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7477A - 基地台、使用者裝置、用於基地台之傳輸控制方法及用於使用者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地台、使用者裝置、用於基地台之傳輸控制方法及用於使用者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7477A
TW201637477A TW105110035A TW105110035A TW201637477A TW 201637477 A TW201637477 A TW 201637477A TW 105110035 A TW105110035 A TW 105110035A TW 105110035 A TW105110035 A TW 105110035A TW 201637477 A TW201637477 A TW 2016374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evice
transmission control
user
resource block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0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0331B (zh
Inventor
簡均哲
陳秋紋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ublication of TW201637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7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03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03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carrier sensing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Abstract

一種基地台、使用者裝置、用於基地台之傳輸控制方法及用於使用者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基地台根據使用者群組資訊分配,傳送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至一使用者群組中多個使用者裝置,以使各使用者裝置根據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去競爭所配置之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複數子訊框。若成功競爭到一子訊框時,使用者裝置傳送一保留訊號,並於競爭到的子訊框,傳送上行資料訊號。若於競爭此子訊框時,偵測到另一保留訊號,則判斷此另一保留訊號與其使用者群組之識別碼是否相關聯。若相關聯,則使用者裝置於此訊框,傳送上行資料訊號。

Description

基地台、使用者裝置、用於基地台之傳輸控制方法及用於使用者裝置之資料 傳輸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基地台、一使用者裝置、用於基地台之一傳輸控制方法及用於使用者裝置之一資料傳輸方法。具體而言,本發明之基地台將多個使用者群組化,並針對各使用者分配免授權頻段之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當群組內的多個使用者裝置的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有重疊的子訊框時,該等使用者裝置可共同地使用重疊的子訊框,而無互相阻礙的情況發生。
由於無線通訊技術之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透過各種行動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進行資料傳輸,以達到通訊、多媒體影音等需求。為確保能提供使用者優質行動通訊服務,行動通訊業者係透過競標授權頻段(licensed band),以取得授權頻段來實現。
然而,隨著使用者的人數持續增加,在有限的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下,常常使得特定地區(商業區、交通樞紐地區等使用者密集的地區)的基地台無法同時提供足夠的無線電資源供地區上的使用者使用,進而造成傳輸速率的下降。舉例而言,基地台為了同時服務大量的使用者 裝置,則每個使用者裝置所能被分配到的無線電資源將因而受限。在此情況下,使用者若欲進行較大的資料量傳輸(例如:上傳資料量較大的影片或照片)時,有限的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通常無法滿足使用者的傳輸需求,故使用者對於行動通訊服務品質之滿意度也隨之下降。
為解決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有限的狀況,目前第四代長期演進(fourth generation long term evolution;4G LTE)行動通訊領域已有專家及業者提出使用一免授權頻段(unlicensed band)來輔助訊號傳輸的方式,即授權協助接入(Licensed Assisted Access;LAA)技術。然而,目前基地台在分配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供使用者裝置使用時,皆是以個別且獨立的分配方式進行。
詳言之,當使用者有傳輸上行資料的需求時,基地台即可根據使用者的傳輸需求,分配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舉例而言,基地台可分配特定載波(carrier)上的特定子訊框(subframe)中的部分無線電資源供一使用者裝置使用,讓使用者裝置以先聽後講(listen before talk;LBT)程序競爭此子訊框,即對此子訊框進行空閒頻道評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以確認該載波是否為一可用狀態,並於確定可使用後,傳送保留訊號(reservation signal)以確保後續上行資料之傳輸得以進行。
然而,目前的LAA的機制,當使用者裝置競爭失敗時,基地台需要再次進行排程,以分配新的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供使用者裝置使用,直到使用者裝置成功競爭到無線電資源並傳送上行資料。這些反覆的無效排程將嚴重地造成上行資料傳輸的延遲,且造成基地台額外的負 擔。
此外,為使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可被其服務的使用者裝置使用,基地台會分配相同的子訊框給多個使用者裝置以使其同時競爭。然而,就目前的LAA的機制,使用者裝置間會存在互相阻擋(Inter-blocking)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即使各個使用者裝置僅會使用到子訊框的部分無線電資源,亦無法將子訊框的無線電資源分配給不同使用者裝置使用。換言之,當一使用者先競爭到一子訊框並傳送保留訊號後,其他使用者裝置將因偵測到保留訊號而競爭失敗,無法使用此子訊框。據此,目前的LAA的機制仍無法充分地利用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
有鑑於此,本技術領域亟需一種上行傳輸控制機制,以充分地利用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來滿足使用者的傳輸需求。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上行傳輸控制機制,其藉由將使用者裝置群組化,並針對群組中的各使用者裝置分配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在群組內多個使用者裝置的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有重疊的子訊框的情況下,群組內的使用者裝置仍可共同使用重疊的子訊框,而彼此間不會存在互相阻擋(Inter-blocking)的問題。如此一來,群組中的多個使用者裝置可分別透過相同子訊框(subframe)中的不同無線電資源,進行上行資料訊號的傳輸,以達到多工傳輸的功效。據此,本發明之上行傳輸控制機制不但可充分地利用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更可降低使用者裝置因競爭失敗而重新要求排程的次數而避免對基地台產生額外的負擔。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該基地台包含一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結至該收發器。該處理器用以執行下列操作:產生一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一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一免授權頻段之一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以及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該免授權頻段之一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以及透過該收發器分別傳送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至一使用者群組之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及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以使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該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第一子訊框(subframe),且使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該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第二子訊框。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成功地競爭到該第一子訊框後,傳送一第一保留訊號(reservation signal),且該第一子訊框與該第二子訊框係一相同子訊框時,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於該相同子訊框傳送一第一上行資料訊號,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判斷該第一保留訊號與該使用者群組之一識別碼相關聯,以於該相同子訊框傳送一第二上行資料訊號。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於該相同子訊框,接收該第一上行資料訊號及該第二上行資料訊號。
此外,本發明揭露一種用於一基地台之傳輸控制方法。該基地台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且包含一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結至該收發器。該傳輸控制方法由該處理器所執行且包含以下步驟:(a)產生一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一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一免授權頻段之一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以及該第二 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該免授權頻段之一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b)透過該收發器分別傳送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至一使用者群組之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及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以使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該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第一子訊框,且使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該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第二子訊框;以及(c)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成功地競爭到該第一子訊框後,傳送一第一保留訊號,且該第一子訊框與該第二子訊框係一相同子訊框時,透過該收發器於該相同子訊框,接收一第一上行資料訊號及一第二上行資料訊號,其中該第一上行資料訊號係由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傳送於該相同子訊框,以及該第二上行資料訊號係由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於判斷該第一保留訊號與該使用者群組之一識別碼相關聯後,傳送於該相同子訊框。
