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8757A - 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 Google Patents

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8757A
TW201818757A TW106137629A TW106137629A TW201818757A TW 201818757 A TW201818757 A TW 201818757A TW 106137629 A TW106137629 A TW 106137629A TW 106137629 A TW106137629 A TW 106137629A TW 201818757 A TW201818757 A TW 2018187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instruction message
network device
area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7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海
許華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8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75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03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 H04J2011/0013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with TDM/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能夠適用於各種場景下確定終端設備的上行傳輸所採用的波形。該方法包括: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該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網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一目標波形;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Description

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訊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在現有的無線通訊系統中,例如,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中,終端設備始終採用同一種波形(waveform)進行上行傳輸。隨著技術的發展,在未來的無線通訊系統中,上行傳輸可以支援至少兩種波形,這樣,基站在進行上行調度時需要決定具體採用哪種波形。
然而,基站在決定上行傳輸採用的波形時,一般是需要測量終端設備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的。這樣,如果終端設備處於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連接態(RRC connected mode), 長時間持續地向基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會大量耗費終端設備的電量。而如果終端設備不向基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又可能使基站不能即時跟蹤終端設備上行參考信號的變化,進而導致對上行傳輸的錯誤調度。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能夠適用於各種場景下確定終端設備的上行傳輸所採用的波形。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訊方法,包括: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該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網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一目標波形;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具體地,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可以具體指終端設備當前在該網路設備管理的區域中所處的位置區域,該位置區域的劃分可以依賴於終端設備的發射功率。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可以在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之後,總是向網路設備發送該第一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也可以在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滿足上報條件時,才向網路設備發送該第一指示訊息。
該上報條件可以是協議定義的,或者在該終端設備向該網路設備發送該第一指示訊息之前,該終端設備可以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指示訊息,該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上報條件。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包括:該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存取請求,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可以包括:該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隨機存取回應,該隨機存取回應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隨機存取請求還攜帶前導碼,其中,該第一指示訊息所佔用的位元緊隨該前導碼之後。
此時,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前導碼和第一指示訊息。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該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設備根據位置區域與前導碼之間的對應關係,從至少兩個前導碼中確定與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對應的前導碼;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包括: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與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所對應的前導碼。
可選地,前導碼或前導碼集合與位置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可以在協議中定義,或者在該終端設備確定對應的前導碼之前,該終端設備可以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指示訊息,該指示訊息用於指示前導碼或前導碼集合與位置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
此時,網路設備可以根據隨機存取請求中攜帶的前導碼,確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這樣,透過隨機存取請求中攜帶的前導碼來指示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能夠節約訊號開銷。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包括:該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調度請求,該調度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可以包括:該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上行授權,該上行授權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該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設備對該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參考信號進行測量;該終端設備根據該測量的結果,確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設備根據該測量的結果,確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該終端設備透過將該測量的結果與至少兩個門限條件進行比較,確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可選地,若該測量的結果滿足至少兩個門限條件中的第一門限條件,例如,該測量得到的路徑損耗低於第一門限值,該終端設備可以確定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中心區域。
可選地,若該測量的結果滿足至少兩個門限條件中的第二門限條件,例如,該測量得到的路徑損耗高於第二門限值,該終端設備可以確定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
可選地,若該測量的結果既不滿足該第一門限條件也不滿足第二門限條件,例如,例如,該測量得到的路徑損耗位於第一門限值和第二門限值之間,該終端設備可以確定該終端設備當前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該終端設備根據該測量的結果,確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三指示訊息,該第三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至少兩個門限條件。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三指示訊息,包括: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廣播訊息,該廣播訊息攜帶該第三指示訊息。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若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該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包括:該終端設備根據該第二指示訊息,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可選地,若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該第一目標波形可以具體為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的DFT-s-OFDM。
結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終端設備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四指示訊息,該第四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網路設備根據該上行參考信號從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二目標波形;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種通訊方法,包括: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該網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一目標波形;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二指示訊息,該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包括:該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隨機存取請求,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二指示訊息,包括: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存取回應,該隨機存取回應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隨機存取請求還攜帶前導碼,其中,該第一指示訊息所佔用的位元緊隨該前導碼之後。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包括: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與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所對應的前導碼。
