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1028A -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網路切片之接取控制技術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網路切片之接取控制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1028A
TW201831028A TW107100364A TW107100364A TW201831028A TW 201831028 A TW201831028 A TW 201831028A TW 107100364 A TW107100364 A TW 107100364A TW 107100364 A TW107100364 A TW 107100364A TW 201831028 A TW201831028 A TW 2018310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adio access
logical radio
network
acc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0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7133B (zh
Inventor
湯瑪士 威爾斯
湯瑪士 夏以爾
萊斯 錫爾
寇尼拉斯 黑爾吉
艾可 塞德爾
Original Assignee
弗勞恩霍夫爾協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弗勞恩霍夫爾協會 filed Critical 弗勞恩霍夫爾協會
Publication of TW201831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1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7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713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4Traffic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一種用於具有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無線通訊網路的基地台及使用者設備。該基地台與待由該基地台伺服從而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多個使用者通訊,且選擇性地控制該無線通訊網路的指派給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實體資源及/或控制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對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用於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至少一者的該使用者設備接收並處理來自該基地台之一控制信號,該控制信號指示該無線通訊網路的指派給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該等實體資源及/或包括用於該使用者設備從而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控制資訊。

Description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網路切片之接取控制技術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通訊系統之領域,諸如行動通訊網路之領域。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對實施於無線通訊系統中之網路切片之接取控制技術。
發明背景 習知地,不同服務使用對應數目個專用通訊網路,每一專用通訊網路適合於待實施之各別服務。替代使用多個專門設計之網路,稱為網路切片之另一方法可基於實施多個不同服務中之那一者而使用如無線通訊網路的單一網路架構。
圖1為用於使用網路切片之概念實施不同服務的系統之示意性表示。系統包括實體資源,如無線電接取網路(RAN)100。RAN 100可包括用於與各別使用者通訊之一或多個基地台。另外,實體資源可包括核心網路102,其具有例如用於連接至其他網路、行動管理實體(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及歸屬用戶伺服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之各別閘道器。亦被稱作網路切片、邏輯網路或子系統之多個邏輯網路#1至#n使用描繪於圖1中之實體資源來實施。舉例而言,第一邏輯網路#1可向一或多個使用者提供特定服務。第二邏輯網路#2可向使用者或設備提供超低可靠之低潛時通訊(ultra-low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第三服務#3可向行動使用者提供通用行動寬頻(general mobile broadband;MBB)服務。第四服務#4可提供大規模機器類型通訊(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第五服務#5可提供健康服務。待判定之再一服務#n可使用額外邏輯網路來實施。邏輯網路#1至#n可藉由核心網路102之各別實體實施於網路側處,且無線通訊系統之一或多個使用者對服務之接取涉及無線電接取網路100。
圖2為圖1之無線網路100或無線通訊系統之無線網路基礎架構的實例之示意性表示。無線網路100可包括多個基地台eNB1 至eNB5 ,每一基地台伺服包圍基地台之藉由各別胞元1061 至1065 示意性地表示的特定區域。提供基地台以伺服胞元內之使用者。使用者可為靜止裝置或行動裝置。另外,無線通訊系統可藉由連接至基地台或使用者之IoT裝置來接取。IoT裝置可包括實體裝置、載具、建築物及裏面嵌入有電子件、軟體、感測器、致動器或類似者之其他項目,以及使得此等裝置能夠收集資料並越過現有網路基礎架構交換資料的網路連接性。圖2展示僅五個胞元之例示性視圖,然而,無線通訊系統可包括五個以上的此類胞元。圖2展示亦被稱作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之兩個使用者UE1及UE2,其係在胞元1062 中且藉由基地台eNB2 伺服。另一使用者UE3 展示為在藉由基地台eNB4 伺服之胞元1064 中。箭頭1081 、1082 及1083 示意性地表示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連接從而將資料自使用者UE1 、UE2 及UE3 傳輸至基地台eNB2 、eNB4 或用於將資料自基地台eNB2 、eNB4 傳輸至使用者UE1 、UE2 、UE3 。另外,圖2展示胞元1064 中之兩個IoT裝置1101 及1102 ,其可為靜止或行動裝置。IoT裝置1101 經由基地台eNB4 接取無線通訊系統以如藉由箭頭1121 示意性所表示而接收並傳輸資料。IoT裝置1102 經由使用者UE3 接取無線通訊系統,如藉由箭頭1122 示意性地表示。
無線通訊系統可為基於分頻多工之任何單載頻調或多載波系統,如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統、藉由LTE標準界定之正交分頻多重接取(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系統或者有CP或無CP情況下的任何其他基於IFFT之信號,例如,DFT-s-OFDM。可使用其他波形,如用於多重接取之非正交波形,例如濾波器組多載波(filter-bank multicarrier;FBMC)、廣義分頻多工(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GFDM)或通用濾波多載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 carrier;UFMC)。
對於資料傳輸,可使用實體資源網格。實體資源網格可包含各種實體通道及實體信號被映射至的資源要素之集合。舉例而言,實體通道可包括:攜載亦被稱作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有效負載資料之使用者特定資料的實體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共用通道(PDSCH、PUSCH)、攜載例如主要資訊區塊(MIB)及系統資訊區塊(SIB)之實體廣播通道(PBCH)、攜載例如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等。對於上行鏈路,一旦UE經同步並獲得MIB及SIB,實體通道便可進一步包括由UE使用從而接取網路的實體隨機接取通道(PRACH或RACH)。實體信號可包含參考信號(RS)、同步信號及類似者。資源網格可包含一訊框,該訊框具有時域中例如10毫秒之訊框長度的特定持續時間且具有頻域中之給定頻寬。訊框可具有具預定義長度之特定數目個子訊框,例如,長度為1毫秒的2個子訊框。每一子訊框取決於循環首碼(CP)長度可包括具有6或7個OFDM符號的兩個時槽。PDCCH可藉由每時槽OFDM符號之預定義數目來界定。舉例而言,前三個符號之資源要素可被映射至PDCCH。
上述無線通訊系統可為可允許網路切片的5G無線通訊系統。如上文所提及,邏輯網路或切片可在網路側102處實施,但亦存在對無線電接取網路100之影響。藉由無線電接取網路100提供之資源在各別切片之間共用,例如,該等資源藉由基地台之排程器動態地指派。在無線電接取網路100處,對於可使用不同數字方案之切片#1至#n中之一或多者,界定各別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1141 至114n 。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針對特定切片界定無線電接取網路100之待使用之資源。舉例而言,對於一或多個不同服務,在頻域中,可使用無線電接取網路100之特定子頻帶或特定數目個載波。根據其他實例,實體分離可在時域、碼域或空間域中。在空間域中,分離可使用特殊波束成形技術來進行。此分離可用於使用不同數字方案例如不同實體層參數之服務,該等實體層參數係諸如副載波距離、循環首碼長度、調變或接取方案。對於使用同一數字方案之服務,可使用預定義之不同實體資源區塊。
圖3為實施邏輯網路或子系統#1至#4之無線通訊系統的在下文中亦被稱作RAN子系統之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或邏輯RAN 1141 至1144 的示意性表示。圖3假設使用在頻域中實體分離之不同數字方案藉由各別子系統#1至#4實施的服務。圖3示意性地表示待使用之實體資源網格的一部分。待用於特定子系統#1至#4之邏輯RAN 1141 至1142 中的每一者已在頻域中被指派有特定頻寬或數個連續載波。根據其他實例,服務可已被指派有多個子頻帶或不同載波。圖3示意性地表示針對各別子系統#1至#4之下行鏈路控制資訊116的傳輸。針對所有子系統#1至#4之控制資訊116僅在針對子系統#3之資源上傳輸。控制資訊116可包括控制通道及控制信號,例如,同步信號、共同參考符號、實體廣播通道、系統資訊、傳呼資訊及類似者。替代傳輸針對每一子系統#1至#4之控制資訊,控制資訊116僅在子系統#3之資源上傳輸一次。子系統#1、#2及#4亦收聽此等資源以確認任何控制資訊是否形成其、被傳輸。在圖3之實例中,針對特定子系統#1至#4即針對提供以下各者之子系統提供邏輯RAN 1141 至1144 :增強型行動寬頻(eMBB)服務、超低可靠之低潛時通訊(URLLC)、增強型大規模機器類型通訊(eMTC),或尚未指定之另一服務。以如圖3中所描繪之方式提供控制資訊116係資源高效的,此係由於對於所有子系統#1至#4需要僅一個傳輸而非經由各別邏輯RAN 1141 至1144 針對每一子系統#1至#4傳輸分離控制資訊。
圖3提及在下行鏈路期間共用之資源。然而,在上行鏈路期間亦可共用資源。舉例而言,在連接建置期間,可共用針對隨機接取通道(RACH)之資源,例如,如在下行鏈路中、又如在上行鏈路中,RACH資訊僅在子系統#3之資源上傳輸。舉例而言,控制資訊116可指示待用於隨機接取程序的共同上行鏈路隨機接取資源。RACH可以相對低的負載操作以避免衝突且因此避免多個傳輸及所添加潛時。舉例而言,可使用四步驟RACH程序,如圖4中所說明。在諸如描繪於圖2中之無線電接取網路的無線電接取網路中,UE於在上行鏈路中發送上行鏈路隨機接取前置碼之後監測來自基地台的藉由MAC層產生且在共用通道上傳輸之隨機接取回應訊息‚。取決於RACH訊息之原因,例如,使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請求的初始連接建置或對重新建立連接之請求,可在上行鏈路上發送不同RRC訊息。在接取之後,進行各別經排程傳輸ƒ。可存在來自基地台之其他回應訊息„以解決與其他UE的在接取程序期間可發生的衝突。
行動通訊系統亦可提供接取控制以便控制UE對系統之接取,例如,對整個系統或僅對系統之一或多個胞元的接取,以避免擁塞及溢流。根據哪些胞元將接取於特定等級之UE,一個機構為所謂接取等級禁止(ACB)。ACB藉由胞元之基地台廣播以控制隨機接取程序。諸如RRC拒絕或非接取組織層(NAS)拒絕之其他擁塞控制機構可需要在RRC層、NAS層或較高層處之額外傳信。在此狀況下,完全過載之系統可能甚至不能夠成功地傳輸此控制傳信而不管其通常為高的優先權。舉例而言,根據LTE標準,ACB提供控制具有接取等級0至9之常規裝置的接取且將接取限於僅特殊接取等級例如限於以下各者的構件: • 特殊AC 11 經預留用於網路業者 • 特殊AC 12 安全性服務(警察、監督等) • 特殊AC 13 公用事業(水、氣、電等) • 特殊AC 14 緊急服務 • 特殊AC 15 網路業者工作人員(維護等)
AC 10可控制關於任何緊急呼叫對於常規裝置是否被允許。
可存在於無線電及網路層級界定之另一擁塞及過載控制機構。舉例而言,以下許可及過載控制機構藉由LTE標準來界定: • 無線電版本8 eNB接取等級禁止(空閒UE) • 無線電版本8 RRC拒絕訊息(已連接UE) • NW版本8 NAS拒絕訊息或資料節流 • 無線電/NW版本9 服務特定接取控制(SSAC) • 無線電/NW版本12 MMTel之跳過接取等級禁止 • 無線電/NW版本13 應用特定擁塞控制
在諸如5G無線通訊系統之其他無線通訊網路系統中,可使用單一或共同接取控制方案。只要無線通訊系統在標準情形下操作,有益的是在各別邏輯RAN當間共用資源,如上文所解釋,然而,在網路切片當間共用資源可能並非在操作網路所在之每一情形下有效。
發明概要 本發明之目標為提供一種用於接取無線通訊系統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的改進之概念。
此目標係藉由如在獨立技術方案中定義之標的物達成。
在附屬技術方案中定義實施例。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在下文中,參考所附圖式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在所附圖式中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之元件藉由相同參考標識參考。
如上文所提及,當無線系統常規操作時,資源之上述共用為有益的。然而,可存在此共用例如回應於特定事件或在特定時間需要更嚴格控制的情形。根據本發明,無線通訊網路的指派給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實體資源經選擇性地控制,及/或控制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對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之實施例介紹用於接取控制之資源的更靈活處置(第一態樣及第二態樣)及針對RACH資源之組配的更靈活處置(第三態樣)。
根據第一態樣,描述一子系統特定接取控制,且根據第二態樣,系統資訊經分裂成以下兩者:第一部分,其被稱作基本接取控制(BAC)且界定通用接取控制參數;及第二部分,其被稱作詳述接取控制(DAC)且界定子系統特定接取控制參數。根據第三態樣,描述動態RACH資源共用/隔離。請注意,所有態樣及實施例可經組合並一起使用,除其為相互排外之外。第一態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之實施例,共同下行鏈路系統資訊,例如廣播通道可用以經由關聯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調適性地控制對各別子系統之接取。
