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4210A - 燈裝置以及照明裝置 - Google Patents

燈裝置以及照明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4210A
TW201814210A TW106109650A TW106109650A TW201814210A TW 201814210 A TW201814210 A TW 201814210A TW 106109650 A TW106109650 A TW 106109650A TW 106109650 A TW106109650 A TW 106109650A TW 201814210 A TW201814210 A TW 2018142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heat
light emitting
lamp device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9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寺崎光
小川光三
Original Assignee
東芝照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芝照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芝照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4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421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02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F21V29/50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for cool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of means for 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damage, e.g.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5/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damage
    • F21V15/01Housings, e.g. material or assembling of hous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06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of point-like light sources, e.g. incandescent or halogen lamps, with screw-threaded or bayonet b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獲得光亮感且散熱性好的燈裝置以及照明裝置。燈裝置(10)包括框體(11)、與框體(11)相向的散熱部(12)、設置在框體(11)與散熱部(12)之間的筒狀的透明部(39)。在透明部(39)的內側,發光源(14)設置於框體(11)及散熱部(12)中的其中一個。在透明部(39)的內側,反射部(15)與發光源(14)相向地設置於框體(11)及散熱部(12)中的其中另一個。設置將框體(11)與散熱部(12)予以熱連接的導熱部(16)。在框體(11)側設置供電部(18)。

Description

燈裝置以及照明裝置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可獲得光亮感的燈裝置以及使用此燈裝置的照明裝置。
以往,已有透明白熾燈泡,此透明白熾燈泡因為使用了透明的玻璃燈罩(glass globe),所以能夠看到燈絲(filament)。在此透明白熾燈泡點亮時,從能夠透過透明的玻璃燈罩看到的燈絲發出強光,由此獲得光亮感。
另外,已有將發光元件作為光源,使用透明燈罩且能夠代替透明白熾燈泡的燈裝置。在此燈裝置中,通過導光體將來自發光元件的光引導至燈罩的中心部而釋放出此光,或將包括多個發光元件的發光模組配置於燈罩的內部空間。
