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3575A - 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3575A
TW201703575A TW105111098A TW105111098A TW201703575A TW 201703575 A TW201703575 A TW 201703575A TW 105111098 A TW105111098 A TW 105111098A TW 105111098 A TW105111098 A TW 105111098A TW 201703575 A TW201703575 A TW 2017035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plm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1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9984B (zh
Inventor
內山博允
高野裕昭
Original Assignee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3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3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9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998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有一種裝置,其取得指出用於屬於第一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LMN)的第一終端裝置和屬於第二PLMN的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D2D)通訊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以及依據該資源資訊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D2D通訊。

Description

裝置及方法 [相關申請案的對照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5年4月9日所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JP 2015-080356的優先權,其完整內容併入於此以供參考。
本發明關於裝置及方法。
在長期演進(LTE)平台中,已將終端裝置彼此直接通訊而不經過基地台的裝置對裝置(D2D)通訊標準化於第三代行動通訊合作計畫(3GPP)的第12版(Rel-12)中(見非專利文獻1)。
[引證案列表] [非專利文獻]
[NPL 1]3GPP技術報告,「TR 22.803 V12.1.0」,2013年3月
3GPP的第12版已將屬於某一蜂巢式系統之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通訊標準化。在未來可想見在屬於不同蜂巢式系統的終端裝置之間進行裝置對裝置通訊的機制之供應。
據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全新且改良之裝置及方法,其允許藉由屬於不同蜂巢式系統的終端裝置來控制裝置對裝置通訊。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裝置,其取得指出用於屬於第一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LMN)的第一終端裝置和屬於第二PLMN的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D2D)通訊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以及依據該資源資訊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D2D通訊。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有一種方法,包括:取得指出用於屬於第一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LMN)的第一終端裝置和屬於第二PLMN的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D2D)通訊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以及依據該資源資訊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D2D通訊。
根據如上述之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一種全新且改良之裝置及方法,其允許藉由屬於不同蜂巢式系統的終端裝置來控制裝置對裝置通訊。
注意到,並不一定限於上述效果,且可連同或取代該等效果而顯示欲帶入本說明書中的任何效果或是可從本說明書所預期的其他效果。
1‧‧‧通訊系統
100、100a、100b‧‧‧終端裝置
110、210‧‧‧天線單元
120、220‧‧‧無線電通訊單元
130、240‧‧‧儲存單元
140、250‧‧‧處理單元
141、251‧‧‧資訊取得單元
143、253‧‧‧控制單元
200、220a、200b‧‧‧基地台
230‧‧‧網路通訊單元
300a、300b‧‧‧控制實體
700‧‧‧伺服器
701‧‧‧處理器
702‧‧‧記憶體
703‧‧‧儲存器
704‧‧‧網路介面
705‧‧‧有線通訊網路
706‧‧‧匯流排
800、830‧‧‧演進節點B(eNB)
810、840‧‧‧天線
820、850‧‧‧基地台裝置
821、851‧‧‧控制器
822、852‧‧‧記憶體
823、853‧‧‧網路介面
824‧‧‧核心網路
825、855、863‧‧‧無線電通訊介面
826、856‧‧‧基頻(BB)處理器
827、864‧‧‧RF電路
857、861‧‧‧連接介面
860‧‧‧遠端無線電頭端(RRH)
900‧‧‧智慧型手機
901、921‧‧‧處理器
902、922‧‧‧記憶體
903‧‧‧儲存器
904‧‧‧外部連接介面
906‧‧‧相機
907、925‧‧‧感測器
908‧‧‧麥克風
909、929‧‧‧輸入裝置
910、930‧‧‧顯示裝置
911、931‧‧‧喇叭
912、933‧‧‧無線電通訊介面
915、936‧‧‧天線開關
916、937‧‧‧天線
917‧‧‧匯流排
918、938‧‧‧電池
919‧‧‧輔助控制器
920‧‧‧車用導航裝置
924‧‧‧全球定位系統(GPS)模組
926‧‧‧資料介面
927‧‧‧內容播放器
928‧‧‧儲存媒體介面
940‧‧‧車內系統(或車輛)
941‧‧‧車內網路
942‧‧‧車輛模組
第1圖是解說在eNB之涵蓋範圍內有UE的情況和在該涵蓋範圍外有UE的情況之說明圖。
第2圖是解說分別屬於不同MNO業者A和業者B之UE彼此進行D2D通訊的情況之說明圖。
第3圖是解說PSS/SSS的位置之說明圖。
第4圖是解說LTE資源的結構之說明圖。
第5圖是解說資源集區的說明圖。
第6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概要組態範例之說明圖。
第7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終端裝置100的組態範例之說明圖。
第8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基地台200的組態範例之說明圖。
第9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
第10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
第11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
第12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
第13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
第14圖是解說在終端裝置100b的範圍內存在傳送側的蜂巢式系統之多個基地台的情況範例之說明圖。
第15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
第16圖是解說用於PLMN間D2D通訊的D2DMTC之範例的說明圖。
第17圖是解說伺服器700的概要組態之範例的方塊圖,其中可將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應用於伺服器700。
第18圖是解說eNB的概要組態之第一範例的方塊圖。
第19圖是解說eNB的概要組態之第二範例的方塊圖。
第20圖是解說智慧型手機的概要組態之範例的方塊 圖。
第21圖是解說車用導航裝置的概要組態之範例的方塊圖。
下文中,將參照附圖來詳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在本說明書及附圖中,具有實質相同之功能和結構的結構性元件是以相同的元件符號來加以表示,並省略重複說明這些結構性元件。
下文中,將依以下順序來進行說明。
1.本發明之實施例
1.1.背景
1.2.組態範例
1.3.操作範例
1.3.1.第一操作範例
1.3.2.第二操作範例
1.3.3.第三操作範例
2.應用範例
3.結論
<1.本發明之實施例> (1.1.背景)
首先,在詳述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前,將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背景。
在LTE平台中,已將終端裝置彼此直接通訊而不經過基地台的裝置對裝置通訊(D2D通訊)標準化於3GPP的第12版(Rel-12)中。在Rel-12中,公用案例和商用案例被定義為特殊D2D使用案例,但在Rel-12中,首先檢驗集中於公用案例的標準。由於在標準化上的時間限制,到Rel-12時仍未完成所有使用案例的標準化,而在處於單胞元環境之限制情境中與一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LMN)的D2D通訊已被標準化。
未來,不僅將進行一PLMN(PLMN內)、單胞元環境中之D2D通訊的標準化,還有跨越不同PLMN之D2D通訊(在PLMN間/多載波環境中)的標準化。
使用LTE平台之D2D通訊的使用案例是由諸如3GPP SA1的群組所討論,且被描述為TR 22.803。TR 22.803僅描述使用案例,而未揭示實現的具體方法。下文中指出將自TR 22.803由3GPP LTE所實現的代表性使用案例。
(使用案例:對於涵蓋)
關於LTE終端裝置或用戶設備(UE)通訊的地點,應考慮在LTE基地台或是演進節點B(eNodeB;下文中亦被表示為eNB)之涵蓋範圍內的情況,以及在該涵蓋區域外的情況。這是因為在該eNB涵蓋區域外的情況對於公共安全應用很重要。第1圖是解說在該eNB之涵蓋範 圍內有UE的情況和在該涵蓋範圍外有UE的情況之說明圖。另外,理想的是亦解說部份涵蓋,其為該eNB涵蓋範圍內之UE和該eNB涵蓋範圍外之UE之間的通訊。
(使用案例:不同行動網路業者(MNO)之間的D2D)
理想的是亦解釋由屬於不同MNO之UE所執行的D2D通訊。這是因為在公共安全應用的情況中,若於UE所屬的MNO之間做出區別,則有價值之用途可能無法利用。第2圖是解說分別屬於不同MNO業者A和業者B之UE彼此進行D2D通訊的情況之說明圖。
考慮到以上兩個使用案例,理想的是在LTE系統上實現D2D通訊。
接下來將說明在LTE系統上開始D2D通訊的流程。
(直到D2D通訊的開始之流程)
步驟1:同步
步驟2:發現(其他終端)
步驟3:連線建立(在無連線通訊的情況中不需要)
步驟4:D2D通訊
此外,對於LTE系統上的D2D通訊,主要是指定以下類型的發現及通訊。
(發現)
類型1:以非UE特定基礎來分配用於發現信號傳送之資源的發現程序
類型2:以每UE特定基礎來分配用於發現信號傳送之資源的發現程序
類型2a:針對發現信號的各個特定傳送實例分配資源
類型2b:針對發現信號傳送半持續地分配資源
(通訊)
模式1:eNodeB或Rel-10中繼節點藉由UE來將確切資源排程以傳送直接資料和直接控制資訊
模式2:UE本身自資源集區選擇資源來傳送
發現被分類為:非UE特定基礎之發現和UE特定基礎之發現,且UE特定基礎之發現又被分類為:針對每次傳送分配資源的方法、以及半持續地分配資源的方法。通訊被分類為:諸如eNodeB之管理器分配資源的模式1通訊、以及UE本身自資源集區選擇資源的模式2通訊。在於模式2通訊中UE本身自資源集區選擇資源的情況中,可能會產生衝突,且因此模式2通訊是以競爭為基礎。
(同步)
在一eNodeB之涵蓋範圍內的UE之間D2D通訊的情況中,若相關UE同步使用來自該eNodeB的下行鏈路信 號,則亦可將該等UE視為彼此同步至某種程度。另一方面,在eNodeB之涵蓋範圍外的UE之間D2D通訊的情況中,該等UE的其中一者可能需要提供使用來同步的信號。
(PSS/SSS)
主同步信號(PSS)和副同步信號(SSS)是用於廣域網路(WAN)的同步信號。LTE系統上之D2D通訊的同步信號本身是依據該PSS/SSS所建立。
第3圖是解說PSS/SSS的位置之說明圖。如第3圖所解說的,PSS/SSS被插入LTE中從#0至#9的10個子訊框之間的#0子訊框和#5子訊框中。UE以該PSS取得每個子訊框的時序。此外,藉由額外使用該SSS,UE變成能夠判斷#0子訊框在哪裡。
根據三個類型的序列,該PSS亦使UE能夠從三個胞元群組之間判斷出一胞元群組。對於該SSS,168×2=336個序列被用以允許判斷168個類型的胞元,還有判斷該#0子訊框。藉由該PSS和該SSS,可區分出168×3=504個不同的胞元。
在於LTE系統上D2D通訊的情況中,當UE傳送同步信號時,該信號可不一定要使用如上所述的PSS/SSS。但該UE是傳送具有多個序列的信號,雖然該信號並不限於具有如上之相同的504類型。
(D2D同步信號)
同步信號可為源自基地台的信號,而在處於基地台之範圍外的情況中,為源自UE的信號。另外,在某些情況中,該同步信號可被無線中繼。因此,雖然是同步信號,但該信號可具有各種屬性。
UE可能需要使用某種同步信號來同步。以下是解說可能之同步信號的屬性之範例。具體來說,屬性是指同步的來源為eNodeB或UE,以及同步信號是被無線中繼或原始產生。在無線中繼同步信號的情況中,中心頻率的準確度可能會降級。所以,理想的是中繼計數值(跳躍的數目)很小。此外,源自eNodeB之同步信號的優先權高於源自UE之同步信號是因為安裝於UE上之振盪器的準確度低。
(用於D2D用途的資源)
第4圖是解說LTE資源的結構之說明圖。LTE資源構成由10個子訊框所組成的一個無線電訊框。各無線電訊框被指配一個被稱為超框號碼(super frame number)之從0至1023的號碼。該超框號碼會被重複。
在D2D通訊中,使用WAN通訊之上行鏈路頻帶中的某些資源。為了指定欲用於D2D通訊的資源,使被稱為資源集區的區域為可用的。第5圖是解說資源集區的說明圖。在第5圖所解說的資源集區中,符號21是指D2D同步信號(D2DSS),符號22是指實體D2D同步 通道(PD2DSCH),符號23是指排程指配(SA),符號24是指D2D資料,符號25是指探測參考信號(SRS),而符號26是指發現訊息。
指定了三個類型的資源集區:排程指配(SA)資源集區、資料資源集區、以及發現資源集區。在這些資源集區中,最多可同時分配高達四個資源集區。資源集區指定在涵蓋內的情況中是藉由被從WAN經由系統資訊區塊(SIB)所報告來加以處理,而在涵蓋外的情況中是藉由預先指定資源集區資訊來加以處理。
有兩種從資源集區之中決定將由進行D2D通訊的UE終端所使用之實際資源的方法:管理節點(eNB或中繼UE)以排程指配之形式將資源分配至各UE並通知各UE可使用哪些資源的方法、以及該UE自己選擇並使用來自預定資源集區之資源的方法。前者為非競爭基礎之方法,因不會產生衝突,而後者為競爭基礎之方法,因可能會在同時使用相同資源時產生衝突。
在考慮執行PLMN間D2D通訊的情況時,首先有決定使用哪個PLMN載波來進行通訊的難題。在這點上,將考慮以下兩個情況。
(1)該傳送終端使用服務胞元(serving cell)以外的載波(諸如非服務載波或副載波)來傳送D2D信號。
(2)該傳送終端僅使用服務胞元的載波來傳送D2D信號。
在上述情況(1)中,該接收終端從該傳送終 端在其本身的服務載波上接收接收D2D信號。在此情況中,可能需要於不同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機制。一般來說,不希望不同PLMN上的終端於其本身的載波上進行通訊。該傳送終端可能需要傳送D2D信號,以便不影響屬於目的地PLMN之載波的既存終端。
在上述情況(2)中,該接收終端藉由查看該傳送終端的服務載波來接收D2D信號。在此情況中,該接收終端搜尋由傳送側所發送的信號,且可能需要將該信號解碼。欲解決的難題是如何使接收側的終端有效率地從駐於不同PLMN的傳送側接收信號。
舉例來說,以下提出三種可能的解決方式。
(技術1)準備用於PLMN間用途的專用頻帶,且PLMN間通訊在多個PLMN之間共享該專用頻帶。
(技術2)某種資訊在PLMN之間被交換且被提供至該傳送終端和該接收終端來作為輔助資訊。各終端被動地獲得輔助資訊。
(技術3)並未在PLMN之間交換資訊,且各終端主動地獲得輔助資訊。
若使用技術1,則提供用以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專用頻帶,且因此可獨特指定用於進行PLMN間的頻率,使得D2D通訊可容易地被建立。此外,若使用技術1,則可避免諸如上述情況(1)中的影響既存終端之問題,且不會產生上述情況(2)中的搜尋D2D信號之難題。但必須準備用於PLMN間用途的新頻帶,且被認 為實行不易。亦可想到使用免執照頻帶(unlicensed band)的方法,但可能需要對付與Wi-Fi終端和其他裝置共存的難題。
