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8417A - 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8417A
TW201628417A TW104101524A TW104101524A TW201628417A TW 201628417 A TW201628417 A TW 201628417A TW 104101524 A TW104101524 A TW 104101524A TW 104101524 A TW104101524 A TW 104101524A TW 201628417 A TW201628417 A TW 2016284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ear
external
housing
external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1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8739B (zh
Inventor
陳光超
葉國良
Original Assignee
陳光超
慧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光超, 慧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陳光超
Priority to TW104101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8739B/zh
Priority to CN201510682809.1A priority patent/CN105812970B/zh
Priority to US14/996,239 priority patent/US965607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28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8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8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87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the outer, middle or inner e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the outer, middle or inner ear
    • A61N1/36038Cochlear stim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72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stimulators
    • A61N1/37211Mean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stimulators
    • A61N1/37217Mean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stim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munication link, e.g. acoustic or tactile
    • A61N1/37223Circuits for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 A61N1/37229Shape or location of the implanted or external antenn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72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stimulators
    • A61N1/375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e.g. casings
    • A61N1/37518Anchoring of the implants, e.g. fix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5Electrodes for implantation or insertion into the body, e.g. heart electrode
    • A61N1/0526Head electrodes
    • A61N1/0541Cochlear electro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rosthes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外掛電子耳裝置,其用於人工耳系統。此外掛電子耳裝置包含有殼體、外掛磁鐵、麥克風、處理電路與無線信號傳送電路。外掛磁鐵、麥克風與處理電路皆安裝於該殼體。外掛磁鐵用以感應置於使用者頭皮內側之接收器磁鐵,麥克風用以接受外界聲音,產生聲音信號。處理電路用以將聲音信號轉換成電極驅動信號。無線信號傳送電路用以將電極驅動信號傳給人工耳植入裝置,以便人工耳植入裝置將電極驅動信號轉成複數電極電流,進而透過複數對應電極,在耳蝸神經傳導部份產生複數電刺激。此外,本發明亦提出一種對應的人工耳植入裝置。

Description

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且特別是關於輔助聽覺喪失患者重建聽覺的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
有很多人出生就因為各種聽覺器官異常或因為外傷、疾病導致聽覺喪失。對於出生就沒有聽覺的小孩來說,連學習講話都有很大的困難。因此,如何對於聽不到的人提供聽覺重建是一件非常具有價值的工作。
請參考圖1,圖1例示一種傳統人工耳系統,其由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所組成。外掛電子耳裝置包括一外掛磁鐵102、一處理電路103以及一麥克風105,用以佩戴在使用者的耳朵109的相對位置。其中外掛磁鐵102對應上述人工耳植入裝置的接收器磁鐵104。此外,上述之人工耳植入裝置還包括有一條狀承載體,其用以承載複數電極106,並用以安裝於耳蝸107中,以刺激聽覺神經而產生神經聽覺信號,進而讓神經聽覺信號透過神經系統108傳到大腦來產生聽覺。
由於外掛電子耳裝置的設計包括有外掛磁鐵102與處理電路103,不但尺寸相當大,非常顯目,而且外掛磁鐵102與處理電路103跟麥克風105為兩個部件,彼此間透過導線相連接,在佩戴上也相當不方便。因此有必要發展一更具使用價值之人工耳系統。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外掛電子耳裝置,用於一人工耳系統。這個外掛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一外掛磁鐵、一麥克風、一處理電路,以及一無線信號傳送電路。外掛磁鐵係安裝於殼體之一預定位置,用來跟安裝在一使用者頭皮內側的一接收器磁鐵感應,使殼體可吸附於使用者的頭皮對應外側,接受器磁鐵屬於一人工耳植入裝置。麥克風係安裝於殼體之一預定位置,用以接受一外界聲音,產生一聲音信號。麥克風可以是各種指向性或非指向性的收音裝置,可以將外界聲音轉換成電子信號。麥克風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麥克風的組合。處理電路係安裝於殼體,用以將聲音信號轉換成電極驅動信號。處理電路可以包括微控制器,或是特製應用的晶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以全部為硬體電路邏輯,或是可以部份硬體電路,搭配對應的軟體邏輯。無線信號傳送電路係用以將電極驅動信號傳給人工耳植入裝置,以便人工耳植入裝置將電極驅動信號轉成複數電極電流,也就是一個以上的電極電流。透過對應的多個電極,在耳蝸神經傳導部份產生複數電刺激,使該使用者產生對應於該外界聲音的一聽覺。
在實作上,殼體具有一外殼形狀,該外殼形狀可針對該使用者之頭部貼附位置量身訂做,具有與頭部貼服位置實質相似的顏色與形狀,使得該外殼形狀不易被察覺。此外,該殼體外也可附加假髮,使得該外殼形狀更不易被察覺。
在實作上,該外殼可具有一體性,例如圓形體、方形體、多邊形體或各種其他形狀,並且沒有其他部件透過導線連接到該外殼,所有上述元件都設置在該殼體預定位置。
在實作上,該無線信號傳送電路可包含一信號轉換電路與一信號線圈,上述信號轉換電路用以將處理電路所產生的電極驅動信號轉換成無線通訊格式,並透過該信號線圈與該人工耳植入裝置之一信號線圈進 行電磁感應,以傳遞該電極驅動信號。
在實作上,該處理電路可根據一設定命令,傳送一設定信號給該人工耳植入裝置,使該人工耳植入裝置根據該設定信號調整該複數電刺激。例如可提供使用者預定的聲音,並且詢問使用者的聽覺反應。透過這些聽覺反應,對於人工耳植入裝置進行設定,以提供更適合的電刺激。處理電路也可以根據這樣的聽覺反應,調整處理電路產生電極驅動信號的方式,以創造更適合的聽覺刺激電流。
在實作上,該人工耳植入裝置也可自動檢測該人工耳植入裝置的一運作狀態,以產生一狀態信號,傳給該處理電路,該處理電路根據該狀態信號調整該複數電極驅動信號之產生方式。
在實作上,外掛電子耳裝置可以更包含一外接處理器傳輸界面,該處理電路透過該外接處理器傳輸界面將該外界聲音對應的一待處理信號傳給一外接處理器進行處理,並且接收該外接處理器之一處理結果,以獲得該電極驅動信號。舉例來說,該外接處理器傳輸界面為藍芽、Zigbee、或其他客製化的近距離無線通訊協定。外接處理器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裝置。這個設置方式可以利用外接處理器強大的信號處理能力,提供噪音過濾等進階處理能力,在該外接處理器存在的時候,提供使用者更優質的聲音信號。同時,由於複雜的處理在外部進行,處理電路可以更省電、體積做的更小。
