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0106A - 新穎之抗upk1b抗體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穎之抗upk1b抗體及使用方法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0106A
TW201800106A TW105142811A TW105142811A TW201800106A TW 201800106 A TW201800106 A TW 201800106A TW 105142811 A TW105142811 A TW 105142811A TW 105142811 A TW105142811 A TW 105142811A TW 201800106 A TW201800106 A TW 2018001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seq
cancer
antibodies
upk1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2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利斯坦 麥克奈
莎拉 馮
偉德 安德森
馬利安 聖塔奎達
山謬爾 A 威廉斯
照 黃
厄爾 金
大衛 寇羅
羅伯 A 史杜爾
Original Assignee
艾伯維史坦森特瑞斯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艾伯維史坦森特瑞斯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艾伯維史坦森特瑞斯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0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010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01Drug-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defined by the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61K47/6803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01Drug-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defined by the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61K47/6803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 A61K47/68031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the drug being an aurista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01Drug-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defined by the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61K47/6803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 A61K47/68035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the drug being a pyrrolobenzodiazep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3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 A61K47/684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receptor, a cell surface antigen or a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9/00Preparations for testing in vivo
    • A61K49/001Preparation for luminescence or biological staining
    • A61K49/0013Luminescence
    • A61K49/0017Fluorescence in vivo
    • A61K49/005Fluorescence in vivo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molecule carrying the fluorescent agent
    • A61K49/0058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74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cancer
    • G01N33/57407Specifically defined cancers
    • G01N33/57438Specifically defined cancers of liver, pancreas or kidne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4Identification of a linear epitope shorter than 20 amino acid residues or of a conformational epitope defined by amino acid resid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7Internalization into the cel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yc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新穎之抗UPK1B抗體及抗體藥結合物,以及使用此類抗UPK1B抗體及抗體藥結合物治療癌症之方法。

Description

新穎之抗UPK1B抗體及使用方法
本申請案大體上係關於新穎的抗UPK1B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及包含其之組合物,包括抗體藥物結合物,其用於治療、診斷或預防癌症及其任何復發或轉移。本發明之所選實施例提供此類抗UPK1B抗體或抗體藥物結合物之用途,其用於治療癌症,包含降低致瘤細胞出現頻率。
幹細胞及祖細胞之分化及增殖為正常進行之過程,其協同起作用以支持器官形成期間的組織生長、細胞修復及細胞置換。系統經緊密調節以確保僅根據生物體之需要而產生適當信號。細胞增殖及分化通常僅在損傷或死亡細胞置換需要時或生長需要時發生。然而,多種因素可觸發此等過程發生中斷,包括各種信號傳導化學物質之豐度不足或過度、微環境發生變化、基因突變或其組合。正常細胞增殖及/或分化發生中斷可引起各種病症,包括增生性疾病,諸如癌症。 癌症的習知治療性治療包括化學療法、放射線療法及免疫療法。通常此等治療為無效的且手術切除不能提供可行的臨床替代方案。當前護理標準之侷限性尤其明顯地存在於患者經歷第一線療法且隨後復發的情況中。在此類情況下,頻繁產生難治性腫瘤,此等腫瘤通常具侵襲性及不可治癒性。許多腫瘤的總體存活率多年保持基本上不變,此至少部分地歸因於現有療法預防復發、腫瘤復發及轉移的失敗。因此仍非常需要針對增生性病症研發更具靶向性且更強效的療法。本發明解決了此類需要。
在廣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經分離之抗體,及相應的抗體藥物或診斷結合物(ADC),或其組合物,其特異性結合於人類UPK1B決定子。在某些實施例中,UPK1B決定子為表現於腫瘤細胞上之UPK1B蛋白質,而在其他實施例中,UPK1B決定子表現於腫瘤起始細胞上。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結合於UPK1B蛋白質且與結合於人類UPK1B蛋白質上之抗原決定基的抗體競爭結合。 在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抗體,其包含結合於表現具有SEQ ID NO:1之人類UPK1B之細胞的經分離之抗體或與其競爭結合,其中該經分離之抗體包含:(1) SEQ ID NO:21之輕鏈可變區(VL)及SEQ ID NO:23之重鏈可變區(VH);或(2) SEQ ID NO:25之VL及SEQ ID NO:27之VH;或(3) SEQ ID NO:29之VL及SEQ ID NO:31之VH;或(4) SEQ ID NO:33之VL及SEQ ID NO:35之VH;或(5) SEQ ID NO:37之VL及SEQ ID NO:39之VH;或(6) SEQ ID NO:41之VL及SEQ ID NO:43之VH;或(7) SEQ ID NO:45之VL及SEQ ID NO:47之VH;或(8) SEQ ID NO:49之VL及SEQ ID NO:51之VH;或(9) SEQ ID NO:53之VL及SEQ ID NO:55之VH;或(10) SEQ ID NO:57之VL及SEQ ID NO:59之VH;或(11) SEQ ID NO:61之VL及SEQ ID NO:63之VH;或(12) SEQ ID NO:65之VL及SEQ ID NO:67之VH;或(13) SEQ ID NO:69之VL及SEQ ID NO:71之VH;或(14) SEQ ID NO:73之VL及SEQ ID NO:75之VH;或(15) SEQ ID NO:77之VL及SEQ ID NO:79之VH;或(16) SEQ ID NO:81之VL及SEQ ID NO:83之VH;或(17) SEQ ID NO:85之VL及SEQ ID NO:87之VH;或(18) SEQ ID NO:89之VL及SEQ ID NO:91之VH。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包含抗體,其結合於包含輕鏈可變區及重鏈可變區之UPK1B,其中該輕鏈可變區具有如SEQ ID NO: 21、SEQ ID NO:25、SEQ ID NO:29、SEQ ID NO:33、SEQ ID NO:37、SEQ ID NO:41、SEQ ID NO:45、SEQ ID NO:49、SEQ ID NO:53、SEQ ID NO:57、SEQ ID NO:61、SEQ ID NO:65、SEQ ID NO:69、SEQ ID NO:73、SEQ ID NO:77、SEQ ID NO:81、SEQ ID NO:85或SEQ ID NO:89所闡述之輕鏈可變區之三個CDR;且該重鏈可變區具有如SEQ ID NO:23、SEQ ID NO:27、SEQ ID NO:31、SEQ ID NO:35、SEQ ID NO:39、SEQ ID NO:43、SEQ ID NO:47、SEQ ID NO:51、SEQ ID NO:55、SEQ ID NO:59、SEQ ID NO:63、SEQ ID NO:67、SEQ ID NO:71、SEQ ID NO:75、SEQ ID NO:79、SEQ ID NO:83、SEQ ID NO:87或SEQ ID NO:91所闡述之重鏈可變區之三個CDR。 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包含人類化抗體,其具有包含SEQ ID NO:101之VL及包含SEQ ID NO:103之VH或具有包含SEQ ID NO:105之VL及包含SEQ ID NO:107之VH。在某些實施例中,此等人類化抗體將包含位點特異性抗體。 在其他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將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人類化抗體:hSC115.9 (SEQ ID NO:110及111)、hSC115.9ss1 (SEQ ID NO:110及112)、hSC115.18 (SEQ ID NO:113及114)及hSC115.18ss1 (SEQ ID NO:113及115)。 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抗體包含嵌合、CDR移植、人類化或人類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在本發明之其他態樣中,較佳包含前述序列之全部或一部分的抗體為內化抗體。在其他實施例中,抗體將包含位點特異性抗體。在其他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合併有任一種前述抗體的抗體藥物結合物。 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包含編碼本發明之抗UPK1B抗體或其片段的核酸。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載體,其包含上述核酸中之一或多者,或宿主細胞,其包含該等核酸或載體。 如上文所提及,本發明進一步提供抗UPK1B抗體藥物結合物,其中如本文所揭示的抗體與負載藥物結合。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包含免疫上優先締合或結合於hUPK1B的ADC。本發明的相容性抗UPK1B抗體藥物結合物(ADC)通常可包含下式: Ab-[L-D]n,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a) Ab包含抗UPK1B抗體; b) L包含視情況選用之連接子; c) D包含藥物;及 d) n為約1至約20之整數。 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之ADC包含抗UPK1B抗體,諸如上述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ADC包含細胞毒性化合物,其選自放射性同位素、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s)、吡咯并苯并二氮呯(pyrrolobenzodiazepines)、苯并二氮呯衍生物、奧瑞他汀(auristatins)、海兔毒素(dolastatins)、倍癌黴素(duocarmycins)、類美登素(maytansinoids)或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治療部分體。 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可通常包含下式: Ab-[L-D]n,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a) Ab包含抗UPK1B抗體; b) L包含視情況選用之連接子; c) D包含奧瑞他汀;及 n為約1至約20之整數。 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通常可包含下式: Ab-[L-D]n,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a) Ab包含抗UPK1B抗體; b) L包含視情況選用之連接子; c) D包含海兔毒素;及 n為約1至約20之整數。 進一步提供包含如本文所揭示之抗UPK1B ADC的醫藥組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大於約50%、大於約60%、大於約70%、大於約80%、大於約90%或甚至大於約95%之所選擇的藥物抗體比率(DAR)。在一些實施例中,所選擇的DAR將是兩個,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所選擇的DAR將是四個並且在其他具體實例中,所選擇的DAR將是六個且在其他實施例中,所選擇的DAR將是八個。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為一種治療癌症的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的個體投與醫藥組合物,諸如本文中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在某些態樣中,癌症包含惡性血液病,諸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或彌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瘤。在其他態樣中,個體罹患實體腫瘤。就此類實施例而言,癌症較佳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腎上腺癌症、肝癌、腎癌、膀胱癌、乳癌、胃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癌、食道癌、結腸直腸癌、前列腺癌、胰臟癌、肺癌(小細胞與非小細胞)、甲狀腺癌、間皮瘤及神經膠母細胞瘤。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胰臟癌、膀胱癌、頭頸癌、非小細胞肺癌、卵巢癌、胃癌、子宮癌或子宮內膜癌。在一些態樣中,個體患有胰臟癌。在其他態樣中,個體患有膀胱癌。此外,在所選實施例中,治療上述癌症的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除本發明之抗UPK1B ADC以外的至少一種其他治療部分體。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一種減少腫瘤細胞群中之腫瘤起始細胞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使腫瘤起始細胞群與如本文中所描述之ADC接觸(例如活體外或活體內),藉此降低腫瘤起始細胞之出現頻率。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包含一種向細胞遞送細胞毒素之方法,其包含使細胞與任一種上述ADC接觸。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包含一種檢測、診斷或監測個體中之癌症(例如肺癌或血液科惡性疾病)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使腫瘤細胞與UPK1B偵測劑接觸(例如活體外或活體內)及偵測UPK1B藥劑與腫瘤細胞之結合的步驟。在所選實施例中,偵測劑應包含抗UPK1B抗體或與UPK1B基因型決定子結合的核酸探針。在相關實施例中,診斷方法將包含免疫組織化學(IHC)或原位雜交(ISH)。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此類藥劑視情況可經如下文所揭示的效應子、標記物或報導子標記或與其結合且使用多種標準技術(例如MRI、CAT掃描、PET掃描等)中的任一種進行偵測。 在類似情況下,本發明亦提供適用於診斷、監測或治療UPK1B相關病症(諸如癌症)的套組或裝置及相關方法。為此目的,本發明較佳提供一種適用於偵測、診斷或治療UPK1B相關病症的製品,其包含含有UPK1B ADC及使用該UPK1B ADC治療、監測或診斷UPK1B相關病症之說明材料的容器,或提供針對其的給藥方案。在所選實施例中,裝置及相關方法將包含接觸至少一個循環腫瘤細胞的步驟。在其他實施例中,所揭示之套組將包含說明書、標籤、插頁、閱讀器或其類似物,其指示套組或裝置係用於診斷、監測或治療UPK1B相關癌症或針對其提供給藥方案。 前文為概述且因此必然含有細節的簡化、概括及省略;因此,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概述僅具說明性且不希望以任何方式進行限制。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組合物及/或裝置及/或其他標的物的其他態樣、特徵及優勢將在本文所闡述之教示內容中變得顯而易見。提供概述以按簡化形式引入構思之選擇,該等構思進一步描述於以下詳細說明中。
交叉參考之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15年12月22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270,993號及2016年12月5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430,191號之權利,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序列表 本申請案含有序列表,該序列表已以ASCII格式經由EFS網提交且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於2016年12月5日創建之該ASCII複本名為S69697_1360TW_sc11501TW_ST25.txt且大小為104 KB (107,102個位元組)。 本發明可以許多不同形式實施。本文中揭示本發明之非限制性、說明性實施例,其舉例說明本發明原理。本文所用之任何章節標題僅出於組織目的且不應理解為限制所述標的物。出於本發明之目的,所有鑑別之序列寄存編號可發現於NCBI參考序列(RefSeq)資料庫及/或NCBI GenBank® 歸檔序列資料庫中,除非另外說明。 已驚人地發現,UPK1B表現型決定子在臨床上與各種增生性病症(包括贅瘤形成)相關,且UPK1B蛋白質及其變異體或同功異型物提供可用於治療相關疾病的適用腫瘤標記物。在此方面,本發明提供抗體藥物結合物,其包含經工程改造之抗UPK1B抗體靶向劑及細胞毒性負載藥物。如下文更詳細地論述及隨附實例中所闡述,所揭示之抗UPK1B ADC尤其有效地消除致瘤細胞,且因此適用於治療及預防某些增生性病症或其進展或復發。此外,所揭示之ADC組合物可呈現相對較高的DAR=2%及出人意料的穩定性,與包含相同組分的習知ADC組合物相比,其可提供改良的治療指數。 此外,已發現,UPK1B標記物或決定子(諸如細胞表面UPK1B蛋白質)在治療上與癌症幹細胞(亦稱為腫瘤永生化細胞)結合且可有效地用於消除癌症幹細胞或使其沉默。經由使用如本文所揭示之抗UPK1B結合物選擇性地減少或消除癌症幹細胞的能力的驚人之處在於此類細胞已知對於許多習知治療通常具有耐受性。亦即,傳統的以及較新的靶向治療方法之有效性通常由於能夠使腫瘤生長不朽化,甚至在面對此等不同治療方法時仍能夠使腫瘤生長不朽化的抗性癌症幹細胞之存在及/或出現而受到限制。此外,與癌症幹細胞相關之決定子通常使得治療目標不佳,此係歸因於低表現或不一致的表現,無法保持與致瘤細胞結合或無法在細胞表面呈現。與先前技術之教示形成鮮明對比,本發明所揭示之ADC及方法可有效地克服此固有抗性且特異性地消除、消耗、沉默或促進此類癌症幹細胞之分化,藉此抵消其維持或再誘導潛在腫瘤生長之能力。 因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UPK1B結合物(諸如本文中所揭示之結合物)可有利地用於治療及/或預防所選增生性(例如贅生性)病症或其進展或復發。應瞭解,雖然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將在下文展開廣泛論述,尤其在特定的結構域或區域或抗原決定基方面或在包含神經內分泌特徵之癌症幹細胞或腫瘤及其與所揭示之抗體藥物結合物相互作用的背景下展開廣泛論述,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發明之範疇不受此類例示性實施例限制。實情為,本發明的最廣闊實施例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廣泛地且明確地關於抗UPK1B抗體及結合物,包括本文揭示的彼等物,及其用於治療及/或預防多種UPK1B相關或介導性病症(包括贅生性或細胞增殖性病症)的用途,不論任何特定的作用機制或特異性靶向的腫瘤、細胞或分子組分。 I.UPK1B 生理學 四跨膜蛋白(TM4SF)家族,如名稱表明,由含有四個跨膜(4TM)螺旋之蛋白質組成。在人類中,33個基因編碼此家族之蛋白質(Hemler, 2014;PMID:24505619)。通常,四跨膜蛋白與其他4TM蛋白質(例如緊密連接蛋白)之區別在於四跨膜蛋白具有細胞內胺基及羧基尾部(預測其較短),且第二細胞外環大於第一細胞外環(Zoller, 2009;PMID:19078974)。有趣的是,四跨膜蛋白家族成員之間的保守性在TM結構域本身中最高,細胞外環中具有更寬的序列分異度。四跨膜蛋白可見於細胞內之多種細胞膜中,包括質膜,但通常未充分理解此等蛋白質之功能。已知四跨膜蛋白可與細胞膜蛋白質及其他四跨膜蛋白結合以形成富含四跨膜蛋白之微結構域,亦稱為四跨膜蛋白網狀物。在此等微結構域內,四跨膜蛋白可促進多種細胞過程,包括(但不限於)藉由細胞黏著、遷移、信號傳導、對病毒(包括癌症致病病毒)之容受性、侵襲及細胞-細胞融合(Hemler, 2014)。多種四跨膜蛋白在此等過程中之每一者中或在瘤形成及癌症進展中之特異性作用尚不明確。 Uroplakin-1B (UPK1B;亦稱為TSPAN20或UPIb)為四跨膜蛋白家族之成員。UPK1B蛋白質之代表性直系同源物包括(但不限於)人類(NP_006952)、黑猩猩(XP_526274)、小鼠(NP_849255)、大鼠(NP_001019424)及恆河猴(XP_001108219)。在人類中,編碼UPK1B之基因由跨越約31 kBp之8個外顯子組成且定位於染色體3q13.32上。基因座之轉錄產生一個已知的2060轉錄物(NM_006952),但已報導此基因之替代性聚腺苷酸化位點。接著,轉錄物轉譯成260個胺基酸型蛋白質(NP_008883),其以共轉譯方式插入細胞膜中。圖1A描繪人類UPK1B蛋白質之主要胺基酸序列,其中以粗體小寫字母字體展示四個跨膜結構域,以大寫字母字體展示細胞外結構域,且以標準小寫字母字體展示短細胞內結構域。圖1B提供人類UPK1B蛋白質之拓撲之示意性說明。 哺乳動物中泌尿道之上皮內層(尿道上皮)由若干個層組成:基細胞層、中間層及頂端層。細胞之頂端層由大型六角細胞(稱為傘細胞)形成,其藉由緊密接合而緊密互連且由結晶斑覆蓋。此等斑塊產生超微結構特徵,其由於其橫截面外觀而被稱為不對稱單元膜(AUM),其中斑塊之外層之厚度為內部頁狀結構之約兩倍。厚外層由結晶蛋白質之二維陣列組成,其中UPK1B為一種組分(Wu等人, 1990;PMID:229070;Yu等人, 1990;PMID:1697295)。在這一位置中,認為UPK1B調節膜滲透率、幫助控制來自膀胱腔之分子返回血流中之細胞間通量及參與增強及穩定尿道上皮頂端表面之過程,避免細胞膜在膀胱膨脹期間破裂。UPK1B可與其他尿溶蛋白(尤其UPK3A及UPK3B)形成雜二聚體;後兩種蛋白質各自似乎需要UPK1B之伴隨蛋白功能以在生物合成期間逃出內質網,而UPK1B蛋白質可在異位過表現時「自行輸出」(Tu等人2002;PMID:12475947)。亦在泌尿外來體中偵測到UPK1B (Gonzales等人, PMID:19056867)。 II.癌症幹細胞 根據本發明模型,腫瘤包含非致瘤細胞及致瘤細胞。非致瘤細胞不具有自更新的能力且不能可再現地形成腫瘤,即使以過量的細胞數目移植至免疫功能不全小鼠中亦如此。致瘤細胞(在本文中亦稱為「腫瘤起始細胞」(TIC),通常占腫瘤細胞群中0.01-10%的分率)具有形成腫瘤的能力。對於造血性惡性病而言,TIC可非常稀少,在1:104 至1:107 範圍內,尤其在急性骨髓惡性病(AML)中;或者非常豐富,例如在B細胞系的淋巴瘤中。致瘤細胞涵蓋腫瘤永生化細胞(TPC)(可互換地稱為癌症幹細胞(CSC))及腫瘤祖細胞(TProg)。 CSC,如支持正常組織中之細胞層次的正常幹細胞,能夠無限地自行複製,同時維持多譜系分化的能力。在此方面,CSC能夠產生致瘤後代與非致瘤後代且能夠完整地再現親代腫瘤之非均質細胞組成,如根據少數的經分離之CSC連續分離及移植至免疫功能不全小鼠中所證明。證據表明除非此等「種子細胞」被消除,否則腫瘤轉移或復發的可能性大得多,導致疾病復發及最終進展。 TProgs (如CSC)具有促進初始移植物中之腫瘤生長的能力。然而,不同於CSC,其不能再現親代腫瘤之細胞非均質性且在隨後移植中再起始腫瘤發生時不太有效,因為TProgs通常僅能夠發生有限次數的細胞分裂,如少數的高度純化TProg連續移植至免疫功能不全小鼠中所證明。TProgs可進一步分成早期TProgs及晚期TProgs,此可根據表現型(例如細胞表面標記物)及其再現腫瘤細胞架構的不同能力來區分。儘管都不能使腫瘤再現達到與CSC相同的程度,但早期TProgs再現親代腫瘤特徵的能力大於晚期TProgs。儘管存在前述不同,但已證實,一些TProg群體可在罕見的情形下獲得通常歸因於CSC之自我更新能力且自身可變成CSC。 相比於以下各者,CSC呈現較高致瘤性且往往相對較為靜息:(i) TProg (早期TProg及晚期TProg);及(ii)非致瘤細胞,諸如終末分化腫瘤細胞及腫瘤浸潤性細胞,例如纖維母細胞/基質、內皮及造血細胞,其可來源於CSC且通常包含腫瘤塊。由於習知療法及方案大部分設計成使腫瘤塊消退及攻擊快速增殖性細胞,因此CSC對習知療法及方案的耐藥性大於更快速增殖的TProg及其他塊體腫瘤細胞群體,諸如非致瘤細胞。可使CSC對習知療法產生相對耐化學性的其他特徵為多重耐藥性轉運蛋白之表現增強、DNA修復機制及抗細胞凋亡基因表現的增強。此類CSC特性已牽涉旨在使患有晚期贅瘤之患者中產生持續反應之標準治療方案的失敗,原因在於標準化學療法不能有效地靶向實際上促進持續腫瘤生長及復發的CSC。 已意外發現,UPK1B表現與各種致瘤細胞亞群相關,此方式使得其對治療敏感,如本文所闡述。本發明提供抗UPK1B抗體,其可尤其適用於靶向致瘤細胞且可用於沉默、致敏、中和、降低頻率、阻斷、廢止、干擾、減少、阻礙、限制、控制、消耗、緩和、介導、減輕、再程式化、消除、殺死或以其他方式抑制(統稱為「抑制」)致瘤細胞,藉此促進增生性病症(例如癌症)之治療、管理及/或預防。有利的是,本發明的抗UPK1B抗體可經選擇以使得其在投與個體後較佳降低致瘤細胞頻率或致瘤性,與UPK1B決定子之形式(例如表現型或基因型)無關。致瘤細胞頻率的降低可作為以下結果而發生:(i)抑制或根除致瘤細胞;(ii)控制致瘤細胞的生長、擴增或復發;(iii)中斷致瘤細胞的起始、繁殖、維持或增殖;或(iv)以其他方式阻礙致瘤細胞的存活、再生及/或轉移。在一些實施例中,致瘤細胞的抑制可作為一或多種生理學路徑變化的結果而發生。路徑的變化,不論致瘤細胞的抑制或排除、其潛在性的修飾(例如誘導性分化或小生境中斷)或以其他方式干擾致瘤細胞影響腫瘤環境或其他細胞的能力,均允許藉由抑制腫瘤發生、腫瘤維持及/或轉移及復發而使UPK1B相關病症得到更有效的治療。此外應瞭解,所揭示之抗體的相同特徵使得其在治療已證明對標準治療方案具耐藥性或難治性的復發性腫瘤時特別有效。 可用於評估致瘤細胞頻率降低的方法包括(但不限於)細胞學或免疫組織化學分析,較佳為活體外或活體內限制稀釋法分析(Dylla等人, 2008, PMID: PMC2413402及Hoey等人, 2009, PMID: 19664991)。 活體外限制稀釋法分析可藉由在促進群落形成之固體培養基上培養經分級分離或未經分級分離之腫瘤細胞(例如分別來自經處理之腫瘤及未處理之腫瘤)且對生長的群落計數及表徵來進行。或者,腫瘤細胞可在含有液體培養基之孔盤上連續稀釋且各孔可在接種之後的任何時間,但較佳為接種之後超過10天,根據對群落形成呈陽性或陰性來評分。 活體內限制稀釋法如下進行:將來自未處理對照物或來自暴露於所選治療劑之腫瘤的腫瘤細胞經連續稀釋而移植於免疫功能不全小鼠中且隨後根據對腫瘤形成呈陽性或陰性來對各小鼠評分。評分可在所植入腫瘤可偵測的任何時間進行,但較佳在移植之後的60天或更多天進行。測定致瘤細胞頻率之限制稀釋法實驗的結果分析較佳使用泊松分佈統計學(Poisson distribution statistics)進行或評估預定義之決定性事件的頻率,諸如活體內產生或不產生腫瘤的能力(Fazekas等人, 1982, PMID: 7040548)。 亦可使用流式細胞測量術及免疫組織化學測定致瘤細胞出現頻率。兩種技術皆使用一或多種抗體或試劑結合此項技術中所識別之已知可富集致瘤細胞的細胞表面蛋白質或標記物(參見WO 2012/031280)。如此項技術中所知,亦可使用流式細胞測量術(例如螢光活化細胞分選(FACS))表徵、分離、純化、富集或分選各種細胞群,包括致瘤細胞。流式細胞術係藉由傳遞其中懸浮有混合細胞群之液流通過能夠每秒量測多達數千粒子之物理學及/或化學特徵的電子偵測裝置來量測致瘤細胞含量。免疫組織化學提供其他資訊,因為其使得能夠藉由用結合於致瘤細胞標記物之經標記之抗體或試劑染色組織樣品來現場觀測致瘤細胞(例如在組織切片中)。 因此,本發明抗體可經由諸如流式細胞測量術、磁性活化細胞分選(MACS)、雷射介導性切片或FACS之方法而適用於鑑別、表徵、監測、分離、切片或富集致瘤細胞群或亞群。FACS為用於根據特定細胞表面標記物、以超過99.5%純度分離細胞亞群的可靠方法。用於表徵及操作致瘤細胞(包括CSC)之其他相容技術可見於例如U.S.P.N. 12/686,359、12/669,136及12/757,649中。 已與CSC群相關且已用於分離或表徵CSC的標記物列舉如下:ABCA1、ABCA3、ABCB5、ABCG2、ADAM9、ADCY9、ADORA2A、ALDH、AFP、AXIN1、B7H3、BCL9、Bmi-1、BMP-4、C20orf52、C4.4A、羧肽酶M、CAV1、CAV2、CD105、CD117、CD123、CD133、CD14、CD16、CD166、CD16a、CD16b、CD2、CD20、CD24、CD29、CD3、CD31、CD324、CD325、CD33、CD34、CD38、CD44、CD45、CD46、CD49b、CD49f、CD56、CD64、CD74、CD9、CD90、CD96、CEACAM6、CELSR1、CLEC12A、CPD、CRIM1、CX3CL1、CXCR4、DAF、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easyh1、easyh2、EDG3、EGFR、ENPP1、EPCAM、EPHA1、EPHA2、FLJ10052、FLVCR、FZD1、FZD10、FZD2、FZD3、FZD4、FZD6、FZD7、FZD8、FZD9、GD2、GJA1、GLI1、GLI2、GPNMB、GPR54、GPRC5B、HAVCR2、IL1R1、IL1RAP、JAM3、Lgr5、Lgr6、LRP3、LY6E、MCP、mf2、mllt3、MPZL1、MUC1、MUC16、MYC、N33、NANOG、NB84、NES、NID2、NMA、NPC1、OSM、OCT4、OPN3、PCDH7、PCDHA10、PCDHB2、PPAP2C、PTPN3、PTS、RARRES1、SEMA4B、SLC19A2、SLC1A1、SLC39A1、SLC4A11、SLC6A14、SLC7A8、SMARCA3、SMARCD3、SMARCE1、SMARCA5、SOX1、STAT3、STEAP、TCF4、TEM8、TGFBR3、TMEPAI、TMPRSS4、TFRC、TRKA、WNT10B、WNT16、WNT2、WNT2B、WNT3、WNT5A、YY1及CTNNB1。參見例如Schulenburg等人, 2010, PMID: 20185329;U.S.P.N. 7,632,678及U.S.P.N. 2007/0292414、2008/0175870、2010/0275280、2010/0162416及2011/0020221。 類似地,與某些腫瘤類型之CSC相關的細胞表面表現型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CD44hi CD24low 、ALDH+ 、CD133+ 、CD123+ 、CD34+ CD38 、CD44+ CD24 、CD46hi CD324+ CD66c 、CD133+ CD34+ CD10 CD19 、CD138 CD34 CD19+ 、CD133+ RC2+ 、CD44+ α2 β1 hi CD133+ 、CD44+ CD24+ ESA+ 、CD271+ 、ABCB5+ 以及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其他CSC表面表現型。參見例如Schulenburg等人, 2010, 見上文;Visvader等人, 2008, PMID: 18784658;及U.S.P.N. 2008/0138313。就本發明而言,包含實體腫瘤中之CD46hi CD324+ 表現型及白血病中之CD34+ CD38- 的CSC製劑尤其受關注。 「陽性」、「低」及「陰性」表現量當其應用於標記物或標記物表現型時定義如下。具有陰性表現(亦即「-」)之細胞在本文中定義為表現小於或等於同型對照抗體在完全抗體染色混合物存在下、在螢光通道中所觀測到之表現之95%的彼等細胞,該完全抗體染色混合物用於標記其他螢光發射通道中之其他相關蛋白質。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用於定義陰性事件的此程序稱為「螢光-1 (fluorescence minus one)」或「FMO」染色。表現大於使用同型對照抗體、使用上述FMO染色程序所觀測到之表現之95%的細胞在本文中定義為「陽性」(亦即「+」)。如本文所定義,存在廣泛定義為「陽性」的各種細胞群。若抗原表現平均觀測值大於如上文所述使用同型對照抗體、使用FMO染色所測定的95%,則細胞定義為呈陽性。若平均表現觀測值大於藉由FMO染色所測定的95%且在95%之一個標準差內,則該等陽性細胞可稱為表現低的細胞(亦即「lo」)。或者,若平均表現觀測值大於藉由FMO染色所測定的95%且比95%高出超過一個標準差,則該等陽性細胞可稱為高表現細胞(亦即「hi」)。在其他實施例中,較佳可使用99%作為陰性FMO染色與陽性FMO染色之間的分界點且在一些實施例中,百分位可大於99%。 CD46hi CD324+ 或CD34+ CD38- 標記物表現型及上文剛剛舉例說明的彼等物可聯合標準流式細胞學分析及細胞分選技術使用以表徵、分離、純化或富集TIC及/或TPC細胞或細胞群用於進一步分析。 因此,本發明抗體降低致瘤細胞頻率的能力可使用上述技術及標記物測定。在一些情況下,抗UPK1B抗體可使致瘤細胞出現頻率降低10%、15%、20%、25%、30%或甚至35%。在其他實施例中,致瘤細胞出現頻率降低可為約40%、45%、50%、55%、60%或65%。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揭示之化合物可使致瘤細胞出現頻率降低70%、75%、80%、85%、90%或甚至95%。應瞭解,致瘤細胞頻率之任何降低可能引起贅瘤之致瘤性、持久性、復發性及侵襲性的相應降低。 III.抗體 A.抗體結構 抗體及其變異體及衍生物(包括公認命名及編號系統)例如在Abbas等人 (2010),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第6版), W.B. Saunders Company;或Murphey等人 (2011),Janeway's Immunobiology (第8版), Garland Science中已有廣泛描述。 「抗體」或「完整抗體」通常指Y形四聚蛋白質,其包含藉由共價二硫鍵及非共價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的兩條重鏈(H)及兩條輕鏈(L)多肽鏈。各輕鏈由一個可變域(VL)及一個恆定域(CL)組成。各重鏈包含一個可變域(VH)及恆定區,在IgG、IgA及IgD抗體的情況下,恆定區包含三個結構 域,稱為CH1、CH2及CH3 (IgM及IgE具有第四結構域CH4)。在IgG、IgA及IgD類別中,CH1及CH2域藉由柔性鉸鏈區分離,該鉸鏈區為長度可變之富含脯胺酸及半胱胺酸的區段(在各種IgG子類中為約10至約60個胺基酸)。輕鏈與重鏈中的可變域藉由約12個或更多個胺基酸之「J」區域與恆定域連接且重鏈亦具有約10個額外胺基酸之「D」區域。各類抗體進一步包含由成對半胱胺酸殘基形成的鏈間及鏈內二硫鍵。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抗體」包括多株抗體(polyclonal antibodies)、多株抗體(multiclonal antibodies)、單株抗體、嵌合抗體、人類化及靈長類化抗體、CDR移植抗體、人類抗體(包括以重組方式產生的人類抗體)、以重組方式產生的抗體、胞內抗體、多特異性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單價抗體、多價抗體、抗個體基因型抗體;合成抗體,包括突變蛋白質及其變異體;免疫特異性抗體片段,諸如Fd、Fab、F(ab')2 、F(ab')片段、單鏈片段(例如ScFv及ScFvFc);及其衍生物,包括Fc融合物及其他修飾,及任何其他免疫反應性分子,只要其展現與決定子的優先締合或結合。此外,除非上下文限制條件另有指示,否則該術語進一步包含抗體的所有類別(亦即IgA、IgD、IgE、IgG及IgM)及所有子類(亦即IgG1、IgG2、IgG3、IgG4、IgA1及IgA2)。對應於抗體之不同類別的重鏈恆定域典型地分別藉由相應小寫希臘字母α、δ、ε、γ及μ指示。來自任何脊椎動物物種之抗體之輕鏈可基於其恆定域之胺基酸序列而歸為兩種明顯不同類型中之一種,該兩種明顯不同類型稱為κ及λ。 抗體可變域在胺基酸組成方面在不同抗體中顯示出相當大的差異且主要負責抗原識別及結合。各輕鏈/重鏈對之可變區形成抗體結合位點,使得完整IgG抗體具有兩個結合位點(亦即其為二價的)。VH及VL域包含三個極端可變區,稱為高變區,或更通常稱為互補決定區(CDR),該等可變區由四個不大變化的區域(稱為構架區(FR))框住及分離。VH與VL區之間的非共價結合形成Fv片段(「可變片段」),其含有抗體之兩個抗原結合位點之一。 除非另外指出,否則如本文所用,可以根據以下所提供之方案之一將胺基酸分配至各結構域、構架區及CDR:Kabat等人 (1991)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5版), 美國健康及人類服務部(US Dep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HS, NIH, NIH出版號91-3242;Chothia等人, 1987, PMID: 3681981;Chothia等人, 1989, PMID: 2687698;MacCallum等人, 1996, PMID: 8876650;或Dubel編 (2007)Handbook of Therapeutic Antibodies , 第3版, Wily-VCH Verlag GmbH and Co;或AbM (Oxford Molecular/MSI藥典)。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可變區殘基編號典型地如Chothia或Kabat所述。如自Abysis網站資料庫(見下文)獲得之包含如根據Kabat、Chothia、MacCallum (亦稱為接觸)及AbM所定義之CDR的胺基酸殘基闡述於下表1中。應注意,MacCallum使用Chothia編號系統。 1
