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2417A - 連接系統 - Google Patents

連接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2417A
TW201832417A TW106105138A TW106105138A TW201832417A TW 201832417 A TW201832417 A TW 201832417A TW 106105138 A TW106105138 A TW 106105138A TW 106105138 A TW106105138 A TW 106105138A TW 201832417 A TW201832417 A TW 2018324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joint
junction box
wire
conn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5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9570B (zh
Inventor
雲麒錐
陳虹棋
李嘉樟
Original Assignee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05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957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32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2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9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9570B/zh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連接系統,包括第一管、第二管、接頭、第一導線、第二導線及接線盒。接頭可將第一管與第二管連接起來。第一導線具有第一接頭,且第二導線具有第二接頭,其中接線盒可將第一接頭及第二接頭電性耦接於其上。

Description

連接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系統,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伸縮管的連接系統。
科技的發展推進時代的進步,且由於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大,因此市面上的電子裝置不斷地推陳出新。而其中,有部份電子裝置的各個部件是藉由長桿來連接以為定位。而為了節省物流成本,伸縮套管是業界常用的設計。伸縮套管的原理是利用粗管包覆細管,再允許細管在粗管中滑動,藉由其接口的固定件,例如是螺絲,固定粗、細管二者,以使使用者能夠自行調整粗、細管的長度及連接狀態。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連接系統,除可伸縮及易於拆裝外,其更允許連接系統兩側的電子裝置可藉由連接系統作信號或能量的傳導。
舉例來說,本發明的連接系統大致包括了兩根管子,一個固定件,兩條導線及一個接線盒。前述的兩根管子,一根為粗管、一根為細管,粗管的內徑較細管的外徑大,故細管可於粗管中滑動。或者,前述的兩根管子中的一根可以為外管、另一根為內管,內管可於外管中滑動。兩條導線係分別藉由粗、細兩管的相反端穿入並延伸至兩管交界處;而兩條導線的固定件可分別經由接線盒的兩端進入接線盒並嵌固於其中並達成電性耦接。而接線盒的一部份係藉由例如是螺絲等物固定置於細管的一端,並連同細管一併伸入粗管之內部;待確認粗管及細管的相對位置後,使用者可利用固定件固定兩根管子的相對位置。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範例實施例中的連接系統具有便於拆裝並能允許傳輸導線於空管中滑動的優點。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多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而非用來限制本發明。另外,下列實施例中所使用的用語「第一」、「第二」是為了辨識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而使用,並非用以限定該元件。
