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4050A - 頭戴式裝置以及導覽方法 - Google Patents

頭戴式裝置以及導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4050A
TW201714050A TW104133062A TW104133062A TW201714050A TW 201714050 A TW201714050 A TW 201714050A TW 104133062 A TW104133062 A TW 104133062A TW 104133062 A TW104133062 A TW 104133062A TW 201714050 A TW201714050 A TW 2017140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object
mounted device
visible
head mounted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3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0098B (zh
Inventor
林敬文
林維源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to TW104133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0098B/zh
Priority to CN201510755429.6A priority patent/CN106569334B/zh
Priority to US14/946,794 priority patent/US977334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714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4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0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00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3Navigation within 3D models or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6K19/061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 marking comprising a target pattern, e.g. for indicating the center of the bar code or for helping a bar code reader to properly orient the scanner or to retrieve the bar code inside of an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a selected wavelength, e.g. to sense red marks and ignore blue ma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mage capture systems, e.g. camer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nformation/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4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ormative content of the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9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2B2027/0187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slaved to motion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body of the user, e.g. head, eye

Abstract

一種適用於展場導覽的頭戴式裝置,頭戴式裝置包含影像擷取單元、處理模組以及資訊輸出介面。其中處理模組包含辨識單元、計算單元以及控制單元。影像擷取單元擷取非可見光的輸入影像,辨識單元由輸入影像中辨識出非可見標籤,由計算單元計算出頭戴式裝置與非可見標籤之間的相對距離與相對夾角,藉由控制單元比對門檻距離,來判斷是否觸發介紹資訊以及依據距離及角度決定顯示之物件資訊。

