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6308A -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6308A
TW201806308A TW105125982A TW105125982A TW201806308A TW 201806308 A TW201806308 A TW 201806308A TW 105125982 A TW105125982 A TW 105125982A TW 105125982 A TW105125982 A TW 105125982A TW 201806308 A TW201806308 A TW 2018063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olar panel
clamping
fix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5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1372B (zh
Inventor
黃進在
Original Assignee
向進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向進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向進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5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137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1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137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06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630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種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包含一個底架、至少一個外抵單元,及至少一個外抵單元。該底架包括數條擠型桿。該內夾單元具有一個安裝固定於擠型桿的固定壁、一個由固定壁往太陽能板內延伸的第一夾壁、一個間隔設置於該第一夾壁上方而與該第一夾壁相配合夾持該太陽能板之內擴壁的第二夾壁。該外抵單元包括一個抵壓太陽能板的上壓板,透過該內夾單元與該外抵單元的設計,能分別從內部與外部雙重固定該至少一片太陽能板,來有效地加強固定效果,藉此避免該至少一片太陽能板因颱風等天氣因素而脫離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Description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固定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參閱圖1,一種現有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用於安裝架設數片太陽能板61(圖1僅顯示一片),並包括數條前後延伸且彼此左右間隔地的擠型桿62,每一條擠型桿62具有一個支撐部621,及一個上壓部622。透過該支撐部621與該上壓部622,來下上相夾所述太陽能板61,然而該擠型桿62的為一體成形製成,因此該支撐部621與上壓部622的間隔距離並無法改變,因此無法適用於厚度不同的太陽能板61,因此泛用性低。
參閱圖2與圖3,一種現有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用於安裝架設數片太陽能板71。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包括數條前後延伸且彼此左右間隔的擠型桿72(圖2僅顯示一條),及數個分別固定安裝於該等擠型桿72的外抵單元73。每一個外抵單元73包括一個介於兩相鄰太陽能板71之間並抵壓於該等太陽能板71上方的上壓板731,及數個將上壓板731螺鎖固定於該擠型桿72的上鎖固件732。透過該上壓板731將該等太陽能板71向下壓,能將該等太陽能板71固定於該上壓板731與該擠型桿72之間,且該上壓板731與該擠型桿72可隨該等太陽能板71的厚度改變相對距離。