此外,本發明的連接系統,舉例來說,可應用於任何一種需要將兩個管以可以伸縮的方式彼此套接,且設置在管內的導線彼此電性連接的情況中,例如電子裝置與電子裝置的對接、電子裝置與插座的對接,或是為了延長導線的長度而使兩條導線對接的情況等等。以下實施例只針對連接系統做進一步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依照實際需求而將此連接系統應用於任何所需要的狀況。
[第一實施例]
圖1A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連接系統的爆炸圖,而圖1B為圖1A的連接系統的組裝後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A及圖1B,連接系統100包括第一管110、第二管120、固定件130、第一導線140、第二導線150、接線盒160及接頭170。
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為中空的管子,並分別有一中空的管壁,中空管壁得指,例如是,管壁圍繞有一通道,而該通道不一定為密閉。另外,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的材質可以是金屬(例如是不鏽鋼)或是塑膠等材料,其中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之材料可為相同或相異。再者,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管120的內徑大於第一管110的外徑,因此當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可彼此套接並讓第一管110伸入第二管120中,若無其他元件限制,第一管110可相對第二管120伸縮。在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讓第一管110的內徑大於第二管120的外徑,而使得第二管120的部份可以伸入於第一管110中並相對第一管110伸縮。另外,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可具有相對應的弧度,但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也可以是直管。於本例中,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分別為不鏽鋼製成且具有相對應的弧度。
另外,固定件130係用於連接或固定二物件之相對位置。固定件130係泛指能對某標的物之外表面,對內施加壓力,以固定各元件位置的機構或是元件。而固定件130得以各種方式呈現,例如是利用彈力而向內收縮的彈簧、沿螺紋旋轉而向內收縮的C字型固定件、R型固定夾、蟹夾鉗等或是內縮套環等均得為固定件130之例。
再請同時參酌圖1A及圖1B,於本例中,固定件130呈中空環狀,且內部具有第一傾斜面132,第一傾斜面132傾斜於固定件130的一中心軸A(Central axis)。而固定件130相對於第一傾斜面132的另一端之內沿係具有螺牙134。而固定件130於螺牙134位置的內徑得與第二管120的外徑為大致相同或為精密配合。此固定件130的材質例如是金屬或是塑膠。而固定件130的內緣得具有一環狀凹槽136,環狀凹槽136位於螺牙134與第一傾斜面132之間且其最大內徑得大於第二管120。於本例中,固定件130由不鏽鋼製成。而於本例中,固定件130需與接頭170配合使用以為固定之效。但需要時,固定件130亦可獨立使用之。例如,在另一設計中,第二管120的端頭設計與下列第一實施例的接頭170類似。亦即其是向內收歛且其邊沿有多個槽的。固定件130的一側可藉由螺紋與第二管120的外壁咬合,另一側則對第二管120的收歛處施壓並使第二管120向內變形,以壓迫該第一管110藉此為固定。其作動原理可參考下述之固定件130與接頭170之說明,將不於此贅述。亦即,在一些設計中,接頭170並非為必需要的構件。
接頭170,或稱襯套,於本例中,得為一中空環狀結構,且口徑可作一定程度彈性變型。接頭170可以是選用金屬或是塑膠等材料製作而成。接頭170呈中空環狀,且其開口沿著圓周方向可以具有一個或多個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空隙或是槽以讓在開口受到壓迫時可以內縮變形。接頭170的外部具有第二傾斜面172及設於第二傾斜面172後方的一凸起174,而接頭170的內部則圍繞有一通道176。通道176之管徑在未受壓變形時略大於第一管110。於本例中,接頭170係由塑膠所製作且為一體成型。另一方面,前述的接頭170為連接元件的一種。於本例中,接頭170需與固定件130配合使用方得達到固定的效果,但接頭除了可以是前例中利用固定件130壓縮固定的襯套外,其亦可採其他設計來獨立達到類似的效能。亦即接頭在實際上可以利用彈簧、螺紋、扣件、夾件、倒勾或是其他固定機構來獨立地鎖固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舉例來說,接頭170可以大致為前例提及的中空套環狀結構;而其一側可設有螺牙固定於第二管120的外壁或內壁,而另一側則可利用例如是C字型固定夾配合例如是螺絲來壓縮該接頭170以達固定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之效。亦即,在一些設計中,固定件130並非必要元件。
