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7908A - 用於可著色窗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可著色窗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27908A TW201827908A TW106143996A TW106143996A TW201827908A TW 201827908 A TW201827908 A TW 201827908A TW 106143996 A TW106143996 A TW 106143996A TW 106143996 A TW106143996 A TW 106143996A TW 201827908 A TW201827908 A TW 20182790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coloring
- event
- electrochromic
- windows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7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32 seas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0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AMWRITDGCCNYAT-UHFFFAOYSA-L hydroxy(oxo)manganese;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Mn].O[Mn]=O.O[Mn]=O AMWRITDGCCNYAT-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QGLKJKCYBOYXKC-UHFFFAOYSA-N nonaoxidotri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O=[W]1(=O)O[W](=O)(=O)O[W](=O)(=O)O1 QGLKJKCYBOYXK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01930 tungste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USPVIMZDBBWXGM-UHFFFAOYSA-N nickel;oxo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Ni].[W]=O USPVIMZDBBWXG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5328 architectural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BULVZWIRKLYCBC-UHFFFAOYSA-N phorate Chemical compound CCOP(=S)(OCC)SCSCC BULVZWIRKLYCB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71882 US17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QDOXWKRWXJOMAK-UHFFFAOYSA-N dichromium tr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r]O[Cr]=O QDOXWKRWXJOMA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3437 ind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PJXISJQVUVHSOJ-UHFFFAOYSA-N indium(iii)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In+3].[In+3] PJXISJQVUVHSO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480 nicke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URLJKFSTXLNXLG-UHFFFAOYSA-N niobium(5+);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Nb+5].[Nb+5] URLJKFSTXLNXL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925 ruthe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WOCIAKWEIIZHES-UHFFFAOYSA-N ruthenium(iv)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Ru]=O WOCIAKWEIIZH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ti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n]=O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887 ti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ZNOKGRXACCSDPY-UHFFFAOYSA-N tungsten tr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W](=O)=O ZNOKGRXACCSDP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BTBUEUYNUDRHOZ-UHFFFAOYSA-N Borate Chemical compound [O-]B([O-])[O-] BTBUEUYNUDRHO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PLDLSVMHZLSFG-UHFFFAOYSA-N Copper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u]=O QPLDLSVMHZLSF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Orth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O-]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13568 US16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LFYMLMKKOJHYFY-UHFFFAOYSA-N [O-2].[Al+3].[Ni+2] Chemical compound [O-2].[Al+3].[Ni+2] LFYMLMKKOJHYF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LEJXAMHPYMIFG-UHFFFAOYSA-N [O-2].[Al+3].[Si+4].[Li+].[O-2].[O-2].[O-2] Chemical compound [O-2].[Al+3].[Si+4].[Li+].[O-2].[O-2].[O-2] QLEJXAMHPYMIF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LAMVRNMRAHFGQ-UHFFFAOYSA-N [O-2].[V+5].[Ni+2] Chemical compound [O-2].[V+5].[Ni+2] FLAMVRNMRAHFG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AIQCYZCSGLAAN-UHFFFAOYSA-N [Si+4].[O-2].[Al+3] Chemical compound [Si+4].[O-2].[Al+3] YAIQCYZCSGLAA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67 anti-refl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1 blea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29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OLFCLHDBKGQITG-UHFFFAOYSA-N chromium(3+) nickel(2+)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Ni+2].[O-2].[Cr+3] OLFCLHDBKGQI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KAGOZRSGIYZEKW-UHFFFAOYSA-N cobalt(3+);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Co+3].[Co+3] KAGOZRSGIYZEK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54 dai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dialuminum;dizinc;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Al+3].[Al+3].[Zn+2].[Zn+2]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NTDGMZSJNCJKK-UHFFFAOYSA-N divanadium penta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V](=O)O[V](=O)=O GNTDGMZSJNCJK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19 dop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82150 encor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29 flo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7 glass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 hydrogen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6 ion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LUXYLEKXHLMESQ-UHFFFAOYSA-N iridium(3+);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Ir+3].[Ir+3] LUXYLEKXHLMES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DCYOBGZUOMKFPA-UHFFFAOYSA-N iron(2+);iron(3+);octadecacyanide Chemical compound [Fe+2].[Fe+2].[Fe+2].[Fe+3].[Fe+3].[Fe+3].[Fe+3].N#[C-].N#[C-].N#[C-].N#[C-].N#[C-].N#[C-].N#[C-].N#[C-].N#[C-].N#[C-].N#[C-].N#[C-].N#[C-].N#[C-].N#[C-].N#[C-].N#[C-].N#[C-] DCYOBGZUOMKFP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0 laminat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8 laser ab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30 laser mar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4 low-emissivity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XNFVPMHMPQBRO-UHFFFAOYSA-N magnesium nickel(2+)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O--].[Mg++].[Ni++] BXNFVPMHMPQB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BLYYANNQIHKJMU-UHFFFAOYSA-N manganese(2+) nickel(2+)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O--].[Mn++].[Ni++] BLYYANNQIHKJM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04 medi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JKQOBWVOAYFWKG-UHFFFAOYSA-N molybdenum tr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Mo](=O)=O JKQOBWVOAYFWK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GNMQOUGYKPVJRR-UHFFFAOYSA-N nickel(3+);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Ni+3].[Ni+3] GNMQOUGYKPVJR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84 niob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NRSAWUEBMWBQH-UHFFFAOYSA-N oxo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O GNRSAWUEBMWB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PUBBGLMJRNUCC-UHFFFAOYSA-N oxygen(2-);tantalum(5+)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Ta+5].[Ta+5] BPUBBGLMJRNUC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3351 prussian blu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225 prussian b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7756 respiratory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60 silicat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61 soda-lime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HUAUNKAZQWMVFY-UHFFFAOYSA-M sodium;oxocalcium;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Na+].[Ca]=O HUAUNKAZQWMVFY-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3 sol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86 st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37 strat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36 tantal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2009/246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featuring transparency control by applying voltage, e.g. LCD, electrochromic pane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 Blinds (AREA)
- Building Awnings And Sunshad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一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一建築物之一房間中之佔據者舒適性的方法。該可著色窗在該建築物之內部與外部之間。該方法基於在一未來時間穿過該可著色窗被接收至該房間中之光照及該房間中之空間類型而預測在該未來時間該可著色窗之一著色等級。該方法亦經由一網路提供指令以使該可著色窗之著色轉變為該著色等級。
Description
本文中揭露之實施例一般而言係關於用於實施控制可著色窗(例如,電致變色窗)之著色及其他功能之方法的窗控制器及相關預測性控制邏輯。
電致變色為某一材料在置於不同電狀態時(通常由於經歷電壓變化)而在光學性質方面展現可逆之電化學介導之變化的一種現象。該光學性質通常為顏色、透射率、吸收率及反射率中之一或多者。一種眾所周知的電致變色材料為氧化鎢(WO3
)。氧化鎢為陰極電致變色材料,其中對藍色透明之染色轉變藉由電化學還原而發生。 電致變色材料可併入至例如窗中以用於家庭、商業及其他用途。此等窗之顏色、透射率、吸收率及/或反射率可藉由誘發電致變色材料之變化而變化,亦即,電致變色窗為可以電方式變深或變淺之窗。施加至窗之電致變色裝置的少量電壓將使得其變深;逆轉電壓使得其變淺。此能力允許控制穿過窗之光的量,並且呈現將電致變色窗用作節能裝置之機會。 儘管在20世紀60年代就發現了電致變色,然而不幸地是,縱使電致變色技術、設備及製造及/或使用電致變色裝置之相關方法在最近有了許多進步,但電致變色裝置,且具體而言電致變色窗仍遭遇著各種問題並且尚未實現其全面的商業潛能。
提供用於控制電致變色窗及其他可著色窗至不同著色等級之轉變的系統、方法及設備。一般而言,實施例包括用於實施控制電致變色窗或其他可著色窗之著色等級之方法的預測性控制邏輯。通常,該控制邏輯可在具有位於建築物之內部與外部之間的一或多個電致變色窗之建築物或其他架構中使用。窗可具有不同組態。例如,一些窗可為辦公室或大廳中之豎直窗,且其他窗可為走廊中之天窗。更特定而言,所揭露實施例包括預測性控制邏輯,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預測並改變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等級以直接考慮佔據者舒適性的方法。該方法可判定未來時間之著色等級,以例如允許可著色窗之預測轉變時間。 舒適性與減少射向佔據者或佔據者之活動區域上之直接眩光及/或總輻射能量有關。在一些情況下,舒適性亦與允許足夠之自然光照進入該區域有關。該控制邏輯亦可利用能量節約之考慮。在特定實施方案中,控制邏輯可包括一或多個模組,其中該等模組中之至少一者與佔據者舒適性考慮相關聯。該等模組中之一或多者亦可與能量消耗有關。 在一個態樣中,該控制邏輯之一或多個模組可判定著色等級,該著色等級係根據在佔據者或其活動區域(諸如,其桌子)上之直射陽光或眩光基於佔據者舒適性而判定的。此等模組可判定陽光在特定時刻穿透進入房間中多遠。該等模組可接著判定適當著色等級,該著色等級將透射將使佔據者感到舒適之光等級。 在另一態樣中,該控制邏輯之一或多個模組可修改基於佔據者舒適性所判定之著色等級以便亦考慮來自晴空狀況下之預測輻照度的能量考慮。在此態樣中,可使著色等級變深以確保其效能至少與諸如地方市政法規或標準所規定之建築物中所需的參考窗一樣好。修改後之著色等級將在製冷時提供至少與參考窗一樣多之能量節省。在一些情況下,可改為使著色等級變淺以在供暖時提供能量節省。 在又一態樣中,該控制邏輯之一或多個模組可修改基於佔據者舒適性及預測晴空輻照度所判定之著色等級以考慮實際輻照度。歸因於光之阻隔及反射,實際輻照度可能不同於預測輻照度。可使用光感測器或可量測輻射等級之其他感測器來判定實際輻照度。此等一或多個模組判定最淺著色等級,該最淺著色等級與基於佔據者舒適性及預測晴空輻照度所判定之著色等級相比將一樣多或更少之光透射至房間中。 一個實施例為一種控制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建築物之房間中之佔據者舒適性的方法。該可著色窗位於該建築物之內部與外部之間。該方法基於直射陽光在未來時間穿過該可著色窗進入該房間之穿透深度及該房間中之空間類型來預測可著色窗在該未來時間之適當著色等級。該方法經由網路提供指令以使該可著色窗之著色轉變為該著色等級。 另一實施例為一種用於控制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建築物之房間中之佔據者舒適性的控制器。該可著色窗位於該建築物之內部與外部之間。該控制器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直射陽光穿過該可著色窗進入房間中之穿透深度及該房間中之空間類型來判定該可著色窗之著色等級。該控制器亦包括脈衝寬度調變器(「PWM」),該脈衝寬度調變器經由網路與該處理器及該可著色窗通信。該脈衝寬度調變器經組態以自該處理器接收該著色等級,且經由該網路發送具有著色指令之信號以使該可著色窗之著色轉變為所判定之著色等級。 另一實施例為一種用於控制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建築物中之佔據者舒適性的主控制器。該可著色窗位於該建築物之內部與外部之間。該主控制器包括電腦可讀媒體及處理器,該處理器與該電腦可讀媒體通信且與用於該可著色窗之局部窗控制器通信。該電腦可讀媒體具有組態檔案,該組態檔案具有與該可著色窗相關聯之空間類型。該處理器經組態以自該電腦可讀媒體接收該空間類型,基於直射陽光穿過該可著色窗進入房間中之穿透深度及該空間類型來判定該可著色窗之著色等級,且經由網路將著色指令發送至該局部窗控制器以使該可著色窗之著色轉變為所判定之著色等級。 另一實施例為一種控制建築物之區中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佔據者舒適性的方法。該方法基於當前時間且基於該區之代表性窗之預測轉變時間來計算未來時間。該方法亦預測在該未來時間之太陽位置且判定由使用者在排程中指定之程式。該程式包括用於基於一或多個獨立變量判定著色等級之邏輯。該方法亦採用所判定之程式以基於在該未來時間之預測太陽位置及佔據者舒適性判定該著色等級。該方法亦將指令傳達至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以使著色轉變為所判定之著色等級。 另一實施例為一種用於控制建築物之區中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佔據者舒適性的窗控制器。該窗控制器包括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具有預測性控制邏輯及與該區相關聯之站點資料及區/組資料。該窗控制器進一步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與該電腦可讀媒體通信且與該可著色窗通信。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基於當前時間及該區之代表性窗之預測轉變時間來計算未來時間。該處理器亦經組態以預測在該未來時間之太陽位置且判定由使用者在排程中指定之程式。該程式包括用於基於一或多個獨立變量判定著色等級之邏輯。該處理器亦經組態以採用所判定之程式來使用在該未來時間之預測太陽位置且基於佔據者舒適性判定著色等級。該處理器亦經組態以將指令傳達至該區中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以使著色轉變為所判定之著色等級。 某些態樣包括控制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一建築物之一房間中之佔據舒適性方法。一種方法包括:判定佔據區域與穿過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光的三維投射之間的交叉;使用該交叉以判定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等級;及提供指令以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轉變為所判定之著色等級。在一些情況下,該三維投射為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自太陽光線至該房間中的投射。在一些情況下,可基於太陽之方位角及高度角判定投射之方向。在一些情況下,光之三維投射與感興趣平面之交叉為P影像且基於P影像與佔據區域之重疊量判定著色等級且基於重疊量判定著色等級。在一些情況下,基於P影像與佔據區域之重疊百分比判定著色等級。 某些態樣包括用於控制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一房間中之佔據舒適性的控制器。在一些情況下,控制器包括經組態以進行以下操作之處理器:判定穿過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光的三維投射與感興趣平面之交叉;判定該交叉與佔據區域之重疊;使用所判定重疊以判定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等級;及提供指令以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轉變為所判定之著色等級。在一些態樣中,該控制器進一步包括經由網路與該處理器及與該可著色窗通信之一脈衝寬度調變器。該脈衝寬度調變器經組態以自該處理器接收該所判定之著色等級且經由該網路發送具有著色指令之信號以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轉變為所判定之著色等級。在一些態樣中,光之三維投射與感興趣平面之交叉為P影像,其中判定P影像包括判定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有效孔隙及該有效孔隙之集合中心,基於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判定自幾何中心之P影像偏移,及藉由在感興趣平面處在P影像偏移周圍生成有效孔隙區域來判定P影像。 某些態樣包括控制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一建築物之一房間中之佔據舒適性的方法。在一些情況下,該等方法包括判定當前時間是否設定了一或多個計時器;及若未設定一或多個計時器,則判定已濾波著色等級且提供指令以使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轉變為該已濾波著色等級。在一些情況下,判定該已濾波著色等級包括:基於一或多個感測器讀數判定短矩形波串(box car)之短矩形波串值;基於一或多個感測器讀數判定第一長矩形波串之第一長矩形波串值;若短矩形波串值與長矩形波串值之間的差為正的且大於正臨限值,則將照度值設定為短矩形波串值;及若短矩形波串值與長矩形波串值之間的差為正的且小於正臨限值或為負的且比負臨限值更負,則將照度值設定為第一長矩形波串值。 本揭露之某些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控制一網路上之可著色窗的著色狀態以考慮一建築物之一房間中之佔據者舒適性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a)經由該網路使用預測性控制邏輯操作該等可著色窗,其中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用於控制該等可著色窗之著色狀態;(b)針對一事件選擇已調整著色狀態,該事件至少部分由包括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的約束定義,其中該等已調整著色狀態至少部分與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等著色狀態不同;(c)基於是否將滿足該等約束而預測該事件將在一未來時間發生;(d)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在該所預測事件之該未來時間之時或之前使該等可著色窗轉變為該等已調整著色狀態;及(e)判定該事件已結束且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使該等可著色窗轉變為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等著色狀態。 在一些情況下,選擇該等已調整著色狀態包括自藉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等著色狀態中選擇遞增著色調整。 在一些情況下,該方法可包括估計使該等可著色窗轉變為該等已調整著色狀態之轉變時間。在一些情況下,可基於該等估計轉變時間及該未來時間在時間經由該網路提供使該等可著色窗轉變為該等已調整著色狀態之該等指令。 在一些情況下,該等約束進一步包括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日期及/或時間資訊、由一晴空模型提供之一估計輻照度、該房間內之一所量測輻照度、與該房間相關聯之佔據資訊、一雲量指數。 在一些情況下,該事件對應於一陰影、一反射、一季節變化及/或一使用者偏好。 