然而,上述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僅透過該等上鎖固件732來鎖固該上壓板731,並無法穩固地壓抵該等太陽能板71,因此現有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仍有待改善。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穩固地固定太陽能板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於是,本發明太陽能板固定裝置,適用於安裝架設至少一片太陽能板,該至少一片太陽能板包含一片板體、一個框圍於該板體周緣的外框,及一個由該外框底端向內延伸且與該板體相間隔的內擴壁,該太陽能板的左、右側定義為旁側,該太陽能板的前、後側定義為端側,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包含一個底架、至少一個內夾單元,及至少一個外抵單元。
該底架包括數條彼此間隔排列且沿一個前後向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擠型桿。該至少一個內夾單元包括至少一個安裝固定於該等擠型桿之其中一個並用以夾持至少一片太陽能板之旁側或端側的固定夾板,該至少一個固定夾板具有一個安裝固定於該擠型桿的固定壁、一個由固定壁往該外框內延伸並位於該內擴壁下方的第一夾壁、一個間隔設置於該第一夾壁上方而與該第一夾壁相配合夾持該內擴壁的第二夾壁,及一個連接該第一夾壁與該第二夾壁朝向該外框內之一側的連接壁。該至少一個外抵單元包括一個固定於該等擠型桿之其中一個並用以抵壓該至少一片太陽能板之旁側或端側的上壓板。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透過該至少一個內夾單元與該至少一個外抵單元的設計,能分別從內部與外部雙重固定該至少一片太陽能板,來有效地加強固定效果,藉此避免該至少一片太陽能板因颱風等天氣因素而脫離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4、圖5與圖6,本發明太陽能板固定裝置之一個實施例,適用於平鋪架設數片太陽能板9,在圖4中,該等太陽能板9的數量為四,但實施上,該等太陽能板9的數量不以本實施例為限。每一片太陽能板9包含一片板體91、一個框圍於該板體91周緣的外框92,及一個由該外框92底端向內延伸的內擴壁93,從整體的俯視結構來看,該太陽能板9的左、右側定義為旁側94,該太陽能板9的前、後側定義為端側95。
在本實施例中,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包含一個底架1、數個內夾單元2、2’,及數個外抵單元3、3’。
該底架1包括數條固定於房舍、工廠等鐵皮屋頂的基座11,及數條鎖固於該等基座11並沿一個前後向的長度方向延伸且彼此左右間隔排列的擠型桿12。該擠型桿12具有一個前後延伸地位於頂側且橫斷面呈開口朝上之鳩尾形的頂槽121,及兩個分別前後延伸地位於左右兩側且橫斷面呈開口朝外之鳩尾形的側槽122。
該等內夾單元2、2’分成四個位於兩相鄰太陽能板9之間的內夾單元2,及八個位於該等太陽能板9之周圍的內夾單元2’。而該等外抵單元3、3’分成四個位於兩相鄰太陽能板9之間的外抵單元3,及八個位於該等太陽能板9之周圍的外抵單元3’。
參閱圖5、圖6與圖7,每一個內夾單元2介於前後兩相鄰的太陽能板9之間,並包括兩個前後對稱地安裝固定於該擠型桿12之左右其中一側且用以夾持該等太陽能板9之端側95的固定夾板21,及兩個分別對應將該等固定夾板21鎖固於該擠型桿12的側鎖固件22。
每一個固定夾板21包括一個直立抵靠於該擠型桿12之左右其中一側的固定壁211(圖6以右側為例)、一個由該固定壁211頂端沿該長度方向往該外框92內延伸並位於該太陽能板9之內擴壁93下方的第一夾壁212、一個間隔設置於該第一夾壁212上方而與該第一夾壁212相配合夾持該內擴壁93的第二夾壁213,及一個連接於該第一夾壁212與該第二夾壁213遠離該固定壁211之一側的連接壁214。該第一夾壁212、該第二夾壁213與該連接壁214連接成一個開口平行於該長度方向的U形夾體。該第一夾壁212具有兩個面朝上且彼此前後間隔的基面部215,及一個介於該等基面部215之間且向下凹陷的凹陷面部216,該等基面部215與該凹陷面部216相配合界定出一個凹槽217。透過該凹槽217的設計能便於開模製造,並強化該第一夾壁212的結構。