第一導線140及第二導線150得為一電性導線或一信號導線(例如光纖),而第一導線140具有一第一接頭142,第二導線150具有一第二接頭152且二接頭可以是相互對應的。第一導線140及第二導線150可以同時具有電源供應功能及信號傳輸功能,但不以此為限,需要時,第一導線140及第二導線150得僅具電源供應功能及信號傳輸功能之其中一者。第一接頭142及第二接頭152的任一者為公接頭,而另一者為母接頭。第一導線140及第二導線150除了前述的電源供應線以及影音訊號線之外,亦可以依照需求增添其他的訊號線。更明確地說,本發明的第一接頭142及第二接頭152得為各式匯流排,例如是USB種類的Type-C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 USB)、micro-USB或是VGA等,但並不限於此,本領域人員可以依照實際需求而選擇適當的匯流排種類。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接頭142為Type-C通用序列匯流排,而第二接頭152為可以讓第一接頭142對接的母接頭,藉由連接,Type-C USB具有同時傳輸電能及信號之能力。藉此,第一接頭142以及第二接頭152可以透過對接而達到電能供應及信號傳輸之效。而另外,需要時,第一導線140及第二導線150亦可以為一經由連接處相互電性連接的單一電線,而各導線的接頭則非為必需。
接線盒160用於保護各導線的固定件並確保固定件不輕易脫落。接線盒160可以塑膠利用射出成形製作,或是由金屬板金沖壓製作而成的。請同時參考圖2A及圖2B,接線盒160的形狀可相對應於中空的第一管110以及第二管120而設計成圓柱狀。於本例中,接線盒160包括一基座161及二翻蓋163、165。基座161內部得具有多個凹槽,各凹槽沿著接線盒160的軸向方向排列且為相連通,用於將導線的固定件容置於其中。在本實施例中,基座161有兩個凹槽162、164。前述的第一接頭142以及第二接頭152可以對應地放置在凹槽162、164中。基座161的一側邊設置有多個沿著接線盒160軸向排列的卡勾168。於本例中,基座161具有四個卡勾168,其中兩個卡勾168對應凹槽162設置,而兩個卡勾168對應凹槽164設置。此外,基座161的兩個末端處的側壁還具有開口,分別與凹槽162、164連通。再者,於本例中,翻蓋163、165的形狀也大致呈半圓柱體。沿著翻蓋163、165的軸向,翻蓋163以及翻蓋165的同一側個別設置有兩個開口167。此外,在翻蓋163、165的末端的側壁還具有朝向翻蓋163、165的直徑中心凸出的凸緣169。
於本例中,翻蓋163、165分別地樞接於基座161並分別相對於凹槽162及164處。在關閉時,翻蓋163、165的開口167可與基座161上相對應的卡勾168扣合並彼此固定住。附帶一提的是,翻蓋163、165可利用射出成型或是其他製造方式獨立製作或是與基座161一體成型。而於本例中,接線盒160的整體係以塑膠材料藉由射出成型製程製成,且為一體成型(one piece formed)。
此外,依照設計需求,卡勾168也可以是設置於翻蓋163、165上,而開口167設置於基座161上。此外,除了卡勾168及開口167的配合,其他可以想得到的限位方式(例如凸點及凹點的配合)也可以應用於此,並不受限於本實施例的說明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翻蓋163、165的主要功能在於確保線材於凹槽164中的位置,故除了本例中,可以提供完整覆蓋功能的翻蓋外,其他可以達到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均得為前述翻蓋之變化型。例如是將接頭152固定於凹槽164中的扣件或是壓片,即為其例。
以下將就上開各元件之組合及相對關係進行說明。請同時參考圖1B、圖2A及圖2B。於本例中,當各元件已組裝完成(或稱組裝狀態)時,第一接頭142位於凹槽162中,第二接頭152位於凹槽164中,翻蓋163、165與接線盒160的基座161閉合。此時,卡勾168勾入翻蓋163、165的開口167中,且呈半圓柱體的翻蓋163、165與呈半圓柱體的基座161閉合而形成圓柱體狀。翻蓋163、165的末端的側壁與基座161的兩個末端的側壁或端面共構有二開口186。兩個開口186的口徑大於第一導線140的線部份的外徑及第二導線150的線部份的外徑,以使得第一導線140及第二導線150的線部份可以通過相對應的開口186穿出接線盒160之外,但第一接頭142及第二接頭152係大於開口186。更明確的說,第一接頭142之截面的最大直徑及第二接頭152之截面的最大直徑大於開口186的口徑,因此第一接頭142以及第二接頭152在翻蓋被蓋上後,可被安置於接線盒160中而不會經由開口186離開該接線盒160。而於本例中,接線盒160中空間的總長度係小於第一接頭142及第二接頭152的總長,但因為第一接頭142及第二接頭152於連接時有部份重疊的關係,其二者仍得被置放於接線盒160中。
