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6843A - 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和通訊系統 - Google Patents

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和通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6843A
TW201626843A TW104121443A TW104121443A TW201626843A TW 201626843 A TW201626843 A TW 201626843A TW 104121443 A TW104121443 A TW 104121443A TW 104121443 A TW104121443 A TW 104121443A TW 201626843 A TW201626843 A TW 2016268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network
discovery
exploration
group c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1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8250B (zh
Inventor
莊明道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4/986,0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9648487B2/en
Priority to EP16150204.2A priority patent/EP3043577B1/en
Publication of TW201626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8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8250B/zh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用於一通訊系統中,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藉由一第一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其中上述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藉由一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探索訊號,並比對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一對應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之第二群組代碼;以及當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上述第二群組代碼相同時,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一比對報告至一網路。

Description

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和通訊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無線通訊網路,且特別係有關於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之鄰近服務(ProSe)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和通訊系統。
隨著在行動通訊裝置上傳輸大量數據的需求迅速增加,傳統行動語音通訊網路進化為藉由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al,IP)數據封包在網路上傳輸。藉由傳輸網際網路協定(IP)數據封包,可提供行動通訊裝置之使用者IP電話、多媒體、多重廣播以及隨選通訊的服務。
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為一種目前正在標準化之網路架構。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系統可以提供高速傳輸以實現上述IP電話、多媒體之服務。進化通用移動通訊系統陸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系統之規格係為第三代通信系統標準組織(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規格組織所制定。為了進化和完善第三代通信系統標準組織 (3GPP)之規格,許多在目前第三代通信系統標準組織(3GPP)規格及骨幹上的改變持續地被提出及考慮。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和通訊系統。
本發明提出一種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用於一通訊系統中,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藉由一第一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其中上述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藉由一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探索訊號,並比對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一對應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之第二群組代碼;以及當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上述第二群組代碼相同時,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一比對報告至一網路。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廣播上述探索訊號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一探索請求至上述網路,其中上述第一探索請求包括一群組ID;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一探索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一探索回應,其中上述第一探索回應包括上述第一群組代碼。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探索訊號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二探索請求至上述網路,其中上述第二探索請求包括一群組ID;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二探索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二探索回應,其中上述第二探索回應包括上述第二群組代碼。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方法更包括:藉由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網路所傳送之一比對報告確認;以及藉由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 直接與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進行通訊;其中上述比對報告係包括上述第一群組代碼及上述第二群組代碼。