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3382A -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 Google Patents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3382A
TW201803382A TW106121766A TW106121766A TW201803382A TW 201803382 A TW201803382 A TW 201803382A TW 106121766 A TW106121766 A TW 106121766A TW 106121766 A TW106121766 A TW 106121766A TW 201803382 A TW201803382 A TW 2018033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ic parameter
parameter set
dci
data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1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2543B (zh
Inventor
唐海
Original Assignee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3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3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2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25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5Transmission of coding parameters to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該方法包括: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簡稱“DCI”);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檢測到的所述DCI,檢測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或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數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可以實現對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使用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Description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在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技術中,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簡稱“UE”)可以在一個載波內支持多種不同的基礎參數集(numerology)。這些不同的基礎參數集可以通過時分複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簡稱“TDM”)或者頻分複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簡稱“FDM”)的方式進行複用。例如,在同一個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簡稱“TTI”)中,不同的頻域資源可以分配給使用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或者不同的TTI可以用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因此,如何調度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是急需解决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解决了如何調度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的問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包括: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簡稱“DCI”);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檢測到的所述DCI,檢測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或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數據。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對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的傳輸使用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可選地,使用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可以通過獨立的控制信道和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更進一步地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另外,終端設備根據基礎參數集就可以獲知盲檢DCI所用的DCI格式,降低了終端設備檢測控制信道的複雜度。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從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該基礎參數集包括至少一個用於確定傳輸該數據的時頻資源的資源參數。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在所述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的信息;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包括:
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信息,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檢測與所述終端設備對應的目標信號或目標信道;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與所述目標信號或所述目標信道對應的基礎參數集爲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DCI,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DCI,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所述DCI的DCI格式;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DCI格式,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在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所述DCI的DCI格式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
應理解,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該對應關係可以是網絡設備自行確定的,也可以是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之間預先約定好的。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所述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其中,該DCI的長度指該DCI中包括的控制信息的總比特數,該DCI的內容指該DCI中包括的控制信息域,以及各控制信息域所指示的內容。
也就是說,不同的基礎參數集對應不同的DCI格式,不同DCI格式可以通過DCI的長度、DCI中控制信息的內容、控制信息域的長度和控制信息域所指示的內容中的至少一種來區分。即,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DCI的長度各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所對應的DCI中的控制信息的內容不同,和/或針對同一種控制信息域,不同DCI格式對應的DCI中的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針對同一種控制信息域,不同DCI格式對應的DCI中的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指示的內容不同。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控制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owledgement /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簡稱“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odulation coding scheme,簡稱“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簡稱“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其中,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例如可以爲用於指示該DCI調度的數據傳輸所占用的物理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簡稱“PRB”)的資源塊(resource block,RB)分配信息域;用於指示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數據傳輸與對應的ACK/NACK反饋之間的時序關係,例如數據傳輸所在子幀與對應的ACK/NACK反饋所在子幀之間的子幀偏移數;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例如爲用於指示頻域跳頻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例如爲用於指示DMRS使用的端口、加擾序列等信息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例如爲用於指示子幀中總的正交頻分複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簡稱“OFDM”)符號數,或者子幀中的保護間隔(guard period,簡稱“GP”)數量或位置,或子幀中不同類型OFDM符號的數量配置,例如子幀中下行控制符號、下行數據符號和上行控制符號的數量或比例配置,或者子幀中下行控制符號和上行數據符號的數量或比例配置。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或逆傅立葉變換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簡稱“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其中,子載波間隔指相鄰子載波的頻率間隔,例如15kHz,60kHz等;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例如爲每個可能的系統帶寬對應的子載波數;PRB中包含的子載波數例如典型的可以是12的整數倍;TTI中包含的OFDM符號數例如典型的可以是14的整數倍;一定時間單位內包含的TTI數可以指1ms或者10ms的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數目;信號前綴長度例如信號的循環前綴(cyclic prefix,簡稱“CP”)的時間長度,或者循環前綴使用常規CP還是使用擴展CP。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可以用於執行前述第一方面及各種實現方式中的用於傳輸數據的方法中由終端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該終端設備包括:確定模塊,用於確定用於傳輸數據的基礎參數集;檢測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傳輸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檢測模塊檢測到的所述DCI,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或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數據。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可以用於執行前述第一方面及各種實現方式中的用於傳輸數據的方法中由終端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該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用於確定用於傳輸數據的基礎參數集;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收發信機,用於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檢測模塊檢測到的所述DCI,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或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數據。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包括:網絡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DCI,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數據或者接收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
