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4930A - 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4930A
TW201824930A TW106142938A TW106142938A TW201824930A TW 201824930 A TW201824930 A TW 201824930A TW 106142938 A TW106142938 A TW 106142938A TW 106142938 A TW106142938 A TW 106142938A TW 201824930 A TW201824930 A TW 2018249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terminal device
bandwidth
access resource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2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寧
唐海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4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493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和裝置,能夠節省訊號開銷,同時在隨機接入時對終端設備在不同頻域上進行分流,提高用戶體驗。

Description

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和裝置
本申請涉及通訊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通訊領域中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和裝置。
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為“LTE”)系統中,一個社區的載波頻寬可以是20MHz、15MHz、10MHz、5MHz或1.4MHz,一個普通類型的終端設備接入此社區,則網路設備為其分配的工作頻寬就是該社區的載波頻寬,即系統頻寬。在第五代通訊系統(5th-generation,簡稱為“5G”)中,一個社區的載波頻寬可能會很大,例如上百兆赫,甚至上千兆赫。而對於大部分終端設備來說,其能力無法支援完整的載波頻寬,這些終端設備所支援的工作頻寬可能會遠遠小於載波頻寬。
現有的方案都是在終端設備進行初始接入時,網路設備會先為該終端設備分配初始接入頻寬,當終端設備完成初始接入後,通過給網路設備上報自身的能力,網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的能力以及系統負載等情況給該網路設備重新配置一個工作頻寬,後續和該終端設備相關的服務傳輸可以在這一工作頻寬上進行,直到網路設備再通知該終端設備更改工作頻寬。這樣的方法使得在初始接入頻寬內終端設備過分擁擠,不利於系統不同頻寬上的均衡負載,而且還需要網路設備通過額外的訊號來通知該終端設備新的工作頻寬,訊號開銷較大。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和裝置,能夠節省訊號開銷,同時在隨機接入時對終端設備在不同頻域上進行分流,提高用戶體驗。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包括: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應理解,上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對應,具體的對應方式可以為一對一,也可以為多對一,即可以是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也可以是多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即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在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的情況下,該終端設備需要先確定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分組,再從該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選取任一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還應理解,上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可以是協議提前約定的,也可以是網路設備通過系統訊息告知終端設備的,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本申請實施例的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通過終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選擇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使得該網路設備能夠根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為該終端設備分配與該終端設備的能力相匹配的工作頻寬,該網路設備可以直接採用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避免了終端設備與網路設備之間在隨機接入之後通過額外的訊號調整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能夠節省訊號開銷,同時在隨機接入時對終端設備在不同頻域上進行分流,提高用戶體驗。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
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應理解,在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的情況下,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所對應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中的至少一種互不相同,在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的情況下,每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所對應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中的至少一種互不相同,這樣,才可以使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根據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確定對應的頻寬,或根據頻寬確定對應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或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分組。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工作頻寬對應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確定為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應理解,由於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並不一定包含在上述至少一個頻寬中,這就需要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上述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一個新的頻寬,該頻寬即為該終端設備後續的工作頻寬。
還應理解,該終端設備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確定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的任一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的最大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具體地,該終端設備可以直接將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的最大頻寬確定為上述工作頻寬。這樣的選擇方式能夠保證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儘量最大,以便使該終端設備的能力達到最大化,從而提高用戶體驗。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指示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從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工作頻寬。
具體地,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確定該工作頻寬的上述兩種確定方式可以通過協定提前約定,也可以通過網路設備發送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對於後者,該網路設備可以向該終端設備發送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確定該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該終端設備接收該指示訊息,根據該指示訊息確定採用何種確定方式,再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確定該工作頻寬。
可選地,該指示訊息可以攜帶在網路設備發送給終端設備的系統訊息中。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
具體地,該網路設備在根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確定了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後,可以直接在該工作頻寬上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對應地,該終端設備可以接收該網路設備在該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
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網路設備配置的頻率資源;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下行控制訊息,接收所述隨機接入回應。
應理解,由於該下行控制訊息是為了調度該隨機接入回應,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該下行控制訊息可以在該隨機接入回應之前發送,也可以與該隨機接入回應同時發送,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在所述第一系統訊息指示的頻率資源上接收所述下行控制訊息。
具體地,該網路設備可以通過第一系統消息向該終端設備指示傳輸上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第一系統訊息,並在該第一系統訊息指示的頻率資源上接收該下行控制訊息。
