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6779A - 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 - Google Patents

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6779A
TW201626779A TW104100020A TW104100020A TW201626779A TW 201626779 A TW201626779 A TW 201626779A TW 104100020 A TW104100020 A TW 104100020A TW 104100020 A TW104100020 A TW 104100020A TW 201626779 A TW201626779 A TW 2016267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trip
discontinuous
guiding strip
light gu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0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Bin Lee
Hao-Sen Hsieh
Shin-Min Fu
Original Assignee
Probright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bright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Probright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TW104100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26779A/zh
Priority to CN201511021988.0A priority patent/CN105759337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6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77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 G02B6/0043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5Light gu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一種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其提供一種以區域佈點方式將微結構佈點於導光條一側的表面,在導光條的另外一側的表面有佈點區域,於佈點區域之中設有空白區域,當光源由入光面進入導光條後,可讓光源反射至出光面,藉此可有效的提高光源的均勻度,並提高佈點區域內的光源總量,而達到導光條於掃描之效益。

Description

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
本發明係為一種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其特別為一種可控制光源的均勻度,使光源射出的角度非完全亂數,藉以達到提高光源總量並具有較佳導光效果之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
現有的導光條係以全域佈點方式佈點微結構於導光條一側的表面,導光條大多由單一光源進出,因此若採用傳統的全域佈點方式會造成微結構的佈點變化過於緩慢,當光源進入導光條後,容易使光源射出導光條的角度成為完全的亂數,因此,造成不能有效控制光源的均勻度,而無法達成導光條的導光效果,並造成使用者的困擾。
此外,現有的導光條係以射出製程方式佈點微結構於導光條一側的表面,以及利用導光條於掃描作業時需藉由鏡片、透鏡、感光元件等參與,其整體製造成本較高,導致使用門檻提高,而不符合經濟之效益,以及,搭配鏡片、透鏡、感光元件之導光條掃描系統,其體積比較龐大,具有相當之重量,因此容易造成使用者在搬取時之不便。
有鑑於以上現有技術之缺失,實有改善之必要,本發明人乃不斷尋求解決之道,終發明出此一更加精良及實用之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期能造福社會大眾。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以區域佈點方式佈點微結構於導光條一側的表面,並將微結構佈點之位置傾向於單側,藉此當光源進入導光條後,可有效的提高於佈點區域內的光源總量,以及利用此區域佈點方式可控制光源的均勻度,使光源射出的角度非完全亂數,藉以達到提高光源總量並具有較佳導光功效的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
