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7905A - 可插拔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可插拔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7905A
TW201807905A TW105126814A TW105126814A TW201807905A TW 201807905 A TW201807905 A TW 201807905A TW 105126814 A TW105126814 A TW 105126814A TW 105126814 A TW105126814 A TW 105126814A TW 201807905 A TW201807905 A TW 2018079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ggable connector
plug
elastic
outer casing
handl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6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1345B (zh
Inventor
謝佳穎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6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134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1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134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7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7905A/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插拔連接器,用以組接插座,插座內具有一彈臂與設於彈臂上之扣孔。可插拔連接器包括本體、卡扣件及拉柄結構。本體包括外殼與插頭。卡扣件設置於插頭且包括突出於插頭表面之凸塊,且凸塊用以對應扣合於彈臂之扣孔。拉柄結構包括基板與設於基板一端之拉把,基板可滑移地設置於本體之外殼中,且基板相對於拉把的一端延伸至插頭且設有對應於彈臂之釋放件,當插頭沿第一方向插入插座並使凸塊扣合於彈臂之扣孔時,拉柄結構沿相反於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移動至一釋放位置,以帶動釋放件抵壓彈臂遠離卡扣件,使凸塊脫離扣孔。

Description

可插拔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可插拔連接器。
可插拔連接器主要是用以對接一電子裝置的插座,使電子裝置能對外連接傳輸線或其他周邊裝置。舉小型可插拔(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簡稱SFP)連接器為例,其通常具有電纜或光纖連接埠,以供外部電纜或光纖連接線組接。
一般來說,當可插拔連接器插入電子裝置的插座時,會藉由一鎖定機構將可插拔連接器固定在插座內,若可插拔連接器須要拔出插座時,會利用一解鎖機構釋放鎖定機構以由插座取出可插拔連接器。然而,目前的解鎖機構通常是由多個組件組合而成之複雜機構,因此,在操作解鎖機構釋放鎖定機構的過程中必須經過複雜的機構連動過程,而容易產生機械誤差、干涉或損耗等情形。此外,習知可插拔連接器在利用解鎖機構釋放鎖定機構後,須操作另一組機構將可插拔連接器抽出插座,造成操作上的不便與耗時。
有鑑於上述問題,於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可插拔連接器,用以組接插座,插座內具有一彈臂與設於彈臂上之扣孔。可插拔連接器包括本體、卡扣件及拉柄結構。本體包括外殼與延伸自外殼之插頭。卡扣件設置於插頭且包括突出於插頭表面之凸塊,凸塊用以對應扣合於彈臂之扣孔。拉柄結構包括基板與設於基板一端之拉把,基板可滑移地設置於本體之外殼中,且基板相對於拉把的一端延伸至插頭且設有對應於彈臂之釋放件,當插頭沿第一方向插入插座並使凸塊扣合於彈臂之扣孔時,拉柄結構沿相反於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移動至一釋放位置,以帶動釋放件抵壓彈臂遠離卡扣件,使凸塊脫離扣孔。
綜上,本發明實施例透過拉柄結構是沿相反於插頭插入的方向(也就是插頭拔出插座的方向)移動,以釋放插頭與插座的扣合狀態,因此,拉柄結構可同時用以將插頭由插座取出,達到釋放與拔出插頭能由同一構件完成而在操作上更加快速、便利。此外,藉由拉柄結構(包括拉把、基板以及釋放件)整體為一體成型之結構,除了能使拉柄結構本身的結構強度提高、簡化製造與組裝流程之外,在釋放與拔出插頭的過程中,拉柄結構不須經過複雜的機構連動過程而降低機械誤差、干涉或損耗等情形。
