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6762A - 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6762A
TW201906762A TW107126087A TW107126087A TW201906762A TW 201906762 A TW201906762 A TW 201906762A TW 107126087 A TW107126087 A TW 107126087A TW 107126087 A TW107126087 A TW 107126087A TW 201906762 A TW201906762 A TW 20190676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bar
base member
operating device
hydraulic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6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8312B (zh
Inventor
藤原孝彰
深尾和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468,19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550858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609,89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89615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6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6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8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8312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基本上具有一基座構件及一液壓單元。該基座構件經結構設計以安裝於一手把上。該基座構件具有經結構設計以接觸該手把之一端之一相接部。該液壓單元設置於該基座構件上。該液壓單元包含:一液壓缸,其具有一缸孔;一活塞,其可移動地安置於該缸孔中;及一貯器,其與該缸孔流體連通。

Description

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一種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更具體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一液壓單元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該液壓單元具有一液壓缸及與該液壓缸之一缸孔流體連通之一貯器。
通常,大多數自行車具有用於操作一自行車之各種自行車組件之手把安裝式操作裝置。一彎把手把向前彎曲遠離騎行者且允許騎行者以一蜷曲姿勢騎行。通常,彎把手把之各端具有一「手把端部式操作裝置」,其具有安置於彎把手把之該端內之一附接部分。在一些例項中,此等手把端部式操作裝置可包含一變速操作裝置及一制動操作裝置兩者。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1/0011197號中揭示具有安置於彎把手把之端內之一附接部分之一手把端部式操作裝置之一實例。 近年來,自行車已具有用於操作各種自行車組件之液壓系統。自行車液壓系統通常具有經由一或多個液壓軟管而連接至一或多個自行車液壓致動組件之一液壓操作裝置。就一自行車液壓制動系統而言,通常設置一制動桿作為藉由一液壓軟管而流體地連接至一制動鉗(例如一液壓操作裝置)之一液壓操作裝置。
一般而言,本發明係針對一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各種特徵。在一實施例中,一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具有一液壓單元,該液壓單元具有一液壓缸及與該液壓缸之一缸孔流體連通之一貯器。 將具有與該液壓缸之該缸孔流體連通之一流體貯器之一液壓操作裝置稱為一敞開式液壓操作裝置。另一方面,將不具有一流體貯器之一液壓操作裝置稱為一封閉式液壓操作裝置。 鑑於已知最先進技術且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提供一種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基本上包括一基座構件及一液壓單元。該基座構件經結構設計以安裝於一手把上。該基座構件具有經結構設計以接觸該手把之一端之一相接部。該液壓單元設置於該基座構件上。該液壓單元包含:一液壓缸,其具有一缸孔;一活塞,其可移動地安置於該缸孔中;及一貯器,其與該缸孔流體連通。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在其中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液壓缸至少部分安置於該手把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根據第二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在其中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貯器安置於該手把外。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第三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基座構件包含經結構設計以接觸該手把之一外表面之一外部手把固定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第三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基座構件包含連接該缸孔及該貯器之一流體通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第五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基座構件具有設置於該缸孔與該貯器之間之一凹部,及一罩蓋,該罩蓋經結構設計以罩蓋該凹部而界定該凹部與該罩蓋之間之一空間;且該流體通道包含該凹部與該罩蓋之間之該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第五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流體通道包含一第一通道部分及一第二通道部分,該第二通道部分在橫向於該缸孔與該貯器之間之一流體流動方向之一方向上具有比該第一通道部分大之一橫截面尺寸。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第七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流體通道進一步包含一第三通道部分。該第二通道部分具有一開口。該第二通道部分安置於該第一通道部分與該第三通道部分之間。該基座構件具有經結構設計以罩蓋該第二通道部分之該開口之一罩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根據第五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流體通道具有與該液壓缸之一端口鄰接之一連接部分,該連接部分在橫向於該缸孔與該貯器之間之一流體流動方向之一方向上延伸。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根據第二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在其中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貯器至少部分安置於該手把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一態樣,根據第十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基座構件包含經結構設計以接觸該手把之一外表面之一外部手把固定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在其中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液壓缸安置於該手把外。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三態樣,根據第十二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在其中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貯器安置於該手把外。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四態樣,根據第十二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在其中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貯器至少部分安置於該手把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五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操作構件,其經結構設計以操作該液壓單元;及一額外單元,其設置於該基座構件及該操作構件之一者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六態樣,根據第十五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額外單元經結構設計以操作一控制纜線。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七態樣,根據第十六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額外單元安裝於該基座構件上。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八態樣,根據第十五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額外單元包含一電開關。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九態樣,根據第十八態樣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經結構設計使得該電開關安裝於該操作構件上。 此外,熟習技術者將從結合附圖來揭示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實施例的以下詳細描述明白所揭示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其他目的、特徵、態樣及優點。
