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1482A - 區塊鏈系統及區塊鏈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區塊鏈系統及區塊鏈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1482A
TW201901482A TW107113747A TW107113747A TW201901482A TW 201901482 A TW201901482 A TW 201901482A TW 107113747 A TW107113747 A TW 107113747A TW 107113747 A TW107113747 A TW 107113747A TW 201901482 A TW201901482 A TW 2019014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type
last
hash value
block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3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承基
金柄辰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艾克斯區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艾克斯區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艾克斯區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1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148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6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 G06Q20/367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 G06Q20/3678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involving electronic purses or money safes e-cash details, e.g. blinded, divisible or detecting double spen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6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electronic wallets or electronic money saf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5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using an alias or single-use cod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區塊鏈系統及區塊鏈生成方法,更詳細地,涉及包括主分支和子分支的區塊鏈系統和上述區塊鏈的生成方法。

Description

區塊鏈系統及區塊鏈生成方法
本發明涉及區塊鏈系統及區塊鏈生成方法,更詳細地,涉及包括主分支和子分支的區塊鏈系統及上述區塊鏈的生成方法。
區塊鏈為分散資料庫的一種,以從作為加密的虛擬貨幣的比特幣導入的概念來為人所知。與以往將交易賬簿、檔案等的數位內容保存在中央集中型伺服器並進行管理不同,在區塊鏈系統中,將所累積的數位內容儲存於通過網路相連接的多個參與者的裝置(節點)來進行管理。在這種區塊鏈系統中,數位內容本身通過網路被公開,通過多名參與者隨時進行驗證,因此,具有非常難以偽造或篡改的優點。
這種區塊鏈系統用於比特幣等的虛擬貨幣系統或金融機構的交易記錄保存等。並且,最近,這種區塊鏈系統還用於實現電子化的檔案管理及原件確認等。
參與區塊鏈的多個節點需將所有區塊鏈的數據儲存於裝置並進行維護管理。在因所累積的交易等較少而使得整個區塊鏈的尺寸並不大的情況下,不會成為問題,但是,隨著區塊的數量通過交易等新事件的產生被累積而增加,整個區塊鏈的尺寸逐漸增加。最具代表性的區塊鏈系統為比特幣的整個區塊鏈,其尺寸目前達到數十千兆位元組(Gbyte)。
因此,參與區塊鏈的多個節點需要可儲存並維護管理這種大容量數據的高水準的儲存裝置及計算裝置。但是,普通的個人電腦的性能無法達到這種水準。尤其,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個人便攜裝置的性能更無法達到這種水準。
本發明所要實現的目的在於,提供能夠以多個區塊通過多個分支相連接的方式構成來有效且系統地管理數據的區塊鏈系統。
本發明所要實現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如下的區塊鏈系統及上述區塊鏈的生成方法,即,即使多個區塊通過多個分支相連接也可確保所有區塊的安全性,以便防止對區塊進行偽造。
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明的區塊鏈系統包括:主分支,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型區塊,多個上述第一型區塊分別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以及至少一個子分支,包括一個第一型區塊及至少一個第二型區塊,上述第二型區塊將上述第一型區塊作為根塊(root block)來相連接,一個子分支的上述第二型區塊分別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在上述一個子分支中最初生成的第二型區塊與上述根塊相連接,上述主分支的最後第一型區塊包含上述子分支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並且,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明的區塊鏈系統包括:主分支,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型區塊,多個上述第一型區塊分別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以及至少一個子分支,包括一個第一型區塊及至少一個第二型區塊,上述第二型區塊將上述第一型區塊作為根塊來相連接,一個子分支的上述第二型區塊分別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在上述一個子分支中最初生成的第二型區塊與上述根塊相連接,上述主分支的任意第一型區塊包含比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二型區塊中的一部分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並且,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明的區塊鏈生成方法包括:準備如下的區塊鏈的步驟,即,上述區塊鏈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型區塊,多個上述第一型區塊分別包括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的主分支、一個第一型區塊及至少一個第二型區塊,上述第二型區塊包括將上述第一型區塊作為根塊來相連接的至少一個子分支,一個子分支的上述第二型區塊分別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在上述一個子分支中最初生成的第二型區塊與上述根塊相連接;以及以與上述主分支的最後第一型區塊相連接的方式生成新第一型區塊的步驟,上述新第一型區塊包含上述子分支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能夠以多個區塊通過多個分支相連接的方式構成來有效且系統地管理數據。
並且,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可在多個區塊通過多個分支相連接的情況下也可確保所有區塊的安全性,以便防止對區塊進行偽造。
10‧‧‧第一型數據
20‧‧‧第二型數據
100‧‧‧第一型區塊
110、210‧‧‧區塊頭
120、220‧‧‧區塊本體
190‧‧‧最後第一型區塊
200‧‧‧第二型區塊
290‧‧‧最後第二型區塊
1000‧‧‧主分支
2000‧‧‧子分支
B‧‧‧區塊
H‧‧‧散列值
S100、S200‧‧‧步驟
圖1為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的個別區塊的結構的圖。
圖2為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的兩個區塊相連接的圖。
