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0268A - 可折疊設備、可折疊設備套件及自定可折疊設備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折疊設備、可折疊設備套件及自定可折疊設備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0268A
TW201720268A TW105132171A TW105132171A TW201720268A TW 201720268 A TW201720268 A TW 201720268A TW 105132171 A TW105132171 A TW 105132171A TW 105132171 A TW105132171 A TW 105132171A TW 201720268 A TW201720268 A TW 2017202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ldable
support surface
inner support
planar inner
outer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2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班奈迪歐索波曼 艾吉博伊
約書亞麥可 雅各布斯
羅伯特李 史密斯三世
布萊恩保羅 史翠恩斯
Original Assignee
康寧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康寧公司 filed Critical 康寧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0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026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bending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6Specifications of the specimen
    • G01N2203/0262Shape of the specimen
    • G01N2203/0278Thin specimens
    • G01N2203/0282Two dimensional, e.g. tapes, webs, sheets, strips, disks or membra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折疊設備包括第一外殼構件和第二外殼構件,該第二外殼構件可樞轉地安裝於該第一外殼構件。在進一步的實例中,自定可折疊設備的方法包括選擇用於可折疊基板的預定的最小彎曲半徑以及以可拆卸式的插入件改變第一外殼的第一凹孔和第二外殼的第二凹孔中的至少一個之深度以達到該預定的最小彎曲半徑。在又進一步實施例中,用於組裝可折疊殼體的可折疊設備套件包括至少三個外殼構件,其中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所選擇的兩個外殼構件彼此可拆卸式地樞轉安裝。可以根據自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所選擇的哪兩個外殼構件取得該可折疊殼體的不同屬性。

Description

可折疊設備、可折疊設備套件及自定可折疊設備之方法
本揭露一般係關於可折疊設備、可折疊設備套件及自定可折疊設備之方法,更具體言之,可折疊設備包括可折疊殼體,可折疊殼體經配置以承接可折疊基板,可折疊基板相對於可折疊殼體的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安裝。
基板技術的進步(如撓性蓋玻璃)已經使得連續玻璃片能夠安裝在可折疊殼體上,以提供可折疊電子裝置。在不使用時,可折疊式電子裝置的可折疊殼體可樞轉關閉,其中玻璃片自身折疊起來而容納可折疊殼體內且於可折疊殼體內受到保護。當有使用電子裝置的需求時,其可設定為完全打開位置,使得玻璃展開並沿共同平面表面延伸。
可折疊基板(如撓性蓋玻璃)可能由於以下原因而易碎或損壞:邊緣缺陷、在玻璃片的折疊部分處產生的應力、可折疊殼體滑落或者其他損壞來源。為了預測可折疊殼體保護可折疊基板免受損壞的能力,有提供可折疊殼體測試的需要。事實上,對於解決在可折疊殼體大量製造前無法適當保護可折疊基板的任何設計缺陷係有其需求的。例如,對於確保可折疊殼體能夠保護可折疊基板免於不經意將可折疊電子裝置落到堅硬表面(如混凝土、花崗岩等)或可能施加力衝擊可折疊電子裝置的其他事件係有所需求的。
可生產模型(model)可折疊殼體以降低生產最終產品進行測試的費用。然而,因為改變殼體的屬性來測試替代設計可能需要重新設計模型可折疊殼體以包含所需要的屬性,所以即便生產模型可折疊殼體可能依然昂貴。相對於生產具有可大量製造的可折疊殼體之實際可折疊電子裝置,模型可折疊殼體可降低成本,而改變具有多個替代殼體屬性的模型設計可能耗費可觀的時間與費用來製造。此外,對於提供更準確預測在掉落測試或其他測試環境期間安裝於模型可折疊殼體內的可折疊基板的失效模態(failure mode)之模型可折疊殼體係有所需求的。
本發明所述的可折疊設備、可折疊設備套件及自定可折疊設備之方法可以快速改變可折疊殼體屬性以快速且低廉地提供各種替代的可折疊殼體設計,而不需要針對各個所需的屬性生產個別替代設計之時間與費用。另外,提供將可折疊基板安裝於可折疊殼體內的技術,有助於可折疊殼體更準確地預測安裝於可折疊殼體內的可折疊基板的失效模態。
在第一實施例中,可折疊設備包括:第一外殼構件,第一外殼構件包含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界定第一支撐佔用空間(footprint)。第一外殼進一步包括第一側壁,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構成整體(integral with)且界定該第一支撐佔用空間的外周之部分。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第一側壁界定第一凹孔,及整個第一支撐佔用空間在垂直於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方向上係沒有被該第一側壁阻擋(unobstructed)。可折疊設備進一步包括第二外殼構件,該第二外殼構件樞轉地安裝於該第一外殼構件。該第二外殼構件包括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界定第二支撐佔用空間。第二外殼進一步包括第二側壁,該第二側壁與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構成整體且界定該第二支撐佔用空間的外周之部分。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該第二側壁界定第二凹孔。整個第二支撐佔用空間在垂直於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方向上沒有被第二側壁阻擋。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在完全打開位置和完全關閉位置之間彼此相對可樞轉。在完全打開位置中,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沿一共同平面延伸。
在第一實施例的一個實例中,在完全關閉位置中,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彼此平行。