此時,該網路設備可以根據該隨機存取請求中攜帶的前導碼,確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包括:該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調度請求,該調度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二指示訊息,包括: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上行授權,該上行授權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該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下行參考信號,該下行參考信號用於該終端設備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該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之前,該方法還包括: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三指示訊息,該第三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至少兩個門限條件,該至少兩個門限條件用於該終端設備根據該下行參考信號的測量結果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三指示訊息,包括: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廣播訊息,該廣播訊息攜帶該第三指示訊息。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網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一目標波形,包括:若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將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的DFT-s-OFDM確定為該第一目標波形。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若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該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該方法還包括:該網路設備接收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該網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從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二目標波形。
可選地,該網路設備可以對該終端設備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進行測量,並根據測量結果,確定該第二目標波形。
可選地,該測量結果可以包括路徑損耗。此時,可選地,如果該路徑損耗低於預設門限值,則該網路設備可以將OFDM確定為該第二目標波形;否則,該網路設備可以將DFT-s-OFDM確定為該第二目標波形。
結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方法還包括: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四指示訊息,該第四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該網路設備可以在確定該第二目標波形之後,總是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網路設備也可以在該第二目標波形滿足預設條件時,例如,該第二目標波形不同於該第一目標波形,才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指示訊息。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某些方面,該第一指示訊息佔用至少兩個位元。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某些方面,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包括:OFDM和DFT-s-OFDM。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具體地,該終端設備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單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網路設備,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具體地,該網路設備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單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另一種終端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該記憶體用於存儲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記憶體存儲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記憶體存儲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另一種網路設備,包括:記憶體和處理器,該記憶體用於存儲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記憶體存儲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記憶體存儲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用於存儲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用於存儲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基於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透過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上報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網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該終端設備的第一目標波形,能夠適用於各種場景下確定上行傳輸所採用的波形,特別是當終端設備未處於RRC連接態時仍能夠確定終端設備的上行傳輸採用的波形,例如終端設備初始存取網路設備或者終端設備請求上行調度,從而提高系統性能。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統、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統、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統、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LTE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統、LTE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微波連接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訊系統或未來的5G系統等。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應用的無線通訊系統100。該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網路設備110。網路設備100可以是與終端設備通訊的設備。網路設備100可以為特定的地理區域提供通訊覆蓋,並且可以與位於該覆蓋區域內的終端設備(例如UE)進行通訊。可選地,該網路設備100可以是GSM系統或CDMA系統中的基地收發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統中的節點B(NodeB,NB),還可以是LTE系統中的演進型節點B(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雲無線存取網路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無線控制器,或者該網路設備可以為中繼站、存取點、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路中的網路側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公共陸地移動網路(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網路設備等。
該無線通訊系統100還包括位於網路設備110覆蓋範圍內的至少一個終端設備120。終端設備120可以是移動的或固定的。可選地,終端設備120可以指存取終端、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使用者單元、使用者站、移動站、移動台、遠方站、遠端終端機、移動設備、使用者終端、終端、無線通訊設備、使用者代理或使用者裝置。存取終端可以是行動電話、無線電話、會話啟動協定(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電話、無線本地環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路中的終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中的終端設備等。
網路設備110和終端設備120之間可以進行上下行傳輸,其中,該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支援至少兩種波形進行上行傳輸,例如,該無線通訊系統100支援的波形可以包括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或離散傅立葉轉換擴展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ing-OFDM , DFT-s-OFDM),或者還可以包括其他波形,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在具體進行某一次上行傳輸時,網路設備110可以從支援的至少兩種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當前的上行傳輸所採用的波形。
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個網路設備和兩個終端設備,可選地,該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多個網路設備並且每個網路設備的覆蓋範圍內可以包括其它數量的終端設備,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可選地,該無線通訊系統100還可以包括網路控制器、移動管理實體等其他網路實體,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應理解,本文中術語“系統”和“網路”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換使用。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物件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元“/”,一般表示前後關聯物件是一種“或”的關係。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通訊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圖。該方法200可以適用於圖1所示的無線通訊系統100。