圖3為用於說明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的數據的圖。
圖4為用於說明區塊鏈中的區塊的顯示方法的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的例示圖。
圖6為用於說明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的最後第一型區塊的圖。
圖7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的例示圖。
圖8及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的例示圖。
圖10為用於說明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的數據管理方法的順序圖。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在對本發明進行說明的過程中,當判斷為附加與在相應領域已公知的技術或構成有關的具體說明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要旨時,在詳細說明中省略其的一部分。並且,在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用於適當地表達本發明的實施例,這可根據相應領域的相關人或慣例等而不同。因此,本發明中的術語應根據說明書的全文內容來定義。
以下,參照圖1至圖5來對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進行說明。
具體地,數據可為數位內容、檔案、帳戶、交易、人事、生產履歷、設計、附圖、聲音、編程代碼等。而且,第一型數據及第二型數據也可根據上述多種多樣的種類區分。第一型數據及第二型數據並不限定於上述內容。
以下,參照圖5對最後第一型區塊190進行說明。圖5中示出的區塊鏈系統僅為本發明區塊鏈系統的一例示,上述區塊鏈系統的最後第一型區塊190也僅為用於說明本發明的例示。
參照圖5,主分支1000包括最後區塊190。最後區塊190相當於最後第一型區塊。具體地,最後區塊190相當於從主分支1000中最初生成的區塊開始相連接的分支的最後第一型區塊190。在圖5中,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相當於B5區塊。在圖5中,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相比於圖5中示出的其他所有區塊是最後生成的區塊。
圖5所示的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包含之前區塊的散列值H4等其他區塊的散列值,最後第一型區塊的散列值H5不包含在其他區塊。之後,若在主分支1000中追加地以相連接的方式生成第一型區塊,則可包含在追加地生成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的散列值H5的區塊,但是,在參照圖5進行說明的觀點中,最後第一型區塊的散列值H5不包含在其他區塊。
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除之前區塊的散列值H4以外追加地包含其他區塊的散列值。其中,之前區塊的散列值H4包含在主分支1000,相比於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是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B4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而且,其他區塊的散列值為與上述之前區塊的散列值區分的散列值。以下,對上述其他區塊的散列值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5,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可包含子分支2000的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其中,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範圍在生成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的時間點被決定。具體地,子分支2000為將比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之前生成的主分支1000的第一型區塊B1、B2、B3、B4作為根塊來相連接的分支。而且,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相當於從上述子分支2000的根塊開始相連接的分支的最後第二型區塊290。上述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為比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之前生成的區塊。即,其中,最後第二型區塊290意味著當生成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時相當於子分支2000的最後區塊的區塊。
在生成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的時間點可存在多個子分支2000。而且,最後第二型區塊290也能夠以多個存在。具體地,最後第二型區塊290分別在多個子分支各存在一個。在圖5中,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為B13、 B33、B44。如上所述,由於子分支2000以包括至少一個第二型區塊200為條件,因此,子分支2000的數量與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數量相同。
與圖5所示的不同,在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為一個的情況下,最後第一型區塊190可包含一個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並且,如圖5所示,在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為多個的情況下,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可包含所有最後第二型區塊B13、B33、B44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其中,最後第二型區塊B13、B33、B44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可為最後第二型區塊B13、B33、B44的區塊頭的散列值。
上述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可包含在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的區塊頭。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的區塊頭可包含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和包括在主分支並在比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4。上述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和之前生成的上述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4可在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的區塊頭區分並被包含。因此,為了驗證最後第二型區塊290及主分支1000,可使用多個上述散列值Hsum、H4。若使得包含多個上述散列值Hsum、H4的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區塊頭的散列值H5以之後向主分支1000追加連接第一型區塊的方式生成,則包含在追加生成的區塊來連環連接。
參照圖6,對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包含多個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的情況進行說明。在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為多個的情況下,最後第一型區塊190所包含的散列值可為與從每個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至少一部分生成的默克爾樹的根有關的散列值Hsum。具體地,最後第一型區塊190可包含與從每個最後第二型區塊的區塊頭的散列值H13、H33、H44生成的默克爾樹的根有關的散列值Hsum
