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7126A - 用於後續接收器之無線電力充電之設備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後續接收器之無線電力充電之設備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7126A
TW201817126A TW106119189A TW106119189A TW201817126A TW 201817126 A TW201817126 A TW 201817126A TW 106119189 A TW106119189 A TW 106119189A TW 106119189 A TW106119189 A TW 106119189A TW 201817126 A TW201817126 A TW 2018171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level
rechargeable
current
wireless pow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9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法蘭西斯科 卡羅伯蘭提
諾瓦克 威廉 亨利 三世 范
Original Assignee
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7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712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38Impedance-ma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將無線電力傳輸至複數個可充電裝置之設備及方法。該設備及方法包括及提供一無線電力傳輸器,該無線電力傳輸器包括一電力傳輸元件,該電力傳輸元件經組態以利用處於一第一位準之一電流,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一充電區域內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該設備及方法進一步包括及提供一控制器,該控制器用以偵測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的一後續可充電裝置,且在與該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之前將該電流自該第一位準調整至一預設位準。

Description

用於後續接收器之無線電力充電之設備及方法
所描述之技術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電力。更具體言之,本發明係針對與在無線電力磁場中容納後續接收器之偵測有關的裝置、系統及方法。
逐漸增加之數目及種類之電子裝置係經由可再充電電池供電。此等裝置包括行動電話、攜帶型音樂播放器、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電腦周邊裝置、通信裝置(例如,藍芽裝置)、數位攝影機、助聽器及其類似物。儘管電池技術已改進,但電池供電電子裝置愈來愈需要及消耗更多電力,進而常常需要再充電。可再充電裝置常常經由需要實體地連接至電源供應器之纜線或其他類似連接器的有線連接件進行充電。纜線及類似連接器有時可能不方便或繁瑣,且具有其他缺點。無線電力充電系統(例如)可允許使用者在無實體電連接的情況下對電子裝置充電及/或為電子裝置供電,由此減少操作電子裝置所需的組件之數目且簡化電子裝置的使用。如此,高效且安全地傳送電力以對可再充電電子裝置充電的無線充電系統及方法係合乎需要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包括待充電的電力傳輸單元(例如,充電裝置或傳輸器)及一或多個電力接收單元(例如,蜂巢式電話、膝上型電腦等)。接收單元可用於為耦接至接收單元的硬體及電路提供電力。可調整利用傳輸單元傳輸的電力位準來為接收單元有利地提供較佳的或足夠的電力。在偵測各種接收單元之組態之後,可能需要再調整傳輸電力位準。
提供一種用於以無線方式傳送電力的設備。該設備包含一無線電力傳輸器,該無線電力傳輸器包括電力傳輸元件,該電力傳輸元件經組態以利用處於第一位準之電流,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充電區域內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該設備進一步包含以操作方式耦接至電力傳輸元件且經組態以偵測安置在充電區域內的後續可充電裝置的控制器。該控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在與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之前將電流自第一位準調整至預設位準。 提供一種用於以無線方式傳送電力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利用處於第一位準之電流自電力傳輸元件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電力傳輸元件之充電區域內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偵測安置在充電區域內的後續可充電裝置。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與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之前將電流自第一位準調整至預設位準。 提供一種用於以無線方式傳送電力的設備。該設備包含用於利用處於第一位準之電流自電力傳輸元件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電力傳輸元件之充電區域內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的構件。該設備進一步包含用於偵測安置在充電區域內之後續可充電裝置的構件。該設備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與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之前將電流自第一位準調整至預設位準的構件。 提供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媒體包含在被執行時使設備利用處於第一位準之電流自電力傳輸元件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電力傳輸元件之充電區域內之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的程式碼。該媒體進一步包含在被執行時使設備偵測安置在充電區域內之後續可充電裝置的程式碼。該媒體進一步包含在被執行時使設備在與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之前將電流自第一位準調整至預設位準的程式碼。
下文結合隨附圖式所闡述之詳細描述意欲作為特定實施之描述,且不意欲表示可供實踐實施例之唯一實施。貫穿此描述所使用的術語「例示性」意謂「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且未必應解釋為比其他例示性實施較佳或有利。出於提供對所揭示實施的透徹理解的目的,詳細描述包括具體細節。在一些例子中,一些裝置係以方塊圖之形式予以展示。 可使用相同參考數字來識別在以下圖式中共有之圖式元件。 無線電力傳送可指在不使用實體電導體的情況下將與電場、磁場、電磁場或其他場相關聯之任何形式之能量自傳輸器傳送至接收器(例如,可經由自由空間傳送電力)。至無線場(例如,磁場或電磁場)之電力輸出可由「電力接收元件」接收、捕獲或耦合以實現電力傳送。 鬆散耦合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包括電力傳輸單元(例如,充電裝置或傳輸器)及待充電的一或多個電力接收單元(例如,蜂巢式電話、膝上型電腦等)。當電力接收單元自電力傳輸單元接收傳送電力時,傳輸器電力電流之位準對於位置有利的電力接收單元而言可能過高。因此,電力傳輸單元可降低傳輸電力電流位準。然而,經降低之傳輸電力電流位準對於需要加入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的後續額外電力接收單元而言可能係不足的。因而,期望為後續額外電力接收單元提供足夠的電力以使後續額外電力接收單元能由電力傳輸單元確認及恰當地充電。 圖1為根據說明性實施例之無線電力傳送系統100之功能方塊圖。可將輸入電力102自電源(在此圖中未展示)提供至傳輸器104以產生用於進行能量傳送之無線(例如,磁或電磁)場105。接收器108可耦合至無線場105且產生輸出電力110以供儲存或由耦接至輸出電力110之裝置(在此圖中未展示)消耗。傳輸器104及接收器108可分隔距離112。傳輸器104可包括用於將能量傳輸/耦合至接收器108的電力傳輸元件114。接收器108可包括用於接收或捕獲/耦合自傳輸器104傳輸之能量的電力接收元件118。 