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4227A - 背光裝置及包括其之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裝置及包括其之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04227A TW201804227A TW106125405A TW106125405A TW201804227A TW 201804227 A TW201804227 A TW 201804227A TW 106125405 A TW106125405 A TW 106125405A TW 106125405 A TW106125405 A TW 106125405A TW 201804227 A TW201804227 A TW 20180422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guide plate
- liquid crystal
- main surface
- emitt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進一步薄型窄邊框化之背光裝置、及包括該背光裝置之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形態之背光裝置具備:導光板LG,其具有:形成出射面之第1主面S1、第2主面S2、與第1主面S1及第2主面S2交叉之入射面EF;光源單元50;及載置於導光板之第1主面上之光學片OS1。光學片OS1具有超過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而延伸至與光源單元50對向之位置之光源側端部。
Description
此處描述之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背光裝置及包括其之液晶顯示裝置。
近年來,液晶顯示裝置廣泛地用作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器(PDA)、平板電腦、及汽車導航系統等之顯示裝置。一般而言,液晶顯示裝置具備:液晶面板、及與該液晶面板之背面重合地配置並對液晶面板照明的背光裝置。背光裝置具有:反射層、導光板、光學片、照射入射至導光板之光之光源單元、及收容其等之殼體(框體)等。光源單元具有:配線基板、及安裝於該配線基板上之複數個光源例如發光二極體(LED)。 作為光源單元已知悉使用側視型LED者、及使用俯視型LED者。側視型LED之發光面設置為與配線基板之安裝面正交之朝向,俯視型LED之發光面設置為與配線基板之安裝面平行地對向之朝向。 在將側視型LED用作光源單元時,LED之發光面與導光板之入射面對向,配線基板配置為與導光板之出射面平行地、亦即與液晶面板之顯示面平行之朝向。因而,若以使多數條配線在配線基板引繞之方式將配線基板之寬度擴寬,則配線基板容易干涉顯示區域,而成為液晶顯示裝置之窄邊框化之妨礙。 又,在將俯視型LED用作光源單元時,LED在發光面與導光板之入射面對向之狀態下配置,配線基板與導光板之入射面平行地、亦即於在與背光裝置之厚度方向上延伸之狀態下配置。因而,於在配線基板不會干涉液晶面板之顯示區域下謀求背光裝置及液晶面板之窄邊框化之方面為有利。 然而,LED在其構造上存在透過發光面以外之側面而漏光之可能性。若產生漏光,則擔憂光源單元附近之亮度變得不均一,而對顯示品質造成不良影響。且,在使用俯視型LED時,無法將配線基板用於LED相對於導光板之定位、固定,而擔憂LED與導光板之間之位置偏離。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進一步薄型窄邊框化之背光裝置、及包括該背光裝置之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形態之背光裝置具備:導光板,其具有:形成出射面之第1主面、與前述第1主面對向之第2主面、及與前述第1主面及第2主面交叉之入射面;光源單元,其係具備配線基板、及安裝於該配線基板之發光元件者,且前述發光元件具有:與前述導光板之入射面對向之發光面、及位於前述發光面之相反側且安裝於前述配線基板之安裝面,前述配線基板係夾著前述發光元件與前述入射面對向;及光學片,其係載置於前述導光板之第1主面上者,其具有超過前述入射面而延伸至與前述發光元件對向之位置之光源側端部。 根據上述構成,能夠提供一種可進一步薄型窄邊框化之背光裝置、及包括其之液晶顯示裝置。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地說明。 此外,本發明終極而言僅為一例,針對由熟悉此項技術者可容易地想到之保持發明之主旨之適宜的變更,應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又,圖式為使說明更加明確化,而存在與實際之態樣相比將各部之寬度、厚度、形狀等示意性地顯示之情形,但其終極而言僅為一例,並不限定本發明之解釋。且,在本說明書及各圖中,存在對於與有關已出現之圖中所說明者相同之要件賦予相同之符號,且適宜地省略詳細之說明之情形。 (實施形態) 圖1及圖2係分別顯示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面側及背面側之立體圖,圖3係顯示將安裝有驅動器IC之主FPC摺疊至背面側之狀態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背面側的立體圖,圖4係液晶顯示裝置之分解立體圖。 液晶顯示裝置10能夠組裝入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型終端、行動電話機、筆記型PC、可攜式遊戲機、電子字典、電視裝置、及汽車導航系統等之各種電子機器而使用。 如圖1、圖2、及圖4所示,液晶顯示裝置10具備:主動矩陣型之平板狀之液晶面板12;透明的蓋板14,其與作為液晶面板12之一個平板面之顯示面12a重合地配置,且覆蓋該顯示面12a整體;及作為背光裝置之背光單元20,其與作為液晶面板12之另一平板面之背面對向地配置。 