍攝出來的影像中之主要特徵(如人像、菜餚或藝術品等)過暗,使影像整體看起來並不美觀。 為了解決上述亮度不夠的問題,可以透過修改影像的方式來加以改善,運用電腦搭配修圖軟體修改影像中亮度及彩度的方式解決改善,然而這樣的作法門檻較高,而且修改後的影像會有種不真實感,例如影像中鄰近區域的彩度亮度差異過大的不協調感或反光位置(如眼神光)不一致等等狀況。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在拍攝時搭配補光燈直接補足亮度,然而補光燈與被拍攝物之間的距離及角度,都會影響到補光後的效果,例如太遠時補光效果可能不明顯或整個畫面太亮(影像中的被拍攝物過白),太近時導致特定區域過亮,使整體畫面亮度差異過大看起來不協調,所以補光燈的擺放位置好壞直接影響到拍攝出來的結果,而擺放位置的好壞通常依靠拍攝者的經驗而定,非專業的拍攝者並沒有辦法很快速的找到對應當前拍攝需求的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及適合的補光參數,只能透過反覆的嘗試及累積經驗慢慢改善。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案之創作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為改善上述之問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透過測試產生補光燈當前位置及最佳擺放位置之間落差結果的攝像系統及攝像補光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目是提供一種根據落差結果提供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建議的攝像系統及攝像補光方法。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系統,與至少一補光燈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線,該攝像系統包含:一攝像器,具有一鏡頭、一快門及一影像感應元件,以擷取該鏡頭視角內之畫面產生一原始影像資訊;一影像處理器,係電性連接該攝像器以分析該原始影像資訊並產生一影像主題結果;及一補光控制器,係電性連接該攝像器及該影像處理器及一無線通訊模組,以控制該快門的啟閉時間,並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控制給該補光燈發出一測試閃光;所述攝像器於該測試閃光的期間內產生一第一光源影像資訊,該補光控制器比對該原始影像資訊及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的差異,並參考該影像主題結果計算出該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 本發明另外提供一種攝像補光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一攝像系統與一補光燈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線;b.該攝像系統內之一攝像器擷取一原始影像資訊;c.該攝像系統傳送一第一測試光訊號令該補光燈進行第一次測試閃光,該攝像系統透過該攝像器擷取該補光燈第一次測試閃光期間內之一第一光源影像資訊;d.該攝像系統內之一補光控制器比對該原始影像資訊與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中亮度或彩度的差異;e.該補光控制器根據該不同影像資訊相同區塊上之亮度或彩度的差異,判斷出該補光燈當前的位置;以及f.該補光控制器計算該補光燈當前所在位置與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的一落差結果。 藉由上述之系統及補光方法,計算出補光燈當前所在位置與該最佳擺放位置的落差結果,並根據落差結果產生提示訊息給予建議,拍攝者跟著建議去調整補光燈擺放位置及補光參數的設定,降低經驗值門檻讓一般程度的拍攝者也可以輕易的達到專業拍攝人員的程度。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1圖,為本發明攝像系統及補光燈的方塊示意圖,本發明主要分為兩個區域,攝像系統1及補光燈2,所述補光燈2為離機閃光燈,補光燈2與攝像系統1兩者相互分離,攝像系統1與補光燈2透過無線通訊進行溝通,所述攝像系統1與補光燈2先進行一測試拍攝,透過測試拍攝取得一落差結果,再進行一實際拍攝取得一實際影像資訊。 該攝像系統1包含一攝像器11、一影像處理器12、一補光控制器13、一無線通訊模組14、一顯示器15及一儲存單元16,該攝像器11與該影像處理器12及該補光控制器13電性連接,該影像處理器12與該儲存單元16、該補光控制器13及該顯示器15電性連接,該補光控制器13與該儲存單元16、該顯示器15及該無線通訊模組14電性連接。 該攝像器11包含一鏡頭111、一快門112及一影像感應元件113,該快門112控制影像感應元件113的曝光時間,該攝像器11擷取該鏡頭111視角內之畫面以產生一原始影像資訊,所述影像資訊傳遞給該影像處理器12。 該影像處理器12接收該原始影像資訊後,並根據該儲存單元16內存的一資料庫進行分析比對產生出一影像主題結果,所述影像主題結果即為該原始影像資訊的主題情境,所述主題情境係為室內、戶外、強光、弱光、點光源、強背景光、弱背景光、人像、派對與運動其中之一或組合。 