圖1為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圖3為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第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請先參閱圖1、圖2及圖3所示,可插拔連接器1是用以組接一電子裝置(如電腦、伺服器或路由器)的插座2,使電子裝置能夠與外部光纖或電纜等傳輸線連接。具體上,插座2可具有一開口3,使可插拔連接器1能夠從開口3插入插座2中或向外拔離插座2。在此,插座2鄰近開口3處是具有一彈臂4,且彈臂4上設有扣孔5,可插拔連接器1在插入插座2後可藉由彈臂4固定於插座2中(此容後詳述)。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在此,可插拔連接器1包括有本體10、卡扣件16以及拉柄結構20。其中本體10包括有外殼11以及插頭15,插頭15是延伸自外殼11的一端並可對應插入插座2,例如插座2可具有長方形的籠狀外殼,而插頭15是對應插座2而概呈長方形。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外殼11是由上殼體116與下殼體117組接而成,而插頭15是由上殼蓋152與下殼蓋153組接而成,此外,上殼體116與上殼蓋152為一體成型之結構,而下殼體117與下殼蓋153為一體成型之結構,上殼體116與上殼蓋152分別對應組接於下殼體117與下殼蓋153後,可利用固定件118(如螺絲或螺栓)予以固定。然而,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外殼11與插頭15也可為一體成型之結構,例如外殼11與插頭15是金屬壓鑄或一體射出成型。具體上,可插拔連接器1可為一小型可插拔(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簡稱SFP)連接器,其連接介面可為RJ11或RJ45,可插拔連接器1具有一電路板17與電性連接於電路板17的一連接埠18 (如光纖連接埠、RJ11連接埠或RJ45連接埠)。另外,電路板17是設置在外殼11中並延伸至插頭15內部,連接埠18是設置在外殼11相對於插頭15的一端,用以對外連接相應的傳輸線(如光纖或電纜)。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卡扣件16是設置於插頭15且包括突出於插頭15表面之凸塊161,在本實施例中,卡扣件16為一塊體且組裝在插頭15內部(例如卡扣件16是黏接或扣合固定在插頭15內)。此外,插頭15的下殼蓋153設有一破孔151,卡扣件16的凸塊161是對應穿出破孔151而能向下凸伸出插頭15的表面。但本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在另一實施例中,卡扣件16與插頭15也可為一體成型之結構(例如卡扣件16與插頭15是金屬壓鑄或一體射出成型)。此外,當可插拔連接器1的插頭15插入插座2時,凸塊161會對應扣合於插座2之彈臂4上的扣孔5中,以使插頭15固定於插座2中。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可插拔連接器1之外殼11的下殼體117具有一底板113,拉柄結構20包括一基板21、一拉把22以及一釋放件23。其中基板21、拉把22以及釋放件23為一體成型之結構,例如基板21、拉把22及釋放件23可藉由一板體一體彎折成形、或者藉由一模具一體射出成型,且拉把22與釋放件23是分別設置於基板21的相對兩端,其中,基板21是設置於外殼11中且置放於底板113上,使基板21可相對於底板113沿X軸方向滑移。拉柄結構20之拉把22穿出本體10相對於插頭15的一端而顯露於本體10外部,以供使用者操作而能控制基板21相對外殼11滑移。
承上,拉柄結構20的釋放件23是穿出外殼11的下殼體117並延伸至插頭15的區域,在此,釋放件23包括自基板21延伸的一彈片231與連接於彈片231末端之壓板232,且彈片231設有一逃孔2311,逃孔2311貫穿於彈片231的上、下表面。卡扣件16之凸塊161則是對應穿出逃孔2311。此外,卡扣件16於凸塊161的一側設有驅動斜面162,如圖4所示,當可插拔連接器1的插頭15插入插座2,使凸塊161對應扣合於插座2之彈臂4上的扣孔5時,驅動斜面162包括鄰接凸塊161之第一端以及遠離凸塊161之第二端,且第一端與彈臂4之間的間距小於第二端與彈臂4之間的間距,釋放件23的壓板232則是藉由彈片231彈性頂抵在驅動斜面162上,當基板21相對於底板113滑移時,會同步帶動壓板232沿著驅動斜面162移動。以下再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之作動流程。
請先參閱圖3所示,可插拔連接器1之插頭15可沿一第一方向(如箭號D1所示)插入插座2,此外,在可插拔連接器1之插頭15沿第一方向插入插座2的過程中,如圖3所示,釋放件23會先抵壓彈臂4向下移動(如箭號D2所示),使凸塊161不會受到阻礙而能夠順利進入插座2並扣合於彈臂4之扣孔5(如圖4所示),以將可插拔連接器1之插頭15固定於插座2中。再對照圖3與圖4所示,若有取出可插拔連接器1的需求時,使用者可拉動拉柄結構20之拉把22,使拉柄結構20整體朝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如箭號D3所示)相對外殼11移動,以同步帶動壓板232沿著驅動斜面162往彈臂4移動。如圖6所示,當拉柄結構20移動到一釋放位置時,壓板232會抵壓彈臂4向下移動(如箭號D2所示)而遠離卡扣件16,使凸塊161能脫離扣孔5而達到釋放可插拔連接器1之作用,此時,可插拔連接器1即可相對於插座2移動。此外,由於拉柄結構20是藉由朝相反於插頭15插入插座2的方向(也就是拔出插頭15的方向)移動,以釋放插頭15與插座2的扣合狀態,因此,拉柄結構20可同時用以將插頭15由插座2取出,達到釋放與拔出插頭15能由同一構件完成。此進一步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請對照圖6及圖7所示,其中圖6是顯示拉柄結構20移動至釋放位置,以釋放插頭15與插座2的扣合狀態。圖7同樣是拉柄結構20移動至釋放位置,但是以俯視的方式呈現。其中,可插拔連接器1的外殼11中可設有一擋止件111,在本實施例中,擋止件111是由外殼11之底板113一體向內彎折之折片,拉柄結構20於釋放位置(如圖6及圖7所示位置)時會抵靠於擋止件111,因此,當拉柄結構20持續朝上述第二方向(如箭號D3所示)拉動時,能同步帶動可插拔連接器1的本體10朝第二方向移動而脫離插座2。