在一個說明性實施例中,傳輸器104及接收器108可根據相互諧振關係而組態。當接收器108之諧振頻率與傳輸器104之諧振頻率實質上相同或極為接近時,傳輸器104與接收器108之間的傳輸損耗減少。因而,可在較大距離內提供無線電力傳送。因此,諧振電感耦合技術可允許改良在各種距離內且在多種電感式電力傳輸及接收元件組態之情況下的效率及電力傳送。 在某些實施例中,無線場105可對應於傳輸器104之「近場」。近場可對應於其中存在由電力傳輸元件114中之電流及電荷產生之強反應場的區域,該等強反應場最低限度地將電力輻射遠離電力傳輸元件114。近場可對應於在電力傳輸元件114之大約一個波長(或其一部分)內的區域。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將無線場105中之能量的大部分耦合至電力接收元件118而非將大部分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傳播至遠場來進行高效的能量傳送。 在某些實施中,傳輸器104可輸出具有與電力傳輸元件114之諧振頻率對應之頻率的時變磁(或電磁)場。當接收器108在無線場105內時,時變磁(或電磁)場可誘發電力接收元件118中之電流。如上文所描述,若電力接收元件118經組態為在電力傳輸元件114之頻率下諧振之諧振電路,則能量可高效地傳送。在電力接收元件118中誘發之交流電(AC)信號可經整流以產生直流(DC)信號,可提供該DC信號以充電或供電負載。 圖2為根據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之無線電力傳送系統200的功能方塊圖。系統200可包括傳輸器204及接收器208。傳輸器204(在本文中亦稱為電力傳送單元,PTU)可包括傳輸電路206,該傳輸電路可包括振盪器222、驅動器電路224及前端電路226。振盪器222可經組態以在所要頻率下產生振盪器信號,所要頻率可回應於頻率控制信號223而調整。振盪器222可為驅動器電路224提供振盪器信號。驅動器電路224可經組態以基於輸入電壓信號(VD)225在(例如)電力傳輸元件214之諧振頻率下驅動電力傳輸元件214。驅動器電路224可為開關放大器,其經組態以自振盪器222接收方波並且輸出正弦波。 前端電路226可包括濾波器電路,該濾波器電路經組態以濾除諧波或其他不合需要之頻率。前端電路226可包括匹配電路,該匹配電路經組態以將傳輸器204之阻抗匹配至電力傳輸元件214之阻抗。如下文將更詳細地解釋,前端電路226可包括調諧電路,從而與電力傳輸元件214形成諧振電路。由於驅動電力傳輸元件214,電力傳輸元件214可產生無線場205,以無線方式輸出足夠位準的電力來為電池236充電或以其他方式為一負載供電。 傳輸器204可進一步包括控制器240,該控制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耦接至傳輸電路206且經組態以控制傳輸電路206之一或多個態樣,或實現與管理電力之傳送有關的其他操作。控制器240可為微控制器或處理器。控制器240可實施為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控制器240可以可操作的方式直接地或間接地連接至傳輸電路206之各組件。控制器240可進一步經組態以自傳輸電路206之各組件接收資訊且基於所接收之資訊進行計算。控制器240可經組態以產生用於各組件的控制信號(例如,頻率控制信號223),該等控制信號可調整該組件之操作。因而,控制器240可經組態以基於藉由控制器執行之操作的結果來調整或管理電力傳送。傳輸器204可進一步包括記憶體(未圖示),該記憶體經組態以儲存資料,諸如用於使控制器240執行特定功能(諸如與無線電力傳送之管理有關的功能)的指令。 接收器208(在本文中亦稱為電力接收單元,PRU)可包括接收電路210,該接收電路可包括前端電路232及整流器電路234。前端電路232可包括匹配電路,該匹配電路經組態以將接收電路210之阻抗匹配至電力接收元件218之阻抗。如下文將解釋,前端電路232可進一步包括調諧電路,從而與電力接收元件218形成諧振電路。如圖2中所示,整流器電路234可自AC電力輸入產生DC電力輸出來為電池236充電。接收器208及傳輸器204可另外在單獨通信頻道219(例如,藍芽、紫蜂、蜂巢式等)上通信。或者,接收器208及傳輸器204可使用無線場205之特性經由頻帶內發信號來通信。 接收器208可經組態以判定由傳輸器204傳輸及由接收器208接收的電量是否適於為電池236充電。在某些實施例中,傳輸器204可經組態以產生具有直接場耦合係數(k)的主要非輻射場,用於提供能量傳送。接收器208可直接耦合至無線場205且可產生輸出電力以供儲存或由耦接至輸出或接收電路210之電池(或負載)236消耗。 接收器208可進一步包括控制器250,該控制器以類似上文所描述之傳輸控制器240之方式組態,以用於管理無線電力接收器208之一或多個態樣。接收器208可進一步包括記憶體(未圖示),該記憶體經組態以儲存資料,諸如用於使控制器250執行特定功能(諸如與無線電力傳送之管理有關的功能)的指令。 如上文所論述,傳輸器204及接收器208可分隔一段距離且可根據相互諧振關係組態以最小化傳輸器204與接收器208之間的傳輸損耗。 圖3為根據說明性實施例之圖2之傳輸電路206或接收電路210的一部分的示意圖。如圖3中所說明,傳輸或接收電路350可包括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及調諧電路360。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亦可稱為或經組態為天線或「環形」元件。術語「電力傳輸元件」及「電力接收元件」通常指可各自以無線方式輸出或接收用於耦合至另一天線或元件之能量的組件。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在本文中亦可稱為或經組態為「磁性」天線或感應線圈、諧振器或諧振器之部分。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亦可稱為經組態以無線方式輸出或接收電力之一類線圈或諧振器。如本文中所使用,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為經組態以無線方式輸出及/或接收電力之一類「電力傳送組件」的實例。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可包括空氣芯或實體芯,諸如鐵芯(在此圖中未展示)。 當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經組態為與調諧電路360諧振的諧振電路或諧振器時,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之諧振頻率可基於電感及電容。電感可僅為由形成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的線圈及/或其他電感器產生的電感。電容(例如,電容器)可由調諧電路360提供以在所要諧振頻率下形成諧振結構。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調諧電路360可包含電容器354及電容器356,該等電容器可被添加至傳輸及/或接收電路350以形成諧振電路。 調諧電路360可包括其他組件,從而與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形成諧振電路。作為另一非限制性實例,調諧電路360可包括電容器(未圖示),該電容器平行置放於傳輸及/或接收電路350之兩個端子之間。其他設計仍係可能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前端電路226中的調諧電路可具有與前端電路232中之調諧電路相同的設計(例如,360)。在其他實施例中,前端電路226可使用與前端電路232不同的調諧電路設計。 對於電力傳輸元件,具有實質上對應於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之諧振頻率之頻率的信號358可為至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之輸入。對於電力接收元件,具有實質上對應於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之諧振頻率之頻率的信號358可為來自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352之輸出。儘管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可大體上係針對諧振無線電力傳送,但一般技術者將瞭解,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可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非諧振實施中。 圖4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無線電力傳送系統480,該無線電力傳送系統包括電力傳輸單元「PTU」404(例如,提供無線充電的電力傳輸單元)及一或多個電力接收單元「PRU」484(例如,為無線可充電裝置的電力接收單元)。PTU 404可繞著一空間或區域產生磁場能量,該空間或區域在下文稱為充電區域406。磁場能量耦合至PRU 484。PRU 484可將自PTU 404接收的磁場能量轉換成電能。