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9893A - 化合物用於製備調控腸癌細胞轉移之藥物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化合物用於製備調控腸癌細胞轉移之藥物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9893A
TW201909893A TW106125799A TW106125799A TW201909893A TW 201909893 A TW201909893 A TW 201909893A TW 106125799 A TW106125799 A TW 106125799A TW 106125799 A TW106125799 A TW 106125799A TW 201909893 A TW201909893 A TW 2019098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nosine
hct
cells
cell
metastas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5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8051B (zh
Inventor
謝淑玲
賴柏羽
吳志忠
謝淑貞
Original Assignee
謝淑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謝淑玲 filed Critical 謝淑玲
Priority to TW106125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805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8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805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9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9893A/zh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調控腸癌細胞轉移之藥物的用途,以人類結腸癌(HCT-116)細胞株培養為實驗模式,探討肌肽(carnosine)對人類結腸癌細胞株轉移作用之影響。由結果可知,肌肽可藉由調節細胞遷移(migration)、侵犯(invasion)、內滲(intravasation)、外滲(extravasation)及黏附(adhesion)作用而降低結腸癌細胞之轉移能力。

Description

化合物用於製備調控腸癌細胞轉移之藥物的用途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調控腸癌細胞轉移之藥物的用途,尤指涉及一種肌肽(carnosine)可藉由調節細胞遷移(migration)、侵犯(invasion)、內滲(intravasation)、外滲(extravasation)及黏附(adhesion)作用而降低結腸癌(HCT-116)細胞之轉移能力者。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國人之生活型態跟著改變,又因飲食精緻化與西化之影響,導致國人癌症發生率逐年增加。根據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之報告指出,2012年全球約有140萬人罹患結腸癌(IARC,2016);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亦曾指出2015年有69.4萬人因結腸癌而死亡(WHO,2016)。另外,在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於2017年所公告之2016年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中,惡性腫瘤再度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而且,在十大癌症死因中,結腸癌不僅高居第三位,因結腸癌死亡之人數每十萬人口就高達24.3人(衛生福利部,2017)。由此可知,結腸癌對我國人民之健康具有重大之威脅。因此,如何預防結腸癌之發生乃成為許多學者研究之重要課題之一。
已知癌細胞之轉移(metastasis)係造成癌症治療成效不佳之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癌症發生轉移現象,其預後狀況皆相當不良,而且90%以上癌症病患之死因多是因癌細胞轉移至遠端器官所造成(Leber and Efferth,2009)。值得注意的是,在結腸癌之晚期階段,癌細胞常經 由淋巴或血液進行遠端轉移至肝臟、肺臟、骨骼及大腦等部位(Roth et al.,2009),對人類之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在臨床醫學上對於結腸癌之治療方法有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標靶藥物合併放射治療等,但此等治療方式經常有不同之副作用(Li et al.,2010)。因此,近年來已有許多具有預防及改善癌症治療效果之天然活性成分逐漸受到重視。如何應用天然食品及其活性成分達到降低癌細胞轉移之現象已成為重要之研究議題。