本揭露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控制可著色窗之著色狀態以考慮一建築物之一房間中之佔據者舒適性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a)識別一事件,該事件至少部分由包括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的約束定義;(b)回應於對該事件之該識別而選擇該等可著色窗之著色狀態;(c)生成或更新指示何時滿足該等約束之一排程;及(d)向控制邏輯提供該排程,該控制邏輯經組態以經由一網路將著色指令傳達至該等可著色窗。 在一些情況下,使用一太陽位置計算器執行生成或更新該排程。在一些情況下,識別針對該事件之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包括向一太陽位置計算器提供對應於一所觀察事件之一時間。 在一些情況下,在一電腦或無線裝置上執行該方法。例如,識別該事件可包括使用一計算裝置識別該建築物之一三維模型的一反射及/或遮蔽表面。 本揭露之另一態樣係關於用於使用一基於事件之模型控制一網路上之可著色窗之著色的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當自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擷取時能夠由處理器執行之電腦可讀程式碼。該程式碼包括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a)使用預測性控制邏輯操作該等可著色窗,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用於控制該等可著色窗之著色狀態;(b)接收定義一事件之約束,其中該等約束包括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c)接收針對該事件之已調整著色狀態,其中該等已調整著色狀態至少部分與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等著色狀態不同;(d)基於是否將滿足該等約束而預測該事件將在一未來時間發生;(e)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在該所預測事件之該未來時間之時或之前使該等可著色窗轉變為該等已調整著色狀態;及(f)判定該事件已結束且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使該等可著色窗轉變為藉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等著色狀態。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程式碼進一步包括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處理指示一日期及時間之出現的資料;及使用一太陽計算器判定對應於該日期及時間資料之太陽高度角及/或方位角值。在一些情況下,該太陽計算器可包括儲存複數個時間項之一查找表,其中每一時間項與太陽高度角值及/或方位角值相關聯。 在一些實施例中,定義該事件之該等約束包括天氣資訊,且該等指令經進一步組態以接收當前及/或所預測天氣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定義該事件之該等約束包括一輻照度值,且該等指令經進一步組態以接收一所量測輻照度值。 本揭露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使用一基於事件之模型控制一網路上之可著色窗之著色的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當自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擷取時能夠由處理器執行之電腦可讀程式碼。該程式碼包括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a)接收定義一事件之約束,該等約束包括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b)接收在該事件期間將應用於該等可著色窗之著色狀態;(c)生成或更新指示何時滿足該等約束之一排程;及(d)向控制邏輯提供該排程,該控制邏輯經組態以經由一網路將著色指令傳達至該等可著色窗。 本揭露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控制一網路上之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佔據者舒適性的控制器。該控制器包括: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具有預測性控制邏輯;一處理器,其與該電腦可讀媒體通信且與該可著色窗通信。該處理器經組態以:(a)使用預測性控制邏輯操作該等可著色窗以提供用於控制該等可著色窗之著色狀態;(b)接收定義一事件之約束,其中該等約束包括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c)接收針對該事件之已調整著色狀態,其中該等已調整著色狀態至少部分與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等著色狀態不同;(d)基於是否將滿足該等約束而預測該事件將在一未來時間發生;(e)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在該所預測事件之該未來時間之時或之前使該等可著色窗轉變為該等已調整著色狀態;及(f)判定該事件已結束且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使該等可著色窗轉變為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等著色狀態。 本揭露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控制至少一個窗之方法,其包括:(a)判定太陽之一位置;(b)自至少一個感測器接收雲量之一指示;及(c)基於(a)及(b)控制該至少一個窗。 在一些情況下,(b)中所接收之該指示由一氣象站提供。 在一些情況下,判定該太陽之該位置的步驟包括判定一障礙將引起在該(等)感測器處接收之一最大輻照度量的一減少,其中該(等)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量測太陽輻照度之一光感測器。在一些情況下,當該障礙引起在該至少一個感測器處之一最大輻照度量的一減少時,可執行該控制步驟。 在一些情況下,該控制步驟包括提高該至少一個窗之一著色等級或降低該至少一個窗之一著色等級。在一些情況下,該控制步驟包括藉由一控制裝置控制一窗遮蔽物、一窗幔或一百葉窗之一位置。 在一些情況下,用於指示雲量之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一光線感測器,例如一可見光感測器及/或一紅外線感測器;一溫度感測器;及/或一濕度感測器。 本揭露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雲偵測器系統,其包括:(a)一太陽位置偵測模組;(b)偵測器,其經組態以生成指示雲量之一讀數;(c)至少一個窗;及(d)至少一個控制器,其經組態以基於由該太陽位置偵測模組偵測之一太陽位置及由該(等)偵測器生成之指示雲量之該讀數控制該(等)窗。 下文將參照圖式更詳細地描述此等及其他特徵及實施例。
在以下描述中,闡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所呈現之實施例的詳盡理解。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中之一些或全部的情況下實踐所揭露之實施例。在其他情況下,未詳細描述熟知的過程操作以免不必要地混淆所揭露之實施例。儘管將結合特定實施例描述所揭露之實施例,但將理解,不意欲限制所揭露之實施例。 I. 電致變色裝置之概述
應理解,儘管所揭露之實施例集中於電致變色窗(亦稱作智慧型窗),但本文中所揭露之概念可應用於其他類型之可著色窗。例如,併入了液晶裝置或懸浮顆粒裝置而非電致變色裝置之可著色窗可併入於所揭露之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 為了將讀者引導至本文中所揭露之系統、窗控制器及方法的實施例,提供對電致變色裝置之簡短論述。僅出於背景目的而提供電致變色裝置之此初步論述,且系統、窗控制器及方法之隨後描述的實施例不限於此初步論述之特定特徵及製造過程。 參照圖 1A-1C
描述了電致變色薄片之特定實例,以便示出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圖 1A
為以玻璃片105
開始製造之電致變色薄片100
的橫截面表示(見圖 1C
之截面線X'-X')。圖 1B
示出了電致變色薄片100
之端視圖(見圖 1C
之觀看視角Y-Y'),且圖 1C
示出了電致變色薄片100
之俯視圖。圖 1A
示出了在製造於玻璃片105
上之後的電致變色薄片,邊緣經去除以在該薄片之周邊周圍產生區域140
。電致變色薄片亦已進行雷射劃線且已附接了匯流條。玻璃薄片105
具有擴散障壁110
,及在擴散障壁上之第一透明導電氧化物層(TCO)115
。在此實例中,邊緣去除過程移除TCO115
及擴散障壁110
兩者,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僅移除TCO而將擴散障壁保持為完整的。TCO115
為用以形成製造於玻璃片上之電致變色裝置之電極的兩個導電層中之第一者。在此實例中,玻璃片包括下伏玻璃及擴散障壁層。因此,在此實例中,形成擴散障壁,且接著形成第一TCO、電致變色堆疊125
(例如,具有電致變色層、離子導體層及反電極層)及第二TCO130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整合之沈積系統中製造電致變色裝置(電致變色堆疊及第二TCO),其中在堆疊之製造期間的任何時間玻璃片不離開整合之沈積系統。在一個實施例中,亦使用整合之沈積系統形成第一TCO層,其中在電致變色堆疊及(第二)TCO層之沈積期間玻璃片不離開整合之沈積系統。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整合之沈積系統中沈積所有層(擴散障壁、第一TCO、電致變色堆疊,及第二TCO),其中在沈積期間玻璃片不離開整合之沈積系統。在此實例中,在沈積電致變色堆疊125
之前,隔離溝渠120
穿透TCO115
及擴散障壁110
。考慮到將在製造完成之後TCO115
之將常駐於匯流條1下方的區域電隔離而製成溝渠120
(見圖 1A
)。進行此操作以避免在匯流條下方電荷積累及電致變色裝置染色,此可為不合需要的。 在形成電致變色裝置之後,執行邊緣去除過程及額外的雷射劃線。圖 1A
示出了區域140
,其中在此實例中裝置已自雷射劃線溝渠150
、155
、160
及165
周圍之周邊區域移除。溝渠150
、160
及165
穿過電致變色堆疊且亦穿過第一TCO及擴散障壁。溝渠155
穿過第二TCO130
及電致變色堆疊,但不穿過第一TCO115
。製成雷射劃線溝渠150
、155
、160
及165
以將電致變色裝置之可能在邊緣去除過程期間受損的部分135
、145
、170
及175
與可操作之電致變色裝置隔離。在此實例中,雷射劃線溝渠150
、160
及165
穿過第一TCO以便有助於裝置之隔離(雷射劃線溝渠155
不穿過第一TCO,其將以其他方式切斷匯流條2與第一TCO且因此與電致變色堆疊之電通信)。用於雷射劃線過程之雷射通常但未必為脈衝式雷射,例如二極體驅動固態雷射。例如,雷射劃線過程可使用來自(馬薩諸塞州,牛津之)IPG Photonics或來自(立陶宛,維爾紐斯之)Ekspla之合適的雷射執行。劃線亦可例如藉由末梢為金剛石之劃片機械地執行。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雷射劃線過程可在不同深度處執行及/或在單一過程中執行,藉此雷射切割深度在電致變色裝置之周邊周圍的連續路徑期間改變或不改變。在一個實施例中,將邊緣去除執行至第一TCO之深度。 在雷射劃線完成之後,附接匯流條。將非穿透性匯流條1施加至第二TCO。將非穿透性匯流條2施加至未沈積裝置(例如,自保護第一TCO以防裝置沈積之遮罩)之與第一TCO接觸的區域,或在此實例中,使用邊緣去除過程(例如,使用具有XY或XYZ電流計之設備的雷射消融)以將材料向下移除至第一TCO之區域。在此實例中,匯流條1及匯流條2兩者皆為非穿透性匯流條。穿透性匯流條為通常按壓至電致變色堆疊中且穿過電致變色堆疊以在堆疊底部與TCO接觸之匯流條。非穿透性匯流條為不穿透至電致變色堆疊層中,而是在導電層(例如,TCO)之表面上進行電接觸及實體接觸之匯流條。 TCO層可使用非傳統匯流條(例如,藉由網版及光微影圖案化方法製造之匯流條)進行電連接。在一個實施例中,經由對導電墨水進行絲網法(或使用另一圖案化方法)繼之以使墨水熱固化或燒結而與裝置之透明導電層建立電通信。與使用穿透性匯流條之習知技術相比,使用上述裝置組態之優點包括例如較簡單之製造及較少雷射劃線。 在連接匯流條之後,將裝置整合至絕緣玻璃單元(IGU)中,其包括例如對匯流條及其類似者進行佈線。在一些實施例中,匯流條中之一者或兩者在完成之IGU內部,然而在一個實施例中,一個匯流條在IGU之密封件外部,且一個匯流條在IGU內部。在前一實施例中,區域140
用以與用以形成IGU之間隔件的一面形成密封。因此,至匯流條之線或其他連接架設在間隔件與玻璃之間。由於許多間隔件由導電之金屬(例如,不鏽鋼)製成,因此需要採取措施以避免因為匯流條及其連接器與金屬間隔件之間的電通信而引起的短路。 如上文所描述,在連接匯流條之後,將電致變色薄片整合至IGU中,其包括例如用於匯流條及其類似者之佈線。在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中,兩個匯流條皆在完成之IGU的主密封件內部。圖 2A
示出了如關於圖 1A-1C
所描述之整合至IGU200
中之電致變色窗的橫截面示意圖。間隔件205
用以將電致變色薄片與第二薄片210
分隔。IGU200
中之第二薄片210
為非電致變色薄片,然而本文中所揭露之實施例不限於此。例如,薄片210
上面可具有電致變色裝置及/或一或多個塗層,諸如低E塗層及其類似者。薄片201
亦可為層合玻璃,諸如圖 2B
所示(薄片201
經由樹脂235
層壓至補強窗板230
)。主密封材料215
處於間隔件205
與電致變色薄片之第一TCO層之間。此主密封材料亦處於間隔件205
與第二玻璃薄片210
之間。輔助密封件220
處於間隔件205
之周邊周圍。匯流條佈線/引線橫過密封件以用於連接至控制器。輔助密封件220
可比所示厚得多。此等密封件有助於將水分保持在IGU之內部空間225
之外。其亦用以防止IGU內部之氬氣或其他氣體逃逸。圖 3A
以橫截面示意性地示出了電致變色裝置300
。電致變色裝置300
包括基板302
、第一導電層(CL)304
、電致變色層(EC)306
、離子導電層(IC)308
、反電極層(CE)310
,及第二導電層(CL)314
。層304
、306
、308
、310
及314
統稱為電致變色堆疊320
。可操作以跨越電致變色堆疊320
施加電位之電壓源316
實現電致變色裝置自例如脫色狀態至染色狀態之轉變(所示)。層之順序可相對於基板反向。 具有如所描述之不同層的電致變色裝置可製造為具有低缺陷之全固態裝置及/或全無機裝置。2009年12月22日申請之標題為「Fabrication of Low-Defectivity Electrochromic Devices」且指定Mark Kozlowski等人為發明人之美國專利申請案序列號12/645,111及2009年12月22日申請之標題為「Electrochromic Devices」且指定Zhongchun Wang等人為發明人之美國專利申請案序列號12/645,159中更詳細地描述了此等裝置及製造此等裝置之方法,兩個美國專利申請案全文在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然而,應理解,堆疊中的層中之任一或多者可含有某一量之有機材料。同樣液體亦可以小量存在於一或多層中如此。亦應理解,固態材料可藉由採用液體成分之過程(諸如採用溶膠-凝膠或化學氣相沈積之某些過程)而沈積或另外形成。 另外,應理解,對脫色狀態與染色狀態之間的轉變之提及為非限制性的且僅表明可實施之電致變色轉變之許多實例中的一個實例。除非本文中(包括以上論述)另外指定,否則每當提及脫色-染色轉變時,相應裝置或過程涵蓋其他光學狀態轉變,諸如非反射-反射、透明-不透明等。另外,術語「脫色」指光學中性狀態,例如未染色、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又另外,除非本文中另外指定,否則電致變色轉變之「顏色」不限於任何特定波長或波長範圍。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理解,適當電致變色及反電極材料之選擇支配相關光學轉變。 在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中,電致變色裝置在脫色狀態與染色狀態之間可逆地循環。在一些情況下,當裝置處於脫色狀態時,將電位施加至電致變色堆疊320
,使得堆疊中之可用離子主要常駐於反電極310
中。當逆轉電致變色堆疊上之電位時,離子跨越離子導電層308
運輸至電致變色材料306
且使得材料轉變為染色狀態。以類似方式,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之電致變色裝置可在不同著色等級(例如,脫色狀態、最深染色狀態,及脫色狀態與最深染色狀態之間的中間等級)之間可逆地循環。 再次參照圖 3A
,電壓源316
可經組態以結合輻射及其他環境感測器操作。如本文中所描述,電壓源316
與裝置控制器(此圖中未示出)介接。另外,電壓源316
可與能量管理系統介接,能量管理系統根據諸如一年中之時間、一天中之時間,及所量測環境狀況之各種準則控制電致變色裝置。此能量管理系統結合大面積電致變色裝置(例如,電致變色窗)可使建築物之能量消耗顯著降低。 具有合適的光學性質、電性質、熱性質及機械性質之任何材料可用作基板302
。此等基板包括例如玻璃、塑膠及鏡子材料。合適的玻璃包括清透或著色之鈉鈣玻璃,包括鈉鈣浮法玻璃。玻璃可為回火的或未回火的。 在許多情況下,基板為經設定大小以用於住宅窗應用之玻璃窗板。此等玻璃窗板之大小可取決於特定住宅需要而廣泛地變化。在其他情況下,基板為建築玻璃。建築玻璃通常用於商業建築物中,但亦可用於住宅建築物中,且通常但並非必須將室內環境與室外環境分隔。在某些實施例中,建築玻璃為至少20吋乘20吋,且可大得多,例如,大至約80吋乘120吋。建築玻璃通常厚至少約2 mm,通常厚約3 mm與約6 mm之間。當然,電致變色裝置可縮放為小於或大於建築玻璃之基板。另外,電致變色裝置可提供於具有任何大小及形狀之鏡子上。 導電層304
處於基板302
之上。在某些實施例中,導電層304
及314
中之一者或兩者為無機的及/或固態的。導電層304
及314
可由許多不同材料,包括導電氧化物、薄金屬塗層、導電金屬氮化物及複合導體製成。通常,導電層304
及314
至少在藉由電致變色層展現電致變色之波長範圍內為透明的。透明導電氧化物包括金屬氧化物及摻雜有一或多種金屬之金屬氧化物。此等金屬氧化物及摻雜金屬氧化物之實例包括氧化銦、氧化銦錫、摻雜氧化銦、氧化錫、摻雜氧化錫、氧化鋅、鋁鋅氧化物、摻雜氧化鋅、氧化釕、摻雜氧化釕,及其類似者。由於氧化物經常用於此等層,因此其有時稱作「透明導電氧化物」(TCO)層。亦可使用實質上透明之薄金屬塗層,以及TCO與金屬塗層之組合。 導電層之功能為以相對小的歐姆電位降將由電壓源316
提供之電壓經由電致變色堆疊320
之表面傳播至堆疊之內部區域。電位經由至導電層之電連接傳遞至導電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匯流條(一個與導電層304
接觸且一個與導電層314
接觸)在電壓源316
與導電層304
及314
之間提供電連接。導電層304
及314
亦可藉由其他習知構件連接至電壓源316
。 電致變色層306
覆蓋導電層304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層306
為無機的及/或固態的。電致變色層可含有許多不同電致變色材料(包括金屬氧化物)中之任一或多者。此等金屬氧化物包括氧化鎢(WO3)、氧化鉬(MoO3)、氧化鈮(Nb2O5)、氧化鈦(TiO2)、氧化銅(CuO)、氧化銥(Ir2O3)、氧化鉻(Cr2O3)、氧化錳(Mn2O3)、氧化釩(V2O5)、氧化鎳(Ni2O3)、氧化鈷(Co2O3)及其類似者。在操作期間,電致變色層306
將離子傳遞至反電極層310
且自反電極層310
接收離子以引起光學轉變。 一般而言,電致變色材料之染色(或任何光學性質-例如,吸收率、反射率及透射率之變化)由離子可逆地插入至該材料中(例如,嵌入)及電荷平衡電子之對應注入引起。通常,離子之負責光學轉變的某一部分不可逆地束縛在電致變色材料中。不可逆地受束縛離子中之一些或全部用以補償材料中之「盲電荷」。在大多數電致變色材料中,合適的離子包括鋰離子(Li+)及氫離子(H+)(即,質子)。然而,在一些情況下,其他離子將為合適的。在各種實施例中,鋰離子用以產生電致變色現象。鋰離子嵌入至氧化鎢(WO3-y (0 < y £ ~0.3))中會使得氧化鎢自透明的(脫色狀態)變化為藍色的(染色狀態)。 再次參照圖 3A
,在電致變色堆疊320
中,離子導電層308
夾在電致變色層306
與反電極層310
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反電極層310
為無機的及/或固態的。反電極層可包括許多不同材料中之一或多者,該等材料在電致變色裝置處於脫色狀態時用作離子之儲集器。在由例如適當電位之施加起始的電致變色轉變期間,反電極層將其容納之離子中的一些或全部傳遞至電致變色層,從而使電致變色層變化為染色狀態。同時,在NiWO之情況下,反電極層藉由離子之失去而染色。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反電極之與WO3互補的合適材料包括氧化鎳(NiO)、鎳鎢氧化物(NiWO)、鎳釩氧化物、鎳鉻氧化物、鎳鋁氧化物、鎳錳氧化物、鎳鎂氧化物、氧化鉻(Cr2O3)、氧化錳(MnO2),及普魯士藍。 當電荷自由鎳鎢氧化物製成之反電極310
移除時(亦即,離子自反電極310
運輸至電致變色層306
),反電極層將自透明狀態轉變為染色狀態。 在所示電致變色裝置中,離子導電層308
存在於電致變色層306
與反電極層310
之間。離子導電層308
用作當電致變色裝置在脫色狀態與染色狀態之間轉變時運輸離子(以電解質之方式)所經由之媒體。優選地,離子導電層308
對於用於電致變色層及反電極層之相關離子為高度導電的,但具有足夠低的電子導電率以致在正常操作期間發生可略電子傳遞。具有高離子導電率之薄離子導電層准許快速離子導電,且因此准許高效能電致變色裝置之快速切換。在某些實施例中,離子導電層308
為無機的及/或固態的。 合適的離子導電層(用於具有不同IC層之電致變色裝置)之實例包括矽酸鹽、氧化矽、氧化鎢、氧化鉭、氧化鈮、及硼酸鹽。此等材料可以不同摻雜劑(包括鋰)摻雜。鋰摻雜之氧化矽包括鋰矽-鋁氧化物。在一些實施例中,離子導電層包括基於矽酸鹽之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矽-鋁氧化物(SiAlO)用於離子導電層308
。 電致變色裝置300
可包括一或多個額外層(未示出),諸如一或多個被動層。用以改良某些光學性質之被動層可包括於電致變色裝置300
中。用於提供防潮性或抗刮性之被動層亦可包括於電致變色裝置300
中。例如,導電層可以抗反射或保護性氧化物或氮化物層處理。其他被動層可用以氣密地密封電致變色裝置300
。圖 3B
為處於脫色狀態(或正轉變為脫色狀態)之電致變色裝置的示意性橫截面。根據特定實施例,電致變色裝置400
包括氧化鎢電致變色層(EC)406
及鎳-鎢氧化物反電極層(CE)410
。電致變色裝置400
亦包括基板402
、導電層(CL)404
、離子導電層(IC)408
,及導電層(CL)414
。 電源416
經組態以經由至導電層404
及414
之合適連接(例如,匯流條)將電位及/或電流施加至電致變色堆疊420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壓源經組態以施加幾伏之電位以便驅動裝置自一個光學狀態至另一光學狀態之轉變。如圖 3A
所示之電位的極性使得離子(在此實例中為鋰離子)主要常駐(如由虛線箭頭所指示)在鎳-鎢氧化物反電極層410
中。圖 3C
為圖 3B
所示之但處於染色狀態(或正轉變為染色狀態)之電致變色裝置400
的示意性橫截面。在圖 3C
中,逆轉電壓源416
之極性,使得電致變色層為較負的以便接受額外鋰離子,且因此轉變為染色狀態。如虛線箭頭所指示,鋰離子跨越離子導電層408
運輸至氧化鎢電致變色層406
。氧化鎢電致變色層406
示出為處於染色狀態。鎳-鎢氧化物反電極410
亦示出為處於染色狀態。如所解釋,鎳-鎢氧化物在其放棄(嵌出)鋰離子時逐漸變得更不透明。在此實例中,存在協同效應,其中層406
及410
兩者至染色狀態之轉變朝減少透射穿過堆疊及基板之光的量為相加性的。 如上文所描述,電致變色裝置可包括由離子導電(IC)層分隔之電致變色(EC)電極層及反電極(CE)層,IC層對離子為高度導電的且對電子為高度抵抗的。如通常所理解,離子導電層因此防止電致變色層與反電極層之間的短路。離子導電層允許電致變色及反電極容納電荷且因此維持其脫色或染色狀態。在具有不同層之電致變色裝置中,組件形成堆疊,該堆疊包括夾在電致變色電極層與反電極層之間的離子導電層。此等三個堆疊組件之間的邊界由組成及/或微結構之突然變化界定。因此,裝置具有三個不同層,該等層具有兩個突變界面。 根據某些實施例,反電極及電致變色電極彼此緊鄰地形成,有時直接接觸,而不單獨沈積離子導電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採用具有界面區域而非不同IC層之電致變色裝置。2010年4月30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第8,300,298號及美國專利申請案序列號12/772, 075及2010年6月11日申請之美國申請案序列號12/814,277及12/814,279中描述了此等裝置及製造此等裝置之方法-三個專利申請案及專利中之每一者的標題為「Electrochromic Devices」,每一者指定Zhongchun Wang等人為發明人,且每一者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II. 窗控制器
窗控制器用以控制電致變色窗之電致變色裝置的著色等級。在一些實施例中,窗控制器能夠使電致變色窗在兩種著色狀態(等級),即脫色狀態與染色狀態之間轉變。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器可額外地使電致變色窗(例如,具有單一電致變色裝置)轉變為中間著色等級。在一些所揭露之實施例中,窗控制器能夠使電致變色窗轉變為四個或更多個著色等級。某些電致變色窗藉由在單一IGU中使用兩個(或更多個)電致變色薄片而允許中間著色等級,其中每一薄片為雙態薄片。在此章節中參照圖 2A
及2B
對此進行描述。 如上文關於圖 2A
及2B
所指出,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致變色窗可在IGU200
之一個薄片上包括電致變色裝置400
且在IGU200
之另一薄片上包括另一電致變色裝置400
。若窗控制器能夠使每一電致變色裝置在兩個狀態,即脫色狀態與染色狀態之間轉變,則電致變色窗能夠達到四個不同狀態(著色等級):兩個電致變色裝置皆染色之染色狀態,一個電致變色裝置染色之第一中間狀態,另一電致變色裝置染色之第二中間狀態,及兩個電致變色裝置皆脫色之脫色狀態。指定Robin Friedman等人為發明人標題為「MULTI-PANE ELECTROCHROMIC WINDOWS」之美國專利第8,270,059號中進一步描述了多窗板電致變色窗之實施例,該專利全文在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窗控制器能夠使具有能夠在兩個或更多個著色等級之間轉變的電致變色裝置之電致變色窗轉變。例如,窗控制器可能夠使電致變色窗轉變為脫色狀態、一或多個中間等級,及染色狀態。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窗控制器能夠使併入有電致變色裝置之電致變色窗在脫色狀態與染色狀態之間的任何數目個著色等級之間轉變。指定Disha Mehtani等人為發明人標題為「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之美國專利第8,254,013號中進一步描述了用於使電致變色窗轉變為中間著色等級之方法及控制器的實施例,該專利全文在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窗控制器可對電致變色窗中之一或多個電致變色裝置供電。通常,窗控制器之此功能藉由下文更詳細地描述之一或多個其他功能增強。本文中所描述之窗控制器不限於具有向其出於控制目的而關聯與之電致變色裝置供電之功能的窗控制器。亦即,電致變色窗之電源可與窗控制器分開,其中控制器具有其自己的電源且將電力之施加自窗電源引導至窗。然而,將電源與窗控制器包括在一起並將控制器組態為直接對窗供電為方便的,因為避免了對用於對電致變色窗供電之單獨佈線的需要。 另外,將本章節中所描述之窗控制器描述為獨立控制器,其可經組態以控制單一窗或複數個電致變色窗之功能,而不將窗控制器整合至建築物控制網路或建築物管理系統(BMS)中。然而,窗控制器可整合至建築物控制網路或BMS中,如在本揭露之建築物管理系統章節中進一步描述。圖 4
示出了所揭露之實施例的窗控制器450
之一些組件及窗控制器系統之其他組件的方塊圖。圖 4
為窗控制器之簡化方塊圖,且關於窗控制器之更多細節可在皆指定Stephen Brown為發明人,標題皆為「CONTROLLER FOR OPTICALLY-SWITCHABLE WINDOWS」,且皆在2012年4月17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序列號13/449,248及13/449,251,及標題為「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指定Stephen Brown等人為發明人且在2012年4月17日申請之美國專利序列號13/449,235中找到,所有此等專利申請案及專利全文在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在圖 4
中,窗控制器450
之所示組件包括窗控制器450
,該窗控制器450
具有微處理器455
或其他處理器、脈衝寬度調變器460
、信號調節模組465
及具有組態檔案475
之電腦可讀媒體(例如,記憶體)。窗控制器450
經由網路480
(有線或無線)與電致變色窗中之一或多個電致變色裝置400
進行電子通信以將指令發送至該一或多個電致變色裝置400
。在一些實施例中,窗控制器450
可為經由網路(有線或無線)與主網路控制器通信之局部窗控制器。 在所揭露之實施例中,建築物可具有至少一個房間,該房間在建築物之外部與內部之間具有電致變色窗。一或多個感測器可位於建築物外部及/或房間內部。在實施例中,可將來自一或多個感測器之輸出輸入至窗控制器450
之信號調節模組465
。在一些情況下,可將來自一或多個感測器之輸出輸入至BMS,如在建築物管理系統章節中進一步描述。儘管所示實施例之感測器經示出為位於建築物之外部豎直牆壁上,但此係為了簡單起見,且感測器亦可在其他位置,諸如,在房間內部或在外部之其他表面上。在一些情況下,兩個或更多個感測器可用以量測同一輸入,此可在一個感測器出現故障或具有另外錯誤之讀數的情況下提供冗餘。圖 5