若使用技術2,則必須在PLMN之間交換資訊。但當考慮到業者的觀點時,通常不想要PLMN之間的資訊交換。此外,在由RAN1(總結於R1-142579)的電子郵件討論(76b-12)中,達成了在PLMN之間「不委託」協調的結論。為此緣故,當在PLMN之間執行協調時,希望將資料的交換保持在最少。
技術3是終端自己主動地獲得相關資料的方法,且一般並不需要在PLMN之間交換資訊。
所以,當一起採取技術1至3時,在PLMN之間使用共同頻率而不提供D2D通訊專用之新頻率的D2D通訊是理想的,並有對於使終端能夠主動獲得與PLMN間D2D通訊有關之資料同時將PLMN之間的交換減至最少之機制的需求。
要在PLMN之間使用共用頻率來建立此種PLMN間D2D通訊而不提供D2D通訊專用的新頻率,可能需要對付如以下的問題。
(問題1)獲得關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之資訊的方法
在PLMN間D2D通訊中,接收終端和傳送終端可能需要獲得與D2D通訊有關的資訊。舉例來說,Rel-12的 D2D通訊指定分配資源集區並在該資源集區內進行通訊。若終端在涵蓋內,則從基地台經由SIB對該終端報告關於所分配之資源集區的組態資訊。若該終端在涵蓋之外,則依據預組態資訊進行接收。但在PLMN間通訊的情況中,各終端並沒有關於另一終端所屬之PLMN中的資源集區之資訊。
在進行PLMN間D2D通訊之前,各終端可能不僅需要獲得資源集區資訊,亦需要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因此,有對於使終端能夠交換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之機制的需求。
(問題2-1)與傳送D2D通訊之載波同步
欲在傳送終端和接收終端之間進行D2D通訊,首先該傳送終端和該接收終端可能需要同步。若進行D2D通訊的傳送終端在接收終端側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則不會發生特殊問題,因其足以使該接收終端查看其本身胞元中的上行鏈路頻帶。但當考慮到進行D2D通訊之傳送終端僅以其本身胞元的上行鏈路頻帶傳送D2D信號的情況時,該接收終端可能必須搜尋由該傳送終端所使用之載波的頻帶。
當考慮到多PLMN環境時,存在有多個將被掃描的頻率載波,且因此對於接收終端而言,此種用於由另一側之終端所使用的載波之載波掃描是繁重的。舉例來說,假設三個PLMN的每一者是使用四個分量載波 (component carrier;CC),則在減去接收終端本身所使用的頻率之後,該接收終端可能必須掃描3×4-1=11個CC。由於在FDD的情況中,是以40ms的時間間隔來傳送該D2D同步信號,完成所有CC的掃描會耗費至少40×11=440ms。為此緣故,有對於使該接收終端能夠有效率地搜尋欲掃描之頻率來找出由該傳送終端所使用之載波頻帶的方法之需求。
(問題2-2)有效率的載波掃描
為了在PLMN間環境中接收D2D信號,接收終端執行在傳送側尋找載波、檢查資源集區、並從該資源集區搜尋被定址至接收終端本身之資料的程序。但此程序很耗時。若由該接收終端所測量到的載波並非所欲載波,該接收終端可能會耗時來認出該錯誤。所以有對於使該接收終端能夠有效率地掃描載波之機制的需求。
(問題3)傳送ACK/NACK/回覆訊息的方法
在PLMN間D2D通訊中,預期在接收到信號之後會有ACK/NACK的傳送和回覆訊息的傳送。對於PLMN間D2D通訊,預期通訊環境的設定將會很耗時,且若某人試圖對ACK/NACK/回覆訊息之傳送應用與信號傳送類似的程序,則預料該程序將變得極為複雜。為此緣故,有對於能夠在PLMN間D2D通訊中有效率地回覆之機制的需求。
據此,鑒於上述背景,本發明的作者研究了允許有效的PLMN間D2D通訊之技術。因此,本發明的作者們想出了對付以上所論述之問題並允許有效PLMN間D2D通訊的科技。
以上如此敘述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背景。接下來將詳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1.2.組態範例)
首先將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之組態範例。第6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概要組態範例之說明圖。如第6圖所解說的,通訊系統1包括:基地台200a和200b、終端裝置100a和100b、及控制實體300a和300b。舉例來說,通訊系統1為符合LTE、LTE升級版、或是相容通訊標準的系統。
基地台200a和200b分別與包括終端裝置100a和100b的終端裝置無線通訊。另外,終端裝置100a和100b之各者分別與基地台200a或基地台200b通訊。注意到,基地台200a和200b分別屬於不同的蜂巢式系統,其中終端裝置100a使用由基地台200a所屬之蜂巢式系統所使用的網路資源來無線通訊,而終端裝置100b使用由基地台200b所屬之蜂巢式系統所使用的網路資源來無線通訊。注意到,在以下敘述中,基地台200a所屬的蜂巢式系統亦將被稱為「PLMN A」,而基地台200b所屬的蜂巢式系統亦將被稱為「PLMN B」。
控制實體300a和300b根據本發明的各實施例執行控制。舉例來說,控制實體300a和300b為既存或新的核心網路節點。抑或,控制實體300a和300b可為基地台。作為範例而言,在基地台200a和200b為小型基地台的情況中,控制實體300a和300b可為巨型基地台。
在以下說明中,試圖藉由PLMN間D2D通訊來傳送資訊的傳送側之終端裝置將被敘述為終端裝置100a,而試圖藉由PLMN間D2D通訊從終端裝置100a接收資訊的接收側之終端裝置將被敘述為終端裝置100b。
接下來將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終端裝置100之組態範例。第7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終端裝置100的組態範例之說明圖。下文中將使用第7圖來敘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終端裝置100的組態範例。
第7圖所解說的終端裝置100,是被組態為執行與另一終端裝置100之PLMN間D2D通訊的終端裝置。如第7圖所解說的,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終端裝置100包括:天線單元110、無線電通訊單元120、儲存單元130、及處理單元140。在本實施例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兩者皆被描述為具有如第7圖所解說之終端裝置100的組態。
(天線單元110)
天線單元110將無線電通訊單元120所輸出的信號發射至太空中作為無線電波。另外,天線單元110將來自太 空的無線電波轉換為信號,並將該信號輸出至無線電通訊單元120。
(無線電通訊單元120)
無線電通訊單元120傳送及接收信號。舉例來說,無線電通訊單元120接收來自基地台的下行鏈路信號,並將上行鏈路信號傳送至基地台。
(儲存單元130)
儲存單元130暫時或永久地儲存用於終端裝置100之作業的程式和資料。
(處理單元140)
處理單元140提供終端裝置100的各種功能。處理單元140包括資訊取得單元141和控制單元143。注意到,除了以上結構性元件之外,處理單元140可另外包括其他的結構性元件。換言之,處理單元140亦可執行以上結構性元件之作業以外的作業。
(資訊取得單元141)
資訊取得單元141從由天線單元110所接收到之無線電波所獲得的信號取得各種資訊。在本實施例中,資訊取得單元141被組態為取得用於與另一終端裝置100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
特別是,資訊取得單元141取得指出將被用於與另一終端裝置100進行PLMN間D2D通訊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藉由令資訊取得單元141取得資源資訊,終端裝置100變得能夠有效地與另一終端裝置100進行PLMN間D2D通訊。
(控制單元143)
控制單元143控制終端裝置100的作業。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43使用由資訊取得單元141所取得的資訊,尤其是指出將被用於PLMN間D2D通訊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來控制與另一終端裝置100的PLMN間D2D通訊。
藉由包括第7圖所解說的組態,終端裝置100能夠從基地台或另一終端裝置100取得指出將被用於PLMN間D2D通訊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並執行與另一終端裝置100的PLMN間D2D通訊。
前文如此敘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終端裝置100的功能性組態範例。接下來將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基地台200之功能性組態範例。
第8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基地台200的功能性組態範例之方塊圖。如第8圖所解說的,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基地台200包括:天線單元210、無線電通訊單元220、網路通訊單元230、儲存單元240、及處理單元250。
(天線單元210)
天線單元210將無線電通訊單元220所輸出的信號發射至太空中作為無線電波。另外,天線單元210將來自太空的無線電波轉換為信號,並將該信號輸出至無線電通訊單元220。
(無線電通訊單元220)
無線電通訊單元220傳送及接收信號。舉例來說,無線電通訊單元220將下行鏈路信號傳送至終端裝置,並接收來自終端裝置的上行鏈路信號。
(網路通訊單元230)
網路通訊單元230傳送及接收資訊。舉例來說,網路通訊單元230將資訊傳送至另一節點,並從另一節點接收資訊。舉例來說,以上另一節點包括核心網路和其他基地台。作為範例而言,上述的另一節點包括控制實體300。
(儲存單元240)
儲存單元240暫時或永久地儲存用於基地台200之作業的程式和資料。
(處理單元250)
處理單元250提供基地台200的各種功能。處理單元 250包括資訊取得單元251和控制單元253。注意到,除了以上結構性元件之外,處理單元250可另外包括其他的結構性元件。換言之,處理單元250亦可執行以上結構性元件之作業以外的作業。
(資訊取得單元251)
資訊取得單元251取得資訊。在本實施例中,資訊取得單元251被組態為取得用於與屬於不同PLMN之終端裝置100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
(控制單元253)
控制單元253控制基地台200的作業。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單元253運作來對終端裝置100提供用於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
以上如此敘述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基地台200之功能性組態範例。接下來將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之操作範例。
(1.3.操作範例) (1.3.1.第一操作範例)
首先將敘述在終端裝置100a和100b之間交換資訊來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通訊系統1之操作範例,其被提出作為上述問題1。可想到以下三種技術來在終端裝置100a和100b之間交換資訊以進行PLMN間D2D通訊。
(技術1-A)經由本地胞元的基地台獲得資訊
(技術1-B)經由同級之胞元的基地台獲得資訊
(技術1-C)直接從同級獲得資訊
(技術1-A)經由本地胞元的基地台獲得資訊
首先將說明技術1-A。經由本地胞元的基地台獲得資訊表示終端裝置100a和100b的各者分別從本地胞元的基地台200a和200b獲得資訊,如由第6圖中的實線所指出的。經由本地胞元的基地台獲得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需要在PLMN之間,或是換言之,在基地台200a和200b之間交換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
首先,在技術1-A中,將解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操作範例。
第9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第9圖所解說的流程圖是解說經由本地胞元的基地台獲得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之情況的操作範例。下文中將使用第9圖來敘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
為了使終端裝置100a在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首先終端裝置100a對本地胞元的基地台200a發出PLMN間D2D傳送請求(步驟S101)。舉例來說,步驟S101的傳送請求程序是由控制 單元143所執行。在步驟S101中由終端裝置100a傳送至基地台200a的請求資訊可包括諸如以下的資訊:傳送目標PLMN資訊(指定特定PLMN ID、所有PLMN、或是特定PLMN以外之其他所有PLMN的資訊,舉例來說)、同級的終端ID、欲傳送之D2D信號的類型(發現、通訊)、欲傳送之資料的大小、新資料指標(NDI)、關於終端裝置100a的位置資訊、以及重傳的最大次數。此外,可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用於步驟S101的傳送請求程序。
基地台200b向基地台200a報告D2D通訊的目前狀態(步驟S102)。舉例來說,步驟S102的報告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注意到,可以任意時序報告D2D通訊狀態。
基地台200a從終端裝置100a取得該PLMN間D2D傳送請求,並使用從終端裝置100a所傳送之請求資訊中所包括的資訊來計算為了PLMN間D2D通訊而欲分配至終端裝置100a的資源、D2D信號的傳送頻帶、D2D信號的傳送時序、以及傳送功率。舉例來說,步驟S103的計算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
在於上述步驟S103中計算出為了PLMN間D2D通訊而欲分配至終端裝置100a的資源、D2D信號的傳送頻帶、D2D信號的傳送時序、以及傳送功率之後,基地台200a將該D2D信號的傳送時序、該傳送頻帶、傳送資源資訊、以及傳送功率資訊傳送至終端裝置100a來作 為排程授權(scheduling grant)(步驟S104)。舉例來說,步驟S104的傳送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從基地台200a發送至終端裝置100a來作為排程授權的資訊可包括,例如:來自同級之基地台200b的授權、頻帶資訊、同步信號時序資訊、資源集區資訊(例如,作為位元圖(bit map)的資訊表示類型、時序等等)、以及傳送功率資訊。另外,從基地台200a發送至終端裝置100a的傳送時序資訊可為對本地胞元之同步的偏移值(offset value)。另外,基地台200a將該排程授權傳送至終端裝置100a,同時亦對基地台200b提供關於該排程結果的資訊(步驟S105)。舉例來說,步驟S105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
基地台200b依據由基地台200a所提供之關於該排程結果的資訊,指示終端裝置100b監測D2D信號(步驟S106)。舉例來說,步驟S106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然後,終端裝置100a依據所分配的資源、頻帶、以及時序,將D2D信號傳送至終端裝置100b(步驟S107)。舉例來說,步驟S107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
若終端裝置100b無法接收該D2D信號,或是若終端裝置100a使用錯誤資源並對終端裝置100b施加不良干擾,基地台200b可對終端裝置100a傳送用以停止D2D信號之傳送的命令。該用以停止D2D信號之傳送的命令可從基地台200b直接被傳送至終端裝置100a,或是 從基地台200b被轉送至基地台200a並從基地台200a被傳送至終端裝置100a。
藉由執行第9圖所解說的一連串作業,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可對終端裝置100a和100b提供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
在第9圖所解說的流程圖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所屬之蜂巢式系統的基地台200a計算該D2D信號的傳送時序、傳送頻帶、傳送資源資訊、以及傳送功率,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一範例。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所屬之蜂巢式系統的基地台200b亦可計算該D2D信號的傳送時序、傳送頻帶、傳送資源資訊、以及傳送功率。
