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3319A -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方法、程式及無線通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方法、程式及無線通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3319A
TW201733319A TW106101568A TW106101568A TW201733319A TW 201733319 A TW201733319 A TW 201733319A TW 106101568 A TW106101568 A TW 106101568A TW 106101568 A TW106101568 A TW 106101568A TW 201733319 A TW201733319 A TW 2017333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control devi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1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7870B (zh
Inventor
Sho Furuichi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33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3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7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78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高優先度之無線網路間,提供一種可共用已被分配之頻率的機制。提供一種通訊控制裝置,其係具備:管理部,係管理一個以上之第1無線通訊裝置;和資訊交換部,係與管理一個以上之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間,交換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Description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方法、程式及無線通訊裝置
本揭露係有關於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方法、程式及無線通訊裝置。
頻率資源係為有限,因此用來實現頻率資源之有效率活用所需之技術,正在各處被研討。例如,在美國預定導入至3.5GHz帶的SAS(Spectrum Access System)中正在研討,設定3種優先度,對無線網路之每一者隨應於優先度而分配頻道(亦即頻帶)。
又,作為實現頻率資源之有效率活用所需之一案,使已被分配至某個無線網路的頻帶,被其他無線網路做利用所需之機制,正被研討。例如,已被分配給TV放送系統的頻率頻道之中,將隨著地區而未被該當TV放送系統所利用的頻道(亦稱為TV空白空間),開放給其他系統來做利用的機制,正在被研討。如此的機制,係亦被稱為頻率的二次利用。一般而言,頻率頻道被優先分配的系統稱作一次系統(Primary System),將該當頻率頻道做二次利用的系統稱作二次系統(Secondary System)。例如,下記專利文獻中係揭露,頻率的二次利用的相關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0992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213071號公報
然而,頻率的二次利用的研討中,關於可優先利用已被分配之頻帶的高優先度之無線網路,係想定其一定會利用自身已被分配之頻帶。因此,例如,讓高優先度之無線網路,去共用其他高優先度之系統所被分配之頻帶,這件事情並未被想定。為了實現頻率資源的更有效率活用,提供即使關於如此的高優先度之無線網路間,仍可共用所被分配之頻率的機制,較為理想。
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通訊控制裝置,其係具備:管理部,係管理一個以上之第1無線通訊裝置;和資訊交換部,係與管理一個以上之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間,交換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 置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通訊控制方法,其係含有:藉由處理器來管理一個以上之第1無線通訊裝置之步驟:和資訊交換部步驟,係與管理一個以上之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間,交換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程式,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而成為通訊控制裝置,其係具備:管理部,係管理一個以上之第1無線通訊裝置;和資訊交換部,係與管理一個以上之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間,交換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無線通訊裝置,該無線通訊裝置係具備:處理部,係向管理前記無線通訊裝置的通訊控制裝置發送:為了實施使用了其他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藉由頻率共用而被提供之頻帶的載波聚合,而要求前記通訊控制裝置與管理前記其他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交換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所需之訊息。
如以上說明,若依據本揭露,則在高優先度之無線網路間,提供一種可共用已被分配之頻率的機制。此外,上記效果並非一定要限定解釋,亦可和上記效果一併、或取代上記效果,而達成本說明書所欲揭露之任一效果、或可根據本說明書來掌握的其他效果。
1‧‧‧系統
10‧‧‧頻譜經紀人
20‧‧‧eNB
30‧‧‧SAS資料庫
40‧‧‧核心網路
100‧‧‧網路管理者
110‧‧‧網路通訊部
120‧‧‧記憶部
130‧‧‧處理部
131‧‧‧管理部
132‧‧‧交涉部
133‧‧‧資訊交換部
134‧‧‧報告部
135‧‧‧探索部
200‧‧‧基地台
210‧‧‧天線部
220‧‧‧無線通訊部
230‧‧‧網路通訊部
240‧‧‧記憶部
250‧‧‧處理部
251‧‧‧通訊控制部
253‧‧‧交涉部
300‧‧‧頻率管理伺服器
700‧‧‧伺服器
701‧‧‧處理器
702‧‧‧記憶體
703‧‧‧儲存體
704‧‧‧網路介面
705‧‧‧有線通訊網路
706‧‧‧匯流排
800‧‧‧eNB
810‧‧‧天線
820‧‧‧基地台裝置
821‧‧‧控制器
822‧‧‧記憶體
823‧‧‧網路介面
824‧‧‧核心網路
825‧‧‧無線通訊介面
826‧‧‧BB處理器
827‧‧‧RF電路
830‧‧‧eNodeB
840‧‧‧天線
850‧‧‧基地台裝置
851‧‧‧控制器
852‧‧‧記憶體
853‧‧‧網路介面
854‧‧‧核心網路
855‧‧‧無線通訊介面
856‧‧‧BB處理器
857‧‧‧連接介面
860‧‧‧RRH
861‧‧‧連接介面
863‧‧‧無線通訊介面
864‧‧‧RF電路
[圖1]用來實現PAL之移轉或租賃所需之架構之一例的圖示。
[圖2]既存之SAS之架構的圖示。
[圖3]同實施形態所述之SAS之架構之一例的圖示。
[圖4]同實施形態所述之架構之導入所被想定之情境的具體說明之說明圖。
[圖5]同實施形態所述之架構之導入所被想定之情境的具體說明之說明圖。
[圖6]同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之構成之一例的圖示。
[圖7]同實施形態所述之網路管理者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8]同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9]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中所被執行的頻率共 用之相關資訊之取得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
[圖10]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中所被執行的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之取得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
[圖11]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中所被執行的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移轉或租賃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
[圖12]第3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中所被執行的高優先度存取實施中的頻帶之二次利用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
[圖13]第3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中所被執行的高優先度存取實施中的頻帶之二次利用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
[圖14]第4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中所被執行的包含頻率共用之載波聚合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
[圖15]伺服器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16]eNB之概略構成之第1例的區塊圖。
[圖17]eNB之概略構成之第2例的區塊圖。
以下,一邊參照添附圖式,一邊詳細說明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此外,於本說明書及圖面中,關於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係標示同一符號而省略重疊說明。
又,於本說明書及圖面中,實質上具有相同機能構成的要素,有時候是在同一符號之後附上不同的英 文字母來區別。例如,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複數要素,因應需要而會以像是網路管理者100A、100B及100C這樣來區別。但是,沒有必要區別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複數要素之每一者時,就僅標示同一符號。例如,若無特別需要區別網路管理者100A、100B及100C時,則簡稱為網路管理者100。
此外,說明是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導論
1.1.執照
1.2.SAS
1.3.技術課題
1.4.新架構之概要
1.5.所被想定之情境
2.構成例
2.1.系統的構成例
2.2.網路管理者的構成例
2.3.基地台的構成例
3.各實施形態
3.1.第1實施形態
3.2.第2實施形態
3.3.第3實施形態
3.4.第4實施形態
4.應用例
5.總結
<<1.導論>> <1.1.執照>
一般而言,頻率之利用所需之執照(License),係由各國的頻率管理機關等所賦予。執照的形態之一例,示於下記的表1。
上記表1係被記載於「CEPT,“ECC Report 132:Light Licensing,License-Exempt and Commons”,Moscow,June,2009.」<URL:http://www.erodocdb.dk/docs/doc98/official/Pdf/ECCRep132.pdf >。「Individual Licence」,係為一般所謂的「Licensed」之機制,需要執照的賦予。例如,一次系統,係依照此機制而被賦予執照。例如,對移動體通訊事業者及播送事業者等,係適用此機制。另一方面,「Licence-Exempt」,係為一般所謂的「Unlicensed」之機制,不需要執照的賦予。例如,典型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裝置及Bluetooth(註冊商標)裝置等,係於此機制下被使用。「Light-licensing」,典型而言,係為被賦予非獨佔性執照的機制。
<1.2.SAS>
SAS,係美國預定導入至3.5GHz帶的技術。在SAS中,規定了3層結構的頻譜存取層。詳言之,從優先度較高起,依序規定有「Incumbent Access Tier」、「Priority Access Tier」、及「General Authorized Access Tier」。「Incumbent Access Tier」之無線網路,係能夠利用可排他性利用之頻率。「Priority Access Tier」之無線網路,係能夠暫時利用可排他性利用之頻率。「General Authorized Access Tier」之無線網路,係能夠利用非排他性、亦即干擾保護係為不被保證之頻率。
「Priority Access Tier」,係相當於上記表1中的「Individual authorization」的「Light licensing」。對「Priority Access Tier」之無線網路,係賦予PAL(Priority Access License),而可利用PAL頻道。此 外,PAL頻道,係為10MHz單位的頻率頻道。又,所定之地理性範圍(例如每一人口調査標準地區(Census Tract))會有7個頻道會被作為PAL頻道而準備(reserve),每1使用者(Licensee)可以利用的連續之PAL頻道最多為4個。
此處,在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中,關於PAL之移轉(Transfer)或租賃(Lease),正在進行研討。為了實現PAL之移轉或租賃,係考慮例如圖1所示的架構。
圖1係用來實現PAL之移轉或租賃所需之架構之一例的圖示。如圖1所示,本架構係含有:頻譜經紀人10、eNB(eNodeB)20A~20D、SAS資料庫30、以及核心網路40A及40B。SAS資料庫30係管理,哪個系統正在將哪個頻帶以哪種優先度(亦即頻譜存取層)做利用。eNB20A及20B,係被核心網路40A所控制。eNB20C及20D,係被核心網路40B所控制。各個核心網路40係控制,已被登錄在SAS資料庫30中的,欲利用自身已被分配之頻帶的旗下之eNB20。核心網路40A與40B,典型而言係被不同的事業者所運用。頻譜經紀人10,係仲介各核心網路40彼此的頻率之移轉或租賃。