可選地,在該網路設備沒有通過第一系統訊息指示該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的情況下,該終端設備可以通過盲檢的方式獲取該下行控制訊息,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系統訊息以及所述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具體地,該網路設備可以通過第二系統訊息向該終端設備指示該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該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第二系統訊息,並根據該第二系統訊息以及自身能夠支援的頻寬,確定該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種隨機接入方法,包括: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對應;
所述網路設備將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確定為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
本申請實施例的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通過終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選擇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使得該網路設備能夠根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為該終端設備分配與該終端設備的能力相匹配的工作頻寬,該網路設備可以直接採用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避免了終端設備與網路設備之間在隨機接入之後通過額外的訊號調整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能夠節省訊號開銷,同時在隨機接入時對終端設備在不同頻域上進行分流,提高用戶體驗。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
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工作頻寬。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工作頻寬上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
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網路設備配置的頻率資源。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該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單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該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單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包括:存儲單元和處理器,該存儲單元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記憶體存儲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記憶體存儲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包括:存儲單元和處理器,該存儲單元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記憶體存儲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記憶體存儲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系統,該系統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的裝置以及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任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的裝置;或者
該系統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的裝置以及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的任一種可能實現方式中的裝置。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用於存儲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用於存儲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
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為“GSM”)系統、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CDMA”)系統、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WCDMA”)系統、通用分組無線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為“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為“LTE”)系統、LTE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FDD”)系統、LTE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TDD”)、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簡稱為“UMTS”)、全球互聯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簡稱為“WiMAX”)通訊系統、未來演進的公共陸地移動網路(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或未來的5G系統等。
可選地,5G系統或網路還可以稱為新無線(New Radio,簡稱為“NR”)系統或網路。
圖1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應用的無線通訊系統100。該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至少一個網路設備110。網路設備110可以是與終端設備120通訊的設備。每個網路設備110可以為特定的地理區域提供通訊覆蓋,並且可以與位於該覆蓋區域內的終端設備(例如使用者設備UE)進行通訊。該網路設備110可以是GSM系統或CDMA系統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簡稱為“BTS”),也可以是WCDMA系統中的基站(NodeB,簡稱為“NB”),還可以是LTE系統中的演進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簡稱為“eNB”或“eNodeB”),或者是雲無線接入網路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簡稱為“CRAN”)中的無線控制器,或者該網路設備可以為中繼站、存取點、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路中的網路側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中的網路設備等。
該無線通訊系統100還包括位於網路設備110覆蓋範圍內的多個終端設備120。該終端設備120可以是移動的或固定的。該終端設備120可以指接入終端、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簡稱為“UE”)、使用者單元、使用者站、移動站、移動台、遠方站、遠端終端機、移動設備、使用者終端、終端、無線通訊設備、使用者代理或使用者裝置。接入終端可以是行動電話、無繩電話、會話啟動協定(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簡稱為“SIP”)電話、無線本地環路(Wireless Local Loop,簡稱為“WLL”)站、個人數文書處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簡稱為“PDA”)、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路中的終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中的終端設備等。
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個網路設備和兩個終端設備,可選地,該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多個網路設備並且每個網路設備的覆蓋範圍內可以包括其它數量的終端設備,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可選地,該無線通訊系統100還可以包括網路控制器、移動管理實體等其他網路實體,本申請實施例不限於此。
下面先介紹一下本申請實施例所涉及的隨機接入流程。
隨機接入是終端設備與網路設備之間建立無線鏈路的必經過程,通過隨機接入,終端設備與網路設備取得上行同步。只有在隨機接入過程完成後,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才可能進行常規的資料傳輸和接收。終端設備可以通過隨機接入過程實現兩個基本功能:
(1)取得與網路設備之間的上行同步;
(2)申請上行資源。
隨機接入流程可以分為競爭性隨機接入和非競爭性隨機接入。在競爭性隨機接入過程中,終端設備隨機選擇隨機接入前導序列,這可能導致多個終端設備使用同一個隨機接入前導序列而導致隨機接入衝突,因此需要增加後續的隨機接入競爭解決流程。在非競爭性隨機接入過程中,由網路設備為每個需要隨機接入的終端設備分配一個唯一的隨機接入前導序列,避免了不同的終端設備在接入過程中產生衝突,因而可以快速的完成隨機接入。
在終端設備進行初始接入時,網路設備會先為該終端設備分配初始接入頻寬,當終端設備完成初始接入後,通過給網路設備上報自身的能力,網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的能力以及系統負載等情況給該網路設備重新配置一個工作頻寬,後續和該終端設備相關的服務傳輸可以在這一工作頻寬上進行,直到網路設備再通知該終端設備更改工作頻寬。這樣的方法需要網路設備通過額外的訊號來通知該終端設備新的工作頻寬,訊號開銷較大。此外,若同時有多個終端設備接入該網路設備,會使得在初始接入頻寬內的終端設備過分擁擠,不利於系統不同頻寬上的均衡負載。
圖2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圖。如圖2所示,該方法200包括:
