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8106A - 用於無內胎式輪胎之連結器及閥總成及其相關裝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內胎式輪胎之連結器及閥總成及其相關裝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8106A
TW201738106A TW105133216A TW105133216A TW201738106A TW 201738106 A TW201738106 A TW 201738106A TW 105133216 A TW105133216 A TW 105133216A TW 105133216 A TW105133216 A TW 105133216A TW 201738106 A TW201738106 A TW 2017381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rim
passage
connector
val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3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卓亞諾 巴比里
Original Assignee
巴比里 S N C 迪 巴比里 納迪亞 E 卡曼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巴比里 S N C 迪 巴比里 納迪亞 E 卡曼公司 filed Critical 巴比里 S N C 迪 巴比里 納迪亞 E 卡曼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8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810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9/00Arrangements of tyre-inflating valves to tyres or rims; 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29/02Connection to ri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9/00Arrangements of tyre-inflating valves to tyres or rims; 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29/005Arrangements of tyre-inflating valves to tyres or rims; 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features of the valve 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9/00Arrangements of tyre-inflating valves to tyres or rims; 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29/06Accessories for tyre-inflating valves, e.g. housings, guards, covers for valve caps, lock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C29/066Valve c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12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bi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無內胎式輪胎(A)之閥總成之連結器,該等無內胎式輪胎(A)包括一封閉體(B),該封閉體(B)經配置以覆蓋一車輛之一剛性輪緣(C)來定界可填充有加壓氣體之一實質上呈管狀隔室(D)。 