核心網路40與SAS資料庫30之介面,亦稱為介面A。各個核心網路40,係利用介面A,取得為了二次利用而被開放的頻率之相關資訊,藉此以進行頻率的二次利用。
核心網路40與頻譜經紀人10之介面,亦稱為介面B。頻譜經紀人10與SAS資料庫之介面,亦稱為介面C。頻譜經紀人10,係利用介面B及介面C,來仲介各核心網路40彼此的頻率之移轉或租賃。
<1.3.技術課題>
可是,於SAS之框架下,要導入上記架構是有困難的。關於該困難,參照圖2來加以說明。
圖2係既存之SAS之架構的圖示。如圖2所示,SAS之架構中係含有:「User」、「CBSD(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Devices)」、「Proxy/Network Manager」、「SAS」、「FCC Databases」及「ESC(Environmental Sensing Capability)」。這些構成要素所被賦予的數字,係為用來區別每一者所需之索引。「User」係為無線服務的末端使用者,典型而言係為智慧型手機等的使用者終端(UE:User Equipment)。「CBSD」係為向「User」提供無線服務的裝置,相當於圖1所示的eNB20。「SAS」係為相當於圖1所示的SAS資料庫30的實體,「SAS」彼此間係可合作。「Proxy/Network Manager」係為仲介「SAS」與「CBSD」之交訊的實體,相當於圖1所示的頻譜經紀人10。「FCC Databases」係為管理各個頻帶之執照之相關資訊或「Incumbent Access Tier」中所屬之系統之相關資訊的實體。「ESC」係為測知「Incumbent Access Tier」 中所屬之系統之訊號的實體。
例如,「CBSD1」~「CBSD3」及享受由這些所提供之無線服務的「User」,和「CBSD4」及享受由「CBSD4」所提供之無線服務的「User」,係各自形成不同的無線網路。為了在這些無線網路間實現頻率之移轉或租賃,圖1所示的介面B係被各無線網路所具備,可透過頻譜經紀人10而在各無線網路間進行交訊,較為理想。若以圖2所示的架構來說,則各無線網路中係具備有「Proxy/Network Manager」,及可在「Proxy/Network Manager」間進行交訊,較為理想。然而,在既存的SAS之架構中,「Proxy/Network Manager」係不一定被各無線網路所具備,也沒有規定「Proxy/Network Manager」間的交訊。甚至,「Proxy/Network Manager」之機能也沒有任何規定,當然也不存在有標準規格。因此,「Proxy/Network Manager」係例如由通訊事業者自行實作。有鑑於如此情事,在既存的SAS之架構中,要實現頻率之移轉或租賃,是有困難的。
<1.4.新架構之概要>
於是,在本揭露的一實施形態中,揭露一種可以實現頻率之移轉或租賃的SAS之架構。關於本架構,參照圖3來加以說明。
圖3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SAS之架構之一例的圖示。如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所述的SAS架構中, 無線網路之每一者中都具備有「Proxy/Network Manager」,並設置有可在「Proxy/Network Manager」彼此間交訊的介面。此外,未被設有「Proxy/Network Manager」的「CBSD31」,係想定為例如利用「General Authorized Access Tier」之頻率的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系統之存取點等。
此外,在上記中,作為新架構,係說明了將既存的SAS之架構予以擴充而成者,但本技術係不限定於所述例子。例如,本技術,係關於在IEEE 802.19 Task Group 1a(TG1a)中正在進行研討的包含TV空白空間的6GHz以下之頻帶中的同種或異種網路間共存技術(P802.19.1a),也可適用。作為P802.19.1a之基礎的標準規格也就是IEEE Std 802.19.1TM-2014中的,相當於「Proxy/Network Manager」的CM(Coexistence Manager),係不會與其他CM之間進行頻率之移轉或租賃,也不具有交訊所需之介面。因此,關於IEEE P802.19.1a,也可適用本技術。
<1.5.所被想定之情境>
以下,一面參照圖4及圖5,一面說明上述的新架構之適用所被想定之情境之一例。圖4及圖5係為,上記所說明的新架構之導入所被想定之情境的具體說明之說明圖。
一般而言,移動體通訊事業者(MNO: Mobile Network Operator),係具有特定的頻率f之執照。然後,MNO,係如圖4所示,係一面驅使EPC(Evolved Packet Core)這類封包控制網而控制網路,一面向訂閱者(Subscriber)所具備的使用者終端(UE:User Equipment),提供使用頻率f的無線服務。
對MNO而言,在所到之處都能確保UE之網路連接,亦即使網路之覆蓋緻密且廣範圍地佈署,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大樓或公寓等之建築物內,係由於電波難以從外部抵達,因此在內部設置天線,較為理想。然而,為了將天線配置在建築物內部,必須要和建築物之擁有者交涉,隨應於建築物而佈署網路,及需要設置成本等,對MNO而言會是很大的負擔。
作為減輕如此負擔的方法之一例,可舉出低成本的Wi-Fi(註冊商標)系統之導入。然而,為了利用Wi-Fi系統,係需要密碼之輸入、及利用條約的承諾手續等之繁雜的使用者操作,因此使用者多半不會去利用Wi-Fi系統。因此,此種負擔減輕方法係難以說是有效的方法。
又,當建築物是例如商業設施或宿泊設施等情況下,有別於MNO,而由例如建築物之擁有者、承租者或營運公司等導入Wi-Fi系統的情況,也是會發生。然而,該情況下也是同樣地,為了利用Wi-Fi系統,係需要密碼之輸入、信用卡資訊之輸入、及利用條約的承諾手續等之繁雜的使用者操作,因此使用者多半不會去利用Wi- Fi系統。因此,建築物之擁有者、承租者或營運公司等,係難以把使用者從蜂巢式網路吸引到自己的網路,難以充分徵收Wi-Fi系統的利用費。
另一方面,使用者,係追求廉價且無縫的網路覆蓋,但是上記的可用率之低落經常是無法忍受。因此,一面簽下昂貴的MNO網路之契約,同時也不想特地經過付費來利用建築物內等的特定之區域中的穩定之Wi-Fi服務,即使不穩定仍忍受已經付費的MNO網路,這種情形是可能發生的。
因此,於上記情境中,滿足上記3者的要求,較為理想。首先,對MNO而言,係降低頻率調度成本、OPEX(Operating Expense)或CAPEX(Capital Expenditure),較為理想。對特定區域(商業設施或宿泊設施等)的擁有者等而言,係能夠圓滑地將使用者吸引到自行設置的無線網路,而能徵收較多之利用費,較為理想。對使用者而言,係能獲得廉價、無縫、且穩定的網路連接性,較為理想。
於如此情境下,本技術之適用係為有效。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蜂巢式系統,係向在特定區域內提供無線服務的無線網路,將自身已被分配之頻率f進行移轉或租賃,藉此就可滿足上記3者之要求。
在圖5中,由運作者A所運用的蜂巢式系統,及由運作者B所運用的蜂巢式系統以外,還有在特定區域中所被運用的蜂巢式系統,係被圖示。由運作者A所 運用的蜂巢式系統,係含有EPC及巨集eNB,將自身已被分配之頻率F1做排他性使用,向UE提供無線服務。同樣地,由運作者B所運用的蜂巢式系統,係含有EPC及巨集eNB,將自身已被分配之頻率F2做排他性使用,向UE提供無線服務。在特定區域中所被運用的蜂巢式系統,係含有自我完備型(Self-contained)的EPC及基地台(典型而言,係為小型蜂巢網基地台),是由特定區域之擁有者等所運用的系統。然後,在特定區域中所被運用的蜂巢式系統,係具有與其他蜂巢式系統之介面,可排他性地使用從運作者A或B所移轉或租賃之頻率F1或F2,來提供無線服務。藉此,如以下說明,可滿足上記3者之要求。
首先,關於特定區域之擁有者等加以說明。特定區域之擁有者等,係可自行佈署比Wi-Fi等品質還良好的無線服務及網路。又,在特定區域中所被運用的蜂巢式系統,係被無線服務之提供區域所限定,因此不需要像是MNO那種大規模的系統,可抑制設備投資費用。又,藉由自我完備型的EPC中所含之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實體之活用,可容易實施收費及認證等。又,在特定區域中所被運用的蜂巢式系統,係為和MNO之蜂巢式系統相同的無線網路,因此可無縫地吸引UE。
接下來,關於MNO加以說明。MNO,係隨著與特定區域之擁有者等的合作方法,而可活用已被分配給 其他MNO的頻帶,而可對自家的使用者提供無線服務,因此可削減頻率調度成本。又,MNO,係不需要隨每一特定區域而做不同的網路佈署等,可削減CAPEX。根據這些理由,MNO係可削減位元單價。
接下來,關於使用者加以說明。使用者,係由於位元單價之削減,因此可廉價地獲得網路連接性。又,使用者,係可無縫地在網路間做遷移。
以上說明了,新架構之適用所被想定之情境之一例。以下,具體說明新架構。
<<2.構成例>>
首先,參照圖6~圖8,說明各實施形態中為共通的系統及各裝置的構成例。
<2.1.系統的構成例>
圖6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1之構成之一例的圖示。如圖6所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1係含有:網路管理者100A、100B、無線通訊裝置200A-1~200A-2、200B-1~200B-2、及頻率管理伺服器300。
(1)頻率管理伺服器300
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係為管理各無線網路所優先利用之頻率之相關資訊的裝置。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係相當於,例如地理位置資料庫(Geo-location database)或 SAS資料庫這類實體。此外,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係相當於頻率管理裝置。
(2)無線通訊裝置200
無線通訊裝置200,係基於網路管理者100所致之控制,向旗下之使用者終端提供無線服務的裝置。無線通訊裝置200,典型而言,係為eNB或存取點等之基地台。基地台200與旗下之使用者終端,係形成無線系統。
(3)網路管理者100
網路管理者100,係控制由複數無線系統所成之無線網路的實體。網路管理者100係可相當於,例如:IEEE802.19.1的「Coexistence manager」、ETSI EN 303 387的「Spectrum coordinator」、SAS架構的「Proxy/Network manager」、蜂巢式網路的OAM(operations、administration,and management)、或各事業者所自行持有的中央控制裝置。
網路管理者100,係具有與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交涉而取得高優先度存取權的機能。然後,網路管理者100,係讓旗下之無線系統行使高優先度存取權,讓其高優先度存取。此處,所謂高優先度存取,係指將頻道做優先性(例如排他性)利用。又,所謂高優先度存取權,係為高優先度存取所需之權利,換言之,係指將頻道以高優先度(例如排他性)做利用的權利(例如執照)。又, 所謂行使高優先度存取權,係指可將頻道做排他性利用的權利,而利用頻道。亦即,不只取得高優先度存取權,還必須要行使高優先度存取權,無線系統才能得以進行高優先度存取。這件事情,係與SAS中所規定的予定之事項相對應。詳言之,SAS的情況下,最初係只有高優先度存取權(亦即PAL)被賦予給無線網路。然後,無線網路,係基於高優先度存取權而向頻率管理伺服器請求高優先度之頻道之分配,如此一來才會被分配特定之頻道,才可期待在該當頻道中的高優先度存取。
又,網路管理者100係具有,代理與其他網路管理者100所致之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之交涉的機能。例如,網路管理者100A,係作為不具有與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之介面的網路管理者100B的代理,而與頻率管理伺服器300進行交涉。
此處,典型而言,網路管理者100A與網路管理者100B,係被不同的事業者(或管理者)所運用。當然,網路管理者100A與網路管理者100B,係亦可被同一事業者(或管理者)所運用。
又,同一事業者亦可運用複數個網路管理者100。此情況下,典型而言,在被同一事業者所運用的網路管理者100彼此間,管理對象之地理性範圍(具體而言,係為控制對象之基地台200所存在的地理性範圍)係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被不同的事業者所運用的網路管理者100彼此間,管理對象之地理性範圍係可能重疊。以 下,亦將管理對象之地理性範圍,簡稱為管理領域。此外,管理領域,係亦可對應於例如人口調査標準地區(Census Tract)。
此外,被網路管理者100A所管理的基地台200A-1~200A-2,也總稱為基地台200A。同樣地,被網路管理者100B所管理的基地台200B-1~200B-2,也總稱為基地台200B。網路管理者100A係相當於通訊控制裝置,網路管理者100B係相當於其他通訊控制裝置,基地台200A係相當於第1無線通訊裝置,基地台200B係相當於第2無線通訊裝置。
(4)補充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優先度,係意味著頻道的利用優先度。例如,若將美國的3.5GHz帶中的頻道優先度從優先度高起依序記載,則為:「Priority access license(PAL)channel」>「Reserved channel」>「general authorized access(GAA)channel」。除此以外,優先度係亦可還意味著,例如表1所示,頻帶利用所涉及之權限(Authorization)之種類。若將頻帶利用所涉及之權限之種類從優先度高起依序記載,則為:「Traditional licensing」的「Individual authorization」>「Light-licensing」的「Individual authorization」>「Light-licensing」的「General authorization」>「License-exempt」的「General authorization」。又,優先度係亦可 意味著,網路管理者100的管理對象之無線網路中所含之無線系統之種類。若將無線系統之種類從優先度高起依序記載,則為:「Public safety(Mission critical)」>「Public safety」>「General use(Mission critical)」>「General use」。又,優先度係亦可意味著,網路管理者100中的對上記無線系統所貢獻(Serve)的比率。又,優先度係亦可意味著,進行代理程序的誘因之大小。又,優先度係亦可意味著,已被分配之QoS的優先度之高低。
又,於本說明書中,係將複數不同無線網路間所共用的頻帶,亦稱為共用頻帶。共用頻帶,係例如:TV帶、2.3GHz帶、2.4GHz帶、美國的3.55GHz-3.70GHz、5GHz帶等,不只現在實施中或是預定實施的頻帶,也還包含將來會被實施頻率共用的頻帶。