為了驗證特定區塊,參照圖5及圖6說明的區塊鏈系統可儲存而不利用所有區塊鏈數據。具體地,當特定區塊為第一型區塊100時,節點可僅利用主分支1000的區塊鏈數據驗證上述特定區塊。並且,當特定區塊為第二型區塊200時,節點可僅利用包括上述特定區塊的子分支2000和主分支1000的區塊鏈數據來驗證上述特定區塊。由此,可減少節點需儲存並驗證的區塊的尺寸。
並且,可通過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190包含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來加強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安全性。
常規區塊鏈系統具有最後區塊的安全性相對差的缺點。這是因為最後區塊的散列值並不再次包含在其他區塊。在包括上述主分支及至少一個子分支的區塊鏈系統中,存在數量與分支的數量相同的區塊,因此,可具有很多安全性相對差的最後區塊。
但是,如上所述,可通過使最後第一型區塊190包含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來確保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安全性。具體地,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為個別子分支2000的最後區塊,上述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散列值可包含在最後第一型區塊190來克服如上所述的弱點。最終,與普通的區塊鏈系統相同,在本發明的區塊鏈系統中,實質性的最後區塊僅存在一個。
參照圖7對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進行說明。
參照圖7說明的區塊鏈系統與參照圖5及圖6說明的區塊鏈系統之間的區別在於最後第一型區塊190所包括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因此,為了說明的便利性,在對本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進行說明的過程中,以與參照圖5及圖6說明的上述內容不同的內容為中心來進行說明。
在圖7中,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相比於圖7所示的其他所有區塊是最後生成的區塊。
參照圖7,最後第一型區塊190可包含子分支的最後第二型區塊290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其中,最後第一型區塊190可包含最後第二型區塊290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不包含在其他第一型區塊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即,在生成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190之前,生成其他第一型區塊,同時,使得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包含在上述其他第一型區塊的第二型區塊並不相當於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190所包含的散列值的最後第二型區塊。
以下,參考圖7中所示的例示性的區塊鏈系統進行說明,在生成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的時間點,最後第二型區塊290包括B13、B33及B44。但是,在生成B13並生成B33及B44之前,生成B2。在生成B2的時間點,B13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13將包含在B2
因此,在生成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的時間點上的最後第二型區塊290中,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並不包含在其他第一型區塊的最後第二型區塊僅相當於B33及B44。因此,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包含B33及B44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具體地,最後第一型區塊190的B5區塊可包含與從B33及B44的區塊頭的散列值H33、H44生成的默克爾樹的根有關的散列值Hsum
在此情況下,在生成最後第一型區塊的時間點,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不包含在其他第一型區塊的最後第二型區塊可不存在。在圖7所示的例示性的區塊鏈系統中,B3及B4相當於這種情況。在此情況下,最後第一型區塊包含在主分支,僅包含比最後第一型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可不包含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根據這種方式,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僅一次包含在最後第一型區塊。因此,相比於參照圖5進行說明的上述實施例,生成最後第一型區塊的同時需所包括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數量被減少。在參照圖5進行說明的實施例中,可提高最後第二型區塊的安全性,但是,若區塊鏈的規模變大,則新最後第一型區塊需參照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數量逐漸增加。這可成為降低區塊鏈的有效性的原因。因此,根據參照圖7進行說明的實施例,具有提高最後第二型區塊的安全性並可確保區塊鏈的有效性的優點。
參照圖5至圖7對本發明多種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和最後第一型區塊進行了詳細說明。
但是,隨著在主分支中生成其他第一型區塊來相連接,包含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的最後第一型區塊並不相當於最後第一型區塊。因此,對包括第一型區塊不是主分支的最後區塊的情況的區塊鏈系統進行追加說明,上述第一型區塊包含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的例示圖。參照圖8對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進行說明。
圖8中以數字編號顯示每個區塊的生成順序。參照這種生成順序對區塊鏈系統進行說明。
在圖8的實施例中,主分支的任意第一型區塊包含比任意第一型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二型區塊中的一部分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具體地,當生成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時,上述一部分區塊可為子分支的最後區塊。更具 體地,當生成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時,上述一部分區塊可為所有子分支的最後區塊。參照圖8示出的例示性的區塊鏈系統對上述內容來進行說明。
生成B2區塊時所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為B11區塊。因此,B2區塊包含B11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11。而且,B2區塊以與散列值H11區分的方式包含在主分支,包含比B2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B1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1
生成B3區塊時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也為B11區塊。當生成B3區塊時,不存在將B2區塊作為根塊的子分支,因此,當生成B3區塊時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僅為B11區塊。因此,B3區塊包含B11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11。而且,B3區塊以與散列值H11區分的方式包含在主分支,包含比B3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B2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2
生成B4區塊時所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為B13及B32區塊。因此,B4區塊包含B13及B32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而且,B4區塊以與散列值Hsum區分的方式包含在主分支,包含比B4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B3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3
