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0004A - 互容式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互容式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0004A
TW201810004A TW105128880A TW105128880A TW201810004A TW 201810004 A TW201810004 A TW 201810004A TW 105128880 A TW105128880 A TW 105128880A TW 105128880 A TW105128880 A TW 105128880A TW 201810004 A TW201810004 A TW 2018100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s
touch panel
mutual
pane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8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0213B (zh
Inventor
詹秉燏
Original Assignee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8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0213B/zh
Priority to US15/668,838 priority patent/US2018006758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0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02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0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000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互容式觸控面板,包括至少一條觸控感測組,沿著第一方向延伸,且觸控感測組包括複數個第一電極、複數個第二電極、複數個第三電極以及複數個第四電極。第一電極彼此電性連接,且第二電極彼此電性連接,其中各第一電極與各第二電極沿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第三電極與第四電極分別沿第一方向排列。一第三電極與相鄰之第四電極分別設置於對應之第一電極的一側與對應之第二電極之一側且彼此電性連接。

Description

互容式觸控面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互容式觸控面板,尤指一種可降低接墊數量之單層互容式觸控面板。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觸控面板由於具有人機互動的特性,已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衛星導航系統(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電腦(tablet PC)以及筆記型電腦(laptop PC)等電子產品上。傳統互容式觸控面板的觸控感測元件係由複數條驅動電極與複數條感應電極所構成,且兩者交錯排列。為了避免兩者產生電連接,驅動電極與感應電極係由兩層導電層所形成。但透過兩層導電層形成觸控感測元件還需於其間設置絕緣層,以絕緣兩者,因此在越來越薄的設計趨勢中無疑限制了觸控面板的厚度。為此目前已發展出單層結構的互容式觸控感測元件。
傳統單層結構的互容式觸控感測元件係由感應電極以及驅動電極所構成,且每一條感應電極對應一個驅動電極設置,使每一個驅動電極與感應電極的不同部分形成一感測單元。雖然單層結構的觸控感測元件可縮減觸控面板的厚度,但此設計的每一條感應電極與每一個驅動電極必須分別透過導線電性連接至對應的接墊。因此相較於兩層導電層的觸控感測元件而言,接墊的數量大幅增加;如此不僅造成驅動元件的負荷,且用以電性連接接墊與驅動元件的軟性電路板必須設計為具有較多的走線以及較大的面積,導致軟性電路板的製作成本增加以及設計上的困難。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互容式觸控面板,以降低接墊數量。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互容式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以及至少一條觸控感測組。基板具有彼此相對之一第一側邊與一第二側邊。觸控感測組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於基板上,且觸控感測組包括複數個第一電極、複數個第二電極、複數個第三電極以及複數個第四電極。第一電極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第二電極沿第一方向排列,且彼此電性連接,其中各第一電極與各第二電極沿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第三電極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第三電極設置於對應之第一電極面對第一側邊的一側,並與對應之第一電極形成一第一感測單元。