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5067A - 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 - Google Patents

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5067A
TW201705067A TW104123759A TW104123759A TW201705067A TW 201705067 A TW201705067 A TW 201705067A TW 104123759 A TW104123759 A TW 104123759A TW 104123759 A TW104123759 A TW 104123759A TW 201705067 A TW201705067 A TW 2017050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modul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gre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3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8612B (zh
Inventor
Po-Han Chen
Luh-Maan Chang
Thanh-Chuong Nguyen
Original Assignee
Po-Han C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Han Chen filed Critical Po-Han Chen
Priority to TW104123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86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5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5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8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8612B/zh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為一種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能擷取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並向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取得該建築物周邊的地理資訊,藉由分析該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與該地理資訊,快速計算出該建築物的綠建築評分結果,提供該評分結果給使用者作為申請綠建築評鑑的參考;而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更包括:一參數模組,其從該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整理出,綠建築評鑑所需要的參數資料;一地圖模組,向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取得該建築物周邊的地理資訊;以及一評分模組,其能由參數模組和地圖模組中,擷取評分所需要的資料後,運算並輸出評分結果。

Description

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
本發明涉及一種綠建築評分系統,尤指一種結合地圖資訊、並能快速提供預估分數給使用者作為設計參考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
為了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政府持續地倡導環保與節能的重要性,而綠色建築指標就是其中的一環;建築師們為了減少大型建設與建案對環境的衝擊,因而參考美國綠建築LEED綠建築認證準則,制定了一系列的評估項目分別對【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生物多樣性】、【室內環境】等議題,提出評估分數的準則,因此建立了EEWH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
然而,不管是EEWH與LEED的評分方式,均是以傳統人工方式去逐項計算、逐條評分,經過一番辛苦的測量和運算,最後才能得到評分結果,對於現代講求效率的社會,此種方式實在是浪費人力資源。
有鑑於此,如何運用現在化的電子設備,建立一種能快速並有效地提供評分結果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便成為本發明欲改進的課題。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合地圖資訊,並能快速有效地提供估計出來的分數給使用者參考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