示出了具有電致變色窗505
之房間500
的示意(側視)圖,電致變色窗505
具有至少一個電致變色裝置。電致變色窗505
位於包括房間500
之建築物的外部與內部之間。房間500
亦包括經連接及組態以控制電致變色窗505
之著色等級的窗控制器450
。外部感測器510
位於建築物外部之豎直表面上。在其他實施例中,內部感測器亦可用以量測房間500
中之環境光。在又其他實施例中,佔據者感測器亦可用以判定佔據者何時在房間500
中。 外部感測器510
為諸如光感測器之裝置,其能夠偵測自諸如太陽之光源或自表面、大氣中之粒子、雲等反射至感測器之光發出的入射於裝置上之輻射光。外部感測器510
可以由光電效應得到之電流的形式生成信號,且該信號可隨入射於感測器510
上之光而變。在一些情況下,就以w/m2
(瓦/平方米)或其他類似單位為單位之輻照度而言,裝置可偵測輻射光。在其他情況下,裝置可偵測以呎燭光或類似單位為單位之在可見波長範圍內的光。在許多情況下,在輻照度與可見光之此等值之間存在線性關係。 在一些實施例中,外部感測器510
經組態以量測紅外光。在一些實施例中,外部光感測器經組態以量測紅外光及/或可見光。在一些實施例中,外部光感測器510
亦可包括用於量測溫度及/或濕度資料之感測器。在一些實施例中,智慧邏輯可使用一或多個參數(例如,可見光資料、紅外光資料、濕度資料,及溫度資料)判定阻隔之雲的存在及/或量化由雲引起之阻隔,該一或多個參數係使用外部感測器判定的或自外部網路(例如,氣象站)接收的。標題為「INFRARED CLOUD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且在2017年10月6日申請之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17/55631號中描述了使用紅外感測器偵測雲之各種方法,該國際專利申請案指定美國且全文併入本文中。 可基於隨著陽光照在地球上之角度變化的一天中之時間及一年中之時間來預測來自陽光之輻照度值。外部感測器510
可即時地偵測輻射光,其考慮歸因於建築物、天氣(例如,雲)之變化等的反射光及受阻隔光。例如,在多雲日,陽光將受雲阻擋,且藉由外部感測器510
偵測之輻射光將低於無雲日。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存在與單一電致變色窗505
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外部感測器510
。可將來自該一或多個外部感測器510
之輸出彼此進行比較以判定(例如)外部感測器510
中之一者是否由物體(諸如,降落在外部感測器510
上之鳥)遮住。在一些情況下,可需要在建築物中使用相對少的感測器,因為一些感測器可能不可靠及/或為昂貴的。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可採用單一感測器或一些感測器來判定來自太陽之照在建築物或可能建築物之一側上的輻射光的當前等級。雲可在太陽前方經過,或施工車輛可停在落日前方。此等將導致偏離來自太陽之經計算為正常照在建築物上之輻射光的量。 外部感測器510
可為一種光感測器。舉例而言,外部感測器510
可為電荷耦合裝置(CCD)、光電二極體、光敏電阻器或光伏電池。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光感測器及其他感測器技術之未來發展亦將起作用,因為其量測光強度且提供表示光能級之電輸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來自外部感測器510
之輸出輸入至信號調節模組465
。輸入可呈至信號調節模組465
之電壓信號的形式。信號調節模組465
將輸出信號傳遞至窗控制器450
。窗控制器450
基於來自組態檔案475
之各種資訊、來自信號調節模組465
之輸出、重寫值來判定電致變色窗505
之著色等級。窗控制器450
且接著指示PWM460
將電壓及/或電流施加至電致變色窗505
以轉變為期望著色等級。 在所揭露之實施例中,窗控制器450
可指示PWM460
將電壓及/或電流施加至電致變色窗505
以使其轉變為四個或更多個不同著色等級中之任一者。在所揭露之實施例中,電致變色窗505
可轉變為描述為0(最淺)、5、10、15、20、25、30及35(最深)之至少八個不同的著色等級。著色等級可線性地對應於透射穿過電致變色窗505
之光的視覺透射率值及太陽得熱係數(SHGC)值。舉例而言,使用以上八個著色等級,最淺著色等級0可對應於SHGC值0.80,著色等級5可對應於SHGC值0.70,著色等級10可對應於SHGC值0.60,著色等級15可對應於SHGC值0.50,著色等級20可對應於SHGC值0.40,著色等級25可對應於SHGC值0.30,著色等級30可對應於SHGC值0.20,且著色等級35(最深)可對應於SHGC值0.10。 窗控制器450
或與窗控制器450
通信之主控制器可採用任何一或多個預測性控制邏輯組件以基於來自外部感測器510
之信號及/或其他輸入來判定期望著色等級。窗控制器450
可指示PWM460
將電壓及/或電流施加至電致變色窗505
以使其轉變為期望著色等級。 III. 預測性控制邏輯之實例
在所揭露之實施例中,預測性控制邏輯用以實施判定及控制電致變色窗505
或考慮佔據者舒適性及/或能量節約考慮之其他可著色窗之期望著色等級的方法。此預測性控制邏輯可採用一或多個邏輯模組。圖 6A-6C
包括示出了由所揭露之實施例的例示性控制邏輯之三個邏輯模組A、B及C中之每一者收集的一些資訊之圖。圖 6A
示出了直射陽光穿過在包括房間500
之建築物之外部與內部之間的電致變色窗505
而進入房間500
中的穿透深度。穿透深度為對直射陽光將穿透至房間500
中多遠之量測。如所示,穿透深度係在水平方向上量測與窗505
之框(底部)的距離。一般而言,窗界定提供對直射陽光之受光角的孔隙。穿透深度係基於窗之幾何條件(例如,窗尺寸)、其在房間中之位置及定向、窗外部之任何鰭或其他外部遮蔽物,及太陽之位置(例如,在一天中特定時間及特定日期之直射陽光的角度)而計算的。電致變色窗505
之外部遮蔽物可歸因於可遮蔽窗之任何類型的結構,諸如外伸部、鰭等。在圖 6A
中,電致變色窗505
上方存在外伸部520
,外伸部520
阻抗一部分直射陽光進入房間500
因此縮短穿透深度。房間500
亦包括經連接及組態以控制電致變色窗505
之著色等級的局部窗控制器450
。外部感測器510
位於建築物外部之豎直表面上。 模組A可用以自穿過電致變色窗505
至佔據者身上或其活動區域之直射陽光而判定考慮佔據者舒適性之著色等級。著色等級係基於在特定時刻進入房間中之直射陽光的計算出之穿透深度及房間中之空間類型(例如,桌子在窗、大廳等附近)而判定的。在一些情況下,著色等級亦可基於向房間中提供足夠的自然光照。在許多情況下,穿透深度為在考慮玻璃轉變時間(使窗著色例如至期望著色等級之80%、90%或100%所需的時間)之未來時間計算的值。模組A中處理之問題為直射陽光可深入穿透至房間500
中以致直接呈現於在房間中之桌子或其他工作表面處工作的佔據者身上。公眾可獲得之程式可提供對太陽位置之計算且允許易於計算穿透深度。圖 6A
亦將房間500
中之桌子示出為與活動區域(即,桌子)相關聯之空間類型及活動區域之位置(即,桌子之位置)的實例。每一空間類型與實現佔據者舒適性之不同著色等級相關聯。例如,若活動為重要活動,諸如在桌子或電腦處進行辦公室中之工作,且桌子位於窗附近,則期望的著色等級可高於桌子離窗較遠之情況。作為另一實例,若活動並非重要的,諸如大廳中之活動,則期望著色等級可低於具有桌子之相同空間。圖 6B
示出了在晴空狀況下穿過電致變色窗505
進入房間500
之直射陽光及輻射。輻射可來自由大氣中之分子及顆粒散射的陽光。模組B基於在晴空狀況下照進考慮中之電致變色窗505
的所預測輻照度值而判定著色等級。諸如開源RADIANCE程式之各種軟體可用以預測某一緯度、某一經度、一年中之某一時間,及一天中之某一時間及針對給定窗定向之晴空輻照度。圖 6C
示出了由外部感測器510
即時量測之來自天空的輻射光以考慮可受諸如建築物之物體阻隔或自諸如建築物之物體反射的光或在晴空預測時未考慮之天氣狀況(例如,雲)。由模組C判定之著色等級係基於即時輻照度,即時輻照度係基於外部感測器510
進行之量測。 預測性控制邏輯可針對建築物中之每一電致變色窗505
單獨地實施邏輯模組A、B及C中之一或多者。每一電致變色窗505
可具有尺寸、定向(例如,豎直、水平、以一角度傾斜)、位置、相關聯之空間類型等之唯一集合。可針對每一電致變色窗505
維護具有此資訊及其他資訊之組態檔案。組態檔案475
(參照圖4)可儲存於電致變色窗505
之局部窗控制器450
之電腦可讀媒體470
中或本揭露中稍後描述之建築物管理系統(「BMS」)中。組態檔案475
可包括諸如窗組態、佔據查找表、關於相關聯之基準玻璃的資訊,及/或由預測性控制邏輯使用之其他資料的資訊。窗組態可包括諸如電致變色窗505
之尺寸、電致變色窗505
之定向、電致變色窗505
之位置等資訊。 查找表描述了針對某些空間類型及穿透深度提供佔據者舒適性之著色等級。亦即,佔據查找表中之著色等級經設計以自佔據者身上或其工作空間之直射陽光向可在房間500
中之佔據者提供舒適性。圖 10
中示出了佔據查找表之實例。 空間類型為用以判定對於給定穿透深度解決佔據者舒適性擔憂及/或在房間中提供舒適之自然光照將需要多少著色的量測。空間類型參數可考慮許多因素。在特定房間中及活動位置進行之工作或其他活動的類型在此等因素中。與需要大量注意力之詳細研究相關聯的近距離工作可能在一個空間類型,而休息室或會議室可具有不同的空間類型。另外,房間中之桌子或其他工作表面相對於窗之位置為定義空間類型時之考慮。例如,空間類型可與單一佔據者之辦公室相關聯,該辦公室之桌子或其他工作空間位於電致變色窗505
附近。作為另一實例,空間類型可為大廳。 在某些實施例中,預測性控制邏輯之一或多個模組可判定期望著色等級,同時除了佔據者舒適性之外還考慮能量節約。此等模組可藉由將處於特定著色等級之電致變色窗505
的效能與基準玻璃或其他標準參考窗進行比較來判定與該著色等級相關聯之能量節省。使用此參考窗之目的可確保預測性控制邏輯符合市政建築法規的要求或用於建築物之場所中之參考窗的其他要求。市政當局經常定義使用習知的低放射率玻璃之參考窗以控制建築物中之空氣調節負荷的量。作為參考窗505
如何適應預測性控制邏輯之實例,邏輯可經設計以使得穿過給定電致變色窗505
進入之輻照度絕不大於如由相應市政當局規定之穿過參考窗進入的最大輻照度。在所揭露之實施例中,預測性控制邏輯可使用處於特定著色等級之電致變色窗505
之太陽得熱係數(SHGC)值及參考窗之SHGC來判定使用著色等級之能量節省。一般而言,SHGC之值為透射穿過窗之所有波長之入射光的一部分。儘管在許多實施例中描述了基準玻璃,但可使用其他標準參考窗。一般而言,參考窗(例如,基準玻璃)之SHGC為針對不同地理位置及窗定向可能不同之變量,且係基於相應市政當局規定之法規要求。 一般而言,建築物經設計為具有供暖、通風及空氣調節系統(「HVAC」),該系統具有滿足在任何給定情況下所需的最大預期供暖及/或空氣調節負荷之能力。所需能力之計算可考慮到在建構建築物之特定位置處建築物中所需的基準玻璃或參考窗。因此,重要的是,預測性控制邏輯滿足或超過基準玻璃之功能要求,以便允許建築物設計者確信地判定將多少HVAC能力置於特定建築物中。由於預測性控制邏輯可用以對窗著色以提供優於基準玻璃之額外能量節省,因此預測性控制邏輯可用於允許建築物設計者具有比使用法規及標準所規定之基準玻璃的情況下將需要之HVAC能力低的HVAC能力。 本文中所描述之特定實施例假設藉由減少建築物中之空氣調節負荷而實現能量節約。因此,許多實施方案試圖實現可能的最大著色,同時考慮佔據者舒適性等級且可能考慮具有考慮中之窗之房間中的照明負荷。然而,在一些氣候下,諸如在遙遠的北緯及南緯處的氣候下,可能更多地關注供暖而非空氣調節。因此,可修改,具體而言以某些方式反轉預測性控制邏輯,使得較少著色發生以便確保建築物之供暖負荷得以減小。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預測性控制邏輯僅具有兩個獨立變量,該等變量可由佔據者(終端使用者)、建築物設計者或建築物運營者控制。此等為針對給定窗及與該給定窗相關聯之基準玻璃的空間類型。常常在針對給定建築物實施預測性控制邏輯時規定基準玻璃。空間類型可變化,但通常為固定的。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空間類型可為由建築物維護或儲存於局部窗控制器450
中之組態檔案的一部分。在一些情況下,可更新組態檔案以考慮建築物中之各種變化。例如,若建築物中之空間類型存在變化(例如,桌子在辦公室中移動、添加桌子、大廳變為辦公區域、牆壁移動等),則可將具有修改後之佔據查找表的更新後之組態檔案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470
中。作為另一實例,若佔據者反復地進行手動重寫,則可更新組態檔案以反映該手動重寫。圖 7
為示出根據實施例之用於控制建築物中之一或多個電致變色窗505
之方法的預測性控制邏輯之流程圖。預測性控制邏輯使用模組A、B及C中之一或多者來計算窗之著色等級且發送指令以使窗轉變。控制邏輯中之計算在步驟 610
處按由計時器計時之間隔運行1至n次。例如,可藉由模組Α、B及C中之一或多者對著色等級重新計算1至n
次,且針對時刻ti
=t1
,t2
…tn
計算著色等級。n
為所執行之重新計算的數目,且n可至少為1。在一些情況下,邏輯計算可按恆定時間間隔進行。在一種情況下,可每2至5分鐘進行邏輯計算。然而,大片電致變色玻璃(例如,直至6' x 10呎)之著色轉變可能用時達30分鐘或更長時間。對於此等大窗,可基於較低頻率(諸如每30分鐘)進行計算。 在步驟 620
處,邏輯模組Α、B及C執行計算以判定每一電致變色窗505
在單一時刻ti
之著色等級。此等計算可由窗控制器450
執行。在某些實施例中,預測性控制邏輯在實際轉變之前預測性地計算窗應如何轉變。在此等情況下,模組A、B及C中之計算可基於在轉變完成之際或之後的未來時間。在此等情況下,在計算中使用之未來時間可為在接收到著色指令之後足以允許轉變完成之未來時間。在此等情況下,控制器可在實際轉變之前在目前時間發送著色指令。到轉變完成時,窗將已轉變為該時間所期望之著色等級。 在步驟 630
處,預測性控制邏輯允許某些類型之重寫,該重寫脫離模組A、B及C處之演算法且在步驟 640
處基於某種其他考慮來定義重寫著色等級。一個類型之重寫為手動重寫。此為由正佔據房間且判定期望特定著色等級(重寫值)之終端使用者所實施的重寫。可能存在使用者之手動重寫自身經重寫之情形。重寫之實例為高需求(或峰值負荷)重寫,其與降低建築物中之能量消耗的公用設施要求相關聯。例如,在特別熱的日子,在大城市區域,可能有必要降低整個市之能量消耗以便不會使市政當局之能量產生及遞送系統負擔過重。在此等情況下,建築物可重寫來自本文中所描述之預測性控制邏輯的著色等級以確保所有窗具有特別高之著色等級。重寫之另一實例可為,在週末,在商業辦公建築物中之房間中不存在佔據者實例。在此等情況下,建築物可脫離與佔據者舒適性相關之一或多個模組,且所有窗可在涼爽天氣下具有高著色等級,且在溫暖天氣下具有低著色等級。 在步驟 650
處,將著色等級經由網路傳輸至建築物中之一或多個電致變色窗505
中的電致變色裝置。在某些實施例中,可高效地實施著色等級至建築物之所有窗的傳輸。例如,若著色等級之重新計算表明著色不需要自當前著色等級變化,則不傳輸具有更新後之著色等級的指令。作為另一實例,建築物可基於窗大小劃分成若干區。與具有較大窗之區相比,預測性控制邏輯可更頻繁地重新計算具有較小窗之區的著色等級。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 7
中之用於針對整個建築物中之多個電致變色窗505
實施控制方法的邏輯可在單一裝置(例如,單一主窗控制器)上。此裝置可針對建築物中之每一可著色窗執行計算,且亦提供用於將著色等級傳輸至例如,多區窗中或絕緣玻璃單元之多個EC薄片上的個別電致變色窗505
中之一或多個電致變色裝置的介面。多區窗之一些實例可在標題為「MULTI-ZONE EC WINDOWS」的PCT申請案第PCT/US14/71314號中找到,該PCT申請案全文在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亦可能存在實施例之預測性控制邏輯之某些適應性組件。例如,預測性控制邏輯可判定終端使用者(例如,佔據者)在一天中之特定時間如何試圖重寫演算法,且以更具預測性之方式利用此資訊來判定所需著色等級。在一種情況下,終端使用者可使用牆壁開關以在每一天中之某一時間將預測性邏輯所提供之著色等級重寫成重寫值。預測性控制邏輯可接收關於此等時刻之資訊且改變預測性控制邏輯以在一天中之該時間將著色等級改變為該重寫值。圖 8
為示出圖 7
中之區塊620
之特定實施方案的圖。此圖示出按順序執行所有三個模組A、B及C以計算特定電致變色窗505
在單一時刻ti
之最終著色等級的方法。最終著色等級可為考慮中之窗的最大可准許透射率。圖 8
亦包括模組A、B及C之一些例示性輸入及輸出。在實施例中,由局部窗控制器450
中之窗控制器450
執行模組A、B及C中之計算。在其他實施例中,可由另一處理器執行該等模組中之一或多者。儘管所示實施例示出了使用所有三個模組A、B及C,但其他實施例可使用模組A、B及C中之一或多者或可使用額外模組。 在步驟 700
處,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A以判定實現佔據者舒適性之著色等級以防止來自陽光之直射眩光穿透房間500
。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A以基於太陽在天空中之位置及來自組態檔案之窗組態計算直射陽光進入房間500
中之穿透深度。太陽之位置係基於建築物之緯度及經度及一天中之時間及日期而計算的。佔據查找表及空間類型係自針對特定窗之組態檔案輸入。模組A將來自A之著色等級輸出至模組B。 模組A之目標為確保直射陽光或眩光不會照在佔據者或他或她的工作空間上。來自模組A之著色等級經判定以實現此目的。在模組B及C中對著色等級之後續計算可降低能量消耗且可能需要甚至更大之著色。然而,若基於能量消耗對著色等級之後續計算表明著色比避免干擾佔據者所需之著色少,則預測性邏輯防止執行計算出之較大透射率等級以確保佔據者舒適性。 在步驟 800
處,將在模組A中計算出之著色等級輸入至模組B中。著色等級係基於晴空狀況下之輻照度(晴空輻照度)的預測計算的。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B以基於來自組態檔案之窗定向且基於建築物之緯度及經度預測電致變色窗505
之晴空輻照度。此等預測亦基於一天中之時間及日期。諸如RADIANCE程式(此為開源程式)之公眾可獲得之軟體可提供用於預測晴空輻照度的計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當擷取或提供一天中之時間及日期資訊作為RADIANCE之控制輸入時,藉由RADIANCE即時地預測晴空輻照度。亦將基準玻璃之SHGC自組態檔案輸入至模組B中。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B以判定如下著色等級:此著色等級比A中之著色等級深且透射之熱少於基準玻璃經預測在最大晴空輻照度下透射之熱。最大晴空輻照度為針對晴空狀況預測之所有時間中的最高輻照度等級。 在步驟 900
處,將來自B之著色等級及所預測晴空輻照度輸入至模組C。基於來自外部感測器510
之量測將即時輻照度值輸入至模組C。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C以計算在窗在晴空狀況下經著色為來自模組B之著色等級的情況下透射至房間中之輻照度。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C以找出適當著色等級,其中穿過具有此著色等級之窗的實際輻照度小於或等於穿過具有來自模組B之著色等級之窗的輻照度。在模組C中判定之著色等級為最終著色等級。 輸入至預測性控制邏輯之大部分資訊係自關於緯度及經度、時間及日期之固定資訊判定的。此資訊描述太陽相對於建築物,且更特定而言相對於窗(正對此窗實施預測性控制邏輯)之位置。太陽相對於窗之位置提供諸如直射陽光在窗之輔助下進入房間中之穿透深度的資訊。此資訊亦提供穿過窗進入之最大輻照度或太陽輻射能量通量之指示。可藉由可指示自最大輻照度量有所減小之感測器輸入來修改此計算出之輻照度等級。再一次,此減小可由雲或介於窗與太陽之間的其他障礙引起。圖 9
為示出圖 8
之步驟 700
之細節的流程圖。在步驟 705
處,模組A開始。在步驟 710
處,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A以針對建築物之緯度坐標及經度坐標及日期及一天中之時間來計算太陽在特定時刻ti
之位置。緯度坐標及經度坐標可自組態檔案輸入。日期及一天中之時間可基於計時器所提供之當前時間。太陽位置係在特定時刻ti
計算的,ti
在一些情況下可在未來。在其他實施例中,太陽之位置係在預測性控制邏輯之另一組件(例如,模組)中計算的。 在步驟 720
處,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A以計算在步驟 710
中所使用之特定時刻進入房間500
之直射陽光的穿透深度。模組A基於計算出之太陽位置及窗組態資訊計算穿透深度,該窗組態資訊包括窗之位置、窗之尺寸、窗之定向(即,面向方向)及任何外部遮蔽物之細節。該窗組態資訊係自與電致變色窗505
相關聯之組態檔案輸入。例如,可使用模組A以藉由基於在特定時刻之計算出之太陽位置來首先計算直射陽光的角度q
而計算圖 6
A中示出之豎直窗的穿透深度。穿透深度可基於計算出之角度q
及窗楣(窗之頂部)之位置進行判定。 在步驟 730
處,判定將針對步驟 720
中計算出之穿透深度提供佔據者舒適性之著色等級。使用佔據查找表以針對與窗相關聯之空間類型、針對計算出之穿透深度且針對窗之受光角找出所需著色等級。將空間類型及佔據查找表提供為來自針對特定窗之組態檔案的輸入。 佔據查找表之實例提供於圖 10
中。表中之值係就著色等級及括號中之相關聯之SHGC值而言。圖 10
示出了針對計算出之穿透值及空間類型之不同組合的不同著色等級(SHGC值)。該表係基於八個著色等級,其包括0(最淺)、5、10、15、20、25、30及35(最淺)。最淺著色等級0對應於SHGC值0.80,著色等級5對應於SHGC值0.70,著色等級10對應於SHGC值0.60,著色等級15對應於SHGC值0.50,著色等級20對應於SHGC值0.40,著色等級25對應於SHGC值0.30,著色等級30對應於SHGC值0.20,且著色等級35(最深)對應於SHGC值0.10。所示實例包括三個空間類型(桌子1、桌子2及大廳)及六個穿透深度。圖 11A
示出了桌子1在房間500
中之位置。圖 11B
示出了桌子2在房間500
中之位置。如圖 10
之佔據查找表所示,針對靠近窗之桌子1的著色等級高於針對遠離窗之桌子2的著色等級,以便在桌子更靠近窗時防止眩光。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具有其他值之佔據查找表。例如,另一佔據查找表可僅包括與穿透值相關聯之四個著色等級。具有與四個穿透深度相關聯之四個著色等級之佔據表的另一實例示於圖 20
中。圖 12
為示出圖 8
之步驟 800
之進一步細節的圖。在步驟 805
處,模組B開始。在步驟 810
處,可使用模組B以預測在ti
時在晴空狀況下窗處之輻照度。在ti
時之此晴空輻照度係基於建築物之緯度坐標及經度坐標及窗定向(即,窗面向之方向)而預測的。在步驟 820
處,預測在所有時間入射在窗上之最大晴空輻照度。晴空輻照度之此等預測值可使用諸如Radiance之開源軟體進行計算。最大晴空輻照度可儲存於輻照度檔案中/自輻照度檔案擷取,該輻照度檔案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如下文更詳細地描述。 在步驟 830
處,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B以判定在該時間將透射穿過基準玻璃進入房間500
中之最大輻照度量(即,判定最大基準內部輻照度)。可使用來自步驟 820
之計算出之最大晴空輻照度及來自組態檔案之基準玻璃SHGC值以使用以下等式計算空間內部之最大輻照度:最大基準內部輻照度=基準玻璃SHGC x最大晴空輻照度。 在步驟 840
處,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B以基於等式判定進入具有帶有當前著色等級之窗之房間500
的內部輻照度。可使用來自步驟 810
之計算出之晴空輻照度及與當前著色等級相關聯之SHGC值來使用以下等式計算內部輻照度之值:著色等級輻照度=著色等級SHGC x晴空輻照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晴空輻照度為自輻照度檔案擷取之輻照度值。輻照度值可已使用本文中揭露之一些技術(例如,使用模組B')更新或修改。 在一個實施例中,可藉由與模組A及B分開之太陽位置計算器執行步驟705
、810
及820
中之一或多者。太陽位置計算器指判定太陽在特定未來時間之位置且基於太陽在該未來時間之位置做出預測性判定(例如,預測晴空輻照度)之邏輯。太陽位置計算器可執行本文中揭露之方法的一或多個步驟。太陽位置計算器可為由主窗控制器(例如,圖 17
中示出之主窗控制器1402
)之組件中之一或多者執行的預測性控制邏輯之一部分。例如,太陽位置計算器可為由窗控制器1410
(圖 17
所示)所實施之圖 18
所示之預測性控制邏輯的一部分。 在步驟 850
處,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B以判定基於當前著色等級之內部輻照度是否小於或等於最大基準內部輻照度及著色等級是否比來自A之著色等級深。若判定為否,則在步驟 860
處遞增地增加(加深)當前著色等級,且在步驟 840
處重新計算內部輻照度。若在步驟 850
處判定為是,則模組B結束。圖 13
為示出圖 8
之步驟 900
之進一步細節的圖。在步驟905
處,模組C開始。來自B之著色等級及在時刻ti
之所預測晴空輻照度係自模組B輸入。基於來自外部感測器510
之量測將即時輻照度值輸入至模組C。 在步驟 910
處,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C以計算穿過在晴空狀況下經著色為來自B之著色等級之電致變色窗505
透射至房間中的輻照度。此計算出之內部輻照度可使用以下等式來判定:計算出之內部輻照度=來自B之著色等級之SHGCx來自B之所預測晴空輻照度。 在步驟 920
處,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C以找出適當著色等級,其中穿過具有此著色等級之窗的實際輻照度小於或等於穿過具有來自B之著色等級之窗的輻照度(即,實際內部輻照度<
計算出之內部輻照度)。將實際輻照度量測為太陽輻射量(SR)或外部輻照度與著色等級SHGC之積。在一些情況下,模組邏輯以來自B之著色等級開始,並且遞增地增加著色等級,直至實際內部輻照度<
計算出之內部輻照度。模組C中所判定之著色等級為最終著色等級。可在著色指令中將此最終著色等級經由網路傳輸至電致變色窗505
中之電致變色裝置。圖 14
為包括圖 7
中之區塊620
之另一實施方案的圖。此圖示出了執行實施例之模組A、B及C之方法。在此方法中,針對單一時刻ti
基於建築物之緯度坐標及經度坐標來計算太陽位置。在模組A中,基於窗組態來計算穿透深度,該窗組態包括窗之位置、窗之尺寸、窗之定向及關於任何外部遮蔽物之資訊。模組A使用查找表以基於計算出之穿透及空間類型來判定來自A之著色等級。接著,將來自A之著色等級輸入至模組B中。 使用諸如開源程式Radiance之程式以針對單一時刻ti
及針對所有時間之最大值基於窗定向及建築物之緯度坐標及經度坐標來判定晴空輻照度。將基準玻璃SHGC及計算出之最大晴空輻照度輸入至模組B中。模組B逐步增加模組A中計算出之著色等級,並且挑選內部輻射量小於或等於基準內部輻照度時之著色等級,其中:內部輻照度=著色等級SHGCx晴空輻照度,且基準內部輻照度=基準SHGCx最大晴空輻照度。然而,當模組A計算出玻璃之最大著色時,模組B並不改變著色以使其更淺。接著將B中計算出之著色等級輸入至模組C中。亦將所預測晴空輻照度輸入至模組C中。 模組C使用以下等式計算具有帶有來自B之著色等級之電致變色窗505
的房間中之內部輻照度:計算出之內部輻照度=來自B之著色等級之SHGCx來自B之所預測晴空輻照度。接著,模組C找出滿足如下條件之適當著色等級:實際內部輻照度小於或等於計算出之內部輻照度。實際內部輻照度係使用以下等式判定的:實際內部輻照度=SRx著色等級SHGC。模組C所判定之著色等級為發送至電致變色窗505
之著色指令中的最終著色等級。 IV. 建築物管理系統 (BMS)
本文中描述之窗控制器亦適合於與BMS整合。BMS為安裝在建築物中之基於電腦的控制系統,該系統監測並控制建築物之機械設備及電氣設備,諸如通風、照明、供電系統、電梯、消防系統及保全系統。BMS由硬體(包括藉由通信通道至電腦之互連)及相關聯之軟體(用於根據由佔據者及/或由建築物管理者設定之偏好來維持建築物中之狀況)組成。例如,可使用區域網路(諸如乙太網路)來實施BMS。軟體可基於例如網際網路協定及/或開放標準。一個實例為來自(維吉尼亞,里士滿之)Tridium, Inc.的軟體。通常與BMS—起使用之一個通信協定為BACnet(建築物自動化與控制網路)。 BMS最常見於大型建築物中,並且通常至少用以控制建築物內之環境。例如,BMS可控制建築物內之溫度、二氧化碳等級及濕度。通常,存在受BMS控制之許多機械裝置,諸如供暖器、空調、鼓風機、通風口及其類似者。為了控制建築物環境,BMS可在所定義之條件下打開及關閉此等各種裝置。典型現代BMS之核心功能係為建築物之佔據者維持舒適的環境,同時最小化供暖及製冷成本/需求。因此,現代BMS不僅用以進行監測及控制,而且用以優化各種系統之間的協同作用,例如,以便節能並且降低建築物運營成本。 在一些實施例中,窗控制器與BMS整合,其中窗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一或多個電致變色窗505
或其他可著色窗。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電致變色窗包括至少一個全固態且無機電致變色裝置,但可包括一個以上電致變色裝置,例如在IGU之每一薄片或窗板可著色的情況下。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電致變色窗僅包括全固態且無機電致變色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電致變色窗為多狀態電致變色窗,如2010年8月5日申請且標題為「Multipane Electrochromic Window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序列號12/851,514中所描述。圖 15
示出了BMS1100
之實施例的示意圖,該BMS1100
管理建築物1101
之多個系統,該系統包括保全系統、供暖/通風/空氣調節(HVAC)系統、建築物之照明、供電系統、電梯、消防系統及其類似者。保全系統可包括磁卡門禁、旋轉式棚門、電磁驅動門鎖、監控攝影機、防盜警報器、金屬偵測器及其類似者。消防系統可包括火警警報器及包括水管控制之滅火系統。照明系統可包括內部照明、外部照明、緊急警告燈、緊急出口標誌及緊急樓層逃生照明。供電系統可包括主電源、備用發電機及不斷電電源(UPS)網。 而且,BMS1100
管理主窗控制器1102
。在此實例中,將主窗控制器1102
示出為包括主網路控制器1103
、中間網路控制器1105a
及1105b
及終端控制器或葉控制器1110
之分佈式窗控制器網路。終端控制器或葉控制器1110
可類似於關於圖 4
所描述之窗控制器450
。例如,主網路控制器1103
可在BMS1100
附近,且建築物1101
之每一樓層可具有一或多個中間網路控制器1105a
