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4814A - 用於點對點應用之網路輔助裝置對裝置搜尋 - Google Patents

用於點對點應用之網路輔助裝置對裝置搜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4814A
TW201724814A TW106105943A TW106105943A TW201724814A TW 201724814 A TW201724814 A TW 201724814A TW 106105943 A TW106105943 A TW 106105943A TW 106105943 A TW106105943 A TW 106105943A TW 201724814 A TW201724814 A TW 2017248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er
server
application
request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5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4859B (zh
Inventor
克斯汀 強森
亞歷山大 史托加諾斯基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4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4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4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48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61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node-based peer discovery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這裡所引用的技術提供用於點對點應用之網路輔助的裝置對裝置通訊。該等技術包括用點對點應用伺服器註冊使用者的點對點應用識別符,用裝置對裝置伺服器註冊使用者的點對點應用ID,傳送點對點服務請求到點對點應用伺服器,以及接收用想要的P2P內容/服務搜尋對等點之網路輔助並建立用於點對點服務的交換之裝置對裝置通訊配置。網路輔助係提供在使用者平面上。

Description

用於點對點應用之網路輔助裝置對裝置搜尋 〔相關案〕
本案請求2013年6月28日提出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US 61/841,230之優先權和利益,以及亦請求2014年4月30日提出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US 61/986,492之優先權和利益,該二相關案的全部內容併入參考。
本案係關於用於點對點應用之裝置對裝置通訊配置,更特別地關於裝置對裝置通訊配置中的網路輔助裝置搜尋。
典型的是,裝置對裝置(D2D)通訊以裝置間的搜尋過程開始。不像裝置將連接到近距內的任何AP/BS之標準存取點(AP)或基地台(BS)搜尋,在D2D通訊中,裝置正在尋找特定裝置或類型的裝置(例如,具有想要的服務/內容之裝置)。裝置搜尋過程通常表現龐大的資源浪費,因為在特定裝置或類型的裝置是在D2D通訊 的範圍內之前,它可能需要長時段。
PC1‧‧‧參考點
PC2‧‧‧參考點
PC3‧‧‧參考點
Le/L1‧‧‧介面
PC6‧‧‧參考點
100‧‧‧網路
102a‧‧‧基地台
102b‧‧‧基地台
104‧‧‧行動終端機
106‧‧‧專屬通道
108a‧‧‧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108b‧‧‧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110‧‧‧核心網路
112‧‧‧D2D伺服器
114‧‧‧P2P應用伺服器
116‧‧‧網關行動位置中心(GMLC)
118‧‧‧網路
120‧‧‧SLP
200‧‧‧蜂巢式網路
202‧‧‧演進的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
204‧‧‧位置平台(SLP)代理
圖1解說蜂巢式網路的實例架構。
圖2解說用於網路輔助D2D搜尋之實例參考點和介面。
圖3解說用於P2P應用的網路輔助D2D搜尋之實例過程。
圖4解說用於P2P應用的網路輔助D2D搜尋之另一實例過程。
圖5解說用於以P2P應用伺服器的使用者註冊之實例傳訊圖。
圖6解說用於以D2D伺服器的P2P應用註冊之實例傳訊圖。
圖7解說用於P2P服務請求之實例傳訊圖,其中P2P應用伺服器和D2D伺服器係配置用以進行通訊。
圖8解說用於P2P服務請求之實例傳訊圖,其中P2P應用伺服器和D2D伺服器並未配置用以進行通訊。
圖9解說用於涉及多個D2D伺服器的網路輔助D2D搜尋之實例過程。
圖10解說用於涉及單一D2D伺服器的網路輔助D2D搜尋之實例傳訊圖。
圖11解說用於獲得裝置位置更新之實例傳訊圖。
圖12解說實例行動裝置。
【發明內容與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關於“實施例”、“一實施例”或類似物的提及,指的是所描述的特殊特徵、結構或特性係包括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實施例中。本說明書中這種片語的出現並不必要都提到同一實施例。
如上所述,顯著的資源可能浪費在D2D搜尋過程中。申請人已認知到,用於D2D搜尋的網路輔助可能顯著地降低用於D2D搜尋所需的資源量。例如,如果網路係使用來決定二個裝置是否在D2D通訊的範圍內,該等裝置相互搜尋所耗費的時間量可能顯著地減少。網路亦可通知所選定的裝置,另一裝置將要連接,使得該二個裝置同時執行搜尋。然而,核心網路基本架構現在不會提供近距檢測服務。本揭露提議用於網路輔助裝置搜尋和/或近距檢測之系統、方法和裝置。在一實施例中,文中所引用的技術提供進行辨識應用等級上的使用者和/或D2D無線電存取技術(RAT)等級上的使用者裝置。文中所引用的技術進一步提供用於點對點(P2P)應用的D2D搜尋和通訊之數個方案。
網路通訊,且特別的是無線通訊,通常利用用於控制或協調已連接裝置或無線電間的傳輸之控制平面 和用於承載使用者資料或酬載資料之使用者平面。控制平面亦可稱為控制通道或類似物。使用者平面亦可稱為使用者通道、資料通道、共用資料通道或類似物。在一實施例中,D2D搜尋過程或近程檢測過程可以執行在使用者平面或控制平面上。在一實施例中,網路輔助裝置搜尋程序在控制平面上經由位置服務擷取裝置位置資訊,計算裝置近程,並在它們是在近程中時通知相關裝置(這些裝置僅可使用於資訊目的或引發直接連接建立)。這程序可以透過避免在裝置不在近程中時之無數的直接搜尋嘗試,節省顯著的通道資源量和裝置電池壽命。不幸的是,當使用這服務之裝置數量增加時,該程序可能開始超載控制平面,其對操作者網路可能有問題的。因此,為允許這程序縮放,我們亦引用依賴在使用者平面上實施的位置服務之網路輔助裝置搜尋程序。
依據一實施例,行動終端機可以配置用以執行網路輔助裝置搜尋方法。在該方法期間,行動終端機用D2D伺服器註冊。行動終端機自P2P應用伺服器接收一或數個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的指示。行動終端機發送D2D搜尋請求到D2D伺服器用於搜尋該一或數個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中選定的行動終端機之網路輔助。行動終端機接收當選定的行動終端機在搜尋用的界定範圍內時之警示。在一實施例中,註冊以D2D伺服器、接收該一或數個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的指示、發送D2D搜尋請求、及接收該警示中的一或數者出現在使用者平面上。
在網路側上,D2D伺服器可以配置用以執行裝置搜尋方法以輔助行動終端機。D2D伺服器註冊複數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以回應來自該複數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的每一者之註冊請求。D2D伺服器接收來自第一行動終端機的D2D搜尋請求用於搜尋第二行動終端機之網路輔助。D2D伺服器發送位置服務請求到位置伺服器或實體。例如,位置伺服器或實體可包括第三代合夥專案(3GPP)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SUPL)位置平台(SLP)或網關行動位置中心(GMLC)。D2D伺服器接收來自位置伺服器或實體之位置服務回應。當第二行動終端機在搜尋用界定範圍內時,D2D伺服器發送警示到第一行動終端機。在一實施例中,註冊該複數行動終端機、接收D2D搜尋請求、發送位置服務請求、接收位置服務回應、及發送該警示中的一或數者出現在使用者平面上。