藉此,當可插拔連接器1的插頭15插入插座2,使凸塊161對應扣合於插座2之彈臂4上的扣孔5時(如圖4所示),使用者只要將拉柄結構20往第二方向(如箭號D2所示)持續拉動,即可達成釋放插頭15與插座2的卡扣狀態以及將插頭15拔出插座2等作業,達到操作上更加快速、便利之功效。另外,由於拉柄結構20(包括拉把22、基板21以及釋放件23)整體設計為一體成型之結構,除了能使拉柄結構20本身的結構強度提高以及簡化製造、組裝流程之外,在釋放與拔出插頭15的過程中,拉柄結構20不須經過複雜的機構連動過程而降低機械誤差、干涉或損耗等情形。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擋止件111也可是另外固接(如黏接、卡扣或)於在外殼11之底板113上的一擋塊。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插拔連接器1也可省略擋止件111的設置,拉柄結構20於釋放位置時是直接抵靠於卡扣件16的凸塊161,使拉柄結構20持續朝上述第二方向拉動時,同樣能帶動可插拔連接器1的本體10朝第二方向移動而脫離插座2,上述實施例圖面省略繪示。
如圖3與圖4所示,在一實施例中,釋放件23的壓板232末端更一體延伸一輔助片233,且輔助片233朝卡扣件16的方向彎折而形成一導引斜面2331。如圖3所示,在可插拔連接器1之插頭15沿第一方向插入插座2的過程中,彈臂4能受到輔助片233的抵壓並順著導引斜面2331向下移動(如箭號D2所示),使可插拔連接器1插入插座2的過程能更加順暢而避免頓挫感產生。
如圖4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其中釋放件23更包括一折板234,折板234是疊合於壓板232上且包括有彎折段235,折板234是以彎折段235一體連接於壓板232,換言之,折板234是由壓板232端部一體彎折成型,且彎折段235頂抵於驅動斜面162上(也就是壓板232是經由折板234間接頂抵於驅動斜面162上)。藉此,當拉柄結構20朝第二方向(如箭號D3所示)相對外殼11移動,以帶動壓板232沿驅動斜面162往彈臂4移動的過程中,可藉由彎折段235的導引而更加順暢,以避免壓板232與驅動斜面162之間的摩擦力過大而影響操作手感與效果。
如圖2與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本體10之外殼11中更設有一夾板12,例如夾板12可黏固或扣合在外殼11中,使夾板12與底板113之間形成夾層,拉柄結構20之基板21是夾設於夾板12與底板113之間,例如,夾板12與底板113之間的間隙可略大於基板21的厚度,使拉柄結構20在相對外殼11滑移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晃動或脫離外殼11等情形。在一實施例中,拉柄結構20也可直接以拉把22頂住外殼11及彈片231頂住卡扣件16而獲得限位,也就是說,拉把22與彈片231可直接配合外殼11及卡扣件16作為限位基板21的構件而不須另外增設夾板12或其他用來限位基板21的結構,此實施例圖面省略繪示。
再請對照圖3、圖4與圖5所示,可插拔連接器1的外殼11中更設有一彈性復位件14,彈性復位件14連接於基板21與外殼11以提供一彈性預力,使拉柄結構20能從釋放位置朝第一方向回復至一初始位置。在本實施例中,彈性復位件14為一彈簧,外殼11的底板113一體向上彎折有一第一卡勾114,而基板21一體向上彎折形成有第二卡勾212,彈性復位件14一端套接定位於第一卡勾114,彈性復位件14另一端套接定位於第二卡勾212。藉此,如請對照圖5與圖7所示,當拉柄結構20受力而朝第二方向移動至釋放位置(如圖7所示位置)時,會拉伸彈性復位件14而產生彈性預力,使拉柄結構20能藉由彈性復位件14的彈性預力回復到原本的初始位置(如圖5所示位置),達到增加使用便利性之功效。
再如圖3、圖4與圖5所示,本體10之外殼11內更可設有一限位件112,在本實施例中,限位件112是由外殼11之底板113一體向內彎折之折片,且限位件112相對於擋止件111更靠近插頭15。拉柄結構20於上述初始位置時是抵靠於限位件112,也就是說,當拉柄結構20受力而朝第二方向移動至釋放位置時(如圖7所示),會拉伸彈性復位件14而產生彈性預力,當拉柄結構20未受力時,能藉由彈性復位件14的彈性預力回復到的初始位置(如圖5所示位置)且拉柄結構20會抵靠在限位件112上而獲得定位。
此外,再對照圖2、圖5與圖7所示,拉柄結構20之基板21更一體設有二干涉片211,例如各干涉片211與基板21是藉由一板體一體彎折成型或藉由一模具一體射出成型。其中二干涉片211是分別位於基板21的兩側且朝X軸方向延伸,各干涉片211是分別向外頂抵於外殼11的內側,使拉柄結構20在相對於外殼11移動時能更加穩定,且拉柄結構20在移動過程中,干涉片211與外殼11之間會產生干涉摩擦力,避免拉柄結構20移動的速度或力道過大而撞擊或磨損其他構件。
如圖8所示,為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第二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可插拔連接器1A之卡扣件16僅包括有凸塊161,而釋放件23是包括自基板21延伸的一彈片231與一壓塊236,此外,壓塊236是由彈片231的末端朝遠離插頭15的方向彎折並疊合於彈片231上。當可插拔連接器1的插頭15插入插座2,使凸塊161對應扣合於插座2之彈臂4上的扣孔5時,壓塊236是直接抵觸在彈臂4上,當拉柄結構20朝相反於插頭15插入插座2的方向(也就是拔出插頭15的方向)移動時,壓塊236是直接抵壓彈臂4遠離卡扣件16,使凸塊161脫離扣孔5而達到釋放可插拔連接器1A之作用。
