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4142A - 按鍵與鍵盤裝置 - Google Patents

按鍵與鍵盤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4142A
TW201724142A TW104144628A TW104144628A TW201724142A TW 201724142 A TW201724142 A TW 201724142A TW 104144628 A TW104144628 A TW 104144628A TW 104144628 A TW104144628 A TW 104144628A TW 201724142 A TW201724142 A TW 2017241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base
engaging portion
portions
key ca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4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5798B (zh
Inventor
任大志
Original Assignee
酷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酷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酷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44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579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5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579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24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4142A/zh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按鍵包括一底座、多個限動件、一鍵帽以及一連動件。底座具有二定位孔分別位於底座的兩側。該些限動件分別具有一卡設部,該些卡設部分別與該些定位孔對應設置。鍵帽與底座相對而設,鍵帽分別與該些限動件連接。連動件設置於底座,連動件的兩端分別連接該些卡設部。其中,當鍵帽往底座方向移動時,該些卡設部帶動連動件轉動且分別插入該些定位孔內。本發明亦揭露一種具有該按鍵的鍵盤裝置。

Description

按鍵與鍵盤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按鍵與鍵盤裝置,特別關於一種可改善按壓時的鬆動、搖晃等問題的按鍵與鍵盤裝置。
由於電子科技產業的發達與便利,許多電子產品均使用鍵盤來供使用者進行輸入與操作,例如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或是其它的按鍵式輸入裝置等。
一般來說,鍵盤上的按鍵大部分為方形鍵帽(cap)的按鍵,少部分的按鍵,例如空白鍵(Space)、輸入鍵(Enter)、移位鍵(Shift)等,其長度大於其寬度,該類按鍵稱之為倍數鍵。不過,由於倍數鍵的鍵帽長度大於其寬度,因此,當被按壓時,這類按鍵常會有鬆動、搖晃而不夠緊密的感覺。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可改善按壓時按鍵鬆動、搖晃等問題的按鍵與鍵盤裝置。
本發明提出之一種按鍵,包括一底座、多個限動件、一鍵帽以及一連動件。底座具有二定位孔分別位於底座的兩側。該些限動件分別具有一卡設部,該些卡設部分別與該些定位孔對應設置。鍵帽與底座相對而設,鍵帽分別與該些限動件連接。連動件設置於底座,連動件的兩端分別連接該些卡設部。其中,當鍵帽往底座方向移動時,該些卡設部帶動連動件轉動且分別插入該些定位孔內。
在一實施例中,限動件更具有與卡設部連接之一第一嵌接部,鍵帽具有多個第一凸出部,該些第一凸出部分別具有一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與第一嵌接部對應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限動件更具有一延伸部,卡設部與第一嵌接部分別連接於延伸部的兩端。
在一實施例中,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與鍵帽之長邊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一實施例中,鍵帽的長度與延伸部的長度對應。
