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3818A - 可撓式液晶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可撓式液晶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3818A
TW201823818A TW105143836A TW105143836A TW201823818A TW 201823818 A TW201823818 A TW 201823818A TW 105143836 A TW105143836 A TW 105143836A TW 105143836 A TW105143836 A TW 105143836A TW 201823818 A TW201823818 A TW 2018238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difference
thickness direction
difference value
liquid crystal
flexibl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3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2721B (zh
Inventor
梁輝鴻
Original Assignee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43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2721B/zh
Priority to CN201710541529.8A priority patent/CN10730080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2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272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3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381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係關於一種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包括液晶層;以及夾設(sandwich)上述液晶層之第一可撓式基板及第二可撓式基板。上述第一可撓式基板具有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二可撓式基板具有一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且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為20nm至220nm。上述可撓式液晶顯示器係運行於橫向電場切換(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或是邊界電場切換(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模式。

Description

可撓式液晶顯示器
本發明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液晶顯示器,且特別有關於一種可撓式液晶顯示器。
隨著攜帶式顯示器被廣泛地應用,針對可撓式顯示器之開發也越趨積極。目前可撓式顯示器之開發主要以可撓式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為主,然而其製造成本較高。
另一方面,液晶顯示器由於成本較低且耐濕性較佳,因此可撓式液晶顯示器也成為各家廠商努力發展的對象。為了達到”可撓曲”之要求,一般係以塑膠基板取代傳統的玻璃基板。然而,塑膠基板能否與液晶層之光學性質搭配亦為影響顯示效果的重要關鍵。
因此,如何搭配液晶與塑膠基板之光學特性以提高整體的光學表現為可撓式液晶顯示器發展上一重要課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包括:液晶層;以及夾設上述液晶層之第一可撓式基板及第二可撓式基板。上述第一可撓式基板具有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二可撓式基板具有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且第一厚度方向位相 差值及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為20nm至220nm。上述可撓式液晶顯示器係運行於橫向電場切換(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或是邊界電場切換(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模式。
本發明實施例亦提供一種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包括:液晶層;夾設上述液晶層之第一可撓式基板及第二可撓式基板;以及第一光學補償膜,設置於第一可撓式基板上。上述第一可撓式基板具有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二可撓式基板具有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一光學補償膜具有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且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為20nm至220nm。上述可撓式液晶顯示器係運行於橫向電場切換(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或是邊界電場切換(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模式。
本發明實施例另提供一種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包括:液晶層;夾設上述液晶層之第一可撓式基板及第二可撓式基板;第一光學補償膜,設置於第一可撓式基板上;以及第二光學補償膜,設置於第二可撓式基板上。上述第一可撓式基板具有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二可撓式基板具有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一光學補償膜具有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二光學補償膜具有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且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為20nm至220nm。上述可撓式液晶顯示器係運行於橫向電場切換(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或是邊界電場切換(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模式。
10、20、30‧‧‧可撓式液晶顯示器
100‧‧‧液晶層
100’‧‧‧液晶顯示單元
102‧‧‧第一可撓式基板
104‧‧‧第二可撓式基板
106‧‧‧第一偏光板
108‧‧‧第二偏光板
200‧‧‧第一光學補償膜
300‧‧‧第二光學補償膜
以下將配合所附圖式詳述本發明之實施例。應注意的是,依據在業界的標準做法,各種特徵並未按照比例繪製且僅用以說明例示。事實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縮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現出本發明實施例的特徵。
第1圖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繪示出在液晶層之位相差值(Delta_nd)為350nm時,設置於液晶層一側之膜層之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的總和與IPS/FFS液晶顯示器之漏光量之間的關係。
第2圖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繪示出可撓式液晶顯示器10之剖面圖。
第3圖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繪示出可撓式液晶顯示器20之剖面圖。