PRU 484可包括諸如蜂巢式電話、攜帶型音樂播放器、電腦、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電腦周邊裝置、通信裝置(例如,藍芽裝置)、數位攝影機、助聽器(及其他醫療裝置)等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PRU 484可連接至吸收電能的待充電之裝置。在另一實施例中,待充電之裝置可整合至PRU 484。出於為PRU 484充電的目的,PRU 484可置放於PTU 404上。在一個實施例中,PTU 404及PRU 484可經由藍芽低能量(BLE)鏈路通信。 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電力傳送系統480進一步包括處於不利位置的PRU 486(例如,頭戴式耳機、物聯網(IOT)裝置、智慧型電話等),PRU 486可經組態以具有較小元件或天線。處於不利位置的PRU 486亦可經組態為具有較小接收線圈的較小裝置,此意謂在較小區域內平均磁場。或者,處於不利位置的PRU 486可為類似於PRU 484的裝置,該PRU 484配置於PTU 404中較不利的位置,諸如位於由PTU 404產生的磁場能量之邊緣區域附近。處於不利位置的PRU 486可觀測到更多磁場中的變化,且因此可觀測到處於不利位置的PRU 486處所產生的電壓的更廣範圍的變化。因此,在不均勻場及操作電流之極值下,處於不利位置的PRU 486可發現電壓如此低以至於處於不利位置的PRU 486無法啟動,或電壓如此高以至於PRU 486可能受損。 在下文進一步描述之一個實施例中,PTU 404經組態以調整傳輸電流,進而增大磁場能量之強度,以使PRU 486啟動及與PTU 404通信。一旦建立PTU 404與PRU 486之間的通信,PRU 486即可協商有利的磁場能量強度,以用於進行有利的無線充電。 圖5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可用於圖1之無線電力傳送系統中的PTU 504(諸如PTU 404)之功能方塊圖。PTU 504可經由用以轉換建築物中存在的AC電力的多個電源(例如,AC-DC轉換器(未圖示))接收電力,經由用以將DC電源轉換成適合於PTU 504的電壓之DC-DC轉換器(未圖示)接收電力,或直接自習知DC電源(未圖示)接收電力。 PTU 504可包括用於繞著一空間或區域(稱為充電區域)產生電磁或磁場能量的電力傳輸元件514。電力傳輸元件514可為傳輸線圈(例如,感應線圈)或任何其他合適的裝置來以無線方式輸出電力,且經組態以利用處於各種位準之電流,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充電區域內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 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電力傳輸元件514(或另一天線)可將電力傳輸至在充電區域內、靠近充電區域或圍繞充電區域的接收器裝置(例如,PRU 484/486)。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電力傳輸元件514(或另一天線)可自PRU 484/486接收關於PRU已接收的電量的確認消息。如下文所述,電力傳輸元件514(或另一天線)亦可自PRU 484/486接收關於PRU 484/486之各種功能及規格的資訊。電力傳輸元件514(或另一天線)亦可自PRU 484/486接收PRU 484/486經完全或部分充電的確認。在一個實施例中,電力傳輸元件514(或另一天線)可經由藍芽低能量(BLE)鏈路與PRU 484/486通信。 PTU 504可進一步包括傳輸電路506。傳輸電路506可包括用於產生振盪信號(例如,AC信號)的振盪器523。傳輸電路506可經由AC信號將AC電力提供至電力傳輸元件514,使得繞著電力傳輸元件514產生磁場能量。PTU 504可在任何合適的頻率(例如,6.78 MHz ISM頻帶)下操作。 傳輸電路506可包括用於將傳輸電路506之阻抗(例如,50歐姆)匹配至電力傳輸元件514之阻抗的固定阻抗匹配電路509。傳輸電路506亦可包括低通濾波器(LPF)508,該低通濾波器經組態以將諧波發射降低至防止PRU 484/486發生自干擾的位準。其他例示性實施例可包括不同濾波器拓樸,諸如當通過其他濾波器時減少特定頻率的陷波濾波器。傳輸電路506可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驅動AC信號的驅動器電路524。其他例示性實施例可包括自適應性阻抗匹配,該自適應性阻抗匹配可基於可測量的傳輸量度改變,諸如將電力輸出至電力傳輸元件514或將DC電流輸出至驅動器電路524。傳輸電路506可進一步包含離散裝置、離散電路及/或組件之整合總成。自電力傳輸元件514的例示性AC電力輸出可為0.3瓦特至20瓦特,或亦可為更高或更低的值。 傳輸電路506可進一步包括控制器515,該控制器經組態用於(除其他功能外)在PRU 484/486之傳輸階段(或工作循環)期間選擇性地啟用振盪器523。控制器515亦可經組態以調整振盪器523之頻率或相位。調整傳輸路徑中的振盪器523及相關電路之相位可允許減少頻帶外發射,尤其是當自一頻率向另一頻率轉變時。控制器515亦可經組態以調整振盪器523之輸出電力位準以實施用於與PRU 484/486互動的通信協定。 控制器515亦可經組態以基於其自傳輸電路506中之其他組件發送及接收的資料進行計算。供彼等計算之用,傳輸電路506亦可包括用於臨時或永久地儲存資料的記憶體570。記憶體570亦可儲存PTU 504及/或PRU 484/486之組件之各種規格,供下文所述之計算之用。 控制器515可經組態以搜集及追蹤關於可與PTU 504相關聯的PRU 484/486之行蹤及狀態之資訊。因此,傳輸電路506可包括目前狀態偵測器580(例如,阻抗偵測器、運動偵測器等)以當PRU進入充電區域時偵測PRU 484/486之初始目前狀態。偵測PRU 484/486會啟用PTU 504。目前狀態偵測器580可經由電力傳輸元件514或圖5中未展示之另一合適天線偵測PRU 484/486。控制器515可回應於來自目前狀態偵測器580之目前狀態信號來調整進入驅動器電路524的電量。電力傳輸元件514隨後可產生用於將電力傳送至PRU 484/486的磁場能量。 傳輸電路506可進一步包括用於監視流至驅動器電路524的電流的負載感測電路516,PRU 484/486之存在或不存在可影響該電流。控制器515亦可經組態以感測或偵測驅動器電路524上的負載變化以判定是否啟用振盪器523。 傳輸電路506可進一步包括通信電路520,該通信電路包括用於參加與PRU的低功率通信的天線522。藉助於實例,通信電路520可與包括藍芽低能量(BLE)的若干通信標準中之一者相容。通信電路520可進一步促進根據與行業標準(諸如AIRFUEL ALLIANCE標準)相容的協定進行的通信。天線522在此處經由通信電路520以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器515,使得由控制器515發送的信號可產生由天線522接收的信號,及/或由天線522發送的信號可產生由控制器515接收的信號。 圖6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可用於圖1之無線電力傳送系統中的PRU 484/486(圖4)之功能方塊圖。PRU 484/486可包括接收電路610,該接收電路包含PRU 484之各種組件。接收電路610可包括用於自電力傳輸元件(例如,圖5之電力傳輸元件514)接收電力的電力接收元件618。PRU 484/486可進一步耦接至負載650以用於向其提供所接收的電力。負載650可在PRU 484/486外部,或負載650可整合至PRU 484/486(未圖示)中。如下文所述,接收電路610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協調PRU 484/486之程序的處理器616。 電力接收元件618可經調諧以在類似頻率下或在指定頻率範圍內諧振,如電力傳輸元件514(圖5)一樣。電力接收元件618可與電力傳輸元件514尺寸類似,或可基於負載650之尺寸而大小不同。在一個實施例中,電力接收元件618可經由藍芽低能量(BLE)鏈路與電力傳輸元件514通信,從而允許PRU 484將回饋資料發送至PTU 504。回饋資料可允許PTU 504改變其磁場強度,從而調整傳送至PRU 484的電能。 為了將電力傳輸至負載650,可將來自電力傳輸元件514的能量以無線方式傳播至電力接收元件618,且隨後經由接收電路610之剩餘部分耦合至負載650。為了更高效的電力傳送,接收電路610可將阻抗匹配提供至電力接收元件618。接收電路610可包括電力轉換電路606,該電力轉換電路用於將接收到的AC能量源轉換成充電電力以供負載650使用。電力轉換電路606可包括AC-DC轉換器620以藉由輸出電壓將在電力接收元件618處接收的磁場能量整流成非交流電力。AC-DC轉換器620可為部分或完全整流器、調節器、橋接器、倍增器、線性或開關轉換器等。電力轉換電路606亦可包括DC-DC轉換器622(或其他電力調節器)以將經整流的AC能量信號轉換成與負載650相容的能量電位(例如,電壓)。 接收電路610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將電力接收元件618連接至電力轉換電路606或將電力接收元件618與電力轉換電路606斷開連接的開關電路612。