圖1解說蜂巢式網路100的實例架構。實例網路100包括基地台102a與102b及行動終端機104(文中亦稱為使用者設備(UE))。如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基地台”係一般性術語。如熟悉此項技術者將領會到的,在演進的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中,諸如使用於LTE架構中的一者,基地台102a與102b可以是演進的節點B(eNodeB)。然而,術語“eNodeB”在某種意義上亦比習用基地台更寬廣,因為eNodeB通常指的是邏輯節點。如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基地台”包括基地台、節點B、eNodeB和/或特定用於其它結構的其它節點。
UE104可以使用專屬通道106用以與基地台102a進行通訊。基地台102a與102b可以連接到對應的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108a與108b。雖然圖1中未顯示,將領會到,每一RNC 108可以控制一個以上的基地台102。在一實施例中,RNC 108可與基地台102整合。RNC 108係連接到核心網路110。在LTE架構中,核心網路110是演進數據封包核心(EPC)。
在各種實施例中,核心網路110可包括,或連接到,D2D伺服器112、SLP 120、和/或GMLC 116。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P2P應用伺服器114可以經由網路118(例如,網際網路)而與蜂巢式網路100耦合。D2D伺服器112可配置用以促進網路輔助D2D裝置搜尋,如以下所述。P2P應用伺服器114可配置用以提供P2P內容和/或P2P服務資訊。GMLC 116可配置用以提供配置用於D2D通訊之點UE的位置資訊,且可配置用以操作於控制平面。SLP 120可配置用以提供配置用於D2D通訊之對等UE的位置資訊,且可配置以在使用者平面中操作。雖然伺服器112與114、GMLC 116、和SLP 120係描述為不同的實體,應了解到,這些中的一或數者可以寄存在同一實體伺服器上,和/或實施作為提供多服務之單一伺服器。
圖2係解說使用於蜂巢式網路200上的網路輔助D2D搜尋程序之實例參考點和介面的示意圖。網路200包括核心網路110,其包括,或與D2D伺服器112和 SLP 120進行通訊。D2D伺服器112係與P2P應用伺服器114進行通訊,且經由EUTRAN 202而與UE 104進行通訊。D2D伺服器112包括SLP代理204,用於與SLP 120進行介接/通訊。為清楚起見,網路200的某些組件已被省略。
P2P應用伺服器114係在PC1參考點上與UE 104進行通訊。P2P應用伺服器114可包括第三者應用伺服器,其相當於使用於P2P服務之應用。在圖2中,PC1參考點表示經由EUTRAN 202、核心網路110和/或網際網路之UE 104和P2P應用伺服器114之間的邏輯連接。在一實施例中,PC1參考點可包括經由諸如無線區域網路(WLAN)的另一存取網路、或類似網路之邏輯連接。PC1參考點可使用以提供UE和P2P應用伺服器114之間的通訊。例如,UE 104可用P2P應用伺服器114註冊,接收來自P2P應用伺服器114之一或數個裝置對裝置能力對等UE的指示,或執行經由PC1參考點之與P2P應用伺服器114之任何其它通訊。
P2P應用伺服器114係經由PC2參考點而與D2D伺服器112進行通訊。PC2參考點可包括經由核心網路110和/或一或數個中介網路(諸如網際網路)之D2D伺服器112和P2P應用伺服器114之間的邏輯連接。在一實施例中,PC2參考點可允許D2D伺服器112接收且回應直接來自P2P應用伺服器114之近距請求,或傳送/擷取P2P或D2D識別符。同樣的是,P2P應用伺服器114 和D2D伺服器112之間的任何其它通訊可能發生在PC2參考點上。
D2D伺服器112係經由PC3參考點而與UE 104進行通訊。在圖2中,PC3參考點表示經由EUTRAN 202之UE 104和D2D伺服器112之間的邏輯連接,但亦可以是經由諸如WLAN的其它存取網路之連接。在一實施例中,PC3參考點可使用來用D2D伺服器112註冊UE 104,傳送搜尋請求,接收警示,或類似作業。同樣的是,UE 104和D2D伺服器112之間的任何其它通訊可能發生在PC3參考點上。
Le/L1介面表示用於SLP 120和D2D伺服器112的SLP代理204之間的通訊之介面或參考點。例如,SLP代理204可以允許D2D伺服器112請求且接收來自SLP 120之位置資訊用於一或數個UE,諸如UE 104和選定用於與UE 104的D2D連接之UE。在一實施例中,D2D伺服器112使用SLP代理204發送位置服務請求到SLP 120,且接收位置服務回應在Le/L1介面上,該回應可包括UE的位置。同樣的是,D2D伺服器112和SLP 120之間的任何其它通訊可能發生在Le/L1介面上。
D2D伺服器112可以經由PC6參考點而與一或數個其它D2D伺服器112進行通訊。PC6參考點可包括經由核心網路110和/或任何其它中介網路之與其它D2D伺服器112的邏輯連接。例如,PC6參考點可包括與相當於UE之D2D伺服器的邏輯連接,UE 104已在D2D 連線中請求連接輔助。其它UE可包括連接到同一核心網路110的UE、另一網路操作者的核心網路、或任何其它網路。例如,其它UE和/或D2D伺服器可位於除了UE 104外之不同的本地公共陸地行動網路(HPLMN)。D2D伺服器112可傳送和/或接收位置更新的請求,和/或接收來自另一D2D伺服器之位置更新。在一實施例中,PC1、PC2、PC3、Le/L1和PC6參考點或介面的每一者執行於核心網路的使用者平面或演進數據封包系統(EPS)中。例如,傳送在PC1、PC2、PC3、Le/L1和PC6參考點的一或數者上之訊息可包括使用者平面、資料通道、和/或共享資料通道訊息。在一實施例中,SLP 120可由GMLC 116所取代。在一實施例中,傳送在PC1、PC2、PC3、Le/L1和PC6參考點的一或數者上之訊息可包括控制平面和/或控制通道訊息。
圖3解說用於P2P應用的網路輔助D2D通訊之實例過程。在某些實施例中,使用者能夠存取P2P應用伺服器,諸如P2P應用伺服器114,用以存取P2P內容和/或服務資訊。在這種實施例中,在302,使用者(使用UE A)可註冊以一或數個P2P應用伺服器,其P2P服務或內容資訊為使用者所感興趣的。
在304,使用者可用D2D伺服器註冊P2P應用。例如,使用者或UE A可提供具有P2P應用ID和相關應用特定D2D設定(例如,搜尋許可)之D2D伺服器,用於D2D通訊配置中使用者想要使用之每一P2P應 用。在一實施例中,D2D伺服器保持與使用者的UE(例如,國際移動用戶識別(IMSI))的永久裝置識別符關聯之使用者的註冊P2P應用ID的記錄。
在306,使用者可自P2P應用伺服器請求P2P服務。在某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指出P2P內容的較佳來源、較佳連接性方法(例如,D2D通訊配置、等)、或類似物。為回應該請求,P2P應用伺服器可送回配置用以提供所請求的P2P服務之對等UE的名單。在某些實施例中,對等UE的名單可依據使用者所提供的偏好進行過濾。
在308,使用者可請求網路輔助D2D搜尋。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可自對等UE的名單選定UE,用該名單以連接並接收P2P服務。為回應該請求,D2D伺服器可在建立D2D連接中輔助UE。
圖4解說用於輔助UE建立D2D連接之實例方法。該方法係用於建立裝置UE A與UE B間的D2D連接,該等裝置具有不同的D2D伺服器(分別為D2D伺服器A和D2D伺服器B)及SLP(分別為SLP A和SLP B),且包括D2D請求/回應和警示程序。例如,當UE A的使用者和/或UE B的使用者想要建立D2D連接時,可使用該方法。請注意到,雖然圖4和關聯討論的方法指出用於決定裝置位置之SLP的用法,GMLC和關聯修正的用法係仔細考慮如本揭露所包含的。
在402,UE A用D2D伺服器A註冊,以及在 404,UE B用D2D伺服器B註冊。在註冊後的某一點,UE A和UE B的一或二者(或各別使用者)可能想要相互建立D2D連接。在406,UE A和UE B的一或二者可傳送搜尋請求或近距請求用於輔助連接到另一UE。而且,在406,D2D伺服器A和D2D伺服器B的一或數者可為UE A和UE B二者請求位置更新。例如,在一種情形,UE A傳送近距請求到D2D伺服器A,請求的是它被警示由於與UE B的近距(可能地指示該請求有效之期間的時窗)。為回應,D2D伺服器A為UE A和UE B請求位置更新。基於引發條件或二者的組合,這些位置更新可以是週期性的。為請求UE A的位置更新,D2D伺服器A可接觸SLP A。為請求UE B的位置更新,D2D伺服器A可接觸D2D伺服器B,其可依序傳送請求到SLP B用於UE B的位置更新。
在408,按照要求執行位置報告。例如,SLP A可決定UE A的位置並報告該位置到D2D伺服器A。D2D伺服器A然後可將所報告的UE A位置轉送到D2D伺服器B。同樣的,SLP B然後可決定UE B的位置且將該位置報告到D2D伺服器B。D2D伺服器B然後可將所報告的UE B位置轉送到D2D伺服器A。在一實施例中,依據在406之搜尋請求中所提供的限制或資訊,執行位置報告。例如,執行位置報告僅可在指定的時窗期間、或在指示的期間和/或為回應所指示的引發條件。為回應在408的位置報告,或每當D2D伺服器接收到UE的位置更新 時,它們可能執行近距分析以決定UE A和UE B是否足夠接近用於D2D通訊。在一實施例中,D2D伺服器中只有一者執行指定的UE對之近距分析。