這樣,對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的傳輸使用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可選地,使用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可以通過獨立的控制信道和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更進一步地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網絡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包括:
所述網絡設備從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DCI,包括:
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所述DCI的DCI格式;
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DCI格式,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絡設備確定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
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對應關係。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DCI,包括:
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在所述網絡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絡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的信息。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所述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控制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作爲另一個實施例,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 或逆傅立葉變換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設備,可以用於執行前述第四方面及各種實現方式中的用於傳輸數據的方法中由網絡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包括:確定模塊,用於確定用於傳輸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傳輸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DCI,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數據或者接收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設備,可以用於執行前述第四方面及各種實現方式中的用於傳輸數據的方法中由網絡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包括:處理器,用於確定用於傳輸數據的基礎參數集;收發信機,用於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DCI,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數據或者接收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芯片,包括:輸入介面、輸出介面、至少一個處理器、存儲器,所述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存儲器中的代碼,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可以實現前述第一方面及各種實現方式中的用於數據傳輸的方法中由終端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芯片,包括:輸入介面、輸出介面、至少一個處理器、存儲器,所述處理器用於執行所述存儲器中的代碼,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可以實現前述第四方面及各種實現方式中的用於數據傳輸的方法中由網絡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程式,所述程式使得終端設備執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傳輸數據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程式,所述程式使得網絡設備執行上述第四方面,及其各種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用於傳輸數據的方法。
爲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圖式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應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信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GSM”)系統、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CDMA”)系統、寬帶碼分多址(wideband code s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WCDMA”)系統、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系統、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簡稱“UMTS”)、等目前的通信系統,以及,尤其應用於未來的5G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終端設備也可以指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簡稱“UE”)、接入終端、用戶單元、用戶站、移動站、移動台、遠方站、遠程終端、移動設備、用戶終端、終端、無線通信設備、用戶代理或用戶裝置。接入終端可以是行動電話、無線電話、會話啓動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簡稱“SIP”)電話、無線本地環路(wireless local loop,簡稱“WLL”)站、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簡稱“PDA”)、具有無線通信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調制解調器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絡中的終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公用陸地移動通信網絡(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簡稱“PLMN”)中的終端設備等。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網絡設備可以是用於與終端設備通信的設備,該網絡設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簡稱“BTS”),也可以是WCDMA系統中的基站(nodeB,簡稱“NB”),還可以是LTE系統中的演進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簡稱“eNB或eNodeB”),還可以是雲無線接入網絡(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簡稱“CRAN”)場景下的無線控制器,或者該網絡設備可以爲中繼站、接入點、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未來5G網絡中的網絡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網絡中的網絡設備等。
圖1是本發明一個應用場景的示意圖。圖1中的通信系統可以包括終端設備10和網絡設備20。網絡設備20用於爲終端設備10提供通信服務並接入核心網,終端設備10通過搜索網絡設備20發送的同步信號、廣播信號等而接入網絡,從而進行與網絡的通信。圖1中所示出的箭頭可以表示通過終端設備10與網絡設備20之間的蜂窩鏈路進行的上/下行傳輸。本發明實施例通過使用不同的DCI格式對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進行調度,能夠提高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圖2中示出了終端設備10和網絡設備20。如圖2所示,該傳輸數據的具體流程包括:
步驟S210,網絡設備20確定用於傳輸該數據的基礎參數集。
例如,網絡設備20可以在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該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從而可以根據該基礎參數集確定向終端設備10發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簡稱“DCI”)。
其中,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至少一個用於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時頻資源的資源參數。
可選地,該基礎參數集可以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簡稱“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簡稱“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例如快速傅立葉變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簡稱“FFT”)或傅立葉逆變換例如快速逆傅立葉變換(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簡稱“IFFT”)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其中,子載波間隔指相鄰子載波的頻率間隔,例如15kHz,60kHz等;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例如爲每個可能的系統帶寬對應的子載波數;PRB中包含的子載波數例如典型的可以是12的整數倍;TTI中包含的OFDM符號數例如典型的可以是14的整數倍;一定時間單位內包含的TTI數可以指1ms或者10ms的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數目;信號前綴長度例如信號的循環前綴的時間長度,或者循環前綴使用常規CP還是使用擴展CP。
步驟S220,網絡設備20根據該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10發送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