將電力接收元件618與電力轉換電路606斷開連接可暫時中止負載650之充電及/或改變由PTU 504所見的負載650。當PTU 504充電場中存在多個PRU 484時,處理器616可經組態以分時多工(例如,切換)一或多個PRU 484之加載及卸載以使其他PRU 484能更高效地耦接至PTU 504。 在PTU 504與PRU 484之間的進一步通信可包括利用耦合場進行頻帶內發信號。PTU 504可利用所傳輸信號之開/關鍵以調整能量在近場中是否可用。PRU 484可將能量的此等變化解釋為來自PTU 504的訊息。自接收器側,PRU 484可利用電力接收元件618之調諧及去調諧來調整自該場接受之電量。在一些情況下,可經由開關電路612實現調諧及去調諧。PTU 504可偵測該場所使用的電力的差異,且將此等變化解釋為來自PRU 484的訊息。可採用傳輸電力及負載650行為之其他形式的調變。 接收電路610可進一步包括信令及信標偵測器電路614以識別所接收的能量波動,該等能量波動可為自PTU 504至PRU 484之資訊信令。處理器616可監視信令及信標偵測器電路以判定信標狀態及擷取自PTU 504發送的訊息。此外,信令及信標偵測器電路614可用於偵測經減少之AC信號能量(例如,信標信號)之傳輸。信令及信標偵測器電路614可進一步將經減少之AC信號能量整流成足夠的電力用於喚醒在接收電路610內的未充電抑或電力耗盡電路,以便組態接收電路610用於無線充電。 接收電路610可進一步包括通信電路624,該通信電路包括用於參加與PRU的低功率通信的天線626。藉助於實例,通信電路624可與若干通信標準(包括藍芽低能量(BLE))中之一者相容。通信電路624可進一步促進根據與行業標準(諸如AIRFUEL ALLIANCE)相容的協定進行通信。 圖7為根據一實施例之無線電力傳輸器之傳輸電流時序圖,其說明無線電力傳送至無線可充電裝置。在圖7中,y軸說明被提供至電力傳輸元件514(圖5)的電流位準,該等電流位準對應於PTU之充電區域中產生的相對量之無線磁場能量。x軸說明時間。 PTU 504(圖5)藉由進入電力儲存狀態702起始無線電力傳輸之方法700。電力儲存狀態702為一週期,在該週期內,控制器515使得由電力傳輸元件514產生阻抗判定脈衝及起動充電脈衝,該等脈衝可具有變化的電力位準以評估PTU 504之充電區域。阻抗判定脈衝對應於「短信標」信號,且起動充電脈衝對應於「長信標」信號。短信標提供足夠的電力以進行阻抗判定,但與充電電力相比電力較少,亦即,提供的電力不足以為充電區域中的可充電裝置充電。可間歇性地或週期性地傳輸此等短信標(例如,以一電流位準驅動電力傳輸元件514,持續整個工作循環之一小部分)。長信標提供的電量在短信標電力位準與充電電力之間,且足以起動充電區域中的可充電裝置之通信電路以使可充電裝置能夠與傳輸長信標之裝置(例如,PTU 504)建立通信鏈路。電力傳輸元件514在電力儲存狀態702內傳輸短信標703至712。在處於電力儲存狀態時,控制器515經組態以偵測/判定阻抗變化或發生在充電區域中的任何負載調變。PTU 504(例如,控制器515)經組態以偵測對PTU 504呈現的阻抗變化。若在表示(例如)第一PRU(例如,第一可充電裝置)的充電區域中偵測到阻抗變化(例如,高於臨限值)或負載目前狀態,則電力傳輸元件514產生長信標,諸如長信標714至718。長信標可與短信標串接,以使得第一PRU 484處的通信電路624(圖6)給與其低電力無線通信電路624能量。 更具體言之,電力傳輸元件514傳輸短信標712,且控制器515在時間720偵測到阻抗變化。PTU 504隨後傳輸長信標718,從而允許第一可充電裝置(PRU)484使通信電路624及控制器616通電。在時間722,通信電路520自第一可充電裝置(PRU)484接收回應(例如,公告)。一旦藉由通信電路520接收來自PRU 484的公告,電力儲存狀態702就結束,且低電力狀態724開始。在低電力狀態724期間,控制器515經組態以將電力位準維持時間週期726,在此期間第一可充電裝置(PRU)484(圖4)參加向PTU 504註冊的程序。註冊程序允許第一可充電裝置(PRU)484與PTU 504彼此交換狀態及功能。當註冊程序在時間728結束時,控制器515自低電力狀態724轉變至電力傳送狀態730。在電力傳送狀態730期間,控制器515經組態以調整至電力傳輸元件514之電流位準,以提供充電區域中的高效電力位準,該充電區由第一可充電裝置(PRU)484及控制器515不斷進行評估。在程序(例如,諸如AIRFUEL ALLIANCE的行業標準中的程序)合作性地調整電力傳輸元件中的電流以適應於更高效的值時,控制器515最初在週期734內提供預設電流位準732。回應於本實例中之合作評估,控制器515判定在週期738內將被提供至電力傳輸元件514的電流減小至第一經調整的位準736。進一步回應於本實例中之合作評估,控制器515判定在週期742內將被提供至電力傳輸元件514的電流減小至第二經調整的位準740。在電力傳送狀態730期間,此評估程序可不斷發生。在本實例中,控制器515判定在一持續週期內將被提供至電力傳輸元件514的電流進一步減小至最終經調整的位準744。 在電力傳送狀態730期間,控制器515經組態以經由偵測阻抗變化或經由其他偵測技術繼續識別置放於充電區域中的任何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之目前狀態。通常,置放於充電區域中的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圖4)將接收足夠的場能量以使對應的低功率通信電路624(圖6)通電,從而識別其自身及協商電力傳輸元件中之折衷的電流位準,進而有利地為第一可充電裝置(PRU)484及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兩者充電。然而,當用於以無線方式將電力傳輸至第一可充電裝置(PRU)484的電流位準減少至(例如)位準744時,多種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可能接收不到足夠的無線電力位準來喚醒PTU 504之通信電路520及與PTU 504之通信電路520通信。或者,可將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置放於充電區域內的位置中,該位置提供的無線電力位準不足以喚醒PTU 504及與PTU 504通信。具體言之,較小的後續可充電裝置可具有較小的接收線圈,此意謂用於平均H場的區域較小。因此,較小的後續可充電裝置可發現H場的更多變化,且因此可發現後續可充電裝置處之電壓的更廣範圍的變化。在不均勻場及操作電流之極值處,後續可充電裝置可發現自電力傳輸元件電流之位準的電壓足夠低以防止後續可充電裝置啟動,或發現自電力傳輸元件電流之位準的電壓如此高以至於可產生損害。 根據方法700,當控制器515在時間746經由(例如)偵測可充電區域中的阻抗變化來偵測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時,控制器515在週期748內經由電力傳輸元件514將電流恢復至預設電流位準732,從而允許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使通信電路624及控制器616通電。控制器515將電力位準維持時間週期748,在此期間,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參加經由通信電路520及控制器515向PTU 504註冊的程序。註冊程序允許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與PTU 504彼此交換狀態及功能。當註冊程序在時間750結束時,在處於電力傳送狀態730時,控制器515經組態以調整至電力傳輸元件514之電流位準,從而在充電區域中為第一可充電裝置484及後續可充電裝置486兩者提供高效電力位準。繼續,在程序(例如,諸如AIRFUEL ALLIANCE的行業標準中的程序)合作性地調整電力傳輸元件中的電流以適應於更高效的值時,控制器515在週期752內提供預設電流位準732。回應於本實例中之合作評估,控制器515在週期756內將被提供至電力傳輸元件514的電流減小至第一經調整的位準754。進一步回應於本實例中之合作評估,控制器515判定在持續週期內將被提供至電力傳輸元件514的電流減小至第二經調整的位準758。在電力傳送狀態730期間,此評估程序可不斷發生。 圖8說明用於控制器515(圖5)為無線可充電裝置提供無線電力的例示性方法之流程圖800,該等無線可充電裝置包括當另一可充電裝置之無線充電在進行中時置放於充電區域中的後續可充電裝置。在區塊802處,該方法開始:PTU 504為第一可充電裝置(PRU)484充電,且隨後另外以無線方式為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充電。在區塊804處,控制器515執行初始起動及特定實施可能獨有的組態程序。在區塊806處,出於偵測對電力傳輸元件514呈現的阻抗變化(由充電區域中可充電裝置之置放位置所引起)的目的,PTU 504之控制器515發起短信標703至712(圖7)。在決策區塊808處,控制器515判定負載變化(例如,高於臨限值的阻抗變化)是否已發生。若沒有發生負載變化,則在區塊810處,控制器515停用短信標,且在區塊806處重新啟用。 若在決策區塊808處,控制器515偵測到與將第一可充電裝置(PRU)置放於充電區域406內相符的負載變化,則在區塊812處,出於為偵測到的可充電裝置(PRU)484提供足夠的電力以啟動及回應於(例如,發送公告至)PTU 504之通信電路520的目的,控制器515啟用長信標714至718。