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9550A - 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封裝膜以及使用該組成物的有機發光元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封裝膜以及使用該組成物的有機發光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9550A
TW201819550A TW106133259A TW106133259A TW201819550A TW 201819550 A TW201819550 A TW 201819550A TW 106133259 A TW106133259 A TW 106133259A TW 106133259 A TW106133259 A TW 106133259A TW 201819550 A TW201819550 A TW 2018195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ight
composition
organic light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3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美惠
尹景根
金石基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可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可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可隆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9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955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4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31Nanoparticles used in non-emissive layers, e.g. in packaging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以及一種使用所述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製造的有機發光元件。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可有效地防止水分或氧氣侵入並提供充分的光擴散效果而無需額外的單獨的層,且因優異的分散性進而防止噴墨列印機的頭噴嘴堵塞而在室溫下儲存期間具有優異的穩定性。

Description

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以及使用該組成物的有機發光元件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封裝組成物以及一種包含所述封裝組成物的有機發光二極體,且更具體而言是有關於一種可減小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厚度且去除光擴散層以減少加工時間的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
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使用有機化合物進行自發光的下一代顯示元件,且具有各種優點,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具有非常快的響應速度且因自發光而不再需要背光元件,進而可降低色彩敏感度(color sensitivity)。因此,有機發光二極體自用於電視的大的顯示器至用於行動元件的小的顯示器而得到廣泛使用。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元件被製作於透明基板上且具有其中積層有陰極膜、有機薄膜及陽極膜的橫截面結構。一般而言,氧化銦錫(indium-tin oxide,ITO)用於陽極電極,且鋁金屬膜用於陰極電極。在陰極電極與陽極電極之間形成有例如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等有機薄膜層。
有機發光二極體中所包含的有機材料及金屬電極存在因例如氧氣及水分等外部因素而被氧化的問題,且因此元件的發光特性可能劣化。因此,有效地防止氧氣或水分自外部滲透的封裝技術至關重要,且出於此目的,此項技術中已提出了各種技術。
另外,為了將在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中的有機材料中產生的光發出至所述元件的外部,至關重要的是使光穿過具有大的折射率的氧化銦錫。在為簡單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的情形中,在有機材料中產生的光的僅約20%可被發出至元件的外部。因此,需要光提取膜(light extracting film)來達成高效率及長壽命。關於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外部光提取膜,正在對用於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背光中所使用的微透鏡陣列(microlens array,MLA)進行研究,且關於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內部光提取膜,已提出了例如微腔、繞射光柵(diffraction grating)、光子晶體、光散射層、繞射光柵層、高折射率及低折射率積層基板、非平坦結構等的內部光提取膜的各種方法。