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傳送上述第一探索請求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一授權請求至上述網路;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一授權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一授權回應;其中,上述第一授權回應包括上述群組ID。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上述第二探索請求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二授權請求至上述網路;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二授權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二授權回應;其中,上述第二授權回應包括上述群組ID。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上述第一探索回應更包括一探索類型為「限制探索」之資訊。
本發明提出一種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通訊系統。上述通訊系統包括一網路、一第一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及一第二使用者設備。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其中上述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從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探索訊號;其中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比對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一對應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之第二群組代碼。當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上述第二群組代碼相同時,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一比對報告至上述網路。
本發明提出一種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用於一第二使用者設備中,包括:接收用以被探索的一探索訊號,其中上述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比對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一對應上述第二使用 者設備之第二群組代碼;以及當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上述第二群組代碼相同時,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一比對報告至一網路。
本發明提出一種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用於一第一使用者設備中,包括: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其中上述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
為使本揭露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無線通訊系統
102、104‧‧‧使用者設備
106‧‧‧進化B節點(eNB)
100‧‧‧演進型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入網路(E-UTRAN)
110‧‧‧演進數據封包核心網(EPC)
122‧‧‧移動管理實體
124‧‧‧服務網關
126‧‧‧分組數據網關
130‧‧‧歸屬用戶伺服器
140‧‧‧鄰近服務功能
200‧‧‧通訊裝置
202‧‧‧輸入裝置
204‧‧‧輸出裝置
206‧‧‧控制電路
208‧‧‧中央處理器
210‧‧‧記憶體
212‧‧‧程式碼
214‧‧‧收發器
300‧‧‧應用層
302‧‧‧第三層
304‧‧‧第二層
306‧‧‧第一層
400‧‧‧訊息序列圖
S405、S410、S415、S420、S425、S430、S435、S440、S445、S450、S455、S460‧‧‧步驟
500‧‧‧方法流程圖
S505、S510、S515‧‧‧步驟
600‧‧‧方法流程圖
S605‧‧‧步驟
700‧‧‧方法流程圖
S705、S710、S715‧‧‧步驟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包括鄰近服務(Proximity-based Service,ProSe)功能之一示例性的無線通訊系統。
第2圖係以一方式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簡化功能方塊圖。
第3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表示第2圖中執行程式碼之簡化功能方塊圖。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使用者設備間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執行分群程序的訊息序列圖。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流程圖。
第6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 探索中分群的方法流程圖。
第7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流程圖。
第8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使用者設備分群的示意圖。
第9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一第一使用者設備將一第五使用者設備加入群組的示意圖。
第10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一使用者設備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加入群組的訊息序列圖。
為了讓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第1圖至第8圖,做詳細之說明。本說明書提供不同的實施例來說明不同實施方式的技術特徵。其中,實施例中的各元件之配置係為說明之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案。且實施例中圖式標號之部分重複,係為了簡化說明,並非意指不同實施例之間的關聯性。
下面的描述是實施本發明最佳的預期模式。此描述係以說明本發明的一般原理為目的而不應視為具有限制意義。應可理解的是,實施例可以實現在軟體、硬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需注意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3GPP規範係用於教示本發明的精神,且本發明不侷限於此。