及1105b
,而建築物之每一窗具有其自己的終端控制器1110
。在此實例中,控制器1110
中之每一者控制建築物1101
之特定電致變色窗。 控制器1110
中之每一者可位於與其所控制之電致變色窗分開的位置,或整合至該電致變色窗中。為了簡潔起見,僅將建築物1101
之十個電致變色窗示出為受主窗控制器1102
控制。在典型設定中,建築物中可存在大量電致變色窗受主窗控制器1102
控制。主窗控制器1102
無需為分佈式窗控制器網路。例如,控制單一電致變色窗之功能的單端控制器亦落在本文中揭露之實施例的範圍內,如上文所描述。在適當時,下文更詳細地並且關於圖 15
來描述將如本文中所描述之電致變色窗控制器與BMS合併之優點及特徵。 所揭露實施例的一個態樣為包括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多用途電致變色窗控制器之BMS。藉由併入來自電致變色窗控制器之反饋,BMS可提供例如增強之:1)環境控制;2)能量節省;3)安全性;4)控制選項之靈活性;5)其他系統之改良之可靠性及可用壽命(由於對其依賴較少且因此其維護較少);6)資訊可用性及診斷;7)職員之有效使用及較高生產率,及此等情況之各種組合,因為可自動控制電致變色窗。在一些實施例中,BMS可不存在或BMS可存在但可不與主網路控制器通信或在較高層級下與主網路控制器通信。在某些實施例中,對BMS之維護將不中斷對電致變色窗之控制。圖 16
示出了用於建築物之建築物網路1200
之實施例的方塊圖。如上文所指出,網路1200
可採用任何數目種不同通信協定,包括BACnet。如所示,建築物網路1200
包括主網路控制器1205
、照明控制面板1210
、建築物管理系統(BMS)1215
、保全控制系統1220
及使用者控制台1225
。建築物中之此等不同控制器及系統可用以自建築物中之HVAC系統1230
、燈1235
、保全感測器1240
、門鎖1245
、攝影機1250
及可著色窗1255
接收輸入及/或對其進行控制。 主網路控制器1205
可以與關於圖 15
所描述之主網路控制器1103
類似的方式發揮作用。照明控制面板1210
可包括用以控制內部照明、外部照明、緊急警告燈、緊急出口標誌及緊急樓層逃生照明之電路。照明控制面板1210
亦可包括在建築物之房間中的佔據感測器。BMS1215
可包括自自網路1200
之其他系統及控制器接收資料且向其發佈命令之電腦伺服器。例如,BMS1215
可自主網路控制器1205
、照明控制面板1210
及保全控制系統1220
中之每一者接收資料且向其發出命令。保全控制系統1220
可包括磁卡門禁、旋轉式棚門、電磁驅動門鎖、監控攝影機、防盜警報器、金屬偵測器及其類似者。使用者控制台1225
可為電腦終端,建築物管理者可使用該電腦終端來排程建築物之不同系統的控制、監測、優化及故障檢修操作。來自Tridium, Inc.之軟體可生成來自不同系統之資料的視覺表示以用於使用者控制台1225
。 不同控制中之每一者可控制個別裝置/設備。主網路控制器1205
控制窗1255
。照明控制面板1210
控制燈1235
。BMS1215
可控制HVAC1230
。保全控制系統1220
控制保全感測器1240
、門鎖1245
及攝影機1250
。可在所有不同裝置/設備與作為建築物網路1200
之一部分的控制器之間交換及/或共用資料。 在一些情況下,BMS1100
或建築物網路1200
之系統可根據每天、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之排程來運行。例如,照明控制系統、窗控制系統、HVAC及保全系統可按24小時排程來操作,該24小時排程考慮了當人們在工作日期間處於建築物中時。在夜間,建築物可進入能量節省模式,並且在日間,系統可以最小化建築物之能量消耗同時提供佔據者舒適性之方式來操作。作為另一實例,系統可在假日關閉或進入能量節省模式。 排程資訊可與地理資訊組合。地理資訊可包括建築物之緯度及經度。地理資訊亦可包括關於建築物之每一側所面向之方向的資訊。使用此資訊,可以不同方式控制建築物之不同側上的不同房間。例如,在冬天,針對建築物之面向東面之房間,窗控制器可指示窗在早晨不著色,以使得房間由於照射在房間中之陽光而變溫暖,並且照明控制面板可由於來自陽光之光照而指示燈為昏暗的。面向西面之窗在早晨可由房間之佔據者控制,因為西側之窗的著色可能不影響能量節省。然而,面向東面之窗及面向西面之窗的操作模式可在傍晚切換(例如,當太陽落下時,面向西面之窗未著色,以允許陽光進入以用於供暖及照明兩者)。 下文描述了建築物(例如像圖 15
中之建築物1101
)之實例,其包括建築物網路或BMS、用於建築物之外部窗的可著色窗(即,將建築物內部與建築物外部分開之窗)及若干不同感測器。來自建築物之外部窗之光通常會影響建築物中距窗約20呎或約30呎之內部照明。亦即,建築物中距外部窗超過約20呎或約30呎之空間幾乎不接收來自外部窗之光。建築物中遠離外部窗之此等空間由建築物之照明系統照明。 另外,建築物內之溫度可能受外部光及/或外部溫度影響。例如,在冷天,且在建築物由供暖系統供暖之情況下,更靠近門及/或窗之房間將比建築物之內部區域更快損失熱量並且比內部區域更冷。 對於外部感測器而言,建築物可包括在建築物之屋頂上的外部感測器。或者,建築物可包括與每一外部窗(例如,如關於圖 5
所描述,房間500
)相關聯之外部感測器,或在建築物之每一側的外部感測器。在建築物之每一側的外部感測器可隨太陽在一天中改變位置而追蹤建築物之一側上的輻照度。 關於相對於圖 7
、圖 8
、圖 9
、圖 12
、圖 13
及圖 14
所描述之方法,當窗控制器整合至建築物網路或BMS中時,可將來自外部感測器510
之輸出輸入至BMS之網路並且提供作為局部窗控制器450
之輸入。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來自任何兩個或更多個感測器之輸出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僅接收一個輸出信號,且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接收三個、四個、五個或更多個輸出。可經由建築物網路或BMS接收此等輸出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接收之輸出信號包括指示建築物內之供暖系統、製冷系統及/或照明之能量消耗或功率消耗的信號。例如,可監測建築物之供暖系統、製冷系統及/或照明之能量消耗或功率消耗以提供指示能量消耗或功率消耗的信號。裝置可與建築物之電路及/或佈線介接或附接至該電路及/或佈線以實施此監測。或者,可在建築物中安裝供電系統,使得可監測用於建築物內之個別房間或建築物內之一組房間的供暖系統、製冷系統及/或照明所消耗之功率。 可提供著色指令以使可著色窗之著色變化為所判定之著色等級。例如,參考圖 15
,此可包括主網路控制器1103
向一或多個中間網路控制器1105a
及1105b
發出命令,中間網路控制器1105a
及1105b
又向控制建築物之每一窗的終端控制器1110
發出命令。終端控制器1100
可將電壓及/或電流施加至窗,以依照指令驅動著色變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電致變色窗及BMS之建築物可參與或加入向建築物提供電力之公用設施所運行之需求回應程式。該程式可為如下程式:當預期峰值負荷出現時,降低建築物之能量消耗。公用設施可在預期峰值負荷出現之前發送出警告信號。例如,可在預期峰值負荷出現之前一天、早晨、或約一個小時前發送警告。例如,在製冷系統/空調自公用設施汲取大量電力之炎熱夏天,可預期峰值負荷出現會發生。警告信號可由建築物之BMS或由經組態以控制建築物中之電致變色窗的窗控制器接收。此警告信號可為脫離如圖 7
所示之模組A、B及C的重寫機制。BMS接著可指示窗控制器將電致變色窗505
中之適當電致變色裝置轉變為深的著色等級,其有助於在預期峰值負荷時之時間減少建築物中之製冷系統的電力汲取。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建築物之外部窗的可著色窗(即,將建築物內部與建築物外部分開之窗)可分成區,其中以類似方式指示區中之可著色窗。例如,位於建築物之不同樓層或建築物之不同側上的各組電致變色窗可在不同區中。例如,在建築物之第一樓層上,所有面向東面之電致變色窗可在區1中,所有面向南面之電致變色窗可在區2中,所有面向西面之電致變色窗可在區3中,並且所有面向北面之電致變色窗可在區4中。作為另一實例,在建築物之第一樓層上之所有電致變色窗可在區1中,在第二樓層上之所有電致變色窗可在區2中,並且在第三樓層上之所有電致變色窗可在區3中。作為又一實例,所有面向東面之電致變色窗可在區1中,所有面向南面之電致變色窗可在區2中,所有面向西面之電致變色窗可在區3中,且所有面向北面之電致變色窗可在區4中。作為又一實例,在一個樓層上之面向東面之電致變色窗可劃分成不同區。在建築物之同一側及/或不同側及/或不同樓層上之任何數目個可著色窗可分配給一區。在個別可著色窗具有可獨立控制之區的實施例中,可例如在個別窗可使其所有區著色或不著色的情況下使用個別窗之區的組合在建築物立面上形成著色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區中之電致變色窗可受同一窗控制器控制。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區中之電致變色窗可受不同窗控制器控制,但窗控制器全部可接收來自感測器之相同輸出信號並使用相同函數或查找表來判定該區中之窗的著色等級。 在一些實施例中,區中之電致變色窗可受自透射率感測器接收輸出信號之窗控制器控制。在一些實施例中,透射率感測器可安裝在區中之窗附近。例如,透射率感測器可安裝在該區中所包括之含有IGU的框架之中或之上(例如,安裝在框架之豎框、水平框之中或之上)。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在包括位於建築物之單側上之窗的區中之電致變色窗可受自透射率感測器接收輸出信號之窗控制器控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器(例如,光感測器)可向窗控制器提供輸出信號以控制第一區(例如,主控制區)之電致變色窗505
。窗控制器亦可以與第一區相同之方式控制第二區(例如,從屬控制區)中之電致變色窗505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另一窗控制器可以與第一區相同之方式控制第二區中之電致變色窗505
。 在一些實施例中,建築物管理者、第二區中之房間的佔據者或其他人可手動指示(使用例如著色或清透命令或來自BMS之使用者控制台之命令)第二區(即,從屬控制區)中之電致變色窗進入諸如染色狀態(等級)或清透狀態之著色等級。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利用此手動命令重寫在第二區中之窗的著色等級時,第一區(即,主控制區)中之電致變色窗保持處於自透射率感測器接收輸出之窗控制器的控制下。第二區可保持處於手動命令模式持續一段時間,並且接著恢復成處於自透射率感測器接收輸出之窗控制器的控制下。例如,在接收重寫命令之後,第二區可保持處於手動模式持續一個小時,並且接著可恢復為處於自透射率感測器接收輸出之窗控制器的控制下。 在一些實施例中,建築物管理者、第一區中之房間的佔據者或其他人可手動指示(使用例如著色命令或來自BMS之使用者控制台的命令)第一區(即,主控制區)中之窗進入諸如染色狀態或清透狀態之著色等級。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利用此手動命令重寫在第一區中之窗的著色等級時,第二區(即,從屬控制區)中之電致變色窗保持處於自外部感測器接收輸出之窗控制器的控制下。第一區可保持處於手動命令模式持續一段時間,並且接著恢復為處於自透射率感測器接收輸出之窗控制器的控制下。例如,在接收重寫命令之後,第一區可保持處於手動模式持續一個小時,並且接著可恢復為處於自透射率感測器接收輸出之窗控制器的控制下。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在第二區中之電致變色窗可保持在當接收到針對第一區之手動重寫時其所處之著色等級。第一區可保持處於手動命令模式持續一段時間,並且接著第一區及第二區可恢復為處於自透射率感測器接收輸出之窗控制器的控制下。 無論窗控制器為獨立窗控制器抑或與建築物網路介接,本文中所描述之控制可著色窗之方法中的任一者均可用以控制可著色窗之著色。 無線或有線通信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中描述之窗控制器包括用於在窗控制器、感測器與單獨通信節點之間進行有線或無線通信之組件。無線或有線通信可利用直接與窗控制器介接之通信介面來實現。此介面可為微處理器原生的,或可經由實現此等功能之額外電路來提供。 用於無線通信之單獨通信節點可例如為:另一無線窗控制器;終端、中間或主窗控制器;遠程控制裝置;或BMS。無線通信在窗控制器中用於以下操作中之至少一者:程式化及/或操作電致變色窗505
;自本文中描述之各種感測器及協定收集來自EC窗505
之資料;及使用電致變色窗505
作為無線通信之中繼點。自電致變色窗505
收集之資料亦可包括計數資料,諸如EC裝置已啟動之次數、EC裝置隨時間而變之效率及其類似者。下文更詳細地描述此等無線通信特徵。 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通信用以例如經由紅外(IR)信號及/或射頻(RF)信號操作相關聯之電致變色窗505
。在某些實施例中,控制器將包括無線協定晶片,諸如藍芽、易能森、WiFi、紫蜂及其類似者。窗控制器亦可具有經由網路進行之無線通信。對窗控制器之輸入可由終端使用者在牆壁開關處直接或經由無線通信手動地輸入,或該輸入可來自建築物之BMS,電致變色窗為該建築物之組件。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窗控制器為分佈式控制器網路之一部分時,無線通信用以經由分佈式控制器網路來向並且自複數個電致變色窗中之每一者傳送資料,每一電致變色窗具有無線通信組件。例如,再次參考圖 15
,主網路控制器1103
與中間網路控制器1105a
及1105b
中之每一者無線地通信,中間網路控制器1105a
及1105b
又與終端控制器1110
無線地通信,每一終端控制器與電致變色窗相關聯。主網路控制器1103
亦可與BMS1100
無線地通信。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地執行窗控制器中之至少一個階層之通信。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窗控制器分佈式網路中使用一種以上無線通信模式。例如,主窗控制器可經由WiFi或紫蜂與中間控制器無線地通信,而中間控制器經由藍芽、紫蜂、易能森或其他協定與終端控制器通信。在另一實例中,窗控制器具有冗餘之無線通信系統以供終端使用者靈活選擇無線通信。 例如在主窗控制器及/或中間窗控制器與終端窗控制器之間的無線通信提供了避免安裝硬通信線路之優點。對窗控制器與BMS之間的無線通信亦如此。在一個態樣中,起此等作用之無線通信用於至電致變色窗及自電致變色窗之資料傳送,以用於操作窗並向例如BMS提供資料以優化建築物中之環境及能量節省。使窗位置資料以及來自感測器之反饋協同以用於此優化。例如,將粒度級(逐個窗)微氣候資訊反饋至BMS,以便優化建築物之各種環境。 VI. 用於控制可著色窗之功能之系統的實例 圖 17
為根據實施例之用於控制建築物(例如,圖 15
中示出之建築物1101
)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功能(例如,轉變為不同著色等級)的系統1400
之組件的方塊圖。系統1400
可為BMS(例如,圖 15
中示出之BMS1100
)所管理之系統中之一者,或可獨立於BMS操作。 系統1400
包括主窗控制器1402
,該主窗控制器1402
可向可著色窗發送控制信號以控制其功能。系統1400
亦包括與主窗控制器1402
進行電子通信之網路1410
。預測性控制邏輯、用於控制可著色窗之功能的其他控制邏輯及指令,及/或感測器資料可經由網路1410
傳達至主窗控制器1402
。網路1410
可為有線或無線網路(例如,雲端網路)。在一個實施例中,網路1410
可與BMS通信以允許BMS經由網路1410
將用於控制可著色窗之指令發送至建築物中之可著色窗。 系統1400
亦包括可著色窗(未示出)之EC裝置400
及牆壁開關1490
,兩者都與主窗控制器1402
進行電子通信。在此所示實例中,主窗控制器1402
可向EC裝置400
發送控制信號以控制具有EC裝置400
之可著色窗的著色等級。每一牆壁開關1490
亦與EC裝置400
及主窗控制器1402
通信。終端使用者(例如,具有可著色窗之房間的佔據者)可使用牆壁開關1490
來控制具有EC裝置400
之可著色窗的著色等級及其他功能。 在圖 17
中,將主窗控制器1402
示出為分佈式窗控制器網路,其包括主網路控制器1403
、與主網路控制器1403
通信之複數個中間網路控制器1405
及複數個終端窗控制器或葉窗控制器1410
。每一複數個終端窗控制器或葉窗控制器1410
與單一中間網路控制器1405
通信。雖然將主窗控制器1402
示出為分佈式窗控制器網路,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主窗控制器1402
亦可為控制單一可著色窗之功能的單一窗控制器。圖 17
中之系統1400
的組件在一些態樣中可類似於關於圖 15
所描述之組件。例如,主網路控制器1403
可類似於主網路控制器1103
,且中間網路控制器1405
可類似於中間網路控制器1105
。圖 17
中之分佈式網路中之窗控制器中的每一者可包括處理器(例如,微處理器)及與處理器電通信之電腦可讀媒體。 在圖 17
中,每一葉窗控制器或終端窗控制器1410
與單一可著色窗之EC裝置400
通信以控制建築物中之該可著色窗的著色等級。在IGU之情況下,葉窗控制器或終端窗控制器1410
可與IGU之多個薄片上的EC裝置400
通信以控制IGU之著色等級。在其他實施例中,每一葉窗控制器或終端窗控制器1410
可與複數個可著色窗通信。葉窗控制器或終端窗控制器1410
可整合至可著色窗中,或可與其所控制之可著色窗分開。圖 17
中之葉窗控制器及終端窗控制器1410
可類似於圖 15
中之終端控制器或葉控制器1110
,及/或亦可類似於關於圖 4
所描述之窗控制器450
。 每一牆壁開關1490
可由終端使用者(例如,房間之佔據者)操作以控制與牆壁開關1490
通信之可著色窗的著色等級及其他功能。終端使用者可操作牆壁開關1490
以向相關聯之可著色窗中之EC裝置400
傳達控制信號。在一些情況下,來自牆壁開關1490
之此等信號可重寫來自主窗控制器1402
之信號。在其他情況(例如,高需求情況)下,來自主窗控制器1402
之控制信號可重寫來自牆壁開關1490
之控制信號。每一牆壁開關1490
亦與葉窗控制器或終端窗控制器1410
通信以將關於自牆壁開關1490
發送之控制信號的資訊(例如,時間、日期、所請求著色等級等)發送回至主窗控制器1402
。在一些情況下,可手動操作牆壁開關1490
。在其他情況下,終端使用者可使用遠程裝置(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來無線地控制牆壁開關1490
,該遠程裝置例如使用紅外(IR)信號及/或射頻(RF)信號發送具有控制信號之無線通信。在一些情況下,牆壁開關1490
可包括無線協定晶片,諸如藍芽、易能森、WiFi、紫蜂及其類似者。雖然圖 17
中示出之牆壁開關1490
位於牆壁上,但系統1400
之其他實施例可具有位於房間中其他地方之開關。 VII. 預測性控制邏輯之另一實例 圖 18
為示出根據實施例之用於控制建築物之不同區中的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例如,電致變色窗)之著色等級之方法的預測性控制邏輯之方塊圖。此邏輯在未來時間做出預測性判定,該未來時間考慮了可著色窗中之EC裝置400
的轉變時間。此預測性控制邏輯可由關於圖 17
所描述之系統1400
的組件或由其他所揭露實施例之系統的組件採用。在所示實例中,預測性控制邏輯之一部分由窗控制器1410
執行,另一部分由網路控制器1408
執行,且模組11406
中之邏輯由與窗控制器1410
及網路控制器1408
分開之組件執行。或者,模組11406
可為可能或可能不載入至窗控制器1410
上之單獨邏輯。 在圖 18
中,預測性控制邏輯之由窗控制器1410
及模組11406
採用之部分由BMS1407
管理。BMS1407
可類似於關於圖 15
所描述之BMS1100
。BMS1407
經由BACnet介面1408
與窗控制器1410
進行電子通信。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其他通信協定。雖然在圖 18
中未示出,但模組11406
亦經由BACnet介面1408
與BMS1407
通信。在其他實施例中,圖 18
中示出之預測性控制邏輯可獨立於BMS操作。 網路控制器1408
自一或多個感測器(例如,外部光線感測器)接收感測器讀數,且亦可將感測器讀數轉換成W/m2
。網路控制器1408
經由CANbus或CANOpen協定與窗控制器1410
進行電子通信。網路控制器1408
將轉換後之感測器讀數傳達至窗控制器1410
。網路控制器1408
可類似於圖 17
之中間網路控制器1405
或主網路控制器1403
。 在圖 18
中,預測性控制邏輯之由窗控制器1410
採用之部分包括主排程程式1502
。主排程程式1502
包括允許使用者(例如,建築物管理員)準備可在一天中不同時間及/或不同日期使用不同類型之控制程式之排程的邏輯。控制程式中之每一者包括用於基於一或多個獨立變量來判定著色等級之邏輯。一個類型之控制程式僅為純狀態。純狀態指在某時間段期間無論其他狀況如何均固定之特定著色等級(例如,透射率=40%)。例如,建築物管理者可規定每天下午3點之後窗為清透的。作為另一實例,建築物管理者可規定在每天下午8點至第二天早上6點之時間之間的時間段為純狀態。在一天中之其他時間,可採用不同類型之控制程式,例如,採用高得多之複雜程度之控制程式。一種類型之控制程式提供高複雜程度。例如,此類型之高度複雜的控制程式包括參考圖 18
所描述之預測性控制邏輯,且可包括模組11406
之邏輯模組A、B及C中之一或多者的實施方案。作為另一實例,此類型之另一高度複雜之控制程式包括參考圖 18
所描述之預測性控制邏輯,且可包括模組11406
之邏輯模組A、B及C中之一或多者及稍後在此章節VII中描述之模組D的實施方案。作為另一實例,此類型之另一高度複雜之控制程式為參考圖 7
所描述之預測性控制邏輯,且包括參考圖 8
、圖 9
及圖 12
所描述之邏輯模組A、B及C之完全多模組實施方案。在此實例中,預測性控制邏輯在模組C中使用感測器反饋且在模組A及B中使用太陽資訊。高度複雜之控制程式之另一實例為參考圖 7
所描述之預測性控制邏輯,其具有參考圖 8
、圖 9
及圖 12
所描述之邏輯模組A、B及C中之一個或兩個的部分邏輯模組實施方案。另一類型之控制程式為依賴來自一或多個感測器(例如,光感測器)之反饋且無論太陽位置如何均相應地調整著色等級之臨限值控制程式。使用主排程程式1502
之技術優點中之一者為使用者可選擇並排程用以判定著色等級之控制程式(方法)。 主排程程式1502
根據時間來運行排程中之控制程式,該時間係就日期及基於一天24小時之一天中之時間而言。主排程程式1502
可就日曆日期及/或基於一週7天(其中有五個工作日(星期一至星期五)及兩個休息日(星期六及星期天))之星期幾而言判定日期。主排程程式1502
亦可判定某些天是否為假日。主排程程式1502
可基於可著色窗之位置(該位置由站點資料1506
判定)以針對日光節約時間自動調整一天中之時間。 在一個實施例中,主排程程式1502
可使用單獨之假日排程。使用者可能已經判定在假日排程期間使用哪一(哪些)控制程式。使用者可判定假日排程中將包括哪些天。主排程程式1502
可複製使用者所設定之基本排程,且允許使用者針對假日排程中之假日做出修改。 當準備主排程程式1502
所採用之排程時,使用者可選擇建築物之區(區選擇),將在該(等)區中採用選定程式。每一區包括一或多個可著色窗。在一些情況下,區可為與空間類型(例如,在特定位置具有桌子之辦公室、會議室等)相關聯之區域,或可與多個空間類型相關聯。例如,使用者可選擇具有辦公室之區1,以便:1)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工作日期間,在早上8點供熱至70度,並且在下午3點打開空調以將辦公室中之溫度保持為80度,且接著在下午5點關閉所有空調及供暖;及2)(星期六及星期天)關閉供暖及空調。作為另一實例,使用者可設定具有會議室之區2來運行圖 18
之預測性控制邏輯,其包括使用所有邏輯模組A、B及C之模組1的全模組實施方案。在另一實例中,使用者可選擇具有會議室之區1以自早上8點至下午3點運行模組1並在下午3點之後運行臨限值程式或純狀態。在其他情況下,區可為整個建築物,或可為建築物中之一或多個窗。 當利用可使用感測器輸入之程式來準備排程時,使用者可能亦能夠選擇在該程式中使用之感測器。例如,使用者可選擇位於屋頂上之感測器,或位於可著色窗附近或之處的感測器。作為另一實例,使用者可選擇特定感測器之ID值。 預測性控制邏輯之由窗控制器1410
採用之部分亦包括與主排程程式1502
進行電子通信之使用者界面1504
。使用者界面1504
亦與站點資料1506
、區/組資料1508
及感測邏輯1516
通信。使用者可使用使用者界面1504
輸入其排程資訊以準備排程(生成新排程或修改現有排程)。使用者界面1504
可包括輸入裝置,諸如例如小鍵盤、觸控板、鍵盤等。使用者界面1504
亦可包括用以輸出關於排程之資訊且提供用於設定排程之可選選項之顯示器。使用者界面1504
與處理器(例如,微處理器)進行電子通信,該處理器與電腦可讀媒體(CRM)進行電子通信。處理器及CRM皆為窗控制器1410
之組件。主排程程式1502
及預測性控制邏輯之其他組件中的邏輯可儲存在窗控制器1410
之電腦可讀媒體上。 使用者可使用使用者界面1504
來輸入其站點資料1506
及區/組資料1508
。站點資料1506
包括建築物之位置的緯度、經度及GMT時差。區/組資料包括建築物之每一區中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的位置、尺寸(例如,窗寬度、窗高度、窗框寬度等)、定向(例如,窗傾斜度)、外部遮蔽物(例如,外伸部深度、窗上方之外伸部位置、左/右鰭至側邊尺寸、左/右鰭深度等)、基準玻璃SHGC及佔據查找表。在圖 18
中,站點資料1506
及區/組資料1508
為靜態資訊(即,不由預測性控制邏輯之組件改變的資訊)。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在運行中生成此資料。站點資料1506
及區/組資料1508
可儲存在窗控制器1410
之電腦可讀媒體上。 當準備(或修改)排程時,使用者選擇主排程程式1502
將在建築物之每一區中在不同時間段運行的控制程式。在一些情況下,使用者可能夠自多個控制程式中選擇。在一個此種情況下,使用者可藉由自顯示於使用者界面1405
上之所有控制程式的清單(例如,選單)選擇控制程式來準備排程。在其他情況下,使用者可能僅可自所有控制程式之清單獲得有限選項。例如,使用者可能僅僅已對兩個控制程式之使用進行了支付。在此實例中,使用者將僅能夠選擇使用者已支付之兩個控制程式中的一者。 使用者界面1405
之實例示於圖 19
中。在此所示實例中,使用者界面1405
呈用於輸入排程資訊之表的形式,該排程資訊用以生成或改變主排程程式1502
所採用之排程。例如,使用者可藉由輸入開始時間及結束時間來將時間段輸入至該表中。使用者亦可選擇程式所使用之感測器。使用者亦可輸入站點資料1506
及區/組資料1508
。使用者亦可藉由選擇「太陽穿透查找」來選擇待使用之佔據查找表。 返回至圖 18
,預測性控制邏輯之由窗控制器1410
採用之部分亦包括一天中之時間(預見)邏輯1510
。一天中之時間(預見)邏輯1510
判定預測性控制邏輯用以做出其預測性判定之未來時間。此未來時間考慮了使可著色窗中之EC裝置400
之著色等級轉變所需的時間。藉由使用考慮了轉變時間之時間,預測性控制邏輯可預測適合於未來時間之著色等級,在該時間,EC裝置400
在接收控制信號之後將有時間轉變為該著色等級。一天中之時間部分1510
可基於來自區/組資料之關於代表性窗的資訊(例如,窗尺寸等)估計代表性窗中之EC裝置的轉變時間。一天中之時間邏輯1510
接著可基於轉變時間及當前時間來判定未來時間。例如,未來時間可等於或大於當前時間加上轉變時間。 區/組資料包括關於每一區之代表性窗的資訊。在一種情況下,代表性窗可為該區中之窗中的一個。在另一情況下,代表性窗可為具有平均性質之窗(例如,平均尺寸),該等平均性質係基於對來自該區中之所有窗的所有性質求平均值。 窗控制器1410
所採用之預測性控制邏輯亦包括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包括判定在某個時刻之太陽位置、太陽方位角及太陽高度角的邏輯。在圖 18
中,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基於自一天中之時間邏輯1510
接收之未來時刻做出其判定。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與一天中之時間部分1510
及站點資料1506
通信以接收未來時間、建築物之緯度坐標及經度坐標,及進行其計算(諸如太陽位置計算)可能需要之其他資訊。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亦可基於計算出之太陽位置來執行一或多個判定。在一個實施例中,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可計算晴空輻照度或自模組11406
之模組A、B及C做出其他判定。 窗控制器1410
所採用之控制邏輯亦包括排程邏輯1518
,該排程邏輯1518
與感測邏輯1516
、使用者界面1405
、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及模組11406
通信。排程邏輯1518
包括判定使用自模組11406
經由智慧邏輯1520
傳遞之著色等級抑或使用基於其他考慮因素之另一著色等級的邏輯。例如,由於日出時間及日落時間在整年中會變化,因此使用者可能並不希望重新程式化排程以考慮此等變化。排程邏輯1518
可使用來自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之日出時間及日落時間來設定日出之前及日落之後的適當著色等級,而不需要使用者針對此等變化之時間來重新程式化排程。例如,排程邏輯1508
可判定:根據自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接收之日出時間,太陽尚未升起,且應使用日出前之著色等級而非自模組11406
傳遞之著色等級。將排程邏輯1518
所判定之著色等級傳遞至感測邏輯1516
。 感測邏輯1516
與重寫邏輯1514
、排程邏輯1518
及使用者界面1405
通信。感測邏輯1516
包括判定使用自排程邏輯1516
傳遞之著色等級抑或使用基於經由BACnet介面1408
自一或多個感測器接收之感測器資料之另一著色等級的邏輯。使用上一段中之實例,若排程邏輯1518
判定太陽尚未升起且傳遞日出前之著色等級並且感測器資料表明太陽實際已經升起,則感測邏輯1516
將使用經由排程邏輯1518
自模組11406
傳遞之著色等級。將感測邏輯1516
所判定之著色等級傳遞至重寫邏輯1514
。 BMS1407
及網路控制器1408
亦與需求回應(例如,公用設施公司)進行電子通信,以接收傳達對高需求(或峰值負荷)重寫之需要的信號。回應於自需求回應接收到此等信號,BMS1407
及/或網路控制器1408
可經由BACnet介面1408
向重寫邏輯1514
發送指令,該重寫邏輯1514
