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8745A - 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存取點以及Wi-Fi裝置 - Google Patents

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存取點以及Wi-Fi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8745A
TW201818745A TW106111476A TW106111476A TW201818745A TW 201818745 A TW201818745 A TW 201818745A TW 106111476 A TW106111476 A TW 106111476A TW 106111476 A TW106111476 A TW 106111476A TW 201818745 A TW201818745 A TW 2018187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wake
mode
access point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1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6856B (zh
Inventor
榮世清
智利 王
黃尚偉
李書良
鐘元鴻
Original Assignee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8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6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68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存取點以及Wi-Fi裝置。其中,喚醒信號發送方法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存取點,該喚醒信號發送方法包含:發送信標用於通知該無線通訊系統中之Wi-Fi裝置;以及向該Wi-Fi裝置發送喚醒信號,其中,該喚醒信號是用於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從該存取點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

Description

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存取點以及Wi-Fi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更具體地,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涉及之存取點以及Wi-Fi裝置。
在現代電子裝置中,無線保真(Wi-Fi)已經變為非常重要之功能。其中,現代電子裝置可包含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裝置、筆記型電腦、個人電腦等。Wi-Fi可提供比其他無線方式更便宜以及更快捷地互聯網體驗。但是由於Wi-Fi往往被長時間使用以及其較高輸送量,Wi-Fi變得越來越費電。為了延長電池使用時間,在不同之使用者場景中已經採用了許多低功率機制。
為了節省功耗,通常,Wi-Fi裝置或網站(STA)處於Wi-Fi節電模式(Power Saving Mode,PSM),並且必須透過目標信標發送間隔時間(Target Beacon Transmission Time,TBTT)計時器每隔102.4毫秒對上述Wi-Fi裝置或網站進行喚醒以接收信標,從而使得Wi-Fi裝置/網站不會丟失來自存取點(Access Point,AP)之資料。此外,AP可在信標中設定交付傳輸指示圖(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ap,DTIM)位元以將緩衝資料通知特定Wi-Fi裝置/網站。因此,當將信標之DTIM位元設定為“1”時,Wi-Fi裝置/網站開啟射頻(RF)元件(例如,接收機),以從AP接收緩衝資料。反之,當將DTIM位元設定為“0”時,Wi-Fi裝置/網站不開啟RF組件。
參考第1圖,第1圖係依據先前技術描述之節電模式之功耗示意圖。在第1圖中,當Wi-Fi裝置/網站不接收信標時,Wi-Fi裝置/網站進入休眠模式,其僅消耗較少電量,通常為200微安(μA)。然而,在喚醒模式期間,Wi-Fi裝置/網站開啟RF元件(例如,接收機、放大器等)、基帶/媒體存取控制等,其通常消耗較多電量,例如,70毫安培(mA)。這樣,將Wi-Fi PSM中之平均功耗提升到1.5毫安培。
為了節省更多電量,傳統解決方案聚焦在動態改變DTIM間隔,例如,增大DTIM間隔至3、4或更複數個信標間隔,以最小化Wi-Fi PSM中之平均功耗。具體地,如果將DTIM間隔設定為較大值,既然Wi-Fi裝置/網站不會經常被喚醒,所以Wi-Fi裝置/網站可節省更多電量。然而,傳統解決方案具有下列缺點:
1、增大延遲;
2、增大AP之緩衝區負載,並且一旦緩衝區溢位,則丟失資料包;
3、動態改變DTIM間隔之操作消耗更多電量;
4、為了及時獲取DTIM,需要基礎休眠電流(200微安左右)快速啟動無線電。