相較於包含黏合劑樹脂、固化劑、光擴散劑及溶劑的光擴散層組成物而言,使用利用除直接塗佈方法外的方法施加(通常施加至液晶顯示器)的溶劑型組成物來藉由以下製程製備光擴散膜:在利用無機珠粒(bead)進行填充之後使用葉輪攪拌器(impeller agitator)對基底膜進行砂磨(sand-milling),緊接著,在所述基底膜上形成光擴散層,且在乾燥烘箱中對所述光擴散層進行乾燥,然後對所述膜的表面施加紫外線(ultraviolet,UV)、熱量及水分。由於插入有如上所述般製備的膜及光擴散板,因此其總厚度增加,達約100微米。另一方面,當利用直接塗佈方法時,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厚度可減小為10微米或小於10微米。然而,由於所述組成物被直接塗佈於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上,因此由於所述組成物中所含有的溶劑,發光材料的壽命可被縮短且可喪失作為發光體的作用。
因此,在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上利用使用韓國專利公開案第10-2015-0010596號及第10-2003-0082067號中所揭露的傳統溶劑型組成物的直接塗佈(direct coating)方法時,溶劑可滲透至所述元件中,且溶劑最終對所述元件造成損壞(damage)。
同時,在為韓國專利公開案第10-2013-0126408號中所揭露的包含分散於不含有溶劑的組成物中的無機顆粒的光擴散組成物的情形中,無機顆粒可因其比重(specific gravity)高而沈降。由於此種原因,在每批次(lot)製備的塗佈之後可能出現霧度(haze)的偏差,且當無機顆粒在藉由噴墨印刷方法進行塗佈期間聚集時,噴墨列印機的頭噴嘴(head nozzle)可被堵塞。
此外,其中無機顆粒分散於不含有溶劑的組成物中的光擴散組成物可被直接塗佈於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上,但無機顆粒可在光固化之後如壓紋(embossing)般突起至表面上。因此,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在其上層中需要平坦化層,此會造成加工時間及面板的厚度增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韓國專利公開案第10-2015-0010596號 (專利文獻2)韓國專利公開案第10-2003-0082067號 (專利文獻3)韓國專利公開案第10-2013-0126408號
[欲解決的問題]
鑒於上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直接塗佈方法的無溶劑型封裝組成物。
另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解決噴墨列印機的頭噴嘴堵塞問題且在室溫下儲存期間具有優異穩定性的可適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
此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以及一種使用所述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的有機發光二極體,所述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可解決以下問題:在對包含很好地分散於其中的無機顆粒的光擴散組成物進行光固化之後所需要的平坦化層會造成面板的厚度增加。 [解決問題的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包含有機顆粒作為光擴散劑而不含有溶劑。
在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中,有機顆粒可為選自由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者。
在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中,可以10重量%至40重量%的量包含有機顆粒。
在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中,有機顆粒可具有2微米至5微米的平均直徑,且可具有半球形形狀。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包含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所述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被塗佈並固化於有機發光元件的有機層上。
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可具有5微米至15微米的厚度。
所述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可具有在15微米的厚度下所量測的90%或大於90%的透光率以及80%或大於80%的霧度。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包括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的有機發光元件。
根據本發明的所述有機發光元件可不包括除封裝膜外的單獨的光擴散層。 [本發明的功效]
傳統上,當將用於液晶顯示器的傳統溶劑型光擴散組成物直接塗佈(direct coating)於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上時,有機化合物可因用於移除所述溶劑(solvent)的高溫製程而被損壞(damage),且所述溶劑可滲透至所述元件中,進而會造成損壞。然而,根據本發明,藉由與不含有溶劑的特定組成物中的特定組分進行混合來製造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以使得可將所述組成物直接塗佈於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上而不會損壞發光有機化合物且減少加工時間。
具體而言,根據本發明,可藉由將所述組成物直接塗佈於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上來自由地調整塗層的厚度,可減小整個封裝膜的厚度,且可增大產品設計的自由度。
另外,藉由形成能夠同時執行光擴散功能與封裝材料的作用的膜而無需在封裝膜上單獨地製備光擴散板,可進一步減小封裝膜的厚度且可縮短加工時間。