對於如上所述的燈裝置來說,為了獲得像透明白熾燈泡那樣的光亮感,優選發光源為高光通量(luminous flux),亮度高且發光尺寸小,但發光源的發熱大,必須確保充分的散熱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96120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可獲得光亮感且散熱性好的燈裝置以及照明裝置。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實施方式的燈裝置包括框體、與框體相向的散熱部、設置在框體與散熱部之間的筒狀的透明部。在透明部的內側,發光源設置於框體及散熱部中的其中一個。在透明部的內側,反射部與發光源相向地設置於框體及散熱部中的其中另一個。設置將框體與散熱部予以熱連接的導熱部。在框體側設置供電部。 實施方式的燈裝置中,所述導熱部包括所述框體側與所述散熱部側之間的佈線路徑。 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包括:所述燈裝置;以及插座,連接所述燈裝置的所述供電部。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期待獲得光亮感且散熱性好。
以下,參照圖1至圖3對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在圖1及圖2中表示燈裝置10。再者,在圖2中表示透過透明部分(燈罩13)的狀態。
燈裝置10是能夠安裝在用於一般照明的白熾燈泡用的插座(socket)中來使用的燈泡形燈。再者,燈裝置10具有假想的燈中心軸z,將沿著燈中心軸z的燈裝置10的一端側作為前端側,將另一端側作為後端側來進行說明。
燈裝置10包括:框體11;散熱部12,與所述框體11的前端側相向地配設;燈罩13,設置在框體11與散熱部12之間;發光源14,在燈罩13的內側,配設於散熱部12;反射部15,在燈罩13的內側,與發光源14相向地配設於框體11;導熱部16,將框體11與散熱部12予以熱連接;絕緣殼17,配設在框體11的內側;供電部18,配設在框體11側且配設在絕緣殼17的後端側;以及電源部19,配設在框體11的絕緣殼17的內側。
而且,框體11例如由金屬材料形成為向前後方向開口的圓筒狀。即,框體11形成為前端側的直徑大於後端側的直徑,直徑從後端側向前端側擴大的圓筒狀。
在框體11的前端側形成有與燈中心軸z大致平行的圓筒狀的周壁部22,沿著此周壁部22的內側形成有環狀的槽部23,在所述周壁部22內側的面向槽部23的前表面側,設置有向框體11的內側突出的環狀的抵接部24。而且,在框體11的前端側內側,突出設置有比抵接部24更向框體11的內側突出的多個突出部25。抵接部24及突出部25的前端面形成在一個面上。而且,通過所述周壁部22、槽部23、抵接部24及突出部25等構成通用安裝構造(框體側通用安裝構造)26。
在框體11的前端側配設有框體側散熱板29。即,在框體11的通用安裝構造26中安裝有框體側散熱板29。框體側散熱板29為金屬制且形成為板狀,並以與抵接部24及突出部25的前端面接觸的方式配置。而且,通過經由反射部15而分別螺固於框體11的突出部25的多個螺釘,反射部15及框體側散熱板29固定於框體11。
另外,散熱部12例如由金屬材料形成為後表面側開口的中空狀。散熱部12是以前端側的直徑小於後端側的直徑,直徑從後端側向前端側縮小的方式形成,而且,前端面形成為平面狀。再者,散熱部12的前端側可並非為平面狀,例如也可以形成為圓錐狀。
在散熱部12的後端側形成有與燈中心軸z大致平行的圓筒狀的周壁部32,沿著此周壁部32的內側形成有環狀的槽部33,在所述周壁部32內側的面向槽部33的後表面側,設置有向散熱部12的內側突出的環狀的抵接部34。而且,在散熱部12的後端側內側,突出設置有比抵接部34更向散熱部12的內側突出的多個突出部35。抵接部34及突出部35的後端面形成在一個面上。而且,通過所述周壁部32、槽部33、抵接部34及突出部35等構成通用安裝構造(散熱部側通用安裝構造)36,此通用安裝構造(散熱部側通用安裝構造)36的形狀及尺寸與設置在框體11側的通用安裝構造26相同。
另外,燈罩13例如由樹脂或玻璃等透明材料形成為圓筒狀。燈罩13具有向前後開口的圓筒狀的透明部39。透明部39以與框體11及散熱部12的外表面相連的方式,形成為直徑沿著燈中心軸z相同的圓筒狀,且前後端部分別嵌入固定於框體11的周壁部22及散熱部12的周壁部32。
另外,發光源14包含發光模組42。例如使用板上晶片(Chip On Board,COB)模組作為發光模組42,所述COB(Chip On Board)模組包括:基板43;多個發光元件(LED(Light-emitting diode))44,安裝於所述基板43;框部45,包圍這些發光元件44的周圍;以及螢光體層46,以將發光元件44密封的方式填充在框部45內。發光源14具有由螢光體層46的表面構成的圓形的發光面14a。在獲得光亮感方面,發光面14a的直徑例如優選處於4 mm~9 mm的範圍,更優選為小於或等於6 mm。而且,在獲得光亮感方面,發光面14a的面積例如優選為小於或等於16.6 mm2
發光源14(發光模組42)隔著散熱部側散熱板49及與此散熱部側散熱板49之間的未圖示的導熱片或僅隔著散熱部側散熱板49,而配設在散熱部12的後表面側。散熱部側散熱板49為金屬制且形成為板狀,並以與散熱部12的抵接部34及突出部35的後端面接觸的方式配置。再者,散熱部側散熱板49可與散熱部12一體地構成,發光源14也可以不隔著散熱部側散熱板49而直接配設在散熱部12的後表面側。而且,通過經由絕緣套環50而分別螺固於散熱部12的突出部35的多個螺釘,絕緣套環50、基板43及散熱部側散熱板49一起緊固於散熱部12,所述絕緣套環50配設在發光模組42的基板43的周圍。因此,發光模組42的基板43熱連接於散熱部側散熱板49及散熱部12。