Figure TW201800106AD00001
抗體序列中之可變區及CDR可根據此項技術中已開發的通用規則(如上文所述,諸如Kabat編號系統)或藉由將序列針對已知可變區之資料庫比對來鑑別。用於鑑別此等區域之方法描述於Kontermann及Dubel編, Antibody Engineering, Springer, New York, NY, 2001及Dinarello等人, Current Protocols in Immun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Hoboken, NJ, 2000中。抗體序列之例示性資料庫描述於「Abysis」網站www.bioinf.org.uk/abs(由倫敦大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系(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England)之A. C. Martin維護)及VBASE2網站www.vbase2.org,如Retter等人, Nucl. Acids Res., 33 (資料庫期刊): D671-D674 (2005)中所述,且可經由此等網站存取。 較佳使用Abysis資料庫分析序列,該資料庫整合了來自Kabat、IMGT及蛋白質資料庫(PDB)的序列資料及來自PDB的結構資料。參見Andrew C. R. Martin之著作章節Protein Sequence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Antibody Variable Domains. Antibody Engineering Lab Manual (Duebel, S.及Kontermann編, R., Springer-Verlag, Heidelberg, ISBN-13: 978-3540413547,亦可在網站bioinforg.uk/abs上獲得)。Abysis資料庫網站進一步包括已開發的通用規則以便鑑別可根據本文中之教示內容使用的CDR。本文附圖12G及12H在SC115.9及SC115.18抗體之例示性重鏈及輕鏈可變區(VH及VL)之標註中展示此類分析之結果。除非另有指示,否則本文所闡述之所有CDR均根據Abysis資料庫網站,根據Kabat等人獲得。 就本發明中所論述之重鏈恆定區胺基酸位置而言,編號係根據首次描述於Edelman等人, 1969, Proc. Natl. Acad. Sci. USA 63(1): 78-85中的Eu索引進行,其描述骨髓瘤蛋白質Eu (據報導為第一個定序的人類IgG1)之胺基酸序列。Edelman之Eu索引亦闡述於Kabat等人, 1991 (見上文)中。因此,術語「如Kabat中所闡述之Eu索引」或「Kabat之Eu索引」或「Eu索引」或「Eu編號」在重鏈之情況下係指基於Edelman等人之人類IgG1 Eu抗體的殘基編號系統,如Kabat等人, 1991 (見上文)中所闡述。輕鏈恆定區胺基酸序列所用的編號系統同樣闡述於Kabat等人, (見上文)中。與本發明相容的例示性κ (SEQ ID NO: 5)及λ (SEQ ID NO: 8)輕鏈恆定區胺基酸序列隨即闡述於下文中:
Figure TW201800106AD00002
Figure TW201800106AD00003
Figure TW201800106AD00004
Figure TW201800106AD00005
。 類似地,下文緊接著闡述與本發明相容的例示性IgG1重鏈恆定區胺基酸序列:
Figure TW201800106AD00006
Figure TW201800106AD00007
。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此類重鏈及輕鏈恆定區序列(野生型(例如參見SEQ ID NO:2、5或8)或如本文中所揭示經工程改造以提供非配對半胱胺酸(例如參見SEQ ID NO:3、4、6、7、9或10))可使用標準分子生物學技術以可操作方式與所揭示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結合,以提供可併入本發明之UPK1B抗體藥結合物中之全長抗體。包含所選擇之本發明之抗體(hSC115.9、hSC115.9ss1、hSC115.18及hSC115.18ss1)之全長重鏈及輕鏈之序列闡述於本文附圖12F中。 免疫球蛋白分子中存在兩種類型的二硫橋或二硫鍵:鏈間二硫鍵及鏈內二硫鍵。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鏈間二硫鍵的位置及數目根據免疫球蛋白類別及物種而變化。儘管本發明不限於抗體的任何特定類別或子類,但遍及本發明中應使用IgG1免疫球蛋白以用於說明之目的。在野生型IgG1分子中,存在十二個鏈內二硫鍵(四個位於各重鏈上且兩個位於各輕鏈上)及四個鏈間二硫鍵。鏈內二硫鍵一般受到某種程度的保護且相對於鏈間鍵而言不易發生還原。反之,鏈間二硫鍵位於免疫球蛋白表面上,可近接溶劑且通常相對容易發生還原。重鏈之間存在兩個鏈間二硫鍵且各重鏈與其相應輕鏈存在一個鏈間二硫鍵。已證明鏈間二硫鍵並非鏈結合所必需。IgG1鉸鏈區在重鏈中含有半胱胺酸,其形成鏈間二硫鍵,從而提供結構支撐以及促進Fab移動的柔性。重鏈/重鏈IgG1鏈間二硫鍵位於殘基C226及C229 (Eu編號),而IgG1之輕鏈與重鏈(重鏈/輕鏈)之間的IgG1鏈間雙硫鍵係在κ或λ輕鏈之C214與重鏈之上部鉸鏈區中之C220之間形成。 B.抗體產生及製備 本發明抗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多種方法製備。 1.在宿主動物中產生多株抗體 在各種宿主動物中產生多株抗體在此項技術中為熟知的(參見例如Harlow及Lane (編) (1988) 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CSH Press;及Harlow等人 (1989) Antibodies, NY, Cold Spring Harbor Press)。為產生多株抗體,用抗原性蛋白質或包含抗原性蛋白質之細胞或製劑對具有免疫能力之動物(例如小鼠、大鼠、兔、山羊、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等)進行免疫。一段時間之後,藉由將動物放血或處死來獲得含有多株抗體的血清。血清可以按自動物獲得之形式使用或可使抗體部分或完全純化以提供免疫球蛋白部分或經分離抗體製劑。 在此方面,本發明抗體可由誘導具有免疫能力的動物中產生免疫反應的任何UPK1B決定子產生。如本文所用,「決定子」或「目標」意謂與特定細胞、細胞群或組織可鑑別地關聯或特異性地發現於特定細胞、細胞群或組織中或上的任何可偵測性狀、特性、標記物或因子。決定子或目標可具有形態、功能或生物化學性質且較佳具有表現型。在較佳實施例中,決定子為特定細胞類型或細胞在某些條件下(例如在細胞週期之特定時刻期間或特定小生境下之細胞)差異表現(過度表現或表現不足)的蛋白質。出於本發明之目的,決定子較佳差異表現於異常癌細胞上且可以包含UPK1B蛋白質,或其剪接變異體、同功異型物、同源物或家族成員、或其特定域、區域或抗原決定基中之任一者。「抗原」、「免疫原性決定子」、「抗原決定子」或「免疫原」意謂當引入具有免疫能力的動物中時可刺激免疫反應且由免疫反應產生的抗體識別的任何UPK1B蛋白質或其任何片段、區域或結構域。本文中所涵蓋之UPK1B決定子的存在或不存在均可用於鑑別細胞、細胞亞群或組織(例如腫瘤、致瘤細胞或CSC)。 任何形式的抗原或含有抗原的細胞或製劑可用於產生特異性針對UPK1B決定子的抗體。如本文所闡述,術語「抗原」係在寬泛的意義上使用且可以包含所選標靶的任何免疫原性片段或決定子,包括單個抗原決定基、多個抗原決定基、單個結構域或多個結構域,或完整細胞外域(ECD)或蛋白質。抗原可為經分離之全長蛋白質、細胞表面蛋白質(例如用在表面上表現抗原之至少一部分之細胞免疫)或可溶性蛋白質(例如僅用蛋白質之ECD部分免疫)或蛋白質構築體(例如Fc-抗原)。可在經遺傳修飾之細胞中產生抗原。任一種前述抗原可單獨或與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一或多種免疫原性增強佐劑組合使用。編碼抗原的DNA可為基因組DNA或非基因組DNA (例如cDNA)且可編碼足以引起免疫原性反應的ECD之至少一部分。可使用將表現抗原之細胞轉型的任何載體,包括(但不限於)腺病毒載體、慢病毒載體、質體及非病毒載體,諸如陽離子脂質。 2.單株抗體 在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涵蓋單株抗體之使用。如此項技術中已知,術語「單株抗體」或「mAb」係指自大體上均質的抗體之群獲得的抗體,亦即除可能存在少量可能的突變(例如天然存在之突變)以外,組成該群體之個別抗體相同。 單株抗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多種技術製備,包括融合瘤技術、重組技術、噬菌體呈現技術、轉殖基因動物(例如XenoMouse® )或其某一組合。舉例而言,可以使用融合瘤及生化及基因工程改造技術產生單株抗體,諸如更詳細地描述於An, Zhigiang (編)Therapeut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Bench to Clinic , John Wiley and Sons, 第1版 2009;Shire等人(編)Current Trends in Monoclonal Antibody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LC, 第1版 2010;Harlow等人,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第2版 1988;Hammerling等人,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T-Cell Hybridomas 563-681 (Elsevier, N.Y., 1981)中。特異性結合於決定子之多種單株抗體產生之後,可經由各種篩選方法,基於例如其對決定子的親和力或內化速率來選擇尤其有效的抗體。如本文所述製備的抗體可用作「源」抗體且進一步經修飾以例如改良針對目標的親和力、改良其在細胞培養物中的產生、降低活體內免疫原性、產生多特異性構築體等。單株抗體製造及篩選之更詳細說明闡述於下文及附接實例中。 3.人類抗體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抗體可包含完全人類抗體。術語「人類抗體」係指一種抗體,其具有與人類所產生之抗體對應的胺基酸序列及/或已使用用於製備下述人類抗體的任一種技術製備。 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技術產生人類抗體。一種技術為噬菌體呈現,其中在噬菌體上合成(較佳人類)抗體集合庫,利用相關抗原或其抗體結合部分篩選集合庫,且分離出結合抗原的噬菌體,利用其可獲得免疫反應性片段。製備及篩選此類集合庫的方法在此項技術中已熟知且用於產生噬菌體呈現集合庫的套組可商購(例如Pharmacia重組噬菌體抗體系統,目錄號27-9400-01;及Stratagene SurfZAPTM 噬菌體呈現套組,目錄號240612)。亦存在可用於產生及篩選抗體呈現集合庫的其他方法及試劑(參見例如U.S.P.N. 5,223,409;PCT公開案第WO 92/18619號、第WO 91/17271號、第WO 92/20791號、第WO 92/15679號、第WO 93/01288號、第WO 92/01047號、第WO 92/09690號;及Barbas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SA 88:7978-7982 (1991))。 在一個實施例中,重組型人類抗體可藉由篩選如上所製備之重組型組合抗體集合庫來分離。在一個實施例中,集合庫為scFv噬菌體呈現集合庫,該集合庫係使用自B細胞分離之mRNA所製備的人類VL及VH cDNA產生。 藉由初始集合庫(天然或合成)所產生的抗體可具有中等親和力(約106 至107 M-1 之Ka ),但亦可藉由構築第二集合庫及自第二集合庫再選擇來活體外模擬親和力成熟,如此項技術中所述。舉例而言,可藉由使用易錯聚合酶(Leung等人,Technique , 1:11-15 (1989)中所報導)活體外隨機引入突變。此外,親和力成熟可如下進行:使所選個別Fv純系中的一或多個CDR發生隨機突變(例如使用PCR、使用攜有跨越所關注之CDR之隨機序列的引子)且篩選較高親和力純系。WO 9607754描述一種誘導免疫球蛋白輕鏈之CDR發生突變以產生輕鏈基因集合庫的方法。另一種有效方法為將藉由噬菌體呈現所選的VH或VL域與獲自未免疫供者之天然存在之V域變異體之譜系重組且在數輪鏈改組中根據較高親和力來篩選,如Marks等人,Biotechnol. , 10:779-783 (1992)中所述。此技術允許產生解離常數KD (koff /kon )為約10-9 M或更小的抗體及抗體片段。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包含真核細胞(例如酵母)的集合庫,使用類似程序,該等真核細胞在其表面上表現結合對。參見例如U.S.P.N. 7,700,302及U.S.S.N. 12/404,059。在一個實施例中,人類抗體係選自噬菌體集合庫,其中該噬菌體集合庫表現人類抗體(Vaughan等人 NatureBiotechnology 14:309-314 (1996);Sheets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USA 95:6157-6162 (1998))。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自真核細胞(諸如酵母)中所產生的組合抗體集合庫分離出人類結合對。參見例如U.S.P.N. 7,700,302。此類技術有利地允許篩選大量候選調節劑且對候選序列提供相對容易的操作(例如根據親和力成熟或重組型改組)。 人類抗體亦可藉由將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座引入轉殖基因動物(例如其中內源性免疫球蛋白基因已部分地或完全不活化且已引入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小鼠)中來製備。攻擊之後,觀測人類抗體產生,其在所有方面與在人類中所見極其類似,包括基因重排、組裝及抗體譜系。此方法描述於例如關於XenoMouse® 技術的U.S.P.N. 5,545,807;5,545,806;5,569,825;5,625,126;5,633,425;5,661,016及U.S.P.N. 6,075,181及6,150,584;及Lonberg及Huszar,Intern. Rev. Immunol. 13:65-93 (1995)中。或者,人類抗體可經由產生針對目標抗原之抗體之人類B淋巴細胞之永生化來製備(此類B淋巴細胞可自罹患贅生性病症之個體回收或可能已活體外免疫)。參見例如Cole等人,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 , Alan R. Liss, 第77頁 (1985);Boerner等人,J. Immunol , 147 (l):86-95 (1991);及U.S.P.N. 5,750,373。 無論任何來源,應瞭解人類抗體序列可使用此項技術已知的分子工程技術製造且引入表現系統及宿主細胞中,如本文所述。此類非天然重組產生人類抗體(及本發明組合物)與本發明之教示內容完全相容且明確屬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在某些選擇態樣中,本發明的UPK1B ADC將包含以重組方式產生的人類抗體充當細胞結合劑。 4.衍生抗體: 一旦源抗體已如上文所述產生、選擇且分離,則其可進一步改變以提供具有改良之醫藥特徵的抗UPK1B抗體。源抗體較佳使用已知的分子工程改造技術修飾或改變以提供具有所需治療特性的衍生抗體。 4.1嵌合及人類化抗體 本發明之所選實施例包含免疫特異性結合於UPK1B且可視為「源」抗體的鼠類單株抗體。在所選實施例中,可經由視情況對源抗體之恆定區及/或結合抗原決定基之胺基酸序列進行修飾而自此類「源」抗體獲得本發明之抗體。在某些實施例中,若源抗體中之所選胺基酸經由缺失、突變、取代、整合或組合發生改變,則抗體「衍生」自該源抗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衍生」抗體為其中源抗體之片段(例如一或多個CDR或結構域或整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與受體抗體序列組合或併入受體抗體序列中以提供衍生抗體(例如嵌合、CDR移植或人類化抗體)之抗體。此等「衍生」抗體可使用來自抗體產生細胞的遺傳物質及如下文所述的標準分子生物技術(諸如改良決定子的親和力;改良抗體穩定性;改良細胞培養物中的產生及產量;減少活體內免疫原性;減少毒性;促進活性部分結合;或產生多特異性抗體)產生。此類抗體亦可經由化學方式或轉譯後修飾法修飾成熟分子(例如糖基化模式或聚乙二醇化)而衍生自源抗體。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包含由已共價連接之來自至少兩種不同物種或類別之抗體之蛋白質區段衍生的嵌合抗體。術語「嵌合」抗體係關於構築體,其中一部分重鏈及/或輕鏈與來自特定物種或屬於特定抗體類別或子類別之抗體中的相應序列一致或同源,而鏈之其餘部分與來自另一物種或屬於另一抗體類別或子類別之抗體中的相應序列一致或同源,以及此類抗體之片段(U.S.P.N. 4,816,567)。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嵌合抗體可包含以可操作方式連接於人類輕鏈及重鏈恆定區之所選鼠類重鏈及輕鏈可變區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其他所選實施例中,抗UPK1B抗體可「衍生」自本文所揭示之小鼠抗體且包含小於完整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嵌合抗體為「CDR移植」抗體,其中CDR (如使用Kabat、Chothia、McCallum等所定義)衍生自特定物種或屬於特定抗體類別或子類,而抗體之其餘部分基本上衍生自另一物種或屬於另一抗體類別或子類之抗體。用於人類時,可將一或多個所選嚙齒動物CDR (例如小鼠CDR)移植至人類接受者抗體中,從而置換人類抗體之一或多個天然存在之CDR。此等構築體通常具有提供全部強度之人類抗體功能的優點,例如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及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之細胞毒性(ADCC),同時減少個體對抗體的非所需免疫反應。在一個實施例中,CDR移植抗體將包含一或多個併入人類構架序列中之獲自小鼠的CDR。 類似於CDR移植抗體的為「人類化」抗體。如本文中所使用,「人類化」抗體為包含一或多個衍生自一或多種非人類抗體(供體或源抗體)之胺基酸序列(例如CDR序列)的人類抗體(受體抗體)。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將「回復突變」引入人類化抗體中,其中受體人類抗體之可變區之一或多個FR中的殘基經來自非人類物種供體抗體的相應殘基置換。此類回復突變可有助於維持所移植之CDR之適當三維組態且藉此改良親和力及抗體穩定性。可使用來自各種供體物種之抗體,包括(但不限於)小鼠、大鼠、兔或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此外,人類化抗體可包含未發現於受體抗體中或供體抗體中的新殘基,例如進一步改進抗體效能的新殘基。包含來自源抗體之鼠類組分及來自受體抗體之人類組分的與本發明相容之CDR移植及人類化抗體可如下文實例中所述提供。 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的各種技術確定哪個人類序列用作受體抗體以提供本發明之人類化構築體。相容性人類生殖系序列及判定其作為受體序列之適用性的方法的彙編揭示於例如Dubel及Reichert (編) (2014)Handbook of Therapeutic Antibodies , 第2版, Wiley-Blackwell GmbH;Tomlinson, I. A.等人 (1992)J. Mol. Biol . 227:776-798;Cook, G. P.等人 (1995)Immunol. Today 16: 237-242;Chothia, D.等人 (1992)J. Mol. Biol. 227:799-817;及Tomlinson等人 (1995)EMBO J 14:4628-4638中。亦可使用V-BASE目錄(VBASE2-Retter等人, Nucleic Acid Res.33; 671-674, 2005)鑑別相容性受體序列,V-BASE目錄提供人類免疫球蛋白可變區序列之全面目錄(由Tomlinson, I. A.等人彙編, MRC Centre for Protein Engineering, Cambridge, UK)。此外,亦可證實描述於例如U.S.P.N. 6,300,064中之共同人類構架序列為可根據本發明之教示內容使用之相容受體序列。一般而言,根據與鼠源構架序列之同源性來選擇人類構架受體序列,同時對源抗體及受體抗體之CDR典型結構進行分析。接著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之技術合成衍生抗體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的衍生序列。 舉例而言,CDR移植及人類化抗體以及相關方法描述於U.S.P.N. 6,180,370及5,693,762中。關於其他細節,參見例如Jones等人, 1986, (PMID: 3713831);及U.S.P.N. 6,982,321及7,087,409。 CDR移植或人類化抗體可變區與人類受體可變區的序列一致性或同源性可如本文中所論述加以測定且按原樣量測時,較佳共有至少60%或65%序列一致性,更佳至少70%、75%、80%、85%或90%序列一致性,甚至更佳至少93%、95%、98%或99%序列一致性。不一致殘基位置之差異較佳為保守性胺基酸取代。「保守性胺基酸取代」為一種胺基酸取代,其中胺基酸殘基經側鏈(R群組)具有類似化學特性(例如電荷或疏水性)之另一胺基酸殘基取代。一般而言,保守性胺基酸取代不實質上改變蛋白質之功能特性。在其中兩個或更多個胺基酸序列彼此間差異為保守性取代的情況下,可上調序列一致性或相似度百分比以根據保守取代性質加以校正。 應瞭解,如所附圖12A及12B中提供的帶註釋的CDR及構架序列係使用專有的Abysis資料庫、根據Kabat等人加以定義。然而,如本文中所論述及圖12G及12H中所示,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根據Chothia等人、ABM或MacCallum等人以及Kabat等人所提供之定義容易鑑別CDR。因而,包含一或多個根據任一前述系統獲得之CDR的抗UPK1B人類化抗體明確涵蓋於本發明範疇內。 4.2.位點特異性抗體 本發明抗體可經工程改造以促進與細胞毒素或其他抗癌劑的結合(如下文更詳細論述)。就細胞毒素相對於抗體之位置及藥物與抗體比率(DAR)而言,抗體藥物結合物(ADC)製劑包含均質ADC分子群體為有利的。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本發明可容易地製造如本文所述的位點特異性經工程改造之構築體。如本文所用,「位點特異性抗體」或「位點特異性構築體」意謂一種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其中重鏈或輕鏈中之至少一個胺基酸發生缺失、改變或取代(較佳經另一胺基酸取代)以提供至少一個游離半胱胺酸。類似地,「位點特異性結合物」應意謂一種ADC,其包含位點特異性抗體及至少一種與不成對或游離半胱胺酸結合的細胞毒素或其他化合物(例如報導分子)。在某些實施例中,不成對半胱胺酸殘基將包含不成對鏈內半胱胺酸殘基。在其他實施例中,游離半胱胺酸殘基將包含不成對鏈間半胱胺酸殘基。在其他實施例中,游離半胱胺酸可經工程改造至抗體胺基酸序列中(例如CH3域中)。在任何情況下,位點特異性抗體可為各種同型,例如IgG、IgE、IgA或IgD;且在此等類別內,抗體可為各種子類,例如IgG1、IgG2、IgG3或IgG4。對於IgG構築體而言,抗體輕鏈可包含各自合併有C214的κ或λ同型,在所選實施例中,C214可為不成對的,此係因為IgG1重鏈中缺乏C220殘基。 因此,除非上下文另有指示,否則如本文所用,術語「游離半胱胺酸」或「不成對半胱胺酸」可互換使用且應意謂抗體之任何半胱胺酸(或含硫醇)成分(例如半胱胺酸殘基),不論天然存在或使用分子工程改造技術特定地併入所選殘基位置,在生理學條件下,其不為天然存在(或「原生」)之二硫鍵的一部分。在某些所選實施例中,游離半胱胺酸可包含天然存在之半胱胺酸,其原生鏈間或鏈內二硫橋搭配物已取代、排除或以其他方式發生使得天然存在之二硫橋在生理條件下分裂的變化,藉此呈現適用於位點特異性結合的不成對半胱胺酸。在其他較佳實施例中,游離或不成對半胱胺酸將包含選擇性地定位於抗體重鏈或輕鏈胺基酸序列內之預定位點的半胱胺酸殘基。應瞭解,在結合之前,游離或不成對半胱胺酸可以如下形式與另一半胱胺酸或硫醇基存在於相同或不同分子上:硫醇(還原的半胱胺酸)、封端的半胱胺酸(經氧化),或非原生分子內或分子間二硫鍵(經氧化)的一部分,此視系統的氧化態而定。如下文更詳細地論述,適當地經工程改造之抗體構築體的輕度還原將提供可供位點特異性結合使用的硫醇。相應地,在尤其較佳的實施例中,對游離或不成對半胱胺酸(不論天然存在或併入)進行選擇性還原及隨後結合以得到均質DAR組合物。 應瞭解,所揭示之經工程改造之結合物製劑所呈現的有利特性至少部分地基於特異性指導結合及在結合位置及組合物之絕對DAR方面極大地限制所製造結合物的能力加以預測。不同於大部分習知ADC製劑,本發明完全無需依賴於抗體之部分或全部還原來提供隨機結合位點及相對不受控制的DAR物質產生。實情為,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較佳藉由工程改造靶向抗體以使一或多個天然存在(亦即「原生」)之鏈間或鏈內二硫橋鍵分裂或將半胱胺酸殘基引入任何位置來提供一或多個預定的不成對(或游離)半胱胺酸位點。為此目的,應瞭解,在所選實施例中,半胱胺酸殘基可沿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重鏈或輕鏈的任何位置併入或使用標準分子工程改造技術與其附接。在其他較佳實施例,達成原生二硫鍵分裂可與非原生半胱胺酸(其接著將包含游離半胱胺酸)之引入組合,該非原生半胱胺酸接著可用作結合位點。 在某些實施例中,經工程改造之抗體包含鏈內或鏈間半胱胺酸殘基中之至少一個胺基酸缺失或取代。如本文所用,「鏈間半胱胺酸殘基」意謂涉及抗體輕鏈與重鏈之間或抗體之兩條重鏈之間之原生二硫鍵的半胱胺酸殘基,而「鏈內半胱胺酸殘基」為與同一重鏈或輕鏈中之另一半胱胺酸天然成對的半胱胺酸殘基。在一個實施例中,缺失或經取代的鏈間半胱胺酸殘基涉及輕鏈與重鏈之間二硫鍵的形成。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缺失或經取代的半胱胺酸殘基涉及兩條重鏈之間的二硫鍵。在一個典型實施例中,由於抗體之互補結構(其中輕鏈與重鏈之VH及CH1域成對且其中一條重鏈之CH2及CH3域與互補重鏈之CH2及CH3域成對),因此輕鏈或重鏈中之單一半胱胺酸的突變或缺失使得經工程改造之抗體中產生兩個不成對的半胱胺酸殘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鏈間半胱胺酸殘基缺失。在其他實施例中,鏈間半胱胺酸經另一個胺基酸(例如天然存在之胺基酸)取代。舉例而言,胺基酸取代可引起鏈間半胱氨酸由中性(例如絲胺酸、蘇胺酸或甘胺酸)親水性(例如甲硫胺酸、丙胺酸、纈胺酸、白胺酸或異白胺酸)殘基置換。在所選實施例中,鏈間半胱胺酸經絲胺酸置換。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涵蓋的缺失或經取代之半胱胺酸殘基位於輕鏈(κ或λ)上,藉此在重鏈上得到游離半胱胺酸。在其他實施例中,缺失或經取代之半胱胺酸殘基位於重鏈上,從而在輕鏈恆定區上得到游離半胱胺酸。組裝後,應瞭解完整抗體之輕鏈或重鏈中之單一半胱胺酸的缺失或取代產生具有兩個不成對半胱胺酸殘基的位點特異性抗體。 在一個實施例中,IgG輕鏈(κ或λ)之位置214處的半胱胺酸(C214)缺失或經取代。在另一個實施例中,IgG重鏈之位置220處的半胱胺酸(C220)缺失或經取代。在其他實施例中,重鏈之位置226或位置229處的半胱胺酸缺失或經取代。在一個實施例中,重鏈上之C220經絲胺酸(C220S)取代,在輕鏈中得到所需游離半胱胺酸。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輕鏈中之C214經絲胺酸(C214S)取代,在重鏈中得到所需游離半胱胺酸。此類位點特異性構築體更詳細地描述於下文實例中。相容位點特異性構築體之概述即將展示於以下表2中,其中編號通常根據如Kabat中所闡述之EU索引,WT表示無變化之「野生型」或原生恆定區序列,且δ (Δ)表示胺基酸殘基之缺失(例如C214Δ指示已缺失位置214處之半胱胺酸殘基)。 表2
Figure TW201800106AD00008
例示性與本發明之位點特異性構築體相容之經工程改造之輕鏈及重鏈恆定區即將闡述於下文中,其中SEQ ID NO:3及4分別包含C220S IgG1及C220 ΔIgG1重鏈恆定區, SEQ ID NO:6及7分別包含C214S及C214Δ κ輕鏈恆定區且SEQ ID NO:9及10分別包含例示性C214S及C214Δ λ輕鏈恆定區。在各種情況下,改變或缺失之胺基酸(連同側接殘基)的位點加有下劃線。
Figure TW201800106AD00009
Figure TW201800106AD00010
如上文所論述,重鏈及輕鏈變異體中的每一者以可操作方式與所揭示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或其衍生物,諸如人類化或CDR移植構築體)結合,得到如本文所揭示的位點特異性抗UPK1B抗體。此類經工程改造之抗體與所揭示之ADC的用途特別相容。 就引入或添加半胱胺酸殘基以提供游離半胱胺酸(相較於原生二硫鍵分裂)而言,抗體或抗體片段上的相容性位置可容易由熟習此項技術者辨別。因此,在所選實施例中,可將半胱胺酸引入CH1域、CH2域或CH3域或其任何組合中,此視所需DAR、抗體構築體、所選負載藥物及抗體目標而定。在其他較佳實施例中,可將半胱胺酸引入κ或λ CL域中且在尤其較佳的實施例中,引入CL域之C端區域中。在各種情況下,半胱胺酸插入位點鄰近的其他胺基酸殘基可加以改變、移除或經取代,以促進分子穩定性、結合效率或在負載藥物連接後為負載藥物提供保護環境。在特定實施例中,經取代之殘基存在於抗體之任何可近接位點。藉由半胱胺酸取代此類表面殘基,從而使反應性硫醇基定位於抗體上之容易近接位點且可如本文中進一步所述選擇性地加以還原。在特定實施例中,經取代之殘基存在於抗體之可近接位點。藉由半胱胺酸取代彼等殘基,從而使反應性硫醇基定位於抗體之可近接位點且可用於選擇性地與抗體結合。在某些實施例中,以下殘基中之任一或多者可經半胱胺酸取代:輕鏈之V205 (Kabat編號);重鏈之A118 (Eu編號);及重鏈Fc區之S400 (Eu編號)。其他取代位置及製造相容性位點特異性抗體之方法闡述於U.S.P.N. 7,521,541中,其全文併入本文中。 如本文所揭示用於產生具有定義之位點及化學計量之藥物負載量之抗體藥物結合物的策略廣泛適用於所有抗UPK1B抗體,因為其主要涉及對抗體之保守性恆定域進行的工程改造。由於各類別及子類抗體之胺基酸序列及原生二硫橋已有充分記錄,因此熟習此項技術者無需不當實驗便可容易地製得不同抗體之經工程改造構築體,且相應地,此類構築體明確地涵蓋於本發明範疇內。 4.3.恆定區修飾及經改變之糖基化 本發明的所選實施例亦可包含恆定區(亦即Fc區)之取代或修飾,包括(但不限於)胺基酸殘基取代、突變及/或修飾,其使得化合物具有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之特徵:改變之藥物動力學、延長之血清半衰期、提高之結合親和力、減低之免疫原性、增加之產量、Fc配位體與Fc受體(FcR)之結合改變、增強或降低之ADCC或CDC、改變之糖基化及/或二硫鍵及經修改之結合特異性。 具有改良之Fc效應功能的化合物可經由例如Fc域與Fc受體(例如FcγRI、FcγRIIA及B、FcγRIII及FcRn)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所涉及之胺基酸殘基的改變來產生,從而可增強細胞毒性及/或更改藥物動力學,諸如延長血清半衰期(參見例如Ravetch及Kinet, Annu. Rev. Immunol 9:457-92 (1991);Capel等人, Immunomethods 4:25-34 (1994);及de Haas等人, J. Lab. Clin. Med. 126:330-41 (1995)。 在所選實施例中,活體內半衰期延長的抗體可以藉由修飾(例如,取代、缺失或添加)經鑑定參與Fc域與FcRn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胺基酸殘基產生(參見例如國際公開案第WO 97/34631號;第WO 04/029207號;U.S.P.N. 6,737,056及U.S.P.N. 2003/0190311)。關於此類實施例,Fc變異體在哺乳動物(較佳為人類)中的半衰期可為大於5天、大於10天、大於15天、較佳大於20天、大於25天、大於30天、大於35天、大於40天、大於45天、大於2個月、大於3個月、大於4個月,或大於5個月。半衰期延長使得血清效價較高,從而降低抗體投與頻率且/或降低所投與之抗體濃度。可分析人類FcRn高親和性結合多肽例如在轉殖基因小鼠或經表現人類FcRn之人類細胞株轉染之小鼠中或在具有變異型Fc區之多肽所投與的靈長類動物中對人類FcRn的活體內結合及血清半衰期。WO 2000/42072描述與FcRn之結合改良或減弱之抗體變異體。亦參見例如Shields等人, J. Biol. Chem. 9(2):6591-6604 (2001)。 在其他實施例中,Fc變化可引起ADCC或CDC活性增強或降低。如此項技術中所知,CDC係指目標細胞在補體存在下溶解,且ADCC係指一種細胞毒性形式,其中結合於某些細胞毒性細胞(例如天然殺手細胞、嗜中性球及巨噬細胞)上所存在之FcRs的所分泌Ig使得此等細胞毒性效應細胞能夠特異性地結合於攜有抗原的目標細胞且隨後以細胞毒素殺死目標細胞。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抗體變異體具有「改變」之FcR結合親和力,相較於親本或未修飾之抗體或相較於包含原生序列FcR的抗體,抗體變異體的結合增強或減弱。顯示結合減弱的此類變異體可具有極小或不明顯的結合,例如相較於原生序列為0-20%之與FcR之結合,例如如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的技術所測定。在其他實施例中,相較於原生免疫球蛋白Fc域,變異體將展現增強的結合。應瞭解,此等類型的Fc變異體可有利地用於增強所揭示之抗體的有效抗贅生特性。在其他實施例中,此類變化引起結合親和力增強、免疫原性降低、產量增加、糖基化及/或二硫鍵更改(例如用於結合位點)、結合特異性修改、吞噬增加;及/或細胞表面受體(例如B細胞受體;BCR)下調等。 其他實施例包含一或多個經工程改造之糖型,例如共價連接至蛋白質(例如,Fc域中)的包含更改的糖基化模式或更改的碳水化合物組成的位點特異性抗體。參見例如Shields, R. L.等人, (2002)J. Biol. Chem. 277:26733-26740。經工程改造之糖型可適用於多種目的,包括(但不限於)增強或降低效應功能、提高抗體對目標之親和力或促進抗體產生。在需要降低效應功能的某些實施例中,分子可經工程改造以表現去糖基化形式。可促使一或多個可變區構架糖基化位點消除以藉此消除該位點發生之糖基化的取代已熟知(參見例如U.S.P.N. 5,714,350及6,350,861)。相反,藉由工程改造一或多個其他糖基化位點可賦予含Fc分子增強的效應功能或改良之結合。 其他實施例包括具有改變之糖基化組成的Fc變異體,諸如海藻糖基殘基之量減少之低海藻糖基化抗體或二等分GlcNAc結構增加之抗體。已證明此類經改變之糖基化模式可提高抗體之ADCC能力。經工程改造之糖型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任何方法產生,例如藉由使用經工程改造或變異型表現株系、藉由與一或多種酶(例如N-乙醯胺基葡萄糖轉移酶III (GnTIII))共表現、藉由在不同生物體或來自不同生物體之細胞株中表現包含Fc區的分子或藉由在包含Fc區的分子已表現之後修飾碳水化合物(參見例如WO 2012/117002)。 4.4.片段 不論選擇何種形式之抗體(例如嵌合、人類化等)來實施本發明,均應瞭解可根據本文中之教示內容使用其免疫反應性片段本身或將其免疫反應性片段作為抗體藥物結合物的一部分使用。「抗體片段」包含完整抗體之至少一部分。如本文所用,術語抗體分子之「片段」包括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且術語「抗原結合片段」係指免疫球蛋白或抗體之多肽片段,其免疫特異性地結合所選抗原或其免疫原性決定子或與所選抗原或其免疫原性決定子反應或與片段所來源之完整抗體競爭用於特異性抗原結合。 例示性免疫反應性片段包括:可變輕鏈片段(VL)、可變重鏈片段(VH)、scFvs、F(ab')2片段、Fab片段、Fd片段、Fv片段、單結構域抗體、雙功能抗體、線性抗體、單鏈抗體分子及由抗體片段形成的多特異性抗體。此外,活性位點特異性片段包含抗體之一部分,該部分保持與抗原/受質或受體相互作用且以類似於完整抗體之方式修飾其(然而效率在某種程度上降低)的能力。此類抗體片段可進一步經工程改造以包含如本文所述的一或多個游離半胱胺酸。 在尤其較佳實施例中,UPK1B結合域將包含scFv構築體。如本文中所使用,「單鏈可變片段(scFv)」意謂衍生自保留有與抗原結合之能力的抗體之單鏈多肽。scFv之實例包括藉由重組型DNA技術形成之抗體多肽,且其中免疫球蛋白重鏈及輕鏈片段之Fv區域經由間隔子序列連接。已知用於製備scFv之各種方法,且包括U.S.P.N. 4,694,778中所述之方法。 在其他實施例中,抗體片段為包含Fc區且保持至少一種通常與Fc區相關之生物學功能(當存在於完整抗體中時,諸如FcRn結合、抗體半衰期調節、ADCC功能及補體結合)的片段。在一個實施例中,抗體片段為活體內半衰期實質上類似於完整抗體的單價抗體。舉例而言,此類抗體片段可包含連接至Fc序列的抗原結合臂,該Fc序列包含至少一個能夠賦予該片段活體內穩定性的游離半胱胺酸。 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充分認知,片段可藉由分子工程改造或經由化學或酶促處理(諸如番木瓜蛋白酶或胃蛋白酶)完整或整個抗體或抗體鏈或藉由重組方式獲得。關於抗體片段的更詳細描述,參見例如Fundamental Immunology, W. E. Paul編, Raven Press, N.Y. (1999)。 在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體片段將包含可以不同組態使用的ScFv構築體。舉例而言,此類抗UPK1B ScFv構築體可用於治療腫瘤的授受性免疫基因療法中。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例如ScFv片段)可用於產生免疫選擇性地與UPK1B反應的嵌合抗原受體(CAR)。根據本發明,抗UPK1B CAR為融合蛋白質,其包含本發明之抗UPK1B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例如ScFv片段)、跨膜域及至少一個胞內域。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將已經基因工程改造以表現抗UPK1B CAR的T細胞、天然殺手細胞或樹突狀細胞引入罹患癌症的個體中,以便刺激該個體之免疫系統特異性地靶向表現UPK1B的腫瘤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CAR將包含起始初級細胞質信號傳導序列(亦即,經由T細胞受體複合物起始抗原依賴性初始活化的序列)的胞內域,例如來源於CD3ζ、FcRγ、FcRβ、CD3γ、CD3δ、CD3ε、CD5、CD22、CD79a、CD79b及CD66d的胞內域。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CAR將包含起始二次或共刺激信號的胞內域,例如來源於CD2、CD4、CD5、CD8α、CD8β、CD28、CD134、CD137、ICOS、CD154、4-1BB及糖皮質激素誘導性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的胞內域(參見U.S.P.N. US/2014/0242701)。 4.5.多價構築體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體及結合物可為單價或多價的(例如二價、三價等)。如本文所用,術語「價數」係指與抗體相關之潛在目標結合位點的數目。每個目標結合位點特異性結合一個目標分子或目標分子上的特定位置或基因座。當抗體為單價時,分子之各結合位點將特異性結合至單一抗原位置或抗原決定基。當抗體包含超過一個目標結合位點(多價)時,各目標結合位點可特異性結合相同或不同分子(例如可結合於不同配位體或不同抗原,或相同抗原上的不同抗原決定基或位置)。參見例如U.S.P.N. 2009/0130105。 