在S210中,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其中,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可以指終端設備當前在網路設備管理的區域中所處的位置區域。可選地,考慮到上行傳輸採用的波形對發射功率的效率影響較大,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位置區域可以與終端設備採用的發射功率相關,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可以將網路設備的覆蓋範圍分成以下三個位置區域: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以及除了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外的其他區域,該其他區域可以位於該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此時,可選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可以具體為: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此時,可選地,可以在該第一指示訊息中採用2個位元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作為一個例子,00表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中心區域,11表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01表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10可以作為保留狀態,但本發明實施例對位元與位置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不作限定。可選地,也可以透過其他數量的位元來指示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作為另一個可選實施例,可以將網路設備的覆蓋範圍分成兩個位置區域,例如區域邊緣區域和除了區域邊緣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或區域中心區域和除了區域中心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或者,也可以將網路設備的覆蓋範圍分成其他數量的位置區域,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可以確定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並且向網路設備上報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具體地,終端設備可以透過多種方式確定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例如,終端設備可以測量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參考信號,並且根據測量的結果確定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作為一個例子,該測量的結果可以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種:路徑損耗、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和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或者該測量的結果也可以包括其他參數,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以該測量的結果包括路徑損耗作為例子,該終端設備可以根據測量得到的路徑損耗,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可選地,如果該路徑損耗滿足第一門限條件,例如,該路徑損耗低於第一門限值,則該終端設備可以確定當前處於區域中心區域;如果該路徑損耗滿足第二門限條件,例如,該路徑損耗高於第二門限值,其中,第二門限值大於該第一門限值,則該終端設備可以確定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如果該路徑損耗位於該第一門限值和該第二門限值之間,則該終端設備可以確定當前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可選地,該第一門限條件和該第二門限條件可以在協議中定義,或者由網路設備透過向終端設備發送第三指示訊息來指示,其中,該第三指示訊息可以在UE專有訊號中攜帶,也可以在廣播訊息中攜帶,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終端設備在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之後,可以總是向該網路設備上報自身當前的位置區域,也可以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向網路設備上報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例如,該終端設備可以只有在確定當前處於區域中心區域時,才向該網路設備上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再例如,該終端設備可以存儲上次向網路設備上報的位置區域的訊息,並且只有在確定的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不同於上次上報的位置區域時,才向該網路設備上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可選地,該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上報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的觸發條件可以在協議中定義,也可以由網路設備預先配置,例如在廣播訊息中配置,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可以主動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例如,終端設備可以在有上行資料需要發送時,或者在初始存取該網路設備時,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或者,終端設備也可以週期性地向網路設備上報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可選地,該終端設備也可以在接收到網路設備的指示時,向網路設備發送該第一指示訊息,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終端設備可以在隨機存取該網路設備的過程中,向該網路設備發送該第一指示訊息。例如,該終端設備可以在向網路設備發送的隨機存取請求中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作為一個例子,終端設備可以透過在隨機存取請求中的前導碼後附著訊息位元的方式上報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此時,該隨機存取請求可以攜帶前導碼和該第一指示訊息,其中,該第一指示訊息佔用的位元可以緊隨該前導碼之後。可選地,該第一指示訊息也可以位於該前導碼的其他位置,本發明實施例對前導碼與該第一指示訊息之間的位置關係不做限定。
作為另一個例子,終端設備可以透過在隨機存取請求中攜帶不同的前導碼,來指示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相應地,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第一指示訊息可以具體為: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與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對應的前導碼。其中,前導碼或前導碼集合與位置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可以在協議中定義,或者可以由網路設備預先配置,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此時,該終端設備可以從多個可選的前導碼中確定與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對應的前導碼,並且向該網路設備發送該前導碼,相應地,該網路設備可以根據接收到的前導碼以及前導碼或前導碼集合與位置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作為另一個可選實施例,終端設備可以在請求上行調度的過程中向網路設備上報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例如,該終端設備可以向網路設備發送調度請求,其中,該調度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作為一個可選例子,可以將當前只有一個位元的調度請求進行擴展,例如將調度請求擴展至兩個以上位元,其中,該調度請求中的部分或所有位元可以用於承載該第一指示訊息,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在S220中,網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一目標波形。
作為一個可選實施例,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可以包括OFDM和DFT-s-OFDM,或者也可以包括其他類型的波形,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作為一個例子,如果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中心區域,則該網路設備可以將OFDM確定為該第一目標波形。可選地,如果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則該網路設備可以將DFT-s-OFDM確定為該第一目標波形。可選地,如果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位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則該網路設備可以將OFDM或DFT-s-OFDM確定為該第一目標波形,或者可以結合該終端設備的其他訊息,從該至少兩個可選上行波形中確定該第一目標波形,例如,可以結合對該終端設備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的測量結果,確定該第一目標波形,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在S230中,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第二指示訊息,該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第一目標波形。
可選地,如果該網路設備接收到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的隨機存取請求,則在S230中,該網路設備可以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隨機存取回應,該隨機存取回應中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可選地,如果該網路設備接收到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的調度請求,則在S230中,該網路設備可以向該終端設備發送上行授權(UL grant),該上行授權中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作為另一個可選實施例,如果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則該第二指示訊息還可以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在S240中,終端設備採用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如果該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則在S240中,該終端設備可以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例如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相應地,該網路設備可以對該終端設備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進行測量,並根據測量的結果從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二目標波形,其中,該第二目標波形可以與該第一目標波形相同或不同。