<2.2.網路管理者的構成例>
圖7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網路管理者100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如圖7所示,網路管理者100係含有:網路通訊部110、記憶部120及處理部130。
(1)網路通訊部110
網路通訊部110,係收送資訊。例如,網路通訊部110,係向其他節點發送資訊,從其他節點接收資訊。例如,上記其他節點係包含有:其他網路管理者100、旗下之基地台200、及頻率管理伺服器300。
(2)記憶部120
記憶部120,係將網路管理者100之動作所需之程式及各種資料,予以暫時或永久性記憶。
(3)處理部130
處理部130,係提供網路管理者100的各種機能。處理部130係含有:管理部131、交涉部132、資訊交換部133、報告部134及探索部135。此外,處理部130,係亦可還含有這些構成要素以外之其他構成要素。亦即,處理部130係還可進行這些構成要素之動作以外之動作。
管理部131、交涉部132、資訊交換部133、報告部134及探索部135之機能,係在後面詳細說明。
<2.3.基地台的構成例>
圖8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200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參照圖8,基地台200係具備:天線部210、無線通訊部220、網路通訊部230、記憶部240及處理部250。
(1)天線部210
天線部210,係將無線通訊部220所輸出之訊號,以電波方式在空間中輻射。又,天線部210,係將空間之電波轉換成訊號,將該當訊號輸出至無線通訊部220。
(2)無線通訊部220
無線通訊部220,係將訊號予以收送訊。例如,無線通訊部220,係向使用者終端發送下鏈訊號,從使用者終端接收上鏈訊號。
(3)網路通訊部230
網路通訊部230,係收送資訊。例如,網路通訊部230,係向其他節點發送資訊,從其他節點接收資訊。例如,上記其他節點係包含:其他基地台200、核心網路節點及管理基地台200本身的網路管理者100。
(4)記憶部240
記憶部240,係將基地台200之動作所需之程式及各種資料,予以暫時或永久性記憶。
(5)處理部250
處理部250,係提供基地台200的各種機能。處理部250係含有通訊控制部251及交涉部253。此外,處理部250,係亦可還含有這些構成要素以外之其他構成要素。亦即,處理部250係還可進行這些構成要素之動作以外之動作。
通訊控制部251及交涉部253之機能,係在後面詳細說明。
<<3.各實施形態>>
以下詳細說明各實施形態。
<3.1.第1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係由網路管理者100A,將與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之間所發生的共用頻帶之利用所涉及之程序,作為網路管理者100B之代理來進行之形態。
(技術特徵)
網路管理者100(例如管理部131),係管理一個以上之基地台200。例如,網路管理者100係控制,讓旗下之一個以上之無線系統(亦即基地台200及使用者終端)做利用的頻帶。含有網路管理者100A之管理對象之基地台200A的無線系統,以下亦稱為第1無線系統。又,含有網路管理者100B之管理對象之基地台200B的無線系統,以下亦稱為第2無線系統。
網路管理者100A(例如交涉部132)係具有,與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之間進行共用頻帶之利用所涉及之交涉的機能。例如,網路管理者100A係可進行,用來取得共用頻帶之利用許可的程序。又,網路管理者100A係可進行,用來取得共用頻帶之高優先度存取權的程序。在這些程序中,典型而言係需要支付對價。又,網路管理者100A係可進行,從頻率管理伺服器300取得共 用頻帶之相關資訊的程序。
又,網路管理者100A(例如交涉部132)係具有:代理網路管理者100B,與頻率管理伺服器300進行交涉的機能。例如,網路管理者100A係可代行,用來取得共用頻帶之利用許可的程序。又,網路管理者100A係可代行,用來取得共用頻帶之高優先度存取權的程序。又,網路管理者100A係可代行,從頻率管理伺服器300取得共用頻帶之相關資訊的程序。
然後,網路管理者100A(例如資訊交換部133),係與網路管理者100B之間,交換基地台200B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所謂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指關於基地台200B所致之共用頻帶之利用而在網路管理者100A與網路管理者100B之間所被交換的所有資訊。
尤其是,本實施形態所述的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包含:由網路管理者100A來代理網路管理者100B而從頻率管理伺服器300所取得的資訊。以下具體說明,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
例如,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可包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具體而言,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可包含有,表示各頻道之優先度的資訊。
例如,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可包含有,為了利用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所需之資訊。具體而言,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可包含有:頻道資訊的有效期間、及頻道的利用條件等。
又,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可包含有,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相關資訊。具體而言,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可包含有:表示高優先度存取權已被賦予給哪個無線網路之資訊、已取得高優先度存取權的頻帶之相關資訊、及已經行使高優先度存取權的頻帶之相關資訊等。此外,此處的高優先度存取權,係可以是為了基地台200A而被取得者,也可以是為了基地台200B而被代理取得者,也可以是已被其他網路管理者100所取得者。
又,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亦可包含有,高優先度之頻帶的利用者之保護之相關資訊。具體而言,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可包含有:高優先度之頻道之利用者(基地台200或使用者終端)之位置資訊、表示利用頻道之資訊、及表示最大送訊功率之資訊等。
又,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亦可包含有,從頻率管理伺服器300所被通知的頻率利用之相關資訊。具體而言,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可包含有:可利用頻道清單之更新之相關資訊等。
這些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亦可與地理性範圍(例如管理領域)建立對應。亦即,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亦可為每一管理領域的資訊。
(處理的流程)
以下,參照圖9及圖10,說明網路管理者100B用來取得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所需之處理的流程。
圖9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1中所被執行的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之取得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如圖9所示,首先,網路管理者100B,係將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之請求,發送至網路管理者100A(步驟S102)。然後,網路管理者100A,係將已被請求的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回送至網路管理者100B(步驟S104)。此外,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在回送之前與頻率管理伺服器300進行交涉,而取得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藉由以上,處理就結束。
圖10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1中所被執行的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之取得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如圖10所示,首先,網路管理者100A,係將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發送至網路管理者100B(步驟S112)。此外,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在發送之前與頻率管理伺服器300進行交涉,而取得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然後,網路管理者100B,係將關於已經接收到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這件事情的回應,發送至網路管理者100A(步驟S114)。藉由以上,處理就結束。
(適用例)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不具有對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之連接性的網路管理者100B,係可將藉由網路管理者100A所代理取得到的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加以取得。又,不具有對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之連接性的網路管理者 100B,係可將藉由網路管理者100A所代理取得到的高優先度存取權加以取得,讓旗下的基地台200B行使之。又,網路管理者100A及網路管理者100B,係藉由交換旗下的無線系統之相關資訊,就可實施彼此旗下的無線系統之共存控制。
<3.2.第2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係為,在不同的無線網路間,進行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移轉或租賃的形態。此外,所謂移轉也包含有售出的概念。
(技術特徵)
網路管理者100A(例如交涉部132),係從頻率管理伺服器300取得高優先度存取權。已被網路管理者100A所取得之高優先度存取權所被行使的頻帶,典型而言係可被基地台200A所利用。可是,尤其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已被網路管理者100A所取得之高優先度存取權所被行使的頻帶,係可被基地台200B所利用。因此,網路管理者100A(例如交涉部132),係將已取得的高優先度存取權,隨應於來自網路管理者100B的請求,而移轉或租賃給網路管理者100B。此外,高優先度存取權,係亦可在行使前就被移轉或租賃,亦可在行使後(亦即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確定後)被移轉或租賃。
被移轉或租賃、被基地台200B所利用的頻 帶,係亦可為基地台200A所致之利用率較低的頻帶。例如想定,網路管理者100A之管理領域與網路管理者100B之管理領域間可高優先度存取的頻道係為相同的情形。此情況下,網路管理者100A,係將基地台200A所致之利用率較低的頻道的高優先度存取權,移轉或租賃給網路管理者100B。藉此,對網路管理者100B而言,可以解決頻率資源之不足。又,對網路管理者100A而言,係可防止已經支付對價而獲得的高優先度存取權被浪費,同時可以更為減少售出費或租賃費的損失。又,可提升系統1全體的頻率利用效率。
又,被移轉或租賃、被基地台200B所利用的頻帶,係亦可為基地台200A所致之載波聚合的未被當成首要蜂巢網而利用的頻帶。例如想定,網路管理者100A之管理領域與網路管理者100B之管理領域間可高優先度存取的頻道係為相同的情形。此情況下,網路管理者100A,係將未被使用在載波聚合之首要蜂巢網(或首要分量載波)用途的頻道的高優先度存取權,移轉或租賃給網路管理者100B。之所以要限定為未被使用於首要蜂巢網用途的頻道,是為了要防止移轉來源或貸出來源之網路(亦即由基地台200A所成之無線網路)內的接手會爆發性地發生。藉由如此附加限制地將高優先度存取權進行移轉或租賃,就可一面抑制對移轉來源或貸出來源之無線網路的負荷,一面提升系統1全體的頻率利用效率。
又,被移轉或租賃、被基地台200B所利用的 頻帶,係亦可為在網路管理者100A之管理領域與網路管理者100B之管理領域間重疊的,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例如想定,網路管理者100A之管理領域與網路管理者100B之管理領域間可高優先度存取的頻道係為部分重疊的情形。此情況下,網路管理者100A,係將重疊之頻道的高優先度存取權,移轉或租賃給網路管理者100B。藉此,可以防止在不同管理領域間,同一頻道之優先度產生差異。因此,移轉目標或借出目標之無線系統中所屬之使用者終端,可跨越複數管理領域而對同一頻道進行高優先度存取。
此處,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只有在滿足所定條件的情況下,才會進行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移轉或租賃。例如,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在網路管理者100B的高優先度存取權之保持數不超出上限值的範圍內,進行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移轉或租賃。藉此,例如就可遵守法規限制。例如,美國的3.5GHz帶之情況下,4頻道份的PAL,是每1執照區域的PAL保持數之上限值,這是被法規所限制。