[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 本申請案係2014年8月25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4/468,196號之一部分接續申請案。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4/468,196號之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現將參考圖式來解釋選定實施例。自行車領域之熟習技術者將從本發明明白,實施例之以下描述僅供說明且並非用於限制由隨附技術方案及其等效物界定之本發明。 首先參考圖1,圖中說明一自行車1之一部分,其具有含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對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A及10B之一手把2。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A及10B經結構設計以分別安裝至手把2之對向端,手把2係一越野或彎把手把。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A及10B經結構設計以安裝至一手把之一自由端且在一軸向方向上從一手把之自由端向外突出。 基本上如圖1中所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A係一右手側操作裝置,其由騎行者之右手操作以致動一第一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及一第一變速裝置(圖中未展示)。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B係一左手側操作裝置,其由騎行者之左手操作以致動一第二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及一第二變速裝置(圖中未展示)。該第一變速裝置及該第二變速裝置係一習知自行車驅動系統之部件,其用於使一自行車鏈條變速以依一相對習知方式改變傳動鏈條之速度檔位或齒輪檔位。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A經由一液壓軟管H而可操作地耦合至該第一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且經由一控制纜線C而可操作地耦合至該第一變速裝置(圖中未展示)。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B經由一液壓軟管H而可操作地耦合至該第二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且經由一控制纜線C而可操作地耦合至該第二變速裝置(圖中未展示)。 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A及10B各經結構設計以操作一變速裝置及一液壓制動裝置兩者。然而,將從本發明明白,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A及10B可僅具有一單一操作功能(例如一制動功能或一變速功能)。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除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A及左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B係彼此之鏡像且其等具有不同數目個變速操作之外,其等之操作本質上相同。因此,本文中將僅討論及說明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0A。 參考圖2至圖7,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下文中稱為「操作裝置」) 10A包括一基座構件12及一液壓單元14。基座構件12經結構設計以安裝於一手把2上。基座構件12具有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端之一相接部12a。液壓單元14設置於基座構件12上。在第一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0A進一步包括安裝於基座構件12上作為額外單元之一變速單元16。在第一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0A進一步包含一第一操作構件18及一第二操作構件20。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用於操作變速單元16,如下文所解釋。第一操作構件18亦用於操作液壓單元14,如下文所解釋。亦如下文所解釋,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係觸發桿,其偏壓至其靜止位置,使得其在從一操作位置釋放之後自動恢復至其靜止位置。根據變速單元16之結構設計,第二操作構件20可經省略使得變速單元16僅由第一操作構件18操作。 圖2至圖8說明操作裝置10A及處於靜止位置中之其各種部件。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靜止位置」係指其中一移動部件(例如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20)保持固定且無需一使用者介入(例如,保持該移動部件)來建立對應於靜止位置之一狀態的一狀態。因此,術語「靜止位置」亦可被稱為一非操作位置。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終端位置」係指其中防止一移動部件(例如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在該移動部件之一移動行程之一移動方向上進一步移動遠離靜止位置的一狀態。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操作位置」係指其中由於將一外力施加至一移動部件(例如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而將該移動部件從靜止位置移動至一位置的一狀態。 如圖2及圖3中所見,基座構件12經結構設計以耦合至手把2之一端部分。基座構件12收容液壓單元14及變速單元16兩者。基座構件12基本上包含一基座部分22及一變速單元附接部分(下文中稱為「附接部分」) 24。基座部分22及附接部分24係由諸如一剛硬塑膠材料之一適合材料製成之剛硬構件。液壓單元14安裝至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變速單元16安裝至基座構件12之附接部分24。就此結構設計而言,在其中操作裝置10A安裝至手把2之一狀態中,液壓單元14在比變速單元16更靠近於手把2之一位置中安裝至基座構件12。 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包含經結構設計以耦合至手把2之一耦合部分26。耦合部分26相對於手把2之一端部分界定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之一近端。在此實施例中,耦合部分26經結構設計以耦合至手把2之一端部分。更詳細言之,耦合部分26具有一圓柱形形狀,使得耦合部分26被插入至設置於手把2之該端部分上之一開口。基座構件12之耦合部分26藉由設置於耦合部分26上之一固定結構F而固定地安裝至手把2。在其中基座構件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固定結構F安置於手把2之該端部分內。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後部之基座構件12之部分(除耦合部分26之外)可被視為操作裝置10A之一抓握部分。 由於此固定結構F在自行車領域內係習知的且已為吾人所熟知,所以為簡潔起見,本文中將不再詳細討論該固定結構。基座構件12之耦合部分26進一步包含經結構設計以耦合至手把2之一安裝表面26a。依此方式,基座部分22具有安裝表面26a。 參考圖7及圖11,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具有位於與耦合部分26對向之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之端處之一遠端22a。附接部分24經結構設計以可移除地附接至基座部分22之遠端22a。附接部分24經結構設計以包覆變速單元16。特定言之,三個螺釘28用於將附接部分24可移除地附接至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之遠端22a。就此結構設計而言,變速單元16安裝至與安裝表面26a對向之基座構件12之遠端22a。換言之,在其中基座部分2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附接部分24相對於手把2定位於基座構件12之遠端22a處。 如圖11至圖13中所見,變速單元16安裝至附接部分24。特定言之,變速單元16藉由一螺母30及一螺釘32而固定至附接部分24。依此方式,附接部分24可移除地安裝至基座部分22,其中變速單元16安裝至附接部分24以成為一體。換言之,當移除螺釘28時,變速單元16將從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被拆卸,但將保持附接至附接部分24。 參考圖8至圖10,現將討論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之移動。圍繞一第一樞軸線A1相對於基座構件12而可樞轉地安裝第一操作構件18以操作液壓單元14。第一操作構件18進一步經結構設計以圍繞不同於第一樞軸線A1之一第二樞軸線A2樞轉以致動變速單元16。圍繞一第三樞軸線A3相對於基座構件12而可樞轉地安裝第二操作構件20以操作變速單元16。第三樞軸線A3與第二樞軸線A2同軸。就此結構設計而言,第一操作構件18經結構設計以在使第一操作構件18沿大體上平行於自行車1之一中心縱向平面之一制動路徑BP (圖5)移動時執行一制動操作,且在使第一操作構件18沿一第一變速路徑SP1 (圖9)朝向自行車1之中心縱向平面移動時執行一纜線牽拉操作。另一方面,第二操作構件20經結構設計以在使第二操作構件20沿一第二變速路徑SP2 (圖10)朝向自行車1之中心縱向平面移動時執行一纜線釋放操作。當第一操作構件18圍繞第一樞軸線A1相對於基座構件12而樞轉以執行制動操作時,變速單元16保持固定。 如圖7及圖13中所見,變速單元或額外單元16安裝至基座構件12之附接部分24以操作第一變速裝置(圖中未展示),例如一前變速器、一後變速器或一內部傳動裝置。變速單元16經由控制纜線C而可操作地耦合至第一變速裝置。控制纜線C係包含一內部纜線C1及一外殼C2 (其至少部分包覆內部纜線C1)之一習知波頓(Bowden)纜線。變速單元或額外單元16建構為經結構設計以操作控制纜線C之一機械變速單元。更詳細言之,變速單元16經結構設計以牽拉及釋放控制纜線C之內部纜線C1以操作第一變速裝置。變速單元16回應於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之操作而牽拉或釋放內部纜線C1。在此第一實施例中,第一操作構件18之操作引起變速單元16牽拉內部纜線C1,而第二操作構件20之操作引起變速單元16釋放內部纜線C1。 此處如圖7及圖16中所見,變速單元16基本上包含一第一輸入構件34、一第二輸入構件36及一纜線捲取構件或捲軸38。纜線捲取構件38及第一輸入構件34及第二輸入構件36同軸地配置於變速單元16之一主變速軸40上。主變速軸40相對於基座構件12而可樞轉地支撐捲取構件38及第一輸入構件34及第二輸入構件36以進行樞轉移動。主變速軸40界定變速單元16之一捲取軸線A4。因此,捲取構件38經結構設計以可回應於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之操作而圍繞捲取軸線A4旋轉。在第一實施例中,捲取軸線A4與第二樞軸線A2同軸。具體言之,捲取軸線A4與第二樞軸線A2及第三樞軸線A3同軸。纜線捲取構件38基本上回應於第一輸入構件34及第二輸入構件36之操作而在相反旋轉方向上圍繞捲取軸線A4旋轉。 更具體言之,當使第一操作構件18沿第一變速路徑SP1朝向自行車1之中心縱向平面樞轉(圖9)時,第一操作構件18引起第一輸入構件34圍繞捲取軸線A4樞轉。第一輸入構件34之樞轉移動引起纜線捲取構件38在一第一(纜線牽拉)方向D1上旋轉(圖16)。特定言之,第一輸入構件34具有與附接至纜線捲取構件38之一牽拉板之棘齒嚙合之一牽拉棘爪。在釋放第一操作構件18之後,第一輸入構件34與第一操作構件18一起恢復至其原始靜止位置。依此方式,當將第一操作構件18從靜止位置移動至第一變速位置時,變速單元16經結構設計以使纜線捲取構件38在第一方向D1上圍繞纜線捲取軸線A4旋轉。 另一方面,當使第二操作構件20沿第二變速路徑SP2朝向自行車1之中心縱向平面樞轉(圖10)時,第二操作構件20引起第二輸入構件36圍繞捲取軸線A4樞轉。第二輸入構件36之樞轉移動引起纜線捲取構件38在與第一(纜線牽拉)方向D1相反之一第二(纜線釋放)方向D2上相對於捲取軸線A4旋轉(圖16)。