在決策區塊814處,控制器515判定是否經由通信電路520接收公告。若未接收到公告,則在區塊816處,控制器515停用長信標。若自可充電裝置(PRU)484接收到公告,則如在區塊818中所指示,控制器515擴展長信標,此舉使得第一可充電裝置(PRU)484有足夠電力來向PTU 504註冊。 在區塊820處,控制器515將通過PTU 504之電力傳輸元件或傳輸線圈的電流量之位準設定為預設量ITX _ default 。預設電流位準隨著不同的電力傳輸元件大小、充電區域尺寸及可充電裝置(PRU)之功能而改變。通常,預設電流位準足以使置放在充電區域內的任何位置的可充電裝置(PRU)484/486啟動且以(例如)至PTU 504之公告作出回應。預設電流位準可指預定的或以其他方式特別設定或固定的電流位準,如本文所描述,該電流位準可在初始狀態期間使用或恢復至偵測到後續裝置之時。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中,預設電流位準可為獨立於自充電區域中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或PRU之回饋的預定位準。在區塊822處,電力傳輸元件514基於傳輸電流ITX 之位準產生在充電區域內的磁場。最初,ITX 將為預設ITX ,然而,可將ITX 調整至如本文所描述之其他位準。由ITX 產生的場使得充電區域中的可充電裝置(PRU)能夠充電或通電。 在決策區塊824處,控制器515判定可充電裝置(PRU)之無線充電是否完成。可充電裝置(PRU)可使用發信號技術以請求控制器515暫時中止產生用於無線充電的場。由於控制器515禁止電力傳送,無線充電隨後可在區塊826處結束。若在決策區塊824處,控制器515判定充電未完成,則在區塊828處,控制器515週期性地監視負載變化,該等負載變化對應於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被置放於PTU 504之充電區域中的偵測(例如,判定對無線電力傳輸元件514呈現的阻抗變化是否高於臨限值)。若未偵測到負載變化,則在決策區塊830處,控制器515判定在可充電裝置(PRU)與PTU 504之間是否已協商對傳輸電流ITX 的調整。若沒有尚未完成的調整,則在區塊822處繼續充電。若在決策區塊830處,控制器515識別到對傳輸電流ITX 協商的調整,則在區塊832處,控制器515調整電力傳輸元件514之傳輸電流ITX ,且在區塊822處以經調整的傳輸電流ITX 繼續充電。此經調整的傳輸電流ITX 可對應於不同於預設位準的第一位準,該預設位準回應於經由通信電路520接收之電力之任何變化請求而調整。 當在決策區塊828處,控制器515識別到與將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置放於PTU 504之充電區域中相符的負載變化時,隨後控制器515在區塊834處將傳輸電流ITX 調整至預設位準,進而提供足夠的場以使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啟動及回應。舉例而言,控制器515將電流調整至預設位準達一段足夠的時間以使後續可充電裝置能夠與PTU 504通信。在區塊836處,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參加經由通信電路520向控制器515註冊的程序。另外,在可充電區域內的可充電裝置(PRU)之充電隨後繼續在區塊822中充電,但在ITX 之預設電流位準下而非在任何預先調整的電流位準下。舉例而言,在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已註冊之後,可在可充電裝置484與可充電裝置486之間發生進一步通信,且控制器515可基於包括後續可充電裝置(PRU)486的多個可充電裝置之功能,將電流調整至第二電流位準(例如,不同於預設位準且不同於在置放後續裝置之前提供的電流之位準)。如上所述,當後續(第二、第三或更多)可充電裝置(PRU)486置放於PTU 504之可充電區域內,且當前充電的可充電裝置(PRU)484已協商小於預設傳輸電流的經調整之傳輸電流ITX 時,對於位置不佳的可充電裝置(PRU)而言或對於可具有較小或能力較低的接收電路的可充電裝置(PRU)而言,產生的磁場可能不足。本實施例將傳輸電流恢復至至少預設位準,以使得處於不利位置的可充電裝置(PRU)能夠啟動及回應。當ITX 之經調整的電流位準相當大且對於新近添加的可充電裝置(PRU)(其可具有更敏感的接收電路,或可置放於局部場相對較高的區域中)而言產生的磁場可能過度時,可能出現類似情況。在此情況下,可充電裝置(PRU)之內部保護電路可防止恰當啟用充電電路。同樣在此情況下,在偵測裝置之後,例如藉由控制器515將ITX 之電流位準還原至預設值,因此實現裝置之恰當註冊。 圖9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於以無線方式充電複數個無線可充電裝置的方法之流程圖900。方法900可包括在標準的無線充電標準(包括AIRFUEL ALLIANCE)內,當藉由其他當前以無線方式充電的可充電裝置調整傳輸電流ITX 時,該標準可阻止處於不利位置的可充電裝置恰當地啟動及回應。方法900在902及在區塊904處開始,PTU 504在第一位準下自電力傳輸元件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電力傳輸元件之充電區域內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PRU)提供電力。在區塊906處,PTU 504偵測安置在充電區域內的後續可充電裝置(PRU)。在區塊908處,在與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之前,PTU 504將電流自第一位準調整至預設位準。 如上所述,預設位準使得置放在整個充電區域上的所有相容的可充電裝置能夠與裝置通信。例如可藉由控制器515將電流調整至預設位準達一段足夠的時間使得後續可充電裝置能夠與PTU 504通信。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及後續可充電裝置可利用一或多個無線通信介面行業標準(包括藍芽低能量(BLE)介面)經由BLE介面525與PTU 504通信。在區塊906中的偵測亦可包括電力傳輸元件之電流的負載感測。 上文所描述之方法之各種操作可由能夠執行該等操作之任何合適構件(諸如,各種硬體及/或軟體組件、電路及/或模組)來執行。通常,諸圖中所說明之任何操作可藉由能夠執行該等操作之對應功能構件來執行。 可使用多種不同技藝及技術中之任一者表示資訊及信號。舉例而言,可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性粒子、光場或光學粒子或其任何組合來表示在貫穿以上描述中可能引用之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及碼片。 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實施例而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區塊可被實施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兩者之組合。為清楚地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互換性,已在上文就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模組、電路及區塊之功能性對其加以大體描述。將此功能性實施為硬體或軟體取決於特定應用及強加於整個系統之設計約束。可針對各特定應用而以變化方式來實施所描述功能性,但此等實施決策不應解譯為導致脫離實施例之範疇。 可藉由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之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結合本文中揭示之實施例所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還可實施為計算裝置的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類組態。 結合本文揭示之實施例所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及功能之區塊可直接以硬體、以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或以兩者之組合實施。若以軟體實施,則該等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有形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有形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而傳輸。軟體模組可駐存於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ROM)、電可程式化ROM(EPRO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ROM (EEPROM)、暫存器、硬碟、抽取式磁碟、CD ROM或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之儲存媒體中。儲存媒體耦接至處理器,使得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並將資訊寫入至儲存媒體。在替代方案中,儲存媒體可整合至處理器。如本文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現資料,而光碟用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現資料。以上各者之組合亦可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駐存於ASIC中。 為了概述本發明之目的,本文中已描述某些態樣、優點及新穎特徵。根據任一具體實施例未必可獲得所有此類優點。因此,可以達成或最佳化如本文中所教示之一個優點或優點群組而未必達成如可在本文中教示或建議之其他優點的方式來實施或實行態樣。 上文所描述之實施例的各種修改將顯而易見,且本文所定義之一般原理可在不背離精神或範疇的情況下應用於其他實施例。因此,本發明態樣並不意欲限於本文中所展示的實施例,而應符合與本文中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相一致的最廣泛範疇。