有鑑於此,本發明揭露一種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存取點以及Wi-Fi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揭露一種喚醒信號發送方法,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存取點,該喚醒信號發送方法包含:發送信標用於通知該無線通訊系統中之Wi-Fi裝置;以及向該Wi-Fi裝置發送喚醒信號,其中,該喚醒信號是用於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從該存取點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揭露一種喚醒信號接收方法,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Wi-Fi裝置,該喚醒信號接收方法包含:確定已接收信號是否是來自該無線通訊系統中存取點之喚醒信號,以生成確定結果,其中,該喚醒信號是用於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從該存取點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以及根據該確定結果,在關閉模式與休眠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當該Wi-Fi裝置處於該關閉模式時,將用於接收該資料之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非揮發性記憶體中;並且當該Wi-Fi裝置處於該休眠模式時,將用於接收該資料之該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揮發性記憶體中。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揭露一種用於喚醒信號發送之存取點,位於無線通訊系統中,該存取點包含:發射機,用於發送信標以通知該無線通訊系統中之Wi-Fi裝置,並且向該Wi-Fi裝置發送喚醒信號;以及信號生成器,耦接該發射機,用於生成該喚醒信號,其中,該喚醒信號是用於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從該存取點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揭露一種用於喚醒信號接收之Wi-Fi裝置,位於無線通訊系統中,該Wi-Fi裝置包含:能量檢測模組,用於確定該能量檢測模組之檢測器接收之信號是否是來自該無線通訊系統中存取點之喚醒信號,以生成確定結果,其中,該喚醒信號是用於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從該存取點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以及電源管理器,耦接該能量檢測模組,用於根據該確定結果,在關閉模式與休眠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當該Wi-Fi裝置處於該關閉模式時,將用於接收該資料之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非揮發性記憶體中;並且當該Wi-Fi裝置處於該休眠模式時,將用於接收該資料之該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揮發性記憶體中。
本發明提供之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存取點以及Wi-Fi裝置可節省裝置功耗。
其他實施方式與優勢將在下面作詳細描述。上述概要並非以界定本發明為目的。本發明由申請專利範圍第範圍所界定。
在說明書及後續之申請專利範圍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元件。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名詞來稱呼同一個元件。本說明書及後續之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之差異來作為區分元件之方式,而係以元件在功能上之差異來作為區分之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後續請求項當中所提及之「包括」和「包含」係為一開放式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此外,「耦接」一詞在此係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之電氣連接手段。間接電氣連接手段包括透過其他裝置進行連接。
關於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例將作為詳細參考,附圖係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所作。接下來之描述係實現本發明之最佳實施例,其係為了描述本發明原理之目的,並非對本發明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實施例可由軟體、硬體、韌體或其任意結合來實現。
第2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一通信裝置20之示意圖。通信裝置20可為Wi-Fi裝置或存取點(AP)。Wi-Fi裝置可為穿戴式設備、家用電器以及相容Wi-Fi標準之機型裝置。通信裝置20可包含一處理電路200,例如,微處理器或專用積體電路(ASIC)。另外,通信裝置20可包含一存儲單元210以及一通信介面單元220。存儲單元210可為存儲一程式碼214之任意資料存儲裝置,其用於處理電路200之訪問。存儲單元210之示例包含但不限於唯讀記憶體(ROM)、快閃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CD-ROM、磁帶、硬碟以及光存儲裝置。通信介面單元220之示例可為無線電收發機,其可根據處理電路200之處理結果交換無線信號。
請參考第3圖,第3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進程30之流程圖。AP可利用進程30以發送喚醒信號。可將進程30編譯在存儲單元210存儲之程式碼214中,並且可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300:開始。
步驟310:發送信標用於通知無線通訊系統中之Wi-Fi裝置。