另外,反射部15配設在框體11的前端側,並通過多個螺釘與框體側散熱板29一起緊固於框體11。反射部15由樹脂材料或金屬材料,以與發光源14的中央相向地突出的方式而形成為圓錐狀。反射部15的頂部與燈中心軸z一致。在反射部15的表面,例如形成有包含鏡面的反射面52。
在反射部15的周邊部,形成有供螺釘插通的安裝孔53及供導熱部16插通的插通孔54。
反射部15的反射面52相對於與燈中心軸z正交的方向的傾斜角度α(反射部15的反射面52相對於發光源14的發光面14a的傾斜角度α)處於大於或等於21°且為小於或等於30°的範圍。而且,反射部15的反射面52是以使傾斜角度α從頂部到周邊部連續變化的方式形成。
所述反射部15使來自發光源14的光向透明部39反射,並且使此光的反射方向處於與燈中心軸z成90°以內的角度且不會使經反射的光到達散熱部12的角度(比使經反射的光到達散熱部12的周邊部的角度更大的角度)的範圍。
更具體來說,從發光源14的周邊部的一個部位朝向隔著燈中心軸z而位於相反側的反射部15的周邊部的光以與燈中心軸z成90°以內的角度反射。另外,從發光源14的周邊部的一個部位朝向反射部15的中央側(頂部側)的光以通過散熱部12的側方射向外部的方式被反射。
另外,導熱部16例如為金屬制且形成為筒狀或柱狀。導熱部16分別與框體側散熱板29的周邊部及散熱部側散熱板49的周邊部接觸,從而將這些周邊部予以熱連接。即,導熱部16分別隔著框體側散熱板29及散熱部側散熱板49而將框體11及散熱部12予以熱連接。而且,導熱部16的端面可以與框體側散熱板29及散熱部側散熱板49的表面接觸,或者導熱部16的端部也可以嵌合於框體側散熱板29及散熱部側散熱板49中所設置的孔或槽,導熱部16的周面也可以與框體側散熱板29及散熱部側散熱板49接觸。
導熱部16具有用以供輸出用佈線通過的佈線路徑56,所述輸出用佈線將框體11側的電源部19與散熱部12側的發光源14電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導熱部16形成為圓筒狀,在此導熱部16的內部空間中,貫通形成有佈線路徑56。另外,在導熱部16的兩端周面部,形成有與佈線路徑56連通的佈線槽57。
導熱部16的表面例如為黑色,以吸收光。
在本實施方式中表示了一個導熱部16的例子,但能夠通過增加此導熱部16的數量來增加從散熱部12側向框體11側的導熱量。
另外,絕緣殼17由具有絕緣性的樹脂形成為圓筒狀。絕緣殼17從前端側插入至框體11,在從框體11的後端側突出的絕緣殼17的後端側安裝具有絕緣性的固定環60,由此,絕緣殼17固定於框體11。一對基板保持部61沿著燈中心軸z設置在絕緣殼17內的相向的兩個部位。
另外,供電部18安裝在框體11的後端側,且安裝在絕緣殼17的後端側。供電部18例如使用了能夠與E17或E26等用於一般照明的白熾燈泡用的插座連接的燈頭。再者,供電部18不限於燈頭,根據燈種類,所述供電部18也可以是一對插銷。
另外,電源部19將從供電部18輸入的交流電源或直流電源轉換為規定的直流電源並供應至發光源14(發光模組)。交流電源也可以是經過相位控制的電源,在此情況下,電源部19也可以將交流電源轉換為發光源14所需的直流電源,並根據相位控制來進行調光。另外,在從供電部18輸入直流電源的情況下,電源部19將從供電部18輸入的直流電源轉換為發光源14所需的直流電源。此時,電源部19也可以根據從供電部18輸入的直流電源的電壓值來對發光源14的輸出進行控制並調光。電源部19包括電路基板64及安裝於此電路基板64的多個電子元件65。電路基板64從絕緣殼17的前端側插入至一對基板保持部61之間,並收容在絕緣殼17內。而且,電源部19的交流電源的輸入部通過輸入用佈線而電連接於供電部18,電源部19的直流電源的輸出部通過未圖示的輸出用佈線而電連接於發光源14(發光模組)。
將電源部19與發光源14予以連接的輸出用佈線例如包含包覆電線,一端側電連接於電路基板64,另一端側通過設置於框體側散熱板29的未圖示的佈線孔、導熱部16的佈線槽57及佈線路徑56等而被引導至發光源14側,並且電連接於發光模組42的基板43。
其次,在圖3中表示使用燈裝置10的照明裝置70的一個燈體71的概略圖。照明裝置70例如為枝形吊燈(chandelier)器具,通過從器具主體突出設置的多個臂來支持多個燈體71。
在照明裝置70的燈體71的基座72的上表面,例如配設有玻璃制的圓筒狀的筒體73,並且插座74使燈連接方向朝向上方而配設在所述筒體73的內側。
供電部18連接於插座74,由此,燈裝置10配置成散熱部12及燈罩13朝向上方的狀態。
接著,將交流電源通過插座74供應至燈裝置10之後,電源部19將交流電源轉換為規定的直流電源並供應至發光源14(發光模組42)。由此,發光源14發光,光從發光源14的發光面14a射出。
從發光源14的發光面14a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直接朝向透明部39,並透過透明部39向外部輻射。