另外,本發明更揭露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該使用者裝置包含一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結至該收發器。該處理器用以執行下列操作:透過該收發器,自一基地台接收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一免授權頻段之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根據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透過該收發器,競爭該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特定子訊框;於透過該收發器成功地競爭到該特定子訊框後,傳送一保留訊號,並於該特定子訊框傳送一上行資料訊號,該保留訊號與該使用者裝置所屬之一使用者群組之一識別碼相關聯;以及當競爭該特定子訊框失敗時,若透過該收發器偵測到另一保留訊號,則判斷該另一保留訊號是否與該識別碼相關聯,以及當該另一保留訊號與該識別碼 相關聯時,於該特定子訊框傳送該上行資料訊號。
此外,本發明更揭露一種用於一使用者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該使用者裝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且包含一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結至該收發器。該資料傳輸方法由該處理器所執行且包含下列步驟:(a)透過該收發器,自一基地台接收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一免授權頻段之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b)根據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透過該收發器,競爭該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特定子訊框;(c)於透過該收發器成功地競爭到該特定子訊框後,傳送一保留訊號,並於該特定子訊框傳送一上行資料訊號,該保留訊號與該使用者裝置所屬之一使用者群組之一識別碼相關聯;以及(d)當競爭該特定子訊框失敗時,若透過該收發器偵測到另一保留訊號,則判斷該另一保留訊號是否與該識別碼相關聯,以及當該另一保留訊號與該識別碼相關聯時,於該特定子訊框傳送該上行資料訊號。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之實施方式後,此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1‧‧‧基地台
11‧‧‧收發器
13‧‧‧處理器
3‧‧‧使用者裝置
31‧‧‧收發器
33‧‧‧處理器
102‧‧‧第一資源要求訊息
104‧‧‧第二資源要求訊息
106‧‧‧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108‧‧‧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110‧‧‧第一保留訊號
112‧‧‧第一上行資料訊號
114‧‧‧第二上行資料訊號
902、904‧‧‧預先保留訊號
WCS‧‧‧無線通訊系統
UE1、UE2‧‧‧使用者裝置
G1‧‧‧使用者群組
CA1、CA2‧‧‧載波
CA1SF1、CA1SF2、CA1SF3、CA1SF4、、CA1SF10‧‧‧子訊框
CA2SF1、CA2SF2、CA2SF3、CA2SF4、、CA2SF10‧‧‧子訊框
RB1、RB2、RB3、RB4、RB5、RB6、RB7、RB8、RB9、RB10、 RB11、RB12‧‧‧資源區塊
RP1‧‧‧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
RP2‧‧‧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
RBS1‧‧‧第一資源區塊集
RBS2‧‧‧第二資源區塊集
RBS3‧‧‧第三資源區塊集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無線通訊系統WCS之示意圖;第2圖係為基地台1、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間的訊號傳輸之示意圖;第3A圖係為一免授權頻段之示意圖; 第3B圖描繪一子訊框具有複數資源區塊之一範例;第4A圖描繪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及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之一範例;第4B圖描繪一子訊框具有複數資源區塊集之一範例;第5A圖描繪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競爭子訊框之一範例;第5B圖描繪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競爭子訊框之另一範例;第6A圖描繪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及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之另一範例;第6B圖描繪一子訊框具有複數資源區塊集之另一範例;第7圖描繪子訊框間具有一競爭優先順序之一範例;第8圖描繪一子訊框具有複數資源區塊集之另一範例;第9A圖係為基地台1、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間的訊號傳輸之另一示意圖;第9B圖描繪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競爭子訊框之另一範例;第10圖係為本發明之基地台1之示意圖;第11圖係為本發明之使用者裝置3之示意圖;第12圖係為本發明之傳輸控制方法之流程圖;以及第13圖係為本發明之資料傳輸方法之流程圖。
以下將透過實施方式來解釋本發明之內容。然而,該等實施方式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需在如該等實施方式所述之任何環境、應用或方式方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方式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理解,在以下實施方式及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第1圖係本發明之一無線通訊系統WCS之示意圖。無線通訊系統WCS可為4G LTE無線通訊系統,或基於OFDMA技術的類似無線通訊系統。為簡化說明,第1圖僅繪示出一基地台1、一使用者裝置UE1及一使用者裝置UE2於無線通訊系統WCS中。然而,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瞭解,於實際使用情境中,無線通訊系統WCS可包含多個基地台及多個使用者裝置,以及各基地台係可向複數使用者裝置提供服務。
基地台1係被設置具有一授權頻段(licensed band),以提供服務於其訊號涵蓋範圍內的使用者裝置。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係位於基地台1的訊號涵蓋範圍內,並與基地台1連線。同時,基地台1係將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歸屬於相同使用者群組G1。基地台1係可將與其連線的使用者裝置皆歸屬於相同使用者群組G1。此外,基地台1亦可根據使用者裝置間的位置關係,將鄰近的多個使用者裝置歸屬於相同使用者群組G1。然而,基地台1如何將多個使用者裝置歸屬於相同使用者群組G1,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經由後續說明輕易瞭解本發明如何透過將多個使用者裝置群組化,以達到多工傳輸的功效。
第2圖係為基地台1、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間的訊號傳輸示意圖。當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欲進行上行資料傳輸時,使用者裝置UE1會使用授權頻段傳送一第一資源要求訊息102至基地台1,以及使用者裝置UE2會使用授權頻段傳送一第二資源要求訊息104至基地台1。隨後,基地台1會根據第一資源要求訊息102及第二資源要求訊息104分別分配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供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使用。
進一步言,免授權頻段可為無線區域網路所使用的2.4GHz頻段及5GHz頻段,但不限於此。免授權頻段可具有多個載波(carrier),或稱為頻道(channel)。如第3A圖所示,免授權頻段具有多個載波(例如:載波CA1、載波CA2),以及各載波基於OFDMA架構於時間上更可劃分為多個訊框(frame),而各訊框更可劃分為多個子訊框。以4G LTE無線通訊系統作為舉例說明,載波CA1中的一個訊框可包含10個子訊框,即子訊框CA1SF1、子訊框CA1SF2、子訊框CA1SF3、子訊框CA1SF4、…、子訊框CA1SF10。再者,如第3B圖所示,以4G LTE無線通訊系統作為舉例說明,當載波頻寬為1.4MHz時,各子訊框具有12個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
於本實施例中,如第4A圖所示,假設基地台1將免授權頻段之載波CA1的子訊框CA1SF1、CA1SF2以及載波CA2的子訊框CA2SF2、CA2SF3中的部分資源區塊分配給使用者裝置UE1,以構成一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以及假設基地台1將免授權頻段之載波CA1的子訊框CA1SF2、CA1SF3以及載波CA2的子訊框CA2SF1、CA2SF2中的部分資源 區塊分配給使用者裝置UE2,以構成一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由此可發覺,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與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中具有重疊的子訊框CA1SF2、CA2SF2。在此情況下,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勢必會同時競爭子訊框CA1SF2、CA2SF2。
於本發明中,基地台1係將子訊框的該等資源區塊進一步劃分多個資源區塊集(resource block set),以將不同區塊集分配給不同使用者裝置使用。各區塊集的大小可為固定或依據使用者裝置的需求而決定。舉例而言,如第4B圖所示,基地台1係將子訊框CA1SF2的該等資源區塊劃分為一第一資源區塊集RBS1及一第二資源區塊集RBS2。第一資源區塊集RBS1係供使用者裝置UE1使用,而第二資源區塊集RBS2係供使用者裝置UE2使用。
於根據第一資源要求訊息102及第二資源要求訊息104分配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後,基地台1產生一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及一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係指示免授權頻段之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而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係指示免授權頻段之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接著,基地台1透過授權頻段分別傳送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及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至使用者群組G1之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如此一來,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即可分別根據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及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得知本身於各子訊框中所被分配到的資源區塊。
須說明者,第一資源要求訊息102及第二資源要求訊息104可透過無線通訊系統WCS本身的所定義的上行無線電資源傳送,例如:4G LTE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另外,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及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可透過無線通訊系統WCS本身的所定義的下行無線電資源傳送,例如:4G LTE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實體下行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