作為一個可選例子,該網路設備得到的測量結果可以包括路徑損耗,並且該網路設備可以採用以下方式確定第二目標波形:如果該路徑損耗低於預設門限值,則該網路設備可以將OFDM確定為該第二目標波形;否則,該網路設備可以將DFT-s-OFDM確定為該第二目標波形。可選地,該網路設備得到的測量結果也可以包括其他參數,本發明實施例對網路設備根據測量結果確定第二目標波形的方式不做限定。
可選地,在確定該第二目標波形之後,該網路設備可以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四指示訊息,其中,該第四指示訊息可以用於指示該第二目標波形。相應地,該終端設備可以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四指示訊息,並採用該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網路設備可以在無論該第二目標波形和該第一目標波形是否相同的情況下,均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指示訊息。此時,該終端設備可以根據接收到的第四指示訊息,確定該第二目標波形。
作為另一個可選實施例,該網路設備也可以只在該第二目標波形和該第一目標波形不同的情況下,向該終端設備發送該第四指示訊息。此時,該終端設備可以在接收到該第四指示訊息時,採用該第四指示訊息指示的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而在未接收到該第四指示訊息的情況下,仍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此時,可選地,該終端設備可以在接收到該第二指示訊息時或者在向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時,開啟計時器,如果在計時器超時時仍未接收到該第四指示訊息,則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其中,該計時器可以是協議規定的,或者是網路設備配置的,例如,該網路設備在第二指示訊息中指示的,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在現有技術中,網路設備在確定上行傳輸採用的波形時,需要測量終端設備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然而,當終端設備在初始存取網路設備或在向網路設備申請上行調度(scheduling request)時,網路設備無法測量上行參考信號並確定上行傳輸採用的波形。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通訊方法,透過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上報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網路設備根據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該終端設備的第一目標波形,能夠適用於各種場景下確定上行傳輸所採用的波形,特別是當終端設備未處於RRC連接態時仍能夠確定終端設備的上行傳輸採用的波形,例如終端設備初始存取網路設備或者終端設備請求上行調度,從而提高系統性能。
應理解,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圖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300。該終端設備300包括:
發送單元310,用於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3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接收單元320,用於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該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網路設備根據發送單元310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一目標波形。
該發送單元310還用於採用該接收單元320接收到的該第二指示訊息指示的該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3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可選地,該發送單元310具體用於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存取請求,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接收單元320具體用於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隨機存取回應,該隨機存取回應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隨機存取請求還攜帶前導碼,其中,該第一指示訊息所佔用的位元緊隨該前導碼之後。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300還包括:第一確定單元,用於在該發送單元310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之前,根據位置區域與前導碼之間的對應關係,從至少兩個前導碼中確定與該終端設備3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對應的前導碼。
此時,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可以包括: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確定單元確定的前導碼。
可選地,該發送單元310具體用於向網路設備發送調度請求,該調度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接收單元320具體用於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上行授權,該上行授權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300還包括:
測量單元,用於在該發送單元310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之前,對該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參考信號進行測量;
第二確定單元,用於根據該測量單元得到的測量結果,確定該終端設備3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可選地,該第二確定單元具體用於透過將該測量單元得到的測量結果與至少兩個門限條件進行比較,確定該終端設備3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可選地,該接收單元320還用於:在該第二確定單元根據該測量單元得到的測量結果,確定該終端設備3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之前,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三指示訊息,該第三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至少兩個門限條件。
可選地,該終接收單元320具體用於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廣播訊息,該廣播訊息攜帶該第三指示訊息。
可選地,若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300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該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300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相應地,該發送單元310具體用於根據該第二指示訊息,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可選地,該接收單元320還用於: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四指示訊息,該第四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網路設備根據該上行參考信號從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二目標波形;
相應地,該發送單元310還用於採用該接收單元320接收到的第四指示訊息指示的該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該第一指示訊息佔用至少兩個位元。
可選地,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包括: OFDM和DFT-s-OFDM。
應理解,這裡的終端設備300以功能單元的形式體現。這裡的術語“單元”可以指應用特有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電子電路、用於執行一個或多個軟體或固件程式的處理器(例如共用處理器、專有處理器或組處理器等)和記憶體、合併邏輯電路和/或其它支援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適元件。在一個可選例子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終端設備300可以具體為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的終端設備,終端設備300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終端設備對應的各個流程和/或步驟,為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贅述。
圖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路設備400。該網路設備400包括:
接收單元410,用於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處理單元420,用於根據該接收單元410接收到的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一目標波形;
發送單元430,用於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二指示訊息,該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採用該處理單元420確定的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可選地,該接收單元410具體用於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隨機存取請求,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發送單元430可以具體用於向終端設備發送隨機存取回應,該隨機存取回應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隨機存取請求還攜帶前導碼,其中,該第一指示訊息所佔用的位元緊隨該前導碼之後。
可選地,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包括: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與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所對應的前導碼。
可選地,該接收單元410具體用於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調度請求,該調度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發送單元430可以具體用於向終端設備發送上行授權,該上行授權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發送單元430還用於:在該接收單元410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之前,向該終端設備發送下行參考信號,該下行參考信號用於該終端設備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可選地,該發送單元430還用於:在該接收單元410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之前,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三指示訊息,該第三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至少兩個門限條件,該至少兩個門限條件用於該終端設備根據該下行參考信號的測量結果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可選地,該發送單元430具體用於向該終端設備發送廣播訊息,該廣播訊息攜帶該第三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420具體用於:若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將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的DFT-s-OFDM確定為該第一目標波形。