Description

頭戴式裝置以及導覽方法
本揭示文件係關於一種頭戴式裝置及其導覽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運用非可見標籤的導覽系統。
一般而言,展覽會場所展示的每一物件皆有其歷史或背景,為了讓一般參觀的民眾可以深入地了解他們所看的物件,大部分的展覽會場會提供專人導覽或行動裝置的互動導覽服務,也可以讓參觀者可以更加投入於展覽品的欣賞,並且提升觀展的樂趣。
專人導覽雖然可提供參觀者詳細的解說介紹,但參觀者必須一直跟隨導覽人員,若觀展人數眾多時,便會造成觀展上的不便。而另目前應用於行動裝置的互動導覽方式大致上包含快速響應碼導覽器(Quick Response Code,QR Code)及射頻(Radio Frequency,RF)定位技術導覽器。
然而,參觀者使用快速響應碼導覽機,必須手持行動裝置並且集中於有形圖像(例如QR Code)前,才能 獲得導覽效果,此方式會嚴重影響參觀者觀賞展示品的視覺,而且一件展示物品只顯示出一個展示物件資訊。而使用射頻定位技術導覽機可能無法在展示區域內精準的定位,進而影響觀展品質。
根據本揭示文件的一種實施方式提出一種頭戴式裝置用於導覽展示物件,頭戴式裝置包含影像擷取單元、處理模組以及資訊輸出模組。影像擷取單元用以於非可見光頻段下擷取輸入影像。處理模組與影像擷取單元以及資訊輸出介面耦接,處理模組包含辨識單元、計算單元以及控制單元。辨識單元用以於輸入影像辨識非可見標籤。計算單元依據該非可見標籤相對於輸入影像中之尺寸與位置判斷該戴式裝置與展示物件的相對距離與相對夾角。控制單元用以將相對距離比對門檻距離,來判斷是否觸發介紹資訊;以及依據距離以及角度決定顯示之物件資訊。
綜合以上所述,本揭示文件之內容揭示一種適用於頭戴式裝置的展場導覽的方法,包含於非可見光頻段下,擷取一輸入影像,於輸入影像辨識出非可見標籤,非可見標籤對應展示物件資訊,根據非可見標籤相對於輸入影像中之尺寸與位置判斷頭戴式裝置與非可見標籤之間的相對距離與相對夾角。當相對距離小於門檻距離,資訊輸出介面播放展示物件資訊。
為了讓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之人更容易了解本揭示文件之上述的特徵、優點及實施例,所附符號說明如下:
301~303‧‧‧投影燈
311~314‧‧‧視角
P1~P6‧‧‧位置
CD1、CD2‧‧‧非可見標籤
OBJ1、OBJ2‧‧‧展示物件
D1、D2‧‧‧門檻距離
100‧‧‧頭戴式裝置
110‧‧‧影像擷取單元
120‧‧‧處理模組
121‧‧‧辨識單元
122‧‧‧計算單元
123‧‧‧控制單元
130‧‧‧資訊輸出介面
131‧‧‧文字顯示單元
132‧‧‧語音播放單元
133‧‧‧影像播放單元
134‧‧‧多媒體播放單元
135‧‧‧實體訊號播放單元
200、201‧‧‧導覽方法
S202~S214‧‧‧步驟
321~326‧‧‧輸入影像
為了讓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之人更容易了解本揭示文件之上述的特徵、優點及實施例,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為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之一種頭戴式裝置的示意圖;第2圖為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之一種頭戴式裝置的方塊圖;第3A圖為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之一互動導覽系統流程圖;第3B圖為本揭示文件另一實施例之一互動導覽系統流程圖;第4A圖~第4F圖為本揭示文件之不同位置對應的輸入影像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揭示文件一實施例之一互動式導覽體驗之示意圖。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示文件之一實施例中一種用來導覽展示物件的頭戴式裝置100的示意圖。於一個展覽會場中通常包含了多個展示物件,如第1圖中示意性地繪出兩個展示物件OBJ1、OBJ2,但實際應用中會場可能同時存有更多的展示物件OBJ1、OBJ2,於圖中未示。頭戴式裝置100可以是智慧型眼鏡或是頭盔。
頭戴式裝置100用來提供使用者關於展示物件OBJ1、OBJ2的各種進一步資訊,例如包含展示物件OBJ1、OBJ2的背景、作者、年代、歷史、材料、風格等各種相關資訊。頭戴式裝置100播放針對適當展示物件的適當文字介紹、語音介紹、影像介紹、多媒體實境介紹或實體訊號介紹。舉例來說,當使用者的視線涵蓋第1圖中的展示物件OBJ1時,於此例中展示物件OBJ1為一個青銅鼎,此時,頭戴式裝置100播放有關於青銅鼎的特定介紹資訊。當使用者的視線涵蓋第1圖中的展示物件OBJ2時,於此例中展示物件OBJ2為一幅風景畫,此時頭戴式裝置100播放有關於風景畫的特定介紹資訊。關於頭戴式裝置100如何分辨須播放某一特定展示物件的特定文字介紹、語音介紹、影像介紹、多媒體實境介紹或實體訊號介紹的詳細作法將於下列段落中說明。