第4圖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繪示出可撓式液晶顯示器30之剖面圖。
第5a圖繪示出使用玻璃基板之IPS/FFS液晶顯示器之各視角的漏光量分布圖。
第5b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繪示出使用聚亞醯胺基板之IPS/FFS液晶顯示器之各視角的漏光量分布圖。
第6a圖繪示出使用玻璃基板之IPS/FFS液晶顯示器之各視角的漏光量分布圖。
第6b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繪示出使用聚亞醯胺基板以及光學補償模之IPS/FFS液晶顯示器之各視角的漏光量分布圖。
以下公開許多不同的實施方法或是例子來實行本發明之不同特徵,以下描述具體的元件及其排列的實施例以闡述本發明。當然這些實施例僅用以例示,且不該以此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例如,在說明書中提到第一元件形成於第二元件之上,其包括第一元件與第二元件是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另外也包括於第一元件與第二元件之間另外有其他元件的實施例,亦即,第一元件與第二元件並非直接接觸。此外,在不同實施例中可能使用重複的標號或標示,這些重複僅為了簡單清楚地敘述本發明實施例,不代表所討論的不同實施例及/或結構之間有特定的關係。
此外,其中可能用到與空間相關用詞,例如“在...下方”、“下方”、“較低的”、“上方”、“較高的”及類似的用詞,這些空間相關用詞係為了便於描述圖示中一個(些)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個(些)元件或特徵之間的關係,這些空間相關用詞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裝置之不同方位,以及圖式中所描述的方位。裝置可能被轉向不同方位(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則其中使用的空間相關形容詞也可相同地照著解釋。
另外,本發明實施例關於光學性質之用語的定義如下:
(1)nx係為膜層之面內折射率最大之方向(即遲相軸方向)上之折射率,ny係為膜層之面內與遲相軸方向垂直之方向(即進相軸方向)上之折射率,nz係為膜層厚度方向之折射率,d係為膜層之厚度。
(2)膜面內位相差值R0係定義為(nx-ny)×d。一般而言,膜面內位相差值係使用波長590nm(奈米)之光來測定。
(3)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th係定義為{[(nx+ny)/2]-nz}×d。一般而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係使用波長590nm之光來測定。
一般而言,橫向電場切換(In-Plane-Switching,IPS)液晶顯示面板包括一對基板以及設置於上述基板之間的液晶層,且液晶層裡的液晶分子平行於基板排列。其中一個基板為電晶體陣列基板且包含多個像素電極和共電壓電極,其中像素電極和共電壓電極位於共平面上且交叉排列。另外,邊緣電場切換(Fringe-Field Switching,FFS)液晶顯示面板同樣包括一對基板以及設置於上述基板之間的液晶層,且液晶層裡的液晶分子平行於基板排列。與IPS不同的是,FFS的電晶體陣列基板裡的像素電極和共電壓電極非位於共平面上。雖然IPS和FFS結構有些微不同,然操作模式卻極為類似。當給予對應之訊號於像素電極時,像素電極和共電壓電極形成電場,液晶分子可透過電場驅動呈水平扭轉(平行於基板)使得部分光線可通過液晶平面。由於液晶分子呈水平扭轉,因此IPS或FFS液晶顯示面板能得到較佳之視角(例如:上下左右178度的視角)。然而,也由於IPS/FFS液晶顯示面板的液晶分子呈水平排列,光線的穿透率也較不佳。為了有更好的展示亮色就要增加背光的發光度,進而導致漏光的問題,使得IPS/FFS液晶顯示面板的對比不佳。
據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IPS/FFS模式的液晶顯示器的結構,特別是用在可撓式液晶顯示器,使得其除了具有視角佳的特性外,還具有低漏光高對比的特性。
請參照第1圖,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其繪示出在液晶層之位相差值(Delta_nd)為350nm時,設置於液晶層一側之膜層之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的總和與IPS/FFS液晶顯示器之漏光量之間的關係。由第1圖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設置於液晶層一側之膜層之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的總和為10nm至110nm(較佳為40nm至80nm)時,FFS/IPS顯示器可具有較佳之光學表現。換言之,若設置於液晶層一側之膜層之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的總和可控制在10nm至110nm(較佳為40nm至80nm)時,FFS/IPS顯示器的漏光量可控制在0.006%以下(較佳為0.005%以下,更佳為0.004%以下),因此可改善FFS/IPS顯示器在各視角的對比度。
【第一實施例】
本實施例係根據上述第1圖之結果搭配可撓式基板與液晶層之位相差值,以使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可具有良好之光學表現。
請參照第2圖,其繪示出本實施例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10,其包括液晶顯示單元100’、第一偏光板106及第二偏光板108,其中液晶顯示單元100’包括液晶層100、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及第二可撓式基板104。於本實施例中,可撓式液晶顯示器10操作於IPS模式或是FFS模式。換言之,液晶層100裡的液晶分子與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及第二可撓式基板104呈水平排列,且像素電極和共電壓電極(未繪於圖式)位於液晶層100的同一側(亦即,像素電極和共電壓電極共同位在第一可撓式基板102上或是共同位在第二可撓式基板104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液晶層100之位相差值(Delta_nd) 可為310nm至370nm,其中液晶層100的折射率差△n可介於約0.09和0.12之間。
請繼續參照第2圖,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及第二可撓式基板104係夾設(sandwich)液晶層10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及第二可撓式基板104係各自與液晶層100直接接觸。
舉例來說,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可為主動矩陣基板,其設有控制液晶之電光學特性的開關元件(例如:薄膜電晶體),以及對上述開關元件供給閘信號之掃描線與供給源極信號之信號線,第二可撓式基板104可為彩色濾光片基板,其設有彩色濾光片。然而,上述彩色濾光片亦可設置於主動矩陣基板。
舉例而言,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及第二可撓式基板104可由聚亞醯胺(polyimide,簡稱PI)形成,不同於傳統之玻璃基板,以聚亞醯胺所形成之基板因高分子結構及製程條件等影響,其具有光學異向之特性,因而產生光學位相差值,因此在與液晶層一起使用時,須考慮其與液晶層之光學性質的搭配以獲得較佳之光學表現。舉例來說,上述由聚亞醯胺所形成之基板102及104各自可具有適當之光學異向性,例如nx=ny>nz。另外,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及第二可撓式基板104之可見光透光率各自可大於90%(例如90.99%至99.99%)。此外,上述由聚亞醯胺所形成之基板102及104具有可撓曲的特性,而可滿足可撓式液晶顯示器10可撓曲的需求。舉例而言,可於玻璃等基板塗佈聚亞醯胺材料,並於成膜之後取下作為第一可撓式基板102 及第二可撓式基板104。
