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8987A - 耐震構造物及其設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耐震構造物及其設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718987A TW201718987A TW105129052A TW105129052A TW201718987A TW 201718987 A TW201718987 A TW 201718987A TW 105129052 A TW105129052 A TW 105129052A TW 105129052 A TW105129052 A TW 105129052A TW 201718987 A TW201718987 A TW 20171898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umn
- original
- reinforcing
- hardened body
- interse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0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1433 polymer cement morta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585 b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0420 cer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BMMGVYCKOGBVEV-UHFFFAOYSA-N oxo(oxoceriooxy)cerium Chemical compound [Ce]=O.O=[Ce]=O BMMGVYCKOGBVE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414 polymer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014 plastic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9738 Limesto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BZHJMEDXRYGGRV-UHFFFAOYSA-N Vinyl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C BZHJMEDXRYGGR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518 antifoam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47 exhib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028 lime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ethylene, 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98 Portland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354 calc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40 gyps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602 gyps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902 vermicu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55 vermicu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9354 vermiculi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78 Vi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MCMNRKCIXSYSNV-UHFFFAOYSA-N Zircon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Zr]=O MCMNRKCIXSYSN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18 case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BECPQYXYKAMYBN-UHFFFAOYSA-N casein, tech. Chemical compound NCCCCC(C(O)=O)N=C(O)C(CC(O)=O)N=C(O)C(CCC(O)=N)N=C(O)C(CC(C)C)N=C(O)C(CCC(O)=O)N=C(O)C(CC(O)=O)N=C(O)C(CCC(O)=O)N=C(O)C(C(C)O)N=C(O)C(CCC(O)=N)N=C(O)C(CCC(O)=N)N=C(O)C(CCC(O)=N)N=C(O)C(CCC(O)=O)N=C(O)C(CCC(O)=O)N=C(O)C(COP(O)(O)=O)N=C(O)C(CCC(O)=N)N=C(O)C(N)CC1=CC=CC=C1 BECPQYXYKAMYB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1240 casei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4 inorgan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8 pulveriz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2-(2-methoxy-5-methylphenyl)ethan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C1CCN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2-Propen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C=C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972 Acryl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84 Ce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40 Fe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63 Ferro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21 Polyphenylene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KJTLSVCANCCWHF-UHFFFAOYSA-N Ruthenium Chemical compound [Ru] KJTLSVCANCCWH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298 S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FZCZKYOFNEBAM-UHFFFAOYSA-N [Fe].[Sr] Chemical compound [Fe].[Sr] PFZCZKYOFNEBA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3 alkali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340 alkali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593 boehm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72 bur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7 by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WXLDORMOJMVQZ-UHFFFAOYSA-N cerium Chemical compound [Ce] GWXLDORMOJMVQ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12 coag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83 coal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4 emollie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9 emul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0 fire resist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7 glass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40 grou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09 hydrophob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FAHBNUUHRFUEAI-UHFFFAOYSA-M hydroxidooxido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O[Al]=O FAHBNUUHRFUEAI-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10 lign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07 modif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PSZYNBSKGUBXEH-UHFFFAOYSA-N naphthalene-1-sulf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S(=O)(=O)O)=CC=CC2=C1 PSZYNBSKGUBXE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36 nonionic surfac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81 polyalk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0 polyeth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98 poly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03 re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7 ruthe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873 sie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IIACRCGMVDHOTQ-UHFFFAOYSA-N sulfam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NS(O)(=O)=O IIACRCGMVDHOT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簡易且低成本地實現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之抑制。 建築物1A係指具備:柱部6;樑部7;以及交叉部8,其位於柱部6與樑部7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柱部6之端部及樑部7之端部的建築物。交叉部8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交叉部8係以於將參數m1、MB1'、MC1'分別定義為 m1:柱部6與樑部7之抗彎承載力比 MB1':樑部7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MC1':柱部6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之情形時,藉由式1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1成為1.2以上之方式,於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較柱部6之側面更朝向樑部7側突出。□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耐震構造物及其設計方法。
非專利文獻1係揭示有如下情形:於柱部、樑部、及位於柱部與樑部交叉之部位之交叉部分別包含鋼筋混凝土之構造物中,於柱部與樑部之抗彎承載力之比(以下簡稱為「抗彎承載力比」)為1.0~1.5之情形時,構造物之最大承載力(實際承載力)變得小於計算值。另外,非專利文獻1係揭示有抗彎承載力比越接近於1.0,則構造物之最大承載力變得越小之情形。 非專利文獻1:楠原文雄、外3名,「柱與樑之彎曲強度之比較小之鋼筋混凝土造十字形柱樑接合部之耐震性能」,日本建築學會構造系論文集,普通社團法人日本建築學會,2010年10月,第75卷,第656號,pp.1873-1882
於實際承載力小於計算值之構造物中,即便設計上能夠承受之大小之地震力進行作用之情形時,亦存在於構造物中產生破損等之虞。因此,為了使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不過度乖離,較理想為構造物之抗彎承載力比超過1.0,且值越大越理想。 於非專利文獻1中,藉由增加設置於柱部、樑部及交叉部之內部之主筋之數量、或者增加柱部或樑部之厚度(縱深),而使抗彎承載力比變化。然而,於該情形時,伴隨材料之增加、施工之人工時之增加,而有構造物之製造成本之增加、工期之長期化等之擔憂。 因此,本發明係對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實現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之抑制之耐震構造物及其設計方法進行說明。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具備:第1柱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第1樑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以及第1交叉部,其位於第1柱部與第1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第1柱部之端部及第1樑部之端部。第1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第1交叉部係以於將參數m1
、MB1
'、MC1
'分別定義為 m1
:第1柱部與第1樑部之抗彎承載力比 MB1
':第1樑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MC1
':第1柱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之情形時,藉由式1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1