第10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第10圖所解說的流程圖是解說當經由本地胞元的基地台獲得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時的操作範例,並解說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所屬之蜂巢式系統的基地台200b計算該D2D信號的傳送時序、傳送頻帶、傳送資源資訊、以及傳送功率之情況的操作範例。
為了使終端裝置100a在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首先終端裝置100a會對本地胞元的基地台200a發出PLMN間D2D傳送請求(步驟S111)。舉例來說,步驟S111的傳送請求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此外,基地台200b向基地台200a報告 D2D通訊的目前狀態(步驟S112)。舉例來說,步驟S112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
基地台200a從終端裝置100a取得該PLMN間D2D傳送請求,並將所取得之傳送請求轉送至基地台200b(步驟S113)。舉例來說,步驟S113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基地台200b從基地台200a取得該PLMN間D2D傳送請求,並計算為了PLMN間D2D通訊而欲分配至終端裝置100a的資源、D2D信號的傳送頻帶、D2D信號的傳送時序、以及傳送功率(步驟S114)。舉例來說,步驟S114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
在於步驟S114中計算出為了PLMN間D2D通訊而欲分配至終端裝置100a的資源、D2D信號的傳送頻帶、D2D信號的傳送時序、以及傳送功率之後,基地台200b對基地台200a報告計算的結果(步驟S115)。舉例來說,步驟S115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基地台200a將該D2D信號的傳送時序、傳送頻帶、傳送資源資訊、以及傳送功率資訊傳送至終端裝置100a來作為排程授權(步驟S116)。舉例來說,步驟S116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基地台200b依據步驟S114的計算結果,指示終端裝置100b監測D2D信號(步驟S117)。舉例來說,步驟S117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然後,終端裝置100a依據所分配的資源、頻帶、以及時序,將D2D信號傳送至終端裝置100b(步驟S118)。舉 例來說,步驟S118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藉由執行第10圖所解說的一連串作業,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可對終端裝置100a和100b提供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
接著,在技術1-A中,將解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操作範例。當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時,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可能必須查看終端裝置100a的D2D通訊頻帶,且為此緣故而取得關於終端裝置100a之D2D通訊頻帶的資訊。
第11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第11圖所解說的流程圖是解說經由本地胞元的基地台獲得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之情況的操作範例。下文中將使用第11圖來敘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
為了使終端裝置100a在其本身之蜂巢式系統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首先終端裝置100a會對本地胞元的基地台200a發出PLMN間D2D傳送請求(步驟S121)。舉例來說,步驟S121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基地台200a接收來自終端裝置100a的請求,並決定將被用於D2D通訊的資源(步驟S122)。舉例來說,步驟S122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然後,基地台200a對基地台200b報告關於在步驟S122中所決 定之將被用於D2D通訊的資源之資訊(步驟S123),且亦對終端裝置100a報告已分配將被用於D2D通訊的資源(步驟S124)。舉例來說,步驟S123和S124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
在上述步驟S123中從基地台200a發送至基地台200b的資訊可包括,例如:關於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中將被用於D2D通訊之頻帶的頻帶資訊、同步信號時序資訊、資源集區資訊(例如,作為位元圖的資訊表示類型、時序等等)、以及傳送功率資訊。
基地台200b依據由基地台200a所提供之關於將被用於D2D通訊之資源的資訊,指示終端裝置100b監測D2D信號(步驟S125)。舉例來說,步驟S125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然後,終端裝置100a依據來自基地台200a的所分配之資源、頻帶、時序、以及傳送功率,將D2D信號傳送至終端裝置100b(步驟S126)。舉例來說,步驟S126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
藉由執行第11圖所解說的一連串作業,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可對終端裝置100a和100b提供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
(技術1-B)經由同級之胞元的基地台獲得資訊
接著將說明技術1-B。經由同級之胞元的基地台獲得資訊是表示,終端裝置100a從其同級之胞元的基地台 200b獲得資訊,而終端裝置100b從其同級之胞元的基地台200a獲得資訊,如由第6圖中的點線所指出的。首先,在技術1-B中,將解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操作範例。第12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
為了使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能夠在基地台200b上的頻帶中傳送D2D信號,終端裝置100a試圖存取基地台200b。具體來說,終端裝置100a接收從基地台200b所傳送的同步信號,並執行與基地台200b同步的程序(步驟S131)。舉例來說,步驟S131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接著,終端裝置100a執行隨機存取並試圖連線,但正常來說,另一PLMN的終端被拒絕附接。為此緣故,PLMN間D2D通訊會要求使用具有多個SIM卡的UE終端,但在有多個PLMN存在的環境中,這並不切實際。為了避免被拒絕附接,終端裝置100a向基地台200b報告PLMN間D2D傳送指標。此資訊是在RRC連線設定期間或在認證請求期間被執行。在第12圖中,此程序被解說為RACH程序(步驟S132)。舉例來說,步驟S132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亦可預先進行PLMN之間的協調,且亦可執行即使無相關終端附接仍允許PLMN間D2D通訊的光附接(light attachment)。
在附接至基地台200b後,終端裝置100a對 基地台200b發出PLMN間D2D傳送請求(步驟S133)。舉例來說,步驟S133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基地台200b從終端裝置100a取得該PLMN間D2D傳送請求,並決定將被用於D2D通訊的資源(步驟S134)。舉例來說,步驟S134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在於步驟S134中決定了將被用於D2D通訊的資源之後,基地台200b對終端裝置100a報告將被用於D2D通訊之資源的分配(步驟S135)。舉例來說,步驟S135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在步驟S135中被報告的資訊可包括,例如:來自同級之基地台200b的授權、頻帶資訊、同步信號時序資訊、資源集區資訊(例如,作為位元圖的資訊表示類型、時序等等)、以及傳送功率資訊。
然後,基地台200b依據在步驟S134中所決定之關於將被用於D2D通訊之資源的資訊,指示終端裝置100b監測D2D信號(步驟S136)。舉例來說,步驟S136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253所執行。然後,終端裝置100a依據來自基地台200b的所分配之資源、頻帶、以及時序,將D2D信號傳送至終端裝置100b(步驟S137)。舉例來說,步驟S137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注意到,在上述操作範例中,終端裝置100a對基地台200b發出PLMN間D2D傳送請求,並從基地台200b接收將被用於D2D通訊之資源的分配,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一範例。終端裝置100a亦可自主性地從用於D2D 通訊的資源集區選擇資源,並將關於所選擇之資源的資訊傳送至基地台200b。
藉由執行第12圖所解說的一連串作業,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可對終端裝置100a和100b提供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
接著,在技術1-B中,將解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操作範例。第13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範例作業之流程圖。第13圖解說在技術1-B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操作範例。
在於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情況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使用其本身之蜂巢式系統的資源,將D2D信號傳送至屬於不同蜂巢式系統的終端裝置100b(步驟S141)。舉例來說,步驟S141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掃描終端裝置100a的蜂巢式系統中傳送該D2D信號的頻帶(步驟S142)。舉例來說,步驟S142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掃描由預先報告之資訊、或是諸如白名單(whitelist)之資訊所提供的頻帶。
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掃描終端裝置100a的蜂巢式系統中傳送該D2D信號的頻帶,並在發現終端裝置100a的蜂巢式系統(PLMN A)(步驟S143)時, 試圖存取所發現之蜂巢式系統的基地台200a(步驟S144)。舉例來說,步驟S144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基地台200a與存取之終端裝置100b同步,並將關於將被用於D2D通訊之資源的資訊傳送至終端裝置100b(步驟S145)。舉例來說,步驟S145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在上述步驟S145中從基地台200a發送至終端裝置100b的資訊可包括,例如:關於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中將被用於D2D通訊之頻帶的頻帶資訊、同步信號時序資訊、以及資源集區資訊(例如,作為位元圖的資訊表示類型、時序等等)。
在上述步驟S145中,已從基地台200a獲得資源資訊的終端裝置100b掃描指定資源(步驟S146)。舉例來說,步驟S146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終端裝置100a依據來自基地台200a的所分配之資源、頻帶、及時序,將D2D信號傳送至終端裝置100b(步驟S147)。舉例來說,步驟S147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若被定址至終端裝置100b本身的資料存在,則終端裝置100b將該資料解碼(步驟S148)。舉例來說,步驟S148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在將該資料解碼後,終端裝置100b亦可能視情況對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提供回饋。
藉由執行第13圖所解說的一系列作業,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可對終端裝置100a和100b 提供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
在技術1-B中,當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之載波上傳送D2D信號時,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會以此方式掃描終端裝置100a的蜂巢式系統中傳送該D2D信號的頻帶。但在某些情況中,如第14圖所解說的,舉例來說,在該蜂巢式系統中於傳送側的多個基地台可出現在終端裝置100b附近。
若終端裝置100b連線至預期基地台200a以外的基地台(例如,基地台200c),則用於D2D通訊的資源資訊將會與預期基地台200a所使用的不同,且因此即使檢查指定資源仍將找不到資料。另外,若終端裝置100b連線至預期基地台200a以外的基地台(例如,基地台200c),且該等基地台未被同步,則資源時序將會不同,且因此即使檢查指定資源仍將找不到資料。
可藉由對各PLMN定義PLMN間D2D通訊專用的發現集區(discovery pool)來應付前者的問題。即使終端裝置100b錯誤地連線至未使終端裝置100a待接(camp on)的基地台200c,藉由針對PLMN間D2D通訊定義和基地台200a相同的資源集區,可避免無法找到任何資料的現象。換言之,是在多個基地台之間建構用於PLMN間D2D通訊的單一資源集區。
藉由以此方式指定專用PLMN間資源,至少在PLMN之間的資源之協調變得可能。藉由協調資源集區,可避免時間軸上的資源集區中之衝突(重疊)。若多 個PLMN的資源集區同時重疊,以有限數量之天線進行D2D通訊的終端裝置可能無法同時傳送,導致傳送效率不佳。藉由為PLMN間D2D通訊定義專用資源集區,可在於其本身胞元內進行既存D2D通訊的終端裝置和跨越不同PLMN進行D2D通訊的終端裝置之間將資源集區加以分開。如此,可消除諸如由PLMN間D2D通訊所造成之干擾的效應。
後者的問題可藉由在未正確找到資料時令終端裝置100b檢查次強的PSS/SS來加以應付。換言之,當未正確找到資料時,終端裝置100b會重新選擇基地台。另外,藉由令終端裝置100b經由SIB預先獲得來自基地台的輔助資訊,可使與相鄰胞元的同步更有效率。舉例來說,來自基地台的輔助資訊可為諸如相鄰基地台之同步偏移資訊和胞元列表資訊的資訊。
(技術1-C)直接從同級獲得資訊
接著將說明技術1-C。直接從同級獲得資訊表示終端裝置100a和終端裝置100b直接通訊來獲得資訊,如由第6圖中的虛線所指出的。首先,在技術1-C中,可想到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情況。但在此情況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不具有預先資訊,且從干擾的觀點來看,在該同級的載波上傳送信號是不切實際的。所以,在技術1-C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 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情況將被排除於此。
接著,在技術1-C中,將考慮到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操作範例。第15圖是解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的操作範例之流程圖。第15圖解說在技術1-C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操作範例。