在一個實施例中,抗體為雙特異性抗體,其中兩條鏈具有不同特異性,如Millstein等人, 1983,Nature , 305:537-539中所述。其他實施例包括具有額外特異性的抗體,諸如三特異性抗體。其他更複雜的相容多特異性構築體及其製造方法闡述於U.S.P.N. 2009/0155255以及WO 94/04690;Suresh等人, 1986,Methods in Enzymology , 121:210;及WO96/27011中。 多價抗體可免疫特異性結合於所需目標分子之不同抗原決定基或可免疫特異性結合於目標分子以及異質抗原決定基,諸如異質多肽或固體載體物質。雖然所選實施例可僅結合兩種抗原(亦即雙特異性抗體),但本發明亦涵蓋具有額外特異性的抗體,諸如三特異性抗體。雙特異性抗體亦包括交聯或「異結合」抗體。舉例而言,異結合物中之抗體之一可與抗生素蛋白偶合,另一抗體與生物素偶合。舉例而言,此類抗體已提出可使免疫系統細胞靶向非所需細胞(U.S.P.N. 4,676,980)及治療HIV感染(WO 91/00360、WO 92/200373及EP 03089)。異結合抗體可使用任何適宜的交聯方法製造。適合的交聯劑以及許多交聯技術在此項技術中已熟知且揭示於U.S. P.N. 4,676,980中。 5.抗體之重組產生 抗體及其片段可使用由產生抗體之細胞獲得之遺傳物質及重組技術產生或改造(參見例如Dubel及Reichert (編) (2014)Handbook of Therapeutic Antibodies , 第2版, Wiley-Blackwell GmbH;Sambrook及Russell (編) (2000)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第3版), NY,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Ausubel等人 (2002)Shor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A Compendium of Methods from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 Wiley, John & Sons, Inc.;及U.S.P.N. 7,709,611)。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編碼本發明抗體的核酸分子。核酸可存在於全細胞、細胞溶解物中或呈部分純化或基本上純的形式存在。核酸當藉由標準技術與其他細胞組分或其他污染物(例如其他細胞核酸或蛋白質)分離時,為「經分離」或基本上純的,該標準技術包括鹼性/SDS處理、CsCl聚束、管柱層析、瓊脂糖凝膠電泳及此項技術中熟知的其他技術。本發明核酸可為例如DNA (例如基因組DNA、cDNA)、RNA及其人工變異體(例如肽核酸) (不論單股或雙股或RNA、RNA),且可含或可不含內含子。在所選實施例中,核酸為cDNA分子。 本發明之核酸可使用標準分子生物學技術獲得。對於由融合瘤(例如如下文實例中所述製備之融合瘤)表現的抗體而言,可藉由標準PCR擴增或cDNA選殖技術獲得編碼抗體輕鏈及重鏈的cDNA。對於獲自免疫球蛋白基因集合庫的抗體(例如使用噬菌體呈現技術)而言,可自集合庫中回收編碼抗體的核酸分子。 編碼VH及VL區段的DNA片段可藉由標準重組型DNA技術進一步操作,例如將可變區基因轉變為全長抗體鏈基因、Fab片段基因或scFv基因。在此等操作中,編碼VL或VH之DNA片段以可操作方式連接至編碼另一蛋白質(諸如抗體恆定區或柔性連接子)之另一DNA片段。如本文中所用,術語「以可操作方式連接」意謂兩個DNA片段的連接方式使得由該兩個DNA片段編碼之胺基酸序列保留在讀碼框內。 編碼VH區之經分離之DNA可藉由使編碼VH之DNA以可操作方式連接至編碼重鏈恆定區(在IgG1情況下,為CH1、CH2及CH3)之另一DNA分子來轉變成全長重鏈基因。人類重鏈恆定區基因序列在此項技術中已知(參見例如Kabat等人(1991) (見上文))且涵蓋此等區域之DNA片段可以藉由標準PCR擴增獲得。重鏈恆定區可為IgG1、IgG2、IgG3、IgG4、IgA、IgE、IgM或IgD恆定區,但最佳為IgG1或IgG4恆定區。例示性IgG1恆定區展示於SEQ ID NO:2中。對於Fab片段重鏈基因而言,編碼VH之DNA以可操作方式連接至僅編碼重鏈CH1恆定區之另一DNA分子。 編碼VL區之經分離之DNA可藉由將編碼VL之DNA以可操作方式連接至編碼輕鏈恆定區CL之另一DNA分子來轉變成全長輕鏈基因(以及Fab輕鏈基因)。人類輕鏈恆定區基因之序列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參見例如Kabat等人, (1991) (見上文))且可藉由標準PCR擴增獲得涵蓋此等區域之DNA片段。輕鏈恆定區可為κ或λ恆定區,但最佳為κ恆定區。例示性相容κ輕鏈恆定區闡述於SEQ ID NO:5中,而例示性相容λ輕鏈恆定區闡述於SEQ ID NO:8中。 在各種情況下,可使VH或VL域以可操作方式連接至其相應恆定區(CH或CL),其中恆定區為位點特異性恆定區且提供位點特異性抗體。在所選實施例中,所得位點特異性抗體將包含位於重鏈上的兩個不成對半胱胺酸,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位點特異性抗體將包含位於CL域中的兩個不成對半胱胺酸。 本文中涵蓋展現與本發明多肽之「序列一致性」、「序列相似性」或「序列同源性」的某些多肽(例如抗原或抗體)。舉例而言,衍生的人類化抗體VH或VL域可與源(例如鼠類)或受體(例如人類)VH或VL域呈現序列相似性。「同源」多肽可呈現65%、70%、75%、80%、85%或90%序列一致性。在其他實施例中,「同源」多肽可呈現93%、95%或98%序列一致性。如本文所用,兩個胺基酸序列之間的同源百分比等效於兩個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在考慮為了達成兩個序列之最佳比對而需引入之空隙數目及各空隙長度的情況下,兩個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為該等序列所共有之一致位置之數目的函數(亦即同源%=一致位置數目/位置總數目×100)。如下文非限制性實例中所述,序列比較及測定兩個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可使用數學算法完成。 兩個胺基酸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可使用E. Meyers及W. Miller (Comput. Appl. Biosci. , 4:11-17 (1988))之演算法(其已併入ALIGN程式(2.0版)中)、使用PAM120權重殘基表、空隙長度罰分12及空隙罰分4來測定。此外,兩個胺基酸序列之間的一致性百分比可使用Needleman及Wunsch (J. Mol. Biol. 48:444-453 (1970))演算法(其已併入GCG軟體套件(可在www.gcg.com獲得)中之GAP程式中),使用Blossom 62矩陣或PAM250矩陣,及間隙權數16、14、12、10、8、6或4及長度權數1、2、3、4、5或6來測定。 或者或另外,本發明之蛋白序列可進一步用作「查詢序列」以對公共資料庫進行檢索,例如鑑別相關序列。此等檢索可使用Altschul等人(1990)J. Mol. Biol. 215:403-10之XBLAST程式(2.0版)進行。BLAST蛋白質檢索可使用XBLAST程式、分數=50、字長=3來進行,以獲得與本發明之抗體分子同源的胺基酸序列。為實現帶空位之對準以達成比較目的,可如Altschul等人(1997)Nucleic Acids Res. 25(17):3389-3402中所述使用帶空位之BLAST。當使用BLAST及空隙式BLAST程式時,可使用相應程式(例如XBLAST及NBLAST)之預設參數。 不一致的殘基位置可因保守性胺基酸取代或因非保守性胺基酸取代而不同。「保守胺基酸取代」為胺基酸殘基經側鏈之化學性質(例如電荷或疏水性)類似之另一胺基酸殘基取代的胺基酸取代。一般而言,保守性胺基酸取代不實質上改變蛋白質之功能特性。在其中兩個或更多個胺基酸序列彼此間差異為保守性取代的情況下,可上調序列一致性或相似度百分比以根據保守取代性質加以校正。在經非保守胺基酸取代的情況下,在實施例中,呈現序列一致性的多肽將保留本發明多肽(例如抗體)的所需功能或活性。 本文中亦涵蓋呈現與本發明之核酸具有「序列一致性」、「序列相似性」或「序列同源性」的核酸。「同源序列」意謂呈現至少約65%、70%、75%、80%、85%或90%序列一致性的核酸分子序列。在其他實施例中,核酸之「同源序列」可呈現與參考核酸93%、95%或98%的序列一致性。 本發明亦提供包含上述此類核酸的載體,其以可操作方式連接至啟動子(參見例如WO 86/05807;WO 89/01036;及U.S.P.N. 5,122,464);及真核分泌路徑中之其他轉錄調節及加工控制元件。本發明亦提供含有此等載體的宿主細胞及宿主表現系統。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宿主表現系統」包括任何種類的細胞系統,其可經工程改造以產生本發明之核酸或多肽及抗體。此類宿主表現系統包括(但不限於)經重組型噬菌體DNA或質體DNA轉型或轉染的微生物(例如大腸桿菌(E. coli)或枯草桿菌(B. subtilis));經重組型酵母表現載體轉染的酵母(例如酵母屬(Saccharomyces));或含有重組型表現構築體的哺乳動物細胞(例如COS、CHO-S、HEK293T、3T3細胞),該等重組型表現構築體含有來源於哺乳動物細胞或病毒之基因組的啟動子(例如腺病毒晚期啟動子)。宿主細胞可經兩種表現載體共轉染,例如編碼重鏈衍生之多肽的第一載體及編碼輕鏈衍生之多肽的第二載體。 哺乳動物細胞轉型方法在此項技術中已熟知。參見例如U.S.P.N. 4,399,216、4,912,040、4,740,461及4,959,455。宿主細胞亦可經工程改造以便產生具有不同特徵的抗原結合分子(例如經修飾之糖型或具有GnTIII活性的蛋白質)。 為長期高產量產生重組蛋白質,較佳為穩定表現。因此,穩定表現所選抗體的細胞株可使用此項技術所公認之標準技術加以工程改造且形成本發明之一部分。可以用藉由適當表現控制元件(例如啟動子或增強子序列、轉錄終止子、聚腺苷酸化位點等)控制的DNA及可選標記物轉型宿主細胞,而非使用含有病毒複製起點之表現載體。可使用此項技術中熟知的任一種選擇系統,包括為在所選條件下增強表現提供有效途徑的麩醯胺酸合成酶基因表現系統(GS系統)。GS系統完整或部分地論述於EP 0 216 846、EP 0 256 055、EP 0 323 997及EP 0 338 841及U.S.P.N. 5,591,639及5,879,936中。用於開發穩定細胞株的另一相容性表現系統為Freedom CHO-S套組(Life Technologies)。 在本發明抗體已藉由重組表現或所揭示之任何其他技術產生後,其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純化或分離,從而對其進行鑑別及自其天然環境中分離及/或回收及與會干擾抗體或相關ADC之診斷或治療性用途的污染物分離。分離抗體包括原位存在於重組細胞內的抗體。 此等經分離之製劑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的各種技術加以純化,諸如離子交換及尺寸排阻層析、透析、透濾及親和層析,特定言之,蛋白質A或蛋白質G親和層析。相容性方法更充分地論述於以下實例中。 6.製造後選擇 無論如何獲得,產抗體細胞(例如融合瘤、酵母群落等)可加以選擇、選殖且針對所需特徵進行進一步篩選,所需特徵包括例如穩定生長、高抗體產量及所需抗體特徵,諸如對相關抗原之高親和力。融合瘤可活體外在細胞培養物中擴增或活體內在同基因型免疫功能不全動物中擴增。選擇、選殖及擴增融合瘤及/或群落之方法已為一般技術者熟知。鑑別出所需抗體之後,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的通用分子生物學及生物化學技術分離、操作及表現相關遺傳物質。 藉由原生集合庫(天然或合成)產生之抗體可以具有中等親和力(Ka 為約106 至107 M-1 )。為了增強親和力,可藉由構建抗體集合庫(例如活體外藉由使用易錯聚合酶來引入隨機突變)且自此等二級集合庫再選擇對抗原具有高親和力之抗體(例如藉由使用噬菌體或酵母呈現術)來活體外模擬親和力成熟。WO 9607754描述一種誘導免疫球蛋白輕鏈之CDR發生突變以產生輕鏈基因集合庫的方法。 可以使用各種技術來選擇抗體,該等技術包括(但不限於)噬菌體或酵母呈現,其中在噬菌體或酵母上合成人類組合抗體或scFv片段之集合庫,利用相關抗原或其抗體結合部分篩選集合庫,且分離出結合抗原的噬菌體或酵母,自其可以獲得抗體或免疫反應性片段(Vaughan等人, 1996, PMID: 9630891;Sheets等人, 1998, PMID: 9600934;Boder等人, 1997, PMID: 9181578;Pepper等人, 2008, PMID: 18336206)。用於產生噬菌體或酵母呈現集合庫的套組可商購。亦存在可用於產生及篩選抗體呈現集合庫的其他方法及試劑(U.S.P.N. 5,223,409;WO 92/18619、WO 91/17271、WO 92/20791、WO 92/15679、WO 93/01288、WO 92/01047、WO 92/09690;及Barbas等人, 1991, PMID: 1896445)。此類技術有利地允許篩選大量候選抗體且提供相對容易的序列操作(例如藉由重組改組)。 IV.抗體特徵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針對有利的特性選擇、選殖及進一步篩選產抗體細胞(例如融合瘤或酵母群落),包含(例如)穩定生長、高抗體產生及如下文更詳細地論述,理想的位點特異性抗體特徵。在其他情況下,可藉由選擇用於接種動物的特定抗原(例如特異性UPK1B同功異型物)或目標抗原之免疫反應性片段來賦予抗體特徵。在其他實施例中,所選抗體可如上文所述經工程改造以增強或改進免疫化學特徵,諸如親和力或藥物動力學。 A.中和抗體 在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可為「拮抗劑」或「中和」抗體,此意謂該抗體可與決定子結合且阻斷或抑制該決定子之活性,此阻斷或抑制為直接的或藉由防止決定子與結合搭配物(諸如配位體或受體)結合,藉此中斷原本會由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生物學反應。當過量抗體使結合於決定子之結合搭配物的量降低至少約20%、30%、40%、50%、60%、70%、80%、85%、90%、95%、97%、99%或超過99%時,中和或拮抗劑抗體將實質上抑制決定子與其配位體或受質的結合,如例如藉由目標分子活性或在活體外競爭性結合分析中所量測。應瞭解,經調節之活性可直接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之技術量測或可根據改變之活性對下游的影響(例如致癌性或細胞存活)來量測。 B.內化抗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體可包含內化抗體,以便抗體結合於決定子且內化(隨著任何所結合之醫藥活性部分一起)至所選目標細胞(包括致瘤細胞)中。內化之抗體分子數目可足以殺死表現抗原之細胞,尤其表現抗原之致瘤細胞。視抗體或(在一些情況下)抗體藥物結合物之效能而定,單一抗體分子吸收於細胞中可足以殺死抗體所結合的目標細胞。就本發明而言,有證據表明所表現之UPK1B蛋白質的實質性部分仍與致瘤細胞表面結合,從而允許所揭示之抗體或ADC定位及內化。在所選實施例中,此類抗體將與內化後殺死細胞的一或多種藥物締合或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ADC將包含內化位點特異性ADC。 如本文所用,「內化」的抗體為結合於相關決定子後被目標細胞吸收(與任何所結合之細胞毒素一起被吸收)的抗體。所內化之此類ADC的數目較佳足以殺死表現決定子之細胞,尤其表現決定子之癌症幹細胞。視細胞毒素或ADC整體上之效能而定,在一些情況下,少數抗體分子吸收至細胞中足以殺死抗體所結合的目標細胞。舉例而言,某些藥物(諸如PBD或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如此強效以致與抗體結合之少數毒素分子的內化足以殺死目標細胞。抗體結合於哺乳動物細胞後是否內化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公認的各種分析(例如皂草素分析,諸如Mab-Zap及Fab-Zap;Advanced Targeting Systems)來確定,包括下文實例中所述的分析。偵測抗體是否內化至細胞中的方法亦描述於U.S.P.N. 7,619,068中。 C.消耗性抗體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為消耗性抗體。術語「消耗性」抗體係指較佳結合於細胞表面上或附近的抗原且誘導、促進或引起細胞死亡(例如藉由CDC、ADCC或引入細胞毒性劑)的抗體。在實施例中,所選消耗性抗體將與細胞毒素結合。 較佳消耗性抗體將能殺死所定義細胞群中之至少20%、30%、40%、50%、60%、70%、80%、85%、90%、95%、97%或99%之UPK1B表現細胞。如本文所用,術語「表觀IC50」係指與毒素連接之初級抗體殺死50%表現由初級抗體識別之抗原的細胞的濃度。毒素可以直接結合於初級抗體,或可經由識別初級抗體之二級抗體或抗體片段與初級抗體締合,且該二級抗體或抗體片段直接結合於毒素。較佳地,消耗性抗體之IC50將小於5 μM、小於1 μM、小於100 nM、小於50 nM、小於30 nM、小於20 nM、小於10 nM、小於5 nM、小於2 nM或小於1 nM。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群可包含富集、切片、純化或分離之致瘤細胞,包括癌症幹細胞。在其他實施例中,細胞群可包含全腫瘤樣品或包含癌症幹細胞的非均質腫瘤提取物。可利用標準生物化學技術,根據本文中之教示內容來監測及量化致瘤細胞之消耗。 D.結合親和力 本文中揭示對特異性決定子(例如UPK1B)具有高結合親和力的抗體。術語「KD 」係指特定抗體-抗原相互作用之解離常數或表觀親和力。當解離常數KD (k解離 /k結合 )為≤10-7 M時,本發明抗體可免疫特異性結合其目標抗原。當KD ≤5×10-9 M時,抗體以高親和力特異性結合抗原,且當KD ≤5×10-10 M時,抗體以非常高的親和力特異性結合抗原。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抗體具有≤10-9 M之KD 及約1×10-4 /秒之解離速率。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解離速率<1×10-5 /秒。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抗體將以約10-7 M與10-10 M之間的KD 結合於決定子,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其將以KD ≤2×10-10 M結合。本發明之其他所選實施例包含具有以下KD (koff /kon )之抗體:小於10-6 M、小於5×10-6 M、小於10-7 M、小於5×10-7 M、小於10-8 M、小於5×10-8 M、小於10-9 M、小於5×10-9 M、小於10-10 M、小於5×10-10 M、小於10-11 M、小於5×10-11 M、小於10-12 M、小於5×10-12 M、小於10-13 M、小於5×10-13 M、小於10-14 M、小於5×10-14 M、小於10-15 M或小於5×10-15 M。 在某些實施例中,免疫特異性結合於決定子(例如UPK1B)的本發明抗體可具有至少105 M-1 s-1 、至少2x105 M-1 s-1 、至少5x105 M-1 s-1 、至少106 M-1 s-1 、至少5x106 M-1 s-1 、至少107 M-1 s-1 、至少5x107 M-1 s-1 或至少108 M-1 s-1 之結合速率常數或kon (或ka )速率(抗體+抗原(Ag)k on ←抗體-Ag)。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免疫特異性地結合於決定子(例如UPK1B)的本發明抗體可具有的解離速率常數或koff (或kd )速率(抗體+抗原(Ag)k off ←抗體-Ag)小於10-1 s-1 、小於5×10-1 s-1 、小於10-2 s-1 、小於5×10-2 s-1 、小於10-3 s-1 、小於5×10-3 s-1 、小於10-4 s-1 、小於5×104 s-1 、小於10-5 s-1 、小於5×10-5 s-1 、小於10-6 s-1 、小於5×10-6 s-1 、小於10-7 s-1 、小於5×10-7 s-1 、小於10-8 s-1 、小於5×10-8 s-1 、小於10-9 s-1 、小於5×10-9 s-1 或小於10-10 s-1 。 結合親和力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各種技術測定,例如表面電漿子共振、生物層干涉法、雙重極化干涉法、靜態光散射、動態光散射、等溫滴定熱量測定法、ELISA、分析型超速離心及流式細胞測量術。 E.分組及抗原決定基定位 本文中揭示的抗體可根據其所結合之離散抗原決定基加以表徵。「抗原決定基」為抗體或免疫反應性片段所特異性結合之決定子的一部分。免疫特異性結合可基於如上文所述的結合親和力或藉由抗體對其在蛋白質及/或大分子之複雜混合物中之目標抗原的優先識別(例如在競爭分析中)來證實及定義。「線性抗原決定基」係由抗原中之允許抗體發生免疫特異性結合之鄰接胺基酸形成。優先結合線性抗原決定基的能力典型地得以維持,即使抗原變性時。相反,「構形抗原決定基」,通常包含抗原之胺基酸序列中之非相鄰氨基酸,但在抗原之二級、三級或四級結構之情形下,充分接近以由單個抗體同時結合。當具有構形抗原決定基的抗原變性時,抗體典型地將不再識別抗原。抗原決定基(鄰接或非鄰接)在獨特的空間構形中典型地包括至少3個且更通常至少5個或8-10個或12-20個胺基酸。 本發明抗體亦可根據其所屬之群組或「組別」來表徵。「分組」係指使用競爭性抗體結合分析來鑑別不能同時結合免疫原性決定子的抗體對,從而鑑別「競爭」結合的抗體。競爭性抗體可藉由分析來確定,其中所測試之抗體或免疫功能片段防止或抑制參考抗體特異性結合於共同抗原。通常,此類分析涉及使用結合於固體表面或細胞、未經標記之測試抗體及經標記之參考抗體的經純化之抗原(例如UPK1B或其結構域或片段)。競爭性抑制係藉由在測試抗體存在下測定結合於固體表面或細胞之標記的量來量測。關於測定競爭結合之方法的其他細節提供於本文中之實例中。通常,當競爭性抗體過量存在時,其將參考抗體與共同抗原的特異性結合抑制至少30%、40%、45%、50%、55%、60%、65%、70%或75%。在一些情況下,結合抑制達至少80%、85%、90%、95%或97%或更多。反之,當結合參考抗體時,其較佳使隨後添加之測試抗體(亦即UPK1B抗體)之結合抑制至少30%、40%、45%、50%、55%、60%、65%、70%或75%。在一些情況下,測試抗體之結合抑制達至少80%、85%、90%、95%或97%或更多。 通常,分組或競爭性結合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的各種技術來測定,諸如免疫分析,諸如西方墨點法、放射免疫分析、酶聯免疫吸附分析(ELISA)、「夾心」免疫分析、免疫沈澱分析、沈澱素反應、凝膠擴散沈澱素反應、免疫擴散分析、凝集分析、補體固定分析、免疫放射分析、螢光免疫分析及蛋白質A免疫分析。該等免疫分析在此項技術中為常規且熟知的(參見Ausubel等人編, (1994)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 第1卷,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此外,可使用交叉阻斷分析(參見例如WO 2003/48731;及Harlow等人 (1988)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Ed Harlow及David Lane)。 用於測定競爭性抑制(且因此為「框組」)的其他技術包括:使用例如BIAcore™ 2000系統(GE Healthcare)的表面電漿子共振;使用例如ForteBio® Octet RED (ForteBio)的生物層干涉法;或使用例如FACSCanto II (BD Biosciences)或多工LUMINEX™偵測分析(Luminex)的流動式細胞測量術珠粒陣列。 Luminex為基於珠粒的免疫分析平台,其能夠實現大規模多工抗體配對。該分析係比較抗體對針對目標抗原的同時結合模式。抗體對中之一個抗體(捕捉mAb)結合於Luminex珠粒,其中各捕捉mAb結合於不同顏色之珠粒。另一抗體(偵測mAb)結合於螢光信號(例如藻紅素(PE))。該分析係分析抗體對抗原的同時結合(配對)且將具有類似配對概況之抗體歸類在一起。偵測mAb與捕捉mAb之概況類似表示此兩種抗體結合於相同或密切相關的抗原決定基。在一個實施例中,配對概況可使用皮爾森相關係數(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來確定以鑑別與所測試之抗體群組中之任何特定抗體最密切相關的抗體。在實施例中,若抗體對之皮爾森相關係數為至少0.9,則測試/偵測mAb確定為與參考/捕捉mAb同組。在其他實施例中,皮爾森相關係數為至少0.8、0.85、0.87或0.89。在其他實施例中,皮爾森相關係數為至少0.91、0.92、0.93、0.94、0.95、0.96、0.97、0.98、0.99或1。自Luminex分析獲得之資料的其他分析方法描述於U.S.P.N. 8,568,992中。Luminex同時分析100種(或更多種)不同類型珠粒之能力使得抗原及/或抗體表面幾乎不受限制,從而改良生物感測分析中之處理量及抗體抗原決定基譜之解析度(Miller等人, 2011, PMID: 21223970)。 包含表面電漿子共振的類似分組技術與本發明相容。如本文所用,「表面電漿子共振」係指允許藉由偵測生物感測器基質內之蛋白質濃度變化來分析即時特異性相互作用的光學現象。若所選抗體彼此間競爭結合於既定抗原,則其可容易使用市售設備(諸如BIAcore™ 2000系統)測定。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用於確定測試抗體是否與參考抗體「競爭」結合的技術為「生物層干涉法」,一種光學分析技術,其分析自兩個表面反射之白光的干涉圖案:生物感測器尖端上之所固著蛋白質層,及內部參考層。結合於生物感測器尖端之分子數目的任何變化導致可即時量測之干涉圖案的轉移。此類生物層干涉法分析可使用ForteBio® Octet RED機器如下執行。參考抗體(Ab1)捕捉於抗小鼠捕捉晶片上,接著使用高濃度的非結合抗體阻斷晶片且收集基線。接著用特異性抗體(Ab1)捕捉單體、重組型目標蛋白質且將尖端浸漬於具有相同抗體(Ab1)作為對照物的孔中或具有不同測試抗體(Ab2)的孔中。若未發生進一步結合(如藉由與對照Ab1比較結合程度所測定),則Ab1與Ab2測定為「競爭性」抗體。若觀測到Ab2存在另外的結合,則確定Ab1與Ab2彼此間無競爭。可擴大此方法,以使用全列抗體在代表獨特分組的96孔盤中篩選獨特抗體之大型集合庫。在實施例中,若參考抗體將測試抗體與共同抗原的特異性結合抑制至少40%、45%、50%、55%、60%、65%、70%或75%,則測試抗體將與參考抗體競爭。在其他實施例中,結合抑制達至少80%、85%、90%、95%或97%或更多。 包含一組競爭性抗體的分組已定義之後,可進行進一步表徵以確定該組抗體所結合之抗原上的特定域或抗原決定基。域層面的抗原決定基定位可使用Cochran等人, 2004, PMID: 15099763所述之方案的改良版本來進行。精細抗原決定基定位為測定抗原上之特定胺基酸(包含抗體所結合之決定子的抗原決定基)的方法。 在某些實施例中,精細抗原決定基定位可使用噬菌體或酵母呈現術來進行。其他相容性抗原決定基定位技術包括丙胺酸掃描突變體、肽墨點法(Reineke, 2004, PMID: 14970513),或肽裂解分析。此外,可使用諸如抗原決定基切除、抗原決定基提取及化學修飾抗原之方法(Tomer, 2000, PMID: 10752610),其使用酶,諸如蛋白水解酶(例如胰蛋白酶、內切蛋白酶Glu-C、內切蛋白酶Asp-N、胰凝乳蛋白酶等);化學藥劑,諸如丁二醯亞胺基酯及其衍生物、含有一級胺的化合物、肼及碳醯肼、游離胺基酸等。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使用修飾輔助譜分析(Modification-Assisted Profiling),亦稱為基於抗原結構之抗體譜分析(ASAP),根據各抗體針對化學或酶促修飾之抗原表面之結合概況的相似性,對大量針對相同抗原的單株抗體進行分類(U.S.P.N. 2004/0101920)。 抗原上之所需抗原決定基確定之後,可產生針對該抗原決定基的其他抗體,例如使用本文所述之技術、藉由用包含所選抗原決定基的肽進行免疫。 V.抗體結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可與醫藥活性或診斷部分結合以形成「抗體藥物結合物」(ADC)或「抗體結合物」。術語「結合物」使用廣泛且意謂任何醫藥活性部分或診斷部分與本發明抗體的共價或非共價結合,不論結合方法。在某些實施例中,經由抗體之離胺酸或半胱胺酸殘基實現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活性或診斷部分可經由一或多個位點特異性游離半胱胺酸結合於抗體。所揭示之ADC可用於治療及診斷目的。 本發明之ADC可用於將細胞毒素或其他負載藥物遞送至目標位置(例如致瘤細胞及/或表現UPK1B之細胞)。如本文所闡述,術語「藥物」或「彈頭」可互換使用且意謂生物學活性或可偵測分子或藥物,包括如下文所述的抗癌劑或細胞毒素。「負載藥物」可包含「藥物」或「彈頭」與視情況選用之連接子化合物的組合。結合物中之「彈頭」可包含活體內代謝為活性劑的肽、蛋白質或前藥;聚合物、核酸分子、小分子、結合劑、模擬劑、合成藥物、無機分子、有機分子及放射性同位素。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揭示之ADC將所結合的負載藥物在相對無反應、無毒性狀態下導引至目標位點,隨後釋放且活化彈頭(例如如本文所揭示的PBDS 1-5)。彈頭之此靶向釋放較佳經由負載藥物(例如經由抗體上之一或多個半胱胺酸)與ADC製劑(其最小化過結合的毒性ADC物質)之相對均質組合物之穩定結合來實現。在與經設計以在彈頭已遞送至腫瘤位點之後基本上釋放彈頭的藥物連接子偶聯的情況下,本發明之結合物可實質上降低不良的非特異性毒性。此有利地使得活性細胞毒素在腫瘤位點的含量相對較高,同時最小化非靶向細胞及組織的暴露,從而提供增強的治療指數。 應瞭解,雖然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包含合併有治療性部分(例如細胞毒素)的負載藥物,但合併有診斷劑及生物相容性調節劑的其他負載藥物可受益於由所揭示之結合物提供的靶向釋放。因此,除非上下文另有指示,否則與例示性治療性負載藥物有關的任何揭示內容亦適用於包含診斷劑或生物相容性調節劑的負載藥物,如本文中所論述。所選負載藥物可共價或非共價連接至抗體且呈現不同的化學計量莫耳比,此至少部分地視實現結合所用的方法而定。 本發明之結合物通常可由下式表示: Ab-[L-D]n,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a) Ab包含抗UPK1B抗體; b) L包含視情況選用之連接子; c) D包含藥物;及 d) n為約1至約20之整數。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根據前述式之結合物可使用多種不同連接子及藥物製得且結合方法將根據組分之選擇而變化。因而,與所揭示抗體之反應性殘基(例如半胱胺酸或離胺酸)結合的任何藥物或藥物連接子化合物與本文中之教示內容相容。類似地,允許所選藥物與抗體結合(包括位點特異性結合)的任何反應條件屬於本發明範疇內。不論前述,本發明之一些較佳實施例包含使用穩定劑與輕度還原劑之組合來使藥物或藥物連接子與游離半胱胺酸發生選擇性結合,如本文所述。此類反應條件傾向於使得製劑更均質、非特異性結合及污染物更少且相應地使毒性更低。 A.彈頭 1.治療劑 本發明抗體可與醫藥活性部分結合、連接或融合或以其他方式結合,該醫藥活性部分為治療部分體或藥物,諸如抗癌劑,包括(但不限於)細胞毒性劑、細胞生長抑制劑、抗血管生成劑、減積藥劑、化學治療劑、放射冶療劑、靶向抗癌劑、生物學反應調節劑、癌症疫苗、細胞激素、激素療法、抗轉移劑及免疫治療劑。 例示性抗癌劑(包括其同源物及衍生物)包含1-去氫睪固酮、安麯黴素(anthramycins)、放線菌素D (actinomycin D)、博萊黴素(bleomycin)、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秋水仙鹼(colchicin)、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細胞鬆弛素B (cytochalasin B)、放線菌素D (先前為放線菌素)、二羥基炭疽桿菌素二酮(dihydroxy anthracin, dione)、多卡米辛(duocarmycin)、吐根素(emetine)、表柔比星(epirubicin)、溴化乙錠(ethidium bromide)、依託泊苷(etoposide)、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短桿菌素D (gramicidin D)、利多卡因(lidocaine)、類美登素(maytansinoids) (諸如DM-1及DM-4 (Immunogen))、光神黴素(mithramycin)、絲裂黴素(mitomycin)、米托蒽醌(mitoxantrone)、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普魯卡因(procaine)、普萘洛爾(propranolol)、嘌呤黴素(puromycin)、特諾波賽(tenoposide)、四卡因(tetracaine),及上述任一者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酸或衍生物。 其他相容性細胞毒素包含海兔毒素(dolastatin)及奧瑞他汀(auristatin),包括單甲基奧瑞他汀E (MMAE)及單甲基奧瑞他汀F (MMAF) (Seattle Genetics);瓢菌素(amanitin),諸如α-瓢菌素、β-瓢菌素、γ-瓢菌素或ε-瓢菌素(Heidelberg Pharma);DNA小凹槽結合劑,諸如多卡米辛衍生物(Syntarga);烷基化劑,諸如經修飾或二聚吡咯并苯并二氮呯(pyrrolobenzodiazepine) (PBD)、二氯甲二乙胺(mechlorethamine)、噻替哌(thioepa)、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美法侖(melphalan)、卡莫司汀(carmustine) (BCNU)、洛莫司汀(lomustine) (CCNU)、環硫磷醯胺(cyclothosphamide)、白消安(busulfan)、二溴甘露醇(dibromomannitol)、鏈佐黴素(streptozotocin)、絲裂黴素C (mitomycin C)及順二氯二胺鉑(II) (DDP)順鉑;剪接抑制劑,諸如米亞黴素(meayamycin)類似物或衍生物(例如如U.S.P.N. 7,825,267中所闡述的FR901464);管結合劑,諸如埃坡黴素(epothilone)類似物及妥布賴森(tubulysins)、太平洋紫杉醇及DNA損傷劑,諸如卡奇黴素及埃斯波黴素(esperamicin);抗代謝物,諸如甲胺喋呤(methotrexate)、6-巰基嘌呤、6-硫鳥嘌呤、阿糖胞苷(cytarabine)及5-氟尿嘧啶達卡巴嗪(5-fluorouracil decarbazine);抗有絲分裂劑,諸如長春鹼(vinblastine)及長春新鹼(vincristine);及蒽環黴素(anthracycline),諸如道諾黴素(daunorubicin) (原名柔紅黴素(daunomycin))及多柔比星(doxorubicin),及上述任一者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酸或衍生物。 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之ADC將包含海兔毒素彈頭。相容的海兔毒素包含海兔毒素10及海兔毒素15,其中之每一者可呈單甲基類似物(例如單甲基海兔毒素10)形式。海兔毒素10及海兔毒素15為自印度洋(Indian Ocean)海兔梅兔(Dollabella auricularia )分離之天然海洋產物。作為小型線性肽分子,海兔毒素10及15視為展示針對多種腫瘤之活性的有前景的抗癌藥物。海兔毒素為有絲分裂抑制劑,其干擾微管組件且藉此引起形成微管蛋白聚集體及抑制有絲分裂。該等試劑亦經由涉及bcl-2 (在一些癌症中過表現之癌蛋白)之機制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相容的彈頭單甲基海兔毒素10及海兔毒素15之結構即將展示於下文中:
Figure TW201800106AD00011
單甲基海兔毒素10彈頭(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12
海兔毒素15彈頭(DMD15): 應瞭解,二甲基及單甲基海兔毒素彈頭皆與所揭示之ADC相容且明確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例如單甲基海兔毒素10、單甲基海兔毒素15、二甲基海兔毒素10及二甲基海兔毒素15)。 除海兔毒素以外,應進一步瞭解,與本文中之教示相容的彈頭可包含奧瑞他汀。如此項技術中所熟知,海兔毒素已經結構修飾以提供緊密相關之奧瑞他汀,其在某些情況下為適用於臨床研究之等效衍生物。此等合成劑與α-微管蛋白上之長春花生物鹼結合位點相互作用且阻斷其聚合及阻止有絲分裂裝置之形成。尤其相容的奧瑞他汀包含單甲基奧瑞他汀E (MMAE)及單甲基奧瑞他汀F (MMAF),其結構即將展示於下文中:
Figure TW201800106AD00013
MMAE彈頭
Figure TW201800106AD00014