網路管理者100A(例如報告部134),係將被基地台200B所利用的頻帶之相關資訊,報告給頻率管理伺服器300。藉此,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係可掌握,已從網路管理者100A被移轉或租賃給網路管理者100B的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相關資訊。因此,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係可考慮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移轉或租賃,而對各無 線網路適切地分配頻率。作為所被報告的資訊係可包含有例如:移轉目標或租賃目標之網路管理者100B之相關資訊(例如ID、管理領域、及利用條件等)、及表示對價之資訊。
(處理的流程)
以下,參照圖11,說明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移轉或租賃所涉及之處理的流程。
圖11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1中所被執行的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移轉或租賃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如圖11所示,首先,網路管理者100B,係將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移轉/租賃請求,發送至網路管理者100A(步驟S202)。接下來,網路管理者100A,係進行有關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移轉/租賃的判斷(步驟S204)。例如,網路管理者100A,係基於基地台200A所致之利用效率較低或未被利用於首要蜂巢網用途的頻帶、頻道之優先度資訊、或網路管理者100B之高優先度存取權之保持數等,來判定是否將高優先度存取權進行移轉/租賃。接著,網路管理者100A,係將對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移轉/租賃請求的回應,發送至網路管理者100B(步驟S206)。在該回應中係可含有:表示是否將高優先度存取權進行移轉/租賃的資訊、及在要進行移轉/租賃時則含有對象之高優先度存取權之相關資訊。然後,網路管理者100A,係在要將高優先度存取權進行移轉/租賃的情況下,則將高優先 度存取權之移轉/租賃之報告,發送至頻率管理伺服器300(步驟S208)。
(適用例)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網路管理者100A,係可將旗下之無線網路中必要性較低的高優先度存取權,移轉或租賃給網路管理者100B。藉此,例如在複數事業者間,就可有效活用高優先度存取權。
<3.3.第3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係為,在不同的無線網路間,進行高優先度存取實施中的頻帶之二次利用的形態。
此處,在本實施形態中,假設網路管理者100A與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係被實體性形成為一體。又,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想定,由不具有頻率管理伺服器300的網路管理者100B,對網路管理者100A進行存取的形態。
(技術特徵)
作為第1例,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基於來自網路管理者100B之請求,而對基地台200B許可頻率的二次利用。關於此情況下的,網路管理者100A與網路管理者100B之間所被交換的,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加以說明。
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可包含有:為了讓基地台200B利用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所需之,從網路管理者100B發給網路管理者100A之請求及對應之回應。該請求亦稱為第1頻率二次利用請求,第1頻率二次利用請求所對應之回應,亦稱為第1頻率二次利用回應。第1頻率二次利用請求係可含有:表示網路管理者100B之管理領域的資訊、表示基地台200B之地理性位置的資訊、及表示基地台200B是被設置在室內或室外之哪一者的設置資訊。又,第1頻率二次利用回應係可含有:表示對第1頻率二次利用回應的許可或不許可的資訊。又,被許可的情況下,第1頻率二次利用回應係可包含有:表示關於已被許可之頻帶的頻道資訊、利用條件、利用領域、最大送訊功率、及有效期間的資訊。
作為第2例,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向網路管理者100B,委託頻率的二次利用。關於此情況下的,網路管理者100A與網路管理者100B之間所被交換的,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加以說明。
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可包含有:為了讓基地台200B利用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所需之,從網路管理者100A發給網路管理者100B之請求及對應之回應。該請求亦稱為第2頻率二次利用請求,第2頻率二次利用請求所對應之回應,亦稱為第2頻率二次利用回應。第2頻率二次利用請求係可含有,與上記第1頻率二次利用回應相同的資訊。
網路管理者100A(例如交涉部132),係判斷二次利用之實施/不實施。例如,於第2例中,係網路管理者100A,係將藉由基地台200A而難以確保的網路覆蓋,若利用基地台200B就可以確保,則決定要實施二次利用而發送出第2頻率二次利用請求。但是,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在對象之第2無線系統是被設置在室內的情況下決定要實施二次利用,在被設置在室外的情況下決定不實施二次利用。這是因為,由被設置在室外的基地台200B將頻率進行二次利用的情況下,在基地台200A之間發生干擾的豁然性較高的緣故。關於第1例也是同樣地,網路管理者100A,係判斷二次利用的實施/不實施。
又,無論在第1例及第2例之任一情況下,網路管理者100A(例如報告部134),係都會將被基地台200B所二次利用的頻帶之相關資訊,報告給頻率管理伺服器300。藉此,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係可掌握基地台200B進行二次利用的頻帶之相關資訊。因此,頻率管理伺服器300,係可考慮頻帶之二次利用,而對各無線網路適切地分配頻率。作為所被報告的資訊係可包含有例如:進行二次利用的基地台200B之相關資訊(例如ID、地理性位置資訊)、及頻道利用資訊等。
(處理的流程)
以下,參照圖12及圖13,說明將高優先度存取實施中的頻帶做二次利用所涉及之處理的流程。此外,圖12 係表示第1例所涉及之處理的流程,圖12係表示第2例所涉及之處理的流程。
圖12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1中所被執行的高優先度存取實施中的頻帶之二次利用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如圖12所示,首先,網路管理者100B,係將第1頻率二次利用請求,發送至網路管理者100A(步驟S302)。接下來,網路管理者100A,係基於第1頻率二次利用請求,進行有關頻率二次利用的判斷(步驟S304)。例如,網路管理者100A,係決定是否許可頻率二次利用,及在許可的情況下係決定要做二次利用的頻帶。接著,網路管理者100A,係將含有表示步驟S304之判斷結果之資訊的第1頻率二次利用回應,發送至網路管理者100B(步驟S306)。然後,網路管理者100A,係在許可頻率二次利用時,將頻率二次利用之報告,發送至頻率管理伺服器300(步驟S308)。
圖13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1中所被執行的高優先度存取實施中的頻帶之二次利用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如圖13所示,首先,網路管理者100A,係進行關於頻率二次利用的判斷(步驟S312)。例如,網路管理者100A,係在藉由旗下之基地台200A而難以確保網路覆蓋的特定之地理領域之室內,被設置有基地台200B的情況下,則決定令該當基地台200B實施頻率二次利用。接下來,網路管理者100A,係向管理要實施頻率二次利用之基地台200B的網路管理者100B,發送第2頻 率二次利用請求(步驟S314)。接著,網路管理者100B,係判斷可否實施頻率二次利用,將含有表示判斷結果之資訊的第2頻率二次利用回應,發送至網路管理者100A(步驟S316)。然後,網路管理者100A,係在由基地台200B來實施頻率二次利用時,將頻率二次利用之報告,發送至頻率管理伺服器300(步驟S318)。
(適用例)
例如想定,在特定之地理領域中,雖然只藉由基地台200A係無法確保網路覆蓋,但是若包含有基地台200B則可確保網路覆蓋的情況。如此情況下,如第2例所說明,網路管理者100A,係藉由向網路管理者100B發送第2頻率二次利用請求,就可確保網路覆蓋。因此,網路管理者100A,係可對旗下的使用者終端,以同一頻帶提供網路覆蓋。因此,使用者終端,係可避免以不同頻帶進行測量(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此種增加負荷之處理。此外,使用者終端,係在從基地台200A往基地台200B進行接手之際,亦可以避免發生漫遊的方式來進行處理。又,藉由根據室內/室外來做判定,可以防止室外的二次利用所致之干擾。如此的適用例,係和參照圖4及圖5而上記說明過的情境相同。
這在第1例中也是相同。亦即,網路管理者100B,係藉由向網路管理者100A發送第1頻率二次利用請求,就可確保網路覆蓋。
<3.4.第4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係在不同的網路管理者100中所屬之無線系統間,進行包含頻率共用之載波聚合的形態。
(技術特徵)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200(例如通訊控制部251),係使用自身所提供的頻帶、和藉由被其他網路管理者100所管理的基地台200所致之頻率共用而被提供的頻帶,來進行載波聚合。此外,任一頻帶都可被當成首要蜂巢網來使用。
因此,基地台200(例如交涉部253),係委託用來實施上記包含頻率共用之載波聚合所需之處理的訊息,發送至管理自身的網路管理者100。該當訊息係為,為了實施使用了其他基地台200所致之藉由頻率共用而被提供之頻帶的載波聚合,而要求管理自身之網路管理者100與管理該當其他基地台200之其他網路管理者100交換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所需之訊息。然後,網路管理者100(例如資訊交換部133),係與其他網路管理者100之間,為了實施上記包含頻率共用之載波聚合,而交換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以下說明,本實施形態中所被交換的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此外,以下為了說明的方便,將發送上記訊息側的基地台200令作基地台200A,被發送側之基地台200令作基地台200B。當然,此關係亦可顛 倒。
例如,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基地台200A所提供之頻帶和基地台200B藉由頻率共用所提供之頻帶的載波聚合之相關資訊。詳言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向基地台200B,要求把載波聚合所需之頻帶變成可藉由頻率共用而做利用之訊息。藉此,就可實施使用了基地台200A所提供之頻帶、和藉由基地台200B所致之頻率共用而被提供之頻帶的載波聚合。
具體而言,網路管理者100A(例如交涉部132),係為了將基地台200A正在利用中的頻道的不同之頻道設成分量載波,而經由網路管理者100B向基地台200B進行要求。
例如,基地台200A正在進行高優先度存取的情況下,基地台200A正在進行高優先度存取的頻道係被視為首要,令基地台200B做頻率共用的頻道係被視為次級。因此,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向網路管理者100B,移轉或租賃高優先度存取權。此外,視為次級的頻道之優先度係為任意。
另一方面,基地台200A並未進行高優先度存取的情況下,則亦可為,基地台200A正在進行低優先度存取的頻道係被視為次級,令基地台200B做高優先度存取的頻道係被視為首要。因此,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向網路管理者100B,移轉或租賃高優先度存取權。又,網路管理者100A或100B,係亦可以不會發生跨越網 路管理者100之接手所致之漫遊的方式,進行處理。
以上說明了,為了上記包含頻率共用之載波聚合而在網路管理者100間所被交換的,頻率共用所需之資訊。
網路管理者100A(例如探索部135),係在頻率共用所需之資訊交換前,探索以基地台200A之周圍所存在之基地台200B為管理對象的網路管理者100B。例如,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藉由參照基地台200A所致之測量結果,來探索網路管理者100B。又,網路管理者100A,係亦可藉由參照自己所記憶的資訊,來探索網路管理者100B。
(處理的流程)
以下,參照圖14,說明包含頻率共用之載波聚合所涉及之處理的流程。
圖14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1中所被執行的包含頻率共用之載波聚合處理的流程之一例的程序圖。如圖14所示,首先,基地台200A,係將載波聚合請求,發送至網路管理者100A(步驟S402)。此處所謂的載波聚合請求,係為為了實施使用了藉由基地台200B所致之頻率共用而被提供之頻帶的載波聚合所需之,要求網路管理者100A與網路管理者100B交換資訊的訊息。接下來,網路管理者100A係探索,將委託頻率共用之基地台200加以管理的網路管理者100(步驟S404)。例如,網 路管理者100A係探索,將基地台200A之周圍所存在之基地台200B加以管理的基地台200B。接著,網路管理者100A,係將載波聚合請求,發送至探索到的網路管理者100B(步驟S406)。此處所謂的載波聚合請求,係向基地台200B,要求把載波聚合所需之頻帶變成可藉由頻率共用而做利用之訊息。接下來,網路管理者100B,係依照已接收到的載波聚合請求,將載波活化請求發送至基地台200B(步驟S408)。此處所謂的載波活化請求係為,要求把為了載波聚合而被利用的分量載波予以活化的訊息。然後,基地台200B,係依照已接收到的載波活化請求,而將已被指定的分量載波予以活化(步驟S410)。其後,基地台200B,係經由網路管理者100B及網路管理者100A而向基地台200A,發送表示活化結果之回應(步驟S412、S414及S416)。藉由以上,處理就結束。