此外,在實作時,處理電路可以有兩種模式。當偵測到有外接處理器存在時,讓外接處理器來做主要的的聲音處理,當偵測到外接處理器不存在的時候,仍然透過處理電路來處理聲音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人工耳植入裝置,用於一人工耳系統。人工耳植入裝置包括一接收器磁鐵、無線信號接收電路、電極信號產生電路與複數電極。接收器磁鐵用以透過一使用者頭皮吸附一外掛電子耳裝置之一外掛磁鐵。無線信號接收電路接收來自該外掛電子耳 裝置之一電極驅動信號(其對應一外界聲音)。電極信號產生電路將該電極驅動信號轉換成複數電極電流。此外,複數電極,根據該複數電極電流,在該使用者的耳蝸神經傳導部份產生複數電刺激,使該使用者產生對應於該外界聲音的一聽覺。其中該無線信號接收電路偵測該人工耳植入裝置之一運作狀態,傳送一狀態信號給該外掛電子耳裝置,使該外掛電子耳裝置根據該狀態信號調整該電極驅動信號之產生方式。
在實作上,人工耳植入裝置可包括一殼體,用以包含該無線信號接收電路與該電極信號產生電路,該殼體之形狀對應該使用者之耳道,以容置於該耳道中。並且,在實作上,該複數電極可安置於一條狀承載體,該條狀承載體與該殼體透過可分離方式連接在一起。例如,該條狀承載體與該殼體透過磁力連接。
又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人工耳系統,包含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其中,外掛電子耳裝置主要包括有麥克風、處理電路、以及由信號轉換電路與信號線圈所構成的無線信號傳送電路。較佳地,外掛電子耳裝置還可進一步包括有充電線圈、充電信號產生器與電源管理電路。人工耳植入裝置主要包括有由信號線圈與解讀信號電路所構成的無線信號接收電路、電極信號產生電路、多工器與多個電極。較佳地,人工耳植入裝置還可進一步包括有電源管理電路、電源與充電線圈。
其中,麥克風可以是各種指向性或非指向性的收音裝置,可以將外界聲音轉換成電子信號。且麥克風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麥克風的組合。此外,上述之處理電路用以將聲音信號轉換成電極驅動信號。此處理電路可以包括微控制器,或是特製應用的晶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以全部為硬體電路邏輯,或是可以部份硬體電路,搭配對應的軟體邏輯。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外掛電子耳裝置的外殼,針對耳朵的後側形狀進行設計,並且具有一個容置空間,用來安置上述的 處理電路、麥克風等元件。透過這個方式,可以用類似手機外殼的設計方式,統一設計處理電路等,安裝於容置空間,但外殼可以針對不同的使用者耳朵形狀、顏色進行各種不同的設計。外殼可以很方便的卡入處理電路等裝置的模組,在製造成本與使用舒適度都能同時有很明顯的提升。
由於外掛電子耳裝置之殼體具有一外殼部份,該外殼部份根據該使用者之耳朵形狀設計,在視覺上與該使用者之耳朵構成一體,使該殼體不易被察覺,且該殼體具有一容置空間。麥克風安裝於該殼體之該容置空間,用以接受一外界聲音,產生一聲音信號。處理電路安裝於該殼體之該容置空間,用以將該聲音信號轉換成一電極驅動信號。而由信號轉換電路與信號線圈所構成的無線電路亦安裝於該殼體之該容置空間,以將該電極驅動信號傳給該人工耳植入裝置,該人工耳植入裝置將該電極驅動信號轉成複數電極電流,透過複數對應電極,在耳蝸神經傳導部份產生複數電刺激,使該使用者產生對應於該外界聲音的一聽覺。透過這樣的設計,本發明之人工耳系統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可以儘可能在視覺上不特別顯目,讓佩戴者更願意佩戴人工耳,社會生活更加順利。
102‧‧‧外掛磁鐵
103‧‧‧處理電路
104‧‧‧接收器磁鐵
105‧‧‧麥克風
106‧‧‧電極
107‧‧‧耳蝸
108‧‧‧神經系統
109‧‧‧耳朵
201‧‧‧接收器磁鐵
202‧‧‧殼體
203‧‧‧電極
31‧‧‧人工耳植入裝置
32‧‧‧外掛電子耳裝置
310‧‧‧接收器磁鐵
311‧‧‧信號線圈
312‧‧‧解讀信號電路
313‧‧‧電極信號產生電路
314‧‧‧多工器
315‧‧‧電源管理電路
316‧‧‧電源
317‧‧‧充電線圈
3181‧‧‧電極
3182‧‧‧電極
3183‧‧‧電極
3184‧‧‧電極
3185‧‧‧電極
320‧‧‧外掛磁鐵
321‧‧‧麥克風
322‧‧‧處理電路
323‧‧‧信號轉換電路
324‧‧‧信號線圈
325‧‧‧充電線圈
326‧‧‧充電信號產生器
327‧‧‧電源管理電路
328‧‧‧外接處理器傳輸介面
VCC‧‧‧電源電壓
41‧‧‧殼體
42‧‧‧耳朵
51‧‧‧耳朵
52‧‧‧殼體
53‧‧‧容置空間
61‧‧‧充電器