如圖9所示,為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第三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可插拔連接器1B的彈性復位件14A為二彈片且分別由基板21的二側一體延伸,例如彈性復位件14A與基板21可藉由一板體一體彎折成形、或者藉由一模具一體射出成型,且彈性復位件14A的末端是固接於外殼11,在本實施例中,外殼11更向內凸設有二凸肋115,彈性復位件14A的末端是頂抵於凸肋115,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復位件14A也可黏著或扣合固定在外殼11的殼壁上,以在拉柄結構20移動釋放插頭15的過程中,彈性復位件14A能提供彈性回復力。藉此,本實施例透過將彈性復位件14A與拉柄結構20設計為一體成型之結構,能進一步達到增加結構強度與簡化製程之優點。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A、1B‧‧‧可插拔連接器
2‧‧‧插座
3‧‧‧開口
4‧‧‧彈臂
5‧‧‧扣孔
10‧‧‧本體
11‧‧‧外殼
111‧‧‧擋止件
112‧‧‧限位件
113‧‧‧底板
114‧‧‧第一卡勾
115‧‧‧凸肋
116‧‧‧上殼體
117‧‧‧下殼體
118‧‧‧固定件
12‧‧‧夾板
14、14A‧‧‧彈性復位件
15‧‧‧插頭
151‧‧‧破孔
152‧‧‧上殼蓋
153‧‧‧下殼蓋
16‧‧‧卡扣件
161‧‧‧凸塊
162‧‧‧驅動斜面
17‧‧‧電路板
18‧‧‧連接埠
20‧‧‧拉柄結構
21‧‧‧基板
211‧‧‧干涉片
212‧‧‧第二卡勾
22‧‧‧拉把
23‧‧‧釋放件
231‧‧‧彈片
2311‧‧‧逃孔
232‧‧‧壓板
233‧‧‧輔助片
2331‧‧‧導引斜面
234‧‧‧折板
235‧‧‧彎折段
236‧‧‧壓塊
[圖1] 係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 係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3] 係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第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圖4] 係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組接於插座之剖視圖(一)。 [圖5] 係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組接於插座之剖視圖(二)。 [圖6] 係本發明釋放可插拔連接器之剖視圖(一)。 [圖7] 係本發明釋放可插拔連接器之剖視圖(二)。 [圖8] 係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第二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圖9] 係本發明可插拔連接器第三實施例之局部剖視圖。

Claims (14)

  1. 一種可插拔連接器,用以組接一插座,該插座內具有一彈臂與設於該彈臂上之一扣孔,該可插拔連接器包括: 一本體,包括一外殼與延伸自該外殼之一插頭; 一卡扣件,設置於該插頭且包括突出於該插頭表面之一凸塊,該凸塊用以扣合於該彈臂之該扣孔;以及 一拉柄結構,包括一基板與設於該基板一端之一拉把,該基板可滑移地設置於該本體之該外殼中,且該基板相對於該拉把的一端延伸至該插頭且設有對應於該彈臂之一釋放件,當該插頭沿一第一方向插入該插座並使該凸塊扣合於該彈臂之該扣孔時,該拉柄結構沿相反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移動至一釋放位置,以帶動該釋放件抵壓該彈臂遠離該卡扣件,使該凸塊脫離該扣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卡扣件包括一驅動斜面,該釋放件包括一彈片與位於該彈片末端之一壓板,該壓板頂抵於該驅動斜面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釋放件更包括一輔助片,該輔助片延伸自該壓板末端且朝該卡扣件的方向彎折。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釋放件更包括一折板,該折板疊合於該壓板上且包括有一彎折段,該折板是以該彎折段一體連接於該壓板,且該彎折段頂抵於該驅動斜面上。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彈片設有一逃孔,該卡扣件之該凸塊是對應穿出該逃孔。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插頭插入該插座時,該釋放件位於該插頭與該彈臂之間,且該釋放件包括朝該彈臂延伸之一壓塊,該壓塊抵觸於該彈臂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本體之該外殼中設有一夾板,該拉柄結構之該基板夾設於該夾板與該外殼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本體之該外殼中設有一擋止件,用以供該拉柄結構於該釋放位置時抵靠。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更包括一彈性復位件,設置於該外殼中,該彈性復位件連接於該基板與該外殼以提供一彈性預力,使該拉柄結構能由該釋放位置朝該第一方向回復至一初始位置。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彈性復位件為一彈簧且與該拉柄結構分離設置,該彈性復位件的一端固接於該基板,該彈性復位件的另一端固接於該外殼。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彈性復位件為一彈片且由該基板一體延伸,且該彈性復位件的末端固接於該外殼。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本體之該外殼內設有一限位件,該拉柄結構於該初始位置時係抵靠於該限位件。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拉柄結構之該基板一體設有一干涉片,該干涉片抵觸於該外殼的內表面。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插拔連接器,其中該拉把顯露於該本體外部。