特定言之,第二輸入構件36具有與一釋放板之一齒嚙合之一釋放棘爪,其脫離一位置以使棘爪保持遠離附接至纜線捲取構件38之一定位板之複數個定位齒之一者。較佳地,該釋放板與一止動棘爪嚙合以從一非止動或非限制位置及一止動或限制位置選擇性地移動該止動棘爪。在該非止動(靜止)位置中,該止動棘爪定位於該定位板之該等定位齒之路徑外,而在該止動位置中,該止動棘爪定位於該定位板之該等定位齒之路徑中以與該定位板之該等定位齒之一者嚙合以限制纜線捲取構件38之移動。在釋放第二操作構件20之後,第二輸入構件36與第二操作構件20一起恢復至其原始靜止位置。依此方式,當將第二操作構件20從靜止位置移動至第二變速位置時,變速單元16經結構設計以使纜線捲取構件38在第二方向D2上圍繞纜線捲取軸線A4旋轉。第二方向與第一方向相反。 由於類似於變速單元16之機械變速單元在自行車領域內係習知的且已為吾人所熟知,所以為簡潔起見,本文中將不再詳細描述及/或說明變速單元16。變速單元16基本上依相同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2/0297919號中所描述之變速操作單元之方式回應於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之操作而操作以牽拉及釋放內部纜線C1。然而,將變速單元16安裝至基座構件12不同於此美國專利公開案中所揭示之變速控制機制。此外,變速單元16與此美國專利公開案中所揭示之操作單元之進一步不同點在於: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定位於變速單元16之後部。 如圖7中所見,在其中操作裝置10A安裝至手把2之一狀態中,液壓單元14在比變速單元16更靠近於手把2之一位置處安裝至基座構件12。因此,液壓單元14在比變速單元16更靠近於耦合部分26之一位置中安裝至基座構件12。此外,就此配置而言,液壓單元14安裝至基座構件12以便使其安置於安裝表面26a與變速單元16之間且在垂直於液壓單元14之縱向中心軸線A5之任何方向上不與變速單元16重疊。 在第一實施例中,液壓單元14藉由一螺釘60而可拆卸地安裝至基座構件12 (圖7)。液壓單元14基本上包含:一液壓缸62,其具有一缸孔62a;及一活塞64,其可移動地安置於缸孔62a中。在其中基座構件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缸62安置於手把2外。液壓缸62界定一縱向中心軸線A5。活塞64沿縱向中心軸線A5可移動地安置於液壓缸62中。較佳地,液壓單元14可拆卸地安裝至基座構件12以便被拆卸及重新附接至基座構件12。在第一實施例中,液壓缸62安置於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之一凹部中。一活塞桿66將第一操作構件18可操作地連接至活塞64,使得第一操作構件18圍繞第一樞軸線A1之樞轉移動引起活塞64沿縱向中心軸線A5從一靜止位置(圖4)移動至一致動位置(圖5)。藉由一樞軸銷66a而將第一操作構件18可樞轉地連接至活塞桿66之一第一端。活塞桿66具有一第二端,其具有接觸活塞64之端之一部分球形凹面的一部分球形凸面。依此方式,活塞桿66可樞轉地連接至活塞64。依此方式,第一操作構件18連接至活塞64以在使第一操作構件18圍繞第一樞軸線A1樞轉時在液壓缸162中移動活塞64。 活塞64可移動地配置於液壓缸62中以沿縱向中心軸線A5往復移動。如圖7中所見,液壓單元14之液壓缸62具有定位於安裝表面26a鄰近處之一流體出口62b。液壓缸62經由液壓軟管H而與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流體連通以回應於活塞64從靜止位置(圖4)移動至致動位置(圖5)而操作液壓制動裝置。液壓單元14進一步包含安置於液壓缸62內之液壓缸62之一封閉端壁與活塞64之間之一偏壓元件68。偏壓元件68將活塞64偏壓至一非制動位置。偏壓元件68亦充當用於相對於第一樞軸線A1將第一操作構件18偏壓至其靜止位置之一復原彈簧。此處,偏壓元件68係一螺旋壓縮彈簧。 如圖7中所見,液壓單元14包含與缸孔62a流體連通之一貯器70。在其中基座構件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貯器70安置於手把2外。貯器70可拆卸地安裝至基座構件12以便被拆卸及重新附接至基座構件12。特定言之,貯器70藉由一對螺釘72而緊固至基座構件12。貯器70基本上包括一貯存槽70a,一貯器蓋70b及一隔板70c。基座構件12包含連接缸孔62a及貯器70之貯存槽70a之一流體通道74。依此方式,當第一操作構件18處於一靜止位置中時,貯存槽70a經由流體通道74而與液壓缸62之缸孔62a之液壓腔室流體連通。基座構件12包含連接缸孔62a及貯器70之貯存槽70a以潤滑活塞64之一流體通道76。 在第一實施例中,貯器70安置於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之一凹部中。用於貯器70之基座部分22中之凹部與用於液壓缸62之基座部分22中之凹部相交。依此方式,液壓缸62之入口與貯存槽70a之出口配合,使得在回應於圍繞第一樞軸線A1操作第一操作構件18而推動活塞64之前,將液壓流體從貯器70供應至液壓缸62。 如圖7、圖14及圖15中所見,操作裝置10A進一步包括一附接構件80。附接構件80將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支撐至基座構件12。因此,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及附接構件80形成操作裝置10A之一致動單元。附接構件80圍繞第二樞軸線A2可樞轉地耦合至液壓單元14。特定言之,附接構件80藉由一螺母82而可樞轉地固定至液壓單元14之液壓缸62。因此,附接構件80界定第二樞軸線A2。液壓單元14之縱向中心軸線A5與第二樞軸線A2同軸。此外,捲取構件38之捲取軸線A4與第二樞軸線A2同軸(圖7)。附接構件80具有一致動部件80a。當附接構件80圍繞第二樞軸線A2從靜止位置樞轉至操作位置時,致動部件80a經配置以接觸變速單元16之第一輸入構件34 (圖16)。因此,附接構件80引起纜線捲取構件38回應於第一操作構件18之操作而在第一(纜線牽拉)方向D1上旋轉。 一偏壓元件84可操作地安置於附接構件80與基座構件12之間以將附接構件80偏壓至其靜止位置。此處,偏壓元件84係一扭轉彈簧,其具有安置於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中之一孔中之一第一端及安置於附接構件80中之一凹部中之一第二端。偏壓元件84使附接構件80抵著基座構件12之基座部分22偏壓以建立附接構件80之靜止位置。偏壓元件84亦充當用於相對於第二樞軸線A2將第一操作構件18偏壓至其靜止位置之一復原彈簧。 如圖7、圖14及圖15中所見,將更詳細討論第一操作構件18。第一操作構件18係藉由偏壓元件68及84保持於靜止位置中之一觸發桿。如上文所提及,第一操作構件18圍繞第一樞軸線A1樞轉以操作液壓單元14且圍繞第二樞軸線A2樞轉以操作變速單元16。如圖7中所見,第一樞軸線A1安置於變速單元16與耦合部分26之間。此外,第一樞軸線A1安置於變速單元16與液壓單元14之間。 如圖14及圖15中所見,第一操作構件18具有一安裝部分18a及一自由遠端部分18b。安裝部分18a具有第一樞軸線A1。自由遠端部分18b與基座構件12間隔開。第一樞軸線A1定位於液壓單元14之縱向中心軸線A5之一第一側上。當在平行於第一樞軸線A1之一方向上觀看時,自由遠端部分18b定位於液壓單元14之縱向中心軸線A5之一第二側上。第一樞軸線A1亦經配置使得液壓單元14之縱向中心軸線A5在第一樞軸線A1與遠端部分18b之間延伸。 第一操作構件18經由一樞軸86而圍繞第一樞軸線A1可樞轉地安裝至附接構件80。樞軸86界定第一樞軸線A1。第一樞軸線A1沿縱向中心軸線A5或相對於液壓缸62之一縱向方向安置於變速單元16與基座構件12之耦合部分26之間。因此,第一操作構件18配置於液壓單元14與變速單元16之間。第一操作構件18連接至安置於液壓單元14中之活塞64以在使第一操作構件18圍繞第一樞軸線A1樞轉時移動活塞64。此外,由於第一操作構件18安裝於附接構件80上,所以第一操作構件18與附接構件80一起圍繞第二樞軸線A2樞轉以執行一變速操作。 如圖7、圖14及圖15中所見,第二操作構件20圍繞第三樞軸線A3可樞轉地安裝於第一操作構件18上。特定言之,第二操作構件20藉由一樞軸90而安裝至第一操作構件18。樞軸90界定與第二樞軸線A2同軸之第三樞軸線A3。第二操作構件20具有一致動部件20a。當第二操作構件20圍繞第三樞軸線A3從靜止位置樞轉至操作位置時,致動部件20a經配置以接觸變速單元16之第二輸入構件36 (圖16)。因此,第二操作構件20引起纜線捲取構件38回應於第二操作構件20之操作而在第二(纜線釋放)方向D2上旋轉。 一偏壓元件92可操作地安置於第一操作構件18與第二操作構件20之間以使第二操作構件20抵著第一操作構件18朝向其靜止位置偏壓。此處,偏壓元件92係一扭轉彈簧,其具有安置於第一操作構件18中之一孔中之一第一端及鉤至第二操作構件20上之一第二端。偏壓元件92使第二操作構件20抵著第一操作構件18偏壓以建立第二操作構件20之靜止位置。依此方式,附接構件80將第一操作構件18及第二操作構件20支撐至基座構件12。 現參考圖17及圖18,圖中說明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110。鑑於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之間之類似性,為簡潔起見,將不再相對於第二實施例而描述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中之相同部件。在第二實施例中,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下文中稱為「操作裝置」) 110包括一基座構件112及一液壓單元114。此處,基座構件112經結構設計以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式藉由固定結構F而安裝於一手把2上。基座構件112具有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端之一相接部112a。液壓單元114設置於基座構件112上。類似於第一實施例,液壓單元114經由液壓軟管H而可操作地耦合至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在第二實施例中,液壓單元114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如下文所解釋。除此之外,液壓單元114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液壓單元14。 在第二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10進一步包括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變速單元16之一變速單元116。類似於第一實施例,變速單元116經由控制纜線C而可操作地耦合至變速裝置(圖中未展示)。替代地,將從本發明明白,操作裝置110可根據需要及/或期望僅具有可用於操作任何自行車液壓組件之液壓單元114。 現如圖18中所見,將討論液壓單元114之結構設計。此處,液壓單元114部分安置於耦合基座構件112之一手把耦合部分126中。在第二實施例中,液壓單元114藉由一螺釘160而可拆卸地安裝至基座構件112。此處,液壓單元114包含:一液壓缸162,其具有一缸孔162a;及一活塞164,其可移動地安置於缸孔162a中。液壓缸162具有一流體出口162b,其流體地連接至液壓軟管H,使得液壓流體回應於藉由第一操作構件18移動活塞164而流動至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及從該液壓制動裝置流出。在其中基座構件1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缸162安置於手把2外。 如圖18中所見,液壓單元114包含與缸孔162a流體連通之一貯器170。此處,貯器170形成於手把耦合部分126中。依此方式,在其中基座構件1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貯器170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貯器170較佳地包含一隔板171。基座構件12包含連接缸孔162a及貯器170之一流體通道174。依此方式,當第一操作構件18處於一靜止位置中時,貯器170經由流體通道174而與液壓缸162之缸孔162a之液壓腔室流體連通。