肌肽(carnosine)為存在於脊椎動物骨骼肌中之內源性雙勝肽,目前已知其具有抗疲勞、抗氧化、改善高血壓、糖尿病及抑制癌症細胞生長等作用。然而,肌肽對於人類結腸癌細胞(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轉移作用(metastasis)之影響則少有研究。
鑑於肌肽抑制癌細胞轉移之調控機制目前仍不完整,故,一般習用者係無法符合使用者於實際使用時之所需。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於,克服習知技藝所遭遇之上述問題並提供一種肌肽(carnosine)可藉由調節細胞遷移(migration)、侵犯(invasion)、內滲(intravasation)、外滲(extravasation)及黏附(adhesion)作用而降低結腸癌(HCT-116)細胞之轉移能力之化合物用於製備調控腸癌細胞轉移之藥物的用途。
為達以上之目的,本發明係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調控腸癌細胞轉移之藥物的用途,包含一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肌肽(2S)-2-[(3-Amino-1-oxopropyl)amino]-3-(3H-imidazol-4-yl)propanoic acid,carnosine)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鹽,及醫藥上可接受載體(carrier)。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化合物可治療癌症。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癌症包括結腸癌。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腸癌細胞為人類結腸癌細胞株HCT-116。
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該式I化合物-肌肽之濃度為0.5mM至5mM。
第1圖,係本發明的肌肽對人類結腸癌細胞轉移之調控流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細胞生存力之影響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遷移能力之影響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侵犯能力之影響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MMP-2基因表現影響之長條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MMP-9基因表現之影響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的肌肽對EA.hy 926細胞株的TEER之影響示意圖。
第8圖,係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黏附至EA.hy 926細胞株之影響示意圖。
第9圖,係本發明轉移調節蛋白表現後肌肽之治療效果示意圖。
第10圖,係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細胞型態影響之顯微照片。
請參閱『第1圖~第10圖』所示,係分別為本發明的肌肽對人類結腸癌細胞轉移之調控流程示意圖、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細胞生存力之影響示意圖、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遷移能力之影響示意圖、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侵犯能力之影響示意圖、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MMP-2基因表現影響之長條示意圖、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MMP-9基因表現之影響示意圖、本發明的肌肽對EA.hy 926細胞株的TEER之影響示意圖、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黏附至EA.hy 926細胞株之影響示意圖、本發明轉移調節蛋白表現後肌肽之治療效果示意圖、及本發明的肌肽對HCT-116細胞株的細胞型態影響之顯微照片。如圖所示:本發明係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調控腸癌細胞轉移之藥物的用途,係利用肌肽(carnosine)為實驗材料,並利用人類結腸癌HCT-116細胞株之培養以不同濃度之肌肽處理不同時間後,以細胞生存率(MTT assay)試驗、細胞形態(morphology examination)觀察,瞭解肌肽對細胞生存能力(cell viability)之影響。配合細胞損傷試驗(wound healing assay)及分析上皮鈣黏蛋白(E-cadherin)表現探討肌肽對癌細胞遷移之能力;以細胞侵犯試驗(cell invasion assay)及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之MMP-2與MMP-9表現,探討肌肽對癌細 胞侵犯能力之影響。