步驟320:向Wi-Fi裝置發送喚醒信號,其中,喚醒信號是指示Wi-Fi裝置是否從AP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
步驟330:結束。
根據進程30,透過二進位喚醒信號,AP喚醒Wi-Fi裝置用於資料接收。在實施例中,喚醒信號代表包含複數個位元之位串(bit string),其中每個位元指示哪個Wi-Fi裝置應該被喚醒以從AP接收資料。總之,喚醒信號包含用於喚醒無線環境中Wi-Fi裝置之點陣圖(bitmap)。
為了生成喚醒信號,AP可在MAC及/或基帶中連續發送Wi-Fi信號(例如,Wi-Fi音調),並且可利用開關切換開閉輸出Wi-Fi信號,從而生成對應是否具有Wi-Fi音調能量(tone energy)之喚醒信號之位串。請參考第4圖,第4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對應喚醒信號之位串示意圖。在第4圖中,AP將具有Wi-Fi音調能量編碼為“1”位元,並且將不具有Wi-Fi音調能量編碼為“0”位元。在實施例中,每個Wi-Fi裝置可獲知喚醒信號之哪個位元與其對應。因此,特定Wi-Fi裝置可檢查位串之對應位元,以獲知其是否應該被喚醒。在另一實施例中,僅可將喚醒信號發送至應該喚醒之Wi-Fi裝置,從而使得僅應該喚醒之Wi-Fi裝置接收喚醒信號。在另一實施例中,AP發送之信號不能僅作為喚醒信號,其也可作為其他類型信號。舉例來說,位串可包含兩部分,即報頭(preamble)與負載(payload)。報頭可用於指示Wi-Fi裝置之消息。Wi-Fi裝置需要檢查負載以確定上述消息是否是喚醒信號。如果是喚醒信號,則Wi-Fi裝置根據對應負載位元獲知是否需要被喚醒。例如,當將對應Wi-Fi裝置之報頭位元與負載位元設定為“1”時,Wi-Fi裝置獲知存在消息並且上述消息是喚醒消息用於喚醒裝置進行資料接收。另一方面,如果將報頭位元設定為“1”,當將對應Wi-Fi裝置之負載位元設定為“0”,則Wi-Fi裝置獲知存在消息並且上述消息不是喚醒消息。如果將報頭位元設定為“0”,則Wi-Fi裝置獲知不存在消息。
在實施例中,AP可按照預定樣式(例如,1010100101之報頭或負載樣式)或者預定間隔中預定數量位元(例如,間隔中之10個位元)編碼喚醒資訊(例如,位串)。因此,當Wi-Fi裝置接收位串時,其可獲知上述位串不是干擾信號,而是喚醒信號。此外,為了防止來自其他AP之干擾(例如,Wi-Fi資料包),AP可在信標中分配網路分配向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NAV)參數,用於預留傳輸通道以阻止其他AP之資料包爭奪。因此,AP可隨著預留時間中之信標,發送喚醒信號。既然其他AP在預留時間期間不能發送資料包,則可在無干擾情況下檢測出喚醒信號。請注意,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優先於信標發送喚醒信號。本發明並不限制喚醒信號與信標之間之發送順序。
請參考第5圖,第5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進程50之流程圖。可將進程50應用於Wi-Fi裝置以接收喚醒信號。可將進程50編譯在存儲單元210存儲之程式碼214中,並且可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500:開始。
步驟510:確定已接收信號是否是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來自AP之喚醒信號,以生成確定結果,其中,喚醒信號是指示Wi-Fi裝置是否從AP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
步驟520:根據確定結果在關閉模式與休眠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當Wi-Fi裝置處於關閉模式時,將用於接收資料之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非揮發性記憶體中;當Wi-Fi裝置處於休眠模式時,將用於接收資料之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揮發性記憶體中。
步驟530:結束。
在實施例中,Wi-Fi裝置基於預定間隔中之預定數量位元或基於上述預定樣式,確定已接收信號是否是喚醒信號。如果已接收二進位信號之複數個位元或樣式符合預定數量位元或預定樣式,則Wi-Fi裝置確定已接收信號是喚醒信號,並且可從關閉模式切換至休眠模式。另一方面,如果已接收二進位信號之複數個位元或樣式不符合預定數量位元或預定樣式,則Wi-Fi裝置確定已接收信號不是喚醒信號,並且為了省電仍待在關閉模式。
本發明提供新之節電模式,稱為關閉模式。當Wi-Fi裝置處於關閉模式時,可將用於接收資料之至少一個參數(例如,用於設定MAC/基帶/RF元件之參數)存儲在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ROM、快閃記憶體等)中。當Wi-Fi裝置處於休眠模式時,可將用於接收資料之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揮發性記憶體(例如,SRAM、DRAM等)中。因此,既然用於資料接收之至少一個參數可存儲在非揮發性記憶體中,從而可關閉記憶體之供電,則處於關閉模式之Wi-Fi裝置可比處於休眠模式節省更多電量。此外,在關閉模式中,Wi-Fi裝置不開啟RF元件用於接收DTIM,不像在休眠模式中週期性開啟RF元件用於DTIM接收,從而節省更多電量。參考第6圖,第6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不同節電模式之功率消耗示意圖。例如,處於關閉模式之Wi-Fi裝置可消耗5微安左右之電流,在傳統休眠模式中之Wi-Fi裝置可消耗200微安左右之電流。在傳統喚醒模式中,週期性開啟RF組件用於從AP接收緩衝資料,這消耗70毫安左右之電流。由上所述,對比於休眠模式,處於關閉模式之Wi-Fi裝置比傳統休眠模式消耗更少電量,從而延長電池使用時間。