當無線通訊系統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操作時,可允許對所有子系統之接取。當無線通訊系統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時,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允許被接取之子系統之數目及/或被允許接取系統之使用者的數目可受到限制。當無線通訊系統係處於需要接取控制之第二操作模式時,接取控制可由胞元之基地台進行。舉例而言,此可為緊急情況下或當特定事件發生時或在特定日子或時間的狀況。另外,無線通訊系統可涵蓋大型地理區域,且接取控制可能並非在經覆蓋之整個區域中被需要,而是僅在事件發現之一或多個子區域或胞元中被需要。在此狀況下,僅伺服胞元或界定子區域之基地台可進行本發明之接取控制。其他區域中之基地台可在無本發明之接取控制情況下操作,亦即,資源在經實施之所有子系統當間共用。在其他區域中,系統在可為常規模式之第一操作模式中操作。在特定狀況下,諸如在國家範圍緊急狀況下,整個無線子系統可在本發明之接取控制方法基礎上操作。當並非所有基地台或胞元根據本發明之接取控制方法操作時,進行受限接取控制針對之胞元或子區域之邊緣處的使用者可試圖接取鄰近胞元中之所要子系統,限制條件為允許此情形且給定足夠連接性。
如上文所提及,根據實施例,自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第二操作模式可回應於諸如以下各者之預定義事件而發生 - 緊急情形, - 過載情形, - 特殊事件, - 經操作之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的特定最小要求,或 - 特定日子或時間。
圖5展示用於在日間期間相對於mMTC操作對eMBB操作設定優先權的實施例。在左側,圖5示意性地表示夜間期間的接取控制,在夜間期間,允許接取所有子系統#1至#4。然而,在日間期間,約束對子系統#1至#3之控制。在夜間期間指派給針對子系統#4之邏輯RAN 1144 的實體資源在日間期間指派給針對子系統#3之邏輯RAN 1143 ,亦即,mMTC子系統不再為可接取的。根據實施例,接取控制係藉由不再排程任何資源用於對子系統#4之無線電接取來達成,亦即,邏輯RAN 1144 不再存在。圖5之實施例為有利的,此係由於該實施例允許如藉由mMTC子系統#4提供之延遲非關鍵服務被臨時禁止,以便將此服務限於特定時間,如夜間,在夜間期間,可進行大規模機器類型通訊。舉例而言,提供並非時間關鍵之資料的感測器或機器可經由無線通訊系統一日一次地讀出。在日間期間,此允許可用於其他子系統之可用資源增加。在圖5之實施例中,雖然與子系統#1及#2相關聯之資源保持相同,但與eMBB子系統#3相關聯之資源會增加。
根據其他實施例,各別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可進一步例如依據藉由各別子系統提供之服務的不同服務品質而區分。舉例而言,當考慮eMBB子系統時,藉由此子系統提供之一些服務可包括呈不同服務品質之諸如視訊資料之特定資料的傳輸。服務可以高品質提供視訊內容至使用者以便在下載視訊資訊時滿足使用者體驗,而諸如安全性服務之其他服務以一品質提供視訊資訊,該品質取決於例如特定事件是否需要當前記錄之場景的更多細節,或是否進行僅監督以監測移動物件之一區域。取決於此等服務,子系統可進一步被區分成頻寬等級,且對於不同服務品質而言,各別頻寬可經指派,使得不同服務品質可經設定優先權。特定接取控制等級(AC等級)可與關於可用視訊品質之額外資訊一起傳信至UE,該等可用視訊品質對於不同使用者可不同。換言之,根據實施例,為了限制或暫時中止使用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或多個服務,基地台可針對服務之一或多個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自如視訊品質及/或頻寬及/或例如依據給定時間間隔中資源授予之數目的潛時之不同服務品質選擇特定服務品質。
如參看圖5描述之實施例允許逐漸抽空無線通訊系統,使得現有連接上之特定服務可按比例縮小或甚至終止。此可藉由使用特定傳信協定來達成。舉例而言,為了在緊急事件狀況下向使用者分擔視訊,提供傳信至常規使用者以例如藉由使用DASH SAND訊息來「停止串流傳輸/請求新資料」。另外,若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需要較高容量,例如,在PPDR(PPDR=公眾保護及災難救援)狀況下,UE在不終止其他子系統情況下請求高資料速率,DASH SAND訊息可在現有DASH會話中使用以便按比例縮小視訊服務。類似機構可應用於其他服務例如以終止或限制軟體更新,例如與線上商店的會話。特定DASH SAND訊息可藉由諸如HSS(歸屬訂戶暫存器)、MME或DANE(DASH感知網路元件)之網路實體觸發,或其可由基地台直接觸發。倘若按比例縮小並不足夠,則用於控制接取之本發明的方法可藉由其他層上之許可控制完全關斷子系統。
在上述實施例中,已描述,如mMTC子系統#4之一個特定子系統可被臨時禁止。本發明不限於此等實施例。其他子系統在重新發生之事件基礎上或在緊急事件狀況下可取決於諸如其他時間或日期的其他事件被禁止。在緊急事件之狀況下,可相對於其他子系統設定優先權的子系統之實例為PPDR子系統。此子系統在諸如恐怖襲擊或災難之緊急事件狀況下可相對於其他子系統設定優先權,以便在整個無線通訊系統中或在系統之受影響胞元中避免過載情形。舉例而言,其他子系統中之全部或大部分可經關斷,使得僅藉由PPDR UE對無線通訊系統之接取有可能,亦即,常規UE可能不能再接取系統。根據其他實施例,子系統中除PPDR子系統外的一或多者可保持可操作;然而,相較於PPDR子系統具有較低優先權。舉例而言,允許緊急呼叫之子系統可保持可操作;然而,為了避免網路之溢流且RACH資源之阻斷,緊急呼叫可僅在優先權低於PPDR子系統中之任何通訊情況下被允許。
在迄今描述之實施例中,接取控制包括禁止一或多個子系統進行接取;然而,根據其他實施例,接取控制亦可藉由逐漸地減小被允許經由各別邏輯RAN 1141 至1144 接取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的UE之數目來達成。控制資訊116可將亦被稱作禁止時間之在期間子系統不可接取的一時段傳信至UE,以便向UE告知接取有可能的下一時間。相關接取禁止後移參數可為子系統特定參數。另外,控制資訊可指示,如上述mMTC子系統之特定子系統通常被支援,且請求對此系統之接取的UE保持連接至網路;然而,接取被臨時禁止。一旦再次允許接取,UE便可立即連接至藉由各別子系統提供之服務。根據其他實施例,倘若控制資訊傳信藉由特定子系統提供之服務通常被支援但臨時不可用,則UE可起始針對其他子系統之掃描,從而提供相同或類似服務。
根據迄今描述之實施例,諸如特定時間、日期之特定事件假設為觸發接取控制;然而,根據其他實施例,此等事件可為重新發生之事件。對於此等重新發生之事件,接取排程可經提供作為系統資訊之部分,該部分例如在連接建置之後經由系統資訊傳輸至UE。接取排程可指示,當考慮圖5之實施例時,在夜間期間,mMTC子系統#4可用但在日間期間不可用。另一重新發生之事件為,例如,人員在白天期間通勤且在辦公室中,使得在此時間期間,需要如藉由eMBB子系統#3提供之高速行動寬頻帶服務,而在夜間期間,所需要之eMBB容量可被顯著地減小,藉此釋放可用於另一子系統例如用於子系統#2中之URLLC通訊的資源。根據又其他實施例,並非提供接取排程作為系統資訊之部分,接取排程亦可經傳信作為控制資訊之部分,例如,可提交關於在日間的何時間伺服子系統之日常排程。針對不同日子之不同排程可予以傳輸,例如,工作日可使用第一排程,且週末可使用第二不同排程。
在上述實施例中,已禁止了對子系統中之一者的接取;然而,根據其他實施例,本發明之接取控制可將接取限於僅一個子系統。根據一實施例,經由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1141 接取之子系統#1可為PPDR子系統。本發明之接取控制可將接取限於僅PPDR子系統#1,同時禁止所有其他子系統#2至#4。此示意性地描繪於圖6中,圖6在左側展示圖3之假設系統之常規操作的情形,且在右側展示例如在緊急事件發生情況下系統處於第二操作模式的組配。在圖6中,回應於將無線通訊系統或其一部分切換至第二操作模式,經由邏輯RAN 1141 至1144 對子系統#2至#4的接取不再有可能。所有資源經排程至邏輯RAN 1141 從而接取PPDR子系統#1。將接取限於對子系統中之一者為有利的,此係由於例如在PPDR子系統#1中,關鍵任務操作可需要較高頻寬。舉例而言,HD(高清晰度)視訊可自災難區域或在關鍵任務操作期間永久地傳輸。然而,並不能有效地永久保留此巨量資源,而此等事件可僅罕見地發生。另外,不必要永久地保留該量之資源用於整個系統,此係由於即使此事件發生,仍很可能的是其僅在區域之藉由無線通訊系統涵蓋之有限區中發生。因此,在此等例外狀況下,如參看圖6所解釋,倘若異常情形發生,方法允許向PPDR子系統#1提供足夠大之傳輸容量。至其他UE之通用服務的停歇期在此等異常狀況下可為可接受的。
在上述實施例中,當特定服務經停用以便釋放資源用於高優先權服務時,基地台可將UE自不再提供服務或以降低之品質提供服務的當前使用之子系統重新導向至仍提供服務的其他子系統。根據實施例,提供子系統間交遞或重新導向傳信至連接至子系統之所有UE。舉例而言,子系統之UE可形成具有特定群組或子系統識別碼的群組。藉由傳信群組識別碼,當前連接或利用特定子系統之所有UE可經識別並定址。傳信可經由傳呼通道或共同控制通道發送,且傳信之部分可為關於UE被重新導向至之新或目標子系統的資訊,諸如載波頻率、胞元識別碼、接取技術類型(如FDD或TDD)及/或現提供服務之新子系統的子訊框組配細節。
現在,描述其他實施例,該等實施例在共用資源狀況下實現本發明之基於子系統的許可控制以便允許在系統或系統之數個部分之第一操作模式如常規操作期間且在例外狀況下在第二操作模式如資源隔離期間提供資源共用。本發明之接取控制亦可被稱作基本接取控制(BAC),其可根據隨後描述之實施例而實現。
根據BAC之第一實施例,控制資訊116可包括一或多個位元,較佳地包括單一位元。藉由基地台提供至UE之控制資訊向UE告知特定子系統是否被支援。舉例而言,當考慮圖5及圖6時,控制資訊可包括如在以下表中表示的資訊:
根據BAC之第二實施例,控制資訊116可包括接取控制資訊,如單一位元或多個位元,其指示諸如UE或IoT裝置之僅特定裝置能接取子系統中的一或多者。舉例而言,在上文所提及之事件中之一者的狀況下,無線通訊系統至少部分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下表展示單一位元控制資訊之實施例,該單一位元接取控制資訊指示,對於特定子系統,僅特定UE類型被允許接取或不接取,亦即,經禁止或不被禁止。
舉例而言,在圖6中,單一位元可將對系統之接取限於僅PPDR裝置。
根據其他實施例,在上表中給出之接取控制資訊可用以阻斷特定UE硬體或軟體。在此狀況下,可出於接取控制目的而傳信額外資訊,例如,設備類型、諸如IMEI(國際行動設備識別碼)或軟體版本(SV),例如IMEI-SV。根據此實施例之接取控制提供包括於UE處或基地台處之無線電層中的額外功能性。習知地,UE類型已知為UE中的較高層,例如,UE類型可儲存於SIM(用戶識別模組)卡上。在網路中,UE類型亦在較高層處知曉,且可儲存於HSS或MME中。然而,習知地,UE類型並非在UE之無線電層處例如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處被知曉。根據實施例,為了於連接建置階段期間在UE類型基礎上實施接取控制,RRC層可在接取控制程序期間考慮UE終端機類型,且向UE RRC層告知描述UE類型的參數。更具體而言,UE之較高層(例如,NAS協定)在連接/呼叫/會話建置階段期間告知UE的較低層,或較低層(例如,RRC協定)可已儲存了來自先前程序例如來自初始連接建置的此資訊。
根據BAC之第三實施例,控制資訊116可包括每子系統之接取控制資訊。舉例而言,可使得單一位元或多個位元用於禁止完整子系統,如下表中所指示。舉例而言,對於圖5及圖6之每一子系統,單一位元指示符可提供於控制資訊116中,從而指示各別子系統被禁止或未被禁止。
根據此實施例,為了實施本發明之接取控制方案,使得諸如RRC層之UE無線電功能知曉將被接取之子系統,該等子系統可以如上文關於第二實施例描述的方式進行。
根據BAC之第四實施例,控制資訊116包括如一或多個位元之資訊以指示,額外接取控制資訊必須被獲得。然而,當使用僅有限數目個位元較佳單一位元時,廣播至所有UE之系統資訊可受到限制,需要被傳信之額外資訊被減小。在此額外資訊基礎上,請求UE以在例如經由關聯邏輯RAN實際上接取子系統之前獲得具有額外控制參數之額外系統資訊。如在下表中所展示,額外資訊指示,例如在系統資訊中,在實際啟動接取程序之前,將獲得並考慮額外接取等級禁止資訊。待獲得之額外資訊可為關於BAC之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及第三實施例描述的資訊。
圖7展示用於在額外接取控制資訊之基礎上實施控制接取的實施例。在圖7中,採用類似於圖5及圖6中之一個無線通訊系統的無線通訊系統;然而,實施僅三個子系統#1至#3。在此實施例中,提供PPDR子系統#1、URLLC子系統#2及eMBB子系統#3,其經由各別邏輯RAN 1141 至1143 來接取。當與圖5及圖6比較時,控制資訊現包括第一控制資訊116a及第二控制資訊116b。舉例而言,當例如經由SIB傳輸系統資訊時,控制資訊116a可包括一位元,該位元在設定時指示無線通訊系統或其至少一部分根據第二操作模式操作。當設定位元時,不允許UE立刻接取系統,而是需要UE獲得藉由額外控制資訊116b提供之額外接取等級禁止資訊。如在迄今描述之實施例中,針對所有子系統之額外控制資訊116可僅在用於子系統中之一者的資源上傳輸,在所描繪之實施例中在子系統#3之資源上傳輸。
根據另一實施例,使用例如基於BAC之接取控制的第一操作模式僅在UE之初始附接期間被執行,參見例如圖7(a),而一旦UE用藉由網路獲得之額外接取控制資訊組配,便使用第二操作模式,參見例如圖7(b)。額外接取控制資訊可為映射資訊以將群組識別碼、子系統識別碼、特定裝置類型或特定服務映射至新界定之接取類別以用於接取控制的第二操作模式中。此允許各種參數至可用於接取控制之單一參數的靈活映射。
在初始步驟期間,在自gNB接收到基本系統資訊(參見圖7(a)中之訊息「0」)之後,UE可使用接取參數之第一集合例如第一或預設接取類別(參見圖7(a)中之訊息「1」及「2」)而在第一邏輯接取網路或預設接取網路上接取系統。在此初始接取嘗試中,UE並不具有詳述網路組配,諸如針對接取控制之接取類別。其可因此基於服務類型而非基於網路切片使用預先組配之接取類別、預設接取類別或組配。一旦決定接取類別,UE便讀取RRC系統資訊(參見圖7(a)中之訊息「3」及「4」),例如何接取類別被禁止且何接取類別不被禁止,以知曉UE是否被允許接取基地台(參見圖7(a)中之訊息「4」)。
一旦UE連接至網路,網路便用額外控制資訊116b組配UE(參見圖7(b)中之訊息「5」)。額外控制資訊可包括切片特定組配以及額外接取控制資訊,諸如映射資訊以將群組識別碼、子系統識別碼、裝置類型或服務類型映射至接取類別。如圖7(b)中所展示,此控制及映射資訊可藉由諸如非接取組織層協定(NAS)之較高層協定來提供。借助於NAS,經由5G基地台在UE與下一代網路之間交換訊息。
在用映射資訊組配UE之後,UE在第二模式中操作。在此模式中,UE在接取控制程序中考慮其新指派之接取類別(參見例如圖7(b))。在接取基地台之前,例如歸因於行動發起呼叫或會話,UE再次需要識別適用於此特定接取嘗試的接取類別(參見圖7(b)中之訊息「0」至「5」)。歸因於靈活組配,可存在各種準則,諸如對特定網路切片之接取、例如緊急呼叫之特定服務類型、特定終端機類型等。一旦知曉了接取類別,UE便檢查RRC系統資訊以確認此各別接取類別是否被禁止。根據實施例,可始終執行接取控制。
如圖7(a)中及圖7(b)中所描繪,此實施例之一個實施可在UE處使用NAS協定以界定針對接取嘗試之接取類別,而接取組織層處之UE RRC協定進行最終禁止檢查。此操作藉由比較接取類別與接收自基地台之RRC系統資訊來進行,從而指示經禁止或不被禁止的接取類別。禁止檢查因此涉及UE NAS與RRC層之間經由基元交換的的互動。倘若臨時禁止了系統,RRC可在此程序期間檢查禁止時序。倘若網路切片映射至接取類別,則網路可藉由在基地台中改變各別RRC系統資訊而控制對特定切片之接取。
根據BAC之第五實施例,若已獲得了子系統之接取控制資訊,則僅允許一接取。子系統被視為被禁止直至已獲得了接取控制資訊。可使用如上文在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控制資訊而提供接取控制資訊。根據其他實施例,接取控制資訊可經由專用RRC控制傳信而獲得。圖8展示接取控制資訊被分裂成用於所有UE之通用控制資訊116及用於各別子系統#1至#3之額外控制資訊1161 至1163 的實施例。如在迄今描述之實施例中,用於所有子系統之通用控制資訊116可僅在用於子系統中之一者的資源在所描繪之實施例中在子系統#3之資源上傳輸。用於各別子系統#1至#3之額外控制資訊1161 至1163 可在針對各別子系統之資源上傳輸。舉例而言,對於經支援之每一子系統,通用資訊116可向UE告知如頻帶或載波之資源以收聽從而獲得UE希望連接至之子系統的額外控制資訊。
此實施例為有利的,此係由於針對各別子系統之額外接取禁止資訊1161 至1163 提供更詳述資訊。舉例而言,除限制對子系統之接取外,亦可提供關於例如交談式服務之可接取服務的進一步限制,或關於諸如安全性服務之裝置的經允許UE類型、公用事業或網路業者之工作人員的其他限制。又,當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系統或其部分時,可為有益的是並不禁止所有其他子系統或所有其他服務;確切而言,可仍允許一些服務,例如針對公眾使用者之緊急呼叫。