液晶面板12具備:矩形平板狀之第1基板SUB1、與第1基板SUB1對向配置之矩形平板狀之第2基板SUB2、及保持於第1基板SUB1與第2基板SUB2之間之液晶層LQ。第2基板SUB2之周緣部利用密封材SE與第1基板SUB1貼合。在第2基板SUB2之表面貼附有偏光板PL2而形成顯示面12a。在第1基板SUB1之表面(液晶面板12之背面)貼附有偏光板PL1。 在液晶面板12中,於在俯視觀察該液晶面板12(稱為自液晶面板之顯示面之法線方向視認該液晶面板之狀態。以下相同)之狀態下成為密封材SE之內側之區域設置有矩形狀之顯示區域(有效區域)DA,在該顯示區域DA顯示圖像。又,在顯示區域DA之周圍設置有矩形框狀之邊框區域ED。液晶面板12係具備藉由使來自背光單元20之光在顯示區域DA選擇性地透射或調變而顯示圖像之透射顯示功能的透射型液晶面板。液晶面板12可主要具有與利用沿基板主面之橫向電場之橫向電場模式對應的構成,亦可主要具有與利用與基板主面交叉之縱向電場之縱向電場模式對應的構成。 在圖示之例中,在第1基板SUB1之短邊側之端部接合有撓性印刷電路基板(主FPC)23,自液晶面板12朝外側延伸。在主FPC 23中,作為供給驅動液晶面板12所必要之信號之信號供給源係安裝有驅動器IC 24等之半導體元件。在主FPC 23之延伸端接合有副FPC 25。在該副FPC 25上安裝有電容器C1、及連接器26等。如圖3所示,主FPC 23及副FPC 25沿第1基板SUB1之短邊側端緣折回而與背光單元20之底重合地配置。如後述般,主FPC 23及副FPC 25利用雙面膠等之黏著構件貼附於背光單元20之底。 如圖1及圖4所示,蓋板14係利用例如玻璃板或丙烯酸系之透明樹脂等而形成為矩形平板狀。蓋板14具有大於液晶面板12之尺寸(寬度、長度)的寬度及長度,在俯視觀察下具有大於液晶面板12之面積。蓋板14之下表面(背面)係利用例如包含透明的接著劑或黏著劑之黏著層貼附於顯示面12a,且遍及整面地覆蓋液晶面板12之顯示面12a。 在蓋板14之下表面(背面、液晶面板側之面)形成有框狀之遮光層RS。在蓋板14中,與液晶面板12之顯示區域DA對向之區域以外之區域由遮光層RS遮光。遮光層RS可形成於蓋板14之上表面(外面)。此外,蓋板14可根據液晶顯示裝置10之使用狀況而省略。 背光單元20具備:殼體22、敷設或配置於該殼體22內之光學構件、及光源單元50。而且,背光單元20與液晶面板12之背面對向地配置,利用框狀之黏著構件例如雙面膠TP1貼附於液晶面板12之背面例如偏光板PL1。 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矩形框狀之非顯示區域ED相對於矩形狀之顯示區域DA之各邊之寬度均相同或大致相同。更具體而言,非顯示區域ED相對於顯示區域DA之一對長邊之寬度WL1、WL2成為彼此相等之大小(WL1=WL2)。此處,所謂寬度WL1、WL2具體而言係表示在該顯示區域之長邊中,自顯示區域DA與非顯示區域ED之邊界至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之外緣的大小。且,若將顯示區域DA之一對短邊中之設置有撓性印刷電路基板23之側(以下亦稱為安裝側)之非顯示區域ED的寬度設為WS1、將與其為相反側之短邊側之非顯示區域ED之寬度設為WS2,則能夠採用的是,較佳的是WS2≦WS1且WS1/WS2≦2.0,更佳的是WS1/WS2≦1.5,更為較佳的是WS1/WS2≦1.0。此處,所謂寬度WS1係表示在該顯示區域之安裝側之短邊中,自顯示區域DA與非顯示區域ED之邊界至第2基板SUB2之外緣的大小。所謂寬度WS2係表示在與安裝側成為相反側之短邊中,自顯示區域DA與非顯示區域ED之邊界至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之外緣的大小。 且,該等構成中,任一構成較佳的是WL1=WL2<1.5 mm且WS2<1.5 mm,更佳的是採用WL1=WL2<1.0 mm且WS2<1.0 mm之構成。再者,在該等任一構成中,皆可採用WL1=WL2=WS2。 藉由採用如上述之構成,而在本實施形態中成為使液晶面板12之安裝側之寬度WS1較先前顯著地變窄之構成、亦即使該安裝側之非顯示區域之寬度WS1與其他非顯示區域ED之寬度大致相同之構成。藉此,形成將包圍顯示區域DA之非顯示區域ED之所有邊之寬度均設定為大致相等的窄邊框化之液晶面板12。 其次,針對背光單元20更詳細地說明。為了實現如上述般使安裝側之非顯示區域較先前顯著地窄邊框化之構成,而在本實施形態中,尤其使背光單元之光源側之構成較先前不同。以下,針對該背光單元,尤其是針對光源側之構成,更詳細地逐步進行說明。 圖5係背光單元20之分解立體圖,圖6A係將光源單元之立體圖及光源單元之一部分放大而顯示之立體圖,圖7係沿圖3之線A-A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光源側部分之剖面圖,圖8係使背光單元20之光源側部分斷裂而顯示之立體圖。 如圖5所示,背光單元20具備:殼體(框體)22、配置於殼體22內之複數個光學構件、及供給入射至光學構件之光之光源單元50。 殼體22係藉由例如對0.1 mm厚之不銹鋼板材予以彎折加工或壓製成形等而形成為扁平的矩形蓋狀。殼體22一體地具有:矩形狀之底16、豎立設置於底16之各側緣之一對長邊側之側壁18a、及一對短邊側之側壁18b。如圖5及圖7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底16中,位於一條短邊側且與光源單元50對向之端部形成為較其他部分低一階的階差部(凸部)16a,朝向外側亦即朝向遠離收容於殼體22之光源單元50之方向略微突出。在俯視觀察下,底16形成為較液晶面板12之第1基板SUB1之尺寸略大且較蓋板14之尺寸為小的尺寸(長度、寬度)。 長邊側之側壁18a相對於底16大致垂直地豎立設置,且遍及底16之長邊之全長延伸。短邊側之側壁18b相對於底16大致垂直地豎立設置,且遍及底16之短邊之全長延伸。自該等側壁18a、18b之底16之高度形成為例如1 mm左右。 如圖5及圖7所示,底16具有複數個例如3個開口30。開口30形成於底16之一條短邊之附近,沿該短邊彼此隔以間隔地並排。