S210,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S220,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具體地,在終端設備要進行隨機接入之前,該終端設備可以先根據自身的能力,確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然後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選擇出目標隨機接入資源,採用該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應理解,上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對應,具體的對應方式可以為一對一,也可以為多對一,即可以是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也可以是多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即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在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的情況下,該終端設備需要先確定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分組,再從該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選取任一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還應理解,上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可以是協議提前約定的,也可以是網路設備通過系統訊息告知終端設備的,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本申請實施例的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通過終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選擇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使得該網路設備能夠根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為該終端設備分配與該終端設備的能力相匹配的工作頻寬,該網路設備可以直接採用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避免了終端設備與網路設備之間在隨機接入之後通過額外的訊號調整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能夠節省訊號開銷,同時在隨機接入時對終端設備在不同頻域上進行分流,提高用戶體驗。
圖3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圖。如圖3所示,該方法300包括:
S310,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對應;
S320,所述網路設備將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確定為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
可選地,在所述網路設備將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確定為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工作頻寬上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
具體地,在終端設備採用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之後,該網路設備接收該隨機接入訊號,並根據該終端設備採用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將該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工作頻寬確定為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還可以在該工作頻寬上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應理解,上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對應,具體的對應方式可以為一對一,也可以為多對一,即可以是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也可以是多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即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在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的情況下,該終端設備需要先確定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分組,再從該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選取任一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還應理解,上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可以是協議提前約定的,也可以是網路設備通過系統訊息告知終端設備的,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本申請實施例的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通過終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選擇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使得該網路設備能夠根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為該終端設備分配與該終端設備的能力相匹配的工作頻寬,該網路設備可以直接採用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避免了終端設備與網路設備之間在隨機接入之後通過額外的訊號調整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能夠節省訊號開銷,同時在隨機接入時對終端設備在不同頻域上進行分流,提高用戶體驗。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
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具體地,該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可以包括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中的至少一種,且該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中的至少一種互不相同。
應理解,在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的情況下,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所對應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中的至少一種互不相同,在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一個頻寬的情況下,每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所對應的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中的至少一種互不相同,這樣,才可以使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根據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確定對應的頻寬,或根據頻寬確定對應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或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分組。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一個社區的系統頻寬可以分為多個不同的塊,一個塊可以是一個實體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簡稱為“PRB”),也可以是多個PRB。例如,系統頻寬分為6個塊,分別為B0、B1、B2、B3、B4和B5,每個塊20MHz,其中,同步通道位於第4個塊B3。在這種情況下,上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對應具體可以為下列六種情況:
1. 第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位於B3,採用第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任意資源進行隨機接入的終端設備支援的工作頻寬為B3;
2. 第二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位於B2,採用第二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任意資源進行隨機接入的終端設備支援的工作頻寬為B2+B3;
3. 第三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位於B4,採用第三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任意資源進行隨機接入的終端設備支援的工作頻寬為B2+B3+B4;
4. 第四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位於 B5,採用第四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任意資源進行隨機接入的終端設備支援的工作頻寬為B2+B3+B4+B5;
5. 第五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位於B1,採用第五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任意資源進行隨機接入的終端設備支援的工作頻寬為B1+B2+B3+B4+B5;
6. 第六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位於B0,採用第六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任意資源進行隨機接入的終端設備支援的工作頻寬為B0+B1+B2+B3+B4+B5。
應理解,上述實現方式僅僅為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頻域資源互不相同的情況。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頻域資源相同時,該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時域資源和/或前導序列互不相同,只要上述六個組對應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相互之間沒有交集即可,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還應理解,在上述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為頻域資源的情況下,每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必須在本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所對應的工作頻寬內,例如,第二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必須分配在B2+B3中的某個位置,不能分配到其他位置。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工作頻寬對應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確定為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具體地,該終端設備可以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再將與該工作頻寬對應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確定為該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應理解,由於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並不一定包含在上述至少一個頻寬中,這就需要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上述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