62‧‧‧模組
63‧‧‧耳蝸
64‧‧‧條狀承載體
圖1例一種傳統人工耳系統;圖2例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人工耳系統的架構;圖3例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人工耳系統的電路架構;圖4例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外掛電子耳裝置的外形;圖5例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外掛電子耳裝置的外形;以及圖6例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人工耳植入裝置的實作方式。
請參考圖2,圖2例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人工耳系統的架構。在圖2中,外掛電子耳裝置包括處理電路、麥克風、外掛磁鐵跟無線信號傳送電路。外掛磁鐵、處理電路、麥克風跟無線信號傳送電路都安置在統一的殼體202中,用以對應人工耳植入裝置。如上述,人工耳植入裝置包括接收器磁鐵201,以及複數個電極203。接收器磁鐵201可以用來吸附外掛電子耳裝置的外掛磁鐵,以吸附固定外掛電子耳裝置保持在預定位置。
在實作上,該殼體202可具有一體性,例如圓形體、方形體、多邊形體或各種其他形狀,並且沒有其他部件透過導線連接到該殼體202,所有上述元件都設置在該殼體202之預定位置。又殼體202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頭殼外形、顏色進行客製化,在其內部設置容置空間,用來安裝相關的電路元件。甚至,可以在殼體202的外部設置假髮,針對使用者的髮色進行設計,這樣讓使用者在進行社會活動時,更不會引起異常的眼光,有助於使用者融入社會生活。
其中,外掛磁鐵係安裝於殼體202之預定位置,用來跟安裝在一使用者頭皮內側的一接收器磁鐵感應,使殼體202可吸附於使用者的頭皮對應外側,接受器磁鐵屬於一人工耳植入裝置;麥克風係安裝於殼體202之一預定位置,用以接受一外界聲音,產生一聲音信號。上述之麥克風可以是各種指向性或非指向性的收音裝置,可以將外界聲音轉換成電子形式的聲音信號。當然,麥克風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麥克風的組合;處理電路係安裝於殼體,用以將聲音信號轉換成電極驅動信號。處理電路可以包括微控制器,或是特製應用的晶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以全部為硬體電路邏輯,或是可以部份硬體電路,搭配對應的軟體邏輯。
又實作上,該處理電路可根據一設定命令,傳送一設定信號給該人工耳植入裝置,使該人工耳植入裝置根據該設定信號調整該複數電 刺激。例如可提供使用者預定的聲音,並且詢問使用者的聽覺反應。透過這些聽覺反應,對於人工耳植入裝置進行設定,以提供更適合的電刺激。處理電路也可以根據這樣的聽覺反應,調整處理電路產生電極驅動信號的方式,以創造更適合的聽覺刺激電流。
此外,實作上,處理電路可以有兩種操作模式:當偵測到有外接處理器存在時,讓外接處理器來做主要的的聲音處理;當偵測到外接處理器不存在的時候,仍然透過處理電路來處理聲音信號。又該人工耳植入裝置也可自動檢測該人工耳植入裝置的一運作狀態,以產生一狀態信號,傳給該處理電路,該處理電路根據該狀態信號調整該電極驅動信號之產生方式。
無線信號傳送電路,將電極驅動信號傳給人工耳植入裝置,人工耳植入裝置將電極驅動信號轉成複數電極電流,也就是一個以上的電極電流。透過對應的多個電極,在耳蝸神經傳導部份產生複數電刺激,使該使用者產生對應於該外界聲音的一聽覺。且實作上,該無線信號傳送電路可包含一信號轉換電路與一信號線圈,信號轉換電路用以將處理電路所產生的電極驅動信號轉換成無線通訊格式,並透過該信號線圈與該人工耳植入裝置之一信號線圈進行電磁感應,以傳遞該電極驅動信號。
在實作上外掛電子耳裝置可以更包含一外接處理器傳輸界面(圖2未繪示),該處理電路透過該外接處理器傳輸界面將該外界聲音對應的一待處理聲音信號傳給一外接處理器進行處理,並且接收該外接處理器之一處理結果,以獲得該電極驅動信號。舉例來說,該外接處理器傳輸界面可為藍芽、Zigbee、或其他客製化的近距離無線通訊協定。外接處理器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裝置。這個設置方式可以利用外接處理器強大的信號處理能力,提供噪音過濾等進階處理能力,在該外接處理器存在的時候,提供使用者更優質的聲音信號。同時,由於複雜的信號處理在外部進行,處理電路可以更省電、體積做的更小。
