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4121A - 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電子鎖、便攜裝置以及配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電子鎖、便攜裝置以及配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4121A
TW201814121A TW105131713A TW105131713A TW201814121A TW 201814121 A TW201814121 A TW 201814121A TW 105131713 A TW105131713 A TW 105131713A TW 105131713 A TW105131713 A TW 105131713A TW 201814121 A TW201814121 A TW 2018141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lock
data
authentication
portable devic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1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5451B (zh
Inventor
曾朝滿
Original Assignee
凱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凱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凱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1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5451B/zh
Priority to US15/395,994 priority patent/US20180096549A1/en
Priority to DE102017102681.9A priority patent/DE102017102681A1/de
Publication of TW201814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4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5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54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6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 E05B47/0603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the detent moving rectilinear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7/00Padlocks; Detail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7/00Padlocks; Details thereof
    • E05B67/06Shackles; Arrangement of the shackle
    • E05B67/22Padlocks with sliding shackles, with or without rotary or pivotal movemen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17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where the code of the lock can be programm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94Mechanical aspects of remotely controlled locks
    • E05B2047/0095Mechanical aspects of locks controlled by telephone signals, e.g. by mobile phon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634Power supply for the lock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75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 G07C2009/0076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包含一電子鎖及一便攜裝置。電子鎖具有一封閉結構以及一認證電路,認證電路具有一資料庫以儲存至少一認證碼,而封閉結構用以定義一封閉路徑。便攜裝置係用以傳送一認證資訊。其中,電子鎖接受便攜裝置的認證資訊後,認證電路確認認證資訊中的資料是否與該至少一認證碼其中之一吻合,若是,則使封閉結構之封閉路徑轉換成一開放路徑。

Description

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電子鎖、便攜裝置以及配對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鎖系統、電子鎖、便攜裝置以及配對方法,尤指一種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電子鎖、便攜裝置以及配對方法。
現今社會,由於國內、外經濟長期以來的不景氣,造成世界各國的失業率不斷地攀升,因此間接造成社會治安的惡化。諸如偷竊、私闖民宅…等事件不斷地增加,確實令人在日常生活會有一種不安全感。最終人們對於自身、財產安全將可能受到威脅的問題加以擴大,因而演變成需時時想更有效的方法來防範他人犯罪的實際行為。
因此,許多物品使用到鎖具系統,例如建築物之門窗,交通工具之車門、方向盤、交通工具的引擎發動,或者是一些箱體...等,來避免自身、財產安全的威脅。又一般常見之鎖具系統需要一個鎖具裝置,及一個能與該鎖具裝置搭配的鑰匙裝置。該鑰匙裝置大多為特定結構,例如不同之齒狀結構與刻度深度的設計來搭配解鎖,使得每一個鑰匙裝置皆僅能適用於解鎖特定之鎖具裝置,而達到防盜之目的。但此類鑰匙裝置之複製相當簡單,只要符合所需的形狀即可用以開鎖,因此極易被外人複製而盜用。
然而,每個鎖具都須要對應的鑰匙裝置,多個鑰匙裝置同時攜帶不僅不方便。而若僅攜帶當次所需的鑰匙裝置,減少攜帶全部鑰匙裝置的負擔時,也容易發生漏帶之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先前技術的問題;利用本發明加以防盜時,不僅便於進行開鎖,而且可以使用同一便攜裝置配對多個鎖,減少攜帶或漏帶鑰匙裝置之不便。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包含一電子鎖及一便攜裝置。該電子鎖具有一封閉結構以及一認證電路,該認證電路具有一資料庫以儲存至少一認證碼,而該封閉結構用以定義一封閉路徑。該便攜裝置係用以傳送一認證資訊。其中,該電子鎖接受該便攜裝置的該認證資訊後,該認證電路確認該認證資訊中的資料是否與該至少一認證碼其中之一吻合;若是,則使該封閉結構之該封閉路徑轉換成一開放路徑。
本發明也提供了一種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包含一認證電路、一鎖釋放電路以及一電源穩定電路。該認證電路係用以接收一外部裝置所傳送的數據資料並根據該數據資料決定是否產生一釋放訊號。該鎖釋放電路耦接該認證電路,於接收到該釋放訊號時,使一機械裝置由一鎖定狀態轉變成一非鎖定狀態。該電源穩定電路係用以接收一電力並濾除漣波,並持續一預定時間或以上提供一功率值或以上之輸出至該認證電路及該鎖釋放電路。