在本實施形態中,開口30設置於底16之階差部16a。各開口30之寬度形成為大於後述之光源單元50之配線基板之厚度。 背光單元20作為光學構件而具有:在俯視觀察下為矩形狀之反射片RE、導光板LG、及複數片例如2片第1光學片OS1及第2光學片OS2。光學片並不限定於2片,可使用3片以上之光學片。 反射片RE形成為與殼體22之底16之內形尺寸大致相等之外形尺寸。反射片RE使用以下之反射片,即:膜厚為200 μm以下較佳的是50~90 μm、反射率為90%以上較佳的是95%以上。反射片RE係覆蓋底16上之平坦部分之大致整面而敷設,略微與階差部16a對向。且,藉由上述之構成,而開口30未被反射片覆蓋。如圖7所示,反射片RE之光源側之端部REa超過液晶面板12之顯示區域DA而延伸至光源側,且較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位於更近前側。包含端部REa之反射片RE之一部分利用雙面膠TP6貼附於底16。 如圖5及圖7所示,矩形狀之導光板LG具有:成為出射面之第1主面S1、與該第1主面S1對向之第2主面S2、及連結第1主面S1與第2主面S2之側緣部之複數個例如一對長邊側之側面及一對短邊側之側面。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導光板LG之短邊側之一個側面設定為入射面EF。導光板LG使用板厚為例如0.23 mm~0.32 mm左右者。且,導光板LG由例如聚碳酸酯或丙烯酸系、矽系等之樹脂形成。 導光板LG在俯視觀察下形成為較殼體22之內徑尺寸略小之外形尺寸(長度、寬度)、且較液晶面板12之顯示區域DA略大之外形尺寸。導光板LG以第2主面S2側與反射片RE對向之狀態配置於殼體22內且載置於反射片RE上。藉此,導光板LG之第1主面(出射面)S1位於與底16大致平行之位置,入射面EF位於相對於底16大致垂直之位置。如圖7所示,導光板LG之入射面側之端部超過液晶面板12之顯示區域DA而延伸至光源側。再者,導光板LG之入射面側之端部延伸至較反射片RE之端部REa更靠光源側。藉此,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與殼體22之短邊側之側壁18b隔以略微的間隙對向。該間隙較佳的是1.0 mm以下,更佳的是0.8 mm以下。更為較佳的是0.5 mm以下。先前,該間隙為3.0 mm~4.0 mm左右,相對於該先前構成,本實施形態之上述之殼體22之短邊側之側壁18b與導光板LG之間隙顯著狹窄。而且,在上述之間隙設置有光源單元50。 如圖5及圖6A所示,光源單元50例如具備:細長帶狀之配線基板52、及在該配線基板52上並排地安裝之複數個光源。作為光源,發光元件使用例如發光二極體(LED)54。 配線基板52使用撓性印刷電路基板(FPC)。配線基板52具有:包含聚醯亞胺等之絕緣層、及形成於絕緣層上之銅箔等之導電層。導電層藉由圖案化而形成複數個連接墊55及複數條配線56。 配線基板52一體地具有:沿殼體22之側壁18b延伸之帶狀之安裝部(安裝區域)52a、及自安裝部52a之一側緣大致垂直地延伸之複數個例如3個帶狀之導出部(配線區域)52b。安裝部52a之長度L1與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之長度大致相等地形成。3個導出部52b在安裝部52a之長度方向上彼此分隔地設置。 複數個連接墊55設置於安裝部52a,且在安裝部52a之長度方向上並排地配置。複數條配線56分別自連接墊55引繞至配線基板52之導出部52b。 如圖6A所示,LED 54使用俯視型LED。LED 54具有例如由樹脂形成之大致長方體形狀之殼體(封裝體)60。在殼體60之上表面形成發光面62,位於與該發光面為相反側之殼體60之底面形成安裝面。亦即,在殼體60之底面設置有連接端子63。 此外,LED 54概略地設定為長方體形狀,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即,LED 54之側面可具有凹凸,或亦可採用彎曲之形狀。 LED 54之殼體60之底面安裝於安裝部52a上,連接端子63與連接墊55電性接合。LED 54之發光面62位於與配線基板52大致平行之位置,LED 54在相對於配線基板52大致垂直之方向上自發光面62出射光。 各LED 54以殼體60之長度方向與安裝部52a之長度方向排列之狀態安裝於安裝部52a。安裝部52a之寬度W1形成為LED 54之寬度W之1.1~1.5倍。在本實施形態中,光源單元50相應於顯示區域DA之寬度具有30~50個LED 54。該LED之搭載個數在與具有相同之面積之顯示區域之先前構成比較時成為2.5~3倍左右。該等LED 54自安裝部52a之長度方向一端至另一端一行並排地配置於安裝部52a上。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該等LED 54之配列節距P設定為該LED 54之並排方向之長度L之1.1倍~1.5倍左右,相鄰之LED 54之間隔D設定為該LED 54之長度L之10%~50%左右。先前,LED之配列節距設定為LED之長度之2倍左右以上。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較先前更窄地設置LED 54之間隔D,而謀求在相鄰之點光源間發生之亮度不均之區域的狹小化。 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用於固定、定位LED 54之第2黏著構件,帶狀之固定膠帶TP2貼附於LED 54之側面。固定膠帶TP2之寬度方向之約一半之區域貼附於LED 54,其餘一半之區域貼附於導光板LG。固定膠帶TP2具有例如: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形成之帶狀之基材55a、及形成於基材55a中至少一面之接著劑層55b或黏著劑層。且,基材55a及接著劑層55b中至少一者利用例如微細之黑色粒子或黑色墨水等著色為黑色。藉此,固定膠帶TP2構成具有遮光功能之遮光構件。此外,固定膠帶TP2並不限定於連續之1條膠帶,可使用複數條經分割之固定膠帶。 