圖3例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人工耳系統的電路架構。在圖3中,標示31表示為人工耳植入裝置,而標示32表示為外掛電子耳裝置。外掛電子耳裝置32主要包括有外掛磁鐵320、麥克風321、處理電路322、及由信號轉換電路323與信號線圈324所構成的無線信號傳送電路。上述這些元件的配置方式與功能皆已描述過,在此便不再贅述。較佳地,外掛電子耳裝置32還可進一步包括有充電線圈325、充電信號產生器326、電源管理電路327與外接處理器傳輸介面328。電源管理電路327電性耦接麥克風321、處理電路322、信號轉換電路323,並透過充電信號產生器326電性耦接信號線圈324。電源管理電路327用以將一電源電壓VCC(其可由一電池來提供)的位準轉換成麥克風321、處理電路322與信號轉換電路323這三者各自所需之位準,以提供給上述三元件來使用。此外,電源管理電路327還用以控制充電信號產生器326產生充電信號,進而透過充電線圈325將充電信號傳送至人工耳植入裝置31。另外,外接處理器傳輸介面328亦電性耦接處理電路322,以與處理電路322進行信號傳輸。
人工耳植入裝置31主要包括有接收器磁鐵310、由信號線圈311與解讀信號電路312所構成的無線信號接收電路、電極信號產生電路313、多工器314與多個電極(如標示3181、3182、3183、3184、3185所示)。解讀信號電路312用以透過信號線圈311接收外掛電子耳裝置32所傳來的信號(例如是電極驅動信號),並解讀所接收之信號,然後再控制電極信號產生電路313產生所需之複數電極電流。較佳地,人工耳植入裝置31還可進一步包括有電源管理電路315、電源316與充電線圈317。充電線圈317係透過電源316(其例如是一電容)電性耦接電源管理電路315,而電源管理電路315係電性耦接解讀信號電路312與電極信號產生電路313。充電線圈317用以接收來自外掛電子耳裝置32的充電信號,並據以對電源316進行充電。而電源管理電路315則用以將電源316所儲存之電能的電壓準位轉換成解讀信號電路312與電極信號產生電路313這二者各自所需之位準,以提供給上述二元件 來使用。
上述之麥克風321可以是各種指向性或非指向性的收音裝置,可以將外界聲音轉換成電子信號。麥克風321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麥克風的組合。處理電路322用以將聲音信號轉換成電極驅動信號。處理電路322可以包括微控制器,或是特製應用的晶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以全部為硬體電路邏輯,或是可以部份硬體電路,搭配對應的軟體邏輯。
在運作上,麥克風321接收外界聲音,由處理電路322將之轉換成對應的電極驅動信號,並且進行雜訊過濾以及/或放大的各種聲音信號的處理。信號轉換電路323將處理好的信號轉換成適合傳送的格式,透過信號線圈324傳送到人工耳植入裝置31的信號線圈311。信號線圈311收到的信號,經過解讀信號電路312進行解讀。這個信號可以設計成類比方式,也可以設計成數位方式,以封包方式對應到聲音信號。甚至提供對應的解壓縮(decompression)、解調(demodulation)、解密(decryption),假如在外掛電子耳裝置根據不同的需求有加入這些功能的話。
這些解讀後的信號經過電極信號產生電路313轉換成最後的複數個電極電流,透過多工器314或對應的導線傳到不同的電極3181、3182、3183、3184、3185。由於這些電極散落在耳蝸的不同位置,而耳蝸的不同位置對應到不同的頻率,所以一般會使用傅利葉變換等方式進行聲音的時間-頻率空間的轉換。
除了信號處理,外掛電子耳裝置32的電源管理電路327負責管理電源,並且透過充電信號產生器326產生充電信號,透過充電線圈325傳給人工耳植入裝置31的充電線圈317,搭配電源管理電路315,用來對電源316進行充電。
此外,為了讓外掛電子耳裝置更不顯目,可以將外掛電子耳裝置的殼體根據頭殼的外部形狀進行設計。例如透過鐳射光掃描等方式建 立使用者耳部形狀的三維模型建立,並且將外掛電子耳裝置的殼體形狀對應使用者的耳朵進行設計。
圖4即例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外掛電子耳裝置的外形,外掛電子耳裝置的殼體41的形狀係針對使用者的耳朵42的外形進行設計,可以包覆原本的耳朵,並且在顏色進行一致化,使得整個外掛電子耳裝置看起來就像是使用者原本的耳朵。並且,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用來支撐外掛電子耳裝置,而未必要透過外掛磁鐵,這在解決核磁斷層掃描(MRI)的問題也有一定的幫助。
圖5則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外掛電子耳裝置的外形,外掛電子耳裝置的殼體52係針對耳朵51的後側形狀進行設計,並且具有一個容置空間53,用來安置上述的處理電路、麥克風等元件。透過這個方式,可以用類似手機外殼的設計方式,統一設計處理電路等,安裝於容置空間,但殼體52可以針對不同的使用者耳朵形狀、顏色進行各種不同的設計。殼體52可以很方便的卡入處理電路等裝置的模組,在製造成本與使用舒適度都能同時有很明顯的提升。