根據BAC之第六實施例,控制資訊116可包括公眾警報訊息存在的指示符。此公眾警報訊息之存在可觸發UE以讀取額外禁止資訊,諸如上文參看第五實施例描述的彼等。公眾警報訊息基本上在2G/3G/4G系統中已知,從而例如發佈地震警報或海嘯警報。在系統區塊資訊中,例如,可提供一位元,該位元指示與公眾警報訊息相關之其他系統資訊可用且可被讀取。在下表中,給出指示符之實例。當經啟動或設定時,在授予接取之前UE需要讀取額外接取禁止資訊,且在此資訊基礎上,最終授予或不授予此資訊。
應注意,警報或錯誤指示符訊息中之接取控制可經組合,使得例如倘若阻斷接取,則使用者可獲得指示阻斷之原因的訊息。廣播訊息內容可包括指緊急情形或過載情形之訊息,或在特定日期且歷時特定持續時間之特定事件,或使用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服務的改變或特定日間及/或夜間。
根據BAC之第七實施例,本發明之控制接取方法包括針對特定子系統之UE的系統負載指示符查詢。舉例而言,在考慮PPDR子系統時,PPDR UE可在接取階段期間查詢系統負載,以便指示胞元中UE之數目/PPDR UE之胞元負載的百分數。基於此資訊,同一區內之PPDR UE可連接至主控PPDR UE,該主控PPDR UE自身連接至無線通訊系統,例如,連接至諸如巨型基地台或微型基地台的基地台。主控PPDR UE亦連接至同一涵蓋區內之一或多個從屬PPDR UE,且可以裝置至裝置方式例如在PC5介面上與此等從屬裝置通訊。此方法為有利的,此係由於其允許特定類型之多個UE限定特定子系統以經由主控UE連接至系統。
根據BAC之第八實施例,本發明之接取控制方法可允許位置特定接取。舉例而言,在公眾安全情形下,對網路之廣泛接取可為關鍵的。對網路之接取可經由至基地台之直接連接或經由直接連接之UE上之裝置至裝置(D2D)連接而達成,如例如上述第七實施例中所指示。甚至在第七實施例之狀況下或在其他情形下,可限制對基地台之直接接取,且UE中之接取控制資訊可強制UE首先檢查確認經由D2D與相鄰UE之連接可被達成。圖9展示根據第八實施例之位置特定群組接取的實例。圖9展示包括基地台eNB及如由箭頭「Uu 」所指示直接連接至基地台之多個使用者UE的胞元。倘若胞元內之使用者中的一者認識到,根據第八實施例之本發明之接取控制方案,不大可能直接接取基地台,UE可包括接取控制資訊,從而強制UE試圖進行例如經由PC5介面至相鄰UE的D2D連接。在圖9中,此等連接藉由箭頭「PC5」指示。舉例而言,當胞元之特定區域為擁擠的,使得自胞元之此區域對基地台之接取藉由基地台限制至減少數目個UE時,此方法可為有益的。在此狀況下,為了允許其他UE亦接取網路,UE可經由主控UE連接至基地台。關於接取控制之儲存於UE中的資訊可指示,間接連接有可能,使得當各別資訊經啟用或在資訊區塊中設定位元時,並未在進行至基地台之連接之位置的UE試圖經由D2D連接從而直接連接至UE,如下表中所指示。
主控使用者設備可將特定資訊自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繼至一或多個經阻斷從屬使用者。經中繼資訊可包括: (1)在下行鏈路方向上之中繼控制及/或資料通道,或 (2)在上行鏈路方向上之中繼控制及/或資料通道,或 (3) (1)及(2)兩者。第二態
在迄今描述之實施例中,上述新接取控制參數已在按子系統基礎上提供或引入。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方法;確切而言,根據本發明方法之第二態樣,接取控制可被分裂成被稱作基本接取控制(BAC)之第一部分及被稱作詳述接取控制(DAC)的第二部分。BAC及DAC可皆為例如SIB中之系統資訊的部分,該SIB在連接至系統時被提供至UE。
BAC界定接取控制參數之第一集合,例如,上文參看圖4至圖9所描述之彼等。BAC可為在以上實施例中描述之控制資訊116的部分,且可在針對子系統中亦被稱作錨定子系統之一者的資源上遞送。DAC界定接取控制參數之第二集合。DAC包括針對子系統中之一者或全部的額外接取控制參數。根據實施例,針對不同子系統之DAC可使用錨定子系統之資源來提供。根據其他實施例,子系統之DAC可使用指派給對應子系統之資源來提供。
圖10示意性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之第一實施例的使用BAC及DAC之接取控制階層。BAC及DAC可經提供作為上述控制訊息116之部分。子系統之BAC 118及多個DAC 1201 至1203 藉由錨定子系統來提供。
替代地,基本無線電接取控制(BAC 118)為經廣播之無線電資源控制系統資訊之部分,而詳述接取控制(DAC 120)為專用RRC傳信之部分或非接取組織層協定之部分。在初始附接程序(參見例如圖7(a))中,使用具有預先組配或預設DAC的BAC。此初始附接程序可在無任何專用傳信情況下基於胞元範圍之BAC系統資訊而進行。一旦授權了UE接取,UE便將連接至基地台及網路,該網路將提供額外詳述接取控制參數(參見例如圖7(b))。任何後續接取嘗試可考慮BAC資訊連同網路組配之DAC資訊。此程序基於基本接取控制允許具有最小傳信額外耗用的快速初始接取,而將來之任何其他接取亦允許接取控制之更詳細組配。
根據第二實施例,DAC資訊可使用指派給對應子系統之資源而提供於每一子系統內。圖11展示根據第二實施例之接取控制階層,其中DAC資訊藉由各別子系統提供。不同於圖10中之BAC,BAC使用分配至針對錨定子系統之邏輯RAN之資源來提供,而針對各別子系統x及y之DAC 102x 、120y 使用分配至各別子系統x及y之邏輯RAN的資源來傳信。
倘若UE連接至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則UE讀取各別子系統中之每一者的DAC。替代地,每一子系統映射至接取類別。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實施例,每子系統之DAC可在不同頻率上以時分多工(TDM)方式來排程,該方式允許UE以依序方式使用單一接收器接收DAC,此避免需要在UE處實施多個接收器,該等接收器在不同頻率上並行地起作用。
在下文中,用於在諸如5G系統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獲取總體系統資訊的實施例參看圖12來描述。一旦基本胞元搜尋及同步已藉由將要連接至無線通訊系統之UE完成,便進行程序。首先,獲取MIB 122。MIB 122可含有基本組配參數,諸如系統頻寬、系統訊框編號、天線組配等。一旦已讀取了MIB 122,則獲取在下文被稱作必需SIB的一或多個必需系統資訊區塊124。必需SIB 124包括BAC 118(參見圖10及圖11)。系統資訊之獲取可為複雜的,且可花費一些時間用於UE。程序可需要在每一胞元中且在諸如連接之中斷、重新建立或類似者的特定事件之後有規律地重複。將接取控制分裂成BAC及DAC之優勢為,一旦BAC已經由必需SIB 124成功地接收到,UE便可接取系統。可能不必要等待藉由其他SIB 1261 至126n 轉遞之所有DAC參數。此加速連接建置程序且減小UE處系統資訊之必要處理。舉例而言,當無線系統係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時,例如,在常規操作期間,一旦基地台已讀取了包括BAC 118之必需SIB 124,共用RAN資源,且UE可進行進一步連接程序如RACH程序以連接至基地台。其他SIB 1261 至126n 可能並不如必需SIB 124一般頻繁地傳輸,其在減小或小頻寬容量之情形下為有利的。替代等待所有其他SIB 1261 至126n 被最終排程,UE可能例如使用UE決定連接至之子系統之SIB經由專用系統資訊已請求了特定SIB的排程。
因此,如圖12中所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UE獲取MIB 122且基於在MIB 112獲得之資訊,UE解碼必需SIB 124以便獲得接取控制參數(BAC)之第一集合。倘若第一接取控制參數解碼成功,則允許UE接取系統。倘若第一接取控制解碼失敗,則禁止UE立即接取系統,且UE在接取系統之前必須解碼其他SIB 126(至少針對待接取之子系統的彼等),包括接取控制參數(DAC)之第二集合。使用DAC資訊,基地台可限制對特定使用者、特定服務或如上文關於第一態樣描述之特定子系統的接取。倘若第二接取控制資訊解碼亦失敗,則UE根本並未被允許接取系統或子系統。
本發明之方法為有利的在於,當系統係在第一操作模式如在常規操作時,UE可藉由讀取僅BAC資訊而更快速地接取系統,BAC資訊如上文所解釋可限於僅幾個位元。僅在使得系統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之特定事件狀況下,程序需要在系統可被接取之前讀取例如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的DAC參數。
根據其他實施例,本發明之接取控制方案可經實施以確保針對特定子系統之最高可靠性。此操作藉由完全隔離用於傳信針對特定子系統之控制資訊的資源與剩餘子系統之資源來達成。圖13為針對諸如PPDR子系統#1之特定子系統之控制信號與通道之隔離的示意性表示。如圖13中所描繪,採用類似於圖3中之系統的系統。當系統係在第一操作模式時,資源在經由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1141 至1144 接取之各別子系統之間共用。針對所有子系統之控制資訊116使用錨定系統#3之資源來傳輸。然而,在特定事件狀況下或當系統由於其他原因正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時,本發明之方法以一方式引起重新組配,使得經隔離資源用於傳信一或多個子系統的控制資訊。在圖13之實施例中,假設,PPDR子系統#1例如歸因於緊急事件情形而欲隔離。在此狀況下,專用控制資訊116'在針對PPDR子系統#1之各別資源上傳信,其足以提供例如針對在災難或類似者期間之急救力量之群組呼叫的基本通訊手段。
為了實施圖13之實施例,根據其他實施例,在諸如共用載波之共用資源上對子系統#1之支援被停止,且子系統#1開始在隔離之專用載波上操作。根據實施例,隔離特定子系統之決策可基於空中每子系統之系統負載,例如,特定UE之數目、連接至子系統之特定類型、每子系統之總體或每使用者之輸貫量等,或特定處理資源之負載,例如,處理能力或緩衝器填充,或特定輸送資源,例如前程或回程能力。隔離特定子系統之決策亦可藉由網路側經由自基地台至核心網路或操作及維護(O&M)中心之介面進行。
根據其他實施例,在停止共用資源上對PPDR子系統的支援之前,RRC層可交遞或重新導向所有主動PPDR UE,例如RRC連接UE至現用於PPDR子系統#1的資源。第三態樣
迄今描述之實施例係關於下行鏈路中系統資訊的獲取。於在下行鏈路中獲取之資訊的基礎上成功接取控制之後,UE準備好以例如經由上行鏈路中之隨機接取通道(RACH)接取系統。圖12展示用於接取系統之此等額外步驟。於系統在第一操作模式中操作之狀況下在必需SIB 124中成功獲取系統資訊之後或在獲取DAC參數之後,起始RACH程序128。一旦已完成了接取程序,便可請求或獲得其他專用系統資訊130。
圖14展示針對子系統#1至#4的左側之下行鏈路中(如圖3中)且右側之上行鏈路中各別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1141 至1144 的示意性表示。在下行鏈路中,控制資訊116可如上文關於第一態樣及第二態樣所描述而分佈。基地台可分配針對共同RACH 132之資源用於所有子系統,或可分配針對專用RACH 1341 至1344 的資源用於每一子系統#1至#4。在圖14中,共同RACH 132展示為已分配有僅錨定子系統#3之邏輯RAN 1143 的資源。共同RACH資源132可橫跨分配至多個子系統中資源,此係由於需要之資源量可為相當大的。取決於由必需SIB 124提供之資訊,UE可能並不知曉,多個子系統在此時間點予以提供。在RACH程序期間,如上文參看圖4所提及,衝突可發生,且資源之過度供應經習知地提供以限制衝突機率。系統可以1%至10%之RACH負載操作以具有小的衝突似然度。然而,此意謂,浪費了預留之RACH資源的90%至99%。
本發明之實施例介紹一種允許共同RACH 132、專用RACH 1341 至1344 或其亦被稱作混合模型的一組合之靈活使用的方法。
舉例而言,當無線通訊系統或其部分在第一操作模式中例如在常規操作期間操作時,不大可能考慮RACH過載,且可使用共同RACH 132。共同RACH 132可取決於子系統特定參數藉由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不同地使用。舉例而言,mMTC UE可支援具有若干再傳輸之窄頻帶RACH傳輸,而eMBB或URLLC UE使用更快速之寬頻帶RACH傳輸。不同UE類型可使用相同資源;然而,可使用不同無線電參數。此等參數可經由系統資訊來提供,或可藉由系統標準來硬寫碼,例如藉由mMTC UE支援之最大頻寬界定為180 kHz(IoT裝置),而eMBB UE始終支援20 MHz或以上的頻寬。儘管使用相同RACH資源,但可在子系統之間發生變化之其他RACH參數可為子系統特定RACH傳輸功率、RACH功率增加參數及重複或後移參數。
根據實施例,例如,基於成功RACH接收之數目,基地台可監測胞元之負載,例如,經連接UE之數目、總體輸貫量或PRB使用量以及共同RACH資源之負載。一旦負載超出特定臨限值,便可識別為高負載情形,且系統可以不同方式作出反應。根據第一實施例,若共同RACH資源經過載,則可增加針對共同RACH 132指派之資源的數目。根據另一實施例,本發明之上述接取控制可經致動以便約束或禁止藉由UE進行的任何新接取嘗試。
根據本發明方法的實施例,在負載情形下,系統可自提供用於所有子系統之共同RACH 132切換至使用專用RACH 1341 至1344 之系統,或使用混合模型,該混合模型使用共同RACH 132及專用RACH資源1341 至1344 兩者。舉例而言,在高負載下,基地台可決定組配專用RACH用於子系統中之一或多者。來自該子系統之所有UE開始使用專用RACH。共同RACH可位於錨定系統中,而專用RACH可位於其他子系統內。
根據其他實施例,當應用混合模型時,共同RACH 132可用於僅初始接取,且專用RACH 1341 至1344 可用於已經已連接之UE,例如,已經由系統資訊用專用RACH資源組配或具有足夠時間以讀取所有系統資訊的彼等UE。取決於RACH之建立原因,例如,諸如連接建置、連接重新建立、交遞、追蹤區域更新之控制傳信的種類,UE可使用共同RACH或專用RACH。舉例而言,當UE在新胞元中發送RRC連接建置訊息時,該UE可使用共同RACH來接取胞元,或其可將專用RACH用於RRC連接重新建立。在第一狀況下,專用RACH在此時間可能不被UE知曉,此係由於系統資訊尚未被接收到。
在另一實施例中,共同RACH之資源指示的傳信可為必需SIB之部分,且專用RACH資源可在稍後時間及/或以不同頻率經由其他SIB傳信。此示意性地描繪於圖15中,從而展示針對使用RACH資源之系統資訊的獲取。初始地,獲得MIB 122,繼之以獲取必需SIB 124。在稍後時間點,可獲得其他SIB 1261 至126n 。倘若UE能夠在必需SIB 124基礎上接取系統,UE便使用共同RACH,如128a處所指示。一旦完成了RACH程序,便可請求專用系統資訊,如130處所指示,且可向UE告知,例如,對於子系統中之特定子系統或對於所有子系統,可使用專用RACH,如136處所指示。
倘若在必需SIB 124基礎上對系統之接取不可能,則如上文所概述,UE獲得其他SIB 126,對系統之接取可在該等SIB基礎上進行。若接取有可能,則UE經進一步傳信以將專用RACH用於連接建置,如138處所指示。在此實施例中,其他SIB可包括關於專用RACH之額外資訊。
依據傳信額外耗用,若亦被稱作共同RACH資源的包括關於共同RACH之資源之資訊的必需SIB之傳信週期性高於亦被稱作專用RACH資源之包括關於專用RACH之資源之資訊的其他SIB 1261 至126n 的傳信週期性,則傳信額外耗用為有利的。具有時間關鍵控制資訊或服務請求之UE節省時間,此係由於其可使用共同RACH而非專用RACH。另外,系統資訊之傳信更頻繁,歸因於多個子系統之資源彙總,共同RACH相較於專用RACH可具有較大資源集區,亦即,RACH資源經更頻繁地排程,藉此減小針對延遲關鍵應用及服務的總體潛時。
如上文所提及,使用共同RACH以連接至基地台之UE亦可經由專用RRC傳信請求更多系統資訊,例如,關於專用RACH資源組配之額外系統資訊或含有專用RACH資源之另一子系統的組配。
根據其他實施例,RACH前置碼序列空間可經分裂,亦即,共同RACH資源可不利用所有前置碼,但特定前置碼針對專用RACH資源予以留出。在習知RACH設計(參見3GPP TS 36.211)中,已存在不同前置碼集合。UE取決於待發送之資料數量或基於其通道品質而選擇其前置碼序列。此概念在實施網路切片時亦可用於各別子系統。
根據其他實施例,必需SIB資訊受到限制在於,為了提供快速接取,指示專用RACH資源之存在而非明確地指示必需SIB中之共同RACH資源,如下表中所展示。
特定服務或特定UE類型可收容(case)UE至共同RACH或專用RACH。對於非延遲關鍵服務類型,UE可始終使用專用RACH,亦即,UE等待直至其知曉專用RACH且直至RACH資源經排程的時刻。舉例而言,當考慮PPDR子系統時,可靠性相較於潛時具有較高重要性,直至呼叫建置。因此,儘管MIB及SIB在分配至錨定子系統的與其他子系統共用的資源上發送,但專用RACH可經連續組配,使得總體下行鏈路控制額外耗用被減小,同時仍提供最高可靠性。基地台可以特定時間間隔提供專用RACH資源。時間間隔對於具有預設值之特定切片為固定的,或可經由來自核心網路例如核心網路內之O&M實體之訊息而變更。
