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9958A - 呼氣閥 - Google Patents

呼氣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9958A
TW201909958A TW106126355A TW106126355A TW201909958A TW 201909958 A TW201909958 A TW 201909958A TW 106126355 A TW106126355 A TW 106126355A TW 106126355 A TW106126355 A TW 106126355A TW 201909958 A TW201909958 A TW 2019099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ace body
exhalation
port
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6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2093B (zh
Inventor
王寧助
Original Assignee
王寧助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寧助 filed Critical 王寧助
Priority to TW106126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209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2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209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9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9958A/zh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種呼氣閥,設置在一個呼吸防護具,並包含界定出一個空腔的一個殼體,及一個第一閥瓣。該殼體具有一個底板、形成在該底板的一個閥口與一個密封面,及連通於該空腔與外界的至少一個排氣口。該殼體接合於一個面體,且佔據該面體的一個基底面積不大於1400 mm2 。該第一閥瓣相對該閥口覆蓋在該密封面,且能夠被氣流推動而開放該閥口,使氣流從該面體內部單向通過該閥口進入該空腔後,由該排氣口向外排氣。藉此,在不影響氣流流動之順暢性的情形下,縮小整體所佔的面積,且更進一步,佔據該面體的基底面積不大於1000 mm2 ,進而提升空間效益與過濾面體吸氣時的進氣量,及減少悶熱感,且能夠避免影響視線或糢糊視線,而提高使用意願,及容易裝設在其他配件互斥的面體上。

Description

呼氣閥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呼氣閥,特別是指一種適用於一個呼吸防護具的呼氣閥。
呼吸防護具,俗稱口罩,在此稱呼吸罩,有濾除外界空氣防護個人呼吸系統的功能,然而往往因為穿戴者無法忍受所呼出的溼熱汙濁空氣容留累積在呼吸罩中,而不喜歡穿戴或難以忍受長時間穿戴。為解決此問題,早已經有發明在口罩面體裝設呼氣閥,讓這些濕熱汙濁的空氣能夠省力且快速地排出口罩之外。呼氣閥為一種單向閥,只允許罩內氣體流向罩外,而不允許罩外氣體流向罩內,所以罩外空氣仍必須通過濾材或吸附罐才能進入罩內,並不會造成讓外界空氣進入罩內的捷徑,無減損於淨化外界空氣的功效。
參閱圖1、圖2,根據前述,為了減輕配載口罩所帶來的不舒適感,一種如CN102695549號專利發明人南森·A·亞伯等人所揭示的過濾面罩1,主要包含一個面罩體11,及設置在該面罩體11之外表面的一個單向閥12。該單向閥12包括形成有一個閥孔120的一個閥座121、與該閥座121對合的一個閥蓋122、可開啟地覆蓋該閥孔120周圍之密封面且一端被固定在該閥座121與該閥蓋122間的一個閥瓣123,及形成在該閥蓋122且避免該閥瓣123沾黏於該閥蓋122的一個凸起124。該閥蓋122具有形成在左、右二側及下側的數個開口1221。藉此,由於該閥瓣123只能單向開啟,因此,可以使呼出的氣流從該面罩體11內經該閥孔120流向該閥瓣123,使該閥瓣123脫離密封面而開放該閥孔120,允許氣流通過該等開口1221快速且大量的向外排氣,進而達到減少容留廢氣量的目的。
惟,該單向閥12雖然提供了快速省力將呼氣排出該過濾面罩1的功能,卻也產生了一個問題,就是使該面罩體11的吸氣較為費力。理論上而言,因為該單向閥12為不透氣性,且只准氣體流出不准流進,所以該單向閥12佔據在該面罩體11的面積,即是減損該面罩體11的透氣面積,因而升高吸氣阻抗,尤其當該面罩體11的總面積越小時,其吸氣阻抗升高的程度越發嚴重。