參考第7圖,第7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示意圖。當如第4圖所示正確設定信標之NAV參數時,在第7圖中,喚醒信號能夠隨著信標從AP發送至複數個Wi-Fi裝置(例如,冷卻器、空調以及穿戴式設備)。穿戴式設備(例如,眼鏡或手錶)可透過超低功耗接收機接收二進位喚醒信號以解碼上述發送信號。在實施例中,超低功耗接收機可包含下列元件:能夠移除載頻(例如,2.4GHz載頻)之包絡檢波器(envelope detector)、能夠在其電容器中存儲Wi-Fi信號峰值能量之測峰儀(peak finder)、能夠二等分門檻值之門檻值設定電路以及當已接收能量大於門檻值時能夠輸出“1”位元並且反之輸出“0”位元之比較器。因此,可將對應喚醒信號之已解碼位串用於喚醒事件。在本實施例中,超低功耗接收機檢測喚醒信號,而不是高功耗之RF元件,因此可在關閉模式中實現節電目的。
此外,Wi-Fi裝置可從超低功率模式(即,關閉模式)中採用兩階段喚醒機制。參考第8A-8B圖,第8A-8B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兩階段喚醒操作示意圖。在第一階段,處於關閉模式之Wi-Fi裝置可僅開啟超低功率接收機,用於從AP接收喚醒信號。Wi-Fi裝置可檢測信號,並且確定信號強度是否大於門檻值。如果已接收信號之強度大於門檻值,則Wi-Fi裝置可基於預定間隔中之預定數量位元或者預定樣式確定已接收信號是否是喚醒信號。如果已接收信號不是喚醒信號,則Wi-Fi裝置可處於關閉模式。另一方面,如果已接收信號是喚醒信號,則Wi-Fi裝置可進一步檢查位串之相應報頭位元以及負載位元。如果對應Wi-Fi裝置之報頭位元以及負載位元皆編碼為“1”,則AP可喚醒Wi-Fi裝置以從關閉模式(例如,5微安左右之功耗)切換至休眠模式(例如,200微安左右之功耗)。否則,Wi-Fi裝置可處於關閉模式以檢測喚醒信號。Wi-Fi裝置可連續地、週期性地、根據隨機間隔或根據任意其他方式檢測喚醒信號。
在第二階段,當Wi-Fi裝置進入休眠模式時,Wi-Fi裝置可開啟TBTT計時器。TBTT計時器可用於開啟RF組件以接收DTIM。當TBTT計時器到時時,Wi-Fi裝置可開啟RF元件(例如,接收機、放大器等)以接收DTIM。DTIM可包含在信標中。在實施例中,在預定時間後或者Wi-Fi裝置未從RF元件接收DTIM之次數超過預定次數後,Wi-Fi裝置可返回至關閉模式。另一方面,如果Wi-Fi從AP接收DTIM,則Wi-Fi裝置可進一步檢查AP是否設定DTIM位元。如果將DTIM位元設定為“1”,則Wi-Fi裝置可從休眠模式切換至喚醒模式以連續開啟RF元件用於從AP接收緩衝資料。否則,Wi-Fi裝置可返回至關閉模式。值得注意之是,使用喚醒信號將資料接收情況通知Wi-Fi裝置。然而,可干擾已接收喚醒信號。因此,從關閉模式切換至休眠模式之Wi-Fi裝置可進一步接收DTIM,並且檢查DTIM位元用於資料接收確認操作。
根據超低功率發訊機制,處於超低功率模式(例如,關閉模式)之Wi-Fi裝置無需開啟高功率之RF元件用於資料接收,而是利用超低功率接收機接收並解碼具有或不具有Wi-Fi音調能量之喚醒信號,從而實現了兩階段喚醒操作。
上述進程/操作之步驟可透過硬體、軟體、韌體或其組合進行實施,其中,上述組合可為硬體裝置以及硬體裝置或電子系統中作為唯讀軟體之電腦指令與資料。硬體之示例可包含邏輯電路、數位電路、混合電路,例如,微電路、微晶片或矽片。電子系統之示例可包含片上系統(SOC)、系統級封裝(SiP)、電腦模組(COM)以及通信裝置20。
在實施例中,參考第9圖,第9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AP與Wi-Fi裝置之硬體結構示意圖,其中上述硬體結構用於實現上述進程30與50以及圖8A-8B所示之操作。在第9圖中,一AP 90可至少包含一發射機900、一信號生成器902以及一處理器904。可使用發射機900用於向Wi-Fi裝置發送喚醒信號。發射機900也可用於發送信標,以通知無線通訊系統中之Wi-Fi裝置。信號生成器902可耦接發射機900,並且可用於生成喚醒信號。喚醒信號可為指示Wi-Fi裝置是否從AP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處理器904可耦接發射機900。處理器904可用於在信標中設定網路分配向量(NAV)參數以為喚醒信號發送預留時間,以及用於控制發射機900在預留時間內發送喚醒信號。另一方面,一Wi-Fi裝置92可包含一信標接收模組920、一能量檢測模組922以及一電源管理器924。信標接收模組920可用於確定向Wi-Fi裝置指示來自AP之緩衝資料或沒有來自AP之緩衝資料之DTIM。DTIM可位於信標中。信標接收模組920也可用於確定信標接收模組920之RF元件是否接收來自AP 90之信標。能量檢測模組922可用於確定能量檢測模組922之檢測器接收之信號是否是來自AP 90之喚醒信號,以生成確定結果。此外,電源管理器924可耦接能量檢測模組922,並且可用於根據DTIM及/或能量檢測模組922生成之結果將Wi-Fi裝置92在關閉模式、休眠模式以及喚醒模式之間切換。當Wi-Fi裝置處於休眠模式時,可將用於接收資料之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非揮發性記憶體中。此外,當Wi-Fi裝置處於關閉模式時,電源管理器924不為接收DTIM而開啟RF組件;當Wi-Fi裝置處於休眠模式時,功率管理器924可週期性為接收DTIM而開啟RF組件。請注意,能量檢測模組922之功能與上述超低功率接收器之功能相似,以區分是否存在Wi-Fi音調能量,從而降低功耗。參考上述內容進行描述,因此在這裡省略細節描述。
根據不同實施例,可按照與第3、5、8A與8B圖所示不同之循序執行進程/操作之步驟,並且可從第3、5、8A與8B圖所示之進程/操作中增加或移除一個或複數個步驟。
總之,由於可將用於資料接收之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非揮發性記憶體中從而關閉記憶體之供電,所以本發明提供之處於關閉模式之Wi-Fi裝置可比處於休眠模式更節省電量。此外,本發明重點在使用包含喚醒點陣圖之喚醒信號以為資料接收喚醒Wi-Fi裝置,從而使得Wi-Fi裝置不為資料接收開啟高功率RF組件直到AP喚醒該Wi-Fi裝置為止。因此,可降低平均Wi-Fi PSM功耗。例如,在IoT應用中,通常在家佈置複數個Wi-Fi裝置。在保持上述裝置在超低功率待機時即時通知喚醒上述裝置之任意一個是非常重要之議題。本發明可説明上述裝置在超低功率模式期間幾乎不消耗功率。
