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5198A - 對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功率分配 - Google Patents

對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功率分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5198A
TW201815198A TW106134505A TW106134505A TW201815198A TW 201815198 A TW201815198 A TW 201815198A TW 106134505 A TW106134505 A TW 106134505A TW 106134505 A TW106134505 A TW 106134505A TW 201815198 A TW201815198 A TW 2018151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ower
component carrier
transmission
uplink
uplink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4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高山
汝聰沖
袁鴻保
偉傑 宋
湯 金
畢維克 恰拉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5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519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where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ommand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a path parame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0Open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2Outer and inner lo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案的諸態樣係關於無線通訊,尤其係關於如何分配用於不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

Description

對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功率分配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於2016年10月7日提出申請的國際申請案第PCT/CN2016/101439號的優先權,該國際申請案被轉讓給本案受讓人並且經由援引被整體明確納入於此。
本案的諸態樣一般係關於無線通訊,尤其係關於分配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功率。
無線通訊系統被廣泛部署以提供諸如語音、資料等等各種類型的通訊內容。這些系統可以是能夠經由共享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和發射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的通訊的多工存取系統。此類多工存取系統的實例包括分碼多工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工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工存取(FDMA)系統、第三代夥伴專案(3GPP)長期進化(LTE)/高級LTE系統、以及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系統。
一般而言,無線多工存取通訊系統能同時支援多個無線終端的通訊。每個終端經由前向和反向鏈路上的傳輸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訊。前向鏈路(或即下行鏈路)是指從基地台(例如,B節點、進化型B節點(eNB)、存取點(AP)、基地台收發機(BST)、傳送/接收點(TRP))到終端的通訊鏈路,而反向鏈路(或即上行鏈路)是指從終端到基地台的通訊鏈路。這種通訊鏈路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多輸入單輸出或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來建立。
本案的系統、方法和設備各自具有若干態樣,其中並非僅靠任何單一態樣來負責其期望屬性。在不限定如所附請求項所表述的本案的範疇的情況下,現在將簡要地論述一些特徵。在考慮本論述後,並且尤其是在閱讀題為「實施方式」的章節之後,將理解本案的特徵是如何提供包括無線網路中的基地台與終端之間的改進通訊在內的優點的。
本案的某些態樣一般涉及針對上行鏈路傳輸的功率分配。
本案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該方法一般包括:滿足第一傳輸功率閾值(P限制 )以限制用於第一或主分量載波(P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pcc);在用於第一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用於第二分量載波(S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scc);及以Pscc在SCC上傳送上行鏈路傳輸。用於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可被決定為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調整過的傳輸功率和減去了閾值調整值的第一限制值中的最小值。
本案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備。該裝備一般包括:用於滿足第一傳輸功率閾值(P限制 )以限制用於第一分量載波(P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pcc)的裝置;用於在用於第一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用於第二分量載波(S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scc)的裝置;及用於以Pscc在SCC上傳送上行鏈路傳輸的裝置。用於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可被決定為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調整過的傳輸功率和減去了閾值調整值的第一限制值中的最小值。
本案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其上儲存有用於無線通訊的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媒體。這些指令一般包括用於以下操作的指令:滿足第一傳輸功率閾值(P限制 )以限制用於第一分量載波(P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pcc); 在用於第一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用於第二分量載波(S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scc);及以Pscc在SCC上傳送上行鏈路傳輸。用於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可被決定為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調整過的傳輸功率和減去了閾值調整值的第一限制值中的最小值。
本案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一般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被配置成滿足第一傳輸功率閾值(P限制 )以限制用於第一分量載波(P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pcc)並在用於第一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用於第二分量載波(S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scc);及發射器,其被配置成以Pscc在SCC上傳送上行鏈路傳輸。用於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可被決定為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調整過的傳輸功率和減去了閾值調整值的第一限制值中的最小值。