而且,從發光源14的發光面14a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射入至相向的反射部15的反射面52,由所述反射面52反射而從透明部39向外部輻射。此時,射入至反射部15的反射面52的光的大部分由所述反射面52反射而從透明部39向外部輻射。而且,使所述反射光的反射方向處於與燈中心軸z成90°以內的角度且不會使經反射的光到達散熱部12的角度(比使經反射的光到達散熱部12的周邊部的角度更大的角度)的範圍。
而且,對於燈裝置10來說,因為朝向後方地配設發光源14的發光面14a,所以可確保從發光源14通過透明部39而朝向燈裝置10後方的光。此外,因為與發光源14的發光面14a相向地配設反射部15,所以也可確保從發光源14通過透明部39而從燈裝置10的側方朝向斜前方的範圍的光。
因此,如圖3所示,在枝形吊燈器具中,因為在燈裝置10的正後方有插座74或基座72等,所以無需向燈裝置10的正後方配光(無用區域),需要向斜後方配光(必需區域)。並且,因為朝向燈裝置10上方的配光處於天花板側,所以可較少。因此,燈裝置10的配光適合於枝形吊燈器具。
另外,在從斜後方觀察燈裝置10的情況下,能夠直接看到發光源14。此時,由反射部15反射的光為與燈中心軸z成90°以內的角度,並朝向側方或斜前方,因此,若從斜後方觀察燈裝置10,則不會看到反射部15發光。因此,在從斜後方觀察燈裝置10的情況下,容易將發光源14看成一個小發光部,從而能夠重現像點亮透明白熾燈泡那樣的光亮感。
另外,在從斜前方觀察燈裝置10的情況下,能夠看到映入至反射部15的發光源14的像。此時,若從斜前方觀察燈裝置10,則發光源14會被散熱部12遮擋而無法直接被看到。因此,容易將映入至反射部15的發光源14的像看成一個小發光部,從而能夠重現像點亮透明白熾燈泡那樣的光亮感。
另外,即使在從側方觀察燈裝置10的情況下,當能夠直接看到發光源14時,也不會看到反射部15發光,另外,當能夠看到映入至反射部15的發光源14的像時,因為無法直接看到發光源14,所以容易將發光源14或映入至反射部15的發光源14的像中的任一方看成一個小發光部,從而能夠重現像點亮透明白熾燈泡那樣的光亮感。
因此,無論從燈裝置10的後方到前方的範圍中的哪一個方向觀察,均能夠重現像點亮透明白熾燈泡那樣的光亮感。
另外,在燈罩13內配設有導熱部16,但導熱部16的表面是以比反射部15更會抑制光的擴散或反射的方式形成。因此,即使導熱部16發光,也不會影響光亮感的重現。再者,作為由導熱部16的表面對光的擴散或反射進行抑制的方式,至少從發光源14照射出的直接光及來自反射部15的反射光所到達的導熱部16的面優選構成為黑色等的吸收光的面,也可以構成整體呈黑色等的導熱部16,以吸收光。
另外,發光源14發光時所產生的熱通過散熱部側散熱板49傳導至散熱部12,並從此散熱部12的表面散熱至空氣中。
而且,發光源14發光時所產生的熱通過散熱部側散熱板49傳導至導熱部16,並從此導熱部16傳導至框體11側。即,熱從導熱部16通過框體側散熱板29傳導至框體11。接著,傳導至此框體11的熱從框體11的表面散熱至空氣中。再者,能夠通過增加導熱部16的數量來增加從散熱部12側向框體11側的導熱量。
因此,發光源14發光時所產生的熱從散熱部12及框體11這兩者散熱。
這樣,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燈裝置10,因為通過導熱部16將框體11側與散熱部12側予以熱連接,所以能夠從散熱部12側與框體11側這兩者對發光源14發光時所產生的熱進行散熱,從而能夠提高散熱性。因此,能夠對應於燈裝置10的高光輸出化及小形化。
另外,在將發光源14配設在散熱部12側的情況下,通過導熱部16將發光源14發光時所產生的熱從散熱部12側傳導至框體11側,由此,能夠從散熱部12側與框體11側這兩者散熱。
而且,通過在導熱部16設置佈線路徑56,能夠從框體11側的電源部19向散熱部12側的發光源14供電。
再者,也可以與導熱部16分開地設置佈線路徑56,例如也可以在與框體11及散熱部12絕緣的狀態下,將具有導電性的導線或電線設置在電源部19與發光源14之間。
另外,與發光源14相向地配設反射部15,通過此反射部15使來自發光源14的光向透明部39反射,並且使此光的反射方向處於與燈中心軸z成90°以內的角度且不會使經反射的光到達散熱部12的角度(比使經反射的光到達散熱部12的周邊部的角度更大的角度)的範圍,因此,無論從哪一個方向觀察燈裝置10,均能夠重現像點亮透明白熾燈泡那樣的光亮感。
而且,反射部15設為不會使經反射的光到達散熱部12的角度(比使經反射的光到達散熱部12的周邊部的角度更大的角度),因此,能夠減少光被散熱部12遮擋的情況,並防止燈罩13(透明部39)內的多餘的光的散射,並且能夠提高光提取效率,此光提取效率(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是能夠使發光源14的光提取至燈裝置10的外部的效率。
而且,反射部15設置為與發光源14相向而突出的圓錐狀,因此,能夠將光的反射方向控制在所述的適當範圍內。例如,使反射部15的反射面52相對於與燈中心軸z正交的方向的傾斜角度α(反射部15的反射面52相對於發光源14的發光面14a的傾斜角度α)處於大於或等於21°且為小於或等於30°的範圍,由此,能夠將光的反射方向控制在所述的適當範圍內。
而且,反射部15的反射面52是以使傾斜角度從頂部到周邊部連續變化的方式形成,因此,映入至反射部15的發光源14的像不會被分割,容易看成一個小發光部,能夠重現光亮感。