具體地,本發明實施例中,同一個載波內可以支持多種不同的基礎參數集,這些不同的基礎參數集可以通過TDM或者FDM的方式進行複用。例如在同一個TTI中,不同的頻域資源可以分配給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或者不同的TTI可以用於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可以通過獨立的控制信道或者公共的控制信道進行調度。網絡設備確定了該基礎參數集後,可以根據該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10發送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應理解,網絡設備20可以通過獨立的控制信道調度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也可以在公共的控制信道中調度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根據不同的需求可以選擇合適信道對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進行調度,這裏不做限定。
可選地,網絡設備20可以根據該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向終端設備10發送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或者網絡設備20可以根據該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該DCI的DCI格式,並根據該DCI格式,向終端設備10發送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
具體地,網絡設備20可以基於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確定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的物理資源,再在確定的該物理資源上向終端設備10發送用於調度該數據的該DCI。例如,網絡設備20可以基於該基礎參數集中的子載波間隔,確定承載該DCI的控制信道占用的子載波數和PRB數,從而在相應子載波和PRB上的控制信道中向終端設備10發送DCI。
網絡設備20還可以根據確定好的該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該對應關係,確定用於調度該數據的該DCI的DCI格式,並根據該DCI格式向終端設備10發送用於調度該數據的該DCI。
舉例來說,假設該基礎參數集包括子載波間隔,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可以如表一所示。其中,在第一頻帶上進行數據傳輸所使用的子載波間隔爲15kHz,所對應的DCI格式爲DCI格式1(DCI format 1);在第二頻帶上進行數據傳輸所使用的子載波間隔爲30kHz,所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2;在第三頻帶上進行數據傳輸所使用的子載波間隔爲60kHz,所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3;在第四頻帶上進行數據傳輸所使用的子載波間隔爲120kHz,所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4。
表一
Figure TW201803382AD00001
其中,對於固定的系統帶寬,不同子載波間隔對應的子載波數不相同,相應下行總的物理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簡稱“PRB”)數也不相同,進行頻域資源分配需要的比特數也不同。不同子載波間隔對應的DCI格式中的頻域資源分配域的比特數不同,則不同DCI格式包含的總比特數也不同。例如,假設各DCI格式包含的頻域資源分配域的比特數分爲M,M-k,M-2k,M-3k,則這四個DCI格式包含的控制信息比特數分別爲N,N-k,N-2k,N-3k。
網絡設備20可以根據確定好的該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該對應關係,確定用於調度該數據的該DCI的DCI格式,從而根據該DCI格式向終端設備10發送該DCI。
這樣,可以實現對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使用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可選地,使用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可以通過獨立的控制信道和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更進一步地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應理解,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該對應關係可以是網絡設備20自行確定的,也可以是網絡設備20和終端設備10之間預先約定好的。
步驟S230,終端設備10確定用於進行該數據傳輸的基礎參數集。
例如,終端設備10可以在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進行該數據傳輸的基礎參數集,從而可以根據該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20發送的用於調度該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可選地,終端設備10確定用於進行該數據傳輸的基礎參數集,可以是終端設備10可以接收網絡設備20發送的配置信息,該配置信息中包括用於進行該數據傳輸的該基礎參數集的信息,即執行步驟S231和步驟S232 (請參考圖);或者終端設備10通過盲檢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在該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進行該數據傳輸的該基礎參數集。
可選地,該數據傳輸的方法中步驟S230還可以包括步驟S231和步驟S232。如圖3所示的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該方法包括步驟S231和步驟S232,其中圖2步驟S230可以由圖3步驟S231和步驟S232替代。
步驟S231,網絡設備20向終端設備10發送配置信息,該配置信息包括用於進行該數據傳輸的該基礎參數集的信息。
可選地,網絡設備20可以通過高層信令或者物理層信令向終端設備10發送該配置信息。
具體地,網絡設備20確定用於進行該數據傳輸的基礎參數集後,可以將該基本信息組的信息發送給終端設備10,從而終端設備可以根據該基礎參數集,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網絡設備20可以爲每個頻域資源集合或者時域資源集合分別配置基礎參數集。例如,網絡設備20將頻域資源劃分爲多個頻域資源區域,配置終端設備10在每個頻域資源區域分別使用不同的基礎參數集。又或者,網絡設備20將時域資源劃分爲多個時域資源區域,配置終端設備10在每個時域資源區域使用各自的基礎參數集。終端接收到配置信息後,根據上述物理資源所在的頻域資源集合或者時域資源集合來確定其所使用的基礎參數集。這裏的物理層信令可以是調度該物理資源上的數據傳輸的DCI外的另一個DCI。
例如,根據表一,如果網絡設備20確定了在第一頻帶上進該數據傳輸所使用的基礎參數集是子載波間隔爲15kHz的基礎參數集,那麽網絡設備20可以向終端設備10發送配置信息,以告知終端設備10用於進行該屬於傳輸所使用的子載波間隔爲15kHz。
步驟S232,終端設備10接收網絡設備20發送的包括該基礎參數集的信息的配置信息。
可選地,終端設備10可以接收網絡設備20通過高層信令或者物理層信令發送的配置信息,從而確定進行該數據傳輸所使用的基礎參數集。終端設備10接收網絡設備20發送的包括該基礎參數集的信息的配置信息後,可以根據該基礎參數集,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
終端設備10確定用於進行該數據傳輸的基礎參數集,還可以是終端設備10通過盲檢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在該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進行該數據傳輸的該基礎參數集。
具體地,終端設備10基於所有可能的基礎參數集或者預定義的基礎參數集分別進行檢測,直到成功檢測到某個目標物理信號或目標物理信道,從而將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作爲所述當前物理資源上進行該數據傳輸所使用的基礎參數集。這裏的目標物理信號可以包括同步信號,導頻信號等,目標物理信道可以包括廣播信道、控制信道等。
步驟S240,終端設備10根據該基礎參數集,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
終端設備10確定了該基礎參數集後,根據該基礎參數集,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可選地,終端設備10可以根據該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或者終端設備10可以根據該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該DCI的DCI格式,並根據該DCI格式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
其中,如果終端設備10確定的DCI格式有多個,則終端設備10需要基於每個DCI格式分別進行DCI的檢測,直到基於某個DCI格式正確檢測出用於調度該數據的該DCI。
這樣,終端設備10根據基礎參數集就可以獲知盲檢DCI所用的DCI格式,降低了終端設備檢測控制信道的複雜度。
具體地,終端設備10可以基於該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確定用於檢測調度該物理資源上的數據傳輸的DCI的物理資源,再在確定的該物理資源上檢測網絡設備20發送的用於調度該物理資源上的數據傳輸的DCI。
例如,終端設備10可以基於該基礎參數集中的子載波間隔,確定承載改DCI的控制信道占用的子載波數和PRB數,從而在相應子載波和PRB上的控制信道中進行DCI的檢測。
終端設備10還可以根據該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該DCI的DCI格式;終端設備10根據該DCI格式,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該DCI。
舉例來說,假設終端設備10根據表一,確定在第一頻帶上進行該數據傳輸所使用的DCI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1,終端設備10可以基於DCI format 1檢測網絡設備20發送的用於調度第一頻帶上的數據傳輸的DCI。終端設備10根據該第一頻帶的子載波間隔,以及檢測到的DCI中攜帶的控制信息,進行該DCI調度的第一頻帶上的數據傳輸的檢測。例如,終端設備10可以根據子載波間隔確定第一頻帶上的子載波數目和PRB數目,以及OFDM符號對應的時域采樣點數,以及TTI中包含的OFDM符號數。再根據這些參數和該DCI中的控制信息,進行該DCI調度的數據傳輸的檢測。終端還可以基於同樣的方法檢測第二頻帶至第四頻帶上的DCI和數據傳輸。
又例如,假設終端設備10接收到網絡設備20發送的指示子幀n上進行數據傳輸所使用的基礎參數集爲第二基礎參數集,根據表二所示的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終端設備10基於DCI format 3和DCI format 4,在子幀n的控制信道上檢測網絡設備20發送的用於調度子幀n上的數據傳輸的DCI,假設終端設備10基於DCI format 4正確檢測出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終端設備10根據第二基礎參數集中的參數,和檢測到的該DCI中的控制信息,進行該DCI調度的數據傳輸的檢測。例如,終端設備10可以根據該第二基礎參數集中的子載波間隔,總子載波數和信道前綴長度,再結合該DCI中的其他控制信息,確定檢測該DCI調度的數據傳輸的參數,從而進行該DCI調度的數據傳輸的檢測。
表二
Figure TW201803382AD00002
可選地,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可選地,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該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其中,該DCI的長度指該DCI中包括的控制信息的總比特數,該DCI的內容指該DCI中包括的控制信息域,以及各控制信息域所指示的內容。
具體而言,不同的基礎參數集對應不同的DCI格式,不同DCI格式可以通過DCI的長度、DCI中控制信息的內容、控制信息域的長度和控制信息域所指示的內容中的至少一種來區分。即,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DCI的長度各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所對應的DCI中的控制信息的內容不同,和/或針對同一種控制信息域,不同DCI格式對應的DCI中的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針對同一種控制信息域,不同DCI格式對應的DCI中的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指示的內容不同。