(適用例)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在不同事業者間可進行載波聚合。又,即使在同一事業者內,也可在不同網路管理者100之旗下的基地台200間,進行載波聚合。這在每一管理領域所能利用之頻道為不同時,甚為有效。
<<4.應用例>>
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可應用於各種產品。例如,網路管理者100係可以塔式伺服器、機架伺服器、或刀鋒伺 服器等之任一種類之伺服器的方式而被實現。又,網路管理者100的至少一部分構成要素,係亦可在被搭載於伺服器的模組(例如以1個晶片所構成的積體電路模組、或被插入至刀鋒伺服器之插槽的插卡或是刀板)中被實現。
又,例如,基地台200係亦可被實現成為巨集eNB或小型eNB等任一種類的eNB(evolved Node B)。小型eNB,係亦可為微微eNB、微eNB或家庭(毫微微)eNB等之涵蓋比巨集蜂巢網還小之蜂巢網的eNB。亦可取而代之,基地台200係可被實現成為NodeB或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等之其他種類的基地台。基地台200係亦可含有控制無線通訊之本體(亦稱作基地台裝置)、和配置在與本體分離之場所的1個以上之RRH(Remote Radio Head)。又,亦可藉由後述之各種種類的終端,暫時或半永久性執行基地台機能,而成為基地台200而動作。甚至,基地台200的至少一部分之構成要素,係亦可於基地台裝置或基地台裝置所需之模組中被實現。
<4.1.網路管理者的相關應用例>
圖15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伺服器700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伺服器700係具備:處理器701、記憶體702、儲存體703、網路介面704及匯流排706。
處理器701係可為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控制伺服器700的各種機能。記憶體702係包含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及ROM(Read Only Memory),記憶著被處理器701所執行之程式及資料。儲存體703係可含有半導體記憶體或硬碟等之記憶媒體。
網路介面704係為,用來將伺服器700連接至有線通訊網路705所需的有線通訊介面。有線通訊網路705係可為EPC(Evolved Packet Core)等之核心網路,或可為網際網路等之PDN(Packet Data Network)。
匯流排706係將處理器701、記憶體702、儲存體703及網路介面704彼此連接。匯流排706係亦可含有速度不同的2個以上之匯流排(例如高速匯流排及低速匯流排)。
於圖15所示的伺服器700中,參照圖7所說明的網路管理者100中所含之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管理部131、交涉部132、資訊交換部133、報告部134及/或探索部135),係亦可被實作於處理器701中。作為一例,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程式)安裝至伺服器700,由處理器701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伺服器700係亦可搭載含有處理器701及記憶體702的模組,於該當模組中實作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此情況下,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 需的程式記憶在記憶體702,藉由處理器701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伺服器70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上記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15所示的伺服器700中,例如,參照圖7所說明的網路通訊部110,係亦可被實作於網路介面704中。又,記憶部120係亦可被實作於記憶體702及/或儲存體703中。
<4.2.基地台的相關應用例> (第1應用例)
圖16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eNB之概略構成之第1例的區塊圖。eNB800係具有1個以上之天線810、及基地台裝置820。各天線810及基地台裝置820,係可透過RF纜線而被彼此連接。
天線810之每一者,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收送基地台裝置820之無線訊號。eNB800係具有如圖16所示的複數天線810,複數天線810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00所使用的複數頻帶。此外,圖16中雖然圖示了eNB800具有複數天線810的例子,但eNB800亦可具有單一天線810。
基地台裝置820係具備:控制器821、記憶體822、網路介面823及無線通訊介面825。
控制器821係可為例如CPU或DSP,令基地台裝置820的上位層的各種機能進行動作。例如,控制器821係從已被無線通訊介面825處理過之訊號內的資料,生成資料封包,將已生成之封包,透過網路介面823而傳輸。控制器821係亦可將來自複數基頻處理器的資料予以捆包而生成捆包封包,將所生成之捆包封包予以傳輸。又,控制器821係亦可具有執行無線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Control)、無線承載控制(Radio Bearer Control)、移動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流入控制(Admission Control)或排程(Scheduling)等之控制的邏輯性機能。又,該當控制,係亦可和周邊的eNB或核心網路節點協同執行。記憶體822係包含RAM及ROM,記憶著要被控制器821所執行的程式、及各式各樣的控制資料(例如終端清單、送訊功率資料及排程資料等)。
網路介面823係用來將基地台裝置820連接至核心網路824所需的通訊介面。控制器821係亦可透過網路介面823,來和核心網路節點或其他eNB通訊。此情況下,eNB800和核心網路節點或其他eNB,係亦可藉由邏輯性介面(例如S1介面或X2介面)而彼此連接。網路介面823係可為有線通訊介面,或可為無線回載用的無線通訊介面。若網路介面823是無線通訊介面,則網路介 面823係亦可將比無線通訊介面825所使用之頻帶還要高的頻帶,使用於無線通訊。
無線通訊介面825,係支援LTE(Long Term Evolution)或LTE-Advanced等任一蜂巢網通訊方式,透過天線810,對位於eNB800之蜂巢網內的終端,提供無線連接。無線通訊介面825,典型來說係可含有基頻(BB)處理器826及RF電路827等。BB處理器826係例如,可進行編碼/解碼、調變/解調及多工化/逆多工等,執行各層(例如L1、MAC(Medium Access Control)、RLC(Radio Link Control)及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的各式各樣之訊號處理。BB處理器826係亦可取代控制器821,而具有上述邏輯機能的部分或全部。BB處理器826係亦可為含有:記憶通訊控制程式的記憶體、執行該當程式的處理器及關連電路的模組,BB處理器826的機能係亦可藉由上記程式的升級而變更。又,上記模組係亦可為被插入至基地台裝置820之插槽的板卡或刀鋒板,亦可為被搭載於上記板卡或上記刀鋒板的晶片。另一方面,RF電路827係亦可含有混波器、濾波器及放大器等,透過天線810而收送無線訊號。
無線通訊介面825係如圖16所示含有複數BB處理器826,複數BB處理器826係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00所使用的複數頻帶。又,無線通訊介面825,係含有如圖16所示的複數RF電路827,複數RF電路827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複數天線元件。此外,圖16中雖 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825是含有複數BB處理器826及複數RF電路827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825係亦可含有單一BB處理器826或單一RF電路827。
於圖16所示的eNB800中,參照圖8所說明的基地台200中所含之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通訊控制部251及/或交涉部253),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25中。或者,這些構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21中。作為一例,eNB800係亦可搭載含有無線通訊介面825之一部分(例如BB處理器826)或全部、及/或控制器821的模組,於該當模組中實作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此時,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程式)予以記憶,並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亦可被安裝到eNB800,由無線通訊介面825(例如BB處理器826)及/或控制器821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eNB800、基地台裝置82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16所示的eNB800中,參照圖8所說明的無線通訊部220,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25(例如RF電路827)中。又,天線部210係亦可被實 作於天線810中。又,網路通訊部230係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21及/或網路介面823中。又,記憶部240係亦可被實作於記憶體822中。
(第2應用例)
圖17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eNB之概略構成之第2例的區塊圖。eNB830係具有1個以上之天線840、基地台裝置850、及RRH860。各天線840及RRH860,係可透過RF纜線而被彼此連接。又,基地台裝置850及RRH860,係可藉由光纖等之高速線路而彼此連接。
天線840之每一者,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收送RRH860之無線訊號。eNB830係具有如圖17所示的複數天線840,複數天線840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30所使用的複數頻帶。此外,圖17中雖然圖示了eNB830具有複數天線840的例子,但eNB830亦可具有單一天線840。
基地台裝置850係具備:控制器851、記憶體852、網路介面853、無線通訊介面855及連接介面857。控制器851、記憶體852及網路介面853,係和參照圖16所說明之控制器821、記憶體822及網路介面823相同。
無線通訊介面855,係支援LTE或LTE-Advanced等任一蜂巢網通訊方式,透過RRH860及天線 840,對位於RRH860所對應之區段內的終端,提供無線連接。無線通訊介面855,典型來說係可含有BB處理器856等。BB處理器856,係除了透過連接介面857而與RRH860的RF電路864連接以外,其餘和參照圖16所說明之BB處理器826相同。無線通訊介面855係如圖17所示含有複數BB處理器856,複數BB處理器856係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30所使用的複數頻帶。此外,圖17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855是含有複數BB處理器856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855係亦可含有單一BB處理器856。
連接介面857,係為用來連接基地台裝置850(無線通訊介面855)與RRH860所需的介面。連接介面857係亦可為,用來連接基地台裝置850(無線通訊介面855)與RRH860的上記高速線路通訊所需的通訊模組。
又,RRH860係具備連接介面861及無線通訊介面863。
連接介面861,係為用來連接RRH860(無線通訊介面863)與基地台裝置850所需的介面。連接介面861係亦可為,用來以上記高速線路通訊所需的通訊模組。
無線通訊介面863係透過天線840收送無線訊號。無線通訊介面863,典型來說係可含有RF電路864等。RF電路864係亦可含有混波器、濾波器及放大器等,透過天線840而收送無線訊號。無線通訊介面863, 係含有如圖17所示的複數RF電路864,複數RF電路864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複數天線元件。此外,圖17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863是含有複數RF電路864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863係亦可含有單一RF電路864。
於圖17所示的eNB830中,參照圖8所說明的基地台200中所含之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通訊控制部251及/或交涉部253),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55及/或無線通訊介面863中。或者,這些構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51中。作為一例,eNB830係亦可搭載含有無線通訊介面855之一部分(例如BB處理器856)或全部、及/或控制器851的模組,於該當模組中實作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此時,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程式)予以記憶,並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亦可被安裝到eNB830,由無線通訊介面855(例如BB處理器856)及/或控制器851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eNB830、基地台裝置85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17所示的eNB830中,例如,參照圖8所說明的無線通訊部220,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63(例如RF電路864)中。又,天線部210係亦可被實作於天線840中。又,網路通訊部230係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51及/或網路介面853中。又,記憶部240係亦可被實作於記憶體852中。