此外,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及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可分別指示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所在之使用者群組G1。舉例而言,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可帶有使用者群組G1之一群組識別碼,或使用者群組G1中所有使用者裝置之使用者識別碼。於另一實施例中,基地台1更可產生一使用者群組資訊,並藉由一廣播方式傳送使用者群組資訊,以通知其所服務之使用者裝置其所在之使用者群組。舉例而言,使用者群組資訊可由一資料表(table)形式表示,且此資料表可記錄一個或多個群組識別碼及各群組識別碼所對應的一個或多個使用者識別碼,或者單獨紀錄各使用者群組所對應的一個或多個使用者識別碼。此外,於另一實施例中,當與基地台所連線之使用者裝置均皆歸屬於同一使用者群組時,基地台可無需提供使用者群組資訊。
隨後,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即可根據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競爭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之一第一子訊框(即子訊框CA1SF1、CA1SF2、CA2SF2、CA2SF3之任一者,且通常是根據時間順序依序競爭)。同樣地,第二使用者裝置UE2即可根據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108,競爭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之一第二子訊框(即子訊框CA1SF2、CA1SF3、CA2SF1、CA2SF2之任一者,且通常是根據時間順序依序競爭)。
當第一使用者裝置UE1成功地競爭到第一子訊框,即會傳送一第一保留訊號(reservation signal)110,以讓其他使用者裝置知道其將於第一子訊框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具體而言,第一使用者裝置UE1係於第一子訊框來臨前先執行CCA,並於CCA成功後傳送第一保留訊號110,並接著於第一子訊框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舉例而言,當第一使用者裝置UE1欲競爭子訊框CA1SF2時,則其會於子訊框CA1SF1的後段先進行CCA。若CCA成功,則傳送第一保留訊號110,即代表成功競爭到子訊框CA1SF2。於成功地競爭後,使用者裝置UE1即可於子訊框CA1SF2中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即透過第一資源區塊集RBS1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
此外,當第一使用者裝置UE1所競爭的第一子訊框與第二使用者裝置UE2所競爭的第二子訊框係一相同子訊框(例如:子訊框CA1SF2)時,第二使用者裝置UE2於CCA時,將會發現第一保留訊號110的存在,而進一步地判斷第一保留訊號110是否與使用者群組G1之一識別碼相關聯。舉例而言,識別碼可為一群組識別碼、一基地台識別碼(Cell ID)、一使用者裝置識別碼及其任意組合其中之一。當第二使用者裝置UE2判斷第一保留訊號110與使用者群組G1之識別碼相關聯時,則第二使用者裝置UE2亦於相同子訊框(即子訊框CA1SF2)傳送一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如此一來,基地台1即可於子訊框CA1SF2中接收第一上行資料訊號 112及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
於本發明中,使用者裝置所產生的保留訊號係可為特定的序列,且不同的序列間彼此存在良好的正交特性,例如:扎德奧夫-朱序列(Zadoff-Chu sequence)。這些序列係一對一的對應至不同的群組識別碼、基地台識別碼或其組合。如此一來,當序列係根據群組識別碼、基地台識別碼或其組合決定時,不同使用者群組中的使用者裝置所傳送的保留訊號將不會互相干擾;而當識別碼為使用者裝置識別碼時,使用者群組內的使用者裝置即使皆傳送保留訊號亦不會互相干擾。
進一步舉例說明如第5A圖所示,使用者裝置UE1經過一第一CCA期間確認載波CA1為乾淨可用的後,傳送第一保留訊號110並等待子訊框CA1SF2的到來。當子訊框CA1SF2到來後,使用者裝置UE1即於子訊框CA1SF2中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另一方面,使用者裝置UE2經過一第二CCA期間發覺載波CA1並非乾淨可用而存在一訊號(即第一保留訊號110)。在此情況下,不同於習知技術,本發明之使用者裝置UE2會進一步地將第一保留訊號110接收下來,並辨識此第一保留訊號110是否為一可辨識的序列。
換言之,使用者裝置UE2會嘗試基於第一保留訊號110辨識出一序列,並判斷此序列是否與其所屬使用者群組G1的群組識別碼、基地台識別碼或其組合相關聯。倘若判斷第一保留訊號110與使用者群組G1之群組識別碼或基地台識別碼相關聯,則使用者裝置UE2等待子訊框CA1SF2的到來,並當子訊框CA1SF2到來後,於子訊框CA1SF2中傳送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
此外,在識別碼為使用者裝置識別碼,或者使用者裝置識別碼與群組識別碼及/或基地台識別碼之組合的實施態樣中,保留訊號所代表的序列係一對一的對應至不同的使用者裝置識別碼,或者使用者裝置識別碼與群組識別碼及/或基地台識別碼之組合。舉例而言,如第5B圖所示,使用者裝置UE2基於第一保留訊號110辨識出一序列後,會判斷此序列是否為其所屬使用者群組G1中的其中之一使用者裝置之使用者裝置識別碼相關聯,即判斷此序列是否對應至使用者群組G1中的一使用者裝置識別碼,或者使用者裝置識別碼與群組識別碼及/或基地台識別碼之組合。
倘若判斷第一保留訊號110與使用者群組G1中其中之一使用者裝置之使用者裝置識別碼相關聯,則使用者裝置UE2亦可基於本身的使用者裝置識別碼,或者使用者裝置識別碼與群組識別碼及/或基地台識別碼之組合所對應的序列,而產生並傳送一第二保留訊號210。隨後,使用者裝置UE2等待子訊框CA1SF2的到來,並當子訊框CA1SF2到來後,於子訊框CA1SF2中傳送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如先前所述,第一保留訊號110與第二保留訊號210係基於彼此具有良好正交性的序列所產生,故可避免兩者間彼此互相干擾。再者,使用者裝置皆傳送對應其使用者辨識碼之序列的保留訊號,可使基地台1預先確認有哪些使用者裝置會傳送上行資料訊號。
此外,本發明之保留訊號除了基於識別碼所對應的相關序列產生外,其亦可與習知技術的保留訊號相同。在此情況下,競爭到的使用者裝置除了傳送保留訊號外,更須於授權頻段中的上行通道上傳送訊息或指示,以告知周遭的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1,其已傳送保留訊號。上行 通道可為新定義且用以傳送廣播資訊的保留通道(reservation channel)或無線通訊系統WCS本身的所定義的上行通道(例如:4G LTE無線通訊系統中的PUCCH)。所傳送的訊息或指示可為簡單的指示訊號,或群組識別碼、基地台識別碼、使用者裝置識別碼及其任意組合其中之一。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請參考如第6A-6B圖。不同於第一實施例,基地台1在分配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時係以使用者群組為單位來進行分配。在此情況下,使用者群組中的各使用者裝置係會被分配到競爭相同集合的子訊框。舉例而言,如第6圖所示,基地台1將免授權頻段之載波CA1的子訊框CA1SF1、CA1SF2以及載波CA2的子訊框CA2SF2、CA2SF3中的部分資源區塊分配給使用者裝置UE1,以構成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同時,基地台1亦將免授權頻段之載波CA1的子訊框CA1SF1、CA1SF2以及載波CA2的子訊框CA2SF2、CA2SF3中的部分資源區塊分配給使用者裝置UE2,以構成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由此可發覺,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與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中的子訊框是完全重疊的。在此情況下,使用者裝置UE1及使用者裝置UE2勢必會同時競爭所有的子訊框。
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為第二實施例之延伸,請參考第7圖。於本實施例中,基地台1可進一步地於傳送至各使用者裝置之上行傳輸控制資訊中指示各使用者裝置競爭所被分配到的該等子訊框的競爭優先順序,以使得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的競爭可較為公平,避免使得其他使用者群組或系統無法競爭到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
舉例而言,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可指示第一使用者裝 置UE1之該等子訊框的競爭優先順序為子訊框CA2SF2、子訊框CA1SF1、子訊框CA1SF2、子訊框CA2SF3,而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可指示第二使用者裝置UE2之該等子訊框的競爭優先順序為子訊框CA1SF1、子訊框CA2SF1、子訊框CA2SF2、子訊框CA1SF2。在此情況下,使用者裝置UE1需先競爭子訊框CA2SF2,而在子訊框CA2SF2競爭失敗,或仍有上行資料欲傳送的情況下,才會再去競爭競爭優先順序較低的子訊框。
可注意到的是,子訊框CA1SF1的競爭優先順序較子訊框CA2SF2低,然而當使用者裝置UE1未成功競爭到子訊框CA2SF2時,子訊框CA1SF1在時間上已成為過去而無法進行CCA而競爭。再者,當使用者裝置UE1未成功競爭到子訊框CA2SF2時,使用者裝置UE1亦已來不及進行CCA而競爭子訊框CA1SF2。在此情況下,使用者裝置UE1僅能退而求其次的競爭子訊框CA2SF3。
類似地,使用者裝置UE2會先競爭子訊框CA1SF1。當使用者裝置UE2未成功競爭到子訊框CA1SF1時,使用者裝置UE2將競爭子訊框CA2SF3。然而,當使用者裝置UE2未成功競爭到子訊框CA2SF3時,子訊框CA2SF2及子訊框CA1SF2在時間上皆已成為過去而無法進行CCA而競爭。
雖然使用者裝置需基於該等子訊框之競爭優先順序,依序進行競爭,但使用者裝置亦可偵測使用者群組中的其他使用者裝置是否已競爭一子訊框,而於其他使用者裝置競爭到的子訊框中一同將上行資料訊號傳送至基地台1。舉例而言,雖然使用者裝置UE1無法優先競爭到子訊框CA1SF1,但使用者裝置UE1於子訊框CA1SF1來臨前,仍會偵測是否有同 使用者群組中的使用者裝置所傳送之保留訊號。因此,當使用者裝置UE2成功競爭到子訊框CA1SF1而傳送第二保留訊號210時,使用者裝置1即可因應偵測到第二保留訊號210而於子訊框CA1SF1中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
由上述說明可知,雖然各使用者裝置在競爭所被分配到的該等子訊框上存在競爭優先順序,但只要同使用者群組的使用者裝置成功競爭到一子訊框,則同使用者群組的使用者裝置皆可透過此子訊框傳送上行資料訊號,以達到多工的效果。須說明者,各使用者裝置之競爭優先順序係以隨機(random)的方式產生,但不限於此。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為第一、二實施例之延伸,請參考第8圖。於本實施例中,基地台1雖將子訊框的該等資源區塊進一步劃分多個資源區塊集(如第8圖之資源區塊集RBS1、RBS2、RBS3),但無需將子訊框中的資源區塊集特定地分配給特定的使用者裝置。換言之,傳送給各使用者裝置的上行傳輸控制資訊中只需指示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中的該等子訊框,而無需指示各子訊框中所被分配的資源區塊集。須注意者,雖然,第8圖所繪示之資源區塊集RBS1、RBS2、RBS3是將子訊框的該等資源區塊平均劃分成三等份,但基地台1亦可根據實際運行的狀態,決定劃分的等份(例如:依據使用者裝置的個數進行劃分)或劃分的比例(例如:依據各使用者裝置的上行資源需求量進行劃分)。
為達到上述效果,使用者裝置間存在一使用者優先順序,以決定各資源區塊集的使用權。使用者優先順序可基於使用者識別碼的大小決定或基於保留訊號的傳送先後順序決定。舉例而言,以使用者優先順 序係基於使用者識別碼決定作為說明,在第一使用者裝置UE1的使用者識別碼小於第二使用者裝置UE2的使用者識別碼的情況下,第一使用者裝置UE1係具有優先使用號碼較小的資源區塊集RBS1,而第二使用者裝置UE2係使用次小的資源區塊集RBS2。類似地,若使用者優先順序係基於保留訊號的傳送先後順序決定,則先競爭到子訊框而傳送保留訊號的人,則具有優先使用號碼較小的資源區塊集RBS1。