LED 54之搭載數目並不限定於30~50個,可根據需要而增減。藉由使用長度L更長之LED而可減少LED之搭載數目。根據圖6B所示之變化例,將LED 54之長度L設定為圖6A所示之LED 54之約4~5倍左右。配線基板52之安裝部52a之寬度W1形成為LED 54之寬度W之1.1~1.5倍。LED 54之配列節距P設定為LED 54之長度L之1.1倍~1.5倍左右,相鄰之LED 54之間隔D設定為LED 54之長度L之10%~50%左右。 如圖7及圖8所示,如上述般構成之光源單元50配置於殼體22內。配線基板52之安裝部52a及LED 54配置於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與殼體22之側壁18b之間。複數個LED 54之發光面62與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對向,或與入射面EF抵接。配線基板52之安裝部52a利用黏著構件例如雙面膠TP3貼附於側壁18b之內面。安裝部52a係夾著LED 54與入射面EF對向。此外,黏著構件並不限定於雙面膠TP3,還能夠使用例如UV固化型之接著劑。LED 54之發光由於包含紫外線區域之光而能夠利用該紫外線光使UV固化型之接著劑固化。 遍及所有之LED 54之側面(在圖中為殼體22之底16側之側面)及導光板LG之第2主面S2帖附有固定膠帶TP2。LED 54利用該固定膠帶TP2相對於導光板LG定位及固定。 光源單元50之各LED 54具有與發光面62正交之4個側面。4個側面中之位於底16側之長邊側之側面54b位於與導光板LG之第2主面S2大致在同一面內並排之位置。而且,固定膠帶TP2之寬度方向之約一半之區域貼附於LED 54之側面54b,其餘一半之區域貼附於導光板LG之第2主面S2之入射面側端部。且,各LED 54在距發光面62與安裝面成為等距離之位置具有發光中心C。固定膠帶TP2在LED 54之側面54b中至少覆蓋與發光中心C對向之區域。再者,固定膠帶TP2在導光板LG之面方向上與反射片RE並排地配置。具體而言,固定膠帶TP2延伸至反射片RE之光源側端部REa之附近,隔以略微的間隙與反射片RE在面方向上並排,該等固定膠帶TP2與反射片RE並非是彼此積層之關係。 如此,LED 54經由固定膠帶TP2留置於導光板LG,在發光面62抵接於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之狀態下定位。再者,利用固定膠帶TP2對LED 54之側面54b側遮光,而抑制來自LED 54之光洩漏。 根據本實施形態,固定膠帶TP2較反射片RE更厚地形成,且配置於殼體22之底16之階差部16a內。固定膠帶TP2抵接於底16之內面,且覆蓋各開口30之至少一部分。 又,如圖7所示般,固定膠帶TP2之導光板LG側之端部在非顯示區域ED內與反射片RE之端部REa對向。再者,該固定膠帶TP2之導光板LG側之端部經由導光板LG亦與兩偏光板PL1、PL2之端部對向(在俯視觀察下為彼此積層狀態之關係)。在導光板LG之端部中,如上述般由固定膠帶TP2貼附之區域與極其接近作為光源之LED 54同時地在與反射片RE不對向下與具有遮光性之固定膠帶TP2對向。因而,在導光板LG之端部中,由於來自光源之光在第2主面S2未反射,故成為幾乎無朝向出射面(第1主面S1)之光之照射的區域。然而,藉由上述之區域亦由偏光板PL1、PL2覆蓋,而能夠抑制意外之出射光在顯示區域DA露出而使顯示品質降低。 如圖2及圖5所示,帶狀之連結FPC 72利用雙面膠TP5貼附於底16之背面。連結FPC 72沿底16之光源側之短邊延伸。連結FPC 72具有連接部73,在該連接部73之延伸端設置有連接器74。 如圖2、圖7及圖8所示,配線基板52之3個導出部52b分別通過底16之開口30被導出至底16之背面側,進而在底16側彎折至而與底16之背面對向。各導出部52b之導出端部利用例如焊料與連結FPC 72接合。藉此,配線基板52之配線56與連結FPC 72之配線電性連接。此外,如前述般,供導出部52b插通之開口30之寬度較配線基板52之板厚更大地形成。因而,在彎折導出部52b時,能夠在不干涉底16下以比較大之曲率彎折導出部52b。 帶狀之補強雙面膠TP7被貼附於底16之背面。補強雙面膠TP7沿底16之光源側之短邊延伸,且覆蓋各開口30之一部分。通過開口30導出至背面側之導出部52b在彎折後貼附於補強雙面膠T7。藉此,導出部52b保持為彎折狀態。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補強雙面膠TP7之一部分以將底16之各開口30封塞之狀態延伸,且經由間隔件61抵接於固定膠帶TP2。 根據本實施形態,作為第1光學片OS1及第2光學片OS2係使用例如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之合成樹脂形成之具有光透射性的擴散片及稜鏡片。如圖5所示,第1光學片OS1形成為具有較導光板LG之外形尺寸略大(長)之外形尺寸的矩形狀。第1光學片OS1重合地載置於導光板LG之第1主面S1,且覆蓋第1主面S1之整面。相同地,第2光學片OS2形成為具有較導光板LG之外形尺寸略大(長)之外形尺寸的矩形狀。第2光學片OS2重合地載置於第1光學片OS1,且覆蓋第1光學片OS1之大致整面。 如圖7及圖8所示,第1光學片OS1之一條短邊側之端部OS1a超過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而延伸至與LED 54對向之位置。端部OS1a延伸至與LED 54之發光中心C對向之區域。 在第1光學片OS1中可採用如圖7中以兩點鏈線表示般在與光源LED及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重合之緣部設置遮光部RS2(例如黑色印刷、黑色膜等)的構成。藉由採用如上述之構成,而能夠以遮光部RS2吸收來自光源部之漏光,更有效地抑制因該漏光進入顯示區域DA側而引起之顯示品質之降低。 遮光部RS2較佳的是設置於自第1光學片(擴散片)OS1之端緣部至少覆蓋LED 54及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的特定之區域,更佳的是設置為自該入射面EF朝向導光板LG內側覆蓋該導光板之厚度程度之區域的程度。