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DCI的長度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1,第二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2,且DCI format 1和format 2包含的信息比特數不同;不同的DCI格式所對應的DCI中的控制信息的內容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1,第二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2,且DCI format 1比DCI format 2多一個控制信息域;針對同一種控制信息域,不同DCI格式對應的DCI中的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占的比特數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1,基礎參數集2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2,DCI format 1和format 2都包含用於指示資源塊(resource block,簡稱“RB”)分配的控制信息域,但因爲兩個基礎參數集對應的頻域資源區域不同,該用於指示RB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的比特數也不相同;針對同一種控制信息域,不同DCI格式對應的DCI中的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指示的內容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1,第二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2,第三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3,第四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4,這四個DCI格式都包含2比特的指示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數據傳輸與對應的ACK/NACK之間的時序關係,對於第一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 format 1,該控制信息域指示的四個可能的時序爲{0,1,2,3};對於第二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 format 2,該控制信息域指示的四個可能的時序爲{0,2,4,6};對於第三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 format 3,該控制信息域指示的四個可能的時序爲{0,3,6,9};對於第四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 format 4,該控制信息域指示的四個可能的時序爲{0,4,8,12};不同的基礎參數集對應的不同DCI中的控制信息域所指示的內容各不相同。
舉例來說,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如表二所示。其中,第一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1和DCI format 2,第二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3和DCI format 4。網絡設備20確定子幀n上進行數據傳輸所使用的基礎參數集爲第二基礎參數集,終端設備10根據第二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該對應關係,可以確定用於調度子幀n上的該數據傳輸所使用的DCI格式爲DCI format 3和DCI format 4。其中,該基礎參數集可以包括子載波間隔、當前系統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信號前綴長度等參數。網絡設備20可以將第一基礎參數集和第二基礎參數集中的參數配置情况預先發送給終端設備10,終端設備10接收基礎參數集中的參數配置情况。假設四種DCI格式都包括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owledgement /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簡稱“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具體指示數據傳輸子幀和ACK/NACK反饋子幀之間的子幀偏移。可選地,不同DCI格式中的該控制信息域所占的比特數可以不同,例如DCI format 1和DCI format 3包含的控制信息的比特數相同(假設爲M),DCI format 2和DCI format 4包含的控制信息的比特數相同(假設爲N)。可選地,對於不同參數配置組對應的不同DCI格式,也可以都包括2比特用於指示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但該2比特的用於指示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所指示的內容可以不同,例如表三所示。
表三
Figure TW201803382AD00003
終端設備10根據該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該DCI的DCI格式後,終端設備10根據該DCI格式,就可以確定該DCI的長度、該DCI中的控制信息的內容、該DCI中某一個控制信息域所占的比特數和該DCI中某一個控制信息域指示的內容中的至少一種,並根據該DCI格式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
可選地,該DCI格式中的控制信息域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odulation coding scheme,簡稱“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簡稱“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其中,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例如可以爲用於指示該DCI調度的數據傳輸所占用的PRB的RB分配信息域;用於指示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數據傳輸與對應的ACK/NACK反饋之間的時序關係,例如數據傳輸所在子幀與對應的ACK/NACK反饋所在子幀之間的子幀偏移數;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例如爲用於指示頻域跳頻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例如爲用於指示DMRS使用的端口、加擾序列等信息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例如爲用於指示子幀中總的正交頻分複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簡稱“OFDM”)符號數,或者子幀中的保護間隔(guard period,簡稱“GP”)數量或位置,或子幀中不同類型OFDM符號的數量配置,例如子幀中下行控制符號、下行數據符號和上行控制符號的數量或比例配置,或者子幀中下行控制符號和上行數據符號的數量或比例配置。
可選地,該DCI格式中的控制信息域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odulation coding scheme,簡稱“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簡稱“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可選地,該方法中步驟S240還可以包括步驟S241至步驟S244;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該方法包括步驟S241至步驟S244,其中,圖2之步驟S240可以由圖4步驟S241至步驟S244替代。
步驟S241,網絡設備20確定基礎參數集DCI格式的對應關係。
步驟S242,網絡設備20向終端設備10發送用於指示該對應關係的指示信息。
步驟S243,終端設備10接收網絡設備20發送的用於指示該對應關係的指示信息。
步驟S244,終端設備10根據基礎參數集和該對應關係檢測DCI。
具體地,終端設備10確定用於檢測DCI的DCI格式所需要的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可以由網絡設備20確定好並預先指示給終端設備10,例如網絡設備20通過高層信令向給終端設備10發送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終端設備10接收到指示該對應關係的指示信息後,根據確定好的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該對應關係,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
應理解,終端設備10確定用於檢測該DCI的DCI格式時,所使用的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該對應關係也可以是終端設備10和網絡設備20預先約定好的,例如終端設備10根據協議中規定的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該對應關係確定與該基礎參數集對應的DCI格式。
還應理解,終端設備10可以通過執行步驟S230和步驟S240來確定用於傳輸該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和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終端設備10也可以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並根據檢測到的該DCI確定用於傳輸該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從而根據該基礎參數集和該DCI,檢測所述網絡設備20發送的該數據或向網絡設備20發送該數據。例如,終端設備10可以基於不同的DCI格式,檢測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直到按照某個DCI格式正確檢測出該DCI,並根據檢測到的該DCI的DCI格式和DCI格式與基礎參數集的對應關係,和/或該DCI的循環冗餘校驗碼確定用於傳輸該數據的該基礎參數集。
步驟S251,網絡設備20根據該基礎參數集和該DCI,向終端設備10發送該數據。
具體地,網絡設備20根據該基礎參數集中的參數,以及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中的控制信息的內容,向終端設備10發送該數據。
步驟S261,終端設備10根據該基礎參數集和檢測到的該DCI,檢測網絡設備20發送的該數據。
具體地,終端設備10根據該基礎參數集中的參數,以及檢測到的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中的控制信息的內容,檢測網絡設備20發送的該數據。
可選地,圖2的步驟S251和步驟S261還可以分別由圖5中所示的步驟S252和步驟S262替代,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
步驟S262,終端設備10根據該基礎參數集中的參數,以及檢測到的用於調度該數據的DCI中的控制信息的內容,向網絡設備20發送該數據。
步驟S252,網絡設備20根據該基礎參數集和該DCI,接收終端設備10發送的該數據。
具體地,該數據可以包括上行數據或下行數據,如果傳輸的該數據是下行數據,網絡設備20向終端設備10發送該數據,該DCI爲用於調度下行數據的DCI,終端設備10檢測網絡設備20發送的下行數據的相關信息從而正確接收該數據,即執行步驟S251和步驟S261;如果傳輸的該數據是上行數據,終端設備10向網絡設備20發送該數據,該DCI爲用於調度上行數據的DCI,網絡設備20接收終端設備10發送的該數據,即執行步驟S262和步驟S252。
應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網絡設備20與終端設備10之間的該數據傳輸可以包括業務數據的傳輸,也可以包括控制信令的傳輸,這裏不做限定。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對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的傳輸使用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可選地,使用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可以通過獨立的控制信道和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更進一步地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另外,終端設備根據基礎參數集就可以獲知盲檢DCI所用的DCI格式,降低了終端設備檢測控制信道的複雜度。