參閱圖3,尤其是,當前述單向閥12配置在如中華民國專利號第M258752號專利案發明人廖春榮所揭露之一種具有隔層之面體2時,會因為該面體2區分成上、下分離不相連通且相對鼻部的一個上內側空間21與相對口部的一個下內側空間22,而只能選擇相對該上內側空間21而設置在該面體2上半部,會因為該面體2上半部空間變小而不易安裝,所以必需縮小呼氣閥的基底面積。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增加空間效益,以提升吸氣時的進氣量,及減少悶熱感,且能夠避免影響視線,而提高使用呼吸罩之意願的呼氣閥。
於是,本發明呼氣閥,適用於一個呼吸防護具,控制流體單向從該呼吸防護具的內部流向外界,該呼吸防護具包括一個面體,該面體具有一個孔洞,該呼氣閥包含:一個殼體,及一個第一閥瓣。
該殼體相對該面體的孔洞接合於該面體,且佔據該面體的一個基底面積不大於1400 mm2 ,該殼體界定出一個空腔,並具有一個底板、形成在該底板且連通於該空腔與該面體內部的一個閥口、形成在該底板且環繞該閥口的一個密封面,及連通於該空腔與外界的至少一個排氣口。
該第一閥瓣相對該殼體的閥口覆蓋在該密封面,且沿一條長度方向延伸,並具有形成在一端部且相對該閥座固定不動的一個固定部,及形成另一端部且能夠被氣流推動而開放該閥口的一個活動部,使氣流從該面體內部單向通過該閥口進入該空腔後,由該排氣口向外排氣。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在不影響氣流流動之順暢性的情形下,縮小整體所佔的面積,進而提升空間效益與過濾面體吸氣時的進氣量,及減少悶熱感,且能夠避免影響視線,而提高使用意願,及容易裝設在其他配件互斥的面體上。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4與圖5,本發明呼氣閥的一個第一實施例,為單向閥,包含一個殼體100,及一個第一閥瓣5。該殼體100由一個閥座3與一個閥蓋4對合而成,且由該閥蓋4與該閥座3界定出一個空腔40。
該閥座3沿一個長度方向X延伸,並包括一個底板30、形成在該底板30且連通於該空腔40的一個閥口31、形成在該底板30且環繞該閥口31的一個密封面32,及環繞該密封面32且與該密封面32相隔一個間距的一個環牆33。該底板30具有一個接合面301。在本施例中,該底板30在一個物件(圖未示)上所佔據的一個基底面積A(如圖7一點鏈線所圍繞的面積),相當於整個殼體100在該物件上所佔據的面積,該基底面積A不大於1400 mm2 ,較佳的,該基底面積A不大於1200 mm2 。該閥口31的面積界於100mm2 ~300mm2 ,並具有沿該長度方向X延伸的二條長邊311,及鄰接該等長邊311一端與另一端的二條短邊312。該等長邊311相互平行。該等短邊312呈弧形。且該閥口31的長徑與短徑的長度比值大於1.2:1,藉此,能夠進一步縮減該底板30的寬度。該密封面32形成有凹陷的一個弧度。
該閥蓋4包括一個圍繞壁41、鄰接該圍繞壁41一端的一個頂壁42,及形成在該頂壁42之內表面的一個限位柱43。該圍繞壁41與該閥座3的環牆33對合相接,並具有形成在相鄰二個側面411且延伸至該頂壁42的數個排氣口412。該頂壁42與該閥座3之底板3的最大高度H(如圖10)不大於15mm。該等排氣口412分別朝向臉面的下方及朝向臉面的前方。該限位柱43可以是圓柱、或圓錐、或三角立方體、或釘柱,並具有鄰接該該頂壁42的一個頭端431,及遠離該頂壁42的一個尾端432。該尾端432的徑寬不大於該頭端431的徑寬。在本實施例中,該限位柱43是圓柱。
該第一閥瓣5相對該閥座3的閥口31覆蓋在該密封面32,且沿該長度方向X延伸,並具有形成在一端部且鄰近該密封面32之端緣的一個固定部51,及形成在另一端部且相對該限位柱43與該密封面32的一個活動部52。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部51被夾置在該閥蓋4與該閥座3間,而相對該閥座3固定不動。該活動部52在一個封閉位置(如圖8)與一個開放位置(如圖9)間擺動,在該封閉位置時,該活動部52與該密封面32接觸而封閉該閥口31,在該開放位置時,該活動部52脫離該密封面32而開放該閥口31,且受阻於該限位柱43而與該閥蓋4的頂壁42相隔一個間距。
參閱圖5、圖6,在本實施例,將該殼體100靠近該第一閥瓣5之固定部51的部位稱為後部200,靠近該第一閥瓣5之活動部52的部位稱為前部300,靠近該閥口31的兩個長邊311方向稱為側部,其中有該排氣口412或較大排氣口412的側部稱為開側部400,沒有或較小排氣口412的側部稱為閉側部500。
值得說明的是,前述沿該長度方向X延伸的第一閥瓣5相對於該密封面32為懸臂式。
參閱圖6、圖7與圖8,本發明的呼氣閥適用於一個呼吸防護具2。該呼吸防護具2包括配載在臉面的一個面體21、設置在該面體21之內表面的一個隔板22,及設置在該隔板22的一個第二閥瓣23。該面體21具有一個孔洞211。該隔板22與該面體21、臉面共同界定出上、下分離且相對鼻部的一個上氣室221與相對口部的一個下氣室222。該第二閥瓣23允許氣流單向由該下氣室222朝該上氣室221流動。在本實施例中,該殼體100是相對該面體21的孔洞211接合於該面體21一側,且該空腔40通過該孔洞211及該閥口31連通於該上氣室221。