基座構件112包含連接缸孔162a及貯器170以潤滑活塞164之一流體通道176。 現參考圖19至圖31,圖中說明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210。類似於先前所討論之實施例,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210在安裝至自行車之一單一單元中包含一制動功能及一變速功能兩者。在第三實施例中,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下文中稱為「操作裝置」) 210包括一基座構件212及一液壓單元214。此處,基座構件212經結構設計以安裝於一手把2上。特定言之,基座構件212包含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外表面2A之一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基座構件212具有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端之一相接部212A。液壓單元214設置於基座構件212上。在第三實施例中,在其中基座構件2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單元214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如下文所解釋。 參考圖19至圖29,操作裝置210進一步包括安裝於基座構件212上之一變速單元或額外單元216。變速單元216經由基座構件212藉由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而支撐於手把2上。替代地,將從本發明明白,操作裝置210可根據需要及/或期望僅具有可用於操作任何自行車液壓組件之液壓單元214。 在第三實施例中,操作裝置210進一步包含一第一操作構件220及一第二操作構件222。第一操作構件220及第二操作構件222兩者用於操作變速單元216,如下文所解釋。第一操作構件220亦用於操作液壓單元214,如下文所解釋。根據變速單元216之結構設計,第二操作構件222可經省略使得變速單元216僅由第一操作構件220操作。 亦如下文所解釋,第一操作構件220及第二操作構件222係觸發桿,其偏壓至其靜止位置,使得其在從一操作位置釋放之後自動恢復至群毆靜止位置。圖19至圖21、圖23、圖24及圖27說明操作裝置210及處於靜止位置中之其各種部件,而圖22、圖25及圖26說明操作裝置210及保持於操作位置中之選定部件。 如圖21及圖22中所見,第一操作構件220基本上包含一旋轉構件220A、一桿構件220B及一樞軸銷220C。桿構件220B藉由樞軸銷220C而可樞轉地安裝至旋轉構件220A。因此,圍繞一第一樞軸線A1相對於基座構件212而可樞轉地安裝第一操作構件220以致動液壓單元214。第一樞軸線A1由樞軸銷220C界定。如圖24及圖25中所見,第一操作構件220亦經結構設計以圍繞一第二樞軸線A2樞轉以致動變速單元216。第二樞軸線A2不同於第一樞軸線A1。特定言之,旋轉構件220A耦合至變速單元216以圍繞第二樞軸線A2樞轉。在第三實施例中,第二樞軸線A2經配置以垂直於第一樞軸線A1。通常,如同第三實施例之情況,旋轉構件220A具有安裝於其上以使變速單元216之一纜線捲取構件216A (圖23及圖29)在一第一方向上圍繞第二樞軸線A2旋轉之一牽拉構件。 就此結構設計而言,第一操作構件220經結構設計以在使第一操作構件220沿大體上平行於自行車之一中心縱向平面之一制動路徑BP (圖22)移動時執行一制動操作,且在使第一操作構件220沿一第一變速路徑SP1 (圖25)朝向自行車之中心縱向平面移動時執行一纜線牽拉操作。當第一操作構件220圍繞第一樞軸線A1相對於基座構件212而樞轉以執行制動操作時,變速單元216保持固定(即,未經致動)。 如圖25中所見,第二操作構件222基本上包含一基座部分222A及一桿構件222B。基座部分222A可樞轉地安裝至變速單元216。具體言之,在第三實施例中,圍繞一第三樞軸線A3相對於基座構件212而可樞轉地安裝第二操作構件222以致動變速單元216。在第三實施例中,第二樞軸線A2及第三樞軸線A3經同軸配置。就此結構設計而言,第二操作構件222經結構設計以在使第二操作構件222沿一第二變速路徑SP2 (圖26)朝向自行車之中心縱向平面移動時執行一纜線釋放操作。由於第二操作構件222之操作,使變速單元216之纜線捲取構件216A (圖23及圖29)在一第二方向上圍繞第二樞軸線A2及第三樞軸線A3旋轉。 自行車領域之熟習技術者將從本發明明白,操作裝置210之操作單元不受限於所說明之實施例。例如,操作單元之一或兩者可為一電操作單元。如圖29中之虛線所展示,手把端部式液壓操作裝置210可包含一額外單元280。該額外單元包含電開關280A及280B。電開關280A及280B安裝於操作構件220上。若電開關280A及280B用於操作一電變速裝置,則可省略變速單元216。此外,電開關之數目不限於兩個,而是可根據需要及/或期望自由選擇。再者,操作裝置210之操作單元不受限於用於操作一制動裝置及一變速裝置。 現將主要參考圖20及圖27至圖31來更詳細討論基座構件212。基座構件212基本上藉由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而緊固至手把2之一外表面2A上。基座構件212及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未延伸至手把2之一內部2B中。基座構件212基本上包含一第一(手把)附接部分224及一第二(操作單元)附接部分226。此處,第一附接部分224及第二附接部分226一體地形成為由諸如一剛硬性塑膠或一金屬之一適合材料製成之一單一或單件式構件。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及液壓單元214由第一附接部分224支撐,而變速單元216由第二附接部分226支撐。在第三實施例中,如圖30及圖31中所見,基座構件212包含一導向結構228,在其中操作裝置210安裝至手把2之一狀態中,導向結構228導引一纜線(內部纜線C1)從變速單元216延伸至手把2內。在第三實施例中,導向結構228係壓入配合至第一附接部分224之一孔230中之一彎管。然而,導向結構不受限於所說明之導向結構。例如,根據變速單元216之結構設計,導向結構228可經省略使得第一附接部分224之孔230構成導向結構。 在第三實施例中,如圖20、圖27及圖28中所見,第一附接部分224具有接觸手把2之外表面2A之一手把接觸表面234。特定言之,當鎖緊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時,藉由接觸外表面2A之手把接觸表面234而使手把接觸表面234與外表面2A接觸。在第三實施例中,如圖31中所見,第一附接部分224具有用於將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附接至其之一安裝開口236。 在第三實施例中,如圖30及圖31中所見,液壓單元214藉由一螺母238 (圖30)而可移除地附接至第一附接部分224。變速單元216藉由三個螺釘240 (圖29)而可移除地附接至第二附接部分226。如圖31中所見,第一附接部分224進一步包含具有一第一開口244及一第二開口246之一壁部分242。當使用螺母238來將液壓單元214安裝至第一附接部分224之壁部分242時,第一開口244及第二開口246經結構設計以容納穿過其之液壓單元214之部分。如圖29及圖30中所見,第二附接部分226包含螺釘240螺合至其中以固定變速單元216之三個緊固件安裝柱248。基座構件212之第一附接部分224之壁部分242形成相接部212A,在其中操作裝置210安裝至手把2之一狀態中,相接部212A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端2C。相接部212A界定於與緊固件安裝柱248對向之一側處之壁部分242上。因此,操作裝置210係一手把端部式操作裝置,此意謂:操作裝置210經結構設計以安裝至一手把之一自由端且在一軸向方向上從該手把之該自由端向外突出。 在第三實施例中,第一附接部分224進一步包含與基座構件212之其他部分一體地形成為一單一或單件式構件之一整合罩蓋部分252。如圖19、圖20、圖23及圖29中所見,一上罩蓋部分256及一下罩蓋部分254卡扣配合至基座構件212以實質上掩蓋變速單元216。 現將主要參考圖19、圖20、圖30及圖31來更詳細討論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在其中操作裝置210安裝至手把2之一狀態中,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基本上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外表面2A。更具體言之,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包含一手把接合構件260及一鎖緊結構262。鎖緊結構262使手把接合構件260朝向基座構件212位移以回應於鎖緊結構262之鎖緊而將手把2夾緊於基座構件212與手把接合構件260之間。 鎖緊結構262包含一操作構件264,其係由一使用者操作以鎖緊或鬆開鎖緊結構262以使手把接合構件260相對於基座構件212位移之一構件。在第三實施例中,鎖緊結構262包含安裝至手把接合構件260之一固定螺栓266。固定螺栓266螺接於操作構件264,在第三實施例中,操作構件264係一螺母。依此方式,在第三實施例中,操作構件264經結構設計以耦合至手把接合構件260。因此,在第三實施例中,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包含一箍帶作為手把接合構件260,且包含操作構件264及固定螺栓266作為鎖緊結構262。在第三實施例中,一墊圈268視情況設置於操作構件264 (即,一螺母)上。 操作構件264經結構設計以相對於基座構件212而安置於第一操作構件220之對向。操作構件264具有設置於操作構件264之一外表面上之一工具接達部分264a。操作構件264經結構設計以使箍帶260相對於基座構件212位移以便回應於操作構件264之操作而將手把2夾緊於基座構件212與箍帶260之間。依此方式,可容易地鎖緊或鬆開操作構件264。 外部手把固定結構215之箍帶或手把接合構件260與基座構件212之第一附接部分224一起界定用於接納穿過其之手把2之一手把接納開口270。特定言之,在第三實施例中,箍帶或手把接合構件260具有一內表面260a,其與第一附接部分224之手把接觸表面234一起界定手把接納開口270。箍帶或手把接合構件260係一金屬箍帶。箍帶或手把接合構件260之兩端藉由螺接操作構件264之固定螺栓266而保持在一起。鎖緊結構262基本上經結構設計以藉由使用工具接達部分264a來轉動操作構件264而使箍帶260相對於基座構件212位移以回應於鎖緊結構262之調整而將手把2夾緊於基座構件212與箍帶260之間。 現將主要參考圖30及圖31來更詳細討論液壓單元214。液壓單元214基本上包含一液壓缸272、一活塞273及一貯器274。液壓缸272具有一缸孔275。活塞273可移動地安置於缸孔275中。液壓缸272延伸穿過手把接納開口270。因此,在基座構件2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缸272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液壓缸272具有一空心軸272A,其具有螺母238螺合至其上以將液壓缸272固定至基座構件212之一外螺紋。空心軸272A延伸穿過壁部分242之開口244。液壓缸272更具有延伸穿過壁部分242並連接導向結構228之一纜線通道272B,藉以在自行車操作裝置210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下,引導延伸自變速單元216之纜線至手把2內側。 貯器274與液壓缸272流體連通。在第三實施例中,貯器274與液壓缸272一體地形成。貯器274由一蓋274A封閉。貯器274具有用於將液壓流體添加至一貯存槽274C中之一填料口274B (圖31)。當從平行於第一樞軸線A1之一方向觀察時,貯存槽274C係自缸孔275徑向偏移。當操作裝置210處於安裝狀態中時,貯器274延伸至手把2之內部2B中,如圖19、圖20、圖27及圖28中所見。因此,在基座構件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貯器274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特定言之,當操作裝置210處於安裝狀態中時,貯器274完全定位於手把2之內部2B之上半部分中,如圖27及圖28中所見。