當D2D伺服器搜尋到UE A和UE B在近距中時,在410,D2D伺服器傳送近距警示到它的對應UE。例如,當D2D伺服器A檢測到UE A和UE B在近距中時,它告知UE A和UE B在近距中。D2D伺服器A亦可將該近距告知D2D伺服器B,其可依序將所檢測的近距告知UE B。在接收到近距警示之時,UE A和UE B可輸入搜尋模式以建立D2D連接。
如上所述,可基於引發條件、期間、或二者的組合,提供位置更新。在一實施例中,D2D伺服器或其它實體可指出應接收到位置更新之頻率。例如,D2D伺服器可每幾秒鐘或按照任何其它更新期間進行請求位置更新。位置更新可被選定用以減少D2D伺服器或其它網路實體上之負載。
在一實施例中,D2D伺服器可指示引發條件或警示條件用於位置更新何時應傳送到D2D伺服器。例如,D2D伺服器A可決定UE A和UE B間的大約邊界區域,並請求當/如果UE B或UE A跨越進入或越過邊界區域時,D2D伺服器B(因此SLP B)和SLP A僅傳送位置更新。基於這些指示,報告實體(諸如D2D伺服器或SLP)可執行位置更新,以及當UE跨越進入或越過邊界區域時,將UE的位置報告到各別的D2D伺服器。為回應 所滿足的引發條件,D2D伺服器然後可傳送修正的引發條件。例如,在UE已跨越邊界區域之後,D2D伺服器然後可請求位置更新,僅如果/當UE離開邊界區域時。D2D伺服器然後可等著看如果UE離開邊界區域或如果其它UE進入邊界區域。取決於UE移動的位置,每當需要時,D2D伺服器可更新「邊界區域」。當搜尋視窗失效或該二個UE進入邊界區域時,這過程結束。如果該二個UE進入邊界區域,D2D伺服器可重新界定較小的邊界區域,或簡單地請求UE的週期性位置更新一直到UE在近距中為止。
以下將更詳細地說明以上圖3和4的實例。請注意到,雖然以下的實例可指定用於決定裝置位置之SLP或GMLC的用法,用以創立具有替代的位置服務或實體之修正係仔細考慮如本揭露所包含的。
圖5解說用於以P2P應用伺服器的使用者註冊之實例傳訊圖。在一實施例中,傳訊可使用PC1參考點予以執行。在502,使用者,或許使用UE A或使用分開的計算裝置,可傳送P2P註冊請求到P2P應用伺服器。在各種實施例中,P2P註冊請求可包括使用者的P2P應用ID、P2P應用特定服務的名單和/或使用者願意共享的內容和與該等服務和/或內容(例如,何種對等點可存取內容/服務)關聯的許可、及D2D伺服器識別符。在一實施例中,P2P註冊請求可由使用者手動地傳送,或透過運轉在UE A上的P2P應用進行部分或完全自動化。在某些實 施例中,在使用者已用P2P伺服器進行初始註冊之後,使用者而後可登錄到P2P伺服器並更新這資訊。
在504,P2P應用伺服器可提供P2P註冊回應。例如,P2P應用伺服器可指示該註冊是否成功。
圖6解說用於以D2D伺服器的P2P應用註冊之實例傳訊圖。在一實施例中,傳訊可使用PC3參考點予以執行。在某些實施例中,被訂購到網路操作者的網路輔助D2D服務之UE(例如,UE A)可在網路註冊期間用D2D伺服器進行自動註冊。在這初始註冊期間,D2D伺服器可儲存D2D能力(例如,WiFi直通(Direct)、藍牙、先進的LTE、或類似物)、D2D許可(例如,開放式或封閉式搜尋、好友名單、等)、和/或用於UE的D2D伺服器的永久裝置識別符(例如,IMSI)。最初,P2P應用特定資訊可能不會用D2D伺服器註冊。
當使用者決定致使P2P應用使用網路輔助D2D通訊時,在602,UE可傳送P2P應用註冊請求到D2D伺服器。P2P應用註冊請求可包括,例如,P2P應用ID、裝置ID、和/或任何特定的D2D許可。例如,D2D通訊中通常有二種UE:開放式和限制式。具有開放式存取之UE將允許任何UE搜尋並與它連接。具有限制式存取之UE將提供可存取該UE之UE的名單或UE的類型。在各種實施例中,D2D伺服器可使UE類型與使用者的P2P應用ID或UE的裝置ID關聯一起。在各種實施例中,P2P應用請求可由使用者手動地傳送,由P2P應用自動傳 送或兩者的組合。
在604,D2D伺服器可提供P2P應用註冊回應。例如,D2D伺服器可指出P2P應用註冊是否成功。
在某些實施例中,P2P應用伺服器和D2D伺服器可配置用以進行通訊以促進網路輔助D2D通訊。圖7解說用於P2P服務請求之實例傳訊圖,其中P2P應用伺服器和D2D伺服器係配置用以進行通訊。
在702,UE A發送P2P服務請求到P2P應用伺服器(例如,以回應使用者存取UE A上的P2P應用)。P2P服務請求可包括,例如,使用者的子集(例如,好友名單)的指示,使用者想要自該指示擷取內容或使用者想要用該指示參與P2P服務(例如,競賽、檔案分享、即時通訊、聊天、內容串流、等)。P2P服務請求亦可包括想要的P2P連接配置(例如,D2D、基本架構、等)。
為回應P2P服務請求,P2P應用伺服器可產生潛在對等UE的名單,其符合使用者的請求的規格且願意與使用者分享P2P內容和/或服務。在704,如果D2D係對等點的潛在通訊機構,P2P應用伺服器傳送近距請求到D2D伺服器。在實例實施例中,近距請求可包括使用者的P2P應用ID和潛在對等使用者的P2P應用ID。此外,近距請求可包括與潛在對等使用者關聯的D2D伺服器的D2D伺服器識別符,如果它們係不同於使用者的D2D伺服器。
為回應近距請求,D2D伺服器檢查潛在對等使用者的D2D能力和位置。在一實施例中,D2D伺服器可接觸與潛在對等使用者關聯之不同的其它D2D伺服器。在706,D2D伺服器然後可傳送近距回應到P2P應用伺服器。近距回應可包括,例如,潛在對等使用者的P2P應用ID,其與UE A分享共同的D2D技術並在界定的UE A近距內(例如,基於D2D技術所估算的D2D通訊範圍)。在一實施例中,在704和706的通訊係在PC2參考點上執行。
在708,P2P伺服器可提供P2P服務回應給使用者,(例如,經由UE A)。在各種實施例中,P2P服務回應可包括潛在對等使用者的名單(例如,透過P2P應用ID進行辨識)。在一實施例中,該名單可用使用者所提供之附加的搜尋過濾器進行過濾、組成或標示(好友名單、P2P連接方法、等)。
圖8解說用於P2P服務請求之實例傳訊圖,其中P2P應用伺服器和D2D伺服器並未配置用以進行通訊。
在802,UE A發送P2P服務請求到P2P應用伺服器(例如,以回應使用者存取UE A上P2P應用)。P2P服務請求可包括,例如,使用者的子集(例如,好友名單)的指示,使用者想要用該指示參與P2P服務。P2P服務請求可包括想要的P2P連接配置(例如,D2D、基本架構、等)。
在804,P2P伺服器可提供P2P服務回應到UE A。在各種實施例中,P2P服務回應可包括潛在對等使用者的名單(例如,透過P2P應用ID進行辨識)和,在某些實施例中,與每一D2D能力對等UE關聯的D2D伺服器。在一實施例中,該名單可用使用者所提供之附加的搜尋過濾器進行過濾、組成或標示(好友名單、P2P連接方法、等)。
在806,如果P2P伺服器所提供的名單中有D2D能力對等UE,UE可傳送近距請求到D2D伺服器。近距請求可包括每一D2D能力對等UE關聯的P2P應用ID和,在某些實施例中,與每一D2D能力對等UE關聯的D2D伺服器。
在808,為回應近距請求,D2D伺服器可送回D2D能力對等UE的子集,其用UE A分享共同的D2D技術且在界定的近距內。在收到D2D能力對等UE之後,使用者可選定D2D能力對等UE中的一或數者,用該者用以連接於D2D通訊配置中。
圖9解說用於涉及多個D2D伺服器的網路輔助D2D搜尋之實例過程。在902,UE可自D2D伺服器請求幫助用以在指定的時窗期間搜尋(且潛在地連接到)該一或數個對等UE。如果對等UE具有不同的D2D伺服器,與UE A關聯的D2D伺服器可自與對等UE關聯的D2D伺服器請求位置和D2D許可資訊。
在904,與UE A和一或數個對等UE關聯之 D2D伺服器可請求週期性位置報告用於來自GMLC(或SLP)之UE A和該一或數個對等UE。在一實施例中,如果對等UE係與不同的D2D伺服器關聯,位置請求可自該伺服器傳送到GMLC。D2D伺服器可自UE A和該一或數個對等UE的位置決定該等UE是否在D2D通訊的近距中。為回應UE在近距內的決定,D2D伺服器可警示UE A和該一或數個對等UE。類似於位置請求,如果對等UE係與不同的D2D伺服器關聯,近距警示可自對應的D2D伺服器傳送出。在一實施例中,如果UE已請求用D2D連接建立告示搜尋的網路輔助,D2D伺服器可提供輔助如以下所述。
圖10解說用於涉及單一D2D伺服器的網路輔助D2D搜尋之實例傳訊圖。在1002,UE A可傳送D2D搜尋請求到D2D伺服器。在某些實施例中,D2D搜尋請求可包括與一或數個對等UE關聯的P2P應用ID及在某些實施例中,與每一D2D能力對等UE關聯的D2D伺服器。例如,在D2D伺服器不可能和P2P伺服器對談之情況下,D2D伺服器可被給定與對等UE關聯的D2D伺服器名稱。替代的是,D2D伺服器可對穿過所有網路的每一D2D伺服器發送訊息,用以決定什麼D2D伺服器管理特定的對等UE。應注意到,UE可在同一訊息中請求幫助搜尋多個對等UE。D2D搜尋請求亦可包括在對一或數個對等UE的近距警示之後,UE想要參與D2D通訊之指示。
如果UE A不具有用以搜尋對等UE之許可, D2D伺服器可即時請求許可(在1004)或簡單地送回拒絕通知。搜尋許可請求可包括,例如,UE A的P2P應用ID。在1006,對等UE可回應以是否答應許可的指示以及如果有時限在許可上。
在1008,D2D伺服器傳送D2D搜尋回應到UE A,指示UE A是否具有許可用以搜尋該一或數個請求的對等UE的任一者。
在1010,D2D伺服器可自GMLC請求位置服務。位置服務請求可包括與UE A關聯的永久識別符(例如,IMSI)、與一或數個對等UE關聯的永久識別符、搜尋用時段、和/或類似物。
在1012,GMLC可提供位置服務回應,包括UE A的位置和該一或數個對等UE的每一者的位置。在一實施例中,GMLC可基於UE的位置改變之引發、臨界值、或任何時間,週期性地提供附加的位置服務回應到D2D伺服器。