第四電極沿第一方向排列,且與第三電極相鄰之第四電極設置於對應之第二電極面對第二側邊之一側,並與對應之第二電極形成一第二感測單元,且第三電極與相鄰之第四電極彼此電性連接。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為清楚顯示互容式觸控面板的結構,第1圖所顯示之觸控面板僅為示意,其尺寸與比例並不以所示為限。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02以及觸控感測元件104。基板102可具有彼此相對之第一側邊S1與第二側邊S2,且基板102可另具有感測區SR以及周邊區PR。於本實施例中,周邊區PR圍繞感測區SR,但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基板102可包括硬質基板或軟性基板,例如玻璃基板、強化玻璃基板、石英基板、藍寶石基板、硬質覆蓋板(cover lens)、塑膠基板、軟性覆蓋板、軟性塑膠基底、薄玻璃基板或一顯示器的基板,而上述顯示器的基板可爲一液晶顯示器的彩色濾光基板或一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封裝蓋板,但並不以此為限。觸控感測元件104設置於基板102上,且包括至少一條觸控感測組106,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於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元件104可包括複數條觸控感測組106,沿著第二方向D2排列。
各觸控感測組106包括複數個第一電極E1、複數個第二電極E2、複數個第三電極E3以及複數個第四電極E4,設置於感測區SR內的基板102上。以單一條觸控感測組106而言,各第一電極E1與各第二電極E2沿第一方向D1依序交替排列。其中,第一電極E1彼此電性連接,第二電極E2彼此電性連接,且第一電極E1與第二電極E2彼此電性絕緣。具體而言,各觸控感測組106可另包括複數條第一連接線C1與複數條第二連接線C2,設置於感測區SR內的基板102上。各第一連接線C1分別連接於任兩相鄰之第一電極E1之間並延伸至對應之第二電極E2面對第一側邊S1之一側,用以將同一觸控感測組106之第一電極E1電性串聯成一第一電極串列。各第二連接線C2分別連接於任兩相鄰之第二電極E2之間並延伸至對應之第一電極E1面對第二側邊S2之一側,用以將同一觸控感測組106之第二電極E2電性串聯成一第二電極串列。
再者,第三電極E3沿第一方向D1排列,且彼此電性絕緣。各第三電極E3設置於對應之第一電極E1面對第一側邊S1的一側並分別以一間隔與對應之第一電極E1的一部分分隔開,以產生電容耦合,使得各第三電極E3分別與對應之第一電極E1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一感測單元SU1。第四電極E4沿第一方向D1排列,且彼此電性絕緣。各第四電極E4設置於對應之第二電極E2面對第二側邊S2之一側並分別以一間隔與對應之第二電極E2的一部分分隔開,以產生電容耦合,使得各第四電極E4分別與對應之第二電極E2的一部分形成一第二感測單元SU2。值得一提的是,各第三電極E3分別與相鄰之第四電極E4彼此電性連接,以構成一電極單元。並且,排列於第二方向D2上位於不同的觸控感測組106之同一列第三電極E3彼此電性連接,以及排列於第二方向D2上位於不同的觸控感測組106之同一列第四電極E4亦彼此電性連接。因此,排列於第二方向D2上的同一列電極單元可彼此電性連接而形成一第三電極串列。由於彼此相鄰且電性連接之第三電極E3與第四電極E4係分別對應相鄰之第一電極E1與第二電極E2設置,因此各電極單元可於第二方向D2上分別與第一電極E1的一部分以及第二電極E2的一部分重疊並產生電容耦合,藉此同一電極單元可分別與第一電極E1以及第二電極E2形成不同的感測單元,也就是說相鄰之第一感測單元SU1與第二感測單元SU2可由同一電極單元與相鄰之第一電極E1以及第二電極E2耦合形成,如此可減少觸控感測元件104的接墊數量。舉例來說,當單一觸控感測組106具有20個感測單元,且觸控感測組106的數量為12條時,也就是以20╳12個感測單元為例,本實施例之觸控感測元件104僅需34個用於傳送與接收訊號之接墊,即所有觸控感測組106的第三電極E3與第四電極E4共用20/2=10個接墊,每個觸控感測組106中的第一電極E1以及第二電極E2各使用1個接墊,共計10+2*12=34個接墊。然而,習知觸控感測元件由於每一條感應電極與每一個驅動電極均須電性連接至對應的接墊,因此以20╳12個感測單元為例,其需264個接墊,即每個觸控感測組106中的20個感測單元,無論是第三電極E3或第四電極E4,每一個都需要1個接墊;此外,每個觸控感測組106中的第一電極串列以及第二電極串列各需要1個接墊。共計(20+2)*12=264個接墊。由此可知,本實施例之觸控感測元件104可大幅減少接墊數量。須注意的是,此處與各第三電極E3相鄰的第四電極E4係指距離每一個第三電極E3最接近的第四電極E4。
進一步而言,本實施例之各第三電極E3與各第四電極E4可分別為驅動電極。由於各第三電極E3分別與相鄰之第四電極E4彼此電性連接構成一電極單元,各電極單元可視為單一驅動電極,且分別用以接收一驅動訊號。各第一電極E1與各第二電極E2可分別為感應電極,用以在對應之電極單元接收驅動訊號時因電容耦合產生對應之感應訊號。以單一條觸控感測組106來說,於進行觸控偵測時,控制元件會依序傳送驅動訊號分別至各電極單元,並從第一電極E1串聯而成的第一電極串列以及從第二電極E2串聯而成的第二電極串列接收對應的感應訊號。由於各電極單元可分別與第一電極E1以及第二電極E2產生電容耦合而形成不同的感測單元,因此當傳送單一驅動訊號至一電極單元時,對應的第一電極E1與第二電極E2可分別產生感應訊號,以達到兩個感測單元的偵測。由此可知,本實施例之觸控感測元件104可有效地減少傳送驅動訊號的數量,減輕控制元件的負荷。於另一實施例中,各第一電極E1與各第二電極E2亦可分別為驅動電極,且各第三電極E3與各第四電極E4則可分別為感應電極。熟習本領域之人可理解此一操作特性可套用於本發明所有實施例,以下不再贅述。