MMAF彈頭 與海兔毒素相同,應瞭解,二甲基及單甲基奧瑞他汀彈頭皆與所揭示之ADC相容且明確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例如單甲基奧瑞他汀E、單甲基奧瑞他汀F、二甲基奧瑞他汀E及二甲基奧瑞他汀F)。 應瞭解,前述海兔毒素及奧瑞他汀彈頭中之每一者較佳在由目標細胞內化及連接子破壞時釋放。如下文更詳細地描述,某些連接子將包含合併有自我分解部分的可裂解連接子,其允許活性彈頭(例如MMD10)釋放而不保留連接子之任何部分。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體可與抗CD3結合分子結合以募集細胞毒性T細胞且使其靶向致瘤細胞(BiTE技術;參見例如Fuhrmann等人(2010) Annual Meeting of AACR摘要第5625號)。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ADC可包含使用適當連接子結合的治療性放射性同位素。可與此等實施例相容之例示性放射性同位素包括(但不限於)碘(131 I、125 I、123 I、121 I)、碳(14 C)、銅(62 Cu、64 Cu、67 Cu)、硫(35 S)、鐳(223 Ra)、氚(3 H)、銦(115 In、113 In、112 In、111 In)、鉍(212 Bi、213 Bi)、鎝(99 Tc)、鉈(201 Ti)、鎵(68 Ga、67 Ga)、鈀(103 Pd)、鉬(99 Mo)、氙(133 Xe)、氟(18 F)、153 Sm、177 Lu、159 Gd、149 Pm、140 La、175 Yb、166 Ho、90 Y、47 Sc、186 Re、188 Re、142 Pr、105 Rh、97 Ru、68 Ge、57 Co、65 Zn、85 Sr、32 P、153 Gd、169 Yb、51 Cr、54 Mn、75 Se、113 Sn、117 Sn、225 Ac、76 Br、211 At及225 Ac。其他放射性核素亦可以診斷劑及治療劑形式獲得,尤其60至4,000 keV之能量範圍內的放射性核種。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ADC可包含PBD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酸或其衍生物作為彈頭。PBD為藉由共價結合於小凹槽中之DNA及抑制核酸合成來發揮抗腫瘤活性的烷基化劑。PBD已顯示具有強抗腫瘤特性,同時呈現最小的骨髓抑制。與本發明相容的PBD可使用若干類型的連接子(例如包含順丁烯二醯亞胺基部分及游離硫氫基的肽基連接子)連接至抗體,且在某些實施例中,呈二聚形式(亦即PBD二聚體)。可與所揭示之抗體結合的相容PBD (及視情況選用之連接子)描述於例如U.S.P.N. 6,362,331、7,049,311、7,189,710、7,429,658、7,407,951、7,741,319、7,557,099、8,034,808、8,163,736、2011/0256157及PCT文檔WO2011/130613、WO2011/128650、WO2011/130616、WO2014/057073及WO2014/057074中。 在其他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ADC將與細胞毒性苯并二氮呯衍生物彈頭結合。可與所揭示之抗體結合的相容性苯并二氮呯衍生物(及視情況選用之連接子)描述於例如U.S.P.N. 8,426,402及PCT文檔WO2012/128868及WO2014/031566中。與前述PBD相同,咸信相容的苯并二氮呯衍生物在DNA之少量凹槽中結合且抑制核酸合成。此類化合物據報導具有強效抗腫瘤特性且因而特別適用於本發明之ADC中。 除前述藥劑之外,本發明之抗體亦可與生物反應調節劑結合。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藥物部分可為具有所需生物活性的多肽。此類蛋白質可包括例如毒素,諸如相思子毒素、蓖麻毒素A、豹蛙酶(或其他細胞毒性RNA酶)、綠膿桿菌外毒素、霍亂毒素、白喉毒素;細胞凋亡劑,諸如腫瘤壞死因子(例如TNF-α或TNF-β);α-干擾素、β-干擾素、神經生長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活化因子、AIM I (WO 97/33899)、AIM II (WO 97/34911)、Fas配位體(Takahashi等人, 1994, PMID 7826947)及VEGI (WO 99/23105)、血栓劑、抗血管生成劑(例如血管生長抑素或內皮生長抑素)、淋巴激素(例如介白素-1 (IL-1)、介白素-2 (IL-2)、介白素-6 (IL-6))、粒細胞巨噬細胞群落刺激因子(GM-CSF),及粒細胞群落刺激因子(G-CSF),或生長因子,例如生長激素(GH)。 2.診斷劑或偵測劑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或其片段或衍生物係與診斷劑或可偵測劑、標記物或報導子結合,其可為例如生物學分子(例如肽或核苷酸)、小分子、螢光團或放射性同位素。經標記之抗體可適用於監測過度增生性病症之發展或進展,或作為臨床測試程序的一部分用於測定特定療法(包括所揭示之抗體) (亦即治療診斷劑)的功效或確定未來治療過程。此類標記物或報導子亦可適用於純化所選抗體;用於抗體分析學(例如抗原決定基結合或抗體分組),從而分離或單離致瘤細胞;或用於臨床前程序或毒理學研究。 此類診斷、分析及/或偵測可藉由使抗體與可偵測物質偶合來完成,可偵測物質包括(但不限於)各種酶,包含例如辣根過氧化酶、鹼性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或乙醯膽鹼酯酶;輔基,諸如(但不限於)抗生蛋白鏈菌素/生物素及抗生素蛋白/生物素;螢光物質,諸如(但不限於)傘酮(umbelliferone)、螢光素、螢光素異硫氰酸酯、若丹明(rhodamine)、二氯三嗪基胺螢光素、丹磺醯氯或藻紅素;發光物質,諸如(但不限於)魯米諾(luminol);生物發光物質,諸如(但不限於)螢光素酶、螢光素及水母素;放射性物質,諸如(但不限於)碘(131 I、125 I、123 I、121 I)、碳(14 C)、硫(35 S)、氚(3 H)、銦(115 In、113 In、112 In、111 In)及鎝(99 Tc)、鉈(201 Ti)、鎵(68 Ga、67 Ga)、鈀(103 Pd)、鉬(99 Mo)、氙(133 Xe)、氟(18 F)、153 Sm、177 Lu、159 Gd、149 Pm、140 La、175 Yb、166 Ho、90 Y、47 Sc、186 Re、188 Re、142 Pr、105 Rh、97 Ru、68 Ge、57 Co、65 Zn、85 Sr、32 P、153 Gd、169 Yb、51 Cr、54 Mn、75 Se、113 Sn及117 Tin;正電子發射金屬(使用各種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非放射性順磁金屬離子,及放射性標記或與特定放射性同位素結合的分子。在此類實施例中,適當偵測方法在此項技術中已熟知且容易自許多市售來源獲得。 在其他實施例中,抗體或其片段可與標記物序列或化合物(諸如肽或螢光團)融合或結合以促進純化或診斷或分析程序,諸如免疫組織化學、生物層干涉法、表面電漿子共振、流式細胞測量術、競爭性ELISA、FAC等。在一些實施例中,標記物尤其包含組胺酸標記,諸如pQE載體(Qiagen)所提供之組胺酸標記,其中許多為可商購的。適用於純化之其他肽標籤包括(但不限於)紅血球凝集素「HA」標籤,其對應於來源於流感紅血球凝集素蛋白質之抗原決定基(Wilson等人, 1984, Cell 37:767),及「flag」標籤(U.S.P.N. 4,703,004)。 3.生物相容性調節劑 在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可與生物相容性調節劑結合,生物相容性調節劑可用於視需要來調節、改變、改良或緩和抗體特徵。舉例而言,活體內半衰期延長的抗體或融合構築體可藉由連接分子量相對較高之聚合物分子(諸如市售聚乙二醇(PEG)或類似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來產生。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PEG可以多種不同的分子量及分子組態獲得,該等分子量及分子組態可經選擇以賦予抗體特定的特性(例如可定製半衰期)。PEG可利用或不利用多功能連接子、經由PEG與該等抗體或抗體片段之N或C末端的結合或經由存在於離胺酸殘基上的ε-胺基來連接至抗體或抗體片段或衍生物。可使用使生物活性損失最小化之線性或分支聚合物衍生作用。結合度可藉由SDS-PAGE及質譜密切監測以確保PEG分子與抗體分子之最佳結合。未反應之PEG可藉由例如尺寸排阻或離子交換層析而與抗體-PEG結合物分離。所揭示之抗體可以類似方式與白蛋白結合以便使抗體或抗體片段在活體內更穩定或具有更長的活體內半衰期。該等技術在此項技術中熟知,參見例如WO 93/15199、WO 93/15200及WO 01/77137;及EP 0 413,622。其他生物相容性結合物對於一般技術者而言顯而易見且可根據本文中之教示內容容易地鑑別。 B.連接子化合物 如上文所指示,與本發明相容的負載藥物包含一或多個彈頭且視情況包含使彈頭與抗體靶向劑結合的連接子。多種連接子化合物可用於本發明抗體與相關彈頭之結合。連接子僅需與抗體上的反應性殘基(較佳為半胱胺酸或離胺酸)及所選藥物化合物共價結合。因此,與所選抗體殘基反應且可用於提供本發明之相對穩定結合物(位點特異性或其他方式)的任何連接子與本文中之教示內容相容。 相容性連接子可有利地結合於具有親核性的經還原之半胱胺酸及離胺酸。涉及經還原之半胱胺酸及離胺酸的結合反應包括(但不限於)硫醇-順丁烯二醯亞胺、硫醇-鹵基(醯基鹵)、硫醇-烯、硫醇-炔、硫醇-乙烯基碸、硫醇-雙碸、硫醇-硫代磺酸酯、硫醇-吡啶基二硫化物及硫醇-對氟反應。如本文中進一步論述,硫醇-順丁烯二醯亞胺生物結合因其反應速率快及結合條件溫和而為使用最廣泛之方法之一。使用此方法的一個問題為可能發生逆-邁克爾反應(retro-Michael reaction)及經順丁烯二醯亞胺基連接之負載藥物發生損耗或自抗體轉移為血漿中的其他蛋白質,諸如人類血清白蛋白。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選擇性還原及如下文實例所闡述之位點特異性抗體可用於穩定結合物且減少此不合需要的轉移。硫醇-醯基鹵反應得到生物結合物,該等生物結合物不會經歷逆-邁克爾反應且因此更穩定。然而,硫醇-鹵化物反應通常具有比基於順丁烯二醯亞胺之結合慢的反應速率且因此在提供不合需要的藥物與抗體比率方面不太有效。硫醇-吡啶基二硫化物反應為另一種常用的生物結合途徑。吡啶基二硫化物與游離硫醇發生快速交換,產生混合二硫化物且釋放吡啶-2-硫酮。混合二硫化物可在還原性細胞環境中裂解,從而釋放負載藥物。受到更多關注的其他生物結合方法為硫醇-乙烯基碸及硫醇-雙碸反應,其中每一者與本文中之教示內容相容且明確地包括於本發明之範疇內。 在所選實施例中,相容性連接子將賦予ADC在細胞外環境中的穩定性,防止ADC分子聚集且保持ADC以單體狀態自由溶於水性介質中。在轉運或遞送至細胞中之前,ADC較佳為穩定的且保持完整,亦即抗體保持連接至藥物部分。雖然連接子在目標細胞外部為穩定的,但可將其設計成以一定的有效速率在細胞內部裂解或降解。因此,有效連接子將:(i)維持抗體之特異性結合特性;(ii)允許結合物或藥物部分之細胞內遞送;(iii)保持穩定及完整,亦即不裂解或降解,直至結合物已遞送或轉運至其靶向位點;及(iv)維持藥物部分之細胞毒性、細胞殺死效應或細胞抑制作用(在一些情況下,包括任何旁觀者效應)。ADC穩定性可藉由標準分析技術量測,諸如HPLC/UPLC、質譜、HPLC,及分離/分析技術LC/MS及LC/MS/MS。如上文所闡述,抗體與藥物部分之共價連接就反應性含義而言需要連接子具有兩個反應性官能基,亦即二價。適用於連接兩個或更多個功能性或生物學活性部分(諸如MMAE及抗體)的二價連接試劑已知,且已描述提供與本文中之教示相容之所得結合物的方法。 與本發明相容的連接子可大體上分類為可裂解連接子及不可裂解連接子。可裂解連接子可以包括酸不穩定連接子(例如肟及腙)、蛋白酶可裂解連接子及二硫化物連接子,內化至目標細胞中且在細胞內部按內體-溶酶體路徑裂解。細胞毒素之釋放及活化依賴於促進酸不穩定化學鍵聯(諸如腙或肟)發生裂解的內體/溶酶體酸性隔室。若溶酶體特異性蛋白酶裂解位點經工程改造而存在於連接子中,則細胞毒素將接近其細胞內目標釋放。或者,含有混合二硫化物的連接子提供細胞毒性負載藥物藉以在細胞內釋放(當其在細胞之還原環境中、而非在血流之富氧環境中選擇性地裂解時)的途徑。藉助於對比,含有醯胺連接之聚乙二醇或烷基間隔基的相容性不可裂解連接子在ADC在目標細胞內溶酶體降解期間釋放毒性負載藥物。在一些方面中,連接子之選擇將視結合物中所用之特定藥物、特定適應症及抗體目標而定。 因此,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包含可藉由存在於細胞內環境中(例如溶酶體或內體或胞膜窖內部)的裂解劑裂解的連接子。連接子可為例如由細胞內肽酶或蛋白酶裂解肽基連接子,該蛋白酶包括(但不限於)溶酶體或核內體蛋白酶。在一些實施例中,肽基連接子之長度為至少兩個胺基酸或至少三個胺基酸。裂解劑可包括組織蛋白酶B及D以及纖維蛋白溶酶,已知其中每一者可使二肽藥物衍生物發生水解,從而使活性藥物釋放於目標細胞內部。由於已發現組織蛋白酶-B大量表現於癌組織中,因此可藉由硫醇依賴性蛋白酶組織蛋白酶-B裂解的例示性肽基連接子為包含Phe-Leu的肽。此類連接子之其他實例描述於U.S.P.N. 6,214,345中。在特定實施例中,可藉由胞內蛋白酶裂解的肽基連接子為Val-Cit連接子、Val-Ala連接子或Phe-Lys連接子。使用胞內蛋白水解釋放治療劑的一個優點為該藥劑在結合時典型地出現毒性降低且結合物之血清穩定性相對較高。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裂解連接子具有pH值敏感性。通常,pH值敏感性連接子在酸性條件下為可水解的。舉例而言,可使用在溶酶體中可水解之酸不穩定連接子(例如腙、肟、半卡巴腙、硫半卡巴肼、順烏頭酸醯胺、原酸酯、縮醛、縮酮或其類似物)(參見例如U.S.P.N. 5,122,368;5,824,805;5,622,929)。此類連接子在中性pH值條件(諸如血液中之條件)下相對穩定,但在低於pH 5.5或5.0 (其為溶酶體之近似pH值)時不穩定(例如可裂解)。 在其他實施例中,連接子在還原條件下可裂解(例如二硫化物連接子)。多種二硫化物連接子在此項技術中已知,包括例如可使用SATA (N-丁二醯亞胺基-S-乙醯基硫基乙酸酯)、SPDP (N-丁二醯亞胺基-3-(2-吡啶基二硫基)丙酸酯)、SPDB (N-丁二醯亞胺基-3-(2-吡啶基二硫基)丁酸酯)及SMPT (N-丁二醯亞胺基-氧基羰基-α-甲基-α-(2-吡啶基-二硫基)甲苯)形成的連接子。在其他特定實施例中,連接子為丙二酸酯連接子(Johnson等人, 1995,Anticancer Res. 15:1387-93)、順丁烯二醯亞胺基苯甲醯基連接子(Lau等人, 1995,Bioorg-Med-Chem. 3(10):1299-1304)或3'-N-醯胺類似物(Lau等人, 1995,Bioorg-Med-Chem. 3(10):1305-12)。 在本發明之某些態樣中,所選連接子將包含下式之化合物:
Figure TW201800106AD00015
其中星號表示與藥物的連接點,CBA (亦即細胞結合劑)包含抗UPK1B抗體,L1 包含連接單元且視情況包含可裂解連接單元,A為使L1 與抗體上之反應性殘基連接的連接基(視情況包含間隔基),L2 較佳為共價鍵及U,其可存在或可不存在,可包含促進連接子與彈頭在腫瘤位點澈底分離的自我分解單元的全部或一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諸如U.S.P.N. 2011/0256157中所闡述的實施例)中,相容連接子可包含:
Figure TW201800106AD00016
其中星號表示與藥物的連接點,CBA (亦即細胞結合劑)包含抗MFI2抗體,L1 包含連接子及視情況選用之可裂解連接子,A為使L1 與抗體上之反應性殘基連接的連接基(視情況包含間隔子)且L2 為共價鍵或連同-OC(=O)-一起形成自我分解型部分。 應瞭解,L1 及L2 (存在時)之性質可廣泛變化。此等基團係根據其裂解特徵加以選擇,其可根據結合物所遞送之位點的條件來指定。較佳為藉由酶作用裂解的連接子,然而亦可使用藉由改變pH值(例如酸或鹼不穩定)、溫度或照射後(例如對光不穩定)可裂解的連接子。在還原或氧化條件下可裂解的連接子亦可用於本發明。 在某些實施例中,L1 可包含相鄰胺基酸序列。胺基酸序列可為酶促裂解之目標受質,從而允許藥物釋放。 在一個實施例中,L1 可藉由酶作用裂解。在一個實施例中,酶為酯酶或肽酶。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L1 為組織蛋白酶不穩定連接子。 在一個實施例中,L1 包含二肽。二肽可表示為-NH-X1 -X2 -CO-,其中-NH-及-CO-分別表示胺基酸基團X1 及X2 之N端及C端。二肽中之胺基酸可為天然胺基酸之任何組合。在連接子為組織蛋白酶不穩定連接子的情況下,二肽可為組織蛋白酶介導之裂解之作用位點。 此外,對於分別具有羧基或胺基側鏈官能基的胺基酸基團(例如Glu及Lys),CO及NH可表示該側鏈官能基。 在一個實施例中,二肽-NH-X1 -X2 -CO-中之基團-X1 -X2 -係選自:-Phe-Lys-、-Val-Ala-、-Val-Lys-、-Ala-Lys-、-Val-Cit-、-Phe-Cit-、-Leu-Cit-、-Ile-Cit-、-Phe-Arg-及-Trp-Cit-,其中Cit為瓜胺酸。 二肽-NH-X1 -X2 -CO-中之基團-X1 -X2 -較佳選自:-Phe-Lys-、-Val-Ala-、-Val-Lys-、-Ala-Lys-及-Val-Cit-。 二肽-NH-X1 -X2 -CO-中之基團-X1 -X2 -最佳為-Phe-Lys-或-Val-Ala-或Val-Cit。在某些所選實施例中,二肽將包含-Val-Ala-。在某些其他實施例中,二肽將包含-Val-Cit-。 在一個實施例中,L2 係以共價鍵形式存在。 在一個實施例中,L2 存在且與-C(=O)O-共同形成自我分解型連接子。 在一個實施例中,L2 為酶促活性之受質,從而允許彈頭釋放。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L1 藉由酶作用可裂解且存在L2 的情況下,酶使L1 與L2 之間的鍵裂解。 L1 及L2 存在時可藉由選自以下的鍵連接:-C(=O)NH-、-C(=O)O-、-NHC(=O)-、-OC(=O)-、-OC(=O)O-、-NHC(=O)O-、-OC(=O)NH-及-NHC(=O)NH-。 連接至L2 之L1 之胺基可為胺基酸之N端或可衍生自胺基酸側鏈(例如離胺酸胺基酸側鏈)之胺基。 連接至L2 之L1 之羧基可為胺基酸之C端或可衍生自胺基酸側鏈(例如麩胺酸胺基酸側鏈)之羧基。 連接至L2 之L1 之羥基可衍生自胺基酸側鏈(例如絲胺酸胺基酸側鏈)之羥基。 術語「胺基酸側鏈」包括發現於以下中之基團:(i)天然存在之胺基酸,諸如丙胺酸、精胺酸、天冬醯胺、天冬胺酸、半胱胺酸、麩醯胺酸、麩胺酸、甘胺酸、組胺酸、異白胺酸、白胺酸、離胺酸、甲硫胺酸、苯丙胺酸、脯胺酸、絲胺酸、蘇胺酸、色胺酸、酪胺酸及纈胺酸;(ii)次要胺基酸,諸如鳥胺酸及瓜胺酸;(iii)非天然胺基酸、β-胺基酸、天然存在之胺基酸之合成類似物及衍生物;及(iv)所有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異構體富集、同位素標記(例如2 H、3 H、14 C、15 N)、經保護之形式及其外消旋混合物。 在一個實施例中,-C(=O)O-與L2 共同形成以下基團:
Figure TW201800106AD00017
其中星號表示與藥物或細胞毒性劑位置的連接點,波浪線表示與連接子L1 的連接點,Y為-N(H)-、-O-、-C(=O)N(H)-或-C(=O)O-,且n為0至3。伸苯基環視情況經一個、兩個或三個取代基取代。在一個實施例中,伸苯基視情況經鹵基、NO2 、烷基或羥基烷基取代。 在一個實施例中,Y為NH。 在一個實施例中,n為0或1。n較佳為0。 在Y為NH且n為0的情況下,自我分解型連接子可稱為對胺基苯甲基羰基連接子(PABC)。 在其他實施例中,連接子可包括自分解型連接子與二肽,其共同形成基團-NH-Val-Cit-CO-NH-PABC-。在其他所選實施例中,連接子可包含基團-NH-Val-Ala-CO-NH-PABC-,其說明如下:
Figure TW201800106AD00018
其中星號表示與所選細胞毒性部分的連接點,且波浪線表示與連接子之其餘部分(例如間隔基-抗體結合區段)的連接點,連接子之其餘部分可與抗體結合。二肽發生酶促裂解後,當遠端位點活化時,自分解型連接子將允許經保護之化合物(亦即細胞毒素)發生澈底的釋放,此釋放係沿著下文所示之路線進行:
Figure TW201800106AD00019
其中星號表示連至所選細胞毒性部分的連接點且其中L* 為連接子其餘部分之活化形式,其包含現在裂解之肽基單元。彈頭之澈底釋放確保其維持所需毒性活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A為共價鍵。因此,L1 與抗體直接連接。舉例而言,在L1 包含鄰接胺基酸序列的情況下,序列N端可直接連接至抗體殘基。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A為間隔基。因此,L1 與抗體間接連接。 在某些實施例中,L1 與A可藉由選自以下的鍵連接:-C(=O)NH-、-C(=O)O-、-NHC(=O)-、-OC(=O)-、-OC(=O)O-、-NHC(=O)O-、-OC(=O)NH-及-NHC(=O)NH-。 如下文更詳細地論述,本發明之藥物連接子較佳連接至半胱胺酸上之反應性硫醇親核體,包括游離半胱胺酸。為此目的,抗體之半胱胺酸可藉由各種還原劑(諸如DTT或TCEP或如本文所闡述之溫和還原劑)處理而具備與連接子試劑結合的反應性。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藥物連接子較佳連接至離胺酸。 連接子較佳含有親電子官能基以便與抗體上的親核官能基發生反應。抗體上之親核性基團包括(但不限於):(i) N端胺基;(ii)側鏈胺基,例如離胺酸;(iii)側鏈硫醇基,例如半胱胺酸;及(iv)糖類羥基或胺基,其中抗體發生糖基化。胺、硫醇及羥基具親核性且能夠與連接子部分及連接子試劑上的親電子基團發生反應而形成共價鍵,包括:(i)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團;(ii)活化二硫化物;(iii)活性酯,諸如NHS (N-羥基丁二醯亞胺)酯、HOBt (N-羥基苯并三唑)酯、鹵基甲酸酯及酸鹵化物;(iv)烷基及苯甲基鹵化物,諸如鹵乙醯胺;及(v)醛、酮及羧基。 下文緊接著說明與本發明相容的例示性官能基:
Figure TW201800106AD00020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胱胺酸(包括位點特異性抗體之游離半胱胺酸)與藥物-連接子部分之間的連接係經由硫醇殘基及存在於連接子上的末端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團。在此類實施例中,抗體與藥物-連接子之間的連接可為:
Figure TW201800106AD00021
其中星號表示連至藥物-連接子之其餘部分的連接點且波浪線表示連至抗體之其餘部分的連接點。在該等實施例中,S原子較佳可來源於位點特異性游離半胱胺酸。 關於其他相容性連接子,結合部分可包含可與抗體上之活化殘基反應以提供所需結合物的末端溴或碘乙醯胺。在任何情況下,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根據本發明容易使所揭示之藥物-連接子化合物與相容性抗UPK1B抗體(包括位點特異性抗體)結合。 根據本發明,本發明提供製造相容抗體藥結合物之方法,其包含使UPK1B抗體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藥物-連接子化合物(亦即式Ab-[L-D]n所揭示之[L-D])結合:
Figure TW201800106AD00022
DL1 (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23
DL2 (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24
DL3 (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25
DL4 (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26
DL5 (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27
DL6 (MMAE)
Figure TW201800106AD00028
DL7 (MMAF)
Figure TW201800106AD00029
DL8 (MMAF) 在本申請案中,DL將用作「藥物-連接子」(或式Ab-[L-D]n中之「連接子-藥物」)之縮寫且將包含如上文所闡述之藥物連接子1-8 (亦即DL1、DL2、DL3、DL4、DL5、DL6、DL7及DL8)。應注意,DL1至DL5包含相同彈頭(MMD10),其將在自連接子釋放時釋放。相同模式亦適用於DL7及DL8,其中MMAF在各種情況下釋放。 應瞭解,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的技術使連接子附接之末端馬來醯亞胺基部分與所選擇之UPK1B抗體上的游離硫氫基結合。前述化合物之合成途徑在此項技術中已熟知,同時使此類藥物連接子組合結合之特定方法闡述於以下實例中。 因此,在所選擇之態樣中,本發明涉及UPK1B抗體,其與所揭示之DL部分(DL1-DL8結合以提供大體上如以下ADC 1-8即將闡述之式Ab-[L-D]n之UPK1B免疫結合物。因此,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式Ab-[L-D]n之ADC,其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結構:
Figure TW201800106AD00030
ADC1 (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31
ADC2 (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32
ADC3 (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33
ADC4 (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34
ADC5 (MMD1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35
ADC6 (MMAE)
Figure TW201800106AD00036
ADC7 (MMAF)
Figure TW201800106AD00037
ADC8 (MMAF) 其中Ab包含抗UPK1B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且n為約1至約20之整數。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前述結構由式Ab-[L-D]n定義且超過一種如其中所描繪之藥物-連接子分子可與UPK1B抗體(例如n可為約1至約20之整數)共價結合。更特定言之,如下文更詳細論述,應瞭解,超過一個負載藥物可與各抗體結合且以上示意性表述必須視為如此。作為實例,ADC1可包含與1、2、3、4、5、6、7或8個或更多個負載藥物結合之UPK1B抗體且此類ADC之組合物將通常包含藥物與抗體比率(DAR)物質之混合物。 在某些態樣中,本發明之UPK1B ADC (諸如上文剛剛描繪之ADC)將包含如隨附實例中所闡述之抗UPK1B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在特定實施例中,ADC1將包含hSC115.9ss1 (例如hSC115.9ss1 MMD10)。在其他態樣中,本發明之UPK1B ADC將包含hSC115.18ss1 (例如hSC115.18ss1 MMD10)。 C.結合 應瞭解,多種熟知的反應可用於將藥物部分及/或連接子連接至所選抗體。舉例而言,使用半胱胺酸之硫氫基的各種反應均可用於所需部分之結合。一些實施例將包含含有一或多個游離半胱胺酸之抗體的結合,如下文所詳細論述。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ADC可經由藥物與所選抗體中存在之離胺酸殘基之暴露於溶劑中之胺基的結合來產生。其他實施例包含將N端蘇胺酸及絲胺酸殘基活化,接著可利用其將所揭示之負載藥物連接至抗體。所選結合方法較佳經定製以使連接至抗體之藥物數目最佳化且提供相對較高的治療指數。 用於使治療性化合物與半胱胺酸殘基結合的各種方法在此項技術中已知且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為顯而易見的。半胱胺酸殘基在鹼性條件下將發生去質子化而產生可與軟親電子劑(諸如順丁烯二醯亞胺及碘乙醯胺)反應的硫醇鹽親核劑。一般而言,用於此類結合的試劑可直接與半胱胺酸硫醇反應而形成所結合之蛋白質或與連接子-藥物反應而形成連接子-藥物中間物。在連接子的情況下,使用有機化學反應、條件及試劑的若干途徑已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知,包括:(1)使本發明之蛋白質之半胱胺酸基團與連接子試劑反應而經由共價鍵形成蛋白質-連接子中間物,隨後與活化化合物反應;及(2)使化合物之親核基團與連接子試劑反應而經由共價鍵形成藥物-連接子中間物,隨後與本發明之蛋白質之半胱胺酸基團反應。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前述內容將顯而易知,雙官能(或二價)連接子適用於本發明。舉例而言,雙官能連接子可包含用於與半胱胺酸殘基共價鍵聯的硫醇修飾基團及至少一個用於與化合物共價或非共價鍵聯的連接部分(例如第二硫醇修飾部分)。 結合之前,抗體可藉由還原劑(諸如二硫蘇糖醇(DTT)或(參(2-羧基乙基)膦(TCEP))處理而具備與連接試劑結合的反應性。在其他實施例中,其他親核基團可經由離胺酸與試劑(包括(但不限於) 2-亞胺基硫雜環戊烷(妥特氏試劑(Traut's reagent))、SATA、SATP或SAT(PEG)4)反應、從而將胺轉化為硫醇來引入抗體中。 就此類結合而言,半胱胺酸硫醇或離胺酸胺基具有親核性且能夠與包括以下之連接試劑或化合物-連接子中間物或藥物上的親電子基團反應而形成共價鍵:(i)活性酯,諸如NHS酯、HOBt酯、鹵基甲酸酯及酸鹵化物;(ii)烷基及苯甲基鹵化物,諸如鹵乙醯胺;(iii)醛、酮、羧基及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團;及(iv)二硫化物,包括吡啶基二硫化物,經由硫化物交換。化合物或連接子上的親核基團包括(但不限於)胺、硫醇、羥基、醯肼、肟、肼、硫半卡巴腙、肼甲酸酯及芳基醯肼基團,其能夠與連接子部分及連接試劑上的親電子基團反應而形成共價鍵。 結合試劑包括順丁烯二醯亞胺、鹵乙醯基、碘乙醯胺丁二醯亞胺酯、異硫氰酸酯、磺醯氯、2,6-二氯三嗪基、五氟苯基酯及胺基磷酸酯,然而亦可使用其他官能基。在某些實施例中,方法包括例如使用順丁烯二醯亞胺、碘乙醯胺或鹵乙醯基/烷基鹵化物、氮丙啶、丙烯醯基衍生物與半胱胺酸之硫醇反應以產生與化合物反應的硫醚。游離硫醇與活化吡啶基二硫化物之二硫化物交換亦適用於產生結合物(例如使用5-硫基-2-硝基苯甲酸(TNB))。較佳使用順丁烯二醯亞胺。 如上文所指示,離胺酸亦可用作實現結合的反應性殘基,如本文所闡述。通常經由胺反應性丁二醯亞胺基酯靶向親核性離胺酸殘基。為獲得最佳數目的去質子化離胺酸殘基,水溶液之pH值必須低於離胺酸銨基之pKa (其為約10.5),因此典型的反應pH值為約8及9。偶合反應之常見試劑為NHS酯,其與親核性離胺酸經由離胺酸醯化機制發生反應。經歷類似反應的其他相容性試劑包含異氰酸酯及異硫氰酸酯,其亦可結合本文中之教示內容使用以提供ADC。一旦離胺酸已活化,則可使用多種前述連接基團使彈頭共價結合於抗體。 用於使化合物與蘇胺酸或絲胺酸殘基(較佳為N端殘基)結合的方法在此項技術中亦已知。舉例而言,已描述自絲胺酸或蘇胺酸之1,2-胺基醇衍生得到羰基前驅物、可選擇性地且快速地藉由過碘酸鹽氧化而使羰基前驅物轉化成醛形式的方法。醛與連接至本發明蛋白質之化合物中之半胱胺酸的1,2-胺基硫醇反應形成穩定噻唑啶產物。此方法尤其適用於在N端絲胺酸或蘇胺酸殘基處標記蛋白質。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引入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或更多個半胱胺酸殘基(例如製備包含一或多個游離非原生半胱胺酸胺基酸殘基之抗體)來將反應性硫醇基引入所選擇之抗體(或其片段)中。此類位點特異性抗體或經工程改造之抗體允許結合物製劑呈現增強的穩定性及實質性均質性,此至少部分地歸因於提供經工程改造之游離半胱胺酸位點及/或本文所闡述之新穎結合程序。不同於完全或部分地還原鏈內或鏈間抗體二硫鍵中之每一者以提供結合位點(且與本發明完全相容)的習知結合方法,本發明另外提供所製備之某些游離半胱胺酸位點之選擇性還原及藥物-連接子與其之連接。 就此而言,應瞭解,藉由經工程改造之位點及選擇性還原促進的結合特異性允許在所需位置存在高百分比的定點結合。顯然,一些此等結合位點(諸如存在於輕鏈恆定區之末端區域中的位點)典型地難以有效地結合,原因在於其傾向於與其他游離半胱胺酸發生交叉反應。然而,經由分子工程改造及選擇性還原所得游離半胱胺酸,可獲得有效的結合率,從而大大減少非所需的高DAR污染物及非特異性毒性。更一般而言,經工程改造之構築體及所揭示之包含選擇性還原的新穎結合方法提供具有改良之藥物動力學及/或藥效學且潛在地具有改良之治療指數的ADC製劑。 在某些實施例中,位點特異性構築體呈遞游離半胱胺酸,其還原時包含具有親核性且能夠與連接子部分(諸如上文所揭示之彼等物)上之親電子基團發生反應而形成共價鍵的硫醇基。如上文所論述,本發明抗體可具有可還原的不成對鏈間或鏈內半胱胺酸或所引入的非原生半胱胺酸,亦即提供此類親核性基團的半胱胺酸。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經還原之游離半胱胺酸之游離硫氫基與所揭示之藥物-連接子之末端順丁烯二醯亞胺基或鹵乙醯胺基的反應將提供所需結合。在此等情況下,抗體之游離半胱胺酸可藉由還原劑(諸如二硫蘇糖醇(DTT)或(參(2-羧基乙基)膦(TCEP))處理而具備與連接試劑結合的反應性。各游離半胱胺酸因此在理論上呈遞反應性硫醇親核劑。雖然此類試劑與本發明尤其相容,但應瞭解,位點特異性抗體的結合可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通常已知之各種反應、條件及試劑實現。 此外,已發現經工程改造之抗體之游離半胱胺酸可選擇性地還原以提供增強的定點結合且使得非所需、潛在毒性污染物減少。更特定言之,已發現「穩定劑」(諸如精胺酸)可調節蛋白質的分子內及分子間相互作用且可連同所選還原劑(較佳為相對而言輕度的還原劑)一起使用以選擇性地還原游離半胱胺酸及促進位點特異性結合,如本文所闡述。如本文所用,術語「選擇性還原」或「選擇性地還原」可互換使用且應意謂游離半胱胺酸還原且基本上不會使經工程改造之抗體中所存在的原生二硫鍵分裂。在所選實施例中,此選擇性還原可藉由使用某些還原劑或某些還原劑濃度來實現。在其他實施例中,選擇性還原經工程改造之構築體將包含使用穩定劑與還原劑(包括輕度還原劑)之組合。應瞭解,術語「選擇性結合」應意謂已在如本文所述之細胞毒素存在下選擇性地還原的經工程改造之抗體之結合。在此態樣中,此類穩定劑(例如精胺酸)與所選還原劑之組合使用可明顯地改良位點特異性結合效率,如根據抗體重鏈及輕鏈之結合程度及製劑中之DAR分佈所測定。相容抗體構築體及選擇性結合技術及試劑廣泛揭示於WO2015/031698中,該文獻關於此類方法及構築體的內容明確併入本文中。 儘管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論束縛,但此類穩定劑可用來調節靜電微環境及/或調節所要結合位點發生的構形變化,從而允許相對溫和的還原劑(其不會實質上還原完整的原生二硫鍵)促進在所需游離半胱胺酸位點發生結合。已知此類藥劑(例如某些胺基酸)可形成鹽橋(經由氫鍵結及靜電相互作用)且可以賦予穩定作用的方式調節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從而可引起有利的構形變化及/或減少不利的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此外,此類藥劑可用來在還原之後抑制不合需要的分子內(及分子間)半胱胺酸-半胱胺酸鍵之形成,從而促進所需結合反應,其中經工程改造之位點特異性半胱胺酸結合於藥物(較佳經由連接子)。由於選擇性還原條件未能使完整的原生二硫鍵發生顯著還原,因此隨後的結合反應天然地驅向游離半胱胺酸上之相對較少反應性硫醇(例如較佳為每個抗體2個游離硫醇)。如先前所提及,此類技術可用於顯著減少非特異性結合程度及相應非所需DAR物質在根據本發明所製得之結合物製劑中的含量。 在所選實施例中,與本發明相容的穩定劑通常將包含含有至少一個具有鹼性pKa之部分的化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部分將包含一級胺,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胺部分將包含二級胺。在其他實施例中,胺部分將包含三級胺或鈲基團。在其他所選實施例中,胺部分將包含胺基酸,而在其他相容性實施例中,胺部分將包含胺基酸側鏈。在其他實施例中,胺部分將包含蛋白型胺基酸。在其他實施例中,胺部分包含非蛋白型胺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相容性穩定劑可包含精胺酸、離胺酸、脯胺酸及半胱胺酸。在某些較佳實施例中,穩定劑將包含精胺酸。此外,相容的穩定劑可包括具有鹼性pKa的胍及含氮雜環。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容的穩定劑包含含有至少一個具有大於約7.5之pKa之胺部分的化合物;在其他實施例中,該胺部分具有大於約8.0之pKa;在其他實施例中,該胺部分具有大於約8.5之pKa且在其他實施例中,穩定劑包含pKa大於約9.0的胺部分。其他實施例將包含穩定劑,其中胺部分將具有大於約9.5之pKa;而某些其他實施例將包含呈現至少一個具有大於約10.0之pKa之胺部分的穩定劑。在其他實施例中,穩定劑將包含具有pKa大於約10.5之胺部分的化合物;在其他實施例中,穩定劑將包含具有pKa大於約11.0之胺部分的化合物;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穩定劑將包含pKa大於約11.5的胺部分。在其他實施例中,穩定劑將包含具有pKa大於約12.0之胺部分的化合物;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穩定劑將包含pKa大於約12.5的胺部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相關pKa可容易使用標準技術計算或測定且用於確定使用所選化合物作為穩定劑的適用性。 所揭示之穩定劑當與某些還原劑組合時展示可尤其有效地使結合靶向游離的位點特異性半胱胺酸。出於本發明的目的,相容的還原劑可包括產生經還原之游離位點特異性半胱胺酸用於結合而不會使經工程改造抗體之原生二硫鍵發生顯著分裂的任何化合物。在此類條件(較佳由所選穩定劑與還原劑之組合提供)下,活化藥物連接子基本上限於結合於所需游離位點特異性半胱胺酸位點。相對溫和的還原劑或在相對較低濃度下使用以提供溫和條件的還原劑尤其較佳。如本文所用,術語「溫和還原劑」或「溫和還原條件」應意謂藉由在游離半胱胺酸位點提供硫醇而不會使經工程改造之抗體中所存在之原生二硫鍵發生實質上分裂的還原劑(視情況在穩定劑存在下)所產生的任何藥劑或狀態亦即,輕度還原劑或條件(較佳與穩定劑組合)能夠有效地減少游離半胱胺酸(提供硫醇)而不會使蛋白質原生二硫鍵顯著分裂。所需的還原條件可由多種基於硫氫基之化合物提供,其為選擇性結合建立適當環境。在實施例中,輕度還原劑可包含具有一或多個游離硫醇的化合物,而在一些實施例中,輕度還原劑將包含具有單一游離硫醇的化合物。與本發明之選擇性還原技術相容之還原劑的非限制性實例包含麩胱甘肽、N-乙醯基半胱胺酸、半胱胺酸、2-胺基乙烷-1-硫醇及2-羥基乙烷-1-硫醇。 應瞭解,上文所述的選擇性還原方法尤其有效地使結合靶向游離半胱胺酸。在此態樣中,與位點特異性抗體中之所需目標位點結合的程度(本文中定義為「結合效率」)可藉由此項技術中所接受的各種技術測定。藥物與抗體發生位點特異性結合的效率可藉由評估目標結合位點(例如各輕鏈C端上的游離半胱胺酸)上之結合百分比(相對於所有其他結合位點)來測定。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中的方法提供藥物與包含游離半胱胺酸之抗體的有效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結合效率為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更高,如藉由目標結合相對於所有其他結合位點的百分比所量測。 進一步將瞭解,能夠結合的經工程改造之抗體可含有包含硫氫基的游離半胱胺酸殘基,該等硫氫基在抗體產生或儲存時經封端(blocked或capped)。此類封端包括與硫氫基相互作用且防止或抑制結合物形成的小分子、蛋白質、肽、離子及其他物質。在一些情況下,未結合的經工程改造抗體可包含結合相同或不同抗體上之其他游離半胱胺酸的游離半胱胺酸。如本文中所論述,此類交叉反應可能在製造程序期間產生各種污染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經工程改造之抗體可能需要在結合反應之前去除封端。在特定實施例中,本文中抗體經去除封端且呈現能夠結合的游離硫氫基。在特定實施例中,本文中抗體進行去除封端的反應,其不會使天然存在之二硫鍵發生分裂或重排。應瞭解,在大多數情況下,去除封端的反應將在正常還原反應(還原或選擇性還原)期間發生。 D.DAR 分佈及純化 在所選實施例中,與本發明相容的結合及純化方法有利地提供產生包含窄DAR分佈之相對均勻的ADC製劑的能力。在此方面,根據藥物與經工程改造之抗體之間的化學計量比且根據毒素位置,所揭示之構築體(例如位點特異性構築體)及/或選擇性結合使得ADC物質在樣品內達成均質性。如上文所簡述,術語「藥物與抗體比率」或「DAR」係指藥物與抗體之莫耳比。在某些實施例中,結合物製劑可在其DAR分佈方面大體上均質,意謂在ADC內,製劑為具有特定DAR (例如DAR為2或4)之位點特異性ADC之主要物質,該DAR亦在負載位點(亦即在游離半胱胺酸上)方面為均勻的。在本發明之其他某些實施例中,可經由使用位點特異性抗體及/或選擇性還原及結合達成所需均質性。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要均質性可經由使用位點特異性構築體與選擇性還原之組合來實現。在其他實施例中,相容製劑可使用分析型或製備型層析技術純化,以得到所需均質性。在此等實施例中之每一者中,ADC樣品均質性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各種技術分析,包括(但不限於)質譜、HPLC (例如尺寸排阻HPLC、RP-HPLC、HIC-HPLC等)或毛細管電泳。 就ADC製劑之純化而言,應瞭解可使用標準醫藥製備方法獲得所需純度。如本文中所論述,液相層析方法(諸如逆相(RP)及疏水性相互作用層析(HIC))可根據藥物負載值分離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在一些情況下,亦可利用離子交換(IEC)或混合模式層析(MMC)分離具有特定藥物負載的物質。 所揭示之ADC及其製劑可包含各種化學計量莫耳比的藥物及抗體部分,此視抗體組態而定且至少部分地視用於實現結合的方法而定。在某些實施例中,每個ADC的藥物負載可包含1至20個負載藥物或彈頭(亦即n為1至20)。其他所選實施例可包含藥物負載為1至15個彈頭的ADC。在其他實施例中,ADC可包含1至12個彈頭或更佳1至10個彈頭。在一些實施例中,ADC將包含1至8個彈頭。 雖然理論藥物負載量可能相對較高,但實際限制(諸如游離半胱胺酸交叉反應性及彈頭疏水性)傾向於限制包含此類DAR之均質製劑之產生,原因在於聚集物及其他污染物。亦即,較高藥物負載量(例如>8或10)會引起某些抗體-藥物結合物之聚集、不可溶性、毒性或細胞滲透性損失,此視負載藥物而定。鑒於此類問題,由本發明提供之藥物負載較佳在每個結合物1至8個藥物範圍內,亦即其中1、2、3、4、5、6、7或8個藥物共價連接於各抗體(例如對於IgG1,視二硫鍵之數目而定,其他抗體可具有不同負載能力)。本發明之組合物的DAR較佳為約2、4或6且在一些實施例中,DAR包含約2。 儘管本發明所提供之均質性程度相對較高,但所揭示之組合物實際上包含結合物與一系列藥物化合物(在IgG1的情況下,潛在地為1至8)之混合物。因而,所揭示之ADC組合物包括結合物之混合物,其中大部分組成性抗體共價連接至一或多個藥物部分且(儘管經工程改造之構築體及選擇性還原提供了相對結合物特異性),其中藥物部分可藉由各種硫醇基連接至抗體。亦即,結合之後,本發明之ADC組合物將包含各種濃度之具有不同藥物負載量(例如每個IgG1抗體1至8個藥物)之結合物(連同主要由游離半胱胺酸交叉反應性引起之某些反應污染物一起)的混合物。然而,使用選擇性還原及製造後純化,可將結合物組合物驅向其中其基本上含有單一主要所需ADC物質(例如藥物負載量為2)而其他ADC物質之含量相對較低(例如藥物負載量為1、4、6等)的點。平均DAR值表示整個組合物(亦即所有ADC物質合在一起)之藥物負載量加權平均值。歸因於所使用之定量方法之固有不確定性及在市售背景中完全移除非主要ADC物質之難度,可接受之DAR值或規格通常呈現為平均值、範圍或分佈(亦即平均DAR為2+/-0.5)。在醫藥背景下較佳使用包含該範圍(亦即1.5至2.5)內之平均DAR量測值的組合物。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將包含平均DAR為1、2、3、4、5、6、7或8 (各+/-0.5)的組合物。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將包含2、4、6或8+/-0.5的平均DAR。最終,在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將包含2+/-0.5或4+/-0.5之平均DAR。