本發明更提供了一種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包含一儲存電路、一資料輸出電路及一內建電源。該儲存電路儲存一數據資料。該資料輸出電路耦接該儲存電路,於感應一電子鎖或接收一使用者之傳送指令時,傳送該數據資料。該內建電源提供該儲存電路及該資料輸出電路操作所需之電力。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之配對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將該電子鎖與一第一便攜裝置建立連線,以接收用以認證的一數據資料;將用以認證的該數據資料與該電子鎖的一資料庫儲存的至少一認證碼比對,以確認用以認證的該數據資料中的資料是否與該至少一認證碼之至少其中之一相同;若確認相同,將用以認證的該數據資料之至少一部份儲存於一資料庫中;以及將代表未配對狀態的資料變更為代表已配對狀態的資料。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鎖系統可以便攜裝置配對電子鎖,減少攜帶或漏帶鑰匙裝置之不便,而且電子鎖也可以不限於單一便攜裝置,也可以避免便攜裝置遺失的問題。
請參見圖一A,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鎖系統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鎖系統具有認證功能,並包含一電子鎖100及一便攜裝置200。電子鎖100具有一封閉結構110以及一認證電路120。認證電路120具有一資料庫(未繪出)以儲存至少一認證碼。封閉結構110包含一鎖殼111以及一環鈎112。當電子鎖100在鎖定狀態時,封閉結構110定義一封閉路徑118,以將待防盜物品(未繪出)鎖在封閉路徑118內而達到防盜之效果。便攜裝置200係用以有線或無線地傳送一認證資訊S200至電子鎖100。電子鎖100接受便攜裝置200的認證資訊S200後,認證電路120確認認證資訊S200是否與資料庫所儲存的至少一認證碼其中之一吻合。若確認吻合,則使封閉結構110之封閉路徑118轉換成一開放路徑119,即產生一缺口116,以便使用者將待防盜物品由缺口116移出。如圖一B所示,即為圖一A所示電子鎖封閉路徑轉變為開放路徑的示意圖。
在一實施例中,電子鎖100可以更包含一電源穩定電路130以及一鎖釋放電路140。鎖釋放電路140耦接認證電路120。當認證電路120確認所接收的認證資訊S200與任一認證碼吻合後,會產生並發送一釋放訊號至鎖釋放電路140。鎖釋放電路140於接收到釋放訊號時,使一機械裝置由一鎖定狀態轉變成一非鎖定狀態,以使封閉路徑118轉換成開放路徑119。電源穩定電路130,用以接收一電力並濾除漣波,並持續一預定時間(如5秒)或以上提供一功率值(如1毫瓦(mW))或以上之電力輸出至認證電路120及鎖釋放電路140。在本實施例中,機械裝置包含了一馬達141、一齒輪142以及一橫桿143。馬達141可受鎖釋放電路140控制而轉動轉軸,並帶動齒輪142。齒輪142與橫桿143一端咬合,而使齒輪142於轉動時可帶動橫桿143向左或向右移動。環鈎112的一端具有一鎖孔115。當橫桿143穿入或穿過鎖孔115(如對環鈎112施力使其向下移動至一上鎖位置而使鎖孔115位於橫桿143右側,並使橫桿143向右穿入或穿過鎖孔115以卡固環鈎112)時,機械裝置為鎖定狀態,使鎖殼111以及環鈎112定義出封閉路徑118。當橫桿143移出鎖孔115(如馬達141帶動齒輪142,進而帶動橫桿143向左移出鎖孔115而脫離環鈎112,而使環鈎112可向上移動至一解鎖位置並產生缺口116)時,機械裝置為非鎖定狀態,使環鈎112可以相對鎖殼111向上移動而產生缺口116,使鎖殼111以及環鈎112定義出開放路徑119。
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子鎖100可以包含一彈簧114,位於鎖殼111內並套於環鈎112的一端。環鈎112內具有一擋片113,以箝制固定彈簧114的一端位置。當環鈎112受力向上移動而產生缺口116時,彈簧114被壓縮而蓄積一能量,以便於環鈎112被釋放後提供使環鈎112恢復至上鎖位置的一恢復力。
便攜裝置200為可以為手持裝置、穿戴裝置或者任何自帶電源的小型裝置,舉例來說:手機、手錶、MP3隨身聽、穿戴式裝置等具有無線或有線傳輸介面的電子裝置。在初次使用時,便攜裝置200須與電子鎖100先進行配對。在配對成功後,電子鎖100即可以將便攜裝置200的相關認證資訊的資料的全部或部分儲存於認證電路120的資料庫內,以作為認證碼,或者便攜裝置200可以儲存正確的認證資訊。認證電路120的資料庫的電路可以為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唯讀記憶體(PROM)、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PROM)、一次編程唯讀記憶體(OTPROM)、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或其組合,也可以是其他可以用以儲存資料的電路。資料庫電路較佳為可以多次抹寫、更佳為不通電下仍保存儲存資料而不會消失的電路,以便使用者可以變更便攜裝置200的相關資訊、增/刪便攜裝置200的相關資訊,以及避免電子鎖100在電源無電狀態下已設定的資料消失的問題。詳細之配對解鎖流程於後詳述。
較佳地,如圖一A及圖一B所示,鎖殼111的右側係設置有用以於上鎖後容置環鈎112一側(如圖一A、一B的左側)的一環鈎容置空間117,上述環鈎容置空間117係完全隔絕於電子鎖100的內部空間(即各電路元件所在空間)外。並且,環鈎112的另一側(如圖一A、一B的右側)係穿過防水O型環(未顯示)並插入鎖殼111中。經由防水O型環的設置,環鈎112可與鎖殼111產生密封的接口而達到防水作用。本發明的電子鎖由於僅需於環鈎的其中一側設置防水結構,可有效降低防水結構的數量及設置成本,並且,由於所使用的防水結構的數量較少,本發明還可有效降低因防水結構失效(如防水O型環老化)導致電子鎖進水損壞的機率。
請參見圖二,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便攜裝置示意圖,可做為本發明之鎖系統中的便攜裝置而與電子鎖進行配對認證,圖二所示之便攜裝置300係與圖一A及圖一B所示之便攜裝置200相同或相似,於此不再贅述。在本實施例,便攜裝置300具有認證功能,包含一儲存電路310、一資料輸出電路320及一內建電源330。儲存電路310儲存一數據資料。資料輸出電路320耦接儲存電路310,於感應一電子鎖(如圖一A及圖一B所示之電子鎖100)或接收一使用者之傳送指令時,傳送數據資料,例如:上述的認證資訊S200。內建電源330提供儲存電路310及資料輸出電路320操作所需之電力。內建電源330可以為鹼性電池等一次性電源或鎳氫充電電池、鋰電池等可重複充電使用的電源。
在一實施例中,便攜裝置先安裝解鎖程式。使用者執行解鎖程式後,即可以解鎖程式使資料輸出電路320將儲存電路310中的數據資料作為認證資訊並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傳遞至電子鎖,以便進行配對、解鎖等各項功能。
在另一實施例中,便攜裝置會自動偵測是否以有線方式連接電子鎖或以無線方式偵測電子鎖是否靠近便攜裝置至一預設距離之內。若是則資料輸出電路320將儲存電路310中的數據資料作為認證資訊並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傳遞至電子鎖。
在一實施例中,電子鎖及便攜裝置各自包含一NFC模組(未標示)。便攜裝置接近電子鎖在預設距離內(例如:20cm以內)時,便攜裝置透過本身的NFC模組與電子鎖的NFC模組建立連線以自動或手動傳送認證資訊。其中,認證資訊包含一認證金鑰、一使用者密碼、便攜裝置之至少一裝置辨識碼或其組合。裝置辨識碼可以是便攜裝置所具有的任何內部電路/模組的特定辨識碼,例如:手機的IMEI碼、WIFI裝置的MAC位址、藍芽裝置的藍芽位址、便攜裝置的序號、NFC模組的NFC序號等等。認證金鑰可供使用者在遺失原配對手機時,用以重設電子鎖或/及以新的便攜裝置重新與電子鎖配對之用。使用者密碼可以由使用者設定,以避免便攜裝置遺失時,拾獲者即可進行電子鎖的開鎖而降低了電子鎖的防盜安全性。
在一實施例中,電子鎖可以具有一顯示裝置,於認證成功或已開鎖時,以顯示方式通知使用者。顯示裝置可以是LCD螢幕、OLED螢幕、電子紙等顯示裝置。在另一實施例中,電子鎖具有一發光元件(如LED指示燈)或一發聲元件(如蜂鳴器或喇叭),但不具一顯示裝置。當便攜裝置所傳送的認證資訊中的資料與電子鎖的至少一認證碼其中之一符合時,電子鎖的發光元件持續或週期性發光一預定時間或電子鎖的發聲元件持續或週期性發聲一預定時間,以告知使用者已認證成功或已開鎖。由於發光元件及發聲元件運作所需的能量低於顯示裝置運作所需的能量,所以可以減少電子鎖的能量消耗。換句話說,當電子鎖具有內建電源時,例如:鋰電池或乾電池,可以達到延長內建電源的使用壽命之優點。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鎖也可以不具有發光元件、發聲元件及顯示裝置等任何通知裝置,而是透過回傳一認證成功或一開鎖成功的一執行確認資訊至便攜裝置。便攜裝置接收到執行確認資訊時,由便攜裝置以發光元件、發聲元件或/及顯示裝置來通知使用者。
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子鎖與便攜裝置可以各自具有上述實施例的至少一通知裝置(即發光元件、發聲元件及顯示裝置),而獨立通知使用者已認證成、已開鎖或其他訊息,以避免電子鎖與便攜裝置其中之一的通知裝置失效時,使用者仍可被成功通知。