在3GPP規範中,一基地台通常被稱為節點B(Node B)、進化或增強型節點B(evolved/enhanced Node B,eNB)、家庭增強或進化節點B(HeNB)或一些其他類似術語。由於本發明 的範圍不限於3GPP標準,在此可以交換地使用術語「基地台」、「節點B」、「eNB」和「HeNB」,來表示更普通術語「基地台」。此外,可以使用術語「基地台」來表示存取點。存取點可為無線通訊裝置提供網路(例如,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Internet等等)存取的電子裝置。可以使用術語「通訊裝置」來表示無線通訊裝置和/或基地台。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包括鄰近服務(Proximity-based Service,ProSe)功能140之一示例性的無線通訊系統10。無線通訊系統10包括第一使用者設備102、第二使用者設備104、一演進型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入網路(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100及一演進數據封包核心網(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s,EPC)110。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使用者設備之數目在第1圖中係以兩個電子裝置作為例子,但本發明不應該被限制於此。
E-UTRAN 100可包括一或多個進化B節點(eNB)106,和EPC 110包括移動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122、服務網關(serving gateway,SGW)124、分組數據網關(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126、歸屬用戶伺服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130,和一鄰近服務(proximity-based service,ProSe)功能140。移動管理實體122、服務網關124和分組數據網關126可在一網關中實現。在一些實施例中,服務網關124和分組數據網關126可以在不同的網路裝置中實現。
移動管理實體122管理使用者設備的移動性。沒有用戶數據封包通過移動管理實體122。移動管理實體122配置用以執行認證和授權功能,非存取層(Non-access stratum,NAS)訊號、安全協商、服務網關和/或分組數據網關的選擇及使用者設備的可達成性。
移動管理實體122和服務網關124作為移動IP會話的一外地代理人。服務網關124轉送封包至基地台,以及接收來自基地台的封包,其中第一使用者設備102或第二使用者設備104正由移動管理實體122提供服務。
封包數據網關126作為一連接至外部分組網路的介面(例如,Internet或運營商的IP服務中心)。封包數據網關126還可包括一策略和計費執行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 Function,PCEF)。該策略和計費執行功能提供服務數據流檢測、用戶平面流量處理、觸發控制平面會話管理、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處理、服務數據流測量以及在線和離線計費的交互影響。策略和計費執行功能強制策略控制如策略控制和計費規則功能(Policy Control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所指示。
歸屬用戶伺服器130連接至移動管理實體122,並用以儲存每一用戶的紀錄至無線通訊系統10中。
鄰近服務功能140連接至歸屬用戶伺服器130,並用以授權第一使用者設備102和第二使用者設備104使用鄰近服務,像是傳送/接收數據,或直接通訊和使用任何由鄰近服務功能140所提供之其他功能。例如,一鄰近服務提供可為一 鄰近服務通訊、鄰近服務直接探索或鄰近服務限制通訊。需注意的是,在鄰近服務功能和使用者設備之間的傳輸路徑可穿越一或多個網路實體。例如,如果只有一傳輸訊號被使用時,傳輸路徑係經由鄰近服務功能和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直接介面;如果穿越多個網路實體,鄰近服務功能可具有連接至移動管理實體的介面,以使傳輸路徑可穿越鄰近功能、移動管理實體及進化B節點。
第2圖係以一方式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200之簡化功能方塊圖。如第2圖所示,通訊裝置200可以是第1圖無線通訊系統10中之第一使用者設備102或第二使用者設備104中,進化B節點106、移動管理實體130或鄰近功能140。並且通訊裝置200可用於LTE系統中、LTE-A系統或任何其它類似的無線通訊系統。通訊裝置200可包括一輸入裝置202、一輸出裝置204、一控制電路206、一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208、一記憶體210、一程式碼212、一收發器214。控制電路206在記憶體210中透過中央處理器208執行程式碼212,並以此控制在通訊裝置200中所進行之作業。通訊裝置200可利用輸入裝置202,(例如,鍵盤、數字鍵、觸碰螢幕或麥克風(聲音輸入))接收使用者輸入訊號;也可由輸出裝置204(例如螢幕或喇叭)輸出圖像及聲音。收發器214在此用作接收及發送無線訊號,將接收之訊號送往控制電路206,以及以無線方式輸出控制電路206所產生之訊號。
第3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表示第2圖中執行程式碼212之簡化功能方塊圖。此實施例中,執行程式碼212包 括一應用層300、一第三層302、一第二層304、並且與第一層306耦接。在應用層300經由用戶平面訊息執行傳輸/數據/媒體資訊交換,也就是說,要求使用者設備與網路具有IP連接。例如,如果使用者設備需取得IP連接性,然後才可開始與鄰近功能進行通訊。第三層302一般執行移動管理,例如,移動管理實體122及使用者設備102使用非存取層訊息以交換位置訊息和附加狀態等等。第二層304一般執行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及鏈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第一層306一般負責實體連接。
鄰近服務(Proximity-based Service,ProSe)探索技術的許多使用情況和潛在需求在3GPP TR22.803及3GPP TS24.334中被詳細說明。然而,在3GPP TR22.803中僅描述鄰近服務限制探索的使用情況。而3GPP TS24.334中描述在使用者設備及鄰近功能間的鄰近服務開放探索。
然而,關於使用者設備如何在第1圖之通訊系統中進行分群,以使網路可有效地對使用者設備進行管理,在3GPP TR22.803及3GPP TS24.334並未提到。因此,接下來將介紹本發明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而為了簡潔起見,鄰近服務探索之基本概念在本文中將不再贅述。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使用者設備間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執行分群程序的訊息序列圖400。首先,在步驟S405及S415中,第一使用者設備(UE 1)及第二使用者設備(UE 2)分別傳送一第一授權請求及第二授權請求至一網路,以請求使用群組的鄰近服務限制探索。網路在接 收上述授權請求後,在步驟S410及S420中,分別傳送一第一授權回應及第二授權回應至第一使用者設備及第二使用者設備。
在第4圖中由網路所傳送之第一授權回應及第二授權回應包括下列群組參數:-第2層群組ID;-群組IP多播位址;-位址類型(IPv4或IPv6);-來源IPv4位址;-群組相關的安全參數。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實施例中,係假設第一使用者設備為一發佈使用者設備(Announcing UE),而第二使用者設備係一監聽使用者設備(Monitoring UE)。因此,回到第4圖,在步驟S425中,第一使用者設備傳送第一探索請求至網路以請求探索,其中第一探索請求包括先前於步驟S410中所取得之一群組ID。在步驟S430中,網路根據上述群組ID傳送一第一探索回應至第一使用者設備,其中第一探索回應包括一第一群組代碼及一探索類型為「限制探索」之資訊。