如此一來,根據使用者優先順序,第一使用者裝置UE1選擇相同子訊框(第一實施例中之子訊框CA1SF2、CA2SF2任一者;或第二實施例中之子訊框CA1SF2、CA2SF2任一者)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第一資源區塊集(即資源區塊集RBS1),以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選擇相同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第二資源區塊集(即資源區塊集RBS2)。接著,第一使用者裝置UE1使用資源區塊集RBS1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以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使用資源區塊集RBS2傳送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
須說明者,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皆需藉由傳送保留訊號(如5B圖所示),或者藉由保留通道傳送一特定訊號以得知彼此之使用者裝置識別碼。再者,雖上述實施例僅以兩個使用者裝置作為說明,然而,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經由前述說明輕易瞭解具有三個以上的使用者裝置的實施情境,故在此不再加以贅述。此外,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瞭解不同使用者群組的使用者裝置係存在互相阻擋(Inter-blocking)的問題,故在此亦不再加以贅述。
本發明第五實施例如第9A、9B圖所示。不同於第一實施 例,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裝置會先偵測(例如:進行CCA)免授權頻段之至少一載波是否乾淨而可供使用。若載波是否乾淨而可供使用,則傳送一預先保留訊號於乾淨可用的載波上。換言之,於本發明中,使用者裝置可藉由傳送預先保留訊號來取代,以取代資源要求訊息,並且在預先保留訊號夾帶資源要求資訊。
類似地,預先保留訊號可為特定的序列,且不同的序列間彼此存在良好的正交特性,例如:扎德奧夫-朱序列(Zadoff-Chu sequence)。在此,各序列可對應至一上行資源大小。此外,各序列亦可同時對應至一上行資源大小及一使用者裝置識別碼之組合。據此,當基地台1接收到預先保留訊號後,即可辨識出使用者裝置及得知其所需的上行資源大小。
此外,由於預先保留訊號係傳送於乾淨可用的載波上,故等同於使用者裝置已預先競爭到此載波的使用權。如此一來,基地台1只要根據存在預先保留訊號的至少一載波,而分配至少一載波的子訊框供使用者群組G1中的使用者裝置使用即可。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若使用者裝置得以傳送預先保留訊號,則代表此載波中即將到來的子訊框已確定可供使用者裝置傳送上行資料訊號。
如第9A圖所示,使用者裝置UE1於至少一載波上執行CCA,若CCA成功,則於CCA成功的載波上傳送預先保留訊號902。同樣地,使用者裝置UE2於至少一載波上執行CCA,若CCA成功,則於CCA成功的載波上傳送預先保留訊號904。預先保留訊號902的序列係對應至使用者裝置UE1的使用者識別碼及其所需的上行資源大小。預先保留訊號904的 序列係對應至使用者裝置UE2的使用者識別碼及其所需的上行資源大小。須說明者,本發明並無限制使用者裝置傳送之預先保留訊號數量,舉例而言,使用者裝置可於多個可供使用之載波上同時傳送多個預先保留訊號。
隨後,基地台1若於一載波上偵測到預先保留訊號902,則可辨識出使用者裝置UE1並得知其所需的上行資源大小,並將此載波上的下一子訊框分配給使用者裝置UE1,以傳送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至使用者裝置UE1。類似地,基地台1若於一載波上偵測到預先保留訊號904,則可辨識出使用者裝置UE2並得知其所需的上行資源大小,並將此載波上的下一子訊框分配給使用者裝置UE2,以傳送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至使用者裝置UE2。
當使用者裝置UE1接收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後,即產生第一保留訊號110,以確定成功競爭到子訊框。舉例而言,如第9B圖所示,使用者裝置UE1於第一CCA期間確認載波CA1是乾淨可用的,故會傳送預先保留訊號902。當基地台1於載波CA1偵測到預先保留訊號902後,則決定將下一子訊框CA1SF2分配給使用者裝置UE1使用,以產生並傳送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至使用者裝置UE1。隨後,使用者裝置UE1產生並傳送第一保留訊號110以確認成功競爭到子訊框CA1SF2。接著,使用者裝置UE1等待子訊框CA1SF2的到來,以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
在此假設使用者裝置UE2於其他載波中傳送保留訊號904,而未預先競爭到載波CA1。在此情況下,當基地台1於其他載波偵測到預先保留訊號904後,為充分利用載波CA1的資源,基地台1亦可將子訊框CA1SF2分配給屬於同使用者群組G1的使用者裝置UE2,以產生並傳送第 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至使用者裝置UE2。如此一來,當使用者裝置UE2,於CA1偵測到第一保留訊號110後,即等待子訊框CA1SF2的到來,以於子訊框CA1SF2傳送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
須說明者,上述例子係假設基地台1係將同樣子訊框分配給同使用者群組G1中的使用者裝置UE1以及使用者裝置UE2。然而,基地台1亦可直接分配使用者裝置UE2所預先競爭到的載波上的下一子訊框給使用者裝置UE2使用。在此情況下,使用者裝置UE2可於此載波上傳送第二保留訊號210以確認已競爭到此子訊框,並等待此子訊框的到來,以傳送第二上行資料訊號於此子訊框中。此外,基地台1亦可將此子訊框分配給其他使用者裝置共同使用,以達到多工的功效。
再者,雖然使用者裝置可於多個可供使用之載波上同時傳送多個預先保留訊號,但基地台在監聽這些載波時,部分載波可能同時存在其他干擾訊號。在此情況下,基地台可根據這些載波之受干擾程度判斷各載波之通道品質,再根據各載波之通道品質決定這些載波中通道品質較好的一個或多個載波上之子訊框給使用者裝置,換言之,利用通道品質較佳的載波之子訊框,可避免使用者裝置於干擾訊號較多之載波上傳輸上行資料訊號,而使得基地台無法成功地解碼上行資料訊號。由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經由上述說明可輕易瞭解各種變化的實施態樣,故在此不再加以贅述。
本發明第六實施例如第10圖所示,其係為基地台1之示意圖。基地台1包含一收發器11及一處理器13。需注意者,基於說明簡化之原則,基地台1之其它元件,例如:儲存器、供電模組等與本發明較不相 關的元件,皆於圖中省略而未繪示。收發器11與處理器13係電性連接。處理器13係用以產生資訊、訊號、訊息及進行判斷等操作。收發器11係用以傳送及接收資訊、訊號、訊息等。
相對於第一實施例,處理器13係用以透過收發器11接收第一資源要求訊息102及第二資源要求104。隨後,處理器13基於第一資源要求訊息102及第二資源要求104,而產生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及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如先前所述,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免授權頻段之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以及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免授權頻段之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
接著,處理器13透過收發器11分別傳送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及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至使用者群組G1之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如此一來,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可根據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競爭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之第一子訊框,而第二使用者裝置UE2可根據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競爭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之第二子訊框。
當第一使用者裝置UE1成功地競爭到第一子訊框(例如:子訊框CA1SF2)後,傳送第一保留訊號110,且第一子訊框與第二子訊框係相同子訊框(例如:皆為子訊框CA1SF2)時,第一使用者裝置UE1於相同子訊框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以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判斷第一保留訊號110與使用者群組G1之識別碼相關聯後,以於相同子訊框傳送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之後,處理器13更透過收發器11接收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及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
如先前所述,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及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包含複數子訊框,以及該等子訊框分布於至少一載波上且包含第一子訊框及第二子訊框,即如第3A、3B、4A圖所示。此外,各子訊框包含複數資源區塊集,如第4B圖及第8圖所示。第一使用者裝置UE1係被配置以使用相同子訊框(例如:子訊框CA1SF2)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第一資源區塊集RBS1,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第二使用者裝置UE2係被配置以使用相同子訊框(例如:子訊框CA1SF2)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第二資源區塊集RBS2,傳送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由於第一資源區塊集RBS1係不同於第二資源區塊集RBS2,故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即可共同使用相同子訊框,傳送各自的上行資料訊號。
此外,相對於第三實施例,第一使用者裝置UE1更根據一競爭優先順序,競爭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之第一子訊框(例如:子訊框CA2SF2),以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更根據另一競爭優先順序,競爭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之第二子訊框(例如:子訊框CA1SF1)。
另外,相對於第四實施例,使用者裝置係存在一使用者優先順序。在此情況下,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係根據使用者優先順序,分別決定相同子訊框(例如:子訊框CA1SF2)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第一資源區塊集RB1及第二資源區塊集RB2,並分別使用第一資源區塊集RB1及第二資源區塊集RB2,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及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同樣地,由於第一資源區塊集RBS1係不同於第二資源區塊集RBS2,故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即可共同使 用相同子訊框,傳送各自的上行資料訊號。
另一方面,相對於第五實施例,處理器13更透過收發器11自第一使用者裝置UE1接收預先保留訊號902,以及根據預先保留訊號902,產生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如同先前所述,預先保留訊號902係第一使用者裝置UE1於偵測免授權頻段之至少一載波可供使用後,傳送於至少一載波上。
本發明第七實施例如第11圖所示,其係為使用者裝置3之示意圖。使用者裝置3包含一收發器31及一處理器33。需注意者,基於說明簡化之原則,使用者裝置3之其它元件,例如:顯示模組、儲存器、供電模組等與本發明較不相關的元件,皆於圖中省略而未繪示。收發器31與處理器33係電性連接。處理器33係用以產生資訊、訊號、訊息及進行判斷等操作。收發器31係用以傳送及接收資訊、訊號、訊息等。使用者裝置3可為前述實施例之使用者裝置UE1或使用者裝置UE2。