各態樣一般包括如基本上在本文參照附圖所描述並且如經由附圖所圖示的方法、裝置、系統、電腦程式產品和處理系統。
在結合附圖研讀了下文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態樣的描述之後,本發明的其他態樣、特徵和實施例對於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是明顯的。儘管本案的特徵在以下可能是關於某些態樣和附圖來論述的,但本案的所有實施例可包括本文所論述的有利特徵中的一或多個。換言之,儘管可能論述了一或多個態樣具有某些有利特徵,但亦可以根據本文論述的本案的各種態樣使用此類特徵中的一或多個特徵。以類似方式,儘管示例性態樣在下文可能是作為設備、系統或方法態樣進行論述的,但是應該理解,此類示例性態樣可以在各種設備、系統、和方法中實現。
本案的諸態樣涉及傳輸功率控制。根據某些態樣,使用者裝備(UE)可以(例如,在不同分量載波之間或當中)按例如限制用於一個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同時維持用於另一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至少一些可用傳輸功率的方式分配發射功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訊網路,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及其他網路。術語「網路」和「系統」常常可互換地使用。CDMA網路可實現諸如通用地面無線電電存取(UTRA)、cdma2000等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時分同步CDMA(TD-SCDMA)及其他CDMA變體。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和IS-856標準。TDMA網路可實現諸如行動通訊全球系統(GSM)之類的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實現諸如進化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無線電技術。UTRA和E-UTRA是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的部分。分頻雙工(FDD)和分時雙工(TDD)兩者中的3GPP長期進化(LTE)及高級LTE(LTE-A)是UMTS的使用E-UTRA的新版本,其在下行鏈路上採用OFDMA而在上行鏈路上採用SC-FDMA。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來自名為「第3代夥伴專案」(3GPP)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來自名為「第3代夥伴專案2」(3GPP2)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術可被用於以上所提及的無線網路和無線電技術以及其他無線網路和無線電技術。為了清楚起見,以下針對高級LTE/LTE來描述這些技術的某些態樣,並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高級LTE/LTE術語。LTE和LTE-A一般被稱為LTE。
UE的一些實例可包括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掌上型設備、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小筆電、智慧型電腦、超級本、醫療設備或裝備、生物感測器/設備、可穿戴設備(智慧手錶、智慧服裝、智慧眼鏡、智慧腕帶、智慧珠寶(例如,智慧指環、智慧手環))、娛樂設備(例如,音樂或視訊設備、或衛星無線電)、車載組件或感測器、智慧計量表/感測器、工業製造裝備、全球定位系統設備、或被配置成經由無線或有線媒體進行通訊的任何其他合適設備。一些UE可被認為是進化型或增強型機器類型通訊(eMTC)UE。MTC和eMTC UE包括例如可以與基地台、另一設備(例如,遠端設備)、或某種其他實體進行通訊的機器人、無人機、遠端設備,諸如感測器、計量表、監視器、位置標記等。無線節點可例如經由有線或無線通訊鏈路來為網路(例如,廣域網(諸如網際網路)或蜂巢網路)提供連通性或提供至該網路的連通性。
注意,儘管諸態樣在本文中可能是使用通常與3G及/或4G無線技術相關聯的術語來描述的,但本案的諸態樣可被應用於其他基於代系的通訊系統,諸如5G及更晚版本。 實例無線通訊網路
圖1圖示了可以在其中實踐本案的各態樣的實例無線通訊網路100。例如,根據本案的諸態樣,一或多個UE 120可被配置成在發送上行鏈路傳輸時在不同分量載波之間分配傳輸功率。
網路100可以是LTE網路或某種其他無線網路。無線網路100可包括數個進化型B節點(eNB)110和其他網路實體。eNB是與使用者裝備(UE)進行通訊的實體,並且亦可被稱為基地台、B節點、存取點等。每個eNB可為特定地理區域提供通訊覆蓋。在3GPP中,術語「細胞」取決於使用該術語的上下文可指eNB的覆蓋區域及/或服務該覆蓋區域的eNB子系統。
eNB可提供對巨集細胞、微微細胞、毫微微細胞、及/或其他類型的細胞的通訊覆蓋。巨集細胞可覆蓋相對較大的地理區域(例如,半徑為數公里),並且可允許無約束地由具有服務訂閱的UE存取。微微細胞可覆蓋相對較小的地理區域,並且可允許無約束地由具有服務訂閱的UE存取。毫微微細胞可覆蓋相對較小的地理區域(例如,住宅)且可允許有約束地由與該毫微微細胞有關聯的UE(例如,封閉用戶群(CSG)中的UE)存取。用於巨集細胞的eNB可被稱為巨集eNB。用於微微細胞的eNB可被稱為微微eNB。用於毫微微細胞的eNB可被稱為毫微微eNB或家用eNB(HeNB)。在圖1所示的實例中,eNB 110a可以是巨集細胞102a的巨集eNB,eNB 110b可以是微微細胞102b的微微eNB,且eNB 110c可以是毫微微細胞102c的毫微微eNB。一eNB可支援一或多個(例如,三個)細胞。術語「eNB」、「基地台」和「細胞」可在本文中可互換地使用。
無線網路100亦可包括中繼站。中繼站是可從上游站(例如,eNB或UE)接收資料的傳輸並向下游站(例如,UE或eNB)發送該資料的傳輸的實體。中繼站亦可以是可為其他UE中繼傳輸的UE。在圖1所示的實例中,中繼站110d可與巨集eNB 110a和UE 120d通訊以促成eNB 110a與UE 120d之間的通訊。中繼站亦可被稱為中繼eNB、中繼基地台、中繼等。
無線網路100可以是包括不同類型的eNB(例如,巨集eNB、微微eNB、毫微微eNB、中繼eNB等)的異質網路。這些不同類型的eNB可具有不同的發射功率位準、不同的覆蓋區、以及對無線網路100中的干擾的不同影響。例如,巨集eNB可具有高發射功率位準(例如,5到40瓦),而微微eNB、毫微微eNB、和中繼eNB可具有較低的發射功率位準(例如,0.1到2瓦)。
網路控制器130可耦合至一組eNB並可提供對這些eNB的協調和控制。網路控制器130可經由回載與各eNB進行通訊。各eNB亦可例如經由無線或有線回載直接或間接地彼此進行通訊。
UE 120(例如,120a、120b、120c)可分散遍及無線網路100,並且每個UE可以是駐定的或行動的。UE亦可被稱為存取終端、終端、行動站、用戶單元、站等等。UE可以是蜂巢式電話(例如,智慧型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訊設備、掌上型設備、膝上型電腦、無電源線話機、無線區域迴路(WLL)站、平板電腦、相機、遊戲裝置、小筆電、智慧型電腦、超級本、等等。在圖1中,帶有雙箭頭的實線指示UE與服務eNB之間的期望傳輸,服務eNB是被指定在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服務該UE的eNB。帶有雙箭頭的虛線指示UE與eNB之間的潛在干擾性傳輸。
圖2圖示基地台/eNB 110和UE 120的設計的方塊圖,它們可以是圖1中的基地台/eNB之一和UE之一。基地台110可裝備有T個天線234a到234t,並且UE 120可裝備有R個天線252a到2052r,其中一般而言
在基地台110處,發射處理器220可從資料來源212接收給一或多個UE的資料,基於從每個UE接收到的CQI來選擇針對該UE的一或多個調制及編碼方案(MCS),基於為每個UE選擇的MCS來處理(例如,編碼和調制)給該UE的資料,並提供針對所有UE的資料符號。發射處理器220亦可處理系統資訊(例如,針對SRPI等)和控制資訊(例如,CQI請求、准予、上層訊號傳遞等),並提供管理負擔符號和控制符號。處理器220亦可產生用於參考信號(例如,CRS)和同步信號(例如,PSS和SSS)的參考符號。發射(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230可在適用的情況下對資料符號、控制符號、管理負擔符號、及/或參考符號執行空間處理(例如,預編碼),並且可將T個輸出符號串流提供給T個調制器(MOD)232a到232t。每個調制器232可處理各自的輸出符號串流(例如,針對OFDM等)以獲得輸出取樣串流。每個調制器232可進一步處理(例如,轉換至類比、放大、濾波、及升頻轉換)該輸出取樣串流以獲得下行鏈路信號。來自調制器232a至232t的T個下行鏈路信號可分別經由T個天線234a至234t被傳送。