呈現上述描述以允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特定應用以及其需要之內容實施本發明。所述實施例之各種修改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係顯而易見的,並且可將上述定義之基本原則應用於其他實施例。因此,本發明不局限於所述之特定實施例,而係符合與揭露之原則及新穎特徵相一致之最寬範圍。在上述細節描述中,為了提供對本發明之徹底理解,描述了各種特定細節。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發明係可實施的。
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或本質特徵之情況下,可以其他特定形式實施本發明。描述示例被認為說明之所有方面並且無限制。因此,本發明之範圍由申請專利範圍指示,而非前面描述。所有在權利要求等同之方法與範圍中之變化皆屬於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20‧‧‧通信裝置
200‧‧‧處理電路
210‧‧‧存儲單元
220‧‧‧通信介面單元
214‧‧‧程式碼
30、50‧‧‧進程
300、310、320、330、500、510、520、530‧‧‧步驟
90‧‧‧AP
92‧‧‧Wi-Fi裝置
900‧‧‧發射機
902‧‧‧信號生成器
904‧‧‧處理器
920‧‧‧信標接收模組
922‧‧‧能量檢測模組
924‧‧‧電源管理器。
第1圖係依據先前技術描述之節電模式之功耗示意圖; 第2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通信裝置之示意圖; 第3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進程之流程圖; 第4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對應喚醒信號之位串示意圖; 第5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進程之流程圖; 第6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不同節電模式之功率消耗示意圖; 第7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示意圖; 第8A-8B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兩階段喚醒操作示意圖; 第9圖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之AP與Wi-Fi裝置之硬體結構示意圖。

Claims (20)

  1. 一種喚醒信號發送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存取點,該喚醒信號發送方法包含: 發送一信標用於通知該無線通訊系統中之一Wi-Fi裝置;以及 向該Wi-Fi裝置發送喚醒信號,其中,該喚醒信號是用於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從該存取點接收一資料之二進位信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喚醒信號發送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生成具有一位串之該喚醒信號,其中該位串對應按照一預定間隔中一預定數量位元或按照一預定樣式之該喚醒信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喚醒信號發送方法,其中,向該Wi-Fi裝置發送該喚醒信號之步驟包含: 延長信標發送之一時間段;以及 在該時間段隨著該信標發送該喚醒信號至該Wi-Fi裝置。
  4. 一種喚醒信號接收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Wi-Fi裝置,該喚醒信號接收方法包含: 確定已接收信號是否是來自該無線通訊系統中一存取點之一喚醒信號,以生成一確定結果,其中,該喚醒信號是用於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從該存取點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以及 根據該確定結果,在一關閉模式與一休眠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當該Wi-Fi裝置處於該關閉模式時,將用於接收該資料之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中;並且當該Wi-Fi裝置處於該休眠模式時,將用於接收該資料之該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一揮發性記憶體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喚醒信號接收方法,其中,確定該已接收信號是否是來自該無線通訊系統中該存取點之該喚醒信號之步驟包含: 根據一位串,確定該已接收信號是否是該喚醒信號,其中,該位串對應按照一預定間隔之一預定數量位元或按照一預定樣式之該已接收信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喚醒信號接收方法,其中,根據該位串確定該已接收信號是否是該喚醒信號之步驟包含: 當該位串中複數個位元符合該預定間隔中之該預定數量位元時,或者當該位串符合該預定樣式時,確定該已接收信號是該喚醒信號;以及 當該位串中該複數個位元不符合該預定間隔中之該預定數量位元時,或者當該位串不符合該預定樣式時,確定該已接收信號不是該喚醒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喚醒信號接收方法,其中,根據該確定結果,在該關閉模式與該休眠模式之間進行切換之步驟包含: 