成為1.2以上之方式,於第1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第1柱部之側面更朝向第1樑部側突出、或者於第1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第1樑部之側面更朝向第1柱部側突出。再者,於本說明書中,函數「max()」係將括弧內之要素中之最大值(於括弧內之要素全部相等之情形時為該值)回傳之函數。於本說明書中,函數「min()」係將括弧內之要素中最小值(於括弧內之要素全部相等之情形時為該值)回傳之函數。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中,第1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構成第1柱部及第1樑部之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材料。因此,於地震力等外力作用於耐震構造物之情形時,於第1柱部與第1交叉部之連接部分、或第1樑部與第1交叉部之連接部分,易產生彎曲破壞。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中,第1交叉部係於第1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第1柱部之側面更朝向第1樑部側突出、或者於第1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第1樑部之側面更朝向第1柱部側突出。於第1交叉部朝向第1樑部側突出之情形時,容易於第1交叉部突出之位置(交叉部與樑部之交界附近)產生彎曲破壞,故而於該位置承載力(力矩)發揮作用。因此,與第1交叉部未突出之情形相比,第1樑部中之力矩梯度變大,從而第1樑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MB1
'變大。另一方面,於第1交叉部朝向第1柱部側突出之情形時,容易於第1交叉部突出之位置(交叉部與柱部之交界附近)產生彎曲破壞,故而於該位置承載力(力矩)發揮作用。因此,與第1交叉部未突出之情形相比,第1柱部中之力矩梯度變大,從而第1柱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MC1
'變大。如此般,抗彎承載力比m1
因節點力矩MB1
'或節點力矩MC1
'變大而相對變大。尤其,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中,以藉由式1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1
成為1.2以上之方式,第1交叉部突出。因此,可藉由調整第1交叉部之突出量之極為簡易之方法,而使耐震構造物之實際承載力接近於計算值。因此,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實現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之抑制。 第1交叉部亦可以藉由式1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1
成為1.5以上之方式,於第1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第1柱部之側面更朝向第1樑部側突出、或者於第1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第1樑部之側面更朝向第1柱部側突出。於該情形時,耐震構造物之實際承載力變為與計算值相等。因此,能夠進而抑制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 第1交叉部亦可具有鉛垂方向上之長度隨著朝向第1樑部而變小之部分。於該情形時,第1交叉部呈拱腰狀。因此,連接於第1交叉部之第1樑部之樑高(高度)相對變小。因此,於由第1柱部及第1樑部包圍之區域中設置窗戶之情形時,不易被第1樑部妨礙來自該窗戶之採光。又,因第1交叉部呈拱腰狀,故而能夠提昇第1交叉部與第1樑部之連接強度。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亦可更具備:第2柱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第2樑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以及第2交叉部,其位於第2柱部與第2樑部交叉之部位;第1交叉部係於水平方向上位於較第2交叉部更偏中央,且以藉由式1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1
成為1.2以上之方式,於第1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第1柱部之側面更朝向第1樑部側突出,且第2交叉部分別連接於第2柱部之端部及第2樑部之端部,且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且以於參數m2
、MB2
'、MC2
'分別定義為 m2
:第2柱部與第2樑部之抗彎承載力比 MB2
':第2樑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MC2
':第2柱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之情形時,藉由式2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2
成為1.2以上之方式,於第2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第2樑部之側面更朝向第2柱部側突出。且說,於因地震等之產生而對耐震構造物賦予(作用)水平方向之外力之情形時,於各樑部之一端產生向上之力(拉伸力),於各樑部之另一端產生向下之力(壓縮力),對鄰接之各柱部賦予(施加)可變軸向力。於耐震構造物中之水平方向上之偏中央,產生於樑部之端部之可變軸向力與產生於與上述樑部之端部鄰接之其他樑部之端部之可變軸向力相抵消,但殘存水平方向之力。另一方面,於耐震構造物中之水平方向上之兩端,產生於樑部之最外端之可變軸向力未與其他可變軸向力相抵消而殘存。因此,可變軸向力作用於耐震構造物中之位於水平方向上之兩端之柱部。即,向上之力(拉伸力)作用於耐震構造物中之於水平方向上位於兩端之柱部之一者,且向下之力(壓縮力)作用於另一者。該可變軸向力越向下層越疊加地變大,故而力集中地施加於支持耐震構造物之兩側部之基礎。 然而,如上所述,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中,位於偏中央之第1交叉部係以藉由式1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1
成為1.2以上之方式,於第1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第1柱部之側面更朝向第1樑部側突出。因此,於耐震構造物中之水平方向上之中央部,能夠相對於殘存之水平方向之力,提昇第1樑部之承載力。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中,位於偏端部之第2交叉部係以藉由式2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2
成為1.2以上之方式,於第2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第2樑部之側面更朝向第2柱部側突出。因此,於耐震構造物中之水平方向上之偏端部,能夠相對於可變軸向力,提昇第2柱部之承載力。其結果,能夠更有效地發揮耐震構造物之承載力。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亦可更具備將一柱部與基礎樑部交叉之基礎交叉部連接並且設置於地盤上之基礎部,且基礎部包含朝向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於該情形時,因基礎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故而與基礎部包含混凝土硬化體之情形時相比,即便為相同之強度亦可縮小基礎部之大小。因此,即便於如與其他建築物、道路等鄰接般之狹窄之土地上,亦可容易地施工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 第1柱部亦可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柱部對應之位置,第1樑部亦可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樑部對應之位置,第1交叉部亦可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位於原有柱部與原有樑部交叉之部位之原有建築物之原有交叉部對應之位置。於該情形時,亦可於進行原有建築物之加強時,藉由調整第1交叉部之突出量之極為簡易之方法,而使耐震構造物之實際承載力接近於計算值。因此,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實現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之抑制。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亦可更具備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基礎部對應之位置,且設置於地盤上之基礎部,且基礎部係與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中之由原有基礎部支持之一原有柱部對應之位置之一柱部、和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基礎樑部對應之位置之基礎樑部交叉之基礎交叉部連接,且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或者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於該情形時,與原有基礎部對應地設置之基礎部支持一柱部。因此,即便於原有建築物之原有基礎部較小,難以將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柱部對應地設置於其外表面側之一柱部設置於原有基礎部上之情形時,亦可經由支持一柱部之基礎部將耐震構造物穩定地設置於地盤。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具備:第1柱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第1樑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第1交叉部,其係位於第1柱部與第1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第1柱部之端部及第1樑部之端部;以及基礎部,其係連接有一柱部與基礎樑部交叉之基礎交叉部並且設置於地盤上。第1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基礎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 於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中,基礎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因此,與基礎部包含混凝土硬化體之情形時相比,即便為相同之強度亦可縮小基礎部之大小。因此,即便於如與其他建築物、道路等鄰接般之狹窄之土地上,亦可容易地施工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具備:第1柱部,其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柱部對應之位置,且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第1樑部,其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樑部對應之位置,且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第1交叉部,其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位於原有柱部和原有樑部交叉之部位之原有建築物之原有交叉部對應之位置,且分別連接於第1柱部之端部及第1樑部之端部;以及基礎部,其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基礎部對應之位置,且設置於地盤上。第1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基礎部係與基礎交叉部連接,該基礎交叉部係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中之由原有基礎部支持之一原有柱部對應之位置之一柱部、與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基礎樑部對應之位置之基礎樑部交叉。基礎部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或者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 於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耐震構造物中,與原有基礎部對應地設置之基礎部係支持一柱部。因此,即便於原有建築物之原有基礎部較小,難以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柱部對應地將設置於其外表面側之一柱部設置於原有基礎部上之情形時,亦可經由支持一柱部之基礎部,將耐震構造物穩定地設置於地盤。 材齡28日之第1交叉部之抗壓強度亦可為65 N/mm2
以上。於該情形時,能夠進而提昇耐震構造物之耐震性。 第1交叉部亦可包含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超高強度砂漿硬化而成之砂漿硬化體。於該情形時,因該等硬化體表現出極高之抗壓強度,故而能夠進一步提昇耐震構造物之耐震性。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設計方法係耐震構造物之設計方法,該耐震構造物具備:柱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樑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以及交叉部,其位於柱部與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柱部之端部及樑部之端部。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交叉部係於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柱部之側面更朝向樑部側以第1突出量突出、或者於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樑部之側面更朝向柱部側以第2突出量突出。以於將參數m、MB
'、MC
'分別定義為 m:柱部與樑部之抗彎承載力比 MB
':樑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MC
':柱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之情形時,藉由式3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第1或第2突出量。於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設計方法中,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構成柱部及樑部之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材料。因此,於地震力等外力作用於耐震構造物之情形時,於柱部與交叉部之連接部分、或樑部與交叉部之連接部分,易產生彎曲破壞。於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設計方法中,交叉部係於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柱部之側面更朝向樑部側以第1突出量突出、或者於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樑部之側面更朝向柱部側以第2突出量突出。於交叉部朝向樑部側突出之情形時,於交叉部突出之位置(交叉部與樑部之交界附近)易產生彎曲破壞,故而於該位置承載力發揮作用。因此,與交叉部未突出之情形時相比,樑部上之力矩梯度變大,樑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MB
'變大。另一方面,於交叉部朝向柱部側突出之情形時,於交叉部突出之位置(交叉部與柱部之交界附近)易產生彎曲破壞,故而於該位置承載力發揮作用。因此,與交叉部未突出之情形時相比,柱部上之力矩梯度變大,柱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MC
'變大。如此般,因節點力矩MB
'或節點力矩MC