且,遮光部RS2能夠採用在第1光學片OS1中任一表面貼附黑色等之遮光片之構成、或對遮光片之該區域塗佈黑色之構成。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LED 54利用固定膠帶TP2被留置且固定於導光板LG。其結果為,牢固地維持任一LED 54之發光面62均抵接於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之狀態、或具有略微的間隔而對向之狀態,而抑制因外部衝擊等而導致LED 54相對於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之朝向改變。又,由於該等雙面膠TP2及遮光部RS2之朝LED 54及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的對向部位形成為黑色,故在各LED 54之發光面62之上下空間設置有包含黑色面之遮光區域。在作為光源之LED 54附近,光自發光面62呈放射狀出射,該等光中之相對於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之法線方向以例如45以上之大角度入射的光由該等膠帶TP2及遮光部RS2吸收。另一方面,相對於上述法線方向以例如45度以下之小角度入射之光在導光板LG內直線前進、或重複反射而行進至導光板LG之內側。其結果為,顯著地限制自該發光面62至少朝向上下之光洩漏。當然可有效利用原本必須之光,吸收朝向該遮光區域出射之意外之光,而抑制該意外之光以原本並非必須之角度朝向顯示區域DA側出射。 此外,在上述中,雖然將與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之法線方向形成之角度之小於45之角度設定為小角度、將45以上設定為大角度,但亦能夠根據導光板LG之折射特性等適宜地變更上述之角度,以更大之角度例如50或60定義該等小角度、大角度。 如圖7所示,第2光學片OS2之光源側之端部OS2a自顯示區域DA朝向非顯示區域ED突出,與第1光學片OS1之端緣重合,且略超過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而延伸。端部OS2a位於與第1光學片OS1之端部OS1a及遮光部RS2重合之位置。 如此,在非顯示區域ED中亦然,與導光板LG之端部及入射面EF、LED 54之發光面62、遮光部RS2對向地積層配置第1光學片OS1及包含稜鏡片之第2光學片OS2。因而,於容易在接近該種發光部位之空間產生之意外之漏光中,朝向液晶面板12之光係與顯示區域AD相同地通過第1光學片OS1及第2光學片OS2,尤其是能夠抑制顯示區域端部(發光部位側端部)之背光裝置之出射光之紊亂。 如圖7所示,自顯示區域DA與非顯示區域ED之邊界至第1基板SUB1之安裝側端部的大小WT較佳的是1.5 mm以下,更佳的是1.3 mm以下。 在本實施形態中,於在俯視觀察下與該第1基板SUB1之端緣重合之位置設置有光源單元50之LED 54。其結果為,顯示區域DA與非顯示區域ED之邊界和LED 54之發光面62之間隔較佳的是1.3 mm以下,更佳的是0.8 mm以下,該間隔較先前之構成顯著狹窄。 在先前之構成中,作為點光源之LED之配列節距被設定為LED之長度之2倍左右以上,且和上述之發光面62與顯示區域之邊界的間隔被設定為2.0 mm~3.0 mm左右。如此,在先前之構成中,因增大點光源之配列節距,並以某一程度更大地設定自點光源至顯示區域DA之最外緣之間隔,而防止了在顯示區域DA出現相鄰之點光源(LED)間之亮度不均之情形。再者,該間隔作為所謂之緩衝器而發揮功能,其使自該LED之發光面以意外之角度入射至導光板之入射面之光藉由在該間隔中於導光板與反射片之間重複反射而變化為朝向顯示區域出射之光。 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該緩衝器之間隔顯著狹窄,難以僅以上述之間隔如上述般解決光源間之亮度不均的問題。因而,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配置多數個LED 54而謀求消除亮度不均,且藉由對發光面及入射面周圍遮光而吸收來自發光面62之意外之光,從而謀求光朝顯示區域DA之穩定的出射。 如上述般構成之背光單元20利用框狀之雙面膠TP1貼附於液晶面板12之背面。如圖4及圖7所示,雙面膠TP1貼附於側壁18a、18b之端緣、及第2光學片OS之周緣部。雙面膠TP1之一部分朝向底16彎折,而貼附於光源側之側壁18b之外面。 再者,在液晶面板12側,雙面膠TP1係夾著偏光板PL1之周緣部、及間隔件82貼附於第1基板SUB1之周緣部。 此外,可採用如圖4中以兩點鏈線表示般雙面膠TP1亦貼附於側壁18a之外面及另一側壁18b之外面的構成。 如圖3及圖7所示,自液晶面板12延伸之主FPC 23及副FPC 25沿殼體22之側壁18b折回至底16之背面側。主FPC 23及副FPC 25利用未圖示之黏著構件貼附於底16。又,連結FPC 72之連接器74連接於副FPC 25上之連接部。 根據如以上般構成之液晶顯示裝置10,由於光源單元50使用俯視型LED 54,故光源單元50之配線基板52能夠夾著LED 54與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對向地配置。因而,可在配線基板52不干涉光學片、導光板等之光學構件及液晶面板12之顯示區域DA下,大幅地削減光源側之邊框區域ED。 藉由將第1光學片OS1之光源側端部OS1a與LED 54對向地配置,而能夠利用第1光學片OS1使自LED 54之殼體側面漏出至光學片側之光擴散。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設置遮光部RS2,而能夠利用遮光部RS2對自LED 54之殼體側面漏出至光學片側之光遮光。藉此,能夠抑制無用之方向之漏光,且防止亮度不均或熱點之產生,其結果為可提高顯示裝置之顯示品質。 又,遮光部RS2係在光學片OS1利用印刷等而形成,與該光學片OS1比較顯著薄。其結果為,該光學片OS0
