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6661A - 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電能源之無線充電系統 - Google Patents

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電能源之無線充電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6661A
TW201826661A TW106129446A TW106129446A TW201826661A TW 201826661 A TW201826661 A TW 201826661A TW 106129446 A TW106129446 A TW 106129446A TW 106129446 A TW106129446 A TW 106129446A TW 201826661 A TW201826661 A TW 2018266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coil
sleeve
coil
electric energy
sleeve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9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巴斯坦 達尼
羅倫 歌雷
米榭 貝桑特
沙摩 阿布多
Original Assignee
瑞士商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士商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士商菲利浦莫里斯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6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666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CMACHINES FOR MAKING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C5/00Making cigarettes; Making tipping materials for, or attaching filters or mouthpieces to, cigars or cigarettes
    • A24C5/01Making cigarettes for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9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一種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電能源之無線充電系統,其包括:一充電裝置(3),其包含一扁平發送器線圈(30),其構成提供交流電流(I)給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一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2)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其包含一電能儲存器(41);及一管狀接收器線圈(40),其連接到該電能儲存器(41),其中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具有一縱軸(42)且調適成配置在相對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充電位置,其中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的該縱軸(42)是在平行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平面、與在相對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徑向中延伸,且其中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配置成重疊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電能源之無線充電系統
本發明有關一種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電能源之無線充電系統。
先前已知的更為習知的抽煙製品(例如香菸)使用燃燒的方法向使用者輸送氣味及香味。在噴雲吐霧時,可燃材料(主要為菸草)會被燃燒,且材料之相鄰部分由於熱量的抽吸穿過,而會被熱裂解,典型燃燒溫度超過800℃。在此加熱期間,可燃材料發生不充分氧化並產生各種蒸餾物及熱裂解產物。當這些產物被抽吸穿過吸菸製品的主體而朝向使用者口中時,其會冷卻並濃縮形成氣溶膠或蒸汽,從而給予使用者抽煙相關之氣味及香味。
更為習知的吸菸製品的替代品包括一些吸菸製品,其中燃燒材料本身不直接提供調味料到抽煙者所吸入的氣溶膠之中。在這些吸菸製品中,可燃的加熱元 件(通常為自然界中之含碳物質)燃燒形成熱氣,當該空氣被抽入經過加熱元件並通過含有熱激元件的區域時,該熱激元件會釋放出芳香氣溶膠。
另外更為習知的吸菸製品選擇包括一氣溶膠形成煙草負載(Tobacco-laden)固體基材。氣溶膠形成基材插入加熱裝置殼體的腔體中,並加熱產生氣溶膠並釋出意欲香氣。
加熱氣溶膠形成基材能以不同方式實現。例如,根據一具體實施例,典型筒狀氣溶膠形成基材可包括在其一端面部的槽口(Slot),其為軸向延伸到氣溶膠形成基材的主體。加熱裝置包括一電加熱器,其包含一葉片,其延伸到腔體,且當氣溶膠形成基材插入腔體時,葉片會套入氣溶膠形成基材的槽口。葉片隨後被電加熱且熱會從葉片轉移到氣溶膠形成基材形成氣溶膠。
根據另一具體實施例,加熱氣溶膠形成基材可透過感應加熱氣溶膠形成基材實現。氣溶膠形成基材可包括一磁導與電導感受器,該感受器配置於氣溶膠形成載菸草基材之熱性接近。例如,感受器可以微粒、片條等形式配置在氣溶膠形成基材。載菸草基材的感受器暴露於由感應源產生的交變磁場,使得在感受器感應交變磁場。例如,感應源可為一線圈,其是以圍繞收容氣溶膠形成基材之腔體的方式配置在加熱裝置的殼體。感受器主要透過磁滯損耗與渦流加熱,熱是從感受器轉移到氣溶膠形成基材形成氣溶膠。
不管加熱氣溶膠形成基材的機構,很顯然, 電能必須從設在加熱裝置(諸如一可充電或不可充電電池)的電能源提供給葉片或線圈,以有效加熱氣溶膠形成基材。如果使用可充電電池,加熱裝置通常包括一實體對接端口,用於收容充電裝置的實體連接器以充電(或再充電)電池。充電裝置可連接電源。實體連接時,充電裝置的連接器與加熱裝置的對接端口為彼此導電接觸,使得可充電該可充電電池。充電裝置或加熱裝置或兩者包括用於控制充電處理的適當電子裝置。或者,通常可從加熱裝置取下可充電電池,在分離加熱裝置的充電臺中充電可充電電池,然後將充電電池重新插入加熱裝置。通常採取相同於前述方式在充電臺充電可充電電池(即是經由實體與導電接觸)。
充電裝置與加熱裝置通常具體實施成充電電池。或者(換句話說),如果使用者需要充電電池,則充電裝置必須可使用在待執行充電的場所。此外,如前述,必須在充電裝置與電池間建立導電接觸,此導電接觸會由於接觸不良或由於電氣短路或其他對導電接觸的不良影響而易於發生故障。
因此,需要一種可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能源之簡單可靠系統。
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提出一種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電能源之無線充電系統,該無線充電系統包括:一充電裝置,其包含一扁平發送器線圈,該充電裝置構成提供交流電流給該扁平 發送器線圈,以產生交變磁場;一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包含:一電能儲存器;及一管狀接收器線圈,其連接到該電能儲存器;其中該管狀接收器線圈具有一縱軸,且調適成配置在相對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充電位置,其中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的該縱軸是在平行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平面、以及在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徑向中延伸;且其中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配置成重疊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至少一部分,以允許交變磁場穿過該管狀接收器線圈。
一「扁平線圈」為配置在平(甚至,即是非彎曲)面的線圈。此扁平線圈的繞組是纏繞在扁平線圈中心周圍的該平面中的另一者周圍之一者。包含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該充電裝置可(例如)為根據諸如(例如)「Qi」或「AirFuel」的無線充電標準具體實施的一標準商用現貨充電裝置。這種標準商用現貨充電裝置包括一或多個扁平發送器線圈,且容易從市場取得。其分佈在世界各個角落,提供例如使用在會議室或會議中心、旅館等,其中其允許使用者無線充電該電子裝置的能源,諸如(例如)針對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電子裝置,這些都適合使用這類標準無線充電裝置來充電。
為了允許這種無線充電,該電子裝置包括一扁平接收器線圈,其尺寸時常符合該充電裝置的該扁平發送器線圈。在該充電位置,該電子裝置的該扁平接收器線圈配置成使得該扁平接收器線圈的中心、與該扁平 發送器線圈的中心彼此對準,使得該扁平接收器線圈與該扁平發送器線圈完全相符配置。此外,在該充電位置,該扁平發送器線圈與該扁平接收器線圈彼此是以較小距離配置,例如在5mm(毫米)至40mm(毫米)範圍的距離。
當提供交流電流給扁平發送器線圈時,交變磁場會產生而穿過扁平接收器線圈,藉此在扁平接收器線圈感應交流電流。該扁平接收器線圈透過能夠將扁平接收器線圈感應的交流電流轉換為直流電流的適當電路連接到一電能儲存器(諸如一可充電電池),然後用來充電該電能儲存器。充電處理是受到配置在充電裝置的適當控制電子裝置的控制,但是附加的控制電子裝置亦可配置在待充電的電子裝置中。因此,可實現該電子裝置的受控無線充電。
由於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殼體通常具有管形(用於收容典型筒狀氣溶膠形成基材),所以實際不可能將適當尺寸的扁平接收器線圈配置在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此加熱裝置的殼體中,不致提供不切實際加熱裝置的尺寸與形狀。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無線充電系統,該接收器線圈是一管狀接收器線圈(而不是一扁平接收器線圈)且具有一縱軸。一管狀接收器線圈可完善配置在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管狀殼體中,不致提供此不切實際加熱裝置的尺寸與形狀。
當該管狀接收器線圈配置在該充電位置時,該管狀接收器線圈的該縱軸是在平行於該扁平發送器線 圈的平面、以及在(該充電裝置的)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徑向兩者中延伸。術語「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徑向」係表示從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中心至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周圍之方向。或者(換句話說):該管狀接收器線圈的該縱軸配置在平行於由該扁平發送器線圈所定義平面的該平面中,且其從由該扁平發送器線圈所定義的平面隔開一定距離;同時,該管狀接收器線圈的該縱軸在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徑向中是配置在平行於由該扁平發送器線圈所定義平面的該平面中。