'變大,而抗彎承載力比m相對變大。尤其,於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設計方法中,以藉由式3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第1或第2突出量。因此,可藉由調整第1或第2突出量之極為簡易之方法,而使耐震構造物之實際承載力接近於計算值。因此,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實現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之抑制。 根據本發明之耐震構造物及其設計方法,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實現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之抑制。
以下說明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例示,故而本發明不應限定於以下之內容。於以下之說明中,設為對相同要素或具有相同功能之要素使用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1]第1實施形態 (A)建築物之構成 首先,參照圖1對建築物1A之構造進行說明。建築物1A係耐震構造物之一例。建築物1A具有於圖1中位於前方之前表面部2。建築物1A(耐震構造物)之耐震性能係於前表面部2尤其得到發揮。 前表面部2具備複數個柱部6、複數個樑部7、複數個交叉部8、複數個基礎部9、及樓板部10。雖未圖示,但前表面部2亦具備外壁、窗戶等。 複數個柱部6係分別設置於基礎部9上。複數個柱部6係沿鉛垂方向延伸,並且於水平方向上相互大致平行地排列。於第1實施形態中,於水平方向排列有5個柱部6。以下,存在將該等柱部6自圖1之左側起依序稱為柱部6a~6e之情況。 樑部7係配設於相鄰之柱部6之間。複數個樑部7係沿水平方向延伸,並且於鉛垂方向上相互大致平行地排列。於第1實施形態中,於鉛垂方向排列有4個樑部7。以下,存在將該等樑部7自圖1之下側起依序稱為樑部7a~7d之情況。位於最下方之樑部7a(基礎樑部)之一部分或全部亦可為例如埋設於地盤中之狀態。 柱部6與樑部7組裝而成之組裝物係呈格子狀。柱部6及樑部7例如呈現具有矩形剖面之四角柱狀。柱部6之厚度(縱深)較佳為400 mm~1000 mm。柱部6之寬度較佳為400 mm~1000 mm。樑部7之厚度(縱深)較佳為200 mm~500 mm。樑部7之樑高(高度)較佳為500 mm~1200 mm。 交叉部8係位於柱部6與樑部7分別交叉之部位。交叉部8將柱部6及樑部7之端部彼此連接。交叉部8亦作為柱部6之一部分發揮功能。交叉部8例如呈現具有矩形剖面之四角柱狀。交叉部8之厚度(縱深)較佳為400 mm~1000 mm。 交叉部8係於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較柱部6之側面更朝向樑部7側突出。即,交叉部8中之於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樑部7與交叉部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相較柱部6之側面更位於相鄰之柱部6側。另一方面,交叉部8中之於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柱部6與交叉部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與樑部7之側面大致相等之高度。 基礎部9係經由柱部6,支持建築物1A。基礎部9之至少下部或全部亦可為例如埋入至地盤中之狀態。 樓板部10係於柱部6與樑部7之間沿水平面而延伸。樓板部10係作為地板及天花板發揮功能。於第1實施形態中,對應於樑部7a~樑部7d之位置,而於柱部6之上端與下端之間沿鉛垂方向排列有4個樓板部。因此,圖1所例示之建築物1A係3層樓房。 於圖1所示之例中,樑部7a係與相當於1層地板之部位對應地分別位於柱部6a、6b間、柱部6b、6c間、柱部6c、6d間及柱部6d、6e間。樑部7b係與相當於1層天花板及2層地板之部位對應地分別位於柱部6a、6b間、柱部6b、6c間、柱部6c、6d間及柱部6d、6e間。樑部7c係與相當於2層天花板及3層地板之部位對應地分別位於柱部6a、6b間、柱部6b、6c間、柱部6c、6d間及柱部6d、6e間。樑部7d係與相當於3層天花板之部位對應地分別位於柱部6a、6b間、柱部6b、6c間、柱部6c、6d間及柱部6d、6e間。再者,位於柱部6與樑部7a交叉之部位之交叉部8亦被稱為基礎交叉部。 柱部6、樑部7、基礎部9、及樓板部10例如包含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內部埋設有鋼筋11(下文敍述)之鋼筋混凝土。即,柱部6、樑部7、基礎部9及樓板部10包含:混凝土硬化體;及鋼筋11,其位於該混凝土硬化體之內部。交叉部8係於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之內部埋設有鋼筋11之構件。即,交叉部8包含該硬化體、及位於該硬化體之內部之鋼筋11。 該硬化體亦可為例如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超高強度砂漿硬化而成之砂漿硬化體。砂漿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係於以同日之材齡進行比較之情形時,大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砂漿硬化體之材齡28日之抗壓強度較佳為65 N/mm2
以上。 <聚合物水泥砂漿> 於此,對聚合物水泥砂漿進行說明。聚合物水泥砂漿係聚合物水泥組合物與水之混合物。 (i)聚合物水泥組合物 聚合物水泥組合物係耐震工法用之聚合物水泥組合物,且含有水泥、細骨材、塑化劑、再乳化形粉末樹脂、無機系膨脹材料、及合成樹脂纖維。 水泥係作為水硬性材料較為通常者,可使用任一市售品。其等中,較佳為包含由JIS R 5210:2009「波特蘭水泥」所規定之波特蘭水泥。根據流動性及快硬性之觀點,更佳為包含早強波特蘭水泥。 根據強度表現性之觀點,水泥之勃氏比表面積(Blaine specific surface area)係 較佳為3000 cm2
/g~6000 cm2
/g, 更佳為4000 cm2
/g~5000 cm2
/g, 進而較佳為4200 cm2
/g~4800 cm2
/g。 作為細骨材,可例示矽砂、河砂、陸砂、海砂及碎砂等砂類。細骨材亦可將選自該等中之一種單獨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該等中,根據使聚合物水泥砂漿對模框之填充性更順利之觀點,較佳為包含矽砂。 於藉由JIS A 1102:2014「骨材之篩分試驗方法」中規定之方法對細骨材進行篩分之情形時,滯留於連續之各篩之間之質量分率(%)係於篩網眼2000 μm時,亦可為0質量%。於細骨材全部通過篩網眼2000 μm之篩之情形時,上述質量分率為0質量%。 滯留於連續之各篩之間之質量分率(%)較佳為 於篩網眼1180 μm時為5.0~25.0, 於篩網眼600 μm時為20.0~50.0, 於篩網眼300 μm時為20.0~50.0, 於篩網眼150 μm時為5.0~25.0, 於篩網眼75 μm時為0~10.0。 滯留於連續之各篩之間之質量分率(%)更佳為 於篩網眼1180 μm時為10.0~20.0, 於篩網眼600 μm時為25.0~45.0, 於篩網眼300 μm時為25.0~45.0, 於篩網眼150 μm時為10.0~20.0, 於篩網眼75 μm時為0~5.0。 於藉由上述規定來篩分細骨材之情形時,因滯留於連續之各篩之間之質量分率(%)為上述範圍內,故可獲得具有更良好之材料抗分離性及流動性之砂漿、或者具有更高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 於藉由JIS A 1102:2014「骨材之篩分試驗方法」中規定之方法將細骨材進行篩分之情形時,細骨材之粗粒率係 較佳為1.60~3.00, 更佳為1.90~2.80, 進而較佳為2.10~2.70, 尤佳為2.30~2.60。 因細骨材之粗粒率為上述範圍,故可獲得具有更良好之材料抗分離性或流動性之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者具有更良好之強度特性之硬化體。 上述篩分可使用JIS Z 8801-1:2006「試驗用篩-第1部:金屬製網篩」中規定之網眼不同之數個篩而進行。 細骨材之含量係相對於水泥100質量份, 較佳為80質量份~130質量份, 更佳為85質量份~125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90質量份~120質量份, 尤佳為95質量份~115質量份, 最佳為100質量份~110質量份。 可藉由將細骨材之含量設為上述範圍,而獲得具有更高抗壓強度之硬化體。 塑化劑可例示三聚氰胺磺酸之甲醛縮合物、酪蛋白、酪蛋白鈣、及多羧酸系者等。塑化劑可將選自該等中之一種單獨地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其中,根據獲得較高之減水效果之觀點,較佳為包含多羧酸系塑化劑。可藉由使用多羧酸系塑化劑,而降低水粉體比,使砂漿硬化體之強度表現性變得進一步良好。 塑化劑之含量係相對於水泥100質量份, 較佳為0.04質量份~0.55質量份, 更佳為0.10質量份~0.45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0.15質量份~0.35質量份, 尤佳為0.20質量份~0.30質量份。 可藉由將塑化劑之含量設為上述範圍,而獲得具有更良好之流動性之聚合物水泥砂漿。又,可獲得具有更高之抗壓強度之砂漿硬化體。 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係其種類及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亦可使用藉由公知之製造方法所製造者。又,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亦可於表面具有抗結塊劑。根據砂漿硬化體之耐久性之觀點,再乳化形粉末樹脂較佳為含有丙烯酸。進而,根據接著性及抗壓強度之觀點,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為-5℃~20℃之範圍。 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之含量係相對於水泥100質量份, 較佳為0.2質量份~6.0質量份, 更佳為0.5質量份~3.5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0.7質量份~2.8質量份, 尤佳為0.9質量份~2.1質量份, 最佳為1.1質量份~1.8質量份。 可藉由將再乳化形粉末樹脂之含量設為上述範圍,而進而高水準地兼顧聚合物水泥砂漿之接著性與砂漿硬化體之抗壓強度。 作為無機系膨脹材料,可例示生石灰-石膏系膨脹材料、石膏系膨脹材料、硫鋁酸鈣(CSA,Calcium Sulfo-Aluminate)系膨脹材料、及生石灰-石膏-硫鋁酸鈣系膨脹材料等。無機系膨脹材料可將選自該等中之一種單獨地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其中,根據進而提昇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觀點,較佳為包含生石灰-石膏-硫鋁酸鈣系膨脹材料。 無機系膨脹材料之含量係相對於水泥100質量份, 較佳為2.0質量份~10.0質量份, 更佳為3.0質量份~9.0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4.0質量份~8.0質量份, 尤佳為5.0質量份~7.0質量份。 可藉由將無機系膨脹材料之含量設為上述範圍,而表現出更合理之膨脹性,從而可抑制砂漿硬化體之收縮。 作為合成樹脂纖維,可例示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丙烯等聚烯烴、聚酯、聚醯胺、聚乙烯醇、維尼綸及聚氯乙烯等。合成樹脂纖維可將選自該等中之一種單獨地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合成樹脂纖維之纖維長度係根據提昇砂漿中之分散性、及砂漿硬化體之抗龜裂性之方面, 較佳為4 mm~20 mm, 更佳為6 mm~18 mm, 進而較佳為8 mm~16 mm, 尤佳為10 mm~14 mm。 合成樹脂纖維之含量係相對於水泥100質量份, 較佳為0.11質量份~0.64質量份, 更佳為0.21質量份~0.53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0.28質量份~0.47質量份, 尤佳為0.32質量份~0.43質量份。 可藉由將合成樹脂纖維之纖維長度及含量設為上述範圍,而進而提昇砂漿中之分散性或砂漿硬化體之抗龜裂性。即,藉由合成樹脂纖維之存在,可抑制砂漿硬化體之開裂,並且可提昇砂漿硬化體之抗彎承載力。 聚合物水泥組合物亦可視用途而含有凝結調整劑、增黏劑、金屬系膨脹材料、及消泡劑等。 (ii)聚合物水泥砂漿 聚合物水泥砂漿包含上述聚合物水泥組合物及水。聚合物水泥砂漿可藉由調配上述聚合物水泥組合物及水進行混練而製備。以此方式製備之聚合物水泥砂漿具有優異之流動性(流動值)。因此,可順利地進行對於用以形成耐震構造物之模框內之填充。因此,可較佳地用作建築物1A用之聚合物水泥砂漿。於製備聚合物水泥砂漿時,可藉由適當變更水粉體比(水量/聚合物水泥組合物量),而調整聚合物水泥砂漿之流動值。 水粉體比係 較佳為0.135~0.175, 更佳為0.140~0.170, 進而較佳為0.143~0.167, 尤佳為0.145~0.165。 本說明書中之流動值係藉由以下之順序進行測定。於厚度5 mm之研磨板玻璃上配置內徑50 mm、高度100 mm之圓筒形狀之氯乙烯製管。此時,以氯乙烯製管之一端與研磨板玻璃接觸,另一端成為向上之方式進行配置。自另一端側之開口注入聚合物水泥砂漿,對氯乙烯製管內填充聚合物水泥砂漿後,將氯乙烯製管垂直地拉起。於砂漿之擴散靜止後,測定相互正交之2個方向上之直徑(mm)。將測定值之平均值設為流動值(mm)。 聚合物水泥砂漿之流動值係 較佳為160 mm~270 mm, 更佳為165 mm~260 mm, 進而較佳為170 mm~250 mm。 因流動值為上述範圍,故可獲得材料抗分離性及填充性優異之聚合物水泥砂漿。 (iii)砂漿硬化體 砂漿硬化體可將聚合物水泥砂漿硬化而形成。以此方式形成之砂漿硬化體係於與構成建築物1A之混凝土之柱部6及樑部7一體化時,強度表現性優異。因此,可縮短工期。又,因具有較高之抗壓強度,故而可提昇建築物1A之耐震性。聚合物水泥砂漿之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係於以同日之材齡進行比較之情形時大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 本說明書中所謂之「抗壓強度」係指依據JIS A 1132:2014「混凝土之強度試驗用試樣之製作方法」而製作直徑5 cm×高度10 cm之圓柱試樣,且依據JIS A 1108:2006「混凝土之抗壓強度試驗方法」測定所得之值(N/mm2
)。 藉由上述試驗方法所測定之砂漿硬化體之材齡7日之抗壓強度係 較佳為60 N/mm2
以上, 更佳為61 N/mm2
以上, 進而較佳為62 N/mm2
以上, 尤佳為63 N/mm2
以上。 可藉由使用具有如以材齡7日便可達到上述抗壓強度般之強度表現性之砂漿硬化體,而進而縮短工期。 藉由上述試驗方法而測定之砂漿硬化體之材齡28日之抗壓強度係 較佳為65 N/mm2
以上, 更佳為70 N/mm2
以上, 進而較佳為71 N/mm2
以上, 尤佳為72 N/mm2
以上。 <超高強度砂漿> 繼而,對超高強度砂漿進行說明。作為超高強度砂漿之一例,可列舉於包含水泥、二氧化矽煙霧、細骨材、無機質細粉末、減水劑及消泡劑之水硬性組合物中添加纖維及水製造所得之砂漿組合物。 關於上述水泥之礦物組成,C3
S量係 較佳為40.0質量%~75.0質量%, 更佳為45.0質量%~73.0質量%, 進而較佳為48.0質量%~70.0質量%, 尤佳為50.0質量%~68.0質量%。 若C3
S量未達40.0質量%,則有抗壓強度變低之傾向,若超過75.0質量%,則有水泥之煅燒本身變困難之傾向。 關於上述水泥之礦物組成,C3
A量係 較佳為未達2.7質量%, 更佳為未達2.3質量%, 進而較佳為未達2.1質量%, 尤佳為未達1.9質量%。 若C3
A量為2.7質量%以上,則流動性容易變得不充分。再者,C3
A量之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定,但為0.1質量%左右。 關於上述水泥之礦物組成,C2
S量係 較佳為9.5質量%~40.0質量%, 更佳為10.0質量%~35.0質量%, 進而較佳為12.0質量%~30.0質量%。 關於上述水泥之礦物組成,C4
AF量係 較佳為9.0質量%~18.0質量%, 更佳為10.0質量%~15.0質量%, 進而較佳為11.0質量%~15.0質量%。 若為此種水泥之礦物組成之範圍,則變得容易確保砂漿組合物之較高之流動性及其硬化體之較高之抗壓強度。 關於水泥之粒度,45 μm篩之殘留物之上限係 較佳為25.0質量%, 更佳為20.0質量%, 進而較佳為18.0質量%, 尤佳為15.0質量%。 關於水泥之粒度,45 μm篩之殘留物之下限係 較佳為0.0質量%, 更佳為1.0質量%, 進而較佳為2.0質量%, 尤佳為3.0質量%。 若水泥之粒度為該範圍,則可確保較高之抗壓強度。又,因使用該水泥製備所得之漿料具有適度之黏性,故而即便於添加有下述之纖維之情形時亦可確保充分之分散性。 水泥之勃氏比表面積係 較佳為2500 cm2