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具有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1,第二可撓式基板104具有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2,根據第1圖所呈現之結果,為配合位相差值為310nm至370nm之液晶層100,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R1+R2可為20nm至220nm,較佳為80nm至160nm,而使得可撓式液晶顯示器10具有較低之漏光量及較佳之光學表現(例如:高對比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及第二可撓式基板104之膜面內位相差值各自可為0nm。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及第二可撓式基板104中至少一者之厚度可為1μm至25μm,較佳為5μm至20μm,藉此讓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1及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2至少一者控制在10nm至110nm,較佳為40nm至80nm。應注意的是,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1及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2可為相同或不同。藉此,操作於IPS模式或FFS模式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10的漏光量可控制在0.006%以下(較佳為0.005%以下,更佳為0.004%以下),讓在各視角的對比度得以提升。
請參照第5a及5b圖,其各自繪示出使用玻璃基板之IPS/FFS液晶顯示器、以及本實施例使用聚亞醯胺基板(例如:R1+R2=120nm)之IPS/FFS液晶顯示器兩者之各視角的漏光量,其中紅色區塊代表漏光量較大之部分(漏光量大於0.006%),LV表示整個區域之最大漏光量。由第5a及5b圖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可撓式基板102的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1和第二可撓式基板104的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2之總和 R1+R2在120nm時,相較於玻璃基板的液晶顯示器,各視角的漏光量都有明顯地減少,其中整個區域之最大漏光量從0.0071%降低至0.0045%。
請繼續參照第2圖,第一偏光板106及第二偏光板108係夾設第一可撓式基板102、第二可撓式基板104及液晶層10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偏光板106係與第一可撓式基板102直接接觸且第二偏光板108係與第二可撓式基板104直接接觸而無其他膜層介於其間。第一偏光板106及第二偏光板108各自可具有適當之厚度。第一偏光板106及第二偏光板108各自可包括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後經單軸延伸之親水性高分子膜,例如:聚乙烯醇系膜、部分二甲氧甲烷化聚乙烯醇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上述之組合或其他適當之材料。
綜合上述,本實施例係使得第一可撓式基板102與第二可撓式基板104具有適當之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例如:兩者之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為20nm至220nm,較佳為80nm至160nm),使其與位相差值為310nm至370nm之液晶層100搭配使用時可具有較佳之光學表現。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3圖,其繪示出本實施例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20,其與第一實施例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10的差異在於可撓式液晶顯示器20之第一可撓式基板102與第一偏光板106之間更設置有第一光學補償膜200。另外,可撓式液晶顯示器20係適當地搭配光學補償膜200、第一可撓式基板102、第二可撓式基板104及液晶層之位相差值而可具有良好之光學表現。
上述第一光學補償膜200可具有適當之光學異向性,例如nx=ny<nz,而可與第一基板102及第二基板104(其光學異向性可為nx=ny>nz)相互搭配而得到適當的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因此可增加膜層設計之彈性。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具有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1,第二可撓式基板104具有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2,第一光學補償膜200具有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3。舉例而言,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3可為0至-500nm。為配合位相差值為310nm至370nm之液晶層100,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1、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2及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3之總和R1+R2+R3可為20nm至220nm,較佳為80nm至160nm,而使得可撓式液晶顯示器20具有較低之漏光量及較佳之光學表現(例如:高對比度)。
舉例而言,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R1+R3與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2至少一者為10nm至110nm,較佳為40nm至80nm。應注意的是,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R1+R3與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2可為相同或不同。藉此,操作於IPS模式或FFS模式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20的漏光量可控制在0.006%以下(較佳為0.005%以下,更佳為0.004%以下),讓在各視角的對比度得以提升。
第一光學補償膜200之厚度可為0.1至50μm,較佳為1至20μm,藉此讓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3控制在0nm至-500nm。舉例而言,第一光學補償膜200可由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酯、聚醚酮、聚醯胺醯亞胺、聚酯醯亞胺、上述之組合 或其他適當之材料所形成。舉例而言,可利用液晶塗佈法或其他適當之方法形成第一光學補償膜200,在一些以液晶塗佈法形成第一光學補償膜200的實施例中,其可為圓盤狀之液晶形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補償膜200可與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及/或第一偏光板106直接接觸而無其他膜層介於其間。另外,雖然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光學補償膜200係為單一膜層,然而若可滿足上述位相差值之相關條件,在一些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一光學補償膜200亦可包括複數個子層。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4圖,其繪示出本實施例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30,其與第二實施例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20之差異在於可撓式液晶顯示器30之第二可撓式基板104與第二偏光板108之間具有第二光學補償膜300。第二光學補償膜300可包括與第一光學補償膜200相同或相似之性質。