請一併參閱第2圖,其繪示本揭示文件之頭戴式裝置100的方塊圖。第2圖為本揭示文件之頭戴式裝置100的方塊圖,該頭戴式裝置可為智慧型頭戴式裝置或智慧型眼鏡,但不以此為限。頭戴式裝置100包含影像擷取單元110、處理模組120以及資訊輸出介面130。
影像擷取單元110用來從一非可見光頻下擷取輸入影像,輸入影像的內容可能涵蓋至少一個展示物件以及與展示物件相對應的非可見標籤。於一實施例中,輸入影像可包含至少一非可見標籤。非可見光頻段,例如紅外光或紫外光等在可見光譜外的頻段,但不以此為限。如第1圖所 示,展示物件OBJ1、OBJ2分別設置有相對應的非可見標籤CD1、CD2。非可見標籤CD1可以透過紅外線/紫外線的投射裝置將有特定格式(例如符合QR code或ArUco標籤或是具相等性之其他二維條碼格式)的非可見標籤投放至展示物件OBJ1所在位置上方的牆面上,但本揭示文件並不以此為限,非可見標籤CD1也可以投射在展示物件OBJ1周圍附近的位置,例如存放該展示物件OBJ1的玻璃櫥窗,或是非可見標籤CD1也可以直接投射在展示物件OBJ1上。
上述所提到的非可見標籤CD1是指人眼不可見的頻譜形成的二維條碼標籤。影像擷取單元110是針對相對應非可見光譜的相機或攝影鏡頭,其可以用來補捉可見光譜外的影像。也就是說,非可見標籤CD1、CD2無法直接由肉眼可視,但在影像擷取單元110所擷取的輸入影像中可清楚拍攝到非可見標籤CD1、CD2的內容。
處理模組120包含辨識單元121、計算單元122以及控制單元123。其中該辨識單元121從輸入影像中辨識出非可見標籤。舉例來說,利用標籤辨識的演算法在輸入影像中尋找符合QR code或ArUco標籤格式的定位標示點,再根據定位標示點提取標籤的內容,如條碼、方塊分佈、數字或其他表示方式,各種由影像中辨識標籤的方式為習知技藝之人所熟知,在此不另贅述。
計算單元122依據非可見標籤CD1、CD2相對於輸入影像中的尺寸大小與位置,計算出頭戴式裝置100與非可見標籤(CD1或CD2)的相對距離與相對夾角,再藉 由控制單元123將所計算出的相對距離比對門檻距離,來判斷是否觸發資訊輸出介面130播放介紹資訊以及依據距離以及角度決定顯示之物件資訊。關於相對距離與相對夾角的計算與比較,在後續段落中將透過實際應用的例子進行完整說明。
資訊輸出介面130用來輸出相對展示物件資訊,舉例來說,資訊輸出介面130可以包含文字播放單元131、語音播放單元132、影像播放單元133、多媒體播放單元134以及實體訊號播放單元135至少一者用來輸出相對展示物件資訊。文字播放單元131可以是一個具有LED功能的顯示器或低耗能的電子紙顯示器。語音播放單元132可以是擴音器或喇叭。影像播放單元133可以是具有2D或3D顯示技術的液晶螢幕顯示屏。多媒體播放單元134可以是提供擴增實境(AR)或虛擬實境(VR)的裝置。實體訊號播放單元135可以是提供實質的振動訊號的振動器。
請一併參閱第3A圖,其繪示根據本揭示文件中一種導覽方法200的方法流程圖。在步驟S202中,當使用者進入展示會場時,執行頭戴式裝置100內建的導覽應用程式。
在步驟S204中,使用者觀看某一展示物件並且頭戴式裝置100偵測到展示物件。其中該展示物件會產生一非可見光頻段下的標籤,可由一投影燈或一主動式發光元件產生,但不以此為限。如第1圖所繪示,使用者P1~P6使用頭戴式裝置100進入展場,隨著使用者移動到不同位置或面 對不同方向,頭戴式裝置100將會偵測到投影燈301、302投射於展示物件OBJ1、展示物件OBJ2上方的的非可見標籤CD1、CD2。
在步驟S206中,在使用者移動的過程中,頭戴式裝置100中的影像擷取單元110在非可見光頻段下週期性地(例如每秒5張、每秒1張或是每30秒1張)擷取輸入影像,此輸入影像大致上相似於使用者肉眼所看到的視野,請一併參閱第4A圖至第4F圖,其繪示使用者移動到不同位置或不同視角時所得到的輸入影像321~326。
第4A圖繪示,當使用者站在第1圖中所示的位置P1及採用圖中所示的視角311時所得到的輸入影像321,於輸入影像321當中包括非可見標籤CD1。
第4B圖繪示,當使用者站在第1圖中所示的位置P2及採用圖中所示的視角311時所得到的輸入影像322,於輸入影像322當中包括非可見標籤CD1。第4B圖中的輸入影像322與第4A圖中的輸入影像321兩者的視角大致相似,僅使用者所在的位置P1與P2與非可見標籤CD1之間的相對距離不同,因此,第4B圖中的輸入影像322當中非可見標籤CD1的尺寸大於第4A圖中的輸入影像321非可見標籤CD1的尺寸。
第4C圖繪示,當使用者站在第1圖中所示的位置P3及採用圖中所示的視角311時所得到的輸入影像323,於輸入影像323當中包括非可見標籤CD1。
第4D圖繪示,當使用者站在第1圖中所示的位 置P4及採用圖中所示的另一視角312時所得到的輸入影像324,於輸入影像324當中包括非可見標籤CD1。
第4E圖繪示,當使用者站在第1圖中所示的位置P5及採用圖中所示的另一視角313時所得到的輸入影像325,於輸入影像325當中包括非可見標籤CD1。
第4F圖繪示,當使用者站在第1圖中所示的位置P6及採用圖中所示的另一視角314時所得到的輸入影像326,於輸入影像326當中包括非可見標籤CD2。
