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6154A - 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以及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以及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6154A
TW201626154A TW104108105A TW104108105A TW201626154A TW 201626154 A TW201626154 A TW 201626154A TW 104108105 A TW104108105 A TW 104108105A TW 104108105 A TW104108105 A TW 104108105A TW 201626154 A TW201626154 A TW 2016261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object file
hard disk
active device
pow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8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3462B (zh
Inventor
奚正寧
Original Assignee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6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3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34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5Power saving in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8Hybrid storage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包括連接步驟、複數索取步驟、記錄步驟、複數偵測步驟、傳輸步驟、分割步驟以及後續傳輸步驟。本發明方法利用於高耗電儲存元件運作的同時,由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物件檔案或部份物件檔案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當主動裝置向硬碟裝置索取物件檔案時,可藉由低耗電儲存元件傳輸物件檔案,而減少高耗電儲存元件運作的總時間。

Description

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以及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硬碟裝置,尤其係關於無法隨時插接於電源之硬碟裝置。
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腦已普及至一般家庭中,甚至於每一家庭中擁有複數台電腦。電腦包含有螢幕以及主機,而主機係由馬達式硬碟、記憶體、主機板、網路介面、音效介面以及作業系統等元件所構成。其中,馬達式硬碟之功能為儲存資料,硬碟裝置對於電腦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簡單說明馬達式硬碟的運作情形。一般而言,馬達式硬碟包括碟片、第一馬達、第二馬達以及讀寫頭,第一馬達連接於碟片,其可控制碟片轉動。第二馬達連接於讀寫頭,其可控制讀寫頭移動。當第一馬達運作時,碟片被帶動而轉動,且第二馬達亦運作,使得讀寫頭被移動至碟片上相對應的磁區且進行讀取工作,藉此獲得碟片上之資料。
對於使用者而言,使用者時常於馬達式硬碟中搜尋欲使用的檔案,例如,使用者欲到電腦之C槽中的我的文件中讀取文件檔案。當使用者進入C槽的同時,第一馬達以及第二馬達運作,使得馬達式硬碟中對應於C槽的磁區被讀寫頭所讀取。接下來,使用者進入我的文件的資料夾中時,第一馬達以及第二馬達再次運作,使得馬達式硬碟中對應於我的文件的磁區被讀寫頭讀取。藉由上述硬碟裝置的運作,我的文件之資料夾中的所有檔案才會被顯示於電腦的螢幕中,以供使用者透過肉眼選擇所需要的文件檔案。
於上述馬達式硬碟運作之過程中,第一馬達以及第二馬達反覆轉動會耗費相當大電力,對於桌上型電腦而言,因桌上型電腦之電源線必須插接於電源,故不需擔心耗電的問題。然而,非隨時插接於電源的馬達式硬碟則必須盡可能的降低耗電,以延長馬達式硬碟的工作時間,其中,非隨時插接於電源的硬碟裝置包含有筆記型電腦中的馬達式硬碟以及無線的馬達式硬碟等。
因此,需要一種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以及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以及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連接一硬碟裝置於一主動裝置且判斷該主動裝置是否初次連接於該硬碟裝置、因應該主動裝置所輸出之對應於一物件檔案之一 索取指令而由該硬碟裝置中之一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硬碟裝置中之一低耗電儲存元件中、記錄該主動裝置之運作為一運作習慣資訊、因應該運作習慣資訊,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傳輸該物件檔案或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主動裝置、以及判斷該物件檔案中之所有該檔案區段是否傳輸完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更提供一種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連接於一主動裝置,該硬碟裝置包括一高耗電儲存元件、一低耗電儲存元件、一控制單元以及一預測模組。該高耗電儲存元件設置於該硬碟裝置內,用以儲存一物件檔案,而該低耗電儲存元件設置於該硬碟裝置內且連接於該高耗電儲存元件。該控制單元連接於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以及該低耗電儲存元件,用以因應該主動裝置所輸出之一索取指令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其中,該控制單元傳輸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之該物件檔案或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主動裝置。該預測模組連接於該控制單元,用以因應該索取指令而記錄該主動裝置之運作為一運作習慣資訊;其中,當該主動裝置再次連接於該硬碟裝置時,該控制單元因應該預測模組之該運作習慣資訊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對應於該運作習慣資訊之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1‧‧‧硬碟裝置
2‧‧‧主動裝置
11‧‧‧高耗電儲存元件
12‧‧‧低耗電儲存元件
13‧‧‧控制單元
14‧‧‧預測模組
15‧‧‧傳輸模組
121‧‧‧儲存空間
1211、1212、1213、1214、1215、1216‧‧‧子儲存空間
A‧‧‧連接步驟
B‧‧‧第一索取步驟
C、C*‧‧‧第二索取步驟
D、D*‧‧‧記錄步驟
E‧‧‧傳輸步驟
G‧‧‧第三索取步驟
H‧‧‧後續傳輸步驟
P‧‧‧分割步驟
F1、F2‧‧‧偵測步驟
R1‧‧‧第一索取指令
R2‧‧‧第二索取指令
R3‧‧‧第三索取指令
S1‧‧‧第一物件檔案
S2‧‧‧第二物件檔案
S3‧‧‧第三物件檔案
B1~B4、C1~C5、C1*~C7*、D1~D4、D5*~D6*、G1~G4‧‧‧步驟
圖1係本發明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於連接於主動裝置之方塊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
圖3係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第一索取步驟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
圖4係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記錄步驟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
圖5係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第二索取步驟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
圖6係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第三索取步驟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
圖7係本發明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之第一物件檔案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被分割之方塊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