生成B5區塊時所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為B13、B33及B43區塊。因此,B5區塊包含B13、B33及B44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而且,B5區塊以與散列值Hsum區分的方式包含在主分支,包含比B5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B4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4
在生成B5區塊之後生成B44區塊。生成至B44區塊為止的內容為圖8所示的區塊鏈系統的狀態。之後,若不生成其他第二型區塊並追加生成第一型區塊,則此時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為B13、B33及B44區塊。因此,新生成的最後第一型區塊包含B13、B33及B44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參照圖9對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進行說明。圖9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系統的例示圖。
圖9中以數字編號顯示每個區塊的生成順序。參照這種生成順序對區塊鏈系統進行說明。圖9中的每個區塊的連接及生成順序與圖8所示的區塊鏈系統相同。
在圖9的實施例中,主分支的任意第一型區塊包含比任意第一型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二型區塊中的一部分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具體地, 當生成任意第一型區塊時,上述一部分區塊可為子分支的最後區塊。更具體地,上述一部分區塊可為當生成任意第一型區塊時使得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不包含在其他第一型區塊的區塊。參照圖9所示的例示性的區塊鏈系統來對上述內容進行說明。
生成B2區塊時所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為B11區塊。B11區塊為B11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未包含在其他第一型區塊的區塊。因此,B2區塊包含B11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11。而且,B2區塊以與散列值H11區分的方式包含在主分支,包含比B2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B1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1
生成B3區塊時所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也為B11區塊。當生成B3區塊時,不存在將B2區塊作為根塊的子分支,因此,當生成B3區塊時所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僅為B11區塊。但是,B11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已經包含在B2區塊。因此,B3區塊包含在主分支,僅包含比B3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B2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2,不包含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生成B4區塊時所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為B13及B32區塊。B13及B32區塊為B13及B32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未包含在其他第一型區塊的區塊。因此,B4區塊包含B13及B32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而且,B4區塊以與散列值Hsum區分的方式包含在主分支,包含比B4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B3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3
生成B5區塊時所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為B13、B33及B43區塊。其中,B13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已經包含在B4區塊。並且,B33及B43區塊為B33及B43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未包含在其他第一型區塊的區塊。因此,B5區塊包含B33及B44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sum。而且,B5區塊以與散列值Hsum區分的方式包含在主分支,並包含比B5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B4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H4
在生成B5區塊之後生成B44區塊。生成至B44區塊為止的內容為圖9所示的區塊鏈系統的狀態。之後,若未生成其他第二型區塊並追加生成第一型區塊,則此時存在的子分支的最後區塊為B13、B33及B44區塊。其中,B13及B33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已經包含在B5區塊。並且,B44區塊為B44區 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未包含在其他第一型區塊的區塊。因此,新生成的最後第一型區塊包含B44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圖10為用於說明利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的數據管理方法的順序圖。以下,參照圖10對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鏈生成方法進行說明。
參照圖10進行說明的區塊鏈生成方法為參照圖1至圖9進行說明的區塊鏈系統的生成區塊鏈的方法。因此,為了說明的便利,省略與參照圖1至圖9進行說明的內容重複的內容中的一部分。
參照圖10,區塊鏈生成方法包括準備區塊鏈的步驟S100及生成新第一型區塊的步驟S200。
以下,對上述每個步驟進行詳細說明。
準備區塊鏈的步驟S100為準備包括主分支及至少一個子分支的區塊鏈的步驟。參照圖5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生成新第一型區塊的步驟S200為以與主分支的最後第一型區塊相連接的方式生成新第一型區塊的步驟。其中,新第一型區塊包含子分支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並且,新第一型區塊還可包含最後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新第一型區塊可區分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和最後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來包含在區塊頭。
具體地,新第一型區塊可包含所有子分支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參照圖5及圖8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並且,根據情況,新第一型區塊可包含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未包含在其他第一型區塊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參照圖7及圖9來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新第一型區塊包含兩個以上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上述散列值可為與從每個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生成的默克爾樹的根有關的散列值。參照圖6來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以上,對本發明的區塊鏈系統及區塊鏈生成方法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及附圖,可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的觀點上進行多種修改及變形。因此,本發明的範圍需根據包括本說明書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在內的與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等同的內容定義。