每一個側鎖固件22具有一個嵌裝於該擠型桿12之對應之側槽122內的側螺絲221,及一個抵靠於該固定壁211並與該側螺絲221相互螺鎖的側螺帽222。該側螺絲221具有一個位於該側槽122內的螺頭,及一個由該螺頭向外延伸穿出該側槽122並穿過該固定壁211而與該側螺帽222相互螺接的螺身。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固定夾板21透過一個該側鎖固件22鎖固於該擠型桿12,但實施上,可依所需鎖固力增減該等側鎖固件22數量,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每一個外抵單元3介於前後兩相鄰的太陽能板9之間,並包括一個用以抵壓該等太陽能板9之端側95的上壓板31,及一個將上壓板31螺鎖固定於該擠型桿12上的上鎖固件32。該上壓板31具有一個被該上鎖固件32鎖固於該擠型桿12上方的固定壓壁311、兩個彼此前後間隔且分別抵壓於該外框92之端側95上方的頂壓壁312,及兩個分別連接該固定壓壁311與該等頂壓壁312的擋隔壁313。該等擋隔壁313彼此前後間隔並分別抵靠於該等太陽能板9之端側95外緣。
該上鎖固件32具有一個上螺絲321、一個第一上螺帽322,及一個第二上螺帽323。該上螺絲321具有一個嵌裝於該頂槽121內的螺頭,及一個由該螺頭向上延伸穿出該頂槽121並穿過該固定壓壁311的螺身。在本實施例中,該螺頭的橫斷面呈矩形狀,且橫斷面的兩相鄰側邊中,其中一個側邊的長度小於該頂槽121的開口寬度,其中另一個側邊的長度大於該頂槽121的開口寬度,如此一來,該螺頭能由上而下嵌入該頂槽121,並在水平轉動特定角度後,無法向上脫離該頂槽121,但實施上,不以本實施例為限。該第一上螺帽322介於該固定壓壁311與該擠型桿12之間並與該螺身對應螺鎖而抵靠於該擠型桿12頂面。該第二上螺帽323與該螺身對應螺鎖而抵靠於該固定壓壁311上方。
參閱圖8,每一個內夾單元2’位於該太陽能板9周圍,與前述內夾單元2(見圖7)的差別在於:該內夾單元2’僅包括一個安裝用以夾持該等太陽能板9之端側95的固定夾板21,及一個將該等固定夾板21鎖固於該擠型桿12的側鎖固件22。
每一個外抵單元3’位於該太陽能板9周圍,與前述外抵單元3(見圖7)的差別在於:該外抵單元3’的上壓板31僅具有一個頂壓壁312,及一個擋隔壁313,並還具有一個由該固定壓壁311遠離該擋隔壁313之一側向下延伸抵接該擠型桿12的抵接壁314。
參閱圖9、圖10與圖11,本發明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可透過下述方式組裝,首先將該等擠型桿12彼此左右間隔地固定安裝於一個鐵皮屋頂上,接著將其中一個待安裝的太陽能板9依照預定的位置放置於該等擠型桿12上。
將其中兩個內夾單元2之位於後側的固定夾板21放置於上述太陽能板9之端側95下方,並依照圖10的箭頭方向移動,而使該固定夾板21與該太陽能板9的內擴壁93對應嵌裝,接著再將該固定夾板21鎖固於該等擠型桿12,此時,該固定夾板21的第一夾壁212與該第二夾壁213會穩固地夾持該太陽能板9的內擴壁93。接著,將該等內夾單元2之位於前側的固定夾板21鎖固於該等擠型桿12,並如圖11所示地與位於後側之固定夾板21相距一特定距離。
參閱圖12與圖13,將另一個太陽能板9之端側95依照圖12的箭頭方向對應嵌裝於上述內夾單元2之位於前側的固定夾板21,如此一來就能如圖13所示地將兩個太陽能板9前後併接。
參閱圖14與圖15,將該等外抵單元3安裝於該等太陽能板9之間,亦即,將每一個外抵單元3的上螺絲321嵌入各別之頂槽121(見圖5),並依序將該第一上螺帽322、該上壓板31與該第二上螺帽323安裝於該上螺絲321,而使該等外抵單元3如圖15所示地壓抵於該等太陽能板9的端側95,由於本實施例是將該上鎖固件32之螺頭的橫斷面設計為矩形,而使該上螺絲321能夠由上而下直接嵌裝於該擠型桿12,但實施上不以此為限。接著,再重覆上述過程將其他太陽能板9皆安裝於該等擠型桿12,並將該等內夾單元2’與該等外抵單元3’鎖固於該等擠型桿12,以夾持並壓抵於該等太陽能板9的周圍(見圖4),如此即完成該等太陽能板9的架設。
參閱圖4與圖7,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組裝完成後,若遇到颱風等天氣而對該等太陽能板9產生向上推力時,該等固定夾板21能從內部穩固地夾持對應之太陽能板9的內擴壁93,而該等上壓板31能從外部穩固地壓抵於對應之太陽能板9上方,進而達到內外雙重固定的效果,來避免颱風等天氣因素而使該等太陽能板9脫離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且透過該等固定夾板21與對應之上壓板31的內外相配合,還能將該等太陽能板9的外框92內外限位,使該等太陽能板9無法前後滑移,因此組裝後相當穩固。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僅以安裝架設四個太陽能板9為例,但實際上可依太陽能板9的數量設計該等外抵單元3、3’與該等內夾單元2、2’的數量,亦或是,僅透過一個外抵單元3、3’與一個內夾單元2、2’再搭配其他固定架來安裝架設一片太陽能板9,不以本實施例的數量為限。