該補光控制器13控制該快門112的啟閉時間,同時發出一測試光訊號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14傳輸給該補光燈2,藉此控制補光燈2產生一測試閃光,所述測試閃光的發光時間、強度、色溫及光譜根據該測試光訊號的參數會有不同的變化,該快門112的啟閉與該補光燈2所產生的測試閃光同步避免紅眼問題發生,所述補光控制器13參考該影像主題結果,並比對該補光燈2的一光源21發光前後所擷取之影像資訊的差異,判斷並產生出該補光燈2當前所在位置與該最佳擺放位置之一落差結果,再由落差結果產生一提示訊息顯示於該顯示器15上供拍攝者參考。 該無線通訊模組14與該補光燈2的一無線通訊模組22建立無線通訊連線,使攝像系統1及補光燈2的資訊可以相互溝通,所述無線通訊連線例如但不限制為藍牙無線通訊、WiFi無線通訊或TCP/IP通訊協定,也可以應用其他具有相同功效或日後研發出來的無線通訊技術。 該顯示器15例如但不限制為一液晶顯示器,該顯示器15用以顯示該實際拍攝後的實際影像資訊及該提示訊息,該提示訊息係為該補光燈的最佳擺放位置建議,所述提示訊息係為箭頭、框線、某區塊增亮影像、動態圖示或分數其中之一型態顯示於該顯示器上,供拍攝者可以依據提示訊息的指示調整補光燈2的位置。 該儲存單元16用以儲存相同視角中補光燈2不同位置時所產生的影像資訊差異,所述影像資訊差異包含亮度差異曲線、彩度差異曲線、色溫差異曲線、光譜差異曲線其中之一或組合,該儲存單元16儲存該影像資訊並供該補光控制器13讀取該影像資訊差異,使該補光控制器13判斷出該落差結果,該落差結果包含了距離落差資訊、方向落差資訊與光譜落差資訊其中之一或組合。 該補光燈2包含一光源21、一無線通訊模組22、一驅動單元23、一電力單元24、一警示燈25及一警示揚聲器26,所述驅動單元23與該光源21、無線通訊模組22、該警示燈25及該警示揚聲器26電性連接,所述電力單元24與上述每一元件電性連接。 該光源21例如但不限制為一閃光燈泡或電子閃光燈,根據該驅動單元23所發出的驅動訊號產生對應的發光變化,如發光時間、發光強度、發光數目、發光光譜及發光色溫等等不同的差異。 該無線通訊模組22與該攝像系統1的無線通訊模組14建立無線通訊連線,使攝像系統1及補光燈2的資訊可以相互溝通,所述無線通訊連線例如但不限制為藍牙無線通訊、WiFi無線通訊或TCP/IP通訊協定,也可以應用其他具有相同功效或日後研發出來的無線通訊技術。 該驅動單元23根據該補光控制器13所發出的測試光訊號,產生一對應測試光訊號的驅動訊號給光源21以控制發光的時間、強度、數量、光譜及色溫,此外也驅動該警示燈25及該警示揚聲器26發出對應的警示光或警示音。 該電力單元24提供整個補光燈2運作所需的電力,使每一元件都可以正常的工作,該電力單元24例如但不限制為蓄電單元,也可為充電電池或一次性的乾性電池,所述電力單元24更具有一電源輸入端供外部電力對蓄電單元進行充電。 該警示燈25例如但不限制為一發光二極體,該警示燈25根據該驅動單元23的驅動產生一落差警示光,所述落差警示光包含閃燈頻率高低、閃光顏色差別、閃光位置變更以及閃光數量多寡其中之一或組合。 該警示揚聲器26例如但不限制為一喇叭,該警示揚聲器26根據該驅動單元23的驅動產生一落差警示音,所述落差警示音包含聲音頻率高低、兩次鳴叫的時間差、音量高低以及音質變化。 請參閱第2A圖、第2B圖及第2C圖,係為本發明攝像系統及補光燈的使用示意圖、原始影像資訊分成若干個區域的示意圖及第一光源影像資訊分成若干個區域的示意圖,並輔以參考第1圖,在進行使用時,攝像系統1與補光燈2透過無線通訊模組14、22建立無線通訊連線,在本實施例以藍牙無線通訊為例,在進行第一次配對時需要先輸入安全性密碼,確保補光燈2不會與其他的電子裝置配對,之後的配對就不需要再輸入安全性密碼;當配對完成後攝像系統1透過攝像器11擷取一原始影像資訊,在此定義原始影像資訊即為沒有任何補光或測試閃光情況下的影像資訊,該補光控制器13將原始影像資訊區分成若干個區域(例如4*4之矩陣,並加以定義每一區域,例如直排依序為1、2、3、4,橫列依序為A、B、C、D,第一排第一列定義為A1,第四排第四列定義為D4),根據這些區域內的圖像因素(如人臉數量、物件數量、距離長短、分區顏色、天空偵測、綠景偵測等等)來分析並產生該影像主題結果,並與該儲存單元16內的資料庫比較後,得知影像資訊的主題情境。 該補光控制器13從資料庫選出符合主題情境的測試補光參數後,將測試補光參數轉換後成一測試光訊號發出給該補光燈2,使補光燈2進行一次時間較短且人眼無法感測到的測試閃光,同時補光控制器13也一併控制快門111的啟閉時間,使攝像器11擷取該補光燈2測試閃光期間內之一第一光源影像,在此定義第一光源影像即為第一次測試閃光情況下的影像資訊,該補光控制器13同樣將第一光源影像區分成若干個區域(例如上所述的4排*4列之矩陣),之後比較每一個區域的差異變化(如亮度、彩度、色溫、光譜等等),補光控制器13根據每一個區域的差異變化多寡參考該資料庫得知補光燈2當前所在位置,並比對資料庫內預設的最佳擺放位置,使該補光控制器13產生出該補光燈2當前所在位置與該最佳擺放位置之一落差結果。 請參考第2B及2C圖,上述每一個區域的差異變化多寡,在此舉一例子進行說明,補光控制器13將原始影像及第一光源影像進行比較,區域B3、C3、D3的亮度差異較大(例如為亮度差異值為+2),區域C2、D2的亮度差異較小(例如為亮度差異值為+1),補光控制器13根據區域B3、C3、D3的亮度為+2及C2、D2的亮度為+1這樣的條件(差異變化)參考資料庫,就可以判斷出補光燈2在於被拍攝物的右邊,因為參考的參數(亮度、彩度、色溫、光譜)較多,此種作法的準確度較高。 