根據其他實施例,共同RACH可能並非支援所有RACH格式。舉例而言,mMTC UE或裝置可以不同涵蓋增強模式操作以提供深的室內涵蓋。對於此等裝置,需要較高鏈路預算來連接至系統,且共同RACH並未為了提供極端涵蓋度最佳化。為了獲得需要之鏈路預算,mMTC裝置可限制其傳輸頻寬以將其電力濃縮至小的資源集合。此外,其可需要大量再傳輸以連接至系統。雖然共同RACH資源可用於基本涵蓋,但專用RACH資源可支援極端涵蓋增強模式中的一些。根據其他實施例,可存在低複雜度裝置,該等低複雜度裝置具有不同於共同裝置之特性的特性,且亦可需要專用RACH資源。此等低複雜度UE之實例可為具有單一天線、具有僅半雙工操作、具有減小之傳輸頻寬及減小之處理能力亦即波峰資料速率的UE。
根據其他實施例,在特定情形下,可能需要提供RACH資源隔離。舉例而言,對於PPDR子系統,當有必要隔離針對RACH程序之資源以便允許所涉及之力量之間的可靠通訊時,可存在已知事件。以類似方式,在大規模事件下,系統之負載可為高的,使得RACH過載不可被完全排除,即使當應用本發明之調適性接取控制時。在此等狀況下,一些子系統可始終在上行鏈路中使用專用RACH資源,同時其在下行鏈路中共用資源。在此狀況下,可需要專用RACH資源之存在藉由必需SIB明確地傳信。
根據上述實施例,利用可經調適性地組配之專用RACH資源,系統資訊因此需要被更新。根據實施例,藉由基地台伺服之UE可被通知藉由對應系統資訊改變通知及/或系統資訊之各別值標籤做出的系統資訊之改變。一旦UE已讀取了各別新系統資訊,UE便開始使用新組配之專用RACH資源。
根據又其他實施例,歸因於藉由各別子系統提供之不同服務的不同需求,例如,在5G系統中,可使用針對不同子系統之不同RACH程序。此外,對於上述四步驟RACH程序,由於其可根據諸如LTE方法之習知方法而使用,亦可存在用於超低潛時服務之兩步驟RACH程序。圖16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兩步驟RACH程序之示意圖。在上述習知四步驟程序中,雖然在第一訊息中發送僅一前置碼,但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展示於圖16中之兩步驟程序已在第一訊息中輸送諸如UE識別碼、緩衝器狀態報告及其他第一資料的第一上行鏈路資訊。可考慮此情形作為單一訊息中習知訊息及ƒ的組合。以類似方式,新訊息‚中之下行鏈路回應已含有習知下行鏈路訊息„的內容解析度。
根據實施例,基地台可組配不同RACH程序用於不同子系統,且UE可首先於在固定子系統上之必需SIB中傳信之共同RACH資源基礎上使用習知四步驟RACH程序而連接至網路。一旦已連接,UE便可經由其他SIB獲得額外控制資訊。額外控制資訊可含有兩步驟RACH程序。習知程序與兩步驟程序之間的實體RACH資源可相同或可為不同資源。
取決於UE之組配或取決於子系統之組配,UE可使用兩步驟程序或四步驟程序。舉例而言,一旦UE連接至子系統並組配,使用URLLC服務之UE便可較佳地使用兩步驟RACH程序。在一些子系統中,兩個程序可用於同一UE,且可存在與將使用哪一程序相關之其他準則。舉例而言,兩步驟RACH程序可在特定UE狀態例如RRC非作用中狀態下使用。根據其他實施例,其可用於傳輸小型封包,且基地台可傳信可經由兩步驟RACH程序傳輸之封包的大小。根據又其他實施例,兩步驟RACH程序可用以加速特定RRC控制訊息,例如,自非作用中RRC至已連接RRC的狀態轉變。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可存在每子系統之不同RRC狀態。在諸如LTE系統之習知系統中,系統僅具有兩個狀態,即RRC已連接狀態及RRC空閒狀態,如圖17中示意性地描繪,從而表示用於無線通訊系統諸如5G系統之RRC狀態模型,。在RRC連接狀態下,UE可經由共用通道傳輸並接收資料。UE具有UE識別碼,且位置在胞元層級為已知的。行動性藉由基地台基於UE量測來處置。在不存在進行中之資料傳輸時,習知地使用RRC空閒狀態。UE可僅在下行鏈路中接收傳呼且可僅在上行鏈路中使用RACH以連接至系統,且在此狀態下,UE未能在eNB或基地台處知曉,並不具有UE識別碼且其位置在傳呼區域層級知曉。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添加額外狀態,例如,RRC非作用中狀態。狀態可用以傳輸不頻繁的小型封包。益處為,UE並非始終必須自RRC空閒狀態轉變至RRC已連接狀態用於發送小型封包。在此狀況下,待交換之控制訊息的數目及控制資料之大小可大於實際封包大小。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UE在連接至特定子系統時可能並非使用所有現有狀態。舉例而言,使用eMBB系統之UE可能並不需要RRC非作用中狀態,此係由於不存在小型封包需要被傳輸。此等狀態之任一使用可針對使用此子系統之UE通常受到約束,例如,此可在針對特定UE類型或服務之規範中隱含地硬寫碼,或一些狀態可在控制資訊基礎上按子系統予以約束。舉例而言,當考慮PPDR子系統時,對於給定時間或通常,可靠性相較於功率節省具有較高優先權,且PPDR子系統可詢問UE以在特定事件期間例如在關鍵任務操作期間保持於RRC已連接模式。RRC狀態約束之控制基於自無線電接取層之觸發可為調適性的從而作為RRC之部分,或可基於特定載入準則,或可基於自核心網路或操作及維護伺服器獲得的資訊。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在如圖2中所描繪之無線通訊系統中實施,該無線通訊系統包括基地台、使用者,如行動終端機或IoT裝置。根據實施例,使用者或使用者設備可為在以下各者內部實施之裝置:移動載具,如例如汽車或機器人的移動載具;或飛行裝置,例如無人駕駛飛行器(UAV)或飛機。圖18為用於在傳輸器TX與接收器RX之間傳達資訊之無線通訊系統200的示意性表示。傳輸器TX可包括一或多個天線ANTTX 或具有多個天線元件之天線陣列。接收器RX可包括一或多個天線ANTRX 。如箭頭202所指示,信號經由無線通訊鏈路如無線電鏈路在傳輸器TX與接收器RX之間傳達。無線通訊系統可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來操作。
舉例而言,如UE之接收器RX藉由如基地台之傳輸器TX伺服,且可接取無線通訊網路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的至少一者。接收器RX經由一或多個天線ANTRX 自傳輸器TX接收無線電信號。無線電信號包括:控制信號,其指示指派給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無線通訊網路的實體資源及/或用於接收器RX從而接取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的接取控制資訊。接收器RX包括信號處理器204以處理來自基地台之控制信號。傳輸器TX伺服無線通訊網路之胞元中的接收器RX,該無線通訊網路具有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傳輸器TX經由一或多個天線ANTTX 與如接收器RX之多個使用者通訊,多個使用者待由基地台伺服從而接取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的一或多者。傳輸器TX包括信號處理器206以產生控制信號以選擇性地控制無線通訊網路的指派給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實體資源及/或控制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對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
雖然已在一設備之情況下描述了所描述之概念之一些態樣,但清楚的是,此等態樣亦表示對應方法之描述,其中一區塊或裝置對應於一方法步驟或一方法步驟之一形貌體。類似地,方法步驟之上下文中所描述的態樣亦表示對應設備之對應區塊或項目或形貌體的描述。
本發明之各種元件及形貌體可使用類比及/或數位電路以硬體實施,經由指令藉由一或多個通用或專用處理器的執行以軟體實施,或作為硬體與軟體之組合來實施。舉例而言,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在電腦系統或另一處理系統之環境中實施。圖19說明電腦系統300之實例。單元或模組以及由此等單元進行之方法的步驟可在一或多個電腦系統300上執行。電腦系統300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302,如專用或通用數位信號處理器。處理器302連接至通訊基礎架構304,如匯流排或網路。電腦系統300包括例如隨機接取記憶體(RAM)之主記憶體306以及例如硬碟機及/或抽取式儲存磁碟機之次要記憶體308。次要記憶體308可允許電腦程式或其他指令載入至電腦系統300中。電腦系統300可進一步包括通訊介面310以允許軟體及資料在電腦系統300與外部裝置之間傳送。通訊可呈能夠由通訊介面操控的電子、電磁、光學或其他信號之形式。通訊可使用導線或纜線、光纖、電話線、蜂巢式電話鏈路、RF鏈路及其他通訊通道312。
術語「電腦程式媒體」及「電腦可讀媒體」用以通常指有形儲存媒體,諸如抽取式儲存單元或安設於硬碟機中的硬碟。此等電腦程式產品為用於將軟體提供至電腦系統300之構件。亦被稱作電腦控制邏輯之電腦程式儲存於主記憶體306及/或次要記憶體308中。電腦程式亦可經由通訊介面310接收。電腦程式在執行時使得電腦系統300能夠實施本發明。詳言之,電腦程式在執行時使得處理器302能夠實施本發明之程序,諸如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的任一者。因此,此電腦程式可表示電腦系統300之控制器。在使用軟體實施本發明之情況下,軟體可儲存於電腦程式產品中且使用抽取式儲存磁碟機、如通訊介面310之介面而載入至電腦系統300中。
以硬體或以軟體之實施可使用上面儲存有電子可讀控制信號的數位儲存媒體進行,例如使用雲端儲存器、軟碟、DVD、Blue-Ray、CD、ROM、PROM、EPROM、EEPROM或FLASH記憶體進行,該等電子可讀控制信號與可規劃電腦系統協作(或能夠與可規劃電腦系統協作),使得進行各別方法。因此,數位儲存媒體可為電腦可讀的。
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包含具有電子可讀控制信號之資料載體,該等控制信號能夠與可規劃電腦系統協作,使得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一者。
大體而言,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實施為具有程式碼之電腦程式產品,當電腦程式產品於電腦運行上時,程式碼可操作從而進行該等方法中之一者。程式碼可例如儲存於機器可讀載體上。
其他實施例包含儲存於機器可讀載體上之用於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一者的電腦程式。換言之,本發明之方法之實施例因此為具有程式碼之電腦程式,該程式碼在電腦程式於電腦上運行時用於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的一者。
因此,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實施例為資料載體(或數位儲存媒體,或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記錄於其上的用於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一者的電腦程式。因此,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實施例為表示用於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的一者之電腦程式之資料串流或信號序列。資料串流或信號序列可(例如)經組配以經由資料通訊連接例如經由網際網路而傳送。另一實施例包含處理構件,例如經組配或經調適以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的一者的電腦或可規劃邏輯裝置。另一實施例包含上面安設有用於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一者的電腦程式之電腦。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規劃邏輯裝置(例如,場可規劃閘陣列)可用以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的功能性中之一些或全部。在一些實施例中,場可規劃閘陣列可與微處理器協作,以便進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一者。通常,該等方法較佳地由任何硬體設備來進行。
上述實施例僅說明本發明之原理。應理解,對本文中所描述之佈置及細節的修改及變化對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為顯而易見。因此,意圖為僅受接下來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限制,且不受藉由本文中之實施例之描述及解釋所呈現的特定細節限制。
100‧‧‧無線網路/無線電接取網路(RAN)
102‧‧‧核心網路
1061、1062、1063、1064、1065‧‧‧胞元
1081、1082、1083、1121、1122Uu、PC5、202‧‧‧箭頭
1101、1102‧‧‧IoT裝置
1141、1142、1143、1144‧‧‧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
116‧‧‧下行鏈路控制資訊
116'‧‧‧專用控制資訊
116a‧‧‧第一控制資訊
116b‧‧‧第二控制資訊
1161、1162、1163‧‧‧控制資訊
118‧‧‧基本接取控制(BAC)
1201、1202、1203、102x、120y‧‧‧詳述接取控制(DAC)
122‧‧‧主控資訊區塊(SIB)
124‧‧‧必需系統資訊區塊
1261、1262、126n‧‧‧其他主控資訊區塊(SIB)
128‧‧‧隨機接取通道(RACH)程序
132‧‧‧共同隨機接取通道(RACH)
1341、1342、1343、1344‧‧‧專用隨機接取通道(RACH)
200‧‧‧無線通訊系統
204、206‧‧‧信號處理器
300‧‧‧電腦系統
302‧‧‧處理器
304‧‧‧通訊基礎架構
306‧‧‧主記憶體
308‧‧‧次要記憶體
310‧‧‧通訊介面
312‧‧‧其他通訊通道
eNB1、eNB2、eNB3、eNB4、eNB5‧‧‧基地台
UE1、UE2、UE3‧‧‧使用者
TX‧‧‧傳輸器
RX‧‧‧接收器
ANTTX、ANTRX‧‧‧天線
現參考附圖進一步詳細地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其中: 圖1為用於使用網路切片之概念實施不同服務之系統的示意性表示; 圖2展示圖1之無線通訊系統之無線網路或無線網路基礎架構之實例的示意性表示; 圖3為無線通訊系統之實施邏輯網路之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的示意性表示; 圖4說明習知四步驟RACH程序; 圖5展示用於在日間期間相對於mMTC操作對eMBB操作設定優先權的實施例; 圖6在左側展示圖3的採用系統之常規操作亦即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工作的情形,且在右側展示系統之於在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例如在緊急狀況下操作的組配; 圖7展示用於在額外接取控制資訊基礎上實施控制接取的實施例; 圖7(a)及圖7(b)展示用於使用在UE之初始附接期間執行之第一操作模式實施控制接取且一旦UE藉由網路用額外接取控制資訊組配便使用第二操作模式實施控制接取的另一實施例; 圖8展示系統資訊區塊分裂成用於所有UE之通用控制資訊及用於不同子系統之額外控制資訊的實施例; 圖9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位置特定群組接取; 圖10示意性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使用基本接取控制及詳述接取控制之接取控制階層; 圖11示意性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具有藉由子系統提供之詳述接取控制資訊的接取控制階層; 圖1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獲取系統資訊之方塊圖; 圖13為針對諸如PPDR(公眾保護及災難救援)子系統之特定子系統的控制信號及通道之隔離的示意性表示; 圖14展示在下行鏈路中及上行鏈路中實施邏輯網路之無線通訊系統的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的示意性表示; 圖15示意性地展示針對RACH資源之使用的系統資訊之獲取; 圖16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兩步驟RACH程序之示意圖; 圖17示意性地表示用於諸如5G系統之無線通訊系統之RRC狀態模型; 圖18為用於在傳輸器與接收器之間傳達資訊之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性表示;且 圖19說明單元或模組以及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描述的該等方法之步驟可執行所在的電腦系統之實例。