/g~4800 cm2
/g, 更佳為2800 cm2
/g~4000 cm2
/g, 進而較佳為3000 cm2
/g~3600 cmcm2
/g, 尤佳為3200 cm2
/g~3500 cm2
/g。 若水泥之勃氏比表面積未達2500 cm2
/g,則有砂漿組合物之強度變低之傾向,若超過4800 cm2
/g,則有低水水泥比下之流動性下降之傾向。 於上述水泥之製造時,無需進行與通常之水泥特別不同之操作。上述水泥可藉由如下方法進行製造,即,根據作為目標之礦物組成,改變石灰石、矽石、礦渣、煤灰、建設產生土、及高爐灰塵等原料之調製,利用實機窯進行煅燒之後,於所得之熟料中添加石膏且粉碎成特定之粒度。於進行煅燒之窯中,可使用通常之NSP(new suspension preheater,新懸浮預熱器)窯或SP(suspension preheater,懸浮預熱器)窯等,且粉碎中可使用通常之球磨機等粉碎機。又,視需要,亦可混合2種以上之水泥。 上述二氧化矽煙霧係將於製造金屬矽、矽鐵合金、電融氧化鋯等時產生之排氣中之灰塵集塵而獲得之副產物,且主成分為於鹼金屬溶液中溶解之非晶質之SiO2
。 二氧化矽煙霧之平均粒徑係 較佳為0.05 μm~2.0 μm, 更佳為0.10 μm~1.5 μm, 進而較佳為0.18 μm~0.28 μm, 尤佳為0.20 μm~0.28 μm。 可藉由使用此種二氧化矽煙霧,而易於確保砂漿組合物之高流動性及其硬化體之高抗壓強度。 上述砂漿組合物係以水泥及二氧化矽煙霧之合計量為基準,含有 較佳為3質量%~30質量%、 更佳為5質量%~20質量%、 進而較佳為10質量%~18質量%、 尤佳為10質量%~15質量%之二氧化矽煙霧。 作為上述細骨材,並無特別限制,亦可使用河砂、陸砂、海砂、碎砂、矽砂、石灰石細骨材、高爐礦渣細骨材、鎳鐵礦渣細骨材、銅礦渣細骨材、電性爐氧化礦渣細骨材等。細骨材之吸水率係 較佳為5.00%以下, 更佳為4.00%以下, 進而較佳為3.00%以下, 尤佳為2.80%以下。 由此,可獲得更穩定之流動性。又,所謂「吸水率」係指依據JIS A 1109:2006中規定之骨材之吸水率(單位:%)之測定方法測定所得之值。又,細骨材之粒度較佳為全部通過10 mm篩,且85質量%以上通過5 mm篩。 又,不包含纖維之砂漿組合物中之細骨材量係 較佳為100 kg/m3
~800 kg/m3
, 更佳為200 kg/m3
~600 kg/m3
, 進而較佳為250 kg/m3
~500 kg/m3
。 作為無機質細粉末,亦可使用石灰石粉、矽石粉、碎石粉、礦渣粉等細粉末。無機質細粉末係將石灰石粉、矽石粉、碎石粉、及礦渣粉等以勃氏比表面積成為2500 cm2
/g以上為止之方式進行粉碎或分級所得之細粉末,且可期待改善砂漿組合物之流動性。 無機質細粉末之勃氏比表面積係 較佳為3000 cm2
/g~5000 cm2
/g, 更佳為3200 cm2
/g~4500 cm2
/g, 進而較佳為3400 cm2
/g~4300 cm2
/g, 尤佳為3600 cm2
/g~4300 cm2
/g。 細骨材與無機質細粉末之混合物係 較佳為包含40質量%~80質量%、 更佳為包含45質量%~80質量%、 進而較佳為包含50質量%~75質量%之粒徑0.15 mm以下之粒群。 上述混合物係 較佳為包含30質量%~80質量%、 更佳為包含35質量%~70質量%、 進而較佳為包含40質量%~65質量%之粒徑0.075 mm以下之粒群。 若細骨材與無機質細粉末之混合物中所含之粒徑0.075 mm以下之粒群未達30質量%,則有砂漿組合物之黏性不充分而成為材料分離之虞。 細骨材與無機質細粉末之混合物係相對於水泥及二氧化矽煙霧之合計量100質量份, 較佳為包含10質量份~60質量份之細骨材、及5質量份~55質量份之無機質細粉末, 更佳為包含15質量份~45質量份之細骨材、及10質量份~40質量份之無機質細粉末, 進而較佳為包含20質量份~35質量份之細骨材、及15質量份~30質量份之無機質細粉末。 又,不包含纖維之砂漿組合物每1 m3
之細骨材及無機質細粉末之混合物之單位量係 較佳為200 kg/m3
~1000 kg/m3
, 更佳為400 kg/m3
~900 kg/m3
, 進而較佳為500 kg/m3
~800 kg/m3
。 作為減水劑,亦可使用木質素系、萘磺酸系、胺基磺酸系、及多羧酸系減水劑、高性能減水劑、及高性能AE(Air Entraining,引氣)減水劑等。根據確保低水水泥比下之流動性之觀點,作為減水劑,可使用多羧酸系減水劑、高性能減水劑或高性能AE減水劑,亦可使用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又,為了製成預先混合有減水劑之預混料型砂漿組合物,減水劑之性狀較佳為粉體。 上述砂漿組合物係相對於水泥與二氧化矽煙霧之合量100質量份, 較佳為包含0.01質量份~6.0質量份、 更佳為包含0.05質量份~4.0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包含0.07質量份~3.0質量份、 尤佳為包含0.10質量份~2.0質量份之減水劑。 作為上述消泡劑,可列舉特殊非離子調配型界面活性劑、聚伸烷基衍生物、疏水性二氧化矽、聚醚系等。於該情形時,上述砂漿組合物係相對於水泥與二氧化矽煙霧之合量100質量份, 較佳為包含0.01質量份~2.0質量份、 更佳為包含0.02質量份~1.5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包含0.03質量份~1.0質量份之消泡劑。 關於砂漿組合物,亦可視需要而含有1種以上之膨脹材料、收縮降低劑、凝結促進劑、凝結延遲劑、增黏劑、再乳化形樹脂粉末、聚合物乳液等。 於上述砂漿組合物中,水之添加量係相對於水泥與二氧化矽煙霧之合量100質量份, 較佳為10質量份~25質量份, 更佳為12質量份~20質量份, 進而較佳為13質量份~18質量份。 不包含纖維之砂漿組合物之單位水量係 較佳為180 kg/m3
~280 kg/m3
、 更佳為200 kg/m3
~270 kg/m3
、 進而較佳為210 kg/m3
~260 kg/m3
。 砂漿組合物(超高強度砂漿)係如上所述包含纖維。作為纖維,可列舉有機纖維及無機纖維。作為有機纖維,可列舉聚丙烯纖維、聚乙烯纖維、維尼綸纖維、丙烯酸纖維、及尼龍纖維等。作為無機纖維,可列舉玻璃纖維、碳纖維等。 纖維之標準纖維長度係 較佳為2 mm~50 mm, 更佳為3 mm~40 mm, 進而較佳為4 mm~30 mm, 尤佳為5 mm~20 mm。 纖維之斷裂伸長率之上限值係 較佳為200%以下, 更佳為100%以下, 進而較佳為50%以下, 尤佳為30%以下。 纖維之斷裂伸長率之下限值較佳為1%以上。 纖維之比重係 較佳為0.90~3.00, 更佳為1.00~2.00, 進而較佳為1.10~1.50。 纖維之縱橫比(標準纖維長度/纖維直徑)係 較佳為5~1200, 更佳為10~600, 進而較佳為20~300, 尤佳為30~200。 可藉由使用滿足該等條件之纖維,而確保砂漿組合物之高流動性,亦能夠提昇耐火性能。又,亦能夠抑制缺角等相對於衝擊之缺損。 纖維之添加量係相對於不包含纖維之砂漿組合物,以外加比例計, 較佳為0.05體積%~4體積%, 更佳為0.1體積%~3體積%, 進而較佳為0.3體積%~2體積%。 若纖維之添加量為0.05體積%以上,則有易於獲得充分之耐火爆裂性、耐衝擊性之傾向。若有機纖維之添加量為4體積%以下,則有於砂漿組合物中易於混練有機纖維之傾向。 上述砂漿組合物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亦可藉由如下方法進行製造,即,預先混合有除了水及有機纖維以外之材料之一部分或全部,繼而,添加水並放入至混合機進行混練。用於砂漿組合物之混練之混合機並無特別限定,亦可使用砂漿用混合機、雙軸強制混練機、鍋型混合機、水泥漿混合機(grout mixer)等。砂漿組合物亦可為了於現場不進行標準熱處理即可完成而採用常溫硬化型。 超高強度砂漿之砂漿硬化體之材齡28日之抗壓強度係根據耐震性、成本及耐久性之觀點, 較佳為80 N/mm2
~200 N/mm2
, 更佳為100 N/mm2
~200 N/mm2
, 進而較佳為150 N/mm2
~200 N/mm2
。 (B)前表面部之構成 繼而,對建築物1A之前表面部2之構成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如圖2A~圖3B所示,於構成前表面部2之柱部6、樑部7及交叉部8內設置有鋼筋11。鋼筋11具有鉛垂鋼筋12及水平鋼筋13。 鉛垂鋼筋12係如圖2A及圖3B所示連貫地配筋於柱部6、交叉部8及基礎部9之內部。鉛垂鋼筋12係與混凝土硬化體或砂漿硬化體固定。鉛垂鋼筋12包含複數個主筋12a及複數個剪切加強筋12b。複數個主筋12a係以貫通柱部6、交叉部8及基礎部9之方式沿鉛垂方向延伸。複數個主筋12a係以自鉛垂方向觀察呈矩形狀之方式排列。複數個剪切加強筋12b係以包圍複數個主筋12a之方式與主筋12a連接。剪切加強筋12b亦可藉由例如捆束線等而與主筋12a連接。 水平鋼筋13係如圖2B及圖3A所示連貫地配筋於樑部7及交叉部8之內部。水平鋼筋13係與混凝土硬化體或砂漿硬化體固定。水平鋼筋13包含複數個主筋13a及複數個剪切加強筋13b。複數個主筋13a係以貫通樑部7及交叉部8之方式沿水平方向延伸。複數個主筋13a係以自水平方向觀察呈矩形狀之方式排列。複數個剪切加強筋13b係以包圍複數個主筋13a之方式與主筋13a連接。剪切加強筋13b亦可藉由例如捆束線等而與主筋13a連接。 用於鋼筋11之鋼材之降伏點可為295 N/mm2
以上,亦可為490 N/mm2
~1275 N/mm2
,亦可為685 N/mm2
~1275 N/mm2
。該鋼材之拉伸強度可為295 N/mm2
以上,亦可為620 N/mm2
~1500 N/mm2
,亦可為800 N/mm2
~1500 N/mm2
。本說明書中所謂之「降伏點」及「拉伸強度」係指依據JIS Z2241-2011中記載之方法測定所得之值。 (C)設計方法 繼而,對構成建築物1A之設計方法之一部分之交叉部8之突出量之設計方法進行說明。本說明書中所謂之「突出量」係指交叉部8中之於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較柱部6之側面更朝向樑部7側突出之部分之於該方向上之長度、或者交叉部8中之於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較樑部7之側面更朝向柱部6側突出之部分之於該方向上之長度。以下,著眼於圖1所示之由柱部6c、6d及樑部7b、7c包圍之部分進行說明。 首先,作為比較例,對交叉部8之寬度及高度分別與柱部6c、6d之寬度及樑部7b、7c之高度相等之情形時(突出量為0之情形時)之抗彎承載力比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若於地震產生時水平方向之地震力Q施加於建築物1A,則彎曲力矩作用於柱部6c、6d及樑部7b、7c。此時,因柱部6c、6d及樑部7b、7c與交叉部8之抗壓強度互不相同,故而應力集中於兩者之連接部分(交界附近)。因此,於該連接部分容易產生彎曲破壞。因此,於該連接部分中抗彎承載力(抵抗彎曲破壞之力)發揮作用。此時,若將參數MB
、MC
、L0
、h0
分別定義為 MB
:彎曲破壞時之樑部7c之抗彎承載力 MC
:彎曲破壞時之柱部6d之抗彎承載力 L0
:水平方向上之柱部6c、6d間之內寬 h0
:鉛垂方向上之樑部7b、7c間之內寬, 則作用於樑部7c之彎曲力矩之梯度可藉由式4而求出,且作用於柱部6d之彎曲力矩之梯度可藉由式5而求出。若假設構件之中立線彼此之交點為節點,且於相鄰之節點間作用於構件之彎曲力矩之梯度不變化,則於將參數MB
'、MC
'、L、h分別定義為 MB
':彎曲破壞時之樑部7c之節點力矩 MC
':彎曲破壞時之柱部6d之節點力矩 L:柱部6c和樑部7c之節點與柱部6d和樑部7c之節點之直線距離 h:柱部6d和樑部7b之節點與柱部6d和樑部7c之節點之直線距離 時,式6、7成立。因此,節點力矩MB
'、MC
'可分別由式8、9賦予。柱部6及樑部7之彎曲破壞時之抗彎承載力比被定義為柱部6或樑部7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之比,故而柱部6d及樑部7c之節點中之抗彎承載力比m係藉由式10而求出。根據式10,藉由將節點力矩MB
'、MC
'中之較大之值除以節點力矩MB
'、MC
'中之較小之值,而獲得抗彎承載力比m。因此,於MB
'>MC
'之情形時,可使用式8、9而將式10如式11般變形。於MB
'<MC
'之情形時,可使用式8、9而將式10如式12般變形。 其次,參照圖5說明於樑部7c之延伸方向上交叉部8較柱部6c、6d之側面更朝向樑部7c側突出之情形時之抗彎承載力比。圖5所示之交叉部8係於樑部7c之延伸方向上之突出量為a1
(其中,a1
>0)之方面與圖4所示之交叉部8不同,但於其他方面與圖4所示之交叉部8相同。於抗壓強度互不相同之樑部7c與交叉部8之連接部分(交界部分)易產生彎曲破壞之方面亦於圖4及圖5中之各交叉部8中相同。此時,作用於樑部7c之彎曲力矩之梯度係藉由式13而求出。樑部7c之抗彎承載力MB
係只要樑部7c之剖面規格不產生變化則表示相同之值。因此,若對比式4、13,則式13之分母小於式4之分母,因此,藉由式13而獲得之梯度大於藉由式4而獲得之梯度。換言之,儘管於圖4中之交叉部8與圖5中之交叉部8之間,抗彎承載力MB
之大小相同,但發揮抗彎承載力MB
之位置(樑部7c與交叉部8之連接部分)相差突出量a1
之程度,故而梯度中產生變化。 與上述情形同樣地,若假定於相鄰之節點間作用於構件之彎曲力矩之梯度不產生變化,則式14成立。因此,節點力矩MB
'可藉由式15而賦予。若對比式8、15,則式15之分母小於式8之分母,故而藉由式15而獲得之節點力矩MB
'大於藉由式4而獲得之節點力矩MB
'。即,藉由使樑部7c之延伸方向上之交叉部8之突出量a1
變化,而調節節點力矩MB
'之大小。根據以上,於MB
'>MC
'之情形時,可使用式9、15而將式10如式16般變形。於MB
'<MC
'之情形時,可使用式9、15而將式10如式17般變形。樑部7c之延伸方向上之交叉部8之突出量a1
係以藉由式10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第1設計條件)。該突出量a1
亦可以藉由式10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5以上之方式設定。藉由式10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之上限可為3.0,亦可為2.5,亦可為2.0。 於建築物1A中,既可至少一個交叉部8於樑部7c之延伸方向上突出,亦可所有之交叉部8於樑部7c之延伸方向上突出。於樑部7c之延伸方向上突出之交叉部8中,既可至少一個部位之突出量a1
滿足第1設計條件,亦可所有之部位之突出量a1
滿足第1設計條件。 (D)作用 於如上所述之第1實施形態中,交叉部8包含呈現高於構成柱部6及樑部7之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材料。因此,於地震力等外力作用於建築物1A之情形時,於交叉部8與柱部6及樑部7之連接部分易產生破壞。於第1實施形態中,交叉部8係於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較柱部6之側面更朝向樑部7側突出。於該情形時,由於在交叉部8突出之位置(交叉部8與樑部7之交界附近)易產生彎曲破壞,故而於該位置抗彎承載力(力矩)發揮作用。因此,與交叉部8未突出之情形相比,樑部7上之力矩梯度變大,樑部7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MB
'變大。如此般,因節點力矩MB
'變大,而抗彎承載力比m變大。尤其,於第1實施形態中,以抗彎承載力比m滿足第1設計條件之方式,設定交叉部8之突出量a1
。因此,可藉由調整交叉部8之突出量a1
之極為簡易之方法,而使建築物1A之實際承載力接近於計算值。因此,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實現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之抑制。 於以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5以上之方式設定突出量a1
之情形時,建築物1A之實際承載力變為與計算值相等。於該情形時,能夠進而抑制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 於第1實施形態中,材齡28日之交叉部8之抗壓強度為65 N/mm2