該連結器包括分別由一第一貫通通道(2a)及一第二貫通通道(3a)穿過之一第一元件(2)及一第二元件(3),該第一貫通通道(2a)帶有內螺紋。 該第二元件(3)經調適以與用於選擇性地封閉該第二通道(3a)之一閥(101)合作,該閥(101)包括於總成(100)中。該第一元件(2)包括用於穩定地抵靠於該輪緣(C)之一內表面(E)上之第一構件,其可在其自該隔室(D)之內部氣密地插入沿該輪緣(C)提供之一孔(F)中之後啟動。該第二元件(3)包括用於穩定地抵靠於該輪緣(C)之一外表面(G)上之第二構件,其可在將該第二元件(3)之一螺紋桿(3b)自該隔室(D)之外部氣密地旋入該第一通道(2a)中之後啟動,因此使該等通道(2a、3a)之間對準以將該隔室(D)連接至外部。

Description

用於無內胎式輪胎之連結器及閥總成及其相關裝配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無內胎式輪胎之連結器及閥總成及其相關裝配方法。
眾所周知,輪胎係通常由高分子合膠製成之可變形封閉體,其一般覆蓋自行車、機車及車輛之剛性輪緣;輪緣與輪胎之間定界其中供應加壓空氣之一管狀隔室。 根據已確認程序,各輪胎與一各自閥總成相關聯,可透過該閥總成而引入空氣或使空氣流出以使隔室內之壓力保持為所要值。 在習知輪胎中,閥總成引導至一內胎中,接著使內胎含於隔室中,而在無內胎之最新「無內胎」類型模型中,閥總成允許外部環境與管狀隔室直接連通。 更詳細言之且準確地具體參考「無內胎式」輪胎,閥總成包括由一縱向導管穿過之一軸向對稱主體:在裝配期間,使主體自隔室之內部氣密地插入先前沿輪緣之表面製成之一孔中且接著使主體自孔本身部分突出。 以此方式,使主體之一部分維持向外突出:可透過此而將空氣引入至隔室中,主體之對置端保持面向隔室。 更準確而言,導管通常由一內部空心指針支撐之一活塞鎖定,接著在突出部分之端處旋入主體之頭部上。當使用者希望對輪胎充氣時,暫時移動柱塞且藉由先前勾扣至主體之頭部處之指針之一打氣筒而將空氣引入於指針中便已足夠。 然而,此實施例不乏缺陷。 在裝配階段中,為在孔處獲得所要連結及緊密度,在自內部插入主體且使其部分突出之後,必須將一螺紋環旋入突出部分上以使環本身與保持於隔室內之主體之基座之間之孔之邊緣緊密。 此操作不可避免地使具有隨時間而變化之一不同長度(其取決於輪緣及/或其他相關聯組件之大小及形狀)之主體之一部分向外突出。 此已被證實為非常不受歡迎,尤其在其中突出部分具有一顯著長度之全部境況下。如先前所提及,實際上,為對輪胎充氣,使用者必須將一打氣筒配接於主體之頭部處且接著配接於主體之突出部分之端處。 因此,當主體在配接步驟中及隨後在充氣操作期間顯著突出時,使用者通常會使其身體遭受應力,其由於手臂提升而引起顯著強度之彎矩及扭矩,從而可導致破裂或無用變形。
本發明之主要目標係藉由提供確保高抗應力性以避免或至少限制破裂或變形風險之一連結器及一總成而解決前述問題。 在此目標內,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能夠將一閥總成裝配於一無內胎式輪胎上以控制自該輪胎突出之該閥總成之外部部分之長度的一連結器及一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可易於適用於任何類型之無內胎式輪胎及打氣筒(或其他充氣裝置)之一多功能連結器及閥總成。 本發明之最重要目的係提供確保高操作可靠性、可擔負成本、安全應用且使其等易於開始自市場上常見之元件及材料獲得之一連結器、一閥總成及一方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採用一技術及結構架構(替代已知總成之架構)之一連結器及一閥總成。 由如技術方案1之連結器達成將在下文中變得更加顯而易見之此目標及此等及其他目的。 亦由如技術方案8之總成達成此目標及此等目的。 亦由如技術方案10之方法達成此目標及此等目的。