Claims (95)

  1. 一種用於具有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無線通訊網路的基地台,其中: 該基地台經組配以與待由該基地台伺服從而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多個使用者通訊,且 該基地台經組配以選擇性地控制該無線通訊網路的指派給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實體資源及/或控制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對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
  2. 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其中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包含一或多個網路切片,且其中控制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之該接取的資訊包含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之一接取等級或一接取類別。
  3. 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其中 在該無線通訊網路之一第一操作模式期間,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允許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例如eMBB、URLLC、eMTC)中之一或多者,且 在該無線通訊網路之一第二操作模式期間,該基地台經組配以 - 調適性地限制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對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及/或 - 調適性地控制該等實體資源在該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當中的分佈,及/或 - 取決於使用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服務之一或多個服務特性而調適性地控制待使用的該等實體資源,及/或 - 調適性地減小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的一數目。
  4. 如請求項3之基地台,其中為了調適性地限制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對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該基地台經組配以 - 逐漸地減小被允許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的該數目,及/或 - 至少臨時禁止一或多個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及/或 - 至少臨時禁止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被接取。
  5. 如請求項4之基地台,其中為了至少臨時禁止一或多個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向該使用者傳信一禁止時間,該禁止時間指示該使用者應下次嘗試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的時間。
  6. 如請求項3之基地台,其中為了調適性地減小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的該數目,該基地台經組配以 - 至少臨時禁止該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以便增加用於該等未經禁止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該等可用實體資源,或 - 允許僅接取該等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單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或接取該等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子集,以便增加用於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該單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或該子集的該等可用實體資源。
  7. 如請求項6之基地台,其中為了臨時禁止該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該基地台經組配以控制該使用者保持在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上並向該使用者傳信對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被臨時禁止。
  8. 如請求項3之基地台,其中為了調適性地控制該等實體資源在該多個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當中的該分佈,該基地台經組配以 - 修改分配至該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實體資源的一數目,及/或 - 限制或暫時中止使用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或多個服務,及/或 - 相對於一或多個經停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增加該等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一排程優先權,或相對於該一或多個經啟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的該排程優先權降低一或多個經停用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的該排程優先權。
  9. 如請求項8之基地台,其中為了限制或暫時中止使用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或多個服務,該基地台經組配以 - 針對使用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服務的一或多個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自不同服務品質(例如視訊品質、頻寬、例如依據一給定時間間隔中資源授予之數目的潛時)選擇針對該服務之一服務品質,或 - 針對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或多個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對使用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該等服務中的一者設定優先權。
  10. 如請求項4之基地台,其中該第二操作模式係回應於一特定事件而判定。
  11. 如請求項10之基地台,其中該特定事件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 - 一特定緊急情形, - 該無線通訊網路之至少一部分的一過載情形, - 使負載在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間平衡之一需要, - 向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者提供最高恢復能力之一需要, - 在一特定日期且歷時一特定持續時間的一特定事件, - 使用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服務的改變, - 一特定日間及/或夜間,及/或 - 特定重新發生事件的一排程。
  12. 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其中 該無線通訊網路經組配以啟用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多個執行個體,該多個執行個體使用不同載波(載波頻率、胞元識別碼、如FDD或TDD之接取技術類型、子訊框組配細節),且 當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執行個體被禁止時,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將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中之一或多者重新導向至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另一執行個體的該等載波。
  13. 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使用藉由該無線通訊網路提供之用於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之共同下行鏈路系統資訊(例如RRC-廣播通道)進行該控制。
  14. 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使用由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使用之一特定通訊協定之傳信而進行該控制。
  15. 如請求項14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經由一控制訊息向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使用者傳信以停止或減小一特定動作(例如經由一DASH SAND訊息「停止串流傳輸/請求新資料」)。
  16. 如請求項1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傳信控制資訊以向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告知一特定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由該無線通訊網路支援抑或不由該無線通訊網路支援。
  17. 如請求項1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傳信控制資訊以將對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限於僅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
  18. 如請求項17之基地台,其中限制接取之該控制資訊包括該使用者之一設備類型(例如IMEI)或該使用者之一軟體版本(例如IMEI-SV)。
  19. 如請求項1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傳信控制資訊以至少臨時禁止一或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
  20. 如請求項1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傳信控制資訊以至少臨時限制對使用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服務之特定服務類型的接取。
  21. 如請求項1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將控制資訊廣播至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以指示將在接取之前獲得額外接取控制資訊,該額外接取控制資訊控制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對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
  22. 如請求項21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廣播該控制資訊,即,將在該第二操作模式期間獲得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額外接取控制資訊,使得一或多個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並不被允許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但需要獲得該額外接取控制資訊。
  23. 如請求項21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使用RRC協定廣播該接取控制資訊至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且使用NAS協定廣播該額外接取控制資訊至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
  24. 如請求項21之基地台,其中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被禁止直至獲得該額外接取控制資訊。
  25. 如請求項21之基地台,其中該額外接取控制資訊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 - 限制對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的資訊,及/或 - 限制對使用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特定服務(例如交談式服務)之接取的資訊,及/或 - 限制對特定使用者及/或裝置類型(例如安全性服務之裝置、公用事業或網路業者之工作人員)之接取的資訊。
  26. 如請求項13之基地台,其中,當對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被阻斷或限制時,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廣播一訊息至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該訊息指示該限制或阻斷之原因。
  27. 如請求項26之基地台,其中該廣播訊息內容包括一訊息,其提及 - 一緊急情形,或 - 一過載情形,或 - 在一特定日期且歷時一特定持續時間的一特定事件,或 - 使用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服務的改變,或 - 一特定日間及/或夜間。
  28. 如請求項13之基地台,其中,當對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對於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中之一些被阻斷時,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向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網路(巨型、微型、微微網路)之一主控使用者傳信以連接至同一涵蓋區內之從屬使用者從而用於在一裝置至裝置介面上之一通訊,其中該等從屬使用者包括該等經阻斷使用者中之至少一些。
  29. 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其中該控制信號包含接取控制參數之一第一集合及接取控制參數之一第二集合。
  30. 如請求項29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使用該RRC協定廣播接取控制參數之第一集合且使用該NAS協定廣播接取控制參數之該第二集合。
  31. 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傳信包括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控制參數之一第一集合的基本接取控制(BAC)資訊,及包括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控制參數之一第二集合的詳述接取控制(DAC)資訊。