詳細而言,每兩相鄰之第三電極E3係對應一個第一電極E1設置且於第二方向D2上與對應的第一電極E1重疊,進而形成兩相鄰之第一感測單元SU1。每兩相鄰之第四電極E4係對應一個第二電極E2設置且於第二方向D2上與對應的第二電極E2重疊,進而形成兩相鄰之第二感測單元SU2。每兩相鄰之第二感測單元SU2與每兩相鄰之第一感測單元SU1依序沿第一方向D1交替排列,且第一感測單元SU1與第二感測單元SU2可呈陣列方式排列,進而可以針對觸摸物的位置或移動軌跡進行觸控偵測。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E1與第二電極E2在第二方向D2上有一位移,且相鄰之第三電極E3與第四電極E4於第二方向D2上亦有相同位移,使得單一條觸控感測組106的第一感測單元SU1與第二感測單元SU2可排列於一直線上,以準確偵測觸摸物的位置。
於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00可另包括複數條第三連接線C3,設置於觸控感測組106之一側,且各第三電極E3係透過對應之一第三連接線C3分別電性連接至相鄰之第四電極E4。具體而言,第三連接線C3可設置於周邊區PR的基板102上,且較佳設置於觸控感測組106的一端點側,使得第三連接線C3可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進而連接不同觸控感測組106中同一列的第三電極E3與第四電極E4。舉例而言,同一列之第三電極E3可透過同一第三連接線C3彼此電性連接,且當同一列之第四電極E4分別與同一列之第三電極E3相鄰時,此列之第四電極E4係與相鄰之第三電極E3電性連接至同一第三連接線。進一步而言,各觸控感測組106可另包括複數條第四連接線C4,從感測區SR延伸至周邊區PR。各第三電極E3可透過對應之一第四連接線C4與對應之第三連接線C3連接,且各第四電極E4可透過對應之另一第四連接線C4與對應之第三連接線C3連接。於本實施例中,由於各第四連接線C4係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且僅與對應之第三連接線C3連接,因此部分第四連接線C4會透過絕緣結構橫跨部分第三連接線C3,以與非對應之第三連接線C3絕緣,進而與對應的第三連接線C3連接。舉例而言,第三連接線C3與第四連接線C4可由不同導電層所形成,且其間可設置有絕緣層,但不以此為限。透過第三連接線C3與第四連接線C4的設計,同一電極單元中分別設置於第一電極E1面對第一側邊S1的一側以及第二電極E2面對第二側邊S2的一側之第三電極E3與第四電極E4可彼此電性連接。並且,透過將第三電極E3與第四電極E4分別設置於第一電極E1面對第一側邊S1的一側以及第二電極E2面對第二側邊S2的一側,連接兩相鄰第一電極E1的第一連接線C1可從第三電極E3與第二電極E2之間延伸至第二電極E2面對第一側邊S1的一側,因此不會設置於第二電極E2與第四電極E4之間,藉此可避免第一連接線C1的訊號干擾或降低第二電極E2與第四電極E4之間的電容耦合變化量。同樣地,第二連接線C2可從第四電極E4與第一電極E1之間延伸至第一電極E1面對第二側邊S2的一側,因此亦不會設置於第一電極E1與第三電極E3之間,因此可避免第二連接線C1的訊號干擾或降低第一電極E1與第三電極E3之間的電容耦合變化量。如此一來,本實施例的觸控感測元件104可保持一定的電容耦合感應量,也就是可具有優越的觸控感應量,藉此降低雜訊對觸控感測元件104的干擾,並可具有較佳的訊躁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還可促使每個感測單元具有一致的電容耦合量,以避免觸控靈敏度隨著位置而變化。
此外,第三電極E3於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係小於第一電極E1於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且可約略為第一電極E1於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的二分之一,但不限於此。第四電極E4於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係小於第二電極E2於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且可約略為第二電極E2於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的二分之一,但不限於此。較佳地,第一電極E1與第二電極E2於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可彼此相同,且第三電極E3與第四電極E4於第一方向D1上的寬度可彼此相同,但不限於此。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E1、第二電極E2、第三電極E3、第四電極E4、第一連接線C1、第二連接線C2與第四連接線C4可由圖案化同一透明導電層所形成,因此可設置於同一平面,而為所謂的單層結構。透明導電層可例如為氧化銦錫(indium-tin oxide)、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 IZO)、氧化鋁鋅(aluminum zinc oxide, AZO)或其它透明導電材料。