特別參考前述圖式,元件符號1總體上標示閥總成100之一連結器,其通常可應用於包括一封閉體B之無內胎式輪胎A上,封閉體B經配置以覆蓋(任何類型之)一車輛之一剛性輪緣C。以此方式,實際上,且以一已知方式,輪胎A及輪緣C定界一實質上呈管狀隔室D (準確地包圍輪緣C),其填充有一加壓氣體(通常為空氣)以允許輪緣C本身及車輛最佳地支撐及緊抓住地面。 應解譯的是,在典型應用中,輪胎A較佳地意欲覆蓋自行車之輪緣C,但其亦可覆蓋其他車輛之輪緣C。無論如何,輪胎A係「無內胎」類型的,即,隔室D沒有內胎且意欲完全填充有加壓空氣(透過連結器1及總成100,如將所見)。 根據本發明,連結器1包括分別由一第一貫通通道2a (其(完全或部分)帶有內螺紋)及一第二貫通通道3a穿過之一第一元件2及一第二元件3。 如下文將更詳細地繪示,第二元件3經調適以與一閥101 (亦屬於已知類型)合作,閥101包括於總成100中且能夠選擇性地封閉第二通道3a以防止在對輪胎A充氣或放氣以前使空氣通過。 應自現在起規定,本文中所主張之保護範疇首先涵蓋連結器1,其中如同附圖,閥101係不同於第二元件3之一單獨組件。因此,在此情況中,閥101並非為根據本發明之連結器1之部分,而是包括於在任何情況中與本發明相關之總成100中。 同樣地,本文中所概述之保護範疇當然必須被理解為擴展至包括閥101之根據本發明之連結器1,此係因為閥101整合於第二元件3中且可屬於下文中將描述之類型或甚至屬於不同類型,總之能夠防止及選擇性地容許空氣通過。 第一元件2包括用於穩定地抵靠於輪緣C之一內表面E上之第一構件(此內表面E接著直接面向隔室D)。如下文將進一步解釋,當第一元件2自隔室D之內部氣密地插入沿輪緣C製成之一孔F中時,可自動地啟動此等第一構件。 第二元件3繼而包括用於穩定地抵靠於輪緣C之一外表面G上之第二構件(此外表面G接著直接面向外部環境),當第二元件3本身之一螺紋桿3b自隔室D之外部旋入第一通道2a中時,可(自動地)啟動該等第二構件。 亦應注意,使用桿3b之旋入首先可配接兩個前述元件2、3且同時可對準通道2a、3a以準確地透過通道2a、3a而將隔室D連接至外部。 因此,空氣可通過對準通道2a、3a而進入或退出隔室D。 此外,執行已知閥總成中之一單體部件之一類似功能之連結器1穩定地配接至輪緣C,此係因為第一元件2及第二元件3分別自內部及外部鄰接及抵靠對應表面E、G以因此藉由干涉而防止任何相對移動。 亦應規定,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通常意欲抵靠輪緣C之表面E、G,但不會排除其對一不同組件之表面之參考,且由此不脫離本文中所主張之保護範疇。 應注意,為獲得桿3b與第一通道2a之間之所要緊密度,桿3b必須執行一短旋入行程以使其螺紋之一些螺旋與第一通道2a之螺紋之各自螺旋嚙合。 然而,在一改良實施例中,準確而言,為確保藉由將桿3b旋入第一通道2a中而獲得之配接之一最佳緊密度,桿3b及第一通道2a之至少一者(且較佳地桿3b)預先散佈有Teflon類型(其係一註冊商標)及其類似者之一密封物質。 在旋入之後,密封物質(無論其是否為Teflon (其係一註冊商標)或其他)實際上亦完全填充可形成於桿3b之螺紋與第一通道2a之螺紋之間之最小空腔以亦阻止空氣之最低程度通過且因此準確地確保一最佳緊密度。 在實際值得關注之一實施例中,鑑於作為本發明之一繪示性且非限制性應用之附圖,第一元件2包括由第一通道2a縱向穿過且可氣密地插入孔F中之一實質上呈圓柱形襯套4。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構件實質上由襯套4之一切向擴張部4a構成,切向擴張部4a之尺寸經適當地選擇以大於孔F (通常為標準的)之尺寸。 因此,當襯套4氣密地插入孔F中時,擴張部4a意欲穩定地抵靠於輪緣C之內表面E上(包圍孔F)以藉由機械干涉而防止進一步向前移動。 在一第一可能實施例中,使襯套4直接緊貼孔F之邊緣以達成所要緊密度。 