在第一實施例的另一實例中,在完全打開位置中,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形成組合的凹孔。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協作以完全地限定(circumscribe)組合的凹孔。
在第一實施例的又一實例中,至少一個第一插入件相對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固定地安裝,以減少第一凹孔的深度。在另一實例中,至少一個第二插入件相對於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固定地安裝,以減少第二凹孔的深度。在一個實例中,至少一個第一插入件包括第一內部插入件及至少一個第二插入件包括第二內部插入件。第一內部插入件包括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及第二內部插入件包括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在完全打開位置中,第一內部插入件的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第二內部插入件的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沿一共同平面延伸。
在第一實施例的又一實例中,第一插入件包括支撐板。
在第一實施例的又另一實例中,可折疊基板相對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安裝。當在完全打開位置與完全關閉位置之間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相對於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樞轉時,可折疊基板沿一折疊軸折疊。在一個實例中,可折疊基板的外邊緣與該等側壁中對應的一個側壁橫向間隔一距離,其中該距離係介於0.1毫米至3毫米之間。在另一實例中,可折疊基板的中心部分沒有相對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安裝。在一個實例中,第二外殼構件在一鉸鏈軸上可樞轉地安裝於第一外殼構件,可折疊基板的中心部分包含垂直於該鉸鏈軸方向之一中心長度,及可折疊基板包含在該中心長度方向上的一總長度,該中心長度為該總長度的5%至25%。在另一實例中,第二外殼構件在一鉸鏈軸上可樞轉地安裝於第一外殼構件,可折疊基板的中心部分包含垂直於該鉸鏈軸方向之一中心長度,及基板的中心部分的中心長度介於10毫米至40毫米之間。
第一實施例可被單獨提供或與上面所述的第一實施例的實例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組合而被提供。
在第二個實施例中,提供了自定可折疊設備的方法。可折疊設備包括:第一外殼構件,該第一外殼構件包括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第一側壁,該第一側壁限定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部分。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第一側壁界定第一凹孔。可折疊設備進一步包括:第二外殼構件,該第二外殼構件包括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第二側壁,該第二側壁限定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部分。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該第二側壁界定第二凹孔。第一外殼構件可樞轉地安裝於該第二外殼構件以提供可折疊殼體。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擇用於可折疊基板的一預定的最小彎曲半徑,該可折疊基板部分地承接於該第一凹孔和該第二凹孔中的各者,而該可折疊殼體處於一完全關閉位置。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可拆卸式的插入件改變該第一凹孔和該第二凹孔中的至少一個之深度來達到該預定的最小彎曲半徑。
在第二實施例的一個實例中,可拆卸式的插入件包括支撐板。
在第二實施例的另一實例中,藉由將複數個可拆卸式的插入件以可拆卸式地安裝於與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中的至少一個相對應之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中的至少一個來改變深度。
在第二實施例的又一實例中,藉由將至少一個可拆卸式的插入件加入於與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中的至少一個相對應之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中的至少一個來改變深度。
第二實施例可被單獨提供或與上面所述的第二實施例的實例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組合而被提供。
在第三個實施例中,用於組裝可折疊殼體的可折疊設備套件包括至少三個外殼構件,每個外殼構件包括平面內部支撐表面以及限定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部分之側壁。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各外殼構件的側壁界定一凹孔。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的至少一第一外殼構件包含不同於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的一第二外殼構件之結構。可折疊設備套件進一步包括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所選擇的兩個外殼構件,其中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所選擇的兩個外殼構件彼此可拆卸式地樞轉安裝以在一完全關閉位置與一完全打開位置之間樞轉,其中在該完全打開位置中,該等所選擇的兩個外殼構件的該等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沿一共同平面延伸。可以根據所選擇的哪兩個外殼構件取得可折疊殼體的不同屬性。
在第三實施例的一個實例中,提供不同屬性的外殼構件之結構包括殼體構件的重量、殼體構件的剛性(stiffness)及殼體構件的凹孔深度中的至少一者。
第三實施例可被單獨提供或與上面所述的第三實施例的實例組合而被提供。
在第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組裝可折疊殼體的方法,該可折疊殼體具有第三實施例之可折疊設備套件的一預定屬性。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擇用於可折疊殼體之屬性,以及選擇將提供具有該所選擇的屬性的該可折疊殼體之兩個殼體構件。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將該等所選擇的兩個殼體構件可樞轉地安裝在一起,以提供具有該所選擇的屬性的該可折疊殼體。