在UE 120處,天線252a到252r可接收來自基地台110及/或其他基地台的下行鏈路信號並且可分別向解調器(DEMOD)254a到254r提供收到信號。每個解調器254可調節(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及數位化)其收到信號以獲得輸入取樣。每個解調器254可進一步處理輸入取樣(例如,針對OFDM等)以獲得收到符號。MIMO偵測器256可獲得來自所有R個解調器254a到254r的收到符號,在適用的情況下對這些收到符號執行MIMO偵測,並且提供檢出符號。接收(RX)處理器258可以處理(例如,解調和解碼)這些檢出符號,將經解碼的給UE 120的資料提供給資料槽260,並且將經解碼的控制資訊和系統資訊提供給控制器/處理器280。通道處理器可決定RSRP、RSSI、RSRQ、CQI、Rnn等。
在上行鏈路上,在UE 120處,發射處理器264可接收和處理來自資料來源262的資料和來自控制器/處理器280的控制資訊(例如,針對包括RSRP、RSSI、RSRQ、CQI等的報告)。處理器264亦可產生一或多個參考信號的參考符號。來自發射處理器264的符號可在適用的場合由TX MIMO處理器266預編碼,進一步由調制器254a到254r處理(例如,用於SC-FDM、OFDM等),並且傳送給基地台110。在基地台110處,來自UE 120以及其他UE的上行鏈路信號可由天線234接收,由解調器232處理,在適用的情況下由MIMO偵測器236偵測,並由接收處理器238進一步處理以獲得經解碼的由UE 120發送的資料和控制資訊。處理器238可將經解碼的資料提供給資料槽239並將經解碼的控制資訊提供給控制器/處理器240。基地台110可包括通訊單元244並且經由通訊單元244與網路控制器130通訊。網路控制器130可包括通訊單元294、控制器/處理器290、以及記憶體292。
控制器/處理器280可指導UE 120的操作以執行本文所提出的用於針對上行鏈路傳輸(例如,使用載波聚集來發送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控制的技術(例如,根據圖6中所示的操作)。
記憶體242和282可分別儲存供基地台110和UE 120用的資料和程式碼。排程器246可排程UE以進行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的資料傳輸。
圖3圖示用於LTE中的FDD的示例性訊框結構300。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的每一者的傳輸等時線可被劃分成以無線電訊框為單位。每個無線電訊框可具有預定歷時(例如,10毫秒(ms)),並且可被劃分成具有索引0至9的10個子訊框。每個子訊框可包括兩個時槽。每個無線電訊框可由此包括具有索引0到19的20個時槽。每個時槽可包括L個符號週期,例如,對於正常循環字首(如圖3中所示)為7個符號週期,或者對於擴展循環字首為6個符號週期。每個子訊框中的2L個符號週期可被指派索引0至2L-1。
在LTE中,eNB可在下行鏈路上在用於該eNB所支援的每個細胞的系統頻寬的中心傳送主要同步信號(PSS)和副同步信號(SSS)。PSS和SSS可在具有正常循環字首的每個無線電訊框的子訊框0和5中分別在符號週期6和5中傳送,如圖3中所示。PSS和SSS可被UE用於細胞搜尋和擷取。eNB可跨用於該eNB所支援的每個細胞的系統頻寬來傳送因細胞而異的參考信號(CRS)。CRS可在每個子訊框的某些符號週期中傳送,並且可被UE用於執行通道估計、通道品質量測、及/或其他功能。eNB亦可在某些無線電訊框的時槽1中的符號週期0到3中傳送實體廣播通道(PBCH)。PBCH可攜帶一些系統資訊。eNB可在某些子訊框中傳送其他系統資訊,諸如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上的系統資訊區塊(SIB)。eNB可在子訊框的頭B個符號週期中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上傳送控制資訊/資料,其中B可以是可針對每個子訊框配置的。eNB可在每個子訊框的其餘符號週期中在PDSCH上傳送話務資料及/或其他資料。在諸態樣,服務細胞和一或多個鄰細胞是同步的,以使得用於該服務細胞和該一或多個鄰細胞的SSS可能干擾。
圖4圖示具有正常循環字首的兩種示例性子框架格式410和420。可用時頻資源可被劃分成資源區塊。每個資源區塊可覆蓋一個時槽中的12個次載波並且可包括數個資源元素。每個資源元素可以覆蓋一個符號週期中的一個次載波,並且可被用於發送一個可以是實數值或複數值的調制符號。
子框架格式410可被用於兩個天線。CRS可在符號週期0、4、7和11中從天線0和1被發射。參考信號是發射器和接收器先驗已知的信號,並且亦可被稱為引導頻。CRS是因細胞而異的參考信號,例如是基於細胞身份(ID)產生的。在圖4中,對於具有標記Ra的給定資源元素,可在該資源元素上從天線a發射調制符號,並且在該資源元素上可以不從其他天線發射調制符號。 子框架格式420可被用於四個天線。CRS可在符號週期0、4、7和11中從天線0和1被發射以及在符號週期1和8中從天線2和3被發射。對於子框架格式410和420兩者,CRS可在均勻間隔的次載波上被傳送,這些次載波可以是基於細胞ID來決定的。CRS可取決於其細胞ID而在相同或不同次載波上被傳送。對於子框架格式410和420兩者,未被用於CRS的資源元素可被用於傳送資料(例如,話務資料、控制資料、及/或其他資料)。
LTE中的PSS、SSS、CRS和PBCH在公眾可獲取的題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進化型通用地面無線電存取(E-UTRA);實體通道和調制)」的3GPP TS 36.211中作了描述。
對於LTE中的FDD,交錯結構可用於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中的每一者。例如,可定義具有索引0到Q-1的Q股交錯,其中Q可等於4、6、8、10或其他某個值。每股交錯可包括間隔開Q個訊框的子訊框。具體而言,交錯q可包括子訊框q、q+Q、q+2Q等,其中
無線網路可支援用於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上的資料傳輸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對於HARQ,發射器(例如,eNB)可發送封包的一或多個傳輸直至該封包被接收器(例如,UE)正確解碼或是遭遇到某個其他終止條件。對於同步HARQ,該封包的所有傳輸可在單股交錯的各子訊框中被發送。對於非同步HARQ,該封包的每個傳輸可在任何子訊框中被發送。
UE可能位於多個eNB的覆蓋內。可選擇這些eNB之一來服務該UE。可基於諸如收到信號強度、收到信號品質、路徑損耗等各種準則來選擇服務eNB。收到信號品質可由信噪干擾比(SINR)、或參考信號收到品質(RSRQ)或其他某個度量來量化。UE可能在強勢干擾情景中工作,在此類強勢干擾情景中UE可能會觀察到來自一或多個干擾eNB的嚴重干擾。
圖5圖示了可在圖1中所圖示的無線通訊系統100內採用的無線設備502中可利用的各種組件。無線設備502是可被配置成實現本文描述的各種方法的設備的實例。無線設備502可以是無線節點(例如,UE 120)中的任一者。例如,無線設備502可被配置成執行圖6中所圖示的操作和技術以及本文所描述的其他操作。
無線設備502可包括控制無線設備502的操作的處理器504。處理器504亦可被稱為中央處理單元(CPU)。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OM)和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兩者的記憶體506向處理器504提供指令和資料。記憶體506的一部分亦可包括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處理器504通常基於記憶體506內儲存的程式指令來執行邏輯和算數運算。記憶體506中的指令可被執行以實現本文所描述的方法。處理器504的一些非限定性實例可包括驍龍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可程式設計邏輯等。
無線設備502亦可包括外殼508,該外殼508可內含發射器510和接收器512以允許在無線設備502和遠端位置之間進行資料的傳送和接收。發射器510和接收器512可被組合成收發機514。單個發射天線或複數個發射天線516可被附連到外殼508且電耦合到收發機514。無線設備502亦可包括(未圖示)多個發射器、多個接收器和多個收發機。無線設備502亦可包括無線電池充電裝備。
無線設備502亦可包括信號偵測器518,其可被用於力圖偵測和量化由收發機514接收到的信號位準。信號偵測器518可偵測諸如總能量、每次載波每符號能量、功率譜密度之類的信號以及其他信號。無線設備302亦可包括用於處理信號的數位訊號處理器(DSP)520。
無線設備502的各個組件可由匯流排系統522耦合在一起,該匯流排系統522除資料匯流排外亦可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信號匯流排、以及狀態信號匯流排。根據下文論述的本案的諸態樣,處理器504可被配置成存取儲存在記憶體506中的指令以執行波束改善。 實例發射功率控制(例如,針對上行鏈路載波聚集)