可選地,若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該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此時,可選地,該接收單元410還用於接收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
相應地,該處理單元420還用於根據該接收單元410接收到的上行參考信號,從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二目標波形。
具體地,該處理單元420可以對接收到的上行參考信號進行測量,並根據測量結果,從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二目標波形。
作為一個可選例子,該測量結果可以包括路徑損耗。此時,可選地,該處理單元420具體用於:
如果該路徑損耗低於預設門限值,將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的OFDM確定為該第二目標波形;
否則,將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的DFT-s-OFDM確定為該第二目標波形。
可選地,該發送單元430還用於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四指示訊息,該第四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該第一指示訊息佔用至少兩個位元。
可選地,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包括:OFDM和DFT-s-OFDM。
應理解,這裡的網路設備400以功能單元的形式體現。這裡的術語“單元”可以指應用特有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電子電路、用於執行一個或多個軟體或固件程式的處理器(例如共用處理器、專有處理器或組處理器等)和記憶體、合併邏輯電路和/或其它支援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適元件。在一個可選例子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網路設備400可以具體為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的網路設備,網路設備400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網路設備對應的各個流程和/或步驟,為避免重複,在此不再贅述。
圖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500。該終端設備500包括:
發送器510,用於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5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接收器520,用於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該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網路設備根據發送器510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一目標波形。
該發送器510還用於採用該接收器520接收到的該第二指示訊息指示的該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5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可選地,該發送器510具體用於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存取請求,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接收器520具體用於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隨機存取回應,該隨機存取回應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隨機存取請求還攜帶前導碼,其中,該第一指示訊息所佔用的位元緊隨該前導碼之後。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500還包括:處理器,用於在該發送器510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之前,根據位置區域與前導碼之間的對應關係,從至少兩個前導碼中確定與該終端設備5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對應的前導碼。
此時,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可以包括: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處理器確定的前導碼。
可選地,該發送器510具體用於向網路設備發送調度請求,該調度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接收器520具體用於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上行授權,該上行授權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500還包括:處理器,用於在該發送器510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之前,對該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參考信號進行測量,以及根據測量結果,確定該終端設備5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可選地,該處理器具體用於透過將測量結果與至少兩個門限條件進行比較,確定該終端設備5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可選地,該接收器520還用於:在根據測量結果,確定該終端設備500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之前,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三指示訊息,該第三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至少兩個門限條件。
可選地,該終接收器520具體用於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廣播訊息,該廣播訊息攜帶該第三指示訊息。
可選地,若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500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該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500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相應地,該發送器510具體用於根據該第二指示訊息,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可選地,該接收器520還用於:接收該網路設備發送的第四指示訊息,該第四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網路設備根據該上行參考信號從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二目標波形;
相應地,該發送器510還用於採用該接收器520接收到的第四指示訊息指示的該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該第一指示訊息佔用至少兩個位元。
可選地,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包括: OFDM和DFT-s-OFDM。
應理解,這裡的終端設備500可以具體為上述實施例中的終端設備,並且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終端設備對應的各個步驟和/或流程。
可選地,終端設備500還可以包括記憶體,該記憶體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和隨機存取記憶體,並向處理器提供指令和資料。記憶體的一部分還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隨機存取記憶體。例如,記憶體還可以存放裝置類型的訊息。該處理器可以用於執行記憶體中存儲的指令,並且該處理器執行該指令時,該處理器可以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終端設備對應的各個步驟。
圖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路設備600。該網路設備600包括:
接收器610,用於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該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處理器620,用於根據該接收器610接收到的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一目標波形;
發送器630,用於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二指示訊息,該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採用該處理器620確定的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可選地,該接收器610具體用於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隨機存取請求,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發送器630可以具體用於向終端設備發送隨機存取回應,該隨機存取回應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隨機存取請求還攜帶前導碼,其中,該第一指示訊息所佔用的位元緊隨該前導碼之後。
可選地,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包括:該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與該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所對應的前導碼。
可選地,該接收器610具體用於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調度請求,該調度請求攜帶該第一指示訊息。
此時,可選地,該發送器630可以具體用於向終端設備發送上行授權,該上行授權攜帶該第二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發送器630還用於:在該接收器610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之前,向該終端設備發送下行參考信號,該下行參考信號用於該終端設備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可選地,該發送器630還用於:在該接收器610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之前,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三指示訊息,該第三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至少兩個門限條件,該至少兩個門限條件用於該終端設備根據該下行參考信號的測量結果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可選地,該發送器630具體用於向該終端設備發送廣播訊息,該廣播訊息攜帶該第三指示訊息。