在一實施例中,如果UE A僅請求當一或數個對等UE在D2D搜尋範圍內時之搜尋警示,在1014,D2D伺服器可傳送搜尋警示到UE A。搜尋警示可包括該一或數個對等UE的應用ID。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果UE A已請求網路輔助D2D連接建立,在1014和1016,D2D伺服器可傳送搜尋警示訊息到每一UE以便加入D2D通訊。在某些實施例中,搜尋警示訊息可包括(使用者辨識的)應用ID和 (連接建立的)永久或臨時的鏈接層ID用於將加入D2D通訊之其它UE的每一者。在一實施例中,臨時的鏈接層ID可由D2D伺服器指定。搜尋警示訊息亦可含有其它輔助資訊用於D2D連接建立過程,諸如時序、D2D腳色(例如,在WiFi直通中,一UE是群組所有者而其它UE是客戶)、等。
在某些實施例中,P2P應用可能不會與P2P應用伺服器關聯或進行通訊。然而,P2P應用可能仍能夠勝任網路輔助D2D通訊。
至於使用者想要能夠用網路輔助D2D,UE可用D2D伺服器註冊P2P應用ID和應用特定D2D偏好(例如,搜尋許可)。D2D伺服器可以知道UE的裝置識別符(例如,IMSI),且可以用使用者的P2P應用ID映射UE的裝置識別符。
使用者可請求透過傳送D2D搜尋請求到D2D伺服器,輔助搜尋(且潛在地建立D2D連接到)特定使用者,該D2D伺服器包括預期的使用者的P2P應用ID和D2D伺服器名稱(如果預期的使用者具有分開的D2D伺服器)。如果使用者/UE沒有關於預期的使用者的D2D能力和/或D2D伺服器名稱之資訊,D2D伺服器可基於P2P應用ID解析D2D伺服器名稱(例如,透過所有本地D2D伺服器查詢)。
如果期待的使用者可利用於與請求使用者的D2D通訊,D2D伺服器可輔助使用者於搜尋且潛在地直接 連接到期待的使用者;否則,D2D伺服器可回應以失敗通知。
在某些實施例中,GMLC可由圖9和10的過程中的SLP取代用於執行在使用者平面上的搜尋輔助。
圖11解說使用SUPL結構之裝置位置更新的一可能信號流程。這實例係用於網路起動的立即位置請求,用來自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架構(Secure User Plane Location Architecture)之代理模式,其由2012年4月17日認可的2.0版本開放式行動聯盟(Open Mobile Alliance)所界定(OMA-AD-SUPL-V2_0-20120417-A),其整個內容併入本文中作為參考。見OMA-AD-SUPL-V2_0-20120417-A,例如,在圖9。取決於所使用的SUPL位置更新的類型(週期性、引發為基礎的、或其組合),信號流程可能稍微變化在實施例之間。在某些例子中,信號流程以自SLP代理(諸如SLP代理204或UE)至SLP 120之位置請求開始。
信號流程解說SLP代理(亦稱為SUPL代理)、本地SLP(H-SLP)和UE之間的通訊。SLP代理可包括,例如,包括在D2D伺服器或其它裝置內的SLP代理。H-SLP可包括SLP在HPLMN內用於代管SLP代理的D2D伺服器。UE可包括配置用以連接到HPLMN之任何行動終端機。
在信號流程中,在1102,SLP代理發出行動位置協定(MLP)標準位置立即請求(SLIR)訊息到H- SLP。在1104,H-SLP透過傳送使用者平面位置協定(ULP)SUPL起動(INIT)訊息,用UE起動SUPL對話。該訊息含有所請求的定位方法和SUPL定位中心(SPC)位址。當UE收到ULP SUPL INIT時,它建立安全連接到H-SLP,在1106。在1108,UE建立安全連接到H-SLP且傳送ULP SUPL定位(POS)INIT訊息,以H-SLP起動定位對話。該訊息含有UE能力。H-SLP然後在1110,決定定位方法且交換數個連續的ULP SUPL POS訊息,含有所使用的定位協定(亦即,無線電資源位置服務(LCS)協定(RRLP)、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和/或電信工業協會801定位服務(TIA-801)),如所需用以決定UE的位置。當位置計算完成時,在1112,H-SLP傳送ULP SUPL END訊息到UE,通知SUPL對話已完成。UE然後釋出安全連接到H-SLP。在1114,H-SLP以行動位置平台(MLP)標準位置立即回答(SLIA)訊息,傳送位置估計回到SLP代理。
圖12解說實例行動裝置,諸如使用者設備(UE)、行動台(MS)、行動無線裝置、行動通訊裝置、平板電腦、手機、或其它類型的行動無線裝置。行動裝置可包括一或數個天線,配置用以與傳輸台進行通訊,諸如基地台(BS)、演進節點B(eNB)、基帶單元(BBU)、遠程無線電頭端(RRH)、遠程無線電設備(RRE)、中繼台(RS)、無線電設備(RE)、或其它類型的無線廣域網路(WWAN)存取點。行動裝置可配置 使用至少一無線通訊標準進行通訊,該標準包括3GPP LTE、WiMAX、高速數據封包存取(HSPA)、藍牙、和WiFi。行動裝置可使用每一無線通訊標準的分開天線或多個無線通訊標準的共用天線進行通訊。行動裝置可進行通訊於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和/或WWAN中。
圖12亦提供麥克風和一或數個揚聲器的解說,其可使用於自行動裝置的聲頻輸入和輸出。顯示螢幕可以是液晶顯示器(LCD)螢幕、或其它顯示螢幕,諸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顯示螢幕可以配置作為觸控螢幕。觸控螢幕可使用電容、電阻、或任何類型的觸控螢幕技術。應用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器可耦合到內部記憶體用以提供處理和顯示能力。非揮發性記憶體埠亦可使用以提供資料輸入/輸出選項到使用者。非揮發性記憶體埠亦可使用以延伸行動裝置的記憶體能力。鍵盤可與行動裝置整合或無線地連接到行動裝置用以提供附加的使用者輸入。虛擬鍵盤亦可使用觸控螢幕予以提供。
實例
以下的實例係關於進一步的實施例。
實例1係UE配置用以使用用於P2P應用的D2D通訊。UE包括配置用以發送且接收信號之收發器和處理單元。處理單元係配置用以致使UE用D2D伺服器註冊。處理單元係配置成自P2P應用伺服器接收一或數個 D2D能力對等UE的指示。處理單元係配置用以致使UE發送D2D搜尋請求到D2D伺服器用於一或數個D2D能力對等UE的選定UE之網路輔助。處理單元亦配置用以致使UE接收當所選定UE在搜尋用的界定範圍內時之警示。發送D2D搜尋請求和接收警示包含發送且接收在使用者平面上。
在實例2中,實例1的處理單元進一步配置用以致使UE發送近距請求到D2D伺服器且接收界定範圍內之一或數個D2D能力對等UE的指示。
在實例3中,實例1-2的任一者的處理單元進一步配置用以致使UE為回應用P2P應用伺服器註冊之使用者請求,發送P2P註冊請求。
在實例4中,實例1-3的任一者的P2P註冊請求包括使用者的應用層識別符、提議的P2P服務、內容或許可之指示、和D2D伺服器名稱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5中,用實例1-4的任一者中的D2D伺服器之註冊包括發送D2D註冊請求。
在實例6中,實例1-5的任一者的D2D註冊請求包括與UE關聯的使用者之一或數個應用層識別符、D2D許可、D2D能力、和裝置識別符等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7中,實例1-6的任一者的D2D搜尋請求包括與選定的UE關聯的使用者之應用層識別符、與選定的UE關聯的D2D伺服器之識別符、和搜尋用時窗等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8中,實例1-7的任一者的處理單元係進一步配置用以致使UE接收來自D2D伺服器的搜尋許可請求。搜尋許可請求包括請求與UE的D2D連接之對等UE的應用層識別符。處理單元係進一步配置用以,且為回應搜尋許可請求,提供搜尋許可回應。
實例9係用於輔助P2P應用的D2D通訊配置中的裝置搜尋之D2D伺服器。D2D伺服器包括處理單元和與該處理單元耦合的記憶體。記憶體儲存指令,其在透過處理單元執行時,致使D2D伺服器註冊複數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以回應來自該複數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的每一者之註冊請求。該等指令進一步致使D2D伺服器在資料通道上,接收來自第一行動終端機之D2D搜尋請求,用於網路輔助搜尋第二行動終端機。該等指令進一步致使D2D伺服器發送位置服務請求到3GPP SLP。該等指令進一步致使D2D伺服器接收來自SLP的位置服務回應。該等指令進一步致使D2D伺服器在資料通道上,發送當第二行動終端機在搜尋用界定範圍內時之警示到第一行動終端機。
在實例10中,來自實例9的該複數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的每一者之註冊請求包括應用層識別符、D2D許可、D2D能力、和裝置識別符等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11中,實例9-10的任一者的指令進一步致使D2D伺服器提供配置用於與第一行動終端機近距中之D2D通訊以回應近距請求。
在實例12中,實例9-11的任一者的近距請求係接收自第一行動終端機。
在實例13中,實例9-12的任一者的近距請求係接收自P2P應用伺服器,第一行動終端機已自該P2P應用伺服器請求P2P服務。