接下來,先對本發明前述構造進行定義:
在本實施例中,將基底面積A定義為,該殼體100投影在該閥座3之底板30的面積。該基底面積A等於或幾乎等於本發明之呼氣閥接合在該面體21之孔洞211外圍所佔據的面積,這樣的定義,也更能夠顯示本發明之呼氣閥與其他配件在該面體21上配置時的相斥情形。
在本實施例,定義為該閥蓋4之頂壁42相距於該閥座3之底板30的最大高度H(如圖10)。將該殼體100高度維持在習知技術已有技術的水準,不會因為限縮該基底面積A而加大殼體100高度,避免影響穿戴者的視野。另外,將前述閉側部500與開側部400設定在人臉的上方與下方。
參閱圖6,當人以口部或鼻部吸氣時,外界的氣流會通過該面體21,而被該隔板22區隔形成二股分流。其中一股分流,由該面體21進入該下氣室42,除了可以提供人之口部吸氣所需外,且會推動該第二閥瓣23,使該第二閥瓣23允許氣流單向由該下氣室222朝該上氣室221流動。另一股分流,則直接由該面體21進入該上氣室221,與由該下氣室222進入該上氣室221的氣流匯集,而擴增該上氣室221的進氣量,提供人之鼻部吸氣所需。詳如中華民國專利申請號第106121089號申請案所載,於此不再贅述。
當人透過鼻部呼出廢氣時,呼出的氣流會因為受阻於該隔板22與該第二閥瓣23,使該氣流無法流入該下氣室222,而侷限在該上氣室221內,參閱圖8、圖9,該上氣室221因為呼氣所產生的正壓,而推動該第一閥瓣5的活動部52,使該閥瓣5的活動部52由該封閉位置朝反向於該閥口31的方向在該空腔40內活動,至受阻於該限位柱43而位於該開放位置,且開放該閥口31。藉此,使該上氣室221內的廢氣從該面體21的上氣室221單向通過該閥口31進入該空腔40後,由前部300及開側部400的該等排氣口412向外排氣。
參閱圖9、圖10,當該第一閥瓣5的活動部52位於該開放位置時,氣流會由該活動部52竄流,此時,由該活動部52相對於該閥蓋4前部300及開側部400竄流的氣流,會直接由該閥蓋4前部300、開側部400之排氣口412分別朝下及朝向臉面前方排出,由該活動部52往人臉上側方向竄流的氣流到達該閥蓋4閉側部500的圍繞壁41且受阻擋後,會如圖11所示,通過該第一閥瓣5與該閥蓋4之頂壁42間的間距空間,且依循該限位柱43之圓柱造型的弧面,形成順利通過該限位柱43二側的二股分流,而同樣由前部300及開側部400即相對於該活動部52往人臉下側方向之排氣口412分別朝下及朝向臉面前方排出。
參閱圖6、圖9,當人透過口部呼氣時,呼出的氣流除了會通過該面體21而排出外界外,同樣會推動該第二閥瓣23,使該第二閥瓣23允許氣流單向由該下氣室222朝該上氣室221流動,且由該上氣室221經該面體21,及本發明的呼氣閥快速的排出。藉此,對於空間較大的下氣室222而言,如果口部不持續呼出廢氣,則呼出的廢氣可以在數次被抽向該上氣室221,及排出的過程中,逐漸地減少該下氣室222的廢氣含量,而能夠提升吸氣時新鮮空氣的含量,而減少悶熱感。
參閱圖6與圖8,在本實施例中,該殼體100是以面向該面體21的該接合面301,相對該面體21的孔洞211接合於該面體21。該接合面301能夠以高週波、或超音波、或熱壓、或黏結等方式接合於該面體21,當不以此為限。另外,該接合面301也可以形成在該閥蓋4之圍繞壁41的凸緣,由於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根據以上說明可以推知擴充細節,因此不多加說明。
參閱圖12、圖13與圖14,是本發明一個第二實施例,其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
該閥座3的底板30與環牆33呈橢圓形,還包括一個凸緣部302,及形成在該凸緣部302且面向該面體21的一個接合面303。且該環牆33與該密封面32間相對於該開側部400與閉側部500的間距大於第一實施例,並具有形成在一外表面的一個凸環331。
該閥蓋4的圍繞壁41與該閥座3的凸環331卡合,且還包括另一個凸緣44。該凸緣44的形狀與該閥座3之底板30的凸緣部302形狀配合,並具有面向該面體21的一個接合面441。該凸緣部302、該凸緣44分別夾迫在該面體21之內表面與外表面,使該等接合面303、441相互面對且接合於該面體21,而與該面體21氣密接觸。該基底面積A等於該閥座3及其凸緣部302與該閥蓋4及其凸緣33在該面體21上所佔據的面積。
藉此,前述凸緣部302與凸緣33同樣可以達到接合該面體21的目的,另外,改變該等排氣口412的設置位置,使得該開側部400與該閉側部500位置對調,而反向於圖4~圖11的設計,使本發明在本實施例中,該殼體100是接合於該面體21相對鼻子的另一側,由於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根據以上說明可以推知擴充細節,因此不多加說明。