  32. 如請求項31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相較於該DAC資訊更頻繁地傳信該BAC資訊。
  33. 如請求項31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使用頻率及/或時間及/或空間中之不同實體資源來傳信該BAC資訊及該DAC資訊。
  34. 如請求項3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使用分配至一特定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實體資源傳信該特定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該DAC資訊。
  35. 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其中為了選擇性地控制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該基地台經組配以隔離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之該等實體資源與另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該等實體資源。
  36. 如請求項35之基地台,其中隔離一特定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決策係基於空中每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系統負載(例如連接至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特定UE或服務類型之數目、每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總體或每使用者輸貫量等)及/或基於特定處理之負載(例如處理能力、緩衝器)及/或輸送資源之負載(例如去程、回程容量)。
  37. 如請求項35之基地台,其中隔離一特定邏輯網路之決策係經由至該基地台之一介面藉由一核心網路來提供。
  38. 如請求項35之基地台,其中,在對共用實體資源之支援被停止之前,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將一些或所有主動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交遞或重新導向至該等經隔離實體資源。
  39. 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其中,在該第一操作模式期間,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分配共同RACH資源以用於所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從而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經由SIB而傳信)。
  40. 如請求項39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界定針對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之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的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特定RACH傳輸參數。
  41. 如請求項40之基地台,其中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特定RACH傳輸參數包括 - 若干再傳輸情況下之一窄頻帶RACH傳輸,及/或 - 一寬頻帶RACH傳輸,及/或 - 無線電參數,及/或 - RACH傳輸功率,及/或 - RACH功率增加參數及接收,及/或 - 退減參數。
  42. 如請求項39之基地台,其中,在該第二操作模式期間,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增加針對該共同RACH指派之該等資源,或禁止胞元進行新接取嘗試。
  43. 如請求項39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自提供針對所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該等共同RACH資源切換至提供待用於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之專用RACH資源以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其中除該等共同RACH資源外或替代該等共同RACH資源,亦使用該等專用RACH資源。
  44.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在該第二操作模式期間自提供該等共同資源切換至提供該等專用RACH資源。
  45.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該等共同RACH資源用於僅一初始接取(例如連接建置、交遞),且其中該等專用RACH資源用於已連接之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例如連接重新建立、追蹤區域更新)。
  46.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相較於該等共同RACH資源之一資源指示在一稍遲時間點及/或以一不同頻率傳信該等專用RACH資源之一資源指示。
  47.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相較於該等專用RACH資源之該資源指示更頻繁地傳信該等共同RACH資源之該資源指示。
  48.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一使用者經組配以使用該等共同RACH資源以連接至該基地台,且經由控制傳信而請求一專用RACH資源組配或含有專用RACH資源的另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組配。
  49.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一RACH前置碼序列空間在不使用所有前置碼之該等共同RACH資源與使用特定前置碼之該等專用RACH資源當中分裂。
  50.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一起傳信該等共同RACH資源與針對其他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專用RACH資源存在的一指示。
  51. 如請求項50之基地台,其中一使用者經組配以在專用RACH資源之該存在被指示時不使用該等共同RACH資源。
  52. 如請求項51之基地台,其中一使用者經組配以取決於一使用者類型而決定不使用該等共同RACH資源。
  53.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連續地提供專用RACH資源用於一或多個特定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
  54.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該等共同RACH資源及該等專用RACH資源支援並非全部及/或不同RACH格式。
  55.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在該第二操作模式期間,特定RACH資源僅指派給一或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
  56. 如請求項43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向該胞元中之所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通知該等專用RACH資源的一改變。
  57. 如請求項39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選擇不同RACH程序用於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不同者或不同群組及/或用於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不同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
  58. 如請求項57之基地台,其中該等RACH程序係選自包含以下各者之群組: - 如根據LTE使用之一四步驟RACH程序,以及 - 一兩步驟RACH程序。
  59. 如請求項58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選擇該四步驟RACH程序用於一使用者以初始連接至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且選擇該兩步驟RACH程序用於重新導向至另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的一使用者。
  60. 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其中該基地台經組配以限制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及/或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不同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之可用RRC狀態的一數目。
  61. 一種待由具有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無線通訊網路之一基地台伺服的使用者設備,其中: 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至少一者, 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接收並處理來自該基地台之一控制信號,且 其中該控制信號指示該無線通訊網路的指派給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實體資源及/或包括用於該使用者設備從而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控制資訊。
  62. 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包含一或多個網路切片,且其中控制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之該接取的資訊包含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之一接取等級或一接取類別。
  63. 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控制信號指示將在接取之前獲得額外接取控制資訊,該額外接取控制資訊控制該使用者設備對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
  64. 如請求項6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接取控制資訊係使用RRC協定來接收,且該額外接取控制資訊係使用NAS協定來接收。
  65. 如請求項6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僅在獲得該額外接取控制資訊之後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
  66. 如請求項6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額外接取控制資訊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 - 限制對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的資訊,及/或 - 限制對使用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特定服務(例如交談式服務)之接取的資訊,及/或 - 限制對特定使用者及/或裝置類型(例如安全性服務之裝置、公用事業或網路業者之工作人員)之接取的資訊。
  67. 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當對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被阻斷或限制時,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指示該限制或阻斷之原因。
  68. 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當對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被阻斷時,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關於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網路(巨型、微型、微微網路)之一主控使用者設備而操作,且連接至同一涵蓋區內之從屬使用者設備從而用於在一裝置至裝置介面上之一通訊。
  69. 如請求項68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主控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將特定資訊自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繼至經阻斷之一從屬使用者設備,其中該經中繼之資訊可包括:(1)下行鏈路方向上之中繼控制及/或資料通道,或(2)上行鏈路方向上之中繼控制及/或資料通道,或(3) (1)及(2)兩者。
  70. 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當對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被阻斷時,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關於一從屬使用者設備而操作,且連接至同一涵蓋區內之一主控使用者設備從而用於在一裝置至裝置介面上之一通訊,該主控使用者設備連接至該無線通訊網路(巨型、微型、微微網路)。
  71. 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控制信號包含接取控制參數之一第一集合及接取控制參數之一第二集合。
  72. 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控制信號包含:包括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控制參數之一第一集合的基本接取控制(BAC)資訊,及包括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控制參數之一第二集合的詳述接取控制(DAC)資訊。
  73. 如請求項7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接取控制參數之該第一集合係使用該RRC協定來接收,且接取控制參數之該第二集合係使用該NAS協定來接收。
  74. 如請求項72之使用者設備,其中 在該第一操作模式期間,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一旦該使用者讀取該BAC資訊便接取並連接至該基地台,且 在該第二操作模式期間,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僅一旦該使用者讀取該BAC資訊及該DAC資訊兩者便接取並連接至該基地台。
  75. 如請求項72之使用者設備,其中 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解碼該BAC資訊以獲得接取控制參數之該第一集合, 當根據接取控制參數之該第一集合的一第一接取控制成功時,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且 當該第一接取控制失敗時,該使用者設備被禁止立即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且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解碼該DAC資訊以在該使用者設備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前獲得接取控制參數之該第二集合(例如具有該等特定子系統之細節)。