應瞭解,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範圍或偏差可小於0.4。因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組合物將包含1、2、3、4、5、6、7或8 (各+/-0.3)之平均DAR;2、4、6或8+/-0.3之平均DAR;甚至更佳為2或4+/-0.3之平均DAR,或甚至2+/-0.3之平均DAR。在其他實施例中,IgG1結合物組合物將較佳包含具有1、2、3、4、5、6、7或8之平均DAR (各+/-0.4)及相對低含量(亦即小於30%)之非主要ADC物質的組成。在其他實施例中,ADC組合物將包含2、4、6或8 (各+/-0.4)之平均DAR且非主要ADC物質的含量相對較低(<30%)。在一些實施例中,ADC組合物將包含2+/-0.4之平均DAR且非主要ADC物質之含量相對較低(<30%)。在其他實施例中,當針對組合物中之所有其他DAR物質量測時,主要ADC物質(例如DAR為或DAR為4)將以大於50%之濃度、大於55%之濃度、大於60%之濃度、大於65%之濃度、大於70%之濃度、大於75%之濃度、大80%之濃度、大於85%之濃度、大於90%之濃度、大於93%之濃度、大於95%之濃度或甚至大於97%之濃度存在。 如下文實例中所詳述,結合反應所得之ADC製劑中的單位抗體藥物分佈可藉由習知方式表徵,諸如UV-Vis分光光度法、逆相HPLC、HIC、質譜法、ELISA及電泳。亦可根據單位抗體藥物數來測定ADC之定量分佈。藉由ELISA可測定特定ADC製劑中之單位抗體藥物平均值。然而,單位抗體藥物之分佈值因抗體-抗原結合及ELISA偵測侷限性而無法辨別。此外,用於抗體-藥物結合物之偵測的ELISA分析並不測定藥物部分在何處(諸如重鏈或輕鏈片段或特定胺基酸殘基)連接至抗體。 VI.診斷及篩選 A.診斷學 本發明提供方法偵測、診斷或監測增生性病症的活體外及活體內方法以及篩選患者細胞以鑑別腫瘤細胞(包括致瘤細胞)的方法。此類方法包括鑑別患有癌症之個體以便治療或監測癌症進展,包含使患者或獲自患者之樣品(活體內或活體外)與能夠特異性地識別且與EMR2決定子結合的偵測劑(例如抗體或核酸探針)接觸及偵測樣品中的偵測劑存在或不存在或結合水準。在所選實施例中,偵測劑將包含與如本文所述之可偵測標記或報導子分子結合的抗體。在某些其他實施例中,投與UPK1B抗體且使用第二標記抗體(例如抗鼠類抗體)偵測。在其他實施例(例如原位雜交或ISH)中,與基因組UPK1B決定子反應的核酸探針將用於偵測、診斷或監測增生性病症。 更一般而言,可使用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用於蛋白質或核酸分析之多種技術中之任一種量測UPK1B決定子之存在及/或含量,例如直接物理量測(例如質譜)、結合分析(例如免疫分析、凝集分析及免疫層析分析)、聚合酶鏈反應(PCR、RT-PCR、RT-qPCR)技術、分支寡核苷酸技術、北方墨點技術(Northern blot technology)、寡核苷酸雜交技術及原位雜交技術。該方法亦可包含量測由化學反應產生之信號,例如吸光度改變;螢光改變;產生化學發光或電化學發光;反射率、折射率或光散射改變;可偵測標籤累積或自表面釋放;氧化或還原或氧化還原核素;電流或電勢;磁場改變等。適合的偵測技術可藉由量測經標記之結合試劑的參與來偵測結合事件,此係經由其光致發光(例如經由量測螢光、時差式螢光、漸逝性波螢光、向上轉化型磷光體、多光子螢光等)、化學發光、電化學發光、光散射、光學吸光度、放射性、磁場、酶促活性(例如經由導致光學吸光度或螢光變化或導致化學發光發射之酶促反應來量測酶活性)來量測標記。或者,可使用不需要使用標記的偵測技術,例如基於量測質量的技術(例如表面聲波量測)、折射率(例如表面電漿子共振量測),或分析物之固有發光。 在一些實施例中,偵測劑與樣品中之特定細胞或細胞組分的結合指示樣品可能含有致瘤細胞,藉此表示患有癌症的個體可用如本文所述的抗體或ADC有效地治療。 在某些較佳實施例中,分析可包含免疫組織化學(IHC)分析或其變化形式(例如螢光、顯色、標準ABC、標準LSAB等)、免疫細胞化學或其變化形式(例如直接、間接、螢光、顯色等)或原位雜交(ISH)或其變化形式(例如顯色原位雜交(CISH)或螢光原位雜交(DNA-FISH或RNA-FISH]))。 就此而言,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包含使用經標記之UPK1B用於免疫組織化學(IHC)。更特定言之,UPK1B IHC可作為診斷工具使用,從而有助於診斷各種增生性病症及監測對療法(包括UPK1B抗體療法)的潛在反應。在某些實施例中,UPK1B將與一或多個報導子分子結合。在其他實施例中,UPK1B抗體(例如SC115.7)將為未經標記的且將用與一或多個報導子分子相關的單獨的試劑(例如抗鼠類抗體)偵測。如本文中所論述及下文實例中所示,可對已以化學方式固定(包括(但不限於):甲醛、戊二醛、四氧化鋨、重鉻酸鉀、乙酸、醇、鋅鹽、氯化汞、四氧化鉻及苦味酸)且包埋(包括(但不限於):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石蠟及樹脂)或經由冷凍保藏之組織進行相容性診斷分析。此類分析可用於指導治療決策及確定給藥方案及時機。 本發明之其他尤其相容態樣涉及使用原位雜交來偵測或監測UPK1B決定子。原位雜交技術或ISH已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簡言之,固定細胞且將含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可偵測探針添加至所固定之細胞中。若細胞含有互補核苷酸序列,則可偵測的探針將與其雜交。使用本文所闡述之序列資訊,可設計出用於鑑別表現基因型UPK1B決定子之細胞的探針。探針較佳與對應於此類決定子的核苷酸序列雜交。雜交條件可以常規方式最佳化以藉由非完全互補雜交來最小化背景信號,然而較佳地,探針較佳與所選UPK1B決定子完全互補。在所選實施例中,探針經連接至探針的螢光染料標記,該螢光染料容易藉由標準螢光方法偵測。 相容性活體內治療診斷或診斷分析可包含此項技術中公認的成像或監測技術,諸如磁共振成像、電腦化斷層攝影術(例如CAT掃描)、正電子斷層攝影術(例如PET掃描)、放射攝影術、超音波等,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知。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體可用於偵測及量化患者樣品(例如血漿或血液)中之特定決定子(例如UPK1B蛋白質)的含量,此等含量又可用於偵測、診斷或監測與有關決定子相關的增生性病症。舉例而言,血液及骨髓樣品可配合流式細胞術用於偵測及量測UPK1B表現(或另一共表現標記)及監測疾病進展及/或對治療的反應。在相關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可用於活體內或活體外偵測、監測及/或量化循環腫瘤細胞(WO 2012/0128801)。在其他實施例中,循環腫瘤細胞可包含致瘤細胞。 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治療或療法之前,個體或個體樣品中之致瘤細胞可使用所揭示之抗體評估或表徵以確立基線。在其他實例中,可評估來源於經治療之個體之樣品中的致瘤細胞。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分析活體內癌症進展及/或發病機制的方法。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對活體內癌症進展及/或發病機制的分析包含測定腫瘤進展程度。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分析包含鑑別腫瘤。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對腫瘤進展的分析係針對原發腫瘤進行。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隨時間進行分析,此視癌症類型而定,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知。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活體內進行來源於原發性腫瘤之轉移細胞之繼發性腫瘤的進一步分析。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分析繼發性腫瘤之尺寸及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進行進一步離體分析。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分析活體內癌症進展及/或發病機制的方法,包括測定細胞轉移或偵測及量化循環腫瘤細胞含量。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細胞轉移的分析包含測定與原發腫瘤不連續之位點處之細胞漸進性生長。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執行監測腫瘤細胞的程序,該等腫瘤細胞經由血液脈管、淋巴管或其組合分散於體腔中。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細胞轉移分析係根據細胞遷移、擴散、外滲、增殖或其組合來進行。 在某些實例中,治療之前,個體或個體樣品中之致瘤細胞可使用所揭示之抗體評估或表徵以確立基線。在其他實例中,樣品來源於經治療之個體。在一些實例中,在個體開始或終止治療之後至少約1、2、4、6、7、8、10、12、14、15、16、18、20、30、60、90天、6個月、9個月、12個月或>12個月,自個體獲得樣品。在某些實例中,一定次數之劑量之後(例如2、5、10、20、30次或更多次劑量之治療之後)評估或表徵致瘤細胞。在其他實例中,接受一或多次療法後1週、2週、1個月、2個月、1年、2年、3年、4年或更長時間之後,表徵或評估致瘤細胞。 B.篩選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抗體可用於篩選樣品以便鑑別藉由與決定子相互作用而改變腫瘤細胞功能或活性的化合物或藥劑(例如抗體或ADC)。在一個實施例中,使腫瘤細胞與抗體或ADC接觸且可利用抗體或ADC篩選細胞表現某一目標(例如UPK1B)之腫瘤以便鑑別用於包括(但不限於)診斷目的之目的的此類細胞、監測可測定治療功效的此類細胞或富集此類表現目標之細胞的細胞群。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方法包括使腫瘤細胞直接或間接地與測試劑或化合物接觸及測定測試劑或化合物是否調節決定子相關腫瘤細胞之活性或功能,例如,細胞形態或存活率之變化、標記物之表現、分化或去分化、細胞呼吸、粒線體活性、膜完整性、成熟、增殖、存活率、細胞凋亡或細胞死亡。直接相互作用之一個實例為物理相互作用,而間接相互作用包括例如組合物對中間物分子的作用,此作用又對所提及之實體(例如細胞或細胞培養物)起作用。 篩選方法包括高處理量篩選,其可包括視情況定位或安置於預定位置(例如培養碟、管、燒瓶、滾瓶或盤)上之細胞陣列(例如微陣列)。高處理量機器人或人工操作方法可探測化學相互作用且在短時間段內測定許多基因的表現量。已開發出利用分子信號的技術,例如經由螢光團或微陣列(Mocellin及Rossi, 2007, PMID: 17265713)及以極快速率處理資訊的自動化分析(參見例如Pinhasov等人, 2004, PMID: 15032660)。可篩選的集合庫包括例如小分子集合庫、噬菌體呈現集合庫、完全人類抗體酵母呈現集合庫(Adimab)、siRNA集合庫及腺病毒轉染載體。 VII.醫藥製劑及治療用途 A.調配物及投藥途徑 本發明之抗體或ADC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之技術,以各種方式調配。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治療組合物可淨投與或與最少量之其他組分一起投與,或可視情況調配以含有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適合載劑。如本文所用,「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包含此項技術中熟知之賦形劑、媒劑、佐劑及稀釋劑且可以獲自用於醫藥製劑之商業來源(參見例如Gennaro (2003)Remington: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with Facts and Comparisons: Drugfacts Plus , 第20版, Mack Publishing;Ansel等人 (2004)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s , 第7版, Lippe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Kibbe等人(2000)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 第3版, Pharmaceutical Press)。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適合載劑包含相對呈惰性且可促進抗體或ADC投與或可有助於將活性化合物加工成醫藥學上最適合遞送至作用位點之製劑的物質。 此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可改變調配物之形式、稠度、黏度、pH值、張力、穩定性、容積滲透濃度、藥物動力學、蛋白質聚集或溶解度的藥劑且包括緩衝劑、濕潤劑、乳化劑、稀釋劑、囊封劑及皮膚穿透增強劑。載劑之某些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鹽水、緩衝鹽水、右旋糖、精胺酸、蔗糖、水、甘油、乙醇、山梨糖醇、聚葡萄糖、羧甲基纖維素鈉及其組合。全身性投與之抗體可根據經腸、非經腸或局部投藥來調配。實際上,所有三種類型的調配物可同時使用以達成活性成分的全身性投與。賦形劑以及用於非經腸及經腸藥物遞送之調配物闡述於Remington :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2000) 第20版 Mack Publishing中。 適用於經腸投與的調配物包括硬或軟明膠膠囊、丸劑、錠劑(包括包衣錠劑)、酏劑、懸浮液、糖漿或吸入劑及其控制釋放形式。 適用於非經腸投藥(例如藉由注射)之調配物包括水性或非水性、等滲性、無熱原質、無菌液體(例如溶液、懸浮液),其中活性成分溶解、懸浮或以其他方式提供(例如在脂質體或其他微粒中)。此類液體可額外含有醫藥學上可接受之其他載劑,諸如抗氧化劑、緩衝劑、防腐劑、穩定劑、抑菌劑、懸浮劑、增稠劑及使得調配物與計畫接受者之血液(或其他相關體液)呈等滲的溶質。賦形劑之實例包括(例如)水、醇、多元醇、甘油、植物油及其類似物。適用於此類調配物中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等滲性載劑的實例包括氯化鈉注射液、林格氏溶液(Ringer's Solution)或乳酸化林格氏注射液。 在尤其較佳實施例中,經調配的本發明組合物可凍乾以提供抗體或ADC之粉末形式,其接著可在投藥之前復原。用於製備可注射溶液的無菌粉末可藉由將包含所揭示之抗體或ADC的溶液凍乾來產生,以產生包含活性成分以及視情況選用之任何共溶生物相容成分的粉末。一般來說,分散液或溶液係藉由將活性化合物併入無菌媒劑中來製備,該無菌媒劑含有基本分散介質或溶劑(例如稀釋劑)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生物相容成分。相容稀釋劑為醫藥學上可接受(對於投與人類而言,安全且無毒)且適用於製備液體調配物(諸如凍乾之後復原的調配物)的稀釋劑。例示性稀釋劑包括無菌水、抑菌注射用水(BWFI)、pH值緩衝溶液(例如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無菌生理鹽水溶液、林格氏溶液或右旋糖溶液。在一個替代性實施例中,稀釋劑可包括鹽及/或緩衝劑的水溶液。 在某些較佳實施例中,抗UPK1B抗體或ADC將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糖組合凍乾。「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糖」為一種分子,其與相關蛋白質合併時顯著阻止或減少該蛋白質在儲存時的化學及/或物理不穩定性。此時希望凍乾調配物且接著復原。如本文中所用,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糖亦可稱為「凍乾保護劑」。例示性糖及其相應糖醇包括:胺基酸,諸如麩胺酸單鈉或組胺酸;甲胺,諸如甜菜鹼;向液性鹽,諸如硫酸鎂;多元醇,諸如三元醇或較高分子量糖醇,例如甘油、聚葡萄糖、赤藻糖醇、甘油、阿拉伯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及甘露醇;丙二醇;聚乙二醇;PLURONICS® ;及其組合。其他例示性凍乾保護劑包括甘油及明膠,及糖類蜜二糖、松三糖、棉子糖、甘露三糖及水蘇糖。還原糖之實例包括葡萄糖、麥芽糖、乳糖、麥芽酮糖、異麥芽酮糖及乳酮糖。非還原糖之實例包括選自糖醇及其他直鏈多元醇之多羥基化合物的非還原糖苷。較佳糖醇為單糖苷,尤其藉由還原雙醣而獲得的化合物,諸如乳糖、麥芽糖、乳酮糖及麥芽酮糖。糖苷側基可為葡萄糖苷或半乳糖苷。糖醇之其他實例為葡萄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及異麥芽酮糖。較佳的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糖為非還原糖海藻糖或蔗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糖係以「保護量」(例如凍乾前)添加至調配物中,此意謂蛋白質在儲存期間(例如在復原及儲存之後)基本上保持其物理及化學穩定性及完整性。 不論自凍乾粉末或原生溶液復原,所揭示之抗體或ADC用於非經腸投與(例如靜脈內注射)的相容調配物可包含濃度為約10 μg/mL至約100 mg/mL的ADC或抗體。在某些所選實施例中,抗體或ADC濃度將包含20 μg/mL、40 μg/mL、60 μg/mL、80 μg/mL、100 μg/mL、200 μg/mL、300 μg/mL、400 μg/mL、500 μg/mL、600 μg/mL、700 μg/mL、800 μg/mL、900 μg/mL或1 mg/mL。在其他實施例中,ADC濃度將包含2 mg/mL、3 mg/mL、4 mg/mL、5 mg/mL、6 mg/mL、8 mg/mL、10 mg/mL、12 mg/mL、14 mg/mL、16 mg/mL、18 mg/mL、20 mg/mL、25 mg/mL、30 mg/mL、35 mg/mL、40 mg/mL、45 mg/mL、50 mg/mL、60 mg/mL、70 mg/mL、80 mg/mL、90 mg/mL或100 mg/mL。 在某些較佳態樣中,本發明的組合物將包含含有10 mg/ml UPK1B ADC、20 mM組胺酸鹽酸鹽、0.175 M蔗糖、0.4 mg/mL聚山梨醇酯20的液體調配物(pH 6.0)。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之組合物包含10 mg/ml UPK1B ADC、20 mM組胺酸鹽酸鹽、0.175 M蔗糖、0.4 mg/mL聚山梨醇酯20 (pH 6.0)。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之組合物包含10 mg/ml UPK1B ADC、20 mM組胺酸鹽酸鹽、0.175 M蔗糖、0.4 mg/mL聚山梨醇酯20 (pH 6.0)。如本文所論述,此類液體調配物可經凍乾以提供粉末組合物,其可在使用之前用醫藥學上相容(例如水性)載劑復原。當處於液體溶液中時,此類組合物較佳應在-70℃下儲存且避光。在凍乾時,UPK1B ADC粉末調配物較佳應在2-8℃下儲存且避光。前述溶液或粉末中之每一者較佳包含於與指示適當儲存條件之標記關聯的無菌玻璃瓶(例如USP I型 10 ml)中且可經組態以始終提供一定體積(例如3 mL或5 mL)的10 mg/mL UPK1B ADC (存在於原生或復原溶液中)。 無論是否自凍乾粉末復原,液體UPK1B ADC調配物(例如上文剛剛闡述)可在投藥之前進一步稀釋(較佳在水性載劑中)。舉例而言,前述液體調配物可進一步在含有0.9%氯化鈉注射液USP或等效物(細節上作必要修改後)的輸液袋中稀釋,以達成投藥所需的劑量水準。在某些態樣中,完全稀釋的UPK1B ADC溶液將使用IV裝置經由靜脈內輸注投與。較佳地,所投與的UPK1B ADC藥物溶液(不論藉由靜脈內(IV)輸注或注射)為透明的、無色的且不含可見微粒。 本發明之化合物及組合物可藉由多種途徑活體內投與有需要的個體,包括(但不限於)經口、靜脈內、動脈內、皮下、非經腸、鼻內、肌肉內、心內、室內、氣管內、頰內、直腸、腹膜內、皮內、局部、經皮及鞘內,或以其他方式藉由植入或吸入投與。本發明組合物可調配成呈固體、半固體、液體或氣態形式的製劑;包括(但不限於)錠劑、膠囊、散劑、顆粒、軟膏、溶液、栓劑、灌腸劑、注射劑、吸入劑及氣溶膠。適合的調配物及投藥途徑可根據所欲應用及治療方案選擇。 B.劑量及給藥方案 特定給藥方案(亦即劑量、時序及重複次數)將視特定個體以及經驗考慮因素而定,諸如藥物動力學(例如半衰期、清除速率等)。投藥頻率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諸如主治醫師)根據如下考慮因素確定:病狀及所治療病狀的嚴重程度、所治療個體之年齡及一般健康狀態及其類似因素。可根據所選組合物及給藥方案之功效評估來調節治療過程中之投藥頻率。此類評估可根據特定疾病、病症或病狀之標記物來進行。在個體患有癌症的實施例中,此等評估包括經由觸診或目視觀測來直接量測腫瘤大小;藉由x射線或其他成像技術間接量測腫瘤大小;如藉由直接腫瘤活組織檢查及顯微鏡下檢查腫瘤樣品評估所得之改良;量測間接腫瘤標記物(例如用於前列腺癌之PSA)或根據本文所述方法鑑別的抗原;增殖性或致瘤細胞的數目減少、此類贅生性細胞之減少得以維持;贅生性細胞之增殖減少;或轉移之形成延遲。 本發明之UPK1B抗體或ADC可以多種範圍投與。此等範圍包括每公斤體重每劑量約5 μg至約100 mg;每公斤體重每劑量約50 μg至約5 mg;每公斤體重每劑量約100 μg至約10 mg。其他範圍包括每公斤體重每劑量約100 μg至約20 mg及每公斤體重每劑量約0.5 mg至約20 mg。在某些實施例中,劑量為每公斤體重至少約100 μg、每公斤體重至少約250 μg、每公斤體重至少約750 μg、每公斤體重至少約3 mg、每公斤體重至少約5 mg、每公斤體重至少約10 mg。 在所選實施例中,UPK1B抗體或ADC將以每公斤體重每劑量約10、20、30、40、50、60、70、80、90或100 μg投與(較佳為靜脈內)。其他實施例可包含以每公斤體重每劑量約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或2000 μg投與抗體或ADC。在其他實施例中,所揭示之結合物將以2.5、3、3.5、4、4.5、5、5.5、6、6.5、7、7.5、8、9或10 mg/kg投與。在其他實施例中,結合物可以每公斤體重每劑量12、14、16、18或20 mg投與。在其他實施例中,結合物可以每公斤體重每劑量25、30、35、40、45、50、55、60、65、70、75、80、90或100 mg投與。利用本文中之教示內容,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臨床前動物研究、臨床觀測結果及標準醫學及生物化學技術及量測結果可容易確定多種UPK1B抗體或ADC的適當劑量。 可根據體表面積(BSA)計算來預測其他給藥方案,如U.S.P.N. 7,744,877中所揭示。正如所熟知,BSA係使用患者身高及體重來計算且提供如藉由他或她體表面積所表示之個體體型之度量。在某些實施例中,結合物可以1 mg/m2 至800 mg/m2 、50 mg/m2 至500 mg/m2 之劑量及以100 mg/m2 、150 mg/m2 、200 mg/m2 、250 mg/m2 、300 mg/m2 、350 mg/m2 、400 mg/m2 或450 mg/m2 之劑量投與。亦將瞭解,可利用此項技術中公認之經驗技術確定適當劑量。 抗UPK1B抗體或ADC可按特定時程投與。一般而言,向個體投與有效劑量之UPK1B結合物一或多次。更特定言之,向個體投與有效劑量之ADC,一月一次、一月超過一次或一月少於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多次投與有效劑量之UPK1B抗體或ADC,包括歷時至少一個月、至少六個月、至少一年、至少兩年或數年。在其他實施例中,所揭示之抗體或ADC投與之間隔時間可為數日(2、3、4、5、6或7日)、數週(1、2、3、4、5、6、7或8週)或數月(1、2、3、4、5、6、7或8個月)或甚至一年或數年。 在一些實施例中,涉及所結合抗體的治療過程將包含在數週或數月期間的多次劑量之所選藥品。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之抗體或ADC可每天、每兩天、每四天、每週、每十天、每兩週、每三週、每個月、每六週、每兩個月、每十週或每三個月投與一次。在此方面,應瞭解可根據患者反應及臨床實踐來改變劑量或調節間隔時間。本發明亦涵蓋不連續投藥或分成數次部分投藥的日劑量。本發明組合物及抗癌劑可互換地隔日或隔週輪流投與;或可依序進行抗體治療,隨後為抗癌劑療法之一或多次治療。在任何情況下,如一般技術者所瞭解,化學治療劑的適當劑量通常大約為臨床療法中已使用的劑量,其中化學治療劑單獨或與其他化學治療劑組合投與。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之UPK1B抗體或ADC可在維持療法中用於降低或消除疾病初始呈現之後的腫瘤復發機率。較佳地,病症已經治療且初始腫瘤塊已消除、減小或以其他方式改善,因此患者無症狀或處於緩解狀態。此時,可向個體投與醫藥學上有效量之所揭示之抗體一或多次,即使存在很少或不存在疾病之適應症(使用標準診斷程序)。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的調節劑可在預防上使用或作為輔助療法用於在減積程序之後預防或減少腫瘤轉移可能性。如本發明中所使用,「減積程序」意謂減少腫瘤塊或改善腫瘤負荷或腫瘤增生的任何程序、技術或方法。例示性去腫塊程序包括(但不限於)外科手術、放射線療法(亦即放射束)、化學療法、免疫療法或消融。在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本發明容易確定的適當時間,可投與所揭示之ADC,如藉由減少腫瘤轉移的臨床、診斷或治療診斷程序所表明。 然而,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包含將所揭示之抗體或ADC投與無症狀、但處於產生癌症之風險中的個體。亦即,本發明之抗體或ADC可在真正的預防意義上使用且給予已檢查或測試且具有一或多個指定風險因素(例如基因組適應症、家族史、活體內或活體外測試結果等)、但尚未出現贅瘤的患者。 亦可憑經驗確定所揭示之治療組合物在已投藥一或多次之個體中的劑量及療法。舉例而言,可將遞增劑量之如本文所述製備之治療組合物給予個體。在所選實施例中,可分別根據憑經驗確定或所觀測之副作用或毒性來逐漸增加或降低或減少劑量。為評估所選組合物之功效,可如先前所述沿用特定疾病、病症或病狀之標記物。對於癌症而言,此等評估包括經由觸診或目視觀測來直接量測腫瘤尺寸、藉由x射線或其他成像技術間接量測腫瘤尺寸;如藉由直接腫瘤活組織檢查及顯微鏡下檢查腫瘤樣品所評估,出現改善;量測間接腫瘤標記物(例如前列腺癌之PSA)或根據本文所述方法鑑別的致瘤抗原;疼痛或麻痹減少;與腫瘤相關之言語、視力、呼吸或其他失能改善;食慾增加;或生活品質提高,如藉由所接受之測試或存活期延長所量測。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的是,劑量將視以下而變化:個體、贅生性病狀類型、贅生性病狀階段、個體之贅生性病狀是否開始轉移至其他位置,及所用的以往療法及並行療法。 C.組合療法 如上述組合療法所提及的組合可特別適用於減少或抑制非所需之贅生性細胞增殖、減少癌症發生率、減少或預防癌症復發,或減少或預防癌症擴散或轉移。在此類情況下,本發明之抗體或ADC可藉由移除CSC而起敏化劑或化學敏化劑的作用(否則CSC會支持且維持腫瘤塊)且藉此使得當前標準照護療法減積術或抗癌劑的使用更有效。亦即,所揭示之抗體或ADC在某些實施例中可提供增強的作用(例如相加或協同性質),其增強另一種所投治療劑的作用模式。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組合療法」應寬泛解釋且僅指投與抗UPK1B抗體或ADC及一或多種抗癌劑,該等抗癌劑包括(但不限於)細胞毒性劑、細胞生長抑制劑、抗血管生成劑、去腫塊劑、化學治療劑、放射療法及放射性治療劑、靶向抗癌劑(包括單株抗體與小分子實體)、BRM、治療抗體、癌症疫苗、細胞激素、激素療法、輻射療法及抗轉移劑及免疫治療劑,包括特異性與非特異性方法。 當各療法(例如抗體及抗癌劑)單獨執行時,不要求所觀測的效應具有相加的組合結果。儘管至少相加效應通常是所期望的,但任何增加的抗腫瘤效應超過該等單一療法之一是有益的。此外,本發明不要求組合療法呈現協同效應。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使用包含較佳實施例的某些所選組合,可觀測到協同作用。 因而,在某些態樣中,在癌症治療中,組合療法具有治療協同作用或使可量測的治療作用改善而優於(i)單獨使用的抗UPK1B抗體或ADC,或(ii)單獨使用的治療部分體,或(iii)在不添加抗UPK1B抗體或ADC的情況下,治療部分體與另一治療部分體的組合使用。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協同作用」意謂抗UPK1B抗體或ADC與一或多個治療部分體組合的治療作用大於抗UPK1B抗體或ADC與一或多種治療部分體組合之相加作用。 藉由與對照或基線量測結果進行比較來量化所揭示之組合的所需結果。如本文所用,相對術語,諸如「改良」、「提高」或「減少」,指示相對於對照而言的值,諸如本文所述之療法起始之前,對同一個體的量測;或在本文所述之抗UPK1B抗體或ADC不存在下、但在其他治療部分體(諸如標準照護療法)存在下,對一個對照個體(或多個對照個體)的量測。代表性對照個體為所罹患癌症形式與所治療個體相同、年齡與所治療個體大約相同的個體(以確保所治療個體與對照個體之疾病階段類似)。 回應於療法的變化或改善通常具有統計顯著性。如本文所用,術語「顯著性」或「顯著」係指兩個或更多個實體之間存在非隨機關聯之機率的統計學分析。為了確定關係是否「顯著」或具有「顯著性」,可計算「p值」。低於使用者定義之截止點的p值視為顯著。p值小於或等於0.1、小於0.05、小於0.01、小於0.005或小於0.001可視為顯著。 協同治療作用可為比單一治療部分體或抗UPK1B抗體或ADC所引起之治療作用或所指定組合中之抗UPK1B抗體或ADC或單一治療部分體所引起之治療作用總和大至少約兩倍的作用,或至少大約五倍,或至少大約十倍,或至少大約二十倍,或至少大約五十倍,或至少大約一百倍。協同治療作用亦可觀測為治療作用相較於單一治療部分體或抗UPK1B抗體或ADC所引起之治療作用或所指定組合中之抗UPK1B抗體或ADC或單一治療部分體所引起之治療作用總和提高至少10%,或至少20%,或至少30%,或至少40%,或至少50%,或至少60%,或至少70%,或至少80%,或至少90%,或至少100%或超過100%。協同作用亦為當其組合使用時允許治療劑之劑量降低的作用。 實施組合療法時,抗UPK1B抗體或ADC及治療部分體可以單一組合物或以兩種或更多種不同組合物使用相同或不同投與途徑同時投與個體。或者,抗UPK1B抗體或ADC治療可先於或後於治療部分體治療,例如數分鐘至數週範圍內之時間間隔。在一個實施例中,治療部分體與抗體或ADC彼此間在約5分鐘至約兩週內投與。在其他實施例中,抗體與治療部分體之投與之間可間隔數天(2、3、4、5、6或7)、數週(1、2、3、4、5、6、7或8)或數月(1、2、3、4、5、6、7或8)。 組合療法可依各種時程(諸如每天一次、兩次或三次、每兩天一次、每三天一次、每週一次、每兩週一次、每個月一次、每兩個月一次、每三個月一次、每六個月一次)投與直至病狀經治療、緩解或治癒,或可連續投與。抗體與治療部分體可隔日或隔週輪流投與;或可依序給予抗UPK1B抗體或ADC療法,隨後為其他治療部分體之一或多種療法。在一個實施例中,抗UPK1B抗體或ADC係與一或多個治療部分體組合投與較短的治療週期。在其他實施例中,組合療法投與較長的治療週期。組合療法可經由任何途徑投與。 在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化合物及組合物可聯合檢查點抑制劑(諸如PD-1抑制劑或PD-L1抑制劑)使用。PD-1連同其配位體PD-L1一起為抗腫瘤T淋巴細胞反應之負調節劑。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可包含將抗UPK1B抗體或ADC與抗PD-1抗體(例如派立珠單抗(pembrolizumab)、納武單抗(nivolumab)、皮立珠單抗(pidilizumab))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一起投與。在另一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可包含抗UPK1B抗體或ADC與抗PD-L1抗體(例如艾維路單抗(avelumab)、阿特唑單抗(atezolizumab)、德瓦魯單抗(durvalumab))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之共同投藥。在另一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可包含將抗EMR2抗體或ADC與抗PD-1抗體或抗PD-L1一起投與,投與在用檢查點抑制劑及/或靶向BRAF組合療法(例如維羅非尼(vemurafenib)或達博尼布(dabrafinib))治療之後繼續進展的患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UPK1B抗體或ADC可與各種第一線癌症療法組合使用。因此,在所選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細胞毒性劑(諸如異環磷醯胺、絲裂黴素C、長春地辛(vindesine)、長春鹼(vinblastine)、依託泊苷(etoposide)、伊立替康(ironitecan)、吉西他濱(gemcitabine)、紫杉烷(taxanes)、長春瑞賓(vinorelbine)、甲胺喋呤(methotrexate)及培美曲塞(pemetrexed))以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在某些贅生性適應症(例如血液學適應症,諸如AML或多發性骨髓瘤)中,所揭示之ADC可與細胞毒性劑(諸如阿糖胞苷(AraC)加蒽環黴素(anthracycyline)(阿克拉黴素(aclarubicin)、安吖啶(amsacrine)、多柔比星(doxorubicin)、道諾黴素(daunorubicin)、依達比星(idarubixcin)等)或米托蒽醌(mitoxantrone)、氟達拉賓(fludarabine)、羥脲(hydroxyurea)、氯法拉濱(clofarabine)、克羅他欣(cloretazine))組合使用。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的ADC可與以下組合:G-CSF或GM-CSF致敏去甲基劑,諸如阿紮胞苷(azacitidine)或地西他濱(decitabine);FLT3選擇性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例如米哚妥林(midostaurin)、來他替尼(lestaurtinib)及舒尼替尼(sunitinib))、全反式視黃酸(ATRA)及三氧化二砷(其中最後兩個組合對於急性前髓細胞性白血病(APL)可為特別有效的)。 在另一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基於鉑之藥物(例如卡鉑(carboplatin)或順鉑(cisplatin))以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例如長春瑞賓(vinorelbine);吉西他濱(gemcitabine);紫杉烷(taxane),諸如多烯紫杉醇(docetaxel)或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伊立替康(irinotican);或培美曲塞(pemetrexed))。 在某些實施例中,例如治療BR-ERPR、BR-ER或BR-PR癌症時,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一或多個描述為「激素療法」的治療部分體。如本文所用,「激素療法」係指例如他莫昔芬(tamoxifen);促性腺素或促黃體釋放激素(GnRH或LHRH);依維莫司(everolimus)及依西美坦(exemestane);托瑞米芬(toremifene);或芳香酶抑制劑(例如阿那曲唑(anastrozole)、來曲唑(letrozole)、依西美坦(exemestane)或氟維司群(fulvestrant))。 在另一實施例中,例如在治療BR-HER2時,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或阿多曲妥珠單抗恩他新(ado-trastuzumab emtansine)(卡德克拉(Kadcyla))以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例如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及/或多烯紫杉醇(docetaxel))。 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治療轉移性乳癌時,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紫杉烷(例如多西他賽(docetaxel)或太平洋紫杉醇)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治療部分體,例如蒽環黴素(anthracycline)(例如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及/或艾日布林(eribulin)。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例如在治療轉移性或復發性乳癌或BRCA突變型乳癌時,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甲地孕酮(megestrol)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治療部分體。 在其他實施例中,例如在治療BR-TNBC時,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例如BMN-673、奧拉帕尼(olaparib)、如卡帕瑞(rucaparib)及維利帕尼(veliparib))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治療部分體。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PARP抑制劑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 在另一實施例中,例如在治療乳癌時,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環磷醯胺以及視情況選用之其他治療部分體(例如多柔比星、紫杉烷、表柔比星、5-FU及/或甲胺喋呤)。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治療EGFR陽性NSCLC的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阿法替尼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個其他治療部分體(例如埃羅替尼(erlotinib)及/或貝伐單抗(bevacizumab))。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治療EGFR陽性NSCLC的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埃羅替尼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個其他治療部分體(例如貝伐單抗)。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治療ALK陽性NSCLC的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色瑞替尼(ceritinib)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個其他治療部分體。 在另一實施例中,用於治療ALK陽性NSCLC的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克卓替尼(crizotinib)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 在另一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貝伐單抗以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例如紫杉烷,諸如多烯紫杉醇或太平洋紫杉醇;及/或鉑類似物)。 