觸控面板100可另包括複數個第一接墊P1、複數個第二接墊P2與複數個第三接墊P3。各第三連接線C3可分別延伸至電性連接對應之一第一接墊P1,各觸控感測組106之第一電極E1,即各第一電極串列,可從其一端分別透過導線電性連接至對應之一第二接墊P2,且各觸控感測組106之第二電極E2,即第二電極串列,可從其一端分別透過導線電性連接至對應之一第三接墊P3。觸控面板100可另包括接地線G以及接地接墊GP,其中接地線G可設置於觸控感測組的周圍以及設置於第三連接線C3與連接第二接墊P2與第一電極串列之導線之間或第三連接線C3與連接第三接墊P3與第二電極串列之導線之間,用以避免觸控感測元件受到靜電破壞以及避免第一電極E1以及第二電極E2受到第三連接線C3上的訊號干擾。觸控面板100的第一接墊P1、第二接墊P2、第三接墊P3與接地接墊可另透過軟性電路板電性連接至控制元件,用以傳送驅動訊號至觸控感測元件104,並從觸控感測元件104接收感應訊號,以判斷觸摸物的位置或動作。
針對互容式觸控面板100的每一個第一感測單元SU1或第二感測單元SU2,能夠正確判斷觸摸物的位置或動作的基礎在於:整個互容式觸控面板100僅有該第一感測單元SU1或第二感測單元SU2同時對應於其所包含之驅動電極對應之接墊以及感應電極所對應之接墊。因此本發明的邏輯可以被簡化為:一、在同一個觸控感測組106中,對應於第一電極串列的每個第三電極E3都必須連接至不同的接墊,對應於第二電極串列的每個第四電極E4都必須連接至不同的接墊;二、同一個觸控感測組106中在第一方向D1上彼此相鄰的第三電極E3與第四電極E4由於分別對應於第一電極串列以及第二電極串列,可電性連接以共用同一接墊;三、由於不同觸控感測組106的第一電極串列以及第二電極串列對應於不同的接墊,位於不同觸控感測組106而於第二方向D2上具有相同位置的第三電極E3以及第四電極E4可電性連接以共用同一接墊。
值得說明的是,由於彼此相鄰且電性連接之第三電極E3與第四電極E4係分別設置於第一電極E1面對第一側邊S1的一側以及第二電極E2面對第二側邊S2的一側,因此對應各電極單元的第一電極E1與第二電極E2可在單一個驅動訊號下分別產生兩個感應訊號,以達到兩個感測單元的偵測,進而可有效地減少傳送驅動訊號的數量,減輕控制元件的負荷。並且,透過將排列於第二方向D2上位於不同的觸控感測組106之同一列的第三電極E3電性連接,且將排列於第二方向D2上位於不同的觸控感測組106之同一列的第四電極E4電性連接,本實施例之觸控感測元件104所需的第一接墊P1、第二接墊P2與第三接墊P3的數量可更有效地減少。由此可知,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100的接墊數量可大幅減少,如此不僅可減輕控制元件的負荷,還可節省軟性電路板的製作成本並簡化其設計。並且,透過本實施例觸控感測元件104之設計,觸控感測元件104針對觸摸物沿著直線移動時所偵測到線性度亦可提升,且在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上的誤差均可小於1毫米。
本發明之互容式觸控面板並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下文將依序介紹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與變化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且為了便於比較各實施例與各變化實施例之相異處並簡化說明,在下文之各實施例與各變化實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號標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針對各實施例與各變化實施例之相異處進行說明,而不再對重覆部分進行贅述。
請參考第2圖,第2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為清楚顯示本實施例之結構,第2圖僅繪示單一觸控感測組之部分第一感測單元與第二感測單元,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如第2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0與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各觸控感測組206之各第一電極E12包括一第一連接部CP1以及複數條第一電極指EF1,第一電極指EF1分別從第一連接部CP1沿著第二方向D2的相反方向延伸出,使得第一電極E12為梳狀,且梳狀第一電極E12的開口朝向第二方向D2的相反方向。第三電極E32包括一第二連接部CP2以及複數條第二電極指EF2,第二電極指EF2分別從第二連接部CP2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出,使得第三電極E32亦為梳狀,且梳狀第三電極E32的開口朝向第二方向D2。並且,各第二電極指EF2分別延伸至任兩相鄰之第一電極指EF1之間,因此相較第一實施例而言,本實施例之第一電極E12與第三電極E32之間的電容耦合區域較高,以提升第一電極E12與第三電極E32之間的耦合電容。同樣地,各第二電極E22包括一第三連接部CP3以及複數條第三電極指EF3,且第三電極指EF1分別從第三連接部CP3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出。