1之光源側端部、及光學片OS0
2之光源側端部以沿導光板LG之第1主面S1之狀態配置,而無在該端部發生撓曲或彎曲等之虞。其結果為,不會在該部分形成意外之光路,而容易管理來自LED光源54之光路。且,由於在該部位存在遮光部RS2,故與該遮光部RS2之遮光效果相結合,可顯著地抑制在光源附近發生意外之漏光。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遍及LED 54之側面及導光板LG之第2主面S2貼附固定膠帶(第2黏著構件)TP2,而將LED 54相對於導光板LG定位及固定。藉此,能夠將LED 54保持為其發光面抵接於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而將LED 54之光軸正確地對準導光板LG之入射面EF。再者,由於固定膠帶TP2具有遮光性,故能夠利用固定膠帶TP2對自LED 54之殼體側面漏出之光、及自LED 54之發光面與導光板LG之邊界漏出之光遮光。藉此,能夠進一步確實地防止無用之光之洩漏,而可更加提高顯示裝置之顯示品質。 根據本實施形態,光源單元50之配線基板52具有導出至殼體22之底16之背面側之導出部52b,該導出部52b抵接於底16。因而,自LED 54產生之熱經由配線基板52被導熱至熱容量大之殼體22,進而自殼體22朝外部散熱。藉此,能夠抑制光源單元50之光源部之過度升溫,且防止背光單元20之局部性升溫。 根據以上內容,根據本實施形態,能夠提供一種可謀求窄邊框化及顯示品質之提高的背光裝置、及包括該背光裝置之液晶顯示裝置。 雖然說明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及變化例,但該等實施形態及變化例係作為例子而提出者,並非意圖限定發明之範圍。新穎之實施形態可利用其他各種形態實施,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省略、置換、變更。實施形態及其變化例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及要旨內,且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及其均等之範圍內。 基於作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已於上文敘述之各構成,熟悉此項技術者可適宜地設計變更而實施之所有之構成只要包含本發明之要旨亦屬本發明之範圍內。又,針對由上述之實施形態所帶來的其他的作用效果,若係根據本說明書之記載而明確者,或由熟悉此項技術者可適宜地想到者,應當理解為係由本發明所帶來之作用效果。 例如,設置於第1光學片之光源側端部之遮光部並不限定於上述之黑色印刷、遮光膜,可使用其他之遮光層。且,由於僅利用作為光學片之擴散片之光源側端部便能夠使漏光擴散而減少,故可省略遮光層。 液晶面板、及背光單元之構成構件之外形狀及內形狀並不限定於矩形狀,可將外形或內徑中任一者或兩者設定為俯視觀察下之多角形狀或圓形、橢圓形、及將其等組合而成之形狀等的其他形狀。構成構件之材料並不限定於上述之例,可選擇各種材料。 優先權基礎申請案等關聯申請案之引用 本發明申請案以日本專利申請案2016-149608(申請日:2016年7月29日)及日本專利申請案2017-109484(申請日:2017年6月1日)為基礎,根據該等發明申請案而享有優先權之利益。本發明申請案藉由參照該等發明申請案而包含該發明申請案之所有內容。
10‧‧‧液晶顯示裝置
12‧‧‧液晶面板
12a‧‧‧顯示面
14‧‧‧蓋板
16‧‧‧底
16a‧‧‧階差部/凸部
18a‧‧‧側壁
18b‧‧‧側壁
20‧‧‧背光單元
22‧‧‧殼體/框體
23‧‧‧撓性印刷電路基板/主FPC
24‧‧‧驅動器IC
25‧‧‧副FPC
26‧‧‧連接器
30‧‧‧開口
50‧‧‧光源單元
52‧‧‧配線基板
52a‧‧‧安裝部/安裝區域
52b‧‧‧導出部/配線區域
54‧‧‧發光二極體/LED
54b‧‧‧側面
55‧‧‧連接墊
55a‧‧‧基材
55b‧‧‧接著劑層
56‧‧‧配線
60‧‧‧殼體/封裝體
61‧‧‧間隔件
62‧‧‧發光面
63‧‧‧連接端子
72‧‧‧連結FPC
73‧‧‧連接部
74‧‧‧連接器
82‧‧‧間隔件
AD‧‧‧顯示區域
C‧‧‧發光中心
C1‧‧‧電容器
D‧‧‧間隔
DA‧‧‧顯示區域/有效區域
ED‧‧‧邊框區域
EF‧‧‧入射面
L‧‧‧長度
L1‧‧‧長度
LG‧‧‧導光板
LQ‧‧‧液晶層
OS1‧‧‧光學片/第1光學片
OS1a‧‧‧端部
OS2‧‧‧第2光學片
OS2a‧‧‧端部
P‧‧‧配列節距
PL1‧‧‧偏光板
PL2‧‧‧偏光板
RE‧‧‧反射片
REa‧‧‧端部
RS‧‧‧遮光層
RS2‧‧‧遮光部
S1‧‧‧第1主面
S2‧‧‧第2主面
SE‧‧‧密封材
SUB1‧‧‧第1基板
SUB2‧‧‧第2基板
TP1‧‧‧雙面膠
TP2‧‧‧固定膠帶
TP3‧‧‧雙面膠
TP5‧‧‧雙面膠
TP6‧‧‧雙面膠
TP7‧‧‧補強雙面膠
W‧‧‧寬度
W1‧‧‧寬度
WL1‧‧‧寬度
WL2‧‧‧寬度
WS1‧‧‧寬度
WS2‧‧‧寬度
WT‧‧‧大小
12‧‧‧液晶面板
12a‧‧‧顯示面
14‧‧‧蓋板
16‧‧‧底
16a‧‧‧階差部/凸部
18a‧‧‧側壁
18b‧‧‧側壁
20‧‧‧背光單元
22‧‧‧殼體/框體
23‧‧‧撓性印刷電路基板/主FPC
24‧‧‧驅動器IC
25‧‧‧副FPC
26‧‧‧連接器
30‧‧‧開口
50‧‧‧光源單元
52‧‧‧配線基板
52a‧‧‧安裝部/安裝區域
52b‧‧‧導出部/配線區域
54‧‧‧發光二極體/LED
54b‧‧‧側面
55‧‧‧連接墊
55a‧‧‧基材
55b‧‧‧接著劑層
56‧‧‧配線
60‧‧‧殼體/封裝體
61‧‧‧間隔件
62‧‧‧發光面
63‧‧‧連接端子
72‧‧‧連結FPC
73‧‧‧連接部
74‧‧‧連接器
82‧‧‧間隔件
AD‧‧‧顯示區域
C‧‧‧發光中心
C1‧‧‧電容器
D‧‧‧間隔
DA‧‧‧顯示區域/有效區域
ED‧‧‧邊框區域
EF‧‧‧入射面
L‧‧‧長度
L1‧‧‧長度