對於上行鏈路(UL)載波聚集(CA),UE被允許設置其針對服務細胞c 的經配置最大輸出發射(TX)功率PCMAX,c 及其經配置總最大輸出TX功率PCMAX 。對於UL帶內毗連和非毗連CA,當前UL CA TX功率控制實現通常將每服務細胞TX功率和總TX功率兩者限於相同參數PCMAX ,該參數一般是指可允許的最大TX功率。PCMAX 的值一般經由將最大功率降低(MPR)應用於與UE功率類相對應的最大功率限制來計算。
若UE在服務細胞j 上具有帶有UCI(UL控制資訊)的PUSCH傳輸並且在任何其餘服務細胞中具有不帶有UCI的PUSCH,且用於帶有UCI的PUSCH傳輸的TX功率在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進行調整之後會超過PCMAX ,則將根據以下優先順序方案來丟棄不帶有UCI的PUSCH傳輸:, 其中 PUSCH,j (i) 是在子訊框i 中具有UCI的細胞的PUSCH TX功率,是不帶有UCI的服務細胞的PUSCH TX功率 PUSCH,c (i) 的縮放因數,且 CMAX (i) 是子訊框i 中的PCMAX 的線性值。由於 PUSCH,j (i) 在此情形中將為 CMAX (i) ,因此需要為零,從而消除了不帶有UCI的服務細胞的TX功率。
此情景可能因各種原因而發生,例如,作為繁重UL話務需求(例如,較大資源區塊分配、較大調制器階數)加之細胞邊緣情景的結果。因此,受影響的終端使用者的百分比可能很大。當這種情況發生時,UE遭受:(i)輸送量損失,這是因為不帶有UCI的服務細胞被有效地禁用;及/或(ii)對於帶內UL CA而言不必要的額外電流消耗,這是因為電路被配置成用於聚集傳輸頻寬,而不管不帶有UCI的服務細胞是否被丟棄。
隨著更多服務供應商部署上行鏈路載波聚集(ULCA),尤其是在服務供應商想使用ULCA來彌補有限的UL資源(例如,對於TDD LTE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2和1,每10個子訊框中有2或4個子訊框)的情形中,期望解決此問題,這可以提供爭用優勢。
本案的諸態樣提供用於在不同分量載波之間分配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的技術,這些技術可以幫助解決上述問題。這些技術可被用來例如在帶有UCI的分量載波和至少一個不帶有UCI的分量載波之間或當中分配傳輸功率。
圖6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可由使用者裝備執行以分配傳輸功率的示例操作。
如所圖示的,操作600始於在602,滿足第一傳輸功率限制值(例如,PCMAX)以限制用於第一分量載波(其通常是主分量載波(PCC))上帶有UCI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 PUSCH,j (i) )。
在604,當用於第一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限制時,UE決定用於副分量載波(SCC)上不帶有UCI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 PUSCH,c (i) )。如所圖示的,在一些情形中,用於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決定為以下各項中的最小值: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調整過的傳輸功率和減去了閾值調整值的第一限制值。在606,UE在第一和第二分量載波上傳送上行鏈路傳輸。
根據某些態樣,用於S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決定為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調整過的先前傳輸功率和減去了閾值調整值的P限制 中的最小值。在此類態樣,閾值調整值被選擇成允許偵測到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
根據某些態樣,P限制 經由將功率降低(PR)應用於經網路配置的最大傳輸功率來決定。在此類態樣,用於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決定以使得第一和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總上行鏈路傳輸功率不超過經網路配置的最大傳輸功率。
附加地或替換地,在此類態樣,閾值調整值被決定以使得第一和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總上行鏈路傳輸功率超過P限制 但不超過經網路配置的最大傳輸功率。
在諸態樣,第一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攜帶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在諸態樣,UCI與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規程相關聯。
根據某些態樣,操作600進一步包括決定用於限制S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的傳輸功率閾值。在此類態樣,操作600進一步包括在用於第一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用於S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Pscc ,包括基於用於限制S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的傳輸功率閾值來決定用於S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Pscc 。在諸態樣,傳送包括按照UL載波聚集配置來傳送。
以下是可被用來在用於第一分量載波上帶有UCI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限制時(例如,在PCC上的功率( PUSCH,j (i) )滿足閾值及/或被限於Pmax的情況下)決定用於第二分量載波(例如,SCC)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例如 PUSCH,j (i) )的示例演算法: 若>= CMAX (i) {= PCMAX (i) ;=;; } 其中 PUSCH (i)的線性值。
此辦法可以參考實例來解釋。該實例假定UE的最大允許傳輸功率(例如,由網路或根據UE功率類來配置)例如為23 dBm。該實例亦假定根據PCC和SCC兩者上的PUSCH排程的MPR(例如,來自規範中的表)為3 dB。
將此值應用於最大傳輸功率(23 dBm),得出PCMAX =20 dBm(例如,第一傳輸功率限制值=20 dBm)。此外,假定此刻用於PCC的TPC(TX功率控制)需要22 dBm以用於具有UCI的PCC。檢查兩種情景: (i) 10 dBm用於SCC。那麼,在此實例中,PPUSCH,PCC =20 dBm且PPUSCH,SCC =10 dBm(並且SCC上的UL傳輸未被限制)。 (ii) 19 dBm用於SCC。那麼,在此實例中,PPUSCH,PCC =20 dBm。因此,上式得出:PPUSCH,SCC = PCMAX –閾值=20 dBm-7 dB=13 dBm ——假定7 dB閾值(例如,其用作閾值調整值)。這允許SCC仍被用於遞送資料。在諸態樣,閾值調整值被決定以使得第一和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總(例如,線性相加)上行鏈路傳輸功率超過第一傳輸功率限制值但不超過經網路配置的最大傳輸。
此演算法的淨效果在於其實質上將不同限制應用於每服務細胞功率和總功率。此辦法可以利用:MPR實質上是補貼而不是要求,且不要求將相同MPR應用於每個CC和總數。
所提議的技術帶來了兩個益處。第一個益處可以是借助以下各項中的任一者提高了UL輸送量——在任一情形中SCC現在遞送輸送量相對於在沒有該提議的情況下沒有輸送量。首先,SCC a. 經由重傳補償了SCC功率封頂(PCMAX -閾值);(例如,在SCC上具有Pscc 的上行鏈路傳輸未被成功接收的情況下) b. 當重傳由於持續的功率封頂而變得過量時,網路回應於重傳而降低SCC上的MCS速率 借助a或b,SCC現在可以能夠遞送輸送量。
本案的諸態樣亦可以幫助達成功率效率。對於帶內毗連ULCA,Tx鏈始終被配置成用於聚集傳輸頻寬,而不管SCC上的TX活動。由此,在存在PUSCH准予時不在SCC上傳送PUSCH是對電流消耗的浪費。此外,考慮到相對較低的PA效率,以比總TX功率(例如,Pmax)高零點幾dB的功率傳送SCC有利地提高了位元/秒/焦耳態樣的效率,而開啟PA的管理負擔實際上並未改變。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引述一列項目「中的至少一者」的短語是指這些專案的任何組合,包括單個成員。 作為實例,「a、b或c中的至少一個」意欲涵蓋:a、b、c、a-b、a-c、b-c、和a-b-c,以及具有多個相同元素的任何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 c、和c-c-c ,或者abc 的任何其他排序)。