還應理解,該終端設備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確定該工作頻寬,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的任一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具體地,該終端設備可以將該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的任一頻寬確定為上述工作頻寬。
例如,在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組至第六組分別對應的頻寬為20MHz、40MHz、60MHz、80MHz、100MHz和120MHz,若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為W,且,那麼該終端設備可以將20MHz或40MHz確定為上述工作頻寬,即該終端設備可以從20MHz對應的第一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任意選擇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作為目標隨機接入資源,也可以從40MHz對應的第二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任意選擇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作為目標隨機接入資源,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的最大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具體地,該終端設備可以直接將該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的最大頻寬確定為上述工作頻寬。這樣的選擇方式能夠保證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儘量最大,以便使該終端設備的能力達到最大化,從而提高用戶體驗。
例如,在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若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為W,且,那麼該終端設備可以直接將40MHz確定為上述工作頻寬,即該終端設備可以從40MHz對應的第二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任意選擇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作為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在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
則對應地,在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指示訊息;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指示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從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工作頻寬。
具體地,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確定該工作頻寬的上述兩種確定方式可以通過協定提前約定,也可以通過網路設備發送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對於後者,該網路設備可以向該終端設備發送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確定該工作頻寬,該終端設備接收該指示訊息,根據該指示訊息確定採用何種確定方式,再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確定該工作頻寬。可選地,該指示訊息可以攜帶在網路設備發送給終端設備的系統訊息中。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在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
具體地,該網路設備在根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確定了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後,可以直接在該工作頻寬上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對應地,該終端設備可以接收該網路設備在該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
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網路設備配置的頻率資源;
則對應地,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下行控制訊息;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下行控制訊息,接收所述隨機接入回應。
具體地,由於上述隨機接入回應在資料通道上發送,因此,該網路設備需要通過控制通道向該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該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該隨機接入回應。該下行控制訊息可以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網路設備配置的頻率資源中的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應理解,由於該下行控制訊息是為了調度該隨機接入回應,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該下行控制訊息可以在該隨機接入回應之前發送,也可以與該隨機接入回應同時發送,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在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
則對應地,在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一系統訊息;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在所述第一系統訊息指示的頻率資源上接收所述下行控制訊息。
具體地,該網路設備可以通過第一系統消息向該終端設備指示傳輸上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第一系統訊息,並在該第一系統訊息指示的頻率資源上接收該下行控制訊息。
可選地,在該網路設備沒有通過第一系統訊息指示該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的情況下,該終端設備可以通過盲檢的方式獲取該下行控制訊息,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在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
則對應地,在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二系統訊息;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系統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具體地,該網路設備可以通過第二系統訊息向該終端設備指示該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該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第二系統訊息,並根據該第二系統訊息以及自身能夠支援的頻寬,確定該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可選地,該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該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也可以是協議約定的,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應理解,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申請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結合圖1至圖3,詳細描述了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下面將結合圖4至圖7,詳細描述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
圖4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400。該裝置400包括:
確定單元410,用於根據所述裝置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發送單元420,用於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本申請實施例的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通過終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選擇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使得該網路設備能夠根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為該終端設備分配與該終端設備的能力相匹配的工作頻寬,該網路設備可以直接採用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避免了終端設備與網路設備之間在隨機接入之後通過額外的訊號調整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能夠節省訊號開銷,同時在隨機接入時對終端設備在不同頻域上進行分流,提高用戶體驗。