因此,貯器274延伸穿過手把接納開口270。因此,貯器274至少部分定位於手把接納開口270之徑向內部中。液壓缸272包含定位於手把接納開口270之徑向內部中之一液壓軟管入口276。此處,液壓軟管入口276係在貯器274後部之一位置處固定至液壓缸272之一分離構件。因此,如圖27及圖31中所見,當操作裝置210處於安裝狀態中時,液壓軟管入口276完全定位於手把2之內部2B之上半部分中。較佳地,一撓性隔板277設置於貯器274中以提供與缸孔275流體連通之貯存槽274C。如圖20中所見,一液壓管278具有連接至液壓軟管入口276之一端。液壓管278之另一端連接至液壓缸272之缸孔275 (圖28及圖31)。如圖23中所見,貯器274藉由一流體通道279而流體地連接至缸孔275。依此方式,當第一操作構件220處於一靜止位置中時,將貯器274中之液壓流體供應至缸孔275之液壓腔室。 如圖23中所見,活塞273沿其縱向中心軸線可移動地安置於缸孔275中。缸孔275使其縱向中心軸線與第二樞軸線A2及第三樞軸線A3同軸地配置。在第三實施例中,如圖28中所見,當操作裝置210處於安裝狀態中時,缸孔275大部分定位於手把2之內部2B之下半部分中。因此,當操作裝置210處於安裝狀態中時,缸孔275之縱向中心軸線定位於手把2之內部2B之下半部分中。液壓缸272具有螺合至缸孔275之一端中以封閉缸孔275之該端之一插塞284。 如圖23中所見,一活塞桿286將第一操作構件220可操作地連接至活塞273,使得第一操作構件220圍繞第一樞軸線A1之樞轉移動引起活塞273沿缸孔275之縱向中心軸線從一靜止位置移動至一致動位置。第一操作構件220藉由一樞軸銷288而可樞轉地連接至活塞桿286之一第一端。活塞桿286具有固定至活塞273之一第二端。依此方式,當使第一操作構件220從靜止位置樞轉至操作位置時,活塞桿286牽拉活塞273。 現將主要參考圖23及圖29來詳細討論變速單元216。變速單元216基本上建構為一機械變速單元,其經結構設計以牽拉及釋放控制纜線C之內部纜線C1以操作變速裝置。變速單元216回應於第一操作構件220及第二操作構件222之操作而牽拉或釋放內部纜線C1。在此第三實施例中,第一操作構件220之操作引起變速單元216牽拉內部纜線C1,而第二操作構件222之操作引起變速單元216釋放內部纜線C1。由於變速單元216之結構根據需要及/或期望實際上可為任何類型之機械變速單元216,所以本文中將不再詳細討論或說明變速單元216。 變速單元216依相同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2/0297919號中所描述之變速操作單元之方式回應於第一操作構件220及第二操作構件222之操作而牽拉及釋放內部纜線C1。然而,將變速單元216安裝至基座構件212及配置第一操作構件220及第二操作構件222不同於美國專利公開案中所揭示之變速控制機制。換言之,此美國專利公開案之變速控制機制將需要適合於與基座構件212及液壓單元214一起使用。 當然,變速單元216不受限於其中兩個操作構件用於操作變速單元216之此配置。例如,變速單元216可經結構設計使得第一(單一)操作構件依相同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0/0083788號中所描述之變速控制機制之方式執行一制動操作、一纜線牽拉操作及一纜線釋放操作。當然,變速控制機制將需要適合於與基座構件212及液壓單元214一起使用。 現參考圖32,圖中說明根據一第四實施例之一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310。鑑於第三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之間之類似性,為簡潔起見,將不再相對於第四實施例而描述第三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之相同部件。類似於先前所討論之實施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310在安裝至自行車之一單一單元中包含一制動功能及一變速功能兩者。在第四實施例中,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下文中稱為「操作裝置」) 310包括一基座構件312及一液壓單元314。此處,基座構件312經結構設計以安裝於一手把2上。特定言之,基座構件312包含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外表面2A之一外部手把固定結構315。外部手把固定結構315包含一第一或固定夾緊部分315A及一第二或移動夾緊部分315B。移動夾緊部分315B之一第一端藉由一樞軸銷315C而可樞轉地附接至固定夾緊部分315A之一第一端。一緊固件(諸如一螺栓)連接夾緊部分315A及315B之第二端以變動手把接納開口之尺寸。基座構件312具有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端之一相接部312A。液壓單元314設置於基座構件312上。在第四實施例中,在其中基座構件3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單元314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如下文所解釋。類似於第三實施例,液壓單元314經由液壓軟管H而可操作地耦合至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在第四實施例中,液壓單元314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如下文所解釋。 在第四實施例中,操作裝置310進一步包括相同於第三實施例之變速單元216之一變速單元316。類似於第三實施例,變速單元316經由控制纜線C而可操作地耦合至變速裝置(圖中未展示)。替代地,將從本發明明白,操作裝置310可根據需要及/或期望僅具有可用於操作任何自行車液壓組件之液壓單元314。 在第四實施例中,操作裝置310進一步包含一第一操作構件320及一第二操作構件322。第一操作構件320及第二操作構件322用於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操作變速單元316。第一操作構件320亦用於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操作液壓單元314。此外,第一操作構件320及第二操作構件322係觸發桿,其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偏壓至其靜止位置,使得其在從一操作位置釋放之後自動恢復至其靜止位置。 現將討論液壓單元314之結構設計。此處,液壓單元314與外部手把固定結構315一體地形成。類似於先前實施例,液壓單元314包含一液壓缸372、一活塞373及一貯器374。液壓缸372具有一缸孔375。活塞373可移動地安置於缸孔375中。較佳地,貯器374具有一撓性隔板377。液壓缸372延伸穿過手把接納開口。因此,在其中基座構件3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缸372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除已修改貯器374之結構設計且液壓缸372與外部手把固定結構315之第一或固定夾緊部分315A一體地形成之外,液壓單元314基本上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液壓單元214。因此,在此第四實施例中,在其中基座構件3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貯器374安置於手把2外。此外,就貯器374之結構設計而言,基座構件312包含連接缸孔375及貯器374之一流體通道379。流體通道379具有與液壓缸372之一端口372A鄰接之一連接部分379A。連接部分379A在橫向於缸孔375與貯器374之間之一流體流動方向之一方向上延伸。 現參考圖33,圖中說明根據一第五實施例之一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410。鑑於第三實施例與第五實施例之間之類似性,為簡潔起見,將不再相對於第五實施例而描述第三實施例及第五實施例之相同部件。類似於先前所討論之實施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410在安裝至自行車之一單一單元中包含一制動功能及一變速功能兩者。在第五實施例中,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下文中稱為「操作裝置」) 410包括一基座構件412及一液壓單元414。此處,基座構件412經結構設計以安裝於一手把2上。特定言之,基座構件412包含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外表面2A之一外部手把固定結構415。外部手把固定結構415包含一第一或固定夾緊部分415A及一第二或移動夾緊部分415B。移動夾緊部分415B之一第一端藉由一樞軸銷415C而可樞轉地附接至固定夾緊部分415A之一第一端。一緊固件(諸如一螺栓)連接夾緊部分415A及415B之第二端以變動手把接納開口之尺寸。基座構件412具有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端之一相接部412A。液壓單元414設置於基座構件412上。在第五實施例中,在其中基座構件4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單元414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如下文所解釋。類似於第三實施例,液壓單元414經由液壓軟管H而可操作地耦合至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在第五實施例中,液壓單元414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如下文所解釋。 在第五實施例中,操作裝置410進一步包括相同於第三實施例之變速單元216之一變速單元416。在第五實施例中,操作裝置410進一步包含一第一操作構件420及一第二操作構件422。第一操作構件420及第二操作構件422用於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操作變速單元416。第一操作構件420亦用於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操作液壓單元414。此外,第一操作構件420及第二操作構件422係觸發桿,其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偏壓至其靜止位置,使得其在從一操作位置釋放之後自動恢復至其靜止位置。 現將討論液壓單元414之結構設計。此處,液壓單元414與外部手把固定結構415一體地形成。類似於先前實施例,液壓單元414包含一液壓缸472、一活塞473及一貯器474。液壓缸472具有一缸孔475。活塞473可移動地安置於缸孔475中。較佳地,貯器474具有一撓性隔板477。液壓缸472延伸穿過手把接納開口。因此,在其中基座構件4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缸472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除已修改貯器474之結構設計之外,液壓單元414基本上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液壓單元314。因此,在此第五實施例中,在其中基座構件4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貯器474安置於手把2外。此外,就貯器474之此結構設計而言,基座構件412包含連接缸孔475及貯器474之一流體通道479。流體通道479具有與液壓缸472之一端口472A鄰接之一連接部分479A。連接部分479A在橫向於缸孔475與貯器474之間之一流體流動方向之一方向上延伸。 此外,就貯器474之此結構設計而言,基座構件412具有一凹部481及一罩蓋482。凹部481設置於缸孔475與貯器474之間。罩蓋482經結構設計以罩蓋凹部481以便界定凹部481與罩蓋482之間之一空間。