相對於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若使用者裝置3為使用者裝置UE1時,處理器33透過收發器31傳送資源要求訊息(即第一資源要求訊息102)至基地台1,以及自基地台1接收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即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指示免授權頻段之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即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隨後,處理器33根據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6,透過收發器31,競爭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之一特定子訊框(例如:子訊框CA1SF2)。於透過收發器31成功地競爭到特定子訊框後,傳送保留訊號(即第一保留訊號110),並於特定子訊框傳送一上行資料訊號(即第一上行資料訊號112)。如同先前所述,保 留訊號110與使用者裝置UE1所屬之使用者群組G1之識別碼相關聯。
另一方面,若使用者裝置3為使用者裝置UE2時,處理器33透過收發器31傳送資源要求訊息(即第二資源要求訊息104)至基地台1,以及自基地台1接收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即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指示免授權頻段之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即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隨後,處理器33根據上行傳輸控制資訊108,透過收發器31,競爭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2之一特定子訊框(例如:子訊框CA1SF2)。當競爭特定子訊框CA1SF2失敗時,若透過收發器31偵測到另一保留訊號(即第一保留訊號110),則判斷另一保留訊號110是否與使用者裝置UE2所屬之使用者群組G1之識別碼相關聯。當另一保留訊號110與識別碼相關聯時,於特定子訊框CA1SF2傳送上行資料訊號(即第二上行資料訊號114)。
如同先前所述,請參考第3A、3B、4A、4B、5A、5B、6A、6B圖,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包含複數子訊框,該等子訊框分布於至少一載波上且包含特定子訊框,以及各子訊框包含複數資源區塊集。使用者裝置3為使用者裝置UE1時可被配置以使用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資源區塊集RB1,傳送上行資料訊號112。
另外,當使用者裝置3為使用者裝置UE2時,可被配置以使用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資源區塊集RB2,傳送上行資料訊號114。至於傳送另一保留訊號110之另一使用者裝置UE1係被配置以使用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另一資源區塊集RB1,傳送另一上行資料訊號112。資源區塊集RB1係不同於另一資源區塊集RB2。由於第一資源區塊 集RBS1係不同於第二資源區塊集RBS2,故第一使用者裝置UE1及第二使用者裝置UE2即可共同使用相同子訊框,傳送各自的上行資料訊號。
相對於第三實施例,處理器33更根據競爭優先順序,透過收發器31,競爭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特定子訊框。舉例而言,如第7圖所示,當使用者裝置3為使用者裝置UE1時,處理器33更根據競爭優先順序,透過收發器31,競爭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之特定子訊框CA2SF2,以及當使用者裝置3為使用者裝置UE2時,處理器33更根據競爭優先順序,透過收發器31,競爭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RP1之特定子訊框CA1SF1。
相對於第四實施例,當使用者裝置為使用者裝置UE2且傳送另一保留訊號110之另一使用者裝置為使用者裝置UE1時,使用者裝置UE2根據使用者優先順序,選擇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資源區塊集RBS2,以使用資源區塊集傳送上行資料訊號114,以及使用者裝置UE1根據使用者優先順序,選擇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另一資源區塊集RBS1,以使用另一資源區塊集RBS1,傳送另一上行資料訊號112。
相對於第五實施例,處理器33更透過收發器31偵測免授權頻段之至少一載波可供使用,並傳送一預先保留訊號於至少一載波上,以使基地台1根據預先保留訊號,產生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當使用者裝置為使用者裝置UE1時,預先保留訊號係為預先保留訊號902,以及上行傳輸控制資訊係為106,而當使用者裝置為使用者裝置UE2時,預先保留訊號係為預先保留訊號904,以及上行傳輸控制資訊係為108,如第9A圖所示。
本發明第八實施例如第12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之傳輸控 制方法之流程圖。傳輸控制方法係用於一基地台,如前述實施例之基地台1。基地台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如前述實施例之無線通訊系統WCS。基地台包含一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處理器電性連結至收發器並執行傳輸控制方法。
首先於步驟S1201中,產生一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一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一免授權頻段之一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該免授權頻段之一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於步驟S1203中,透過收發器分別傳送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至一使用者群組之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及一第二使用者裝置。據此,第一使用者裝置可根據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第一子訊框,以及第二使用者裝置可根據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第二子訊框。
隨後,於步驟S1205中,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成功地競爭到第一子訊框後,傳送一第一保留訊號,且第一子訊框與第二子訊框係一相同子訊框時,透過收發器於相同子訊框,接收一第一上行資料訊號及一第二上行資料訊號。第一上行資料訊號係由第一使用者裝置傳送於相同子訊框。第二上行資料訊號係由第二使用者裝置於判斷第一保留訊號與使用者群組之一識別碼相關聯後,傳送於相同子訊框。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及該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包含複數子訊框,該等子訊框分布於至少一載波上且包含第一子訊框及第二子訊框,以及各子訊框包含複數資源區塊集。再者,於 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1201前,本發明之傳輸控制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配置相同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一資源區塊集供第一使用者裝置傳送第一上行資料訊號;以及配置相同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二資源區塊集供第二使用者裝置傳送第二上行資料訊號。第一資源區塊集係不同於第二資源區塊集。
此外,於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1201前,本發明之傳輸控制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透過收發器自第一使用者裝置接收一第一資源要求訊息,以根據第一資源要求訊息產生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以及透過收發器自第二使用者裝置接收一第二資源要求訊息,以根據第二資源要求訊息產生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另外,於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1201前,本發明之傳輸控制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透過收發器自第一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預先保留訊號,以根據該預先保留訊號,產生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預先保留訊號係第一使用者裝置於偵測免授權頻段之至少一載波可供使用後,傳送於至少一載波上。
除了上述步驟,本發明之傳輸控制方法亦能執行在所有前述實施例中所闡述之所有操作並具有所有對應之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此實施例如何基於所有前述實施例執行此等操作及具有該等功能,故不贅述。
本發明第九實施例如第13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之資料傳輸方法之流程圖。資料傳輸方法用於一使用者裝置,例如:前述實施例之使用者裝置3。使用者裝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例如:前述實施例之無 線通訊系統WCS。使用者裝置包含一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處理器電性連結至收發器,且執行資料傳輸方法。
首先,於步驟S1301中,自一基地台接收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一免授權頻段之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接著,於步驟S1303中,根據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特定子訊框。須說明者,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包含複數子訊框,該等子訊框分布於至少一載波上且包含特定子訊框,以及各子訊框包含複數資源區塊集。
接著,於步驟S1305中,判斷特定子訊框所處之載波是否為一可用狀態。若此載波為乾淨,則判斷其為可用狀態,而執行步驟S1307,於成功地競爭到特定子訊框後,傳送一保留訊號,並於特定子訊框傳送一上行資料訊號。保留訊號與使用者裝置所屬之一使用者群組之一識別碼相關聯。反之,當競爭特定子訊框時,若偵測到另一保留訊號,則判斷此載波為不可用狀態,而執行步驟S1309,判斷另一保留訊號是否與所屬之識別碼相關聯,以及當另一保留訊號與所屬之識別碼相關聯時,於特定子訊框傳送上行資料訊號。舉例而言,識別碼可為一群組識別碼、一基地台識別碼及一使用者裝置識別碼其中之一。
於一實施例中,步驟S1303可包含步驟:更根據一競爭優先順序,透過收發器,競爭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特定子訊框。此外,於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1301前,本發明之資料傳輸方法更可包含步驟:透過收發器傳送一資源要求訊息至基地台,以使基地台根據資源要求訊息產生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另外,於另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1301前, 本發明之資料傳輸方法更可包含步驟:透過收發器偵測免授權頻段之至少一載波可供使用,並傳送一預先保留訊號於至少一載波上,以使基地台根據預先保留訊號,產生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除了上述步驟,本發明之資料傳輸方法亦能執行在所有前述實施例中所闡述之所有操作並具有所有對應之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此實施例如何基於所有前述實施例執行此等操作及具有該等功能,故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控制機制,以充分地利用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基地台可將使用者裝置群組化,並針對群組中的各使用者裝置分配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在群組內多個使用者裝置的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有重疊的子訊框的情況下,群組內的使用者裝置仍可共同使用重疊的子訊框,而彼此間不會存在互相阻擋的問題。如此一來,群組中的多個使用者裝置可分別透過相同子訊框中的不同無線電資源,進行上行資料訊號的傳輸,以達到多工傳輸的功效。據此,本發明之上行傳輸控制機制不但可充分地利用免授權頻段的無線電資源,更可降低使用者裝置因競爭失敗而重新要求排程的次數而避免對基地台產生額外的負擔。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Claims (40)