本發明提供一種導光條,其中導光條的一側為出光面,導光條的一端或兩端為入光面,導光條的另外一側的表面有佈點區域,而佈點區域更包含導光條兩端設置的連續佈點區域與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導光條其中一端所設的連續佈點區域朝導光條的另外一端以階梯式由寬變窄,而導光條兩端的連續佈點區域之間設有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其中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從連續佈點區域朝導光條的入光面分別以塊狀相距一段間隔並以階梯式由寬變窄,以及連續佈點區域與非連續佈點區域內具有多個微結構。
此外,於導光條的佈點區域之中設有空白區域,當光源由入光面進入導光條後,可讓光源反射至出光面,藉此不只可有效的提高光源的均勻度,也可使光源射出的角度非完全亂數,而達成導光條掃描使用之效益。
其中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之間至少相間隔0.3mm,而非連續佈點區域最小為0.3mm×0.3mm,在0.3mm×0.3mm非連續佈點區域內具有30~400個微結構,藉此非連續佈點方式可控制導光條之出光亮與光源之均勻度。
其中導光條係採用熱壓製程或射出製程之方式佈點多個微 結構於連續佈點區域與非連續佈點區域,而導光條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酯或聚苯乙烯之材質製成,多個微結構則為凸起或凹陷。
此外,本發明之導光條於掃描作業時不需藉由鏡片、透鏡、感光元件等參與,就可完成掃描任務,其整體製造成本較低,而符合經濟之效益,以及,未搭配鏡片、透鏡、感光元件之導光條,其體積小及重量輕,因此讓使用者在搬取時相當之方便。
本發明提供另一種掃描系統,其包含導光條、基板、感光部、透鏡、透光板、框架,其中導光條的一側為出光面,導光條的一端或兩端為入光面,導光條的另外一側的表面具有佈點區域,而佈點區域更包含導光條兩端設置的連續佈點區域與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其中導光條一端所設的連續佈點區域朝導光條另外一端以階梯式由寬變窄,而在導光條兩端的連續佈點區域之間設有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其中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從連續佈點區域朝導光條的入光面分別以塊狀相隔一段距離並以階梯式由寬變窄,以及在連續佈點區域與非連續佈點區域內具有多個微結構。
此外,在導光條之佈點區域中設有空白區域,當光源由入光面進入導光條後,可讓光源反射至出光面,藉此不只可有效的提高光源的均勻度,也可使光源射出的角度非完全亂數,而達成導光條使用之效益。
其中,在導光條的一距離處設置有基板,在基板之上設置有感光部,透光板設置在框架之上,而在感光部與透光板之間則設置有透鏡,其中透光板上可提供放置需掃描之原稿,當光源透過透光板照射到透光板上的原稿時,光源與原稿上的文字或圖像會反射穿過透光板被透鏡收集,被透鏡收集的光源會再照射到感光部,而感光部能讓光源進行光電轉換, 當感光部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後,電信號會經過基板上的類比數位轉換電路將電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並傳輸給電腦,藉此讓原稿上的文字或圖像之訊息被讀取下來,以順利的完成掃描。
此外,導光條、基板、感光部及透鏡設置在框架內,此框架可提供支撐及定位的效果,而導光條係以傾斜或斜角之方式設置在框架內並位於透鏡之一側或兩側。
其中,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之間的距離至少0.3mm,而非連續佈點區域的面積最小為0.3mm×0.3mm,以及在0.3mm×0.3mm非連續佈點區域內則具有30~400個微結構,藉此非連續佈點方式可控制導光條之出光亮與光源之均勻度。
此外,導光條可採用熱壓製程或射出製程的方式去佈點多個微結構至連續佈點區域與非連續佈點區域,而導光條係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酯或聚苯乙烯之材質製成,以及微結構係為凸起或凹陷。
本發明之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較現有的導光條之優點在於本發明之導光條的佈點區域內設有空白區域,因導光條之光源均勻度會考慮光源進入導光條後的光源單條線性變化,所以將微結構之佈點位置傾向於單側,當光源由入光面進入導光條後,可讓光源反射至出光面,藉此可提高佈點區域內的光源總量,以及,可有效的控制光源的均勻度,讓光源射出的角度非完全亂數,而達到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於掃描使用之效益。