在一實施例中,按鍵更包括一承載件及一致動件。承載件固設於底座。致動件可滑動地設置於承載件,致動件具有一第二嵌接部,鍵帽更具有一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具有一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與第二嵌接部對應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凸出部位於第二嵌接部內,且第二凸出部頂抵鍵帽。
在一實施例中,當鍵帽往底座方向移動時,第二凸出部帶動致動件移動而插入承載件。
在一實施例中,連動件的兩端分別具有一嵌入段,嵌入段嵌入卡設部。
在一實施例中,連動件更具有二轉折段、二延伸段及一彎折段,彎折段分別連接該些延伸段,轉折段分別連接嵌入段與延伸段。
在一實施例中,底座更具有突出的二限制部,該些延伸段分別卡合於該些限制部。
在一實施例中,當鍵帽往底座方向移動時,該些限動件帶動連動件轉動而使彎折段頂抵承載件。
在一實施例中,卡設部具有一對固定臂,該對固定臂大致上彼此平行,並具有彈性,且該對固定臂的距離小於嵌入段的徑向距離。
本發明更提出之一種鍵盤裝置,包括複數個如上述實施例中的任一個所述的按鍵。
承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按鍵與鍵盤裝置中,藉由限動件之卡設部與底座之定位孔對應設置,使得當鍵帽往底座方向按壓而移動時,限動件可限制鍵帽的移動,同時,限動件的卡設部將分別插入底座的定位孔內而限制限動件的移動,進而限制鍵帽的移動,因此,與習知相較,本發 明之按鍵與鍵盤裝置可改善鍵帽被按壓時的鬆動、搖晃而不夠緊密等問題。
1、1a‧‧‧按鍵
11‧‧‧底座
111‧‧‧定位孔
112‧‧‧限制部
12、12a‧‧‧限動件
121‧‧‧卡設部
1211、1212‧‧‧固定臂
122‧‧‧第一嵌接部
123‧‧‧延伸部
13、13a‧‧‧鍵帽
131‧‧‧第一凸出部
132‧‧‧第一凹槽
133‧‧‧第二凸出部
134‧‧‧第二凹槽
14‧‧‧連動件
141‧‧‧嵌入段
142‧‧‧轉折段
143‧‧‧延伸段
144‧‧‧彎折段
15‧‧‧承載件
151‧‧‧卡合部
16‧‧‧致動件
161‧‧‧第二嵌接部
2‧‧‧鍵盤裝置
21‧‧‧殼體
22‧‧‧按鍵
圖1A及1B分別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按鍵的分解示意圖及組合示意圖。
圖2A及圖2B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態樣之按鍵按壓前後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鍵盤裝置的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按鍵及應用該按鍵的鍵盤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本發明所有實施態樣的圖示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實尺寸與比例。此外,以下實施例的內容中所稱的方位「上」及「下」只是用來表示相對的位置關係。再者,一個元件形成在另一個元件「上」、「之上」、「下」或「之下」可包括實施例中的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直接接觸,或也可包括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之間還有其他額外元件使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無直接接觸。
請參照圖1A及圖1B所示,圖1A及1B分別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按鍵1的分解示意圖及組合示意圖。
為了清楚說明按鍵1的結構,圖1B所顯示的圖示中,限動件12與鍵帽13的部分是呈現剖視的情況。另外,本實施例之按鍵1可應用於薄膜式、機械式或半機械式的按鍵結構,並不限定。此外,按鍵1例如為倍數鍵(鍵帽的長度大於其寬度),並可為鍵盤的倍數鍵,例如但不限於為輸入鍵(Enter)、移位鍵(Shift)、後退鍵(Backspace)或空白鍵(Space),或其他按鍵。
如圖1A及圖1B所示,按鍵1包括一底座11、多個限動件12、一鍵帽13以及一連動件14。
底座11具有二定位孔111,該些定位孔111分別位於底座11的兩側。另外,底座11更具有突出於表面的二限制部112,且各限制部112具有一缺口。
於此,限動件12的數量為2。其中,該些限動件12分別具有一卡設部121,該些卡設部121分別與該些定位孔111對應設置。於此,「對應設置」是表示,限動件12的尺寸小於或等於定位孔111,使得限動件12往下移動時可插入定位孔111內而被定位,藉此限制限動件12的移動行程。另外,本實施例之限動件12更具有與卡設部121連接之一第一嵌接部122。於此,第一嵌接部122位於卡設部121上而與卡設部121直接連接。
鍵帽13與底座11相對而設,且鍵帽13分別與該些限動件12連接。如圖1B所示,本實施例之鍵帽13頂抵限動件12,並具有二個第一凸出部131,該些第一凸出部131分別具有一第一凹槽132,且第一凹槽132與第一嵌接部122對應設置。其中,第一嵌接部122的截面例如但不限於為十字狀,且第一凹槽132的形狀與第一嵌接部122對應,其截面亦呈十字狀,使得第一嵌接部122可嵌入第一凹槽132內。藉由兩第一嵌接部122與兩第一凹槽132對應設置,可限制鍵帽13的移動,使鍵帽13移動時與限動件12保持緊密連接而不鬆動。