上述第二光學補償膜300可具有適當之光學異向性,例如nx=ny<nz,而可與第一基板102、第二基板104以及第一光學補償膜200相互搭配而得到適當的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因此可增加膜層設計之彈性。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可撓式基板102具有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1,第二可撓式基板104具有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2,第一光學補償膜200具有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3,第二光學補償膜300具有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4。舉例而言,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3及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4至少 一者可為0至-500nm。為配合位相差值為310nm至370nm之液晶層100,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R1+R2+R3+R4可為20nm至220nm,較佳為80nm至160nm,而使得可撓式液晶顯示器30具有較低之漏光量及較佳之光學表現(例如:高對比度)。
舉例而言,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R1+R3與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R2+R4至少一者為10nm至110nm,較佳為40nm至80nm。應注意的是,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R1+R3與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R2+R4可為相同或不同。藉此,操作於IPS模式或FFS模式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30的漏光量可控制在0.006%以下(較佳為0.005%以下,更佳為0.004%以下),讓在各視角的對比度得以提升。
請參照第6a及6b圖,其各自繪示出使用玻璃基板之IPS/FFS液晶顯示器、以及本實施例使用聚亞醯胺基板及光學補償模(例如:R1+R3=60nm,R2+R4=60nm)之IPS/FFS液晶顯示器兩者之各視角的漏光量,其中紅色區塊代表漏光量較大之部分(漏光量大於0.006%),LV表示整個區域之最大漏光量。由第6a及6b圖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可撓式基板102的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1、第二可撓式基板104的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2、光學補償膜200的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3以及光學補償膜300的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R4之總和R1+R2+R3+R4在 120nm時,相較於玻璃基板的液晶顯示器,各視角的漏光量都有明顯地減少,其中整個區域之最大漏光量從0.0071%降低至0.0057%。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補償膜300可與第二可撓式基板104及/或第二偏光板108直接接觸而無其他膜層介於其間。另外,雖然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光學補償膜300係為單一膜層,然而若可滿足上述位相差值之相關條件,在一些其他的實施例中,第二光學補償膜300亦可包括複數個子層。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係使可撓式基板與光學補償膜具有適當之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而可降低液晶顯示器之漏光並改善其光學表現。此外,具有適當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可撓式基板在改善液晶顯示器之光學表現的同時,亦可滿足其可撓曲之需求。
雖然本發明已以數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任意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8)

  1. 一種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包括:一液晶層;以及一第一可撓式基板及一第二可撓式基板,夾設該液晶層;其中該第一可撓式基板具有一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二可撓式基板具有一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且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為20nm至220nm;其中該可撓式液晶顯示器係運行於橫向電場切換模式或是邊界電場切換模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與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中至少一者為10nm至110n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為80nm至160n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與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中至少一者為40nm至80nm。
  5. 一種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包括:一液晶層;一第一可撓式基板及一第二可撓式基板,夾設該液晶層;以及一第一光學補償膜,設置於該第一可撓式基板上; 其中該第一可撓式基板具有一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二可撓式基板具有一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一光學補償膜具有一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且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為20nm至220nm;其中該可撓式液晶顯示器係運行於橫向電場切換模式或是邊界電場切換模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與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中至少一者為10nm至110n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為80nm至160nm。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與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中至少一者為40nm至80nm。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為0nm至-500nm。