TW105126814A 2016-08-22 2016-08-22 可插拔連接器 TWI601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6814A TWI601345B (zh) 2016-08-22 2016-08-22 可插拔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6814A TWI601345B (zh) 2016-08-22 2016-08-22 可插拔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1345B TWI601345B (zh) 2017-10-01
TW201807905A true TW201807905A (zh) 2018-03-01

Family

ID=61011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6814A TWI601345B (zh) 2016-08-22 2016-08-22 可插拔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13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1142B (zh) * 2021-03-19 2022-04-11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反向連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9863B (zh) * 2020-11-11 2021-12-11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連接埠之保護蓋以及相關的連接埠裝置
TWI801817B (zh) * 2020-11-13 2023-05-11 立佳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電連接器及其光電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0960B (zh) * 2011-01-20 2014-12-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TWM519337U (zh) * 2015-11-24 2016-03-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插拔連接器及可插拔連接器總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1142B (zh) * 2021-03-19 2022-04-11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反向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1345B (zh) 2017-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32183B2 (ja) モジュラープラグ
TWI510006B (zh) 可插拔光收發模組
JP5687729B2 (ja) 通信モジュール
TWI601345B (zh) 可插拔連接器
US11276958B2 (en) Connector
CN109709646B (zh) 光收发器
TWI758692B (zh) 連接器
TWI641883B (zh) 光收發器
US20190212509A1 (en) Optical transceiver
TWI687003B (zh) 連接器
US7963705B2 (en) Molded interconnect device (MID) optical connector with metal retaining clip
US5620244A (en) Computer accessory engagement/disengagement mechanism
JP4764573B2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TWI735989B (zh) 插拔式連接器
US10840640B1 (en) Pluggable connector
CN111726432B (zh) 固定装置以及固定装置组件与电子设备
CN108873220B (zh) 光收发器及光收发器插拔机构
US20190041593A1 (en) Optical connector
TW202121958A (zh) 擴充卡安裝結構及電路組件
JP2004221121A (ja) フック取付構造およびこのフック取付構造を用いた筐体構造
WO2013164888A1 (ja) フロントリリースバックル
TWI728565B (zh) 擴充卡安裝結構及電路組件
KR0130438B1 (ko) 록크핀의 변형을 방지하기 위한 푸쉬형 스위치
US11316300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elastic engaging component
TWI752615B (zh) 連接器組件與卡扣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