同樣地,在步驟S435中,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第二探索請求至網路以請求探索,其中第二探索請求包括先前於步驟S420中所取得之一群組ID。在步驟S440中,網路根據上述群組ID傳送一第二探索回應至第一使用者設備,其中第一探索回應包括一第二群組代碼。
在步驟S445中,第一使用者設備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其中探索訊號至少包括第一群組代碼。在步驟 S450中,第二使用者設備由第一使用者設備接收探索訊號,並比對第一群組代碼與本身的第二群組代碼。當第二使用者設備判斷第一群組代碼與第二群組代碼相同時(即第一使用者設備及第二使用者設備屬於相同群組),在步驟S455中,傳送一比對報告至網路,以通知網路其屬於相同群組,其中比對報告至少包括第一群組代碼及第二群組代碼。在步驟S460中,網路傳送一比對報告確認以確認第一使用者設備與第二使用者設備係為同一群組。因此,第一使用者設備與第二使用者設備成為同一群組後可直接進行通訊。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流程圖500,並請參閱第1圖。此方法用於一通訊系統中。在步驟S505中,一第一使用者設備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其中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接著,在步驟S510中,一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探索訊號,並比對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一對應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之第二群組代碼。在步驟S515中,當第一群組代碼與第二群組代碼相同時,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一比對報告至一網路。
第6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流程圖600,並請參考第4圖所示。此方法用於一第一使用者設備中。在步驟S605中,第一使用者設備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其中上述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在一實施例中,在第一使用者設備廣播探索訊號前,傳送一第一探索請求至一網路, 其中第一探索請求包括一群組ID。接著,第一使用者設備接收由網路根據第一探索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一探索回應,其中第一探索回應包括上述第一群組代碼及一探索類型為「限制探索」之資訊。
第7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流程圖700,並請參考第4圖所示。此方法用於一第二使用者設備中。在步驟S705中,第二使用者設備從一第一使用者設備接收用以被探索的一探索訊號,其中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在步驟S710中,第二使用者設備比對第一群組代碼與一對應本身之第二群組代碼。在步驟S715中,當第二使用者設備判斷第一群組代碼與上述第二群組代碼相同時,傳送一比對報告至一網路,其中比對報告係包括第一群組代碼及第二群組代碼。在一實施例中,在第二使用者設備在接收上述探索訊號之前,傳送一第二探索請求至上述網路,並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二探索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二探索回應。其中,第二探索請求包括一群組ID,而第二探索回應包括第二群組代碼。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使用者設備在傳送上述比對報告至上述網路後,接收網路所傳送之一比對報告確認,並可直接與第一使用者設備進行通訊。
因此,由上述說明可知,使用者設備可經由上述方法進行分群。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可同時屬於不同的群組。如第8圖所示。第一使用者設備(UE 1)可與第二使用者設備(UE 2)屬於群組I。第一使用者設備(UE 1)也可與第三使用 者設備(UE 3)及第四使用者設備(UE 4)屬於群組II。透過使用者設備所回報的比對報告,網路可記錄使用者設備的群組關係。如表格1所示。此外,網路也可記錄使用者設備個別的群組ID及群組代碼,如表格2~5所示。
在一實施例中,第8圖中之第一使用者設備可將一第五使用者設備加入群組中,並決定第五使用者設備所屬之群組,如第9圖所示。第10圖係顯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所述之一使用者設備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加入群組的訊息序列圖1000。首先,一第五使用者設備(UE 5)係可接收第一使用者設備(UE 1)所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第一使用者設備發現第五使用者設備。在另一實施例中,可由第五使用者設備發現第一使用者設備。第一使用者設備欲將第五使用者設備加入群組I。在步驟S1005中,第一使用者設備傳送一群組ID(Group ID I)至第五使用者設備中。在步驟S1010中,第五使用者設備回傳一群組確認至第一使用者設備。在步驟S1015中,第一使用者設備傳送一新增訊息至網路,其中上述新增訊息包括第五使用者設備及其所屬群組ID(Group ID I)。在步驟S1020中,網路回傳一新增確認至第一使用者設備,以確認第五使用者設備已加入群組I。
透過第一使用者設備所傳送的新增訊息,網路可更新使用者設備的群組關係。如表格6所示。此外,網路也可更新第五使用者設備個別的群組ID及群組代碼,如表格7所示。
此外,中央處理器208也可執行程式碼212以呈現上述實施例所述之動作和步驟,或其它在說明書中內容之描述。
因此,使用者設備可透過本發明所提出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可在第1圖之通訊系統中進行分群。網路可藉由分群之使用者設備進行管理,使得處理數據傳輸和其他應用之效率可進一步提高。
以上實施例使用多種角度描述。顯然這裡的教示可以多種方式呈現,而在範例中揭露之任何特定架構或功能僅為一代表性之狀況。根據本文之教示,任何熟知此技藝之人士應理解在本文呈現之內容可獨立利用其他某種型式或綜合多種型式作不同呈現。舉例說明,可遵照前文中提到任何方式利用某種裝置或某種方法實現。一裝置之實施或一種方式之執行可用任何其他架構、或功能性、又或架構及功能性來實現在前文所討論的一種或多種型式上。
熟知此技藝之人士將了解訊息及信號可用多種不同科技及技巧展現。舉例,在以上描述所有可能引用到之數據、指令、命令、訊息、信號、位元、符號、以及碼片(chip)可以伏特、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光場或光粒、或以上任何組合所呈現。
熟知此技術之人士更會了解在此描述各種說明性之邏輯區塊、模組、處理器、裝置、電路、以及演算步驟與以上所揭露之各種情況可用的電子硬體(例如用來源編碼或其他技術設計之數位實施、類比實施、或兩者之組合)、各種形式之程式或與指示作為連結之設計碼(在內文中為方便而稱作「軟體」或「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組合。為清楚說明此硬體及軟體間之可互換性,多種具描述性之元件、方塊、模組、電路及步驟在以上之描述大致上以其功能性為主。不論此功能以硬體或軟體型式呈現,將視加注在整體系統上之特定應用及設計限制而定。熟知此技藝之人士可為每一特定應用將描述之功能以各種不同方法作實現,但此實現之決策不應被解讀為偏離本文所揭露之範圍。