此外,該管狀接收器線圈配置成重疊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至少一部分。此重疊是需要,以允許在操作時藉由流過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交流電流產生的交變磁場而有效穿過該管狀接收器線圈。此交變磁場穿過該管狀接收器線圈,並在該接收器線圈感應交流電流。
該管狀接收器線圈透過適當的熟知電路連接到可多次充電的一電能儲存器,例如可充電電池。為了充電電池,在該接收器線圈感應的交流電流是由前述熟知電路轉換為DC電流,且此DC電流然後用來充電電池。
一具體實施例中的該管狀接收器線圈可僅包括一單接收器線圈部(一單連續線圈),同時在其他具體實施例,該接收器線圈可包括一個以上的接收器線圈部。該管狀接收器線圈包含兩接收器線圈部的一具體實施例將在下面進一步討論。
通常,可想像,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可具體實施為可從供充電處理 的該加熱裝置分離(例如,取下)的一單元,且一旦充電,可重新插入該加熱裝置。
不過,最好是,該電能源是以不允許該能源從該加熱裝置分離的方式而配置在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的加熱裝置。然後,使用在該加熱裝置中配置的該能源執行能源充電。
利用根據本發明的無線充電系統,可保持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實際與方便尺寸與形狀;同時,另一方面,例如使用根據諸如(例如)「Qi」或「AirFuel」的無線充電標準具體實施、且可在不同場所取得的標準商用現貨無線充電裝置,可方便無線充電此加熱裝置的電能儲存器。為了建立用於充電的導電接觸,不再需要透過插頭與連接器來實體連接該充電裝置與該加熱裝置,亦無需在相對的充電設備進行。相反地,可方便無線充電電池。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一態樣,該管狀接收器線圈包括一第一接收器線圈部與一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其在該接收器線圈的縱軸方向中彼此是以一預定距離隔開。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具有一第一纏繞方向,且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具有一第二纏繞方向,其中該第二纏繞方向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與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彼此隔開的該預定距離,使得在該充電位置,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在徑向重疊一第一發送器線圈部,同時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在徑向重疊一第二發送器線圈部。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與該第二 發送器線圈部為相對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中心而相反配置。
為了簡化及僅為實範的緣故,我們假設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形狀為正方形(具有圓角),即是,該扁平發送器線圈包括兩成對的相反配置的整齊發送器線圈部(該正方形的相對相反側)。我們進一步瞭解這些成對的相反配置的發送器線圈部之一。這種成對的一發送器線圈部是前述的第一發送器線圈部,同時相對的相反配置的發送器線圈部是第二發送器線圈部。很顯然地,在一第一方向流過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的交流電流是在一第二方向流過相對的第二發送器線圈部,其中該第二方向為相反於該第一方向。因此,流過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的交流電流產生的交變磁場的方向為相反於由流過該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的相同交流電流產生的交變磁場的方向。
該管狀接收器線圈可為筒狀(例如圓形橫截面),且包括兩筒狀接收器線圈部,其具有相同數目的繞組;一第一接收器線圈部;及一第二接收器線圈部。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配置成重疊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且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配置成重疊(相反配置)該發送器線圈部。當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共同形成接收器線圈時,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的輸出端連接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的輸入端。我們進一步假設,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兩者在徑向完全重疊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穿過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的磁場與穿過該第二接收器線圈 部的磁場具有相同強度,不過,其方向相反。因此,在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感應的交流電流與在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感應的交流電流具有相同的安培數;不過,其方向相反,使得在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感應的總安培數將會相互抵消為零。
不過,由於根據本發明之充電系統的此態樣,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的纏繞方向為相反於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的纏繞方向,在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感應的交流電流與在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感應的交流電流為疊加。此外,該等兩發送器線圈部(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的交變磁場的磁通、與(因此)在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感應的交流電流的總和是用來充電電池。而且,雖然通常僅包含一單接收器線圈部的接收器線圈亦可操作(在此情況,單接收器線圈部僅重疊一發送器線圈部),具有該等兩接收器線圈部的前述具體實施例進一步提高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效率。
根據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進一步態樣,該管狀接收器線圈纏繞在利用磁導與非導電片材之至少一層製成的管套纏繞周圍,且其中該電能儲存器配置在該管套的內部。
此態樣的優點在於,該管套保護配置在該管套內部的電能儲存器(與其相關的任何電路)不受該發送器線圈產生磁通的影響。因此,該電能儲存器(例如電池)與電路受保護免於任何負面影響,此磁通可能存在該電能儲存器與相關電路。片材的優點在於,該管套可輕易 透過彼此互疊纏繞多個片材層製成。而且,當該電能儲存器與相關電路受保護免於磁通影響時,磁通同時進入管狀磁導套筒並穿過纏繞在該管套周圍的接收器線圈,以在該接收器線圈感應交流電流。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進一步態樣,磁導電與非導電片材為鐵氧體。鐵氧體為具有前述性質的有利材料,例如,這三層數目的鐵氧體片材可用來形成該套筒,儘管僅以實例方式提及此數量,不過沒有侷限於限制。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仍然進一步態樣有關於包含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的具體實施例,其配置成分別重疊第一和第二相反配置的發送器線圈部,這些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具有第一和第二纏繞方向(請參見前面的討論)。根據此態樣,該管套包括三個分離單獨管套端部,一第一管套端部;一第二管套端部;及一中間管套端部,其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間。該第一管套端部、該中間管套端部、與該第二管套端部是沿著一管套縱軸配置。該第一管套端部與該中間管套端部、以及該中間管套端部與該第二管套端部彼此是以足夠小預定寬度的環狀氣隙隔開,以防止磁通進入該管套的內部。具有第一纏繞方向的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纏繞在該第一管套端部周圍,同時具有第二纏繞方向的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纏繞在該第二管套端部周圍,其中該第二纏繞方向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
該管套分離成三個分離單獨管套端部防止在 該第一套筒端部產生的任何磁通可能重疊在該第二套筒端部產生的相反方向磁通,反之亦然,因為此將減少整體效果。該環狀氣隙的預定寬度係決定成滿足以下兩條件。一方面,配置在該第一管套端部與該中間管套端部間的環狀(氣)隙的磁阻、以及在該中間管套端部與該第二管套端部間的環狀氣隙的磁阻必須非常明顯高於該磁導片材的磁阻(其具有低磁阻),使得任何單獨管套端部的磁通不會耦合在相鄰配置的分離單獨管套端部,由於環形(氣)隙的磁阻。因此,相對於磁通,單獨管套端部本質是彼此分離(如此避免磁通的不必要干擾)。另一方面,該環狀氣隙的預定寬度是足夠小,不使該發送器線圈產生的交變磁場進入該管套(包含三個分離單獨管套端部)的內部,以保護該電能儲存器與相關電路免受任何負面影響,此磁場可能存在於該電能儲存器與相關電路。
總而言之,實際三個分離單獨管套端部防止該發送器線圈產生的磁場進入該管套的內部,其中配置電池與相關電路,同時其防止發生磁通干擾的不利影響。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仍然進一步態樣,該第一管套端部與該第二管套端部的每一者包括:兩周環,其配置在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的末端;及一凹部,其配置在該等兩周環間。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配置在該第一管套端部的該凹部,同時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配置在該第二管套端部的該凹部。