另一方面,在附圖所繪示之較佳解決方案中,襯套4 (或無論如何,第一元件2)在外部覆蓋有一第一墊圈5 (其通常由橡膠或其他彈性材料製成)。 以此方式,第一墊圈5準確地緊貼孔F之邊緣:歸功於製造第一墊圈5之材料之彈性性質,第一墊圈5可最佳地適應孔F之形狀及任何缺陷以準確地確保由於將第一元件2插入孔F中而獲得之配接之一最佳緊密度。 進一步參考附圖中所繪示之解決方案,第二元件3由一實質上軸向對稱管件(呈適當形狀,如將所見)構成,該管件由使其端部形成桿3b之第二通道3a準確地穿過。 在此較佳但非排他性實施例中,穩定抵靠之第二構件由管件之一中間部分構成,該中間部分鄰接桿3b且在外部形成一類似滾花環6。 因此,環6執行一雙重功能:歸功於滾花,其可首先易於由一各自工具(鉗子或其類似者)緊固以獲得桿3b及管件之有利移動(特定言之,將其旋入或旋出)。此外,準確而言,環6意欲由於將桿3b氣密地旋入第一通道2a中而穩定地抵靠於輪緣C之外表面G上。 類似於擴張部4a,環6引起桿3b停止旋入第一通道2a中且防止進一步行程。 因此,實際上,在較佳(非排他性)解決方案中,輪緣C保持緊固於擴張部4a與環6之間以導致連結器1與輪緣C之間穩定地配接(無論輪緣C之大小及形狀如何)。 可規定,設想可將一第二墊圈自外部放置至環6與桿3b之間之管件以獲得輪緣C之外表面G上之一最佳抵靠。 有利地,管件亦在實質上與桿3b對置之側上具有用於配接至一保護帽之一外凹槽7,該保護帽可經配置以覆蓋第二元件3。 應注意,可僅藉由變動凹槽7 (且因此最低程度地改變第二元件3且使相同第一元件2維持不變)而使連結器1適用於不同類型之帽或否則使其準備配接不同結構以確保本發明之多功能性。 本發明(及本文中所主張之保護範疇)亦係關於一種意欲用於無內胎式輪胎A之閥總成100,如先前所觀察,無內胎式輪胎A包括一封閉體B,封閉體B通常經配置以覆蓋一車輛之一剛性輪緣C來定界繼而可填充有加壓氣體(通常為氣體)之一實質上呈管狀隔室D。 就應用及保護之範疇之擴展而言,上述考量同樣適用,如關於連結器1之前文中所指示。 根據本發明,除具有前文中所指示之各種特徵之一或多者之一連結器1之外,總成100亦包括用於選擇性地封閉第二通道3a之一閥101。更準確而言,此閥101通常經配置以阻止氣體自由通過通道2a、3a (以維持隔室D中之所要壓力值)且可經選擇性地(及暫時性地)停用以允許(通常藉由一打氣筒)將氣體引入至隔室D中及/或(僅藉由將通道打開且利用與外部環境之壓力差)使氣體退出隔室D。 可規定,根據本發明之總成100可首先包括三個不同組件,準確而言,由第一元件2、第二元件3及閥101構成之三個不同組件。 同樣地,總成100亦可僅具有其中整合有第二元件3及閥101 (其屬於下文將繪示之類型或甚至不同類型)之一第一元件2及一第二組件。 在為了本發明之應用之繪示性且非限制性目的而提及之實際值得關注之一實施例形式中,閥101包括由一貫通導管軸向穿過之一套筒102。 歸功於一外螺紋103,套筒102可在與桿3b對置之側上部分旋入至第二元件3中(旋入第二通道3a中)。 因此,一活塞104在套筒102內滑動,當套筒102旋入至第二元件3中時,活塞104可經配置以在至少一主動構形中封閉第二通道3a。在附圖之解決方案中,此可藉由給予活塞104之終端部分之形狀(其複製第二通道3a之至少一部分之形狀)而實現:在主動構形中,活塞104以使得其終端部分係在此部分中之一方式配置以準確地完全阻止第二通道3a。 接著,活塞104可自主動構形選擇性地移動以允許將氣體引入至隔室D中及/或使氣體退出隔室D本身。 亦自附圖明白,活塞104之移動(其允許自第二通道3a至少部分移除活塞104)較佳地藉由施加作用於活塞104本身之一柄部105上而發生,柄部105自與套筒102對置之側突出且因此在使用期間維持為易於接達。 除連結器1及總成100之外,本發明(及本文中所主張之保護範疇)亦係關於一種用於將一閥總成100裝配於無內胎式輪胎A上之方法,無內胎式輪胎A包括一封閉體B,封閉體B通常經配置以覆蓋一車輛之一剛性輪緣C來定界可填充有加壓氣體(空氣)之一實質上呈管狀隔室D (根據前文中已提及之內容)。 在一步驟a中,方法由製備一第一元件2及一第二元件3組成,第一元件2及第二元件3分別由一第一內螺紋貫通通道2a及一第二貫通通道3a穿過。 