此外,接線盒160具有不同大小的兩個外管徑,其中小管徑處可稱為固定側160a,而大管徑處可稱為活動側160b,而活動側160b之管徑較第二管120之內徑小。當固定側160a嵌固於第一管110的開口中且第一管110與第二管120尚未固定時,活動側160b及其相對應的翻蓋165係露出於第一管110之外。此時,翻蓋165仍可獨立開關並可連同第一管110在第二管120中滑動。
於本實施例中,可以是在固定側160a設置螺絲孔183,而第一管110也可以設置有螺絲孔110a,因此在接線盒160的固定側160a固定至第一管110時,可以利用螺絲同時鎖入螺絲孔100a、183,以使固定側160a與第一管110互相固定。而除了螺絲外,其亦得以其他具有梢狀的結構或是以例如是黏膠等方式予以固定亦可。
而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接線盒160也可以設計為扁平柱狀或是其他形狀,但不變的是,活動側160b的最大截面的最大直徑會小於第二管120的內徑以維持其活動能力。另外,在另一角度中,接線盒160具有一外殼,於本例中,外殼係由前述的基座161及各翻蓋163、165等元件所組成。惟外殼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設計中,外殼亦可以泛指一內部有容置空間以供纜線容置之外部結構。
附帶一提,在另一種未繪示的實施方式中,第一導線140的線材、連同其第一接頭142及基座161可為一體成型的,而第二導線150的接頭152則仍設置在凹槽164當中,而相對於凹槽164的翻蓋165仍予保留,但翻蓋163將不復存在。亦即,在前述的設計中,接線盒將僅有單一翻蓋165。
再請參閱圖1B,由圖可見,固定件130末端的螺牙134係鎖固於第二管120之外壁,而其內側的第一傾斜面132與接頭170外側的第二傾斜面172接觸,而第一管110則穿設於接頭170之中;當固定件130往螺牙134的鎖緊方向旋轉時,固定件130沿第二管120之外壁向接頭170移動,而由於第一傾斜面132之坡度較第二傾斜面172之坡度略高,故會對接頭170施加一傾斜方向的力,而接頭170之凸起174與環狀凹槽136之位置為對應且有部份得容置在環狀凹槽136之中。同時,接頭170受壓使凸起174抵設於第二管120之側壁,阻止其相對於固定件130及第二管120的方向移動。同時,接頭170的開口受壓向其內側收歛變形從而壓迫第一管110以為固定,藉此,第一管110得與第二管120相互固定。附帶一提的是,接線盒160可藉由例如是螺絲固定於第一管110。
接著請繼續參考圖1A、圖2A及圖2B,本實施例的連接系統100的組裝步驟如下述。當組裝本實施例的連接系統100時,先使第一導線140及第二導線150分別穿出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
接著,打開接線盒160的翻蓋163並將第一接頭142放置在基座161的凹槽162中,此時,第一接頭142與翻蓋162和凹槽162彼此配合而讓第一接頭142維持在凹槽162中。而此時第一導線140的線材部份係藉由翻蓋162及基座161側沿的開口穿出接線盒160並位於第一管110之中。而另一方面,第一接頭142的前端突出於凹槽162之外並且可能更延伸進入凹槽164中。此時,第二接頭152還未放置於凹槽164中。
接著,使翻蓋163相對基座161閉合。翻蓋163相對基座161閉合時,基座161的卡勾168勾入翻蓋163的相對應開口167中,讓翻蓋163與基座161保持閉合的狀態。而藉由翻蓋163、165的末端的側壁處所具有的凸緣169可以限制第一接頭142於基座中的位置,避免第一接頭142相對凹槽162、164滑移而自基座161脫落。
然後,利用例如是螺絲158或其他梢狀物穿過第一管110的螺絲孔110a鎖入接線盒160的固定側160a的螺絲孔183中,以將接線盒160的固定側160a固定於第一管110的端口處。而固定側160a係相對於凹槽162之部份。此時,活動側160b露出於第一管110之外。而前述步驟在製造時可預先完成,待使用者組裝時以第一管110開口已固定有接線盒160的狀態續行組裝亦可。
接著,在續行組裝時,將第二接頭152置於凹槽164中並與第一接頭152耦接並閉上翻蓋165。而翻蓋165之設計與對應於第一接頭142的翻蓋163的設計類似,故其組裝步驟將不予贅述。而需注意的是,在第一接頭142置放於凹槽162後,由於基座161內兩端側壁的開口之間的距離較第一接頭142及第二接頭152之長度加總來得小,故第二接頭152將無法直接從凹槽164上方直接置入。取而代之的是,第二接頭152需沿基座161的延伸方向經由基座161側壁的開口穿入並與第一接頭142於兩個凹陷之間的通道相互嵌固,藉由公、母接頭的部份重疊,第二接頭152能夠固設於該接線盒160中。在此步驟中,第一接頭142及第二接頭152的電性耦接的方式是將為公接頭的第一接頭142及為母接頭的第二接頭152彼此實體地對插而接合,且第一接頭142及第二接頭152內的供電接點及影音訊號接點連通及彼此接觸而為導通。也需知道的是,第一接頭142與第二接頭152並不以本例的直接接觸為限,需要時,二者可以是藉由接線盒160中的導電結構達到電性耦接。