在第四實施例的一個實例中,該可折疊殼體的該屬性包括可折疊殼體的重量、可折疊殼體的剛性及由可折疊殼體提供的最小可折疊的基板彎曲半徑中的至少一者。
第四實施例可被單獨提供或與上面所述的第四實施例的實例組合而被提供。
實施例現在將參照示範實施例示於其中的所附圖示而有更全面的描述。可能的話,相同的數字編號使用於全部圖式中以用來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然而,申請專利範圍可包括各種實施例的許多不同態樣,且不應解釋為侷限於本說明書所述的實施例。
在整個申請案中,可折疊設備可包括單獨的可折疊殼體或與可折疊基板組合的可折疊殼體。可折疊基板可以包括玻璃、塑膠、玻璃-陶瓷、複合材料或經配置為基板而具有足夠撓性 以允許基板折疊至一定程度而沒有對基板有破壞性損傷之其他材料。本揭露的示範可折疊設備的薄玻璃基板可具有廣泛的應用,其包括薄玻璃基板具有高品質的光學特性之應用,以用於液晶顯示器「LCD」、電泳顯示器「EPD」、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OLED」、電漿顯示面板「PDP」或其他裝置。薄玻璃基板可用作如顯示面板本身的部分、作為濾色器、作為觸控感測器基板或作為蓋玻璃。
如可理解的,根據各種實施例,可折疊基板(如可折疊的玻璃基板)可包括一或多個邊。例如,可折疊玻璃基板可以被展開且沿共同平面延伸,其具有四個邊且一般係正方形、矩形、梯形、平行四邊形或其他形狀。可選擇性地提供具有一個連續邊緣的圓形、長圓形或橢圓形玻璃片。其他可折疊玻璃基板可沿一共同平面展開且具有兩個、三個、五個等邊。可折疊基板(如可折疊玻璃基板)可包括各種尺寸,包括不同的長度、寬度和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折疊基板(如可折疊玻璃基板)的中心部分之標稱厚度可以小於或等於約200微米、例如約40微米至約200微米、例如約40微米至約180微米、例如約40微米至約160微米、例如約40微米至約140微米、例如約40微米至約120微米、例如約40微米至約100微米、例如約40微米至約80微米、例如約40微米至約60微米、例如約60微米至約200微米、例如約60微米至約180微米、例如約60微米至約160微米、例如約60微米至約140微米、例如約60微米至約120微米、例如約60微米至約100微米、例如約60微米至約80微米、例如約80微米至約200微米、例如約80微米至約180微米、例如約80微米至約160微米、例如約80微米至約140微米、例如約80微米至約120微米的,例如約80微米至約100微米、例如約100微米至約200微米、例如約100微米至約180微米、例如約100微米至約160微米、例如約100微米至約140微米、例如約100微米至約120微米、例如約120微米至約200微米、例如約120微米至約180微米、例如約120微米至約160微米、例如約120微米至約140微米、例如約140微米至約200微米、例如約140微米至約180微米、例如約140微米至約160微米、例如約160微米至約200微米、例如約160微米至約180微米、例如約180微米至約200微米,以及在其間的厚度之所有次範圍。
本揭露的可折疊設備可用來模擬可折疊電子裝置支撐可折疊基板,如可折疊玻璃基板。可折疊設備可具有各種屬性,可相對快速地改變各種屬性而不需要為了每個模擬而完全重新設計及再製備新的可折疊設備。設計可折疊設備來幫助測試安裝在可折疊設備內的可折疊基板對於撞擊事件的存活(survive)能力,例如,從剛性結構上方一定距離掉落,其中該堅硬結構定位在該可折疊基板之下一距離。例如,可施行一測試,在該測試中,可折疊設備掉落且允許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體下降一定距離,直到撞擊相對堅硬的表面(如花崗岩塊、混凝土或其他堅硬的結構)。在可折疊設備撞擊堅硬表面後,可折疊設備可以被打開,以確定可折疊基板是否在該測試中存活。根據測試的結果,可快速修改可折疊設備以改變可折疊設備的設計屬性來執行新的測試。或者,可針對失效模態檢查玻璃並改善玻璃以承受撞擊。
在一個實例中,如 1 所示,可折疊設備100 可包括第一外殼構件110a 和第二外殼構件110b ,第二外殼構件110b 沿一樞轉軸122 可樞轉地安裝於第一外殼構件110a 。實際上,在一個實例中,第一殼體構件110a 包括一對鉸鏈部112a112b ,鉸鏈112a112b 分別樞轉地連接至第二殼體構件110b 的一對鉸鏈部114a114b 。鉸鏈部可以包括增量調節能力,以允許殼體構件以達到相對於彼此的預定角定向。在進一步的實例,如圖所示,鉸鏈部允許於完全打開位置(見 1 )與完全關閉位置(見 9 )之間不受限制的角度調整。如 1 2 所示,在完全打開位置,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沿一共同平面延伸。如此一來,可折疊基板(如可折疊玻璃基板)可在實質平面的全定向上受支撐,其中當可折疊設備100 在完全打開位置時,可折疊玻璃基板同時由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與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支撐。
第一外殼構件110a 和第二外殼構件110b 可由各種各樣的材料製成。例如,外殼構件可由鋁、鋼、塑膠、樹脂、複合材料、木材或其他材料製成。在一些實例中,儘管在進一步實施例中可提供不同材料,但第一外殼構件110a 和第二外殼構件110b 可由相同的材料製成。材料可經選擇以提供所需的屬性,如可折疊設備所需的剛度(rigidity)與(或)重量。如此一來,不同的材料可以幫助提供所提議的可折疊電子設計更為真實的模擬。例如,若考慮相對輕的提議可折疊電子設計,則模擬的可折疊設備可由具有較低密度(如鋁而非鋼)的材料製成。
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界定第一支撐佔用空間130a 及第二平面內部支撐面120b 界定第二支撐佔用空間130b 。針對本揭露之目的,平面支撐表面是指沿大致平坦的平面延伸的連續或不連續的表面。例如,如圖所示,皆繪示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包括沿整個支撐佔用空間130a130b 連續延伸的連續平面支撐表面。儘管未圖示,但可提供不連續的支撐表面,例如支撐柵格(lattice)或其他結構。可期望不連續的支撐表面幫助進一步減少可折疊設備的重量,以幫助模擬相對較輕的可折疊電子設計。
在整個揭露中,支撐佔用空間130a130b 是指能夠沿著個別支撐表面120a120b 的平面支撐可折疊基板之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120b 的整個支撐面積。第一支撐佔用空間130a 的外周150a 的一部分可由第一側壁140a 所界定,第一側壁140a 與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構成一整體。同樣地,第二支撐佔用空間130b 的外周150b 的一部分可由第二側壁140b 所界定,第二側壁140b 與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構成一整體。