此外,根據本發明,藉由與特定組成物中的特定比率的組分進行混合,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可在室溫下儲存期間具有優異的穩定性的同時,防止直接塗佈方法所需要的噴墨列印機的頭噴嘴堵塞。
以下,將參考附圖詳細地闡述本發明。在本發明的說明中,將不再闡述被斷定為能夠不必要地使本發明的主旨變得模糊不清的所公知的功能及配置。
在本揭露中,除非另外指明,否則百分比(%)是指重量百分比(「重量%」)。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所述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包含有機顆粒作為光擴散劑而不包含溶劑。
為了將封裝組成物直接塗佈於有機發光二極體上,使用如圖1所示的噴墨列印機。因此,當使用無機顆粒作為光擴散劑來製備無溶劑型封裝組成物時,無機顆粒會聚集在一起,且所述組成物在室溫下無法儲存達10天或多於10天,且如圖6所示可能發生噴墨列印機的噴嘴被堵塞的現象。
本發明使用有機顆粒作為光擴散劑,且因此由丙烯酸單體及寡聚物構成的封裝材料可優異地分散,並且可因有機顆粒的柔軟性質而減少噴墨噴嘴的堵塞。
有機顆粒可為選自由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者,較佳為聚苯乙烯。
以100重量份(part by weight,「wt. part」)的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計,可以10重量份至40重量份、較佳為10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量包含有機顆粒。
由於即使有機顆粒的數目減少而亦具有較無機顆粒高的透射率及霧度,因此即使為少量的有機顆粒,亦可達成與藉由無機顆粒所獲得的光擴散功能相似的光擴散功能。
若所包含的有機顆粒的量小於10重量份,則霧度為低,且因此無法提供光擴散功能。若有機顆粒的量超過40重量份,則透射率為低、進而導致混濁(cloudiness),且因此無法對俯視型(top view type)有機發光二極體施加封裝組成物。
有機顆粒(珠粒)具有2微米至5微米的平均直徑,且具有半球形(hemishperical)形狀。
本發明的半球形有機顆粒(珠粒)因其形態特性而具有大的比表面積(specific surface area),因而可使得散射效果最大化。因此,存在透光率及霧度顯著增大的優點,進而使得當施加至有機發光元件時光擴散功能增加。
當利用光來照射有機發光二極體時,半球形有機顆粒相較於其中光被擴散的球形有機顆粒而言可增加光擴散功能,乃因在半球形有機顆粒中,光在底部被折射一次並接著透射至相對側。
此外,由於半球形顆粒的直徑是球形顆粒的直徑的一半,因此在維持光學特性的同時可減小塗層的厚度。
此外,半球形顆粒易於分散於僅包含丙烯酸酯單體而不含有溶劑的封裝組成物中,因而使得半球形顆粒很少沈降並在室溫下儲存期間表現出優異的穩定性。
本發明人已藉由改變有機顆粒的大小及形狀而進行了各種實驗,以在增強光擴散功能的同時增加在封裝組成物中的可分散性並增加作為用於噴墨印刷的組成物的分散穩定性,且作為上述研究的結果,已發現了有機顆粒的最佳大小及形狀。
較佳地,有機顆粒(珠粒)具有2微米至5微米、更佳為2微米至3微米、且最佳為2微米的大小。
若平均直徑小於2微米,則黏度可增加因而會導致難以施加至噴墨印刷元件,而若平均直徑超過5微米,則噴墨列印機的噴嘴可被堵塞。
當有機顆粒具有球形形狀時,除非增加有機顆粒的含量,否則無法獲得所期望的霧度及透射率。同時,當有機顆粒為具有皺褶的球形形狀時,黏度的增加率為高的,且難以應用於噴墨印刷製程,因而此種有機顆粒欠佳。另外,當有機顆粒為具有皺褶的半球形形狀時,黏度因比表面積大而增加,此導致難以應用於噴墨印刷製程。因此,具有半球形形狀的有機顆粒(珠粒)作為本發明的光擴散劑為最佳的。
為了藉由控制有機顆粒的大小及形狀來增強光擴散功能,藉由引入丙烯酸單體、聚苯乙烯單體、交聯劑、起始劑及共溶劑(co-solvent)而聚合成溶劑並接著對所述溶劑進行洗滌及乾燥,以製備功能性珠粒。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所述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包含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所述具有光擴散功能的用於噴墨印刷的封裝組成物被塗佈並固化於有機發光元件的有機層上。
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可具有5微米至15微米、較佳為5微米至10微米的厚度。
若封裝膜厚度較薄、即處於小於5微米的水準,則所述膜的厚度不大於珠粒的粒度,且因而表面為不光滑的,並且一半的顆粒被暴露出,因而導致不平坦性。若封裝膜厚度超過15微米,則存在霧度可能增加的問題。
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可具有在15微米的厚度下所量測的90%或大於90%的透光率以及80%或大於80%的霧度。
由於本發明的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需要具有不同於液晶顯示器光擴散材料的封裝材料的功能,因此較佳的是,封裝膜具有90%或大於90%的透光率。若透光率小於90%,則所述膜為不透明的,因而導致對頂部發光而言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包括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的有機發光元件。
根據本發明的所述有機發光元件可不包括除所述封裝膜外的單獨的光擴散層。
由於封裝膜是藉由使用有機顆粒作為光擴散劑將封裝組成物直接塗佈於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上並接著對所述封裝組成物進行固化來製備,因此表面上的顆粒的暴露程度為低的,且在上層上不需要單獨的平坦化層。因此,可縮短加工時間且可減小面板的厚度。
以下,將提出以下實例及比較例來更清晰地理解本發明。然而,提供該些實例僅是為了幫助其他人來理解本發明,且應適當地理解,本發明將不特別限制於所述實例。比較例:使用無機顆粒的封裝組成物的製備
在比較例1及比較例2中,藉由將具有下表1所述的含量的組分進行混合而製備了封裝組成物。
[表1] 實例 1 至實例 4 :使用有機顆粒的具有增強的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的製備 實例 1.