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標識」涵蓋各種各樣的動作。例如,「標識」可包括演算、計算、處理、推導、研究、檢視(例如,在表、資料庫或其他資料結構中檢視)、探知及諸如此類。而且,「標識」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資訊)、存取(例如,存取記憶體中的資料)及諸如此類。而且,「標識」亦可包括解析、選擇、選取、確立及類似動作。
在一些情形中,並非實際上傳達訊框,設備可具有用於傳達訊框以供傳輸或接收的介面。例如,處理器可經由匯流排介面向RF前端輸出訊框以供傳送。類似地,設備並非實際上接收訊框,而是可具有用於獲得從另一設備接收的訊框的介面。例如,處理器可經由匯流排介面從RF前端獲得(或接收)傳輸的訊框。
本文所揭示的方法包括用於達成所描述的方法的一或多個步驟或動作。這些方法步驟及/或動作可以彼此互換而不會脫離請求項的範疇。換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驟或動作的特定次序,否則具體步驟及/或動作的次序及/或使用可以改動而不會脫離請求項的範疇。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種操作可由能夠執行相應功能的任何合適的裝置來執行。這些裝置可包括各種硬體及/或軟體/韌體組件及/或模組,包括但不限於電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處理器。一般而言,在存在附圖中圖示的操作的場合,這些操作可具有相應配對手段功能組件。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種操作可由能夠執行相應功能的任何合適的裝置來執行。這些裝置可包括各種硬體及/或軟體/韌體組件及/或模組,包括但不限於電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處理器。一般而言,在附圖中圖示操作的場合,那些操作可由任何合適的相應配對手段功能組件來執行。
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理解,資訊和信號可使用各種不同技術和技藝中的任何一種來表示。例如,貫穿上面描述始終可能被述及的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位元)、符號、和碼片可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子、光場或光粒子、或其組合來表示。
具有通常知識者將進一步領會,結合本文的揭示所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和演算法步驟可被實現為電子硬體、軟體/韌體、或其組合。為清楚地圖示硬體與軟體/韌體的這一可互換性,各種說明性組件、方塊、模組、電路、以及步驟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類功能性是實現成硬體還是軟體/韌體取決於具體應用和加諸整體系統的設計約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針對每種特定應用以不同方式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類實現決策不應被解讀為致使脫離本案的範疇。
結合本文的揭示所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以及電路可用設計成執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個別閘門或電晶體邏輯、個別的硬體組件、或其任何組合來實現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在替換方案中,處理器可以是任何習知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以被實現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協同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類配置。
結合本文揭示所描述的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直接在硬體中、在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韌體模組中、或在其組合中實施。軟體/韌體模組可常駐在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相變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移除磁碟、CD-ROM、或本發明所屬領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儲存媒體中。示例性儲存媒體耦合到處理器以使得該處理器能從/向該儲存媒體讀寫資訊。在替換方案中,儲存媒體可以被整合到處理器。處理器和儲存媒體可常駐在ASIC中。ASIC可常駐在使用者終端中。在替換方案中,處理器和儲存媒體可作為個別組件常駐在使用者終端中。
在一或多個示例性設計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體、軟體/韌體、或其組合中實現。若在軟體/韌體中實現,則各功能可以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藉其進行傳送。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和通訊媒體兩者,包括促成電腦程式從一地向另一地轉移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以是可被通用或專用電腦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作為實例而非限定,此類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DVD或其他光碟儲存、磁碟儲存或其他磁存放裝置、或能被用來攜帶或儲存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期望程式碼手段且能被通用或專用電腦、或者通用或專用處理器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任何連接亦被正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若軟體/韌體是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諸如紅外、無線電、以及微波之類的無線技術從web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送而來,則該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諸如紅外、無線電、以及微波之類的無線技術就被包括在媒體的定義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盤(disk)和碟(disc)包括壓縮光碟(CD)、鐳射光碟、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和藍光光碟,其中盤(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現資料,而碟(disc)用鐳射以光學方式再現資料。上述的組合應當亦被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的範疇內。
提供對本案的先前描述是為使得本領域任何技藝人士皆能夠製作或使用本案。對本案的各種修改對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將容易是顯而易見的,並且本文中所定義的普適原理可被應用到其他變型而不會脫離本案的精神或範疇。因此,本案並非意欲被限定於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設計,而是應被授予與本文中所揭示的原理和新穎性特徵相一致的最廣範疇。
100‧‧‧無線通訊網路
102a‧‧‧巨集細胞
102b‧‧‧微微細胞
102c‧‧‧毫微微細胞
110‧‧‧進化型B節點(eNB)
110a‧‧‧eNB
110b‧‧‧eNB
110c‧‧‧eNB
110d‧‧‧eNB
120‧‧‧UE
120a‧‧‧UE
120b‧‧‧UE
120c‧‧‧UE
120d‧‧‧UE
130‧‧‧網路控制器
212‧‧‧資料來源
220‧‧‧發射處理器
230‧‧‧發射(TX)多輸入多輸出(MIMO)處理器
232a‧‧‧調制器(MOD)
232t‧‧‧調制器(MOD)
234a‧‧‧天線
234t‧‧‧天線
236‧‧‧MIMO偵測器
238‧‧‧接收處理器
239‧‧‧資料槽
240‧‧‧控制器/處理器
242‧‧‧記憶體
244‧‧‧通訊單元
246‧‧‧排程器
252a‧‧‧天線
252r‧‧‧天線
254a‧‧‧解調器(DEMOD)
254r‧‧‧解調器(DEMOD)
256‧‧‧MIMO偵測器
258‧‧‧接收(RX)處理器
260‧‧‧資料槽
262‧‧‧資料來源
264‧‧‧處理器
266‧‧‧TX MIMO處理器
280‧‧‧控制器/處理器
282‧‧‧記憶體