可選地,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可選地,所述確定單元410具體用於: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將所述工作頻寬對應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確定為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可選地,所述確定單元410具體用於: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的任一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可選地,所述確定單元410具體用於: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的最大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接收單元,用於在所述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前,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所述確定單元410具體用於:根據所述指示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從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工作頻寬。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二接收單元,用於在所述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之後,接收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
可選地,所述第二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網路設備配置的頻率資源;所述第二接收單元具體用於:根據所述下行控制訊息,接收所述隨機接入回應。
可選地,所述第二接收單元還用於:在所述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之前,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所述第二接收單元具體用於:在所述第一系統訊息指示的頻率資源上接收所述下行控制訊息。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三接收單元,用於在所述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之前,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所述確定單元410具體用於:根據所述第二系統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在一個可選例子中,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裝置400可以具體為上述實施例200中的終端設備,裝置400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200中與終端設備對應的各個流程和/或步驟,為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贅述。
圖5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500。該裝置500包括:
接收單元510,用於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對應;
確定單元520,用於將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確定為工作頻寬。
本申請實施例的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通過終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選擇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使得該網路設備能夠根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為該終端設備分配與該終端設備的能力相匹配的工作頻寬,該網路設備可以直接採用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避免了終端設備與網路設備之間在隨機接入之後通過額外的訊號調整該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能夠節省訊號開銷,同時在隨機接入時對終端設備在不同頻域上進行分流,提高用戶體驗。
可選地,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在所述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二發送單元,用於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工作頻寬上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
可選地,所述第二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裝置配置的頻率資源。
可選地,所述第二發送單元還用於:在所述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三發送單元,用於在所述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
在一個可選例子中,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裝置500可以具體為上述實施例300中的網路設備,裝置500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300中與網路設備對應的各個流程和/或步驟,為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贅述。
應理解,這裡的裝置400和裝置500可以以功能單元的形式體現。這裡的術語“單元”可以指應用特有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電子電路、用於執行一個或多個軟體或固件程式的處理器(例如共用處理器、專有處理器或組處理器等)和記憶體、合併邏輯電路和/或其它支援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適元件。
圖6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裝置6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6所示,該裝置600包括處理器610和收發器620。
其中,該處理器610用於根據所述裝置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該收發器620用於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可選地,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可選地,該處理器610具體用於: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將所述工作頻寬對應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確定為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可選地,該處理器610具體用於: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的任一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可選地,該處理器610具體用於: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的最大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可選地,該收發器620還用於:在所述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前,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該處理器610具體用於:根據所述指示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從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工作頻寬。
可選地,該收發器620還用於:在所述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之後,接收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
可選地,該收發器620還用於: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網路設備配置的頻率資源;根據所述下行控制訊息,接收所述隨機接入回應。
可選地,該收發器620還用於:在所述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之前,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在所述第一系統訊息指示的頻率資源上接收所述下行控制訊息。
可選地,該收發器620還用於:在所述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之前,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該處理器610具體用於:根據所述第二系統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在一個可選例子中,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裝置600可以具體為上述實施例200中的終端設備,裝置600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200中與終端設備對應的各個流程和/或步驟,為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裝置600還可以包括記憶體,該記憶體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和隨機存取記憶體,並向處理器提供指令和資料。記憶體的一部分還可以包括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例如,記憶體還可以存放裝置類型的訊息。該處理器610可以用於執行記憶體中存儲的指令,並且該處理器執行該指令時,該處理器可以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終端設備對應的各個步驟。
圖7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裝置7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7所示,該裝置700包括處理器710和收發器720。
其中,該處理器710用於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對應;將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確定為工作頻寬。
可選地,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可選地,該收發器720還用於:在所述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