參閱圖16、圖17與圖18,本發明太陽能板固定裝置之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該等擠型桿12的數量為三,該等內夾單元2的數量為二、該等內夾單元2’的數量為四、該等外抵單元3的數量為二,及該等外抵單元3’的數量為四,而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還包含四個位於左右兩相鄰太陽能板9之間的內夾單元4,以及三個位於左右兩相鄰太陽能板9之間的外抵單元5。
每一個內夾單元4介於左右兩相鄰的太陽能板9之間,並包括兩個左右對稱地安裝固定於該擠型桿12之左右兩側且用以夾持該等太陽能板9之旁側94的固定夾板41,及四個分別將該等固定夾板41鎖固於該擠型桿12的側鎖固件42。
每一個固定夾板41包括一個直立抵靠於該擠型桿12之左右其中一側的固定壁411、一個由該固定壁411頂端沿垂直該長度方向往該外框92內延伸並位於該太陽能板9之內擴壁93下方的第一夾壁412、一個間隔設置於該第一夾壁412上方而與該第一夾壁412相配合夾持該內擴壁93的第二夾壁413,及一個連接於該第一夾壁412與該第二夾壁413遠離該固定壁411之一側的連接壁414。該第一夾壁412、該第二夾壁413與該連接壁414同體連接成一個開口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的U形夾體。
其中一個側鎖固件42將其中一個固定夾板41鎖固於該擠型桿12之左側,其中另一個側鎖固件42將其中另一個固定夾板41鎖固於該擠型桿12之右側。每一個側鎖固件42具有一個嵌裝於該擠型桿12之對應之側槽122內的側螺絲421,及一個抵靠於該固定壁411並與該側螺絲421相互螺鎖的側螺帽422。該側螺絲421具有一個位於該側槽122內的螺頭,及一個由該螺頭向外延伸穿出該側槽122並穿過該固定壁411而與該側螺帽422相互螺接的螺身。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固定夾板41透過一個該側鎖固件42鎖固於該擠型桿12,但實施上,可依所需鎖固力增減該等側鎖固件42數量,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每一個外抵單元5介於左右兩相鄰的太陽能板9之間,並包括一個用以抵壓該等太陽能板9之旁側94的上壓板51,及一個將上壓板51螺鎖固定於該擠型桿12上的上鎖固件52。該上壓板51具有一個被該上鎖固件52鎖固於該擠型桿12上方的固定壓壁511、兩個彼此左右間隔且分別抵壓於該外框92之旁側94上方的頂壓壁512,及兩個分別連接該固定壓壁511與該等頂壓壁512的擋隔壁513。該等擋隔壁513彼此左右間隔並分別抵靠於該等太陽能板9之旁側94外緣。
該上鎖固件52具有一個上螺絲521、一個第一上螺帽522,及一個第二上螺帽523。該側螺絲421具有一個嵌裝於該頂槽121內的螺頭,及一個由該螺頭向上延伸穿出該頂槽121並穿過該固定壓壁511的螺身。該第一上螺帽522介於該固定壓壁511與該擠型桿12之間並與該螺身對應螺鎖而抵靠於該擠型桿12頂面。該第二上螺帽523與該螺身對應螺鎖而抵靠於該固定壓壁511上方。實施上,該等上鎖固件52可依所需鎖固力增減數量,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透過將該內夾單元4與該外抵單元5的設計,能用來固定左右兩相鄰之太陽能板9的旁側94,藉此能從不同方向來輔助固定該等太陽能板9,而且與該第一實施例相比,該第二實施例可使用數量較少的擠型桿12來組裝相同數量的太陽能板9,藉此減少材料的成本。
補充說明的是,該內擴壁93夾持於該第一夾壁412與該第二夾壁413之間的長度定義為一個夾持長度W,該上鎖固件52的螺身與該太陽能板9外緣之間的間隔距離定義為一個脫離長度L,在本實施例中,會使該脫離長度L小於該夾持長度W,如此一來,當該上鎖固件52的該第二上螺帽523因颱風等天氣因素而晃動脫落並導致該上壓板51與該第一上螺帽522皆脫離時,該等太陽能板9往往會左右滑移,而透過本發明使該脫離長度L小於該夾持長度W的設計,即使該太陽能板9向左右滑移該脫離長度L而靠抵於該上鎖固件52之螺身時,該太陽能板9的內擴壁93仍然會部分受到該固定夾板41夾持而無法脫離。
參閱圖19、圖20,本發明太陽能板固定裝置之第三實施例,與該第二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該第三實施例適用於抬高架設數片太陽能板9(圖19中僅顯示一個太陽能板9,其餘位於該太陽能板9後方而受到遮擋),在本實施例中,該等擠型桿12的數量為二,且分別水平延伸地位於不同高度,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包含四個分別位於太陽能板9之旁側94的內夾單元4’,及四個分別位於太陽能板9之旁側94的外抵單元5’。