為了避免電子鎖的內建電源電力不足時,電子鎖無法正常操作。在內建電源的電力低於一預定值或電壓低於一預定電壓值時,電子鎖可以通知使用者進行處理,例如:發光元件週期性閃爍的方式通知使用者進行內建電源更換或充電。
在一實施例中,電子鎖不具有內建電源,而是透過有線或無線方式由外部裝置取得操作所需的電力。外部裝置可以是具有認證功能的便攜裝置或其他具有電源的外部裝置。上述有線方式可以是電子鎖具有一有線傳輸介面,耦接電源穩定電路130,用以經由傳輸線連接外部裝置。而外部裝置亦具有有線傳輸介面,經由雙邊的有線傳輸介面之連接,傳送電力至電源穩定電路130。舉例來說,有線傳輸介面可以為一耳機介面、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Lightning 介面或一 IEEE1394介面。
在另一實施例中,電子鎖透過無線方式由外部裝置取得操作所需的電力(如自外部裝置接收光波、聲波或電磁波(如無線射頻)等能量,並將所接收能量轉換為電力)。在此實施例中,電子鎖可以更包含一感應電路,耦接電源穩定電路。外部裝置產生一電磁波,感應電路感應外部裝置所產生之電磁波並產生電力至電源穩定電路,使電源穩定電路可以即時或於後穩定提供一功率值或以上之輸出給認證電路、鎖釋放電路以及其他額外電路。這樣的設計,可以避免電子鎖使用內建電源無電力時無法解鎖之問題。電子鎖的無線方式可以是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非接觸式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奈米聲波發電裝置或光感應電路(例如:太陽能板)來進行能量的接收。而具有認證功能的外部裝置或其他具有電源的外部裝置則對應的具有近場通訊的感應線圈、非接觸式射頻識別的感應線圈、發聲元件或發光元件,以傳送能量給電子鎖。當然,上述的無線方式或有線方式電力傳送,均可以同時具有傳送認證資訊的功能。即,認證資訊可以透過耳機介面、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Lightning 介面或IEEE1394介面的有線方式,或者近場通訊的感應線圈、非接觸式射頻識別的感應線圈、發聲元件的聲音強度、頻率變化或其組合或發光元件的光強度、頻率變化或其組合的無線方式來傳送。
然而,不論是透過無線方式或有線方式取得的電力,可能受限於傳輸方式或傳送/接收電路本身的架構上的限制,能量傳輸速率較慢,在一些應用環境下無法即時提供足夠的功率至電子鎖內部的電路,使電路無法運作或運作不正確或不完整。因此,電源穩定電路可以包含電容等元件,用以濾波及蓄積能量。當能量蓄積足夠時,即持續預定時間或以上提供一功率值或以上之輸出,使電子鎖內部的電路正確地運作至完成操作或動作。為確保無線方式或有線方式的能量蓄積時間不須過長,外部裝置提供的電磁波之功率,或者電子鎖所接收的功率為1mW或以上。
當然,電子鎖可以同時具有內建電源以及有線及/或無線取電裝置。內建電源可以提供快速解鎖的功能,而當內建電源電路不足時,仍可透過有線及/或無線取電裝置取得操作所需電力而完成解鎖操作。另外,內建電源(例如:鈕扣電池、鋰電池或乾電池)的容置結構,可以設計成在鎖定狀態時同時被鎖住而無法取出;在非鎖定狀態時,容置結構同時解鎖而可以進行內建電源的取出及更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是以掛鎖為例說明,實際應用時,本發明的鎖系統、電子鎖及便攜裝置可以應用至其他種類的防盜鎖,例如:門鎖、行李鎖、自行車鎖等。
請參見圖三,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便攜裝置與電子鎖的配對操作流程圖。在本實施中,電子鎖為尚未與任何便攜裝置配對過的電子鎖,其狀態為未配對,例如:使用者所剛購買的電子鎖或已配對過的但經重新設定的電子鎖。步驟202-建立連線,將該電子鎖與一便攜裝置建立連線,以接收用以認證的一數據資料。便攜裝置可以透過無線或有線方式與電子鎖建立連線。經由建立連線,便攜裝置確認可以與電子鎖進行溝通及傳遞資料,甚至電子鎖可以在建立連線之同時或稍後預先傳遞資訊,以供便攜裝置辨識電子鎖的基本資訊,例如:電子鎖種類、序號、狀態等。步驟204-傳送用以認證的數據資料,便攜裝置傳送用以認證的數據資料(如前述認證資訊S200)至電子鎖。數據資料可以包含認證金鑰、電子鎖辨識碼、使用者密碼、便攜裝置之至少一裝置辨識碼或其組合。所謂裝置辨識碼可以為IMEI碼、MAC位址、藍芽位址、便攜裝置的序號、NFC序號或其組合。進一步地,數據資料可以包含配對指令,以供電子鎖辨識及執行。所謂電子鎖辨識碼係為根據電子鎖的資料所演算產生的辨識碼,例如:電子鎖的序號。使用者可以在購買本發明的電子鎖時或透過網路申請來取得認證金鑰,以供電子鎖據此辨識正確的購買者。製造商可以提供網路產品註冊功能,使用者可以註冊所購買的產品,以登記個人資料及鎖購買的電子鎖資料。於後使用者申請認證金鑰時,製造商可以根據個人資料及鎖購買的電子鎖資料來判斷是否提供認證金鑰。步驟206-確認數據資料,電子鎖接收到數據資料,將用以認證的該數據資料中的資料與電子鎖的一資料庫儲存的至少一認證碼比對,以確認用以認證的該數據資料中的資料是否與至少一認證碼之至少其中之一相同。例如:確認在數據資料中的特定位置、欄位或範圍的值是否與至少一認證碼其中之一吻合。確認數據資料的作用在於電子鎖決定是否與此便攜裝置配對。例如:以認證金鑰、電子鎖辨識碼、使用者密碼的至少其中之一與電子鎖儲存的至少一認證碼比對,作為配對確認。步驟208-寫入裝置辨識碼,當確認吻合,電子鎖將數據資料之至少一部份寫入(即,儲存)電子鎖的資料庫中。在本實施例中,電子鎖將裝置辨識碼寫入電子鎖的認證電路中,以完成配對。在其他實施例中,便攜裝置可以儲存來自電子鎖的資料,以完成配對。步驟210-產生成功碼或訊息,當便攜裝置與電子鎖完成配對後,電子鎖產生成功碼或訊息。舉例來說,電子鎖將代表未配對狀態的資料變更為代表已配對狀態的資料,該已配對狀態的資料即為成功碼或訊息。配對的成功碼或訊息可以由電子鎖主動傳遞給便攜裝置,或由便攜裝置向電子鎖查詢而取得。步驟211-開鎖,在配對成功後,電子鎖可以同時開鎖,即由鎖定狀態轉變成非鎖定狀態。步驟214-顯示配對成功畫面,便攜裝置根據配對成功碼或訊息,顯示配對成功畫面,以通知使用者配對結果。在其他實施例,步驟211及步驟214可以選擇其一或全部執行。然而,若確認數據資料是不吻合的,則進行步驟216-產生失敗碼或訊息,電子鎖產生失敗碼或訊息。同樣地,配對失敗碼或訊息可以由電子鎖主動傳遞給便攜裝置,或由便攜裝置向電子鎖查詢而取得。步驟218-顯示配對失敗畫面,便攜裝置根據配對失敗碼或訊息,顯示配對失敗畫面,以通知使用者配對結果。
在經過圖三所示的配對操作後,電子鎖已與便攜裝置配對成功。而電子鎖的狀態也由未配對狀態轉換成已配對狀態。已配對狀態的電子鎖無法再接收另一便攜裝置的配對,以確保電子鎖之安全性;除非經與其配對的便攜裝置的新增配對裝置的指令,才容許其他便攜裝置再與其配對。
接著,請參見圖四,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便攜裝置與電子鎖的解鎖操作流程圖。首先,步驟222-建立連線,便攜裝置與電子鎖建立連線。便攜裝置可以透過無線或有線方式與電子鎖建立連線。經由建立連線,便攜裝置確認可以與電子鎖進行溝通,甚至電子鎖可以預先傳遞資訊,以供便攜裝置辨識電子鎖的基本資訊,例如:電子鎖種類、序號、狀態等。步驟224-傳送用以開鎖的數據資料,便攜裝置傳送用以開鎖的數據資料至電子鎖。於此步驟中,便攜裝置可以出現指示輸入使用者密碼的畫面,由使用者輸入使用者密碼並點擊開鎖圖示後傳送用以開鎖的數據資料;或者由便攜裝置以預先儲存的資訊來自動傳送。例如:在圖三認證成功後,便攜裝置可額外執行資訊儲存步驟,將認證金鑰、電子鎖辨識碼、使用者密碼等需使用者輸入的資訊儲存,並於後續的操作時,自動帶入以傳送。另外,用以開鎖的數據資料可以包含開鎖指令。步驟226-確認數據資料,電子鎖確認數據資料是否正確。若吻合,則執行步驟228-開鎖,以及/或執行步驟230-產生成功碼或訊息。步驟232-顯示開鎖成功畫面,便攜裝置根據開鎖成功碼或訊息,顯示開鎖成功畫面以通知使用者。若電子鎖確認數據資料為不吻合,則執行步驟234-產生失敗碼或訊息。步驟236-顯示開鎖失敗畫面,便攜裝置根據開鎖失敗碼或訊息,顯示開鎖失敗畫面以通知使用者。如上述般,成功碼或訊息以及失敗碼或訊息可以由電子鎖主動傳遞給便攜裝置,或由便攜裝置向電子鎖查詢而取得。
本發明之電子鎖也可以與多個便攜裝置進行配對,例如:使用者的家人或認可的人員的便攜裝置,以符合實際使用時,也會複製多把鑰匙的使用情境。而且,使用者可以自由地設定第2個及以外的便攜裝置的配對資料,不僅設定上方便且不需額外實體鑰匙的複製費用。