隨後,在一步驟b中,方法由將第一元件2自隔室D之內部氣密地插入沿輪緣C製成之一孔F中直至第一元件2穩定地抵靠於輪緣C之一內表面E上組成。 接著,在一步驟c中,方法提供:將第二元件3之一螺紋桿3b自隔室D之外部氣密地旋入至第一通道2a中,直至第二元件3穩定地抵靠於輪緣C之一外表面G上且因此使通道2a、3a之間對準以將隔室D連接至外部。 隨後,在一步驟d中,方法提供:使用於選擇性地封閉第二通道3a之一閥101與第一元件2之對置側上之第二元件3相關聯,閥101通常經配置以阻止氣體自由通過通道2a、3a且可選擇性地停用以允許將氣體引入於隔室D中及/或使氣體退出隔室D。 亦應注意,可預先完成步驟d,此係因為本發明亦係關於連結器1及總成100之實現,其中閥101整合於第二元件3中。 因此,在步驟d結束時,首先可透過閥總成100而防止空氣無用地退出隔室D且可適當地注意暫時停用閥總成100以對輪胎A充氣,將一打氣筒附接至閥101及/或第二元件3。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連結器及閥總成之操作已實質上提前用於前文中且無論如何係如下文所述。 為將總成100配接至覆蓋有一輪胎A之一輪緣C (其中一隔室D定界於輪胎A與輪緣C之間),首先設想將第一元件2自隔室D之內部插入孔F中以承載抵靠於輪緣C之內表面E上之擴張部4a。 在此條件中,較佳地由第一墊圈5防止空氣在孔F與第一元件2之間通過。 隨後,將桿3b自隔室D之外部旋入第一元件2之第一通道2a中,且旋入行程繼續,直至環6抵靠於輪緣C之外表面G上。 當獲得此佈局時,擴張部4a及環6分別明顯緊貼內表面E及外表面G且因此防止連結器1 (其此時包括歸功於桿3b之旋入而以一穩定方式相互約束之元件2、3)相對於輪緣C之任何移動。在此條件中,空氣可進入隔室D或僅透過相互對準之通道2a、3a而退出(歸功於桿3b之螺紋與第一通道2a之螺紋之間所達成之緊密度)。 由閥101調節空氣之通過,閥101在第二元件103之向外突出自由端處配接至連結器1,然而,其中當必須對輪胎充氣時,亦必須附接一打氣筒(根據本身已知之模態)。 在此境況中,使用者必須自主動構形移動活塞104以因此允許空氣進入界定於套筒102內之導管;可將不再受阻於活塞104之空氣自導管輸送至通道2a、3a且因此輸送至隔室D中。 雖然存在於已知閥總成中之單體部件(在總成100中由連結器1替換)使一不同部分隨時間變化而向外突出(其取決於輪緣C之形狀及其大小),但此不會發生於使用根據本發明之連結器1時。 實際上,即使輪緣C之內表面E (其被第一元件2抵靠)與輪緣C之外表面G (其被第二元件3抵靠)之間之距離變動,但桿3b在第一通道2a中之旋入行程相應地變動,準確而言,該旋入繼續,直至第二元件3與環6抵靠於輪緣C之外表面G上。 在達到此條件之後,(第二元件3之)連結器1之向外突出部分明顯地係先驗預定義且恆定的,此係因為其實質上等於環6與管件之自由端之間之距離。 因此,可以使得當實際上使用者將打氣筒配接至閥101及/或第二元件3時連結器1之突出部分具有所要長度之一方式設定管件之大小,該所要長度足以實現實際上配接至打氣筒(或其他裝置),但其長度不足以判定一顯著槓桿臂及因此出現危險彎矩或扭矩。 因此,兩個元件2、3之使用允許達成所欲目的,此係因為可控制(第二元件3之)連結器1及總成100之突出部分之長度以使維持其足夠減小來避免危險應力且因此避免(或至少限制)破裂或變形風險。 連結器1 (及/或總成100)與打氣筒之間之配接具有比已知解決方案大之強度及抗橫斷性。 亦應注意,連結器1及總成100已被證實極具多功能性,此係因為如先前所觀察,第二元件3之微小變化足以允許其配接至任何形狀及大小之帽及其他結構,而無需完全改變組件。 打氣筒亦可僅藉由變動連結器1之形狀,且特定言之,第二元件3及/或閥101之形狀而成為任何專用或商用打氣筒。 因此所構想之本發明允許全部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之諸多修改及變動。全部細節可進一步由其他技術等效元件替換。 在所展示之例示性實施例中,相對於具體實例所給出之個別特性實際上可與存在於其他例示性實施例中之其他不同特性互換。 實際上,可根據要求及最先進技術而使用任何材料以及視情況而定之形狀及尺寸。