LG‧‧‧導光板
LQ‧‧‧液晶層
OS1‧‧‧光學片/第1光學片
OS1a‧‧‧端部
OS2‧‧‧第2光學片
OS2a‧‧‧端部
P‧‧‧配列節距
PL1‧‧‧偏光板
PL2‧‧‧偏光板
RE‧‧‧反射片
REa‧‧‧端部
RS‧‧‧遮光層
RS2‧‧‧遮光部
S1‧‧‧第1主面
S2‧‧‧第2主面
SE‧‧‧密封材
SUB1‧‧‧第1基板
SUB2‧‧‧第2基板
TP1‧‧‧雙面膠
TP2‧‧‧固定膠帶
TP3‧‧‧雙面膠
TP5‧‧‧雙面膠
TP6‧‧‧雙面膠
TP7‧‧‧補強雙面膠
W‧‧‧寬度
W1‧‧‧寬度
WL1‧‧‧寬度
WL2‧‧‧寬度
WS1‧‧‧寬度
WS2‧‧‧寬度
WT‧‧‧大小
圖1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面側之立體圖。 圖2係顯示前述液晶顯示裝置之背面側之立體圖。 圖3係顯示將主FPC折回並固定之狀態下之前述液晶顯示裝置之背面側的立體圖。 圖4係前述液晶顯示裝置之分解立體圖。 圖5係前述液晶顯示裝置之背光單元之分解立體圖。 圖6A係顯示前述背光單元之光源單元之立體圖。 圖6B係顯示變化例之背光單元之光學單元之立體圖。 圖7係顯示沿圖3之線A-A斷裂之前述液晶顯示裝置之光源側部分之立體圖。 圖8係包含與圖7對應之剖面之背光單元之立體圖。
12‧‧‧液晶面板
14‧‧‧蓋板
16‧‧‧底
16a‧‧‧階差部/凸部
18b‧‧‧側壁
20‧‧‧背光單元
22‧‧‧殼體/框體
23‧‧‧撓性印刷電路基板/主FPC
30‧‧‧開口
50‧‧‧光源單元
52‧‧‧配線基板
52a‧‧‧安裝部/安裝區域
52b‧‧‧導出部/配線區域
54‧‧‧發光二極體/LED
54b‧‧‧側面
55a‧‧‧基材
55b‧‧‧接著劑層
61‧‧‧間隔件
62‧‧‧發光面
63‧‧‧連接端子
82‧‧‧間隔件
AD‧‧‧顯示區域
C‧‧‧發光中心
DA‧‧‧顯示區域/有效區域
ED‧‧‧邊框區域
EF‧‧‧入射面
LG‧‧‧導光板
LQ‧‧‧液晶層
OS1‧‧‧光學片/第1光學片
OS1a‧‧‧端部
OS2‧‧‧第2光學片
OS2a‧‧‧端部
PL1‧‧‧偏光板
PL2‧‧‧偏光板
RE‧‧‧反射片
REa‧‧‧端部
RS‧‧‧遮光層
RS2‧‧‧遮光部
S1‧‧‧第1主面
S2‧‧‧第2主面
SE‧‧‧密封材
SUB1‧‧‧第1基板
SUB2‧‧‧第2基板
TP1‧‧‧雙面膠
TP2‧‧‧固定膠帶
TP3‧‧‧雙面膠
TP5‧‧‧雙面膠
TP6‧‧‧雙面膠
TP7‧‧‧補強雙面膠
WT‧‧‧大小
Claims (12)
- 一種背光裝置,其具備: 導光板,其具有形成出射面之第1主面、與前述第1主面對向之第2主面、及與前述第1主面及第2主面交叉之入射面; 光源單元,其係具備配線基板、及安裝於該配線基板之發光元件者,且前述發光元件具有:與前述導光板之入射面對向之發光面、及位於前述發光面之相反側且安裝於前述配線基板之安裝面,前述配線基板係夾著前述發光元件與前述入射面對向;及 光學片,其係載置於前述導光板之第1主面上者,其具有超過前述入射面而延伸至與前述發光元件對向之位置之光源側端部。
- 如請求項1之背光裝置,其中 前述發光元件具有與前述發光面正交且與前述光學片之光源側端部對向之側面。
- 如請求項2之背光裝置,其中 前述發光元件具有位於前述發光面與前述安裝面之間之發光中心;且 前述光學片之光源側端部在前述發光元件之側面中覆蓋與前述發光中心對向之區域。
- 如請求項1之背光裝置,其中 前述光學片包含擴散片。
- 如請求項1之背光裝置,其中 前述光學片包含:配置於前述導光板之第1主面上之擴散片、及配置於前述擴散片上之稜鏡片。
- 如請求項5之背光裝置,其中 前述擴散片具有前述光源側端部,前述稜鏡片具有延伸至覆蓋前述導光板之入射面與前述發光元件之發光面之邊界之位置的端部。
- 如請求項1或5之背光裝置,其中更具備: 形成於前述光學片之光源側端部且與前述發光元件對向之遮光層。
- 如請求項1之背光裝置,其中 前述發光元件具有與前述發光面正交之側面,且前述側面位於與前述導光板之第2主面並排之位置,遍及前述發光元件之前述側面及前述導光板之第2主面貼附有第2黏著構件。
-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具備: 液晶面板,其具有:第1基板、與該第1基板對向地配置之第2基板、及設置於前述第1基板與第2基板之間之液晶層;及 背光裝置,其與前述第1基板對向地設置;且 前述背光裝置具備: 導光板,其具有形成出射面之第1主面、與前述第1主面對向之第2主面、及與前述第1主面及第2主面交叉之入射面; 光源單元,其係具備配線基板、及安裝於該配線基板之發光元件者,且前述發光元件具有:與前述導光板之入射面對向之發光面、及位於前述發光面之相反側且安裝於前述配線基板之安裝面,前述配線基板係夾著前述發光元件與前述入射面對向;及 光學片,其係載置於前述導光板之第1主面上者,其具有超過前述入射面而延伸至與前述發光元件對向之位置之光源側端部。
- 如請求項9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前述光學片包含擴散片。
- 如請求項10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前述光學片包含:配置於前述導光板之第1主面上之擴散片、及配置於前述擴散片上之稜鏡片。
- 如請求項9或10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前述背光裝置具備形成於前述光學片之光源側端部且與前述發光元件對向之遮光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49608 | 2016-07-29 | ||
JP??2016-149608 | 2016-07-29 | ||
JP2017109484A JP2018026324A (ja) | 2016-07-29 | 2017-06-01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7-109484 | 2017-06-0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4227A true TW201804227A (zh) | 2018-02-01 |