當該確定結果指示該已接收信號不是該喚醒信號時,保持在該關閉模式; 當該確定結果指示該已接收信號是該喚醒信號,但該喚醒信號指示該Wi-Fi裝置不接收該資料時,保持在該關閉模式;以及 當該確定結果指示該已接收信號是該喚醒信號,但該喚醒信號指示該Wi-Fi裝置接收該資料時,從該關閉模式切換至該休眠模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喚醒信號接收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 在從該關閉模式切換至該休眠模式後,開啟一目標信標發送間隔時間計時器; 當該目標信標發送間隔時間計時器到時時,開啟一射頻組件,用於接收一交付傳輸指示資訊;以及 根據該交付傳輸指示資訊,在該關閉模式、該休眠模式以及喚醒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處於該喚醒模式之該Wi-Fi裝置持續開啟該射頻組件,用於從該存取點接收緩衝資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喚醒信號接收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 確定該交付傳輸指示資訊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存在來自該存取點之該緩衝資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喚醒信號接收方法,其中,根據該交付傳輸指示資訊,在該關閉模式、該休眠模式以及該喚醒模式之間進行切換之步驟包含: 當該交付傳輸指示資訊指示該Wi-Fi裝置存在來自該存取點之該緩衝資料時,將該休眠模式切換至該喚醒模式;以及 當該交付傳輸指示資訊指示該Wi-Fi裝置並不存在來自該存取點之該緩衝資料時,將該休眠模式切換至該關閉模式。
  11. 一種用於喚醒信號發送之存取點,位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中,該存取點包含: 一發射機,用於發送一信標以通知該無線通訊系統中之一Wi-Fi裝置,並且向該Wi-Fi裝置發送喚醒信號;以及 一信號生成器,耦接該發射機,用於生成該喚醒信號,其中,該喚醒信號是用於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從該存取點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用於喚醒信號發送之存取點,其中,該信號生成器生成具有一位串之該喚醒信號,其中,該位串對應按照一預定間隔中一預定數量位元或按照一預定樣式之該喚醒信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用於喚醒信號發送之存取點,其中,進一步包含: 一處理器,耦接該發射機,用於在該信標中設定網路分配向量參數以為喚醒信號發送預留時間,其中,該發射機在預留之該時間隨著該信標發送該喚醒信號至該Wi-Fi裝置。
  14. 一種用於喚醒信號接收之Wi-Fi裝置,位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中,該Wi-Fi裝置包含: 一能量檢測模組,用於確定該能量檢測模組之檢測器接收之信號是否是來自該無線通訊系統中一存取點之一喚醒信號,以生成一確定結果,其中,該喚醒信號是用於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從該存取點接收資料之二進位信號;以及 一電源管理器,耦接該能量檢測模組,用於根據該確定結果,在關閉模式與休眠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當該Wi-Fi裝置處於該關閉模式時,將用於接收該資料之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中;並且當該Wi-Fi裝置處於該休眠模式時,將用於接收該資料之該至少一個參數存儲在一揮發性記憶體中。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用於喚醒信號接收之Wi-Fi裝置,其中,該能量檢測模組根據一位串,確定該已接收信號是否是該喚醒信號,其中,該位串對應按照預定間隔之預定數量位元或按照預定樣式之該已接收信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於喚醒信號接收之Wi-Fi裝置,其中,當該位串中複數個位元符合該預定間隔中之該預定數量位元時,或者當該位串符合該預定樣式時,該能量檢測模組確定該已接收信號是該喚醒信號;以及當該位串中該複數個位元不符合該預定間隔中之該預定數量位元時,或者當該位串不符合該預定樣式時,該能量檢測模組確定該已接收信號不是該喚醒信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用於喚醒信號接收之Wi-Fi裝置,其中,當該確定結果指示該已接收信號不是該喚醒信號時,該電源管理器控制該Wi-Fi裝置保持在該關閉模式;當該確定結果指示該已接收信號是該喚醒信號,但該喚醒信號指示該Wi-Fi裝置不接收該資料時,該電源管理器控制該Wi-Fi裝置保持在該關閉模式;以及當該確定結果指示該已接收信號是該喚醒信號,但該喚醒信號指示該Wi-Fi裝置接收該資料時,該電源管理器控制該Wi-Fi裝置從該關閉模式切換至該休眠模式。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用於喚醒信號接收之Wi-Fi裝置,其中,在將該Wi-Fi裝置從該關閉模式切換至該休眠模式後,該電源管理器開啟一目標信標發送間隔時間計時器;當該目標信標發送間隔時間計時器到時時,該電源管理器開啟一射頻元件,用於接收一交付傳輸指示資訊;以及該電源管理器根據該交付傳輸指示資訊,在該關閉模式、該休眠模式以及喚醒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處於該喚醒模式之該Wi-Fi裝置持續開啟該射頻組件,用於從該存取點接收緩衝資料。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用於喚醒信號接收之Wi-Fi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 一信標接收模組,用於確定該交付傳輸指示資訊指示該Wi-Fi裝置是否存在來自該存取點之該緩衝資料。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用於喚醒信號接收之Wi-Fi裝置,其中,當該交付傳輸指示資訊指示該Wi-Fi裝置存在來自該存取點之該緩衝資料時,該電源管理器控制該Wi-Fi裝置從該休眠模式切換至該喚醒模式;以及當該交付傳輸指示資訊指示該Wi-Fi裝置並不存在來自該存取點之該緩衝資料時,該電源管理器控制該Wi-Fi裝置從該休眠模式切換至該關閉模式。