除了添加10重量%的聚苯乙烯(3微米,0.96克/立方公分至1.04克/立方公分)(其為有機顆粒)替代了在比較例1中作為無機顆粒而添加的二氧化矽(3微米,2.1克/立方公分至2.6克/立方公分)以外,根據與在比較例1中所述相同的程序製備了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以確認當使用有機顆粒來替代無機顆粒時光擴散功能是否增強。實例 2.
在實例2中,除了添加20重量%的聚苯乙烯顆粒作為有機顆粒以外,根據與在實例1中所述相同的程序製備了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實例 3.
在實例3中,除了使用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作為多官能丙烯酸酯單體且使用(3-苯氧基苯基)甲酯作為單官能丙烯酸酯單體以外,根據與在實例1中所述相同的程序製備了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以增加經固化膜的強度。實例 4.
在實例4中,除了使用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作為多官能丙烯酸酯單體且使用(3-苯氧基苯基)甲酯作為單官能丙烯酸酯單體以外,根據與在實例2中所述相同的程序製備了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以增加經固化膜的強度。實例 5 至實例 8 :確認透射率及霧度是否根據聚苯乙烯的粒度及形狀而變化
除了藉由如下表2所述劃分成四個組而製備了聚苯乙烯顆粒且將所述顆粒的平均粒徑(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設定為3微米以外,根據與在實例2中所述相同的程序製備了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以確認光擴散功能是否根據聚苯乙烯的粒度及形狀而變化(圖3)。
[表2] 製備例:功能化聚苯乙烯顆粒的製備
藉由以下步驟製備了半球形聚苯乙烯顆粒:1)將43%的聚苯乙烯單體添加至8%的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中,向其中添加4%的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且添加45%的伊索帕(Isopar)TM M以形成溶液,然後,將該些組分進行均質地摻合並且將30%的此種溶液放入燒杯中;2)在對步驟1)中所獲得的溶液進行攪拌的同時向其中添加0.25%的偶氮雙異丁腈(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作為起始劑並添加70%的雙去離子水(double deionized water,DIW);3)將含有雙去離子水的以上溶液放入均質機設備中並混合成在實體上很好地摻合;4)在氮氣氣氛中在80℃下將所述混合物攪拌5小時;5)將所述混合物放置於濾紙上並對所述混合物進行過濾;以及6)利用雙去離子水將所述混合物洗滌乾淨,然後在烘箱中在70℃下對所述混合物進行乾燥以製備半球形聚苯乙烯。實驗例 1 :透射率的評估
將在實例1至實例8以及比較例1及比較例2中所製備的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施加至如圖1所示的玻璃基板,然後進行旋塗及光固化。接著,使用所述基板藉由購自藍菲光學有限公司(Labsphere Inc)的埃沃盧蒂翁(Evolution)600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UV-VIS meter)在200奈米至400奈米的波長下對透光率進行了量測。實驗例 2 :霧度的評估
將在實例1至實例8以及比較例1及比較例2中所製備的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施加至玻璃基板,然後進行旋塗及光固化。接著,使用所述基板藉由購自日本電色工業公司(Nippon Denshoku Co.)的NDH 2000霧度計對霧度進行了量測。霧度的單位為百分比(%),且值越高,則濁度越高,而值越低,則透明度越高。
在下表3中,分別藉由以下方程式1計算出透射率(TT)及霧度(Hz)。
[方程式1] 結果綜述 確認藉由使用有機顆粒來增強光擴散功能的效果
下表3顯示出根據使用無機顆粒或有機顆粒而變化的透射率及霧度的量測結果。
[表3]
由於本發明的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需要具有不同於典型液晶顯示器光擴散材料的封裝材料的功能,因此較佳的是,封裝膜具有90%或大於90%的透光率。
如表3所示,在比較例1及比較例2中所製備的封裝組成物因低的透射率及霧度而不適合用作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材料,且由於在實例3及實例4中所製備的封裝組成物具有低的霧度,因此可以看到,所述封裝組成物不適合用作光擴散材料。 確認光擴散功能是否根據有機顆粒的形狀而變化
下表4顯示出根據有機顆粒的形狀而變化的透射率及霧度的量測結果。可以看到,越接近於半球形形狀,則霧度越大且透射率增加。原因在於,越接近於半球形形狀,則比表面積越大,且散射效果可被最大化。在實例7中所製備的封裝組成物具有最佳的光擴散功能,且在實例8中所製備的封裝組成物顯示出較低的透光率及霧度值。
[表4] 實驗例 3 :確認包含有機顆粒的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的可分散性及可塗佈性是否得到提高
為了確認使用有機顆粒作為光擴散劑的封裝組成物自噴墨噴嘴射出的良好程度及有機顆粒被塗佈的光滑程度,使用比較例2的二氧化矽分散組成物及實例2的聚苯乙烯分散組成物藉由圖1所示的噴墨列印機對封裝組成物進行了塗佈。
每英吋點數(dots per inch,DPI)為印刷及顯示解析度的量測單位,且具體而言,意指在平方英吋的空間內形成的點或畫素的數目。隨著每英吋點數的數目增加,塗膜的厚度應增加。
圖7為藉由利用含有二氧化矽分散組成物作為無機顆粒的封裝液體由噴墨列印機進行塗佈而獲得的影像。如圖7所示,可確認到,可塗佈性向400 × 400 DPI、400 × 600 DPI、及400 × 800 DPI降低。甚至在光學顯微鏡影像中,可以看到,顆粒聚集在一起且顯現為多粒的。
圖8為藉由利用含有20%的實例2的聚苯乙烯分散組成物作為有機顆粒的封裝液體由噴墨列印機進行塗佈而獲得的影像。可確認到,所述顆粒在400 × 400 DPI下為可見的,但即使每英吋點數的數目增加至400 × 600 DPI及400 × 800 DPI,表面亦變得較光滑。實驗例 4 :確認作為封裝材料的效果