請參見圖五,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二及以上便攜裝置與電子鎖的配對操作流程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便攜裝置(如由使用者所持有的便攜裝置)係具有完整權限(如同時具有管理權限及解鎖權限),而可授予解鎖權限予另外的一或多個便攜裝置(如由使用者的家人或認可的人員所持有的便攜裝置,下稱第二便攜裝置),以使第二便攜裝置具有解鎖權限。
首先,步驟242-建立連線,具有完整權限的第一便攜裝置(如由使用者所持有的便攜裝置)與電子鎖建立連線,以確認可以與電子鎖進行溝通,甚至電子鎖可以預先傳遞資訊,以供第一便攜裝置辨識電子鎖的基本資訊,例如:電子鎖種類、序號、狀態等。步驟244-傳送新增配對裝置的數據資料,第一便攜裝置傳送新增配對裝置的數據資料至電子鎖。新增配對裝置的數據資料內包含了認證金鑰、電子鎖辨識碼、使用者密碼、便攜裝置之至少一裝置辨識碼或其組合,另外也包含了新增配對裝置的指令。步驟246-確認數據資料,電子鎖確認所接收的數據資料中的資料是否與至少一裝置辨識碼其中之一吻合。若吻合,電子鎖執行步驟248-產生成功碼或訊息,並執行新增配對裝置的指令,以進入新增配對裝置的狀態。步驟250-顯示新增配對裝置成功畫面,第一便攜裝置接收到成功碼或訊息後,顯示新增配對裝置成功的畫面。然而,若電子鎖確認所接收的數據資料不吻合,則執行步驟252-產生失敗碼或訊息。步驟254-顯示新增配對裝置失敗畫面,第一便攜裝置接收到失敗碼或訊息後,顯示新增配對裝置失敗的畫面。
使用者在第一便攜裝置看到新增配對裝置成功的畫面後,即可將欲授予解鎖權限的第二便攜裝置以有線方式或靠近電子鎖至一定距離內以無線方式與電子鎖建立連線,以執行步驟262-建立連線。步驟264-傳送用以新增配對的數據資料,第二便攜裝置傳送用以新增配對的數據資料。數據資料可以包含認證金鑰、電子鎖辨識碼、使用者密碼、第二便攜裝置之至少一裝置辨識碼或其組合;其中,使用者密碼可以由使用者手動輸入,以避免電子鎖因使用者操作錯誤而進入新增配對裝置的狀態下,有允許他人新增的可能。或者,電子鎖也可以在進入新增配對裝置的狀態下,計數至一預定時間後退出新增配對裝置的狀態,避免錯誤允許他人新增的防盜風險。步驟266-確認數據資料,電子鎖確認第二便攜裝置所傳送的數據資料是否吻合。若吻合,電子鎖執行步驟268-寫入新增裝置辨識碼,寫入第二便攜裝置的裝置辨識碼至電子鎖的認證電路中,已完成新增配對。然後,步驟270-產生成功碼或訊息,電子鎖產生成功碼或訊息主動傳送或被讀取到第二便攜裝置。步驟274-顯示配對成功畫面,第二便攜裝置接收到成功碼或訊息後,顯示配對成功畫面以通知使用者新增配對成功。或者,電子鎖也可以執行步驟271-開鎖,以開鎖方式通知使用者。然而,若電子鎖確認第二便攜裝置所傳送的數據資料不吻合,則執行步驟276-產生失敗碼或訊息。步驟278-顯示配對失敗畫面,第二便攜裝置接收到失敗碼或訊息後,顯示配對失敗的畫面以通知使用者新增配對失敗。
上述的便攜裝置與電子鎖的資料傳輸,可以將數據資料組合成適當大小的區塊而成為封包來進行傳輸,如此,能最佳化便攜裝置與電子鎖間的連線負載能力,最小化回應時間,以及增進資料傳輸的健全性。更佳地,數據資料封包可以經過加密,來保護所傳送的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於實際狀況中,可能發生因已與電子鎖配對的便攜裝置(即舊第一便攜裝置)不幸遺失,導致使用者無法再新增其他的配對便攜裝置(即無法新增具有解鎖權限的第二便攜裝置)的狀況。更甚者,於上述狀況中,若使用者僅有配對一隻便攜裝置,而未預先配對其他具有解鎖權限的第二便攜裝置時,則會造成電子鎖無法再使用,甚至被電子鎖上鎖的物品也無法取出。
為避免上述實際使用可能發生的情況,並同時兼顧電子鎖的防盜能力,本發明的電子鎖可經由取得認證金鑰的方式,來重設電子鎖的配對狀態(即令電子鎖還原至未配對狀態,如出廠狀態)或將電子鎖重新配對至另一便攜裝置(即新第一便攜裝置),並且,上述新第一便攜裝置亦具有完整權限,而如同舊第一便攜裝置。
請參見圖六,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以便攜裝置重設電子鎖或重新與電子鎖配對的操作流程圖。在本實施中,電子鎖為已與第一便攜裝置(即舊第一便攜裝置)配對過的電子鎖。使用者可以操作舊第一便攜裝置來重設電子鎖或使新第一便攜裝置與電子鎖配對。更進一步地,當唯一具有管理權限的舊第一便攜裝置遺失時,使用者也可操作另一便攜裝置(即新第一便攜裝置)與已配對的電子鎖來執行以下步驟,以重設電子鎖的配對狀態或授予新第一便攜裝置管理權限。以下以新第一便攜裝置來操作為例進行說明。
步驟282-取得認證金鑰,新第一便攜裝置取得認證金鑰。認證金鑰的取得可以於購買電子鎖時同時取得、透過事後以網路申請後下載或電子郵件寄送、簡訊等方式取得。
接著,步驟284-建立連線,新第一便攜裝置與電子鎖建立連線。新第一便攜裝置可以透過無線或有線方式與電子鎖建立連線。經由建立連線,新第一便攜裝置確認可以與電子鎖進行溝通,甚至電子鎖可以預先傳遞資訊,以供新第一便攜裝置辨識電子鎖的基本資訊,例如:電子鎖種類、序號、狀態等。
步驟286-傳送用以重設或重新配對的數據資料,新第一便攜裝置傳送用以重設或重新配對的數據資料至電子鎖。數據資料可以包含認證金鑰、重設指令或重新配對指令及新第一便攜裝置之至少一裝置辨識碼,以及電子鎖辨識碼、使用者密碼或其組合。
步驟288-確認數據資料,電子鎖接收到數據資料,以決定是否重設配對狀態或與便攜裝置進行重新配對。
步驟290-重設配對狀態為未配對狀態,當確認數據資料為正確或吻合且數據資料包含重設指令時,電子鎖將配對狀態自已配對狀態變更為未配對狀態,並清除儲存於電子鎖的認證電路中的裝置辨識碼(即所儲存的舊第一便攜裝置的裝置辨識碼)。藉此,使用者可解除舊第一便攜裝置對電子鎖的管理權限,並可接著依據如圖三所示之操作流程來使用另一便攜裝置(如新第一便攜裝置)來與電子鎖進行配對。值得一提的是,於數據資料包含重設指令的狀況下,電子鎖僅會解除舊第一便攜裝置的管理權限,而不會授予新第一便攜裝置管理權限。
或者,步驟289-變更裝置辨識碼,當確認正確或吻合且數據資料包含重新配對指令時,電子鎖將儲存於電子鎖的認證電路中的舊第一便攜裝置的裝置辨識碼變更為目前的裝置辨識碼(即新第一便攜裝置的裝置辨識碼),即可解除舊第一便攜裝置的管理權限,並授予新第一便攜裝置管理權限。當然,也可以選擇地保留或清除儲存於認證電路中其他便攜裝置的裝置辨識碼,如授予新第一便攜裝置管理權限的同時,保留舊第二便攜裝置的解鎖權限。
步驟291-開鎖,在重新配對成功後,電子鎖可以同時開鎖,即由鎖定狀態轉變成非鎖定狀態。
步驟292-產生成功碼或訊息,當電子鎖完成重設或重新配對後,產生成功碼或訊息。配對成功碼或訊息可以由電子鎖主動傳遞給新第一便攜裝置,或由新第一便攜裝置向電子鎖查詢而取得。
步驟294-顯示重設或重新配對成功畫面,新第一便攜裝置根據重設或重新配對成功碼或訊息,顯示重設或重新配對成功畫面,以通知使用者執行結果。
在其他實施例中,步驟291及步驟292與步驟294可以選擇其一或全部執行。然而,若確認數據資料是錯誤的或不吻合,則電子鎖進行步驟296-產生失敗碼或訊息。同樣地,配對失敗碼或訊息可以由電子鎖主動傳遞給新第一便攜裝置,或由新第一便攜裝置向電子鎖查詢而取得。
步驟298-顯示重設或重新配對失敗畫面,新第一便攜裝置根據重設或重新配對失敗碼或訊息,顯示重設或重新配對失敗畫面,以通知使用者執行結果。
較佳地,新第一便攜裝置可以取得舊的認證金鑰(即對應舊第一便攜裝置的認證金鑰)及新的認證金鑰(即對應新第一便攜裝置的認證金鑰)。並且,於步驟286中,數據資料中可以同時包含舊的認證金鑰及新的認證金鑰。於步驟S288中,電子鎖係接收同時包含舊的認證金鑰及新的認證金鑰的數據資料,並於確認舊的認證金鑰正確或吻合後,再以新的認證金鑰取代儲存於認證電路中舊的認證金鑰(即步驟S289),以確保僅有唯一的便攜裝置可以認證金鑰來重設或重新配對,以更增加重設或重新配對的安全性(即確保僅有一組第一便攜裝置具有管理權限)。
雖於上述說明中係以舊第一便攜裝置遺失而使用新第一便攜裝置來進行重設操作或重新配對操作為例,但不應以此為限。於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電子鎖亦也可以在已與電子鎖配對的舊第一便攜裝置未遺失下,以圖六的操作流程進行重設,以便轉移電子鎖的使用者或其他用途(即將管理權限自舊第一便攜裝置移除,或將管理權限自舊第一便攜裝置轉移至新第一便攜裝置)。
具體而言,在舊第一便攜裝置未遺失下,使用者可以使用者密碼以及舊第一便攜裝置的裝置辨識碼來取代認證金鑰。即,可以省略圖六的步驟282,而直接執行步驟284,以舊第一便攜裝置與電子鎖建立連線。並且在步驟286的數據資料,則至少包含使用者密碼、重設指令或重新配對命令及舊第一便攜裝置之裝置辨識碼。
接著,執行步驟288以確認數據資料是否吻合。若不吻合,則執行步驟296及298。若吻合,則電子鎖進一步判斷數據資料係包含重設指令或重新配對命令。
若於步驟288中判斷吻合且數據資料包含重新配對指令,則執行步驟289,以將儲存於電子鎖的認證電路中的舊第一便攜裝置的裝置辨識碼變更為新第一便攜裝置之裝置辨識碼。較佳地,本實施例可於步驟289執行過程中指示使用者將新第一便攜裝置與電子鎖進行連線,以供電子鎖可取得新第一便攜裝置之裝置辨識碼。藉此,使用者可將舊第一便攜裝置的管理權限直接轉移至新第一便攜裝置。接著,執行步驟291或步驟292與步驟294。