此外,多種各種說明性之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以及在此所揭露之各種情況可實施在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存取終端、存取點;或由積體電路、存取終端、存取點執行。積體電路可由一般用途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場可編程閘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他可編程邏輯裝置、離散 閘(discrete gate)或電晶體邏輯(transistor logic)、離散硬體元件、電子元件、光學元件、機械元件、或任何以上之組合之設計以完成在此文內描述之功能;並可能執行存在於積體電路內、積體電路外、或兩者皆有之執行碼或指令。一般用途處理器可能是微處理器,但也可能是任何常規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可由電腦設備之組合所構成,例如: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及一微電腦之組合、多組微電腦、一組至多組微電腦以及一數位訊號處理器核心、或任何其他類似之配置。
在此所揭露程序之任何具體順序或分層之步驟純為一舉例之方式。基於設計上之偏好,必須了解到程序上之任何具體順序或分層之步驟可在此文件所揭露的範圍內被重新安排。伴隨之方法權利要求以一示例順序呈現出各種步驟之元件,也因此不應被此所展示之特定順序或階層所限制。
申請專利範圍中用以修飾元件之「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數詞之使用本身未暗示任何優先權、優先次序、各元件之間之先後次序、或方法所執行之步驟之次序,而僅用作標識來區分具有相同名稱(具有不同序數詞)之不同元件。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範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熟悉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00‧‧‧方法流程圖
S505、S510、S515‧‧‧步驟

Claims (22)

  1. 一種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用於一通訊系統中,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藉由一第一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其中上述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藉由一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探索訊號,並比對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一對應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之第二群組代碼;以及當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上述第二群組代碼相同時,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一比對報告至一網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在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廣播上述探索訊號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一探索請求至上述網路,其中上述第一探索請求包括一群組ID;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一探索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一探索回應,其中上述第一探索回應包括上述第一群組代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在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探索訊號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二探索請求至上述網路,其中上述第二探索請求包括一群組ID;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二探索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二 探索回應,其中上述第二探索回應包括上述第二群組代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更包括:藉由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網路所傳送之一比對報告確認;以及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直接與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進行通訊;其中上述比對報告係包括上述第一群組代碼及上述第二群組代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在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傳送上述第一探索請求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一授權請求至上述網路;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一授權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一授權回應;其中,上述第一授權回應包括上述群組ID。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在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上述第二探索請求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二授權請求至上述網路;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二授權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二授權回應;其中,上述第二授權回應包括上述群組ID。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 分群的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探索回應更包括一探索類型為「限制探索」之資訊。
  8. 