連動件14設置於底座11,且連動件14的兩端分別連接該些卡設部121。於此,連動件14例如為一金屬桿或合金桿,且連動件14的兩端分別嵌入(或穿入)該些卡設部121內而與卡設部121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連動件14的兩端分別具有一嵌入段141,且連動件14是透過嵌入段141嵌入於卡設部121內,以連接限動件12。
另外,連動件14更具有二轉折段142、二延伸段143及一彎折段144,彎折段144分別連接該些延伸段143,即該些延伸段143分別連接彎折段144的兩端,而轉折段142的兩端分別連接嵌入段141與延伸段143,使得連動件14的形狀類似為U字形。另外,連動件14藉由該些延伸段143分別嵌入該些限制部112,來限制連動件14的運動方式。本實施例之該些限制部112可限制連動件14往一方向(往下的方向)轉動。因此,當鍵帽13往底座11方向按壓而移動時,鍵帽13的第一凸出部131可帶動限動件12的第一嵌接部122與卡設部121往下移動,同時連動連動件14,並使該些卡設部121分別插入該些定位孔111內。
在本實施例中,限動件14的卡設部121係具有一對固定臂1211、1212,並且該對固定臂1211、1212大致上彼此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對固定臂1211、1212的距離可以(但並不以此為限)較嵌入段141的徑向距離(在本實施例係嵌入段141的直徑)小。另外,卡設部121較佳是具有彈性,因此當嵌入段141嵌入卡設部121時,該對固定臂1211、1212會向外彎折以便嵌入段141能順利的嵌入卡設部121內。由於兩固定臂1211、1212的距離較嵌入段141的徑向距離小,因此固定臂1211、1212會緊夾嵌入段141,使得嵌入段141在卡設部121內不會搖晃,而維持了鍵帽13在按下時的平衡。
另外,本實施例之按鍵1更包括一承載件15及一致動件16。承載件15固設於底座11,並位於兩定位孔111之間。於此,如圖1A所示,承載座15具有至少一卡合部151,而承載座15是藉由卡合部151卡合底座11而固設於底座11上。另外,致動件16頂抵鍵帽13,並可滑動地設置於承載件15上。其中,致動件16具有一第二嵌接部161,且鍵帽13更具有一第二凸出部133,第二凸出部133具有一第二凹槽134,且第二凹槽134與第二嵌接部161對應設置。於此,第二凸出部133位於鍵帽13的中間位置,並插入致動件16內,使得第二嵌接部161嵌設於第二凹槽134。本實施例之第二嵌接部161的截面亦為十字狀,且第二凹槽134的形狀亦與第二嵌接部161對應,第二凹槽134的截面亦呈十字狀。因此,藉由第二嵌接部161與第二凹槽134對應設置,亦可限制鍵帽13往下的移動方式,使鍵帽13與致動件16保持緊密連接而不鬆動。另外,致動件16與承載件15可相對地移動,同時,當鍵帽13往底座11方向被按壓而移動時,第二凸出部133可帶動致動件16往下移動而插入承載件15內,使得位於承載件15內部的接點(未顯示)可導通。
因此,當按鍵1之鍵帽13往下被按壓時,鍵帽13將帶動該些限動件12,進而連動連動件14的嵌入段141往下移動,此時,該些卡設部121亦分別插入該些定位孔111內。另外,由於連動件14的嵌入段141往下移動,故連動件14將被兩限制部112限制而只能轉動,使得彎折段144翻轉而最後頂抵於承載件15。藉由彎折段144與承載件15可限制連動件 14的轉動範圍。換言之,當鍵帽13往底座11方向移動時,嵌入段141往下而使連動件14以限制部112為支點而翻轉,直到彎折段144頂到承載件15為止(限制鍵帽13往下移動的深度)。當使用者放手時,透過設置於承載件15內彈性件(未顯示)可使鍵帽13往遠離底座11的方向移動而回復到鍵帽13的原來位置。
承上,在本實施例中,藉由該些限動件12之該些卡設部121分別與底座11之該些定位孔111對應設置,使得當鍵帽13往底座11方向按壓而移動時,該些限動件12可限制鍵帽13的移動,同時,該些限動件12的該些卡設部121將分別插入該些定位孔111內而限制限動件12與鍵帽13的移動,因此,與習知相較,按鍵1可改善被按壓時鍵帽13的鬆動、搖晃而不夠緊密等問題。
另外,請參照圖2A及圖2B所示,其分別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態樣之按鍵1a按壓前後的示意圖。
圖2A的按鍵1a與按鍵1主要的不同在於,按鍵1a的鍵帽13a的寬度較按鍵1的鍵帽13的寬度寬,因此,按鍵1a例如但不限於為空白鍵(Space)。因應鍵帽13a的寬度,本實施例之按鍵1a的限動件12a更具有水平延伸之一延伸部123(或稱為阻力臂),而且卡設部121與第一嵌接部122分別連接於延伸部123的兩端。其中,延伸部123的延伸方向與鍵帽13之長邊的延伸方向相同,都是往水平方向延伸。另外,鍵帽13的長度與延伸部123的長度對應。換言之,因應不同倍數鍵的長度,可設計不同長度的延伸部123,因此,設計者可依據鍵帽13a的長度設計對應長度的延伸部123(鍵帽13的長度越長,延伸部123也越長)。另外,因應延伸部123的設置,本實施例之連動件14的延伸段143亦較長。此外,本實施例鍵帽13a的第一凸出部131是頂抵於延伸部123。藉由延伸部123的設計,可使使用者按壓按鍵1a時,按壓的回饋手感較佳。