以上。因此,能夠進而提昇建築物1A之耐震性。 於第1實施形態中,交叉部8包含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超高強度砂漿硬化而成之砂漿硬化體。因此,該等硬化體表現出極高之抗壓強度,故而能夠進一步提昇建築物1A之耐震性。 [2]第2實施形態 繼而,參照圖6及圖7對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建築物1B之構造進行說明。建築物1B係於交叉部8之突出態樣之方面與建築物1A不同。以下,以與第1實施形態之建築物1A之不同方面為中心進行說明,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交叉部8係於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較樑部7之側面更朝向柱部6側突出。即,交叉部8中之於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柱部6與交叉部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較樑部7之側面更靠近相鄰之樑部7側。另一方面,交叉部8中之於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樑部7與交叉部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與柱部6之側面大致相等之高度。 繼而,對構成建築物1B之設計方法之一部分之交叉部8之突出量之設計方法進行說明。圖8所示之交叉部8係於柱部6d之延伸方向上之突出量為a2
(其中,a2
>0)之方面與圖4所示之交叉部8不同,但於其他方面與圖4所示之交叉部8相同。於抗壓強度互不相同之柱部6d與交叉部8之連接部分(交界部分)易產生彎曲破壞之方面亦於圖4及圖8中之各交叉部8相同。此時,作用於柱部6d之彎曲力矩之梯度藉由式18而求出。柱部6d之抗彎承載力MC
係只要柱部6d之剖面規格不產生變化則表示相同之值。因此,若對比式5、18,則式18之分母小於式5之分母,故而藉由式18而獲得之梯度大於藉由式5而獲得之梯度。換言之,儘管於圖4中之交叉部8與圖8中之交叉部8之間,抗彎承載力MC
之大小相等,但發揮抗彎承載力MC
之位置(柱部6d與交叉部8之連接部分)相差突出量a2
之程度,故而於梯度產生變化。 與上述情形同樣地,若假定於相鄰之節點間作用於構件之彎曲力矩之梯度不產生變化,則式19成立。因此,節點力矩MC
'藉由式20而賦予。若對比式9、20,則式20之分母小於式9之分母,故而藉由式20而獲得之節點力矩MC
'大於藉由式9而獲得之節點力矩MC
'。即,藉由使柱部6d之延伸方向上之交叉部8之突出量a2
變化,而調節節點力矩MC
'之大小。根據以上,於MB
'>MC
'之情形時,可使用式8、20而將式10如式21般變形。於MB
'<MC
'之情形時,可使用式8、20而將式10如式22般變形。柱部6d之延伸方向上之交叉部8之突出量a2
係以藉由式10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第2設計條件)。該突出量a2
亦可以藉由式10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5以上之方式設定。藉由式10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之上限可為3.0,亦可為2.5,亦可為2.0。 建築物1B係可至少一個交叉部8於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突出,亦可所有交叉部8於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突出。於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突出之交叉部8中,可至少一個部位之突出量a2
滿足第2設計條件,亦可所有部位之突出量a2
滿足第2設計條件。 亦於如上所述之第2實施形態之建築物1B中,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之建築物1A相同之作用效果。 [3]第3實施形態 繼而,參照圖9對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建築物1C之構造進行說明。建築物1C係於交叉部8之突出態樣之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之建築物1A不同。以下,以與第1實施形態之建築物1A之不同方面為中心進行說明,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構成前表面部2之交叉部8中之於水平方向上位於偏中央之交叉部8a係於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較柱部6之側面更朝向樑部7側突出。具體而言,柱部6b與樑部7a~7d之各交叉部8a、柱部6c與樑部7a~7d之各交叉部8a、及柱部6d與樑部7a~7d之各交叉部8a係於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較柱部6之側面更朝向樑部7側突出。即,交叉部8a中之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樑部7與交叉部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較柱部6之側面更靠相鄰之柱部6側。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之交叉部8a之突出量a1
係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以式10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第1設計條件)。另一方面,該交叉部8中之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柱部6與交叉部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與樑部7之側面大致相等之高度。 構成前表面部2之交叉部8中之於水平方向上位於兩端之交叉部8b係於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較樑部7之側面更朝向柱部6側突出。具體而言,柱部6a與樑部7a~7d之各交叉部8b、及柱部6e與樑部7a~7d之各交叉部8b係於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較樑部7之側面更朝向柱部6側突出。即,交叉部8b中之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柱部6與交叉部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較樑部7之側面更靠相鄰之樑部7側。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之交叉部8b之突出量a2
係與第2實施形態同樣地,以式10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第2設計條件)。另一方面,該交叉部8中之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樑部7與交叉部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與柱部6之側面大致相等之高度。 亦於如上所述之第3實施形態之建築物1C中,發揮與第1實施形態之建築物1A同樣之作用效果。 且說,於因地震等之產生而對建築物1C賦予(作用)水平方向之外力之情形時,於各樑部7之一端產生向上之力(拉伸力),於各樑部7之另一端產生向下之力(壓縮力),從而將可變軸向力賦予(施加)至鄰接之各柱部6。於建築物1C中之水平方向上之偏中央,產生於樑部7之端部之可變軸向力與產生於與其相鄰之另一樑部7之端部之可變軸向力相抵消,但水平方向之力殘存。另一方面,於建築物1C中之水平方向上之兩端,產生於樑部7之最外端之可變軸向力不與其他可變軸向力相抵消而殘存。因此,可變軸向力作用於建築物1C中之位於水平方向上之兩端之柱部6a、6e。即,於建築物1C中之於水平方向上位於兩端之柱部6a、6e中之一者作用有向上之力(拉伸力),於另一者作用有向下之力(壓縮力)。因該可變軸向力越向下層越疊加地變大,故而力集中地施加於支持建築物1C之兩側部之基礎部9。 然而,於第3實施形態中,位於建築物1C之偏中央之交叉部8a係以抗彎承載力比m滿足式10之方式,於樑部7之延伸方向上較柱部6之側面更朝向樑部7側突出。因此,於水平方向上之建築物1C之中央部,能夠相對於殘存之水平方向之力,提昇樑部7之承載力。於第3實施形態中,位於建築物1C之偏端部之交叉部8b係以抗彎承載力比m滿足式10之方式,於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較樑部7之側面更朝向柱部6側突出。因此,於水平方向上之建築物1C之偏端部,能夠相對於可變軸向力,而提昇柱部6之承載力。其結果,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建築物1C之承載力。 [4]第4實施形態 (A)加強後之建築物之構成 繼而,參照圖10~圖12B對原有建築物3中已施工加強構造物4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之構造進行說明。加強構造物4係耐震構造物之一例。原有建築物3中已施工加強構造物4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亦為耐震構造物之一例。加強後之建築物5A(耐震構造物)之耐震性能係於加強構造物4(耐震構造物)中尤為發揮。 原有建築物3具備複數個原有柱部16、複數個原有樑部17、複數個原有交叉部18、複數個基礎部19(原有基礎部)、及樓板部20。雖未圖示,但原有建築物3亦具備外壁、窗戶等。 複數個原有柱部16分別設置於基礎部19上。複數個原有柱部16係沿鉛垂方向延伸,並且於水平方向上相互大致平行地排列。原有樑部17係配置於相鄰之原有柱部16之間。複數個原有樑部17係沿水平方向延伸,並且於鉛垂方向上相互大致平行地排列。 原有柱部16與原有樑部17組裝而成之組裝物係呈格子狀。原有柱部16及原有樑部17呈現例如具有矩形剖面之四角柱狀。原有柱部16之厚度(縱深)亦可為400 mm~1000 mm左右。原有柱部16之寬度亦可為400 mm~1000 mm左右。原有樑部17之厚度(縱深)亦可為200 mm~500 mm左右。原有樑部17之樑高(高度)亦可為500 mm~1200 mm左右。 於第4實施形態中,於水平方向上排列有5個原有柱部16。以下,存在將該等原有柱部16自圖10之左側起依序稱為原有柱部16a~16e之情況。於本實施形態中,於鉛垂方向上排列有4個原有樑部17。存在將該等原有樑部17自圖1之下側起依序稱為原有樑部17a~17d之情況。位於最下方之原有樑部17a之一部分或全部亦可為例如埋入至地盤中之狀態。 原有交叉部18位於原有柱部16與原有樑部17分別交叉之部位。原有交叉部18亦作為原有柱部16之一部分發揮功能。原有交叉部18呈現例如具有矩形剖面之四角柱狀。原有交叉部18之厚度(縱深)亦可為例如400 mm~1000 mm左右。 基礎部19係經由原有柱部16支持原有建築物3。基礎部19之至少下部或全部亦可為例如埋入至地盤中之狀態。 樓板部20係於原有柱部16及原有樑部17之間沿水平面延伸。樓板部20係作為地板及天花板發揮功能。於第4實施形態中,於原有柱部16之上端與下端之間,沿鉛垂方向排列有4個樓板部。因此,圖10所例示之原有建築物3係3層樓房。 於圖1所示之例中,原有樑部17a(原有基礎樑部)係與相當於1層地板之部位對應地分別位於原有柱部16a、16b間、原有柱部16b、16c間、原有柱部16c、16d間及原有柱部16d、16e間。原有樑部17b係與相當於1層天花板及2層地板之部位對應地分別位於原有柱部16a、16b間、原有柱部16b、16c間、原有柱部16c、16d間及原有柱部16d、16e間。原有樑部17c係與相當於2層天花板及3層地板之部位對應地分別位於原有柱部16a、16b間、原有柱部16b、16c間、原有柱部16c、16d間及原有柱部16d、16e間。原有樑部17d係與相當於3層天花板之部位對應地分別位於原有柱部16a、16b間、原有柱部16b、16c間、原有柱部16c、16d間及原有柱部16d、16e間。再者,位於原有柱部16與原有樑部17a交叉之部位之原有交叉部18亦被稱為原有基礎交叉部。 原有柱部16、原有樑部17、原有交叉部18、基礎部19、及樓板部20例如包含鋼筋混凝土。即,原有柱部16、原有樑部17、原有交叉部18、基礎部19及樓板部20包含:混凝土硬化體;及鋼筋,其位於該混凝土硬化體之內部。例如,於原有柱部16、原有樑部17及原有交叉部18內,如圖11A~圖12B所示設置有鋼筋21。鋼筋21具有鉛垂鋼筋22及水平鋼筋23。用於鋼筋21之鋼材之降伏點及拉伸強度亦可分別與第1實施形態中之鋼筋11相等。 鉛垂鋼筋22係如圖11A及圖12B所示連貫地配筋於原有柱部16、原有交叉部18及基礎部19之內部。鉛垂鋼筋22係與混凝土硬化體固定。鉛垂鋼筋22包含複數個主筋22a及複數個剪切加強筋22b。複數個主筋22a係以貫通原有柱部16、原有交叉部18及基礎部19之方式沿鉛垂方向延伸。複數個主筋22a係以自鉛垂方向觀察呈矩形狀之方式排列。複數個剪切加強筋22b係以包圍複數個主筋22a之方式與主筋22a連接。剪切加強筋22b亦可藉由例如捆束線等而與主筋22a連接。 水平鋼筋23係如圖11B及圖12A所示連貫地配筋於原有樑部17及原有交叉部18之內部。水平鋼筋23係與混凝土硬化體固定。水平鋼筋23包含複數個主筋23a及複數個剪切加強筋23b。複數個主筋23a係以貫通原有樑部17及原有交叉部18之方式沿水平方向延伸。複數個主筋23a係以自水平方向觀察呈矩形狀之方式排列。複數個剪切加強筋23b係以包圍複數個主筋23a之方式與主筋23a連接。剪切加強筋23b亦可藉由例如捆束線等而與主筋23a連接。 (B)加強構造物之構成 加強構造物4設置於原有建築物3之外壁面(於圖10中原有建築物3中之位於前方之面)上。加強構造物4係如圖10所示具備複數個加強柱部26(柱部)、複數個加強樑部27(樑部)、及複數個加強交叉部28(交叉部)。 加強柱部26配置於原有建築物3之外壁面上且與原有柱部16對應之位置。加強柱部26係沿與原有柱部16之延伸方向相同之方向延伸。即,加強柱部26係沿鉛垂方向延伸。加強柱部26設置於基礎部19上。因此,基礎部19經由加強柱部26亦將加強構造物4支持於地盤上。 於圖10所示之例中,加強柱部26分別位於原有建築物3之1層部分及2層部分。於原有建築物3之中央部分中,加強柱部26亦位於原有建築物3之3層部分。於第4實施形態中,於水平方向排列有5個加強柱部26。以下,存在將該等加強柱部26自圖10之左側起依序稱為加強柱部26a~26e之情況。加強柱部26之厚度(縱深)亦可為例如350 mm~600 mm左右。加強柱部26之寬度亦可為500 mm~800 mm左右。 加強樑部27配置於原有建築物3之外壁面上且與原有樑部17對應之位置。加強樑部27係沿與原有樑部17之延伸方向相同之方向延伸。即,加強樑部27係沿水平方向延伸。加強樑部27係於水平方向上位於相鄰之原有柱部16之間。於第4實施形態中,於鉛垂方向排列有4個加強樑部27。以下,存在將該等加強樑部27自圖1之下側起依序稱為加強樑部27a~27d之情況。位於最下方之加強樑部27a(加強基礎樑部)之一部分或全部亦可為例如埋入至地盤中之狀態。加強樑部27之厚度(縱深)亦可為例如350 mm~500 mm左右。加強樑部27之樑高(高度)可為500 mm~900 mm左右,亦可較原有柱部16之寬度大100 mm左右。 於圖10所示之例中,加強樑部27a係與原有樑部17a對應而分別位於加強柱部26a、26b間、加強柱部26b、26c間、加強柱部26c、26d間、及加強柱部26d、26e間。加強樑部27b係與原有樑部17b對應而分別位於加強柱部26a、26b間、加強柱部26b、26c間、加強柱部26c、26d間、及加強柱部26d、26e間。加強樑部27c係與原有樑部17c對應而分別位於加強柱部26a、26b間、加強柱部26b、26c間、加強柱部26c、26d間、及加強柱部26d、26e間。加強樑部27d係與原有樑部17d對應而位於加強柱部26b、26c間、及加強柱部26c、26d間。 於第4實施形態中,加強柱部26a~26e及加強樑部27a~27d係如上所述般定位,故而如圖10所示,加強構造物4係作為整體而呈山型狀、更具體而言呈凸型狀。即,加強構造物4中之水平方向(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之兩側部之高度低於加強構造物4中之水平方向(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之位於兩側部之間之部分(中央部)之高度。 加強交叉部28配置於原有建築物3之外壁面上且與原有交叉部18對應之位置。即,加強交叉部28位於加強柱部26與加強樑部27分別交叉之部位。加強交叉部28係將加強柱部26及加強樑部27之端部彼此連接。因此,加強構造物4係藉由加強柱部26、加強樑部27、及加強交叉部28而構成為格子狀。加強交叉部28之厚度(縱深)亦可為例如600 mm以下。再者,位於加強柱部26與加強樑部27a交叉之部位之加強交叉部28亦被稱為加強基礎交叉部。 加強交叉部28係於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較加強柱部26之側面更朝向加強樑部27側突出。即,加強交叉部28中之於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加強樑部27與加強交叉部2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較加強柱部26之側面更靠相鄰之加強柱部26側。另一方面,加強交叉部28中之於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加強柱部26與加強交叉部2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與加強樑部27之側面大致相等之高度。 