可選地,該收發器720用於在所述將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確定為工作頻寬之後,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工作頻寬上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
可選地,該收發器720還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裝置配置的頻率資源。
可選地,該收發器720還用於:在所述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
可選地,該收發器720還用於:在所述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
在一個可選例子中,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裝置700可以具體為上述實施例300中的網路設備,裝置700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300中與網路設備對應的各個流程和/或步驟,為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裝置700還可以包括記憶體,該記憶體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和隨機存取記憶體,並向處理器提供指令和資料。記憶體的一部分還可以包括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例如,記憶體還可以存放裝置類型的訊息。該處理器710可以用於執行記憶體中存儲的指令,並且該處理器執行該指令時,該處理器可以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網路設備對應的各個步驟。
應理解,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處理器可以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處理器還可以是其他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電晶體邏輯器件、分立硬體元件等。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
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結合本申請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子抹除式可程式設計記憶體、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儲存媒介中。該儲存媒介位於記憶體,處理器執行記憶體中的指令,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為避免重複,這裡不再詳細描述。
應理解,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物件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元“/”,一般表示前後關聯物件是一種“或”的關係。
應理解,在本申請的各種實施例中,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申請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演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電腦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的範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元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請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介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儲存媒介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申請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儲存媒介包括:U盤、移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代碼的媒介。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申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申請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准。
100‧‧‧無線通訊系統
110‧‧‧網路設備
120‧‧‧終端設備
200‧‧‧方法
S210、S220‧‧‧步驟
300‧‧‧方法
S310、S320‧‧‧步驟
400‧‧‧裝置
410‧‧‧確定單元
420‧‧‧發送單元
500‧‧‧裝置
510‧‧‧接收單元
520‧‧‧確定單元
600‧‧‧裝置
610‧‧‧處理器
620‧‧‧收發器
700‧‧‧裝置
710‧‧‧處理器
720‧‧‧收發器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應用的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性架構圖。 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3是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圖5是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圖6是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圖7是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的示意性框圖。

Claims (34)

  1. 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其中,包括: 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以及 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 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以及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工作頻寬對應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確定為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的任一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的最大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指示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從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工作頻寬。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 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網路設備配置的頻率資源;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下行控制訊息,接收所述隨機接入回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在所述第一系統訊息指示的頻率資源上接收所述下行控制訊息。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系統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11. 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其中,包括: 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對應;以及 所述網路設備將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確定為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 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路設備將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確定為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 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網路設備配置的頻率資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
  18. 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其中,包括: 確定單元,用於根據所述裝置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以及 發送單元,用於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 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以及 將所述工作頻寬對應的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確定為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 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的任一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小於或等於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的最大頻寬確定為所述工作頻寬。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一接收單元,用於在所述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與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前,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 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指示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持的頻寬,從所述至少一個頻寬中確定所述工作頻寬。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接收單元,用於在所述採用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訊號之後,接收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發送的隨機接入回應。