每一個內夾單元4’與前述內夾單元4(見圖18)的結構不同之處在於:該外抵單元4’僅包括一個用以夾持該等太陽能板9之旁側94的固定夾板41,且該外抵單元4’不需要該等側鎖固件42。該固定夾板41的固定壁411具有一個位於底端並可卡勾於該擠型桿12之側槽122的勾部415,該固定夾板41還包括一個由該固定壁411頂端向外延伸並抵靠於該擠型桿12頂側的輔助固定壁416。
每一個外抵單元5’與前述外抵單元5(見圖18)的結構不同之處在於:該外抵單元5’的上壓板51 僅具有一個頂壓壁512,及一個擋隔壁513,並還具有一個由該固定壓壁511遠離該擋隔壁513之一側向下延伸抵接該輔助固定壁416的抵接壁514。該外抵單元5’之上螺絲521的螺身是由該螺頭向上延伸穿出該頂槽121並穿過該輔助固定壁416與該固定壓壁511。該第一上螺帽522介於該固定壓壁511與該輔助固定壁416之間並與該螺身對應螺鎖而抵靠於該輔助固定壁416頂面。
因此透過該等內夾單元4’與該等外抵單元5’的設計,也能分別從內部與外部雙重固定每一個太陽能板9,來有效地加強固定效果,藉以避免該等太陽能板9因颱風等天氣因素而脫離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底架
11‧‧‧基座
12‧‧‧擠型桿
121‧‧‧頂槽
122‧‧‧側槽
2‧‧‧內夾單元
2’‧‧‧內夾單元
21‧‧‧固定夾板
211‧‧‧固定壁
212‧‧‧第一夾壁
213‧‧‧第二夾壁
214‧‧‧連接壁
215‧‧‧基面部
216‧‧‧凹陷面部
217‧‧‧凹槽
22‧‧‧側鎖固件
221‧‧‧側螺絲
222‧‧‧側螺帽
3‧‧‧外抵單元
3’‧‧‧外抵單元
31‧‧‧上壓板
311‧‧‧固定壓壁
312‧‧‧頂壓壁
313‧‧‧擋隔壁
314‧‧‧抵接壁
32‧‧‧上鎖固件
321‧‧‧上螺絲
322‧‧‧第一上螺帽
323‧‧‧第二上螺帽
4‧‧‧內夾單元
4’‧‧‧內夾單元
41‧‧‧固定夾板
411‧‧‧固定壁
412‧‧‧第一夾壁
413‧‧‧第二夾壁
414‧‧‧連接壁
415‧‧‧勾部
416‧‧‧輔助固定壁
42‧‧‧側鎖固件
421‧‧‧側螺絲
422‧‧‧側螺帽
5‧‧‧外抵單元
5’‧‧‧外抵單元
51‧‧‧上壓板
511‧‧‧固定壓壁
512‧‧‧頂壓壁
513‧‧‧擋隔壁
514‧‧‧抵接壁
52‧‧‧上鎖固件
521‧‧‧上螺絲
522‧‧‧第一上螺帽
523‧‧‧第二上螺帽
9‧‧‧太陽能板
91‧‧‧板體
92‧‧‧外框
93‧‧‧內擴壁
94‧‧‧旁側
95‧‧‧端側
W‧‧‧夾持長度
L‧‧‧脫離長度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個立體分解圖,說明現有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圖2是一個立體分解圖,說明另一個現有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圖3是一個剖視前視圖,說明該另一個現有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的組裝結構; 圖4是一個俯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太陽能板固定裝置的第一實施例; 圖5是一個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個內夾單元與一個外抵單元架設於前後兩相鄰的太陽能板之間; 圖6是一個剖視前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該內夾單元與該外抵單元架設於該等太陽能板之間的組裝結構; 圖7是一個剖視側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該內夾單元與該外抵單元架設於該等太陽能板之間的組裝結構; 圖8是一個剖視側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個內夾單元與另一個外抵單元架設於太陽能板周圍; 圖9是一個俯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個底架放置有一個待安裝的太陽能板; 圖10是一個剖視側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組裝其中一個位於後側之固定夾板的組裝過程; 圖11是一個剖視側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組裝其中一個位於前側之固定夾板的組裝過程; 圖12是一個剖視側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將其中另一個太陽能板組裝於位於前側之固定夾板的組裝過程; 