在實例14中,實例9-13的任一者的指令進一步致使D2D伺服器發送搜尋許可請求到第二行動終端機以回應接收到D2D搜尋請求。
在實例15中,實例9-14的任一者的位置服務請求包括第一行動終端機的裝置識別符。
在實例16中,實例9-15的任一者的指令進一步致使D2D伺服器當第一行動終端機在搜尋用界定範圍內時,發送警示到第二行動終端機。
在實例17中,發送實例16的警示到第二行動終端機包括發送警示到對應於D2D伺服器的第二行動終端機。
在實例18中,實例9-17的任一者中發送位置服務請求包括發送包含一或數個警示條件之位置服務請求。
在實例19中,實例9-18的任一者的指令進一步包括決定用於引發位置報告之邊界區域,其中該一或數個警示條件包含邊界區域的界定作為用於報告行動終端機位置之標準。
實例20係具有指令儲存於其中之非暫時性電 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在處理器執行時,致使該處理器執行用於P2P應用的D2D通訊配置中對等使用者設備(UE)的網路輔助搜尋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控制通道上進行通訊用以配置第一UE的無線通訊。該方法包括在第一UE,執行輔助的D2D搜尋在共用通道上。該方法包括透過第一UE發送P2P服務請求到第一伺服器。該方法包括接收來自第一伺服器之至少一D2D能力對等UE的P2P應用識別符。該方法包括發送請求到第二伺服器用於搜尋該至少一D2D能力對等UE的選定UE之網路輔助。該方法亦包括接收當選定的UE在搜尋用界定範圍內時來自第二伺服器之警示。
在實例21中,實例20的第一伺服器包括P2P應用伺服器,以及第二伺服器包含D2D伺服器。
在實例22中,實例20-21的任一者的第一伺服器和第二伺服器係寄存在單一實體伺服器上。
在實例23中,實例20-22的任一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用第一伺服器註冊第一UE的一或數個應用層識別符、第一UE所提供的P2P服務、內容或許可的指示、和與第一UE關聯的D2D伺服器的指示。
實例24係用於P2P應用的D2D通訊之方法。該方法包括用D2D伺服器之註冊。該方法包括接收來自P2P應用伺服器之一或數個D2D能力對等UE的指示。該方法包括發送D2D搜尋請求到D2D伺服器用於搜尋該一或數個D2D能力對等UE的選定UE之網路輔助。 該方法包括接收當選定的UE在搜尋用界定範圍內時之警示。發送D2D搜尋請求和接收警示包括發送和接收在使用者平面上。
在實例25中,實例24的方法包括發送近距請求到D2D伺服器以及接收界定範圍內一或數個D2D能力對等UE的指示。
在實例26中,實例24-25的任一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為回應用P2P應用伺服器註冊之使用者請求,發送P2P註冊請求。
在實例27中,實例24-26的任一者的P2P註冊請求包括使用者的應用層識別符、提議的P2P服務、內容或許可之指示、和D2D伺服器名稱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28中,實例24-27的任一者中用D2D伺服器之註冊包括發送D2D註冊請求。
在實例29中,實例24-28的任一者的D2D註冊請求包括與UE關聯之使用者的一或數個應用層識別符、D2D許可、D2D能力、和裝置識別符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30中,實例24-29的任一者的D2D搜尋請求包括與選定的UE關聯之使用者的應用層識別符、與選定的UE關聯的D2D伺服器之識別符、和搜尋用時窗等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31中,實例24-30的任一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接收來自D2D伺服器之搜尋許可請求。搜尋許可請求包括用於請求與UE的D2D連接之對等UE的應用 層識別符。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且為回應搜尋許可請求,提供搜尋許可回應。
實例32係用於輔助P2P應用的D2D通訊配置中的裝置搜尋之方法。該方法包括註冊複數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以回應來自該複數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的每一者之註冊請求。該方法包括在資料通道上,接收來自第一行動終端機之D2D搜尋請求,用於網路輔助搜尋第二行動終端機。該方法包括發送位置服務請求到3GPP SLP。該方法包括接收來自SLP的位置服務回應。該方法包括在資料通道上,發送當第二行動終端機在搜尋用界定範圍內時之警示到第一行動終端機。
在實例33中,來自該複數D2D能力對等行動終端機的每一者之註冊請求包括應用層識別符、D2D許可、D2D能力、和裝置識別符等的至少一者。
在實例34中,實例32-33的任一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提供配置用於與第一行動終端機近距中之D2D通訊以回應近距請求。
在實例35中,實例32-34的任一者的近距請求包括接收自第一行動終端機。
在實例36中,實例32-35的任一者的近距請求係接收自P2P應用伺服器,第一行動終端機已自該P2P應用伺服器請求P2P服務。
在實例37中,實例32-36的任一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發送搜尋許可請求到第二行動終端機以回應接收 到D2D搜尋請求。
在實例38中,實例32-37的任一者的位置服務請求包括第一行動終端機的裝置識別符。
在實例39中,實例32-38的任一者的方法包括當第一行動終端機在搜尋用界定範圍內時,發送警示到第二行動終端機。
在實例40中,發送實例39的該警示到第二行動終端機包括發送該警示到對應於D2D伺服器的第二行動終端機。
在實例41中,實例32-40的任一者中之發送位置服務請求包括發送包含一或數個警示條件之位置服務請求。
在實例42中,實例32-42的任一者進一步包括包括決定用於引發位置報告之邊界區域,其中該一或數個警示條件包含邊界區域的界定作為用於報告行動終端機位置之標準。
實例43係用於P2P應用的D2D通訊配置中對等使用者設備(UE)的網路輔助搜尋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控制通道上進行通訊用以配置第一UE的無線通訊。該方法包括在第一UE,執行輔助的D2D搜尋在共用通道上。該方法包括透過第一UE發送P2P服務請求到第一伺服器。該方法包括接收來自第一伺服器之至少一D2D能力對等UE的P2P應用識別符。該方法包括發送請求到第二伺服器用於搜尋該至少一D2D能力對等UE的選定 UE之網路輔助。該方法亦包括接收當選定的UE在搜尋用界定範圍內時來自第二伺服器之警示。
在實例44中,實例43的第一伺服器包括P2P應用伺服器,以及第二伺服器包含D2D伺服器。
在實例45中,實例43-44的任一者的第一伺服器和第二伺服器係寄存在單一實體伺服器上。
在實例46中,實例43-45的任一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用第一伺服器註冊第一UE的一或數個應用層識別符、第一UE所提供的P2P服務、內容或許可的指示、和與第一UE關聯的D2D伺服器的指示。
各種技術或其某些態樣或部分採取以實體媒體實施之程式碼的形式(亦即,指令),諸如軟式磁片、CD-ROM、硬碟機、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或任何其它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當程式碼載入且由諸如電腦的機器執行時,該機器變成用於實作各種機器之設備。在程式碼執行在可程式電腦上的例子中,計算裝置可包括處理器、可由該處理器讀取的儲存媒體(包括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和/或儲存元件)、至少一輸入裝置、和至少一輸出裝置。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和/或儲存元件可以是RAM、EPROM、快閃驅動器、光學驅動器、磁性硬碟、或其它用於儲存電子資料的媒體。基地台和行動台亦可包括收發器模組、計數器模組、處理模組、和/或時鐘模組或定時器模組。可執行或利用文中所述的各種技術之一或數個程式可使用應用程式介面(API)、可重新使用 控制、和類似物。這種程式可以高階程序或目標導向程式化語言進行實作以便與電腦系統進行通訊。然而,程式可以組合或機器語言進行實作,若需要的話。在任何例子中,語言可以是編輯或解譯的語言,且與硬體實作結合。
以上所引用的技術可透過由軟體和/或韌體所程式化或配置的可程式電路系統進行實作,或者它們可以是全部由特殊目的硬體電路系統或以這種形式的組合進行實作。這種特殊目的電路系統(如果有)可以用例如,一或數個應用特定積體電路(ASIC)、可程式邏輯裝置(PLD)、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等。