100‧‧‧導光條
110‧‧‧入光面
120‧‧‧出光面
130‧‧‧佈點區域
131‧‧‧第一連續佈點區域
132‧‧‧非連續佈點區域
133‧‧‧第二連續佈點區域
134‧‧‧空白區域
140‧‧‧微結構
150‧‧‧光源
160‧‧‧基板
170‧‧‧感光部
180‧‧‧透鏡
190‧‧‧透光板
200‧‧‧框架
210‧‧‧原稿
第1圖為本發明之導光條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導光條使用時光源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導光條之微結構佈點結構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掃描系統結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掃描系統使用時光源示意圖。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所示,其中導光條100之一端為入光面110,導光條100之一側為出光面120,而導光條100之另一側的表面具有佈點區域130,佈點區域130內具有凸起或凹陷之多個微結構140,而佈點區域130更包括第一連續佈點區域131、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132及第二連續佈點區域133,第一連續佈點區域131與第二連續佈點區域133分別設置在導光條100的兩端,其中導光條100的一端所設置的第一連續佈點區域131朝導光條100的另一端以階梯式由寬變窄,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132則設置在第一連續佈點區域131與第二連續佈點區域133之間,以及,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132從第一連續佈點區域131朝導光條100的入光面110分別以塊狀相隔一段距離並以階梯式由寬變窄,而此相隔之距離至少為0.3mm。
其中非連續佈點區域132最小為0.3mm×0.3mm之面積,而在非連續佈點區域132內則具有以熱壓製程方式所佈點的30~400個微結構 140,藉此非連續佈點方式可控制導光條100的出光亮與光源150的均勻度。
其中,在導光條100的第一連續佈點區域131、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132及第二連續佈點區域133內設有空白區域134,因導光條100之光源150均勻度會考慮光源150進入導光條100後的光源150單條線性變化,所以將微結構140之佈點位置傾向於單側,當光源150由入光面110進入導光條100後,可讓光源150反射至出光面120,藉此可提高佈點區域130內的光源150總量,以及,可有效的去控制光源150的均勻度,讓光源150射出的角度不會變成完全亂數,藉而達成導光條100於掃描使用之效益。
此外,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酯或聚苯乙烯之材質製成的導光條100係採用熱壓製程之方式去佈點多個微結構140於第一連續佈點區域131、多個非連續佈點區域132及第二連續佈點區域133,以及,本發明之導光條100在掃描作業的時候不需要再藉由鏡片、透鏡、感光元件等參與,就可以完成掃描任務,其整體的製造成本較低,而符合經濟之效益,以及,未搭配鏡片、透鏡、感光元件的導光條100,其體積小與重量輕,因此方便使用者搬取。
請參閱第4圖至第5圖所示,本發明提供另一種運用導光條的掃描系統,其包括導光條100、基板160、感光部170、透鏡180、透光板190、框架200,其中框架200內則容納有導光條100、基板160、感光部170及透鏡180,此框架200提供支撐及定位的效果,而導光條100係以斜角之方式設置在框架200內並位於透鏡180之一側。
此外,在導光條100的一距離處設置有基板160,感光部170設置在基板160之上,透光板190設置在框架200之上,而透鏡180則設置在 感光部170與透光板190之間,其中在透光板190的上面可放置需掃描之原稿210,當光源150透過透光板190照射到透光板190上之原稿210的時候,光源150與原稿210上的文字或圖像會反射再穿過透光板190接著被透鏡180所收集,而透鏡所收集到的光源150會再照射到感光部170,感光部170則會讓此光源150去進行光電轉換,當感光部170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後,電信號會經過基板160上的類比數位轉換電路將電信號再轉換成數位信號並傳送輸出給電腦,藉此讓原稿210上的文字或圖像之訊息能順利被讀取下來,而完成掃描之任務。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0‧‧‧導光條
110‧‧‧入光面
120‧‧‧出光面
130‧‧‧佈點區域
140‧‧‧微結構