Claims (24)

  1. 一種區塊鏈系統,包括:一主分支,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型區塊,多個上述第一型區塊分別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以及至少一個子分支,包括一個第一型區塊及至少一個第二型區塊,上述第二型區塊將上述第一型區塊作為根塊來相連接,其中,一個子分支的上述第二型區塊分別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在上述一個子分支中最初生成的第二型區塊與上述根塊相連接,以及其中,上述主分支的最後第一型區塊包含上述子分支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包含在上述主分支,還包含比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區分並包含上述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和之前生成的上述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在區塊頭包含上述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和之前生成的上述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包含所有子分支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包含未包含在至少一部分散列值不同的第一型區塊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包含兩個以上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以及 其中,上述散列值為與從每個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生成的默克爾樹的根有關的散列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上述最後第二型區塊為比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之前生成的區塊。
  9. 一種區塊鏈系統,包括:一主分支,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型區塊,多個上述第一型區塊分別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以及至少一個子分支,包括一個第一型區塊及至少一個第二型區塊,上述第二型區塊將上述第一型區塊作為根塊來相連接,其中,一個子分支的上述第二型區塊分別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在上述一個子分支中最初生成的第二型區塊與上述根塊相連接,以及其中,上述主分支的任意第一型區塊包含比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二型區塊中的一部分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包含在上述主分支,還包含比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之前生成的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區分並包含上述一部分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和之前生成的上述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在區塊頭包含上述一部分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和之前生成的上述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當生成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時,上述一部分區塊為上述子分支的最後區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當生成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時,上述一部分區塊為所有子分支的最後區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當生成任意上述第一型區塊時,上述一部分區塊為上述子分支的最後區塊,且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未包含在其他第一型區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區塊鏈系統,其中,上述一部分區塊為兩個以上的區塊,以及其中,上述散列值為與從上述一部分區塊的每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生成的默克爾樹的根有關的散列值。
  17. 一種區塊鏈生成方法,包括:準備如下的區塊鏈的步驟,即,上述區塊鏈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型區塊,多個上述第一型區塊分別包括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的主分支、一個第一型區塊及至少一個第二型區塊,上述第二型區塊包括將上述第一型區塊作為根塊來相連接的至少一個子分支,一個子分支的上述第二型區塊分別根據區塊的生成順序相連接,在上述一個子分支中最初生成的第二型區塊與上述根塊相連接;以及以與上述主分支的最後第一型區塊相連接的方式生成新第一型區塊的步驟,其中,上述新第一型區塊包含上述子分支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區塊鏈生成方法,其中,上述新第一型區塊還包含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區塊鏈生成方法,其中,上述新第一型區塊區分並包含上述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和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區塊鏈生成方法,其中,上述新第一型區塊在區塊頭包含上述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和上述最後第一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區塊鏈生成方法,其中,上述新第一型區塊包含所有子分支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區塊鏈生成方法,其中,上述新第一型區塊包含未包含在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不同的第一型區塊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區塊鏈生成方法,其中,上述新第一型區塊包含兩個以上的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的散列值,以及其中,上述散列值為與從每個最後第二型區塊的至少一部分生成的默克爾樹的根有關的散列值。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區塊鏈生成方法,其中,上述最後第二型區塊為比上述新第一型區塊之前生成的區塊。
TW107113747A 2017-05-12 2018-04-23 區塊鏈系統及區塊鏈生成方法 TW2019014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7-0059276 2017-05-12