圖13是一個俯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已架設兩個太陽能板; 圖14是一個剖視側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之該外抵單元的組裝過程; 圖15是一個俯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已將兩個該外抵單元架設該等太陽能板上; 圖16是一個俯視圖,說明本發明太陽能板固定裝置的第二實施例; 圖17是一個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一個內夾單元與一個外抵單元架設於左右兩相鄰的太陽能板之間; 圖18是一個剖視前視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該內夾單元與該外抵單元架設於該等太陽能板之間的組裝結構; 圖19是一個剖視前視圖,說明本發明太陽能板固定裝置的第三實施例;及 圖20是一個不完整的剖視立體圖,說明該第三實施例的一個內夾單元與一個外抵單元架設於一個太陽能板的組裝結構。
12‧‧‧擠型桿
122‧‧‧側槽
2‧‧‧內夾單元
21‧‧‧固定夾板
211‧‧‧固定壁
212‧‧‧第一夾壁
213‧‧‧第二夾壁
214‧‧‧連接壁
31‧‧‧上壓板
311‧‧‧固定壓壁
312‧‧‧頂壓壁
313‧‧‧擋隔壁
32‧‧‧上鎖固件
321‧‧‧上螺絲
322‧‧‧第一上螺帽
323‧‧‧第二上螺帽
215‧‧‧基面部
216‧‧‧凹陷面部
217‧‧‧凹槽
22‧‧‧側鎖固件
222‧‧‧側螺帽
9‧‧‧太陽能板
91‧‧‧板體
92‧‧‧外框
93‧‧‧內擴壁
95‧‧‧端側

Claims (10)

  1. 一種太陽能板固定裝置,適用於安裝架設至少一片太陽能板,該至少一片太陽能板包含一片板體、一個框圍於該板體周緣的外框,及一個由該外框底端向內延伸且與該板體相間隔的內擴壁,該太陽能板的左、右側定義為旁側,該太陽能板的前、後側定義為端側,該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包含: 一個底架,包括數條彼此間隔排列且沿一個前後向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擠型桿; 至少一個內夾單元,包括至少一個安裝固定於該等擠型桿之其中一個並用以夾持至少一片太陽能板之旁側或端側的固定夾板,該至少一個固定夾板具有一個安裝固定於該擠型桿的固定壁、一個由固定壁往該外框內延伸並位於該內擴壁下方的第一夾壁、一個間隔設置於該第一夾壁上方而與該第一夾壁相配合夾持該內擴壁的第二夾壁,及一個連接該第一夾壁與該第二夾壁朝向該外框內之一側的連接壁;及 至少一個外抵單元,包括一個固定於該等擠型桿之其中一個並用以抵壓該至少一片太陽能板之旁側或端側的上壓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上壓板具有一個安裝固定於該擠型桿上方的固定壓壁、一個抵壓於該至少一個太陽能板之旁側或端側上方的頂壓壁,及一個連接該固定壓壁與該頂壓壁並抵靠於該至少一個太陽能板之旁側或端側外緣的擋隔壁。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固定夾板用以夾持該太陽能板的端側,該上壓板用以抵壓該太陽能板的端側,該第一夾壁由該固定壁往該長度方向延伸,該第一夾壁、該第二夾壁與該連接壁相配合呈一個開口平行於該長度方向的U形夾體,每一個擠型桿具有兩個分別前後延伸地位於左右兩相反側且橫斷面呈開口朝外之鳩尾形的側槽,該至少一個內夾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將該至少一個固定夾板鎖固於所述擠型桿的側鎖固件,該至少一個側鎖固件嵌裝於該等側槽之其中一個,並沿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穿過該至少一個固定夾板的固定壁,而將該至少一個固定夾板鎖固於所述擠型桿之一側。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固定夾板用以夾持該太陽能板的旁側,該上壓板用以抵壓其中一個太陽能板的旁側,該固定壁抵貼於所述擠型桿的左右其中一側,該第一夾壁由該固定壁往垂直於該長度方向延伸,該第一夾壁、該第二夾壁與該連接壁相配合呈一個開口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的U形夾體,每一個擠型桿具有兩個分別前後延伸地位於左右兩相反側且橫斷面呈開口朝外之鳩尾形的側槽,該至少一個內夾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將該至少一個固定夾板鎖固於所述擠型桿的側鎖固件,該至少一個側鎖固件嵌裝於該等側槽之其中一個,並沿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穿過該至少一個固定夾板的固定壁,而將該至少一個固定夾板鎖固於所述擠型桿之一側。