若於步驟288中判斷吻合且數據資料包含重設指令,則執行步驟290,以將電子鎖的配對狀態自已配對狀態變更為未配對狀態,並清除儲存於電子鎖的認證電路中的裝置辨識碼(即所儲存的舊第一便攜裝置的裝置辨識碼)。接著,執行步驟291或步驟292與步驟294。更進一步地,於重設完成後,使用者可以圖三的操作流程將另一便攜裝置與已完成重設的電子鎖再進行配對成新第一便攜裝置。當然,上述操作流程可以應用至其他的便攜裝置,仍可達到本發明的功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便攜裝置可以與多個電子鎖同時進行配對。因此,使用者可以用單一便攜裝置,即可取代傳統多個鑰匙裝置,增加使用便利性。在其他實施例中,便攜裝置可以根據電子鎖的基本資訊顯示對應畫面,或後續傳送的數據資料之內容的組成、指令種類等。
請參見圖七A,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鎖系統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電子鎖400與便攜裝置(未顯示)的連線方式係以耳機介面的有線方式進行連接。電子鎖400具有一封閉結構410、一認證電路420以及一耳機介面450(於圖7A中以3.5mm音訊連接器為例)。認證電路420具有一資料庫以儲存至少一認證碼。封閉結構410包含一鎖殼411以及一環鈎412。當電子鎖400在鎖定狀態時,封閉結構410定義一封閉路徑,以將待防盜物品(未繪出)鎖在封閉路徑內而達到防盜之效果。便攜裝置係透過耳機介面450與電子鎖400電性連接,用以傳送一數據資料S500至電子鎖400。電子鎖400的認證電路420耦接耳機介面450,於接受便攜裝置經由耳機介面450傳送的數據資料S500後,認證電路420確認數據資料S500中的資料是否與至少一認證碼其中之一吻合。若確認是,則封閉結構410之封閉路徑轉換成一開放路徑以產生一缺口(圖七A未顯示,可參見圖一B所示之開放路徑119),以便使用者將待防盜物品由缺口移出。
在一實施例中,電子鎖400可以更包含一電源穩定電路430以及一鎖釋放電路440。鎖釋放電路440耦接認證電路420。當認證電路420確認所接收的數據資料S500正確或吻合後,會產生一釋放訊號。鎖釋放電路440於接收到釋放訊號時,使一機械裝置由一鎖定狀態轉變成一非鎖定狀態。電源穩定電路430,用以接收一電力並濾除漣波,而即時或於後持續一預定時間或以上提供一功率值或以上之輸出至認證電路420及鎖釋放電路440。在一實施例中,電源穩定電路430包含至少一電容,且同時電性連接耳機介面450,以接收並儲存由耳機介面450傳送的電力。電源穩定電路430可以偵測電容電壓,當電容電壓到達一預定電壓時,開始提供預定功率值或以上之電力輸出至認證電路420及鎖釋放電路440。
在本實施例中,機械裝置包含了一馬達441、一齒輪442以及一橫桿443。馬達441受鎖釋放電路440控制,以轉動齒輪442。齒輪442與橫桿443一端咬合,使齒輪442轉動時,帶動橫桿443移動。環鈎412的一端具有鎖孔415。當橫桿443穿入或穿過鎖孔415時,機械裝置為鎖定狀態,使鎖殼411以及環鈎412定義出封閉路徑。當橫桿443移出鎖孔415時,機械裝置為非鎖定狀態,使環鈎412可以相對鎖殼411移動而產生缺口,使鎖殼411以及環鈎412定義出開放路徑。
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子鎖400可以包含一彈簧414,位於鎖殼411內並套於環鈎412的一端,環鈎412的一端可移動地插入鎖殼411內的一限制座416。限制座416同時限制彈簧414的一端位置。環鈎412內具有一擋片413,以控制彈簧414的另一端位置。當在鎖定狀態時,彈簧414被壓縮而蓄積一能量。當橫桿443移出鎖孔415時,彈簧414釋放能量而推動環鈎412向上移動以產生缺口,使機械裝置可自動於解鎖時轉為非鎖定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鎖400可額外包含一耳機介面容置裝置460,較佳為位於鎖殼411之一側。耳機介面450的一端透過鎖殼411上的一通孔452穿置到鎖殼411內,以與認證電路420電性連接。而通孔452內以O型環(未顯示)來與耳機介面450的一端產生密封的接口而達到防水作用。耳機介面450位於圖七A所示之第一位置時,即收納於耳機介面容置裝置460內時,可以減少外部的水或微粒、灰塵的附著、汙染。
請參見圖七B,為圖七A所示電子鎖的外觀圖。耳機介面容置裝置460的一側為開口,可供耳機介面450橫向旋轉移出至圖七B所示之第二位置。為方便使用者轉出耳機介面450,請同時參見圖七A,耳機介面450的一端稍微突出耳機介面容置裝置460,方便使用者施力轉出耳機介面450。耳機介面450由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最大角度變化,較佳為大於或等於60度,更佳為大於或等於90度。
值得一提的是,圖七A及圖七B所示之電子鎖400、封閉結構410、鎖殼411、環鈎412、擋片413、彈簧414、鎖孔415、認證電路420、電源穩定電路430、鎖釋放電路440、馬達441、齒輪442、橫桿443及數據資料S500係分別與圖一A及圖一B所示之電子鎖100、封閉結構110、鎖殼111、環鈎112、擋片113、彈簧114、鎖孔115、認證電路120、電源穩定電路130、鎖釋放電路140、馬達141、齒輪142、橫桿143及數據資料S200相同或相似,其餘細節不再贅述。
續請同時參閱圖八至圖十,圖八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子鎖的機械裝置非鎖定狀態示意圖,圖九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子鎖的機械裝置非鎖定狀態轉換至鎖定狀態示意圖,圖十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子鎖的機械裝置鎖定狀態示意圖。本發明的電子鎖包含一種具有半自動結構的一機械裝置。上述機械裝置透過半自動結構可於非鎖定狀態下接受外力來被動進入鎖定狀態,並於鎖定狀態經由控制馬達來自動進入非鎖定狀態。藉此,本發明的電子鎖於上鎖過程中不會消耗任何電力。本實施例的電子鎖係與圖一A及圖一B所示之電子鎖100相似,在此僅針對兩者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機械裝置主要包含一環鉤510、一水平鎖定件520、一垂直鎖定件530、一馬達540、至少一齒輪(即第一齒輪,於本實施例中以複數齒輪542為例)及一橫桿(即一驅動橫桿550及一鎖定橫桿560)。
環鉤510的一端套設有垂直設置的一彈簧512(即第一彈簧)並插入一限制座514中而可與限制座514垂直連動。並且,環鉤510於移動至一環鉤上鎖位置時與鎖殼形成一封閉路徑,於移動至一環鉤解鎖位置時與鎖殼形成一開放路徑。限制座514設置於該環鉤510,包含一凸塊518(即第一凸塊),並於限制座514底部形成有用以卡固橫桿的一凹槽516(於本實施例中,以一字形凹槽為例)。
水平鎖定件520包含水平設置的一彈簧522(即第二彈簧)及朝固定設置於鎖殼的一斜坡塊570設置的一凸塊524(即第二凸塊)。垂直鎖定件530包含垂直設置的一彈簧532(即第三彈簧)及朝斜坡塊570設置的一凸塊534(即第三凸塊)。
橫桿用以卡固位於環鉤上鎖位置的環鉤510。較佳地,橫桿包含驅動橫桿550及鎖定橫桿560。驅動橫桿550包含與咬合複數齒輪542之一並與之連動的一齒輪552(即第二齒輪)及一凸塊554,驅動橫桿550於馬達540運轉時受齒輪542及齒輪552帶動而水平移動。鎖定橫桿560連接驅動橫桿550,並包含對應凹槽516設置的至少一凸塊562(即第四凸塊,於本實施例中,凸塊562垂直穿設鎖定橫桿560而形成對應凹槽516的一字形卡固結構)。較佳地,鎖定橫桿560更形成有用以容置凸塊554(即第五凸塊)的一孔洞564。藉此,當驅動橫桿550水平移動時,可經由凸塊554來推動鎖定橫桿560朝相同方向水平移動。
接著說明本實施例的電子鎖的機械裝置如何接受外力來而自非鎖定狀態被動進入鎖定狀態。如圖八所示,當電子鎖處於非鎖定狀態時,使用者可朝上鎖方向(於本實施例中,上鎖方向為下方)手動施力推壓環鉤510,以使環鉤510自一環鉤解鎖位置(即圖八所示之環鉤510的位置)往一環鉤上鎖位置(即圖十所示之環鉤510的位置)移動。如圖九所示,於推壓過程中,環鉤510持續壓縮彈簧512並將限制座514自一限制座解鎖位置向下推動,而使鎖定橫桿560的凸塊562進入限制座514的凹槽516中。接著,如圖九所示,使用者繼續朝上鎖方向施力推壓環鉤510並使限制座514的凸塊518接觸水平鎖定件520並直接將水平鎖定件520自一水平鎖定件解鎖位置向下推動,並間接將垂直鎖定件530自一垂直鎖定件解鎖位置向下推動且持續壓縮彈簧532而使垂直鎖定件530接觸斜坡塊570(如圖十所示)。