一種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通訊系統,包括:一網路;一第一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其中上述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以及一第二使用者設備,從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探索訊號;其中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比對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一對應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之第二群組代碼,當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上述第二群組代碼相同時,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一比對報告至上述網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通訊系統,其中在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廣播上述探索訊號前,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傳送一第一探索請求至上述網路,並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一探索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一探索回應,其中,上述第一探索請求包括一群組ID,以及上述第一探索回應包括上述第一群組代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通訊系統,在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探索訊號前,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一第二探索請求至上述網路,並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二探索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二探索回應,其中上述第二探索請求包括一群組ID,以及上述第二探 索回應包括上述第二群組代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通訊系統,在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上述比對報告至上述網路後,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網路所傳送之一比對報告確認並直接與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進行通訊;其中上述比對報告係包括上述第一群組代碼及上述第二群組代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通訊系統,在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傳送上述第一探索請求前,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傳送一第一授權請求至上述網路,並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一授權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一授權回應,其中上述第一授權回應包括上述群組ID。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通訊系統,在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上述第二探索請求前,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一第二授權請求至上述網路,並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二授權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二授權回應,其中上述第二授權回應包括上述群組ID。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通訊系統,其中上述第一探索回應更包括一探索類型為「限制探索」之資訊。
  15. 一種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用於一第二使用者設備中,包括:接收用以被探索的一探索訊號,其中上述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一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比對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一對應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之 第二群組代碼;以及當上述第一群組代碼與上述第二群組代碼相同時,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一比對報告至一網路。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其中在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接收上述探索訊號之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二探索請求至上述網路,其中上述第二探索請求包括一群組ID;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二探索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二探索回應,其中上述第二探索回應包括上述第二群組代碼。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更包括:接收上述網路所傳送之一比對報告確認;以及直接與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進行通訊;其中上述比對報告係包括上述第一群組代碼及上述第二群組代碼。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在上述第二使用者設備傳送上述第二探索請求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二授權請求至上述網路;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二授權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二授權回應;其中,上述第二授權回應包括上述群組ID。
  19. 一種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用於一第一 使用者設備中,包括:廣播一用以被探索的探索訊號,其中上述探索訊號包括一對應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之第一群組代碼。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其中在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廣播上述探索訊號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一探索請求至一網路,其中上述第一探索請求包括一群組ID;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一探索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一探索回應,其中上述第一探索回應包括上述第一群組代碼。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在上述第一使用者設備傳送上述第一探索請求前,更包括:傳送一第一授權請求至上述網路;以及接收由上述網路根據上述第一授權請求所傳送之一第一授權回應:其中,上述第一授權回應包括上述群組ID。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探索回應更包括一探索類型為「限制探索」之資訊。
TW104121443A 2015-01-06 2015-07-02 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和通訊系統 TWI558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986,095 US9648487B2 (en) 2015-01-06 2015-12-31 Method and device for grouping user equipments in proximity services restricted discovery