290‧‧‧控制器/處理器
292‧‧‧記憶體
294‧‧‧通訊單元
300‧‧‧訊框結構
410‧‧‧子框架格式
420‧‧‧子框架格式
504‧‧‧處理器
506‧‧‧記憶體
508‧‧‧外殼
510‧‧‧發射器
512‧‧‧接收器
514‧‧‧收發機
516‧‧‧發射天線
518‧‧‧信號偵測器
520‧‧‧數位訊號處理器(DSP)
522‧‧‧匯流排系統
600‧‧‧操作
602‧‧‧方塊
604‧‧‧方塊
606‧‧‧方塊
為了能詳細理解本案的以上陳述的特徵所用的方式,可參照各態樣來對以上簡要概述的內容進行更具體的描述,其中一些態樣在附圖中圖示。然而,附圖僅圖示了本案的某些典型態樣,故不應被認為限定其範疇,因為本描述可允許有其他等同有效的態樣。
圖1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無線通訊網路的實例。
圖2圖示概念地圖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無線通訊網路中基地台(BS)與使用者裝備(UE)處於通訊中的實例的方塊圖。
圖3是概念性地圖示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無線通訊網路中的訊框結構的實例的方塊圖。
圖4是概念性地圖示具有正常循環字首的兩種示例性子框架格式的方塊圖。
圖5圖示了根據本案某些態樣的可在無線設備中利用的各種組件。
圖6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由使用者裝備(UE)執行以分配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功率(例如,向不同分量載波分配傳輸功率)的示例操作。
為了促進理解,在可能之處使用了相同的元件符號來指定各附圖共有的相同要素。構想了一個實施例中所揭示的要素可有益地用在其他實施例上而無需具體引述。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Claims (22)

  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滿足一第一傳輸功率閾值(P限制 )以限制用於一第一分量載波j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PUSCH,j );及 在用於該第一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該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用於一第二分量載波c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一傳輸功率(PPUSCH,c ),其中c≠j;及 在該第一分量載波和該第二分量載波上傳送該上行鏈路傳輸,其中 用於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該傳輸功率被決定為以下各項中的一最小值: 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調整過的一傳輸功率;及 減去了一閾值調整值的第一限制值。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閾值調整值被選擇成避免違反發射要求。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傳輸功率閾值是經由將一功率降低(PR)應用於一UE功率類所定義的最大傳輸功率來決定的。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用於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該傳輸功率被決定以使得該第一分量載波和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該等上行鏈路傳輸的一總上行鏈路傳輸功率不超過一UE功率類所定義的最大傳輸功率。
  5.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閾值調整值被決定以使得該第一分量載波和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該等上行鏈路傳輸的一總上行鏈路傳輸功率超過P限制 但不超過經網路配置的最大傳輸功率。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一第一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攜帶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UCI與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規程相關聯。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決定用於限制用於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的一傳輸功率閾值(Pscc )。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在用於該第一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該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該Pscc 包括基於用於限制用於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的該傳輸功率閾值來決定該Pscc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傳送包括按照一上行鏈路載波聚集配置來傳送。
  1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備,包括: 用於滿足一第一傳輸功率閾值(P限制 )以限制用於一第一分量載波j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PUSCH,j )的裝置;及 用於在用於該第一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該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用於一第二分量載波c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一傳輸功率(PPUSCH,c )的裝置,其中c≠j;及 用於在該第一分量載波和該第二分量載波上傳送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裝置,其中 用於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該傳輸功率被決定為以下各項中的一最小值: 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調整過的一傳輸功率;及 減去了一閾值調整值的第一限制值。
  12. 如請求項11之裝備,其中該閾值調整值被選擇成避免違反發射要求。
  13. 如請求項11之裝備,其中該第一傳輸功率閾值是經由將一功率降低(PR)應用於一UE功率類所定義的最大傳輸功率來決定的。
  14. 如請求項11之裝備,其中用於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該傳輸功率被決定以使得該第一分量載波和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該等上行鏈路傳輸的一總上行鏈路傳輸功率不超過一UE功率類所定義的最大傳輸功率。
  15. 如請求項13之裝備,其中該閾值調整值被決定以使得該第一分量載波和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該等上行鏈路傳輸的一總上行鏈路傳輸功率超過P限制 但不超過經網路配置的最大傳輸功率。
  16. 如請求項11之裝備,其中一第一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攜帶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
  17. 如請求項16之裝備,其中該UCI與一混合自動重複請求規程相關聯。
  18. 如請求項11之裝備,進一步包括: 用於決定用於限制用於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的一傳輸功率閾值(Pscc )的裝置。
  19. 如請求項18之裝備,其中該用於在用於該第一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該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Pscc 的裝置包括用於基於用於限制用於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的該傳輸功率閾值來決定該Pscc 的裝置。
  20. 如請求項11之裝備,其中用於傳送的裝置包括用於按照一上行鏈路載波聚集配置來傳送的裝置。