上述僅是舉例使用者位於展場內某些位置P1~P6,所擷取到的相對應的輸入影像321~326,實際上,使用者的所在位置可以是展場內的任一範圍。
於一實施例中,在步驟S206所擷取到的輸入影像可以藉由處理模組120中的辨識單元121在步驟S208進行演算法進而辨識出非可見標籤。辨識單元121運用的演算方式可以是利用QR Code或ArUco演算法,但不以此為限。如第4A圖~第4E圖所繪示,辨識單元121辨識出輸入影像321~325中的非可見標籤CD1,同理,如第4F圖,辨識單元121將辨識出輸入影像326中的非可見標籤CD2。
非可見標籤CD1與CD2具有一抗旋轉條碼的功能。也就是說,藉由抗旋轉條碼,使用者可以從任何角度觀看展示物件並正確地辨識非可見標籤,而不受限於某一角度觀看,達到進行360度的互動導覽。在本實施例中,抗旋轉條碼可為ArUco Makers或QR Code,但不以此為限。
當辨識出非可見標籤之後,在步驟S210中,計 算單元122依據非可見標籤相對於該輸入影像中之比例判斷該頭戴式裝置100與非可見標籤的相對距離。如同第1圖所繪示,使用者站立於展示物件OBJ1的靠近左側的位置P2,以視角311觀看展示物件OBJ1,計算單元122依據該位置所擷取到的輸入畫面322中的非可見標籤CD1的比例來判斷位置P2與非可見標籤CD1之間的相對距離。
計算出相對距離,在步驟S212中,控制單元123接收來自於計算單元122所計算出的相對距離,並將相對距離與預設的門檻距離做比較。當判斷頭戴式裝置與非可見標籤之間的距離小於門檻距離時,便觸發資訊輸出介面播放所對應之展示物件資訊。若頭戴式裝置與非可見標籤之間的距離大於門檻距離時,便不會觸發展示物件資訊輸出。
於此實施例中,假設非可見標籤CD1具有預設的門檻距離D1,也就是說,當使用者進入門檻距離D1的範圍內時,使用者便可能收到相對應之非可見標籤CD1的展示物件資訊。如第4B圖所示,使用者與非可見標籤CD1之間的距離接近門檻距離D1且恰好位於門檻距離D1之內時,非可見標籤CD1在輸入影像322中的比例大概為10%。
參照第4A圖、第4B圖以及第4C圖,依據使用者於不同位置P1、P2以及P3所擷取到的輸入影像321、322、323當中所對應的非可見標籤CD1的比例,判斷使用者與非可見標籤CD1的相對距離,如使用者於位置P1時,輸入影像321中非可見標籤CD1的比例約為25%大於10%,進而判斷位置P1與非可見標籤CD1的相對距離小於 門檻距離D1;相對之下,如使用者於位置P3時,輸入影像323中非可見標籤CD1的比例約為6%小於10%,則判斷位置P3與非可見標籤CD1的相對距離大於門檻距離D1。
如第4A圖及第4B圖的例子,使用者位於P1與P2的位置,其相對距離小於或大致等於門檻距離,使用者便可接收到關於展示物件OBJ1的展示物件資訊。又如第4C圖的例子,使用者位於P3的位置,其相對距離大於門檻距離,使用者便不會接收到關於展示物件OBJ1的展示物件資訊。
除了考慮相對距離之外,本揭示文件進一步考慮使用者所在位置與展示物件OBJ1的相對夾角,請參閱第3B圖,其繪示根據本揭示文件另一實施例中一種導覽方法201的方法流程圖,於第3B圖之導覽方法201相較第3A圖中的導覽方法200於步驟S212後進一步包含步驟S213,當步驟S212中判斷相對距離小於門檻距離時,導覽方法201便觸發步驟S213。
於步驟S213中,計算單元122計算頭戴式裝置與非可見標籤之間的相對夾角,並觸發輸出介面播放所對應之展示物件資訊。
使用者在位置P1~P3且採用視角311時,輸入影像如第4A圖~第4C圖所示,展示物件OBJ1大致位於輸入影像321~323的中央區域,代表使用者於位置P1~P3的視角311大致為直線朝向展示物件OBJ1。此時,非可見標籤CD1與輸入影像321~323中心線的偏移較小,也就是使用 者的位置與非可見標籤CD1之間的相對夾角較小。另一方面,使用者在位置P4且採用視角312(使用者看向展示物件OBJ1的左側,未直線朝向展示物件OBJ1)時,此時,展示物件OBJ1雖仍位於輸入影像324的範圍內,但非可見標籤CD1是輸入影像324的邊緣區域,代表使用者於位置P4的視角312並非直線朝向展示物件OBJ1,此時,非可見標籤CD1與輸入影像324中心線的偏移較大,也就是使用者的位置與非可見標籤CD1之間的相對夾角較大。
當所計算出的相對距離小於門檻距離D1,且使用者的位置與非可見標籤CD1之間的相對夾角較小時,控制單元123觸發資訊輸出介面130,在步驟S214,使用者可以從資訊輸出介面130取得展示物件OBJ1的展示物件資訊,例如,使用者位於位置P1、P2且採用視角311時,便可從資訊輸出介面130得知展示物件OBJ1的資訊。
若相對距離小於相對應之門檻距離且相對夾角較大時,於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23不傳送觸發訊息到資訊輸出介面130,故於此實施例中使用者也不會接收到展示物件資訊。例如,使用者位於位置P4且採用視角312時(參見第4D圖),因相對夾角較大,故不觸發展示物件資訊。於另一實施例中,相對夾角較大時,控制單元123仍傳送觸發訊息到資訊輸出介面130,此時使用者仍接收到展示物件資訊,於部份實施例中,使用者所接收到的展示物件資訊的內容隨相對夾角的大小進行挑選。