另外補光控制器13也可以僅針對相同區域是否有亮度、彩度、色溫、光譜等差異變化來進行比對,請在參考第2B及2C圖,在區域B3、C3、D3、C2、D2的亮度都有變化,補光控制器13根據區域B3、C3、D3、C2、D2有亮度差異,因為區域B2沒有亮度變化,就可以判斷出補光燈2在於被拍攝物的右邊,這樣的判斷方式較為簡單,這樣的方式就不需要用到資料庫,可以在補光控制器13內建立簡單的判斷公式即可達成,省去參考資料庫的時間。 請參閱第3圖,係為本發明攝像系統上顯示器表現動態圖示的提示訊息示意圖,並輔以參考第1圖及第2A圖,攝像系統1完成上述的測試拍攝及實際拍攝後,會在顯示器15顯示該實際影像資訊及提示訊息,提示訊息根據落差結果以箭頭、框線、某區塊增亮影像、動態圖示或分數其中之一型態顯示於該顯示器上,在本實施例中以動態圖示及框線進行說明,動態圖示可為一跑馬燈的方式依序亮滅變化提供拍攝者觀看,框線可為一補光燈示意圖像提供給拍攝者觀看,拍攝者可以依據提示訊息將補光燈2移動到最佳擺放位置。 當移動補光燈2時,補光燈2會依據當前位置與最佳擺放位置的差異發出落差警示光來提示拍攝者,並持續的與攝像系統1的補光控制器13進行溝通,例如補光燈2距離最佳擺放位置還很遠的時候,該落差警示光的閃燈較為緩慢,當逐漸接近時閃燈速度逐漸變快,當到達最佳擺放位置時落差警示光的光色變換且恆亮,透過閃燈的變化讓拍攝者知道補光燈2以到達最佳擺放位置。 上述情況也可以透過落差警示音來提示拍攝者,當補光燈2距離最佳擺放位置還很遠的時候,該落差警示音的兩次鳴叫之間的時間差較長,當逐漸接近時兩次鳴叫之間的時間差逐漸變短,當到達最佳擺放位置時落差警示音改為撥放音樂或不同於鳴叫的聲音,透過聲音的變化讓拍攝者知道補光燈2以到達最佳擺放位置。 上述的落差警示光及落差警示音可以同時使用或擇一使用,例如在過亮的環境時落差警示光就不明顯,或者在需要保持寧靜的環境時落差警示音就不適合,透過警示光及警示音的兩種方式擇一或同時使用,更能快速便利的找到最佳擺放位置。 另外,補光控制器13於一段時間內會持續比對該補光燈2的光源21發光前後所擷取之影像資訊的差異,持續更新該補光燈2當前所在位置與該最佳擺放位置的落差結果,透過持續比對取得出最佳擺放位置。 此外,補光控制器13根據影像主題結果並參考該資料庫,會再顯示器15上顯示一選用配件訊息,所述選用配件訊息是建議拍攝者在補光燈2上裝設一些改變光源21的實體配件,例如濾片(單色濾片、多色濾片、造型濾片、網孔濾片等)或紗網,將上述的實體配件裝設於該補光燈2上套於光源21上,改變補光效果以達到更多樣化的使用。 請參閱第4圖,本發明攝像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並輔以參考第1圖、第2A圖、第2B圖及第2C圖,本發明攝像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包含: 步驟a:一攝像系統與一補光燈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線;如上所述攝像系統1及補光燈2透過無線通訊模組14、22建立無線通訊連線,無線通訊連線可為但不限制為藍牙無線通訊、WiFi無線通訊或TCP/IP通訊協定,也可以應用其他具有相同功效或日後研發出來的無線通訊技術,確定攝像系統1與補光燈2相互溝通。 步驟b:該攝像系統內之一攝像器擷取一原始影像資訊;該攝像器11擷取鏡頭111視角內之畫面以產生一原始影像資訊,該原始影像資訊即為沒有任何透過補光燈2提供測試閃光的影像資訊。 步驟c:該攝像系統傳送一第一測試光訊號令該補光燈進行第一次測試閃光,該攝像系統透過該攝像器擷取該補光燈第一次測試閃光期間內之一第一光源影像資訊;攝像系統1內的補光控制器13傳送一第一測試光訊號給補光燈2,使補光燈2產生第一次測試閃光,攝像器11在第一次測試閃光的期間內擷取鏡頭111視角內之畫面以產生一第一光源影像資訊。 步驟d:該攝像系統內之一補光控制器比對該原始影像資訊與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中亮度或彩度的差異;補光控制器13將原始影像資訊及第一光源影像資訊區分成若干個區域,加以比對兩影像資訊相同區域亮度或彩度的差異,比對完成後將兩影像資訊取得每一對應區域的差異變化。 步驟e:該補光控制器根據該不同影像資訊相同區塊上之亮度或彩度的差異,判斷出該補光燈當前的位置;補光控制器13根據兩影像資訊比對後的差異變化並參考儲存單元16內的一資料庫,判斷出該補光燈當前的位置。 步驟f:該補光控制器計算該補光燈當前所在位置與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的一落差結果;補光控制器13將補光燈當前所在位置與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進行計算以取得落差結果,所述落差結果係包含距離落差資訊、方向落差資訊與光譜落差資訊其中之一或組合。 步驟f1:透過該無線通訊連線,令該補光燈發出與該落差結果相關之落差警示音或落差警示光;補光控制器13將落差結果傳輸給補光燈2,驅動單元23依據落差結果使警示燈25發出落差警示音或警示揚聲器26發出落差警示光,隨著補光燈2位置靠近或遠離最佳擺放位置時,警示燈25及警示揚聲器26都會有相對應的變化,例如落差警示光的閃燈頻率高低、顏色差別、位置變更以及數量多寡等等聲音上的變化,落差警示音的聲音頻率高低、兩次鳴叫的時間差、音量高低以及音質變化等等聲音上的變化,透過上述的聲光變化導引拍攝者將補光燈2移動到最佳擺放位置。 