  2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 至少一個處理器,其被配置成滿足一第一傳輸功率閾值(P限制 )以限制用於一第一分量載波j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PUSCH,j )並在用於該第一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該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用於一第二分量載波c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一傳輸功率(PPUSCH,c ),其中c≠j;及 一發射器,其被配置成在該第一分量載波和該第二分量載波上傳送該上行鏈路傳輸,其中 用於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決定為以下各項中的一最小值: 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調整過的一傳輸功率;及 減去了一閾值調整值的第一限制值。
  22. 一種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上儲存有用於以下操作的指令: 滿足一第一傳輸功率閾值(P限制 )以限制用於一第一分量載波j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PPUSCH,j );及 在用於該第一分量載波上的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該傳輸功率被限制時決定用於一第二分量載波c上的一上行鏈路傳輸的一傳輸功率(PPUSCH,c ),其中c≠j;及 在該第一分量載波和該第二分量載波上傳送該上行鏈路傳輸,其中 用於該第二分量載波上的上行鏈路傳輸的傳輸功率被決定為以下各項中的最小值: 經由發射功率控制(TPC)調整過的一傳輸功率;及 減去了一閾值調整值的第一限制值。
TW106134505A 2016-10-07 2017-10-06 對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功率分配 TW2018151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01439 WO2018064799A1 (en) 2016-10-07 2016-10-07 Power alloc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PCT/CN2016/101439 2016-10-07
PCT/CN2017/105268 WO2018064977A1 (en) 2016-10-07 2017-10-05 Power alloc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PCT/CN2017/105268 2017-10-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198A true TW201815198A (zh) 2018-04-16

Family

ID=61831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4505A TW201815198A (zh) 2016-10-07 2017-10-06 對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功率分配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1653B2 (zh)
EP (1) EP3524019B1 (zh)
CN (1) CN110036673B (zh)
TW (1) TW201815198A (zh)
WO (2) WO20180647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2462B2 (en) * 2017-04-14 2022-08-09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power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524266B2 (en) 2017-10-20 2019-12-31 Google Llc Switchi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within a spectrum based on network load
US20190173626A1 (en) * 2017-12-05 2019-06-06 Google Llc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US11006413B2 (en) 2017-12-06 2021-05-11 Google Llc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US10779303B2 (en) 2017-12-12 2020-09-15 Google Llc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608721B2 (en) 2017-12-14 2020-03-31 Google Llc Opportunistic beamforming
CN111480305B (zh) 2017-12-15 2022-04-19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卫星的窄带通信
US10868654B2 (en) 2017-12-15 2020-12-15 Google Llc Customizing transmission of a system information message
US11246143B2 (en) 2017-12-15 2022-02-08 Google Llc Beamforming enhancement via strategic resource utilization
US11251847B2 (en) 2018-03-28 2022-02-15 Google Llc User device beamforming
WO2020055602A1 (en) 2018-09-10 2020-03-19 Google Llc Fast beam tracking
CN110445532B (zh) * 2019-08-14 2021-11-16 北京信成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有序循环队列的无人机蜂窝通信多基站数据融合方法
US11546864B2 (en) 2020-02-14 2023-0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dual connectivity
US11310714B1 (en) * 2020-03-27 2022-04-19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iring efficiency
CN111970718B (zh) * 2020-07-22 2022-03-11 西北工业大学 能量收集不可信中继网络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15865239B (zh) * 2021-09-27 2023-08-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的信息上报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424603B (zh) * 2021-12-27 2024-02-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或接收用户设备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42648B1 (ko) * 2006-01-19 2008-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RU2565030C2 (ru) * 2009-02-09 2015-10-10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Пэйтент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ью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приемопередатчика, использующего множество несущих