在另一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貝伐單抗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個其他治療部分體(例如吉西他濱及/或鉑類似物)。 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基於鉑之藥物(例如卡鉑或順鉑)類似物以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例如紫杉烷,諸如多西他賽及太平洋紫杉醇)。 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基於鉑之藥物(例如卡鉑或順鉑)類似物以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例如紫杉烷,諸如多西他賽及太平洋紫杉醇及/或吉西他濱及/或多柔比星)。 在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治療耐鉑性腫瘤的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多柔比星及/或依託泊苷及/或吉西他濱及/或長春瑞賓及/或異環磷醯胺及/或甲醯四氫葉酸調節之5-氟尿嘧啶及/或貝伐單抗及/或他莫昔芬;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 在另一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PARP抑制劑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貝伐單抗及視情況選用之環磷醯胺。 組合療法可包含抗UPK1B抗體或ADC及對包含突變型或異常表現之基因或蛋白質(例如BRAF V600E)之腫瘤(例如黑素瘤)有效的化學治療部分體。 T淋巴球(例如細胞毒性淋巴球(CTL))在宿主中起防禦惡性腫瘤的重要作用。CTL藉由抗原呈現細胞呈現腫瘤相關抗原而活化。活性特異性免疫療法為一種可用於增強T淋巴細胞對癌症之反應的方法,其藉由用來源於已知癌症相關抗原的肽接種患者而達成。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可包含抗UPK1B抗體或ADC及針對癌症相關抗原(例如WT1.)之疫苗。在其他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可包含投與抗UPK1B抗體或ADC且活體外擴增、活化及授受性再引入自體CTL或自然殺手細胞。CTL活化亦可藉由增強抗原呈現細胞呈現腫瘤抗原的策略來促進。顆粒球巨噬細胞群落刺激因子(GM-CSF)促進樹突狀細胞之募集及樹突狀細胞交叉致敏之活化。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可包含分離抗原呈現細胞;用刺激性細胞激素(例如GM-CSF)活化此類細胞;用腫瘤相關抗原致敏;且接著與抗UPK1B抗體或ADC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個不同治療部分體的使用組合,將抗原呈現細胞授受性再引入患者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UPK1B抗體或ADC可與各種第一線黑素瘤療法組合使用。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達卡巴嗪(dacarbazine)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在其他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替莫唑胺(temozolamide)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鉑基治療部分體(例如卡鉑或順鉑)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長春花生物鹼治療部分體(例如長春鹼、長春瑞賓、長春新鹼或長春地辛)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介白素-2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在另一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干擾素-α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 在其他實施例中,抗UPK1B抗體或ADC可與輔助黑素瘤療法及/或手術程序(例如腫瘤切除)組合使用。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療法包含使用抗UPK1B抗體或ADC及干擾素-α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其他治療部分體。 本發明亦提供抗UPK1B抗體或ADC與放射線療法之組合。如本文所用,術語「放射療法」意謂局部誘導腫瘤細胞內發生DNA損傷的任何機制,諸如γ照射、X射線、UV照射、微波、電子發射及其類似機制。亦涵蓋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定向遞送至腫瘤細胞的組合療法,且其可組合使用或以本文中揭示之抗UPK1B抗體之結合物形式使用。典型地,在約1至約2週之時間段期間內脈衝投與放射療法。視情況,放射療法可以單一劑量投與或以多次劑量依序投與。 在其他實施例中,抗UPK1B抗體或ADC可與一或多種下述化學治療劑組合使用。 D.抗癌劑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抗癌劑」為「治療部分體」之一個子集,其又為描述為「醫藥活性部分」之藥劑之一個子集。更特定言之,「抗癌劑」意謂可用於治療細胞增殖性病症(諸如癌症)的任何藥劑(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且包括(但不限於)細胞毒性劑、細胞生長抑制劑、抗血管生成劑、去腫塊劑、化學治療劑、放射性治療劑、靶向抗癌劑、生物反應調節劑、治療抗體、癌症疫苗、細胞激素、激素療法、抗轉移劑及免疫治療劑。應注意,抗癌劑之前述分類彼此不具有排他性且所選藥劑可能屬於一或多種類別。舉例而言,相容抗癌劑可歸類為細胞毒性劑及化學治療劑。因此,前述術語中的每一者應根據本發明來解釋且接著根據其在醫學技術中的用途來解釋。 在較佳實施例中,抗癌劑可包括任何抑制或消除或經設計以抑制或消除可能變成癌性或產生致瘤後代(例如致瘤細胞)之癌細胞或細胞的化學試劑(例如化學治療劑)。在此方面,所選化學藥劑(細胞週期依賴性藥劑)通常針對細胞生長或分裂必需的細胞內過程,且因此尤其有效地針對通常快速生長及分裂的癌細胞。舉例而言,長春新鹼使得微管解聚合且從而抑制快速分裂的腫瘤細胞進入有絲分裂。在其他情況下,所選化學藥劑為細胞週期非依賴性藥劑,其在細胞生命週期的任何點干擾細胞存活且可有效地用於定向治療劑(例如ADC)中。作為實例,某些吡咯并苯并二氮呯結合於細胞DNA之小凹槽且在遞送至核後抑制轉錄。就組合療法或選擇ADC組分而言,應瞭解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本發明可容易鑑別相容細胞週期依賴性藥劑及細胞週期非依賴性藥劑。 在任何情況下,且如上文所提及,應瞭解除所揭示之抗UPK1B抗體及本文揭示之ADC以外,所選抗癌劑可彼此組合(例如CHOP療法)投與。此外,應進一步瞭解,在所選實施例中,此類抗癌劑可包含結合物且可與抗體結合之後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揭示之抗癌劑連接至抗UPK1B抗體以提供如本文所揭示的ADC。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細胞毒性劑」(或細胞毒素)通常意謂對細胞有毒的物質,使得其減少或抑制細胞功能及/或引起腫瘤細胞毀壞。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物質為來源於活有機體的天然存在之分子或其類似物(自天然來源純化或合成製備)。細胞毒性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各者之小分子毒素或酶活性毒素:細菌(例如卡奇黴素、白喉毒素(Diptheria toxin)、假單胞菌(Pseudomonas)內毒素及外毒素、葡萄球菌腸毒素A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真菌(例如α-帚麴菌素(α-sarcin)、侷限麴菌素(restrictocin))、植物(例如相思子毒素(abrin)、蓖麻毒素(ricin)、莫迪素(modeccin)、槲寄生素(viscumin)、商陸抗病毒蛋白、皂草素(saporin)、白樹素(gelonin)、苦瓜蛋白(momoridin)、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大麥毒素、油桐(Aleurites fordii)蛋白、康乃馨(dianthin)蛋白、洋商陸(Phytolacca americana)蛋白(PAPI、PAPII及PAP-S)、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抑制劑、麻瘋樹毒蛋白(curcin)、巴豆毒素(crotin)、肥皂草(saponaria officinalis)抑制劑、絲林黴素(mitegellin)、侷限麴菌素、酚黴素(phenomycin)、新黴素(neomycin)及單端孢黴烯(tricothecene))或動物(例如細胞毒性核糖核酸酶,諸如細胞外胰臟核糖核酸酶;去氧核糖核酸酶I,包括其片段及/或變異體)。本文闡述其他相容細胞毒性劑,包括某些放射性同位素、類美登素(maytansinoids)、奧瑞他汀(auristatins)、海兔毒素(dolastatins)、倍癌黴素(duocarmycins)、瓢菌素(amanitins)及吡咯并苯并二氮呯。 更一般而言,可與本發明抗體組合使用(或結合)之細胞毒素劑或抗癌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烷基化劑、烷基磺酸酯、阿那曲唑、瓢菌素、氮丙啶、伸乙亞胺及甲基三聚氰胺、多聚乙醯、喜樹鹼(camptothecin)、BEZ-235、硼替佐米(bortezomib)、苔蘚蟲素(bryostatin)、海洋抑素(callystatin)、CC-1065、色瑞替尼(ceritinib)、克卓替尼(crizotinib)、念珠藻環肽、海兔毒素、倍癌黴素、艾榴塞洛素(eleutherobin)、埃羅替尼、盤克斯塔汀(pancratistatin)、匍枝珊瑚醇(sarcodictyin)、海綿抑素(spongistatin)、氮芥(nitrogen mustards)、抗生素、烯二炔達米辛(enediyne dynemicin)、雙膦酸鹽、埃斯培拉黴素(esperamicin)、色蛋白烯二炔抗生素發色團(chromoprotein enediyne antiobiotic chromophores)、阿克拉黴素(aclacinomysins)、放射菌素、安麯黴素、偶氮絲胺酸(azaserine)、博來黴素(bleomycins)、放線菌素C、堪佛司非米德(canfosfamide)、卡拉比辛(carabicin)、洋紅黴素(carminomycin)、嗜癌菌素(carzinophilin)、色黴素(chromomycinis)、環磷醯胺、放線菌素D、道諾黴素、地托比星(detorubicin)、6-重氮-5-側氧基-L-正白胺酸、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依索比星(esorubicin)、依西美坦、氟尿嘧啶、氟維司群、吉非替尼(gefitinib)、艾達黴素(idarubicin)、拉帕替尼(lapatinib)、來曲唑、洛那法尼(lonafarnib)、麻西羅黴素(marcellomycin)、乙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絲裂黴素、黴酚酸、諾加黴素(nogalamycin)、橄欖黴素(olivomycins)、帕佐泮尼(pazopanib)、培洛黴素(peplomycin)、潑非黴素(potfiromycin)、嘌呤黴素(puromycin)、奎那黴素(quelamycin)、雷帕黴素(rapamycin)、羅多比星(rodorubicin)、索拉非尼(sorafenib)、鏈黑黴素(streptonigrin)、鏈脲菌素(streptozocin)、他莫昔芬(tamoxifen)、檸檬酸他莫昔芬、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替泊啶(tepodina)、替吡法尼(tipifarnib)、殺結核菌素(tubercidin)、烏苯美司(ubenimex)、凡德他尼(vandetanib)、伏羅唑(vorozole)、XL-147、淨司他丁(zinostatin)、左柔比星(zorubicin);抗代謝物、葉酸類似物、嘌呤類似物、雄激素、抗腎上腺、葉酸補充劑(諸如亞葉酸)、乙醯葡醛酯、醛磷醯胺糖苷、胺基乙醯丙酸、恩尿嘧啶(eniluracil)、安吖啶(amsacrine)、貝斯布西(bestrabucil)、比山群(bisantrene)、艾達曲克(edatraxate)、得弗伐胺(defofamine)、秋水仙胺(demecolcine)、地吖醌(diaziquone)、艾弗鳥胺酸(elfornithine)、依利醋銨(elliptinium acetate)、埃坡黴素(epothilone)、依託格魯(etoglucid)、硝酸鎵、羥基尿素、香菇多糖(lentinan)、氯尼達明(lonidainine)、類美登素(maytansinoids)、丙脒腙(mitoguazone)、米托蒽醌(mitoxantrone)、莫比達摩(mopidanmol)、二胺硝吖啶(nitraerine)、噴司他汀(pentostatin)、凡那明(phenamet)、吡柔比星(pirarubicin)、洛索蒽醌(losoxantrone)、鬼臼酸(podophyllinic acid)、2-乙基醯肼、丙卡巴肼(procarbazine)、多醣複合物、雷佐生(razoxane)、根瘤菌素(rhizoxin);SF-1126、西索菲蘭(sizofiran);螺旋鍺;細交鏈孢菌酮酸;三亞胺醌(triaziquone);2,2',2"-三氯三乙胺;單端孢黴烯(trichothecenes)(T-2毒素、弗納庫林A (verracurin A)、桿孢菌素A (roridin A)及胺癸叮(anguidine));尿烷;長春地辛;達卡巴嗪;甘露氮芥(mannomustine);二溴甘露醇(mitobronitol);二溴衛矛醇(mitolactol);哌泊溴烷(pipobroman);加西托星(gacytosine);阿拉伯糖苷(arabinoside);環磷醯胺;噻替派(thiotepa);類紫杉醇(taxoids)、苯丁酸氮芥(chloranbucil);吉西他濱;6-硫代鳥嘌呤;巰基嘌呤;甲胺喋呤;鉑類似物、長春鹼;鉑;依託泊苷;異環磷醯胺;米托蒽醌;長春新鹼;長春瑞賓;米托蒽醌;替尼泊苷(teniposide);依達曲沙(edatrexate);柔紅黴素;胺基喋呤;希羅達(xeloda);伊班膦酸鹽(ibandronate);伊立替康、拓撲異構酶抑制劑RFS 2000;二氟甲基鳥胺酸;類視黃素;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康柏斯達汀(combretastatin);甲醯四氫葉酸;奧沙利鉑(oxaliplatin);XL518、減少細胞增殖之PKC-、Raf、H-Ras、EGFR及VEGF-Aα之抑制劑,及以上各者中的任一者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酸或衍生物。此定義中亦包括用來調節或抑制針對腫瘤之激素作用的抗激素劑,諸如抗雌激素及選擇性雌激素受體抗體;抑制芳香酶(芳香酶調節腎上腺產生雌激素)的芳香酶抑制劑,及抗雄激素;以及曲沙他濱(troxacitabine)(1,3-二氧雜環戊烷核苷胞嘧啶類似物);反義寡核苷酸、核糖核酸酶,諸如VEGF表現抑制劑及HER2表現抑制劑;疫苗PROLEUKIN® rIL-2;LURTOTECAN® 拓撲異構酶1抑制劑;ABARELIX® rmRH;長春瑞賓及埃斯波黴素;及上述任一者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酸或衍生物。 相容的細胞毒素劑或抗癌劑亦可包含商業上或臨床上可獲得的化合物,諸如埃羅替尼(TARCEVA® ,Genentech/OSI Pharm.)、多烯紫杉醇(TAXOTERE® ,Sanofi-Aventis)、5-FU (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CAS編號51-21-8)、吉西他濱(GEMZAR® ,Lilly)、PD-0325901 (CAS編號391210-10-9,Pfizer)、順鉑(順-二胺、二氯鉑(II),CAS編號15663-27-1)、卡鉑(CAS編號41575-94-4)、太平洋紫杉醇(TAXOL® ,Bristol-Myers Squibb Oncology, Princeton, N.J.)、曲妥珠單抗(HERCEPTIN® ,Genentech)、替莫唑胺(4-甲基-5-側氧基-2,3,4,6,8-五氮雜雙環[4.3.0]壬-2,7,9-三烯-9-甲醯胺、CAS編號85622-93-1、TEMODAR® 、TEMODAL® ,Schering Plough)、他莫昔芬((Z)-2-[4-(1,2-二苯基丁-1-烯基)苯氧基]-N,N- 二甲基乙胺、NOLVADEX® 、ISTUBAL® 、VALODEX® )及多柔比星(ADRIAMYCIN® )。其他商業上臨床上可獲得的抗癌劑包含依魯替尼(IMBRUVICA® ,AbbVie)、奧沙利鉑(ELOXATIN® ,Sanofi)、硼替佐米(VELCADE® ,Millennium Pharm.)、舒癌特(sutent)(SUNITINIB® 、SU11248,Pfizer)、來曲唑(FEMARA® ,Novartis)、甲磺酸伊馬替尼(GLEEVEC® ,Novartis)、XL-518 (Mek抑制劑,Exelixis,WO 2007/044515)、ARRY-886 (Mek抑制劑,AZD6244,Array BioPharma, Astra Zeneca)、SF-1126 (PI3K抑制劑,Semafore Pharmaceuticals)、BEZ-235 (PI3K抑制劑,Novartis)、XL-147 (PI3K抑制劑,Exelixis)、PTK787/ZK 222584 (Novartis)、氟維司群(FASLODEX® ,AstraZeneca)、甲醯四氫葉酸(醛葉酸)、雷帕黴素(西羅莫司(sirolimus)、RAPAMUNE® ,Wyeth)、拉帕替尼(TYKERB® ,GSK572016,Glaxo Smith Kline)、洛那法尼(SARASAR™,SCH 66336,Schering Plough)、索拉非尼(NEXAVAR® 、BAY43-9006,Bayer Labs)、吉非替尼(IRESSA® ,AstraZeneca)、伊立替康(CAMPTOSAR® ,CPT-11,Pfizer)、替吡法尼(ZARNESTRA™,Johnson & Johnson)、ABRAXANE™ (不含十六醇聚氧乙烯醚)、太平洋紫杉醇之經白蛋白工程改造之奈米粒子調配物(American Pharmaceutical Partners, Schaumberg, Il)、凡德他尼(rINN、ZD6474、ZACTIMA® ,AstraZeneca)、苯丁酸氮芥、AG1478、AG1571 (SU 5271;Sugen)、坦羅莫司(TORISEL® ,Wyeth)、帕佐泮尼(GlaxoSmithKline)、堪佛司非米德(TELCYTA® ,Telik)、噻替派及環磷醯胺(CYTOXAN® 、NEOSAR® );長春瑞賓(NAVELBINE® );卡培他濱(XELODA® ,Roche)、他莫昔芬(包括NOLVADEX® ;檸檬酸他莫昔芬、FARESTON® (檸檬酸托瑞米芬)、MEGASE® (乙酸甲地孕酮)、AROMASIN® (依西美坦;Pfizer)、福美斯坦、法屈唑、RIVISOR® (伏羅唑)、FEMARA® (來曲唑;Novartis)及ARIMIDEX® (阿那曲唑;AstraZeneca)。 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鹽」意謂分子或大分子之有機鹽或無機鹽。酸加成鹽可由胺基形成。例示性鹽包括(但不限於)硫酸鹽、檸檬酸鹽、乙酸鹽、草酸鹽、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硝酸鹽、硫酸氫鹽、磷酸鹽、酸式磷酸鹽、異菸鹼酸鹽、乳酸鹽、水楊酸鹽、酸式檸檬酸鹽、酒石酸鹽、油酸鹽、丹寧酸鹽(tannate)、泛酸鹽、酒石酸氫鹽、抗壞血酸鹽、丁二酸鹽、順丁烯二酸鹽、龍膽酸鹽、反丁烯二酸鹽、葡糖酸鹽、葡萄糖醛酸鹽、葡糖二酸鹽、甲酸鹽、苯甲酸鹽、麩胺酸鹽、甲烷磺酸鹽、乙烷磺酸鹽、苯磺酸鹽、對甲苯磺酸鹽及雙羥萘酸鹽(亦即1,1'-亞甲基-雙(2-羥基-3-萘甲酸鹽))。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可涉及包涵另一分子(諸如乙酸根離子、丁二酸根離子或其他相對離子)。相對離子可為使母體化合物上之電荷穩定的任何有機或無機部分。此外,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在其結構中可具有超過一個帶電原子。在多個帶電原子為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之一部分的情況下,該鹽可具有多個相對離子。因此,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可具有一或多個帶電原子及/或一或多個相對離子。 類似地,「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或「溶劑合物」係指一或多個溶劑分子與分子或大分子之締合物。形成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溶劑合物之溶劑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水、異丙醇、乙醇、甲醇、DMSO、乙酸乙酯、乙酸及乙醇胺。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體或ADC可與當前臨床試驗或市售中之多種抗體(或免疫治療劑)中之任一者組合使用。所揭示之抗體可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抗體組合使用:阿巴伏單抗(abagovomab)、阿達木單抗(adecatumumab)、阿托珠單抗(afutuzumab)、阿侖單抗(alemtuzumab)、阿妥莫單抗(altumomab)、阿瑪西單抗(amatuximab)、麻安莫單抗(anatumomab)、阿西莫單抗(arcitumomab)、阿特唑單抗(atezolizumab)、艾維路單抗(avelumab)、巴維昔單抗(bavituximab)、貝妥莫單抗(bectumomab)、貝伐單抗(bevacizumab)、比伐珠單抗(bivatuzumab)、布林莫單抗(blinatumomab)、貝倫妥單抗(brentuximab)、坎妥珠單抗(cantuzumab)、卡托莫西單抗(catumaxomab)、西妥昔單抗(cetuximab)、西他土珠(citatuzumab)、西妥木單抗(cixutumumab)、昔瓦土單抗(clivatuzumab)、康納木單抗(conatumumab)、達西珠單抗(dacetuzumab)、達洛圖單抗(dalotuzumab)、達土木單抗(daratumumab)、地莫單抗(detumomab)、德珠單抗(drozitumab)、杜里土單抗(duligotumab)、德瓦魯單抗(durvalumab)、杜西吉土單抗(dusigitumab)、依美昔單抗(ecromeximab)、埃羅妥珠單抗(elotuzumab)、恩斯土昔單抗(ensituximab)、鄂托默單抗(ertumaxomab)、埃達珠單抗(etaracizumab)、伐吐珠單抗(farletuzumab)、費拉妥珠單抗(ficlatuzumab)、非吉單抗(figitumumab)、法蘭土單抗(flanvotumab)、浮土西單抗(futuximab)、加尼圖單抗(ganitumab)、吉妥珠單抗(gemtuzumab)、吉瑞昔單抗(girentuximab)、格雷巴土木單抗(glembatumumab)、異貝莫單抗(ibritumomab)、伊戈伏單抗(igovomab)、伊姆加土珠單抗(imgatuzumab)、因達西單抗(indatuximab)、伊諾妥珠單抗(inotuzumab)、英妥木單抗(intetumumab)、伊匹單抗(ipilimumab)、伊妥木單抗(iratumumab)、拉貝珠單抗(labetuzumab)、拉立珠單抗(lambrolizumab)、來沙木單抗(lexatumumab)、林妥珠單抗(lintuzumab)、洛瓦土珠單抗(lorvotuzumab)、魯卡木單抗(lucatumumab)、瑪帕單抗(mapatumumab)、馬妥珠單抗(matuzumab)、米拉珠單抗(milatuzumab)、明瑞莫單抗(minretumomab)、米妥莫單抗(mitumomab)、莫昔土莫單抗(moxetumomab)、納納土單抗(narnatumab)、那莫單抗(naptumomab)、萊西單抗(necitumumab)、尼妥珠單抗(nimotuzumab)、尼沃單抗(nivolumab)、諾伐木單抗(nofetumomabn)、歐比托珠單抗(obinutuzumab)、奧卡拉珠單抗(ocaratuzumab)、奧伐木單抗(ofatumumab)、奧拉單抗(olaratumab)、奧拉帕尼(olaparib)、奧那組單抗(onartuzumab)、奧普珠單抗(oportuzumab)、奧戈伏單抗(oregovomab)、帕尼單抗(panitumumab)、帕薩珠單抗(parsatuzumab)、帕特里土單抗(patritumab)、派立珠單抗(pembrolizumab)、潘妥莫單抗(pemtumomab)、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皮立珠單抗(pidilizumab)、平妥單抗(pintumomab)、普托木單抗(pritumumab)、拉克莫單抗(racotumomab)、拉德瑞單抗(radretumab)、雷莫蘆單抗(ramucirumab)、里樂木單抗(rilotumumab)、利妥昔單抗(rituximab)、羅妥木單抗(robatumumab)、沙妥莫單抗(satumomab)、司美替尼(selumetinib)、西羅珠單抗(sibrotuzumab)、思圖昔單抗(siltuximab)、辛圖珠單抗(simtuzumab)、索利托單抗(solitomab)、他卡珠單抗(tacatuzumab)、他普莫單抗(taplitumomab)、泰納莫單抗(tenatumomab)、泰普洛單抗(teprotumumab)、替加珠單抗(tigatuzumab)、托西莫單抗(tositumomab)、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土庫珠單抗(tucotuzumab)、尤必昔單抗(ublituximab)、維托珠單抗(veltuzumab)、沃爾希珠單抗(vorsetuzumab)、伏妥莫單抗(votumumab)、紮魯姆單抗(zalutumumab)、CC49、3F8、MEDI0680、MDX-1105及其組合。 其他實施例包含使用核准用於癌症療法的抗體,包括(但不限於)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吉妥單抗奧唑甘辛(gemtuzumab ozogamcin)、阿侖單抗(alemtuzumab)、異貝莫單抗泰澤坦(ibritumomab tiuxetan)、托西莫單抗(tositumomab)、貝伐單抗(bevacizumab)、西妥昔單抗(cetuximab)、帕替塗單抗(patitumumab)、奧伐木單抗(ofatumumab)、伊匹單抗(ipilimumab)及貝倫妥單抗維多汀(brentuximab vedotin)。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夠容易鑑別與本文中之教示內容相容的其他抗癌劑。 E.放射療法 本發明亦提供抗體或ADC與放射療法(亦即,誘導腫瘤細胞內之DNA發生局部損傷的任何機制,諸如γ-照射、X射線、UV照射、微波、電子發射及其類似物)之組合。亦涵蓋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定向遞送至腫瘤細胞的組合療法,且所揭示之抗體或ADC可聯合靶向抗癌劑或其他靶向方式使用。典型地,在約1至約2週之時間段期間內脈衝投與放射療法。可向患有頭頸癌之個體投與放射療法持續約6至7週。視情況,放射療法可以單一劑量投與或以多次劑量依序投與。 VIII.適應症 本發明提供本發明之抗體及ADC用於診斷、治療診斷、治療及/或預防各種病症(包括贅生性、發炎性、血管生成及免疫病症及由病原體引起的病症)的用途。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治療之疾病包含贅生性病狀,包含實體腫瘤。在其他實施例中,所治療之疾病包含血液惡性疾病。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體或ADC用於治療表現UPK1B決定子的腫瘤或致瘤細胞。較佳地,所治療之「個體」或「患者」為人類,然而如本文所用,術語明確地包含任何哺乳動物物種。 根據本發明經歷治療之贅生性病狀可為良性或惡性;實體腫瘤或血液科惡性疾病;且可選自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之群:副腎腫瘤、AIDS相關癌症、肺泡軟組織肉瘤、星形膠質細胞腫瘤、自主神經節瘤、膀胱癌(鱗狀細胞癌及移行細胞癌)、囊胚病症、骨癌(釉質瘤、動脈瘤骨胞囊、骨軟骨瘤、骨肉瘤)、大腦及脊髓癌症、轉移性腦瘤、乳癌、頸動脈體腫瘤、子宮頸癌、軟骨肉瘤、脊索瘤、嫌色細胞腎細胞癌、透明細胞癌瘤、結腸癌、結腸直腸癌、皮膚良性纖維組織細胞瘤、促結締組織增生小型圓細胞腫瘤、室管膜瘤、上皮病症、尤文氏腫瘤(Ewing's tumors)、骨外黏液樣軟骨肉瘤、骨纖維生成不良、骨骼之纖維性結構不良、膽囊及膽管癌症、胃癌、胃腸道疾病、妊娠期滋養層疾病、生殖細胞腫瘤、腺病症、頭頸癌、下丘腦疾病、腸癌症、胰島細胞瘤、卡堡氏肉瘤(Kaposi's Sarcoma)、腎癌(腎胚細胞瘤、乳頭狀腎細胞癌)、白血病、脂肪瘤/良性脂肪瘤樣腫瘤、脂肪肉瘤/惡性脂肪瘤樣腫瘤、肝癌(肝母細胞瘤、肝細胞癌)、淋巴瘤、淋巴瘤(霍奇金氏(Hodgkin's)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肺癌(小細胞癌瘤、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等)、巨噬細胞病症、神經管胚細胞瘤、黑素瘤、脊膜瘤、多發性內分泌瘤、多發性骨髓瘤(包括漿細胞瘤、局部骨髓瘤及髓外骨髓瘤)、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骨髓增生疾病(包括骨髓纖維化、真性紅血球增多症及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神經內分泌腫瘤、卵巢癌、胰臟癌、乳頭狀甲狀腺癌瘤、副甲狀腺腫瘤、兒科癌症、周邊神經鞘腫瘤、嗜鉻細胞瘤、垂體腫瘤、前列腺癌、後葡萄膜黑素瘤、罕見血液科病症、腎轉移癌、桿狀腫瘤、橫紋肌肉瘤、肉瘤、皮膚癌、軟組織肉瘤、鱗狀細胞癌症、胃癌、基質病症、滑膜肉瘤、睪丸癌、胸腺癌、胸腺瘤、甲狀腺轉移癌及子宮癌症(子宮頸癌瘤、子宮內膜癌瘤及平滑肌瘤)。 應瞭解,本發明之化合物及組合物可用於治療個體之各種階段之疾病及其治療週期中之不同點。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體及ADC將用作前線療法且投與先前尚未針對癌性病狀加以治療的個體。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抗體及ADC將用於治療第二線及第三線患者(亦即,先前已針對相同病狀分別治療一次或兩次的個體)。其他實施例將包含治療第四線或更高線患者(例如胃癌或結腸直腸癌患者),其已用所揭示之UPK1B ADC或不同治療劑針對相同或相關病狀治療三次或更多次。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化合物及組合物將用於治療先前已經(本發明的抗體或ADC或其他抗癌劑)治療且已復發或經確定為對先前治療具難治性的個體。在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及組合物可用於治療患有復發性腫瘤的個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及組合物將作為單一藥劑或以組合形式用作前線或誘導療法且投與先前尚未針對癌症病狀加以治療的個體。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化合物及組合物將在鞏固或維持治療期間作為單一藥劑或以組合形式使用。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化合物及組合物將用於治療先前已經(本發明的抗體或ADC或其他抗癌劑)治療且已復發或經確定為對先前治療具有難治性的個體。在所選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化合物及組合物可用於治療患有復發性腫瘤的個體。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化合物及組合物將用作調理療法的一部分,作好接受自體或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的準備,其中以骨髓、臍帶血液或移動之周邊血液作為幹細胞源。 關於血液科惡性疾病,應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化合物及方法可在治療多種白血病時尤其有效,包括急性骨髓白血病(AML,其基於FAB命名法之多種亞型(M0-M7)、WHO分類、分子標記物/突變、核型、形態及其他特徵之識別)、譜系急性淋巴母細胞白血病(AL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毛細胞白血病(HCL)、慢性骨髓單核細胞性白血病(CMML)、青少年骨髓單核細胞性白血病(JMML)及大顆粒淋巴球性白血病(LGL)以及B細胞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氏淋巴瘤(典型霍奇金氏淋巴瘤及結節性淋巴細胞為主型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包括彌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瘤(DLBCL))、濾泡性淋巴瘤(FL)、低級/NHL濾泡細胞淋巴瘤(FCC)、小型淋巴球性淋巴瘤(SLL)、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MCL)及伯基特淋巴瘤(BL);中級/濾泡NHL、中級彌漫性NHL、高級免疫母細胞NHL、高級淋巴母細胞性NHL、高級小型非裂解型細胞NHL、大型疾病NHL、瓦爾登斯特倫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淋巴漿細胞樣淋巴瘤(LPL)、AIDS相關淋巴瘤、單核細胞性B細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細胞淋巴腺病變、彌漫性小型裂解細胞、大型細胞免疫母細胞淋巴胚細胞瘤、小型非裂解型伯基特氏(Burkitt's)及非伯基特氏濾泡、顯著大型細胞;濾泡、顯著小型裂解細胞;及濾泡、混合小型裂解及大型細胞淋巴瘤。參見Gaidono等人, 「Lymphomas」, IN CANC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第2卷: 2131-2145 (DeVita等人編, 第5增刊 1997)。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的是,此等淋巴瘤由於分類系統變化而通常具有不同名稱,且患有根據不同名稱分類之淋巴瘤的患者亦可受益於本發明的組合治療方案。 在其他較佳實施例中,增生性病症將包含實體腫瘤,包括(但不限於)腎上腺、肝臟、腎臟、膀胱、乳房、胃、卵巢、子宮頸、子宮、食道、結腸直腸、前列腺、胰臟、肺(小細胞與非小細胞)、甲狀腺的癌瘤、肉瘤、神經膠母細胞瘤,及各種頭頸腫瘤。在某些所選態樣中且如以下實例中所示,所揭示之ADC在治療胰臟癌時尤其有效。在一個實施例中,胰臟癌為難治性、復發性或對細胞毒性劑(例如伊立替康、吉西他濱、太平洋紫杉醇)及/或此等試劑(例如甲醯四氫葉酸、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及奧沙利鉑)之組合具有抗性。 如所指示,所揭示之抗體及ADC在治療胰臟癌時尤其有效。在所選實施例中,抗體及ADC可投與呈現有限分期疾病或廣泛分期疾病的患者。在其他實施例中,將向以下患者投與所揭示之結合抗體:難治性患者(亦即,疾病在初始療程期間或在完成初始療程之後不久復發之患者);敏感患者(亦即,在基本療法之後復發超過2-3個月之患者);或對細胞毒性劑(例如伊立替康、吉西他濱、太平洋紫杉醇)及/或此等試劑(例如甲醯四氫葉酸、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及奧沙利鉑)之組合呈現抗性之患者。在某些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UPK1B ADC可投與一線患者。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UPK1B ADC可投與第二線患者。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之UPK1B ADC可投與第三線患者。 在尤其較佳實施例中,所揭示之ADC可用於治療膀胱癌。就此類實施例而言,所結合之調節劑可投與呈現有限分期疾病的患者。在其他實施例中,所揭示之ADC將投與呈現廣泛期疾病的患者。在其他較佳實施例中,所揭示之ADC將投與難治性患者(亦即在初始治療過程中復發或在完成初始治療過程之後不久復發的患者)或復發性膀胱癌患者。其他實施例包含將所揭示之ADC投與敏感患者(亦即初步治療之後復發超過2-3個月的患者)。在各種情況下,應瞭解相容ADC可與其他抗癌劑組合使用,此視所選給藥方案及臨床診斷而定。 IX.製品 本發明包括包含一或多個容器或貯器的封裝及套組,其中容器可包含一或多個劑量的本發明抗體或ADC。此類套組或封裝可具有診斷或治療性質。在某些實施例中,封裝或套組含有單位劑量,此意謂預定量之組合物包含例如本發明之抗體或ADC、含有或不含有一或多種其他藥劑及視情況存在之一或多種抗癌劑。在某些其他實施例中,封裝或套組含有可偵測量之抗UPK1B抗體或ADC、含有或不含有相關報導子分子及視情況存在之一或多種其他藥劑用於偵測、量化及/或觀測癌細胞。 在任何情況下,本發明的套組通常將在適合容器或貯器中包含本發明的抗體或ADC、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調配物及視情況存在於同一個或不同容器中之一或多種抗癌劑。套組亦可含有醫藥學上可接受之其他調配物或裝置,用於診斷或組合療法。診斷裝置或儀器之實例包括可用於偵測、監測、定量或分析與增生性病症相關之細胞或標記物的彼等物(關於此類標記物之完整清單,參見上文)。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可用於活體內或活體外偵測、監測及/或量化循環腫瘤細胞(參見例如WO 2012/0128801)。在其他實施例中,循環腫瘤細胞可包含致瘤細胞。本發明所涵蓋之套組亦可含有將本發明之抗體或ADC與抗癌劑或診斷劑組合的適當試劑(參見例如U.S.P.N. 7,422,739)。 當套組中的組分係以一或多種液體溶液提供時,該液體溶液可為非水性,但典型地,水性溶液較佳,無菌水溶液尤其較佳。套組中之調配物亦可以乾粉或凍乾形式提供,其可經添加適當液體而復原。用於復原的液體可包含於各別容器中。此類液體可包含無菌、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緩衝液或其他稀釋劑,諸如抑菌性注射用水、磷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林格氏溶液或右旋糖溶液。在套組包含本發明之抗體或ADC與其他療法或藥劑之組合的情況下,溶液可以莫耳當量組合或以其中一種組分超過其他之方式加以預混合。或者,本發明的抗體或ADC及視情況存在之任何抗癌劑或其他藥劑(例如類固醇)在投與患者之前可分開維持於不同容器中。 在某些較佳實施例中,包含本發明組合物的前述套組將包含指明套組內容物可用於治療、預防及/或診斷癌症的標籤、標記物、藥品說明書、條碼及/或讀本。在其他較佳實施例中,套組可包含指明套組內容物可根據某種劑量或給藥方案投與以治療罹患癌症之個體的標籤、標記物、藥品說明書、條碼及/或讀本。在一個尤其較佳的態樣中,標籤、標記物、藥品說明書、條碼及/或讀本指明套組內容物可用於治療、預防及/或診斷惡性血液病(例如AML)或提供劑量或給藥方案用於治療該疾病。在其他尤其較佳的態樣中,標籤、標記物、藥品說明書、條碼及/或讀本指明套組內容物可用於治療、預防及/或診斷肺癌(例如腺癌)或提供治療肺癌的給藥方案。 適合的容器或貯器包括例如瓶子、小瓶、注射器、輸液袋(靜脈內輸液袋)等。容器可由各種材料形成,諸如玻璃或醫藥學相容之塑膠。在某些實施例中,貯器可包含無菌接取口。舉例而言,容器可為具有可藉由皮下注射針刺穿之塞子的靜脈內溶液袋或小瓶。 在一些實施例中,套組可含有用向患者投與抗體及任何視情況選用之組分的構件,例如一或多個針或針筒(預填充或空的)、滴眼管、滴管或其他類似裝置,調配物可自其中注射或引入個體中或施用於身體之患病區域。本發明之套組亦典型地包括用於包含小瓶或其類似物及緊密圍束中之其他組件的用於市售之構件,諸如所需小瓶及其他設備安置且保留於其中的吹塑成型塑膠容器。 X.雜項 除非本文中另外定義,否則結合本發明使用之科學與技術術語將具有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通常理解之含義。此外,除非上下文另外要求,否則單數術語應包括複數且複數術語應包括單數。此外,本說明書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提供的範圍包括端點與介於端點之間的所有點。因此,2.0至3.0之範圍包括2.0、3.0及介於2.0與3.0之間的所有點。 一般而言,本文所述之細胞及組織培養、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微生物學、遺傳及化學技術為此項技術中熟知及常用的技術。本文中結合此類技術使用的命名法亦常用於此項技術中。除非另外指明,否則本發明之方法及技術通常根據此項技術中熟知之習知方法且如通篇本發明中所引用之各種參考文獻所述進行。 XI.參考文獻 本文中所引用之所有專利、專利申請案及公開案及以電子方式可獲得之材料的完整揭示內容(包括例如提交於例如GenBank及RefSeq中的核苷酸序列,及提交於例如SwissProt、PIR、PRF、PBD中之胺基酸序列,及GenBank及RefSeq之編碼區註釋中的翻譯)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不論片語「以引用的方式併入」的使用是否與特定參考文獻相關。前述詳細說明及下述實例僅為了清楚理解而示出。不應理解其存在不必要的限制。本發明不限於所示及所述的確切細節。由申請專利範圍限定的本發明包括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顯而易見的變化形式。本文所用之任何章節標題僅出於組織目的且不應理解為限制所述標的物。 實例 上文一般性描述之本發明參考以下實例將更容易瞭解,該等實例係為了說明而提供且不希望限制本發明。該等實例不希望表示下述實驗為所進行之所有實驗或唯一實驗。除非另外指明,否則份數為重量份,分子量為重量平均分子量,溫度以攝氏度計,且壓力為大氣壓或接近大氣壓。 序列表概述 表3提供本文中所包括的胺基酸及核酸序列之概述。 表3