本揭示文件並不限於對同一個展示物件OBJ1 僅有一組相同的展示物件資訊,於部份實施例中,頭戴式裝置100與導覽方法200可進一步讓同一個展示物件OBJ1提供多樣化的展示物件資訊。
於一實施例中,由不同視角觀看同一個展示物件OBJ1時,可以得到不同的介紹資訊。如第4B圖與第4E圖的輸入影像,代表頭戴式裝置100與非可見標籤CD1的相對夾角不同,當頭戴式裝置100位於展示物件OBJ1的左側視角形成相對夾角(參照第4B圖),頭戴式裝置100可以觸發播放展示物件OBJ1的第一展示物件資訊(內容可以介紹展示物件OBJ1的作者簡介)。另一方面,當頭戴式裝置100位於展示物件OBJ1的右側視角形成相對夾角(參照第4E圖),頭戴式裝置100可以觸發播放展示物件OBJ1的第二展示物件資訊(內容可以介紹展示物件OBJ1的歷史背景)。此外,不同的展示物件資訊並不以上述角度相異為限。
於另一實施例中,由不同距離觀看同一個展示物件OBJ1時,可以得到不同的展示物件資訊。頭戴式裝置100與導覽方法200對每一展示物件設置有相異的第三展示物件資訊以及第四展示物件資訊。如第4A圖與第4B圖的輸入影像,代表頭戴式裝置100與非可見標籤CD1的相對距離不同,當頭戴式裝置100與非可見標籤CD1的相對距離較小(參照第4A圖),頭戴式裝置100與導覽方法200可以觸發播放展示物件OBJ1的第三展示物件資訊(內容可以介紹青銅鼎的花紋、細節雕刻等近距離觀賞資訊)。另一方面,當頭戴式裝置100與非可見標籤CD1的相對距離較大(參照第4B 圖),頭戴式裝置100與導覽方法200可以觸發播放展示物件OBJ1的第四展示物件資訊(內容可以介紹青銅鼎的整體外型、風格、色彩等遠距離/綜觀觀賞資訊)。此外,不同的展示物件資訊並不以上述距離相異為限。
於另一實施例中,同理可知,由不同距離結合不同視角觀看同一個展示物件OBJ1時,亦可以得到相異的展示物件資訊,可參照如上述段落的實施方式的結合應用,在此不另贅述。
本揭示文件並不限於僅對同一個展示物件OBJ1進行導覽,如第1圖,使用者在位置P6以視角314觀察時,輸入影像326如第4F圖所示,此時,輸入影像326涵蓋了另一個非可見標籤CD2,頭戴式裝置100與導覽方法200可以根據輸入影像326的內容得知非可見標籤CD2相對於輸入影像326中之尺寸與位置,進而判斷頭戴式裝置100與非可見標籤CD2之間的相對距離與相對夾角,當使用者在非可見標籤CD2的門檻距離D2之內時,便可播放展示物件OBJ2的展示物件資訊,詳細的作法已在前述實施例中有完整說明,請參見上述實施例中步驟S208~S214的內容,在此不另贅述。
另一實施例中,頭戴式裝置100與導覽方法200可以提供互動式的導覽體驗,於步驟S216中所播放的展示物件資訊並不僅限於展示物件的文字/語音/影像導覽說明,展示物件資訊亦可以是展示物件相關的互動特效。
當使用者改變觀看視角時,可以依據所對應的 觀看視角畫面上浮現的動畫提示來搜尋一目標物,同時可藉由文字或語音提示來幫助使用者找到目標物,當搜尋到目標物,步驟S216中所播放的展示物件資訊包含目標物的互動式動畫。參照第1圖,當使用者P6以視角314看向展示物件OBJ2,頭戴式裝置100提示畫面顯示該展示物件OBJ2中一目標物(在此例中為一視角看向左邊之人物),使用者P6藉由改變視角314來搜尋該目標物,當越靠近目標物時,頭戴式裝置100提供文字或語音訊息提示使用者找到目標物,如第5圖,當使用者P6找到目標物,此時便播放互動式動畫。於一實施例中,互動式動畫的內容是透過第5圖中的另一投影燈303投射目標物畫面(在此例中為一視角看向右邊之人物,取代原先視角看向左邊之人物)於目標物的位置。
於另一實施例中,展示物件OBJ2本身為顯示在互動顯示螢幕(圖中未示)上的畫作,則可直接觸發互動顯示螢幕改變畫作的內容,由視角看向左邊之人物變化為視角看向右邊之人物。
100‧‧‧頭戴式裝置
110‧‧‧影像擷取單元
120‧‧‧處理模組
121‧‧‧辨識單元
122‧‧‧計算單元
123‧‧‧控制單元
130‧‧‧資訊輸出介面
131‧‧‧文字顯示單元
132‧‧‧語音播放單元
133‧‧‧影像播放單元
134‧‧‧多媒體播放單元
135‧‧‧實體訊號播放單元

Claims (10)

  1. 一種頭戴式裝置,用於導覽至少一展示物件,該頭戴式裝置包含:一影像擷取單元,用以於一非可見光頻段下擷取一輸入影像;一資訊輸出介面;以及一處理模組,與該影像擷取單元以及該資訊輸出介面耦接,該處理模組包含:一辨識單元,用以辨識於該輸入影像之至少一非可見標籤,每一非可見標籤對應該至少一展示物件的複數個展示物件資訊;一計算單元,根據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相對於該輸入影像之尺寸計算該頭戴式裝置與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其中一者之間的一相對距離;以及一控制單元,當該相對距離小於一門檻距離時,觸發該資訊輸出介面播放該些展示物件資訊。
  2. 如請求項1之頭戴式裝置,其中當該相對距離小於該門檻距離時,該計算單元進一步根據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相對於該輸入影像之位置判斷該頭戴式裝置與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其中一者之間的一相對夾角,該控制單元根據該相對夾角觸發該資訊輸出介面播放該些展示物件資訊其中一者。