加強柱部26及加強樑部27例如包含於混凝土硬化體之內部埋設有鋼筋31(於下文敍述)之鋼筋混凝土。即,加強柱部26及加強樑部27包含:混凝土硬化體;及鋼筋31,其位於該混凝土硬化體之內部。加強交叉部28係於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之內部埋設有鋼筋31之構件。即,交叉部8包含:該硬化體;及鋼筋31,其位於該硬化體之內部。該硬化體例如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亦可為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超高強度砂漿硬化而成之砂漿硬化體。 繼而,對加強構造物4之構成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如圖11A~圖12B所示,於構成加強構造物4之加強柱部26、加強樑部27及加強交叉部28內設置有鋼筋31。鋼筋31具有鉛垂鋼筋32及水平鋼筋33。用於鋼筋31之鋼材之降伏點及拉伸強度亦可分別與第1實施形態中之鋼筋11相等。 鉛垂鋼筋32係如圖11A及圖12B所示連貫地配筋於加強柱部26、加強交叉部28及基礎部19之內部。鉛垂鋼筋32係與混凝土硬化體或砂漿硬化體固定。鉛垂鋼筋32包含複數個主筋32a及複數個剪切加強筋32b。複數個主筋32a係以貫通加強柱部26、加強交叉部28及基礎部19之方式沿鉛垂方向延伸。複數個主筋32a係以自鉛垂方向觀察呈矩形狀之方式排列。複數個剪切加強筋32b係以包圍複數個主筋32a之方式與主筋12a連接。剪切加強筋32b亦可藉由例如捆束線等而與主筋32a連接。 水平鋼筋33係如圖11B及圖12A所示連貫地配筋於加強樑部27及加強交叉部28之內部。水平鋼筋33係與混凝土硬化體或砂漿硬化體固定。水平鋼筋33包含複數個主筋33a及複數個剪切加強筋33b。複數個主筋33a係以貫通加強樑部27及加強交叉部28之方式沿水平方向延伸。複數個主筋33a係以自水平方向觀察呈矩形狀之方式排列。複數個剪切加強筋33b係以包圍複數個主筋33a之方式與主筋33a連接。剪切加強筋33b亦可藉由例如捆束線等而與主筋33a連接。 加強構造物4係藉由錨34而與原有建築物3連接。錨34之一端側埋設於加強構造物4(加強柱部26及加強樑部27)。錨34之另一端埋設於原有建築物3(原有柱部16、原有樑部17及基礎部19)。錨34發揮將施加於原有建築物3之振動能量(例如,地震能量)傳遞至加強構造物4之作用。作為錨34,亦可使用例如各種公知之錨栓。 (C)設計方法 加強交叉部28之突出量a3
可與第1實施形態之交叉部8同樣地設計。即,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之加強交叉部28之突出量a3
係以藉由式10所示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第3設計條件)。該突出量a3
亦可以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5以上之方式設定。抗彎承載力比m之上限可為3.0,亦可為2.5,亦可為2.0。 關於加強構造物4,可至少一個加強交叉部28於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突出,亦可所有加強交叉部28於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突出。可為於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突出之加強交叉部28中之至少一個部位之突出量a3
滿足第3設計條件,亦可為所有部位之突出量a3
滿足第3設計條件。 (D)作用 於如上所述之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中,與第1實施形態之建築物1A同樣地,可藉由調整加強交叉部28之突出量a3
之極為簡易之方法,使已施工加強構造物4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之實際承載力接近於計算值。因此,能夠簡易且低成本地實現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之抑制。 於以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5以上之方式設定突出量a3
之情形時,加強後之建築物5A之實際承載力變為與計算值相等。於該情形時,能夠進而抑制實際承載力與計算值之乖離。 於第4實施形態中,材齡28日之交叉部8之抗壓強度為65 N/mm2
以上。因此,能夠進而提昇加強後之建築物5A之耐震性。 於第4實施形態中,加強交叉部28包含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超高強度砂漿硬化而成之砂漿硬化體。因此,該等硬化體表現出極高之抗壓強度,故而能夠進一步提昇加強後之建築物5A之耐震性。 且說,於因地震等之產生而對加強構造物4賦予(作用)水平方向之外力之情形時,於各加強樑部27之一端產生向上之力(拉伸力),於各加強樑部27之另一端產生向下之力(壓縮力),而可變軸向力被賦予(施加)至相鄰之各加強柱部26。於此,作為一例,假設對加強構造物4作用水平方向(圖10之自左向右之方向)之外力,於加強樑部27之左端產生向上之力,於加強樑部27之右端產生向下之力之情形。產生於位於加強柱部26c、26d間之加強樑部27a~27d之左端之向上之力與產生於位於加強柱部26b、26c間之加強樑部27a~27d之右端之向下之力相抵消。產生於位於加強柱部26c、26d間之加強樑部27a~27c之右端之向下之力與產生於位於加強柱部26d、26e間之加強樑部27a~27c之左端之向上之力相抵消。產生於位於加強柱部26b、26c間之加強樑部27a~27c之左端之向上之力與產生於位於加強柱部26a、26b間之加強樑部27a~27d之右端之向下之力相抵消。 因此,於加強構造物4作為整體而呈凸形狀(山型狀)之第4實施形態中,產生於位於加強柱部26a、26b間之加強樑部27a~27c之左端之向上之力不與其他力相抵消而殘存,向上之拉伸力作用於加強柱部26a,而集中地施加於支持加強柱部26a之基礎部19。產生於位於加強柱部26d、26e間之加強樑部27a~27c之右端之向下之力不與其他力相抵消而殘存,向下之壓縮力作用於加強柱部26e,而集中地施加於支持加強柱部26e之基礎部19。產生於位於加強柱部26b、26c間之加強樑部27d之左端之向上之力不與其他力相抵消而殘存,向上之拉伸力作用於加強柱部26b,而可變軸向力作用於支持加強柱部26b之基礎部19。產生於位於加強柱部26c、26d間之加強樑部27d之右端之向下之力不與其他力相抵消而殘存,向下之壓縮力作用於加強柱部26d,而可變軸向力作用於支持加強柱部26d之基礎部19。由此,於加強構造物4中,作用於支持加強柱部26a、26e之基礎部19之可變軸向力被分散至支持加強柱部26b、26d之基礎部19。因此,於為加強柱部及加強樑部作為整體而呈四角形狀之加強構造物之情形時,於加強構造物中之水平方向上之兩側部,力集中地施加於沿鉛垂方向排列之加強樑部之個數之基礎部,但於為作為整體而呈凸形狀(山型狀)之本實施形態之加強構造物4之情形時,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加強構造物4之承載力(加強後之建築物5A之承載力)。 [5]第5實施形態 繼而,參照圖13及圖14對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B之構造進行說明。加強後之建築物5B係於加強交叉部28之突出態樣之方面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不同。以下,以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之不同方面為中心進行說明,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加強交叉部28係於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較加強樑部27之側面更朝向加強柱部26側突出。即,加強交叉部28中之於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加強柱部26與加強交叉部2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較加強樑部27之側面更靠相鄰之加強樑部27側。另一方面,加強交叉部28中之於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加強樑部27與加強交叉部2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與加強柱部26之側面大致相等之高度。 加強交叉部28之突出量a4
可與第2實施形態之交叉部8同樣地設計。即,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之加強交叉部28之突出量a4
係以藉由式10所示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第4設計條件)。該突出量a4
亦可以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5以上之方式設定。抗彎承載力比m之上限可為3.0,亦可為2.5,亦可為2.0。 關於加強構造物4,可至少一個加強交叉部28於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突出,亦可所有加強交叉部28於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突出。可為於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突出之加強交叉部28中之至少一個部位之突出量a4
滿足第4設計條件,亦可為所有部位之突出量a4
滿足第4設計條件。 於如上所述之第5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B中,亦發揮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相同之作用效果。 [6]第6實施形態 繼而,參照圖15對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C之構造進行說明。加強後之建築物5C係於交叉部之突出態樣之方面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不同。以下,以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之不同方面為中心進行說明,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加強交叉部28中之於水平方向上位於加強構造物4之偏中央之加強交叉部28a係於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較加強柱部26之側面更朝向加強樑部27側突出。具體而言,加強柱部26b與加強樑部27a~27d之各加強交叉部28a、加強柱部26c與加強樑部27a~27d之各加強交叉部28a、及加強柱部26d與加強樑部27a~27d之各加強交叉部28a係於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較加強柱部26之側面更朝向加強樑部27側突出。即,加強交叉部28a中之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加強樑部27與加強交叉部2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較加強柱部26之側面更靠相鄰之加強柱部26側。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之加強交叉部28a之突出量a3
係與第4實施形態同樣地,以式10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第3設計條件)。另一方面,該加強交叉部28中之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加強柱部26與加強交叉部2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與加強樑部27之側面大致相等之高度。 加強交叉部28中之於水平方向上位於加強構造物4之兩端之加強交叉部28b係於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較加強樑部27之側面更朝向加強柱部26側突出。具體而言,加強柱部26a與加強樑部27a~27c之各加強交叉部28b、及加強柱部26e與加強樑部27a~27c之各加強交叉部28b係於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較加強樑部27之側面更朝向加強柱部26側突出。即,加強交叉部28b中之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加強柱部26與加強交叉部2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較加強樑部27之側面更靠相鄰之加強樑部27側。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之加強交叉部28b之突出量a4
係與第5實施形態同樣地,以式10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第4設計條件)。另一方面,該加強交叉部28中之於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之端面(加強樑部27與加強交叉部28之交界面)係於該方向上位於與加強柱部26之側面大致相等之高度。 亦於如上所述之第6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C中,發揮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相同之作用效果。 於第6實施形態中,位於加強構造物4之偏中央之加強交叉部28a係以抗彎承載力比m滿足式10之方式,於加強樑部27之延伸方向上較加強柱部26之側面更朝向加強樑部27側突出。因此,於水平方向上之加強構造物4之中央部,能夠相對於殘存之水平方向之力,提昇加強樑部27之承載力。於第6實施形態中,位於加強構造物4之偏端部之加強交叉部28b係以抗彎承載力比m滿足式10之方式,於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較加強樑部27之側面更朝向加強柱部26側突出。因此,於水平方向上之加強構造物4之偏端部,能夠相對於可變軸向力,提昇加強柱部26之承載力。其結果,於第6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C中,亦與第3實施形態之建築物1C同樣地,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加強構造物4及加強後之建築物5C之承載力。 [7]第7實施形態 繼而,參照圖16對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D之構造進行說明。加強後之建築物5D係於加強交叉部28之形狀之方面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不同。以下,以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之不同方面為中心進行說明,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加強交叉部28具有主部28A、以及連結部28B及連結部28C中之至少一者。主部28A之上端或下端係與加強柱部26連接。主部28A之寬度係於加強柱部26之延伸方向上與加強柱部26為相同程度。 連結部28B係位於主部28A之一端(圖16之右端)、與和該一端對向之加強樑部27(於圖16中位於主部28A之右側相鄰之加強樑部27)之間,且將該等連接。連結部28B之鉛垂方向上之寬度係越朝向主部28A側則越變大。換言之,連結部28B之鉛垂方向上之寬度係越朝向連接於連結部28B之加強樑部27則越變小。具體而言,連結部28B之上部大致水平地延伸,但連結部28B之下部係相對於水平方向而傾斜地延伸。因此,連結部28B係呈拱腰狀。 連結部28C係位於主部28A之另一端(圖16之左端)、與和該另一端對向之加強樑部27(於圖16中位於主部28A之左鄰之加強樑部27)之間,且將該等連接。連結部28C之鉛垂方向上之寬度係越朝向主部28A側則越變大。換言之,連結部28C之鉛垂方向上之寬度係越朝向連接於連結部28C之加強樑部27則越變小。具體而言,連結部28C之上部係大致水平地延伸,但連結部28C之下部係相對於水平方向而斜向地延伸。因此,連結部28C係呈拱腰狀。 於如上所述之第7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D中,發揮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相同之作用效果。 