Figure TW201800106AD00038
腫瘤細胞株概述 PDX腫瘤細胞類型係由縮寫指示,繼縮寫之後為表示特定腫瘤細胞株的編號。所測試樣品的繼代次數係由附加於樣品命名的p0-p#指示,其中p0指示直接自患者腫瘤獲得的未繼代樣品且p#指示測試之前,腫瘤已經由小鼠繼代的次數。如本文所用,腫瘤類型及亞型之縮寫顯示於如下表4中: 4
Figure TW201800106AD00039
實例1 使用完全轉錄組測序法鑑別UPK1B表現 為了表徵實體腫瘤(當其存在於癌症患者中時)之細胞非均質性及鑑別臨床上相關的治療目標時,開發大型PDX腫瘤庫且使用此項技術中認知的技術維持。包含許多離散腫瘤細胞株的PDX腫瘤庫經由最初獲自罹患多種實體腫瘤惡性疾病之癌症患者之腫瘤細胞的多次繼代而在免疫功能不全小鼠中繁殖。較低繼代的PDX腫瘤代表其原生環境中的腫瘤,從而對驅動腫瘤生長的潛在機制及針對當前療法之耐藥性提供臨床上相關的深入瞭解。 如先前所提及,腫瘤細胞可大體上分成兩種細胞亞群:非致瘤細胞(NTG)及腫瘤起始細胞(TIC)。TIC在植入免疫功能不全小鼠中時具有形成腫瘤的能力。癌症幹細胞(CSC)為能夠無限地自複製、同時維持多譜系分化之能力的TIC亞群。NTG雖然有時能夠在活體內生長,但植入時不形成再現初始腫瘤之非均質性的腫瘤。 為了執行全轉錄組分析,PDX腫瘤在其達到800至2,000 mm3 之後或對於AML而言,在骨髓中建立白血病之後自小鼠中切除(人類起源之骨髓細胞<5%)。經切除之PDX腫瘤於單細胞懸浮液中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的酶促消化技術(參見例如U.S.P.N. 2007/0292414)解離。解離之塊體腫瘤細胞與偵測死細胞的4',6-二甲脒基-2-苯基吲哚(DAPI)、鑑別小鼠細胞的抗小鼠CD45及H-2Kd 抗體以及鑑別人類細胞的抗人類EPCAM抗體一起培育。此外,腫瘤細胞與鑑別CD46hi CD324+ CSC或CD46lo/- CD324- NTG細胞的螢光結合抗人類CD46及/或CD324抗體一起培育且接著使用FACSAria細胞分選儀(BD Biosciences)分選(參見U.S.P.N 2013/0260385、2013/0061340及2013/0061342)。 如下自腫瘤細胞中提取RNA:將細胞溶解於補充有1% 2-巰基乙醇的RLTplus RNA溶胞緩衝液(Qiagen)中,在-80℃下冷凍溶胞物,接著將溶胞物解凍以便使用RNeasy分離套組(Qiagen)進行RNA萃取。使用Nanodrop分光光度計(Thermo Scientific)及/或Bioanalyzer 2100 (Agilent Technologies)定量RNA。正常組織RNA購自各種來源(Life Technology、Agilent、ScienCell、BioChain及Clontech)。所得總RNA製劑藉由基因測序及基因表現分析加以評估。 更特定言之,使用兩種不同系統進行高品質RNA之完全轉錄組測序。藉由Oligo Ligation/Detection (SOLiD)4.5或SOLiD 5500xl次世代測序系統(Life Technologies),使用Applied Biosystems (ABI)測序來分析一些樣品。使用Illumina HiSeq 2000或2500次世代測序系統(Illumina)分析其他樣品。 SOLiD完全轉錄組分析係使用經修改之ABI完全轉錄組方案(針對低輸入總RNA所設計)或Ovation RNA-Seq系統V2 (NuGEN Technologies)、使用自1 ng來自塊體腫瘤樣品之完全RNA所產生的cDNA進行。所得cDNA集合庫加以片段化,且添加條形碼接附子以允許在測序運作期間彙集來自不同樣品的片段集合庫。SOLiD平台所產生的資料對應於34,609個基因,如藉由使用NCBI hg19.2版所公開人類基因組的RefSeq 47版所註釋;且為大部分樣品中之RNA含量提供可驗證的量測結果。來自SOLiD平台之測序資料使用映射至基因之外顯子區域之度量值RPM (每百萬條讀取數)或RPKM (每百萬條每千鹼基讀取數)以標稱形式表示,使得可正規化基本基因表現分析且列舉為RPM_Transcript或RPKM_Transcript。當比較相應NTG樣品(空心柱)與正常組織(灰色柱)時,UPK1B mRNA在PA CSC群(黑色柱)中升高(圖2A)。 用使用自如上文所描述分離的NTG或CSC腫瘤亞群提取之5 ng完全RNA產生的cDNA進行Illumina完全轉錄組分析。使用TruSeq RNA樣品製備套組v2 (Illumina, Inc.)產生集合庫。所得cDNA集合庫加以片段化且帶條形碼。得自Illumina平台的測序資料以標稱方式以片段表現值表示,該表現值使用與外顯子基因區域對應的公制FPKM (每百萬每千鹼基之片段數),從而能使基本基因表現分析實現正規化及以FPKM轉錄物計數。如圖2B中所示,PA、LU及GA CSC癌症幹細胞亞群(黑色柱)中之UPK1B mRNA表現通常高於正常細胞(灰色柱)及NTG細胞群(白色柱)中之表現。此外,BL5主體腫瘤展示高UPK1B mRNA表現(圖2B)。 LU、PA及GA腫瘤CSC群中升高之UPK1B mRNA表現之鑑別表明UPK1B值得作為潛在診斷及免疫治療目標而進一步評估。此外,與LU、PA及GA PDX腫瘤中之NTG相比,增加之CSC中之UPK1B之表現表明UPK1B為此等腫瘤類型中致瘤細胞之良好標記物。 實例2 使用qRT-PCR之腫瘤中之UPK1B MRNA的表現 為了證實腫瘤細胞中的UPK1B RNA表現,使用Fluidigm BioMark™ HD系統,根據行業標準方案對各種PDX細胞株進行qRT-PCR。如實例1中所述,自塊體PDX腫瘤細胞或所分選之CSC及NTG亞群中提取RNA。使用高容量cDNA封存套組(Life Technologies),根據製造商說明書將1.0 ng RNA轉化成cDNA。接著使用cDNA材料(使用UPK1B探針特異性Taqman分析預擴增)進行隨後的qRT-PCR實驗。 比較正常組織(NormTox或Norm)中之UPK1B表現與BL、GA、LU-Ad、LU-SCC、OV及PAC/PDAC PDX腫瘤細胞株中之表現(圖3;各斑點表示每個個別組織或PDX細胞株之平均相對表現,其中小水平線表示幾何平均值)。「NormTox」表示以下多種正常組織之樣品:腎上腺、結腸(完整器官、經分選之上皮、基質纖維母細胞、血管內皮及血球)、背根神經節、內皮細胞(動脈、靜脈)、食道(完整器官及經分選之上皮、平滑肌、基底及短暫擴增細胞)、心臟、腎臟(完整器官及經分選之上皮細胞、末端及近端小管,以及祖細胞)、肝臟、肺(完整器官及經分選之上皮及血球)、胰腺、骨胳肌肉、皮膚(完整器官及經分選之上皮細胞、分化上皮細胞、短暫擴增細胞、纖維母細胞及角質細胞)、小腸、脾、胃及氣管(完整器官及經分選之上皮細胞)。稱為「Norm」之正常組織之另一種集合表示以下具有假設的較低的關於ADC型藥物之毒性風險的正常組織之樣品:外周血液單核細胞及多種經分選之亞群(B細胞、單核細胞、NK細胞、嗜中性白細胞、T細胞)、脂肪、膀胱、大腦、乳房、子宮頸、黑色素細胞、正常骨髓及多種經分選之亞群、卵巢、前列腺、唾液腺、睪丸及胸腺。 圖3之綜述展示平均而言,PA及OV-S/PS以及BL、GA、LU-Ad、LU-SCC及OV之子集中之UPK1B表現升高,其中GA、LU-Ad及LU-SCC中之幾何平均值整體較低。此資料支持與大部分正常組織相比,PA、OV-S/PS以及所選BL、GA、LU-Ad、LU-SCC及其他OV PDX中之UPK1B之表現升高的較早發現結果。 實例3 使用微陣列分析測定腫瘤中UPK1B mRNA之表現 進行微陣列實驗以測定UPK1B在各種腫瘤細胞株中之表現量且如下分析資料。實質上如實例1中所描述,自BL、EM、GA、LU-Ad、LU-SCC、OV、PAC/PDAC及PR細胞株提取1-2 µg完整腫瘤完全RNA。此外,自正常組織(例如膀胱、乳房、結腸、心臟、腎臟、肝、肺、卵巢、胰腺、皮膚、脾、PBMC及胃)之樣品提取RNA。使用Agilent SurePrint GE Human 8x60 v2微陣列平台分析樣品,該平台含有50,599個生物學探針,其針對人類基因組中之27,958個基因及7,419個lncRNA所設計。使用標準行業操作來正規化及轉換強度值以定量各樣品中之基因表現。各樣品中之UPK1B表現之正規化強度繪製於圖4中且藉由水平條指示各腫瘤類型中所得之幾何平均值。 圖4之更接近綜述展示與正常組織相比,大部分PA、BL及OV腫瘤細胞株以及LU-Ad、LU-SCC、GA、EM及PR之腫瘤樣品之顯著子集中之UPK1B表現上調。UPK1B表現在前述腫瘤類型中升高的觀測結果證實前述實例之結果。特定言之,在全部三個平台上分析之PA及OV腫瘤樣品展示實質上升高的UPK1B表現。更一般而言,此等資料說明UPK1B表現於大部分許多腫瘤亞型(包括LU-Ad、LU-SCC、BL及GA)中,且可為用於研發此等適應症中基於抗體之治療劑的良好目標。 實例4 使用癌症基因組圖譜之腫瘤中之UPK1B表現 使用原發腫瘤及正常樣品之公開可獲得的大型資料集(稱為癌症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證實hUPK1B mRNA在各種腫瘤中的過表現。 更特定言之,自Genomic Data Commons (GDC)Legacy Archive(https://gdc-portal.nci.nih.gov/legacy-archive)下載來自IlluminaHiSeq_RNASeqV2平台之hUPK1B表現資料且將來自RSEM之scaled_estimate乘以1,000,000以得到每百萬之轉錄物(TPM)[Li及Dewey, BMC Bioinformatics 2011]。圖5展示與正常組織相比,PA、LU-Ad、LU-SCC、OV、BL、MESO、HNSC及GA原發性患者樣品中之UPK1B表現升高。此等資料進一步證實UPK1B mRNA之含量升高可發現於各種腫瘤類型中,表明抗UPK1B抗體及ADC可為此等腫瘤之適用治療劑。 圖6展示LU-Ad TCGA腫瘤子集之卡普蘭邁耶存活率曲線(Kaplan Meier survival curves),其中患者存活率資料是可獲得的。根據LU-Ad腫瘤中之UPK1B mRNA高表現(亦即表現高於臨限指數值)或UPK1B mRNA之低表現(亦即表現低於臨限指數值)來將患者分層。臨界索引值計算為TPM值之中值,其計算為0.063。 圖下方所列之「處於風險中之數目」顯示各患者首次診斷之日(第0天)之後的每1000天,資料集中保留之存活患者的數目。根據格漢-布雷斯洛-威爾科克森檢驗(Gehan-Breslow-Wilcoxon test),根據p=0.0014之對數秩(Mantel-Cox)檢驗,兩個存活率曲線存在顯著差異(p=0.0035)。此等資料表明與呈現低UPK1B表現之LU-Ad腫瘤患者相比,呈現高UPK1B表現之LU-Ad腫瘤患者具有較短存活時間。此表明抗UPK1B療法適用於治療LU-Ad且UPK1B表現適用作預後生物標記,根據此生物標記可作出治療決策。 實例5 重組型UPK1B蛋白質之選殖及表現以及過表現細胞表面UPK1B蛋白質之細胞株的工程改造人類 UPK1B (hUPK1B) 慢病毒 DNA 構築體 為了產生過表現全長hUPK1B蛋白質之細胞株,藉由將經密碼子優化之合成DNA片段(GeneArt)次選殖至慢病毒載體pCDH-CMV-MCS-EF1-copGFP (System Biosciences)之多個選殖位點中以得到pLMEGPA-hUPK1B來構築含有編碼hUPK1B蛋白質(來源於NCBI寄存編號NM_006952)之開放閱讀框架的慢病毒載體。與驅動copGFP T2A Puro報導子及可選標記之表現的下游EF1啟動子無關,此雙重啟動子構築體使用CMV啟動子驅動hUPK1B之表現。T2A序列促進核糖體跳過肽鍵縮合,從而引起兩種非依賴性蛋白質表現:T2A肽上游之報導子copGFP的高量表現,及T2A肽下游之Puro可選標記蛋白質的共表現,允許在嘌呤黴素存在下進行經轉導之細胞之選擇。編碼 hUPK1B 細胞外結構域融合蛋白之 DNA 構築體 為了產生可用於產生針對hUPK1B蛋白質之ECD之免疫反應性抗體的免疫原,如下產生編碼hUPK1B蛋白質之第二細胞外結構域(例如來自NCBI參考序列NP_008883之氨基酸T108-H229)之嵌合融合基因。自pLMEGPA-hUPK1B模板擴增編碼所指示之UPK1B胺基酸殘基之PCR產物,且使用標準分子技術將所得DNA片段次選殖至位於免疫球蛋白κ (IgK)信號肽序列之框內及下游以及編碼9x-組氨酸標籤(產生phUPK1B (108-229)-His)或人類IgG2 Fc蛋白質(產生phUPK1B (108-229)-Fc)之DNA之上游及框內的CMV驅動表現載體中。此等CMV驅動表現載體可實現HEK293T及/或CHO-S細胞中之大量短暫表現。食蟹獼猴 UPK1B (cUPK1B) 及大鼠 UPK1B (rUPK1B)DNA 構築體 為了產生過表現全長cUPK1B或rUPK1B蛋白質之細胞株,藉由將cUPK1B (來源於NCBI寄存編號XM_00548075)或rUPK1B (來源於NCBI寄存編號NM_001024253)之經密碼子優化之合成DNA片段(基因技術)次選殖至慢病毒載體pCDH-CMV-MCS-EF1-copGFP (System Biosciences)之多個選殖位點以分別產生pLMEGPA-cUPK1B或pLMEGPA-rUPK1B來構築含有編碼cUPK1B或rUPK1B蛋白質之開放閱讀框架的慢病毒載體。 為了產生與cUPK1B (例如T108-H229)或rUPK1B (例如T108-H229)蛋白質之第二細胞外結構域有關的重組型蛋白質,合成編碼此等殘基之gBlock DNA片段(IDT)且直接次選殖至位於IgK信號肽序列之框內及下游以及9x-組氨酸標籤或人類IgG2 Fc cDNA之上游的CMV驅動表現載體中。所得構築體分別稱為pcUPK1B-His、pcUPK1B-Fc、prUPK1B-His或prUPK1B-Fc。UPK1B 融合蛋白製劑 使用聚伸乙基亞胺聚合物作為轉染劑,用選自以下中之一者的表現構築體轉染HEK293T細胞或懸浮CHO-S細胞之懸浮液或黏著性培養物:phUPK1B(108-229)-His、phUPK1B(108-229)-Fc、pcUPK1B-His、pcUPK1B-Fc、prUPK1B-His或prUPK1B-Fc。在轉染之後三至五天,使用適用於標籤之Nickel-EDTA (Qiagen)或MabSelect SuRe Protein A (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s)管柱根據製造商說明自透明細胞上清液純化His或Fc融合蛋白。細胞株工程改造 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的標準慢病毒轉導技術,使用三種慢病毒載體pLMEGPA-hUPK1B、pLMEGPA-cUPK1B或pLMEGPA-rUPK1B分別產生過表現hUPK1B cUPK1B或rUPK1B蛋白質之穩定的基於HEK293T之細胞株。使用嘌呤黴素選擇經轉導之細胞,接著進行高表現HEK293T次純系(例如對GFP呈強陽性之細胞)之螢光活化細胞分選(FACS)。 實例6 產生抗UPK1B抗體 藉由用10 µg hUPK1B蛋白質接種兩隻BALB/c小鼠、兩隻CD-1小鼠及兩隻FVB小鼠,用相同體積之TiterMax® Gold佐劑(Sigma Aldrich #H4 T2684-1ML,批號MKBT701V)乳化來產生抗UPK1B小鼠抗體。在初始接種之後,每週一次向小鼠注射用相同體積之Imject® Alum (ThermoScientific #77161)乳化之10 µg hUPK1b蛋白質加「CpG」(InvivoGen ODN1826 #tlr1-1826-1)9次。在融合之前的最終注射係使用含10 µg hUPK1B之PBS進行。 將小鼠處死且解剖引流淋巴結(膕、腹股溝及內側髂)且將其用作產抗體細胞之來源。產生B細胞之單細胞懸浮液且使用模型BTX Hybrimmune系統(BTX Harvard Apparatus)藉由電細胞融合使(300×106 個細胞)與非分泌性SP2/0-Ag14骨髓瘤細胞(ATCC編號CRL-1581)以1:1之比率融合。細胞再懸浮於由補充有偶氮絲胺酸、15%胚胎純系I血清(Thermo編號SH30080-03)、10% BM condimed (Roche編號10663573001,批號10557500)、1 mM非必需胺基酸(Corning編號25-025-CI)、1 mM HEPES (Corning編號25-060-CI)、100 IU青黴素-鏈黴素(Corning編號30-002-CI)、100 IU L-麩醯胺酸(康寧編號25-005-CI)之DMEM培養基組成的融合瘤選擇培養基中且在三個含有100 mL選擇培養基之T225燒瓶中培養。將燒瓶在含有7% CO2 及95%空氣的37℃含濕氣培育箱中置放6天。 在融合之後的第6天及第7天,自燒瓶分選融合瘤細胞且在90 μL經補充之融合瘤選擇培養基(如上文所描述)中以一個細胞/孔(使用BD FACSAria細胞分選器)塗佈於12 Falcon384孔培養盤中。剩餘未使用的融合瘤集合庫細胞在液氮中冷凍用於未來的集合庫測試及篩選。 經分選之純系融合瘤培養8天且收集上清液,再排列於384孔培養盤上且如下使用流式細胞測量術針對對表現於經轉導之HEK/293T細胞(ATCC CRL-11268)表面上的hUPK1B、cUPK1B及rUPK1B具有特異性的抗體進行篩選。各孔中經hUPK1B、cUPK1B及rUPK1B穩定轉導之293T細胞之混合物與25 μL融合瘤上清液一起培育30分鐘且接著用PBS/2% FCS洗滌。細胞與每份樣品25 μL Alexa Fluor® 647 AffiniPure F(ab')2片段山羊抗小鼠IgG、在PBS/2% FCS中稀釋之Fcγ片段特異性二級抗體一起培育15分鐘,洗滌兩次且與PBS/2% FCS一起再懸浮。接著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BD FACSCanto II)分析細胞。 鑑別許多hUPK1B/cUPK1B/rUPK1b免疫特異性抗體。 實例7 抗UPK1B抗體之特徵 使用多種方法在同型、抗原決定基分組及識別及殺死表現人類UPK1B之細胞的能力方面表徵實例6中產生的抗UPK1B小鼠抗體。圖7A提供概述許多例示性鼠類抗體之前述特徵的表格。在圖7A中,空白細胞或「N/A」指示在此情況下未產生資料。 使用Milliplex小鼠免疫球蛋白同型分型套組(Millipore),根據製造商方案測定代表性數目個抗體的同型。例示性UPK1B特異性抗體之結果闡述於圖7A中標題為「同型」之欄中。 使用多工化競爭免疫分析(Luminex)將抗體分組。將濃度為10 μg/mL的100 μl各獨特抗UPK1B抗體(捕捉mAb)與已和抗小鼠κ抗體結合之磁性珠粒(Luminex)一起培育1小時(Miller等人, 2011, PMID: 21223970)。捕捉mAb/所結合珠粒複合物用PBSTA緩衝液(1% BSA/PBS + 0.05% Tween20)洗滌,接著合併。移除殘餘洗滌緩衝液之後,將珠粒與2 μg/mL hUPK1B-His蛋白質一起培育1小時,洗滌,接著再懸浮於PBSTA中。將合併的珠粒混合物分佈於各孔含有獨特抗UPK1B抗體(偵測mAb)的96孔盤中,且在振盪下培育1小時。在洗滌步驟之後,向孔中添加濃度為5 μg/ml之與PE結合的抗小鼠κ抗體(與上文所用相同)且培育1小時。再次洗滌珠粒且再懸浮於PBSTA中。使用Luminex MAGPIX儀器量測平均螢光強度(MFI)值。抗體配對以根據抗體對之皮爾森相關係數計算之距離矩陣樹枝狀圖可視化。根據樹枝狀圖及對抗體對之MFI值的分析來確定分組。對UPK1B具有低親和力結合且不可置放於特定組中之抗體標示為「NA」或「ND」。該資料呈現於欄標題「分組」中,其中圖7A展示在hUPK1B蛋白質上,經篩選之抗UPK1B抗體可分成至少五個獨特的組(A-E)。 亦使用流式細胞測量術測試例示性抗體之與細胞表面上的hUPK1B締合的能力。為此目的,將過表現hUPK1B的經工程改造之HEK293T細胞(根據實例5製備)連同原生對照細胞與指定抗體一起培育30分鐘且使用BD FACS Canto II流式細胞儀根據製造商說明書,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分析hUPK1B表現。抗原表現係以經工程改造之細胞表面上所觀測到的幾何平均螢光強度變化(ΔMFI)量化,相較於已經同型對照抗體染色的相同細胞,該等細胞已經抗UPK1B抗體染色。經工程改造之細胞與尚未經工程改造之細胞之間亦觀測幾何平均螢光強度變化(ΔMFI)。關於平均螢光強度之分析結果闡述於圖7A中標記為FC之欄中。資料審查顯示若干種所揭示之抗體結合細胞表面上的hUPK1B。 為了確定本發明之抗UPK1B抗體是否能夠內化以便介導細胞毒性劑遞送至活腫瘤細胞,使用例示性抗UPK1B抗體及連接至皂草素的二級抗小鼠抗體FAB片段進行活體外細胞殺死分析。皂草素為一種植物毒素,其使核糖體不活化,藉此抑制蛋白質合成且導致細胞死亡。皂草素僅在細胞內部具有細胞毒性,其中其近接核糖體,但不能獨立地內化。因此,在此等分析中,皂草素介導細胞產生的細胞毒性表明抗小鼠FAB-皂草素構築體能夠在相關抗UPK1B小鼠抗體結合及內化至目標細胞中之後內化。將過表現hUPK1B之HEK293T細胞之單細胞懸浮液(根據實例5製備)以500個細胞/孔塗佈於BD Tissue Culture培養盤(BD Biosciences)中。一天後,將各種濃度的經純化之抗UPK1B抗體與固定濃度的2 nM抗小鼠IgG FAB-皂草素構築體(Advanced Targeting Systems)一起添加至培養物中。培育96小時之後,使用CellTiter-Glo® (Promega),根據製造商說明書對活細胞計數。使用含有僅與二級FAB-皂草素結合物一起培育之細胞的培養物所得的原始發光計數設定為100%參考值且所有其他計數以參考值之百分比計算。圖7A中標記為IVK之欄中所示之結果呈現為存活細胞百分比。 此等資料表明250 pM濃度下之抗UPK1B抗體-皂草素結合物之子集以不同功效有效地殺死過表現hUPK1B之細胞(圖7A)。 為了測定抗原決定基位置在抗體介導細胞殺死之能力中是否起作用,藉由分組來標繪圖7A中闡述之表現hUPK1B之293細胞之殺死資料以提供圖7B。圖7B之綜述展示此等映射至組D之抗體在與如上文所闡述皂草素結合使用時呈現較高細胞殺死活性。此等資料表明組D中之抗體在用作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抗體藥結合物之組分時尤其有效。 實例8 UPK1B蛋白質表現於PDX腫瘤細胞株中 鑒於實例1至3中描述UPK1B mRNA轉錄物含量升高與各種腫瘤相關,因此進行工作以測試UPK1B蛋白質表現在PDX腫瘤中是否亦升高。為了偵測及量化UPK1B蛋白質表現,使用MSD Discovery平台(Meso Scale Discovery)開發電致化學發光UPK1B夾心ELISA分析。 切除小鼠中的PDX腫瘤且在乾冰/乙醇上急驟冷凍。將蛋白質提取緩衝液(Biochain Institute)添加至解凍的腫瘤切片中且使用TissueLyser系統(Qiagen)粉碎腫瘤。藉由離心(20,000 g,20 分鐘,4℃)澄清溶胞物且使用雙金雞納酸(bicinchoninic acid)定量各溶胞物中的總蛋白質濃度。蛋白質溶胞物接著相對於5 mg/mL正規化且在-80℃儲存直至使用。自市售來源購得正常組織。 MSD分析中使用之ELISA夾心抗體對由SC115.22捕捉及SC115.18偵測組成。此抗體對應仍對hUPK1B具有特異性,因為捕捉為UPK1B特異性且應僅下調UPK1B蛋白質。溶胞物樣品中的UPK1B蛋白質濃度係藉由內插得自標準蛋白質濃度曲線的值來測定,該濃度曲線係使用純化之重組型hUPK1B-Fc蛋白質所產生(如實例5中所述產生)。UPK1B蛋白質標準曲線及蛋白質定量分析如下進行: MSD標準培養盤在4℃下用含15 µL SC115.22捕捉抗體(2 µg/mL)之PBS塗佈隔夜。盤用PBST洗滌且在35 µL MSD 3%阻斷劑A溶液中阻斷一小時,同時振盪。盤再次用PBST洗滌。亦向孔中添加10 µL含有10倍稀釋溶胞物(或連續稀釋之重組型UPK1B標準物)、含有MSD 1%阻斷劑A之10%蛋白質提取緩衝液且在振盪的同時培育兩小時。盤再次用PBST洗滌。接著使用MSD® SULF0-TAG NHS酯,根據製造商方案對SC115.18偵測抗體進行磺基標記。在室溫下,在振盪的同時將10 µL含有0.5 µg/mL經標記之SC115.18抗體於MSD 1%阻斷劑A中添加至所洗滌盤中歷時1小時。用PBST洗滌盤。含有界面活性劑的MSD讀取緩衝液T於水中1倍稀釋且向各孔中添加35 µL。在使用整合式軟體分析程式的MSD Sector成像儀2400上讀盤,以經由利用標準曲線之內插法推導出PDX樣品中之UPK1B濃度。接著將數值除以總蛋白質濃度以產生每毫克總溶胞物蛋白質之UPK1B奈克數。 所得濃度闡述於圖8中,其中各斑點代表來源於單一PDX腫瘤株系的UPK1B蛋白質濃度。雖然各斑點來源於單一PDX株,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測試來自相同PDX株系的多個生物樣品且對數值進行平均化以提供資料點。 圖8展示BL、PA、NSCLC及GA腫瘤樣品之代表性樣品呈現高UPK1B蛋白質表現。各樣品中之UPK1B蛋白質表現量以ng/mg總蛋白質明示且各腫瘤類型所得之中值係由水平條指示。所測試的正常組織包括腎上腺、動脈、結腸、食道、膽囊、心臟、腎臟、肝臟、肺、周邊及坐骨神經、胰臟、骨骼肌、皮膚、小腸、脾、胃、氣管、紅血球及白血球及血小板、膀胱、腦、乳房、眼睛、淋巴結、卵巢、腦垂體腺體、前列腺及脊髓。在任一種正常組織樣品中,僅在高於分析之定量下限之含量下偵測到一種正常組織(氣管)。此等資料與上文針對UPK1B表現所述之mRNA轉錄資料的組合強烈地增強了UPK1B為基於抗體之治療性干預之有吸引力目標的提議。 實例9 腫瘤中UPK1B蛋白質表現之免疫組織化學 對PDX腫瘤及患者活檢體進行免疫組織化學(IHC)以評估腫瘤細胞中UPK1B之表現及位置。亦對作為對照物之經UPK1B+工程改造之細胞進行IHC。 為了鑑別IHC相容的抗UPK1B抗體,使用大量的本發明之抗UPK1B抗體對HEK-293T親本細胞小球或表現UPK1B之HEK-293T細胞小球進行IHC。根據此項技術中之標準,如下所述對福馬林固定及鏈烷烴嵌入(FFPE)之HEK-293T細胞小球進行IHC。 切割細胞小球嵌段之平面切片且安裝在玻璃顯微鏡蓋玻片上。在二甲苯脫蠟之後,5 µm切片用Antigen Retrieval Solution (Dako)在99℃下預先處理20分鐘,冷卻至75℃且接著相繼用含3%過氧化氫之PBS及Avidin/Biotin阻斷溶液(Vector Laboratories)處理。接著用含10%馬血清之含3%BSA之PBS緩衝液阻斷FFPE蓋玻片且與本發明之原發性抗UPK1B抗體一起培育,在3% BSA/PBS中,在室溫下歷時30分鐘稀釋至7.5 µg/ml用於人類組織及10 µg/ml用於PDX株系。將FFPE載片與生物素結合之馬抗小鼠抗體(Vector Laboratories)一起培育,在室溫下、在3% BSA/PBS中稀釋至2.5 µg/ml維持30分鐘,隨後在抗生蛋白鏈菌素-HRP (ABC Elite套組;Vector Laboratories)中培育。在室溫下,用3,3'-二胺基聯苯胺(Thermo Scientific)使顯色偵測物顯影5分鐘且用梅爾蘇木精(Meyer's hematoxylin)(IHC World)對組織進行對比染色,用酒精脫水且浸沒於二甲苯中。藉由光顯微法分析經染色之蓋玻片。使用H評分定量染色。H評分為藉由利用下式來評估染色程度之方法:3×在3+強度下染色之腫瘤細胞之百分比+2×在強度下染色之腫瘤細胞之百分比+1×在1+強度下染色之腫瘤細胞之百分比,得到0至300內之範圍。 與所測試之本發明之其他抗UPK1B抗體(資料未示出)相比,抗UPK1B(SC115.7)能夠更有效地特異性偵測過表現UPK1B之HEK-293T細胞小球。藉由競爭實驗確認此等抗體特異性偵測UPK1B之能力,其中相關抗UPK1B抗體與5×莫耳比過量之hUPK1B-Fc或無關蛋白質(SCRx91-Fc)混合且接著與表現UPK1B之HEK293T福馬林固定及鏈烷烴嵌入(FFPE)之切片一起培育。不存在陽性染色表明hUPK1B-Fc蛋白質干擾抗UPK1B抗體與過表現UPK1B之HEK293T細胞之結合(圖9A)。 使用實質上相同的方法,接著使用抗UPK1B抗體SC115.7測定hUPK1B是否在多種PDX模型中表現。圖9B展示UPK1B在12/14 (86%)胰腺PDX株系中為陽性。 亦對原發性患者癌症活檢樣品進行免疫組織化學,其中圖9C展示UPK1B在12/17 (70%)膀胱腺癌、2/10 (20%)膀胱鱗狀細胞癌及78/90 (87%)膀胱移行細胞癌中表現。最終,使用類似技術提供資料,圖9D展示UPK1B在20/42 (48%)胰腺癌中表現。 許多各種PDX及原發性患者腫瘤上之此陽性染色證實標記物之表現且顯著表明使用UPK1B作為診斷及治療目標之活力。 實例10 腫瘤中UPK1B蛋白質表現之流式細胞測量術偵測 使用流式細胞測量術評估本發明之抗UPK1B抗體特異性偵測胰腺及膀胱PDX腫瘤細胞株表面上存在人類UPK1B蛋白質之能力。此外,亦測定PA及BL CSC表面上UPK1B之表現。收集PDX腫瘤且此項技術中公認的酶促組織消化技術分離,獲得PDX腫瘤細胞之單細胞懸浮液(參見例如U.S.P.N. 2007/0292424)。將PDX腫瘤單一細胞懸浮液與偵測死細胞的4',6-二甲脒基-2-苯基吲哚(DAPI)、抗小鼠CD45及鑑別小鼠細胞的H-2Kd 抗體及鑑別人類癌瘤細胞的抗人類EPCAM抗體一起培育。所得單一細胞懸浮液包含包括NTG細胞與CSC的腫瘤細胞塊體樣品。為了將塊體腫瘤細胞群分成NTG及CSC亞群,PDX腫瘤細胞與抗人類CD46及/或CD324及ESA抗體一起培育(參見U.S.P.N. 2013/0260385、2013/0061340及2013/0061342)。用SC115.46 (一種抗UPK1B抗體),使用BD FACS Canto II流式細胞儀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分析塊體或經分選之腫瘤細胞之hUPK1B表現。 圖10A展示抗hUPK1B抗體SC115.46偵測塊體PA PDX腫瘤細胞表面上之hUPK1B表現。在所有樣品中,相較於IgG同型對照抗體(灰色實心),抗UPK1B抗體(黑線)偵測到UPK1B表現增加。與IgG同型對照抗體(灰色實心)相比,PDX腫瘤樣品PA3、PA76、PA109及PA151展示CSC (黑色實線)及NTG亞群PA PDX腫瘤細胞(虛線)上增加之hUPK1B表現。此表明UPK1B在許多PA腫瘤亞型中之CSC上表現。此外,抗原表現係以經染色之腫瘤細胞表面上所觀測到的幾何平均螢光強度變化(ΔMFI)定量,相較於已經同型對照抗體染色的相同細胞,該等細胞已經抗UPK1B抗體染色。概述所分析之各種腫瘤細胞株之ΔMFI的表以插圖顯示於圖10A中。此資料證實圖9B中之IHC結果,其中胰臟癌PDX株系PA20、PA52及PA76亦展示IHC之陽性染色。 圖10B展示抗UPK1B抗體SC115.46偵測塊體BL PDX腫瘤細胞表面上之hUPK1B表現。在所有樣品中,除BL52以外,相較於IgG同型對照抗體(灰色實心),抗UPK1B抗體(黑線)偵測到UPK1B表現增加。與IgG同型對照抗體(灰色實心)相比,PDX腫瘤樣品BL18及BL28展示CSC (黑色實線)及NTG亞群PA PDX腫瘤細胞(虛線)上增加之hUPK1B表現。此表明UPK1B在許多BL腫瘤亞型中之CSC上表現。此外,抗原表現係以經染色之腫瘤細胞表面上所觀測到的幾何平均螢光強度變化(ΔMFI)定量,相較於已經同型對照抗體染色的相同細胞,該等細胞已經抗UPK1B抗體染色。概述所分析之各種腫瘤細胞株之ΔMFI的表以插圖顯示於圖10B中。 總體而言,此資料表明UPK1B表現於PA及BL PDX腫瘤細胞中使得此為使用抗UPK1B抗體藥結合物進行之靶向療法之良好指示。 實例11 UPK1B表現狀況及體細胞突變 可藉由進行基因組DNA (gDNA)之靶向再測序來測定賓夕法尼亞州患者衍生之異種移植(PDX)株中多種基因之突變狀況。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胰臟癌相關基因之突變狀況作為替代性生物標記(如下文更詳細地描述)以測定多種基因突變與UPK1B之表現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胰臟癌相關基因之突變狀況測定基因突變與對用本發明之抗UPK1B抗體或ADC進行之治療之反應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胰臟癌相關基因之突變狀況測定有效組合療法。 為了測定可預測UPK1B之表現的突變,使用Ion Ampliseq及Ion Torrent PGM技術藉由主要癌症驅動基因之靶向再測序來分析來自PA PDX腫瘤之gDNA。簡言之,使用標準分子技術收集來自此等腫瘤之gDNA且使用Ion AmpliSeq Library套組2.0自涵蓋多達250 bp之超過3000個擴增子、覆蓋數百個主要癌症驅動基因之編碼及非編碼區之AmpliSeq引物(Life Technologies)之定製盤製備集合庫。接著使各PDX衍生之集合庫樣品與獨特的Ion Xpress Barcode銜接子(Life Technologies)接合以實現在各測序操作內合併多個集合庫樣品。接著根據製造商說明用Ion Torrent PGM機器進行測序。 檢驗具有一定範圍內之UPK1B表現(如藉由微陣列(以上實例3)或流式細胞測量術(以上實例10)所測定)之PA腫瘤之突變資料與UPK1B表現之間的相關性。突變由在測序基因之蛋白質編碼區中發生之任何非同義變化定義,包括誤義非同義、密碼子之插入或刪除、擴增子刪除或擴增子擴增、無義非同義、讀框轉移以及引起測序基因之剪接位點變異體改變之突變。 觀測到在CDKN2A基因中具有突變之PA PDX腫瘤與在此等基因中之任一者中不具有突變之PDX腫瘤相比顯示顯著更高的UPK1B表現(p<0.05,威爾奇T測試(Welch's T-test)),其中藉由微陣列(圖11A)或流式細胞測量術(圖11B)測定UPK1B表現。此等資料表明在此基因中偵測到之突變與表現或不存在UPK1B之表現相關。此突變可用作生物標記以預測患者群體中UPK1B之表現及更精確地指導此等腫瘤子集之治療。 實例12 UPK1B抗體之測序 如下文所述對實例6中所產生的抗UPK1B小鼠抗體進行測序。使用RNeasy Miniprep套組(Qiagen),根據製造商說明書自所選融合瘤細胞中純化總RNA。每個樣品使用104 個與105 個之間的細胞。經分離之RNA樣品在-80℃下儲存直至使用。 使用兩種5'引子混合物擴增各融合瘤之Ig重鏈可變區,該等混合物包含八十六個經設計以靶向完整小鼠VH譜系的小鼠特定前導序列引子與特異性針對所有小鼠Ig同型之3'小鼠Cγ引子之組合。類似地,含有六十四個經設計以擴增Vκ小鼠家族中之每一者之5' Vκ前導序列的兩種引子混合物係與特異性針對小鼠κ恆定區的單一反向引子組合使用以便對κ輕鏈擴增及測序。使用Qiagen一步RT-PCR套組,如下自100 ng總RNA擴增VH及VL轉錄物。各融合瘤進行總共四次RT-PCR反應:Vκ輕鏈發生兩次反應且VH重鏈發生兩次反應。PCR反應混合物包括1.5 μL RNA、0.4 µL 100 μM重鏈或κ輕鏈引子(由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定製合成)、5 μL 5x RT-PCR緩衝液、1 μL dNTPs及0.6 μL含有逆轉錄酶及DNA聚合酶的酶混合物。熱循環器程序為RT步驟50℃持續60分鐘,95℃持續15分鐘,接著35個(94.5℃持續30秒,57℃持續30秒,72℃持續1分鐘)之循環。接著在72℃下最終培育10分鐘。 使用與上文針對可變區擴增所述相同的特定可變區引子,對所提取的PCR產物進行測序。將PCR產物傳送至用於PCR純化及測序服務的外部測序供應商(MCLAB)。使用IMGT序列分析工具(http://www.imgt.org/IMGTmedical/sequence_analysis.html)分析核苷酸序列以鑑別具有最高序列同源性的生殖系V、D及J基因成員。使用專有的抗體序列資料庫,藉由將VH及VL基因與小鼠生殖系資料庫比對來對所得序列與Ig V區域及J區域之已知生殖系DNA序列進行比較。 圖12A描繪來自抗抗體之若干新穎鼠類輕鏈可變區之相鄰胺基酸序列,而圖12B描繪來自相同抗UPK1B抗體之新穎鼠類重鏈可變區之相鄰胺基酸序列。綜合而言,鼠類輕鏈及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提供於SEQ ID NO:21-91奇數編號中。 更特定言之,圖12A及12B提供若干小鼠抗UPK1B抗體之標註序列,稱為SC115.1,其具有SEQ ID NO:21之VL及SEQ ID NO:23之VH;SC115.4,其具有SEQ ID NO:25之VL及SEQ ID NO:27之VH;SC115.7,其具有SEQ ID NO:29之VL及SEQ ID NO:31之VH;SC115.9,其具有SEQ ID NO:33之VL及SEQ ID NO:35之VH;SC115.13,其具有SEQ ID NO:37之VL及SEQ ID NO:39之VH;SC115.18,其具有SEQ ID NO:41之VL及SEQ ID NO:43之VH;SC115.19,其具有SEQ ID NO:45之VL及SEQ ID NO:47之VH;SC115.26,其具有SEQ ID NO:49之VL及SEQ ID NO:51之VH;SC115.32,其具有SEQ ID NO:53之VL及SEQ ID NO:55之VH;SC115.36,其具有SEQ ID NO:57之VL及SEQ ID NO:59之VH;SC115.46,其具有SEQ ID NO:61之VL及SEQ ID NO:63之VH;SC115.48,其具有SEQ ID NO:65之VL及SEQ ID NO:67之VH;SC115.51,其具有SEQ ID NO:69之VL及SEQ ID NO:71之VH;SC115.52,其具有SEQ ID NO:73之VL及SEQ ID NO:75之VH;SC115.65,其具有SEQ ID NO:77之VL及SEQ ID NO:79之VH;SC115.84,其具有SEQ ID NO:81之VL及SEQ ID NO:83之VH;SC115.90,其具有SEQ ID NO:85之VL及SEQ ID NO:87之VH,及SC115.94,其具有SEQ ID NO:89之VL及SEQ ID NO:91之VH。 所揭示之抗體(或產生其之純系)之概述(除其各別可變區核酸或胺基酸SEQ ID NO(參見圖12A-12C)以外)即將展示與以下表5中。 5
Figure TW201800106AD00040