托架測試(Dolly test)確認到,因使用有機顆粒而具有改善的光擴散功能的組成物在作為封裝材料的功能方面亦為優異的。
對恆溫恆濕器(thermo-hygrostat)(濕度為85%,85℃)中的直徑為20毫米的托架施加黏著劑,且將托架黏著至基板的藉由分別利用比較例1及比較例2以及實例1至實例4的組成物進行塗佈及固化而製備的表面。然後,在100℃下將黏著劑固化了10分鐘,且接著藉由托架測試儀(美國測試及材料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4541)將所述膜剝離。此時,對封裝材料開始剝落(pull off)時的力進行了量測,且以此種方式進行了評估,即在易於剝落的情形中,作為封裝材料的功能因其易受濕度及溫度的影響而劣化。零(0)意味著無法量測,乃因封裝材料易於剝落,且力的強度(磅/平方英吋(pounds per square inch,psi))越大,則黏著力越好,且因此表明作為封裝材料的功能越好。
[表5]
儘管已參考較佳實施例及經修改實例闡述了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並非僅限於上述具體實施例及經修改實例,且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可在不背離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發明的範圍的條件下,在其中作出各種潤飾及改變,且該些潤飾及改變不應脫離本發明的技術精神及預期來單獨理解。
圖1為示出利用噴墨方法將光擴散材料直接塗佈於有機元件的基板上以形成封裝膜、然後暴露出所述封裝膜的製程的示意圖。 圖2為示出使用粒度分析儀(particle size analyzer)對球形聚苯乙烯顆粒的分散狀態進行分析的結果的表及曲線圖。 圖3為藉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所拍攝的示出具有不同形狀及粒度(particle size)的聚苯乙烯顆粒的影像。 圖4為藉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所拍攝的示出球形聚苯乙烯顆粒的形狀及粒度的影像。 圖5為示出在引入封裝組成物之前噴墨列印機的頭噴嘴的影像。 圖6為示出無機顆粒聚集並堵塞噴嘴入口的現象的影像。 圖7為藉由在將含有作為光擴散劑而添加的二氧化矽顆粒的封裝液體引入至噴墨列印機中之後利用該封裝液體進行塗佈所獲得的影像。 圖8為藉由在將含有作為光擴散劑而添加的聚苯乙烯顆粒的封裝液體引入至噴墨列印機中之後利用該封裝液體進行塗佈所獲得的影像。

Claims (10)

  1. 一種封裝組成物,用於噴墨印刷,其包含有機顆粒作為光擴散劑而不含有溶劑,其中所述封裝組成物具有光擴散功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封裝組成物,其中所述有機顆粒為選自由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封裝組成物,其中以10重量%至40重量%的量包含所述有機顆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封裝組成物,其中所述有機顆粒具有2微米至5微米的平均直徑,且具有半球形形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封裝組成物,其中所述有機顆粒具有3微米的平均直徑並具有半球形形狀,且以所述封裝組成物的總重量計,以10重量%至20重量%的量包含所述有機顆粒。
  6. 一種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封裝組成物,所述封裝組成物被塗佈並固化於所述有機發光元件的有機層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其中所述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具有5微米至15微米的厚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其中所述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具有在15微米的厚度下所量測的90%或大於90%的透光率以及80%或大於80%的霧度。
  9. 一種有機發光元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用於有機發光元件的封裝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有機發光元件,其中所述有機發光元件不包括除所述封裝膜外的單獨的光擴散層。
TW106133259A 2016-09-30 2017-09-28 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封裝膜以及使用該組成物的有機發光元件 TW2018195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60127052 2016-09-30
??10-2016-0127052 2016-09-30
KR1020160142025A KR102368894B1 (ko) 2016-09-30 2016-10-28 광확산 기능을 부여한 봉지층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유기발광소자
??10-2016-0142025 2016-10-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9550A true TW201819550A (zh) 2018-06-01

Family

ID=61978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3259A TW201819550A (zh) 2016-09-30 2017-09-28 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封裝膜以及使用該組成物的有機發光元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26190B2 (zh)
KR (1) KR102368894B1 (zh)
CN (1) CN109729747B (zh)
TW (1) TW20181955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53046B1 (ko) 2002-04-16 2004-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감광체용 오버코트 형성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형성된 오버코트층을 채용한 유기 감광체