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適用於安裝架設數片太陽能板,其中,該至少一個外抵單元用以抵壓兩相鄰太陽能板之旁側或端側,該上壓板具有一個安裝固定於該擠型桿上方的固定壓壁、兩個分別抵壓於兩相鄰太陽能板之旁側或端側上方的頂壓壁,及兩個分別連接該固定壓壁與該等頂壓壁並分別抵靠於兩相鄰太陽能板之旁側或端側外緣的擋隔壁。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內夾單元包括兩個固定安裝於該等擠型桿之其中一個並分別用以夾持兩相鄰太陽能板之端側的固定夾板,該等固定夾板前後相對地位於該擠型桿之左右其中一側,以分別夾持前後兩相鄰太陽能板,每一個擠型桿具有兩個分別前後延伸地位於左右兩相反側且橫斷面呈開口朝外之鳩尾形的側槽,該至少一個內夾單元還包括兩個將該等固定夾板鎖固於所述擠型桿的側鎖固件,該等側鎖固件嵌裝於該等側槽之其中一個,並沿垂直於該長度方向分別穿過該等固定夾板的固定壁,而將該等固定夾板鎖固於所述擠型桿之一側。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內夾單元包括兩個固定安裝於該等擠型桿之其中一個並分別用以夾持兩相鄰太陽能板之旁側的固定夾板,該等固定夾板左右相對地分別位於該擠型桿之左右兩側,以分別夾持左右兩相鄰太陽能板,每一個擠型桿具有兩個分別前後延伸地位於左右兩相反側且橫斷面呈開口朝外之鳩尾形的側槽,該至少一個內夾單元還包括兩個將該等固定夾板鎖固於所述擠型桿的側鎖固件,該等側鎖固件分別嵌裝於該等側槽,並沿垂直於該長度方向穿過該等固定夾板的固定壁,而將該等固定夾板分別鎖固於所述擠型桿之左右兩側。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每一個擠型桿具有一個前後延伸且開口朝上的頂槽,該固定壓壁間隔位於該等擠型桿之其中一個上方,該至少一個外抵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個將該上壓板固定於該擠型桿的上鎖固件,該上鎖固件具有一個上螺絲、一個第一上螺帽,及一個第二上螺帽,該上螺絲具有一個位於該頂槽內的螺頭,及一個由該螺頭向上延伸並穿出該頂槽的螺身,該第一上螺帽介於該固定壓壁與該擠型桿之間並與該螺身對應螺鎖而抵靠於該擠型桿頂面,該第二上螺帽與該螺身對應螺鎖而抵靠於該固定壓壁上方。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一夾壁具有兩個面向上且彼此內外間隔的基面部,及一個介於該等基面部之間且向下凹陷的凹陷面部,該等基面部與該凹陷面部相配合界定出一個凹槽。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內擴壁夾持於該第一夾壁與該第二夾壁之間的長度為一個夾持長度,該上鎖固件的螺身與該太陽能板外緣之間的間隔距離為一個脫離長度,該脫離長度小於該夾持長度。
TW105125982A 2016-08-15 2016-08-15 Solar panel fixtures TWI601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5982A TWI601372B (zh) 2016-08-15 2016-08-15 Solar panel fixtur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5982A TWI601372B (zh) 2016-08-15 2016-08-15 Solar panel fixtu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1372B TWI601372B (zh) 2017-10-01
TW201806308A true TW201806308A (zh) 2018-02-16

Family

ID=61011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5982A TWI601372B (zh) 2016-08-15 2016-08-15 Solar panel fixture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137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7043B (zh) * 2018-10-26 2020-03-01 富陽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板之固定裝置