另外,使發光源14的發光面14a朝向後方地配設的燈裝置10能夠確保朝向後方的配光分佈,因此,能夠對應於枝形吊燈器具等。
其次,在圖4及圖5中表示第二實施方式。再者,對於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使用相同符號並省略此結構及作用效果的說明。另外,在圖5中表示透過透明部分(燈罩13)的狀態。
燈裝置10的發光源14配設在框體11側,反射部15配設在散熱部12側,發光源14及反射部15的配置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燈裝置10的配置相反。即,發光源14配置在框體側散熱板29的前表面側,固定且熱連接於框體11側。另外,反射部15與發光源14相向地配設在散熱部側散熱板49的後表面側,固定且熱連接於散熱部12。
而且,即使在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反地配設了發光源14與反射部15的情況下,仍能夠獲得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即,發光源14發光時所產生的熱通過框體側散熱板29傳導至框體11,並從此框體11的表面散熱至空氣中。
而且,發光源14發光時所產生的熱通過框體側散熱板29傳導至導熱部16,並從此導熱部16傳導至散熱部12側。即,熱從導熱部16通過散熱部側散熱板49傳導至散熱部12。接著,傳導至此散熱部12的熱從散熱部12的表面散熱至空氣中。再者,能夠通過增加導熱部16的數量來增加從框體11側向散熱部12側的導熱量。
因此,發光源14發光時所產生的熱從散熱部12及框體11這兩者進行散熱。
這樣,第二實施方式的燈裝置10也通過導熱部16將框體11側與散熱部12側予以熱連接,因此,能夠從框體11側與散熱部12側這兩者對發光源14發光時所產生的熱進行散熱,從而能夠提高散熱性。因此,能夠對應於燈裝置10的高光輸出化及小形化。
再者,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因為無需在導熱部16設置佈線路徑56,所以也可以將導熱部16形成為圓柱狀來提高導熱性。
再者,燈裝置10也可以不包括電源部19。在此情況下,可以從配設在器具側的電源部向燈裝置10供應發光源14所需的直流電源,也可以不在器具側設置電源部,而是經由供電部18將交流電源或直流電源直接供應至發光源14。
雖對本發明的若干個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這些實施方式是作為例子而提示的實施方式,並不意圖對發明的範圍進行限定。這些新穎的實施方式可以其他各種方式實施,能夠在不脫離發明宗旨的範圍內進行各種省略、替換、變更。這些實施方式或其變形包含於發明的範圍或宗旨,並且包含於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發明及其均等的範圍。
10‧‧‧燈裝置
11‧‧‧框體
12‧‧‧散熱部
13‧‧‧燈罩
14‧‧‧發光源
14a‧‧‧發光面
15‧‧‧反射部
16‧‧‧導熱部
17‧‧‧絕緣殼
18‧‧‧供電部
19‧‧‧電源部
22‧‧‧周壁部
23‧‧‧槽部
24‧‧‧抵接部
25‧‧‧突出部
26‧‧‧通用安裝構造(框體側通用安裝構造)
29‧‧‧框體側散熱板
32‧‧‧周壁部
33‧‧‧槽部
34‧‧‧抵接部
35‧‧‧突出部
36‧‧‧通用安裝構造(散熱部側通用安裝構造)
39‧‧‧透明部
42‧‧‧光模組
43‧‧‧基板
44‧‧‧發光元件(LED)
45‧‧‧框部
46‧‧‧螢光體層
49‧‧‧散熱部側散熱板
50‧‧‧絕緣套環
52‧‧‧反射面
53‧‧‧安裝孔
54‧‧‧插通孔
56‧‧‧佈線路徑
57‧‧‧佈線槽
60‧‧‧固定環
61‧‧‧基板保持部
64‧‧‧電路基板
65‧‧‧電子元件
70‧‧‧照明裝置
71‧‧‧燈體
72‧‧‧基座
73‧‧‧筒體
74‧‧‧插座
z‧‧‧燈中心軸
α‧‧‧傾斜角度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燈裝置的剖視圖。 圖2是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燈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使用了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燈裝置的照明裝置的一個燈體的概略圖。 圖4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燈裝置的剖視圖。 圖5是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燈裝置的立體圖。

Claims (3)

  1. 一種燈裝置,包括: 框體; 散熱部,與所述框體相向; 筒狀的透明部,設置在所述框體與所述散熱部之間; 發光源,在所述透明部的內側,設置於所述框體及所述散熱部中的其中一個; 反射部,在所述透明部的內側,與所述發光源相向地設置於所述框體及所述散熱部中的其中另一個; 導熱部,將所述框體與所述散熱部予以熱連接;以及 供電部,設置在所述框體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燈裝置,其中 所述導熱部包括所述框體側與所述散熱部側之間的佈線路徑。