利用經螢光標示之HCT-116細胞與人類血管內皮(EA.hy 926)細胞共同培養,進行細胞黏附試驗(cell adhesion assay)以及分析整合素β1(Integrin β1)、E-選擇素(E-selectin)及細胞黏附分子-1(ICAM-1)表現,探討肌肽對癌細胞黏附於內皮細胞能力之影響。並利用內皮細胞之培養模式,進行內皮細胞通透性分析與血管內皮鈣離子依賴性黏著分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磷酸化之表現。如第1圖之實驗架構所示,期望本發明之進行可以瞭解肌肽對於人類結腸癌HCT-116細胞株遷移(migration)、侵犯(invasion)、內滲(intravasation)、外滲(extravasation)及黏附(adhesion)之作用。
由於E-cadherin、MMP-2、MMP-9、Integrin β1、E-selectin、ICAM-1及VE-cadherin等基因之啟動區中都包含有轉錄因數NF-κB之結合調控區。因此,實驗模式也將探討肌肽是否經由調控NF-κB之活化而影響癌細胞轉移之作用。
以下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僅限以下實施例。為了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作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例一]實驗材料
肌肽來源
本實驗所使用之化合物-肌肽(2S)-2-[(3-Amino-1-oxopropyl)amino]-3-(3H-imidazol-4-yl)propanoic acid,carnosine),乃購置於Sigma公司(Sigma-Aldrich Co.USA)。
細胞培養
1. 人類結腸癌HCT-116細胞株
本實驗所使用之細胞株為人類結腸癌HCT-116細胞株,乃購自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HCT-116細胞株培養於包含2.2g/L重碳酸鈉(sodium bicarbonate)、1%青黴素/鏈黴素(penicillin/streptomycin)100U/mL與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之McCoy’s 5A培養基中,置於37℃含有5%二氧化碳(CO2)之恆溫培養箱中培養。
液態桶中取出細胞冷凍管,於37℃水浴槽中使其完全溶解,消毒後於無菌操作臺中將解凍之細胞液取出置於含有McCoy’s 5A培養基之離心管中,以1000rpm離心2分鐘,去除上清液後,加入新鮮之McCoy’s 5A培養基並將細胞充分混勻,再將細胞液種入10公分培養皿中並左右輕微搖晃使細胞均勻分散,最後將培養皿置於37℃含有5% CO2之培養箱中培養。於隔日確定細胞是否有貼附於培養皿中,並更換新鮮之McCoy’s 5A培養基進行培養。
細胞於培養皿中生長至九分滿時,以包含9Mm磷酸氫二鈉(Na2HPO4)、140mM氯化鈉(NaCl)、及1mM磷酸二氫鈉(NaH2PO4)組成pH 7.4磷酸緩衝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清洗兩次後,加入0.25%胰蛋白酶(trypsin/EDTA)置於37℃含有5% CO2之培養箱中作用3分鐘後拍盤,以McCoy’s 5A培養基沖下細胞,並將細胞液收集至離心管中,以1000rpm離心2分鐘,去除上清液,加入新鮮之McCoy’s 5A培養基將細胞充分混勻,再取出所需細胞液種入10公分培養皿中並左右輕微搖晃使細胞均勻分散,最後將培養皿置於37℃含有5% CO2之培養箱中培養。於隔日確定細胞是否有貼附於培養皿中,並更換新鮮之McCoy’s 5A培養基進行培養。
利用血球計數器計算細胞數為每毫升1×106個細胞,加入1mL含有10%二甲亞碸(dimethyl sulfoxide,DMSO)之McCoy’s 5A培養基並使細胞充分混勻後,移至冷凍管中,放置於-80℃冷凍庫,於24小時後再移至液態氮桶中凍存。
2. 人類血管內皮EA.hy 926細胞株
本實驗所使用之人類血管內皮EA.hy 926細胞株乃由中國醫藥大學李宗貴老師實驗室所提供。EA.hy 926細胞株培養於包含3.7g/L重碳酸鈉、1%非必需胺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NEAA)、1%丙酮酸鈉(sodium pyruvate)、1%青黴素/鏈黴素100U/mL與10%胎牛血清之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培養基中,置於37℃含有5% CO2之培養箱中培養。
液態桶中取出細胞冷凍管,立即放入37℃水浴槽中使其完全溶解,消毒後於無菌操作臺中將解凍之細胞液取出置於含有DMEM培養基之離心管中,以離心機1000rpm離心2分鐘,去除上清液後,加入新鮮之DMEM培養基並將細胞充分混勻,再將細胞液種入10公分培養皿中並左右輕微搖晃使細胞均勻分散,最後將培養皿置於37℃含有5% CO2之培養箱中培養。於隔日確定細胞是否有貼附於培養皿中,並更換新鮮之DMEM培養基進行培養。
細胞於培養皿中生長至九分滿時,以PBS清洗細胞兩次後,加入胰蛋白酶置於37℃含有5% CO2之培養箱中作用3分鐘後拍盤,利用DMEM培養基沖下細胞,並將細胞液收集至離心管中,以1000rpm離心2分鐘,去除上清液,加入新鮮之DMEM培養基並將細胞充分混勻,再取出所需細胞液種入10公分培養皿中並左右輕微搖晃使細胞均勻分散, 最後將培養皿置於37℃含有5% CO2之培養箱中培養。於隔日確定細胞是否有貼附於培養皿中,並更換新鮮之DMEM培養基進行培養。