各第四電極E42包括一第四連接部CP4以及複數條第四電極指EF4,且各第四電極指EF4分別從第四連接部CP4沿著第二方向D2的相反方向延伸至任兩相鄰之第三電極指EF3之間,因此亦可提升第二電極E22與第四電極E42之間的耦合電容,藉此可進一步增加觸控感測組206在偵測觸摸物時的電容耦合感應量,以提高觸控面板200的觸控靈敏度。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E12與第二電極E22在第二方向D2上沒有位移,且排列於一直線上。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電極指EF1與第三電極指EF3亦可分別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且第二電極指EF2與第四電極指EF4可分別沿著第一方向D1的相反方向延伸。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為清楚顯示本實施例之結構,第3圖僅繪示單一觸控感測組之部分第一感測單元與第二感測單元,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如第3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300與第二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各觸控感測組306另包括複數個浮接電極FE,設置於各第三電極E32與對應之第一電極E12之間以及各第四電極E42與對應之第二電極E22之間。透過於第一電極E12與第三電極E32之間的間隙中以及第二電極E22與第四電極E42之間的間隙中設置浮接電極FE可有效地提升第一電極E12與第三電極E32之間的電容耦合感應量以及第二電極E2與第四電極E4之間的電容耦合感應量,以進一步增加觸控靈敏度。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E1與第二電極E2在第二方向D2上有些微的位移。此係配合單一條觸控感測組106的第一感測單元SU1與第二感測單元SU2可排列於一直線上之適應結果,可減少觸控感測組306中未被電極填滿的區域,且使觸控感測組306具有更規則的形狀,並準確偵測觸摸物的位置。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繪示了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為清楚顯示本實施例之結構,第4圖僅繪示單一觸控感測組之部分第一感測單元與第二感測單元,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如第4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400與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觸控感測組406之各第一電極E14包括兩凹口CC1,面對第一側邊S1,也就是凹口CC1朝向第二方向D2的相反方向設置,且兩相鄰之第三電極E34分別延伸至對應之凹口CC1內。進一步而言,各第一電極E14包括兩個錨狀部A1,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凹口CC1內,且各錨狀部A1具有兩凹口CC2,朝向第二方向D2設置。各第三電極E34包括兩鉤狀部H1,分別延伸至對應之凹口CC2內,藉此可提升第一電極E14與第三電極E34之間的耦合電容。同樣地,各第二電極E24包括兩凹口CC3,面對第二側邊S2,也就是凹口CC3朝向第二方向D2設置,且兩相鄰之第四電極E44分別延伸至對應之凹口CC3內。進一步而言,各第二電極E24包括兩個錨狀部A2,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凹口CC3內。各錨狀部A2具有兩凹口CC4,朝向第二方向D2的相反方向設置,且各第四電極E44包括兩鉤狀部H2,分別延伸至對應之凹口CC4內。藉此,可提升觸控感測組406在偵測觸摸物時的電容耦合感應量,以提高觸控面板400的觸控靈敏度。
請參考第5圖,第5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為清楚顯示本實施例之結構,第5圖僅繪示單一觸控感測組之部分第一感測單元與第二感測單元,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如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500與第四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各第一電極E15包括兩個鉤狀部H3,取代錨狀部。各鉤狀部H3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凹口CC1內,並從凹口CC1的側壁延伸出。舉例而言,各第一電極E15的鉤狀部H3的形狀圖案對稱於第二方向D2,因此鉤狀部H3分別從對應之凹口CC1沿著第一方向D1的相反方向與第一方向D1延伸出,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於另一實施例中,各第一電極E15的鉤狀部H3亦可具有相同的形狀圖案。具體而言,各第一電極E15的鉤狀部H3可分別具有一凹口CC5,且凹口CC5分別朝向第一方向D1與其相反方向。各第三電極E35包括一螺旋狀部SP1,延伸至對應之凹口CC5內,藉此可提升第一電極E15與第三電極E35之間的耦合電容。同樣地,各第二電極E25可包括兩個鉤狀部H4,分別設置於對應之凹口CC3內,且各鉤狀部H4可以對稱第二方向D2的方式分別從凹口CC3的側壁延伸出,但不限於此。於另一實施例中,各第二電極E25的鉤狀部H4亦可具有相同的形狀圖案。各鉤狀部H4具有一凹口CC6,且各第四電極E45包括一螺旋狀部SP2,延伸至對應之凹口CC6內。藉此,可提升觸控感測組506在偵測觸摸物時的電容耦合感應量,以提高觸控面板500的觸控靈敏度。