  3. 一種照明裝置,包括: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燈裝置;以及 插座,連接所述燈裝置的所述供電部。
TW106109650A 2016-09-16 2017-03-23 燈裝置以及照明裝置 TW2018142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1823 2016-09-16
JP2016181823A JP2018045953A (ja) 2016-09-16 2016-09-16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4210A true TW201814210A (zh) 2018-04-16

Family

ID=60315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9650A TW201814210A (zh) 2016-09-16 2017-03-23 燈裝置以及照明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45953A (zh)
KR (1) KR20180030743A (zh)
CN (1) CN206656166U (zh)
TW (1) TW20181421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2838B2 (ja) 2018-03-13 2021-11-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金属複合酸化物粉末、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45953A (ja) 2018-03-22
KR20180030743A (ko) 2018-03-26
CN206656166U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6386B2 (en) Semiconductor lamp having two groups of LEDs corresponding to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a reflector
US8985815B2 (en) Light bulb with upward and downward facing LEDs having heat dissipation
JP5246402B2 (ja) 電球形ランプ
KR101227527B1 (ko) 조명 장치
JP5360402B2 (ja) 電球形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US20060193130A1 (en) LED lighting system
WO2009157285A1 (ja) 発光素子ランプ及び照明器具
US8803409B1 (en) Lamp devic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uminaire
JP2007012288A (ja)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KR20140038116A (ko) Le d 램프
JP2004186109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光源及び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器具
JP2014186838A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TW201715176A (zh) 使用燈頭散熱之led球泡燈
JP5802497B2 (ja) 電球型照明装置
JP5382335B2 (ja) 電球形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US8740422B2 (en) Bulb and luminaire
JP2012069396A (ja) 照明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装置
JP6277014B2 (ja) 電球型照明装置
TW201814210A (zh) 燈裝置以及照明裝置
JP6624546B2 (ja) 照明器具
JP5674065B2 (ja) 電球形ランプ
TW201814207A (zh) 燈裝置以及照明裝置
KR101059084B1 (ko) 방열장치가 구비된 고휘도 엘이디조명기구
JP6719396B2 (ja) 電球型照明装置
JP2014003032A (ja) 電球形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