於第7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D,連結部28B、28C(加強交叉部28)係呈拱腰狀。因此,連接於加強交叉部28之加強樑部27之樑高(高度)相對變小。因此,於在由加強柱部26及加強樑部27包圍之區域設置窗戶之情形時,不易因加強樑部27而妨礙自該窗戶之採光。又,由於加強交叉部28呈拱腰狀,故而能夠提昇加強交叉部28與加強樑部27之連接強度。 [8]第8實施形態 繼而,參照圖17對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E之構造進行說明。加強後之建築物5E係於加強構造物4不與原有建築物3之外壁面相接之方面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不同。以下,以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之不同方面為中心進行說明,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加強構造物4係藉由加強樑部39及加強樓板40而與原有建築物3之外壁面連接。因此,加強構造物4係相對於原有建築物3之外壁面而離開。加強樑部39係於原有建築物3之原有交叉部18、與加強構造物4之加強交叉部28之間延伸。加強樓板40係以於由原有建築物1之原有樑部17、加強構造物4之加強樑部27、及加強樑部39包圍之區域沿水平方向擴散之方式配置。加強樑部39及加強樓板40可藉由鋼筋混凝土構成,亦可藉由預鑄混凝土構成。 於如上所述之第8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E中,亦發揮與第4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A相同之作用效果。 [9]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了說明,但亦可於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將各種變化加入至上述實施形態。例如,於第4實施形態~第8實施形態中,加強構造物4亦可不呈山型狀。 於第4實施形態~第8實施形態中,加強構造物4亦可不呈山型狀。加強構造物4中之水平方向上之至少一個側部之高度亦可低於加強構造物4中之水平方向上之位於兩側部之間之部分(中央部)之高度。即,加強構造物4亦可呈除凸型狀以外之山型狀。 第1實施形態~第3實施形態之建築物1A~1C之交叉部8亦可呈拱腰狀。 與第8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E同樣地,第5實施形態~第7實施形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5B~5D之加強構造物4亦可相對於原有建築物3之外壁面而離開。 於第1~第3實施形態中,建築物1A~1C之側面部或背面部亦可與前表面部2同樣地構成。建築物1A~1C之中通(建築物1A~1C之內部)之柱部、樑部及交叉部亦可與前表面部2同樣地構成。即,構成建築物1A~1C之外側及/或內側之柱部、樑部及交叉部亦可與前表面部2同樣地構成。其結果,可於建築物1A~1C之前表面部2、側面部及背面部中之至少一面發揮建築物1A~1C之耐震性能,亦可於建築物1A~1C之內部發揮建築物1A~1C之耐震性能。 於第4~第8實施形態中,於原有建築物3之一外壁面施工加強構造物4,但亦可於原有建築物3之至少一個外壁面施工加強構造物4。亦可於原有建築物3之中通(原有建築物3之內部)之柱部、樑部及交叉部施工加強構造物4。即,亦可相對於構成原有建築物3之外側及/或內側之柱部、樑部及交叉部,施工加強構造物4。其結果,可於加強後之建築物5A~5E之至少一個外壁面發揮加強後之建築物5A~5E之耐震性能,亦可於原有建築物3之內部發揮加強後之建築物5A~5E之耐震性能。 於第1~第3實施形態中,藉由在內部埋設有鋼筋11之混凝土硬化體而構成基礎部9,但亦可如圖18A及圖18B所示,藉由在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之內部埋設鋼筋11而構成基礎部9。圖18A表示於在樑部之延伸方向上交叉部8較柱部6之側面更朝向樑部7側突出之情形時之建築物之一例。圖18B表示於在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交叉部8較樑部7之側面更朝向柱部6側突出之情形時之建築物之一例。該硬化體亦可為例如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超高強度砂漿硬化而成之砂漿硬化體。於該情形時,藉由將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超高強度砂漿填充至模框內,可同時形成基礎部9及與其相接之交叉部8(基礎交叉部)。因此,能夠謀求工期之縮短化。又,由於基礎部9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故而與基礎部9包含混凝土硬化體之情形時相比,即便為相同之強度亦可縮小基礎部9之大小。因此,即便於如與其他建築物、道路等相鄰般之狹窄之土地上,亦可容易地施工第1~第3實施形態之耐震構造物。再者,即便於交叉部8之寬度及高度分別與柱部6之寬度及樑部7之高度相等之情形時(突出量為0之情形時),亦可與上述同樣地,藉由在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之內部埋設鋼筋11而構成基礎部9。 於第4~第8實施形態中,基礎部19(原有基礎部)較大,故而原有柱部16及加強柱部26兩者設置於基礎部19上。即,基礎部19經由原有柱部16而將原有建築物3支持於地盤上,並且經由加強柱部26而將加強構造物4支持於地盤上。相對於此,如圖19A~圖20B所示,於基礎部19較小,而難以將加強柱部26設置於基礎部19上之情形時,亦可以位於原有建築物3之外表面側且與基礎部19對應地定位之方式,將加強基礎部29設置於地盤上。於加強基礎部29上,連接有加強交叉部28(加強基礎交叉部)。於該情形時,與基礎部19對應地設置之加強基礎部29支持加強柱部26。因此,即便於原有建築物3之基礎部19較小,而難以與原有建築物3之原有柱部16對應地將設置於其外表面側之加強柱部26設置於原有基礎部19上之情形時,亦可經由支持加強柱部26之加強基礎部29而將加強構造物4穩定地設置於地盤。 圖19A及圖20A表示於在樑部之延伸方向上交叉部8較柱部6之側面更朝向樑部7側突出之情形時之加強後之建築物之一例。圖19B及圖20B表示於在柱部6之延伸方向上交叉部8較樑部7之側面更朝向柱部6側突出之情形時之加強後之建築物之一例。加強基礎部29亦可如圖19A及圖19B所示包含於內部埋設有鋼筋31及/或後施工錨35(例如,接著系錨)之混凝土硬化體。加強基礎部29亦可如圖20A及圖20B所示,藉由在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之內部埋設鋼筋31及/或後施工錨35(例如,接著系錨)而構成。該硬化體亦可為例如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超高強度砂漿硬化而成之砂漿硬化體。於該情形時,藉由將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超高強度砂漿填充至模框內,可同時形成加強基礎部29及與其相接之加強交叉部28(加強基礎交叉部)。因此,能夠謀求工期之縮短化。又,由於加強基礎部29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故而與加強基礎部29包含混凝土硬化體之情形時相比,即便為相同之強度亦可縮小加強基礎部29之大小。因此,即便於如與其他建築物、道路等相鄰般之狹窄之土地上,亦可容易地施工第4~第8實施形態之加強構造物4。再者,即便於交叉部8之寬度及高度分別與柱部6之寬度及樑部7之高度相等之情形時(突出量為0之情形時),亦可與上述同樣地,與基礎部19對應地設置有加強基礎部29,且藉由在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之硬化體之內部埋設鋼筋31及/或後施工錨35而構成加強基礎部29。
1A~1C‧‧‧建築物(耐震構造物)
2‧‧‧前表面部
3‧‧‧原有建築物
4‧‧‧加強構造物(耐震構造物)
5A~5E‧‧‧加強後之建築物(耐震構造物)
6、6a~6e‧‧‧柱部
7、7a~7d‧‧‧樑部
8‧‧‧交叉部
8a‧‧‧交叉部
8b‧‧‧交叉部
9‧‧‧基礎部
10‧‧‧樓板部
11‧‧‧鋼筋
12‧‧‧鉛垂鋼筋
12a‧‧‧主筋
12b‧‧‧剪切加強筋
13‧‧‧水平鋼筋
13a‧‧‧主筋
13b‧‧‧剪切加強筋
16‧‧‧原有柱部
16a~16e‧‧‧原有柱部
17‧‧‧原有樑部
17a~17d‧‧‧原有樑部
18‧‧‧原有交叉部
19‧‧‧基礎部
20‧‧‧樓板部
21‧‧‧鋼筋
22‧‧‧鉛垂鋼筋
22a‧‧‧主筋
22b‧‧‧剪切加強筋
23‧‧‧水平鋼筋
23a‧‧‧主筋
23b‧‧‧剪切加強筋
26‧‧‧加強柱部(柱部)
26a~26e‧‧‧加強柱部
27‧‧‧加強樑部(樑部)
27a~27d‧‧‧加強樑部
28‧‧‧加強交叉部(交叉部)
28a‧‧‧加強交叉部
28b‧‧‧加強交叉部
28A‧‧‧主部
28B、28C‧‧‧連結部
29‧‧‧加強基礎部
31‧‧‧鋼筋
32‧‧‧鉛垂鋼筋
32a‧‧‧主筋
32b‧‧‧剪切加強筋
33‧‧‧水平鋼筋
33a‧‧‧主筋
33b‧‧‧剪切加強筋
34‧‧‧錨
35‧‧‧後施工錨
39‧‧‧加強樑
40‧‧‧加強樓板
a1‧‧‧突出量
a2‧‧‧突出量
h‧‧‧直線距離
h0‧‧‧內寬
L‧‧‧直線距離
L0‧‧‧內寬
MB‧‧‧抗彎承載力
MB'‧‧‧節點力矩
MC‧‧‧抗彎承載力
MC'‧‧‧節點力矩
Q‧‧‧地震力
2‧‧‧前表面部
3‧‧‧原有建築物
4‧‧‧加強構造物(耐震構造物)
5A~5E‧‧‧加強後之建築物(耐震構造物)
6、6a~6e‧‧‧柱部
7、7a~7d‧‧‧樑部
8‧‧‧交叉部
8a‧‧‧交叉部
8b‧‧‧交叉部
9‧‧‧基礎部
10‧‧‧樓板部
11‧‧‧鋼筋
12‧‧‧鉛垂鋼筋
12a‧‧‧主筋
12b‧‧‧剪切加強筋
13‧‧‧水平鋼筋
13a‧‧‧主筋
13b‧‧‧剪切加強筋
16‧‧‧原有柱部
16a~16e‧‧‧原有柱部
17‧‧‧原有樑部
17a~17d‧‧‧原有樑部
18‧‧‧原有交叉部
19‧‧‧基礎部
20‧‧‧樓板部
21‧‧‧鋼筋
22‧‧‧鉛垂鋼筋
22a‧‧‧主筋
22b‧‧‧剪切加強筋
23‧‧‧水平鋼筋
23a‧‧‧主筋
23b‧‧‧剪切加強筋
26‧‧‧加強柱部(柱部)
26a~26e‧‧‧加強柱部
27‧‧‧加強樑部(樑部)
27a~27d‧‧‧加強樑部
28‧‧‧加強交叉部(交叉部)
28a‧‧‧加強交叉部
28b‧‧‧加強交叉部
28A‧‧‧主部
28B、28C‧‧‧連結部
29‧‧‧加強基礎部
31‧‧‧鋼筋
32‧‧‧鉛垂鋼筋
32a‧‧‧主筋
32b‧‧‧剪切加強筋
33‧‧‧水平鋼筋
33a‧‧‧主筋
33b‧‧‧剪切加強筋
34‧‧‧錨
35‧‧‧後施工錨
39‧‧‧加強樑
40‧‧‧加強樓板
a1‧‧‧突出量
a2‧‧‧突出量
h‧‧‧直線距離
h0‧‧‧內寬
L‧‧‧直線距離
L0‧‧‧內寬
MB‧‧‧抗彎承載力
MB'‧‧‧節點力矩
MC‧‧‧抗彎承載力
MC'‧‧‧節點力矩
Q‧‧‧地震力
圖1係表示作為耐震構造物之一例之建築物之概略圖(第1實施形態)。 圖2A係圖1之IIA-IIA線剖視圖,圖2B係圖1之IIB-IIB線剖視圖。 圖3A係圖1之IIIA-IIIA線剖視圖,圖3B係圖1之IIIB-IIIB線剖視圖。 圖4係用以說明交叉部之寬度及高度分別與柱之寬度及樑之高度相等之情形時之抗彎承載力比之圖。 圖5係用以說明圖1所例示之建築物之抗彎承載力比之圖。 圖6係表示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建築物之概略圖(第2實施形態)。 圖7係圖6之VII-VII線剖視圖。 圖8係用以說明圖6所例示之建築物之抗彎承載力比之圖。 圖9係表示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建築物之概略圖(第3實施形態)。 圖10係表示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之概略圖(第4實施形態)。 圖11A係圖10之XIA-XIA線剖視圖,圖11B係圖10之XIB-XIB線剖視圖。 圖12A係圖10之XIIA-XIIA線剖視圖,圖12B係圖10之XIIB-XIIB線剖視圖。 圖13係表示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之概略圖(第5實施形態)。 圖14係圖13之XIV-XIV線剖視圖。 圖15係表示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之概略圖(第6實施形態)。 圖16係表示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之概略圖(第7實施形態)。 圖17係表示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之概略圖(第8實施形態)。 圖18A係將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建築物與圖2A同樣地切斷時之剖視圖,圖18B係將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建築物與圖7同樣地切斷時之剖視圖。 圖19A係將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與圖11A同樣地切斷時之剖視圖,圖19B係將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與圖14同樣地切斷時之剖視圖。 圖20A係將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與圖11A同樣地切斷時之剖視圖,圖20B係將作為耐震構造物之另一例之加強後之建築物與圖14同樣地切斷時之剖視圖。
1A‧‧‧建築物(耐震構造物)
2‧‧‧前表面部
6、6a~6e‧‧‧柱部
7、7a~7d‧‧‧樑部
8‧‧‧交叉部
9‧‧‧基礎部
10‧‧‧樓板部
Claims (12)
- 一種耐震構造物,其具備: 第1柱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 第1樑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及 第1交叉部,其位於上述第1柱部與上述第1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上述第1柱部之端部及上述第1樑部之端部; 上述第1交叉部係包含 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且 以於將參數m1 、MB1 '、MC1 '分別定義為 m1 :上述第1柱部與上述第1樑部之抗彎承載力比 MB1 ':上述第1樑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MC1 ':上述第1柱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之情形時,藉由式1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1 成為1.2以上之方式,於上述第1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上述第1柱部之側面更朝向上述第1樑部側突出、或者於上述第1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上述第1樑部之側面更朝向上述第1柱部側突出。
- 如請求項1之耐震構造物,其中上述第1交叉部係以藉由式1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1 成為1.5以上之方式,於上述第1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上述第1柱部之側面更朝向上述第1樑部側突出、或者於上述第1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上述第1樑部之側面更朝向上述第1柱部側突出。