Claims (16)

  1. 一種導光條,其包含:該導光條之一端或兩端為一入光面,該導光條之一側為一出光面,該導光條之另一側之表面包含複數個連續佈點區域與複數個非連續佈點區域,各該連續佈點區域與各個非連續佈點區域內具有複數個微結構,其中各該連續佈點區域分別設於該導光條之兩端,該導光條之一端所設之該連續佈點區域係朝該導光條之另一端以階梯式由寬變窄,以及各該非連續佈點區域設於各該連續佈點區域之間,其中各該非連續佈點區域係由該連續佈點區域朝該導光條之該入光面分別以塊狀相間隔並以階梯式由寬變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導光條,其中該導光條係以熱壓製程或射出製程方式佈點各該微結構於各該連續佈點區域與各該非連續佈點區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導光條,其中各該非連續佈點區域之間至少間隔0.3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導光條,其中各該非連續佈點區域最小係為0.3mm×0.3m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導光條,其中在0.3mm×0.3mm非連續佈點區域內具有30~400個該微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導光條,其中各該微結構係為凸起或凹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導光條,其中該導光條之材質係為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
  8. 一種掃描系統,其包含:一導光條,該導光條之一端或兩端為一入光面,該導光條之一側為一出光面,該導光條之另一側之表面包含複數個連續佈點區域與複數個非連續佈點區域,各該連續佈點區域與各個非連續佈點區域內具有複數個微結構,其中各該連續佈點區域分別設於該導光條之兩端,該導光條之一端所設之該連續佈點區域係朝該導光條之另一端以階梯式由寬變窄,各該非連續佈點區域設於各該連續佈點區域之間,其中各該非連續佈點區域係由該連續佈點區域朝該導光條之該入光面分別以塊狀相間隔並以階梯式由寬變窄;一基板,該基板係設於該導光條之一距離處;一感光部,該感光部係設於該基板之上;一透鏡,該透鏡係設於該感光部之上;以及一透光板,該透光板係設於一框架之上,其中該框架內設有該導光條、該基板、該感光部及該透鏡。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掃描系統,其中該導光條係設於該透鏡之一側或兩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掃描系統,其中該導光條係以熱壓製程或射出製程方式佈點各該微結構於各該連續佈點區域與各該非連續佈點區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掃描系統,其中各該非連續佈點區域之間至少間隔0.3mm。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掃描系統,其中各該非連續佈點區域最小係為0.3mm×0.3mm。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掃描系統,其中在0.3mm×0.3mm非連續佈點區域內具有30~400個該微結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掃描系統,其中該導光條係以傾斜或斜角方式設置於該框架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掃描系統,其中各該微結構係為凸起或凹陷。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掃描系統,其中該導光條之材質係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
TW104100020A 2015-01-05 2015-01-05 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 TW2016267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0020A TW201626779A (zh) 2015-01-05 2015-01-05 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
CN201511021988.0A CN105759337A (zh) 2015-01-05 2015-12-30 扫描系统及其导光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0020A TW201626779A (zh) 2015-01-05 2015-01-05 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779A true TW201626779A (zh) 2016-07-16

Family

ID=56342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0020A TW201626779A (zh) 2015-01-05 2015-01-05 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9337A (zh)
TW (1) TW2016267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850B (zh) * 2020-07-22 2021-06-11 茂林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導光條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4178B2 (ja) * 1999-04-16 2007-11-0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ライン照明装置
TW503646B (en) * 2000-03-16 2002-09-21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Line illuminating device
JP2004056425A (ja) * 2002-07-19 2004-02-19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ライン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CN2765227Y (zh) * 2005-02-25 2006-03-15 顾成武 用于图像读取设备的条形导光件和线状照明装置
CN201121840Y (zh) * 2007-06-11 2008-09-24 连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式发光装置
CN102466836A (zh) * 2010-11-08 2012-05-23 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以及光源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850B (zh) * 2020-07-22 2021-06-11 茂林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導光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9337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17433B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ed module having light guide plate
TWI609334B (zh) 指紋取像系統
TWI282446B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448973B (zh) A light guide module that improves image contrast
JP2007086499A (ja) 光制御シート、面光源装置
JP2007066699A (ja) 導光板及び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01238048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導光部材
CN108490724A (zh) 发光装置
JP2008270885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原稿読取り装置
JP2013182731A (ja) 照明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CN107747695B (zh) 具有灯条的窗户结构
TW201626779A (zh) 掃描系統及其導光條
JP2014090403A (ja) ライン照明装置および光源装置
JP5867386B2 (ja) 導光板及び面光源装置
JP2007071976A (ja) 拡散シート
KR101463898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용 복합 도광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472338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
DE50310005D1 (de) Auflagefläche eines geräts zur optischen aufnahme von objekten
CN102540317A (zh) 导光元件及高均匀度高亮度光源模组
TWI667499B (zh) 微型透鏡導光板及發光裝置
TW201038985A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JP4220327B2 (ja) 面光源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5285704A (ja) 導光部材及びこの導光部材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CN206946017U (zh) 扫描系统的导光体
TWI553359B (zh) 導光板及背光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