由於殼體52的形狀可根據該使用者之耳朵51形狀設計,在視覺上與該使用者之耳朵51構成一體,使該殼體52不易被察覺,且該殼體52具有一容置空間53。前述之麥克風即可安裝於該殼體52之該容置空間53,用以接受一外界聲音,產生一聲音信號。處理電路安裝於該殼體52之該容置空間53,用以將該聲音信號轉換成一電極驅動信號。無線電路安裝於該殼體52之該容置空間53,將該電極驅動信號傳給該人工耳植入裝置,該人工耳植入裝置將該電極驅動信號轉成複數電極電流,透過複數對應電極,在耳蝸神經傳導部份產生複數電刺激,使該使用者產生對應於該外界聲音的一聽覺。
透過這樣的設計,人工耳系統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可以儘可能在視覺上不特別顯目,讓佩戴者更願意佩戴人工耳,社會生活更加順利。
請參照圖6,其例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人工耳植入裝置的實作方式。上述的處理電路、麥克風等做成一個模組62,安置於使用者的耳道中。電極則安置在一條狀承載體64,置入耳蝸63的對應位置。模組62可以跟條狀承載體64透過磁鐵進行電性與物理連接,或透過無線傳輸方式傳輸信號。模組62可以透過做成耳機形狀的充電器61進行充電,以減少電池的容量,同時可以做到相當不顯目,不影響到使用者的社會生活。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2‧‧‧殼體
201‧‧‧接收器磁鐵
203‧‧‧電極

Claims (16)

  1. 一種外掛電子耳裝置,用於一人工耳系統,包含:一殼體;一外掛磁鐵,安裝於該殼體,係用以感應置於一使用者頭皮內側之一接收器磁鐵;一麥克風,安裝於該殼體,用以接受一外界聲音,產生一聲音信號;一處理電路,安裝於該殼體,用以將該聲音信號轉換成一電極驅動信號;以及一無線信號傳送電路,將該電極驅動信號傳給一人工耳植入裝置,該人工耳植入裝置將該電極驅動信號轉成複數電極電流,透過複數對應電極,在耳蝸神經傳導部份產生複數電刺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其中該殼體具有一外殼形狀,該外殼形狀針對該使用者之頭部貼附位置量身訂做,具有實質相似的顏色與形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其中該殼體外附加假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其中該殼體具有一體性,沒有其他部件透過導線連接到該殼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其中該無線信號傳送電路包含一信號轉換電路與一信號線圈,該信號轉換電路用以將 該電極驅動信號轉換成無線通訊格式,並透過該信號線圈而與該人工耳植入裝置之一信號線圈進行電磁感應,以傳遞該電極驅動信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其中該處理電路根據一設定命令,傳送一設定信號給該人工耳植入裝置,使該人工耳植入裝置根據該設定信號調整該複數電刺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其中該人工耳植入裝置自動檢測該人工耳值入裝置的一運作狀態,以產生一狀態信號,傳給該處理電路,該處理電路根據該狀態信號調整該電極驅動信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外掛電子耳裝置,更包含一外接處理器傳輸界面,該處理電路透過該外接處理器傳輸界面將該外界聲音對應的一待處理聲音信號傳給一外接處理器進行處理,並且接收該外接處理器之一處理結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其中該外接處理器傳輸界面包括使用一近距離無線通訊協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其中該外接處理器傳輸界面為藍芽協定,且該外接處理器為一手機。
  11. 一種人工耳植入裝置,用於一人工耳系統,包含:一接收器磁鐵,用以置於一使用者頭皮內側並用以吸附一外掛電子耳裝置之一外掛磁鐵;一無線信號接收電路,接收來自該外掛電子耳裝置之一電極驅動 信號,其中該電極驅動信號對應一外界聲音;一電極信號產生電路,將該電極驅動信號轉換成複數電極電流;以及複數電極,根據該複數電極電流,在該使用者的耳蝸神經傳導部份產生複數電刺激,使該使用者產生對應於該外界聲音的一聽覺,其中該無線信號接收電路偵測該人工耳植入裝置之一運作狀態,傳送一狀態信號給該外掛電子耳裝置,使該外掛電子耳裝置根據該狀態信號調整該電極驅動信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人工耳植入裝置,更包含一殼體,用以包含該無線信號接收電路與該電極信號產生電路,該殼體之形狀對應該使用者之耳道,以容置於該耳道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人工耳植入裝置,其中該複數電極安置於一條狀承載體,該條狀承載體與該殼體透過可分離方式連接在一起。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人工耳植入裝置,其中該條狀承載體與該殼體透過磁力連接。