  76. 如請求項72之使用者設備,其中回應於接收到該BAC資訊,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經由控制傳信而請求該使用者設備想要連接至之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該DAC資訊。
  77. 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在該第一操作模式期間,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使用共同RACH資源來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經由SIB而傳信)。
  78. 如請求項77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自將該等共同RACH資源用於所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切換至將專用RACH資源用於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其中除該等共同RACH資源外或替代該等共同RACH資源,亦使用該等專用RACH資源。
  79. 如請求項78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等共同RACH資源用於僅一初始接取(例如連接建置、交遞),且其中一旦該使用者設備被連接(例如連接重新建立、追蹤區域更新)便使用該等專用RACH資源。
  80. 如請求項78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相較於該等共同RACH資源之一資源指示在一稍遲時間點及/或以一不同頻率接收該等專用RACH資源之一資源指示。
  81. 如請求項78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使用該等共同RACH資源以連接至該基地台,且經由控制傳信而請求一專用RACH資源組配或含有專用RACH資源的另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組配。
  82. 如請求項78之使用者設備,其中 該等共同RACH資源與針對其他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專用RACH資源存在的一指示一起傳信,且 其中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在專用RACH資源之該存在被指示時不使用該等共同RACH資源。
  83. 如請求項82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取決於該使用者設備之一類型而決定不使用該等共同RACH資源。
  84. 如請求項77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選擇不同RACH程序用於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不同者或不同群組。
  85. 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針對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以一有限數目個可用RRC狀態而操作。
  86. 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使用者設備經組配以接收並處理來自如請求項1至60中任一項之基地台的一控制信號。
  87. 一種無線通訊網路,其包含: 一或多個如請求項1之基地台; 多個如請求項61之使用者設備; 其中該無線通訊網路經組配以啟用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且提供用於一基地台與待由該基地台伺服之多個使用者之間的一無線通訊之多個實體資源。
  88. 如請求項87之無線通訊網路,其中一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包含一或多個邏輯網路切片。
  89. 如請求項87之無線通訊網路,其中該無線通訊網路包含一蜂巢式網路、一無線區域網路或一無線感測器系統。
  90. 如請求項87之無線通訊網路,其中該使用者設備為一行動終端機或一IoT裝置,或實施於以下兩者內部的一裝置:一移動載具,如例如一汽車或一機器人之一移動載具;或一飛行裝置,例如一無人駕駛飛行器(UAV)或一飛機。
  91. 如請求項87之無線通訊網路,其使用一基於快速傅立葉逆變換(IFFT)之信號,其中該基於IFFT之信號包括具有CP之OFDM、具有CP之DFT-s-OFDM、無CP之基於IFFT之波形、f-OFDM、FBMC、GFDM或UFMC。
  92. 一種在具有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無線通訊網路中的方法,其中一基地台與待由該基地台伺服從而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多個使用者通訊,該方法包含: 藉由該基地台選擇性地控制該無線通訊網路的指派給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實體資源及/或藉由該基地台控制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對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
  93. 一種在具有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無線通訊網路中的方法,其中一基地台與待由該基地台伺服從而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一使用者設備通訊,該方法包含: 藉由該使用者設備接收並處理來自該基地台之一控制信號,其中該控制信號指示該無線通訊網路的指派給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實體資源及/或包括用於該使用者設備從而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控制資訊。
  94. 一種在具有多個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一無線通訊網路中的方法,其中一基地台與待由該基地台伺服從而接取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多個使用者設備通訊,該方法包含: 藉由該基地台選擇性地控制該無線通訊網路的指派給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實體資源及/或藉由該基地台控制該等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對該等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中之一或多者的接取;以及 藉由該使用者設備接收並處理來自該基地台之一控制信號,其中該控制信號指示該無線通訊網路的指派給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該等實體資源及/或包括用於該使用者設備從而接取該邏輯無線電接取網路之接取控制資訊。
  95.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儲存指令之一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在一電腦上執行時實行如請求項92、93或94中任一項之方法。
TW107100364A 2017-01-04 2018-01-04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網路切片之接取控制技術 TWI727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7150279.2 2017-01-04
EP17150279 2017-01-04
EP17150279.2 2017-01-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1028A true TW201831028A (zh) 2018-08-16
TWI727133B TWI727133B (zh) 2021-05-11

Family

ID=5777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0364A TWI727133B (zh) 2017-01-04 2018-01-04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網路切片之接取控制技術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3) US11191003B2 (zh)
EP (2) EP3917279B1 (zh)
JP (2) JP7057363B2 (zh)
KR (3) KR102411577B1 (zh)
CN (3) CN110383942B (zh)
CA (2) CA3190224A1 (zh)
ES (1) ES2902729T3 (zh)
MX (1) MX2019008017A (zh)
RU (1) RU2738825C1 (zh)
TW (1) TWI727133B (zh)
WO (1) WO201812750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5741A (zh) * 2019-07-31 2022-03-11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装置、基础设施设备、核心网络元件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38825C1 (ru) 2017-01-04 2020-12-17 Фраунхофер-Гезелльшафт Цур Фердерунг Дер Ангевандтен Форшунг Е.Ф. Управление доступом для сегментов сети системы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10798640B2 (en) 2017-01-06 2020-10-06 Mediatek Inc. Enhancement of unified access control
CN110169155B (zh) 2017-01-20 2021-03-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BR112019016017A2 (pt) * 2017-02-03 2020-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esso a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que emprega fatiamento de rede com base em categoria de acesso pré-configurada
KR20190135518A (ko) * 2017-05-05 2019-12-06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액세스 카테고리 및 확립 원인
CN111133800B (zh) 2017-08-09 2022-08-12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5g nr中的接入控制
WO2019176068A1 (ja) * 2018-03-15 2019-09-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0068478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procedure configuration
CN110535602B (zh) * 2019-01-18 2022-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通信节点
WO2020228926A1 (en) * 2019-05-10 2020-11-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3557702A (zh) * 2019-06-25 2021-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KR102308982B1 (ko) * 2019-08-28 2021-10-05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Uav 셀룰러 네트워크를 위한 스케일러블 시퀀스 생성, 검출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3055858B (zh) * 2019-12-27 2023-03-3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294762B (zh) * 2020-01-23 2021-04-1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无线接入网络ran切片协作的车辆业务处理方法
US11700594B2 (en) * 2020-02-20 2023-07-11 Altiostar Networks, Inc. Resource isol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13498208A (zh) * 2020-04-02 2021-10-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15428523A (zh) * 2020-04-14 2022-12-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和方法
EP4158981A1 (en) 2020-05-29 2023-04-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Ue rach resource configuration selection function and resource prioritization to support slicing
EP4158984A1 (en) 2020-05-29 2023-04-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Ue rach resource configuration selection function and resource prioritization to support slicing
US20220303871A1 (en) * 2020-08-05 2022-09-22 Apple Inc. Access Barring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Slicing
US11943812B2 (en) * 2021-03-31 2024-03-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Determin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resources or parameters based on network slice-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classes (RACs)
US11889560B2 (en) * 2021-05-27 2024-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ng access congestion on a wireles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702271D0 (sv) 1997-06-13 1997-06-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Återanvändning av fysisk kontrollkanal i ett distribuerat cellulärt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DE60028179T2 (de) * 2000-03-14 2007-03-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Vefahren und Mobilfunknetz zum Minimieren der RACH-Sendeleistung