流體通道479包含凹部481與罩蓋482之間之該空間。可藉由設置凹部481及罩蓋482而使流體通道479更容易地形成於基座構件412中。 現參考圖34,圖中說明根據一第六實施例之一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510。鑑於第三實施例與第六實施例之間之類似性,為簡潔起見,將不再相對於第六實施例而描述第三實施例及第六實施例之相同部件。類似於先前所討論之實施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510在安裝至自行車之一單一單元中包含一制動功能及一變速功能兩者。在第六實施例中,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下文中稱為「操作裝置」) 510包括一基座構件512及一液壓單元514。此處,基座構件512經結構設計以安裝於一手把2上。特定言之,基座構件512包含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外表面2A之一外部手把固定結構515。外部手把固定結構515包含一第一或固定夾緊部分515A及一第二或移動夾緊部分515B。移動夾緊部分515B之一第一端藉由一樞軸銷515C而可樞轉地附接至固定夾緊部分515A之一第一端。一緊固件(諸如一螺栓)連接夾緊部分515A及515B之第二端以變動手把接納開口之尺寸。基座構件512具有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端之一相接部512A。液壓單元514設置於基座構件512上。在第六實施例中,在其中基座構件5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單元514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如下文所解釋。類似於第三實施例,液壓單元514經由液壓軟管H而可操作地耦合至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在第六實施例中,液壓單元514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如下文所解釋。 在第六實施例中,操作裝置510進一步包括相同於第三實施例之變速單元216之一變速單元516。在第六實施例中,操作裝置510進一步包含一第一操作構件520及一第二操作構件522。第一操作構件520及第二操作構件522用於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操作變速單元516。第一操作構件520亦用於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操作液壓單元514。此外,第一操作構件520及第二操作構件522係觸發桿,其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偏壓至其靜止位置,使得其在從一操作位置釋放之後自動恢復至其靜止位置。 現將討論液壓單元514之結構設計。此處,液壓單元514與外部手把固定結構515一體地形成。類似於先前實施例,液壓單元514包含一液壓缸572、一活塞573及一貯器574。液壓缸572具有一缸孔575。活塞573可移動地安置於缸孔575中。較佳地,貯器574具有一撓性隔板577。液壓缸572延伸穿過手把接納開口。因此,在其中基座構件5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缸572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除已修改貯器574之結構設計之外,液壓單元514基本上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液壓單元314。因此,在此第六實施例中,在其中基座構件5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貯器574安置於手把2外。此外,就貯器574之此結構設計而言,基座構件512包含連接缸孔575及貯器574之一流體通道579。流體通道579具有與液壓缸572之一端口572A鄰接之一連接部分579A。連接部分579A在橫向於缸孔575與貯器574之間之一流體流動方向之一方向上延伸。 此外,就貯器574之此結構設計而言,流體通道579包含一第一通道部分579B、一第二通道部分579C及一第三通道部分579D。第二通道部分579C具有一開口579E。第二通道部分579C安置於第一通道部分579B與第三通道部分579D之間。基座構件512具有經結構設計以罩蓋第二通道部分579C之開口579E之一罩蓋580。第二通道部分579C在橫向於缸孔575與貯器574之間之一流體流動方向之一方向上具有比第一通道部分579B大之一橫截面尺寸。可藉由設置第二通道部分579C及罩蓋580而使流體通道579更容易地形成於基座構件512中。 現參考圖35,圖中說明根據一第七實施例之一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610。鑑於第三實施例與第七實施例之間之類似性,為簡潔起見,將不再相對於第七實施例而描述第三實施例及第七實施例之相同部件。類似於先前所討論之實施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610在安裝至自行車之一單一單元中包含一制動功能及一變速功能兩者。在第七實施例中,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下文中稱為「操作裝置」) 610包括一基座構件612及一液壓單元614。此處,基座構件612經結構設計以安裝於一手把2上。特定言之,基座構件612包含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外表面2A之一外部手把固定結構615。外部手把固定結構615包含一第一或固定夾緊部分615A及一第二或移動夾緊部分615B。移動夾緊部分615B之一第一端藉由一樞軸銷615C而可樞轉地附接至固定夾緊部分615A之一第一端。一緊固件(諸如一螺栓)連接夾緊部分615A及615B之第二端以變動手把接納開口之尺寸。基座構件612具有經結構設計以接觸手把2之一端之一相接部612A。液壓單元614設置於基座構件612上。在第七實施例中,在其中基座構件6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單元614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如下文所解釋。類似於第三實施例,液壓單元614經由液壓軟管H而可操作地耦合至液壓制動裝置(圖中未展示)。在第七實施例中,液壓單元614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如下文所解釋。 在第七實施例中,操作裝置610進一步包括相同於第三實施例之變速單元216之一變速單元616。在第七實施例中,操作裝置610進一步包含一第一操作構件620及一第二操作構件622。第一操作構件620及第二操作構件622用於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操作變速單元616。第一操作構件620亦用於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操作液壓單元614。此外,第一操作構件620及第二操作構件622係觸發桿,其依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第三實施例之方式偏壓至其靜止位置,使得其在從一操作位置釋放之後自動恢復至其靜止位置。 現將討論液壓單元614之結構設計。此處,液壓單元614與外部手把固定結構615一體地形成。類似於先前實施例,液壓單元614包含一液壓缸672、一活塞673及一貯器674。液壓缸672具有一缸孔675。活塞673可移動地安置於缸孔675中。較佳地,貯器674具有一撓性隔板677。液壓缸672延伸穿過手把接納開口。因此,在其中基座構件6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液壓缸672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2內。除已修改貯器674之結構設計之外,液壓單元614基本上相同於上文所討論之液壓單元314。因此,在此第七實施例中,在其中基座構件612安裝至手把2之狀態中,貯器674安置於手把2外。此外,就貯器674之此結構設計而言,基座構件612包含連接缸孔675及貯器674之一流體通道679。流體通道679具有與液壓缸672之一端口672A鄰接之一連接部分679A。連接部分679A在橫向於缸孔675與貯器674之間之一流體流動方向之一方向上延伸。 此外,就貯器674之此結構設計而言,流體通道679包含一第一通道部分679B及一第二通道部分679C。第二通道部分679C在橫向於缸孔675與貯器674之間之一流體流動方向之一方向上具有比第一通道部分679B大之一橫截面尺寸。可藉由設置第二通道部分679C而使流體通道679更容易地形成於基座構件612中。 在理解本發明之範疇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包括」及其衍生詞意欲為開放式術語,其特指存在其他所陳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但不排除存在其他未陳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上述內容亦適用於具有類似含義之用語,諸如術語「包含」、「具有」及其等之衍生詞。此外,若無另外說明,則以單數形式使用之術語「部件」、「區段」、「部分」、「構件」或「元件」可具有一單一部分或複數個部分之雙重含義。 如本文中所使用,以下方向性術語「面向車架側」、「非面向車架側」、「向前」、「向後」、「前」、「後」、「上」、「下」、「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頂部」、「底部」、「側」、「垂直」、「水平」、「垂直」及「橫向」及任何其他類似方向性術語係指位於一直立騎行位置中且配備有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自行車之方向。據此,用於描述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此等方向性術語應被解譯為相對於處於一水平面上之一直立騎行位置中且配備有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自行車。術語「左」及「右」用於表示從右側參考時之「右」(從自行車後面觀看時)及從左側參考時之「左」(從自行車後面觀看時)。 亦應瞭解,儘管術語「第一」及「第二」在本文中可用於描述各種組件,但此等組件不應受限於此等術語。此等術語僅用於區分組件。因此,例如,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教示之情況下將上文所討論之一第一組件稱為一第二組件,且反之亦然。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附接」涵蓋:其中藉由將一元件直接附裝至另一元件而將該元件直接固定至該另一元件的結構設計;其中藉由將元件附裝至(若干)中間構件(其繼而附裝至另一元件)而將該元件間接固定至該另一元件的結構設計;及其中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整合(即,一元件本質上為另一元件之部分)的結構設計。此定義亦適用於類似含義之用語,例如「接合」、「連接」、「耦合」、「安裝」、「結合」、「固定」及其等之衍生詞。最後,本文中所使用之程度術語(諸如「實質上」、「大約」及「近似」)意指經修飾術語之偏差量,其未使最終結果顯著改變。 儘管已僅選擇選定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但熟習技術者將從本發明明白,可在不背離隨附技術方案中所界定之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於本文中作出各種改變及修改。例如,若無另外特別說明,則可根據需要或期望而改變各種組件之尺寸、形狀、位置或定向,只要改變未實質上影響該等組件之所欲功能。若無另外特別說明,則圖中展示為彼此直接連接或接觸之組件可具有安置於該等組件之間之中間結構,只要改變未實質上影響該等組件之所欲功能。若無另外特別說明,則可由兩個元件執行一個元件之功能,且反之亦然。一實施例之結構及功能可用於另一實施例中。未必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同時呈現所有優點。不同於先前技術之每一特徵(單獨或與其他特徵組合)亦應被視為申請人之另外發明之一單獨描述,其包含由此(等)特徵體現之結構及/或功能概念。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以上描述僅供說明,且並非用於限制由隨附技術方案及其等效物界定之本發明。