此態樣的優點在於,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與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具有相反的纏繞方向)分別配置及 定位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的該凹部,同時藉由相對的第一和第二周環保持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上面的此位置。而且,優點在於,可確實維持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的相對彼此位置(因此相對於其彼此配置的距離)。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進一步態樣,該第一管套端部的長度等於或小於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的寬度,且該第二管套端部的長度等於或小於該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的寬度。
此態樣的優點在於,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相對於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配置。為了更佳瞭理解的緣故,我們再次經由實例假設,該扁平發送器線圈具有正方形(具有圓形邊緣)。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正方形的每側是由平行配置的多個繞組形成,且該正方形的相對側亦彼此平行配置。因此,該正方形的每側具有取決於實際繞組數目的寬度,且由於該正方形的通常相反配置側具有相同數目繞組,使得該正方形的相反配置側具有相同寬度。如前面的討論,第一和第二管狀接收器線圈部(具有相反纏繞方向)必須分別重疊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以允許由第一和第二發射器線圈部產生的交變磁場的磁通穿過第一和第二管狀接收器線圈部,以在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感應交流電流(其可由適當電路轉換成直流電流供充電該電能儲存器,如前面的討論)。很顯然,盡可能使磁通穿過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管狀接收器線圈部是特別有效。
我們進一步假設,該正方形發送器線圈的尺 寸為已知(因為其符合諸如「Qi」或「AirFuel」的無線充電標準,如前面的討論)。特別係,在該正方形之一側的寬度中間(其為最外側繞組與最內側繞組間之距離的一半)、與該正方形之相對側的寬度中間之間的距離為已知。該管狀接收器線圈的縱軸(其符合第一和第二管狀接收器線圈部的重合縱軸)、且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的縱軸亦在該正方向之相反配置側的寬度方向、與在平行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平面中延伸(如前面的討論)。
如果該第一管套端部的寬度等於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的寬度(在前述具體實施例,等於該正方形之一側的寬度),且該第二管套端部的寬度等於該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的寬度(在前述具體實施例,等於該正方形之相對側的寬度),則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應相對於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而準確配置,以具有由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產生的最大可能磁通,以進入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並穿過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
如果該第一管套端部的寬度小於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的寬度(在前述具體實施例,小於該正方形之一側的寬度),且該第二管套端部的寬度亦小於該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的寬度(在前述具體實施例,小於該正方形之相反側的寬度),則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在相對於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的準確配置有更大容許偏差,同時仍允許最大可能磁通進入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例如,該第一管套端部可配置成略微偏心朝向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的最外端(即是,朝向該正方形之一側的最外端); 同時,該第二管套端部可配置成略微偏心朝向該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的最內端(即是,朝向該正方形之相反側的最內端)。不過,由於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之每一者的長度小於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的寬度,使得相對的管套端部的整個長度仍是在該正方形之相對側的寬度延伸。因此,最大可能的磁通仍可能進入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並穿過相對的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仍然進一步態樣,該無線充電系統包括一種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其包括:一管狀殼體,其中配置一加熱器,用於加熱氣溶膠形成基材;以及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其包含該管狀接收器線圈。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配置在該加熱裝置的該管狀殼體的防水部中。
此態樣的優點在於,一方面,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配置在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該管狀殼體中,使得對於無線充電該電能源,在相對於充電裝置下僅需要配置加熱裝置,使得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配置在該充電位置。不需要從該加熱裝置分離無線可充電電能源。此外,優點是無線可充電電能源配置在該加熱裝置的該管狀殼體的防水部,因為即使該加熱裝置暴露於水,該無線可充電能源亦不會損壞,由於此可能發生在清潔該加熱裝置期間(例如在清潔收容氣溶膠形成基材的腔體期間)。
本發明的另一普遍態樣有關一種供無線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電能源之方法 。該方法包括:提供一充電裝置,其包含一扁平發送器線圈,該充電裝置構成提供交流電流給該扁平發送器線圈,以產生交變磁場;提供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包含一電能儲存器;及一管狀接收器線圈,其連接到該電能儲存器,其中該管狀接收器線圈具有一縱軸;配置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在相對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充電位置;其中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的該縱軸是在平行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平面、與在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徑向中延伸;及其中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進一步配置成重疊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至少一部分,以允許該交變磁場穿過該管狀接收器線圈;提供交流電流給該扁平發送器線圈,藉以產生穿過該管狀接收器線圈的交變磁場,且在該管狀接收器線圈感應交變充電電流;及使用在該管狀接收器線圈感應的交變充電電流而充電該可充電電能源。
此方法的優點係相同於有關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前面已討論之類。因此,在本說明書不重複說明。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一態樣,提供無線可充電電能源的步驟包括提供一具有管狀接收器線圈的電能源,其包含一第一接收器線圈部與一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其在該接收器線圈的縱軸方向中彼此是以一預定距離隔開。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具有一第一纏繞方向,且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具有一第二纏繞方向,其中該第二纏 繞方向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在該充電位置的步驟包括:配置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以在徑向中重疊一第一發送器線圈部;及配置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以在徑向中重疊一第二發送器線圈部;其中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與該第二發送器線圈部為相對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中心而相反配置。
根據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進一步態樣,提供無線可充電電能源的步驟包括提供一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其中該接收器線圈纏繞在一管套周圍,其是利用一磁導與非導電片材之至少一層製成,且其中該可充電電能源配置在該管套的內部。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進一步態樣,提供無線可充電電能源的步驟更包括提供一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其中該管套包含三個分離單獨管套端部,一第一管套端部;一第二管套端部;及一中間管套端部,其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間。該第一管套端部、該中間管套端部與該第二管套端部是沿著一管套縱軸配置。該第一管套端部與該中間管套端部、以及該中間管套端部與該第二管套端部彼此是以一預定寬度的環狀氣隙隔開,以防止磁通進入該管套的內部。具有該第一纏繞方向的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纏繞在該第一管套端部周圍,同時具有該第二纏繞方向的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纏繞在該第二管套端部周圍,其中該第二纏繞方向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