將處理來自需求回應之重寫資訊。重寫邏輯1514
經由BACnet介面1408
與BMS1407
及網路控制器1408
通信,且亦與感測邏輯1516
通信。 重寫邏輯1514
允許某些類型之重寫脫離預測性控制邏輯且基於另一考慮因素而使用重寫著色等級。可脫離預測性控制邏輯之重寫類型的一些實例包括高需求(或峰值負荷)重寫、手動重寫、空置房間重寫等。高需求(或峰值負荷)重寫定義來自需求回應之著色等級。對於手動重寫而言,終端使用者可手動地或經由遠程裝置在牆壁開關1490
(圖 17
所示)處輸入重寫值。空置房間重寫基於空置房間(即,房間中無佔據者)定義重寫值。在此情況下,感測邏輯1516
可自感測器(例如,運動感測器)接收指示房間空置之感測器資料,且感測邏輯1516
可判定重寫值並將重寫值中繼至重寫邏輯1514
。重寫邏輯1514
可接收重寫值,並判定使用該重寫值抑或使用另一值,諸如自具有較高優先級之來源(即,需求回應)接收的另一重寫值。在一些情況下,重寫邏輯1514
可按與關於圖 7
所描述之重寫步驟630
、640
及650
類似的步驟來操作。 窗控制器1410
所採用之控制邏輯亦包括智慧邏輯1520
,該智慧邏輯1520
可關閉模組A1550
、模組B1558
及模組C1560
中之一或多者。在一種情況下,智慧邏輯1520
可用以在使用者未對一或多個模組進行支付之情況下關閉此等模組。智慧邏輯1520
可防止使用某些更複雜之特徵,諸如模組A中進行之穿透計算。在此等情況下,使用使太陽計算器資訊「短路」之基本邏輯,且使用該資訊以便可能在一或多個感測器之輔助下計算著色等級。將來自基本邏輯之此著色等級傳達至排程邏輯1518
。 智慧邏輯1520
可藉由轉移窗控制器1410
與模組11406
之間的某些通信來關閉模組(模組A1550
、模組B1558
及模組C1560
)中之一或多者。例如,在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與模組A1550
之間的通信經過智慧邏輯1520
,且可經智慧邏輯1520
轉移至排程邏輯1518
以關閉模組A1550
、模組B1558
及模組C1560
。作為另一實例,1552處來自模組A之著色等級至1554
處之晴空輻照度計算的通信經過智慧邏輯1520
且可改為轉移至排程邏輯1518
以關閉模組B1558
及模組C1560
。在又一實例中,1558
處來自模組B之著色等級至模組C1560
的通信經過智慧邏輯1520
,且可轉移至排程邏輯1518
以關閉模組C1560
。 模組11406
包括判定著色等級並將其傳回至窗控制器1410
之排程邏輯1518
的邏輯。該邏輯預測將適合於由一天中之時間部分1510
提供之未來時間的著色等級。該著色等級係針對與排程中之區中之每一者相關聯的代表性可著色窗判定的。 在圖 18
中,模組11406
包括模組A1550
、模組B1558
及模組C1560
,此等模組可具有在一些態樣中與在關於圖 8
、圖 9
、圖 12
及圖 13
所描述之模組A、B及C中執行之步驟類似的一些步驟。在另一實施例中,模組11406
可由關於圖 8
、圖 9
、圖 12
及圖 13
所描述之模組A、B及C組成。在又一實施例中,模組11406
可由關於圖 14
所描述之模組A、B及C組成。 在圖 18
中,模組A1550
判定穿過代表性可著色窗之穿透深度。模組A1550
所預測之穿透深度在未來時間。模組A1550
基於自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接收之所判定太陽位置(即,太陽方位角及太陽高度角)並且基於自區/組資料1508
擷取之代表性可著色窗之位置、受光角、窗之尺寸、窗之定向(即,面向方向)及任何外部遮蔽物的細節來計算穿透深度。 模組A1550
接著判定將針對計算出之穿透深度提供佔據者舒適性的著色等級。模組A1550
使用自區/組資料1508
擷取之佔據查找表以針對與代表性可著色窗相關聯之空間類型、計算出之穿透深度及窗之受光角判定期望著色等級。模組A1550
在步驟1552
處輸出著色等級。 在邏輯1554
中,針對所有時間預測入射於代表性可著色窗上之最大晴空輻照度。亦基於來自站點資料1506
及區/組資料1508
之建築物的緯度坐標及經度坐標及代表性窗定向(即,窗面向之方向)來預測未來時間之晴空輻照度。在其他實施例中,此等晴空輻照度計算可由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執行。 模組B1556
接著經由遞增地增加著色等級來計算新著色等級。在此等遞增步驟中之每一個處,使用以下等式判定基於新著色等級之房間中之內部輻照度:內部輻照度=著色等級SHGCx晴空輻照度。模組B選擇內部輻照度小於或等於基準內部輻照度(基準SHGCx最大晴空輻照度)時之著色等級,且該著色等級不淺於來自A之著色等級。模組B1556
輸出來自B之選定著色等級。根據來自B之著色等級,邏輯1558
計算外部輻照度及計算出之晴空輻照度。 模組C1560
判定輻照度之感測器讀數是否小於晴空輻照度。若判定結果為是,則使計算出之著色等級遞增地更淺(更為清透),直至值匹配或小於計算為感測器讀數x著色等級SHGC之著色等級,但不超過來自B之基準內部輻照度。若判定結果為否,則在遞增步驟中使計算出之著色等級更深,如模組B1556
中所進行。模組C輸出著色等級。邏輯1562
判定來自模組C之著色等級為最終著色等級,且將此最終著色等級(來自模組C之著色等級)傳回至窗控制器1410
之排程邏輯1518
。 在一個態樣中,模組11406
亦可包括第四模組D,該第四模組D可預測周圍環境對穿過區中之可著色窗的陽光之強度及方向的影響。例如,相鄰建築物或其他結構可遮蔽建築物且阻擋一些光穿過窗。作為另一實例,來自相鄰建築物之反射表面(例如,具有雪、水等之表面)或在建築物周圍之環境中的其他表面可將光反射至可著色窗中。此反射光可增加進入可著色窗中之光的強度並在佔據者空間中引起眩光。取決於模組D所預測之陽光的強度值及方向,模組D可修改由模組A、B及C判定之著色等級,或可修改來自模組A、B及C之某些判定,諸如例如區/組資料中之代表性窗的穿透深度計算或受光角。 在一些情況下,可進行站點研究以判定在建築物周圍之環境,及/或可使用一或多個感測器以判定周圍環境之影響。來自站點研究之資訊可為基於預測一時間段(例如,一年)內之反射及遮蔽(周圍)影響的靜態資訊,或可為可在週期性基礎上或其他計時基礎上進行更新之動態資訊。在一種情況下,模組D可使用站點研究以修改自區/組資料擷取之每一區之代表性窗的標準受光角及相關聯之q1
及q2
(示出於圖 20
中)。模組D可將關於代表性窗之此修改後的資訊傳達至預測性控制邏輯之其他模組。模組D用以判定周圍環境之影響的一或多個感測器可為與其他模組(例如,模組C)所使用之感測器相同的感測器,或可為不同感測器。此等感測器可經特定設計以針對模組D判定周圍環境之影響。 為了操作圖 18
中示出之預測性控制邏輯,使用者首先利用時間及日期、區、感測器及所使用程式之細節來準備排程。或者,可提供預設排程。一旦排程處於適當位置(已儲存),在某些時間間隔(每1分鐘、5
分鐘、10
分鐘等),一天中之時間部分1510
基於當前時間及在排程中之代表性窗或每一區中之EC裝置400
的轉變時間來判定一天中之未來時間。使用區/組資料1508
及站點資料1506
,太陽位置計算器1512
針對在排程中之每一區之每一代表性窗判定在未來(預見)時間的太陽位置。基於使用者所準備之排程,使用智慧邏輯1520
以判定針對排程中之每一區採用哪個程式。對於每一區,採用經排程之程式並且該程式預測針對該未來時間之適當著色等級。若在適當位置存在重寫,則將使用重寫值。若在適當位置沒有重寫,則將使用程式所判定之著色等級。對於每一區,窗控制器1410
將向相關聯之EC裝置400
發送具有由經排程之程式判定之區特定著色等級的控制信號,以便到該未來時間時使該區中之可著色窗的著色等級轉變。 VIII. 佔據查找表之實例 圖 20
為包括佔據查找表之實例的圖示。該表中之著色等級係就T 可見
(可見光
透射率)而言。針對特定空間類型之計算出之穿透深度值(2呎、4呎、8呎及15
呎)與當太陽角q 太陽
介於之窗受光角之間(在q 1
= 30度且q 2
= 120度之間)時的不同組合,該表包括不同著色等級(T 可見
值)。該表係基於四個著色等級,其包括4% (最淺)、20%、40%及63%。圖 20
亦示出了靠近窗之桌子及窗與陽光所成之受光角的圖,該受光角具有介於角度q 1
與q 2
之間的角度q 太陽
。此圖示出太陽角q 太陽
與桌子之位置之間的關係。當太陽之角度q 太陽
介於在q 1
與q 2
之間的受光角之間時,陽光可照在桌子表面上。若太陽角q 太陽
介於在q 1
與q 2
之間的受光角之間(若q 1
<q 太陽
<q 2
),且穿透深度滿足對窗著色之準則,則將佔據查找表所判定之該著色等級發送至窗控制器,該窗控制器將控制信號發送至窗中之EC裝置,以使該窗轉變為所判定之著色等級。此等兩個角度q 1
及q 2
可針對每一窗來計算或量測,且與針對該區之其他窗參數一起儲存在區/組資料1508
中。圖 21Α
、圖 21Β
及圖 21C
為根據實施例之建築物2100
之一部分的平面圖。建築物2100
在一些態樣中可類似於圖 15
中之建築物1101
,且建築物2100
中之房間在一些態樣中可類似於圖 5
、圖 6Α
、圖 6Β
及圖 6C
中所描述之房間500
。建築物2100
之該部分包括三個不同的空間類型,其包括:建築物2100
中之辦公室中之桌子、一組小間,及會議室。圖 21Α
、圖 21Β
及圖 21C
示出了處於不同角度q 太陽
之太陽。此等圖亦示出了建築物2100
中之不同類型之窗的不同受光角。例如,具有最大窗之會議室將具有最大受光角,從而允許最多光進入房間。在此實例中,對於會議室而言,相關聯之佔據查找表中的T 可見
值可相對低(低透射率)。然而,若具有相同受光角之類似窗改為在日光室中,則相關聯之佔據查找表中的T 可見
值可為較高值(較高透射率),以允許更多陽光進入房間。 IX. 子系統 圖 22
為根據實施例之可存在於用以控制著色等級或更多可著色窗之窗控制器中的子系統之方塊圖。例如,圖 17
中所示之窗控制器可具有處理器(例如,微處理器),及與該處理器進行電子通信之電腦可讀媒體。 在其他章節之圖中所描述的各種組件可使用此章節中之子系統中的一或多個來操作,以促進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圖中之組件中之任一者可使用任何合適數目個子系統來促進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圖 22
中示出此子系統及/或組件之實例。圖 22
中所示之子系統經由系統匯流排2625
互連。示出額外子系統,諸如印表機2630
、鍵盤2632
、固定磁碟2634
(或其他記憶體,包括電腦可讀媒體)、耦接至顯示器適配器2638
之顯示器2430
及其他子系統。耦接至I/O控制器2640
之周邊裝置及輸入/輸出(I/O)裝置可藉由本領域中已知之任何數目之構件(諸如串列埠2642
)連接至電腦系統。例如,串列埠2642
或外部介面2644
可用以將電腦設備連接至諸如網際網路之廣域網路、滑鼠輸入裝置或掃描儀。經由系統匯流排之互連允許處理器2410
與每一子系統通信,並且控制來自系統記憶體2646
或固定磁碟2634
之指令的執行以及資訊在子系統之間的交換。系統記憶體2646
及/或固定磁碟2634
可實施電腦可讀媒體。此等元件中之任一者可存在於先前所描述之特徵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系統之輸出裝置(諸如印表機2630
或顯示器2430
)可輸出各種形式之資料。例如,系統1400
可在顯示器上向使用者輸出排程資訊。 X. 用於基於迅速變化之狀況做出著色決定的濾波器
在一些系統中,一旦做出決定以將可著色窗著色至特定最終狀態,則窗致力於完成該轉變直至達到最終狀態。此等系統在轉變期間無法調整最終著色狀態,且僅可等待直至轉變完成為止。若此等系統選擇了不合適的最終著色狀態,則窗在轉變循環及另外使窗轉變至較合適之著色等級所花費的任何時間期間受此不合適的著色等級束縛。由於著色/清透時間花費例如5至30分鐘,因此不合適之選擇可將窗限制於不適當之著色等級持續實質時間段,該時間段可使狀況對於佔據者而言為不舒適的。 迅速變化之狀況(例如,天氣變化,諸如晴朗日之間歇的雲、移入或移出之霧堤、霧消散至日照等)結合長轉變時間可使得一些控制方法在最終著色狀態之間「跳動」。另外,此等控制方法可基於在方法致力於轉變之後立即變化的狀況決定最終著色狀態,在該情況下窗鎖定於不合適之著色等級中直至轉變完成為止。例如,考慮具有斑點雲之大部分晴朗的日子。當雲經過時控制方法可對照度值之下降做出反應,且當值回彈時,眩光狀況可能存在。儘管雲快速地經過,但窗至少在轉變循環之持續時間期間致力於轉變為不適當地低的最終著色狀態。在此時間期間,太陽輻射進入房間,此亦可使房間對於佔據者而言不舒適地變熱。 迅速變化之天氣狀況的實例為早晨有霧,然後闖入陽光。圖 23
為一天獲得之感測器照度讀數的圖表,當天開始有霧,霧迅速消散直至當天晚些時候有日照。某些控制系統將基於晨霧期間之低照度讀數而判定在當天開始時之低著色等級。此低著色等級在霧消散之後天氣快速轉變為晴空之時間段內將為不適當地低的。在此實例中,在實質時間段內(例如,在霧消散之後的35-45分鐘)可能無法判定針對晴空之較適當的較高著色等級。迅速變化之狀況的另一實例為來自物體(諸如,例如停放之汽車或相鄰建築物之窗)之反射的開始。 本文中所描述之某些實施例包括使用多個濾波器以做出處理迅速變化之狀況之著色決定的窗控制方法。在某些情況下,此等濾波器可用以判定當前轉變循環期間之較適當的最終著色狀態以將窗之著色等級調整至適合於當前狀況之等級。一種類型之濾波器為矩形波串濾波器(有時稱作滑窗濾波器),其採用隨時間取樣之照度值的多個感測器讀數。矩形波串值為數目n
個連續感測器樣本(隨時間量測之照度值的讀數)之計算出的趨中傾向(例如,平均數、平均值,或中位數)。通常,感測器樣本為對外部輻射之量測(例如,藉由位於建築物外部之感測器)。在一些情況下,單一感測器可用以獲得多個窗(諸如建築物之特定區中的窗)之感測器樣本。感測器通常基於取樣速率以一致之頻率週期性地獲得讀數。例如,感測器可以在約每30秒一個樣本至每二十分鐘一個樣本之範圍內的取樣速率獲得樣本。在一個實施例中,感測器以每分鐘一個樣本之速率獲得樣本。在一些情況下,一或多個計時器亦可由控制方法使用以將著色維持於使用矩形波串值判定之當前設定。 在某些態樣中,控制方法使用短期矩形波串及一或多個長期矩形波串(濾波器)來做出著色決定。相對於長矩形波串(例如,採用在1小時、2小時等內獲得之樣本值的矩形波串)中之較大數目個感測器樣本(例如,n=10, 20, 30, 40等),短矩形波串(例如,採用在10分鐘、20分鐘、5分鐘等內獲得之樣本值的矩形波串)係基於較小數目個感測器樣本(例如,n=1, 2, 3, …10等)。矩形波串(照度)值可基於矩形波串中之樣本值的平均數、平均值、中位數或其他代表性值。在一種情況下,短矩形波串值為感測器樣本之中位數值且長矩形波串值為感測器樣本之平均值。由於短矩形波串值係基於較小數目個感測器樣本,因此短矩形波串值相比於長矩形波串值較密切地遵循當前感測器讀數。因此,短矩形波串值比長矩形波串值更快速地且在更大程度上對迅速變化之狀況做出回應。儘管計算出之短矩形波串值及長矩形波串值落後於感測器讀數,但短矩形波串值之落後程度將小於長矩形波串值。 在許多情況下,短矩形波串值可比長矩形波串值對當前狀況更快速地做出反應。基於此,長矩形波串濾波器可用以平滑窗控制器對頻繁的短持續時間之天氣波動的回應,而短矩形波串亦不平滑但更快速地對迅速及顯著的天氣變化做出回應。在浮雲狀況之情況下,僅使用長矩形波串值之控制演算法將不會快速地對當前的浮雲狀況做出反應。在此情況下,應在著色決定中使用長矩形波串值以判定適當的高著色等級。在霧消散狀況之情況下,在著色決定中使用短期矩形波串值可能更適當。在此情況下,短期矩形波串對霧消散之後的新晴朗狀況更快速地做出反應。藉由使用短期矩形波串值來做出著色決定,可著色窗在霧迅速消散時快速調整為晴朗狀況且保持佔據者為舒適的。 在某些態樣中,控制方法評估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差以判定在著色決定中使用哪一矩形波串值。例如,當差(短期矩形波串值減去長期矩形波串值)為正的且超過第一(正)臨限值(例如,20 W/m2
)時,短期矩形波串之值可用以計算著色等級(狀態)。正的值通常對應於轉變為明亮的(即,增大窗外之輻射強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超過正臨限值時設定第一計時器,在該情況下維持當前計算之著色等級持續第一計時器之規定時間量。使用第一計時器將藉由將窗保持於著色較多之狀態及防止可使佔據者煩惱之過多轉變而有利於眩光控制。另一方面,當短矩形波串值與長矩形波串值之間的差小於第一正臨限值或為負的時,長期矩形波串值用以計算下一著色狀態。且若差為負的且比第二負臨限值更負,則可設定第二計時器。在某些情況下,正臨限值在約1 W/m2
至200 W/m2
之範圍內且負臨限值在約-200 W/m2
至-1 W/m2
之範圍內。在第二計時器之規定時間量期間維持基於長矩形波串之計算出的著色值。一旦控制方法判定使用哪一矩形波串值,則方法將基於矩形波串值高於上限、低於下限,抑或在上限與下限之間來做出著色決定。若高於上限,則使用模組A及B(或在一些情況下僅B)以判定著色等級變化。若高於下限且低於上限,則使用模組A、B及C(或在一些情況下僅B及C)以判定著色變化。若低於下限,則應用所定義著色等級(例如,名義上清透)。在某些情況下,下限可在5 W/m2
至200 W/m2
之範圍內且上限可在50 W/m2
至400 W/m2
之範圍內。圖 24A
為示出圖 7
所示之控制邏輯之特定實施方案的流程圖 3600
。在步驟3610
處,控制方法判定當前時間是否在日出與日落之間。若在步驟3610
處在日出之前或在日落之後,則控制方法使可著色窗中之著色清透且進行至步驟3920
以判定是否存在重寫。若在步驟3610
處判定在日出與日落之間,則控制方法判定太陽方位角是否在臨界角之間(步驟3620
)。儘管關於單一可著色窗描述了某些控制方法,但將理解,此等控制方法可用以控制一或多個可著色窗或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區。圖 25B
示出了具有桌子之房間及太陽照射穿過房間中之可著色窗的臨界角。若太陽之方位角在臨界角內,則太陽之眩光照射在由坐在桌子處之佔據者界定的佔據區域上。在圖 25B
中,太陽之方位角示出為在所示臨界角之外。 返回至圖 24A
中之流程圖,若在步驟3620
處判定太陽方位角在臨界角之外,則在步驟3800
處不使用模組A且使用模組B。若判定太陽方位角在臨界角之間,則在步驟3700
處使用模組A且接著在步驟3800
處使用模組B。在步驟3820
處,控制方法判定感測器值是否低於臨限值1或高於臨限值2。若感測器值低於臨限值1或高於臨限值2,則不使用模組C(步驟3900
)。若感測器值高於臨限值1且低於臨限值2,則使用模組C。在任一情況下,控制方法進行至步驟3920
以判定適當地方是否存在重寫。圖 24B
為在一天中獲得之來自感測器之照度讀數的圖表,當天早些時候多雲(例如,有霧)且接著在當天晚些時候晴朗(晴空)。如所示,照度讀數之值在早上7點之前低於下限,上升至高於下限且接著高於上限,且接著當雲在上午10點之後消散時,照度讀數在當天晚些時候變得高得多。當在早上7點之前感測器讀取低於下限(例如,10 W/m2
)之照度等級時,穿過可著色窗之輻射量不夠顯著而不影響佔據者舒適性。在此情況下,無需重新評估著色等級且應用定義之著色等級(例如,最大窗透射率)。當在上午7點之後且在上午10點之前感測器讀取在下限與上限(例如,100 W/m2
)之間時,將使用模組A、B及C以計算最終著色狀態。當在上午10點之後感測器讀取高於上限(例如,100 W/ m2)時,將使用模組A及B以計算最終著色狀態。圖 25A
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使用短矩形波串值及長矩形波串值來做出著色決定之控制方法4000
的流程圖。儘管流程圖示出為使用一個短期矩形波串值及一個長期矩形波串值,但其他實施例可包括一或多個矩形波串值,諸如例如第二長期矩形波串值。所示控制方法週期性地接收照度值之感測器讀數且更新長期及短期矩形波串值。若設定計時器,則當前著色等級將維持於當前著色設定。方法評估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差以判定在著色決定中使用哪一矩形波串值作為照度值。若值之間的差大於臨限值,則使用短期矩形波串值且設定第一計時器,其間將維持當前著色設定。若值之間的差低於臨限值,則使用長期矩形波串值且可設定不同的計時器(取決於差之量值)。使用之前判定之矩形波串值作為照度值,該方法判定照度值是否低於下限,且若是,則應用預定義著色等級(例如,名義上清透)。若照度值高於上限,則方法判定太陽是否在臨界角之外。圖 25B
示出了具有桌子之房間及房間之臨界角,在該房間內來自太陽之眩光照射在由坐在桌子處之佔據者界定的佔據區域中。在圖示中,太陽在臨界角之外。若方法判定太陽在臨界角之外,則僅使用模組B以判定著色等級。若在臨界角內,則使用模組A及B以判定著色等級。若照度值高於下限且低於上限,則方法判定太陽是否在臨界角之外。若在臨界角之外,則使用模組B及C以判定著色等級。若在臨界角內,則使用模組A、B及C以判定著色等級。 返回參照圖 25A
更具體而言,在步驟4010
處藉由感測器發送且藉由處理器接收照度值之感測器讀數(例如,外部輻射讀數)。一般而言,感測器以一致速率週期性地獲得樣本(例如,每分鐘獲得一個樣本)。在步驟4012
處,藉由所接收之感測器讀數來更新長期及短期矩形波串照度值。換言之,以最新讀數替換矩形波串濾波器中之最舊讀數且計算新矩形波串照度值通常作為矩形波串中之讀數的趨中傾向。 在步驟4020
處,判定是否設定了計時器。若設定了計時器,則在步驟4022
處維持當前著色設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4010
。換言之,過程不計算新著色等級。若未設定計時器,則在步驟4030
處判定短期矩形波串照度值與長期矩形波串照度值之間的差(D
)之量值及符號。亦即,D
=短期矩形波串值–長期矩形波串值。 在步驟4040
處,判定D
是否為正的且大於第一正臨限值。若D
為正的且大於第一臨限值,則在步驟4042
處將系統之照度值設定為短期矩形波串照度值且設定第一計時器且方法進行至步驟4050
。若D
為正的但不大於第一正臨限值,則在步驟4044
處將系統之照度值設定為長期矩形波串照度值。在步驟4046
處,判定D
是否比第二負臨限值更負。若D
比第二負臨限值更負,則在4048
處設定第二計時器,且方法進行至步驟4050
。若否,則方法直接進行至步驟4050
。 在步驟4050
處,判定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是否小於下限。若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小於下限,則在步驟4052
處應用預定義著色等級(例如,名義上清透)且過程返回至步驟4010
。若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大於下限,則在步驟4060
處判定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是否大於上限。若判定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大於上限,則在4070
處判定太陽方位角是否在臨界角之外。若太陽不在臨界角之外,則使用模組A及B以判定應用於可著色窗之最終著色等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4010
。若太陽在臨界角之外,則在步驟4074
處僅使用模組B以判定最終著色狀態且過程返回至步驟4010
。若在步驟4060
處判定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不大於上限,則在4080
處判定太陽是否在臨界角之外。若太陽不在臨界角之外,則在步驟4082
處使用模組A、B及C以判定應用於可著色窗之最終著色等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4010
。若太陽在臨界角之外,則在步驟4090
處僅使用模組B及C以判定應用於可著色窗之最終著色等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4010
。圖 26A
示出了與平日期間之感測器讀數及藉由參照圖 25A
所描述之控制方法判定的相關聯之著色狀態相關聯的兩個圖表。底部圖表包括出於參考目的在時間t
內之晴空照度值的鐘形曲線。此特定鐘形曲線將為在臨界角為90(東)至270(西)之面向南面之窗處量測的值之實例(即,因為鐘在拂曉至黃昏時間尺度內大致居中)。底部圖表亦包括當天氣週期性地偏離晴空時在一天中之時間t
內獲得之感測器讀數的曲線。感測器讀數通常為外部輻射之量測。底部圖表亦包括在時間t
時計算之更新後之短矩形波串值及長矩形波串值的曲線。通常將此等值計算作為在時間t
時更新之矩形波串中之樣本的趨中傾向。感測器讀數之曲線亦示出在四片雲1、2、3及4經過時照度下降,且接著在雲中之每一者經過之後返回為日照。短矩形波串曲線遵循感測器讀數曲線且對由四片雲引起之照度下降快速地做出反應。長矩形波串值落後於照度之感測器讀數下降且對由雲引起之此等照度下降做出反應的程度與短矩形波串值不同。頂部圖表示出了藉由控制方法判定的在時間t
時穿過可著色窗之著色狀態透射(T 可見
)。直至事件0之前,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正差才小於第一(正)臨限值(例如,20 W/m2
),且將照度值設定為更新後之長矩形波串值。由於照度值低於下限,因此應用與60%之T 可見
相關聯的定義著色等級(名義上清透狀態)。如所示,控制方法應用60%之T 可見
,直至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正差大於第一正臨限值(例如,20 W/m2
),且接著將照度值設定為短矩形波串值(事件0)。此時,設定計時器1且維持在事件0時計算之著色狀態直至雲1剛好經過之後計時器1到期。由於照度值(基於短矩形波串值)大於下限且小於上限且太陽在臨界角內,因此使用模組A、B及C以判定事件0時對應於20%之T 可見
的著色等級。此後,短期矩形波串之值超過高等級,從而觸發僅基於模組A及B之計算。然而,著色等級無變化發生,因為設定了計時器1。剛好在雲1經過之時間之後,計時器1到期。自此時直至剛好雲3之前,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正差大於第一正臨限值且將照度值設定為更新後之短期矩形波串值。在此時間期間,照度值(基於更新後之短期矩形波串值)保持高於上限且太陽保持在臨界角內,且因此再次使用模組A及B以判定著色等級且模組A及B計算對應於4%之T 可見
的著色等級。在雲3處,長矩形波串值大於短矩形波串值且差現在為負的,且因此將照度值設定為長矩形波串值。由於差負的程度不如第二負臨限值,因此不設定計時器。由於照度值大於上限且太陽在臨界角之外,因此再次使用模組A及B以判定著色等級以判定對應於4%之T 可見
的著色等級。在雲4處,長矩形波串值再次大於短矩形波串值且差負的程度不如負臨限值。此時,將照度值設定為更新後之長矩形波串值,但不設定計時器。由於照度值大於下限且小於上限且太陽在臨界角內,因此使用模組A、B及C以判定著色等級且模組A、B及C計算對應於4%之T 可見
的著色等級。圖 26B
示出了與具有間接性尖峰之多雲日期間的感測器讀數及藉由參照圖 25A
所描述之控制方法判定的相關聯之著色狀態相關聯的兩個圖表。底部圖表示出了在多雲日在時間t
時之感測器讀數。底部圖表亦包括出於參考目的在時間t
內之晴空照度值的鐘形曲線。底部圖表亦包括在時間t
時計算之更新後之短矩形波串值及長矩形波串值的曲線。感測器讀數之曲線示出了狀況在早晨為多雲,直至點3時變成晴朗的持續短時段,在點4再次變為多雲之前具有兩次下降。頂部圖表示出了藉由控制方法計算的在時間t
時穿過可著色窗之著色狀態透射T 可見
。在點1之前,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正差小於第一正臨限值,且將照度值設定為長矩形波串值。由於照度值低於下限,因此應用與60%之T 可見
相關聯的預定義著色等級(例如,名義上清透)。在點1之前,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差為正的且小於第一正臨限值,且將照度值設定為更新後之長矩形波串值。在此情況下,照度值在下限與上限之間且當天為時較早,因此太陽在臨界角之外,使得無需使用模組A來判定進入房間中之眩光。在此情況下,僅使用模組B及C且模組B及C計算40%之T 可見
時之著色等級以使窗變深。在點2處,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差為正的且小於第一正臨限值,且將照度值設定為更新後之長矩形波串值。在此點,當天仍為時尚早且太陽在臨界角之外。照度值高於其在點1處之值,但仍在上限與下限之間,且模組B及C判定20%之T 可見
時之著色等級以使窗進一步變深。在點3處,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差為正的且大於臨限值,且因此將照度值設定為更新後之短矩形波串值並設定計時器1。由於照度值高於上限且太陽在臨界角內,因此使用模組A及B以判定使著色提高至對應於4%之T 可見
的著色等級。在計時器之長度期間,將維持著色狀態。剛好在點4之前,計時器1到期。在點4處,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正差大於第一正臨限值,且將照度值設定為更新後之短矩形波串值。在當天此時照度值高於上限且太陽在臨界角之外,使得僅使用模組B以判定對應於40%之T 可見
的著色等級。在點5處,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長期矩形波串值之間的正差小於第一臨限值,且將照度值設定為更新後之長矩形波串值。不設定計時器。在當天晚些時候之此點,照度值低於下限且太陽在關鍵角之外,使得使用模組B及C以判定對應於60%之T 可見
的著色等級。圖 27A
為在一天中之時間t
時判定的包括感測器讀數、短矩形波串值及長矩形波串值之照度值的曲線。圖 27B
為一天中之圖 27A
之感測器讀數及由模組B判定之相關聯的著色等級及由模組C判定之著色等級的曲線。 在一些態樣中,藉由感測器讀數更新長矩形波串值且在當天內絕不重設長矩形波串值。若在當天內感測器讀數將顯著變化(例如,當風暴前沿到達時),此等長矩形波串值將實質上落後於感測器讀數之迅速變化且將不反映該迅速變化。例如,在外部照度實質下降之後,長矩形波串值顯著高於感測器讀數。若使用此等高的長矩形波串值來計算著色等級,則窗可過度著色直至長矩形波串有時間載入較當前之感測器讀數為止。在某些態樣中,控制方法在照度迅速變化之後重設長矩形波串,使得長矩形波串可載入較當前之感測器讀數。圖 28A-B
為重設長矩形波串之載入之控制方法的圖示。在其他態樣中,控制方法使用藉由照度狀況之顯著變化而起始的第二長矩形波串。圖 29A-B
為具有第二長矩形波串之控制方法的圖示。
在此等情況下,控制方法可使用較接近當前感測器讀數之長矩形波串值且可避免在照度迅速下降之後對窗過度著色。圖 28A
為根據實施例之重設長矩形波串之載入的控制方法之流程圖5000
。長矩形波串在感測器讀數迅速變化之後經重設且開始重新載入當前感測器讀數。當短矩形波串值與長矩形波串值之間的負差比第二負臨限值更負時,重設長矩形波串。亦即,比負臨限值更負之負差指示感測器讀數之迅速變化。此時,控制方法啟動第二計時器。控制方法使用重設後之長矩形波串值以計算將在第二計時器期間維持之著色等級。由於當狀況迅速變化時長矩形波串開始重新載入新感測器讀數,因此長矩形波串值密切地遵循感測器讀數持續一時間且控制方法將判定接近地對應於迅速變化之後的當前變化之感測器讀數的著色等級。 參照圖 28A
更具體而言,在步驟5010
處藉由感測器發送且藉由處理器接收感測器讀數。在步驟5012
處,藉由所接收之較當前的感測器讀數來更新長期及短期矩形波串照度值。若在步驟5020