  1.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基地台,包含:一收發器;一處理器,電性連結至該收發器,用以執行下列操作;產生一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一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一免授權頻段之一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以及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該免授權頻段之一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以及透過該收發器分別傳送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至一使用者群組之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及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以使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該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第一子訊框(subframe),且使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該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第二子訊框;其中,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成功地競爭到該第一子訊框後傳送一第一保留訊號(reservation signal),且該第一子訊框與該第二子訊框係一相同子訊框時,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於該相同子訊框傳送一第一上行資料訊號,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判斷該第一保留訊號與該使用者群組之一識別碼相關聯,以於該相同子訊框傳送一第二上行資料訊號,以及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於該相同子訊框,接收該第一上行資料訊號及該第二上行資料訊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及該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包含複數子訊框,該等子訊框分布於至少一載波(carrier)上且包含該第一子訊框及該第二子訊框,以及各該子訊 框包含複數資源區塊集(resource block set)。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係被配置以使用該相同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一資源區塊集,傳送該第一上行資料訊號,以及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係被配置以使用該相同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二資源區塊集,傳送該第二上行資料訊號,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集係不同於該第二資源區塊集。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更根據一競爭優先順序,依序競爭該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該等子訊框,以及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更根據另一競爭優先順序,依序競爭該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該等子訊框。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及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係根據一使用者優先順序,分別選擇該相同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一資源區塊集及一第二資源區塊集,並分別使用該第一資源區塊集及該第二資源區塊集,傳送該第一上行資料訊號及該第二上行資料訊號,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集係不同於該第二資源區塊集。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自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接收一第一資源要求訊息,以根據該第一資源要求訊息產生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以及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自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接收一第二資源要求訊息,以根據該第二資源要求訊息產生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更指示該使用者群組。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產生一使用者群組資訊,並透過該收發器廣播該使用者群組資訊以指示該使用者群組。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使用者群組之該識別碼係選自於由一群組識別碼、一基地台識別碼(Cell ID)及一使用者裝置識別碼組成的群組。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自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預先保留訊號,以及根據該預先保留訊號,產生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其中該預先保留訊號係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於偵測該免授權頻段之至少一載波可供使用後,傳送於該至少一載波上。
  11.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包含:一收發器;一處理器,電性連結至該收發器,並用以執行下列操作:透過該收發器,自一基地台接收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一免授權頻段之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根據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透過該收發器,競爭該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特定子訊框;於透過該收發器成功地競爭到該特定子訊框後,傳送一保留訊號,並於該特定子訊框傳送一上行資料訊號,該保留訊號與該使用者裝置所屬之一使用者群組之一識別碼相關聯;以及當競爭該特定子訊框失敗時,若透過該收發器偵測到另一保留訊號,則判斷該另一保留訊號是否與該識別碼相關聯,以及當該另一保留訊號與該識別碼相關聯時,於該特定子訊框傳送該上行資料訊號。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包含複數子訊框,該等子訊框分布於至少一載波上且包含該特定子訊框,以及各該子訊框包含複數資源區塊集。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使用者裝置係被配置以使用該 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資源區塊集,傳送該上行資料訊號,以及傳送該另一保留訊號之另一使用者裝置係被配置以使用該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另一資源區塊集,傳送另一上行資料訊號,其中該資源區塊集係不同於該另一資源區塊集。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根據一競爭優先順序,透過該收發器,依序競爭該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該等子訊框。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使用者裝置及傳送該另一保留訊號之另一使用者裝置根據一使用者優先順序,分別選擇該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一資源區塊集及一第二資源區塊集,並分別使用該第一資源區塊集及該第二資源區塊集,傳送該上行資料訊號及另一上行資料訊號,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集係不同於該第二資源區塊集。
  16.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資源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以使該基地台根據該資源要求訊息產生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17.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更指示該使用者群組。
  18.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自該基地台接收一使用者群組資訊,且該使用者群組資訊指示該使用者群組。
  19.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使用者群組之該識別碼係選自於由一群組識別碼、一基地台識別碼及一使用者裝置識別碼組成的群組。
  20. 如請求項11所述之使用者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透過該收發器偵測該免授權頻段之至少一載波可供使用,並傳送一預先保留訊號於該至少一載波上,以使該基地台根據該預先保留訊號,產生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21. 一種用於一基地台之傳輸控制方法,該基地台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且包 含一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結至該收發器,該傳輸控制方法由該處理器所執行且包含以下步驟:(a)產生一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一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一免授權頻段之一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以及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該免授權頻段之一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b)透過該收發器分別傳送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至一使用者群組之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及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以使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該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第一子訊框,且使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根據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競爭該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第二子訊框;以及(c)當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成功地競爭到該第一子訊框後傳送一第一保留訊號,且該第一子訊框與該第二子訊框係一相同子訊框時,透過該收發器接收一第一上行資料訊號及一第二上行資料訊號,其中該第一上行資料訊號係由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傳送於該相同子訊框,以及該第二上行資料訊號係由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於判斷該第一保留訊號與該使用者群組之一識別碼相關聯後,傳送於該相同子訊框。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傳輸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及該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包含複數子訊框,該等子訊框分布於至少一載波上且包含該第一子訊框及該第二子訊框,以及各該子訊框包含複數資源區塊集。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傳輸控制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配置該相同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一資源區塊集供該第 一使用者裝置傳送該第一上行資料訊號;以及配置該相同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二資源區塊集供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傳送該第二上行資料訊號;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集係不同於該第二資源區塊集。