<<5.總結>>
以上,參照圖1~圖17,詳細說明了本揭露之一實施形態。如上記說明,本實施形態所述之網路管理者100A,係一面管理一個以上之基地台200A,一面與管理一個以上之基地台200B的網路管理者100B之間,交換基地台200B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該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藉由所述構成,網路管理者100A與網路管理者100B,係可進行為了共用各自所管理之基地台200所被分配之高優先度之頻率所需的資訊交換,可實現頻率資源的更有效率之活用。
以上雖然一面參照添附圖面一面詳細說明了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但本揭露之技術範圍並非限定於所述例子。只要是本揭露之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自然可於申請範圍中所記載之技術思想的範疇內,想到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而這些當然也都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例如,於本說明書中使用流程圖及程序圖所說明的處理,係亦可並不一定按照圖示的順序而被執行。亦可數個處理步驟,是被平行地執行。又,亦可採用追加的處理步驟,也可省略部分的處理步驟。
又,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效果,係僅為說明性或例示性,並非限定解釋。亦即,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亦可除了上記之效果外,或亦可取代上記之效果,達成當業者可根據本說明書之記載而自明之其他效果。
此外,如以下的構成也是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1)一種通訊控制裝置,其係具備:管理部,係管理一個以上之第1無線通訊裝置;和資訊交換部,係與管理一個以上之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間,交換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2)如前記(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為了利用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所需之資訊。
(3)如前記(1)或(2)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與地理性範圍建立對應。
(4)如前記(1)~(3)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高優先度存取所需之權利之相關資訊。
(5)如前記(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已經取得前記權利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6)如前記(4)或(5)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正在行使前記權利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7)如前記(1)~(6)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係被異於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事業者所運用。
(8)如前記(1)~(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通訊控制裝置係還具備:探索部,係探索將存在於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之周圍的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加以管理的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
(9)如前記(8)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所提供之頻帶和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藉由頻率共用所提供之頻帶的載波聚合之相關資訊。
(10)如前記(9)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向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要求把載波聚合所需之頻帶變成可藉由頻率共用而做利用之訊息。
(11)如前記(1)~(10)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通訊控制裝置係還具備:交涉部,係從頻率管理裝置取得高優先度存取所需之權利;已經行使已被前記交涉部所取得之高優先度存取所需之權利的頻帶,係被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利用。
(12)如前記(1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被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利用的頻帶,係為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利用率較低的頻帶。
(13)如前記(11)或(12)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被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利用的頻帶,係為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載波聚合的未被當成首要蜂巢網而利用的頻帶。
(14)如前記(1)~(13)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為了讓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利用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所需的從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發給前記通訊控制裝置之請求。
(15)如前記(1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表示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之地理性位置的資訊。
(16)如前記(14)或(15)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表示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是被設置在室內或室外之哪一者的資訊。
(17)如前記(1)~(16)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為了讓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利用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所需的從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發給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請求。
(18)一種通訊控制方法,其係含有:藉由處理器來管理一個以上之第1無線通訊裝置之步驟:和資訊交換部步驟,係與管理一個以上之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間,交換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19)一種程式,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成為通訊控制裝置,其係具備:管理部,係管理一個以上之第1無線通訊裝置;和資訊交換部,係與管理一個以上之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間,交換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20)一種無線通訊裝置,其特徵為,該無線通訊裝置係具備: 處理部,係向管理前記無線通訊裝置的通訊控制裝置發送:為了實施使用了其他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藉由頻率共用而被提供之頻帶的載波聚合,而要求前記通訊控制裝置與管理前記其他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交換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所需之訊息。

Claims (20)

  1. 一種通訊控制裝置,其係具備:管理部,係管理一個以上之第1無線通訊裝置;和資訊交換部,係與管理一個以上之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間,交換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為了利用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所需之資訊。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與地理性範圍建立對應。
  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高優先度存取所需之權利之相關資訊。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已經取得前記權利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6.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正在行使前記權利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7.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 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係被異於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事業者所運用。
  8.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通訊控制裝置係還具備:探索部,係探索將存在於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之周圍的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加以管理的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所提供之頻帶和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藉由頻率共用所提供之頻帶的載波聚合之相關資訊。
  10.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向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要求把載波聚合所需之頻帶變成可藉由頻率共用而做利用之訊息。
  11.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通訊控制裝置係還具備:交涉部,係從頻率管理裝置取得高優先度存取所需之權利;已經行使已被前記交涉部所取得之高優先度存取所需之權利的頻帶,係被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利用。
  12. 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被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利用的頻帶,係為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利用率較低的頻帶。
  13. 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被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利用的頻帶,係為前記第1無線 通訊裝置所致之載波聚合的未被當成首要蜂巢網而利用的頻帶。
  1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為了讓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利用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所需的從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發給前記通訊控制裝置之請求。
  15.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表示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之地理性位置的資訊。
  16.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表示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是被設置在室內或室外之哪一者的資訊。