根據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仍然另一態樣,提 供無線可充電電能源的步驟包括提供一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與該第二管套端部的每一者包含兩周環,其配置在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的末端;及一凹部,其配置在該等兩周環間。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配置在該第一管套端部的該凹部,同時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配置在該第二管套端部的該凹部。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各種具體實施例的優點符合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相對具體實施例的優點,因此,不重複將其描述。
本發明之另一普遍態樣有關一種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其包括:一管狀殼體,其包含一腔體,用於收容氣溶膠形成基材;一加熱器,其配置在該管狀殼體,該加熱器構成加熱收容在該腔體中的氣溶膠形成基材;一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其用於提供電能給該加熱器,其中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配置在該管狀殼體,且包含一電能儲存器;及一管狀接收器線圈,其連接到該電能儲存器,該管狀接收器線圈具有一縱軸,且構成配置在相對於一充電裝置的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充電位置,使得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的該縱軸是在平行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平面、與在相對於該扁平發射器線圈的徑向中延伸,且該管狀接收器線圈重疊該扁平發送器線圈的至少一部分。
針對前面已詳細討論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原因,這種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的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是優於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的先前技術加熱裝置。因 此,不重複描述這些優點。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的一態樣,該管狀殼體包括一防水部,其中配置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的進一步態樣,該管狀接收器線圈包括一第一接收器線圈部與一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其在該接收器線圈的該縱軸方向中彼此是以一預定距離隔開。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具有一第一纏繞方向,且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具有一第二纏繞方向,該第二纏繞方向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的進一步態樣,該管狀接收器線圈纏繞在一管套周圍,且是利用磁導與非導電片材之至少一層製成。該可充電電能源配置在該管套的內部。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的仍然進一步態樣,該磁導與非導電片材為鐵素體。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的仍然進一步態樣,該管套包括三個分離單獨管套端部,一第一管套端部;一第二管套端部;及一中間管套端部,其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間。該第一管套端部、該中間管套端部與該第二管套端部是沿著一管套縱軸配置。該第一管套端部與該中間管套端部、以及該中間管套端部與該第二管套端部彼此是以一預定寬度的環狀氣隙隔開,以防止磁通進入該管套的內部。此外,具有該第一纏繞方向的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纏繞在該第一管套端部周 圍,同時具有該第二纏繞方向的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纏繞在該第二管套端部周圍,其中該第二纏繞方向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的仍然進一步態樣,該第一管套端部與該第二管套端部的每一者包括:兩周環,其配置在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的末端;及一凹部,其配置在該等兩周環間。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配置在該第一管套端部的該凹部,同時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配置在該第二管套端部的該凹部。
B‧‧‧磁通密度
I、I1、I2‧‧‧交流電流
1‧‧‧無線充電系統
2‧‧‧加熱裝置
3‧‧‧充電裝置
4‧‧‧無線可充電電能源
20‧‧‧第一殼體部
21‧‧‧第二殼體部
30‧‧‧發送器線圈
40‧‧‧接收器線圈
41‧‧‧電能儲存器
42‧‧‧縱軸
43、63‧‧‧距離
50、51、52‧‧‧長度
130‧‧‧發送器線圈
210‧‧‧腔體
300‧‧‧第一發送器線圈部
301‧‧‧第二發送器線圈部
400‧‧‧第一接收器線圈部
401‧‧‧第二接收器線圈部
402、403‧‧‧纏繞方向
404、405‧‧‧連接線
440‧‧‧第一管套端部
441‧‧‧第二管套端部
442‧‧‧中間管套端部
443‧‧‧共管套縱軸
444、445‧‧‧環狀氣隙
446、447‧‧‧周環
448、449‧‧‧凹部
4460、4470、450、451、60、61‧‧‧寬度
4000、4010‧‧‧末端
4400、4410‧‧‧筒部
從以下本發明具體實施例連同附圖的詳細描述可進一步瞭解優點態樣與具體實施例,其中:圖1顯示扁平發送器線圈穿過兩接收器線圈部產生磁通密度的磁場線示意圖(只顯示發送器線圈、與該等接收器線圈部中每一者的一繞組);圖2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主要組件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其包括一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其具有相反纏繞方向的兩接收器線圈部;及一充電裝置,其具有一正方形的發送器線圈;圖3為放大顯示圖2所示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圖4顯示圖2所示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的電能儲存器;圖5顯示圖4所示的電能儲存器,其中鐵氧體片材的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纏繞在圖2所示電能儲存器的對應相反末端周圍;圖6顯示圖5所示的電能儲存器,其具有鐵氧體片材 的兩管套端部,此外還具有配置在每個管套端部的兩末端之鐵氧體片材的兩周環;圖7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主要組件之一第二具體實施例,其類似於圖2所示,不過具有一圓形的扁平發送器線圈;及圖8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一第三具體實施例,其更包括一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的加熱裝置,其包括一管狀殼體,其中配置一用於加熱氣溶膠形成基材的加熱器,且其中無線可充電電能源配置在殼體的防水部。
在圖1,其顯示流過一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交流電流(I)所產生磁通的磁場線示意圖(以磁通密度(B)表示)。圖1還顯示兩管狀接收器線圈部、一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與一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為了簡化緣故,只顯示發送器線圈(30)、及第一和第二管狀接收器線圈部(400、401)中每一者的一繞組。從圖可看出,包含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的管狀接收器線圈的共縱軸(42)是在平行於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平面中延伸。或者說(換句話說),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的繞組是在垂直於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平面中延伸。請即參考圖1所示的「分解圖」,略微隔開的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配置在發送器線圈(30)的對應部上方,以下將更詳細描述,磁通(以磁通密度(B)的磁場線表示)穿過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 其本質上如圖1所示。
由於磁通(以磁通密度(B)的磁場線表示)為交變磁通(其係由流過發送器線圈(30)的交流電流(I)產生),使得在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感應交流電流(I1),同時在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感應交流電流(I2)。由於在相反方向穿過接收器線圈部(400、401)的磁通(以磁通密度(B)表示),使得在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感應的交流電流(I1)的方向為相反於在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感應的交流電流(I2)的方向,假設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的纏繞方向是相同,使得感應的交流電流(11、I2)將會相互抵消(由於其相反方向)。
圖2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主要組件之一第一具體實施例,其包括:一充電裝置(3),其具有一正方形的扁平發送器線圈(30);及一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圖3放大顯示圖2所示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包括一接收器線圈(40),其包含前述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從圖2可看出,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配置在發送器線圈(30)的一第一發送器線圈部(300)上方,同時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配置在發送器線圈(30)的一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1)上方。不過,相對於圖1所示,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具有相反的纏繞方向(402、403),使得其顯然係,穿過這些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的任何磁通在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感應交流電流,當考慮圖1所示的前述原理時,其形成疊加。