綜上所述,於本發明之互容式觸控面板中,彼此相鄰之第三電極與第四電極係彼此電性連接且分別對應相鄰之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因此所構成之各電極單元可於第二方向上分別與第一電極的一部分以及第二電極的一部分重疊。並且,透過將同一列的第三電極電性連接,且將同一列的第四電極電性連接,觸控面板所需的接墊數量可有效地減少。如此不僅可減輕控制元件的負荷,還可節省軟性電路板的製作成本並簡化其設計,並提升觸控面板針對觸摸物沿著直線移動時所偵測到的線性度。另外,由於第一連接線可延伸至第二電極面對第一側邊的一側,且第二連接線可延伸至第一電極面對第二側邊的一側,因此可避免第一連接線與第二連接線的訊號干擾或降低第二電極與第四電極之間以及第一電極與第三電極之間的電容耦合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200、300、400、500‧‧‧觸控面板
102‧‧‧基板
104‧‧‧觸控感測元件
106、206、306、406、506‧‧‧觸控感測組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C1‧‧‧第一連接線
C2‧‧‧第二連接線
C3‧‧‧第三連接線
C4‧‧‧第四連接線
E1、E12、E14、E15‧‧‧第一電極
E2、E22、E24、E25‧‧‧第二電極
E3、E32、E34、E35‧‧‧第三電極
E4、E42、E44、E45‧‧‧第四電極
P1‧‧‧第一接墊
P2‧‧‧第二接墊
P3‧‧‧第三接墊
S1‧‧‧第一側邊
S2‧‧‧第二側邊
SU1‧‧‧第一感測單元
SU2‧‧‧第二感測單元
SR‧‧‧感測區
PR‧‧‧周邊區
CP1‧‧‧第一連接部
CP2‧‧‧第二連接部
CP3‧‧‧第三連接部
CP4‧‧‧第四連接部
EF1‧‧‧第一電極指
EF2‧‧‧第二電極指
EF3‧‧‧第三電極指
EF4‧‧‧第四電極指
FE‧‧‧浮接電極
CC1、CC2、CC3、CC4、CC5、CC6‧‧‧凹口
A1、A2‧‧‧錨狀部
H1、H2、H3、H4‧‧‧鉤狀部
SP1、SP2‧‧‧螺旋狀部
第1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第2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第3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第4圖繪示了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第5圖繪示了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互容式觸控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100‧‧‧觸控面板
102‧‧‧基板
104‧‧‧觸控感測元件
106‧‧‧觸控感測組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C1‧‧‧第一連接線
C2‧‧‧第二連接線
C3‧‧‧第三連接線
C4‧‧‧第四連接線
E1‧‧‧第一電極
E2‧‧‧第二電極
E3‧‧‧第三電極
E4‧‧‧第四電極
P1‧‧‧第一接墊
P2‧‧‧第二接墊
P3‧‧‧第三接墊
S1‧‧‧第一側邊
S2‧‧‧第二側邊
SU1‧‧‧第一感測單元
SU2‧‧‧第二感測單元
SR‧‧‧感測區
PR‧‧‧周邊區

Claims (18)

  1. 一種互容式觸控面板,包括: 一基板,具有彼此相對之一第一側邊與一第二側邊;以及 至少一條觸控感測組,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於該基板上,且該至少一條觸控感測組包括: 複數個第一電極,彼此電性連接; 複數個第二電極,彼此電性連接,其中各該第一電極與各該第二電極沿該第一方向依序交替排列; 複數個第三電極,沿該第一方向排列,且一該第三電極設置於對應之一該第一電極面對該第一側邊的一側,並與對應之該第一電極形成一第一感測單元;以及 複數個第四電極,沿該第一方向排列,且與該第三電極相鄰之一該第四電極設置於對應之一該第二電極面對該第二側邊之一側,並與對應之該第二電極形成一第二感測單元,且該第三電極與相鄰之該第四電極彼此電性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該至少一觸控感測組另包括複數條第一連接線與複數條第二連接線,各該第一連接線分別連接於任兩相鄰之該等第一電極之間並延伸至對應之一該第二電極面對該第一側邊之一側,且各該第二連接線分別連接於任兩相鄰之該等第二電極之間並延伸至對應之一該第一電極面對該第二側邊之一側。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包括複數條該觸控感測組,沿著一第二方向排列,且該等觸控感測組中排列於該第二方向上之同一列該等第三電極彼此電性連接。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另包括複數條第三連接線,設置於該等觸控感測組之一側,其中該同一列之該等第三電極與相鄰之該等第四電極係透過同一該第三連接線電性連接。