此外,按鍵1a的其他技術特徵可參照按鍵1的相同元件,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3所示,其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鍵盤裝置2的示意圖。於此,鍵盤裝置2例如但不限於為個人電腦的鍵盤。
鍵盤裝置2包含一殼體21與複數按鍵22,該些按鍵22設置於殼體21並突出於殼體21。其中,該些按鍵22的至少其中之一可為倍數鍵,例如但不限於為輸入鍵(Enter)、移位鍵(Shift)或後退鍵(Backspace),或空白鍵(Space),或其他按鍵,並不限定。於此,按鍵22具有上述按鍵1、1a或其變化態樣的所有技術內容,具體技術已於上述中詳述,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按鍵與鍵盤裝置中,藉由限動件之卡設部與底座之定位孔對應設置,使得當鍵帽往底座方向按壓而移動時,限動件可限制鍵帽的移動,同時,限動件的卡設部將分別插入底座的定位孔內而限制限動件的移動,進而限制鍵帽的移動,因此,與習知相較,本發明之按鍵與鍵盤裝置可改善鍵帽被按壓時的鬆動、搖晃而不夠緊密等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按鍵
11‧‧‧底座
111‧‧‧定位孔
112‧‧‧限制部
12‧‧‧限動件
121‧‧‧卡設部
1211、1212‧‧‧固定臂
122‧‧‧第一嵌接部
13‧‧‧鍵帽
14‧‧‧連動件
141‧‧‧嵌入段
142‧‧‧轉折段
143‧‧‧延伸段
144‧‧‧彎折段
15‧‧‧承載件
151‧‧‧卡合部
16‧‧‧致動件
161‧‧‧第二嵌接部

Claims (14)

  1. 一種按鍵,包括:一底座,具有二定位孔分別位於該底座的兩側;多個限動件,分別具有一卡設部,該些卡設部分別與該些定位孔對應設置;一鍵帽,與該底座相對而設,該鍵帽分別與該些限動件連接;以及一連動件,設置於該底座,該連動件的兩端分別連接該些卡設部;其中,當該鍵帽往該底座方向移動時,該些卡設部帶動該連動件轉動且分別插入該些定位孔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按鍵,其中該限動件更具有與該卡設部連接之一第一嵌接部,該鍵帽具有多個第一凸出部,該些第一凸出部分別具有一第一凹槽,該第一凹槽與該第一嵌接部對應設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按鍵,其中該限動件更具有一延伸部,該卡設部與該第一嵌接部分別連接於該延伸部的兩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按鍵,其中該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與該鍵帽之長邊的延伸方向相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按鍵,其中該鍵帽的長度與該延伸部的長度對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按鍵,更包括:一承載件,固設於該底座;及一致動件,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承載件,該致動件具有一第二嵌接部,該鍵帽更具有一第二凸出部,該第二凸出部具有一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與該第二嵌接部對應設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第二凸出部位於該第二嵌接部內,且該第二凸出部頂抵該鍵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按鍵,其中當該鍵帽往該底座方向移動時,該第二凸出部帶動該致動件移動而插入該承載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按鍵,其中該連動件的兩端分別具有一嵌入段,該嵌入段嵌入該卡設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按鍵,其中該連動件更具有二轉折段、二延伸段及一彎折段,該彎折段分別連接該些延伸段,該轉折段分別連接該嵌入段與該延伸段。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按鍵,其中該底座更具有突出的二限制部,該些延伸段分別卡合於該些限制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按鍵,其中當該鍵帽往該底座方向移動時,該些限動件帶動該連動件轉動而使該彎折段頂抵該承載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按鍵,其中該卡設部具有一對固定臂,該對固定臂大致上彼此平行,並具有彈性,且該對固定臂的距離小於該嵌入段的徑向距離。
  14. 一種鍵盤裝置,包括:至少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3項的其中任一項所述的按鍵。