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更包括一電能儲存器(41)(亦參考圖4),其可例如具體實施為一可充電電池。接收器線圈(40)的兩連接線(404、405)(參考圖4)透過眾所周知的電路(例如,包括一整流器電路)連接到可充電電池,以利用DC電流來充電電池。
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更包括一管套,其包含利用鐵氧體片材製成的三個分離單獨管套端部,即是,一第一管套端部(440)、一第二管套端部(441)、與一中間管套端部(442),其是沿著一共管套縱軸(443)配置。中間管套端部(442)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間。第一管套端部(440)、第二管套端部(441)、與中間管套端部(442)共同形成一準連續管套,其中電能儲存器(41)包括電池與熟知的電子電路,其配置在該準連續管套的內部。實際上,管套不是完全連續,由於存在於分離單獨管套端部(440、441、442)間配置的環狀氣隙(444、445)(通常為空氣間隙),使得分離單獨管套端部(440、441、442)彼此是以環狀氣隙(444、445)隔開。
通常,環狀氣隙(444、445)具有足夠小的寬度(450、451),以防止磁通進入由三個管套端部(440、441、442)形成管套的內部,其中配置電池與熟知的電子電路。因此,管套端部(440、441、442)(充當磁通集中器)保護電池與電路免受進入管套內部之磁通的負面影響,同時藉由環狀氣隙(444、445)分離管套端部(440、441、442)防止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中發生磁通干擾(即是,進入第一管套端部(440)的任何磁通實際防止干 擾進入第二管套端部(441)的磁通,反之亦然;或者,明顯減小至少這種干涉;當相較相對的管套端部(440、441、442)的磁阻時,環狀氣隙(444、445)構成高磁阻)。
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的每一者更包括兩周環(446、447)(參見圖6),其分別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的末端。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配置在形成於兩周環(446)間的第一管套端部(440)的凹部(448),且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具有相反的纏繞方向)配置在形成於兩周環(447)間的第二管套端部(441)的凹部(449)。
前述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可例如藉助以下圖4、圖5和圖6的描述方式加以製造。
在圖4,其顯示包含熟知電子電路(包括(例如)一整流電路,用於將AC電流轉換為DC電流)的電能儲存器(41)與連接線(404、405)(同時參見圖3)。
從圖5可最佳看出,然後藉由在電能儲存器(41)的對應末端周圍分別纏繞鐵素體片材的多層(例如三層)以形成筒部(4400、4410)。
其後,從圖6可最佳看出,周環(446、447)是藉由纏繞鐵氧體片材的多層建立,例如另外三層,其在筒部(4400、4410)周圍具有寬度(4460、4470),使得形成該第一管套端部(440),其包含周環(446)與凹部(448),其配置在這些周環(446)間;以及該第二管套端部(441),其包含周環(447)與凹部(449),其配置在這些周環(447)間。
在下一步驟(圖未顯示),在電能儲存器(41)周圍纏繞多個鐵氧體片材形成中間管套端部(442),使得在完成此纏繞步驟後,完成包含由環狀氣隙(444、445)隔開三個分離單獨管套端部(440、441、442)的管套。然後藉由先將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的繞組纏繞在第一管套端部(440)的筒部(4400)周圍的凹部(448)以製造包含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的接收器線圈(40),然後改變纏繞方向,並在第二管套端部(441)的筒部(4410)周圍的凹部(449)中,以相反方向纏繞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的繞組。因此,接收器線圈(40)是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的串聯連接,不過,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具有相反的纏繞方向。接收器線圈(40)的兩末端(4000、4010)(參見圖3)然後連接通向電能儲存器(41)的連接線(404、405)(參見圖5)。現已完成圖3和圖4所示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
請即重新參考圖2和圖3,為了充電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的電能儲存器(41),配置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使得配置符合管套縱軸(443)的接收器線圈的縱軸(42),因此其在平行於無線充電系統(1)的充電裝置(3)的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平面中延伸。此外,配置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使得在其上配置的第一管套端部(440)與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配置在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一第一發送器線圈部(300)上方,同時第二管套端部(441)與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具有相反的纏繞方向)配置在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一第二發送器線圈部 (301)上方。而且,包含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的接收器線圈(40)的縱軸(42)是在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徑向中延伸。
第一發送器線圈部(300)具有寬度(60),且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1)具有寬度(61),其在顯示的具體實施例中是相同。在第一發送器線圈部(300)的寬度(60)的中間與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1)的寬度(61)的中間之間存有距離(63)。而且,在第一管套端部(440)的長度(50)的中間與第二管套端部(441)的長度(51)的中間之間存有距離(43)。理想上,這些距離(43、63)是相同。
此外,第一管套端部(440)的長度(50)等於或小於第一發送器線圈部(300)的寬度(60)。同樣地,第二管套端部(441)的長度(51)等於或小於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1)的寬度(61)。
如果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的長度(50、51)等於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0、301)的寬度(60、61),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0、301)上方,使得其完全對準。中間套筒(442)具有長度(52)。
如果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的長度(50、51)小於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0、301)的寬度(60、61),此允許更大容許偏差來定位在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上方的管套端部,因為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然後在相對於第一和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0、301)的徑向中略微移位,同時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 、441)仍然配置在相對的發送器線圈部(300、301)上方,而且是在其整個長度(50、51)上。
當交流電流(I)(參見圖1)流過發送器線圈(30)時,主要是以圖1所示磁通密度(B)的磁場線表示的方式產生交變磁通。此磁通進入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且因為其利用導磁材料製成,因此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導引磁通。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導引的磁通是在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感應交流電流(I1、I2),不過,相對於圖1,交流電流(I1、I2)的方向是相同,使得其在接收器線圈(40)形成疊加(由於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的相反纏繞方向)。任何磁通會被防止進入三個管套端部(440、441、442)的內部,使得包含配置在這三個管套端部(440、441、442)內部的熟知電路之電能儲存器(41)不會受到磁通的影響。同時,進入第一管套端部(440)的磁通不會干擾到進入第二管套端部(441)的磁通,反之亦然,由於相對於管套端部,環狀氣隙(444、445)為構成高磁阻(如果始終存有干擾,非常明顯減少至少任何可能的干擾)。
在第一和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0、401)感應的流向電能儲存器(41)的交流電流(I1、I2)總和是由熟知的電路(例如,包括一整流器)轉換成DC電流,且DC電流然後用來充電該電能儲存器(41)的電池。
圖7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裝置的主要組件的一第二具體實施例,其類似於圖2所示的具體實施例。相較於圖2所示的具體實施例,主要差異在於,在圖 7的具體實施例中,扁平發送器線圈(130)具有大致圓形,而不是如圖2所示具體實施例情況的正方形。關於此具體實施例的其餘部分,請參考前述圖2至圖6的描述。
圖8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無線充電系統的一第三具體實施例,不過,圖8沒有顯示具有發送器線圈的充電裝置。無線充電系統的此具體實施例包括一種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的加熱裝置(2),其包含一管狀殼體,該管狀殼體包含第一和第二殼體部(20、21),其中配置一用於加熱氣溶膠形成基材的加熱器與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參見圖3)。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配置在第一殼體部(20),其可具體實施為一防水殼體部。加熱器可配置在第二殼體部(21),其亦可具體實施為一防水殼體部。
