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4946A - 電池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電池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4946A
TW201814946A TW105133022A TW105133022A TW201814946A TW 201814946 A TW201814946 A TW 201814946A TW 105133022 A TW105133022 A TW 105133022A TW 105133022 A TW105133022 A TW 105133022A TW 201814946 A TW201814946 A TW 2018149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llector layer
active material
collector
batter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3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1624B (zh
Inventor
楊思枬
Original Assignee
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輝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輝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3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162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62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4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4946A/zh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具有避免外部短路之電池結構,其主要包含有一第一集電層、一第二集電層、一夾設於第一集電層與第二集電層間之膠框,以形成一封圍區域,此封圍區域內容設一電化學系統層,此電化學系統層包含有一第一活性材料層、一第二活性材料層與一設置於第一活性材料與第二活性材料層間之隔離層,第一活性材料與第一集電層接觸,第二活性材料層與第二集電層接觸,其特徵在於第一集電層與第二集電層之至少一周緣為電性絕緣,以避免彎折後第一集電層與第二集電層因接觸導致外部短路。

Description

電池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電池結構,尤其是指一種具有避免外部短路之電池結構。
為因應人性科技需求,各種穿戴式電子裝置相應而生,為使各種穿戴式電子裝置更符合輕薄的趨勢,電子裝置內的空間分配成為一重要課題,而可設置在非平面之可撓曲式電池為此課題帶來解決策略之一。請參閱第1圖,其係目前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之結構剖視圖。如圖所示,此種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10主要包含有一第一集電層12、一第二集電層14、一夾設於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間之膠框16,以形成一封圍區域18,此封圍區域18內容依序設有一第一活性材料層20、隔離層22與一第二活性材料層24,第一活性材料層20、隔離層22與第二活性材料層24構成電化學系統層26,且第一活性材料層20與第一集電層12接觸,第二活性材料層24與第二集電層14接觸。此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10的特性在於整體可動態彎曲,但在彎曲過程中,卻因為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的接觸而發生外部短路。
有鑑於上述,本發明即針對上述習知技術之缺失,提出一種具有避免外部短路之電池結構,以有效克服上述之該等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種具有避免外部短路之電池結構,其於第一集電層或第二集電層之至少一者的周緣為電性絕緣,以避免電池彎折時,第一、第二集電層因接觸而產生外部短路。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具有避免外部短路之電池結構,其主要包含有一第一集電層、一第二集電層、一夾設於第一集電層與第二集電層間之膠框,以形成一封圍區域,此封圍區域內容設一電化 學系統層,其包含有一第一活性材料層、一第二活性材料層與一設置於第一活性材料層與第二活性材料層間之隔離層,第一活性材料與第一集電層接觸,第二活性材料層與第二集電層接觸,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集電層與該第二集電層的至少其一之周緣為電性絕緣,以避免彎折後上集電層與下集電層因接觸產生外部短路。
底下藉由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發明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10‧‧‧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
12‧‧‧第一電集層
14‧‧‧第二集電層
16‧‧‧膠框
18‧‧‧封圍區域
20‧‧‧第一活性材料層
22‧‧‧隔離層
24‧‧‧第二活性材料層
26‧‧‧電化學系統層
28‧‧‧絕緣保護層
第1圖係為目前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之結構剖視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另一種實施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又一種實施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另一種實施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係針對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於彎折後第一、第二集電層因為相互接觸而產生外部短路之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解決方法:第一集電層或第二集電層之外表面周緣設置有一絕緣保護層,以避免彎折後第一集電層與第二集電層因接觸產生外部短路。請參閱第2圖,其係此方法的實施例示意圖。如圖所示,此種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10主要包含有一第一集電層12、一第二集電層14、一夾設於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間之膠框16,以形成一封圍區域18。一電化學系統層26設置於封圍區域18內,電化學系統層26包含有一第一活性材料層20、一第二活性材料層24與一設置於第一活性材料層20與第二活性材料層24間之隔離層22,第一活性材料層20與第一集電層12接觸,第二活性材料層24與第二集電層14接觸,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集電層12或第二集電層14之周緣為電性絕緣,此處所定義之周緣是包含一側表面及/或自該側表面向上方及/或下方延伸的表面。舉例來說,第一集電層12之外表面周緣塗佈固化形成有一絕緣保護層28,以避免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在彎折時接 觸而產生外部短路。其中該絕緣保護層係為單獨結構者,或為該膠框的一部分,如第3圖所示,亦或可藉由表面處理為電性絕緣之結構者。
以上所述之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10,其膠框16之上端面與第一集電層12黏著,膠框16之下端面與第二集電層14黏著,因此在正投影方向上,完全容設於封圍區域18內之電化學系統層26將完全位於第一集電層12及/或第二集電層14之區域內,換言之,第一活性材料層20的正投影面積小於第一集電層12的正投影面積,第二活性材料層24的正投影面積小於第二集電層14的正投影面積。
另外,在正投影方向上觀之,所述的膠框16可以完全或局部地位於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的正投影區域內,亦即,當膠框16完全位於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的正投影區域內時,若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在截面上具有相同長度時,則膠框16係完全不會突出於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之外,若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在截面上呈現不同長度時,則膠框16係位於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交集的正投影區域內,若當膠框16局部地位於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的正投影區域內時,則表示無論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是否在截面上具有相同的長度與否,局部的膠框16都是呈現出突出於第一集電層12與第二集電層14之外。
請參閱第4圖,其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態樣示意圖。第二集電層14之外表面周緣塗佈固化形成有一絕緣保護層28,且第一集電層12在正投影方向大於第二集電層14,也就是第一集電層12之長度大於第二集電層14,第二集電層14可以與第一集電層12互換。
請參閱第5圖,其係本發明之又一實施態樣示意圖。如圖所示,與先前第3圖之架構不同的是,在此實施例中是數個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10共用一第一集電層12,而在此實施例中數個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10之第二集電層14的周緣為電性絕緣,例如如先前所述之形成有一絕緣保護層28。此處所定義之周緣是包含一側表面及/或自該側表面向上方及/或下方延伸的表面,以避免第一集電層12彎折時所導致的第二集電層14間或者與第一集電層12間的接觸。
在一般鋰電池中,正極或負極由活性材料層塗佈於集電層上 後再經過切割、乾燥製程後所製成,因此正極或負極之活性材料層之大小與集電層相同,而在安全因素之考量下,正極活性材料層必須小於負極活性材料層的設計,也就是正極必須小於負極,所謂安全因素是由於鋰離子嵌入至負極時若負極的空間不足所導致鋰晶枝大量地生成,進而導致鋰晶枝穿刺隔離層而發生內部正、負極接觸的短路問題。在本案中的鋰電池架構下,集電層大小與上述之正、負極面積大小無關聯,也就是說,本案的集電層有大小之分是為了避免外部集電層接觸的短路問題,本案先前所述之較小的集電層也可以是負極的集電層,較大的集電層也可以是正極的集電層。鑑此,請參閱第2圖,在此圖中之第一集電層12可以是正極集電層或者負極集電層,第二集電層14則相對應為負極集電層或正極集電層。換而言之,當第一集電層12為負極集電層時,第二集電層14為正極集電層,此實施態樣是與現有的一般鋰電池架構截然不同的。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藉由於第一與第二電集層的至少一周緣為電性絕緣來使可撓曲式固態鋰電池於彎折後第一、第二集電層能免於接觸,進而避免因第一、第二集電層碰觸所產生的外部短路問題。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Claims (11)