  17.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為了讓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利用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所需的從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發給前記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請求。
  18. 一種通訊控制方法,其係含有:藉由處理器來管理一個以上之第1無線通訊裝置之步驟:和資訊交換部步驟,係與管理一個以上之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間,交換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 頻帶之相關資訊。
  19. 一種程式,係用來使電腦發揮機能成為通訊控制裝置,其係具備:管理部,係管理一個以上之第1無線通訊裝置;和資訊交換部,係與管理一個以上之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之間,交換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係含有:可高優先度存取之頻帶之相關資訊。
  20. 一種無線通訊裝置,其特徵為,該無線通訊裝置係具備:處理部,係向管理前記無線通訊裝置的通訊控制裝置發送:為了實施使用了其他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藉由頻率共用而被提供之頻帶的載波聚合,而要求前記通訊控制裝置與管理前記其他無線通訊裝置的其他通訊控制裝置交換前記頻率共用之相關資訊所需之訊息。
TW106101568A 2016-01-27 2017-01-17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方法、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無線通訊裝置 TWI747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3282 2016-01-27
JP2016-013282 2016-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3319A true TW201733319A (zh) 2017-09-16
TWI747870B TWI747870B (zh) 2021-12-01

Family

ID=59398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1568A TWI747870B (zh) 2016-01-27 2017-01-17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方法、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無線通訊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873861B2 (zh)
EP (1) EP3410760B1 (zh)
CN (1) CN108476412B (zh)
CA (1) CA3009728C (zh)
TW (1) TWI747870B (zh)
WO (1) WO201713049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998B (zh) * 2017-12-13 2019-01-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無線資源搶占方法、無線通訊系統以及無線接入節點
US10631217B2 (en) 2017-12-13 2020-04-2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re-empting wireless resour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access nod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56089B1 (en) * 2016-05-11 2020-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Validation of pal protection areas
EP3603154A1 (en) 2017-03-21 2020-02-05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spectrum among cross-interfering radio nod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536859B2 (en) 2017-08-15 2020-01-1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control and utilization of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pectrum
US10340976B2 (en) 2017-10-16 2019-07-02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utilization of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pectrum
EP3739926A4 (en) * 2018-01-11 2021-01-06 Sony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PROCESS
US10405192B2 (en) * 2018-01-15 2019-09-03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on and reconciliation of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pectrum across multiple entities
US11432284B2 (en) 2018-05-22 2022-08-30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ra-cell and inter-frequency mobility optimization and mitigation of session disruption in a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ystem
CN112640515B (zh) * 2018-09-05 2024-04-09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控制通信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WO2020095532A1 (ja) 2018-11-07 2020-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20108070A (ja) * 2018-12-28 2020-07-09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CN111491301A (zh) 2019-01-29 2020-08-04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EP3927018A4 (en) * 2019-02-15 2022-04-06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MOBILE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US11129171B2 (en) 2019-02-27 2021-09-21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signal maxim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a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ystem
US11438771B2 (en) 2019-07-11 2022-09-06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heterogeneous coverage and use cases in a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ystem
US11528748B2 (en) 2019-09-11 2022-12-13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carrier unlicensed heterogeneous channel access
US11317296B2 (en) 2019-10-02 2022-04-26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handling and switching operating frequencies for devices being supported by a wireless access node
US11026205B2 (en) 2019-10-23 2021-06-01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registration in a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ystem
US11581911B2 (en) 2019-10-28 2023-02-1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hase nois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US11457485B2 (en) 2019-11-06 2022-09-27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in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ystems
US11363466B2 (en) 2020-01-22 2022-06-1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optimization in a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ystem
US20230107325A1 (en) * 2020-03-31 2023-04-06 Nec Corporation Node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11483715B2 (en) 2020-07-06 2022-10-25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ystem
US11582055B2 (en) 2020-08-18 2023-02-1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evice attachment in a managed network architecture
US11563593B2 (en) 2020-08-19 2023-01-2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between wireline backhaul and wireless systems
US11844057B2 (en) 2020-09-09 2023-12-12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ata traffic management in wireline backhaul systems
CN112188496B (zh) * 2020-10-21 2021-04-27 苏州智铸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区域内终端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564104B2 (en) 2020-11-25 2023-01-2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pectrum scheduling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US11877344B2 (en) 2020-12-14 2024-01-16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verage enhancement using technology detection
US11474881B1 (en) 2021-03-31 2022-10-18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Optimizing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ized batch data processing
US11874817B2 (en) 2021-03-31 2024-01-16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Optimizing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ized batch data processing
US11711862B1 (en) 2021-07-15 2023-07-25 T-Mobile Usa, Inc. Dual connectivity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band sel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5579B2 (en) * 2000-04-17 2006-08-01 Hitachi,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obile stations, base station controllers and packet data service nodes
US7188026B2 (en) 2003-05-12 2007-03-06 Dash Navigation, Inc. Hierarchical floating car data network