1‧‧‧自行車
2‧‧‧手把
2A‧‧‧外表面
2B‧‧‧內部
2C‧‧‧端
10A‧‧‧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10B‧‧‧左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12‧‧‧基座構件
12a‧‧‧相接部
14‧‧‧液壓單元
16‧‧‧變速單元
18‧‧‧第一操作構件
18a‧‧‧安裝部分
18b‧‧‧自由遠端部分
20‧‧‧第二操作構件
20a‧‧‧致動部件
22‧‧‧基座部分
22a‧‧‧遠端
24‧‧‧變速單元附接部分
26‧‧‧耦合部分
26a‧‧‧安裝表面
28‧‧‧螺釘
30‧‧‧螺母
32‧‧‧螺釘
34‧‧‧第一輸入構件
36‧‧‧第二輸入構件
38‧‧‧纜線捲取構件/捲軸
40‧‧‧主變速軸
60‧‧‧螺釘
62‧‧‧液壓缸
62a‧‧‧缸孔
62b‧‧‧流體出口
64‧‧‧活塞
66‧‧‧活塞桿
66a‧‧‧樞軸銷
68‧‧‧偏壓元件
70‧‧‧貯器
70a‧‧‧貯存槽
70b‧‧‧貯器蓋
70c‧‧‧隔板
72‧‧‧螺釘
74‧‧‧流體通道
76‧‧‧流體通道
80‧‧‧附接構件
80a‧‧‧致動部件
82‧‧‧螺母
84‧‧‧偏壓元件
86‧‧‧樞轉軸
90‧‧‧樞轉軸
92‧‧‧偏壓元件
110‧‧‧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112‧‧‧基座構件
112a‧‧‧相接部
114‧‧‧液壓單元
116‧‧‧變速單元
126‧‧‧手把耦合部分
160‧‧‧螺釘
162‧‧‧液壓缸
162a‧‧‧缸孔
162b‧‧‧流體出口
164‧‧‧活塞
170‧‧‧貯器
171‧‧‧隔板
174‧‧‧流體通道
176‧‧‧流體通道
210‧‧‧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212‧‧‧基座構件
212A‧‧‧相接部
214‧‧‧液壓單元
215‧‧‧外部手把固定結構
216‧‧‧變速單元
216A‧‧‧纜線捲取構件
220‧‧‧第一操作構件
220A‧‧‧旋轉構件
220B‧‧‧桿構件
220C‧‧‧樞軸銷
222‧‧‧第二操作構件
222A‧‧‧基座部分
222B‧‧‧桿構件
224‧‧‧第一(手把)附接部分
226‧‧‧第二(操作單元)附接部分
228‧‧‧導向結構
234‧‧‧手把接觸表面
236‧‧‧安裝開口
238‧‧‧螺母
240‧‧‧螺釘
242‧‧‧壁部分
244‧‧‧第一開口
246‧‧‧第二開口
248‧‧‧緊固件安裝柱
252‧‧‧整合罩蓋部分
254‧‧‧下罩蓋部分
256‧‧‧上罩蓋部分
260‧‧‧手把接合構件/箍帶
260a‧‧‧內表面
262‧‧‧鎖緊結構
264‧‧‧操作構件
264a‧‧‧工具接達部分
266‧‧‧固定螺栓
268‧‧‧墊圈
270‧‧‧手把接納開口
272‧‧‧液壓缸
272A‧‧‧空心軸
272B‧‧‧纜線通道
273‧‧‧活塞
274‧‧‧貯器
274A‧‧‧蓋
274B‧‧‧填料口
274C‧‧‧貯存槽
275‧‧‧缸孔
276‧‧‧液壓軟管入口
277‧‧‧撓性隔板
278‧‧‧液壓管
279‧‧‧流體通道
280‧‧‧額外單元
280A‧‧‧電開關
280B‧‧‧電開關
284‧‧‧插塞
286‧‧‧活塞桿
288‧‧‧樞軸銷
310‧‧‧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312‧‧‧基座構件
312A‧‧‧相接部
314‧‧‧液壓單元
315‧‧‧外部手把固定結構
315A‧‧‧第一夾緊部分/固定夾緊部分
315B‧‧‧第二夾緊部分/移動夾緊部分
315C‧‧‧樞軸銷
316‧‧‧變速單元
320‧‧‧第一操作構件
322‧‧‧第二操作構件
372‧‧‧液壓缸
372A‧‧‧端口
373‧‧‧活塞
374‧‧‧貯器
375‧‧‧缸孔
377‧‧‧撓性隔板
379‧‧‧流體通道
379A‧‧‧連接部分
410‧‧‧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412‧‧‧基座構件
412A‧‧‧相接部
414‧‧‧液壓單元
415‧‧‧外部手把固定結構
415A‧‧‧第一夾緊部分/固定夾緊部分
415B‧‧‧第二夾緊部分/移動夾緊部分
415C‧‧‧樞軸銷
416‧‧‧變速單元
420‧‧‧第一操作構件
422‧‧‧第二操作構件
472‧‧‧液壓缸
472A‧‧‧端口
473‧‧‧活塞
474‧‧‧貯器
475‧‧‧缸孔
477‧‧‧撓性隔板
479‧‧‧流體通道
479A‧‧‧連接部分
481‧‧‧凹部
482‧‧‧罩蓋
510‧‧‧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512‧‧‧基座構件
512A‧‧‧相接部
514‧‧‧液壓單元
515‧‧‧外部手把固定結構
515A‧‧‧第一夾緊部分/固定夾緊部分
515B‧‧‧第二夾緊部分/移動夾緊部分
515C‧‧‧樞軸銷
516‧‧‧變速單元
520‧‧‧第一操作構件
522‧‧‧第二操作構件
572‧‧‧液壓缸
572A‧‧‧端口
573‧‧‧活塞
574‧‧‧貯器
575‧‧‧缸孔
577‧‧‧撓性隔板
579‧‧‧流體通道
579A‧‧‧連接部分
579B‧‧‧第一通道部分
579C‧‧‧第二通道部分
579D‧‧‧第三通道部分
579E‧‧‧開口
580‧‧‧罩蓋
610‧‧‧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612‧‧‧基座構件
612A‧‧‧相接部
614‧‧‧液壓單元
615‧‧‧外部手把固定結構
615A‧‧‧第一夾緊部分/固定夾緊部分
615B‧‧‧第二夾緊部分/移動夾緊部分
615C‧‧‧樞軸銷
616‧‧‧變速單元
620‧‧‧第一操作構件
622‧‧‧第二操作構件
672‧‧‧液壓缸
672A‧‧‧端口
673‧‧‧活塞
674‧‧‧貯器
675‧‧‧缸孔
677‧‧‧撓性隔板
679‧‧‧流體通道
679A‧‧‧連接部分
679B‧‧‧第一通道部分
679C‧‧‧第二通道部分
A1‧‧‧第一樞軸線
A2‧‧‧第二樞軸線
A3‧‧‧第三樞軸線
A4‧‧‧捲取軸線
A5‧‧‧縱向中心軸線
BP‧‧‧制動路徑
C‧‧‧控制纜線
C1‧‧‧內部纜線
C2‧‧‧外殼
D1‧‧‧第一(纜線牽拉)方向
D2‧‧‧第二(纜線釋放)方向
F‧‧‧固定結構
H‧‧‧液壓軟管
SP1‧‧‧第一變速路徑
SP2‧‧‧第二變速路徑
現參考構成本發明之一部分之附圖: 圖1係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具有配備有一對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彎把手把之一自行車之一部分前透視圖; 圖2係附接至圖1中所說明之手把之右自由端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內側透視圖; 圖3係附接至圖1及圖2中所說明之手把之右自由端之前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內側透視圖(類似於圖2); 圖4係圖1至圖3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外側視圖,其中第一操作構件及第二操作構件處於其靜止(非操作)位置中; 圖5係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外側視圖(類似於圖4),但其中第一操作構件(即,制動-變速纜線拉桿)圍繞一第一樞軸線樞轉至制動位置,此引起第二操作構件(即,變速纜線釋放桿)與第一操作構件一起圍繞該第一樞軸線相對於一基座構件而樞轉; 圖6係圖1至圖5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放大內側視圖,其中第一操作構件及第二操作構件處於其靜止位置中; 圖7係圖1至圖6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選定內部部件之一外側視圖,其中第一操作構件及第二操作構件處於其靜止位置中且圖中展示一液壓單元之選定內部部件之橫截面; 圖8係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前斜視圖,當平行於一變速單元之一捲取軸線觀看時,第一操作構件及第二操作構件處於其靜止位置中; 圖9係圖1至圖8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前斜視圖,當平行於變速單元之捲取軸線觀看時,第一操作構件圍繞一第二樞軸線樞轉至一纜線牽拉位置,此引起第二操作構件與第一操作構件一起圍繞該第二樞軸線相對於基座構件而樞轉; 圖10係圖1至圖9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前斜視圖,當平行於變速單元之捲取軸線觀看時,第二操作構件圍繞第二樞軸線樞轉至一纜線釋放位置,其中第一操作構件相對於基座構件保持固定; 圖11係圖1至圖10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外側視圖,其中基座構件之一附接部分從基座構件之一基座部分拆卸,使得變速單元從基座構件之該基座部分拆卸; 圖12係圖1至圖11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附接部分之一前透視圖; 圖13係用於圖1至圖12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圖12中所說明之附接部分之一後透視圖; 圖14係圖1至圖11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致動單元(第一操作構件及第二操作構件及附接構件)之一外側透視圖; 圖15係用於圖1至圖11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圖14中所說明之致動單元之一部分分解透視圖; 圖16係圖1至圖11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變速單元之一前透視圖; 圖17係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外側視圖,其中第一操作構件及第二操作構件處於其靜止(非操作)位置中; 圖18係圖17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選定部件之一部分橫截面圖; 圖19係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外側透視圖,其中該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附接至圖1所說明之手把之右自由端,且以虛線展示手把之右自由端以較佳地說明安置於手把內之一控制纜線及一液壓軟管; 圖20係圖19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內側透視圖,其中以虛線展示手把之右自由端以較佳地說明安置於手把內之控制纜線及液壓軟管; 圖21係圖19及圖20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外側端視圖,其中第一操作構件及第二操作構件處於其靜止位置中; 圖22係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外側端視圖(類似於圖21),但其中第一操作構件處於一操作位置中以執行一制動操作且第二操作構件處於靜止位置中; 圖23係圖19及圖20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中心縱向橫截面圖,其中第一操作構件及第二操作構件處於其靜止位置中; 圖24係圖19至圖23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前端視圖,其中第一操作構件及第二操作構件處於其靜止位置中; 