2 所示,第一側壁140a 可以包括內部表面210a 及第二側壁140b 亦可以包括內部表面210b 。在圖示的實例中,內表面垂直於所對應的第一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120b 。在進一步實例中,內部表面210a210b 可在遠離第一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120b 的方向上向外漸縮(taper)。因此,不論內部表面是否垂直於各個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或者自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向外漸縮,內部支撐表面與相對應的側壁可以界定一凹孔,該凹孔在垂直於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方向170 上不受阻擋(unobstructed)。實際上,在一個實例中,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一側壁140a 界定第一凹孔160a 且整個第一支撐佔用空間130a 在垂直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的方向170 上不受第一側壁140a 阻擋。同樣地,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和第二側壁140b 可以界定第二凹孔160b 且整個第二支撐佔用空間130b 在亦垂直於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的方向170 上不受第二側壁140b 阻擋。提供不受相對應的側壁阻擋的整個支撐佔用空間可以有利於可折疊設備100 ,例如,當將可折疊基板安裝於支撐表面時,將能減少複雜化(complications)。事實上,具有受阻擋的(obstructed)佔用空間(如其中側壁的上部分包括向內凸出的唇部)將可能損壞可折疊基板。防止佔用空間受阻擋可以允許玻璃基板掉落到位時而可能沒有損壞玻璃基板的邊緣,否則若具有側壁的向內突出的唇部或其他阻礙物則可能損壞玻璃基板的邊緣。此外,因為插入件可簡單地掉落到位,所以亦可簡化以下所述的插入件之安裝。
如前所述且如 1-4 所示,在所示完全打開位置中,第一外殼110a 和第二外殼110b 相對於彼此係可樞轉的,其中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面120b 沿一共同平面延伸。如 2 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外殼構件110a 的外緣212a 可以鄰接(abut)第二外殼構件的外緣212b ,以提供一鄰接接縫301 (示於 3 )。在所示的實例中,鄰接接縫301 在外緣212a212b 之間提供有限的空間(若有的話),其中外緣彼此鄰接。如此一來,在完全打開位置中,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可以彼此協作以提供一整體的組合平面支撐表面。在一些實例中,整體的組合平面支撐表面可以提供一連續的支撐表面,在該連續的支撐表面中,整體的組合平面支撐表面的連續性只有可能被鄰接接縫301 (若有的話)中斷。如 5 所示,整體的組合平面支撐表面的連續支撐表面可以幫助完全地支撐可折疊基板,例如在平面定向上所示的可折疊玻璃基板501 ,其中可折疊玻璃基板501 的外部主要表面503 是實質平坦的。
又依然如 1-4 所示,在完全打開位置中,第一凹孔160a 和第二凹孔160b 形成組合的凹孔160 。在一些實例中,第一側壁140a 和第二側壁140b 協作以提供組合的側壁140 ,在完全打開位置中,組合的側壁140 完全限定組合的凹孔160 。如此一來,如 5 所示,在完全打開位置中,組合的側壁140 和整合的鉸鏈部可以完全地橫向保護可折疊基板(如所示的可折疊玻璃基板501 )的所有邊緣505 。如進一步所示,可折疊基板可經安裝,使得可折疊基板的邊緣505 與第一和第二側壁140a140b 的內部表面210a210b 橫向間隔開一距離「D 」。在一些實例中,距離「D 」可以是0.1毫米至3毫米之間,儘管可提供其他距離以在撞擊事件(如藉由掉落測試)施於可折疊殼體期間保護可折疊基板與第一和第二外殼110a110b 之間的移動(如暫時性的移動)。例如,D 可以是0.1至2.75毫米、或為0.1至2.5毫米、或為0.1到2.25毫米、或為0.1至2.0毫米、或0.1至1.75毫米、或為0.1至1.50毫米、或為0.1至1.25毫米、或為0.1至1.0毫米、或0.1至0.75毫米、或0.1至0.5毫米、或0.5至0.75毫米、或為0.5至1.0毫米、或為0.5到1.25毫米、或為0.5-1.5毫米、或0.5至1.75毫米、或0.5至2.0毫米、或為0.5到2.25毫米、或為0.5至2.5毫米、或0.75至2.5毫米、或0.75至2.25毫米、或0.75至2.0毫米或0.75至1.75毫米、或0.75至1.5毫米、或0.75至1.25毫米、或0.75至1.0毫米、或1.0至2.0毫米、或1.0至1.75毫米、或1.0至1.5毫米、或1.0至1.25毫米。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緩衝材料可提供於邊緣505 與第一和第二側壁140a140b 的內部表面210a210b 之間的該距離「D 」中。防止可折疊基板(如可折疊玻璃基板)的邊緣接觸側壁可以防止對可折疊基板的邊緣之損壞,其可能在掉落測試期間導致意外的故障。例如,若可折疊玻璃基板預計在掉落測試中存活,即使可折疊玻璃基板應在該測試中存活,但可折疊基板的邊緣和側壁之間意外的碰撞而可能引起錯誤的失效模態。因此,將可折疊基板的邊緣與側壁間隔開係有好處的,以防止在測試程序期間有意外的失效發生。
可折疊基板可相對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面120b 安裝。一旦安裝,當在完全打開位置(見 1 )與完全關閉位置(見 9 )之間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相對於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樞轉時,可折疊基板可沿一折疊軸折疊。如 10 11 所示,在完全關閉位置中,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與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 可選擇性地互相平行。或者,儘管未圖示,在完全關閉位置中,內部支撐表面120a120b 可相對於彼此成一角度。例如,內部支撐表面120a120b 可在遠離樞轉軸122 的方向上漸縮在一起。
10 所示,可折疊基板可藉由被直接安裝於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而相對於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安裝。例如,參考 6 7 ,可折疊玻璃基板501 的第一部分501a 可使用第一黏合層601a 而直接安裝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的至少一部分。同樣地,可折疊玻璃基板501 的第二部分501b 可使用第二黏合層601b 而直接安裝於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的至少一部分。根據本揭露可使用各式黏合劑,如黏合膜、液體、塗料(如壓感黏合劑)或其他黏合劑。此外,黏合劑可任選地包含光學透明的黏合劑。在一些實例中,黏合劑可係可移除的以允許可折疊基板快速自可折疊殼體除去。