如根據Kabat等人定義,圖12A及12B中之VL及VH胺基酸序列經標註以鑑別構架區(亦即FR1-FR4)及互補決定區(亦即,圖12A中之CDRL1-CDRL3或圖12B中之CDRH1-CDRH3)。使用可提供CDR及FR名稱的Abysis資料庫專有版分析可變區序列。儘管CDR係根據Kabat等人定義,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CDR及FR名稱亦可根據Chothia、McCallum或任何其他所接受命名法系統定義。此外,圖12C提供編碼圖12A及12B中所闡述之胺基酸序列之核酸序列(SEQ ID NO:20-90偶數編號)。 如圖12A及12B以及表5中所見,各特定鼠類抗體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之SEQ ID NO.為依序奇數編號。因此,單株抗UPK1B抗體SC115.1分別包含輕鏈及重鏈可變區之胺基酸SEQ ID NO:21及23;SC115.4包含SEQ ID NO:25及27;SC115.7包含SEQ ID NO:29及31等。此外,編碼鼠類抗體胺基酸序列(圖12C中所闡述)之相應核酸序列具有在相應胺基酸SEQ ID NO.之前的SEQ ID NO.。因此,例如SC115.1抗體VL及VH核酸序列之SEQ ID NOS.分別為SEQ ID NO:20及22。 除圖12A-12C中標註之序列以外,圖12G及12H提供SC115.9及SC115.18之輕鏈及重鏈可變區之CDR標示,如使用Kabat、Chothia、ABM及Contact方法測定。圖12G及12H中所描繪的CDR名稱係利用如上文所論述之Abysis資料庫之專有版得到。如後續實例中所示,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所揭示之鼠類CDR可移植至人類構架序列中,以根據本發明提供CDR移植或人類化抗UPK1B抗體。此外,鑒於本發明,可容易測定根據本文中之教示所製得及測序之任何抗UPK1B抗體的CDR且利用所得CDR序列提供本發明之CDR移植或人類化抗UPK1B抗體。對於具有圖12A-12B中所述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序列的抗體,此尤其真實。 實例13 產生嵌合及人類化UPK1B抗體 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的技術如下產生嵌合抗UPK1B抗體。使用實例1中所述之方法,自產生抗UPK1B抗體的融合瘤中提取總RNA且PCR擴增RNA。利用本發明抗UPK1B抗體之核酸序列(圖12C)獲得關於小鼠抗體之VH及VL鏈之V、D及J基因區段的資料。使用以下限制位點設計專用於抗體VH及VL鏈之構架序列的引子組:用於VH片段的AgeI及XhoI,及用於VL片段的XmaI及DraIII。PCR產物使用Qiaquick PCR純化套組(Qiagen)純化,隨後用限制酶消化用於VH片段的AgeI及XhoI及用於VL片段的XmaI及DraIII。純化VH及VL消化的PCR產物且分別與IgH或Igκ表現載體連接。使用200U T4-DNA連接酶(New England Biolabs)、7.5 μL經消化及純化之基因特異性PCR產物及25 ng線性化載體DNA,以10 μL總體積進行連接反應。在42℃下經由熱衝擊用3 μL連接產物轉型勝任型大腸桿菌DH10B細菌(Life Technologies)且將其以100 μg/mL之濃度塗佈至安比西林(ampicillin)盤上。所擴增之連接產物純化及消化之後,將VH片段選殖入包含HuIgG1之pEE6.4表現載體(Lonza)(pEE6.4HuIgG1)之AgeI-XhoI限制位點中且將VL片段選殖入包含人類κ輕鏈恆定區之pEE12.4表現載體(Lonza)(pEE12.4Hu-κ)之XmaI-DraIII限制位點中。 藉由pEE6.4HuIgG1與pEE12.4Hu-κ表現載體共轉染CHO-S細胞來表現嵌合抗體。將2.5 μg pEE6.4HuIgG1及pEE12.4Hu-κ載體DNA中之每一者添加至含有15 μg PEI轉染試劑的400 µL Opti-MEM中。混合物在室溫下培育10分鐘且添加至細胞中。在轉染後三至六天,收集上清液。含有重組嵌合抗體之培養上清液藉由800xg離心10分鐘而將其中的細胞碎片清除且在4℃下儲存。使用蛋白質A珠粒純化重組嵌合抗體。 此外,所選鼠類抗UPK1B抗體(SC115.9及SC115.18)借助於如下專用分析型程序(Abysis Database, UCL Business)及標準分子工程改造技術人類化。可變區之人類構架區係根據人類生殖系抗體序列之構架序列及CDR典型結構與相關小鼠抗體之構架序列及CDR之間的最高同源性來設計。出於分析的目的,根據Kabat等人之編號方案指派各CDR域之胺基酸。可變區一經選擇,則其利用合成基因區段產生(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使用上文針對嵌合抗體所述之分子方法選殖及表現人類化抗體。 人類化抗體hSC115.9之VL及VH胺基酸及核酸序列(圖12D及12E;SEQ ID NO:101及103,AA及SEQ ID NO:100及102,NA)來源於相應鼠類抗體SC115.9之VL及VH序列(SEQ ID NO:33及35),而人類化抗體hSC115.18之VL及VH胺基酸序列(圖12D及12E;SEQ ID NO:105及107,AA及SEQ ID NO:104及106,NA)來源於相應鼠類抗體SC115.118之VL及VH序列(SEQ ID NO:41及43)。以下表6展示在hSC115.18構築體中進行構架殘基變化以維持人類化抗體之結合親和力。更特定言之,在重鏈中位置69及輕鏈中之位置78(Kabat編號)進行變化以保存分子之有利特徵。 表6
Figure TW201800106AD00041
如以下實例16中所論述,表6亦展示如本文中所描述構造之例示性位點特異性抗體(hSC115.9ss1及hSC115.18ss1)之組合物。 實例14 人類化UPK1B抗體特徵 使用Biacore T200 (GE Healthcare)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測定抗UPK1B抗體對人類UPK1B蛋白質之動力學特徵及親和力。使用抗人類抗體捕捉套組在CM5生物感測器晶片固定抗人類抗體。接著,在獨立的流動細胞中,固定表現Fc融合人類UPK1B蛋白質之CHO。在各抗UPK1B抗體Fab片段注射循環之前,在表面上,在12秒之接觸時間及20 μL/min之流動速率下以1μg/mL之濃度捕捉人類Fc融合蛋白。在Biacore T200上,來自基線之所捕捉之人類UPK1B Fc融合蛋白負載為平均166個反應單位(範圍146-186個反應單位)。在人類UPK1B Fc融合蛋白捕捉之後,在締合階段期間,番木瓜蛋白酶消化之抗UPK1B抗體Fab片段在Biacore T200上在200 nM之濃度下在表面上流動,接著以40 μL/min之流動速率進行180秒第二解離階段。在捕捉人類UPK1B Fc融合蛋白之後,在Biacore T200上,使用高效注射(單一濃度)方法以增加之濃度(12.5、nM、25 nM、50 nM、100 nM)連續注射抗UPK1B抗體Fab片段4次,接著進行180秒解離階段。在各循環之後,CM5抗人類晶片表面在10 mM甘胺酸,pH 1.7之1分鐘接觸時間下以10 μL/min再生。 藉由自特異性人類UPK1B Fc融合蛋白表面反應減去對照性無關人類Fc融合蛋白表面反應來處理資料,且針對締合及解離階段截斷資料。對於在Biacore T200上進行之實驗,使用所得反應曲線評估抗體之動力學特徵。使用Biacore T200評估軟體(GE Healthcare)藉由1:1朗格繆爾結合模型(langmuir binding model)擬合締合及解離資料。如圖13中所示,人類化抗UPK1B純系之親和力在親本嵌合抗體之3倍以內。 實例15 人類化UPK1B抗體活體外介導細胞殺死 為了測定本發明之人類化抗UPK1B抗體是否能夠內化以介導細胞毒素劑傳遞至活腫瘤細胞,使用兩種人類化抗UPK1B (hSC115.9及hSC115.18)抗體及連接至皂草素之第二抗人類抗體FAB片段進行活體外細胞殺死分析。皂草素為一種植物毒素,其使核糖體不活化,藉此抑制蛋白質合成且導致細胞死亡。皂草素僅在細胞內部具有細胞毒性,其中其近接核糖體,但不能獨立地內化。因此,在此等分析中,皂草素介導細胞產生的細胞毒性表明抗小鼠FAB-皂草素構築體能夠在相關抗UPK1B人類化抗體結合及內化至靶細胞中之後內化。 將過表現hUPK1B之HEK293T細胞的單一細胞懸浮液以每孔500個細胞塗鋪於BD組織培養盤(BD Biosciences)中。一天後,將各種濃度的經純化之抗UPK1B抗體與固定濃度的2 nM抗人類IgG FAB-皂草素構築體(Advanced Targeting Systems)一起添加至培養物中。培育96小時之後,使用CellTiter-Glo® (Promega),根據製造商說明書對活細胞計數。使用含有僅與二級FAB-皂草素結合物一起培育之細胞的培養物所得的原始發光計數設定為100%參考值且所有其他計數以參考值之百分比計算。 在100 pM之濃度下,兩種人類化抗UPK1B抗體-皂草素結合物以不同功效有效殺死過表現hUPK1B之HEK293T細胞(圖14A,hSC115.9及圖14B,hSC115.18),而在相同濃度下之人類IgG1同型對照抗體並不如此。人類化抗體展示與衍生其之嵌合抗體類似的功效。上述結果表明抗UPK1B抗體能夠介導所結合之細胞毒性負載藥物發生內化,支持抗UPK1B抗體可具有ADC之靶向部分之治療效用的假設。 實例16 產生位點特異性UPK1B抗體 除原生人類化IgG1抗UPK1B hSC115.9及hSC115.18抗體以外,構築包含經突變以提供輕鏈中之不成對半胱胺酸之原生輕鏈(LC)恆定區及重鏈(HC)恆定區之經工程改造之人類IgG1/κ抗UPK1B位點特異性抗體。在此態樣中,HC之上部鉸鏈區中之半胱胺酸220 (C220)(其通常與原生IgG1抗體中之LC中之半胱胺酸214 (C214)形成鏈間雙硫鍵)經絲胺酸(C220S)取代。當組裝時,HC及LC形成在輕鏈恆定區之C端包含兩個游離半胱胺酸之抗體,其適用於與治療劑之結合。除非另外說明,否則恆定區殘基之所有編號均根據如Kabat等人中所闡述之EU編號方案進行。 為了產生人類化原生IgG1抗體及位點特異性構築體,將VH核酸選殖至含有HC恆定區(例如SEQ ID NO:2)或其C220S突變(例如SEQ ID NO:3)之表現載體上。編碼原生hSC115.9 HC (圖12F,SEQ ID NO:111)或hSC115.18 (圖12F,SEQ ID NO:114)及hSC115.9ss1 (圖12F,SEQ ID NO:112)或hSC115.18ss1 (圖12F,SEQ ID NO:115)之突變體C220S HC之載體在CHO-S細胞中與編碼所選VL (hSC115.9,SEQ ID NO:101或hSC115.18,SEQ ID NO:105)(其與野生型IgG1κLC (SEQ ID NO: 5)以可操作方式關聯)之載體一起共轉染以提供hSC115.9 LC (圖12F,SEQ ID NO:110)或hSC115.18 LC (圖12F,SEQ ID NO:113)。接著使用經轉染之CHO細胞提供抗體,其使用哺乳動物短暫表現系統表現。含有C220S突變體HC之所得抗UPK1B位點特異性抗體稱為hSC115.9ss1及hSC115.18ss1,而原生版本稱為hSC115.9及hSC115.18。在此方面,全長hSC115.9位點特異性抗體重鏈及輕鏈之胺基酸序列展示於圖12F中(除原生人類化抗體hSC115.9以外),其中hSC115.9ss1分別包含SEQ ID NO:110及112之LC及HC且hSC115.9分別包含SEQ ID NO:110及111之LC及HC。類似地,全長hSC115.18位點特異性抗體重鏈及輕鏈之胺基酸序列展示於圖12F中(除原生人類化抗體hSC115.18以外),其中hSC115.18ss1分別包含SEQ ID NO:113及115之LC及HC且hSC115.18分別包含SEQ ID NO:113及114之LC及HC。 藉由SDS-PAGE表徵經工程改造之抗UPK1B位點特異性抗體以證實已產生正確突變體。SDS-PAGE係在存在及不存在諸如DTT (二硫蘇糖醇)之還原劑的情況下,在得自Life Technologies的預澆鑄10% Tris-甘胺酸微型凝膠上進行。在電泳之後,用膠態庫馬斯溶液(coomassie solution)給凝膠染色(資料未示出)。在還原條件下,觀測到對應於游離LC及游離HC的兩個色帶。此圖案為IgG分子在還原條件下的典型圖案。在非還原條件下,色帶圖案不同於原生IgG分子,表示HC與LC之間缺乏二硫鍵。觀測到對應於HC-HC二聚體的約98 kD色帶。此外,觀測到對應於游離LC的暗色帶及對應於LC-LC二聚體的約48 kD主色帶。由於各LC之C端存在游離半胱胺酸,因此預期形成一些量的LC-LC物質。 如本文所論述,與標準先前技術ADC組合物相比,製造位點特異性UPK1B抗體的能力允許製備較均質的組合物且可提供改良之治療指數。 實例17 製備UPK1B抗體-藥物結合物 具有鼠類可變區及人類化抗UPK1B抗體(包括hSC115.9ss1及hSC115.18ss1之位點特異性構築體)之各種嵌合抗體經由具有游離硫氫基之末端馬來醯亞胺基部分與PBD或MMD10 (DL1)結合以產生抗體藥結合物(ADC),其稱為hSC115.9-PBD、hSC115.9ss1-PBD、hSC115.9-MMD10、hSC115.9ss1-MMD10、hSC115.18-PBD、hSC115.18ss1-PBD、hSC115.18-MMD10、hSC115.18ss1-MMD10及hSC115.9ss1-MMAE。此等結合物連同適當的結合及未結合對照物一起用於後續實例中。 如下製備原生抗UPK1B ADC。抗UPK1B抗體中之半胱胺酸鍵經由在室溫下添加含有每莫耳抗體預定莫耳濃度之參(2-羧基乙基)-膦(TCEP)莫耳數之磷酸鹽緩衝鹽水(PBS)及5 mM EDTA歷時90分鐘來部分地還原。所得經部分還原的製劑接著在室溫下經由順丁烯二醯亞胺連接子而與藥物連接子結合歷時最少30分鐘。接著使用10 mM製備於水中的儲備溶液,經由添加過量的N-乙醯基半胱胺酸(NAC)(相較於連接子-藥物)來淬滅反應。淬滅最少20分鐘時間之後,經由添加0.5 M乙酸將pH調節至6.0。ADC製劑藉由使用30 kDa膜透濾而相對於透濾緩衝液進行緩衝交換。經透濾之抗UPK1B ADC接著用蔗糖及聚山梨醇酯-20調配至目標最終濃度。分析所得抗UPK1B ADC的蛋白質濃度(藉由量測UV)、聚集度(SEC)、藥物與抗體比率(DAR)(藉由逆相HPLC (RP-HPLC))及活性(活體外細胞毒性)。 使用經修改之部分還原方法使例示性位點特異性人類化抗UPK1B ADC結合。所需產物為一種ADC,其最大程度地在各LC恆定區之不成對半胱胺酸(ss1構築體中之C214)上結合,且使藥物與抗體比率(DAR)大於2 (DAR>2)的ADC最少化、同時使DAR為2 (DAR=2)的ADC最多化。為了進一步改良結合特異性,抗體在與連接子-藥物結合之前使用包含穩定劑(例如L-精胺酸)及溫和還原劑(例如麩胱甘肽)的方法選擇性地還原,隨後進行透濾及調配步驟。 各位點特異性抗體之製劑在室溫下、於具有預定濃度之還原麩胱甘肽(GSH)、含有1 M L-精胺酸/5 mM EDTA的緩衝液(pH 8.0)中維持最少兩小時而選擇性地還原。隨後使用30 kDa膜(Millipore Amicon Ultra),將所有製劑之緩衝液更換為20 mM Tris/3.2 mM EDTA pH 7.0緩衝液,移除還原緩衝液。所得經選擇性還原的製劑接著在室溫下經由順丁烯二醯亞胺連接子而與藥物連接子結合歷時最少30分鐘。接著使用製備於水中的10 mM儲備溶液,經由添加過量NAC (相較於連接子-藥物)來淬滅反應。淬滅最少20分鐘時間之後,經由添加0.5 M乙酸將pH調節至6.0。所得位點特異性ADC製劑使用30 kDa膜,藉由透濾而在透濾緩衝液中緩衝交換。經透濾之抗UPK1B ADC接著用蔗糖及聚山梨醇酯-20調配至目標最終濃度。分析所得抗UPK1B ADC的蛋白質濃度(藉由量測UV)、聚集度(SEC)、藥物與抗體比率(DAR)(藉由逆相HPLC (RP-HPLC))及活性(活體外細胞毒性)。 儲存所得結合物直至使用。 實例18 抗UPK1B抗體藥物結合物促進細胞毒性劑之活體外傳遞 為了測定本發明之抗UPK1B ADC是否能夠內化以介導細胞毒素劑傳遞至活腫瘤細胞,使用各自如以上實例18中所描述產生之抗UPK1B ADC、hSC115.9ss1-PBD、hSC115.18ss1-PBD、hSC115.9ss1-MMD10 (ADC1)及hSC115.9ss1-MMAE (ADC6)進行活體外細胞殺死分析。 將過表現人類UPK1B或原生HEK293T細胞之HEK293T細胞之單細胞懸浮液以個細胞/孔塗佈於BD組織培養培養盤(BD Biosciences)中。一天後,將各種濃度的經純化ADC或人類IgG1對照抗體與PBD、海兔毒素10或MMAE結合物添加至培養物中。細胞在37℃/5% CO2 下培育96小時。培育之後,使用CellTiter-Glo® (Promega),根據製造商說明書對活細胞計數。使用含有未處理細胞之培養物所得的原始發光計數設定為100%參考值且所有其他計數均以參考值之百分比計算。圖15展示與人類IgG1對照抗體相比,細胞對抗UPK1B ADC明顯更加敏感。此外,與過表現UPK1B之HEK293T細胞相比,UPK1B ADC對不過表現UPK1B之原生HEK293T細胞具有極小作用,表明ADC針對UPK1B抗原之特異性(圖15)。 以上結果說明抗UPK1B ADC特異性介導內化及細胞毒性負載藥物(PBD、奧瑞他汀及海兔毒素)傳遞至表現UPK1B之細胞的能力。 實例19 UPK1B抗體-藥物結合物活體內抑制腫瘤生長 基於前述結果,努力證明本發明之所結合UPK1B調節劑活體內縮減及抑制表現UPK1B之人類腫瘤生長。在此方面,所選鼠類抗體調節劑(SC115.9)與PBD細胞毒性劑共價締合且測試所得ADC以說明其抑制免疫缺乏小鼠中人類PDX腫瘤生長之能力。 為此目的,使用此項技術中公認的技術使患者衍生之異種移植(PDX)腫瘤在雌性NOD/SCID受體小鼠之側腹中皮下生長。監測腫瘤體積及小鼠體重,每週兩次。當腫瘤體積達到150-250 mm3 時,將小鼠隨機指派至處理組且經由腹膜內注射來注射所示劑量之UPK1B ADC或抗半抗原對照物IgG1-PBD(各自實質上如實例18中所描述產生)。對小鼠進行單次注射。處理之後,監測腫瘤體積及小鼠體重直至腫瘤超過800 mm3 或小鼠生病。在所有測試中,經處理之小鼠未呈現不利的健康效應,超過了在具有腫瘤之免疫缺乏NOD/SCID小鼠中典型發現的效應。 圖16A展示具有呈現UPK1B表現之不同胰腺腫瘤之小鼠中所揭示之ADC對腫瘤生長的影響。在此態樣中,用與PBD結合之例示性UPK1B抗體SC115.9治療PA76 (一種胰管腺癌)引起在腫瘤再生開始之前腫瘤收縮持續長達40天。PA20腫瘤之治療使腫瘤生長遲延約60天時間。最終,用例示性抗體SC115.9-PBD進行之PA52 (一種胰管腺癌)之治療引起腫瘤收縮及抑制腫瘤再生持續超過100天(圖14A)。 鑒於前述實例中由UPK1B ADC提供之印象深刻的結果,進行其他實驗以說明活體內治療胰腺腫瘤時例示性人類化ADC調節劑之功效。特定言之,如以上實例13中所闡述製備之所選人類化抗UPK1B抗體(hSC115.9)與如上文所闡述投與植入PDX腫瘤之免疫缺乏小鼠之如本文中所描述之PBD及MMD10以及對照物結合。在與MMD10結合之人類化抗體之測試中,在ADC注射之前30分鐘向小鼠注射未結合之抗半抗原對照物hIgG1以阻斷非特異性抗體結合位點。在各研究中,監測對照動物之腫瘤體積及小鼠體重直至腫瘤超過800 mm3 或小鼠生病。此等實驗之結果呈現於圖16B及16C中。 圖16B及16C之綜述展示在用1.6 mg/kg hSC115.9ss1-PBD及5 mg/kg hSC115.9ss1-MMD10進行治療後實現腫瘤體積減小。舉例而言,在PA76x (一種胰管腺癌)中,用hSC115.9ss1-PBD或hSC115.9ss1-MMD10進行之治療引起腫瘤收縮及持久緩解超過100天。用hSC115.9ss1-PBD進行之PA3之治療引起再治療後腫瘤收縮持續超過80天(圖16B)。用hSC115.9ss1-PBD進行之PA52之治療引起腫瘤收縮及抑制生長持續40天(圖16B)。PA4及PA20 (胰管腺癌)中hSC115.9ss1-MMD10之治療分別引起在治療後腫瘤收縮及抑制腫瘤生長達50及80天(圖16C)。 多種結合之調節劑活體內長時間顯著收縮腫瘤體積之意外能力進一步驗證抗UPK1B抗體作為治療增生性病症之治療性目標的用途。 實例20 UPK1B表現與UPK1B ADC之PDX腫瘤生長抑制相關 為了測定hUPK1B之表現量是否可用於預測對用抗UPK1B ADC進行之治療的反應,針對在用抗hUPK1B ADC活體內處理此等PDX模型時觀測的腫瘤進程時間(TTP)來標繪PA PDX中hUPK1B之RNA及蛋白質含量。藉由微陣列(如以上實例3中所概述)或MSD (如以上實例8中所概述)測定hUPK1B之表現量。計算接受鼠類或人類化抗hUPK1B ADC給藥之各PA PDX之腫瘤進程δ時間(dTTP)。 如圖17中所示,腫瘤生長抑制量與hUPK1B表現量之間存在正相關。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進一步瞭解,本發明可以在不脫離其精神或核心屬性的情況下按其他特定形式實施。因為本發明之以上說明僅揭示其例示性實施例,所以應理解,在本發明之範疇內涵蓋其他變化形式。因此,本發明不限於已在本文中詳細描述的特定實施例。實際上,作為本發明之範疇及內容之指示,應該參考隨附申請專利範圍。
圖1A及1B分別提供經標註之UPK1B之胺基酸序列(圖1A)及其示意圖(圖1B); 圖2A及2B展示UPK1B之表現量,如使用SOLiD平台(圖2A)或Illumina平台(圖2B),經由來源於患者衍生之異種移植(PDX)癌症幹細胞(CSC)及非致瘤(NTG)細胞以及正常組織之RNA之完全轉錄組測序而量測; 圖3描繪自正常組織及多種PDX腫瘤分離之RNA樣品中之UPK1B轉錄物的相對表現量,如藉由qRT-PCR所量測; 圖4展示藉由微陣列雜交法所量測之正常組織及多種PDX細胞株中之UPK1B轉錄物表現的正規化強度值; 圖5展示正常組織及原發性腫瘤中之UPK1B轉錄物的表現,來自癌症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一種公開可獲得的資料集; 圖6描繪基於來自TCGA資料集之原發性腫瘤中UPK1B轉錄物之大量及少量表現之卡本-麥爾存活曲線(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其中使用TPM值之算術平均值測定臨界指標值; 圖7A及7B分別以表格形式及曲線提供例示性抗UPK1B抗體之抗體同型、細胞殺死及分組特徵(圖7A),及根據抗體之分組標繪之抗體之細胞殺死活性(圖7B); 圖8說明許多例示性PDX腫瘤細胞株中之UPK1B蛋白質表現量; 圖9A及9B以表格形式展示經工程改造之細胞株及PDX腫瘤細胞上之UPK1B蛋白質表現,如藉由免疫組織化學所測定,而圖9C及9D展示膀胱(圖9C)及胰腺(圖9D)癌症組織陣列上之UPK1B蛋白質表現,如藉由免疫組織化學所測定及根據腫瘤次型標繪; 圖10A及10B展示腫瘤細胞表面上之UPK1B蛋白質表現,如用多種胰腺(圖10A)及膀胱(圖10B)癌症PDX細胞株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所測定,其中比較本發明之例示性抗體(黑線)與同型對照染色群體(灰色實心); 圖11A及11B分別描繪藉由微陣列或流式細胞測量術測定之與CDKN2A突變狀況有關之UPK1B RNA (圖11A)及蛋白質(圖11B)含量; 圖12A-12F提供經標註之胺基酸及核酸序列,其中圖12A及12B展示例示性鼠類抗UPK1B抗體之輕鏈(圖12A)及重鏈(圖12B)可變區之相鄰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1-91,奇數編號),圖12C展示編碼前述輕鏈及重鏈可變區之核酸序列(SEQ ID NO:20-90,偶數編號),圖12D及12E描繪人類化VL及VH域之胺基酸序列及核酸序列,圖12F展示全長重鏈及輕鏈之胺基酸序列且圖12G及12H分別描繪SC115.9及SC115.18鼠類抗體之輕鏈及重鏈可變區之CDR,如使用Kabat、Chothia、ABM及Contact方法測定; 圖13以表格形式描繪親本及人類化UPK1B抗體純系之抗體親和力; 圖14A及14B說明人類化UPK1B抗體hSC115.9及hSC115.18相比於包含源鼠類VH及VL域之嵌合抗體的細胞殺死能力; 圖15描繪人類化抗UPK1B ADC內化及殺死過表現UPK1B蛋白質之HEK293T細胞的能力; 圖16A-16C展示抗UPK1B ADC能夠活體內內化至PA腫瘤中且經由不同細胞毒素之遞送來引起顯著及長時間腫瘤體積減小;及 圖17說明UPK1B之表現量與活體內腫瘤生長抑制量之間的關係。
Figure TW201800106AD00042
Figure TW201800106AD00043
Figure TW201800106AD00044
Figure TW201800106AD00045
Figure TW201800106AD00046
Figure TW201800106AD00047
Figure TW201800106AD00048
Figure TW201800106AD00049
Figure TW201800106AD0005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51
Figure TW201800106AD00052
Figure TW201800106AD00053
Figure TW201800106AD00054
Figure TW201800106AD00055
Figure TW201800106AD00056
Figure TW201800106AD00057
Figure TW201800106AD00058
Figure TW201800106AD00059
Figure TW201800106AD0006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61
Figure TW201800106AD00062
Figure TW201800106AD00063
Figure TW201800106AD00064
Figure TW201800106AD00065
Figure TW201800106AD00066
Figure TW201800106AD00067
Figure TW201800106AD00068
Figure TW201800106AD00069
Figure TW201800106AD0007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71
Figure TW201800106AD00072
Figure TW201800106AD00073
Figure TW201800106AD00074
Figure TW201800106AD00075
Figure TW201800106AD00076
Figure TW201800106AD00077
Figure TW201800106AD00078
Figure TW201800106AD00079
Figure TW201800106AD0008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81
Figure TW201800106AD00082
Figure TW201800106AD00083
Figure TW201800106AD00084
Figure TW201800106AD00085
Figure TW201800106AD00086
Figure TW201800106AD00087
Figure TW201800106AD00088
Figure TW201800106AD00089
Figure TW201800106AD00090
Figure TW201800106AD00091
Figure TW201800106AD00092
Figure TW201800106AD00093
Figure TW201800106AD00094
Figure TW201800106AD00095
Figure TW201800106AD00096
Figure TW201800106AD00097
Figure TW201800106AD00098
Figure TW201800106AD00099
Figure TW201800106AD00100
Figure TW201800106AD00101
Figure TW201800106AD00102

Claims (44)

  1. 一種經分離之抗體,其結合於表現UPK1B的腫瘤起始細胞。
  2. 一種經分離之抗體,其結合於包含SEQ ID NO:1之人類UPK1B。
  3. 一種經分離之抗體,其結合於UPK1B且包含有包含以下之抗體或與該抗體競爭結合: SEQ ID NO:21之輕鏈可變區(VL)及SEQ ID NO:23之重鏈可變區(VH);或 SEQ ID NO:25之VL及SEQ ID NO:27之VH;或 SEQ ID NO:29之VL及SEQ ID NO:31之VH;或 SEQ ID NO:33之VL及SEQ ID NO:35之VH;或 SEQ ID NO:37之VL及SEQ ID NO:39之VH;或 SEQ ID NO:41之VL及SEQ ID NO:43之VH;或 SEQ ID NO:45之VL及SEQ ID NO:47之VH;或 SEQ ID NO:49之VL及SEQ ID NO:51之VH;或 SEQ ID NO:53之VL及SEQ ID NO:55之VH;或 SEQ ID NO:57之VL及SEQ ID NO:59之VH;或 SEQ ID NO:61之VL及SEQ ID NO:63之VH;或 SEQ ID NO:65之VL及SEQ ID NO:67之VH;或 SEQ ID NO:69之VL及SEQ ID NO:71之VH;或 SEQ ID NO:73之VL及SEQ ID NO:75之VH;或 SEQ ID NO:77之VL及SEQ ID NO:79之VH;或 SEQ ID NO:81之VL及SEQ ID NO:83之VH;或 SEQ ID NO:85之VL及SEQ ID NO:87之VH;或 SEQ ID NO:89之VL及SEQ ID NO:91之VH。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經分離之抗體,其為內化抗體。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經分離之抗體,其為嵌合、CDR移植、人類化或人類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經分離之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SEQ ID NO:101之VL及SEQ ID NO:103之VH。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經分離之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SEQ ID NO:105之VL及SEQ ID NO:107之VH。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經分離之抗體,其中該抗體包含位點特異性抗體。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抗體,其中該抗體與負載藥物結合。
  10.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抗體。
  11. 一種核酸,其編碼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抗體的全部或一部分。
  12. 一種載體,其包含如請求項11之核酸。
  13. 一種宿主細胞,其包含如請求項11之核酸或如請求項12之載體。
  14. 一種具有式Ab-[L-D]n之ADC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 a) Ab包含抗UPK1B抗體; b) L包含視情況選用之連接子; c) D包含藥物;及 d) n為約1至約20之整數。
  15. 如請求項14之ADC,其中該抗UPK1B抗體包含嵌合、CDR移植、人類化或人類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
  16. 如請求項14之ADC,其中Ab為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抗UPK1B抗體。
  17. 如請求項14之ADC,其中n包含約2至約8之整數。
  18. 如請求項14之ADC,其中D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化合物:海兔毒素(dolastatins)、奧瑞他汀(auristatins)、類美登素(maytansinoids)、吡咯并苯并二氮呯(PBD)、苯并二氮呯衍生物、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及瓢菌素(amanitins)。
  19.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4至18中任一項之ADC。
  20. 一種治療癌症之方法,包含向有需要的個體投與如請求項10或請求項19之醫藥組合物。
  21.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該癌症包含惡性血液病。
  22.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中該惡性血液病包含白血病或淋巴瘤。
  23.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該癌症包含實體腫瘤。
  24.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該癌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腎上腺癌症、肝癌、腎癌、膀胱癌、乳癌、胃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癌、食道癌、結腸直腸癌、前列腺癌、黑素瘤、胰臟癌、肺癌(小細胞與非小細胞)、甲狀腺癌及神經膠母細胞瘤。
  25.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該癌症包含胰臟癌。
  26.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該癌症包含膀胱癌。
  27.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向該個體投與至少一種其他治療部分體。
  28. 一種減少腫瘤細胞群中之腫瘤起始細胞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使包含腫瘤起始細胞及除腫瘤起始細胞以外的腫瘤細胞的腫瘤細胞群與如請求項14至18之ADC接觸,藉此降低腫瘤起始細胞之出現頻率。
  29.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該接觸在活體內進行。
  30.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該接觸在活體外進行。
  31. 一種向細胞傳遞細胞毒素之方法,其包含使該細胞與如請求項14至18中任一項之ADC接觸。
  32. 診斷或監測個體中之癌症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使腫瘤細胞與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抗體接觸;及(b)偵測該等腫瘤細胞上之該抗體。
  33.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該接觸在活體外進行。
  34.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該接觸在活體內進行。
  35. 一種產生如請求項14之ADC的方法,其包含使抗UPK1B抗體(Ab)與藥物(D)結合的步驟。
  36. 如請求項35之方法,其中該抗體包含位點特異性抗體。
  37. 一種套組,其包含: (a) 一或多個容器,其含有如請求項19之醫藥組合物;及 (b) 與該一或多個容器相聯的標籤或藥品說明書,其指示該組合物係用於治療患有癌症之個體。
  38. 一種套組,其包含: (a) 一或多個容器,其含有如請求項19之醫藥組合物;及 (b) 與一或多個容器相聯的標籤或藥品說明書,其指示用於患有癌症之個體的給藥方案。
  39. 如請求項37或請求項38之套組,其中該癌症為胰臟癌。
  40. 一種具有式Ab-[L-D]n之ADC,其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結構:
    Figure TW201800106AC00001
    ADC1
    Figure TW201800106AC00002
    ADC2
    Figure TW201800106AC00003
    ADC3
    Figure TW201800106AC00004
    ADC4
    Figure TW201800106AC00005
    ADC5
    Figure TW201800106AC00006
    ADC6
    Figure TW201800106AC00007
    ADC7
    Figure TW201800106AC00008
    ADC8 其中Ab包含抗UPK1B抗體或其免疫反應性片段;及 n為約1至約20之整數。
  41. 如請求項40之ADC,其中該抗UPK1B抗體包含位點特異性抗體。
  42. 如請求項41之ADC,其中抗UPK1B抗體包含hSC115.9ss1 (SEQ ID NO:110及112)。
  43. 如請求項42之ADC,其包含兩個不成對的半胱胺酸,其中每個半胱胺酸與負載藥物結合。
  44. 一種具有式Ab-[L-D]n之ADC,其包含以下結構:
    Figure TW201800106AC00009
    其中Ab包含hSC115.9ss1 (SEQ ID NO:110及112)且n為2。
TW105142811A 2015-12-22 2016-12-22 新穎之抗upk1b抗體及使用方法 TW2018001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70993P 2015-12-22 2015-12-22
US62/270,993 2015-12-22
US201662430191P 2016-12-05 2016-12-05
US62/430,191 2016-1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0106A true TW201800106A (zh) 2018-01-01

Family

ID=59091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2811A TW201800106A (zh) 2015-12-22 2016-12-22 新穎之抗upk1b抗體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00969A1 (zh)
EP (1) EP3393516A1 (zh)
JP (1) JP2019511199A (zh)
CN (1) CN108472368A (zh)
AU (1) AU2016378744A1 (zh)
BR (1) BR112018012883A2 (zh)
CA (1) CA3009488A1 (zh)
MX (1) MX2018007818A (zh)
TW (1) TW201800106A (zh)
WO (1) WO20171128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31569A4 (en) * 2019-09-16 2023-10-18 Opsidio, LLC ANTI-STEM CELL FACTOR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23239803A1 (en) * 2022-06-08 2023-12-14 Angiex, Inc. Anti-tm4sf1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comprising cleavable linker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59913A1 (en) * 2002-08-19 2004-03-03 Genentech,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umor
SI2161283T1 (sl) * 2003-11-17 2014-10-30 Genentech, Inc. Sestavki, ki obsegajo protitelesa proti CD79b, konjugirana na sredstvo, ki inhibira rast, ali na citotoksično sredstvo, in postopki za zdravljenje tumorja hematopoetskega izvora
AU2006291990B2 (en) * 2005-09-13 2012-05-3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modulating tumor cell activity
CN106841594A (zh) * 2011-11-11 2017-06-13 美艾利尔圣地亚哥公司 检测杀白细胞的毒素(pvl)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8007818A (es) 2019-07-01
EP3393516A1 (en) 2018-10-31
WO2017112829A1 (en) 2017-06-29
AU2016378744A1 (en) 2018-07-05
US20190000969A1 (en) 2019-01-03
JP2019511199A (ja) 2019-04-25
BR112018012883A2 (pt) 2019-02-12
CA3009488A1 (en) 2017-06-29
CN108472368A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7071B2 (en) Anti-DPEP3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US10428156B2 (en) Anti-MFI2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170073430A1 (en) Novel anti-rnf43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W201726175A (zh) 新穎抗密連蛋白(claudin)抗體及使用方法
US20180327506A1 (en) Novel anti-emr2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WO2015095766A2 (en) Novel anti-lingo1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190016812A1 (en) Novel anti-tnfsf9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WO2018107109A1 (en) Novel anti-kremen2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W201726748A (zh) 新穎抗-mmp16抗體及使用方法
US20210261670A1 (en) Novel anti-bmpr1b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TW201800106A (zh) 新穎之抗upk1b抗體及使用方法
US20190127476A1 (en) Novel anti-tnfrsf21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