Family
ID=61194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5405A TW201804227A (zh) | 2016-07-29 | 2017-07-28 | 背光裝置及包括其之液晶顯示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8026324A (zh) |
TW (1) | TW20180422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70892A (zh) * | 2020-11-25 | 2021-01-26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TWI754556B (zh) * | 2021-03-03 | 2022-02-01 |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732347B2 (en) | 2017-04-25 | 2020-08-04 | Japan Display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joint portion of a wiring substrate extending from an inside to an outside of the case |
JP7102296B2 (ja) * | 2018-09-05 | 2022-07-1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
2017
- 2017-06-01 JP JP2017109484A patent/JP2018026324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07-28 TW TW106125405A patent/TW201804227A/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70892A (zh) * | 2020-11-25 | 2021-01-26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TWI754556B (zh) * | 2021-03-03 | 2022-02-01 |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8026324A (ja) | 2018-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27214B2 (en) |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CD with substrate having extended portion, and backlight with wiring board overlapping the extended portion | |
TWI655481B (zh) | 背光裝置及包括其之液晶顯示裝置 | |
JP5091602B2 (ja) | 面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 |
JP6779805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 |
US10551556B2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ght source unit comprising the same | |
JP6971802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160154172A1 (en) |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TW201804227A (zh) | 背光裝置及包括其之液晶顯示裝置 | |
US20180031918A1 (en)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
JP2018014315A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 |
KR20150093276A (ko) | 표시장치 | |
JP7083683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10353140B2 (en)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 |
JP7110427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1748695B1 (ko)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US20180011241A1 (en) |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 |
JP2019091607A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 |
WO2017175489A1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18026531A (ja) | 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光源ユニット | |
JP7102296B2 (ja) | 表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