且重要的是,該底板30的凸緣部302與凸緣44呈橢圓形,因此,可進一步縮小該基底面積A在該面體21上所佔據的面積,而不大於1000 mm2 。且該環牆33也構造成橢圓形,可以強化上面的凸環331與該閥蓋4的結扣力,並相對於該開側部400與閉側部500加大與該密封面32間的間距,相較於該第一實施例的設計,可以使由該活動部52相對於該閥蓋4之閉側部300及開側部400竄流的氣流,具有足夠的空間朝該閉側部300與該開側部400流動,且朝該閉側部300流動的氣流,同樣在到達該閥蓋4的圍繞壁41且受阻擋後,而如圖14所示,轉折向上並通過該第一閥瓣5與該閥蓋4之頂壁42間的間距空間,而同樣相對於該等排氣口412分別朝下及朝向臉面前方排出。
參閱圖15,是本發明一個第三實施例,其與該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
該殼體100適用於沒有安裝該隔板22的面體21。且該等排氣口412形成在該圍繞壁41且相對於靠近該閥口31之兩個長邊311的兩個側部600,使該殼體100的前部300與該等側部600分別有對稱的排氣口412,藉此,該殼體100安裝在該面體21靠近鼻子下方的位置,使得後部200朝向臉面上方,前部300朝向臉面下方,而同樣能夠將呼出的氣流,往人臉下側方向及二側方向之排氣口412分別朝下及朝向臉面二側排出,並加速氣流排出的速度。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將前述實施例的優點歸納如下:
1、更進一步的說,本發明其中一設計目標,就是一種較小基底面積A的呼氣閥,而本發明之呼氣閥的基底面積A不大於1000 mm2 ,足夠小到可以裝設在嘴巴以上且鼻部周圍的面體21上,不但能夠縮小整體所佔的面積,而進一步適用於小孩的口罩上,且在該基底面積A明顯小於前述CN102695549號專利的情形下,會因為所佔面積減少,而提升進入該面體21內部的新鮮空氣量,並減小呼吸阻抗。
2、本發明另一個設計目標,就是該殼體100的最大高度H,將該殼體100的最大高度H維持在習知技術已有技術的水準,不要因為限縮該基底面積A而加大該殼體100的最大高度H,能夠避免影響穿戴者的視野。
3、本發明的呼氣閥,在減少於該面體21所佔據面積的同時,將該殼體100較偏向水平設置而非重直設置,並將該殼體100設計成較狹長,如此可以容易安裝在前述嘴上鼻旁的面體21上。以下的處置能將該殼體100變成前述狹長,即維持或小幅度改變該閥口31在該長度方向X的徑寬,並較大幅度縮小該寬度方向Y的徑寬,同時該懸臂式之第一閥瓣5配合該閥31做徑寬改變。如此處置不會加大氣流推動該第一閥瓣5位於該開放位置的功,而維持同樣省力。
4、另外,由於該殼體100較偏向水平設置,如此較佳地將該等排氣口412設置在面體21的朝下側和視線前方,亦即該殼體100的前部300朝視線前方、開側部400朝下、閉側部500朝上,由前部300與開側部400順利將呼氣排除,而閉側部500阻擋廢氣排出,避免影響視線或模糊眼鏡。該等排氣412不對稱於該殼體100,跟巿面上呼吸罩之呼氣閥垂直設置,且其排氣口皆對稱於殼體,及朝下和側部靠下的設計,是很大的不同。
5、再者,以該限位柱43特殊的造型設計,除了可以使該第一閥瓣5之活動部52位於該開放位置時,與該閥蓋4的頂壁42形成有供氣流通過的低層空間外,還能避免該活動部52沾黏於該閥蓋4的頂壁42,且重要的是,被開側部阻擋的氣流,可藉通過前述低層空間,使氣流依循該限位柱43之圓柱造型的弧面,順利地通過該限位柱43,而提升排氣時的速度與順暢性。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2‧‧‧呼吸防護具
21‧‧‧面體
211‧‧‧孔洞
22‧‧‧隔板
221‧‧‧上氣室
222‧‧‧下氣室
23‧‧‧第二閥瓣
100‧‧‧殼體
200‧‧‧後部
300‧‧‧前部
400‧‧‧開側部
500‧‧‧閉側部
600‧‧‧側部
3‧‧‧閥座
30‧‧‧底板
301‧‧‧接合面
302‧‧‧凸緣部
303‧‧‧接合面
31‧‧‧閥口
311‧‧‧長邊
312‧‧‧短邊
32‧‧‧密封面
33‧‧‧環牆
331‧‧‧凸環
4‧‧‧閥蓋
40‧‧‧空體
41‧‧‧圍繞壁
411‧‧‧側面
412‧‧‧排氣口
42‧‧‧頂壁
43‧‧‧限位柱
431‧‧‧頭端
432‧‧‧尾端
44‧‧‧凸緣
441‧‧‧接合面
5‧‧‧第一閥瓣
51‧‧‧固定部
52‧‧‧活動部
6‧‧‧接合單元
61‧‧‧接合部
62‧‧‧接合部
A‧‧‧基底面積
X‧‧‧長度方向
Y‧‧‧寬度方向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張立體圖,說明中國專利號第CN102695549號專利案所揭露之一種過濾面罩; 圖2是該過濾面罩之單向閥的一張剖視圖; 圖3是一張剖視示意圖,說明中華民國專利號第M258752號專利案所揭露之一種具有隔層之面體結合一個單向閥; 圖4是一張立體圖,說明本發明的呼氣閥的一個第一實施例; 圖5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張立體分解圖; 圖6是一張立體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設置在一個呼吸防護具; 