並且,當水平鎖定件520於下移過程中接觸到斜坡塊570時,將會沿斜坡塊570的斜坡方向移動(於本實施例中,以朝左下移動為例)而持續壓縮彈簧522。並且,當垂直鎖定件530下端斜面於下移過程中接觸鎖定橫桿560的左端斜面時,可朝卡固方向(於本實施例中,卡固方向為右方)推動鎖定橫桿560而使凸塊562的位置偏移凹槽516的入口而卡固(即使推動鎖定橫桿560至一鎖定橫桿上鎖位置),並限制鎖定橫桿560的垂直移動。這使得限制座514及環鉤510不會因彈簧512的恢復力向上移動而導致解鎖。值得注意的是,向下移動後的垂直鎖定件530可以阻擋鎖定橫桿560,而使鎖定橫桿560無法朝左移動。藉此,電子鎖的機械裝置進入鎖定狀態(如圖十所示),並形成一封閉路徑。
雖於上述實施例中,於鎖定狀態下,凸塊518、水平鎖定件520及垂直鎖定件530係相互卡固,而使鎖定橫桿560無法朝左移動,但不以此限定。於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於上鎖過程(即使用者推壓環鉤510)中,水平鎖定件520被凸塊518推動而沿斜坡塊570的斜坡方向持續朝左下移動,垂直鎖定件530則受水平鎖定件520向下推動而接觸鎖定橫桿560的左端斜面並推動鎖定橫桿560而使其卡固並形成鎖定狀態。接著,當使用者持續推壓推壓環鉤510而使水平鎖定件520被凸塊518持續推動至一脫離位置時,水平鎖定件520將因朝左位移而脫離凸塊518(即水平鎖定件520不接觸凸塊518),於此同時,失去向下推力的水平鎖定件520將因彈簧522的恢復力復位至該水平鎖定件解鎖位置,而同樣失去向下推力的垂直鎖定件530亦將因彈簧532的恢復力復位至該垂直鎖定件解鎖位置。
接著說明本實施例的電子鎖的機械裝置如何自鎖定狀態自動進入非鎖定狀態。如圖十所示,當電子鎖處於鎖定狀態時,使用者可如前所述使用便攜裝置來傳送認證資訊及電力至電子鎖,電子鎖使用所接收的電力運轉,並於判斷認證資訊與預存的認證碼吻合後產生釋放訊號,馬達540於收到釋放訊號時運轉以帶動複數齒輪542轉動,並經由齒輪552拉動驅動橫桿550朝解除卡固方向(於本實施例中,解除卡固方向為左方)移動。於驅動橫桿550移動過程中,當凸塊562的位置移動至凹槽516的入口而解除卡固時(即拉動鎖定橫桿560至一鎖定橫桿解鎖位置),限制座514及環鉤510會因彈簧512的恢復力而朝解鎖方向(於本實施例中,解鎖方向為上方)復位至各自的解鎖位置。於此同時,垂直鎖定件530將因彈簧532的恢復力而向上復位至垂直鎖定件解鎖位置,水平鎖定件520 將因垂直鎖定件530的向上推力及彈簧522的恢復力而移動至水平鎖定件解鎖位置。藉此,電子鎖的機械裝置進入非鎖定狀態(如圖八所示),並形成一開放路徑。
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爲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即凡依本發明請求項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的專利涵蓋範圍內。
100‧‧‧電子鎖
110‧‧‧封閉結構
111‧‧‧鎖殼
112‧‧‧環鈎
113‧‧‧擋片
114‧‧‧彈簧
115‧‧‧鎖孔
116‧‧‧缺口
117‧‧‧環鈎容置空間
118‧‧‧封閉路徑
119‧‧‧開放路徑
120‧‧‧認證電路
130‧‧‧電源穩定電路
140‧‧‧鎖釋放電路
141‧‧‧馬達
142‧‧‧齒輪
143‧‧‧橫桿
200‧‧‧便攜裝置
202、204、206、208、210、211、214、216、218‧‧‧步驟
222、224、226、228、230、232、234、236‧‧‧步驟
242、244、246、248、250、252、254、262、264、266、268、270、271、274、276、278‧‧‧步驟
282、284、286、288、289、290、291、292、294、296、298‧‧‧步驟
300‧‧‧便攜裝置
310‧‧‧儲存電路
320‧‧‧資料輸出電路
330‧‧‧內建電源
400‧‧‧電子鎖
410‧‧‧封閉結構
411‧‧‧鎖殼
412‧‧‧環鈎
413‧‧‧擋片
414‧‧‧彈簧
415‧‧‧鎖孔
416‧‧‧限制座
420‧‧‧認證電路
430‧‧‧電源穩定電路
440‧‧‧鎖釋放電路
441‧‧‧馬達
442‧‧‧齒輪
443‧‧‧橫桿
450‧‧‧耳機介面
452‧‧‧通孔
460‧‧‧耳機介面容置裝置
S200‧‧‧認證資訊
S500‧‧‧數據資料
510‧‧‧環鉤
512‧‧‧彈簧
514‧‧‧限制座
516‧‧‧凹槽
518‧‧‧凸塊
520‧‧‧水平鎖定件
522‧‧‧彈簧
524‧‧‧凸塊
530‧‧‧垂直鎖定件
532‧‧‧彈簧
534‧‧‧凸塊
540‧‧‧馬達
542‧‧‧齒輪
550‧‧‧驅動橫桿
552‧‧‧齒輪
554‧‧‧凸塊
560‧‧‧鎖定橫桿
562‧‧‧凸塊
564‧‧‧孔洞
570‧‧‧斜坡塊
圖一A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鎖系統示意圖。
圖一B為圖一A所示電子鎖封閉路徑轉變為開放路徑的示意圖。
圖二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便攜裝置示意圖。
圖三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便攜裝置與電子鎖的配對操作流程圖。
圖四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便攜裝置與電子鎖的解鎖操作流程圖。
圖五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二隻及以上便攜裝置與電子鎖的配對操作流程圖。
圖六為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以便攜裝置重設電子鎖或重新與電子鎖配對的操作流程圖。
圖七A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鎖系統示意圖。
圖七B為圖七A所示電子鎖的外觀圖。
圖八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子鎖的機械裝置非鎖定狀態示意圖。
圖九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子鎖的機械裝置非鎖定狀態轉換至鎖定狀態示意圖。
圖十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子鎖的機械裝置鎖定狀態示意圖。

Claims (30)

  1. 一種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包含: 一認證電路,用以接收一外部裝置所傳送的一數據資料並根據該數據資料決定是否產生一釋放訊號; 一鎖釋放電路,耦接該認證電路,於接收到該釋放訊號時,使一機械裝置由一鎖定狀態轉變成一非鎖定狀態;以及 一電源穩定電路,用以接收一電力並濾除漣波,並持續一預定時間或以上提供一功率值或以上之輸出至該認證電路及該鎖釋放電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更包含一有線傳輸介面,耦接該電源穩定電路,用以連接該外部裝置,其中該外部裝置透過該有線傳輸介面傳送該電力至該電源穩定電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更包含一內建電源,以提供該電力。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更包含一感應電路,耦接該電源穩定電路,用以感應該外部裝置所產生之一電磁波並產生該電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其中該外部裝置透過該有線傳輸介面傳送該數據資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5項任一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其中該有線傳輸介面為一耳機介面、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Lightning 介面或一 