100‧‧‧無線電力傳送系統
102‧‧‧輸入電力
104‧‧‧傳輸器
105‧‧‧無線場
108‧‧‧接收器
110‧‧‧輸出電力
112‧‧‧距離
114‧‧‧電力傳輸元件
118‧‧‧電力接收元件
200‧‧‧無線電力傳送系統
204‧‧‧傳輸器
205‧‧‧無線場
206‧‧‧傳輸電路
208‧‧‧接收器
210‧‧‧接收電路
214‧‧‧電力傳輸元件
218‧‧‧電力接收元件
219‧‧‧單獨通信頻道
222‧‧‧振盪器
223‧‧‧頻率控制信號
224‧‧‧驅動器電路
225‧‧‧輸入電壓信號
226‧‧‧前端電路
232‧‧‧前端電路
234‧‧‧整流器電路
236‧‧‧電池(或負載)
240‧‧‧傳輸控制器
250‧‧‧控制器
350‧‧‧傳輸及/或接收電路
352‧‧‧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
354‧‧‧電容器
356‧‧‧電容器
358‧‧‧信號
360‧‧‧調諧電路
404‧‧‧電力傳輸單元(PTU)
406‧‧‧充電區域
480‧‧‧無線電力傳送系統
484‧‧‧可充電裝置(PRU)
486‧‧‧後續可充電裝置(PRU)
504‧‧‧電力傳輸單元(PTU)
506‧‧‧傳輸電路
508‧‧‧低通濾波器(LPF)
509‧‧‧固定阻抗匹配電路
514‧‧‧電力傳輸元件
515‧‧‧控制器
516‧‧‧負載感測電路
520‧‧‧通信電路
522‧‧‧天線
523‧‧‧振盪器
524‧‧‧驅動器電路
570‧‧‧記憶體
580‧‧‧目前狀態偵測器
606‧‧‧電力轉換電路
610‧‧‧接收電路
612‧‧‧開關電路
614‧‧‧信令及信標偵測器電路
616‧‧‧處理器/控制器
618‧‧‧電力接收元件
620‧‧‧AC-DC轉換器
622‧‧‧DC-DC轉換器
624‧‧‧通信電路
626‧‧‧天線
650‧‧‧負載
700‧‧‧方法
702‧‧‧電力儲存狀態
703‧‧‧短信標
704‧‧‧短信標
706‧‧‧短信標
708‧‧‧短信標
710‧‧‧短信標
712‧‧‧短信標
714‧‧‧長信標
716‧‧‧長信標
718‧‧‧長信標
720‧‧‧時間
722‧‧‧時間
724‧‧‧低電力狀態
726‧‧‧時間週期
728‧‧‧時間
730‧‧‧電力傳送狀態
732‧‧‧預設電流位準
734‧‧‧週期
736‧‧‧第一經調整的位準
738‧‧‧週期
740‧‧‧第二經調整的位準
742‧‧‧週期
744‧‧‧最終經調整的位準
746‧‧‧時間
748‧‧‧時間週期
750‧‧‧時間
752‧‧‧週期
754‧‧‧第一經調整的位準
756‧‧‧週期
758‧‧‧第二經調整的位準
800‧‧‧流程圖
802‧‧‧區塊
804‧‧‧區塊
806‧‧‧區塊
808‧‧‧決策區塊
810‧‧‧區塊
812‧‧‧區塊
814‧‧‧決策區塊
816‧‧‧區塊
818‧‧‧區塊
820‧‧‧區塊
822‧‧‧區塊
824‧‧‧決策區塊
826‧‧‧區塊
828‧‧‧區塊
830‧‧‧決策區塊
832‧‧‧區塊
834‧‧‧區塊
836‧‧‧區塊
900‧‧‧方法
902‧‧‧區塊
904‧‧‧區塊
906‧‧‧區塊
908‧‧‧區塊
圖1為根據說明性實施例之無線電力傳送系統之功能方塊圖。 圖2為根據說明性實施例之無線電力傳送系統的功能方塊圖。 圖3為根據說明性實施例之包括電力傳輸或接收元件的圖2之傳輸電路或接收電路之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4說明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之包括無線電力傳輸器及接收器的無線電力傳送系統。 圖5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可用於圖1之無線電力傳送系統中的傳輸器之功能方塊圖。 圖6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可用於圖1之無線電力傳送系統中的接收器之功能方塊圖。 圖7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無線電力傳輸器之傳輸電流時序圖。 圖8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調整無線電力傳輸器的電流位準的例示性程序之流程圖。 圖9為根據例示性實施例之用於以無線方式傳送電力的例示性方法之流程圖。 圖式中所說明之各種特徵可能未按比例繪製。因此,為清楚起見,可任意擴大或減小各種特徵之尺寸。此外,一些圖式可能未描繪給出系統、方法或裝置之全部組件。最後,可在整個說明書及諸圖中使用類似參考數字來表示類似特徵。

Claims (30)

  1. 一種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該裝置包含: 一電力傳輸元件,其經組態以利用處於一第一位準之一電流,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一充電區域內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及 一控制器,其以操作方式耦接至該電力傳輸元件,且經組態以: 偵測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的一後續可充電裝置;及 在與該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之前將該電流自該第一位準調整至一預設位準。
  2. 如請求項1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預設位準使得置放在整個該充電區域上的可充電裝置能夠有足夠的電力來為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之通信電路供電以與該裝置通信。
  3. 如請求項1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感測對該電力傳輸元件呈現的一負載的變化,從而偵測該後續可充電裝置,該負載的該等變化指示該後續可充電裝置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
  4. 如請求項1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偵測到對該電力傳輸元件呈現的一阻抗變化高於一臨限值,從而偵測到該後續可充電裝置。
  5. 如請求項1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電流調整至該預設位準達一段足夠的時間以使得該後續可充電裝置能夠與該裝置通信。
  6. 如請求項5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時間段之後,基於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及該後續可充電裝置之功能將該電流調整至一第二位準。
  7. 如請求項6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基於包括AIRFUEL ALLIANCE標準的一或多個行業標準將該電流調整至該第二位準。
  8. 如請求項1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藍芽低能量(BLE)介面,該BLE介面經組態以與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及該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
  9. 如請求項1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第一位準為小於該預設位準或大於該預設位準中之一者。
  10. 如請求項1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電流之該第一位準不足以使得該後續可充電裝置能夠與該裝置通信。