GB2404528A (en) * 2003-07-28 2005-02-02 Hutchison Whampoa Three G Ip Efficient channel capacity switching
US7333454B2 (en) * 2004-06-29 2008-02-19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obile node, foreign agent and method for link-layer assisted mobile IP fast handoff
US7573851B2 (en) * 2004-12-07 2009-08-11 Adaptix,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witching antenna and channel assignments in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s
US8363590B2 (en) 2006-05-31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repeater with roaming support based on multiple identifiers
FI20075631A0 (fi) 2007-09-10 2007-09-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netelmä, radiojärjestelmä ja tukiasema
US10743251B2 (en) 2008-10-31 2020-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pport for multiple access modes for home base stations
TWI489807B (zh) * 2008-11-28 2015-06-21 Thomson Licensing 無線網路上之通訊方法及無線轉發器
CN101998550B (zh) * 2009-08-11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033613A1 (en) * 2010-08-04 2012-02-09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nhanced rach design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KR20120058121A (ko) * 2010-11-29 2012-06-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가상 무선 네트워크를 운용하기 위한 데이터 트래픽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US20120300714A1 (en) 2011-05-06 2012-1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lte-advanced systems
GB2491858C (en) 2011-06-14 2020-07-29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EP2557870B1 (en) * 2011-08-10 2020-07-08 Alcatel Lucent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s
US9007973B2 (en) * 2011-08-15 2015-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switching, uplink power control and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2404858B (zh) * 2011-11-25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661138A1 (en) * 2012-05-04 2013-11-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Threshold-based and power-efficient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US20160021581A1 (en) * 2013-01-17 2016-01-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placement
KR102125968B1 (ko) * 2013-02-18 2020-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48990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filtering uplink dat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logical bearer.
US10111267B2 (en) 2013-06-28 2018-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EP2833669B1 (en) * 2013-07-31 2022-06-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Handoff procedur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043494B1 (en) * 2013-09-30 2017-08-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4822169B (zh) * 2014-01-30 2019-01-2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为用户设备的切换提供服务的方法、基站和双连接系统
JP6302135B2 (ja) * 2015-04-10 2018-03-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EP3286974B1 (en) * 2015-04-24 2022-04-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mm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based coordinated random access
US20160353367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ized Functions in Control and Data Planes
WO2016192636A1 (en) * 2015-06-01 2016-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ized functions in control and data planes
US9775045B2 (en) * 2015-09-11 2017-09-26 Intel IP Corporation Slicing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3378254B1 (en) * 2015-11-18 2019-10-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radio access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US10863560B2 (en) * 2015-11-18 2020-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rst network node, receiving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US10772101B2 (en) * 2015-12-08 2020-09-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ir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US10536946B2 (en) * 2015-12-08 2020-0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network slicing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8713327B (zh) * 2015-12-29 2021-09-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的网络节点和在网络节点中执行的方法
CN108432323B (zh) * 2016-01-08 2023-04-1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网络节点和其中执行的方法
EP3417656B1 (en) * 2016-02-15 2020-1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798590B2 (en) * 2016-04-06 2020-10-06 Sony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virtual cell, user equipment
CN106060900B (zh) * 2016-05-13 2019-12-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化小区和sdn控制器
CN106210042B (zh) * 2016-07-11 2019-06-18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端到端网络切片的用户服务请求选择方法
US11076314B2 (en) * 2016-12-28 2021-07-27 Apple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for transport of user data via a control plane
RU2738825C1 (ru) 2017-01-04 2020-12-17 Фраунхофер-Гезелльшафт Цур Фердерунг Дер Ангевандтен Форшунг Е.Ф. Управление доступом для сегментов сети системы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10417409B2 (en) 2017-03-21 2019-09-17 Hid Global Corp. Securing credentials with optical security features formed by quasi-random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edential substrat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5741A (zh) * 2019-07-31 2022-03-11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装置、基础设施设备、核心网络元件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11577B1 (ko) 2022-06-22
CN110383942A (zh) 2019-10-25
EP3566544A1 (en) 2019-11-13
CN110383942B (zh) 2022-06-14
CN115175273A (zh) 2022-10-11
CN115150920B (zh) 2024-01-09
US11191003B2 (en) 2021-11-30
EP3917279A1 (en) 2021-12-01
CA3049160A1 (en) 2018-07-12
CA3049160C (en) 2023-04-04
JP2022105011A (ja) 2022-07-12
US20230189120A1 (en) 2023-06-15
KR20220003157A (ko) 2022-01-07
US20190327663A1 (en) 2019-10-24
CN115175273B (zh) 2023-10-17
RU2738825C1 (ru) 2020-12-17
CA3190224A1 (en) 2018-07-12
KR102624779B1 (ko) 2024-01-15
MX2019008017A (es) 2019-10-15
CN115150920A (zh) 2022-10-04
TWI727133B (zh) 2021-05-11
KR20190100345A (ko) 2019-08-28
US20220070759A1 (en) 2022-03-03
KR20220088955A (ko) 2022-06-28
US11595877B2 (en) 2023-02-28
US11889403B2 (en) 2024-01-30
JP7404429B2 (ja) 2023-12-25
JP7057363B2 (ja) 2022-04-19
EP3917279B1 (en) 2023-06-07
EP3566544B1 (en) 2021-11-24
KR102346610B1 (ko) 2022-01-05
EP3917279C0 (en) 2023-06-07
WO2018127505A1 (en) 2018-07-12
JP2020504535A (ja) 2020-02-06
ES2902729T3 (es)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7133B (zh)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網路切片之接取控制技術
KR10227054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5241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ccess control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
JP7011695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ショート送信時間間隔を使用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20210039465A (ko) 높은 우선 순위 통신 및 QoS 피드백을 위한 자원의 재할당 및 보유
KR20160136312A (ko) 디바이스-대-디바이스 통신을 행하기 위해 무선 액세스 인터페이스를 통해 통신하는 통신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TW201931884A (zh) 管理在頻寬部分去啟動時對用於上行鏈路免准許傳輸的資源的釋放
KR20220045241A (ko) 강화된 sps 제어 및 핸드오버 이후 연속적인 sps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사용자 장비, 기지국,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데이터 신호 및 방법
EP2680656B1 (en) Enhanced barr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7401523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におけるクリティカル通信通知が改善されたユーザ機器および方法
CN110839284A (zh) 一种调度请求资源确定及配置方法、设备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