  3. 如請求項2之頭戴式裝置,其中每一展示 物件資訊包括相異的一第一展示物件資訊以及一第二展示物件資訊,當該頭戴式裝置與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其中一者之間的該相對夾角為一第一角度或該相對距離為一第一距離時,播放該第一展示物件資訊,當該頭戴式裝置與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其中一者之間的該相對夾角為一第二角度或該相對距離為一第二距離時,播放該第二展示物件資訊。
  4. 如請求項2之頭戴式裝置,其中該計算單元根據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相對於該輸入影像的比例大小與偏移程度計算該相對距離與該相對夾角。
  5. 如請求項1之頭戴式裝置,其中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由一投影燈或一主動式發光元件產生。
  6. 如請求項1之頭戴式裝置,其中該資訊輸出介面包含一文字播放單元、一語音播放單元、一影像播放單元、一多媒體播放單元或一實體訊號播放單元中至少一者,該些展示物件資訊中包含該展示物件的一文字介紹、一語音介紹、一影像介紹、一多媒體實境介紹或一實體訊號介紹以上至少其一。
  7. 一種導覽方法,適用於一頭戴式裝置,該導覽方法包含:於一非可見光頻段下擷取一輸入影像; 辨識該輸入影像之至少一非可見標籤,該每一非可見標籤對應至少一展示物件的複數個展示物件資訊;根據該非可見標籤相對於該輸入影像之尺寸判斷該頭戴式裝置與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之間的一相對距離;比較該相對距離與一門檻距離;以及當該相對距離小於一門檻距離時,播放對應於該至少一展示物件之該些展示物件資訊。
  8. 如請求項7之導覽方法,其中每一展示物件具有相異的一第一展示物件資訊以及一第二展示物件資訊,該導覽方法更包含:根據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相對於該輸入影像之位置判斷該頭戴式裝置與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之間的一相對夾角;以及當該頭戴式裝置與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其中一者之間的該相對夾角為一第一角度或該相對距離為一第一距離時,播放該第一展示物件資訊;以及當該頭戴式裝置與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其中一者之間的該相對夾角為一第二角度或該相對距離為一第二距離時,播放該第二展示物件資訊。
  9. 如請求項8之導覽方法,其中該相對距離與該相對夾角是根據該至少一非可見標籤相對於該輸入影像的比例大小與偏移程度計算。
  10. 如請求項7之導覽方法,其中該些展示物件資訊包含該展示物件的一文字介紹、一語音介紹、一影像介紹、一多媒體實境介紹或一實體訊號介紹以上至少其一。
TW104133062A 2015-10-07 2015-10-07 頭戴式裝置以及導覽方法 TWI6200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3062A TWI620098B (zh) 2015-10-07 2015-10-07 頭戴式裝置以及導覽方法
CN201510755429.6A CN106569334B (zh) 2015-10-07 2015-11-09 头戴式装置以及导览方法
US14/946,794 US9773348B2 (en) 2015-10-07 2015-11-20 Head mounted device and guid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3062A TWI620098B (zh) 2015-10-07 2015-10-07 頭戴式裝置以及導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4050A true TW201714050A (zh) 2017-04-16
TWI620098B TWI620098B (zh) 2018-04-01

Family

ID=58498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3062A TWI620098B (zh) 2015-10-07 2015-10-07 頭戴式裝置以及導覽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73348B2 (zh)
CN (1) CN106569334B (zh)