可選地,該處理器620具體用於:若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將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的DFT-s-OFDM確定為該第一目標波形。
可選地,若該第一指示訊息指示該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該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向該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此時,可選地,該接收器610還用於接收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一目標波形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
相應地,該處理器620還用於根據該接收器610接收到的上行參考信號,從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二目標波形。
具體地,該處理器620可以對接收到的上行參考信號進行測量,並根據測量結果,從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二目標波形。
作為一個可選例子,該測量結果可以包括路徑損耗。此時,可選地,該處理器620具體用於:如果該路徑損耗低於預設門限值,將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的OFDM確定為該第二目標波形;否則,將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的DFT-s-OFDM確定為該第二目標波形。
可選地,該發送器630還用於向該終端設備發送第四指示訊息,該第四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該終端設備採用該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該第一指示訊息佔用至少兩個位元。
可選地,該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包括:OFDM和DFT-s-OFDM。
應理解,這裡的網路設備600可以具體為上述實施例中的網路設備,並且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網路設備對應的各個步驟和/或流程。
可選地,網路設備600還可以包括記憶體,該記憶體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和隨機存取記憶體,並向處理器提供指令和資料。記憶體的一部分還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隨機存取記憶體。例如,記憶體還可以存放裝置類型的訊息。該處理器可以用於執行記憶體中存儲的指令,並且該處理器執行該指令時,該處理器可以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與終端設備對應的各個步驟。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中描述的各方法步驟和單元,能夠以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現,為了清楚地說明硬體和軟體的可互換性,在上述說明中已經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實施例的步驟及組成。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的範圍。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了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透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元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外,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透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訊連接,也可以是電的,機械的或其它的形式連接。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實體存在,也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所述集成的單元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存儲媒介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媒介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媒介包括:隨身碟、移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 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碼的媒介。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文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或替換,這些修改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申請的保護範圍應以 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准。
100‧‧‧無線通訊系統
200‧‧‧方法
S210、S220、S230、S240‧‧‧步驟
120、300、500‧‧‧終端設備
310、430‧‧‧發送單元
320、410‧‧‧接收單元
110、400、600‧‧‧網路設備
420‧‧‧處理單元
510、630‧‧‧發送器
520、610‧‧‧接收器
620‧‧‧處理器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應用的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通訊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網路設備的示意性框圖。

Claims (62)

  1. 一種通訊方法,其中,包括: 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所述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所述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一目標波形;以及 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隨機存取請求還攜帶前導碼,其中,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所佔用的位元緊隨所述前導碼之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位置區域與前導碼之間的對應關係,從至少兩個前導碼中確定與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對應的前導碼; 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包括: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與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所對應的前導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設備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對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參考信號進行測量;以及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測量的結果,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測量的結果,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透過將所述測量的結果與至少兩個門限條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測量的結果,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三指示訊息,所述第三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兩個門限條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三指示訊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廣播訊息,所述廣播訊息攜帶所述第三指示訊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若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所述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第二指示訊息,採用所述第一目標波形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四指示訊息,所述第四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上行參考信號從所述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二目標波形;以及 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訊息佔用至少兩個位元。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包括:正交頻分複用OFDM和離散傅立葉轉換擴展正交頻分複用DFT-s-OFDM。
  15. 一種通訊方法,其中,包括: 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所述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一目標波形;以及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二指示訊息,所述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隨機存取請求,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隨機存取請求還攜帶前導碼,其中,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所佔用的位元緊隨所述前導碼之後。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包括: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與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所對應的前導碼。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參考信號,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用於所述終端設備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三指示訊息,所述第三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至少兩個門限條件,所述至少兩個門限條件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測量結果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三指示訊息,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廣播訊息,所述廣播訊息攜帶所述第三指示訊息。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一目標波形,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將所述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的離散傅立葉轉換擴展正交頻分複用DFT-s-OFDM確定為所述第一目標波形。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若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所述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接收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第一目標波形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以及 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從所述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二目標波形。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路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四指示訊息,所述第四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訊息佔用至少兩個位元。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包括:正交頻分複用OFDM和DFT-s-OFDM。