利用血球計數器計算細胞數為每毫升5×105個細胞,加入1mL含有10% DMSO之DMEM培養基並使細胞充分混勻後,移至冷凍管中,放置於-80℃冷凍庫,於24小時後再移至液態氮桶中凍存。
[實施例二]實驗方法
樣品處理
HCT-116細胞株及EA.hy 926細胞株分別以每毫升1×106及5×105個細胞培養於直徑3.5公分培養皿中。培養24小時後,分別加入0.5、1、或5mM肌肽,培養24小時後,進行後續分析。
細胞生存力
1. MTT試驗(MTT assay)
本實驗採用細胞生存率(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試驗,作為測定HCT-116細胞株存活率之方法。位於活細胞中粒線體之琥珀酸脫氫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與細胞色素C(cytochrome C)之作用下會使MTT之四唑(tetrazolium)環裂開,生成藍色結晶物質甲臢(formazan),此結晶物質之生成量與活細胞數目成正比,利用異丙醇(isopropanol)將formazan結晶溶解,再以酵素免疫分析儀(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ader,ELISA reader)測定其在波長570nm之吸光值。此吸光值代表粒腺體之活性,與活細胞數目成正比,故MTT試驗可用作細胞存活率之指標。
本實驗將每毫升1×106個HCT-116細胞種植於3.5公分培養皿中,培養於37℃含有5% CO2之細胞恆溫培養箱中培養至8分滿。分別給予0.5、1、或5mM肌肽,並以僅含無菌水之培養基為控制組。培養24及48小時後,去除培養基,以PBS清洗二次,並加入含有0.5mg/mL MTT之培養基置於37℃與5% CO2之細胞恆溫培養箱中培養3小時,去除培養液,加入1mL異丙醇將formazan溶解,經10分鐘震盪搖勻後移入微量離心管中,以7,500rpm離心5分鐘,取200μL上清液於96孔盤中,以ELISA reader測定其在波長570nm之吸光值。
2. 細胞形態觀察與紀錄
本實驗將每毫升1×106個HCT-116細胞種植於3.5公分培養皿中,培養於37℃含有5% CO2之細胞恆溫培養箱中培養至8分滿。分別給予0.5、1、或5mM肌肽,並以僅含無菌水之培養基為控制組,培養24及48小時後,採用倒立式相位差顯微鏡觀察並記錄其細胞數量及形態之變化。
肌肽對HCT-116細胞株傷口癒合能力之分析
本實驗採用Ang等人(2010)實驗方法使細胞培養盤產生損傷區域,利用細胞移動過程使損傷面積改變,藉以表示細胞遷移之能力。
本實驗以3.5公分培養皿培養每毫升1×106個HCT-116細胞,待細胞長至滿盤後,以10μL無菌微量吸管(tip)輕劃培養皿使產生損傷區域後,利用PBS清洗兩次,以0.5、1、或5mM肌肽處理0、12、24及48小時後,採用倒立式相位差顯微鏡進行細胞遷移之觀察及記錄;進一步利用Image J軟體進行損傷面積之檢測(Image J 1.47t,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USA)。
肌肽對HCT-116細胞株轉移相關基因表現之分析
1. 肌肽對之前製備
本實驗將每毫升1×106個HCT-116細胞種植於3.5公分培養皿中,培養於37℃含有5% CO2之細胞恆溫培養箱中培養至8分滿。分別給予0.5、1、或5mM肌肽,並以僅含無菌水之培養基為控制組,培養24小時。
2. HCT-116細胞株全量核糖核酸(total RNA)之萃取
在進行實驗以前,所有物品必須經過高溫高壓滅菌,以除去殘存之核糖核酸醇(RNase)。取上述之細胞,用冷的PBS洗兩次,加入1mL核酸蛋白質三相萃取試劑(TRI reagent)並充分混合震盪,加入200μL氯仿(chloroform)輕搖混合均勻,冰浴5分鐘,於4℃、13000rpm離心15分鐘,取上清液到新的tube裡加入等體積之異丙醇(即1:1)震盪均勻並離心,之後冰浴5分鐘,在4℃、13000rpm離心15分鐘,吸除上清液,留下底部RNA,加入75%酒精1m,以4℃、13000rpm離心10分鐘,吸除上清液,留下沉澱物,再以4℃、13000rpm空離1分鐘,將殘存之酒精去除,之後RNA沉澱物自然風乾15分鐘,最後溶解於DEPC-H2O溶液中,定量後保存於-20℃備用。
3. total RNA之定量
total RNA之定量係利用核酸蛋白分析系統測定,測定前先取2μL DEPC-H2O(作為對照)於樣品放置槽內測定,測定完成後將置於樣品放置槽內以DEPC-H2O擦拭乾淨,接著從全量核糖核酸溶液中取2μL加於樣品放置槽測定,測定完成後一樣將樣品放置槽內之total RNA溶液擦拭乾淨,依序重複上述動作此核酸蛋白定量分析系統與電腦連接,藉由電腦軟體來運算,當每測定完成一個樣品後,就會把樣品濃度、比值OD260/OD280算出。
4. total RNA反轉錄成互補去氧核醣核酸(complementary DNA,cDNA)
本實驗參考Promega廠商所建議之方法進行。單股cDNA(first cDNA)之合成係於1.5mL微量試管中先加入10mM去氧核苷三磷酸(dNTP)1μL、寡脫氧胸苷酸(oligo(Dt))0.5μL、及RNA 3μg,再添加滅菌水補足到總體積20μL,接著將微量試管置放於加熱器上65℃作用5分鐘,之後再置於冰上5分鐘,接著添加下列試劑:1μL RNA酶抑制劑(RNasin)、1μL M-MLV反轉錄酶(M-MLV Reverse transcriptase)、及5μL M-MLV RT 5X buffer,最後總體積為27μL,將所有試劑混合均勻後,置放於37℃加熱板下作用1小時,即得單股cDNA溶液。最後置放於-20℃保存備用。