1‧‧‧連結器 2‧‧‧第一元件 2a‧‧‧第一貫通通道 3‧‧‧第二元件 3a‧‧‧第二貫通通道 3b‧‧‧螺紋桿 4‧‧‧襯套 4a‧‧‧擴張部 5‧‧‧第一墊圈 6‧‧‧滾花環 7‧‧‧外凹槽 100‧‧‧閥總成 101‧‧‧閥 102‧‧‧套筒 103‧‧‧外螺紋 104‧‧‧活塞 105‧‧‧柄部 A‧‧‧無內胎式輪胎 B‧‧‧封閉體 C‧‧‧輪緣 D‧‧‧隔室 E‧‧‧內表面 F‧‧‧孔 G‧‧‧外表面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性及優點將因根據本發明之連結器及閥總成之一較佳但非排他性實施例之描述而變得更加顯而易見,該實施例藉由附圖中之指示性且非限制性實例而繪示,其中: 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連結器及總成之一分解軸測圖; 圖2展示裝配於一輪胎上之連結器及總成之一前視圖; 圖3及圖4展示沿一縱斷面切開之連結器及總成且展示總成上之裝配。
1‧‧‧連結器
2‧‧‧第一元件
2a‧‧‧第一貫通通道
3‧‧‧第二元件
3a‧‧‧第二貫通通道
3b‧‧‧螺紋桿
4‧‧‧襯套
4a‧‧‧擴張部
5‧‧‧第一墊圈
6‧‧‧滾花環
7‧‧‧外凹槽
100‧‧‧閥總成
101‧‧‧閥
102‧‧‧套筒
103‧‧‧外螺紋
104‧‧‧活塞
105‧‧‧柄部
B‧‧‧封閉體
C‧‧‧輪緣
D‧‧‧隔室
E‧‧‧內表面
F‧‧‧孔
G‧‧‧外表面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無內胎式輪胎(A)之閥總成之連結器,該等無內胎式輪胎(A)包括一封閉體(B),該封閉體(B)經配置以覆蓋一車輛之一剛性輪緣(C)來定界可填充有加壓氣體之一實質上呈管狀隔室(D),該連結器之特徵在於其包括分別由一第一貫通通道(2a)及一第二貫通通道(3a)穿過之一第一元件(2)及一第二元件(3),該第一貫通通道(2a)帶有內螺紋,該第二元件(3)經調適以與用於選擇性地封閉該第二通道(3a)之一閥(101)合作,該閥(101)包括於該總成(100)中,該第一元件(2)包括用於穩定地抵靠於該輪緣(C)之一內表面(E)上之第一構件,該等第一構件可在其自該隔室(D)之內部氣密地插入沿該輪緣(C)提供之一孔(F)中之後啟動,該第二元件(3)包括用於穩定地抵靠於該輪緣(C)之一外表面(G)上之第二構件,該等第二構件可在將該第二元件(3)之一螺紋桿(3b)自該隔室(D)之外部氣密地旋入該第一通道(2a)中之後啟動且因此使該等通道(2a、3a)之間對準以將該隔室(D)連接至外部。
  2. 如請求項1之連結器,其中該桿(3b)及該第一通道(2a)之至少一者預先散佈有諸如Teflon®及其類似者之一密封物質以實現藉由將該桿(3b)旋入該第一通道(2a)中而獲得之該連結器之最佳緊密度。
  3. 如請求項1或2之連結器,其中該第一元件(2)包括由該第一通道(2a)縱向穿過且可氣密地插入該孔(F)中之一實質上呈圓柱形襯套(4),該等第一構件實質上由該襯套(4)之一切向擴張部(4a)構成,該切向擴張部(4a)意欲在將該襯套(4)氣密地插入該孔(F)中之後穩定地抵靠於該輪緣(C)之該內表面(E)上。
  4. 如請求項1或2之連結器,其中該第一元件(2)由一第一墊圈(5)自外部覆蓋以實現由於將該第一元件(2)插入該孔(F)中而獲得之該連結器之最佳緊密度。
  5. 如請求項1或2之連結器,其中該第二元件(3)由一實質上軸向對稱管件構成,該管件由該第二通道(3a)穿過且與其之一端部形成該桿(3b)。
  6. 如請求項5之連結器,其中該等第二構件實質上由該管件之一中間部分構成,該中間部分鄰接該桿(3b)且在外部形成一類似滾花環(6),該滾花環(6)可由一各自工具緊固以促進該桿(3b)之移動且意欲由於將該桿(3b)氣密地旋入該第一通道(2a)中而穩定地抵靠於該輪緣(C)之該外表面(G)上。