圖7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張前視示意圖; 圖8是一張局部剖視放大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中一個第一閥瓣的一個活動部在一個封閉位置; 圖9是一張局部剖視放大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中該第一閥瓣的活動部在一個開放位置; 圖10是沿著圖9中之線Ⅹ-Ⅹ所截取的剖視示意圖; 圖11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張頂視示意圖,說明氣流通過一個限位柱; 圖12是一張立體分解圖,說明本發明的呼氣閥的一個第二實施例; 圖13是一張局部剖視放大示意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設置在一個呼吸防護具; 圖14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張剖視示意圖;及 圖15是一張頂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的呼氣閥設置在一個呼吸防護具的一個第三實施例。

Claims (16)

  1. 一種呼氣閥,適用於一個呼吸防護具,且控制流體單向從該呼吸防護具的內部流向外界,該呼吸防護具包括一個面體,該面體具有一個孔洞,該呼氣閥包含: 一個殼體,相對該面體的孔洞接合於該面體,且佔據該面體的一個基底面積不大於1400 mm2 ,該殼體界定出一個空腔,並具有一個底板、形成在該底板且連通於該空腔與該面體內部的一個閥口、形成在該底板且環繞該閥口的一個密封面,及連通於該空腔與外界的至少一個排氣口;及 一個第一閥瓣,相對該殼體的閥口覆蓋在該密封面,且沿一條長度方向延伸,並具有形成在一端部且相對該殼體固定不動的一個固定部,及形成另一端部且能夠被氣流推動而開放該閥口的一個活動部,使氣流從該面體內部單向通過該閥口進入該空腔後,由該排氣口向外排氣。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閥口具有沿該長度方向延伸的二條長邊,及鄰接該等長邊一端與另一端的二條短邊。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閥口的該等長邊相互平行。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閥口的該等短邊呈弧形。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閥座配合該閥口同樣沿該長度方向延伸。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閥口的面積界於100mm2 ~300mm2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殼體由一個閥座與一個閥蓋對合而成,該空腔界定在該閥座與該閥蓋間,該閥座包括該底板,該閥蓋包括一個圍繞壁,及鄰接該圍繞壁一端的一個頂壁,該圍繞壁具有該排氣口。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閥蓋還包括形成在該頂壁之內表面且相對該第一閥瓣之活動部的一個限位柱,該第一閥瓣的活動部在一個封閉位置與一個開放位置間擺動,在該封閉位置時,該活動部封閉該閥口,在該開放位置時,該活動部開放該閥口,且受阻於該限位柱而與該閥蓋的頂壁相隔一個間距。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閥蓋的限位柱可以是圓柱、圓錐、三角立方體、釘柱其中一種,且該限位柱具有鄰接該閥蓋之頂壁的一個頭端,及遠離該閥蓋之頂壁的一個尾端,該尾端的徑寬不大於該頭端的徑寬。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呼氣閥,該呼吸防護具還包含一個隔板,及設置在該隔板的一個第二閥瓣,該隔板設置在該面體的內表面,且與該面體、臉面共同界定出上、下分離且相對鼻部的一個上氣室與相對口部的一個下氣室,該第二閥瓣允許氣流單向由該下氣室朝該上氣室流動,其中,該殼體相對該上氣室設置在該面體。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殼體相對該上氣室設置在該面體且遠離鼻部的一側,且該閥蓋包括數個排氣口,該圍繞壁還具有相鄰的二個側面,該等排氣口形成在該等側面且延伸至該頂壁,而分別朝下或朝向臉面前方。
  12. 如請求項7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底板具有接合於該面體的一個接合面,該基底面積等於該底板在該面體上所佔據的面積。