應理解,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上文詳細描述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下面將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應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可以執行前述本發明實施例的各種方法,即以下各種設備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
圖6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設備6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6所示,該終端設備600包括:確定模塊601、檢測模塊602和傳輸模塊603。
確定模塊601,用於確定用於傳輸數據的基礎參數集,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至少一個用於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時頻資源的資源參數;
檢測模塊602,用於根據所述確定模塊601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傳輸模塊603,用於根據所述確定模塊601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檢測模塊602檢測到的所述DCI,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或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數據。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終端設備,對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使用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可選地,使用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可以通過獨立的控制信道和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更進一步地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另外,終端設備根據基礎參數集就可以獲知盲檢DCI所用的DCI格式,降低了終端設備檢測控制信道的複雜度。
可選地,所述確定模塊601具體用於:
從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可選地,所述檢測模塊602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所述DCI的DCI格式;
根據所述DCI格式,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可選地,在所述檢測模塊602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所述DCI的DCI格式之前,所述傳輸模塊603還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
可選地,所述檢測模塊602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可選地,在所述確定模塊601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之前,所述傳輸模塊603還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的信息;
所述確定模塊601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傳輸模塊接收的所述配置信息,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可選地,所述確定模塊601具體用於:
根據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檢測與所述終端設備對應的目標信號或目標信道;
確定與所述目標信號或所述目標信道對應的基礎參數集爲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可選地,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可選地,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所述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可選地,所述控制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可選地,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或逆傅立葉變換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確定模塊601和檢測模塊602可以由處理器實現,傳輸模塊603可以由收發信機實現。如圖7所示,終端設備700可以包括處理器710、收發信機720(未繪示)和存儲器730。其中,收發信機720可以包括接收器721和發送器722,存儲器730可以用於存儲基礎參數集、DCI格式、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等,還可以用於存儲處理器710執行的代碼等。終端設備7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總線系統740耦合在一起,其中總線系統740除包括數據總線之外,還包括電源總線、控制總線和狀態信號總線等。其中,處理器710具體用於:
確定用於傳輸數據的基礎參數集,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至少一個用於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時頻資源的資源參數;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收發信機720用於,根據所述處理器710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處理器710檢測到的所述DCI,檢測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或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數據。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710具體用於:
從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710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所述DCI的DCI格式;
根據所述DCI格式,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可選地,在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所述DCI的DCI格式之前,所述處理器710還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710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可選地,在處理器710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之前,所述收發信機720還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的信息;
所述處理器710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傳輸模塊接收的所述配置信息,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可選地,在所述處理器710具體用於:
根據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檢測與所述終端設備對應的目標信號或目標信道;
確定與所述目標信號或所述目標信道對應的基礎參數集爲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可選地,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可選地,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所述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可選地,所述控制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可選地,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或逆傅立葉變換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芯片的一個示意性結構圖。圖8的系統芯片800包括輸入介面801、輸出介面802、至少一個處理器803、存儲器804,所述輸入介面801、輸出介面802、所述處理器803以及存儲器804之間通過總線805相連,所述處理器803用於執行所述存儲器804中的代碼,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803實現圖2至圖5中由終端設備10執行的方法。
圖6所示的終端設備600或圖7所示的終端設備700或圖8所示的系統芯片800能夠實現前述圖2至圖5方法實施例中由終端設備10所實現的各個過程,爲避免重複,這裏不再贅述。
圖9出了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絡設備900的示意性框圖。如圖9所示,該網絡設備900包括:確定模塊901和傳輸模塊902。
確定模塊901,用於確定用於傳輸數據的基礎參數集,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至少一個用於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時頻資源的資源參數;
傳輸模塊902,用於:
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DCI,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數據或者接收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網絡設備,實現了對基於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使用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可選地,使用不同基礎參數集的數據傳輸可以通過獨立的控制信道和不同的DCI格式進行調度,更進一步地增加了控制信令設計的靈活性。
可選地,確定模塊901具體用於:
從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可選地,所述傳輸模塊902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所述DCI的DCI格式;
根據所述DCI格式,向所述終端設備傳輸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可選地,所述確定模塊901還用於:
確定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
所述傳輸模塊還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對應關係。
可選地,所述傳輸模塊902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可選地,在所述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之後,所述傳輸模塊902還用於:
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的信息。
可選地,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可選地,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所述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可選地,所述控制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可選地,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或逆傅立葉變換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確定模塊901可以由處理器實現,傳輸模塊902可以由接收器和發送器實現。如圖10所示,網絡設備1000可以包括處理器1010、收發信機1020(未繪示)和存儲器1030。其中,收發信機1020可以包括接收器1021和發送器1022,存儲器1030可以用於存儲基礎參數集、DCI格式、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等,還可以用於存儲處理器1010執行的代碼等。終網絡設備10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總線系統1040耦合在一起,其中總線系統1040除包括數據總線之外,還包括電源總線、控制總線和狀態信號總線等。其中,處理器1010具體用於:
確定用於傳輸數據的基礎參數集,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至少一個用於確定傳輸所述數據的時頻資源的資源參數;
收發信機1020用於:
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DCI,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數據或者接收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1010具體用於:
從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可選地,所述收發信機1020還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所述DCI的DCI格式;
根據所述DCI格式,向所述終端設備傳輸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1010還用於:
確定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
所述收發信機1020還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對應關係。
可選地,所述收發信機1020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可選地,在所述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之後,所述收發信機1020還用於:
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的信息。
可選地,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可選地,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所述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可選地,所述控制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可選地,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或逆傅立葉變換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芯片的一個示意性結構圖。圖11的系統芯片1100包括輸入介面1101、輸出介面1102、至少一個處理器1103、存儲器1104,所述輸入介面1101、輸出介面1102、所述處理器1103以及存儲器1104之間通過總線1105相連,所述處理器1103用於執行所述存儲器1104中的代碼,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1103實現圖2至圖5中由網絡設備20執行的方法。
圖9所示的網絡設備900或圖10所示的網絡設備1000或圖11所示的系統芯片1100能夠實現前述圖2至圖5方法實施例中由網絡設備20所實現的各個過程,爲避免重複,這裏不再贅述。
可以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可以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簡稱“DSP”)、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ASIC”)、現成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簡稱“FPGA”)或者其他可編程邏輯器件、分立門或者晶體管邏輯器件、分立硬體組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框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爲硬體譯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譯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塊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塊可以位於隨機存儲器,閃存、唯讀存儲器,可編程唯讀存儲器或者電子抹除式可編程存儲器、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存儲介質中。該存儲介質位於存儲器,處理器讀取存儲器中的信息,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可以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存儲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儲器或非易失性存儲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儲器兩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唯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簡稱“ROM”)、可編程唯讀存儲器(programmable ROM,簡稱“PROM”)、抹除式可編程唯讀存儲器(erasable PROM,簡稱“EPROM”)、電抹除式可編程唯讀存儲器(electrically EPROM,簡稱“EEPROM”)或閃存。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緩存。通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tatic RAM,簡稱“S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ynamic RAM,簡稱“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ynchronous DRAM,簡稱“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簡稱“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enhanced SDRAM,簡稱“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ynchlink DRAM,簡稱“SLDRAM”)和直接內存總線隨機存取存儲器(direct rambus RAM,簡稱“DR RAM”)。應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存儲器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存儲器。
另外,本文中術語“系統”和“網絡”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換使用。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後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係。
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與A相應的B”表示B與A相關聯,根據A可以確定B。但還應理解,根據A確定B並不意味著僅僅根據A確定B,還可以根據A和/或其它信息確定B。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計算機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决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爲超出本發明的範圍。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爲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爲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爲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爲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爲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SB硬碟、移動硬碟、唯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簡稱“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爲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爲准。
10‧‧‧終端設備
20‧‧‧網絡設備
S210、S220、S230、S231、S232、S241、S242、S243、S244、S251、S252、S261、S262‧‧‧步驟
600‧‧‧終端設備
601‧‧‧確定模塊
602‧‧‧檢測模塊
603‧‧‧傳輸模塊
700‧‧‧終端設備
710‧‧‧處理器
720‧‧‧收發信機
721‧‧‧接收器
722‧‧‧發送器
730‧‧‧存儲器
740‧‧‧總線
800‧‧‧系統芯片
801‧‧‧輸入介面
802‧‧‧輸出介面
803‧‧‧處理器
804‧‧‧存儲器
805‧‧‧總線
900‧‧‧網絡設備
901‧‧‧確定模塊
902‧‧‧傳輸模塊
1000‧‧‧網路設備
1010‧‧‧處理器
1020‧‧‧收發信機
1021‧‧‧接收器
1022‧‧‧發送器
1030‧‧‧存儲器
1040‧‧‧總線
1100‧‧‧系統芯片
1101‧‧‧輸入介面
1102‧‧‧輸出介面
1103‧‧‧處理器
1104‧‧‧存儲器
1105‧‧‧總線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應用場景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傳輸數據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結構框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結構框圖。
圖8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芯片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絡設備的結構框圖。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網絡設備的結構框圖。
圖11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芯片的示意性結構圖。
10‧‧‧終端設備
20‧‧‧網絡設備
S210、S220、S230、S240、S251、S261‧‧‧步驟

Claims (48)