之後,再將翻蓋165閉合於接線盒160,以將第二接頭152固定於接線盒160之中。如此,即完成接線盒160及導線部份的組裝。
詳細地說,在安裝時,藉由在翻蓋163、165的末端的側壁處設置凸緣169,使得翻蓋163、165的末端的側壁與基座161的末端的側壁所共構的開口186的口徑會大於第一導線140及第二導線150的線部份的外徑,以使得第一導線140以及第二導線150的線部份可以通過開口186而露出;但是開口186的口徑會小於第一接頭142的截面的最大直徑以及小於第二接頭152的截面的最大直徑,因此而可以將第一接頭142以及第二接頭152限制在接線盒160內,防止第一接頭142或第二接頭152會自開口186而脫落於接線盒160之外。
當然,前述的固定件130與接線盒160的組合方式只是其中一種可能的組裝順序;接線盒160與導線部份的組裝也可以另一方式為之。舉例來說,可直接以前述的方法將第一接頭142及第二接頭152分別容納在接線盒160的凹槽162、164內並耦接後,將翻蓋163、165蓋上與基座161緊閉,再將接線盒160固定於第一管110的開口亦可。
在完成接線盒160及導線的安裝後;可將接頭170先套設在第二管120的開口處,並將固定件130套設在第一管110外,注意此時接線盒160可已被固定於第一管110的開口處。
接著,可將第一管110與接線盒160一併穿過接頭170的開口穿入第二管120中,待使用者調整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的長度。待長度確定後,將套設於第一管110外的固定件130往第二管120移動並包覆接頭170,進而將其末端內則的螺牙134與第二管120管壁上的螺牙接合。接著,藉由旋轉固定件130,固定件130內側的第一傾斜面132會壓迫接頭170的第二傾斜面172而使其往內收縮,進而夾緊第一管110。藉此,各元件得分別被固定。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傾斜面132以及第二傾斜面172相對於第一管110的延伸方向的斜率略有不同;或者,更明確的說,第一傾斜面132與第二傾斜面172相對於固定件130的中心軸(central axis)A(示於圖1A)的傾斜的角度不同。因此,更能夠提升固定件130的第一傾斜面132對接頭170的第二傾斜面172的壓迫程度。
附帶一提的是,在翻蓋163、165相對基座161閉合後,接線盒160的外觀呈圓柱體狀,這個呈圓柱體狀的接線盒160的形狀對應於呈中空管狀的第一管110以及第二管120,因此接線盒160可以方便地相對第二管120轉動。
由上述可知,本實施例的連接系統100中應用了固定件130而使得第一管110以及第二管120的組裝步驟簡化,且接線盒160的設置不僅可以承接彼此接合的第一接頭142以及第二接頭152,並且還可以防止第一接頭142以及第二接頭152解除耦接關係,使第一導線140以及第二導線150保持連接,進而有效地傳遞電源訊號以及影音訊號。
此外,在利用固定件130對接頭170施壓迫緊第一管110以固定第一管110及第二管120彼此的相對位置之前,第一管110可以自由地相對第二管120伸縮,方便使用者對於第一管110以及第二管120的長度做調整。
再者,由於連接系統100的組裝步驟簡單且易於實施,因此連接系統100不僅可應用在較小尺寸的電子裝置的管線布置,亦可以應用於大尺寸的電子裝置的管線布置。 [第二實施例]
圖3A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第一固定件與第一接線盒組裝後的示意圖,而圖3B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第二接頭與第二接線盒組裝後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3A及圖3B,與前述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接線盒設置為彼此分離的第一套頭261及第二套頭263,且第一接頭242可組裝於第一套頭261,而第二接頭252可組裝於第二套頭263。
詳細而言,第一套頭261為中空的圓形管,且第一管110上設置有凹槽265,其中凹槽265呈L形。對應於第一管110的凹槽265,第一套頭261上設置有凸肋242a。此外,第二套頭263也為中空的圓形管,但第二套頭263在側邊設置有自一末端沿著軸向朝另一末端延伸的開槽252a,其中此開槽252a並沒有完全貫穿第二套頭263的兩個末端。