  29. 一種終端設備,其中,包括: 發送單元,用於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所述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二指示訊息,所述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一目標波形;以及 該發送單元還用於採用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指示訊息指示的所述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發送單元具體用於向網路設備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隨機存取請求還攜帶前導碼,其中,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所佔用的位元緊隨所述前導碼之後。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還包括: 第一確定單元,用於在所述發送單元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之前,根據位置區域與前導碼之間的對應關係,從至少兩個前導碼中確定與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對應的前導碼; 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包括: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所述確定單元確定的前導碼。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發送單元具體用於向網路設備發送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還包括: 測量單元,用於在所述發送單元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指示訊息之前,對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下行參考信號進行測量;以及 第二確定單元,用於根據所述測量單元得到的測量結果,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第二確定單元具體用於透過將所述測量單元得到的測量結果與至少兩個門限條件進行比較,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在所述第二確定單元根據所述測量單元得到的測量結果,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之前,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三指示訊息,所述第三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至少兩個門限條件。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終接收單元具體用於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廣播訊息,所述廣播訊息攜帶所述第三指示訊息。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若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所述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所述發送單元具體用於根據所述第二指示訊息,採用所述第一目標波形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第四指示訊息,所述第四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網路設備根據所述上行參考信號從所述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的第二目標波形; 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採用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的第四指示訊息指示的所述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指示訊息佔用至少兩個位元。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包括:正交頻分複用OFDM和離散傅立葉轉換擴展正交頻分複用DFT-s-OFDM。
  43. 一種網路設備,其中,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所述第一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處理單元,用於根據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指示的位置區域,從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一目標波形;以及 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二指示訊息,所述第二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處理單元確定的第一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包括:區域中心區域、區域邊緣區域、或位於區域中心區域和區域邊緣區域之間的區域。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接收單元具體用於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隨機存取請求,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隨機存取請求還攜帶前導碼,其中,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所佔用的位元緊隨所述前導碼之後。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包括:所述隨機存取請求攜帶與所述終端設備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所對應的前導碼。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接收單元具體用於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調度請求,所述調度請求攜帶所述第一指示訊息。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在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下行參考信號,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用於所述終端設備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在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終端設備發送的第一指示訊息之前,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三指示訊息,所述第三指示訊息用於指示至少兩個門限條件,所述至少兩個門限條件用於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下行參考信號的測量結果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區域。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發送單元具體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廣播訊息,所述廣播訊息攜帶所述第三指示訊息。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處理單元具體用於:若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將所述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的離散傅立葉轉換擴展正交頻分複用DFT-s-OFDM確定為所述第一目標波形。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若所述第一指示訊息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當前處於區域邊緣區域和區域中心區域之間,所述第二指示訊息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向所述網路設備發送上行參考信號; 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第一目標波形發送的上行參考信號; 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的上行參考信號,從所述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中確定第二目標波形。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第四指示訊息,所述第四指示訊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採用所述第二目標波形進行上行傳輸。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指示訊息佔用至少兩個位元。
  5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網路設備,其中,所述至少兩個上行可選波形包括:正交頻分複用OFDM和DFT-s-OFDM。
  57. 一種終端設備,包括: 一記憶體;以及 一處理器,用於執行記憶體中存儲的指令以使得所述終端設備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58. 一種網路設備,包括: 一記憶體;以及 一處理器,用於執行記憶體中存儲的指令以使得所述終端設備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2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59.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具有在其上存儲的指令集合的電腦可讀媒介,所述指令集合可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當該指令集合被執行時,使得該電腦程式產品可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60.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具有在其上存儲的指令集合的電腦可讀媒介,所述指令集合可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當該指令集合被執行時,使得該電腦程式產品可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2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61. 一種電腦可讀媒介,所述電腦可讀媒介存儲有程式,所述程式用於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62. 一種電腦可讀媒介,所述電腦可讀媒介存儲有程式,所述程式用於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2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6137629A 2016-11-03 2017-10-31 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TW2018187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04441 WO2018081972A1 (zh) 2016-11-03 2016-11-03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CT/CN2016/104441 2016-11-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757A true TW201818757A (zh) 2018-05-16