KR1020170059276A KR102017739B1 (ko) 2017-05-12 2017-05-12 블록체인 시스템 및 블록체인 생성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1482A true TW201901482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105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3747A TW201901482A (zh) 2017-05-12 2018-04-23 區塊鏈系統及區塊鏈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2017739B1 (zh)
SG (1) SG10201803839RA (zh)
TW (1) TW201901482A (zh)
WO (1) WO20182079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51115B1 (ko) * 2018-04-19 2022-10-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난스를 이용한 합의 노드 선택 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블록체인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US11063746B2 (en) 2018-04-19 2021-07-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selecting consensus node using non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blockchain using the same
KR102128661B1 (ko) * 2018-11-22 2020-06-30 주식회사 포스코아이씨티 이중 레이어 블록체인 시스템
WO2020130331A1 (ko) * 2018-12-21 2020-06-25 (주)소프트제국 블록체인에서 노드들간 블록 및 전자 문서를 공유 및 검증하는 방법
KR101986081B1 (ko) * 2018-12-24 2019-06-05 (주)소프트제국 블록체인에서 특정 노드들간 블록을 공유 및 검증하는 방법
KR102437006B1 (ko) * 2018-12-24 2022-08-26 (주)소프트제국 블록체인에서 수직적 블록 구조에 기반한 정보 관리 방법
KR102163267B1 (ko) * 2019-01-31 2020-10-08 한남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오폐수 처리 관리 시스템
KR102057570B1 (ko) * 2019-09-16 2020-01-23 (주) 모로보기 블록체인 네트워크
KR20210075654A (ko) 2019-12-13 2021-06-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블록체인 생성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 방법
KR102314495B1 (ko) 2020-01-03 2021-10-20 주식회사 블로코 라프트 합의를 이용한 블록체인 동기화 방법 및 블록체인 시스템
CN115708118A (zh) * 2021-08-18 2023-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48509B1 (ko) * 2009-09-21 2011-07-11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유비쿼터스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의 위치 정보 및 해쉬 체인을 이용한 시빌 공격 노드 탐지 방법 및 장치
EP3095044B1 (en) * 2013-11-19 2020-09-23 Top Galore Limited Block min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608829B2 (en) * 2014-07-25 2017-03-28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multi-branched blockchain with configurable protocol rules
KR101701131B1 (ko) * 2016-04-28 2017-02-13 주식회사 라피 이종간 블록체인 연결을 이용한 데이터 기록/검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124545A (ko) 2018-11-21
WO2018207975A1 (ko) 2018-11-15
KR102017739B1 (ko) 2019-09-03
SG10201803839RA (en) 2018-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01482A (zh) 區塊鏈系統及區塊鏈生成方法
JP6955026B2 (ja) 並列処理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1973869B2 (en) Maintaining blocks of a blockchain in a partitioned blockchain network
EP3560143B1 (en) Data isolation in a blockchain network
KR102008001B1 (ko)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하여 스마트 계약을 생성하는 시스템
JP7472333B2 (ja) バリデータノードにより提供される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をマイニング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TW201901481A (zh) 區塊鏈系統及利用區塊鏈的數據管理方法
KR101827373B1 (ko) 채굴 제한을 위한 합의 알고리즘을 포함하는 블록윈도우 모듈 및 관리 서버 그리고 가상화폐 거래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720688B2 (en) Secure initiation and transfer of a cryptographic database and/or a cryptographic unit
US20210073796A1 (en) Method of selective authentication of a blockchain user with a smart contract
CN110930152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22055352A (ja) 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コンプライアンスメカニズム)
CN113508570B (zh) 在区块链中节点之间共享及验证区块及电子文档的方法
KR102272164B1 (ko) 블록체인에서 스마트 컨트랙트를 이용한 대용량 전자 문서 유통 방법
KR102431835B1 (ko) 토큰 모델링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데이터 무결성 검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810185B (zh) 一种抗陷门泄露的链上数据修复系统及方法
KR102332814B1 (ko) 데이터 자기주권화를 위한 블록체인 구조를 포함하는 블록체인 시스템
KR20190020721A (ko) 블록체인 시스템 및 블록체인 생성 방법
KR102365914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스마트 컨트랙트를 이용한 개인 정보가 포함된 전자 문서를 유통하는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KR102437006B1 (ko) 블록체인에서 수직적 블록 구조에 기반한 정보 관리 방법
KR20210099869A (ko) 블록체인 기술에 기반하여 조경 공사와 관련된 정보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191803B1 (ko) 블록체인에 의한 행위정보 증명 방법
KR102630870B1 (ko) 블록체인을 기반으로 한 전자 문서 관리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장치
US11797574B2 (en) Hierarchic distributed ledger for data lineage
CN115859374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