  10. 一種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包括:一液晶層;一第一可撓式基板及一第二可撓式基板,夾設該液晶層;一第一光學補償膜,設置於該第一可撓式基板上;以及一第二光學補償膜,設置於該第二可撓式基板上;其中該第一可撓式基板具有一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 第二可撓式基板具有一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一光學補償膜具有一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二光學補償膜具有一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且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為20nm至220nm;其中該可撓式液晶顯示器係運行於橫向電場切換模式或是邊界電場切換模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與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中至少一者為10nm至110nm。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該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為80nm至160nm。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和與該第二厚度方向位相差值為及該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之總合中至少一者為40nm至80nm。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三厚度方向位相差值及該第四厚度方向位相差值中至少一者為0nm至-500nm。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0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可撓式基板及該第二可撓式基板包括聚亞醯 胺(polyimide),及/或該第一可撓式基板及該第二可撓式基板中至少一者之厚度介於1μm至25μm。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0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還包括一第一偏光板及一第二偏光板,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可撓式基板及該第二可撓式基板之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0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可撓式基板具有一第一膜面內位相差值及該第二可撓式基板具有一第二膜面內位相差值,其中該第一膜面內位相差值及該第二膜面內位相差值各自為0nm。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0項所述之可撓式液晶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可撓式基板及該第二可撓式基板之光學異向性各自為n x=n y>n z,其中n x係為面內折射率最大之方向上之折射率,n y係為與面內折射率最大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之折射率,n z係為膜層厚度方向之折射率。
TW105143836A 2016-12-29 2016-12-29 可撓式液晶顯示器 TWI5927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3836A TWI592721B (zh) 2016-12-29 2016-12-29 可撓式液晶顯示器
CN201710541529.8A CN107300809B (zh) 2016-12-29 2017-07-05 可挠式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3836A TWI592721B (zh) 2016-12-29 2016-12-29 可撓式液晶顯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2721B TWI592721B (zh) 2017-07-21
TW201823818A true TW201823818A (zh) 2018-07-01

Family

ID=6004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3836A TWI592721B (zh) 2016-12-29 2016-12-29 可撓式液晶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0809B (zh)
TW (1) TWI5927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4574A (zh) * 2019-08-19 2021-02-2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8035A (zh) * 2004-02-18 2005-08-24 力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视角液晶显示面板
JP2006195205A (ja) * 2005-01-14 2006-07-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偏光板
JP2007016137A (ja) * 2005-07-08 2007-01-2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CN105629582B (zh) * 2016-03-30 2019-08-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0809A (zh) 2017-10-27
CN107300809B (zh) 2020-09-18
TWI592721B (zh) 2017-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0417B2 (ja) 表示装置
TWI352858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21997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60841B1 (ko) 횡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US2009004623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21270B (zh) 顯示裝置
TW201640189A (zh) 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CN211979379U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807650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34308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074253A1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CN11119030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050190320A1 (en)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extraordinary polarizers
US925610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with different pretilt angl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592721B (zh) 可撓式液晶顯示器
CN111752034A (zh) 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液晶面板
US9354469B2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493260B (zh) 電場控制雙折射模式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US11709385B2 (en) Electronically-controlled viewing angle switch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7156453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US20190302520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6008597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39798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77548B1 (ko) 편광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102089405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