Family

ID=62076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7629A TW201818757A (zh) 2016-11-03 2017-10-31 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Link
US (2) US10912109B2 (zh)
EP (2) EP3840258B1 (zh)
JP (1) JP7044777B2 (zh)
KR (1) KR20190073536A (zh)
CN (1) CN109923888B (zh)
AU (1) AU2016428405A1 (zh)
BR (1) BR112019008795A2 (zh)
CA (1) CA3042591C (zh)
DK (1) DK3534635T3 (zh)
ES (1) ES2868949T3 (zh)
IL (1) IL266332B (zh)
MX (1) MX2019005163A (zh)
PH (1) PH12019500987A1 (zh)
PT (1) PT3534635T (zh)
RU (1) RU2735325C1 (zh)
SG (1) SG11201903920VA (zh)
TW (1) TW201818757A (zh)
WO (1) WO2018081972A1 (zh)
ZA (1) ZA2019036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83012A1 (en) * 2020-12-08 2022-06-09 T-Mobile Usa, Inc.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uplink wavefor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4557B1 (en) * 1998-05-29 2004-03-30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Packet concatenation for increased transmission capacity
JP2001309425A (ja) * 2000-04-26 2001-11-02 Yrp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ey Tech Res Lab Co Ltd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PL2078402T3 (pl) * 2006-11-01 2012-05-31 Qualcomm Inc Wspólne wykorzystanie schematów multipleksowania pojedynczej-nośnej i wielu-nośnych dla komunikacji bezprzewodowej
US8572593B2 (en) 2007-07-30 2013-10-2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implifying determination of whether application specific parameters are setup for optimal performance of associated applications
US8509161B2 (en) * 2008-08-11 2013-08-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A and SC-FDMA switching
US8913672B2 (en) * 2008-09-12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 transmission
KR20100048844A (ko) * 2008-10-31 2010-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8077670B2 (en) * 2009-04-10 2011-12-13 Jianke Fa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ponse handling with aggregated component carriers
JP5159735B2 (ja) * 2009-09-11 2013-03-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2843893B (zh) 2011-06-22 2015-04-29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理线架的连接装置
CN102843693A (zh) * 2011-06-24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rnc
RU2624639C1 (ru) * 2013-06-27 2017-07-05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несущей,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KR20150025630A (ko) * 2013-08-29 2015-03-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Lte기반 통신시스템에서 빔 형성 방법 및 자원 할당 방법
JP6204599B2 (ja) * 2013-09-16 2017-09-27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においてリソースを事前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US9693172B2 (en) * 2014-03-27 2017-06-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CN104954281B (zh) 2014-03-31 2018-08-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通信方法、系统、资源池管理系统、交换机和控制装置
EP3225070A1 (en) * 2014-11-26 2017-10-04 IDAC Holdings, Inc. Initial access in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s
CN105813204B (zh) 2014-12-31 202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池配置方法及设备
US10136402B2 (en) * 2015-03-31 2018-1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fficient uplin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for fixed-location M2M terminals
CN106304344B (zh) 2015-05-15 2021-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池配置方法及d2d ue
US10873420B2 (en) * 2015-10-07 2020-12-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ata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9005163A (es) 2019-10-02
CN109923888A (zh) 2019-06-21
US20210076401A1 (en) 2021-03-11
PH12019500987A1 (en) 2019-11-25
DK3534635T3 (da) 2021-05-25
EP3840258A1 (en) 2021-06-23
EP3534635A4 (en) 2020-01-15
US11284419B2 (en) 2022-03-22
WO2018081972A1 (zh) 2018-05-11
US10912109B2 (en) 2021-02-02
BR112019008795A2 (pt) 2019-07-16
EP3534635A1 (en) 2019-09-04
JP2020502877A (ja) 2020-01-23
SG11201903920VA (en) 2019-05-30
RU2735325C1 (ru) 2020-10-30
ES2868949T3 (es) 2021-10-22
CA3042591A1 (en) 2018-05-11
PT3534635T (pt) 2021-05-05
IL266332B (en) 2022-05-01
CA3042591C (en) 2022-08-09
KR20190073536A (ko) 2019-06-26
AU2016428405A1 (en) 2019-06-20
EP3840258B1 (en) 2023-09-06
EP3534635B1 (en) 2021-03-24
JP7044777B2 (ja) 2022-03-30
CN109923888B (zh) 2021-05-11
IL266332A (en) 2019-06-30
US20190261400A1 (en) 2019-08-22
ZA201903600B (en) 2020-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67258A1 (e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751281B (zh) 無線通信方法和設備
EP3537618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910967B2 (ja) 通信パラメータ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TWI771345B (zh) 用於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TWI765928B (zh) 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US2021016873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JP7113929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EP3002981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device-to-device signal,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TW201826842A (zh) 信息傳輸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JP6918929B2 (ja) 信号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JP2021516475A (ja) チャネル伝送の方法、端末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TW201822572A (zh) 用於隨機接入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US1128441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3614703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