  7. 如請求項5之連結器,其中該管件實質上在與該桿(3b)對置之側上具有用於連結至一保護帽之一外凹槽(7),該保護帽可經配置以覆蓋該第二元件(3)。
  8. 一種用於無內胎式輪胎(A)之閥總成,該等無內胎式輪胎(A)包括一封閉體(B),該封閉體(B)通常經配置以覆蓋一車輛之一剛性輪緣(C)來定界可填充有加壓氣體之一實質上呈管狀隔室(D),該閥總成之特徵在於其包括如前述請求項中一或多項之連結器(1)及用於選擇性地封閉該第二通道(3a)之一閥(101),該閥(101)通常經配置以阻止氣體自由通過該等通道(2a、3a)且可經選擇性地停用以允許將氣體引入該隔室(D)中及/或使氣體退出該隔室(D)。
  9. 如請求項8之總成,其中該閥(101)包括:一套筒(102),其由一貫通導管軸向穿過且可部分旋入至該第二元件(3)中,該套筒(102)位於與該桿(3b)對置之側上;一活塞(104),其能夠在該套筒(102)內滑動且可配置成至少一主動構形以封閉該第二通道(3a),當將該套筒(102)旋入至該第二元件(3)中時,該活塞(104)可自該主動構形選擇性地移動以允許將氣體引入該隔室(D)中及/或使氣體退出該隔室(D)。
  10. 一種用於將一閥總成裝配於無內胎式輪胎(A)上之方法,該等無內胎式輪胎(A)包括一封閉體(B),該封閉體(B)通常經配置以覆蓋一車輛之一剛性輪緣(C)來定界可填充有加壓氣體之一實質上呈管狀隔室(D),該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a. 提供一連結器(1),該連結器(1)包括分別由一第一內螺紋貫通通道(2a)及一第二貫通通道(3a)穿過之一第一元件(2)及一第二元件(3); b. 將該第一元件(2)自該隔室(D)之內部氣密地插入沿該輪緣(C)提供之一孔(F)中,直至該第一元件(2)穩定地抵靠於該輪緣(C)之一內表面(E)上; c. 將該第二元件(3)之一螺紋桿(3b)自該隔室(D)之外部氣密地旋入至該第一通道(2a)中,直至該第二元件(3)穩定地抵靠於該輪緣(C)之一外表面(G)上且因此使該等通道(2a、3a)之間對準以將該隔室(D)連接至外部; d. 使用於選擇性地封閉該第二通道(3a)之一閥(101)與該第一元件(2)之對置側上之該第二元件(3)相關聯,該閥(101)通常經配置以阻止氣體自由通過該等通道(2a、3a)且可經選擇性地停用以允許將氣體引入該隔室(D)中及/或使氣體退出該隔室(D)。
TW105133216A 2016-04-22 2016-10-14 用於無內胎式輪胎之連結器及閥總成及其相關裝配方法 TW2017381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UA2016A002810A ITUA20162810A1 (it) 2016-04-22 2016-04-22 Innesto e gruppo valvolare per pneumatici tubeless, e relativo procedimento di montaggio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8106A true TW201738106A (zh) 2017-11-01

Family

ID=56682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3216A TW201738106A (zh) 2016-04-22 2016-10-14 用於無內胎式輪胎之連結器及閥總成及其相關裝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0989B2 (zh)
IT (1) ITUA20162810A1 (zh)
TW (1) TW201738106A (zh)
WO (1) WO201718285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0358A (en) * 1915-09-07 1916-10-03 Chester A Iorns Valve.