5.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in reaction,Real-time PCR)
Real-time PCR與PCR之不同,在於Real-time PCR會在PCR反應中加入一個換和雙股DNA鍵結,而且在鹵素燈激發下會產生螢光之染劑SYBR green I,每一次之PCR循環反應增加目標基因(target gene)合成數量之同時,SYBR green I與雙股DNA結合,因此SYBR green I螢光量愈高顯示其基因表現量就越多。Real-time PCR之原理就是利用不同濃度之範本在相同PCR反應條件,含有高濃度範本之反應會較快達到幾何相位(geometric phase),此時DNA之合成係以兩倍來倍增,定義中達到geometric phase中點之臨界PCR循環數目稱為閥值循環(threshold cycle,CT),亦即CT值有隨範本濃度降低而升高。且在整個反應過程中為了確認在操作上有無汙染,故必須加入一組不含範本之陰性控制組(negative control),或稱為沒有範本的控制組(non-template control,NTC),另外為了可將每一次定量進行相互比較,並避免PCR反應效力差異導致定量分析偏差,因此每次定量分析 中皆會加入一組以上之內部控制組(Internal control(quality control,QC)),因為專一性之引子反應Internal control所換算之濃度可用於確認每次定量之準確度。而實際操作定量分析試劑添加如下:2.5μL雙蒸水(ddH2O)、5μL 2X SYBR Fast MM、0.5μL 20X目標引子集(Target Primer set)、及2μL cDNA(5ng),最後總體積為10μL,當反應試劑添加完畢後,加PCR專用之8連盤置入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LightCyvler 96 Real-Time PCR System,Roche Life Science,Basel,Switzerland)進行反應,設定Real-Time PCR條件如表一所示:
由於相對定量時需選用結腸癌HCT-116本身具有之恆定表現特性基因來作為正常 之必要之計算值,因此本發明之試驗方法選用結腸癌HCT-116 GAPDH來當對照組,Real-Time PCR使用之各基因特異性引子於表二。
肌肽對HCT-116細胞株侵犯能力之分析
本實驗使用24孔(transwell)培養皿之細胞培養模式,事先於8.0μm細胞培養皿內槽(transwell insert)注入70μL含有基底膜基質(matrigel)之培養基(以不含血清之McCoy’s 5A培養基1:6稀釋)於37℃培養箱培養60分鐘。計數每毫升5×104個細胞分別加入含有0.5、1、或5mM肌肽且不含FBS之200μL McCoy’s 5A培養基注入transwell insert中,於24孔培養皿中加入含FBS之McCoy’s 5A培養基500μL,置於37℃含有5% CO2之培養箱中培養48小時。取出transwell insert,以PBS清洗2 次後加入4%甲醛溶液進行細胞固定30分鐘,加入0.5%結晶紫染色15分鐘,以侵犯表現,最後加入1mL甲醇於室溫下搖晃10分鐘使結晶紫褪色,將甲醇移至微量離心管中混勻,取200μL細胞液於96孔盤中,以ELISA reader測定其在波長540nm之吸光值。
[實施例三]實驗結果
統計分析
實驗數據利用SPSS統計套裝軟體中之變異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配合Duncan’s test進行統計分析,以判斷實驗數據間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1. 以肌肽處理HCT-116細胞株24、48、72小時後,對其細胞生存力之影響
HCT-116細胞株在含有0.5、1及5mM肌肽之McCoy's 5A培養基中培養,並以無菌水處理HCT-116細胞株作為控制組,在處理24、48及72小時後,其細胞生存力之變化如第2圖所示,其中數據來自四個獨立之實驗,以平均值±SD表示,並由Duncan’s test進行統計分析評估細胞存活力之顯著差異,圖中不同字母之間表示細胞存活力具有顯著差異(P<0.05)。
HCT-116細胞株分別以0.5、1及5mM肌肽處理24小時後,其生存能力分別為101.3%、98.9%及99.63%,與控制組(100%)相比,在1mM與5mM組顯著低於控制組,在48小時後,其生存力分別為96.2%、91.2%及86.9%都顯著低於控制組,且在72小時後,其生存力分別為82.5%、78.9%及80.2%也都顯著低於控制組(P<0.05)。結果顯示, 當HCT-116細胞株以1或5mM肌肽處理24、48及72小時皆可發現,肌肽具有抑制癌細胞生存力之能力。
2. 肌肽對HCT-116細胞株遷移能力之影響
利用倒立式顯微鏡觀察發現,HCT-116細胞株在含有0.5、1及5mM肌肽之McCoy's 5A培養基中培養,並以無菌水處理HCT-116細胞株作為控制組,在處理0、12、24及48小時後,癌細胞傷口癒合能力之變化分別如第3圖所示,其中數據來自四個獨立之實驗,以平均值±SD表示,並由Duncan’s test進行統計分析評估抑制細胞遷移之顯著差異,圖中不同字母之間表示細胞遷移具有顯著差異(P<0.05)。
由第3圖上圖可見HCT-116細胞株以0.5、1及5mM肌肽處理48小時後,細胞損傷區域與控制組相比有顯著減少之差異。由第3圖下圖可見以0.5、1及5mM肌肽處理12及24小時後,癌細胞損傷區域與控制組相比無明顯差異,但在48小時後其細胞遷移能力分別為84.9%(控制組)、79.2%、74.1%及68.8%,皆有顯著低於控制組之現象(P<0.05)。由上述結果可得知,當HCT-116細胞株分別以0.5、1或5mM肌肽處理48小時後,可顯著抑制HCT-116細胞株之遷移能力。