TW (1) TWI62009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1870B (zh) * 2017-08-28 2018-11-21 逢達科技有限公司 頭戴式電子裝置
TWI789747B (zh) * 2021-04-22 2023-01-11 亞東學校財團法人亞東科技大學 利用擴增實境之急救訓練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6733B2 (en) * 2015-06-22 2018-02-27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Hardware and system for single-camera stereo range determination
US10484824B1 (en) * 2015-06-26 2019-11-19 Lucasfilm Entertainment Company Ltd. Content presentation and layering across multiple devices
WO2018178225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Advrty Ab Dynamic objects in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s
JP7056155B2 (ja) * 2018-01-10 2022-04-1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伝達装置、情報伝達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740925B1 (en) * 2018-01-21 2024-04-17 Anzu Virtual Reality Ltd An object viewability deter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WI749314B (zh) * 2019-04-12 2021-12-11 中興保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追蹤系統
CN111462334A (zh) * 2020-02-26 2020-07-28 新之航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互动展馆系统
CN113727162A (zh) * 2020-05-25 2021-11-30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服务器及人物介绍展示方法
CN114650443B (zh) * 2020-12-18 2024-04-19 广州视享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播放方法、装置以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5691037B (zh) * 2022-09-02 2023-08-11 广州市新三雅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广播图文报警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38914A2 (en) * 2008-05-14 2009-11-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fining an activation area within a representation scenery of a viewer interface
US9440144B2 (en) * 2011-04-21 2016-09-13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User identified to a controller
WO2012147702A1 (ja) * 2011-04-28 2012-11-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US9189021B2 (en) * 2012-11-29 2015-11-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Wearable food nutrition feedback system
US9507147B2 (en) * 2013-02-14 2016-11-29 Blackberry Limited Wearable display system with detached projector
TWM470354U (zh) * 2013-06-18 2014-01-11 Happen Innovative Media Ltd 用於行銷戲劇的擴增實境裝置