用於實施文中所引用技術之軟體或韌體可以儲存在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且可由一或數個一般目的或特殊目的可程式微處理器。如文中所使用的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包括可儲存具可由機器(機器可以是,例如,電腦、網路裝置、手機、PDA、製造工具、具有一或數個處理器的任何裝置、等)存取的形式之資訊之任何機構。例如,機器可存取媒體包括可記錄/非可記錄媒體(例如,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磁碟儲存媒體;光學存取媒體;快閃記憶體裝置;等)、等。
如文中所使用的術語“邏輯”可包括,例如,特殊目的固線式電路系統、與可程式電路系統一起配合的軟體和/或韌體、或其組合。
雖然本揭露包括對於特定實例實施例之參照,將認知到,申請專利範圍不限於上述的實施例,但可 以附加請求項的精神和範圍內之修改和變化進行實作。因此,說明書和圖式將以解說性意義而不是限制性意義予以考慮。
100‧‧‧網路
102a‧‧‧基地台
102b‧‧‧基地台
104‧‧‧行動終端機
106‧‧‧專屬通道
108a‧‧‧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108b‧‧‧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110‧‧‧核心網路
112‧‧‧D2D伺服器
114‧‧‧P2P應用伺服器
116‧‧‧網關行動位置中心(GMLC)
118‧‧‧網路
120‧‧‧SLP

Claims (17)

  1. 一種用於使用者設備(UE)的裝置,包含:記憶體,用以儲存應用識別符及對應於該UE的識別符;一或多個處理器,用以進行以下操作:格式化用於向點對點應用伺服器註冊一應用的應用註冊請求;準備用於傳送到行動通訊網路的近距請求,用於搜尋對等UE的網路輔助,其中,該近距請求包含對應於該應用的應用識別符以及對應於該對等UE的識別符,其中,該UE及該對等UE針對在不同的本地公共陸地行動網路(HPLMN)中的近距服務向不同的伺服器註冊;向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SUPL)位置平台(SLP)報告該UE的位置;以及處理當該對等UE在界定的搜尋用範圍內時來自該行動通訊網路的近距警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單元進一步用以準備用於傳送到第一行動通訊網路的註冊請求,以針對近距服務註冊該UE。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裝置,其中,該註冊請求包含用於該UE之直接搜尋及通訊用的臨時鏈接層識別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應用註 冊請求包含該應用識別符及對應於該UE的該識別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近距請求進一步包含以下的一或多者:對應於該對等UE的識別符;用於該近距請求的時窗;以及搜尋範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近距警示包含用於輔助該對等UE之搜尋的輔助資訊,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配置用以致使該UE基於該輔助資訊搜尋該對等UE,其中,該輔助資訊包含以下的一或多者:用於該對等UE的永久鏈接層識別符;用於該對等UE的臨時鏈接層識別符;以及用於直接通訊的指定點對點群組所有者。
  7. 一種用於使者設備(UE)的方法,包含:準備應用註冊請求;使用該應用註冊請求向點對點應用伺服器註冊一應用;準備用於傳送到行動通訊網路的近距請求,用於搜尋對等UE的網路輔助,其中,該近距請求包含對應於該應用的應用識別符以及對應於該對等UE的識別符,其中,該UE及該對等UE針對在不同的本地公共陸地行動網路(HPLMN)中的近距服務向不同的伺服器註冊;向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SUPL)位置平台(SLP)報 告該UE的位置;以及處理當該對等UE在界定的搜尋用範圍內時來自該行動通訊網路的近距警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方法,進一步包含準備用於傳送到第一行動通訊網路的註冊請求,以針對近距服務註冊該UE。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方法,其中,該註冊請求包含用於該UE之直接搜尋及通訊用的臨時鏈接層識別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方法,其中,該應用註冊請求包含該應用識別符及對應於該UE的該識別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方法,其中,該近距請求進一步包含以下的一或多者:對應於該對等UE的識別符;用於該近距請求的時窗;以及搜尋範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方法,其中,該近距警示包含用於輔助該對等UE之搜尋的輔助資訊,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基於該輔助資訊搜尋該對等UE,其中,該輔助資訊包含以下的一或多者:用於該對等UE的永久鏈接層識別符;用於該對等UE的臨時鏈接層識別符;以及用於直接通訊的指定點對點群組所有者。
  13. 一種用於核心網路中節點的裝置,包含: 記憶體,用以儲存來自多個使用者設備(UE)的位置資訊;以及一或多個處理器,用以進行以下操作:處理來自第一使用者設備(UE)的裝置對裝置搜尋請求,用於搜尋第二UE之網路輔助;傳送位置服務請求到安全使用者平面位置(SUPL)位置平台(SLP);請求來自對應於該第二UE之伺服器之用於該第二UE的位置更新,其中,該第一UE位於第一本地公共陸地行動網路(HPLMN)中且該第二UE及對應於該第二UE的該伺服器位於第二HPLMN中;接收來自該SLP的位置服務回應;以及針對該第一UE產生當該第二UE在界定的搜尋用範圍內時的警示。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處理來自對應應於該第二UE之該伺服器的該第二UE的位置的指示。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處理註冊請求,其中,對應於該第一UE的註冊請求包含對應於該第一UE的永久鏈接層裝置識別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裝置,其中,該警示包含用於輔助該第二UE之搜尋的輔助資訊,其中,該輔助資訊包含以下的一或多者: 對應於該第二UE的永久鏈接層識別符;對應於該第二UE的臨時鏈接層識別符;以及指定點對點群組所有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裝置,其中,該裝置對裝置搜尋請求包含至少以下的一者:用於與該第二UE關聯之使用者的永久鏈接層識別符;以及搜尋用時窗。
TW106105943A 2013-06-28 2014-06-27 用於點對點應用之網路輔助裝置對裝置搜尋 TWI6548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41230P 2013-06-28 2013-06-28
US61/841,230 2013-06-28
US201461986492P 2014-04-30 2014-04-30
US61/986,492 2014-04-30
PCT/US2014/044235 WO2014210250A1 (en) 2013-06-28 2014-06-26 Network 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for peer-to-peer applications
??PCT/US14/44235 2014-06-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4814A true TW201724814A (zh) 2017-07-01
TWI654859B TWI654859B (zh) 2019-03-21

Family

ID=521426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2288A TWI583155B (zh) 2013-06-28 2014-06-27 用於點對點應用之網路輔助裝置對裝置搜尋
TW106105943A TWI654859B (zh) 2013-06-28 2014-06-27 用於點對點應用之網路輔助裝置對裝置搜尋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2288A TWI583155B (zh) 2013-06-28 2014-06-27 用於點對點應用之網路輔助裝置對裝置搜尋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4326B2 (zh)
EP (1) EP3014934B1 (zh)
CN (1) CN105284166B (zh)
HK (1) HK1220069A1 (zh)
TW (2) TWI583155B (zh)