處判定設定了計時器,則在步驟5022
處維持當前著色設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5010
。若在步驟5020
處判定未設定計時器,則在步驟5030
處判定短期矩形波串照度值與長期矩形波串照度值之間的差(D
)之量值及符號。亦即,D
=短期矩形波串值–長期矩形波串值。若在步驟5030
處判定D
為正的且大於第一正臨限值,則在步驟5042
處將照度值設定為短期矩形波串照度值,設定第一計時器,且方法進行至步驟5050
。若在步驟5030
處判定D
為正的且小於正臨限值或為負值,則在步驟5044
處將照度值設定為長期矩形波串照度值。在步驟5046
處,判定D
是否比第二負臨限值更負。若D
比第二臨限值更負,則此為照度之顯著下降的指示。在此情況下,在步驟5048
處設定第二計時器且重設長矩形波串(無值)以再次開始載入,且方法進行至步驟5050
。若D
不比第二負臨限值更負,則方法直接進行至步驟5050
。在步驟5050
處,判定所設定照度值是否小於下限。若小於下限,則在步驟5052
處應用定義之著色等級(例如,名義上清透)且過程返回至步驟5010
。若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大於下限,則在步驟5060
處判定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是否大於上限。若判定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大於上限,則在5070
處判定太陽方位角是否在臨界角之外。若太陽在臨界角內,則使用模組A及B以判定應用於可著色窗之最終著色等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5010
。若太陽在臨界角之外,則在步驟5074
處僅使用模組B以判定最終著色狀態且過程返回至步驟5010
。若在步驟5060
處判定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不大於上限,則在5080
處判定太陽是否在臨界角之外。若太陽在臨界角內,則在步驟5082
處使用模組A、B及C以判定應用於可著色窗之最終著色等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5010
。若太陽在臨界角之外,則在步驟5090
處僅使用模組B及C以判定應用於可著色窗之最終著色等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5010
。圖 28B
示出了在一天中之一部分內的時間t
期間之感測器讀數及矩形波串值的情形。此情形假設中午為明亮之晴朗日(500 W/m2
)且此時矩形波串曲線針對大部分一起追蹤,其中計算每5分鐘進行一次。在第一豎直黑色點線處(定期的5分鐘間隔計算)感測器讀數稍有下降且短期矩形波串值略高於長期矩形波串值,長期矩形波串值落後於感測器讀數。由於短期值與長期值之間的負差比負臨限值更負,因此使用長期矩形波串值以判定著色等級。在下一次計算時,感測器讀數示出了外部照度之大的下降(例如,風暴前沿到達)。負差比負臨限值更負且控制方法觸發1小時之計時器(變化之狀況已引起此事件,使得δ足以觸發計時器)且重設長矩形波串。控制方法將照度值設定為重設後之長矩形波串值以判定將在該時間段期間使用的著色等級。由於長期矩形波串值高於上限且太陽在臨界角內,因此使用模組A及B以基於重設後之長矩形波串值判定著色等級。在第二計時器時段結束時,短矩形波串值與長矩形波串值之間的負差比負臨限值更負,使得藉由重設以來獲得之讀數將照度設定為長期矩形波串值。 在第二計時器時段結束時,若邏輯未重設長矩形波串,則將再次實施第二計時器且將在該時間段期間使用長矩形波串值(如之前)。如可見,此將不適當地對窗過度著色,因為當前感測器讀數(及相關聯之短矩形波串值)示出了此為陰暗日且窗無需著色成如長矩形波串值看起來將指示得那麼高。在此情形中,在計時器啟動時段重設長期矩形波串。換言之,一旦觸發了計時器,此同時觸發對長矩形波串之重設以開始載入新感測器資料。使用此重設邏輯,在第二計時器結束時,將短期矩形波串值與重設後之長矩形波串值進行比較且δ將更接近地反映當前感測器讀數。圖 29A
為當感測器讀數存在迅速變化時起始第二長矩形波串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6000
。新起始之第二長矩形波串之值密切地追蹤迅速變化期間的感測器讀數。第一長矩形波串落後於感測器讀數。 返回參照圖 29A
,在步驟6010
處藉由感測器發送且藉由處理器接收照度值之感測器讀數。在步驟6012
處,藉由所接收之感測器讀數來更新矩形波串照度值。若在步驟6020
處判定設定了計時器,則在步驟6022
處維持當前著色設定(即,不計算新著色等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6010
。若在步驟6020
處判定未設定計時器,則在步驟6024
處判定是否已起始第二長矩形波串。若在步驟6024
處判定將起始第二長矩形波串,則將值1設定為短矩形波串照度值及第一長矩形波串照度值中之較大者且將值2設定為第二長矩形波串照度值。若尚未起始第二長矩形波串,則將值1設定為短矩形波串照度值且將值2設定為第二長矩形波串照度值。在步驟6030
處,判定值1與值2之間的差(D
)之量值及符號。若在步驟6030
處判定D
為正的且大於第一正臨限值,則在步驟6042
處將照度值設定為值1,且設定第一計時器,且接著方法進行至步驟6050
。若在步驟6030
處判定D
為正的且小於第一正臨限值或D
為負值,則在步驟6044
處將照度值設定為值2。在步驟6046
處,判定D
是否比第二負臨限值更負。若D
比第二負臨限值更負,則照度存在顯著下降。在此情況下,在步驟6048
處設定第二計時器,起始第二長矩形波串,且將照度值設定為第二長矩形波串之初始值,且方法進行至步驟6050
。若D
不比第二臨限值更負,則方法直接進行至步驟6050
。在步驟6050
處,判定所設定照度值是否小於下限。若小於下限,則在步驟6052
處應用定義之著色等級(例如,名義上清透)且過程返回至步驟6010
。若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大於下限,則在步驟6060
處判定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是否大於上限。若判定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大於上限,則在6070
處判定太陽方位角是否在臨界角之外。若太陽不在臨界角之外,則使用模組A及B以判定應用於可著色窗之最終著色等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6010
。若太陽在臨界角之外,則在步驟6074
處僅使用模組B以判定最終著色狀態且過程返回至步驟6010
。若在步驟6060
處判定系統之所設定照度值不大於上限,則在6080
處判定太陽是否在臨界角之外。若太陽不在臨界角之外,則在步驟6082
處使用模組A、B及C以判定應用於可著色窗之最終著色等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6010
。若太陽在臨界角之外,則在步驟6090
處僅使用模組B及C以判定應用於可著色窗之最終著色等級且過程返回至步驟6010
。圖 29B
示出了在一天中之一部分內的時間t
期間之感測器讀數及矩形波串值的情形。此情形假設中午為明亮之晴朗日(500 W/m2
)且此時矩形波串曲線針對大部分一起追蹤,其中計算每5分鐘進行一次。在第一豎直黑線處(定期的5分鐘間隔計算)感測器讀數稍有下降且短期矩形波串值略高於第一長期矩形波串值,第一長期矩形波串值落後於感測器讀數。由於短矩形波串值與第一長矩形波串值之間的負差低於臨限值,因此使用第一長矩形波串值以判定著色等級。在下一次計算時,感測器讀數示出了外部照度之較大下降。在此情況下,負差比負臨限值更負且控制方法觸發1小時之計時器(變化之狀況已引起此事件,使得δ足以觸發計時器)且起始第二長矩形波串。另外,將照度值設定為初始第二長矩形波串值。由於此初始第二長期矩形波串值高於上限且太陽在臨界角內,因此使用模組A及B以基於初始第二長矩形波串值判定著色等級。在第二計時器時段結束時,第一長矩形波串值大於短矩形波串值且第二長矩形波串值與第一長矩形波串值之間的正差低於第一臨限值。控制方法使用第一長矩形波串照度值以判定將在第一計時器期間使用之著色等級。 在某些實施例中,若穿過窗之太陽輻射之計算出的方向在與具有窗之房間的佔據區域中之眩光情形相關聯的臨界受光角內,則模組A可增加窗之著色。太陽輻射之方向係基於太陽方位角及/或太陽高度角計算的。圖 25B
例如示出了與房間中之桌子相關聯的臨界受光角Z1
及Z2
。在此實例中,當太陽位於以在臨界受光角Z1
及Z2
內之方位角提供太陽輻射的位置時,太陽輻射將眩光產生至由桌子佔據之區域上。作為回應,模組A可根據眩光發送控制信號以增加窗之著色狀態以提供舒適性。在臨界受光角Z1
及Z2
之外的太陽輻射之直射平行射線不會照在桌子區域上且模組A可返回控制命令「清透著色狀態」。圖 20
中示出了與太陽方位角相關聯之臨界受光角 Ɵ1
及 Ɵ2
之集合的另一實例。在一些情況下,可尊重地使用分別與太陽方位角及太陽高度角相關聯之臨界角的兩個集合。在此等情況下,若計算出之太陽方位角在臨界角之第一集合內且太陽高度角在臨界角之第二集合內,則模組A可開啟以增加著色狀態。 X1. 基於光之三維投射的模組 A
在某些實施例中,模組A藉由使用光自一或多個孔隙(例如,可著色窗)穿過房間之三維投射來判定眩光是否在佔據區域上。光之三維投射可視為房間中之光的體積,其中外部光直接穿透至房間中。例如,三維投射可由來自太陽之穿過窗的平行光線定義。至房間中之三維投射的方向係基於太陽方位角及/或太陽高度角。光之三維投射可用以判定在房間中之一或多個平面之交叉處的二維光投射(P影像)。來自孔隙之P影像的大小及形狀係基於孔隙之尺寸及定向及基於太陽方位角及/或太陽高度角計算之太陽輻射的方向向量。P影像係基於太陽在離孔隙無限遠之距離處產生平行光線的假設而判定的。藉由此假設,水平定向之孔隙提供至水平表面上之與實際孔隙具有相同形狀及大小的二維光投射。 在某些情況下,模組A藉由計算P影像偏移來判定特定感興趣平面處之P影像。P影像偏移可指所投射影像之幾何中心與孔隙之幾何中心處之豎直軸之間的在特定平面處之偏移距離。P影像偏移可基於孔隙之尺寸、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及孔隙平面與感興趣平面之間的法向距離來判定。藉由P影像偏移,模組A可藉由在P影像偏移周圍建構出所投射孔隙區域來判定投射影像。 一旦模組A判定了特定平面處之光投射,模組A便判定光投射或與光投射相關聯之眩光區域與佔據區域(即,房間中經佔據之區域)重疊的量。佔據區域可指感興趣平面(例如,桌子處之平面)處之界定空間中之邊界的區域,該空間在與三維光投射或眩光區域相交時暗示眩光情形。在一些情況下,佔據區域可為二維表面(例如,桌面)或體積之全部或一部分,諸如在佔據者之頭前方的區域,可能包括桌面。若判定光投射或眩光區域在佔據區域外部,則判定眩光情形不存在。 在一些情況下,模組A可基於穿過一或多個孔隙投射之光計算感興趣平面處之眩光區域。眩光區域可指感興趣平面處之由穿過一或多個孔隙投射之光照射的區域。在一些情況下,模組A將眩光區域定義為有效孔隙之幾何中心處的豎直軸與感興趣平面處之P影像的外邊界之間的區域。在一種情況下,孔隙之幾何中心可指孔隙之形狀的形心或質量中心。眩光區域可定義為具有不同形狀,諸如例如矩形、圓形或環形形狀,且可在直角坐標或極坐標中。在自一或多個孔隙判定眩光區域之後,模組A可接著在眩光區域與佔據區域重疊之情況下判定眩光情形存在。 在某些情況下,模組A基於光投射或眩光區域與佔據區域之計算出的重疊量來判定著色等級。例如,若光投射與佔據區域具有任何重疊,則模組A可開啟以增加著色狀態以解決眩光情形。若光投射與佔據區域不重疊,則模組A可返回「清透著色狀態」命令。圖 30
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呈天花板中之天窗之形式的單一水平及圓形孔隙7010
之房間之側視圖的示意圖。房間具有界定房間中之佔據區域的桌子7030
。圓形孔隙7010
具有直徑wh
。孔隙7010
在窗方位角α1
處。圓形孔隙7010
之幾何中心在圓形孔隙7010
之處於wh
/2
處之中心處。示出了孔隙7010
之幾何中心7011
處的豎直軸7012
。來自太陽之太陽輻射示出為投射至地面之光線的三維圓柱形。太陽輻射示出為具有太陽高度角θ。在此圖示中,將孔隙7010
在地面之平面處的光投射(P影像)7020
判定為在dz處之桌子7030
之平面處的投射的近似值。在其他實例中,孔隙7010
可投射至其他平面,諸如在桌子7030
之上表面處的平面處。在模組A之某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將孔隙7010
之幾何中心投射至地面處之平面或沿著與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相關聯之方向向量7013
的其他感興趣平面來判定P影像偏移。在一些情況下,藉由在P影像偏移周圍「建構出」孔隙7010
來判定孔隙7010
之光投射(P影像)7022
。在圖 30
中,P影像7020
示出為在地面處自豎直軸7012
側向地偏移達距離P影像偏移。在此實例中,模組A藉由地面之平面處之投射影像7020
的外邊緣來界定眩光區域。圖 31
為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呈天窗形式之單一水平圓形孔隙7010
的圖 30
所示之房間之側視圖(頂部)及截面圖(底部)的示意圖。在此實例中,房間具有界定佔據區域之桌子7031
且判定在z位置dz處之桌子7031
之平面處的光投射(P影像)7022
。在此實例中,藉由沿著與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相關聯之方向向量7013
將孔隙7010
之幾何中心投射至桌子7031
處之平面來判定P影像偏移。可藉由在P影像偏移周圍「建構出」孔隙來判定孔隙7010
之光投射(P影像)7022
。在其他情況下,可判定例如在地面處之平面處的光投射,如圖 30
所示。在圖 31
中,P影像7022
示出為自孔隙7010
之幾何中心處的豎直軸7012
側向地偏移達距離P影像偏移。 在圖 31
中,底部圖示為房間在z = dz處之截面圖。在此圖示中,佔據區域7030
在z位置dz處之桌子7031
處之感興趣平面處具有自豎直軸7012
偏移達dx及dy的形心。如圖 31
所示,計算出之眩光區域與感興趣平面處之桌子7031
界定的佔據區域7030
部分地重疊達重疊區域7040
。當眩光區域超過預定臨限值(按尺寸或-及/或面積)時,模組A可引起著色變化以減少眩光。佔據區域7030在矩形孔隙之圖示中具有尺寸Ox
x Oy
,或可指定為圓之直徑、多邊形、三角形、梯形之刻面長度,或適合於孔隙之其他坐標。在其他實例中,佔據區域可包括由桌子7031
界定之區域及由桌子7031
處之佔據者界定的區域7032
兩者。在其他實例中,可存在與多個佔據者相關聯之多個佔據區域。P影像位置將隨著一天中之時間遵循由太陽之方位角及高度角判定的方向向量7013而變化,且在一天中將照亮佔據區域中之一或多者。當重疊超過預定臨限值時,模組A將針對該佔據區域且在當天該時間將玻璃著色至規定值。圖 32
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兩層及呈天窗形式之水平圓形孔隙7060
的房間之側視圖(頂部)及截面圖(底部)的示意圖。在此實例中,第一層具有桌子7090
且第二層具有桌子7090
。孔隙7060
具有幾何中心7061
。可藉由沿著與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相關聯之方向向量7063
將幾何中心7061
投射至感興趣平面(其在此情況下為例如第一層之地面處的平面)以將P影像偏移判定為dz處之桌子平面處之投射的近似值。藉由在感興趣平面處之P影像偏移處建構出孔隙來判定孔隙7060
之光投射(P影像)7070
。孔隙7060
之光投射(P影像)7070
示出為提供在地面之平面處且示出為自幾何中心7061
處之豎直軸7062
側向地偏移達距離P影像偏移。在此圖示中,桌子7090
之佔據區域7091
具有在桌子7090
之平面處自豎直軸7062
偏移達dx2及dy2的形心且桌子7080
之佔據區域7081
具有在桌子7080
之平面處自豎直軸7062
偏移達dx1及dy1的形心。如圖 32
所示,光投射7070
之計算出之眩光區域與桌子7080
界定的佔據區域7081
在重疊區域7095
處部分地重疊。如所示,光投射不將眩光提供至在第二層之桌子7090
上。圖 33
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具有桌子7150
、第一孔隙7110
及第二孔隙7112
之房間之側視圖的示意圖。第一孔隙7110
之寬度為wh1
且第二孔隙7112
之寬度為wh2
。第一孔隙7110
處於與水平面成α1
之角度處,α1
在此情況下為135度。兩個孔隙7110
及7112
具有形心為7121
之有效孔隙7120
。第一孔隙7110
處於與水平面成α1
之角度處。第二孔隙7112
處於與水平面成α2
之角度處。可藉由沿著與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相關聯之方向向量7141
將有效孔隙7120
之幾何中心投射至地面處之平面來判定P影像偏移。將有效孔隙7120
在例如地面之平面處的光投射(P影像)7130
提供為在dz處之桌子平面處之投射的近似值。P影像7130
示出為自有效孔隙7120
之幾何中心處之豎直軸7140
側向地偏移達距離P影像偏移。P影像7130
之眩光區域部分地重疊由桌子7150
界定之佔據區域。圖 34
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包括第一孔隙7210
及第二孔隙7212
之多面天窗且具有桌子7250
的房間之側視圖的示意圖。第一孔隙7210
之寬度為wh1
且第二孔隙7212
之寬度為wh2
。第一孔隙7210
處於與水平面成α1
之角度處。第二孔隙7212
處於與水平面成α2
之角度處。兩個孔隙7210
及7212
具有幾何中心為7221
之有效孔隙7220
。可藉由沿著與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相關聯之方向向量7241
將有效孔隙7220
之幾何中心投射至感興趣平面(其在此情況下為例如地面之平面)以將影像P影像偏移判定為在dz處之桌子平面處之投射的近似值。將有效孔隙7220
之光投射(P影像)7230
提供於地面之平面處。P影像7230
示出為自有效孔隙7220
之幾何中心處之豎直軸7240
側向地偏移達距離P影像偏移。P影像7230
之眩光區域部分地重疊由桌子7250
界定之佔據區域。圖 35
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包括第一孔隙7310
、第二孔隙7312
及無孔隙之面7314
之多面天窗的房間之側視圖的示意圖。房間亦具有桌子7350
。兩個孔隙7310
及7312
分別具有幾何中心7341
及7342
。第一孔隙7310
之寬度為wh1
且第二孔隙7312
之寬度為wh2
。第一孔隙7310
處於與水平面成α1
之角度處,α1
在此情況下為90度。第二孔隙7212
處於與水平面成α2
之角度處,α2
在此情況下為270度。在此圖示中,將第一孔隙7310
在地面之平面處的光投射(P影像)7330
提供為在dz處之桌子平面處之投射的近似值。在此情況下,無孔隙之面7314
取決於太陽輻射之方向可阻擋來自第一及/或第二孔隙7312
的光。亦即,當太陽高度角θ小於第二孔隙7321
之角度α2
時,太陽輻射線因為面7314
在阻擋而不直接照在第二孔隙7321
上。在圖示中,太陽高度角θ小於角度α2
,因此第二孔隙7312不接收太陽輻射。在此情況下,有效孔隙僅基於第一孔隙7310
且第一孔隙7310
之幾何中心用以判定P影像偏移及投射。可藉由沿著與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相關聯之方向向量7341
將孔隙7310
之幾何中心投射至地面來判定P影像偏移。第一孔隙7312
之P影像7330
示出為自第一孔隙7310
及第二孔隙7312
兩者之幾何中心處的豎直軸7340
側向地偏移達距離P影像偏移。P影像7330
之眩光區域部分地重疊由桌子7350
界定之佔據區域。 在一些情況下,佔據區域與P影像之眩光區域的重疊量可由模組A使用以判定適當著色狀態。在此等情況下,模組A可針對較高重疊程度判定較高著色狀態。在一些情況下,著色狀態係基於重疊量判定的。在其他情況下,著色狀態係基於重疊占所使用之佔據區域量的百分比判定的。圖 36
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孔隙8010
之天窗及桌子8012
之房間的示意圖。示出了穿過孔隙8010
之幾何中心的豎直軸8020
。在此圖示中,示出了在五個太陽高度角處之太陽且示出了對應於與五個方向向量相關聯之五個太陽高度角的五個眩光區域之邊緣。示意圖亦示出了針對不同重疊判定適當著色狀態之方法。在重疊至由桌子8010
界定之佔據區域中的眩光區域每次增加的情況下,著色等級自T1提高至T5。圖 37
為根據實施例之示出圖 8
之利用模組A的步驟 700
之細節的流程圖,模組A使用三維光投射。在步驟 1905
處,模組A開始。在步驟1910
處,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A以針對建築物之緯度及經度坐標及特定時刻ti
之日期及一天中之時間來計算太陽位置。緯度及經度坐標可自組態檔案輸入。日期及一天中之時間可基於由計時器提供之當前時間。計算特定時刻ti
時之太陽位置,該特定時刻在一些情況下可在未來。在其他實施例中,在預測性控制邏輯之另一組件(例如,模組)中計算太陽之位置。就太陽方位角及/或太陽高度角而言計算太陽位置。 在步驟 1920
處,窗控制器450
使用模組A以計算在步驟 1910
中使用之特定時刻進入房間中之眩光量或是否存在眩光。模組A基於由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判定之方向向量使用自一或多個未受阻擋之孔隙(例如,窗)穿過房間之光線的三維投射來計算眩光量。模組A使用方向向量及組態資訊判定一或多個未受阻擋之孔隙的P影像。組態資訊可包括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孔隙(例如,電致變色窗)之位置、一或多個孔隙之尺寸、孔隙是否受阻擋、一或多個孔隙中之每一者的定向、房間之尺寸,及關於外部遮蔽物或可阻擋太陽輻射進入一或多個孔隙之其他結構的任何細節。自與電致變色窗505
相關聯之組態檔案輸入窗組態資訊。模組A基於未受阻擋之孔隙之P影像與特定感興趣平面處之佔據區域的交叉來判定房間中之眩光量或對眩光的判定。在一些情況下,模組A判定一或多個孔隙中之哪一者未受阻擋,即正接收太陽輻射。例如,在圖 35
中,定向於270度之第二孔隙7342
在圖示中受阻擋而不接收太陽輻射。為了判定未受阻擋之孔隙在特定感興趣平面處之P影像,模組A首先判定一或多個未受阻擋之孔隙的幾何中心。在一些情況下,幾何中心可為孔隙之形狀的組合形心。模組A接著藉由基於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在光之三維投射之方向向量的方向上將一或多個未受阻擋之孔隙的幾何中心投射至感興趣平面來判定P影像偏移。光之三維投射的方向向量係基於在步驟1910
中之特定時刻計算的太陽方位角及太陽高度角。模組A基於一或多個未受阻擋之孔隙的幾何中心、與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相關聯之方向向量,及一或多個孔隙與感興趣平面之間的法向距離來判定P影像偏移。模組A接著藉由在一或多個未受阻擋之孔隙在感興趣平面處的所投射幾何中心周圍產生有效孔隙區域來「建構出」P影像。在某些情況下,模組A基於感興趣平面處之P影像的外邊界來判定眩光區域。圖 31-37
中示出了針對不同孔隙配置判定之眩光區域的圖示。 在步驟 1930
處,根據來自步驟 1920
中判定之未受阻擋之孔隙之P影像的眩光量判定將提供佔據者舒適性之著色等級。在步驟1930
處,模組A判定佔據區域與未受阻擋之孔隙之P影像之間的重疊量。基於該重疊量,模組A針對佔據查找表中之所判定重疊量來判定期望著色等級。自特定孔隙之組態檔案提供佔據查找表作為輸入。在一些情況下,重疊區域之量或侵佔百分比(即,重疊區域在佔據區域中之百分比)可用以判定最終著色狀態。例如,若存在極少或甚至不存在重疊區域(例如,桌子之小角落),則模組A可不增加著色狀態。重疊區域之較大量或百分比(例如,超過桌子之50%)可導致較高著色狀態。圖 38
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光的三維投射與具有眩光之表面之一部分交叉的示意圖。 可對上述預測性控制邏輯、其他控制邏輯及其相關聯之控制方法(例如,關於圖 18
描述之邏輯,關於圖 7
、8
、9
、12
及13
描述之邏輯,及關於圖 14
描述之邏輯)中之任一者進行修改、添加或省略而不脫離本揭露之範疇。上文所描述之邏輯中之任一者可包括更多、更少或其他邏輯組件而不脫離本揭露之範疇。另外,所描述之邏輯的步驟可以任何合適的順序執行而不脫離本揭露之範疇。 而且,可對上述系統(例如,關於圖 17
所描述之系統)或系統之組件進行修改、添加或省略而不脫離本揭露之範疇。組件根據特定需要可整合或分開。例如,主網路控制器1403
及中間網路控制器1405
可整合至單一窗控制器中。此外,系統之操作可由更多、更少或其他組件執行。另外,系統之操作可使用任何合適的邏輯執行,該邏輯包括軟體、硬體、其他邏輯或前述各項之任何合適的組合。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如上文所描述,模組B之方法為使用「晴空」模型,該模型估計在無雲天空下由窗接收之太陽輻照度,該太陽輻照度隨太陽仰角及站點之位置及海拔而變。在窗處進入之輻射在本文中稱作晴空輻照度。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模組B之角色可為在某些晴空輻照度狀況下對窗著色,甚至當太陽光線不直接穿透窗進入建築物中亦如此。例如,在下午對於面向東面之窗,因為來自平流層之太陽反射,可能期望採用模組B以使窗變深。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實施模組B以使用晴空建模軟體,諸如Radiance以針對窗之任何緯度、經度及定向針對特定日期及時間計算或估計穿過考慮中之窗的太陽通量。晴空建模軟體可藉由判定在可識別日期及時間之太陽的高度角及方位角來計算將由窗接收之預測太陽通量。在一些情況下,可生成表或輻照度檔案以供智慧邏輯使用,其中表含有對特定日期及時間之太陽通量的估計。在一些其他實施方案中,替代於提前生成表,諸如Radiance之程式可用以在給定日期/時間即時地執行著色決定。 儘管模組B可用以基於穿過窗之估計太陽通量來控制窗之著色狀態,但存在估計太陽通量可實質上不同於窗接收之實際太陽通量的事件或情形。此等事件可使得以並不非常適合於建築物內之使用者舒適性的方式控制窗。例如,模組B及所使用之其他智慧模組可能不考慮建築物外部之物體在窗上投下陰影或導致額外光朝窗反射的事件。在一些情況下,模組B亦可能無法考慮天氣狀況或使用者偏好之變化。在與本揭露之精神及範疇一致的變化中,在上述實施方案及實例中之一些中的模組B以模組B'替換或由模組B'增強,模組B'可利用額外輸入以識別定義此等事件之約束。模組B'併入了基於事件之模型以替換模組B之晴空模型或結合模組B之晴空模型工作。模組B'之基於事件之模型識別事件,且基於對事件之偵測或預期提供用於一或多個受影響之窗的指令以轉變為調整後之著色狀態。在一些情況下,事件可為暫時的,例如僅持續幾分鐘或幾小時,且在一些情況下,事件可為可預測的再次發生之事件。一旦判定事件完成,則可在事件發生之前將著色控制之支配返回至所使用之預測性控制邏輯。 可由模組B'建模或考慮之事件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至少部分由建築物之周圍事物或建築物本身之特徵引起的反射及/或陰影。例如,模組B可能不考慮在一天中之一部分內在窗上投下陰影及在另一部分內提供反射光的鄰近建築物。在一些情況下,可至少部分按一天中之時間或一年中之時間來定義事件。例如,當靠近建築物之落葉樹上的葉子掉落時,可在一或多個窗處接收到增加之太陽輻射。在一些情況下,可至少部分按建築物之一或多個佔據者的偏好來定義事件。現在將在由模組B'使用以判定事件之發生之約束的上下文中進一步論述事件。 可由模組B'考慮之第一約束輸入考慮太陽在天空中之位置。如先前所論述,太陽位置或角度可由模組A使用以計算直射陽光進入房間中之深度或由模組B使用以估計在窗處接收之太陽輻照度的量。模組B'可經組態以識別對應於事件之容許太陽高度角值及/或方位角值的範圍,且可在識別或預測到事件時重寫由其他著色模組提供之著色控制。圖 39A-B