US20050185398A1 (en) 2004-02-20 2005-08-25 Scannell Robert F.Jr. Multifunction-adaptable, multicomponent devices
US7363117B2 (en) 2004-03-31 2008-04-22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traveling along a similar path
GB0420097D0 (en) 2004-09-10 2004-10-13 Cotares Lt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data to an external application
US7751823B2 (en) * 2006-04-13 2010-07-06 Atc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level of interference to a wireless receiver responsive to an activity factor associated with a wireless transmitter
JP5648286B2 (ja) 2009-01-14 2015-0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233928B2 (en) 2009-09-29 2012-07-31 Spectrum Bridg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pectrum allocation
JP5617676B2 (ja) 2010-07-07 2014-1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TWI524799B (zh) 2010-10-12 2016-03-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電視閒置頻段頻道選擇及網路配置以服務為基礎之方法
JP5674110B2 (ja) * 2010-10-29 2015-02-25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管理システム
EP2647235B1 (en) * 2010-11-30 2015-09-3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ynamic spectrum refarming with multiple carriers
US8363602B2 (en) 2011-01-14 2013-01-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oexistent secondary networks
JP5796325B2 (ja) 2011-03-31 2015-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US20120282942A1 (en) * 2011-05-02 2012-11-0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figuring frequency aggregation
EP2818013A2 (en) 2012-02-24 2014-12-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Lte operation in small cells using dynamic shared spectrum
EP2835005B1 (en) * 2012-04-03 2018-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control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volving user equipments
US20140074345A1 (en) 2012-09-13 2014-03-13 Chanan Gabay Systems, Apparatuses, Methods, Circuits and Associated Computer Executable Code for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Vehicle Health
EP2932650B1 (en) 2012-12-13 2021-0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in home network system
WO2014172320A1 (en) 2013-04-15 2014-10-23 Flextronics Ap, Llc Vehicle location-based home automation triggers
CN103338454B (zh) * 2013-05-09 2016-12-28 国家电网公司 用于电力系统的认知无线通信系统及mac协议实现方法
WO2014180507A1 (en) 2013-05-10 2014-11-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using co-primary spectrum sharing
KR102308817B1 (ko) 2013-05-13 2021-10-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상호공존 관리 시스템에서의 개체 동작 방법
US20150066228A1 (en) 2013-07-26 2015-03-05 Peaknrg Building Management and Appliance Control System
US20150046298A1 (en) 2013-08-09 2015-02-12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deliveries
US9420472B2 (en) * 2013-09-27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ation of different operators in shared spectrum
US10416625B2 (en) 2013-11-15 2019-09-17 Apple Inc. Aggregating user routines in an automated environment
WO2015084959A1 (en) * 2013-12-04 2015-06-11 MITOLA, Joseph III Computeriz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access
US20150293509A1 (en) 2014-04-15 2015-10-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vehicle home automation integration
US10212706B2 (en) 2014-06-05 2019-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ed spectrum access
WO2016043523A1 (ko) * 2014-09-18 2016-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기법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기지국과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117261B2 (en) * 2014-10-13 2018-10-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carrier sensing and coexistence
WO2016063415A1 (ja) * 2014-10-24 2016-04-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US9581456B2 (en) 2015-01-23 2017-02-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etermining an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of a vehicle at an endpoint of a journey
US20170017734A1 (en) 2015-07-15 2017-01-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rowdsourced Event Reporting and Reconstruction
US9860898B1 (en) * 2015-11-16 2018-01-02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network control of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WO2019076428A1 (en) * 2017-10-16 2019-04-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SPECTRUM SHARING ADAPTATION FUNCTION
US20210400498A1 (en) * 2020-06-19 2021-12-23 Apple Inc.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dicating spectrum shar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998B (zh) * 2017-12-13 2019-01-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無線資源搶占方法、無線通訊系統以及無線接入節點
US10631217B2 (en) 2017-12-13 2020-04-2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re-empting wireless resour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access n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6412B (zh) 2023-09-08
US20190028900A1 (en) 2019-01-24
US20210092615A1 (en) 2021-03-25
US11412389B2 (en) 2022-08-09
TWI747870B (zh) 2021-12-01
US10873861B2 (en) 2020-12-22
CA3009728C (en) 2024-01-09
CN108476412A (zh) 2018-08-31
WO2017130494A1 (ja) 2017-08-03
CA3009728A1 (en) 2017-08-03
EP3410760A1 (en) 2018-12-05
EP3410760B1 (en) 2020-10-21
EP3410760A4 (en)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7870B (zh)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方法、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無線通訊裝置
US11516678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systems
US1177848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spectrum allocation across multiple entities
Buddhikot Understanding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Models, taxonomy and challenges
JP6796724B2 (ja) 累積干渉の割り当て
CN103238361B (zh) 基于服务的信道选择方法和用于电视白空间网络的网络配置
CN106465141A (zh) 用于共享频谱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17135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coordination
TW201408089A (zh) 頻譜共享共存管理服務
CN111480356B (zh) 通信方法和处理系统
CN107078879A (zh) 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的载波选择的系统、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23016475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ran-cbrs interworking in wireless network
US20130054723A1 (en) Representative device selection method in coexistence scheme
KR101900074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23198021A1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JP6662444B2 (ja)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388897A1 (en) Geospatial based restriction of fixed wireless access (fwa)
Kang et a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mong neighbor APs using 802.19. 1 coexistence service: Information service vs. management service
Jain Wireless Networking in White Sp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