  1. 一種電池結構,包含:一第一集電層;一第二集電層;一框膠,其係夾設於該第一集電層與該第二集電層間,以形成一封圍區域;以及一電化學系統層,其設置於該封圍區域內,該電化學系統層包含有一第一活性材料層、一第二活性材料層與設置於該第一活性材料層與該第二活性材料層間之一隔離層,該第一活性材料與第一集電層接觸,該第二活性材料層與該第二集電層接觸;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集電層與該第二集電層的至少其中之一周緣為電性絕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結構,該電化學系統層在正投影方向上係位於該第一集電層與該第二集電層之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池結構,其中該第一活性材料層的正投影面積係小於該第一集電層的正投影面積。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池結構,其中該第二活性材料層的正投影面積係小於該第二集電層的正投影面積。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結構,其中該周緣係包含一側表面及/或自該側表面向上方及/或下方延伸的表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結構,其中該第一集電層或該第二集電層的至少其一之該周緣係設置有一絕緣層。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池結構,其中該絕緣層更為該膠框的一部分。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池結構,其中該絕緣層係藉由表面處理為電性絕緣之結構者。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結構,其中至少局部的該膠框係位於該第一集電層與該第二集電層的正投影區域內。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結構,其中局部的該膠框更位於該第 一集電層與該第二集電層的正投影區域外。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池結構,其係為可撓電池或軟包電池。
TW105133022A 2016-10-13 2016-10-13 電池結構 TWI611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3022A TWI611624B (zh) 2016-10-13 2016-10-13 電池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3022A TWI611624B (zh) 2016-10-13 2016-10-13 電池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1624B TWI611624B (zh) 2018-01-11
TW201814946A true TW201814946A (zh) 2018-04-16

Family

ID=61728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3022A TWI611624B (zh) 2016-10-13 2016-10-13 電池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16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1994B1 (ko) * 2018-08-08 2022-01-14 프로로지움 테크놀로지 코., 엘티디. 수평 복합 전기 공급 요소 그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5905B (zh) * 2014-07-18 2015-05-21 Iner Aec Executive Yuan 薄膜電池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1624B (zh)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7013B2 (en) Encapsulated microbattery having terminal connected to active layer through a via
TWI614932B (zh) 一種同時具有以圈撓方式和堆疊方式生產之優點的二次電池
WO2014080638A1 (ja) 蓄電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11624B (zh) 電池結構
US11145923B2 (en) Battery structure
JP6588952B2 (ja) 電池構造
TWI612710B (zh) 電池結構
CN107946635B (zh) 具有避免外部短路的电池结构
AU2020100217A4 (en) Battery structure
KR20140061153A (ko)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바이스
TWI643393B (zh) 電池結構
TWI643378B (zh) 電性絕緣器及其應用之電池
WO2018214919A1 (zh) 电池结构
CN107946650B (zh) 电池结构
TWI643386B (zh) 電池結構
JP3226660U6 (ja) 電池構造
CN107946649B (zh) 电池结构
JP6778329B2 (ja) バッテリ構造
TWI469374B (zh) 光伏打封裝結構
KR101139758B1 (ko) 전해콘덴서의 소자 구조
US8254085B2 (en) Stacked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CN103489849B (zh) 接合结构
JP2014033018A (ja) 端子ボックス、それを備え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