3. 肌肽對HCT-116細胞株侵犯能力之影響
第4圖為HCT-116細胞株分別在含有0.5、1、及5mM肌肽之McCoy's 5A培養基中培養,並以無菌水處理HCT-116細胞株作為控制組,在電鍍處理24小時後,細胞從過濾器頂部取出,將侵入膜之細胞固定並計數,對其侵犯能力之變化,其中數據來自四個獨立之實驗,以平均值 ±SD表示,並由Duncan’s test進行統計分析評估細胞侵犯之顯著差異,圖中不同字母之間表示細胞侵犯具有顯著差異(P<0.05)。
由第4圖上圖可見HCT-116細胞株以0.5、1及5mM肌肽處理24小時後,其紫藍色區塊隨肌肽濃度越高,則顏色越少,與控制組相比有明顯差異,顯示HCT-116細胞株侵犯能力下降。由第4圖下圖可見以0.5、1及5mM肌肽處理24小時後,其侵犯能力分別為94.3%、65.5%及52.3%有顯著低於控制組(P<0.05)。由上述結果可得知,HCT-116細胞株以1或5mM肌肽處理24小時下,可顯著抑制HCT-116之侵犯作用,及顯著增加E-cadherin蛋白質之表現(P<0.05)。
4. 肌肽對HCT-116細胞株MMP-2基因表現之影響
第5圖為HCT-116細胞株分別在含有0.5、1及5mM肌肽之McCoy's 5A培養基中培養,並以無菌水處理HCT-116細胞株作為控制組,在處理24小時後,對其MMP-2基因表現之影響,其中數據來自四個獨立之實驗,以平均值±SD表示,並由Duncan’s test進行統計分析評估MMP-2基因表現之顯著差異,圖中不同字母之間表示MMP-2基因表現具有顯著差異(P<0.05)。
由圖中顯示HCT-116細胞株分別以0.5、1及5mM肌肽處理24小時後,其MMP-2基因分別為5.2、9.6及8.4,皆有顯著高於控制組之現象(P<0.05)。
5. 肌肽對HCT-116細胞株MMP-9基因表現之影響
第6圖為HCT-116細胞株分別在含有0.5、1及5mM肌肽之McCoy's 5A培養基中培養,並以無菌水處理HCT-116細胞株作為控制組,在處理 24小時後,對其MMP-9基因表現之影響,其中數據來自四個獨立之實驗,以平均值±SD表示,並由Duncan’s test進行統計分析評估MMP-9基因表現之顯著差異,圖中不同字母之間表示MMP-9基因表現具有顯著差異(P<0.05)。
由圖中顯示HCT-116細胞株分別以0.5及1mM以肌肽處理24小時後,其MMP-9基因分別為0.9及0.7,皆顯著低於控制組(P<0.05)。
6. 肌肽對EA.hy 926細胞株上皮電阻(trans epithelial electric resistance,TEER)之影響
第7圖為EA.hy 926細胞株以0.5、1及5mM肌肽處理,並以無菌水處理EA.hy 926細胞株作為控制組,在處理24小時後,對其TEER之影響。由圖中顯示EA.hy 926細胞株分別以0.5、1及5mM以肌肽處理24小時後,其TEER皆有顯著低於控制組之現象(P<0.05)。
7. 肌肽對HCT-116細胞株黏附至EA.hy 926細胞株之影響
由第8圖中顯示細胞黏附能力分析結果可知,以0.5、1或5mM肌肽處理EA.hy 926細胞株24小時後,可顯著降低HCT-116對EA.hy926細胞株之黏附作用(P<0.05)。而第9圖為遷移調節蛋白表現後肌肽之治療效果,以1或5mM肌肽處理HCT-116細胞株後,皆可顯著抑制HCT-116細胞株中Integrin β1表現(P<0.05);而且可顯著降低EA.hy926內皮細胞內黏附因數E-selectin與ICAM-1之表現(P<0.05)。
8. 肌肽處理HCT-116細胞株後,對其細胞形態之影響
利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HCT-116細胞株在以0.5、1及5mM肌肽處理,並以無菌水處理HCT-116細胞株作為控制組,在處理不同時間後,其細胞形態之變化如第10圖所示。HCT-116細胞株分別以不同劑量處理不同時間後,其細胞形態由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細胞數量減少與控制組相比有顯著差異。由上述結果得知,當HCT-116細胞株以1或5mM肌肽處理不同時間都可以發現,肌肽具有抑制癌細胞增生之能力。
藉此,本發明以人類結腸癌(HCT-116)細胞株培養為實驗模式,探討肌肽對人類結腸癌細胞株轉移作用之影響。由結果得知,當HCT-116細胞株分別以0.5、1或5mM肌肽處理48小時後,可顯著抑制HCT-116細胞株之遷移能力(P<0.05);以0.5、1或5mM肌肽處理48小時後,可顯著降低MMP-9之表現(P<0.05)。另外,以1或5mM肌肽處理HCT-116細胞株24小時後,可顯著抑制HCT-116之侵犯作用(P<0.05),及顯著增加E-cadherin蛋白質之表現(P<0.05)。由細胞黏附能力分析結果可知,以0.5、1或5mM肌肽處理內皮(EA.hy926)細胞株24小時後,可顯著降低HCT-116對EA.hy926細胞株之黏附作用(P<0.05)。以1或5mM肌肽處理HCT-116細胞株後,皆可顯著抑制HCT-116細胞株中Integrin β1表現(P<0.05);而且可顯著降低EA.hy926內皮細胞內黏附因子E-selectin與ICAM-1之表現(P<0.05)。由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得知,肌肽可以降低LPS誘發之細胞扁平化;並由增加單層細胞之跨上皮細胞電阻(TEER),而且顯著降低細胞中VE-cadherin磷酸化之表現(P<0.05),降低內皮細胞之通透性,顯示肌肽具有調控細胞侵犯作用之能力。由上述結果可知,肌肽可藉由調節細胞遷移、侵犯、侵犯與黏附作用而降低結腸癌細胞之轉移能力。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調控腸癌細胞轉移之藥物的用途,可有效改善習用之種種缺點,所提肌肽(carnosine)可藉由調節細胞遷移(migration)、侵犯(invasion)、內滲(intravasation)、外滲(extravasation)及黏附(adhesion)作用而降低結腸癌(HCT-116)細胞之轉移能力,進而使本發明之產生能更進步、更實用、更符合使用者之所須,確已符合發明專利申請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5)