US10056054B2 (en) * 2014-07-03 2018-08-21 Federico Fraccaroli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sing the augmentation of radio emissions
US9092898B1 (en) * 2014-07-03 2015-07-28 Federico Fraccaroli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augmentation of radio emissions
TWM498354U (zh) 2014-10-15 2015-04-01 Digital Art Fundation 導覽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1870B (zh) * 2017-08-28 2018-11-21 逢達科技有限公司 頭戴式電子裝置
TWI789747B (zh) * 2021-04-22 2023-01-11 亞東學校財團法人亞東科技大學 利用擴增實境之急救訓練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73348B2 (en) 2017-09-26
CN106569334A (zh) 2017-04-19
US20170103572A1 (en) 2017-04-13
CN106569334B (zh) 2019-10-01
TWI620098B (zh) 2018-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0098B (zh) 頭戴式裝置以及導覽方法
KR102417177B1 (ko) 인사이드-아웃 위치, 사용자 신체 및 환경 추적을 갖는 가상 및 혼합 현실을 위한 머리 장착 디스플레이
US10295826B2 (en) Shape recognition device, shape recognition program, and shape recognition method
KR20230025914A (ko) 음성 및 텍스트 캡션들을 사용한 증강 현실 경험들
US11520399B2 (en) Interactive augmented reality experiences using positional tracking
US11302077B2 (en) Augmented reality guidance that generates guidance markers
US9979946B2 (en) I/O device, I/O program, and I/O method
US20220124295A1 (en) Marker-based guided ar experience
US9906778B2 (en) Calibration device, calibration program, and calibration method
US11582409B2 (en) Visual-inertial tracking using rolling shutter cameras
US20210405363A1 (en) Augmented reality experiences using social distancing
US11741679B2 (e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 enhancement
KR20230029885A (ko) 말 풍선들 및 번역을 갖는 증강 현실 안경류
US202000970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mersive reality content
US10171800B2 (en) Input/output device, input/output program, and input/output method that provide visual recognition of object to add a sense of distance
US20230367118A1 (en) Augmented reality gaming using virtual eyewear beams
KR101665363B1 (ko) 가상현실, 증강현실 및 홀로그램을 혼합한 인터랙티브 콘텐츠 시스템
US20240062403A1 (en) Lidar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US20220269889A1 (en) Visual tag classification for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
KR20230106800A (ko) 증강현실 구현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