JP5020300B2 (ja) * 2009-10-28 2012-09-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移動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520003B2 (ja) * 2009-10-28 2014-06-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基地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移動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317815A1 (en) * 2009-11-02 2011-05-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wer-limit report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JP5156765B2 (ja) * 2010-01-08 2013-03-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KR101790593B1 (ko) * 2010-04-01 2017-10-26 선 페이턴트 트러스트 물리적 랜덤 액세스 채널들에 대한 송신 전력 제어
JP5620569B2 (ja) * 2010-04-01 2014-11-05 パナソニック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装置、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US8965442B2 (en) * 2010-05-07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ggregated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877906B (zh) * 2010-05-19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JP5693794B2 (ja) * 2011-09-23 2015-04-0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9001780B2 (en) * 2012-01-27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issues related to multi-TA group support
US20130250875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CN103974319B (zh) * 2013-01-29 2017-08-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聚合下的功率余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US9730207B2 (en) * 2013-01-31 2017-08-08 Lg Elec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12218360A (zh) * 2013-05-28 2021-01-12 索尼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50117307A1 (en) * 2013-10-28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transmission power
KR101611825B1 (ko) * 2013-11-08 2016-04-1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과 그 장치
US10980045B2 (en) * 2014-10-02 2021-04-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power on an uplink component carrier transmitted over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CN105992325B (zh) * 2015-02-03 2019-08-2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载波聚合增强中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US10251197B2 (en) * 2015-07-23 2019-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when a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of an unlicensed carrier fai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4019A1 (en) 2019-08-14
CN110036673A (zh) 2019-07-19
US20190239168A1 (en) 2019-08-01
CN110036673B (zh) 2021-12-31
WO2018064977A1 (en) 2018-04-12
EP3524019B1 (en) 2021-09-08
WO2018064799A1 (en) 2018-04-12
EP3524019A4 (en) 2020-05-20
US10681653B2 (en)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15198A (zh) 對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功率分配
JP7159225B2 (ja) ニューラジオにおける異なるサブフレーム構造の下での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
TWI745475B (zh) 於非錨資源區塊中之窄頻參考訊號
TWI750282B (zh) 用於新無線電中的同步信號區塊的多傳輸的技術
TWI774817B (zh) 用於短傳輸時間間隔的通道狀態資訊報告
TWI711320B (zh) 增強型機器類型通訊中的探測參考信號傳輸
TWI757402B (zh) 用於多鏈路發送功率控制的技術和裝置
TWI777990B (zh) 具有多個傳輸時間間隔的系統的功率餘量報告
US10085265B2 (en) Uplink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and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by a user equipment in a multi-connectivity environment
JP5973000B2 (ja) クロスデバイス干渉の緩和
US8489100B2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s
JP5752781B2 (ja) 干渉管理のためのサブフレーム依存の送信電力制御
JP6022639B2 (ja) アドバンスド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電力制御モードの調整
JP2020188471A (ja) バンドリングを考慮した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uci)送信
KR101498477B1 (ko) 크로스-서브프레임 할당에 의한 전력 제어
TWI753160B (zh) 對調變階數決定的增強
TWI759404B (zh) 用於追蹤參考信號配置設計的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媒體
JP2023111919A (ja) 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pucch)のためのリソース割振り
US11863257B2 (en)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inter-sect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KR101508196B1 (ko) 블라인드 디코딩을 이용한 업링크 제어 경로의 결정
JP2016536936A (ja) 物理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チャネル(pbch)のカバレージ拡張
US20180146433A1 (en) Subband set dependent uplink power control
TW201831005A (zh) 用於對於上行鏈路通道的功率控制的技術和裝置
TW202017417A (zh) 上行鏈路資料通道上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傳輸的功率控制的頻譜效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