第一導線240從第一套頭261的第一端261a穿入第一套頭261中,且第一接頭242的部份從第一套頭261的第二端261b穿出於第一套頭261之外,其中第一套頭261具有的凸肋242a與第一管110的凹槽265相配合,凸肋242a會受凹槽265的導引到達定位而發生彼此干涉的現象,意即,凹槽265會卡住凸肋242a,進而使得第一套頭261與第一管110的相對關係固定。
第二接頭252可以受第二套頭263的開槽252a的導引而進入至第二套頭263內(例如第二接頭252的前端側向進入開槽252a中,再使後端直徑較大處沿著第二套頭263的軸向進入第二套頭263中),其中第二套頭263的內徑大於第二接頭252的截面的最大外徑,因此第二接頭252可相對第二套頭263自由地轉動。此外,第二套頭263的第一端263a具有向第二套頭263的直徑中心凸出的凸緣269以防止第二接頭252自第二套頭263的第一端263a脫出。第二套頭263的第二端263b可設置有內螺紋,而第一套頭261的第二端261b可設置有外螺紋,而將第一接頭242以及第二接頭252對接時,可以是將第一套頭261的第二端261b旋入第二套頭263的第二端263b,通過內、外螺紋的配合而使第一套頭261以及第二套頭263鎖合在一起,且第一接頭242與第二接頭252對應接合。
特別的是,由於第二套頭263的內徑大於第二接頭252的截面的最大外徑,因此在第二接頭252與第一接頭242對接之後,第二套頭263可自由地相對第二接頭252轉動而不帶動第二接頭252隨著第二套頭263的轉動而轉動,可進而防止第二導線250的線部份扭曲。
有關於第一管110、第二管120、接頭170以及固定件130的組設方式已經詳述於第一實施例,此處不再重複說明。 [第三實施例]
圖4A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連接系統剖面的示意圖。請參考圖4A,在本實施例的連接系統300中,可以分別使前述的電源供應線以及影音訊號線具有個別的固定件,且利用接線盒將這兩個固定件固定在一起。例如,讓第一套頭361中裝設有兩個公接頭(即第一固定件342),而第二套頭363中裝設有兩個母接頭(即第二接頭352)。
連接系統300更包括設置在第二接頭352的兩側的一對板簧392,其中從板簧392的側面看,板簧392被彎折成杓狀。
承上述,第一固定件342的兩側設置有一對板片394,且板片394具有開口394a。
另外,第一管310中具有自圓周處朝向直徑中心延伸的凸緣369,凸緣369形成的開口的口徑小於第一套頭361的截面的最大直徑,因此凸緣369被用來限制第一套頭361,使第一套頭361無法沿著軸向縮回第一管310中。
第二管320更具有一對開口320a。當第二套頭363對應組裝至第二管320時,設置在第二接頭352的兩側的一對板簧392承靠於第二管320的一對開口320a中,以固定第二接頭352在第二管320中的位置。
當組裝本實施例的連接系統300時,先將第一固定件342以及第二接頭352以接合的方式電性耦接,並且使第一管310伸入第二管320中以套接,其中第一管310的外徑略小於第二管320的內徑(如圖4A示)。
值得注意的是,板簧392的截面大致呈勺狀,其中因為第一固定件342受到凸緣369的限制而無法產生位移,因此第一管310持續地伸入第二管320中促使第二接頭352對第一固定件342施力推移,進而促使板簧392變形內縮且脫離第二管320的開口320a,進而解除板簧392對第二套頭363及第二管320之間的限位,讓第二套頭363及第二管320可以相對移動。在此同時,板簧392的末端扣住板片394的開口394a,進而使第一套頭361及第二套頭363彼此固定住(如圖4B示)。
之後,再移動固定件330,其中固定件330可以是事先組裝在第一管310或第二管320上,因此組裝人員可能利用旋轉的方式旋轉固定件330,讓固定件330沿著第一管310(或第二管320)的軸向移動至適當的位置並且利用襯套370迫緊第一管310及第二管320的接合處,以固定住第一管310及第二管320的連接關係,同時固定件330覆蓋住第二管320的開口320a(如圖4C示)。
於本實施例中,固定件330可以具有內螺紋,因此在沿著第一管310(或第二管320)的軸向移動時,是旋轉以使內螺紋緊迫襯套370,進而施壓於第一管310,而達到使第一管310及第二管320彼此固定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連接系統可同時傳送電源訊號及影音訊號,因此可應用範圍廣。此外,連接系統的組裝方式是先使導線的固定件電性耦接,再使管彼此套接,且只需要將固定件軸向地移動便能夠使兩個套接的管彼此固定住。因此對於組裝人員來說,不論管的體積大或小,都能夠簡單且方便地組裝,具有易於實施的優點。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300‧‧‧連接系統
110、310‧‧‧第一管
110a‧‧‧螺絲孔
120、320‧‧‧第二管
130‧‧‧固定件
132‧‧‧第一傾斜面
134‧‧‧螺牙
136‧‧‧環狀凹槽
140、240‧‧‧第一導線
142、242、342‧‧‧第一接頭