在於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情況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使用其本身之蜂巢式系統的資源來將D2D信號傳送至屬於不同蜂巢式系統的終端裝置100b(步驟S151)。舉例來說,步驟S151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掃描終端裝置100a的蜂巢式系統中傳送該D2D信號的頻帶(步驟S152)。舉例來說,步驟S152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掃描由預先報告之資訊、或是諸如白名單之資訊所提供的頻帶。
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針對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正在傳送D2D信號的頻帶偵測D2DSS(步驟S153)。舉例來說,步驟S153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在偵測到該D2DSS之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將PD2DSCH解碼,並獲得關於被傳送至終端裝置100b之信號的資源資訊(步驟S154)。舉例來說,步驟S154的程序是由資訊取得單元141所執行。在將 PD2DSCH解碼並獲得資源資訊之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依據該資源資訊來掃描資源,且若此種信號存在的話,則將被定址至終端裝置100b本身的信號解碼(步驟S155)。舉例來說,步驟S155的程序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在將該資料解碼後,終端裝置100b亦可能視情況對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提供回饋。
在PLMN間D2D通訊中,並未預期預先在PLMN之間共享資源集區資訊。所以,理想的是使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每次進行PLMN間D2D通訊時將與該資源集區有關的資訊通知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使用該PD2DSCH將以下參數通知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舉例來說,此通知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 由使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待接的基地台200a針對PLMN間D2D通訊所分配之關於資源集區的資訊
- 關於用於PLMN間D2D通訊之預定(預組態)資源集區的資訊
在傳送預組態資源集區資訊的情況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將指數資訊或類似物通知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舉例來說,此通知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藉由執行第15圖所解說的一連串作業,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可從終端裝置100a對終端 裝置100b提供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訊。
(1.3.2.第二操作範例) (1)問題2-1的操作範例
接著將敘述與傳送D2D信號之載波同步時的操作範例,其被提出作為上述問題2-1。在PLMN間D2D通訊中,將考慮到以下四個技術,藉其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可與傳送D2D信號的載波同步。
(技術1)為PLMN間D2D通訊指定測量時間
(技術2)在PLMN之間提供預定資訊
(技術3)使用終端ID來決定將用於傳送的CC
(技術4)使用關於傳送同步信號之時序的資訊
下文中將依序敘述上述四個技術。
(技術1)為PLMN間D2D通訊指定測量時間
為了有效地與傳送D2D信號的載波同步,藉由技術1,將用於PLMN間D2D通訊的D2D測量時序組態(D2DMTC)引進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中。
第16圖是解說用於PLMN間D2D通訊的D2DMTC之範例的說明圖。為了接收目標D2D通訊,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循序監測有D2D信號被傳送之可能性的CC。舉例來說,此監測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舉例來說,此處的D2D信號被傳送之可能性是指將被用 於D2D通訊的預定頻帶。
為了使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能夠有效率地監測CC,服務胞元對終端裝置100b提供監測週期性和監測時間。終端裝置100b循序監測有D2D信號被傳送之可能性的CC。
該D2DMTC是由目標CC物件和對應的偏移、週期性、及持續時間所組成。該偏移為系統訊框編號(SFN)或D2D訊框編號(DFN)。該週期性為CC的數量,且是考慮到該持續時間和該偏移而加以指定。
(技術2)在PLMN之間提供預定資訊
為了有效地與傳送D2D信號的載波同步,藉由技術2,由來自多個CC之間的PLMN預先決定可能會發生D2D通訊的頻帶,並預先通知其他PLMN。當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對PLMN待接時,終端裝置100b經由MIB或SIB獲得關於將被用於D2D通訊之CC的資訊。舉例來說,此獲得是由資訊取得單元141所執行。然後,在PLMN間D2D通訊期間,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僅監測所獲得的目標CC。舉例來說,此監測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以此方式,藉由令PLMN決定可能會發生D2D通訊的頻帶,以及獲得關於將被用於PLMN間D2D通訊之CC的資訊,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變得能夠降低欲監測之CC的數量,並實行有效率的監測。
(技術3)使用終端ID來決定將用於傳送的CC
為了有效地與傳送D2D信號的載波同步,藉由技術3,欲用於PLMN間D2D通訊的CC是使用對於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為獨特的資訊(例如:終端ID)來加以決定。
舉例來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藉由使用對於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為獨特的資訊,諸如終端ID,來決定欲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CC。舉例來說,此決定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舉例來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使用諸如模數運算的計算法來從該終端ID計算CC。舉例來說,此計算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舉例來說,若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終端ID為「1234」,且有三個被標記為CC1、CC2、和CC3的CC,則該作業變為1234 mod 3=1,且因此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使用CC1來進行PLMN間D2D通訊。
同樣的,舉例來說,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藉由使用諸如終端ID的獨特資訊來決定欲掃描的CC。舉例來說,此決定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藉由以此方式使用對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例如,終端ID)為獨特之資訊來決定欲用於PLMN間D2D通訊的CC,針對某一PLMN獨特指定欲用於PLMN間D2D通訊的某一CC變為可能,且降低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負擔變為可能。
(技術4)使用關於傳送同步信號之時序的資訊
具有40ms之持續時間的測量極為耗時,且對於測量多個載波的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會變成很大的負擔。據此,藉由技術4,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藉由使用關於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傳送同步信號之時序的資訊而有效率地進行測量(在此指定同步信號場合(SSO))。該SSO包括關於偏移值和週期的的資訊。
將提出以下三個方法來作為實現技術4的方法。注意到,若使用技術4,則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會變得能夠精確指出用於測量的同步信號,且因此足以使持續時間等於或大於1ms的下限。
(技術4-1)
SSO時序資訊是預先在PLMN之間加以調整。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從本地基地台200b經由SIB獲得SSO時序資訊和目標載波資訊,並指定D2DMTC以配合該SSO時序。
(技術4-2)
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是經由SIB從傳送側的基地台200a被通知SSO資訊。此為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藉由暫時連線至傳送側的基地台200a來獲得關於同級之資訊的技術。藉由技術4-2,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是依 據從傳送側之基地台200a所取得的SSO來指定D2DMTC。
(技術4-3)
藉由技術4-3,預先將關於測量目標的資訊和SSO資訊聯結,且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藉由使用諸如該測量目標之胞元ID的資訊來獲得SSO組態資訊。舉例來說,此獲得是由資訊取得單元141所執行。終端裝置100b亦可使用諸如模數運算的計算方法來計算該SSO組態資訊。然後,藉由技術4-3,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依據所獲得或計算出的SSO來指定D2DMTC。舉例來說,此指定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根據任何以上所論述之方法,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變得能夠在PLMN間D2D通訊中與傳送D2D信號的載波同步。
(2-2)問題2-2的操作範例
接著,將敘述藉由接收終端的有效率之載波掃描的操作範例,其被提出作為上述問題2-2。
在PLMN間D2D通訊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不在意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CC上所發送的PLMN內信號。據此,為了對付問題2-2,分別針對PLMN內和PLMN間D2D通訊操作該等傳送CC或傳送資源集區,並將PLMN間D2D通訊之接收側的終端裝置 100b組態為掃描PLMN間D2D通訊專用的CC或資源集區。
若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得知終端裝置100b正在掃描PLMN內CC或資源集區,則終端裝置100b會立刻停止掃描並切換成掃描在意之信號,或是換言之,該等PLMN間傳送CC或傳送資源集區。
以此方式,藉由針對PLMN內和PLMN間D2D通訊而以各別之傳送CC或傳送資源集區來操作,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可藉由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來實現有效率的掃描。
作為範例而言,將敘述接收來自較高層之用以執行PLMN間通訊的指令之情況。
具體來說,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將CC或資源集區分類為以下三個類型。如上面所論述的,藉由以此方式指定專用PLMN間資源,至少用於PLMN間D2D通訊之資源的協調變得可能。藉由協調資源集區,可避免時間軸上的資源集區中之衝突(重疊)。
A:專用PLMN內資源
B:專用PLMN間資源
C:PLMN內/間通訊皆可使用的資源
注意到,亦可不將CC或資源集區分類為上述三個類型,而是根據該等資源是否為專用PLMN內資源而分類為兩個類型。
然後,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將 用於識別群組的屬性資訊加至各CC或資源集區。該屬性資訊是經由基地台的MINB或SIB、經由來自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PD2DSCH、或是使用D2DSS序列資訊的某種信號方式而向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加以報告。舉例來說,該屬性資訊是由資訊取得單元141所取得。
特別是,在使用D2DSS序列資訊的情況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是將該D2DSS序列解碼來判斷上述A至C的哪個屬性屬於目標CC。在目前的規格中,該D2DSS可利用從0到335的ID,其中ID{0-167}被分配為涵蓋內用,而ID{168-335}被分配為涵蓋外用。在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通訊系統1中,舉例來說,涵蓋內用的ID被進一步分配為三個群組,諸如A:{0-55}、B:(56-111}、以及C:{111-167}。
藉由以此方式來分配ID,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變得能夠在將該D2DSS解碼的階段期間,判斷信號是否為所在意的,或是換言之,信號是否為PLMN間傳送CC,且不再需要多餘的掃描。
(1.3.3.第三操作範例)
接著,將敘述實現允許在PLMN間D2D通訊中有效率的回覆之機制的操作範例,其被提出作為上述問題3。
首先,將解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操作範例。在此情況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在其本身的載波上 對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回覆。
在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在其本身的載波上對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回覆的情況中,可想到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1)藉由執行類似的PLMN間D2D通訊程序來回覆
(方法2)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
在上述方法1的情況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藉由執行與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類似之PLMN間D2D通訊程序來回覆。但從效率的觀點來看,藉由執行類似的PLMN間D2D通訊程序來回覆是不宜的。
在上述方法2的情況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且因此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單純地使用所指定的資源來回覆,而不需複雜的程序。另外,可想到以下方法來作為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指定用於回覆之資源的方法。
(方法2-1)預先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
(方法2-2)使用具有指定時間偏移的一段相同資源來回覆
(方法2-3)預先決定用於傳送及回覆的資源之使用上的規則
(方法2-4)使用正規D2D程序來回覆
(方法2-1)預先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