  1. 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其中,包括: 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以及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檢測到的所述DCI,檢測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或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數據。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從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的信息;以及 所述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信息,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檢測與所述終端設備對應的目標信號或目標信道;以及 所述終端設備將對所述目標信號或所述目標信道檢測成功時採用的基礎參數集確定爲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DCI,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DCI,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所述DCI的DCI格式;以及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DCI格式,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所述DCI的DCI格式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所述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或逆傅立葉變換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12. 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其中,包括: 網絡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 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以及 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DCI,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數據或者接收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網絡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包括: 所述網絡設備從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網絡設備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絡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的信息。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DCI,包括: 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向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DCI,包括: 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所述DCI的DCI格式;以及 所述網絡設備根據所述DCI格式,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網絡設備確定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以及 所述網絡設備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對應關係。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所述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或逆傅立葉變換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22. 一種終端設備,其中,包括: 一確定模塊,用於確定用於傳輸一數據的一基礎參數集; 一檢測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檢測一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以及 一傳輸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檢測模塊檢測到的所述DCI,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或向所述網絡設備發送所述數據。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於: 從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在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之前,所述傳輸模塊還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的信息;以及 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傳輸模塊接收的所述配置信息,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於: 根據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檢測與所述終端設備對應的目標信號或目標信道;以及 確定與所述目標信號或所述目標信道對應的基礎參數集爲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檢測模塊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檢測模塊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所述DCI的DCI格式;以及 根據所述DCI格式,檢測網絡設備發送的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在所述檢測模塊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用於檢測所述DCI的DCI格式之前,所述傳輸模塊還用於: 接收所述網絡設備發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
  2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所述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3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終端設備,其中,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或逆傅立葉變換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33. 一種網絡設備,其中,所述網絡設備包括: 一確定模塊,用於確定用於傳輸一數據的一基礎參數集; 一傳輸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向一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以及 根據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和所述傳輸模塊發送的所述DCI,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數據或者接收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數據。
  3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所述確定模塊具體用於: 從預定義的多個基礎參數集中,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
  3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在所述確定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基礎參數集之後,所述傳輸模塊還用於: 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用於傳輸所述數據的所述基礎參數集的信息。
  3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所述傳輸模塊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中的至少一個參數,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3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所述傳輸模塊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基礎參數集,以及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對應關係,確定所述DCI的DCI格式;以及 根據所述DCI格式,向所述終端設備傳輸用於調度所述數據的所述DCI。
  3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所述確定模塊還用於: 確定基礎參數集與DCI格式的所述對應關係;以及 所述傳輸模塊還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對應關係。
  3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控制信息長度不同,和/或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的DCI格式指示位指示的信息不同。
  4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如果不同的DCI格式對應的基礎參數集不同,且所述不同的DCI格式包括相同的控制信息域,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所占的比特數不同,和/或所述相同的控制信息域在所述不同的DCI格式中指示的內容不同。
  4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用於指示物理資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確認/非確認ACK/NACK反饋時序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跳頻配置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調製編碼方式MCS的控制信息域、用於指示子幀結構的控制信息域、以及用於指示解調參考信號DMRS配置的控制信息域。
  4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的網絡設備,其中,所述基礎參數集包括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種: 子載波間隔、特定帶寬下的子載波數目、物理資源塊PRB中的子載波數、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長度、用於生成OFDM信號的傅立葉變換或逆傅立葉變換的點數、傳輸時間間隔TTI中的OFDM符號數、特定時間長度內包含的TTI的個數和信號前綴的長度。
  43. 一種終端設備,包括: 一存儲器;以及 一處理器,用於執行存儲器中存儲的指令以使得一網絡設備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44. 一種網絡設備,包括: 一存儲器;以及 一處理器,用於執行存儲器中存儲的指令以使得一網絡設備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2至21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45. 一種計算器程式產品,包括一具有在其上存儲的指令集合的計算器可讀介質,所述指令集合可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當該指令集合被執行時,使得該計算器程式產品可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46. 一種計算器程式產品,包括一具有在其上存儲的指令集合的計算器可讀介質,所述指令集合可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當該指令集合被執行時,使得該計算器程式產品可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2至21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47. 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介質存儲有程式,所述程式用於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48. 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介質存儲有程式,所述程式用於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2至21項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
TW106121766A 2016-07-12 2017-06-29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網絡設備、計算器程式產品及計算機可讀介質 TWI802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89832 WO2018010102A1 (zh) 2016-07-12 2016-07-12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PCT/CN2016/089832 2016-07-12