7 所示,可折疊基板501 的中心部分501c 可選擇性地不相對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安裝。例如,參照 7 8 ,可折疊基板501 的中心部分501c 包括中心長度L1 ,中心長度L1 可選擇性地不相對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安裝。中心長度L1 垂直於樞轉軸122 的方向123 (見 1 ),及可折疊基板包括在中心長度L1 方向上的總長度L2 。在一些實例中,中心長度L1 可以是總長度L2 的5%至25%。或者或甚者,根據可折疊基板的總長度,中心長度L1 可以為10毫米至40毫米或其他長度。例如,中心長度L1 可以係總長度L2 的5至20%、或總長度L2 的5至15%、或總長度L2 的5至10%、或總長度L2 的10至25%、或總長度L2 的10至20%、或總長度L2 的10至15%、或總長度L2 的15至25%、或總長度L2 的15至20%、或總長度L2 的20至25%。或者或甚者,中心長度L1 可以是10毫米至35毫米、或10至30毫米、或10至25毫米、或10至20毫米、或10至15毫米、或15到40毫米、或15至35毫米、或15至30毫米、或15至25毫米、或15至20毫米、或20至40毫米、或20至35毫米、或20至30毫米、或20至25毫米、或25至40毫米、或25至35毫米、或25至30毫米、或30至40毫米、或30至35毫米。如圖所示,在一些實例中,中心長度L1 的中心可以係在鄰接接縫301 ,使得第一外殼構件110a 的鄰接端部與第二外殼構件110b 對應的鄰接端部沒有安裝於撓性基板501 。在其他實例中,中心長度L1 的中心不需要係在鄰接接縫301 。提供沒有相對於內部支撐表面120a120b 安裝的中心部分501c 可以允許第一外殼構件110a 與第二外殼構件110b 樞轉,而不會在可折疊基板501 與第一和第二外殼構件110a110b 之間產生實質的剪力。參照 7 ,樞轉軸122 與可折疊基板的主要表面503 之間樞轉高度701 可以係決定適當中心長度L1 的因素,其中較高的樞轉高度可與中心長度L1 相關聯,中心長度L1 比具有較低樞轉高度的組件之中心長度更長。
可以容易地改變可折疊設備100 的各種態樣以針對可折疊基板提供不同的安裝特徵。例如,可隨著可折疊設備輕易調整可折疊基板的最小彎曲半徑。例如,當可折疊基板501 直接安裝於第一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時,如 10 所示,可折疊基板501 可繞折疊軸1003 而被折疊為最小彎曲半徑R1 。在一個替代實例中,如 11 所示,可提供插入件以允許可折疊基板501 繞折疊軸1103 而被折疊為小於R1 的最小彎曲半徑R2 。調整彎曲半徑可以允許改變可折疊設備100 以測試(如掉落測試)具有不同折疊半徑的可折疊基板。例如,當折疊玻璃基板時,撓性玻璃基板不可避免地在折疊部處經受應力。此外,隨著彎曲半徑變小,應力增加。因此,相對大的折疊半徑可以減少在折疊軸處的應力,且從而當彎曲可折疊玻璃基板時在不可避免地產生應力的地方處減少故障的機率。然而,若可能的話,仍然有提供減小的折疊半徑之需求,以當可折疊設備處於完全關閉位置時,提供更緊密的配置。在一些實例中,可對不同彎曲半徑施行多個測試,以幫助決定最佳的最小彎曲半徑,其在典型撞擊事件(如掉落折疊的電子裝置)期間最小化應力失效的機率之同時,提供了緊密的折疊設計。
參照 2-4 ,可將插入件相對於平面支撐表面固定地安裝,以幫助調整個別凹孔160a160b 的深度,以當可折疊設備100 處於完全關閉位置時,導致可折疊基板的最小彎曲半徑之變化。如 2 所示,可使用黏合層216 安裝插入件(如插入板214 )。黏合層216 可包括與層601a601b 相似或相同的黏合層,層601a601b 用於將可折疊基板直接安裝於第一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插入板可以包括平面的主要表面214a214b 。針對本揭露之目的,平面的主要表面是指沿平坦的平面延伸的連續或不連續的主要表面。例如,如圖所示,第一主要平坦表面214a 和第二主要平坦表面214b 的各者所示包括沿整個對應的支撐佔用空間130a130b 連續延伸之支撐板的連續平坦主要表面。儘管未圖示,可提供不連續的主要表面,例如支撐柵格或其他結構。可期望不連續的主要表面來幫助進一步減少可折疊設備的重量,以幫助模擬相對較輕的可折疊電子設計,或模擬實際顯示裝置本身或其元件的不同配置。
3 所示,單一插入件214 藉由黏合層216 相對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固定地安裝及單一插入件214 亦可以藉由黏合層216 相對於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固定地安裝。因此,兩個相鄰插入件214 的主要表面214b 可以作為沿一共同平面延伸的方式之平坦支撐表面,第一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120b 可以依此方式在完全打開定向中沿一共同平面延伸而為可折疊基板提供支撐表面。如 6 7 所示,沒有插入件的凹孔160a160b 的深度「H1 」較如 8 所示在每一側上具有單一插入件的凹孔160a160b 的深度「H2 」更深。如 8 所示,可間接地藉由將可折疊基板501 直接安裝於相鄰的插入件214 而將可折疊基板501 相對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安裝,相鄰的插入件214 依次固定地安裝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可以依照類似於或相同於將可折疊基板501 安裝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的方式,而將可折疊基板501 直接安裝於插入件。
4 所示,可將額外的插入件214 與黏合層216 彼此互相堆疊,使得凹孔160a160b 的深度從深度「H2 」(在每一側上具有單一插入件)減少到深度「H3 」,深度「H3 」小於深度「H2 」。減少凹孔的深度因此減少樞轉高度701 ,且因此減少最小彎曲半徑。的確可以如 10 11 所示,將最小彎曲半徑R1 藉由添加插入件而減少到最小彎曲半徑R2 。儘管所示為兩個堆疊的插入件,可提供具有不同厚度的任何數目之插入件以微調所需的最小彎曲半徑。
自訂可折疊設備100 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選擇用於可折疊基板501 的一預定最小彎曲半徑,該可折疊基板501 部分地承接於第一凹孔160a 和第二凹孔160b 的各者,而可折疊殼體處於完全關閉位置(如 9 所示)。所選定的預定最小彎曲半徑可以對應於為可折疊基板所提議的折疊配置,所提議的折疊配置取決於如可折疊殼體的緊密性質或其他特徵。預定的最小彎曲半徑之選擇亦基於特定的彎曲半徑與可折疊殼體抵抗外部撞擊(如掉落)的測試之需求。
自訂可折疊設備100 的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以可拆卸式的插入件214 (如所繪示的可拆卸式板)改變第一凹孔160a 和第二凹孔160b 中的至少一個之深度來達到預定的最小彎曲半徑。例如,若需要最小彎曲半徑「R2 」(見 11 ),可藉由將單一插入件214 安裝於各凹孔來改變凹孔160a160b 的深度以將凹孔深度減少到「H2 」。在另一實例中,若所提供為一堆疊的複數個插入件,可將一或多個插入件自每一側移除。例如,參考 4 ,凹孔160a160b 的深度可藉由自每一側將插入件中的一個自該堆疊的插入件移除而從「H3 」改變為「H2 」。
此外,如以上所所述的,可藉由將複數個可拆卸式的插入件214 以可拆卸式地安裝於與第一凹孔160a 和第二凹孔160b 中的至少一個相對應之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 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b 中的至少一個來改變凹孔的深度。如此一來,可以藉由將兩個可拆卸式的插入件214 堆疊於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各者來達到凹孔的深度「H3 」。儘管第一凹孔160a 和第二凹孔160B 的深度亦作如此相同的描述,但在進一步的實例中,不必是這種情況。