150、250‧‧‧第二導線
152、252、352‧‧‧第二接頭
158‧‧‧螺絲
160‧‧‧接線盒
160a‧‧‧固定側
160b‧‧‧活動側
161‧‧‧基座
162、164‧‧‧凹槽
163、165‧‧‧翻蓋
167、320a、394a‧‧‧開口
168‧‧‧卡勾
169、369‧‧‧凸緣
170‧‧‧接頭
172‧‧‧第二傾斜面
174‧‧‧凸起
176‧‧‧通道
183‧‧‧螺絲孔
242a‧‧‧凸肋
252a‧‧‧開槽
261、361‧‧‧第一套頭
261a、263a‧‧‧第一端
261b、263b‧‧‧第二端
263、363‧‧‧第二套頭
265‧‧‧凹槽
269‧‧‧凸緣
370‧‧‧襯套
392‧‧‧板簧
394‧‧‧板片
A‧‧‧中心軸
圖1A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連接系統的爆炸圖。 圖1B為圖1A的連接系統的組裝示意圖。 圖2A為圖1A之連接系統的第一固定件、第二接頭、接線盒與翻蓋的示意圖。 圖2B為接線盒與翻蓋以及第一管的組裝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第一固定件與第一接線盒組裝後的示意圖。 圖3B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第二接頭與第二接線盒組裝後的示意圖。 圖4A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連接系統剖面的示意圖。 圖4B為圖4A之第二管壓迫板簧使板簧變形的示意圖。 圖4C為固定件固定住第一管及第二管的示意圖。

Claims (11)

  1. 一種連接系統,包括: 一第一管,具有一中空管壁; 一第二管,具有一中空管壁,該第二管之內徑大於該第一管之外徑; 一接頭,可連接該第一管及該第二管; 一第一導線,具有一第一接頭; 一第二導線,具有一第二接頭;以及 一接線盒,具有一外殼,可將該第一接頭及該第二接頭電性耦接於該殼體中,該接線盒之至少一部份較該第一管之內徑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系統,其中該接線盒與該第一管之一端口彼此匹配,使該接線盒之至少部份可嵌設於該第一管之該端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連接系統,其中,當該接線盒的一部份嵌固於該第一管之該端口時,該接線盒的另一部份露出於該第一管之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連接系統,其中,該接線盒露出於該第一管之外的部份之外徑大於該第一管之外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連接系統,其中該接線盒可藉由一梢與該第一管相互固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系統,其中,該接頭的內徑大於該第一管的外徑及該接線盒的外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系統,其中該接頭及該固定件分別呈一中空環狀,該固定件之內部具有一第一傾斜面,該接頭的外部具有一第二傾斜面,該固定件可藉由該第一傾斜面壓迫該第二傾斜面以使該接頭向內變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連接系統,其中該第一傾斜面及該第二傾斜面相對於該第一管之一延伸方向之斜率為相異。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系統,其中,該接線盒更包括至少一翻蓋及一基座,該翻蓋樞接於該基座且可相對該基座開合,其中該翻蓋與該基座的一端面共構有一開口,而該第一導線或該第二導線可穿過該開口進入該接線盒中,該第一接頭或該第二接頭大於該開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系統,其中,該接線盒包括至少二個翻蓋及一基座,該至少二個翻蓋樞接於該基座,且該至少二個翻蓋可獨立地相對該基座開合,其中該至少二個翻蓋分別與該接線盒的二端面分別地共構有一開口,該第一接頭或該第二接頭分別大於相對應的該開口。
  11. 一種連接系統,包括: 一細管; 一粗管; 一第一導線;以及 一第二導線; 一連接元件,設有一外殼,該外殼的外徑小於該細管之內徑; 其中,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之電性連接點設於該連接元件的外殼之內;當該細管與該接線元件的相對位置固定時,該第二導線可進入該連接元件中。