TW104144628A 2015-12-31 2015-12-31 按鍵與鍵盤裝置 TWI585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4628A TWI585798B (zh) 2015-12-31 2015-12-31 按鍵與鍵盤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4628A TWI585798B (zh) 2015-12-31 2015-12-31 按鍵與鍵盤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5798B TWI585798B (zh) 2017-06-01
TW201724142A true TW201724142A (zh) 2017-07-01

Family

ID=59688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4628A TWI585798B (zh) 2015-12-31 2015-12-31 按鍵與鍵盤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857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2700B (zh) * 2019-11-13 2022-11-22 旭丽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11223703A (zh) * 2019-11-28 2020-06-02 旭丽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9C (zh) * 1998-07-20 2003-08-13 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键盘的按键及将润滑油注入其按键的方法
TWM386541U (en) * 2010-04-07 2010-08-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and keyboard
CN103426675B (zh) * 2012-05-25 2015-10-14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防水键盘
CN103065841B (zh) * 2012-12-28 2015-09-0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其平衡杆
CN203434056U (zh) * 2013-09-12 2014-02-12 袁建君 一种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
CN204390952U (zh) * 2015-02-09 2015-06-10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超薄可靠型键盘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5798B (zh) 2017-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8715B (zh) 按鍵結構以及具有此結構之鍵盤
TWI420349B (zh) 可改變按鍵觸壓力量之滑鼠裝置
TWI633566B (zh) 按鍵及其鍵盤
JP4917128B2 (ja) キー構造及びそのようなキー構造を有するキーボード
US201501857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input device noise
TWI587337B (zh) 按鍵及其鍵盤
US9536683B2 (en) Touch module
TWI564922B (zh) 按鍵連接模組
TW201705171A (zh) 按鍵及其鍵盤
US9972455B2 (en) Button and keyboard device
TWI585798B (zh) 按鍵與鍵盤裝置
US20150340175A1 (en) Key
TW201839788A (zh) 按鍵結構
TWI628682B (zh) 按鍵
TWI669730B (zh) 鍵盤
TWM502895U (zh) 觸控板組件與電子裝置
JP4735452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10504122B (zh) 按键
TWM552131U (zh) 按鍵裝置
TWI682413B (zh) 按鍵結構
US20170330706A1 (en) Key structure
TWM459444U (zh) 按鍵
TW202103195A (zh) 按鍵
US20070089971A1 (en) Button assembly
TWI649774B (zh) 按鍵製造方法及其按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