一旦可折疊殼體處於完全關閉位置中(見 9 ),其中可折疊基板具有所需的最小彎曲半徑,可藉由如將螺絲螺轉穿過通孔901 而將可折疊殼體保持關閉。或者,可使用用於將殼體保持關閉的各種其他裝置,以幫助折疊(replicate)實際的可折疊電子裝置。這些閉合裝置可包括扣鉤、夾子、卡鉤、磁鐵、彈簧或者其他閉合機構。
12-14 繪示另一種可折疊設備套件1200 。除非另有指出,否則可折疊設備可以具有相對於 1-11 的可折疊設備100 所述之類似或相同的特徵。例如,儘管未圖示,可折疊設備可包括插入件(如插入板),其可調整深度及因此調整安裝於可折疊殼體構件內的可折疊基板的最小彎曲半徑。如圖所示,可折疊設備套件1200 被設計為模組結構,其中該設備可以被快速分解且可折疊設備的塊件能用替代的組件取代,以提供能夠模擬實際可折疊電子裝置的可折疊設備。
12 所示,在一些實例中的可折疊設備套件1200 ,可提供與側壁分開的鉸鍊,而不是與側壁構成一整體。實際上,如 12 所示,第一側鉸鏈1202 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202a 和第二部分1202b ,第一部分1202a 和第二部分1202b 沿一樞轉軸122 樞轉連接在一起。同樣地,第二側鉸鏈1204 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204a 和第二部分1204b ,第一部分1204a 和第二部分1204b 沿該相同樞轉軸122 樞轉連接在一起。每個鉸鏈可以可拆卸式地連接於第一外殼110a 和第二外殼110b 。在圖示的實例中,鳩尾(dovetail)接頭可與鉸鍊和外殼中的一者一起提供,鳩尾接頭包括承接於其他鉸鍊和外殼的凹槽內之舌片(tongue)。例如,如 12 所示,每個外殼可以包括鳩尾接頭1204a1204b ,鳩尾接頭1204a1204b 可包括承接於鉸鍊的凹槽1208 內之側壁的舌片1206 。緊固件可插入通孔1210 以可移動地剛性地將鉸鍊連接到外殼110a110b
可折疊設備套件1200 的側壁140a140b 可以選擇性地包括一或多個接收區域1212 ,接收區域1212 可接收替代的緊固裝置,例如磁鐵1213 或卡鉤1214 。接收區域1212 允許使用各種替代的緊固機構以在測試條件期間幫助折疊(replicate)電子可折疊殼體的實際情況。
一旦組裝好可折疊設備套件1200 ,它可以在 12 所示的完全開放位置之間移動,其中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120b 沿一共同平面延伸到 13 所示的完全關閉位置。
14 所示,可折疊設備套件1200 可以包括至少三個外殼構件110a110b110c ,每個外殼構件包括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120b120c 以及限定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部分之側壁140a140b140c 。如先前所所述的,平面內部支撐表面120a120b120c 及側壁140a140b140c 界定凹孔160a160b160c 。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的第一外殼構件包含不同於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的第二外殼構件之結構。例如,第二殼體構件110b 和第三殼體件110c 可由不同的材料(如一個材料來自鋼和另一材料來自鋁)製成,以提供用於可折疊殼體的替代重量配置。在進一步實施例中,外殼構件可具有不同的剛性或凹孔深度。因此,根據所選擇作為樞轉連接在一起的哪兩個外殼構件,可以達到殼體構件的不同屬性,例如殼體構件的重量、剛性與(或)凹孔深度。
一種組裝可折疊殼體的方法,該可折疊殼體具有來自可折疊設備套件1200 的一預定屬性,該方法可以包括選擇用於可折疊殼體的屬性。例如,所選擇的屬性可以包括可折疊殼體的重量、可折疊殼體的剛性及由可折疊殼體提供的最小可折疊基板彎曲半徑中的至少一者。該方法可以接著包括以下步驟:從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選擇將提供具有該所選擇的屬性的該可折疊殼體之兩個殼體構件該方法可以接著包括以下步驟:將該等所選擇的兩個殼體構件可樞轉地安裝在一起,以提供具有該所選擇的屬性的該可折疊殼體。
應當理解,儘管各個實施例已經相對於其某些說明性和具體實施例詳細地進行了描述,但本揭露不應被視為其限制,在不背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的情況下,可能有所揭露特徵之諸多變化與組合。
100‧‧‧可折疊設備
110a‧‧‧第一外殼構件
110b‧‧‧第二外殼構件
112a、112b‧‧‧鉸鏈部
114a、114b‧‧‧鉸鏈部
120a‧‧‧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
120b‧‧‧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
122‧‧‧樞轉軸
123‧‧‧方向
130a‧‧‧第一支撐佔用空間
130b‧‧‧第二支撐佔用空間
140a、140b、140c‧‧‧側壁
150a、150b‧‧‧外周
160a、160b、160c‧‧‧凹孔
170‧‧‧方向
210a、210b‧‧‧內部表面
214‧‧‧插入板
214a、214b‧‧‧主要表面
216‧‧‧黏合層
301‧‧‧鄰接接縫
501‧‧‧可折疊基板
501a‧‧‧第一部分
501b‧‧‧第二部分
501c‧‧‧中心部分
503‧‧‧主要表面
505‧‧‧邊緣
601a‧‧‧第一黏合層
601b‧‧‧第二黏合層
701‧‧‧樞轉高度
901‧‧‧通孔
1003‧‧‧折疊軸
1103‧‧‧折疊軸
1200‧‧‧可折疊設備套件
1202‧‧‧第一側鉸鏈
1202a‧‧‧第一部分
1202b‧‧‧第二部分
1204‧‧‧第二側鉸鏈
1204a‧‧‧第一部分
1204b‧‧‧第二部分
1206‧‧‧舌片
1208‧‧‧凹槽
1210‧‧‧通孔
D‧‧‧距離
H1‧‧‧深度
H2‧‧‧深度
L1‧‧‧中心長度
L2‧‧‧總長度
R1‧‧‧最小彎曲半徑
R2‧‧‧最小彎曲半徑
當參考所附圖示閱讀以下詳盡說明書時,對於以上及其他特徵、實施例與優點有更好的理解:
1 是包括示範可折疊殼體的示範可折疊設備之透視圖;
2 是沿 1 線2-2的可折疊設備之截面分解圖;
3 是沿 1 線2-2的示範組裝的可折疊設備之截面圖;
4 是沿 1 線2-2的另一示範組裝的可折疊設備之截面圖;
5 是可折疊設備在完全打開位置的透視圖,其中可折疊玻璃基板安裝於可折疊殼體;
6 是可折疊設備的分解截面圖,其中可折疊玻璃基板與可折疊殼體分開;
7 是沿 5 線7-7截取的 6 的可折疊設備的組裝截面圖,其中可折疊玻璃基板安裝於可折疊殼體;
8 是可折疊設備的另一示範組裝截面圖;
9 是處於完全關閉位置的可折疊設備;
10 是沿 9 線10-10的 5 7 的可折疊設備之截面圖;
11 是沿 9 線10-10的 8 的另一可折疊設備之截面圖;
12 是處於完全打開位置的可折疊設備的分解透視圖;
13 12 的可折疊設備處於完全關閉位置之透視圖;及
14 13 的可折疊設備的透視局部分解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請換頁單獨記載) 無
100‧‧‧可折疊設備
110a‧‧‧第一外殼構件