為解決上述問題及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手段,是這樣實現的,為一種運用現在化的電子設備輔助使用者處理繁雜運算的 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1)能擷取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2)[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並向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縮寫:GIS]取得該建築物周邊的地理資訊(31),藉由分析該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2)與該地理資訊(31),快速計算出該建築物的綠建築評分結果(4),提供該評分結果(4)給使用者作為申請綠建築評鑑的參考。
更優選的是,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1),更包括:一參數模組(11),其從該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2)整理出,綠建築評鑑所需要的參數資料;一地圖模組(12),向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取得該建築物周邊的地理資訊(31);以及一評分模組(13),其能由參數模組(11)和地圖模組(12)中,擷取評分所需要的資料後,運算並輸出評分結果(4)。
更優選的是,所述地圖模組(12),更包括一輸入單元(123),其是供使用者輸入現場環境資料(7);一半徑規劃單元(121),其用於計算以建築物為中心、半徑距離內的設施數量;以及一路徑規劃單元(122),其是用於規劃地圖上兩點之間的路徑和計算路徑距離。
更優選的是,所述評分模組,更能輸出一能供使用者提交給綠建築評鑑單位的申請資料(5)。
更優選的是,所述評分模組能依美國綠建築協會的LEED綠建築認證準則、英國的BREEAM綠建築認證準則、或台灣的EEWH綠建築認證準則為為評分基準。
更優選的是,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1)更包含一使用者介面(6),其包括:至少一建築資訊區塊(61),其用以顯示該參數模組(11)擷取該建築資訊模型(2)並統整後的資料;至少一地理資訊區塊(62),其用以顯示從該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取得的地理資訊(31);至少一輸入區塊(63), 其是供使用者手動輸入現場環境資料(7);以及至少一評分區塊(64),其用以顯示該評分結果(4)。
更優選的是,所述評分區塊(64)更包含至少一申請資料輸出 按鈕(641),其是供使用者直接由本系統輸出申請資料(5),提交給綠建築評鑑單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作用及效果如下:
第一點:本發明中因運用現代化的電子設備輔助運算,因此能大量的減少運算時間,增加評分效率,更能夠供使用者在建築設計完成的第一時間進行綠建築評估,若分數不理想,就能夠在第一時間修改設計,避免浪費建築工程的時間進度。
第二點:本發明能從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中,擷取建築物周圍、最新的地理資訊(31),能減少人工查詢地圖的時間,更能夠減少使用者去現場現地觀察的次數,大多數的資料都能由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和建築資訊模型(2)中獲得。
第三點:本發明除了能減少估算綠建築分數的時間,更能夠在分數估算完成之後,利用系統內的評分模組(13),直接產生申請綠建築評鑑需要提交的申請資料(5),因此能替使用者節省下撰寫申請資料(5)時間。
1‧‧‧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
11‧‧‧參數模組
12‧‧‧地圖模組
121‧‧‧半徑規劃單元
122‧‧‧路徑規劃單元
123‧‧‧輸入單元
13‧‧‧評分模組
2‧‧‧建築資訊模型
3‧‧‧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
31‧‧‧地理資訊
4‧‧‧評分結果
5‧‧‧申請資料
6‧‧‧使用者介面
61‧‧‧建築資訊區塊
62‧‧‧地理資訊區塊
63‧‧‧輸入區塊
64‧‧‧評分區塊
641‧‧‧申請資料輸出按鈕
65‧‧‧資訊列表
7‧‧‧現場環境資料
第1圖:本發明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第2圖:本發明實施例LEED SSc2-option1的流程示意圖。
第3圖:本發明實施例LEED SSc2-option1的使用者介面示意圖。
以下依據圖面所示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如後: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圖中揭示出,為一種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為一種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1)能擷取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2)[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並向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縮寫:GIS]取得該建築物周邊的地理資訊(31),藉由分析該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2)與該地理資訊(31),快速計算出該建築物的綠建築評分結果(4),提供該評分結果(4)給使用者作為申請綠建築評鑑的參考;而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1),更包括:一參數模組(11),其從該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2)整理出,綠建築評鑑所需要的參數資料;一地圖模組(12),向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取得該建築物周邊的地理資訊(31);以及一評分模組(13),其能由參數模組(11)和地圖模組(12)中,擷取評分所需要的資料後,運算並輸出評分結果(4)。