例如,使用或沒有一過濾器且包含一筒狀氣溶膠形成基材(包含基座)的氣溶膠產生製品(圖未顯示)可插入一腔體(210),其配置在第二殼體部(21)的活動端,以使基材感應加熱形成可由使用者引出的氣溶膠。
如果加熱裝置(2)具體實施為一感應加熱裝置,該感應加熱裝置包含一加熱器線圈,其係以至少部分圍繞該腔體(210)的方式配置在第二殼體部(210),該裝置的所有組件可配置在該防水殼體(20、21),使得該殼體可容易使用非常方便的水加以清潔。

Claims (20)

  1. 一種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2)的可充電電能源(4)之無線充電系統(1),該無線充電系統包括:一充電裝置(3),其包含一扁平發送器線圈(30),該充電裝置構成提供交流電流(I)給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以產生交變磁場(B);一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2)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包含:一電能儲存器(41);及一管狀接收器線圈(40),其連接到該電能儲存器(41);其中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400、401)具有一縱軸(42),且調適成配置在相對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充電位置;其中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的該縱軸(42)是在平行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平面、以及在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徑向中延伸;且其中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配置成重疊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至少一部分(300、301),以允許交變磁場(B)穿過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充電系統,其中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包括一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與一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其在該接收器線圈的該縱軸(42)方向中彼此是以一預定距離(43)隔開,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具有一第一纏繞方向(402),且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具有一第二纏繞方向(403),其中該第二纏繞方 向(403)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402),且其中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與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彼此隔開的該預定距離(43)使得在該充電位置,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在徑向中重疊一第一發送器線圈部(300),同時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在徑向中重疊一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1),且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300)與該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1)為相對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中心而相反配置。
  3. 如先前請求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無線充電系統,其中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400、401)纏繞在一管套端部(440、441、442)周圍,其是利用一導磁與非導電片材的至少一層製成,且其中該電能儲存器(41)配置在該管套端部(440、441、442)的內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無線充電系統,其中該磁導與非導電片材為鐵氧體。
  5. 如請求項2、3或4中任一項所述之無線充電系統,其中該管套包括三個分離單獨管套端部(440、441、442),一第一管套端部(440);一第二管套端部(441);及一中間管套端部(442),其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間,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440)、該中間管套端部(442)與該第二管套端部(441)是沿著一管套縱軸(443)配置;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440)與該中間管套端部(442)、以及該中間管套端部(442)與該第二管套端部(441)彼此是以一足夠小的預定寬度(450、451)的環狀 氣隙(444、445)隔開,以防止磁通進入該管套的內部;且其中具有該第一纏繞方向(402)的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進一步纏繞在該第一管套端部(440)周圍,同時具有該第二纏繞方向(403)的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纏繞在該第二管套端部(441)周圍,其中該第二纏繞方向(403)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402)。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無線充電系統,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440)與該第二管套端部(441)的每一者包括兩周環(446、447),其配置在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的末端;及一凹部(448、449),其配置在該等兩周環(446、447)間,且其中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配置在該第一管套端部(440)的該凹部(448),同時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配置在該第二管套端部(441)的該凹部(449)。
  7. 如請求項5或6中任一項所述之無線充電系統,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440)的長度(50)等於或小於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300)的寬度(60),且其中該第二管套端部(441)的長度(51)等於或小於該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1)的寬度(61)。
  8. 如先前請求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無線充電系統,其包含一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的加熱裝置(2),其包括:一管狀殼體(20、21),其中配置一用於加熱氣溶膠形成基材的加熱器、以及包含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配置在該加熱裝 置(2)的該管狀殼體(20、21)的防水部(20)。
  9. 一種供無線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2)的可充電電能源(4)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一充電裝置(3),其包含一扁平發送器線圈(30),該充電裝置(3)構成提供交流電流(I)給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以產生交變磁場(B);提供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2)的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包含一電能儲存器(41);及一管狀接收器線圈(40),其連接到該電能儲存器(41),其中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具有一縱軸(42);配置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在相對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充電位置;其中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的該縱軸(42)是在平行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平面、與在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徑向中延伸;及其中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進一步配置成重疊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至少一部分(300、301),以允許該交變磁場(B)穿過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提供交流電流(I)給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藉以產生穿過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的交變磁場(B),且在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感應交變充電電流;及使用在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感應的交變充電電流來充電該可充電電能源。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提供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的步驟包括提供一具有管狀接收器線圈(40)的電能源(4),其包含一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與一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其在該接收器線圈(40)的縱軸(42)方向中彼此是以一預定距離(43)隔開,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具有一第一纏繞方向(402),且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具有一第二纏繞方向(403),其中該第二纏繞方向(403)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402),且其中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在該充電位置的步驟包括:配置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以在徑向中重疊一第一發送器線圈部(300);及配置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以在徑向中重疊一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1);該第一發送器線圈部(300)與該第二發送器線圈部(301)為相對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中心而相反配置。