110b‧‧‧第二外殼構件
112a、112b‧‧‧鉸鏈部
114a、114b‧‧‧鉸鏈部
120a‧‧‧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
120b‧‧‧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
140a、140b‧‧‧側壁
160a、160b‧‧‧凹孔
210a、210b‧‧‧內部表面
301‧‧‧鄰接接縫
501‧‧‧可折疊基板
503‧‧‧主要表面
505‧‧‧邊緣
D‧‧‧深度

Claims (10)

  1. 一種可折疊設備,包括: 一第一外殼構件,該第一外殼構件包含一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一第一側壁,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界定一第一支撐佔用空間(footprint),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構成整體(integral with)且界定該第一支撐佔用空間的一外周之一部分,其中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該第一側壁界定一第一凹孔且該整個第一支撐佔用空間在垂直於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一方向上係沒有被該第一側壁阻擋(unobstructed);及 一第二外殼構件,該第二外殼構件可樞轉地安裝於該第一外殼構件,該第二外殼構件包含一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一第二側壁,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界定一第二支撐佔用空間,該第二側壁與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構成整體且界定該第二支撐佔用空間的一外周之一部分,其中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該第二側壁界定一第二凹孔且該整個第二支撐佔用空間在垂直於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一方向上係沒有被該第二側壁阻擋,及該第一外殼與該第二外殼在一完全打開位置與一完全關閉位置之間彼此相對可樞轉,在該完全打開位置中,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沿一共同平面延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折疊設備,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插入件,該至少一個第一插入件相對於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固定地安裝,以減少該第一凹孔的一深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折疊設備,進一步包括一可折疊基板,該可折疊基板相對於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安裝,其中當在該完全打開位置與該完全關閉位置之間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相對於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樞轉時,該可折疊基板沿一折疊軸折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折疊設備,其中該可折疊基板的一外邊緣與該等側壁中對應的一個側壁橫向間隔開一距離,其中該距離係介於0.1毫米至3毫米之間。
  5. 如請求項3或4所述之可折疊設備,其中該可折疊基板的一中心部分沒有相對於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安裝。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折疊設備,其中該第二外殼構件在一鉸鏈軸上可樞轉地安裝於該第一外殼構件,該可折疊基板的該中心部分包含垂直於該鉸鏈軸的一方向之一中心長度,及該可折疊基板包含在該中心長度的一方向上的一總長度,該中心長度為該總長度的5%至25%。
  7. 一種自定一可折疊設備的方法,該可折疊設備包括一第一外殼構件,該第一外殼構件包含一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一第一側壁,該第一側壁限定(circumscribing)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一部分,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該第一側壁界定一第一凹孔,該可折疊設備進一步包括一第二外殼構件,該第二外殼構件包含一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一第二側壁,該第二側壁限定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一部分,及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與該第二側壁界定一第二凹孔,及該第一外殼構件可樞轉地安裝於該第二外殼構件以提供一可折疊殼體,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選擇用於一可折疊基板的一預定的最小彎曲半徑,該可折疊基板部分地承接於該第一凹孔和該第二凹孔中的各者,而該可折疊殼體處於一完全關閉位置;及 以一可拆卸式的插入件改變該第一凹孔和該第二凹孔中的至少一個之一深度以達到該預定的最小彎曲半徑。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藉由將至少一個可拆卸式的插入件加入於與該第一凹孔和該第二凹孔中的至少一個相對應之該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該第二平面內部支撐表面中的至少一個來改變該深度。
  9. 一種用於組裝一可折疊殼體之可折疊設備套件,包括: 至少三個外殼構件,每個外殼構件包括一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及限定該平面內部支撐表面的一部分之一側壁,其中該平面內部支撐表面和該側壁界定一凹孔,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的至少一第一外殼構件包含不同於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的一第二外殼構件之一結構;及 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所選擇的兩個外殼構件彼此可拆卸式地樞轉安裝以在一完全關閉位置與一完全打開位置之間樞轉,其中在該完全打開位置中,該等所選擇的兩個外殼構件的該等平面內部支撐表面沿一共同平面延伸,及可以根據自該等至少三個外殼構件中所選擇的哪兩個外殼構件取得該可折疊殼體的不同屬性。