方法2-1是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預先對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並經由PD2DSCH向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報告來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之指定資源資訊以及傳送功率資訊的方法。舉例來說,此報告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使用所報告之用於回覆的資源來對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回覆。舉例來說,此回覆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舉例來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亦可將該等資源細分而以資源集區之單位來指定。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預先監測所指定之資源,並等待來自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回覆。舉例來說,此監測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方法2-2)使用具有指定時間偏移的一段相同資源來回覆
方法2-2是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使用和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所使用之資源相同的資源,但於和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傳送該D2D信號的時間偏移指定時間之區段來回覆的方法。此偏移值X被視為將從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預先經由PD2DSCH而對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加以報告。
(方法2-3)預先決定用於傳送及回覆的資源之使用上的 規則
方法2-3是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預先決定用於傳送及回覆的資源之使用上的規則之方法。在使用方法2-3的情況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可藉由自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所使用的資源獨特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來回覆以傳送信號。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同樣地監測由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所使用的回覆資源,並接收信號。
(方法2-4)使用正規D2D程序來回覆
方法2-4是藉由使用正規D2D程序,或是換言之,PLMN內D2D通訊程序來發出回覆的方法。在使用方法2-4的情況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至少會留在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所使用之蜂巢式系統的頻帶中,並等待來自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回覆。但在來自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之回覆的存在為未知的情況中,此方法對於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而言是無效率的。
所以,在使用方法2-4的情況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另外使用以下三種方法的其中至少一者。
(A)加上指出需要回覆的資訊
(B)報告將等待回覆的時間
(C)預先指定將等待回覆的時間
在使用上述方法(A)的情況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必須回覆。在使用上述方法(B)或(C)的 情況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需要在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所指定的時間內回覆。
前文解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指定用於回覆之資源的方法,但亦可由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之本地胞元中的基地台200b來報告關於用於回覆之資源的資訊。在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自基地台200b取得關於用於回覆之資源的資訊之情況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將關於用於回覆之資源的資訊傳送至基地台200b,且基地台200b向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報告該資訊。
以此方式,當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時,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預先決定用於回覆之資源或是自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取得關於用於回覆之資源的資訊,並藉此能夠有效率地對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回應。
接著,將解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的操作範例。在此情況中,接收該D2D信號的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回覆。此外,接收D2D信號的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會理想地回覆而至少不影響PLMN_A。
在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對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回覆的情況中,可想到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1)藉由執行類似的PLMN間D2D通訊程序 來回覆
(方法2)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
在上述方法1的情況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藉由執行與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類似之PLMN間D2D通訊程序來回覆。但從效率的觀點來看,藉由執行類似的PLMN間D2D通訊程序來回覆是不宜的。
在上述方法2的情況中,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且因此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單純地使用指定資源來回覆,而不需複雜的程序。另外,可想到以下方法來作為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指定用於回覆之資源的方法。
(方法2-1)預先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
(方法2-2)使用具有指定時間遷移的一段相同資源來回覆
(方法2-3)預先決定用於傳送及回覆的資源之使用上的規則
(方法2-4)使用正規D2D程序來回覆
(方法2-1)預先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
方法2-1是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預先指定用於對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回覆的資源,並經由PD2DSCH向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報告來自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指定資源資訊和傳送功率資訊的方法。接收側之 終端裝置100b使用所報告之用於回覆的資源來對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回覆。舉例來說,此回覆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舉例來說,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亦可將該等資源細分而以資源集區之單位來指定。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預先監測所指定之資源,並等待來自接收側之終端裝置100b的回覆。舉例來說,此監測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方法2-2)使用具有指定時間遷移的一段相同資源來回覆
方法2-2是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使用和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所使用之資源相同的資源,但於和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傳送該D2D信號的時間偏移指定時間之區段來回覆的方法。此偏移值X被視為將從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預先經由PD2DSCH而對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加以報告。舉例來說,此報告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方法2-3)預先決定用於傳送及回覆的資源之使用上的規則
方法2-3是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預先決定用於傳送及回覆的資源之使用上的規則之方法。在使用方法2-3的情況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可藉由自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所使用的資源獨特 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來回覆以傳送信號。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同樣地監測由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所使用的回覆資源,並接收信號。舉例來說,此監測是由控制單元143所執行。
(方法2-4)使用正規D2D程序來回覆
方法2-4是藉由使用正規D2D程序,或是換言之,PLMN內D2D通訊程序來發出回覆的方法。在使用方法2-4的情況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可另外使用以下三種方法的其中至少一者。
(A)加上指出需要回覆的資訊
(B)報告將等待回覆的時間
(C)預先指定將等待回覆的時間
在使用上述方法(A)的情況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必須回覆。在使用上述方法(B)或(C)的情況中,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需要在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所指定的時間內回覆。
前文解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指定用於回覆之資源的方法,但亦可由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之本地胞元中的基地台200a來報告關於用於回覆之資源的資訊。在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自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之本地胞元中的基地台200a取得資訊的情況中,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將關於用於回覆之資源的資訊傳送至基地台200a,且基地台200a向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報告 該資訊。
以此方式,當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在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的載波上傳送D2D信號時,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預先決定用於回覆之資源或是自傳送側之終端裝置100a取得關於用於回覆之資源的資訊,並藉此能夠有效率地對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回應。
<2.應用範例>
本發明的技術適用於各種產品。舉例來說,可將控制實體300a和300b實現為任何類型的伺服器,諸如直立式伺服器(tower server)、機架型伺服器(rack server)、以及刀鋒型伺服器(blade server)。控制實體300a和300b可為安裝於伺服器上的控制模組(諸如包括單晶粒的積體電路模組、以及被插入刀鋒型伺服器之插槽中的卡或片)。
舉例來說,可將基地台200a和200b實現為任何類型的演進式Node B(eNB),諸如巨型eNB和小型eNB。小型eNB可為涵蓋小於巨型胞元之胞元的eNB,諸如:微微型eNB、微型eNB、或是家庭(飛型(femto))eNB。反之,可將基地台200a和200b實現為任何其他類型的基地台,諸如NodeB和基地收發台(BTS)。基地台200a和200b可包括:被組態為控制無線電通訊的主體(亦被稱為基地台裝置)、以及被配置在與該主體不同之處的一個以上之遠端無線電頭端 (RRH)。另外,將於稍後加以論述的各種類型之終端亦可藉由暫時或半永久地執行基地台功能而運作為基地台200a和200b。
舉例來說,可將終端裝置100a和100b實現為行動終端,諸如智慧型手機、平板個人電腦(PC)、筆記型PC、可攜式遊戲終端、可攜式/伺服器鑰型行動路由器、以及數位相機,或是車內終端,諸如汽車導航裝置。亦可將終端裝置100a和100b實現為執行機器對機器(M2M)通訊的終端(其亦被稱為機器型通訊(MTC)終端)。另外,終端裝置100a和100b可為安裝於該等終端之每一者上的無線電通訊模組(諸如包括單晶粒的積體電路模組)。
(2-1.關於控制實體的應用範例)
第17圖是解說伺服器700的概要組態之範例的方塊圖,其中可將本發明的技術應用於伺服器700。伺服器700包括:處理器701、記憶體702、儲存器703、網路介面704、以及匯流排706。
處理器701可為,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或數位信號處理器(DSP),並控制伺服器700的功能。記憶體702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和唯讀記憶體(ROM),並儲存由處理器701所執行的程式和資料。儲存器703可包括諸如半導體記憶體和硬碟的儲存媒體。
網路介面704是用於將伺服器700連接至有線通訊網路705的有線通訊介面。有線通訊網路705可為諸如演進封包核心(EPC)的核心網路,或是諸如網際網路的封包資料網路(PDN)。
匯流排706將處理器701、記憶體702、儲存器703、以及網路介面704彼此連接。匯流排706可包括兩個以上之分別具有不同速度的匯流排(諸如高速匯流排和低速匯流排)。
(2-2.關於基地台的應用範例) (第一應用範例)
第18圖是解說eNB的概要組態之第一範例的方塊圖,其中可將本發明的技術應用於該eNB。eNB 800包括一個以上的天線810和基地台裝置820。各天線810和基地台裝置820可經由RF纜線彼此連接。
該等天線810的每一者包括單一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MIMO天線中所包括的多個天線元件),且被用於基地台裝置820以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eNB 800可包括該多個天線810,如第18圖所解說的。舉例來說,該多個天線810可與eNB 800所使用的多個頻帶相容。雖然第18圖解說eNB800包括多個天線810的範例,但eNB 800亦可包括單一天線810。
基地台裝置820包括:控制器821、記憶體822、網路介面823、以及無線電通訊介面825。