  11. 如請求項9或10所述之方法,其中提供無線可充電電能源的步驟包括提供一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其中該接收器線圈(40、400、401)纏繞在一管套(440、441、442),其是利用磁導與非導電片材之至少一層製成,且該可充電電能源配置在該管套端部(440、441、442)的內部。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提供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的步驟更包括提供一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其中該管套包含三個分 離單獨管套端部(440、441、442),一第一管套端部(440);一第二管套端部(441);及一中間管套端部(442),其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間;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440)、該中間管套端部(442)與該第二管套端部(441)是沿著一管套縱軸(443)配置,且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440)與該中間管套端部(442)、以及該中間管套端部(442)與該第二管套端部(441)彼此是以一預定寬度(450、451)的環狀氣隙(444、445)隔開,以防止磁通進入該管套端部(440、441、442)的內部;且其中,具有該第一纏繞方向(402)的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進一步纏繞在該第一管套端部(440)周圍,同時具有該第二纏繞方向(403)的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纏繞在該第二管套端部(441)周圍,其中該第二纏繞方向(403)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402)。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方法,其中提供無線可充電電能源的步驟包括提供一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440)與該第二管套端部(441)的每一者包含兩周環(446、447),其配置在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的末端;及一凹部(448、449),其配置在該等兩周環(446、447)間,且其中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配置在該第一管套端部(440)的該凹部(446),同時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配置在該第二管套端部(449)的該凹部(448)。
  14. 一種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2) ,其包括:一管狀殼體(20、21),其包含一腔體(210),用於收容氣溶膠形成基材;一加熱器,其配置在該管狀殼體(20、21),該加熱器構成加熱收容在該腔體(210)中的氣溶膠形成基材;一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用於提供電能給該加熱器,其中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配置在該管狀殼體(20、21),且包含一電能儲存器(41);及一管狀接收器線圈(40),其連接到該電能儲存器(41),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具有一縱軸(42),且構成配置在相對於一充電裝置(3)的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充電位置,使得在該充電位置,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的該縱軸(42)是在平行於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平面、與在相對於該扁平發射器線圈(30)的徑向中延伸,且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重疊該扁平發送器線圈(30)的至少一部分(300、301)。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其中該管狀殼體包括一防水部(20),其中配置該無線可充電電能源(4)。
  16. 如請求項14或15所述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其中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包括一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與一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其在該接收器線圈的該縱軸(42)方向中彼此是以一預定距離(43)隔開,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具有一第一纏繞方向(402),且該第二 接收器線圈部(401)具有一第二纏繞方向(403),其中該第二纏繞方向(403)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402)。
  17. 如請求項14至16中任一項所述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其中該管狀接收器線圈(40、400、401)纏繞在一管套端部(440、441、442)周圍,且是利用磁導與非導電片材之至少一層製成,且其中該可充電電能源(4)配置在該管套端部(440、441、442)的內部。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其中該磁導與非導電片材為鐵氧體。
  19. 如請求項15、17或18中任一項所述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其中該管套包括三個分離單獨管套端部(440、441、442),一第一管套端部(440);一第二管套端部(441);及一中間管套端部(442),其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間,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440)、該中間管套端部(442)與該第二管套端部(441)是沿著一管套縱軸(443)配置;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440)與該中間管套端部(442)、以及該中間管套端部(442)與該第二管套端部(441)彼此是以一預定寬度(450、451)的環狀氣隙(444、445)隔開,以防止磁通進入該管套的內部;且其中具有該第一纏繞方向(402)的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進一步纏繞在該第一管套端部(440)周圍,同時具有該第二纏繞方向(403)的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纏繞在該第二管套端部(401)周圍,其中該第二 纏繞方向(403)為相反於該第一纏繞方向(402)。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無線可充電加熱裝置,其中該第一管套端部(440)與該第二管套端部(441)的每一者包括:兩周環(446、447),其配置在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管套端部(440、441)的末端;及一凹部(448、449),其配置在該等兩周環(446、447)間,且其中該第一接收器線圈部(400)配置在該第一管套端部(440)的該凹部(448),同時該第二接收器線圈部(401)配置在該第二管套端部(441)的該凹部(449)。
TW106129446A 2016-08-31 2017-08-30 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電能源之無線充電系統 TW2018266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6186470.7 2016-08-31
EP16186470 2016-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6661A true TW201826661A (zh) 2018-07-16

Family

ID=56851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446A TW201826661A (zh) 2016-08-31 2017-08-30 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電能源之無線充電系統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2388B2 (zh)
EP (1) EP3507888B1 (zh)
JP (1) JP7037549B2 (zh)
KR (1) KR102488186B1 (zh)
CN (1) CN109496384B (zh)
CA (1) CA3034152A1 (zh)
MX (1) MX2019002117A (zh)
RU (1) RU2739844C2 (zh)
TW (1) TW201826661A (zh)
WO (1) WO201804185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5640B (zh) * 2019-04-16 2020-09-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裝置及其發射端模組與發射端線圈
TWI745834B (zh) * 2019-01-15 2021-11-11 南韓商韓國煙草人參股份有限公司 氣溶膠生成系統、裝置、其運轉方法及充電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7276B (zh) * 2018-11-30 2023-12-01 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加热组件和电子烟