  10. 一種組裝一可折疊殼體的方法,該可折疊殼體具有來自請求項9所述之可折疊設備套件的一預定屬性,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選擇用於該可折疊殼體的一屬性; 從該等至少三個殼體構件中選擇將提供具有該所選擇的屬性的該可折疊殼體之兩個殼體構件;及 將該等所選擇的兩個殼體構件可樞轉地安裝在一起,以提供具有該所選擇的屬性的該可折疊殼體, 其中該可折疊殼體的該屬性包含可折疊殼體的一重量、該可折疊殼體的一剛性及由該可折疊殼體提供的一最小可折疊基板彎曲半徑中的至少一者。
TW105132171A 2015-10-06 2016-10-05 可折疊設備、可折疊設備套件及自定可折疊設備之方法 TW2017202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37731P 2015-10-06 2015-10-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268A true TW201720268A (zh) 2017-06-01

Family

ID=57178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2171A TW201720268A (zh) 2015-10-06 2016-10-05 可折疊設備、可折疊設備套件及自定可折疊設備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1720268A (zh)
WO (1) WO201706243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9600A (zh) * 2019-03-11 2021-09-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可折叠导电板的电子设备
CN114034577A (zh) * 2021-11-09 2022-02-1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弯折测试治具及测试设备
TWI776527B (zh) * 2020-08-27 2022-09-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30699A (ko) * 2018-09-12 2020-03-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딩 테스트 장치
CN113366927A (zh) * 2019-07-15 2021-09-07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14898B1 (ko) * 2004-06-01 2006-08-25 김시환 휴대용 표시장치
KR20150140647A (ko) * 2013-04-15 2015-12-16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굽힘 시험 방법, 시트물의 제조 방법, 굽힘 시험 장치, 취성 시트, 소자 장착 취성 시트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US9798359B2 (en) * 2014-02-21 2017-10-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9600A (zh) * 2019-03-11 2021-09-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可折叠导电板的电子设备
US11243564B2 (en) 2019-03-11 2022-0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oldable conductive plate
US11300996B2 (en) 2019-03-11 2022-04-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oldable conductive plate
TWI776527B (zh) * 2020-08-27 2022-09-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電子裝置
CN114034577A (zh) * 2021-11-09 2022-02-1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弯折测试治具及测试设备
CN114034577B (zh) * 2021-11-09 2024-05-1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弯折测试治具及测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62437A1 (en) 2017-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20268A (zh) 可折疊設備、可折疊設備套件及自定可折疊設備之方法
US8250774B2 (en) System for mounting an object to a surface
CN104159424B (zh) 具有外部玻璃表面的便携电子设备壳体
EP3306596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US9250054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and positioning method
CN104843335B (zh) 一种用于保护液晶面板半成品的包装垫片
BR112012016740B1 (pt)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portátil
US10838118B2 (en) Retroreflective traffic sign an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20190082357A (ko)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JP2001083486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US10704278B2 (en) Adjustable board hanging device
TWI830678B (zh) 顯示模組及包含該模組的顯示裝置
JP2010185924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188451B (zh) 用于测试柔性显示模组的弯折错动量的治具及其测试方法
US20090045247A1 (en) Paper box structure
US20190351517A1 (en) Reconfigurable jig device
CN106019520A (zh) 背光模块
TW201840264A (zh) 伺服器機殼
US891337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W202100279A (zh) 支撐座的支架的製備方法及支撐座
TWI759958B (zh) 高架地板之地下分隔板
JP2008087847A (ja) 基板収納ケース
JP5910869B2 (ja) 3次元造形方法
CN105795725A (zh) 一种可调储物柜结构
KR20170084903A (ko) 접철형 보드 및 그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