TW106105138A 2017-02-16 2017-02-16 連接系統 TWI659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5138A TWI659570B (zh) 2017-02-16 2017-02-16 連接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5138A TWI659570B (zh) 2017-02-16 2017-02-16 連接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2417A true TW201832417A (zh) 2018-09-01
TWI659570B TWI659570B (zh) 2019-05-11

Family

ID=64426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5138A TWI659570B (zh) 2017-02-16 2017-02-16 連接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95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2832B (zh) * 2020-01-17 2023-05-21 日商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接頭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4220A (ja) * 2000-10-30 2002-05-10 Yazaki Corp 防水コネクタの防水部構造
TWM252175U (en) * 2003-10-24 2004-12-01 Exito Electronics Co Ltd Housing structure of extended power line connection box
TW200810244A (en) * 2006-08-14 2008-02-16 Hantechnic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2832B (zh) * 2020-01-17 2023-05-21 日商伊格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接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9570B (zh) 2019-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7278B (zh) 用於連接及接地同軸電纜連接器的連接裝置
EP2511990B1 (en) Coupl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8167647B1 (en) Coaxial connector
TWI491941B (zh) 具有可移動插頭之連接器組合體
US6767249B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O2016183924A1 (zh) 浮动可调式密封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连接器
US10396511B2 (en) Corrugated cable co-axial connector
CN110120605B (zh) 连接器
BRPI0706410A2 (pt) conector de derivação de cunha em combinação
US9425540B2 (en) Housing for a contact device
TW201304323A (zh) 具有導電密封之同軸電纜連接器
WO2020063018A1 (zh) 管件连接结构
JP2011511423A (ja) バナナプラグ
CN109980403A (zh) 电插头连接器
TW201832417A (zh) 連接系統
US20190179090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TWM524942U (zh) 多芯光纖插座與配合該多芯光纖插座的多芯光纖插頭
JP6614681B2 (ja) コネクタ
US6368135B1 (en) Coupling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slender members
JP6095180B1 (ja) コネクタ
KR200254112Y1 (ko) 스프링클러용 주름관 연결장치
RU214356U1 (ru) Муфта для металлорукава
KR101965234B1 (ko) 케이블 연결용 젠더장치
KR20180000786U (ko) 휴대용 커넥터
CN211062902U (zh) 一种线材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