  11. 如請求項1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第一位準對應於不同於該預設位準的一位準,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後續可充電裝置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之前,回應於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中之一者對一電力變化的請求來判定該第一位準。
  12. 如請求項1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在該後續可充電裝置之前及在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中之任一者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之前,在比基於處於該第一位準及處於該預設位準之該電流傳送的一電力位準低的一位準下,週期性地傳輸電力,且判定一阻抗變化,該阻抗變化指示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
  13. 如請求項1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裝置,其中該預設位準固定在一預定的位準下,該預定的位準獨立於自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的回饋。
  14. 一種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包含: 利用處於一第一位準之一電流,自一電力傳輸元件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該電力傳輸元件之一充電區域內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 偵測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的一後續可充電裝置;及 在與該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之前將該電流自該第一位準調整至一預設位準。
  15. 如請求項14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中該預設位準使得置放在整個該充電區域上的可充電裝置能夠與以無線方式傳輸該電力的一裝置通信。
  16. 如請求項14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中該後續可充電裝置之該偵測包括由該電力傳輸元件使用的該電流之負載感測。
  17. 如請求項14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該電流調整至該預設位準達一段足夠的時間以使得該後續可充電裝置能夠與以無線方式傳輸該電力的一裝置通信。
  18. 如請求項17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時間段之後,基於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及該後續可充電裝置之功能將該電流調整至一第二位準。
  19. 如請求項18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中該電流至該第二位準之該調整係基於包括AIRFUEL ALLIANCE標準的一或多個行業標準。
  20. 如請求項14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無線方式傳輸該電力的一裝置利用一藍芽低能量(BLE)介面與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及該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
  21. 如請求項14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中該第一位準係小於該預設位準或大於該預設位準中之一者。
  22. 如請求項14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中該電流之該第一位準不足以使得該後續可充電裝置能夠與以無線方式傳輸該電力的一裝置通信。
  23. 如請求項14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中該第一位準對應於不同於該預設位準的一位準,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後續可充電裝置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之前,回應於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中之一者對一電力變化的請求來判定該第一位準。
  24. 如請求項14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中之任一者或該等後續可充電裝置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之前,將複數個阻抗判定脈衝傳輸至該充電區域中,該等阻抗判定脈衝提供的電力不足以為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充電;及 在傳輸該複數個阻抗判定脈衝期間,判定一阻抗變化。
  25. 如請求項24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該阻抗變化而傳輸一起動充電脈衝,該起動充電脈衝為該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從而使通信電路通電。
  26. 一種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設備,該設備包含: 用於利用處於一第一位準之一電流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一充電區域內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的構件; 用於偵測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的一後續可充電裝置的構件;及 用於在與該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之前將該電流自該第一位準調整至一預設位準的構件。
  27. 如請求項26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設備,其中該預設位準使得置放在整個該充電區域上的可充電裝置能夠與該設備通信。
  28. 如請求項26之用於無線電力傳送之設備,其中用於調整的構件係用於將該電流調整至該預設位準達一段足夠的時間以使得該後續可充電裝置能夠與該設備通信。
  29. 一種其上包括電腦可執行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等電腦可執行指令包含用於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 利用處於一第一位準之一電流,自一電力傳輸元件以無線方式傳輸足夠的電力,來為安置在該電力傳輸元件之一充電區域內的一或多個可充電裝置提供電力; 偵測安置在該充電區域內的一後續可充電裝置;及 在與該後續可充電裝置通信之前將該電流自該第一位準調整至一預設位準。
  30. 如請求項29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預設位準使得置放在整個該充電區域上的可充電裝置能夠與以無線方式傳輸該電力的一裝置通信。
TW106119189A 2016-06-29 2017-06-09 用於後續接收器之無線電力充電之設備及方法 TW2018171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197,407 US10199871B2 (en) 2016-06-29 2016-06-29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of subsequent receiver
US15/197,407 2016-06-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7126A true TW201817126A (zh) 2018-05-01

Family

ID=5905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9189A TW201817126A (zh) 2016-06-29 2017-06-09 用於後續接收器之無線電力充電之設備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9871B2 (zh)
EP (1) EP3479457B1 (zh)