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另包括複數個第一接墊、複數個第二接墊與複數個第三接墊,各該第三連接線分別電性連接至對應之一該第一接墊,各該觸控感測組之該等第一電極電性連接至對應之一該第二接墊,且各該觸控感測組之該等第二電極電性連接至對應之一該第三接墊。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觸控感測組另包括複數條第四連接線,各該第三電極可透過對應之一該第四連接線與對應之該第三連接線電性連接,且各該第四電極可透過對應之另一該第四連接線與對應之該第三連接線電性連接。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包括複數條第一電極指,該第三電極包括複數條第二電極指,且各該第二電極指分別延伸至任兩相鄰之該等第一電極指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二電極包括複數條第三電極指,該第四電極包括複數條第四電極指,且各該第四電極指分別延伸至任兩相鄰之該等第三電極指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該至少一條觸控感測組另包括複數個浮接電極,設置於各該第三電極與對應之該第一電極之間以及各該第四電極與對應之該第二電極之間。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包括兩第一凹口,面對該第一側邊,且該兩相鄰之第三電極分別延伸至對應之一該第一凹口內。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包括兩個錨狀部,分別設置於對應之該第一凹口內,各該錨狀部具有兩第二凹口,且各該第三電極包括兩鉤狀部,分別延伸至對應之一該第二凹口內。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包括兩個鉤狀部,分別設置於對應之該第一凹口內,各該鉤狀部具有一第五凹口,且各該第三電極包括一螺旋狀部,延伸至對應之一該第五凹口內。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二電極包括兩第三凹口,面對該第二側邊,且該兩相鄰之第四電極分別延伸至對應之一該第三凹口內。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二電極包括兩個錨狀部,分別設置於對應之該第三凹口內,各該錨狀部具有兩第四凹口,且各該第四電極包括兩鉤狀部,分別延伸至對應之一該第四凹口內。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二電極包括兩個鉤狀部,分別設置於對應之該第三凹口內,各該鉤狀部具有一第六凹口,且各該第四電極包括一螺旋狀部,延伸至對應之一該第六凹口內。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該至少一條觸控感測組之該等第一電極、該等第二電極、該等第三電極與該等第四電極由圖案化同一透明導電層所形成。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與各該第二電極分別為一感應電極,且各該第三電極與各該第四電極分別為一驅動電極。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互容式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與各該第二電極分別為一驅動電極,且各該第三電極與各該第四電極分別為一感應電極。
TW105128880A 2016-09-07 2016-09-07 互容式觸控面板 TWI610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8880A TWI610213B (zh) 2016-09-07 2016-09-07 互容式觸控面板
US15/668,838 US20180067583A1 (en) 2016-09-07 2017-08-04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8880A TWI610213B (zh) 2016-09-07 2016-09-07 互容式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0213B TWI610213B (zh) 2018-01-01
TW201810004A true TW201810004A (zh) 2018-03-16

Family

ID=61280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8880A TWI610213B (zh) 2016-09-07 2016-09-07 互容式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67583A1 (zh)
TW (1) TWI61021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764B (zh) * 2019-05-24 2021-04-2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TWI806118B (zh) * 2020-08-07 2023-06-21 威達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感測裝置及觸控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1088B (zh) * 2020-11-09 2023-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2737B2 (en) * 2011-02-24 2018-04-24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Single layer touch sensor