- 如請求項1或2之耐震構造物,其中上述第1交叉部具有鉛垂方向上之長度隨著朝向上述第1樑部而變小之部分。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耐震構造物,其更具備: 第2柱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 第2樑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及 第2交叉部,其位於上述第2柱部與上述第2樑部交叉之部位; 上述第1交叉部係 於水平方向上位於較上述第2交叉部更偏中央,且 以抗彎承載力比m1 滿足式1之方式,於上述第1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上述第1柱部之側面更朝向上述第1樑部側突出, 上述第2交叉部係 分別連接於上述第2柱部之端部及上述第2樑部之端部,且 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 以於將參數m2 、MB2 '、MB2 '分別定義為 m2 :上述第2柱部與上述第2樑部之抗彎承載力比 MB2 ':上述第2樑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MC2 ':上述第2柱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之情形時,藉由式2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2 成為1.2以上之方式,於上述第2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上述第2樑部之側面更朝向上述第2柱部側突出。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耐震構造物,其更具備連接有一柱部與基礎樑部交叉之基礎交叉部且設置於地盤上之基礎部,且 上述基礎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耐震構造物,其中上述第1柱部係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柱部對應之位置; 上述第1樑部係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樑部對應之位置; 上述第1交叉部係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位於上述原有柱部與上述原有樑部交叉之部位之原有建築物之原有交叉部對應之位置。
- 如請求項8之耐震構造物,其更具備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基礎部對應之位置且設置於地盤上之基礎部, 上述基礎部係與 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中之由上述原有基礎部支持之一原有柱部對應之位置之一柱部、和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基礎樑部對應之位置之基礎樑部交叉的基礎交叉部連接,且 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或者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
- 一種耐震構造物,其具備: 第1柱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 第1樑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 第1交叉部,其位於上述第1柱部及上述第1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上述第1柱部之端部及上述第1樑部之端部;及 基礎部,其連接有一柱部與基礎樑部交叉之基礎交叉部且設置於地盤上; 上述第1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 上述基礎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
- 一種耐震構造物,其具備: 第1柱部,其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柱部對應之位置,且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 第1樑部,其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樑部對應之位置,且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 第1交叉部,其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位於上述原有柱部及上述原有樑部交叉之部位之原有建築物之原有交叉部對應之位置,且分別連接於上述第1柱部之端部及上述第1樑部之端部;及 基礎部,其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基礎部對應之位置,且設置於地盤上; 上述第1交叉部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 上述基礎部係與 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中之由原有基礎部支持之一原有柱部對應之位置之一柱部、和配置於原有建築物之外表面側且與原有建築物之原有基礎樑部對應之位置之基礎樑部交叉的基礎交叉部連接,且 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或者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耐震構造物,其中材齡28日之上述第1交叉部之抗壓強度為65 N/mm2 以上。
-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耐震構造物,其中上述第1交叉部包含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超高強度砂漿硬化而成之砂漿硬化體。
- 一種設計方法,其係耐震構造物之設計方法,該耐震構造物具備:柱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樑部,其包含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混凝土硬化體;及交叉部,其位於上述柱部與上述樑部交叉之部位,且分別連接於上述柱部之端部及上述樑部之端部; 上述交叉部係 包含呈現高於混凝土硬化體之抗壓強度且於內部配置有鋼筋之硬化體, 於上述樑部之延伸方向上較上述柱部之側面更朝向上述樑部側以第1突出量突出,或者於上述柱部之延伸方向上較上述樑部之側面更朝向上述柱部側以第2突出量突出,且 以於將參數m、MB '、MC '分別定義為 m:上述柱部與上述樑部之抗彎承載力比 MB ':上述樑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MC ':上述柱部之彎曲破壞時之節點力矩 之情形時,藉由式3而求出之抗彎承載力比m成為1.2以上之方式,設定上述第1或第2突出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83332A JP6274171B2 (ja) | 2015-09-16 | 2015-09-16 | 耐震構造物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
JP??2015-183332 | 2015-09-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18987A true TW201718987A (zh) | 2017-06-01 |
TWI725052B TWI725052B (zh) | 2021-04-21 |
Family
ID=583911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29052A TWI725052B (zh) | 2015-09-16 | 2016-09-08 | 耐震構造物及其設計方法 |
TW110112902A TWI786590B (zh) | 2015-09-16 | 2016-09-08 | 耐震構造物用之聚合物水泥組合物、耐震構造物用之聚合物水泥砂漿及砂漿硬化體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12902A TWI786590B (zh) | 2015-09-16 | 2016-09-08 | 耐震構造物用之聚合物水泥組合物、耐震構造物用之聚合物水泥砂漿及砂漿硬化體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74171B2 (zh) |
TW (2) | TWI72505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63188A (zh) * | 2021-11-26 | 2022-03-11 | 甘肃中研同创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延性嵌缝加固胶泥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09161B2 (ja) * | 2017-10-30 | 2022-01-25 | 宇部興産建材株式会社 | 補強済建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2012336B1 (ko) * | 2017-10-30 | 2019-08-21 | 삼성물산 주식회사 | 고감쇠 rc 격자보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감쇠 rc 격자보 구조물 |
US10718114B2 (en) | 2017-10-30 | 2020-07-21 | Samsung C&T Corporation | High-damping reinforced concrete (RC) lattice beam and substructure using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40220A (en) * | 1973-07-25 | 1977-08-09 | Battell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 Concrete joints |
JPH0450723Y2 (zh) * | 1986-07-25 | 1992-11-30 | ||
JPH01154923A (ja) * | 1987-12-14 | 1989-06-16 | Fujita Corp |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柱、梁の接合部 |
US5203629A (en) * | 1990-08-07 | 1993-04-20 | W.R. Grace & Co.-Conn. | Method for modifying concrete properties |
JP2001193281A (ja) * | 1999-11-04 | 2001-07-17 | Shimizu Corp | コンクリート打ち継ぎ用仕切板 |
JP2002070154A (ja) * | 2000-08-31 | 2002-03-08 |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 構造用鋼材の定着構造及び継手構造 |
TW593850B (en) * | 2002-10-04 | 2004-06-21 | Lo Mao | Bending moment resistant structure with supporting member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
JP2011094313A (ja) * | 2009-10-27 | 2011-05-12 |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 柱梁仕口部のコンクリート打ち分け方法 |
JP5616270B2 (ja) | 2010-03-31 | 2014-10-29 | シーシーアイ株式会社 | 屋根材用塗料組成物、屋根材の防音防錆方法及び屋根材 |
JP5991132B2 (ja) * | 2012-10-09 | 2016-09-14 |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 耐震補強構造および工法 |
-
2015
- 2015-09-16 JP JP2015183332A patent/JP6274171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9-08 TW TW105129052A patent/TWI72505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6-09-08 TW TW110112902A patent/TWI78659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63188A (zh) * | 2021-11-26 | 2022-03-11 | 甘肃中研同创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延性嵌缝加固胶泥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7057626A (ja) | 2017-03-23 |
TWI725052B (zh) | 2021-04-21 |
JP6274171B2 (ja) | 2018-02-07 |
TWI786590B (zh) | 2022-12-11 |
TW202142764A (zh) | 2021-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718987A (zh) | 耐震構造物及其設計方法 | |
JP2009203106A (ja) | コンクリート躯体の曲げ補強用の高靱性ポリマーセメント、およびこの高靱性ポリマーセメント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躯体の曲げ補強工法 | |
JP4731287B2 (ja) | コンクリート建築物の補強方法 | |
JP4709677B2 (ja) | プレミクス高靭性ポリマーセメントモルタル材料及び高靭性ポリマーセメントモルタル | |
CN104030626B (zh) | 轻集料高抗震混凝土 | |
JP5533967B2 (ja) | 水硬性組成物、水硬性組成物の使用方法、水硬性モルタ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水硬性モルタル硬化体の製造方法 | |
JP5615015B2 (ja) | 耐震補強構造及び耐震補強方法 | |
CN105503059A (zh) | 高性能混凝土 | |
JP4986924B2 (ja) | 耐震補強方法 | |
JP2007132132A (ja) |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の補強構造および補強方法 | |
US20240246856A1 (en) | Heat insulation uhpc composition having enhanced heat insulation propertie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 |
JP4058554B2 (ja) | 複合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 | |
JP2017110399A (ja) | プレキャスト床版、橋梁構造及び橋梁構造の形成方法 | |
JP2015218497A (ja) | 耐震補強構造体及び耐震補強工法 | |
JP2004218294A (ja) | トンネル工法 | |
KR101622257B1 (ko) | 산업부산물을 이용한 말뚝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철도용 연약지반 강화 말뚝 | |
CN105503100B (zh) | 一种路桥工程加固用高性能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 |
JP4541244B2 (ja) | 建築物の補強構造及びそれを含むコンクリート建築物 | |
JP7009161B2 (ja) | 補強済建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8193815A (ja) | 補強済建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063159B2 (ja) | ペースト組成物 | |
JP6295019B2 (ja) |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 | |
KR102657512B1 (ko) | 시스템 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시공된 토류 구조물 | |
JP2013067993A (ja) |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における柱梁接合方法及び構造 | |
JP2010047446A (ja) |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