舉例來說,控制器821可為CPU或DSP,並操作基地台裝置820之較高層的各種功能。舉例來說,控制器821從由無線電通訊介面825所處理之信號形式的資料產生資料封包,並經由網路介面823傳輸所產生的封包。控制器821可將來自多個基頻處理器的資料集束來產生集束封包,並傳輸所產生的集束封包。控制器821可具有執行諸如無線電資源控制、無線電載送控制、移動性管理、允入控制、以及排程之控制的邏輯性功能。可協同在附近的eNB或核心網路節點來執行該控制。記憶體822包括RAM和ROM,並儲存由控制器821所執行的程式、以及各種類型的控制資料(諸如終端列表、傳送功率資料、以及排程資料)。
網路介面823是用於將基地台裝置820連接至核心網路824的通訊介面。控制器821可經由網路介面823與核心網路節點或另一eNB通訊。在該情況中,可透過邏輯性介面(諸如S1介面和X2介面)將eNB 800和該核心網路節點或另一eNB彼此連接。網路介面823亦可為有線通訊介面或是用於無線電回傳(backhaul)的無線電通訊介面。若網路介面823為無線電通訊介面,則網路介面823可對無線電通訊使用比由無線電通訊介面825所使用之頻帶更高的頻帶。
無線電通訊介面825支援任何蜂巢式通訊方式,諸如長期演進(LTE)和LTE升級版,並經由天線810提供對位於eNB 800的胞元中之終端的無線電連線。 無線電通訊介面825典型上可包括,例如,基頻(BB)處理器826和RF電路827。BB處理器826可執行,例如,編碼/解碼、調變/解調、及多工/解多工,並執行各種類型的層之信號處理(諸如L1、媒體存取控制(MAC)、無線電鏈路控制(RLC)、以及封包資料收斂協定(PDCP))。BB處理器826可具有一部份或所有的上述邏輯性功能而取代控制器821。BB處理器826可為儲存通訊控制程式的記憶體,或是包括被組態為執行該程式之處理器和相關電路的模組。更新該程式可讓BB處理器826的功能被改變。該模組可為被插入基地台裝置820之插槽的卡或片。抑或,該模組亦可為被安裝於該卡或該片上的晶片。同時,RF電路827可包括,例如,混波器、濾波器、以及放大器,並經由天線810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
無線電通訊介面825可包括該多個BB處理器826,如第18圖所解說的。舉例來說,該多個BB處理器826可與eNB 800所使用的多個頻帶相容。無線電通訊介面825可包括該多個RF電路827,如第18圖所解說的。舉例來說,該多個RF電路827可與多個天線元件相容。雖然第18圖是解說無線電通訊介面825包括多個BB處理器826和多個RF電路827的範例,無線電通訊介面825亦可包括單一BB處理器826或單一RF電路827。
(第二應用範例)
第19圖是解說eNB的概要組態之第二範例的方塊圖,其中可將本發明的技術應用於該eNB。eNB 830包括:一個以上的天線840、基地台裝置850、以及RRH 860。各天線840和RRH 860可經由RF纜線彼此連接。可經由高速線,諸如光纖纜線,將基地台裝置850和RRH 860彼此連接。
該等天線840的每一者包括單一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MIMO天線中所包括的多個天線元件),且被用於RRH 860以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eNB 830可包括該多個天線840,如第19圖所解說的。舉例來說,該多個天線840可與eNB 830所使用的多個頻帶相容。雖然第19圖解說eNB 830包括多個天線840的範例,但eNB 830亦可包括單一天線840。
基地台裝置850包括:控制器851、記憶體852、網路介面853、無線電通訊介面855、以及連接介面857。控制器851、記憶體852、以及網路介面853是與參照第18圖所述的控制器821、記憶體822、以及網路介面823相同。
無線電通訊介面855支援任何蜂巢式通訊方式,諸如LTE和LTE升級版,並經由RRH 860和天線840提供對位於對應於RRH 860的區段中之終端的無線電通訊。無線電通訊介面855可典型地包括,例如,BB處理器856。BB處理器856是與參照第18圖所述的BB處理器826相同,除了BB處理器856是經由連接介面857 而連接至RRH 860的RF電路864以外。無線電通訊介面855可包括該多個BB處理器856,如第19圖所解說的。舉例來說,該多個BB處理器856可與eNB 830所使用的多個頻帶相容。雖然第19圖是解說無線電通訊介面855包括多個BB處理器856的範例,無線電通訊介面855亦可包括單一BB處理器856。
連接介面857是用於將基地台裝置850(無線電通訊介面855)連接至RRH 860的介面。連接介面857亦可為用於以上述將基地台裝置850(無線電通訊介面855)連接至RRH 860之高速線通訊的通訊模組。
RRH 860包括連接介面861和無線電通訊介面863。
連接介面861是用於將RRH 860(無線電通訊介面863)連接至基地台裝置850的介面。連接介面861亦可為用於以上述高速線通訊的通訊模組。
無線電通訊介面863經由天線840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無線電通訊介面863可典型地包括,例如,RF電路864。RF電路864可包括,例如:混波器、濾波器、以及放大器,並經由天線840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無線電通訊介面863可包括多個RF電路864,如第19圖所解說的。舉例來說,該多個RF電路864可支援多個天線元件。雖然第19圖是解說無線電通訊介面863包括多個RF電路864的範例,無線電通訊介面863亦可包括單一RF電路864。
在第18圖和第19圖所解說的eNB 800和eNB 830中,參照第8圖所述之處理單元250中所包括的結構性元件之一個以上(資訊取得單元251及/或控制單元253)可被實行無線電通訊介面855及/或無線電通訊介面863。抑或,可將這些結構性元件中的至少某一些實行於控制器851中。作為範例而言,eNB 830可配備有包括無線電通訊介面855(例如,BB處理器856)及/或控制器851之全體或部份的模組,且可將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實行於此模組中。在此情況中,上述模組亦可儲存有使處理器作用如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程式(換言之,使處理器執行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作業之程式),並執行該程式。作為另一範例而言,使處理器作用如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程式可被安裝至eNB 830上,且無線電通訊介面855(例如,BB處理器856)及/或控制器851可執行該程式。如上,亦可提供eNB 830、基地台裝置850、或上述模組來作為配備有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裝置,或是可提供使處理器作用如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程式。另外,亦可提供儲存上述程式的可讀取記錄媒體。
另外,在第19圖所解說的eNB 830中,舉例來說,可將參照第8圖所述的無線電通訊單元220實行於無線電通訊介面863(例如,RF電路864)中。此外,可將天線單元210實行於天線840中。此外,可將網路通訊單元230實行於控制器851及/或網路介面853中。
(2-3.關於終端裝置的應用範例) (第一應用範例)
第20圖是解說智慧型手機900的概要組態之範例的方塊圖,其中可將本發明的技術應用於智慧型手機900。智慧型手機900包括:處理器901、記憶體902、儲存器903、外部連接介面904、相機906、感測器907、麥克風908、輸入裝置909、顯示裝置910、喇叭911、無線電通訊介面912、一個以上的天線開關915、一個以上的天線916、匯流排917、電池918、以及輔助控制器919。
處理器901可為,例如,CPU或系統單晶片(SoC),並控制智慧型手機900的應用層和其他層之功能。記憶體902包括RAM和ROM,並儲存由處理器901所執行的程式和資料。儲存器903可包括諸如半導體記憶體和硬碟的儲存媒體。外部連接介面904是用於將諸如記憶卡和通用序列匯流排(USB)裝置的外部裝置連接至智慧型手機900的介面。
相機906包括諸如電荷耦合裝置(CCD)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的影像感測器,並產生擷取影像。感測器907可包括一群組之感測器,諸如測量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地磁感測器、以及加速度感測器。麥克風908將被輸入至智慧型手機900的聲音轉換為聲頻信號。輸入裝置909包括,例如:被組態為偵測對顯示裝置910的螢幕上之觸控的觸控感測器、小鍵盤、鍵 盤、按鈕、或是開關,並接收來自使用者的操作或資訊輸入。顯示裝置910包括諸如液晶顯示器(LCD)和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的螢幕,並顯示智慧型手機900的輸出影像。喇叭911將從智慧型手機900所輸出的聲頻信號轉換為聲音。
無線電通訊介面912支援任何蜂巢式通訊方式,諸如LTE和LTE升級版,並執行無線電通訊。無線電通訊介面912典型上可包括,例如,BB處理器913和RF電路914。BB處理器913可執行,例如,編碼/解碼、調變/解調、以及多工/解多工,並執行用於無線電通訊的各種類型之信號處理。同時,RF電路914可包括,例如,混波器、濾波器、以及放大器,並經由天線916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無線電通訊介面912亦可為其上整合有BB處理器913和RF電路914的單晶片模組。無線電通訊介面912可包括多個BB處理器913和多個RF電路914,如第20圖所解說的。雖然第20圖是解說無線電通訊介面912包括多個BB處理器913和多個RF電路914的範例,無線電通訊介面912亦可包括單一BB處理器913或單一RF電路914。
另外,除了蜂巢式通訊方式之外,無線電通訊介面912可支援其他類型的無線電通訊方式,諸如短距離無線通訊方式、近場通訊方式、以及無線電區域網路(LAN)方式。在該情況中,無線電通訊介面912可包括用於各無線電通訊方式的BB處理器913和RF電路914。
天線開關915的每一者在無線電通訊介面912中所包括的多個電路(諸如用於不同無線電通訊方式的電路)之間切換天線916的連線目的地。
天線916的每一者皆包括單一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MIMO天線中所包括的多個天線元件),且是被用於無線電通訊介面912來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智慧型手機900可包括該多個天線916,如第20圖所解說的。雖然第20圖解說智慧型手機900包括多個天線916的範例,但智慧型手機900亦可包括單一天線916。
另外,智慧型手機900可包括用於各無線電通訊方式的天線916。在該情況中,天線開關915可自智慧型手機900的組態加以省略。
匯流排917將處理器901、記憶體902、儲存器903、外部連接介面904、相機906、感測器907、麥克風908、輸入裝置909、顯示裝置910、喇叭911、無線電通訊介面912、以及輔助控制器919彼此連接。電池918經由饋電線供電至第20圖所解說的智慧型手機900之方塊,該等饋電線在圖中被部份顯示為虛線。舉例來說,輔助控制器919在休眠模式中操作智慧型手機900的最少必要功能。
在第20圖所解說的智慧型手機900中,參照第7圖所述的處理單元140中所包括之結構性元件的一個以上(資訊取得單元141及/或控制單元143)可被實行無線電通訊介面912。抑或,可將這些結構性元件中的至少 某一些實行於處理器901或輔助控制器919中。作為範例而言,智慧型手機900可配備有包括無線電通訊介面912(例如,BB處理器913)、處理器901、及/或輔助控制器919之全體或部份的模組,且可將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實行於此模組中。在此情況中,上述模組亦可儲存使處理器作用如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程式(換言之,使處理器執行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作業之程式),並執行該程式。作為另一範例而言,使處理器作用如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程式亦可被安裝至智慧型手機900上,且無線電通訊介面912(例如,BB處理器913)、處理器901、及/或輔助控制器919可執行該程式。如上,可提供智慧型手機900或上述模組來作為配備有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裝置,或是可提供使處理器作用如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程式。另外,亦可提供儲存上述程式的可讀取記錄媒體。
另外,在第20圖所解說的智慧型手機900中,舉例來說,可將參照第7圖所述的無線電通訊單元120實行於無線電通訊介面912(例如,RF電路914)中。此外,可將天線單元110實行於天線916中。
(第二應用範例)
第21圖是解說車用導航裝置920的概要組態之範例的方塊圖,其中可將本發明的技術應用於車用導航裝置920。車用導航裝置920包括:處理器921、記憶體922、 全球定位系統(GPS)模組924、感測器925、資料介面926、內容播放器927、儲存媒體介面928、輸入裝置929、顯示裝置930、喇叭931、無線電通訊介面933、一個以上的天線開關936、一個以上的天線937、以及電池938。
處理器921可為,例如,CPU或SoC,並控制車用導航裝置920的導航功能和其他功能。記憶體922包括RAM和ROM,並儲存由處理器921所執行的程式和資料。
GPS模組924使用接收自GPS衛星的GPS信號來測量車用導航裝置920的位置(諸如緯度、經度、和高度)。感測器925可包括一群組之感測器,諸如陀螺儀感測器、地磁感測器、以及氣壓感測器。資料介面926是經由未顯示之終端而連接至,例如,車內網路941,並取得由該車輛所產生的資料,諸如車速資料。
內容播放器927將被插入儲存媒體介面928中之儲存媒體(諸如CD和DVD)中所儲存的內容再生。輸入裝置929包括,例如:被組態為偵測對顯示裝置930的螢幕上之觸控的觸控感測器、按鈕、或開關,並接收來自使用者的操作或資訊輸入。顯示裝置930包括諸如LCD或OLED顯示器的螢幕,並顯示導航功能或被再生之內容的影像。喇叭931輸出導航功能或被再生之內容的聲音。
無線電通訊介面933支援任何蜂巢式通訊方式,諸如LTE和LTE升級版,並執行無線電通訊。無線 電通訊介面933典型上可包括,例如,BB處理器934和RF電路935。BB處理器934可執行,例如,編碼/解碼、調變/解調、以及多工/解多工,並執行用於無線電通訊的各種類型之信號處理。同時,RF電路935可包括,例如,混波器、濾波器、以及放大器,並經由天線937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無線電通訊介面933可為具有BB處理器934和RF電路935整合於其上的單一晶片模組。無線電通訊介面933可包括多個BB處理器934和多個RF電路935,如第21圖所解說的。雖然第21圖是解說無線電通訊介面933包括多個BB處理器934和多個RF電路935的範例,無線電通訊介面933亦可包括單一BB處理器934或單一RF電路935。
另外,除了蜂巢式通訊方式之外,無線電通訊介面933可支援其他類型的無線電通訊方式,諸如短距離無線通訊方式、近場通訊方式、以及無線電LAN方式。在該情況中,無線電通訊介面933可包括用於各無線電通訊方式的BB處理器934和RF電路935。
天線開關936的每一者在無線電通訊介面933中所包括的多個電路(諸如用於不同無線電通訊方式的電路)之間切換天線937的連線目的地。
天線937的每一者皆包括單一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MIMO天線中所包括的多個天線元件),且是被用於無線電通訊介面933來傳送及接收無線電信號。車用導航裝置920可包括該多個天線937,如第21圖所解說 的。雖然第21圖解說車用導航裝置920包括多個天線937的範例,但車用導航裝置920亦可包括單一天線937。
此外,車用導航裝置920可包括用於各無線電通訊方式的天線937。在該情況中,可自車用導航裝置920的組態省略天線開關936。
電池938經由饋電線供電至第21圖所解說的車用導航裝置920之方塊,該等饋電線在圖中被部份顯示為虛線。電池938累積由該車輛所供應的電力。
在第21圖所解說的車用導航裝置920中,參照第7圖所述的處理單元140中所包括之結構性元件的一個以上(資訊取得單元141及/或控制單元143)可被實行無線電通訊介面933。抑或,可將這些結構性元件中的至少某些實行於處理器921中。作為範例而言,車用導航裝置920可配備有包括無線電通訊介面933(例如,BB處理器934)及/或處理器921之全體或部份的模組,且可將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實行於此模組中。在此情況中,上述模組亦可儲存使處理器作用如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程式(換言之,使處理器執行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作業之程式),並執行該程式。作為另一範例而言,可將使處理器作用如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程式安裝於車用導航裝置920,且無線電通訊介面933(例如,BB處理器934)及/或處理器921可執行該程式。如上,可提供車用導航裝置920或上述模組來作為配 備有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裝置,或是可提供使處理器作用如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程式。另外,亦可提供儲存上述程式的可讀取記錄媒體。