步驟f2:該補光控制器根據該落差結果並參考一資料庫,計算出最佳攝像光源的發光時間、發光強度、發光數目、發光光譜與發光色溫至少其中之一的攝像光訊號,並透過該無線通訊連線傳送給該補光燈;當補光燈2移動到最佳擺放位置後,該補光控制器13根據落差結果並參考資料庫,計算出對應最佳擺放位置的最佳補光的攝像光訊號,調整補光燈2於實際拍攝時的發光時間、發光強度、發光數目、發光光譜與發光色溫等等參數,使令該補光燈發出最佳拍攝光源。 上述提到的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會依據拍攝物的不同有所區別,例如於人像拍攝中提供最佳眼神光或不同臉部陰影營造臉部不同立體感之補光位置,或者物件拍攝時背景較前景亮的場景中提供前景或背景補光的最佳位置,又或者場景拍攝時能於明暗差異過大的場景中提供暗處補光的最佳位置;依據拍攝者的需求不同來自選定義最佳擺放位置,或由補光控制器13根據影像主題結果來自動定義最佳擺放位置。 請參閱第5圖,本發明攝像補光方法第二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並輔以參考第1圖、第2A圖、第2B圖、第2C圖及第4圖,本發明攝像補光方法第二實施例包含: 步驟a:一攝像系統與一補光燈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線;如同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b:該攝像系統內之一攝像器擷取一原始影像資訊;如同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c:該攝像系統傳送一第一測試光訊號令該補光燈進行第一次測試閃光,該攝像系統透過該攝像器擷取該補光燈第一次測試閃光期間內之一第一光源影像資訊;如同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d:該攝像系統內之一補光控制器比對該原始影像資訊與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中亮度或彩度的差異;如同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d1:傳送一第二測試光訊號令該補光燈進行第二次測試閃光,且該第二次測試閃光的強度、色溫與時間至少其中之一與該第一次測試閃光不同,並透過該攝像器擷取該補光燈第二次測試閃光期間內之一第二光源影像資訊;攝像系統1內的補光控制器13傳送一第二測試光訊號給補光燈2,使補光燈2產生第二次測試閃光,第二次測試閃光與第一次測試閃光在強度、色溫與時間至少一項不同,攝像器11在第二次測試閃光的期間內擷取鏡頭111視角內之畫面以產生一第二光源影像資訊。 步驟d2:該補光控制器比對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與該第二光源影像資訊中亮度或彩度的差異;補光控制器13將第一光源影像資訊及第二光源影像資訊區分成若干個區域,加以比對兩影像資訊相同區域亮度或彩度的差異,比對完成後將取得兩影像資訊每一對應區域的差異變化。 步驟e:該補光控制器根據該不同影像資訊相同區塊上之亮度或彩度的差異,判斷出該補光燈當前的位置;如同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其較大的差異在於補光控制器13根據第一光源影像資訊及第二光源影像資訊來加以判斷,並非第一實施例的原始影像資訊及第一光源影像資訊。 步驟f:該補光控制器計算該補光燈當前所在位置與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的一落差結果;如同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f1:透過該無線通訊連線,令該補光燈發出與該落差結果相關之落差警示音或落差警示光;如同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f2:該補光控制器根據該落差結果及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與該第二光源影像資訊中亮度或彩度的差異並參考一資料庫,計算出最佳攝像光源的發光時間、發光強度、發光數目、發光光譜與發光色溫至少其中之一的攝像光訊號,並透過該無線通訊連線傳送給該補光燈;如同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之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第二實施例大致上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其最大的差異在於增加了第二次測試,透過兩次測試閃光來更加的確定補光燈2的正確位置,當原始影像資訊及第一光源影像比對完後會取得第一次測試閃光後的第一次差異變化,補光控制器13根據第一次測試閃光後的差異變化先判斷出該補光燈2當前的位置,當第一光源影像及第二光源影像比對完後會取得第二次測試閃光後的第二次差異變化,補光控制器13根據第二次測試閃光後的差異變化先判斷出該補光燈2當前的位置,如上所述第二次測試閃光的強度、色溫與時間不同於第一次測試閃光,補光燈2在相同位置時其兩次測試閃光後的差異變化應當為線性變化,所以根據兩次測試閃光後的差異變化並參考資料庫,能更加準確的判斷出補光燈2當前的位置,藉此改善後續落差結果之計算,上述兩次的差異變化會暫存在儲存單元16內,供補光控制器13讀取來比較兩次測試閃光後的差異變化。 