  15. 一種外掛電子耳裝置,搭配一人工耳植入裝置提供一使用者聽覺,包含:一殼體,具有一容置空間,該殼體的形狀係根據該使用者之耳朵形狀設計,在視覺上與該使用者之耳朵構成一體;一麥克風,安裝於該殼體之該容置空間,用以接受一外界聲音,產生一聲音信號; 一處理電路,安裝於該殼體之該容置空間,用以將該聲音信號轉換成一電極驅動信號;以及一無線信號傳送電路,安裝於該殼體之該容置空間,將該電極驅動信號傳給該人工耳植入裝置,該人工耳植入裝置將該電極驅動信號轉成複數電極電流,透過複數對應電極,在耳蝸神經傳導部份產生複數電刺激。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外掛電子耳裝置,其中該殼體係可包覆該使用者耳朵。
TW104101524A 2015-01-16 2015-01-16 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 TWI6087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1524A TWI608739B (zh) 2015-01-16 2015-01-16 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
CN201510682809.1A CN105812970B (zh) 2015-01-16 2015-10-20 外挂电子耳装置与人工耳植入装置
US14/996,239 US9656073B2 (en) 2015-01-16 2016-01-15 External electronic ear device and cochlear implant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1524A TWI608739B (zh) 2015-01-16 2015-01-16 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8417A true TW201628417A (zh) 2016-08-01
TWI608739B TWI608739B (zh) 2017-12-11

Family

ID=5640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1524A TWI608739B (zh) 2015-01-16 2015-01-16 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56073B2 (zh)
CN (1) CN105812970B (zh)
TW (1) TWI6087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38602A (zh) * 2017-04-21 2018-11-01 國立交通大學 人工電子耳裝置及其刺激方法
CN107335138A (zh) * 2017-05-26 2017-11-10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型人工耳蜗体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709848D0 (en) * 1997-05-15 1997-07-09 Central Research Lab Ltd Improved artificial ear and auditory canal system and mean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00292759A1 (en) * 2005-03-24 2010-11-18 Hahn Tae W Magnetic field sensor for magnetically-coupled medical implant devices
CN100398077C (zh) * 2006-05-15 2008-07-0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电子耳蜗体外语音处理装置
KR20090030298A (ko) * 2006-06-09 2009-03-24 메드-엘 엘렉트로메디지니쉐 게라에테 게엠베하 와우 이식용 버튼 프로세서
US8078283B2 (en) * 2006-06-20 2011-12-13 Ebr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antable leadless bone stimulation
KR100735078B1 (ko) * 2006-07-21 2007-07-03 (주)머티리얼솔루션테크놀로지 인공와우
NL1032220C2 (nl) * 2006-07-21 2008-01-22 Exsilent Res Bv Hoortoestel, uitbreidingseenheid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hoortoestel.