TW106111476A 2016-11-03 2017-04-06 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存取點以及Wi-Fi裝置 TWI6268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342,125 US20180124704A1 (en) 2016-11-03 2016-11-03 Method of Wake-up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15/342,125 2016-11-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745A true TW201818745A (zh) 2018-05-16
TWI626856B TWI626856B (zh) 2018-06-11

Family

ID=62022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1476A TWI626856B (zh) 2016-11-03 2017-04-06 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存取點以及Wi-Fi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24704A1 (zh)
CN (1) CN108024321A (zh)
TW (1) TWI6268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40230B1 (ko) * 2015-01-16 2021-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두 디바이스 간 근거리 통신을 자동으로 연결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458563B1 (ko) * 2018-02-12 2022-10-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백스캐터 통신을 사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SG10201805402YA (en) * 2018-06-22 2020-01-30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low power event monitoring
KR20200052131A (ko) * 2018-11-06 2020-05-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슬레이브 모듈
CN111417177B (zh) 2019-01-07 2022-04-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信号的传输方法、检测方法和设备
US11395221B2 (en) * 2019-11-13 2022-07-19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Wireless device power optimization utiliz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or machine learning
US11950016B2 (en) * 2020-04-15 2024-04-02 Mediatek Inc. Control method and circuitry of receiver
US11553424B2 (en) 2020-05-14 2023-01-10 Qualcommm Incorporated Fast wakeup signal detector
WO2021248419A1 (zh) * 2020-06-11 2021-12-16 深圳市南方硅谷半导体有限公司 新密码的更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220113982A1 (en) * 2020-10-09 2022-04-14 Arris Enterprises Llc Selective switching of an active partition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6456432A (zh) * 2021-12-31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6489749A (zh) * 2022-01-14 2023-07-25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信道来与基地台进行通讯的通讯电路及方法
CN117082552A (zh) * 2022-05-09 2023-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监听方法、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6760B2 (en) * 2008-09-12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 idle mode in a wireless device