EP16150204.2A EP3043577B1 (en) 2015-01-06 2016-01-05 Grouping of user equipments in proximity services restricted discovery with ackowledgement from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00152P 2015-01-06 2015-0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843A true TW201626843A (zh) 2016-07-16
TWI558250B TWI558250B (zh) 2016-11-11

Family

ID=56985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1443A TWI558250B (zh) 2015-01-06 2015-07-02 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和通訊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1218B (zh)
TW (1) TWI5582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3442B (zh) * 2018-08-31 2020-09-01 大陸商合肥沛睿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快閃記憶體控制器及相關的存取方法及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09595B2 (ja) * 2012-05-11 2017-10-0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コンテキストアウェアピアツーピア通信
US9445446B2 (en) * 2012-07-09 2016-09-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GB2507546B (en) * 2012-11-02 2015-06-10 Broadcom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N104066070B (zh) * 2013-03-20 2018-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注册方法、终端发现方法、终端及装置
KR102142576B1 (ko) * 2013-05-16 2020-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간 통신을 위한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EP2806670A1 (en) * 2013-05-21 2014-11-26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device discovery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er equipment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60149928A1 (en) * 2013-06-28 2016-05-26 Nec Corporation Secure group creation in proximity based service communic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3442B (zh) * 2018-08-31 2020-09-01 大陸商合肥沛睿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快閃記憶體控制器及相關的存取方法及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8250B (zh) 2016-11-11
CN106211218A (zh) 2016-12-07
CN106211218B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22202A1 (en) Path selection or path switching and charging for proximity service communication
TWI757621B (zh) 處理qos 操作錯誤的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TWI817612B (zh) 通信方法和裝置
CN104272707B (zh) 支持邻近发现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03776A (zh) 使用共享下行链路数据支持群组通信
JP5270657B2 (ja) Sae/lteのためのモビリティ管理(mm)およびセッション管理(sm)
CN104812006B (zh) 基于缓存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4506961A (ja) エッジ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サーバディスカバリ方法及び装置
TW201407974A (zh) 蜂巢式網路中致能資料共享系統層次手續及方法
WO2011050737A1 (zh) 一种实现本地接入的方法及系统
EP3043577B1 (en) Grouping of user equipments in proximity services restricted discovery with ackowledgement from network
US202301324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edge computing service for roaming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566627B (zh) 基於機器類型通訊分組的方法、裝置及通訊系統
WO2022089164A1 (zh) 多路径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26795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11143997A1 (zh) 一种实现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US20240097933A1 (en) Policy control function fallback
TWI558250B (zh) 在鄰近服務限制探索中分群的方法和通訊系統
WO2011144000A1 (zh) 一种实现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88090A1 (zh) 接入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218099A1 (zh) 组播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TWI520634B (zh) 資料流量卸載方法與系統
CN116746207A (zh) 应用相关功能的资源分配状态订阅
JP2016519522A (ja) トランスポート層アドレスの通知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24199201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