另外,在第21圖所解說的車用導航裝置920中,舉例來說,參照第7圖所述的無線電通訊單元120可被實行於無線電通訊介面933(例如,RF電路935)中。此外,可將天線單元110實行於天線937中。
亦可將本發明的技術實現為車內系統(或車輛)940,其包括一個以上的車用導航裝置920、車內網路941、以及車輛模組942之方塊。換言之,可提供車內系統(或車輛)940來作為配備有處理單元140中所包括的上述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的裝置。車輛模組942產生諸如車速、引擎轉速、和故障資訊的車輛資料,並將所產生的資料輸出至車內網路941。
<3.結論>
根據如上所述的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有終端裝置100a和100b以及基地台200a和200b,它們能夠有效率地獲得資訊並進行PLMN間D2D通訊,也就是在不同PLMN上的終端之間的D2D通訊。
為了進行PLMN間D2D通訊,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必須獲得與D2D通訊有關的資訊。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在終端裝置100a和100b之間交換用於進行PLMN間D2D通訊的資 訊。
為了在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之間進行PLMN間D2D通訊,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必須同步。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變得能夠在PLMN間D2D通訊中與傳送D2D信號的載波同步。
當在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之間進行PLMN間D2D通訊時,理想的是使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有效率地掃描載波。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掃描CC或PLMN間專用的資源集區,並因此可在PLMN間D2D通訊期間有效率地掃描載波。
當在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和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之間進行PLMN間D2D通訊時,允許有效率的回覆之機制是理想的。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藉由令傳送側的終端裝置100a指定用於回覆的資源,接收側的終端裝置100b可有效率地回覆。
熟習該項技藝者應了解到,可取決於設計需求和其他因素而產生各種變更、組合、子組合和修改,只要它們屬於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或其等效物的範疇。
舉例來說,雖然是敘述了控制實體和基地台為個別裝置之範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一範例。例如,可將控制實體實行於基地台中。
做為另一範例而言,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 敘述了符合LTE或LTE-A之通訊系統的範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一範例。舉例來說,該通訊系統亦可為符合另一種通訊標準的系統。
此外,並未將本說明書中之程序中的處理步驟嚴格限制於以遵循流程圖和順序圖所述之順序的時序來加以執行。舉例來說,流程中的處理步驟可以和此處如流程圖或順序圖所述之順序不同的順序來加以執行,並且還可並行地加以執行。
另外,亦可能建立使設置於本說明書中之裝置(例如,終端裝置、基地台、或控制實體、或其模組)中的處理器(舉例來說,諸如CPU或DSP)作用如上述裝置的電腦程式(換言之,使該處理器執行上述裝置的結構性元件之作業的電腦程式)。此外,亦可提供其上記錄有此一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此外,亦可提供配備有儲存上述電腦程式和能夠執行上述電腦程式之一個以上的處理器之記憶體的裝置(例如,完整產品、或是用於完整產品的模組(諸如零件、處理電路、或晶片))。另外,包括上述裝置的一個以上之結構性元件(舉例來說,諸如資訊取得單元及/或控制單元)之作業的方法亦被包括在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技術中。
另外,本說明書中所述之效果僅具有解說性和示範性,而不具有限制性。換言之,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技術可連同或取代依據本說明書之效果而展現熟習該項技藝者顯而易見的其他效果。
(1)一種裝置,包括:取得單元,被組態為取得指出同級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以用於屬於第一蜂巢式系統的第一終端裝置和屬於第二蜂巢式系統的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通訊;以及控制單元,被組態為依據由該取得單元所取得的資源資訊來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通訊。
(2)如(1)的裝置,其中當該第一終端裝置藉由該裝置對裝置通訊而使用該第一蜂巢式系統的資源來傳送資訊時,該取得單元取得該資源資訊。
(3)如(2)的裝置,其中該取得單元從屬於該第一蜂巢式系統的第一基地台取得該資源資訊。
(4)如(3)的裝置,其中該取得單元參考針對該裝置對裝置通訊所定義的資源集區。
(5)如(3)或(4)的裝置,其中該取得單元在該資源資訊未被取得的情況中重新選擇該第一基地台。
(6)如(2)的裝置,其中該取得單元從屬於該第二蜂巢式系統的第二基地台取得該資源資訊。
(7)如(6)的裝置,其中該資源資訊是從屬於該第一蜂巢式系統的第一基地台向該第二基地台加以報告的資訊。
(8)如(2)的裝置,其中該取得單元直接從該第一終端裝置取得該資源資訊。
(9)如(2)至(8)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在從該第二終端裝置傳送回應至該第一終端裝置的情況中,該控制單元使用與由該第一終端裝置所指定之無線電資源有關的資訊來傳送回應。
(10)如(9)的裝置,其中在從該第二終端裝置傳送回應至該第一終端裝置的情況中,該控制單元使用由該第一終端裝置所指定的無線電資源來傳送回應。
(11)如(9)的裝置,其中在從該第二終端裝置傳送回應至該第一終端裝置的情況中,該控制單元使用與由該第一終端裝置所使用的無線電資源偏移指定時間之區段中的資源來傳送回應。
(12)如(2)至(11)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在從該第一終端裝置傳送信號至該第二終端裝置的情況中,該控制單元加上與從該第二終端裝置對該第一終端裝置之回應有關的資訊。
(13)如(1)的裝置,其中當該第一終端裝置藉由該裝置對裝置通訊而使用該第二蜂巢式系統的資源來傳送資訊時,該取得單元取得該資 源資訊。
(14)如(13)的裝置,其中該取得單元從屬於該第二蜂巢式系統的第二基地台取得該資源資訊。
(15)如(14)的裝置,其中該資源資訊是從屬於該第一蜂巢式系統的第一基地台對該第二基地台報告的資訊。
(16)如(14)的裝置,其中該資源資訊是從該第二基地台對屬於該第一蜂巢式系統的第一基地台報告的資訊。
(17)如(13)的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向屬於該第二蜂巢式系統的第二基地台要求使用授權以使用該第二蜂巢式系統的資源。
(18)如(17)的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直接要求從該第一終端裝置對該第二基地台的使用授權。
(19)如(17)的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透過屬於該第一蜂巢式系統的第一基地台要求從該第一終端裝置對該第二基地台的使用授權。
(20)如(13)至(19)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在從該第二終端裝置傳送回應至該第一終端裝置的情況中,該控制單元使用與由該第一終端裝置所指定之無線電資源有關的資訊來傳送回應。
(21)如(20)的裝置,其中 在從該第二終端裝置傳送回應至該第一終端裝置的情況中,該控制單元使用由該第一終端裝置所指定的無線電資源來傳送回應。
(22)如(20)的裝置,其中在從該第二終端裝置傳送回應至該第一終端裝置的情況中,該控制單元使用與由該第一終端裝置所使用的無線電資源偏移指定時間之區段中的資源來傳送回應。
(23)如(13)至(22)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在從該第一終端裝置傳送信號至該第二終端裝置的情況中,該控制單元加上與從該第二終端裝置對該第一終端裝置之回應有關的資訊。
(24)如(1)至(23)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資源資訊包括關於欲用於該裝置對裝置通訊之頻帶的資訊。
(25)如(1)至(24)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資源資訊包括關於用以進行該裝置對裝置通訊之時序的資訊。
(26)如(1)至(25)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資源資訊包括關於欲用於該裝置對裝置通訊之資源集區的資訊。
(27)如(1)至(26)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在該第一終端裝置藉由該裝置對裝置通訊來傳送資訊的情況中,該取得單元使用對該第二終端裝置為獨特的資訊來從該第一終端裝置取得用以進行該裝置對裝置通訊的 通訊頻帶。
(28)如(27)的裝置,其中該通訊頻帶為用以進行該裝置對裝置通訊的通訊頻帶,其是由該第一終端裝置使用對該第二終端裝置為獨特之資訊所計算出。
(29)如(27)的裝置,其中該通訊頻帶被分類為:具有進行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可能性的頻帶、以及不具有進行裝置對裝置通訊之可能性的頻帶。
(30)如(27)的裝置,其中該取得單元取得識別該通訊頻帶的屬性資訊。
(31)如(30)的裝置,其中該屬性資訊為識別可由屬於單一蜂巢式系統之終端裝置之間的第一裝置對裝置通訊所使用之頻帶、可由屬於不同蜂巢式系統之終端裝置之間的第二裝置對裝置通訊所使用之頻帶、以及可由該第一裝置對裝置通訊和該第二裝置對裝置通訊兩者所使用之頻帶的資訊。
(32)如(1)至(31)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取得單元取得指出該裝置本身不屬於之蜂巢式系統上的無線電資源之資源資訊,該無線電資源為將用於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之裝置對裝置通訊的無線電資源。
(33)如(1)至(32)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裝置為該第一終端裝置或該第二終端裝置。
(34)一種方法,包括:取得指出同級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以用於屬於第一蜂巢式系統的第一終端裝置和屬於第二蜂巢式系統的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通訊;以及依據所取得的資源資訊來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通訊。
(35)一種裝置,包括:電路,被組態為取得指出用於屬於第一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LMN)的第一終端裝置和屬於第二PLMN的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D2D)通訊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以及依據該資源資訊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D2D通訊。
(36)申請專利範圍(35)的裝置,其中該裝置為該第一終端裝置,且該電路被組態為經由該第一PLMN取得該資源資訊;以及依據經由該第一PLMN所取得的資源資訊,控制從該第一終端裝置藉由該D2D通訊傳送資訊。
(37)如(36)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從屬於該第一PLMN的第一基地台取得該資源資訊。
(38)如(37)的裝置,其中 該電路被組態為參考針對該D2D通訊所定義的資源集區。
(39)如(37)至(38)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從該第一PLMN的基地台取得用於與該第二PLMN的基地台通訊的參數。
(40)如(36)至(39)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從屬於該第二PLMN的第二基地台取得該資源資訊。
(41)如(35)的裝置,其中該裝置為該第二終端裝置,且該電路被組態為直接從該第一終端裝置取得該資源資訊。
(42)如(35)的裝置,其中該裝置為該第一終端裝置,且該電路被組態為經由該第二PLMN取得該資源資訊;以及依據經由該第二PLMN所取得的資源資訊,控制從該第一終端裝置藉由該D2D通訊傳送資訊。
(43)如(42)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從屬於該第二PLMN的第二基地台取得該資源資訊。
(44)如(43)的裝置,其中從屬於該第一PLMN的第一基地台向該第二基地台報告該資源資訊;或是 從該第二基地台向屬於該第一PLMN的第一基地台報告該資源資訊。
(45)如(42)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控制傳送對於使用授權之請求至屬於該第二PLMN的第二基地台,以使用該第二PLMN的資源。
(46)如(45)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控制直接傳送對於該使用授權之請求至該第二基地台。
(47)如(45)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控制經由屬於該第一PLMN的第一基地台傳送對於該使用授權之請求至該第二基地台。
(48)如(35)至(37)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資源資訊包括關於將用於該D2D通訊的資源集區、將用於該D2D通訊的傳送功率、將用於該D2D通訊的頻帶之資訊、或是指出將進行該D2D通訊的時序之資訊的其中至少一者。
(49)如(35)至(37)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裝置為該第二終端裝置,且該電路被組態為使用對該第二終端裝置為獨特的資訊來從該第一終端裝置取得用以進行該D2D通訊的通訊頻帶。
(50)如(49)的裝置,其中該通訊頻帶被分類為該D2D通訊可利用的頻帶和該 D2D通訊不可利用的頻帶。
(51)如(49)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取得識別該通訊頻帶的屬性資訊。
(52)如(35)至(51)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取得指出該裝置不屬於之PLMN上的無線電資源之資源資訊,該無線電資源為將用於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之D2D通訊的無線電資源。
(53)如(35)至(52)之任一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取得用於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之D2D通訊的資源集區資訊和傳送功率資訊。
(54)一種方法,包括:取得指出用於屬於第一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LMN)的第一終端裝置和屬於第二PLMN的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D2D)通訊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以及依據該資源資訊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D2D通訊。
100‧‧‧終端裝置
110‧‧‧天線單元
120‧‧‧無線電通訊單元
130‧‧‧儲存單元
140‧‧‧處理單元
141‧‧‧資訊取得單元
143‧‧‧控制單元

Claims (20)