US20110185208A1 (en) * 2010-01-28 2011-07-28 Apple Inc. Memory power reduction in a sleep state
US9232473B2 (en) * 2011-07-10 2016-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overhead wireless beacon timing
US9125152B2 (en) * 2011-08-16 2015-09-01 Utc Fire & Security Corporation Beacon synchronization in wifi based systems
US8879452B2 (en) * 2011-09-23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beacon reception
US9585091B2 (en) * 2012-08-17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 power wake up signal and operations for WLAN
US9191891B2 (en) * 2012-11-02 2015-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 power wake-up signal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s for WLAN
US9351250B2 (en) * 2013-01-31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w power wake up signal and operations for WLAN
CN104022842A (zh) * 2013-03-01 2014-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4023316B (zh) * 2013-03-01 2017-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US9572105B2 (en) * 2014-06-20 2017-02-14 Apple Inc. WLAN system with opportunistic transitioning to a low power state for power management
US9668204B2 (en) * 2014-09-19 2017-05-30 Qualcomm Inc. Collaborative demand-based dual-mode Wi-Fi network control to optimize wireless power and perform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24704A1 (en) 2018-05-03
TWI626856B (zh) 2018-06-11
CN108024321A (zh) 201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6856B (zh) 喚醒信號發送與接收之方法、存取點以及Wi-Fi裝置
CN108738109B (zh) 一种站点唤醒方法及站点
US9838864B2 (en) Power efficient availability advertising and discovery
US7689164B2 (en) Rela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201601279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n ultra low power signal with scheduled power save modes
CN107889199B (zh) 一种状态转换方法及装置
US2012009950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leep mode operation
US850913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gotiating sleep cycle setting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192979B1 (ko) 주파수 정보를 갖는 웨이크업 신호
CN108462985B (zh) 一种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729720B2 (e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JP3708095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093875B1 (ko) 송신된 프레임들에서의 에너지-절약 표시자
KR101976576B1 (ko) 무선랜에서 절전 방법 및 장치
US11849398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WO2020164143A1 (zh) 非连续接收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2292649B1 (ko) 저 전력 소비의 에너지 검출 방법 및 그 통신 장치
US20240179794A1 (en) Decreasing latency and saving power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