  1. 一種化合物用於製備調控腸癌細胞轉移之藥物的用途,包含一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肌肽(2S)-2-[(3-Amino-1-oxopropyl)amino]-3-(3H-imidazol-4-yl)propanoic acid,carnosine)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鹽,及醫藥上可接受載體(carrier)。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化合物可治療癌症。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癌症包括結腸癌。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腸癌細胞為人類結腸癌細胞株HCT-116。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式I化合物-肌肽之濃度為0.5mM至5mM。
TW106125799A 2017-07-27 2017-07-27 Use of a compoun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regulating metastasis of intestinal cancer cells TWI648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5799A TWI648051B (zh) 2017-07-27 2017-07-27 Use of a compoun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regulating metastasis of intestinal cancer cell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5799A TWI648051B (zh) 2017-07-27 2017-07-27 Use of a compoun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regulating metastasis of intestinal cancer cel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8051B TWI648051B (zh) 2019-01-21
TW201909893A true TW201909893A (zh) 2019-03-16

Family

ID=65804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5799A TWI648051B (zh) 2017-07-27 2017-07-27 Use of a compoun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regulating metastasis of intestinal cancer cell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805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4828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Novelos Therapeutics, Incorporated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tumors and other conditions
JP2012219080A (ja) * 2011-04-12 2012-11-12 Anbas:Kk 経口投与により腫瘍の発生又は増殖を抑止する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8051B (zh) 201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eng et al. LncRNA NBR2 inhibits tumorigenesis by regulating autophag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ng et al.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mediated transfer of microRNA-133b boosts trophoblast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 preeclampsia by restricting SGK1