在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中,補光控制器13會在一時間內重複步驟b到步驟f,以找出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 當拍攝者根據提示訊息移動補光燈2並擺放定位後,補光燈2會與補光控制器13進行溝通並回報當前的位置,補光控制器13根據回報位置與建議最佳擺放位置的差異,以得分分數(如0~100分)的方式在顯示器15上表現出來,拍攝者根據得分分數的高低得知這次的擺放是否到位,另外拍攝者也可以將得分分數透過網路平台分享給其他人得知。 雖上述僅針對一攝像系統1對應一補光燈2進行說明,但不因此有所限制,攝像系統1能同時與兩個以上的補光燈2建立無線通訊連線,依序對每一補光燈2(如第一補光燈、第二補光燈等等)算出最佳擺放位置。 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發明之專利涵蓋範圍。
1‧‧‧攝像系統
11‧‧‧攝像器
111‧‧‧鏡頭
112‧‧‧快門
113‧‧‧影像感應元件
12‧‧‧影像處理器
13‧‧‧補光控制器
14‧‧‧無線通訊模組
15‧‧‧顯示器
16‧‧‧儲存單元
2‧‧‧補光燈
21‧‧‧光源
22‧‧‧無線通訊模組
23‧‧‧驅動單元
24‧‧‧電力單元
25‧‧‧警示燈
26‧‧‧警示揚聲器
3‧‧‧提示訊息
a、b、c、d、d1、d2、e、f、f1、f2‧‧‧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攝像系統及補光燈的方塊示意圖; 第2A圖為本發明攝像系統及補光燈的使用示意圖; 第2B圖為原始影像資訊分成若干個區域的示意圖; 第2C圖為第一光源影像資訊分成若干個區域的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攝像系統上顯示器表現動態圖示的提示訊息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攝像補光方法第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攝像補光方法第二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Claims (19)

  1. 一種攝像系統,與一補光燈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線,該攝像系統包含: 一攝像器,具有一鏡頭、一快門及一影像感應元件,以擷取該鏡頭視角內之畫面產生一原始影像資訊; 一影像處理器,係電性連接該攝像器以分析該原始影像資訊並產生一影像主題結果;及 一補光控制器,係電性連接該攝像器及該影像處理器及一無線通訊模組,以控制該快門的啟閉時間,並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控制給該補光燈發出一測試閃光; 所述攝像器於該測試閃光的期間內產生一第一光源影像資訊,該補光控制器比對該原始影像資訊及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的差異,並參考該影像主題結果計算出該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系統,其中該攝像系統更包含一顯示器,用以顯示一提示訊息提示該補光燈的最佳擺放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系統,其中該攝像系統更包含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該原始影像資訊及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攝像系統,其中該影像主題結果係為該原始影像資訊根據一資料庫比較後,得知該原始影像資訊的一主題情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系統,其中,該補光控制器係比對該補光燈的一光源發光前後所擷取之該原始影像資訊及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的一差異,產生該補光燈當前所在位置與該最佳擺放位置之一落差結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攝像系統,其中,該落差結果係包含距離落差資訊、方向落差資訊與光譜落差資訊其中之一或組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攝像系統,其中,該補光控制器係根據該落差結果,透過該無線通訊模組令該補光燈發出一落差警示光或落差警示音。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攝像系統,其中,該落差警示光包含閃燈頻率高低、閃光顏色差別、閃光位置變更以及閃光數量多寡其中之一或組合;該落差警示音包含聲音頻率高低、兩次鳴叫的時間差、音量高低以及音質變化。