JP2007265987A (ja) * 2006-03-03 2007-10-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発光装置の作製方法及びシート状のシール材
CN101285901A (zh) * 2007-04-13 2008-10-15 窦晓鸣 一种光扩散板
JP2009259802A (ja) * 2008-03-26 2009-11-05 Fujifilm Corp 光散乱層転写材料、並びに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068421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diffusiv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EP2415786B1 (en) * 2009-03-30 2014-08-20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Irregularly shaped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5824678B2 (ja) * 2011-04-05 2015-1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20120115841A (ko) * 2011-04-11 2012-10-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30126408A (ko) 2012-05-11 2013-11-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의 제조 방법
TWI511344B (zh) * 2013-05-08 2015-12-01 Ind Tech Res Inst 光取出元件及發光裝置
JP6190650B2 (ja) 2013-07-19 2017-08-30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のオーバーコート層用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オーバーコート層、画像表示素子、及び画像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EP3157984A1 (en) * 2014-06-19 2017-04-26 Inkron Oy Transparent siloxane encapsulant and adhes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32464A (ja) 2019-11-07
KR102368894B9 (ko) 2023-05-11
KR102368894B1 (ko) 2022-03-02
CN109729747B (zh) 2021-09-07
JP6826190B2 (ja) 2021-02-03
KR20180036483A (ko) 2018-04-09
CN109729747A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1824B (zh) 先进的光提取结构
US10852584B2 (en) Method for quantum dot-polymer composite, quantum dot-polymer composite, light conversion film comprising same,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4115639A1 (ja)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用粘着層及び面光源装置
CN108666404A (zh) 低镉含量的量子点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10346A (zh) 光转换装置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TWI680178B (zh) 量子點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TW201334970A (zh) 適用於光學耦合層之含有表面改質高指數奈米粒子的組合物
CN102472842A (zh) 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US9871227B2 (en) Light scattering layer having particles for an organic EL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201947303A (zh) 量子點顯示裝置
CN106833649A (zh) 光致发光材料、光转换膜片的制备方法、光转换膜片及显示设备
US10074828B2 (en) Light scattering layer having particles for an organic EL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2205622B1 (ko) 광학 적층체 및 면광원 장치
CN108602309A (zh) 阻挡复合物
JP6562477B2 (ja) 光変換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光変換素子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201819550A (zh) 具有光擴散功能的封裝組成物、封裝膜以及使用該組成物的有機發光元件
KR20130056038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200915249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14209439A (ja) 面光源装置
Cheng et al. Stability Study of Quantum Dot Color Converted Mini/Micro-LED Displ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