IEEE1394介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第3項或第4項任一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更包含一感應電路,耦接該認證電路,用以感應該外部裝置所產生之一電磁波並產生該數據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第3項或第4項任一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更包含一光感應電路,耦接該認證電路,用以感應該外部裝置所產生之一光的頻率、強度變化或其組合,以解碼出該外部裝置所傳送的數據資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第3項或第4項任一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更包含一聲音感應電路,耦接該認證電路,用以感應該外部裝置所產生之一聲音的頻率、強度變化或其組合,以解碼出該外部裝置所傳送的數據資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其中更包含一耳機介面,耦接該電源穩定電路,用以連接該外部裝置,其中該外部裝置透過該耳機介面傳送該電力至該電源穩定電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3項、第4項、第5項或第10項任一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其中該機械裝置包含: 一鎖殼; 一環鉤,套設有一第一彈簧,於移動至一環鉤上鎖位置時壓縮該第一彈簧並與該鎖殼形成一封閉路徑,於移動至一環鉤解鎖位置時與該鎖殼形成一開放路徑; 一橫桿,用以卡固位於該環鉤上鎖位置的該環鉤;及 一馬達,耦接該鎖釋放電路,並經由一第一齒輪帶動該橫桿,於收到該釋放訊號時使該橫桿脫離該環鉤而使該環鉤藉由該第一彈簧的恢復力移動至該環鉤解鎖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其中該機械裝置更包含: 一斜坡塊,固定設置於該鎖殼; 一限制座,設置於該環鉤,包含一第一凸塊並於底部形成有用以卡固該橫桿的一凹槽; 一水平鎖定件,包含一第二彈簧及朝該斜坡塊設置的一第二凸塊,該水平鎖定件於受該第一凸塊推動時朝接近該斜坡塊的方向移動,並於該第二凸塊接觸該斜坡塊後沿該斜坡塊的一斜坡方向移動並壓縮該第二彈簧;及 一垂直鎖定件,包含一第三彈簧及朝該斜坡塊設置的一第三凸塊,該垂直鎖定件受該水平鎖定件推動而壓縮該第三彈簧並使該第三凸塊朝接近該斜坡塊的方向移動,並於該第三凸塊接觸該斜坡塊時限制該橫桿的移動。
  13. 一種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包含: 一儲存電路,儲存一數據資料; 一資料輸出電路,耦接該儲存電路,於感應一電子鎖或接收一使用者之傳送指令時,傳送該數據資料;以及 一內建電源,提供該儲存電路及該資料輸出電路操作所需之電力。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更包含一感應線圈,耦接該資料輸出電路,用以將該數據資料以電磁波形式傳遞。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其中該電磁波之功率為1mW或以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更包含一有線傳輸介面,耦接該資料輸出電路,用以將該數據資料以有線方式傳遞,其中該有線傳輸介面為一耳機介面、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Lightning 介面或一IEEE1394介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其中該有線傳輸介面更耦接該內建電源,以傳送一電力,該電力之功率為1mW或以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更包含一發聲元件,耦接該資料輸出電路,用以將該數據資料以聲音之頻率變化、強度變化或其組合傳遞。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更包含一發光元件,耦接該資料輸出電路,用以將該數據資料以光之頻率變化、強度變化或其組合傳遞。
  20. 一種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包含: 一電子鎖,具有一封閉結構以及一認證電路,該認證電路具有一資料庫以儲存至少一認證碼,而該封閉結構用以定義一封閉路徑;以及 一便攜裝置,用以傳送一認證資訊; 其中,該電子鎖接受該便攜裝置的該認證資訊後,該認證電路確認該認證資訊中的資料是否與該至少一認證碼其中之一吻合,若是,則使該封閉結構之該封閉路徑轉換成一開放路徑。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其中該電子鎖及該便攜裝置各自包含一NFC模組,該便攜裝置及該電子鎖透過各自的該NFC模組傳遞及接收該認證資訊。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或第21項任一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其中該認證資訊為一認證金鑰、一使用者密碼、該便攜裝置之至少一裝置辨識碼或其組合。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其中該裝置辨識碼為一IMEI碼、一MAC位址、一藍芽位址、該便攜裝置的一序號、一NFC序號或其組合。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便攜裝置,其中該電子鎖具有一發光元件或一發聲元件,但不具有一顯示裝置,當該認證資訊中的資料與該至少一認證碼其中之一吻合時,該發光元件持續或週期性發光一預定時間或該發聲元件持續或週期性發聲該預定時間。
  25. 一種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之配對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將該電子鎖與一第一便攜裝置建立連線,以接收用以認證的一數據資料; 將用以認證的該數據資料與該電子鎖的一資料庫儲存的至少一認證碼比對,以確認用以認證的該數據資料中的資料是否與該至少一認證碼之至少其中之一相同; 若確認相同,將用以認證的該數據資料之至少一部份儲存於一資料庫中;以及 將代表未配對狀態的資料變更為代表已配對狀態的資料。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之配對方法,更包含步驟: 該電子鎖由一鎖定狀態轉變成一非鎖定狀態。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之配對方法,其中,該數據資料為一認證金鑰、一使用者密碼、該第一便攜裝置之至少一裝置辨識碼或其組合。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之配對方法,其中該裝置辨識碼為一IMEI碼、一MAC位址、一藍芽位址、該第一便攜裝置的一序號、一NFC序號或其組合。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之配對方法,其中該認證金鑰係透過網路申請來取得。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具有認證功能之電子鎖之配對方法,更包含步驟: 將該電子鎖與該第一便攜裝置建立連線,以接收新增配對裝置的一數據資料; 將新增配對裝置的該數據資料與該電子鎖的該資料庫儲存的一認證金鑰比對; 若確認新增配對裝置的該數據資料中的資料與該認證金鑰吻合,該電子鎖進入新增配對裝置的狀態; 將該電子鎖與一第二便攜裝置建立連線,以接收用以新增配對的一數據資料; 將用以新增配對的該數據資料與該電子鎖的該資料庫儲存的該至少一認證碼比對,以確認新增配對裝置的該數據資料中的資料是否與該至少一認證碼之至少其中之一相同;以及 若確認相同,將新增配對裝置的該數據資料之至少一部份儲存於該資料庫中。
TW105131713A 2016-09-30 2016-09-30 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電子鎖、便攜裝置以及配對方法 TWI625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1713A TWI625451B (zh) 2016-09-30 2016-09-30 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電子鎖、便攜裝置以及配對方法