  13. 如請求項7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閥座之底板還具有一個凸緣部,及形成在該凸緣部且面向該面體的一個接合面,該閥蓋還包括一個凸緣,該凸緣具有一個接合面,該凸緣部與該凸緣分別夾迫在該面體之內表面與外表面,使該等接合面相互面對且接合於該面體,而與該面體氣密接觸,該基底面積等於該閥座與該閥蓋在該面體上所佔據的面積。
  14. 如請求項7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閥座還包括環繞該密封面且與該密封面相隔一個間距的一個環牆,該底板與該環牆呈橢圓形,該閥蓋的圍繞壁與該閥底的環牆對合相接。
  15. 如請求項7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閥座之底板與該閥蓋之頂壁的最大高度不大於15mm。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呼氣閥,其中,該基底面積不大於1000 mm2
TW106126355A 2017-08-04 2017-08-04 Exhalation valve TWI652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6355A TWI652093B (zh) 2017-08-04 2017-08-04 Exhalation valv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6355A TWI652093B (zh) 2017-08-04 2017-08-04 Exhalation val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2093B TWI652093B (zh) 2019-03-01
TW201909958A true TW201909958A (zh) 2019-03-16

Family

ID=66590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6355A TWI652093B (zh) 2017-08-04 2017-08-04 Exhalation valv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20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7343B (zh) * 2019-06-28 2020-07-01 華新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吸食防護口罩及其閥結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2973B (zh) * 2019-08-14 2020-09-01 王寧助 呼氣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7343B (zh) * 2019-06-28 2020-07-01 華新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吸食防護口罩及其閥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2093B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90117B1 (ko) 영역분리구조를 갖는 배기정화형 공기 청정 마스크
CN1933875B (zh) 呼吸器
TWM491477U (zh) 面罩
TWI609711B (zh) 具有分流效果的呼吸罩
TWI573609B (zh) 鼻罩
JP2007529254A5 (zh)
TWI652093B (zh) Exhalation valve
CN105797289A (zh) 一种双向透气呼吸阀
KR20190097802A (ko) 마스크
JP2002345985A (ja) 鼻呼吸マスク
CN209331224U (zh) 一种口鼻隔离分区口罩
KR102388276B1 (ko) 마스크
KR101776894B1 (ko) 마스크형 공기정화기
KR20020025908A (ko) 기능성마스크
CN211139624U (zh) 潜水全面罩
US6966318B1 (en) Filtering mask
TWM531291U (zh) 具有分流效果的呼吸罩
JP7418605B2 (ja) マスク
CN209711604U (zh) 一种防护面罩
KR20200020088A (ko) 미세먼지 차단용 호흡장치
KR102280478B1 (ko) 미세먼지 방지 투챔버 마스크
KR102453515B1 (ko) 마스크
CN104353164B (zh) 用于吸入定量气雾剂的储雾罐
TW202112610A (zh) 全罩式面罩
KR200351789Y1 (ko) 휴대용 비상호흡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