WO (1) WO20142102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4916B1 (ko) 2012-11-01 2016-06-29 인텔 코포레이션 피어 투 피어 애플리케이션들을 위한 네트워크 보조 디바이스 투 디바이스 발견
EP3014934B1 (en) 2013-06-28 2020-08-05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for peer-to-peer applications
US10003659B2 (en) * 2014-10-31 2018-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group communications leveraging LTE-D discovery for application layer contextual communication
US10306450B2 (en) * 2015-01-09 2019-05-28 Acer Incorporated Proximity request validat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identity request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US9781753B2 (en) * 2015-01-09 2017-10-03 Acer Incorporated Proximity map request method, server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proximity request validating method, and server and network entity using the same
US9743440B2 (en) * 2015-05-15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selec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JP6696504B2 (ja) * 2015-06-02 2020-05-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方法
CN109691149B (zh) * 2016-10-19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设备到设备间发现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194272B2 (en) * 2017-05-02 2019-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 discovery in transactional mobile applications
GB2573010B (en) * 2018-04-20 2021-06-16 Motor Record Ltd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916244A (zh) * 2019-03-01 2023-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服务的控制方法和通信单元
GB2586452A (en) * 2019-08-12 2021-02-24 Maurice Deegan Niall A method of delivering digital cont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40037A0 (fi) * 2004-01-13 2004-01-13 Nokia Corp Paikkainformaation tuottaminen
US7613155B2 (en) 2005-04-30 2009-11-03 Lg Electronics Inc. Termin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by interworking between WLA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0446625C (zh) 2006-03-20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的触发定位方法及装置
US8000701B2 (en) * 2006-05-16 2011-08-16 Andrew, Llc Correlation mechanism to communicate in a dual-plane architecture
CA2620617A1 (en) * 2006-10-20 2008-04-20 T-Mobile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ip-based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client location data
US8422397B2 (en) * 2007-12-28 2013-04-16 Prodea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pid session routing
KR101423337B1 (ko) 2008-02-22 2014-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허가된 주파수 대역을 이용하여 애드 훅 네트워크와 인프라네트워크를 연계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무선단말과 통신 방법
US9320067B2 (en) 2008-11-24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8285829B2 (en) * 2008-12-22 2012-10-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eer selection in a network
WO2011038760A1 (en) * 2009-09-30 2011-04-07 Telecom Italia S.P.A.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tifying proximit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users
WO2011112683A1 (en) 2010-03-09 2011-09-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US8812657B2 (en) 2010-04-1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WO2011147462A1 (en) 2010-05-28 2011-12-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0250678B2 (en) 2010-07-07 2019-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modes for peer discovery
US8798532B2 (en) * 2010-09-23 2014-08-05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s based up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US8364172B2 (en) 2010-12-15 2013-01-29 Google Inc. Peer-to-peer location service
KR101879593B1 (ko) 2010-12-27 2018-07-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간 직접 통신 및 단말 릴레잉 방법
WO2012141762A1 (en) 2011-02-25 2012-10-18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ip) location
US9503833B2 (en) 2011-03-23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provisioning of mobile entities for peer-to-peer service
US9288773B2 (en) 2011-04-22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from peer discovery in WWAN
TWI602412B (zh) 2011-06-10 2017-10-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執行鄰居發現的方法及裝置