JP (1) JP6696008B2 (zh)
KR (1) KR102066369B1 (zh)
CN (1) CN109478802B (zh)
BR (1) BR112018076572A2 (zh)
CA (1) CA3025013A1 (zh)
TW (1) TW201817126A (zh)
WO (1) WO20180049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07117A (ko) * 2016-07-12 2018-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무선 전력 수신기와 그 동작 방법
US10978899B2 (en) 2017-02-02 2021-04-13 Apple Inc.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th duty cycle control
TW202027379A (zh) * 2019-01-09 2020-07-16 興澄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訊號發送方法及其無線電力傳送裝置
WO2020149525A1 (ko) * 2019-01-16 2020-07-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아웃밴드 통신의 재연결에 기반하여 무선전력 전송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20226384A1 (ko) * 2019-05-03 2020-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링크 제어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CN112020044B (zh) * 2019-05-31 2021-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10119777A (ko) * 2020-03-25 2021-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력 수신 장치에 전력 공급하는 무선전력전송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 공급 장치 및 방법
US20220052565A1 (en) * 2020-08-15 2022-02-17 Aira, Inc. Resonant Reflection Device Detection
WO2023287188A1 (ko) * 2021-07-13 2023-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블루투스 기반 통신을 이용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8284B2 (en) * 2009-09-10 2015-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US9853478B2 (en) * 2010-07-28 2017-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power detection of wireless power devices
US20120104997A1 (en) * 2010-11-01 201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KR101813029B1 (ko) * 2010-12-17 2017-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전송방법, 무선전력수신방법, 무선전력전송장치 및 무선전력수신장치
KR101896979B1 (ko) * 2011-05-12 2018-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전송 및 충전 시스템, 무선전력 전송 및 충전 시스템의 공진 주파수 제어 방법
KR101781650B1 (ko) * 2011-10-04 2017-09-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다중 충전을 위한 방법 및 전력 송신기
US20140084688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US9660478B2 (en) * 2012-12-12 2017-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voidance of wireless charging cross connection
US10075020B2 (en) * 2014-06-24 2018-09-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by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i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04971A1 (en) 2018-01-04
US20180006495A1 (en) 2018-01-04
EP3479457B1 (en) 2021-10-20
KR20190025567A (ko) 2019-03-11
JP2019520024A (ja) 2019-07-11
CA3025013A1 (en) 2018-01-04
EP3479457A1 (en) 2019-05-08
US10199871B2 (en) 2019-02-05
CN109478802A (zh) 2019-03-15
KR102066369B1 (ko) 2020-01-14
CN109478802B (zh) 2020-10-30
BR112018076572A2 (pt) 2019-04-16
JP6696008B2 (ja) 2020-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612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by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i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TW201817126A (zh) 用於後續接收器之無線電力充電之設備及方法
US9142999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mall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modes
JP6148310B2 (ja) ワイヤレス給電ピアツーピア通信
JP6542244B2 (ja) 動的なインピーダンス変化測定によるデバイス検出
US9306634B2 (en) Waking up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from beacon mode
KR102136453B1 (ko) 블루투스 저에너지를 사용한 무선 전력 제어 통신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02282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ata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oexistence
US20120223590A1 (en) Reducing heat dissipation in a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US940162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ending the power capability of a wireless charger
US99000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ayed application processor initialization during wireless charging
US20130293189A1 (en) Push-pull driver for generating a signal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20140111138A1 (en) Position-based car mode activation
US20170141624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wireless receiver power 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