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接收單元還用於: 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 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網路設備配置的頻率資源; 所述第二接收單元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下行控制訊息,接收所述隨機接入回應。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接收單元還用於: 在所述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控制訊息之前,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 所述第二接收單元具體用於: 在所述第一系統訊息指示的頻率資源上接收所述下行控制訊息。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至2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接收單元,用於在所述根據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目標隨機接入資源之前,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 所述確定單元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第二系統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能夠支援的頻寬,從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確定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
  28. 一種用於隨機接入的裝置,其中,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至少一個頻寬對應;以及 確定單元,用於將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確定為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每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的下列至少一種訊息互不相同: 時域資源、頻域資源和前導序列。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在所述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指示訊息,所述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工作頻寬的確定方式。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發送單元,用於在所述將與所述目標隨機接入資源對應的頻寬確定為所述終端設備的工作頻寬之後,根據所述隨機接入訊號,在所述工作頻寬上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隨機接入回應。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二發送單元還用於: 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用於調度所述隨機接入回應,所述下行控制訊息在下列任意一種頻率資源上傳輸: 所述工作頻寬的全部或部分頻率資源、協定約定的頻率資源或所述裝置配置的頻率資源。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二發送單元還用於: 在所述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控制訊息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一系統訊息,所述第一系統訊息用於指示傳輸所述下行控制訊息的頻率資源。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至3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三發送單元,用於在所述接收終端設備採用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中的目標隨機接入資源發送的隨機接入訊號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二系統訊息,所述第二系統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一個候選隨機接入資源與所述至少一個頻寬的對應關係。
TW106142938A 2016-12-30 2017-12-07 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和裝置 TW2018249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13686 WO2018120103A1 (zh) 2016-12-30 2016-12-30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113686 2016-12-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4930A true TW201824930A (zh) 2018-07-01

Family

ID=62706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2938A TW201824930A (zh) 2016-12-30 2017-12-07 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44432B (zh)
TW (1) TW201824930A (zh)
WO (1) WO20181201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3179B (zh) * 2018-09-28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以及随机接入装置
CN112566148B (zh) * 2019-09-26 2022-07-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基于小区相关度的均衡参数优化方法和系统
EP4178303A4 (en) * 2020-07-06 2024-02-2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ANDOM ACCESS RESOURCE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261889A (zh) * 2020-12-18 2023-06-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897572A (zh) * 2021-03-02 2023-10-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34572A (zh) * 2022-02-11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6074B1 (ko) * 2009-03-06 2012-1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역폭요청프리엠블 시퀀스 선택방법 및 임의접속방법
WO2013104118A1 (en) * 2012-01-11 2013-07-1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Rach enhancement to support ues with different bandwidth requirements
CN103313419A (zh) * 2012-03-09 2013-09-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4432B (zh) 2021-01-12
WO2018120103A1 (zh) 2018-07-05
CN109644432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83997B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TW201824930A (zh) 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和裝置
ES2937583T3 (es) Métodos y dispositivos de conmutación de subbandas
KR102364994B1 (ko) 통신 방법,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시스템
TWI716696B (zh) 無線通信方法和設備
JP7016404B2 (ja)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US20160094999A1 (en)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using spectrum sharing
TW201830889A (zh) 通信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TW201826824A (zh) 上行傳輸方法、終端與網路設備
EP3445071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33234A1 (zh) 一种管理上行测量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TW201904318A (zh) 配置帶寬的方法和設備
TW201826842A (zh) 信息傳輸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WO2017070948A1 (zh)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及装置
WO2019183966A1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JP2019522388A (ja) 通信方法と通信装置
WO2020063546A1 (zh) 一种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98826A1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02692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0507241A (ja) 情報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端末機器
TWI753973B (zh) 傳輸信息的方法、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
US107432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JP2022088609A (ja) 無線通信の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US10772040B2 (en) Wireless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214593A9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