其中,由於現代的建築設計是由電腦軟體輔助設計而成,因此在建築設計完成之後,建築資訊模型(2)就幾乎建立完成,此時便能使用本發明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1)評估分數;利用參數模組(11)整理出評分項目所需要的資訊,再與地圖模組(12)所取得地理資訊(31)的整合後,輸入到評分模組(13)中,由評分模組(13)中內建的各種準則[如:美國的LEED、英國的BREEAM、或台灣的EEWH]來評分,不論是哪一種準則均能適用本發明系統,因此不論任何評分準則只要符合上述架構,都應屬於本發明的專利範疇;另外,因為準則已建立在評分模組(13)中,所以使用者無需知道該項目評分的計算方式,只要輸入的資料正確,就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其次,所述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的資料,目前很容易由網際網路上的各種網路地圖服務(WMS)取得,而上述地理資訊(31)則是透過地圖模組(12)由網際網路上網路地圖服務(WMS)中擷取,如:Google Map、Bing Map、Yahoo Map等。
上述中,所述地圖模組(12),更包括一輸入單元(123),其是供使用者輸入現場環境資料(7);一半徑規劃單元(121),其用於計算以建築物為中心、半徑距離內的設施數量;以及一路徑規劃單元(122),其是用於規劃地圖上兩點之間的路徑和計算路徑距離。
其中,若評分項目所需要的資料,無法由上述地理資訊(31)中取得時,或是有設施的資料存在,但是該地圖模組(12)無法辨識該設施的屬性時,本發明更設置了輸入單元(123)提供使用者將該現場環境資料(7)輸入到該地圖模組(12)中,例如:建築周邊一公里內的便利商店數量,就能先透過該半徑規劃單元(121),圈出半徑一公里的範圍後,地圖模組(12)再計算範圍內便利商店的數量,若使用者發現有便利商店沒被地圖模組(12)標記到,就能利用該輸入單元(123)自行增加便利商店的標籤。
上述中,所述評分模組,更能輸出一能供使用者提交給綠建築評鑑單位的申請資料(5);其中,為了節省使用者填寫資料的時間,本發明更提供了自動產生申請資料(5)的功能,除了申請表格、申請的圖示也能一併匯出。
接著以LEED SSc2-option1的計算發展密度為例,由地圖上畫出密度半徑,其中Site Area與Gross Building Area的參數是由建築資訊模型(2)中取得:
會匯出發展密度半徑[Density Radius],再以下列公式計算發展密度,
如第2圖的流程圖所示,首先由參數模組(11)標定建物的基地位置,並且讀取建物的建築資訊模型,接著由地圖模組於地圖上繪製出發展密度半徑,周圍的建物資訊可以地圖模組(12)自動讀取,或是使用者自行定義,最後,經過評分模組(13)計算之後,顯示評分結果;若失敗沒得到LEED分數則代表建物位置,不符合LEED SSc2-option1準則的要求,若成功則可依使用者需求,匯出申請資料(5),其中了包含申請用的圖式與申請用的表格。
最後,如第3圖所示,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1)更包含一使用者介面(6),其包括:至少一建築資訊區塊(61),其用以顯示該參數模組(11)擷取該建築資訊模型(2)並統整後的資料;至少一地理資訊區塊(62),其用以顯示從該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取得的地理資訊(31);至少一輸入區塊(63),其是供使用者手動輸入現場環境資料(7);以及至少一評分區塊(64),其用以顯示該評分結果(4),所述評分區塊(64)更包含至少一申請資料輸出按鈕(641),其是供使用者直接由本系統輸出申請資料(5),提交給綠建築評鑑單位。
其中,若電腦無法判讀地理資訊(31)的話,可以由使用者從該輸入區塊(63)輸入現場環境資料(7),如第3圖的地理資訊區塊(62)中、圓圈內的[1]和[2]兩點,且輸入後的資料會顯示於資訊列表(65)中。
若資料建立完成之後,最後的評分結果(4)會顯示於評分區塊(64)處,如圖上所示,本實施例的LEED SSc2-option1得分為5分。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構造、特徵及作用效果;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範圍,因此舉凡與本發明意旨相符的修飾性變化,只要在均等範圍內都應涵屬於本發明專利範疇。
1‧‧‧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
11‧‧‧參數模組
12‧‧‧地圖模組
121‧‧‧半徑規劃單元
122‧‧‧路徑規劃單元
123‧‧‧輸入單元
13‧‧‧評分模組
2‧‧‧建築資訊模型
3‧‧‧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
31‧‧‧地理資訊
4‧‧‧評分結果
5‧‧‧申請資料
7‧‧‧現場環境資料