AU2018214137B2 (en) MiRNA and its diagnostic therapeutic uses in diseases or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melanoma, or in diseases or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activated BRAF pathway
Zhang et al. The BMSC-derived exosomal lncRNA Mir9-3hg suppresses cardiomyocyte ferroptosis in ischemia-reperfusion mice via the Pum2/PRDX6 axis
Stansfield et al. Periostin is a novel factor in cardiac remodeling after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unloading of the failing heart
Yu et al. Tomatidine alleviates osteoporosis by downregulation of p53
CN111647660B (zh) Linc01559在胃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CN108277279B (zh) 一种lncRNA在诊断和/或治疗乳腺癌中的应用
CN106834486A (zh) 骨肉瘤分子诊疗标志物及其应用
Liu et al. MicroRNA‑129‑5p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regulating the BMP2 gene
Im et al. Fortifying the angiogenic efficacy of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 spheroids using spheroid compaction
US20140045924A1 (en) Melanoma treatments
WO2021179952A1 (zh) Gw8510在制备哺乳动物自然衰老时延长寿命、提高认知能力等药物中的应用
CN110408703A (zh) 结直肠癌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
Dodurga et al. Expressions of URG4/URGCP, cyclin D1, Bcl-2, and Bax genes in retinoic acid treated SH-SY5Y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s
CN112430665B (zh) 一种诊治三阴性乳腺癌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Gong et al. METTL3 achiev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 via m6A-dependent stabilization of Myh3 mRNA
CN109223818A (zh) miR-3158-3p在制备诊断、预防和/或治疗特应性皮炎产品中的应用
TWI648051B (zh) Use of a compoun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regulating metastasis of intestinal cancer cells
CN112891354B (zh) MDM2抑制剂Nutlin-3a在制备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癌细胞凋亡药物中的应用
Sowa et al. The effects of glucosamine sulfate on intervertebral disc annulus fibrosus cells in vitro
CN109295220B (zh) miR-495-5p在制备诊断、预后、预防或治疗胰腺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7151695B (zh) 用于检测急性心肌缺血疾病的piRNA组合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CN111154863A (zh) lncRNA在制备诊断和/或治疗骨关节炎的产品中的应用
Tia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cholesterol level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low cholesterol inhibiting autophagy in cerebral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leading to cell necr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