US15/395,994 US20180096549A1 (en) 2016-09-30 2016-12-30 Lock system, electronic lock, and portable device with certification function and pai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DE102017102681.9A DE102017102681A1 (de) 2016-09-30 2017-02-10 Schliesssystem, elektronisches schloss und tragbare vorrichtung mit zertifizierungsfunktion und koppelungsverfahren dafü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1713A TWI625451B (zh) 2016-09-30 2016-09-30 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電子鎖、便攜裝置以及配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4121A true TW201814121A (zh) 2018-04-16
TWI625451B TWI625451B (zh) 2018-06-01

Family

ID=6162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1713A TWI625451B (zh) 2016-09-30 2016-09-30 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電子鎖、便攜裝置以及配對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96549A1 (zh)
DE (1) DE102017102681A1 (zh)
TW (1) TWI6254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99304B1 (en) * 2017-11-15 2019-05-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curely communicating a status of a wireless technology device to a non-paired device
CN108798299A (zh) * 2018-07-24 2018-11-13 谱瑞前海(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挂锁
US11352817B2 (en) 2019-01-25 2022-06-07 Noke, Inc. Electronic lock and interchangeable shackles
US11111695B2 (en) * 2019-03-01 2021-09-07 Zhejiang Okai Vehicle Co., Ltd. Electronic lock and use thereof
CN110197087B (zh) * 2019-04-28 2020-07-14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处理平台
SE545352C2 (en) * 2019-12-04 2023-07-18 Assa Abloy Ab Electronic lock configured to receive power from a mobile pho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1434A (en) * 1975-12-29 1977-06-21 The Eastern Company Keyhole-less electronic lock
US5252966A (en) * 1987-05-21 1993-10-12 Trw Inc. Transmitter for remote control system for door locks
JP2005240492A (ja) * 2004-02-27 2005-09-0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鍵システム
TWM283888U (en) * 2005-01-12 2005-12-21 What Trend Technology Corp Control device for inductive electronic door lock
FR2945162A1 (fr) * 2009-04-30 2010-11-05 Pascal Metivier Systeme d'alimentation externe d'une serrure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 communication sans contact de type nfc
US9204398B2 (en) * 2011-03-21 2015-12-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ttery with secure element
JP6136417B2 (ja) * 2013-03-21 2017-05-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及び情報登録システム
TWM510956U (zh) * 2015-07-06 2015-10-21 Qi-Yang Chen 電子鎖的解鎖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102681A1 (de) 2018-04-05
TWI625451B (zh) 2018-06-01
US20180096549A1 (en)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5451B (zh) 具有認證功能之鎖系統、電子鎖、便攜裝置以及配對方法
US10125519B1 (en) Wireless-enabled interchangeable locking core
US9892579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smart lock, a smart lock, and a lock system
CN107889536B (zh) 用于冗余接入控制的锁和方法
JP5809386B2 (ja) 制御可能なデータ転送能力を有する金庫
US20120306617A1 (en) Composite lock
JP6588518B2 (ja) カーシェ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CN106600757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无线锁具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1256920B1 (ko) 출입 이력관리 및 통합 보안 시스템을 결합한 도어락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어락 시스템 운영방법
US20080303630A1 (en) DigiKey and DigiLock
JP2005240492A (ja) 鍵システム
CN205899637U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无线锁具控制系统
US20140218167A1 (en) Wirelessly sensed and controlled locking device
JP2004513271A (ja) 無線通信を利用したドア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屋内家電制御システム
JP5686269B1 (ja) 錠開閉装置及び錠開閉システム
JP4624322B2 (ja) 端末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バ
JP4595886B2 (ja) 機器不正使用防止システム、および機器
JP4670527B2 (ja) 開閉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203759781U (zh) 一种蓝牙智能锁
JP4792912B2 (ja) 電力線通信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CN107886600A (zh) 具有认证功能的锁系统、电子锁、便携装置以及配对方法
JP4369625B2 (ja) 施錠/解錠システム及び施錠/解錠方法
CN210152439U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智能门锁系统
KR20230026341A (ko) 연결 잠금 시스템
TW201704610A (zh) 智慧型門禁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