  24.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傳輸控制方法,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更根據一競爭優先順序,依序競爭該第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該等子訊框,以及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更根據另一競爭優先順序,依序競爭該第二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該等子訊框。
  25.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傳輸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及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係根據一使用者優先順序,分別選擇該相同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一資源區塊集及一第二資源區塊集,並分別使用該第一資源區塊集及該第二資源區塊集,傳送該第一上行資料訊號及該第二上行資料訊號,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集係不同於該第二資源區塊集。
  26. 如請求項21所述之傳輸控制方法,其中於該步驟(a)之前包含下列步驟:透過該收發器自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接收一第一資源要求訊息,以根據該第一資源要求訊息產生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以及透過該收發器自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接收一第二資源要求訊息,以根據該第二資源要求訊息產生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27. 如請求項21所述之傳輸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及該第二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更指示該使用者群組。
  28. 如請求項21所述之傳輸控制方法,其中於該步驟(a)之前包含下列步驟:產生一使用者群組資訊,並透過該收發器廣播該使用者群組資訊以指示該使用者群組。
  29. 如請求項21所述之傳輸控制方法,其中該使用者群組之該識別碼係選 自於由一群組識別碼、一基地台識別碼及一使用者裝置識別碼組成的群組。
  30. 如請求項21所述之傳輸控制方法,其中於該步驟(a)之前包含下列步驟:透過該收發器自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接收一預先保留訊號,以根據該預先保留訊號,產生該第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其中,該預先保留訊號係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於偵測該免授權頻段之至少一載波可供使用後,傳送於該至少一載波上。
  31. 一種用於一使用者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該使用者裝置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且包含一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電性連結至該收發器,該資料傳輸方法由該處理器所執行且包含下列步驟:(a)透過該收發器,自一基地台接收一上行傳輸控制資訊,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指示一免授權頻段之一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b)根據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透過該收發器,競爭該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一特定子訊框;(c)於透過該收發器成功地競爭到該特定子訊框後,傳送一保留訊號,並於該特定子訊框傳送一上行資料訊號,該保留訊號與該使用者裝置所屬之一使用者群組之一識別碼相關聯;以及(d)當競爭該特定子訊框失敗時,若透過該收發器偵測到另一保留訊號,則判斷該另一保留訊號是否與該識別碼相關聯,以及當該另一保留訊號與該識別碼相關聯時,於該特定子訊框傳送該上行資料訊號。
  32. 如請求項31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該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包含複數子訊框,該等子訊框分布於至少一載波上且包含該特定子訊框,以及各該子訊框包含複數資源區塊集。
  33. 如請求項32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裝置係被配置以使用 該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一資源區塊集,傳送該上行資料訊號,以及傳送該另一保留訊號之另一使用者裝置係被配置以使用該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二資源區塊集,傳送另一上行資料訊號,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集係不同於該第二資源區塊集。
  34. 如請求項33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該步驟(b)更包含下列步驟:根據一競爭優先順序,透過該收發器,依序競爭該免授權頻段無線電資源池之該等子訊框。
  35. 如請求項33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裝置及傳送該另一保留訊號之另一使用者裝置根據一使用者優先順序,分別選擇該特定子訊框之該等資源區塊集之一第一資源區塊集及一第二資源區塊集,並分別使用該第一資源區塊集及該第二資源區塊集,傳送該上行資料訊號及另一上行資料訊號,其中該第一資源區塊集係不同於該第二資源區塊集。
  36. 如請求項31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於該步驟(a)之前,該資料傳輸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收發器傳送一資源要求訊息至該基地台,以使該基地台根據該第一資源要求訊息產生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37. 如請求項31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更指示該使用者群組。
  38. 如請求項31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於該步驟(a)之前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收發器自該基地台接收一使用者群組資訊,該使用者群組資訊指示該使用者群組。
  39. 如請求項31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該使用者群組之該識別碼係選自於由一群組識別碼、一基地台識別碼及一使用者裝置識別碼組成的群組。
  40. 如請求項31所述之資料傳輸方法,其中於該步驟(a)之前更包含以下步驟:透過該收發器偵測該免授權頻段之至少一載波可供使用,並傳送一預先保留訊號於該至少一載波上,以使該基地台根據該預先保留訊號,產生該上行傳輸控制資訊。
TW105110035A 2015-04-08 2016-03-30 基地台、使用者裝置、用於基地台之傳輸控制方法及用於使用者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TWI6003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44345P 2015-04-08 2015-04-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7477A true TW201637477A (zh) 2016-10-16
TWI600331B TWI600331B (zh) 2017-09-21

Family

ID=57112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0035A TWI600331B (zh) 2015-04-08 2016-03-30 基地台、使用者裝置、用於基地台之傳輸控制方法及用於使用者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5284B2 (zh)
CN (1) CN106060933B (zh)
TW (1) TWI60033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1573B2 (en) 2015-04-13 2018-07-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by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TWI636692B (zh) * 2015-04-13 2018-09-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
TWI674782B (zh) * 2017-02-24 2019-10-1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同步和裝置辨識之偶數長度序列設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3802A1 (ko) * 2015-04-09 2016-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cca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6167623A1 (ko) * 2015-04-16 2016-10-20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349293B2 (en) * 2015-04-17 2019-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of UE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by an eNB
EP3297312A4 (en) * 2015-05-15 2018-11-21 Kyocera Corporation User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8141337B (zh) 2015-10-29 2021-12-17 苹果公司 在授权辅助接入(laa)中的部分子帧内的(e)pdcch的设计与传输
CN106686738A (zh) * 2015-11-05 2017-05-17 索尼公司 基站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无线通信系统
CN109565383B (zh) * 2016-08-03 2022-03-01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装置到装置传输