US20080177353A1 (en) * 2006-12-28 2008-07-24 Takashi Hirota Cochlear implant device, extracorporeal sound collector, and cochlear implant system having the same
US8626297B2 (en) * 2007-09-20 2014-01-07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an implanted medical device power source
CN101491471A (zh) * 2008-01-23 2009-07-29 上海耳蜗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耳蜗装置
EP2301261B1 (en) * 2008-06-17 2019-02-06 Earlens Corporation Optical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devices with separate power and signal components
WO2010042463A1 (en) * 2008-10-07 2010-04-15 Med-El Elektromedizinische Geraete Gmbh Cochlear implant sound processor for sleeping with tinnitus suppression and alarm function
WO2010056768A1 (en) * 2008-11-12 2010-05-20 Advanced Bionics, Llc Modular speech processor headpiece
US8688222B2 (en) * 2009-02-05 2014-04-01 Cochlear Limited Stimulus timing for a stimulating medical device
US8996121B2 (en) * 2009-07-10 2015-03-31 Cochlear Limited Varying the effective coil area for an inductive transcutaneous power link
CN201499302U (zh) * 2009-07-27 2010-06-02 陈坚强 一种多功能助听器
CN102133144B (zh) * 2011-04-21 2013-03-13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人工耳蜗系统
US9124991B2 (en) * 2011-10-26 2015-09-01 Cochlear Limited Sound awareness hearing prosthesis
CN102413410A (zh) * 2011-12-16 2012-04-11 江苏贝泰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式助听器
CN102600011A (zh) * 2012-03-26 2012-07-25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可充电式人工耳蜗
US20150110319A1 (en) * 2013-07-29 2015-04-23 Dawn Mimbs Earring Hearing Aid
TWM468115U (zh) * 2013-08-20 2013-12-11 yong-lin Chen 耳機裝置
CN103458349A (zh) * 2013-09-22 2013-12-18 北京九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助听系统
EP2883494A1 (en) * 2013-12-12 2015-06-17 Oticon A/s Sound stimulator for memory enhancement
CN203748008U (zh) * 2014-03-17 2014-07-30 黄林 一种蓝牙双耳助听装置
CN204014059U (zh) * 2014-05-19 2014-12-10 周电 可编程数字助听系统
CN204090153U (zh) * 2014-07-15 2015-01-07 许光荣 多功能蓝牙助听器
CN204069343U (zh) * 2014-09-17 2014-12-31 厦门鹭宏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蓝牙助听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2970B (zh) 2021-09-21
CN105812970A (zh) 2016-07-27
TWI608739B (zh) 2017-12-11
US9656073B2 (en) 2017-05-23
US20160206878A1 (en) 2016-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3677B2 (en) Cochlear implant headpiece
US9319807B2 (en) Device with combined antenna and transducer
US20170251312A1 (en) Speech processor headpiece
US9630006B2 (en) Wearable alarm system for a prosthetic hearing implant
US20130148828A1 (en) Controlling a Link for Different Load Conditions
AU2009101371A4 (en) Integrated cochlear implant headpiece
JP2009539503A (ja) 人工内耳用ボタンプロセッサ
US20230285762A1 (en) External system for implanted medical devices
CN110650772A (zh) 可植入听觉假体的使用约束
US10238871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arrangements
TWI608739B (zh) 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
CN112449756B (zh) 一种包括植入式假体的植入式部件的装置
US20190231203A1 (en) Head wearable unit having a connector to a neural interface
US11297449B2 (en) Cochlear external device with external microphone
CN112438055A (zh) 采用近耳式麦克风与离耳式声处理器的耳蜗植入系统及方法
WO2023067613A1 (en) A non-surgical hear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KR20100006338U (ko) 인공와우용 음향처리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인공와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