  1. 一種裝置,包含:電路,被組態為取得指出用於屬於第一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LMN)的第一終端裝置和屬於第二PLMN的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D2D)通訊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以及依據該資源資訊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D2D通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裝置為該第一終端裝置,且該電路被組態為經由該第一PLMN取得該資源資訊;以及依據經由該第一PLMN所取得的資源資訊,控制從該第一終端裝置藉由該D2D通訊傳送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從屬於該第一PLMN的第一基地台取得該資源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參考針對該D2D通訊所定義的資源集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從該第一PLMN的基地台取得用於與該第二PLMN的基地台通訊的參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從屬於該第二PLMN的第二基地台取得該資源資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裝置為該第二終端裝置,且該電路被組態為直接從該第一終端裝置取得該資源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裝置為該第一終端裝置,且該電路被組態為經由該第二PLMN取得該資源資訊;以及依據經由該第二PLMN所取得的資源資訊,控制從該第一終端裝置藉由該D2D通訊傳送資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從屬於該第二PLMN的第二基地台取得該資源資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裝置,其中從屬於該第一PLMN的第一基地台向該第二基地台報告該資源資訊;或是從該第二基地台向屬於該第一PLMN的第一基地台報告該資源資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控制傳送對於使用授權之請求至屬於該第二PLMN的第二基地台,以使用該第二PLMN的資 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控制直接傳送對於該使用授權之請求至該第二基地台。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控制經由屬於該第一PLMN的第一基地台傳送對於該使用授權之請求至該第二基地台。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資源資訊包括關於將用於該D2D通訊的資源集區、將用於該D2D通訊的傳送功率、將用於該D2D通訊的頻帶之資訊、或是指出將進行該D2D通訊的時序之資訊的其中至少一者。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裝置為該第二終端裝置,且該電路被組態為使用對該第二終端裝置為獨特的資訊來從該第一終端裝置取得用以進行該D2D通訊的通訊頻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裝置,其中該通訊頻帶被分類為該D2D通訊可利用的頻帶和該D2D通訊不可利用的頻帶。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取得識別該通訊頻帶的屬性資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取得指出該裝置不屬於之PLMN上的 無線電資源之資源資訊,該無線電資源為將用於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之D2D通訊的無線電資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裝置,其中該電路被組態為取得用於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之D2D通訊的資源集區資訊和傳送功率資訊。
  20. 一種方法,包含:取得指出用於屬於第一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LMN)的第一終端裝置和屬於第二PLMN的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裝置對裝置(D2D)通訊之無線電資源的資源資訊;以及依據該資源資訊控制該第一終端裝置和該第二終端裝置之間的D2D通訊。
TW105111098A 2015-04-09 2016-04-08 終端裝置及藉由屬於不同蜂巢式系統的終端裝置來控制裝置間通信的方法 TWI7299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0356 2015-04-09
JP2015080356A JP2016201663A (ja) 2015-04-09 2015-04-09 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3575A true TW201703575A (zh) 2017-01-16
TWI729984B TWI729984B (zh) 2021-06-11

Family

ID=56236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1098A TWI729984B (zh) 2015-04-09 2016-04-08 終端裝置及藉由屬於不同蜂巢式系統的終端裝置來控制裝置間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536929B2 (zh)
EP (1) EP3281471B1 (zh)
JP (1) JP2016201663A (zh)
TW (1) TWI729984B (zh)
WO (1) WO20161631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5174B (zh) * 2018-09-27 2023-12-11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控制裝置及通訊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90012B2 (ja) * 2016-04-29 2020-04-28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装置間通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0631173B2 (en) * 2016-09-02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NR) procedures for shared spectrum
EP3340704B1 (en) * 2016-12-22 2020-06-1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and participant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the use in the method
US20180198575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or radio system
US10306578B2 (en) * 2017-10-24 2019-05-2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Easy connectivity provisioning for cellular network
US10506445B2 (en) * 2017-12-01 2019-12-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adio access resource sharing and intelligent dynamic carrier capacity division i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O2019240483A1 (ko) * 2018-06-12 2019-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US11683726B2 (en) * 2018-06-29 2023-06-20 Ntt Docomo,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958691B (zh) 2018-09-26 2022-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池配置方法、使用方法及配置设备、终端
US11785654B2 (en) * 2019-05-01 2023-10-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RS based discovery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N116711404A (zh) * 2021-01-13 2023-09-0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基站以及发送方法
JPWO2022153418A1 (zh) * 2021-01-13 2022-07-21
EP4280726A1 (en) * 2021-01-13 2023-11-22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WO2022209807A1 (ja) * 2021-03-31 2022-10-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8210B2 (en) * 2010-04-20 2015-11-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2D communications considering different network operators
WO2013062351A1 (ko) * 2011-10-26 2013-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간 d2d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4046578A1 (en) * 2012-09-18 2014-03-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s,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abl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4059222A2 (en) 2012-10-11 2014-04-17 Jobathco Enterpris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dical services through mobile and wireless devices
US10165604B2 (en) * 2012-10-29 2018-12-25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processor,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920991B1 (en) * 2012-11-14 2020-04-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abling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s
JP6099806B2 (ja) * 2013-04-05 2017-03-2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2つ以上の運営者間の近接ベースのサービス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5973967B2 (ja) 2013-07-19 2016-08-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発見信号受信方法、及び発見信号送信方法
JPWO2015029954A1 (ja) * 2013-08-28 2017-03-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EP3057368B1 (en) * 2013-10-11 2019-07-17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er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5338639A (zh) * 2014-08-08 2016-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设备到设备资源池测量及上报的方法及设备
EP3188567A4 (en) * 2014-08-25 2018-03-28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6048067A2 (en) * 2014-09-25 2016-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procedure and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d2d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5174B (zh) * 2018-09-27 2023-12-11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控制裝置及通訊系統
US11956675B2 (en) 2018-09-27 2024-04-09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99823B2 (en) 2021-05-04
JP2016201663A (ja) 2016-12-01
US10536929B2 (en) 2020-01-14
US20200100233A1 (en) 2020-03-26
EP3281471B1 (en) 2021-06-16
TWI729984B (zh) 2021-06-11
US20180027538A1 (en) 2018-01-25
EP3281471A1 (en) 2018-02-14
WO2016163106A1 (en) 2016-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9984B (zh) 終端裝置及藉由屬於不同蜂巢式系統的終端裝置來控制裝置間通信的方法
US1060256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10903926B2 (en) Terminal side and base station side device,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63853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KR101870850B1 (ko) D2d 관련 정보 지시 및 d2d 송신 자원 확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051705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76492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sten-before-talk in a frequency band
RU269069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0070420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terminal
JP6563408B2 (ja) ユーザ端末、サービス制御装置、及び基地局
JPWO2017130743A1 (ja) 無線端末、通信装置及び基地局
US10674515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EP4090128A1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signal quality information, and device and system
WO2014057431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14029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
JP2019165481A (ja) 装置及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