圖25係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前端視圖(類似於圖24),但其中第一操作構件處於一操作位置中以操作額外(變速)操作單元且第二操作構件處於靜止位置中; 圖26係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前端視圖(類似於圖24及圖25),但其中第二操作構件處於一操作位置中且第一操作構件處於靜止位置中; 圖27係圖19至圖26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後端視圖,其中展示手把之右自由端之橫截面; 圖28係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後端視圖(類似於圖27),但其中移除一液壓軟管連接器及一缸插塞; 圖29係圖19至圖28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部分分解透視圖; 圖30係圖19至圖28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選定部件之一透視圖; 圖31係圖30中所說明之右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選定部件之一部分分解透視圖; 圖32係根據一第四實施例之一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中心縱向橫截面圖(類似於圖23),其中在其中一基座構件安裝至手把之狀態中,一貯器位於手把外且一液壓缸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內; 圖33係根據一第五實施例之一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中心縱向橫截面圖(類似於圖23及圖32),其中在其中一基座構件安裝至手把之狀態中,一貯器位於手把外且一液壓缸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內; 圖34係根據一第六實施例之一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中心縱向橫截面圖(類似於圖23、圖32及圖33),其中在其中一基座構件安裝至手把之狀態中,一貯器位於手把外且一液壓缸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內;及 圖35係根據一第七實施例之一右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之一中心縱向橫截面圖(類似於圖23、圖32、圖33及圖34),其中在其中一基座構件安裝至手把之狀態中,一貯器及一液壓缸至少部分安置於手把內。

Claims (19)

  1. 一種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包括: 一基座構件,其經結構設計以安裝於一手把上,該基座構件具有經結構設計以接觸該手把之一端之一相接部;及 一液壓單元,其設置於該基座構件上,該液壓單元包含:一液壓缸,其具有一缸孔;一活塞,其可移動地安置於該缸孔中;及一貯器,其與該缸孔流體連通; 一操作構件,其圍繞一樞軸線(A1)相對於該基座構件可樞轉地設置,以在該缸孔內移動該活塞,其中 該貯器具有一撓性隔板,該撓性隔板設置於該貯器中以提供與該缸孔流體連通之一貯存槽,及 當從平行於該樞軸線之一方向觀察時,該貯存槽係自該缸孔徑向偏移。
  2. 如請求項1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在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液壓缸至少部分安置於該手把內。
  3. 如請求項2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在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貯器安置於該手把外。
  4. 如請求項3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構件包含經結構設計以接觸該手把之一外表面之一外部手把固定結構。
  5. 如請求項3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構件包含連接該缸孔及該貯器之一流體通道。
  6. 如請求項5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構件具有:一凹部,其設置於該缸孔與該貯器之間;及一罩蓋,其經結構設計以罩蓋該凹部以便界定該凹部與該罩蓋之間之一空間;及 該流體通道包含該凹部與該罩蓋之間之該空間。
  7. 如請求項5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流體通道包含一第一通道部分及一第二通道部分,該第二通道部分在橫向於該缸孔與該貯器之間之一流體流動方向之一方向上具有比該第一通道部分大之一橫截面尺寸。
  8. 如請求項7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流體通道進一步包含一第三通道部分; 該第二通道部分具有一開口,且該第二通道部分安置於該第一通道部分與該第三通道部分之間;及 該基座構件具有經結構設計以罩蓋該第二通道部分之該開口之一罩蓋。
  9. 如請求項5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流體通道具有與該液壓缸之一端口鄰接之一連接部分,該連接部分在橫向於該缸孔與該貯器之間之一流體流動方向之一方向上延伸。
  10. 如請求項2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在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貯器至少部分安置於該手把內。
  11. 如請求項10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構件包含經結構設計以接觸該手把之一外表面之一外部手把固定結構。
  12. 如請求項1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在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液壓缸安置於該手把外。
  13. 如請求項12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在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貯器安置於該手把外。
  14. 如請求項12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在該基座構件安裝至該手把之狀態中,該貯器至少部分安置於該手把內。
  15. 如請求項1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一額外單元,其設置於該基座構件及該操作構件之一者上。
  16. 如請求項15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額外單元經結構設計以操作一控制纜線。
  17. 如請求項16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額外單元安裝於該基座構件上。
  18. 如請求項15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額外單元包含一電開關。
  19. 如請求項18之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電開關安裝於該操作構件上。
TW107126087A 2014-08-25 2015-07-08 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TWI6783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468,196 US10550858B2 (en) 2014-08-25 2014-08-25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14/468,196 2014-08-25
US14/609,893 US9896150B2 (en) 2015-01-30 2015-01-30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4/609,893 2015-01-30
US14/707,032 US10711808B2 (en) 2014-08-25 2015-05-08 Bar-end type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US14/707,032 2015-05-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6762A true TW201906762A (zh) 2019-02-16
TWI678312B TWI678312B (zh) 2019-12-01

Family

ID=66213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6087A TWI678312B (zh) 2014-08-25 2015-07-08 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831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1273A (en) * 1940-05-18 1942-01-27 Cleveland Welding Co Hydraulic brake control for bicycles
US9394031B2 (en) * 2009-07-16 2016-07-19 Shimano Inc. Bar end electric shifter for bicycle
US9403512B2 (en) * 2009-08-05 2016-08-02 Shimano Inc. Hydraulic brake control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8312B (zh) 2019-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4040B (zh) 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US10711808B2 (en) Bar-end type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TWI726665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659889B (zh) 腳踏車操作裝置安裝總成
US8863912B2 (en) Brake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lever therefor
TWI661973B (zh) 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及自行車液壓裝置總成
TWI638744B (zh) 自行車控制裝置
TWI596037B (zh) 自行車車把鉗夾總成
TWI543904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安裝總成
TWI693177B (zh) 自行車液壓操作系統
TWI780730B (zh) 把手整合式總泵總成
TW201831362A (zh) 用於自行車管狀件之手把端部元件總成
TW201906762A (zh) 手把端部式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TW201813871A (zh) 自行車液壓操作裝置
WO2022138283A1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の前部構造
TWI796209B (zh) 液壓煞車裝置
TW201741200A (zh) 自行車操控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