TWI689169B (zh) * 2018-07-25 2020-03-21 林順吉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一)
TWI689168B (zh) * 2018-07-25 2020-03-21 林順吉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三)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7542B2 (en) * 2009-04-27 2015-06-16 Unirac, Inc. Snap-on structural connector
TWM492933U (zh) * 2014-08-05 2015-01-01 lian-feng Xue 整合太陽能板的防水屋頂組裝結構
TWM500989U (zh) * 2014-11-28 2015-05-11 Au Optronics Corp 太陽能模組的組裝架
TWM516150U (zh) * 2015-11-20 2016-01-21 汪右城 太陽能板支架結構
TWM520226U (zh) * 2016-01-08 2016-04-11 Peir Shing Entpr Co Ltd 太陽能板定位夾座
TWM533828U (en) * 2016-08-15 2016-12-11 Xiang Jin Technology Co Ltd Fastening device of solar pane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9169B (zh) * 2018-07-25 2020-03-21 林順吉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一)
TWI689168B (zh) * 2018-07-25 2020-03-21 林順吉 太陽能板安裝裝置(三)
TWI687043B (zh) * 2018-10-26 2020-03-01 富陽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能板之固定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1372B (zh) 2017-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45639B1 (ko) 건축물용 알루미늄 단열 하지틀 및 설치방법
TW201806308A (zh)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KR101732726B1 (ko) 줄눈환기형 외벽체 및 이 줄눈환기형 외벽체의 시공방법
TWM542051U (zh) 嵌板之安裝系統
JP5862122B2 (ja) ガラス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JP4230877B2 (ja) 遮音パネル
JP2014040720A (ja) タイトフレーム
US9713571B2 (en) Spa cabinet attachment
US3126986A (en) Removable partition
JP2017115308A (ja) 屋根用挟持金具
JP2008039073A (ja) 接続機構
JP6233020B2 (ja) ガラスパネル装置
JP5999771B2 (ja) 屋根用設置物の取付け具およびその取付け具を用いた屋根用設置物の取付け方法
KR101844305B1 (ko) 벽체용 금속 패널 연결체 및 그 시공 방법
US2021026224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acing
KR101297456B1 (ko) 복합형 칸막이 프레임
JP6857037B2 (ja) 構造体
CN217949480U (zh) 一种幕墙的立架体
JP2557193Y2 (ja) 簡易間仕切装置における欄間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KR102561615B1 (ko) 천장 스크린 루바
JP4905418B2 (ja) 積上げ式間仕切装置におけるパネル連結装置
JP7071305B2 (ja) フェンス取付構造および固定金具
JP2011001734A (ja) 外設部材の支持構造及び外設構造
JPH0320414Y2 (zh)
TWM626722U (zh) 共用型窗簾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