示出了太陽位置可如何用作約束以定義事件之實例。圖39A提供了圓形內部建築物3910及同心外部建築物3930之空中俯視圖,其中環形庭院區域3920位於內部建築物與外部建築物之間。外部建築物具有面向內部之玻璃3932,玻璃3932取決於太陽之位置可導致陽光反射至內部建築物之玻璃3912上,且導致由內部建築物之窗接收的輻照度增加。若例如建築物位於北半球,則智慧邏輯通常可使內部建築物之窗保持於輕微著色狀態,因為在此等窗處不預期直射陽光-可能導致內部建築物之佔據者體驗到不舒適性及/或眩光。藉由考慮建築物幾何形狀,可在可導致眩光之一系列方位角值3940內使用太陽計算器。 圖39B提供了圖39A中所示之同心內部建築物及外部建築物的部分橫截面視圖。可藉由考慮兩個建築物之幾何形狀而判定在內部建築物處引起眩光或增加之輻照度的一系列太陽高度角3950。可藉由例如產生射線圖及識別對應於最小高度角3952之射線及對應於最大高度角3954之射線兩者來判定此範圍。使用此實例,模組B'可經組態以在滿足限定太陽之方位角3940及太陽之高度角3950的約束時輸出變深之著色狀態。在一些情況下,可針對建築物之每一窗進行此程序,且在一些情況下,可針對窗之區進行此程序,該區中之所有窗共同受控制。儘管已描述過程以用於判定針對引起眩光之事件的太陽約束,但可進行類似過程以用於判定引起陰影之事件的太陽約束-例如,當一個建築物在另一建築物上投下陰影時。 可由模組B'考慮之另一約束為一天中之時間或星期幾。在一些情況下,事件之發生可取決於可經排程及/或再次發生之人類活動。基於人類活動之再次發生之事件的一個實例為當因為光自鄰近停車場中之擋風玻璃反射而在窗處觀察到眩光時。為了使此事件發生,第一要求或約束為汽車必須存在於停車場。所停放汽車之存在可取決於例如企業之運作時間及/或此為工作日、週末抑或假日。除了汽車存在之外,眩光事件亦將由陽光自擋風玻璃朝窗反射之太陽位置的特定範圍定義。因此,判定何時將特定著色等級應用於窗除了隨當前日期及時間而變之外經常可隨太陽高度角及方位角而變。 在一些情況下,可季節性地定義約束。如先前所提及,窗在秋季及冬季可因為通常將阻擋陽光之葉子不存在而接收到增加之光量。在另一實例中,窗可因為自雪反射之光而接收額外光照。在一些情況下,模組B'可將一年中之時間與特定事件相關聯而不管實際事件是否存在。例如,在冬季期間,可出於在可能有降雪之日期及時間將可能有較多反射之慎重考慮而對窗進行著色。 在一些情況下,模組B'可使用所接收之天氣資料作為定義事件之約束。例如,模組B'可經組態以自指示諸如雲量指數、溫度及/或濕度資訊之資訊的氣象站接收當前及預測天氣資訊。基於所接收之天氣資訊,模組B'可判定特定事件是否存在。例如,通常在晴天可能對建築物之佔據者引起眩光之太陽位置在多雲或朦朧之情況下可產生較少眩光,從而使得較淺之著色狀態為更佳的。作為對比實例,通常可與晴空狀況下之窗處之陰影相關聯的太陽位置在多雲日可接收較多光,使得較深之著色為更佳的。標題為「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且在2016年7月7日申請之PCT專利申請案第PCT/US16/41344號中描述了基於經由通信網路自一或多個天氣服務(或其他資料源)接收天氣饋送資料而控制可著色窗之著色的方法,該PCT專利申請案指定美國且全文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模組B'可經組態以經由窗網路接收感測器資料。例如,事件可部分地由來自溫度感測器之溫度資訊、來自佔據感測器之佔據資訊,及/或來自光感測器之光照資訊定義。在一些實施例中,模組B'可經組態以自建築物管理系統(BMS)接收可用以定義事件之資訊。例如,若存在空氣調節系統故障及/或其他約束(例如,太陽位置及天氣資訊)以指示內部溫度可上升至可接受溫度以上,則模組B'可在事件持續時提供提高之著色等級以減少太陽加熱。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於事件之模型可考慮一或多個使用者偏好作為事件之約束。使用者A可能希望與使用者B不同地定義事件,使用者B具有不同的光照需要且可能在不同時間佔據房間。例如,使用者A及使用者B可在房間內具有不同的工作台或佔據區域,該等工作台或佔據區域以不同方式受引起光照變化之事件影響。在另一實例中,相比於不在使用電腦螢幕之使用者,對著電腦工作之佔據者可能受引起眩光之事件的影響更顯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用於模組B'之基於事件之模型經組態以回應於獨立於反射或陰影之任何考慮的使用者特定狀況而輸出特定著色等級。例如,規則可經組態以在時間到達2017年1月17日上午10:00發生時使得將著色等級3應用於窗。 在一些情況下,定義事件之準則可在窗網路之設計階段或調試過程期間判定。例如,窗安裝者可受培訓以評定特定站點的可能發生之特定光照事件。例如,安裝者可使用量測工具識別將導致不需要之光照情況之太陽位置的範圍。在一些情況下,安裝者可能僅關心識別另一光照模組(例如,模組A、B或C)尚未補償之事件。例如,安裝者可在識別窗外的落葉樹之後定義季節性事件,其中在預期窗接收直射陽光之幾個月期間將窗調整至變深之著色狀態。 在一些情況下,可經由使用站點處之反射的最佳情形及最壞情形進行建模及實驗來外推定義事件之約束,站點諸如具有鄰近停車場之辦公建築物,停車場在某些時間可停滿了具有較豎直之擋風玻璃的車輛,例如吉普車或維修卡車(最壞情況),或具有較不豎直之傾斜(較有斜度)擋風玻璃的車輛,例如小型轎車(最佳情況)。同樣地,用於實施模組B'之所揭露之技術不限於涉及反射及/或陰影的情形。 在一些情況下,可使用亦用以控制光學可切換窗之著色狀態的應用程式定義事件。例如,當控制可著色窗之使用者觀察到操作預測性控制演算法不適於的事件時,使用者可使用一或多個約束定義事件,該等約束接著可由模組B'使用以判定或預測事件之未來發生。當識別事件時,應用程式可允許使用者選擇當事件發生時將應用於窗之著色等級,或其他著色調整。例如,使用者可選擇將著色狀態調整至著色狀態4,或簡單地使著色遞增地變深一個著色狀態。作為說明性實例,使用者可在4月1日上午9:05與上午9:20之間觀察到自附近建築物反射之不需要的眩光。在用於控制窗之應用程式內,使用者接著可選擇用以定義新事件之特徵。在一種情況下,使用者可簡單地指示事件在4月1日上午9:05與上午9:20之間發生,且應在類似的光照條件期間應用變深之著色。在輸入此資訊後,應用程式可使用太陽計算器建議針對對應於使用者指示之時間段的特定的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及/或方位角約束對事件歸類。在一些情況下,應用程式亦可識別對應於觀察到事件之時間的其他約束,並建議使用者選擇或提供額外約束以定義事件。例如,應用程式可識別特定使用者、天氣狀況或所觀察事件發生時之室內溫度狀況,且詢問使用者需要哪些(若有的話)約束來定義事件。 在一些情況下,用於控制或設計窗網路之應用程式可使用3維建築物模型以識別定義事件之約束。例如,使用3維建築物模型,應用程式可經組態以自動提供將與特定反射或陰影事件相關聯之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及/或方位角值。在一些情況下,可導致陰影或反射之物體可易於添加至建築物模型。圖 40
示出了應用程式之圖形使用者介面,該應用程式可利用3維建築物模型4010以提供將導致建築物模型之選定窗4020處之眩光的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及/或方位角值。使用者可能夠容易地鄰近建築物模型4010創建停車場對象4030。在一些情況下,對象可自對象庫導入建築物模型檔案中。在一些情況下,停車場對象可包括反射資訊,反射資訊包括例如擋風玻璃將反射光之一般角度範圍。使用來自建築物模型之尺寸資訊及與停車場對象4030相關聯之反射資訊,應用程式可經組態以輸出針對建築物模型上之選定窗4020的約束4022,可自該等約束定義事件。2017年11月20日申請且標題為「AUTOMATED COMMISSIONING OF CONTROLLERS IN A WINDOW NETWORK」之PCT專利申請案第PCT/US17/62634號中提供了用於利用3維建築物模型控制及設計光學可切換窗之應用程式的額外實例,該PCT專利申請案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當太陽在給定日期/時間滿足高度角及方位角約束時,以一系列照度建立基於時間之排程。因此,當結合上文所描述之模組B之一些實施方案使用時,當滿足高度角及方位角時藉由資料庫返回照度值,諸如1000 W/m2
。此照度接著可由模組B使用以判定對應著色狀態。因此,在圖41之實例中,著色狀態欄9016可以與日期/時間及高度角及方位角值之可接受範圍相關聯的所儲存照度值欄替換,其中照度值對應於期望著色狀態。對儲存此修改後之排程之資料庫執行第一查找以獲得照度值,且接著對儲存對應於照度值或值之範圍之著色狀態的表執行第二查找以獲得將應用於窗之特定著色等級。 在模組B'之一些實施方案中,當識別事件已發生,或此等事件之組合已發生時,基於事件之模型經組態以藉由將對應於事件之指定著色狀態應用於窗而補償事件。例如,基於時間之排程可規定當某一準則滿足與太陽位置相關聯之某些約束時,將排程中所識別之使用者特定著色狀態應用於窗。在一些情況下,排程可呈資料庫或表之形式,該資料庫或表可經維護以規定認為適合於給定事件,例如當滿足規則之某些條件時的著色等級。圖 41
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表示基於時間之排程9000的表,該排程提供用於判定使得將著色等級應用於窗之事件是否已發生的太陽高度角及方位角約束。在圖41中,已判定用於觸發將在給定日期及時間應用於窗之特定著色等級的太陽高度角及方位角值之期望範圍。排程9000為年度模型,其中列以6分鐘之增量定義,在給定日曆年之1月1日開始且繼續至12月31日結束,如欄9004所示。對於每一列,在約束欄9008中識別太陽高度角值之准許範圍,且類似地在約束欄9012中識別太陽方位角值之准許範圍。在欄9016中識別當所偵測之太陽高度角及太陽方位角在欄9008及9012之約束內時將應用於窗之對應著色狀態。在圖41之實例中,每一列表示將應用於給定日期及時間之當前太陽高度角及/或方位角的規則。 藉由說明,在圖41中,在欄9004之列18中識別的日期及時間,最小方位角80度及最大方位角280度定義欄9012中之方位角約束。同樣地,最小高度角6度及最大高度角32度定義欄9008中之高度角約束。因此,當所偵測太陽方位角在80至280之範圍內,且所偵測太陽高度角在6與32之範圍內時,返回欄9016中識別之著色等級3以用於對窗進行著色。可使用如上文所解釋之計算器偵測或可以其他方式監測太陽之當前高度角及方位角。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記錄當前高度角及方位角值,如圖41中緊鄰欄9004右方的兩欄所示。返回至排程9000之列18,在時間=2016年1月1日1:36時,所偵測太陽高度角不在6度與32度內,且所監測太陽方位角不在80度與280度內,因此與此等約束相關聯之事件尚未發生,且無著色等級自欄9016返回。 可藉由按6分鐘之間隔或欄9004中指定之某一其他間隔判定及記錄針對日曆年之每一天之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及方位角的期望著色等級來創建圖41之基於時間之排程9000。各種因素可如先前所論述促成此等判定,其包括但不限於陰影及反射事件、選定使用者偏好、天氣資訊,及經由窗網路提供之感測器資訊。 在如上文所描述之一些其他實施方案中,基於時間之排程具有對應於特定日期/時間之照度值欄而非著色狀態欄。在此等實施方案中,當使用當前日期/時間執行查找時,返回照度值,諸如1000 W/m2
。接著可執行用以判定針對所返回之照度值之著色狀態的方法。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表或資料庫可用以使用規則框架實施排程,該等規則用以識別特定事件事件。例如,在工作日之下午3:00,在表之一列中實施的使用者偏好可指示窗之著色狀態應為著色等級4,例如按照1-5之級別。在此實例中,工作日之下午3:00的出現為驅動模組B'之基於事件之模型的事件。 在模組B之晴空模型結合模組B'之基於事件之模型使用的一些實施方案中,可藉由考慮特定日期及時間之周圍事物或其他事件驅動之資訊來重寫預測之太陽通量。因此,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例如當滿足如上文所描述之具有指定約束之基於事件的規則時,藉由Radiance計算之針對給定日期及時間的太陽通量值可由與該日期及時間之可識別事件聯繫的替換值重寫。若在給定日期/時間未識別事件,則可使用Radiance值。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太陽通量值用以判定著色等級之前進行太陽通量值之年度計算。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模組B'可經組態以取決於是否滿足一或多個約束而提供複數個著色狀態等級作為輸出。作為說明性實例,若僅滿足第一約束或第二約束,則模組可輸出等級2著色狀態,但滿足第一約束及第二約束兩者,則模組可經組態以輸出等級3著色狀態。在一些情況下,模組B'可經組態以使用涉及「if」、「else」、或「while」陳述之習知程式迴路來評定各種約束。例如,在一些情況下,當(while
)特定使用者在控制光學可切換窗時,特定著色等級可僅在(if
)滿足第一約束時輸出。儘管以排程表之形式描述了定義事件之約束的實施方案,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存在可在電腦可讀媒體內儲存或評估約束之複數個格式。 在一些情況下,可按權重等級評估約束,其中將優先級給予優於其他約束之某些約束。在一些情況下,輸入值可用作判定最終著色狀態之加權因子。作為說明性實例,基於雲量指數,可認為使得穿過窗見到眩光之事件較不嚴重。因此在晴朗日儘管事物狀態可自等級1調整至等級4,但在多雲日窗之著色狀態僅可調整至著色狀態等級3。 在模組B'之基於事件之模型的事件與反射及/或陰影相關之一些實施方案中,可執行初步處理階段,亦即,在實行模組A、B'及C之智慧邏輯之前。在非限制性實例中,可考慮位於建築物外部之反射性實體物體,諸如停放在建築物前方/背面/側面之停車場上的汽車以判定將應用特定著色等級之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及方位角。在一些情況下,經由經驗資料可得到太陽高度角約束及太陽方位角約束,其中約束提供太陽可能可自汽車反射之值的可識別範圍。在一些情況下,經驗資料可保存於與3維建築物模型相關聯之物體內,3維建築物模型可用於設計及/或控制窗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太陽計算器,可生成年度排程(諸如圖41所示之排程)以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中且在實行智慧邏輯時對其進行評定。可對排程執行資料庫查找以判定是否滿足規則之條件以引起窗之著色。出於此目的可按日期及時間檢索排程。因此,例如,在12月15日下午2:05,當太陽在高度角及方位角值之指定範圍內時,排程可指示將著色等級2應用於給定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可由使用者經由實驗判定當太陽滿足高度角及方位角約束時在給定日期/時間將應用之特定著色狀態。在一些其他實施方案中,自動識別或得到著色狀態。圖 42
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示出模組B'之細節的流程圖。在圖42中,處理在9104處開始。在圖42之9108處擷取或以其他方式接收用於檢索資料庫表(諸如圖41之排程9000)的準則。例如,當前日期及時間可由計時器、系統時鐘或其他通常可獲得之計算資源提供。當前日期、時間或著色等級中之任一者可用作檢索圖41之排程9000或儲存類似資訊之其他資料庫表的準則。例如,在圖42之9112處,當前日期及時間為兩個準則,其可用以藉由索引排程9000之欄9004來執行資料庫查找。藉由說明,當當前日期及時間匹配排程9000之列18之日期及時間時,在圖42之9116處,可獲得在欄9008中針對列18識別的高度角約束,如同可獲得欄9012之方位角約束。 因此,在圖42之9120處,可判定當前太陽高度角及方位角是否在圖41之排程9000的欄9008及9012之約束內。可使用如上文提及之太陽位置計算器計算當前太陽高度角及太陽方位角。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輸出欄9016中識別之著色狀態之前,將滿足高度角約束及方位角約束兩者。在一些其他實施方案中,太陽高度角約束或太陽方位角約束之滿足使得將輸出欄9016之相應著色狀態。 當在圖42之9120處滿足一或多個約束時,在9124處返回欄9016中識別之相應著色狀態以作為將應用於窗之輸出,之後在9128處繼續任何額外處理。返回至9120,當未滿足一或多個約束時,不返回著色狀態或返回「錯誤」條件,之後如9128處所指示額外處理繼續。 應理解,如上文所描述之技術可使用電腦軟體以模組化方式或整合方式實施為控制邏輯之形式。基於本揭露及本文中所提供之教導,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知曉並瞭解使用硬體及硬體與軟體之組合來實施所揭露之技術的其他方式及/或方法。 本申請案中所描述之軟體組件或功能中的任一者可實施為將由處理器使用任何合適之電腦語言(諸如例如Java、C++或Python),使用例如習知或面向對象之技術來執行的軟體程式碼。軟體程式碼可作為一系列指令或命令儲存在電腦可讀媒體上,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磁性媒體(諸如硬碟驅動器或軟碟)或光學媒體(諸如CD-ROM)。任何此電腦可讀媒體可常駐於單一計算設備上或內,且可存在於系統或網路內之不同計算設備上或內。 儘管已詳細地描述了前文揭露之實施例以便於理解,但所描述實施例將看作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對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可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實踐某些改變及修改。 儘管已在諸如電致變色窗之光學可切換窗的上下文中描述了用於控制穿過窗或建築物之內部接收之光照的前文揭露之實施例,但可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可如何在適當控制器上實施以調整窗遮蔽物、窗幔、百葉窗或可經調整以限制或阻擋光到達建築物之內部空間的任何其他裝置之位置。在一些情況下,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可用以控制一或多個光學可切換窗之著色及窗遮蔽裝置之位置。所有此等組合意欲落在本揭露之範疇內。 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範疇的情況下,可將來自任何實施例之一或多個特徵與任何其他實施例之一或多個特徵組合。另外,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範疇的情況下,可對任何實施例進行修改、添加或省略。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範疇的情況下,可根據特定需要來整合或分開任何實施例之組件。
100‧‧‧電致變色薄片
105‧‧‧玻璃片
110‧‧‧擴散障壁
115‧‧‧TCO
120‧‧‧溝渠
125‧‧‧電致變色堆疊
130‧‧‧第二TCO
135‧‧‧受損的部分
140‧‧‧區域
145‧‧‧受損的部分
150‧‧‧溝渠
155‧‧‧溝渠
160‧‧‧溝渠
165‧‧‧溝渠
170‧‧‧受損的部分
175‧‧‧受損的部分
200‧‧‧IGU
201‧‧‧薄片
205‧‧‧間隔件
210‧‧‧第二玻璃薄片
215‧‧‧主密封材料
220‧‧‧輔助密封件
225‧‧‧內部空間
230‧‧‧補強窗板
235‧‧‧樹脂
300‧‧‧電致變色裝置
302‧‧‧基板
304‧‧‧第一導電層(CL)
306‧‧‧電致變色層(EC)
308‧‧‧離子導電層(IC)
310‧‧‧反電極層(CE)
314‧‧‧第二導電層(CL)
316‧‧‧電壓源
320‧‧‧電致變色堆疊
400‧‧‧電致變色裝置
402‧‧‧基板
404‧‧‧導電層(CL)
406‧‧‧氧化鎢電致變色層(EC)
408‧‧‧離子導電層(IC)
410‧‧‧鎳-鎢氧化物反電極層(CE)
414‧‧‧導電層(CL)
416‧‧‧電源
420‧‧‧電致變色堆疊
450‧‧‧窗控制器
455‧‧‧微處理器
460‧‧‧脈衝寬度調變器
465‧‧‧信號調節模組
470‧‧‧電腦可讀媒體
475‧‧‧組態檔案
480‧‧‧網路
500‧‧‧房間
505‧‧‧電致變色窗
510‧‧‧外部感測器
520‧‧‧外伸部
610‧‧‧步驟
620‧‧‧步驟
630‧‧‧步驟
640‧‧‧步驟
650‧‧‧步驟
700‧‧‧步驟
705‧‧‧步驟
710‧‧‧步驟
720‧‧‧步驟
730‧‧‧步驟
800‧‧‧步驟
900‧‧‧步驟
905‧‧‧步驟
910‧‧‧步驟
920‧‧‧步驟
1100‧‧‧BMS
1101‧‧‧建築物
1102‧‧‧主窗控制器
1103‧‧‧主網路控制器
1105a‧‧‧中間網路控制器
1105b‧‧‧中間網路控制器
1110‧‧‧終端控制器/葉控制器
1200‧‧‧建築物網路
1205‧‧‧主網路控制器
1210‧‧‧照明控制面板
1215‧‧‧建築物管理系統(BMS)
1220‧‧‧保全控制系統
1225‧‧‧使用者控制台
1230‧‧‧HVAC系統
1235‧‧‧燈
1240‧‧‧保全感測器
1245‧‧‧門鎖
1250‧‧‧攝影機
1255‧‧‧可著色窗
1400‧‧‧系統
1402‧‧‧主窗控制器
1403‧‧‧主網路控制器
1405‧‧‧中間網路控制器
1406‧‧‧模組1
1407‧‧‧BMS
1408‧‧‧網路控制器
1410‧‧‧窗控制器
1502‧‧‧主排程程式
1506‧‧‧站點資料
1508‧‧‧區/組資料
1510‧‧‧一天中之時間(預見)邏輯
1512‧‧‧太陽位置計算器
1514‧‧‧重寫邏輯
1516‧‧‧感測邏輯
1518‧‧‧排程邏輯
1520‧‧‧智慧邏輯
1550‧‧‧模組A
1552‧‧‧步驟
1554‧‧‧邏輯
1556‧‧‧模組B
1558‧‧‧模組B
1560‧‧‧模組C
1562‧‧‧邏輯
1905‧‧‧步驟
1910‧‧‧步驟
1920‧‧‧步驟
1930‧‧‧步驟
2410‧‧‧處理器
2430‧‧‧顯示器
2625‧‧‧系統匯流排
2630‧‧‧印表機
2632‧‧‧鍵盤
2634‧‧‧固定磁碟
2638‧‧‧顯示器適配器
2640‧‧‧I/O控制器
2642‧‧‧串列埠
2644‧‧‧外部介面
2646‧‧‧系統記憶體
3600‧‧‧流程圖
3610‧‧‧步驟
3620‧‧‧步驟
3700‧‧‧步驟
3800‧‧‧步驟
3820‧‧‧步驟
3900‧‧‧步驟
3910‧‧‧圓形內部建築物
3912‧‧‧玻璃
3920‧‧‧步驟
3930‧‧‧同心外部建築物
3932‧‧‧玻璃
3940‧‧‧方位角值
3950‧‧‧太陽高度角
3952‧‧‧最小高度角
3954‧‧‧最大高度角
4000‧‧‧控制方法
4010‧‧‧步驟
4012‧‧‧步驟
4020‧‧‧步驟
4022‧‧‧步驟
4030‧‧‧步驟
4040‧‧‧步驟
4042‧‧‧步驟
4044‧‧‧步驟
4046‧‧‧步驟
4048‧‧‧步驟
4050‧‧‧步驟
4052‧‧‧步驟
4060‧‧‧步驟
4070‧‧‧步驟
4072‧‧‧步驟
4074‧‧‧步驟
4080‧‧‧步驟
4082‧‧‧步驟
4090‧‧‧步驟
5000‧‧‧流程圖
5010‧‧‧步驟
5012‧‧‧步驟
5020‧‧‧步驟
5022‧‧‧步驟
5030‧‧‧步驟
5040‧‧‧步驟
5042‧‧‧步驟
5044‧‧‧步驟
5046‧‧‧步驟
5048‧‧‧步驟
5050‧‧‧步驟
5052‧‧‧步驟
5060‧‧‧步驟
5070‧‧‧步驟
5072‧‧‧步驟
5074‧‧‧步驟
5080‧‧‧步驟
5082‧‧‧步驟
5090‧‧‧步驟
6000‧‧‧流程圖
6010‧‧‧步驟
6012‧‧‧步驟
6020‧‧‧步驟
6022‧‧‧步驟
6024‧‧‧步驟
6026‧‧‧步驟
6028‧‧‧步驟
6030‧‧‧步驟
6040‧‧‧步驟
6042‧‧‧步驟
6044‧‧‧步驟
6046‧‧‧步驟
6048‧‧‧步驟
6050‧‧‧步驟
6052‧‧‧步驟
6060‧‧‧步驟
6070‧‧‧步驟
6072‧‧‧步驟
6074‧‧‧步驟
6080‧‧‧步驟
6082‧‧‧步驟
6090‧‧‧步驟
7010‧‧‧圓形孔隙
7011‧‧‧幾何中心
7012‧‧‧豎直軸
7013‧‧‧方向向量
7020‧‧‧光投射(P影像)
7022‧‧‧光投射(P影像)
7030‧‧‧桌子
7031‧‧‧桌子
7032‧‧‧佔據者界定的區域
7040‧‧‧重疊區域
7060‧‧‧水平圓形孔隙
7061‧‧‧幾何中心
7062‧‧‧豎直軸
7063‧‧‧方向向量
7070‧‧‧光投射
7080‧‧‧桌子
7081‧‧‧佔據區域
7090‧‧‧桌子
7091‧‧‧佔據區域
7095‧‧‧重疊區域
7110‧‧‧第一孔隙
7112‧‧‧第二孔隙
7120‧‧‧有效孔隙
7121‧‧‧形心
7130‧‧‧光投射(P影像)
7140‧‧‧豎直軸
7141‧‧‧方向向量
7150‧‧‧桌子
7210‧‧‧第一孔隙
7212‧‧‧第二孔隙
7220‧‧‧有效孔隙
7221‧‧‧幾何中心
7230‧‧‧光投射(P影像)
7240‧‧‧豎直軸
7241‧‧‧方向向量
7250‧‧‧桌子
7310‧‧‧第一孔隙
7312‧‧‧第二孔隙
7314‧‧‧無孔隙之面
7330‧‧‧光投射(P影像)
7340‧‧‧豎直軸
7341‧‧‧幾何中心
7342‧‧‧幾何中心
7350‧‧‧桌子
8010‧‧‧孔隙
8012‧‧‧桌子
8020‧‧‧豎直軸
9000‧‧‧基於時間之排程
9004‧‧‧欄
9008‧‧‧約束欄
9012‧‧‧約束欄
9016‧‧‧欄
9104‧‧‧步驟
9108‧‧‧步驟
9112‧‧‧步驟
9116‧‧‧步驟
9120‧‧‧步驟
9124‧‧‧步驟
9128‧‧‧步驟
圖 1A-1C
示出了形成於玻璃基板上之電致變色裝置(即,電致變色薄片(lite))的示意圖。圖 2A
及2B
示出了如關於圖 1A-1C
所描述之整合至IGU中之電致變色薄片的橫截面示意圖。圖 3A
示出了電致變色裝置之示意性橫截面。圖 3B
示出了處於脫色狀態(或正轉變為脫色狀態)之電致變色裝置的示意性橫截面。圖 3C
示出了圖 3B
所示之但處於染色狀態(或正轉變為染色狀態)之電致變色裝置的示意性橫截面。圖 4
示出了窗控制器之組件的簡化方塊圖。圖 5
示出了根據所揭露之實施例的包括可著色窗及至少一個感測器之房間的示意圖。圖 6A-6C
包括示出了根據所揭露之實施例的由例示性控制邏輯之三個模組A、B及C中之每一者收集的資訊的圖。圖 7
為示出根據所揭露之實施例的用於控制建築物中之一或多個電致變色窗之方法的預測性控制邏輯之一些步驟的流程圖。圖 8
為示出圖 7
所示的控制邏輯之一部分之特定實施方案的流程圖。圖 9
為示出根據所揭露之實施例的模組A之細節的流程圖。圖 10
為根據所揭露之實施例之佔據查找表的實例。圖 11A
示出了根據所揭露之實施例的包括電致變色窗之房間的示意圖,該房間具有基於位於窗附近之桌子1的空間類型。圖 11B
示出了根據所揭露之實施例的包括電致變色窗之房間的示意圖,該房間具有基於與圖 11A
相比位於離窗較遠處之桌子2的空間類型。圖 12
為示出根據所揭露之實施例的模組B之細節的流程圖。圖 13
為示出根據所揭露之實施例的模組C之細節的流程圖。圖 14
為示出圖 7
所示的控制邏輯之一部分之另一實施方案的圖。圖 15
示出了建築物管理系統之實施例的示意圖。圖 16
示出了建築物網路之實施例的方塊圖。圖 17
為用於控制建築物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功能的系統之組件的方塊圖。圖 18
為示出用於控制建築物中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例如,電致變色窗)之著色等級之轉變的方法之預測性控制邏輯的方塊圖。圖 19
為根據實施例之用以鍵入排程資訊以生成由窗控制器採用的排程之使用者介面的截圖。圖 20
為根據實施例之佔據查找表的實例及具有桌子及窗之房間的示意圖,其示出了受光角、太陽角與穿透深度之間的關係。圖 21A 、 21B
及21C
為根據實施例之具有三種不同空間類型之建築物的一部分之平面圖的示意圖。圖 22
為根據實施例之可存在於用以控制著色等級或更多個可著色窗之窗控制器中之子系統的方塊圖。圖 23
為在一天獲得之感測器照度讀數的圖表,當天開始有霧,霧迅速消散直至當天晚些時候有日照。圖 24A
為示出圖 7
所示的控制邏輯之一部分之特定實施方案的流程圖。圖 24B
為在一天中之照度讀數及對應上限及下限的圖表,當天早些時候多雲且接著在當天晚些時候為晴朗的。圖 25A
為根據實施例之使用矩形波串值來做出著色決定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 25B
示出了具有桌子之房間及房間之臨界角,在該房間內太陽照射至坐在桌子處之佔據者身上。圖 26A
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與平日期間之感測器讀數及使用矩形波串濾波器之控制方法判定的相關聯之所判定著色狀態相關聯的兩個圖表。圖 26B
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與多雲日期間之具有間歇尖峰的感測器讀數及使用矩形波串濾波器之控制方法判定的相關聯之所判定著色狀態相關聯的兩個圖表。圖 27A
為在一天中之時間t期間判定的包括感測器讀數、短矩形波串值及長矩形波串值之照度值的曲線。圖 27B
為一天中之圖 27A
之感測器讀數及由模組B判定之相關聯的著色等級及由模組C判定之著色等級的曲線。圖 28A
為根據實施例之使用矩形波串值來做出著色決定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 28B
為在一天中之時間t期間判定的包括感測器讀數、短矩形波串值及長矩形波串值之照度值的曲線。圖 29A
為根據實施例之使用矩形波串值來做出著色決定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 29B
為在一天中之時間t期間判定的包括感測器讀數、短矩形波串值及長矩形波串值之照度值的曲線。圖 30
為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呈天窗形式之水平圓形孔隙的房間之側視圖的示意圖,其示出了光穿過房間三維投射至地面。圖 31
為根據實施例之圖 30
之房間之側視圖及俯視圖的示意圖,其中投射係至房間中之桌子。圖 32
為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呈天窗形式之單一水平圓形孔隙的房間之側視圖及俯視圖的示意圖。圖 33
為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包括第一孔隙及第二孔隙之多面天窗的房間之側視圖的示意圖。圖 34
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包括第一孔隙及第二孔隙之多面天窗且具有桌子的房間之側視圖的示意圖。圖 35
為根據實施例之具有包括阻擋光之面的多面天窗之房間之側視圖的示意圖。圖 36
為示出了根據實施例之提供最終著色狀態之方法的示意圖,該最終著色狀態對應於佔據區域之由眩光區域覆蓋的相對部分。圖 37
為關於圖 8
之步驟 700
之細節的流程圖,其對應於使用三維光投射之模組A的實施例。圖 38
為根據實施例之具有若干多面天窗及投射之房間的側視圖的示意圖。圖 39A-B
示出了可針對在建築物中引起眩光之事件判定太陽高度角及方位角範圍的方法。圖 40
示出了可自動識別對應於事件之太陽高度角及方位角範圍之軟體應用程式的圖形使用者介面。圖 41
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表示基於時間之排程的表,該排程提供用於判定使得將著色等級應用於窗之事件是否已發生的太陽方位角及高度角約束。圖 42
為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模組B'之細節的流程圖。
Claims (35)