  9. 一種攝像補光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一攝像系統與一補光燈建立一無線通訊連線; b.該攝像系統內之一攝像器擷取一原始影像資訊; c.該攝像系統傳送一第一測試光訊號令該補光燈進行第一次測試閃光,該攝像系統透過該攝像器擷取該補光燈第一次測試閃光期間內之一第一光源影像資訊; d.該攝像系統內之一補光控制器比對該原始影像資訊與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中亮度或彩度的差異; e.該補光控制器根據不同影像資訊相同區塊上之亮度或彩度的差異,判斷出該補光燈當前的位置;以及 f.該補光控制器計算該補光燈當前所在位置與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的一落差結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像補光方法,其中,該步驟e中該補光控制器根據亮度或彩度的差異並參考一資料庫,判斷出該補光燈當前的位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像補光方法,其中,步驟f後更包含以下步驟: f1.透過該無線通訊連線,令該補光燈發出與該落差結果相關之落差警示音或落差警示光。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攝像補光方法,其中,步驟f後更包含以下步驟: f2.該補光控制器根據該落差結果並參考一資料庫,計算出最佳攝像光源的發光時間、發光強度、發光數目、發光光譜與發光色溫至少其中之一的攝像光訊號,並透過該無線通訊連線傳送給該補光燈。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攝像補光方法,其中,步驟d後更包含以下步驟: d1.傳送一第二測試光訊號令該補光燈進行第二次測試閃光,且該第二次測試閃光的強度、色溫與時間至少其中之一與該第一次測試閃光不同,並透過該攝像器擷取該補光燈第二次測試閃光期間內之一第二光源影像資訊; d2.該補光控制器比對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與該第二光源影像資訊中亮度或彩度的差異。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攝像補光方法,其中,步驟e中該補光控制器根據亮度或彩度的差異並參考一資料庫,判斷出該補光燈當前的位置。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攝像補光方法,其中,步驟f後更包含以下步驟: f2.該補光控制器根據該落差結果及該第一光源影像資訊與該第二光源影像資訊中亮度或彩度的差異並參考一資料庫,計算出最佳攝像光源的發光時間、發光強度、發光數目、發光光譜與發光色溫至少其中之一的攝像光訊號,並透過該無線通訊連線傳送給該補光燈。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像補光方法,其中,該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係指,能於人像拍攝中提供最佳眼神光或不同臉部陰影營造臉部不同立體感之補光位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像補光方法,其中,該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係指,能於背景較前景亮的場景中提供前景或背景補光的最佳位置。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像補光方法,其中,該補光燈最佳擺放位置係指,能於明暗差異過大的場景中提供暗處補光的最佳位置。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像補光方法,其中,在一時間內重複步驟b到步驟f。
TW106129298A 2017-08-29 2017-08-29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fill light method TWI629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9298A TWI629900B (zh) 2017-08-29 2017-08-29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fill light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9298A TWI629900B (zh) 2017-08-29 2017-08-29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fill light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9900B TWI629900B (zh) 2018-07-11
TW201914290A true TW201914290A (zh) 2019-04-01