EP3711516A1 (en) * 2019-03-22 2020-09-23 Nerudia Limited Smoking substitute system
US11159056B2 (en) * 2019-09-12 2021-10-26 Spark Connected LLC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circuit and method
JP6957577B2 (ja) * 2019-11-05 2021-11-02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吸引器用の電源ユニット
WO2023153753A1 (en) * 2022-02-08 2023-08-17 Kt & G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5021A (ja) 1997-02-03 1998-08-21 Sony Corp 電磁誘導結合装置及び電力供給装置
DE102007060811A1 (de) * 2007-09-01 2009-03-05 Maque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drahtlosen Energie- und/oder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einem Quellgerät und mindestens einem Zielgerät
US20120119698A1 (en) * 2008-09-27 2012-05-17 Aristeidis Karalis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for vehicles
US8460816B2 (en) * 2009-10-08 2013-06-11 Etymotic Research, Inc. Rechargeable battery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rechargeable battery assemblies
US8174233B2 (en) * 2009-10-08 2012-05-08 Etymotic Research, Inc. Magnetically coupled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US9018899B2 (en) 2011-01-28 2015-04-28 Kimree Hi-Tech Inc.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CN102883631B (zh) 2011-01-28 2016-11-09 向智勇 一种电子烟及其无线充电装置
US9793045B2 (en) * 2012-05-21 2017-10-17 Technova Inc.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transformer for moving body
DE102012209898A1 (de) 2012-06-13 2013-12-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zur induktiven drahtlosen Abgabe von Energie
US10004259B2 (en) 2012-06-28 2018-06-26 Rai Strategic Holdings, Inc. Reservoir and heater system for controllable delivery of multiple aerosolizable materials in an electronic smoking article
RU2510558C1 (ru) 2012-07-19 2014-03-27 Александр Викторович Атаманов Беспроводная заряд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маломощных потребителей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энергии
JP2014131417A (ja) * 2012-12-28 2014-07-10 Toyota Motor Corp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300106B2 (ja) * 2013-01-30 2018-03-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EP2957017B1 (en) * 2013-02-12 2020-05-13 Nu Mark Innovations Ltd Inductive charging for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JP6305728B2 (ja) 2013-10-31 2018-04-0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6028854B (zh) * 2014-02-25 2019-10-22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电子烟以及无线充电方法
GB201413037D0 (en) * 2014-02-28 2014-09-03 Beyond Twenty Ltd Beyond 10
NL2012444B1 (en) * 2014-03-14 2016-01-06 Kyriakopoulos Dimitri Arrangement of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 charger for wirelessly transferring power from the charger to the electronic cigarette, as well as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 charger for use in such an arrangement.
CN203859549U (zh) * 2014-04-07 2014-10-01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烟的无线充电装置以及电子烟和可充电供电组件
PL3557719T3 (pl) * 2014-05-13 2022-11-21 Fontem Holdings 4 B.V. Układ do indukcyjnego ładowania baterii papierosów elektronicznych
CA2955437A1 (en) 2014-10-17 2016-04-21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electrical contacts in electrical device
MY183606A (en) 2015-03-05 2021-03-02 Japan Tobacco Inc Charging device for non-combustion type flavor inhaler
KR102450606B1 (ko) * 2015-09-25 2022-10-05 주식회사 위츠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전원 공급 장치
EP3786988A4 (en) * 2018-06-11 2021-09-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HARGING COIL, WIRELESS CHARGING K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00088607A (ko) * 2019-01-15 2020-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중계 장치 및 무선으로 전력을 공급하는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5834B (zh) * 2019-01-15 2021-11-11 南韓商韓國煙草人參股份有限公司 氣溶膠生成系統、裝置、其運轉方法及充電設備
TWI705640B (zh) * 2019-04-16 2020-09-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裝置及其發射端模組與發射端線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35221A (ja) 2019-12-05
EP3507888B1 (en) 2020-10-28
CA3034152A1 (en) 2018-03-08
MX2019002117A (es) 2019-07-08
RU2739844C2 (ru) 2020-12-29
RU2019109044A3 (zh) 2020-10-26
KR20190042665A (ko) 2019-04-24
CN109496384A (zh) 2019-03-19
RU2019109044A (ru) 2020-10-01
JP7037549B2 (ja) 2022-03-16
US11522388B2 (en) 2022-12-06
WO2018041850A1 (en) 2018-03-08
EP3507888A1 (en) 2019-07-10
CN109496384B (zh) 2023-10-27
US20190207422A1 (en) 2019-07-04
KR102488186B1 (ko)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26661A (zh) 供充電用於氣溶膠產生製品之加熱裝置的可充電電能源之無線充電系統
JP6766192B2 (ja) 加熱装置及び電子タバコ
RU2687757C1 (ru) Изделие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нагревания куритель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US20230300955A1 (en) Tubular heating element suitable for aerosolizable material
AU2015261876B2 (en) Inductive heating device and system for aerosol generation
JP2021048843A (ja) 喫煙材を加熱するための装置
KR20190090070A (ko) 흡연 가능한 재료를 가열하기 위한 장치
JP2024010146A (ja) 喫煙材の加熱
TW201714534A (zh) 氣溶膠輸送系統及操作該氣溶膠輸送系統的方法
AU2015261888A1 (en) Aerosol-forming substrate and aerosol-delivery system
TW202344200A (zh) 用於蒸氣產生裝置的感應加熱總成及蒸氣產生裝置
JP7296471B2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US20210137168A1 (en) Aerosol-generating consumble
TW202037293A (zh) 氣溶膠供給裝置
JP7311230B2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JP7165817B2 (ja) ベーク喫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