- 一種用於控制一網路上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的著色狀態以考慮一建築物之一房間中之佔據者舒適性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經由該網路使用預測性控制邏輯操作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其中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用於控制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一或多個著色狀態; 針對一事件選擇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該事件至少部分由包括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的一或多個約束定義,其中該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至少部分與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一或多個著色狀態不同; 基於是否將滿足該一或多個約束而預測該事件將在一未來時間發生; 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在該所預測事件之該未來時間之時或之前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轉變為該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及 判定該事件已結束且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轉變為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一或多個著色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選擇該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包括自藉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一或多個著色狀態中選擇遞增著色調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估計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轉變為該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之一或多個轉變時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基於該一或多個估計轉變時間及該未來時間在一或多個時間經由該網路提供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轉變為該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之該等指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約束進一步包括日期及/或時間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約束進一步包括由一晴空模型提供之一估計輻照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約束進一步包括該房間內之一所量測輻照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約束進一步包括與該房間相關聯之佔據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約束進一步包括一雲量指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事件對應於一陰影或一反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事件對應於一季節變化及/或一使用者偏好。
- 一種用於控制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狀態以考慮一建築物之一房間中之佔據者舒適性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識別一事件,該事件至少部分由包括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的一或多個約束定義; 回應於對該事件之該識別而選擇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一或多個著色狀態; 生成或更新指示何時滿足該一或多個約束之一排程;及 向控制邏輯提供該排程,該控制邏輯經組態以經由一網路將著色指令傳達至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使用一太陽位置計算器執行生成或更新該排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識別針對該事件之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包括向一太陽位置計算器提供對應於一所觀察事件之一時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在一無線裝置上執行該方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識別該事件包括識別該建築物之一三維模型的一反射及/或遮蔽表面。
- 一種用於使用一基於事件之模型控制一網路上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的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當自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擷取時能夠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之電腦可讀程式碼,該程式碼包括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 使用預測性控制邏輯操作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用於控制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一或多個著色狀態; 接收定義一事件之一或多個約束,其中該等約束包括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 接收針對該事件之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其中該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至少部分與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一或多個著色狀態不同; 基於是否將滿足該一或多個約束而預測該事件將在一未來時間發生; 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在該所預測事件之該未來時間之時或之前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轉變為該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及 判定該事件已結束且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轉變為藉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一或多個著色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程式碼進一步包括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 處理指示一日期及時間之出現的資料; 使用一太陽計算器判定對應於該日期及時間資料之太陽高度角及/或方位角值。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太陽計算器包括儲存複數個時間項之一查找表,其中每一時間項與太陽高度角值及/或方位角值相關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定義該事件之該一或多個約束包括天氣資訊且其中該等指令經進一步組態以接收當前及/或所預測天氣資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定義該事件之該一或多個約束包括一輻照度值且其中該等指令經進一步組態以接收一所量測輻照度值。
- 一種用於使用一基於事件之模型控制一網路上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的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當自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擷取時能夠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之電腦可讀程式碼,該程式碼包括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 接收定義一事件之一或多個約束,該一或多個約束包括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 接收在該事件期間將應用於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一或多個著色狀態; 生成或更新指示何時滿足該一或多個約束之一排程;及 向控制邏輯提供該排程,該控制邏輯經組態以經由一網路將著色指令傳達至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
- 一種用於控制一網路上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著色以考慮佔據者舒適性的控制器,該控制器包括: 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具有預測性控制邏輯;及 一處理器,其與該電腦可讀媒體通信且與該可著色窗通信,其中該處理器經組態以: 使用預測性控制邏輯操作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以提供用於控制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一或多個著色狀態; 接收定義一事件之一或多個約束,其中該等約束包括一系列太陽高度角值及/或一系列方位角值; 接收針對該事件之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其中該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至少部分與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一或多個著色狀態不同; 基於是否將滿足該一或多個約束而預測該事件將在一未來時間發生; 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在該所預測事件之該未來時間之時或之前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轉變為該一或多個已調整著色狀態;及 判定該事件已結束且經由該網路提供指令以使該一或多個可著色窗轉變為由該預測性控制邏輯提供之該一或多個著色狀態。
- 一種控制至少一個窗之方法,其包括: a.判定太陽之一位置; b.自至少一個感測器接收雲量之一指示;及 c.基於(a)及(b)控制該至少一個窗。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該指示由一氣象站提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判定該太陽之該位置的該步驟包括判定一障礙將引起在該至少一個感測器處接收之一最大輻照度量的一減少,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量測太陽輻照度之一光感測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當該障礙引起在該至少一個感測器處之一最大輻照度量的一減少時執行該控制步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方法,其中該控制步驟包括提高該至少一個窗之一著色等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方法,其中該控制步驟包括降低該至少一個窗之一著色等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該控制步驟包括藉由一控制裝置控制一窗遮蔽物、一窗幔或一百葉窗之一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一光線感測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一紅外線感測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一溫度感測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一濕度感測器。
- 一種雲偵測器系統,其包括: 一太陽位置偵測模組; 至少一個偵測器,其經組態以生成指示雲量之一讀數; 至少一個窗;及 至少一個控制器,其經組態以基於由該太陽位置偵測模組偵測之一太陽位置及由該至少一個偵測器生成之指示雲量之該讀數控制該至少一個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662434826P | 2016-12-15 | 2016-12-15 | |
US62/434,826 | 2016-12-1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27908A true TW201827908A (zh) | 2018-08-01 |
Family
ID=6255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3996A TW201827908A (zh) | 2016-12-15 | 2017-12-14 | 用於可著色窗之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EP (2) | EP4258066A3 (zh) |
JP (2) | JP2020514576A (zh) |
CN (3) | CN113204147A (zh) |
AU (2) | AU2017376447A1 (zh) |
CA (1) | CA3047093A1 (zh) |
TW (1) | TW201827908A (zh) |
WO (1) | WO2018112095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33892B2 (en) | 2015-10-06 | 2020-01-14 | View, Inc. | Multi-sensor device and system with a light diffusing element around a periphery of a ring of photosensors and an infrared sensor |
US9645465B2 (en) | 2011-03-16 | 2017-05-09 | View, Inc. |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 |
US9454055B2 (en) | 2011-03-16 | 2016-09-27 | View, Inc. | Multipurpose controller for multistate windows |
US10989977B2 (en) | 2011-03-16 | 2021-04-27 | View, Inc. | Onboard controller for multistate windows |
US8705162B2 (en) | 2012-04-17 | 2014-04-22 | View, Inc. |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 |
CN106930675B (zh) | 2011-10-21 | 2019-05-28 | 唯景公司 | 减轻可着色窗中的热冲击 |
US11950340B2 (en) | 2012-03-13 | 2024-04-02 | View, Inc. | Adjusting interior lighting based on dynamic glass tinting |
US11635666B2 (en) | 2012-03-13 | 2023-04-25 | View, Inc | Methods of controlling multi-zone tintable windows |
US9638978B2 (en) | 2013-02-21 | 2017-05-02 | View, Inc. |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
US11674843B2 (en) | 2015-10-06 | 2023-06-13 | View, Inc. | Infrared cloud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0048561B2 (en) | 2013-02-21 | 2018-08-14 | View, Inc. |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
US11960190B2 (en) | 2013-02-21 | 2024-04-16 | View, Inc. |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external 3D modeling and schedule-based computing |
US11966142B2 (en) | 2013-02-21 | 2024-04-23 | View, Inc. |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outside temperature as a driver for changing window tint states |
US11719990B2 (en) | 2013-02-21 | 2023-08-08 | View, Inc. |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
US10859887B2 (en) | 2015-09-18 | 2020-12-08 | View, Inc. |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US10481459B2 (en) | 2014-06-30 | 2019-11-19 | View, Inc. |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networks of optically switchable windows during reduced power availability |
US11003041B2 (en) | 2014-06-30 | 2021-05-11 | View, Inc. | Power management for electrochromic window networks |
US10365532B2 (en) | 2015-09-18 | 2019-07-30 | View, Inc. |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TWI746446B (zh) | 2015-07-07 | 2021-11-21 | 美商唯景公司 | 用於可著色窗戶之控制方法 |
EP3350651B1 (en) | 2015-09-18 | 2023-07-26 | View, Inc. |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US11384596B2 (en) | 2015-09-18 | 2022-07-12 | View, Inc. | Trunk line window controllers |
US11255722B2 (en) | 2015-10-06 | 2022-02-22 | View, Inc. | Infrared cloud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
WO2018152249A1 (en) | 2017-02-16 | 2018-08-23 | View, Inc. | Solar power dynamic glas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buildings |
US11360445B2 (en) | 2018-08-24 | 2022-06-14 |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s for scheduled events |
US10635057B2 (en) | 2018-08-24 | 2020-04-28 |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oom occupancy with beamforming microphone arrays |
US11567386B2 (en) * | 2018-10-10 | 2023-01-31 | Sage Electrochromics, Inc. | Electrochromic devices and methods associated therewith |
EP4048851A1 (en) * | 2019-10-24 | 2022-08-31 | View,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intable windows with cloud detection |
TW202206925A (zh) | 2020-03-26 | 2022-02-16 | 美商視野公司 | 多用戶端網路中之存取及傳訊 |
US11631493B2 (en) | 2020-05-27 | 2023-04-18 | View Operating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building wellness |
CN117178227A (zh) * | 2020-10-27 | 2023-12-05 | 唯景公司 | 至少一个可着色窗的失效预测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59465A (ja) * | 1996-11-29 | 1998-06-16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 遮光装置及び照明制御装置 |
JPH10249278A (ja) * | 1997-03-10 | 1998-09-22 | Mitsubishi Chem Corp | 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
JP2005054356A (ja) * | 2003-08-01 | 2005-03-03 | Cloud Nine:Kk | 電動ブラインド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
US8836263B2 (en) * | 2004-05-06 | 2014-09-16 | Mechoshade Systems, Inc. | Automated shade control in connection with electrochromic glass |
US8300298B2 (en) | 2010-04-30 | 2012-10-30 | Soladigm, Inc. |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WO2011020478A1 (en) * | 2009-08-17 | 2011-02-24 | Vkr Holding A/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of household devices |
US8270059B2 (en) | 2010-08-05 | 2012-09-18 | Soladigm, Inc. | Multi-pane electrochromic windows |
US8254013B2 (en) | 2011-03-16 | 2012-08-28 | Soladigm, Inc. | Controlling transitions in optically switchable devices |
US9454055B2 (en) * | 2011-03-16 | 2016-09-27 | View, Inc. | Multipurpose controller for multistate windows |
WO2018067996A1 (en) * | 2016-10-06 | 2018-04-12 | View, Inc. | Infrared cloud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
US9638978B2 (en) * | 2013-02-21 | 2017-05-02 | View, Inc. |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
US20140303788A1 (en) * | 2013-04-04 | 2014-10-09 |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 Dynamic façade system consisting of controllable windows, automated shades and dimmable electric lights |
RU2688844C2 (ru) * | 2014-05-09 | 2019-05-22 | Вью, Инк. |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онируемыми окнами |
US10481459B2 (en) * | 2014-06-30 | 2019-11-19 | View, Inc. |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networks of optically switchable windows during reduced power availability |
CN114019580A (zh) * | 2014-09-29 | 2022-02-08 | 唯景公司 | 具有可变距离感测的日光强度或云检测 |
US10514963B2 (en) * | 2014-12-08 | 2019-12-24 | View, Inc. | Multiple interacting systems at a site |
US9470947B2 (en) * | 2015-01-12 | 2016-10-18 | Kinestral Technologies, Inc. | Distributed device network-based control system with decoupled intelligence for smart windows |
TWI746446B (zh) * | 2015-07-07 | 2021-11-21 | 美商唯景公司 | 用於可著色窗戶之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12-13 CN CN202110490210.3A patent/CN113204147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2-13 CA CA3047093A patent/CA3047093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12-13 WO PCT/US2017/066198 patent/WO2018112095A2/en unknown
- 2017-12-13 EP EP23172663.9A patent/EP4258066A3/en active Pending
- 2017-12-13 CN CN201780084583.2A patent/CN110214293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2-13 AU AU2017376447A patent/AU201737644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12-13 JP JP2019531271A patent/JP2020514576A/ja active Pending
- 2017-12-13 CN CN202310445725.0A patent/CN11652061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12-13 EP EP17881918.1A patent/EP3555701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7-12-14 TW TW106143996A patent/TW201827908A/zh unknown
-
2023
- 2023-02-28 AU AU2023201196A patent/AU202320119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3-05-09 JP JP2023077023A patent/JP2023113633A/ja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55701A2 (en) | 2019-10-23 |
CN113204147A (zh) | 2021-08-03 |
CA3047093A1 (en) | 2018-06-21 |
JP2020514576A (ja) | 2020-05-21 |
EP4258066A2 (en) | 2023-10-11 |
AU2017376447A1 (en) | 2019-07-04 |
WO2018112095A3 (en) | 2018-07-26 |
WO2018112095A2 (en) | 2018-06-21 |
CN116520616A (zh) | 2023-08-01 |
EP3555701A4 (en) | 2020-05-27 |
EP4258066A3 (en) | 2024-01-24 |
AU2023201196A1 (en) | 2023-04-06 |
CN110214293A (zh) | 2019-09-06 |
JP2023113633A (ja) | 2023-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99331B2 (en) |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 |
JP7124048B2 (ja) | 色合い調節可能な窓のための制御方法 | |
TWI686656B (zh) | 用於可著色窗戶之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 |
US11719990B2 (en) |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 |
TW201827908A (zh) | 用於可著色窗之控制方法 | |
US20230408883A1 (en) | Control method for tintable windo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