Family

ID=63640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298A TWI629900B (zh) 2017-08-29 2017-08-29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fill light metho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99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5916B (zh) * 2020-09-24 2023-03-11 日商Cbc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裝置、嵌入有鏡頭裝置之系統、嵌入有鏡頭裝置之檢查裝置、以及操作用程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18525B2 (en) * 2007-12-21 2011-09-13 Nokia Corporation Camera flash modu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TWI546605B (zh) * 2014-04-21 2016-08-21 Jian-Fu Huang Mobile flash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5916B (zh) * 2020-09-24 2023-03-11 日商Cbc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裝置、嵌入有鏡頭裝置之系統、嵌入有鏡頭裝置之檢查裝置、以及操作用程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9900B (zh) 2018-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0014B (zh) 行動通訊裝置及閃光控制方法
TWI661725B (zh) 相機色溫補償系統及智慧終端機
JP4797415B2 (ja) 照明装置、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システム
CN105959581A (zh) 具有动态控制闪光灯的用于图像捕捉的电子设备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US10356377B2 (en) Control and display system with synchronous direct view video array and incident key lighting
CN104754203A (zh) 拍摄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50094934A (ko) 플래시 장치, 영상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TW201523111A (zh) 多功能數位影棚系統
CN106210524B (zh) 一种摄像模组的拍摄方法及摄像模组
CN102472950B (zh) 摄像装置以及搭载了该摄像装置的便携式电话机
CN104618637B (zh) 一种照明补充调整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摄影装置
CN112040139B (zh) 一种相机成像的补光方法
US2018021314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camera flash and sensor blanking
CN102879975A (zh) 具有焦点检测装置的照相机
TWI629900B (zh)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fill light method
US10992874B2 (en)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fill light method
CN203827421U (zh) 摄影影像显示系统
CN108419024B (zh) 一种摄像系统及摄像补光方法
CN103685964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GB2482562A (en) Light control device
CN203595885U (zh) 多功能数字影棚系统
JP2003066519A (ja) カメラ装置及びカメラ装置における発光制御方法
KR102191441B1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영상촬영용 조명의 무선동조 제어시스템
ES2692412T3 (es) Dispositivo con una cámara y una pantalla
CN108886608A (zh) 白平衡调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