US1401430A (en) * 1916-01-10 1921-12-27 Fredellia H Moyer Demountable rim
US1456245A (en) * 1919-03-14 1923-05-22 Edward B Mang Dust cap
US1331347A (en) * 1919-10-02 1920-02-17 Joseph M Mcnamara Quick-detachable combined dust and air cap for valve-stems
US1381627A (en) * 1920-08-02 1921-06-14 Garrett Gordon Eugene Dust-cover for tire-valves
US1426401A (en) * 1921-04-06 1922-08-22 Christian J Muller Replacement valve
US1548755A (en) * 1924-03-08 1925-08-04 Sattler Charles Combination tool
US1627480A (en) * 1926-05-21 1927-05-03 Arthur T Christian Combination dust cap and lock nut
US1696211A (en) * 1927-08-26 1928-12-25 Arthur B Preisser Valve stem for inner tubes of pneumatic tires
US2123524A (en) * 1937-06-05 1938-07-12 Merchants And Mfg Inc Tire valve tool
FR2787064B1 (fr) * 1998-12-14 2001-03-02 Mavic Sa Valve de gonflage pour une roue de bicyclette de type sans chambre a air
US6318428B1 (en) * 2000-03-24 2001-11-20 Tsai Jen Lo Wheel rim and a seal member
IT1320582B1 (it) * 2000-08-03 2003-12-10 Campagnolo Srl Cerchio per una ruota di bicicletta con pneumatico senza camera d'aria.
US6966331B2 (en) * 2002-04-16 2005-11-22 Simmons Jerry C Valve stem adaptor
US7086412B2 (en) * 2003-10-24 2006-08-08 Lear Corporation Snap-in grommet for a valve steam assembly
US8122927B2 (en) * 2005-10-19 2012-02-28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Inner-tube assembly for bicycle wheel
FR2902173B1 (fr) * 2006-06-09 2008-12-05 Michelin Soc Tech Valve de pneumatique et procede pour son demontage
EP2094514B1 (en) * 2006-11-09 2010-03-24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Tyre valve fixing element
CN202174901U (zh) * 2011-08-01 2012-03-28 立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内胎式轮胎气门嘴的固定螺帽
US20130186536A1 (en) * 2012-01-19 2013-07-25 Chin Chuan Lee Valve device for tubeless tire
US8646477B2 (en) * 2012-04-27 2014-02-11 Yuan-Hung WEN Structure of valve stem and frame lining
EP2818506B1 (de) * 2013-06-27 2016-03-02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ntilkörper für ein Snap-In-Ventil und Snap-In-Ventil
TWI550218B (zh) * 2014-05-15 2016-09-21 E Lead Electronic Co Ltd Strengthen the elastic gas mout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82854A1 (en) 2017-10-26
US20190092108A1 (en) 2019-03-28
ITUA20162810A1 (it) 2017-10-22
US11090989B2 (en)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2987B2 (en) Schrader valve/Presta valve dual-mode valve cap
KR100443939B1 (ko) 밸브 연결기
US10703149B2 (en) Air valve for tubeless pneumatic tire
US8869819B2 (en) Bi-directional inflating device
EP2497657B1 (en) Tire pressure relas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904644B2 (en) Inflation system for tubeless tires
US20200368980A1 (en) Improvements to tire repair apparatus
US20170009922A1 (en) Quick Connector Structure for a Pneumatic Valve
US8214986B2 (en) Valve stem puller
US11167733B2 (en) Device for inflating automobile tires
TW201738106A (zh) 用於無內胎式輪胎之連結器及閥總成及其相關裝配方法
EP1288025B1 (en) Safety device for pressurising an envelope at risk of bursting
US9084919B2 (en) Stability ball rapid inflation system
US9539870B2 (en) Valve unit for inflating wheels
US3142328A (en) Tire inflation tool
US11167605B2 (en) Device for coupling a tire pump to a valve of a tire, a set of the device and pump nipples and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in a tire
US11318800B1 (en) Pressurizable adapter of bicycle valve
KR100443937B1 (ko) 밸브 연결기
US10953857B2 (en) Inflation adapter
WO2018025171A1 (en) Coupling and valve assembly for tires
US1349922A (en) Tire-valve cap
US906159A (en) Valve for pneumatic tires.
US20060130979A1 (en) Tool for inserting/extracting an elastic ring in/from a tyre
GB2608629A (en) Tubeless tyre tool
US1211769A (en) Tire-val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