Claims (10)

  1. 一種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1)能擷取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2),並向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取得該建築物周邊的地理資訊(31),藉由分析該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2)與該地理資訊(31),快速計算出該建築物的綠建築評分結果(4),提供該評分結果(4)給使用者作為申請綠建築評鑑的參考。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其中: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1),更包括:一參數模組(11),其從該建築物的建築資訊模型(2)整理出,綠建築評鑑所需要的參數資料;一地圖模組(12),向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取得該建築物周邊的地理資訊(31);以及一評分模組(13),其能由參數模組(11)和地圖模組(12)中,擷取評分所需要的資料後,運算並輸出評分結果(4)。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其中:所述地圖模組(12),更包括一半徑規劃單元(121)、一路徑規劃單元(122)。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其中:所述地圖模組(12),更包括一輸入單元(123),其是供使用者輸入現場環境資料(7)。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其中:所述評分模組,更能輸出一能供使用者提交給綠建築評鑑單位的申請資料(5)。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其中:所述評分模組是依美國綠建築協會的LEED綠建築認證準則為評分基準。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其中:所述評分模組是依英國的BREEAM綠建築認證準則為評分基準。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其中:所述評分模組是依台灣的EEWH綠建築認證準則為評分基準。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其中:所述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1)更包含一使用者介面(6),其包括:至少一建築資訊區塊(61),其用以顯示該參數模組(11)擷取該建築資訊模型(2)並統整後的資料;至少一地理資訊區塊(62),其用以顯示從該地理資訊系統伺服器(3)取得的地理資訊(31);至少一輸入區塊(63),其是供使用者手動輸入現場環境資料(7);至少一評分區塊(64),其用以顯示該評分結果(4)。
  10. 如請求項5所述的綠建築電腦輔助系統,其中:所述評分區塊(64)更包含至少一申請資料輸出按鈕(641),其是供使用者直接由本系統輸出申請資料(5),提交給綠建築評鑑單位。
TW104123759A 2015-07-22 2015-07-22 Green building computer aided system TWI628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3759A TWI628612B (zh) 2015-07-22 2015-07-22 Green building computer aide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3759A TWI628612B (zh) 2015-07-22 2015-07-22 Green building computer aided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5067A true TW201705067A (zh) 2017-02-01
TWI628612B TWI628612B (zh) 2018-07-01

Family

ID=5860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3759A TWI628612B (zh) 2015-07-22 2015-07-22 Green building computer aided system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86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5521A (zh) * 2019-10-11 2020-02-07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和bim的强排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5979B (zh) * 2022-01-27 2022-12-01 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 綠建築標章電子化評估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80773A4 (en) * 2011-11-15 2015-06-17 Ekotrope Inc ECOLOGICAL BUILD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4751376A (zh) * 2015-03-03 2015-07-01 国家电网公司 绿色建筑测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5521A (zh) * 2019-10-11 2020-02-07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和bim的强排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8612B (zh) 2018-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 et al.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a collaborative system using BIM and indoor positioning
WO2022048156A1 (zh) 抽水蓄能电站综合管理方法、平台、系统、设备和介质
Behzadan et al. Visu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graphics in outdoor augmented reality
CN108320323A (zh) 一种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7392252A (zh) 计算机深度学习图像特征并量化感知度的方法
Willenborg et al. Applications of 3D city model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El-Hallaq et al. Enhanc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web based 3D smart city model using GIS and BIM. Case study: Sheikh hamad city
TWI628612B (zh) Green building computer aided system
CN115239211A (zh) 光伏发电项目的可研审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KR20120077192A (ko) Cfd에 의한 바람장 자동 해석 방법
Serrano-Baena et al. Optimising LCA in complex buildings with MLCAQ: A BIM-based methodology for automated multi-criteria materials selection
Yang et al. Use of BIM for construtability analysis in construction
Khallaf et al.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of tall building envelopes using competing wind load and wind flow criteria
US201600270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arcel build size
Sylaiou et al. The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archaeology
CN117056284A (zh) 水运工程钻孔成果的管理系统
KR20120078685A (ko) Cfd에 의한 바람장 자동 해석 방법
Kahraman et al. Developing web-based 3D campus information system
Y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BIM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oftware
CN104680433A (zh) 基于bim的事件和构件关联管理方法和系统
Bande et al.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rends Current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an Interdisciplinary Overview
Slavkovic et al. Life-Cycle Assessment as a decision-support tool for early phases of urban planning: evaluating applicability through a comparative approach
Zhao et al. Quick seismic intensity map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based on cloud monitoring method using smart mobile phone
Saha et al. Learning GIS Using Open Source Software: An Applied Guide for Geo-spatial Analysis
CN103035146B (zh) 电力erp业务仿真系统智能提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