US10595336B2 (en) * 2016-11-15 2020-03-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0721769B2 (en) * 2016-12-01 2020-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sten-before-talk techniques in synchronous systems
CN108616932B (zh) * 2016-12-13 2022-09-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免调度的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0779320B2 (en) * 2016-12-16 2020-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reservation signal with new radio PDCCH waveform
CN108617001B (zh) * 2017-01-20 2022-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144433A1 (en) * 2017-02-06 2018-08-09 Intel Corporation Reliable uplink transmission without grant in nr urllc
US10779222B2 (en) * 2017-05-04 2020-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ant-free admission control to a shared channel
CN109152039B (zh) * 2017-06-16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WO2019010746A1 (zh) * 2017-07-13 2019-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池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8495354B (zh) * 2018-03-23 2020-09-08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
US20210007134A1 (en) * 2018-03-28 2021-01-07 Nokia Technologies Oy Feedback indication for continued transmiss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190306912A1 (en) * 2018-04-03 2019-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operation mode for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s
EP3964008A4 (en) * 2019-04-30 2022-08-24 ZT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ARALLEL MESSAGE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7668B2 (en) * 2001-03-02 2007-03-06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evices, softwares and methods for advancing scheduling of next contention session upon premature termination of contention free exchange
US8125969B2 (en) * 2008-12-16 2012-02-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EDCA channel access parameters
WO2010123304A2 (en) * 2009-04-24 2010-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large payloads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user equipments
US9113483B2 (en) * 2011-04-12 2015-08-1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spectrum sharing for cellular-controlled offloading using unlicensed band
KR101600487B1 (ko) * 2011-04-18 2016-03-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854446B2 (en) * 2011-07-07 2017-12-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13056B2 (en) * 2012-09-15 2017-07-18 Fujitsu Limited Switching and aggregation of small cell wireless traffic
CN103002455B (zh) * 2012-10-12 2016-08-03 陈宏滨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和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模型
CN105850202B (zh) * 2013-12-18 2019-06-0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广播的d2d通信中的公平资源共享
EP3091813B1 (en) * 2014-01-28 2019-06-26 Huawei Device Co.,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20170013596A1 (en) * 2014-01-28 2017-01-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trol of semi-persistent channel occupation for device-to device (d2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4869655B (zh) * 2014-02-21 2019-07-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上行链路资源调度方法、无线基站和移动台
US10313966B2 (en) * 2014-06-20 2019-06-04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US9629160B1 (en) * 2014-12-17 2017-04-18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s for selection of a secondary carrier
CN104486013B (zh) * 2014-12-19 2017-01-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法、信道检测系统、终端和基站
WO2016167623A1 (ko) * 2015-04-16 2016-10-20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1573B2 (en) 2015-04-13 2018-07-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by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TWI636692B (zh) * 2015-04-13 2018-09-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利用免授權頻譜進行上行鏈路傳輸的通訊方法及裝置
TWI674782B (zh) * 2017-02-24 2019-10-1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同步和裝置辨識之偶數長度序列設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02231A1 (en) 2016-10-13
US10085284B2 (en) 2018-09-25
CN106060933A (zh) 2016-10-26
TWI600331B (zh) 2017-09-21
CN106060933B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0331B (zh) 基地台、使用者裝置、用於基地台之傳輸控制方法及用於使用者裝置之資料傳輸方法
US20200280977A1 (en) D2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Or Allo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EP3162141B1 (en) Resource pool acces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TWI559721B (zh) 雙連結中分配無線網路暫時識別的方法
CN105940754B (zh) 通信装置
US11950301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7046727B (zh) 一种上行资源共享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15169050A1 (zh) 基于竞争的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20053460A1 (en) Facilitating Sidelink Mode 2 Random Selection for Support of Sidelink DRX
WO2017101209A1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37608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10381602A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US10219301B2 (en) Inhibition mechanism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S20190075608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direct connection link, and method and node for realizing data transmission thereby
WO2015062507A1 (zh) 一种d2d资源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7166896A1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JP6353077B2 (ja) 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リソースコンテンション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装置
WO2020146461A1 (en) Buffer status report transmission in a separate resource pool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CN106304372B (zh)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JP6526212B2 (ja) ページングメッセージ送信方法、ページングメッセージ受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WO2017166253A1 (zh) 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US10397967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6031268A (zh)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TWI440380B (zh)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its equipment
CN106559374B (zh)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