KR20130064217A (ko) 2011-12-08 2013-06-18 (주)바소콤 장치 대 장치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제어모듈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40335791A1 (en) 2011-12-13 2014-11-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a proximity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79575A (zh) 2011-12-23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近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系统、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US9258692B2 (en) 2012-03-30 2016-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assisted peer discovery
JP2015521406A (ja) 2012-04-27 2015-07-27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サービス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個人化および/または調整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8347713B (zh) 2012-04-27 2021-12-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Wtru及由wtru执行的方法
EP2842355A2 (en) * 2012-04-27 2015-03-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optimizing proximity data path setup
US9485794B2 (en) * 2012-05-23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to support IMS based services
US9179485B2 (en) 2012-07-17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user equipment electronic identifiers with users
US8855134B2 (en) * 2012-07-25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US10791451B2 (en) * 2012-07-27 2020-09-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ximity service discovery using a 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US20140066018A1 (en) 2012-09-06 2014-03-06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Location Based Privacy for Proximity Services
US8917708B2 (en) * 2012-09-28 2014-12-23 Intel Corporation Discovery and operation of hybrid wireless wide area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9226211B2 (en) * 2013-01-17 2015-12-29 Intel IP Corporation Centralized partitioning of user devices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US9094050B2 (en) * 2013-01-25 2015-07-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4105050B (zh) * 2013-04-01 2017-11-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邻近通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EP2878157B1 (en) * 2013-04-24 2020-01-01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use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409258B (zh) * 2013-05-05 2019-05-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邻近服务发现以提供邻近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85208B (zh) * 2013-05-20 2017-06-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接近业务授权方法及装置、系统
EP3014934B1 (en) 2013-06-28 2020-08-05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for peer-to-peer applications
CN104980910A (zh) * 2014-04-03 2015-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2d发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6024773A1 (ko) * 2014-08-10 2016-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416321B (zh) * 2014-11-07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20069A1 (zh) 2017-04-21
WO2014210250A1 (en) 2014-12-31
EP3014934B1 (en) 2020-08-05
TWI654859B (zh) 2019-03-21
CN105284166B (zh) 2021-03-23
CN105284166A (zh) 2016-01-27
US20160050703A1 (en) 2016-02-18
EP3014934A4 (en) 2017-03-08
EP3014934A1 (en) 2016-05-04
TW201515411A (zh) 2015-04-16
US10904326B2 (en) 2021-01-26
TWI583155B (zh) 2017-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4859B (zh) 用於點對點應用之網路輔助裝置對裝置搜尋
US11736927B2 (en) Network 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for peer-to-peer applications
US10425846B2 (en) Network assistance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JP6204554B2 (ja) セッションイニシエーションプロトコルを使用するセルラーネットワーク支援の接近サービス登録手順及び接近要求/警報のためのイベントフレームワーク
US20210400489A1 (en) 3gpp private lans
US20230026316A1 (en) Paging remote ue using a relay
EP3488582B1 (en) Exchanging network server registration credentials over a d2d network
US9532302B2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having proximity service discovery and device self-organization
US20210377848A1 (en) Choosing core network ty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