??PCT/CN2016/089832 2016-07-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3382A true TW201803382A (zh) 2018-01-16
TWI802543B TWI802543B (zh) 2023-05-21

Family

ID=60951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1766A TWI802543B (zh) 2016-07-12 2017-06-29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網絡設備、計算器程式產品及計算機可讀介質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856283B2 (zh)
EP (2) EP3442292B1 (zh)
JP (1) JP6808758B2 (zh)
KR (1) KR20190028372A (zh)
CN (2) CN109156018B (zh)
TW (1) TWI802543B (zh)
WO (1) WO20180101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56283B2 (en) 2016-07-12 2020-12-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935814B (zh) * 2016-07-18 202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
CN106231677B (zh) * 2016-07-29 2020-01-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基站
CN107733829B (zh) * 2016-08-12 2021-1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检测同步信号的方法、设备
KR102123233B1 (ko) 2016-09-01 2020-06-1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 액세스 망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6454901A (zh) * 2016-11-04 2017-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8206731A (zh) * 2016-12-16 2018-06-2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ck/nack报告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WO2019032653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NARROWBAND INTERNET CONTROL COMMAND CHANNEL COMMUNICATION WITHOUT LICENSE
CN109495224B (zh) * 2017-09-11 2021-04-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6200A (zh) 2018-02-13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过程中获知资源单元数量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US10941997B2 (en) * 2018-08-06 2021-03-09 James R. Trimble Corner shot firearm
CN111867066B (zh) * 2019-04-30 2023-04-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指示和确定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US11510087B2 (en) * 2020-11-06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fferential measurement reporting based on a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WO2023122912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1398B2 (en) 2006-08-21 2011-02-01 Agere Systems Inc. FFT numerology for an OFDM transmission system
DE112010004038T5 (de) 2009-10-16 2012-09-20 Kesumo, Llc Fussbetätigter Controller
CN101714892B (zh) * 2009-11-02 2014-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778449B (zh) 2010-01-08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2238621B (zh) 2010-04-29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公共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77713B (zh) * 2010-08-12 2014-03-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868480B (zh) * 2011-07-07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的检测、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3139844B (zh) 2011-11-22 2016-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解析方法及终端
JP6162823B2 (ja) * 2013-01-11 2017-07-12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適応変調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191195B (zh) * 2013-01-21 2019-03-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动态传输参数的通信的方法和布置
CN103139644B (zh) 2013-01-31 2016-01-20 南通同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序列号匹配的方法和数字电视终端
CN103974430B (zh) * 2013-02-06 2017-06-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113924B (zh) * 2013-04-17 2019-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子帧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DE102013220828A1 (de) 2013-04-18 2014-10-23 Mediatek Inc. Verfahren zum Durchführen einer Zeitmessung zur Positionsberechnung eines elektronischen Geräts mit Hilfe einer einzelnen Anfrage, die an mehrere Partnergeräte geschickt wird, und eine dazugehörige Vorrichtung
CN104144513A (zh) 2013-05-10 2014-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子帧调度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JP6423524B2 (ja) * 2014-05-30 2018-11-14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送信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JP6789211B2 (ja) 2014-09-08 2020-11-25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異なる送信時間間隔(tti)持続時間により動作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578608B (zh) 2015-12-23 2019-03-08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US11089579B2 (en) * 2016-01-13 2021-08-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services in advanced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637667B1 (en) * 2016-02-05 2021-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97125A1 (en) * 2016-05-11 2017-11-16 Convida Wireless, Llc New radio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US10560718B2 (en) 2016-05-13 2020-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rge candidates for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 for video coding
TWI660611B (zh) * 2016-05-13 2019-05-2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配置用於ofdm系統的統一和擴展的訊框結構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US10856283B2 (en) 2016-07-12 2020-12-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6578608A (zh) 2016-11-30 2017-04-26 都安瑶族自治县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产蛋鸡饲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6018A (zh) 2019-01-04
US20210029681A1 (en) 2021-01-28
EP3934356B1 (en) 2023-09-27
CN112187410A (zh) 2021-01-05
JP2019526949A (ja) 2019-09-19
US10856283B2 (en) 2020-12-01
EP3442292B1 (en) 2021-09-01
US20190159178A1 (en) 2019-05-23
TWI802543B (zh) 2023-05-21
WO2018010102A1 (zh) 2018-01-18
EP3442292A1 (en) 2019-02-13
EP3934356A1 (en) 2022-01-05
EP3442292A4 (en) 2019-04-03
CN109156018B (zh) 2020-11-03
CN112187410B (zh) 2022-05-20
KR20190028372A (ko) 2019-03-18
JP6808758B2 (ja) 2021-01-06
US11483820B2 (en)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2543B (zh) 傳輸數據的方法、終端設備、網絡設備、計算器程式產品及計算機可讀介質
TWI737756B (zh) 傳輸數據的方法及裝置
CN111263353B (zh) 空口能力交换的系统和方法
TWI772312B (zh) 基於無線網絡的通信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TWI822665B (zh) 傳輸方法和裝置
US11356983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7197586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TW201803385A (zh) 傳輸數據的方法和終端設備
TW201804749A (zh) 傳輸信號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絡設備
WO2018072180A1 (zh)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