CN104169850B (zh) * 2012-01-12 2017-06-06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单层电容性成像传感器
TWI463374B (zh) * 2012-06-07 2014-12-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觸控面板
KR102044476B1 (ko) * 2013-05-02 2019-1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터치 센싱 컨트롤러 및 터치 센싱 시스템
US9557361B2 (en) * 2013-05-29 2017-01-31 Atmel Corporation Edgeless single-layer touch sensor
TWM481451U (zh) * 2014-02-20 2014-07-01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單層式觸控面板
CN105094468A (zh) * 2014-04-24 2015-11-25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单层互电容触摸屏体和电子装置
CN104375725B (zh) * 2014-11-07 2021-01-01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互电容触摸屏、触摸屏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764B (zh) * 2019-05-24 2021-04-2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TWI806118B (zh) * 2020-08-07 2023-06-21 威達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感測裝置及觸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67583A1 (en) 2018-03-08
TWI610213B (zh) 2018-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5375B (zh) 雙層互容式觸控面板
KR102239861B1 (ko)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9372360B2 (en)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067615B2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ive touch-sensitive panel improving touch accuracy of edge regions
TWI588728B (zh) 觸控面板之互容式觸控感測元件
US20130229364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7025028B (zh) 自电容触摸屏以及具有该自电容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107577380B (zh) 具有透明网格触控电极的嵌入式触控显示设备
TWI655571B (zh) 互容式觸控面板
TWM461834U (zh) 觸控面板
TWI630537B (zh) 具有壓力感測的觸控顯示系統
US11042245B2 (en)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I610213B (zh) 互容式觸控面板
JP2015018424A (ja) 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US11269465B2 (en)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double-layer electrodes
US11144168B1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927069A (zh) 一种电感触摸屏、内嵌式电感触摸屏
KR20130046348A (ko) 터치 패널
TW202105151A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M505004U (zh) 觸控面板
CN101739174B (zh) 触控显示面板以及触控基板
WO2023108671A1 (zh) 显示面板与移动终端
KR102175102B1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TW202026835A (zh) 陣列基板、內嵌式觸控式螢幕及顯示裝置
TW201807549A (zh) 觸控顯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