圖9係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記錄步驟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
圖10係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第二索取步驟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
鑑於習知技術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解決習知技術問題的硬碟裝置。首先說明本發明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的結構。請參閱圖1,其為本發明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連接於主動裝置之方塊示意圖。本發明 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1藉由無線傳輸技術連接於主動裝置2,其可儲存第一物件檔案S1、第二物件檔案S2以及第三物件檔案S3於其中。硬碟裝置1包括高耗電儲存元件11、低耗電儲存元件12、控制單元13、預測模組14以及傳輸模組15。高耗電儲存元件11設置於硬碟裝置1內,其功能為儲存第一物件檔案S1、第二物件檔案S2以及第三物件檔案S3於其中,其中第一物件檔案S1係為影音檔案,第二物件檔案S2係為文件檔案,而第三物件檔案S3係為音訊檔案。
低耗電儲存元件12設置於硬碟裝置1內且連接於高耗電儲存元件11,其功能為可因應需求而暫存第一物件檔案S1、第二物件檔案S2或第三物件檔案S3於其中。其中,高耗電儲存元件11運作時所消耗之電量大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運作時所消耗之電量。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硬碟裝置1係為無線硬碟裝置,高耗電儲存元件11係為馬達式硬碟,而低耗電儲存元件12則為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另一方面,主動裝置2係為智慧型手機。
圖1中,控制單元13連接於高耗電儲存元件11以及低耗電儲存元件12,控制單元13之功能有四:第一功能為因應第一主動裝置2所輸出之第一索取指令R1而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相對應的物件檔案或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第二功能為管理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之儲存空間。第三功能為判斷第一物件檔案S1、第二物件檔案S2以及第三物件檔案S3之檔案屬性,且計算第一物件檔案S1、第二物件檔案S2以及第三物件檔案S3分別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的消耗速率。而其第四功能為辨識主動裝置2之身份。預測模組14連接於控制單元13,其功能為因應主動裝置2所輸出的第一索取指令R1而記錄主動裝置2的運作為運作習慣資訊,其中,於此所述的主動裝置2之運作表示主 動裝置2所欲索取的物件檔案以及主動裝置2所瀏覽的資料夾等相關資訊。關於控制單元13以及預測模組14的運作將於稍後詳細說明。
傳輸模組15設置於硬碟裝置1內且連接於控制單元13,傳輸模組15係藉由控制單元13而連接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其功能為透過無線傳輸技術而連接於主動裝置2或第二主動裝置3。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傳輸模組15係藉由Wi-Fi傳輸技術而連接於主動裝置2或第二主動裝置3。而控制單元13以及預測模組14係分別獨立的微處理器或控制電路,其僅為例示而不應以此為限。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控制單元以及預測模組亦可整合於同一微處理器或同一控制電路中。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的詳細步驟。請參閱圖2,其為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分割步驟P:分配低耗電儲存元件之儲存空間為連續的複數子儲存空間,且指派連續的複數子儲存空間予主動裝置。
連接步驟A:連接硬碟裝置於主動裝置且判斷主動裝置是否初次連接於硬碟裝置。
第一索取步驟B:因應主動裝置所輸出之對應於物件檔案的索取指令而由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物件檔案或物件檔案中之部份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第二索取步驟C:因應運作習慣資訊,而由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相對應的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部份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記錄步驟D:記錄主動裝置之運作為一運作習慣資訊。
傳輸步驟E:傳輸相對應的物件檔案或部份檔案區段至主動裝置。
偵測步驟F1、F2:判斷是否接收到主動裝置輸出之另一索取指令。
第三索取步驟G:因應另一索取指令而由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相對應的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部份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傳輸判斷步驟H:判斷物件檔案是否傳輸完畢。
後續傳輸步驟I:由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下一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且傳輸下一檔案區段至主動裝置。
其中,於連接步驟A中,當控制單元13判斷主動裝置初次連接於硬碟裝置時,進行第一索取步驟B以及記錄步驟D,而當控制單元13判斷主動裝置並非初次連接於硬碟裝置時,則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於偵測步驟F1中,當控制單元13判斷接收到主動裝置輸出之另一索取指令時,進行第三索取步驟G以及記錄步驟D,而當控制單元13判斷於一段預設時間內未接收到主動裝置輸出之另一索取指令時,則進行傳輸步驟E。於偵測步驟F2中,當控制單元13判斷接收到主動裝置輸出之另一索取指令時,進行第三索取步驟G以及記錄步驟D,而當控制單元13判斷於一段預設時間內未接收到主動裝置輸出之另一索取指令時,則進行傳輸判斷步驟H。於傳輸判斷步驟H中,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未傳輸完畢時,進行後續傳輸步驟I,而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已傳輸完畢時,本發明方法結束。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方法之第一索取步驟B的詳細步驟。請參閱圖3,其為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第一索取步驟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第一索取步驟B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B1:接收索取指令,且判斷對應於索取指令之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
步驟B2:複製物件檔案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步驟B3:判斷物件檔案之尺寸是否超過預設檔案尺寸。
步驟B4:分割物件檔案為複數檔案區段,且複製部份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 存元件中。
其中,於步驟B1中,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為文件屬性時,進行步驟B2。而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為影音屬性或音訊屬性時,進行步驟B3。於步驟B3中,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尺寸超過預設檔案尺寸時,進行步驟B4,而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尺寸未超過預設檔案尺寸時,則進行步驟B2。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方法之記錄步驟D的詳細步驟。請參閱圖4,其為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記錄步驟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記錄步驟D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D1:記錄主動裝置之裝置辨識資訊。
步驟D2:記錄傳輸至主動裝置之物件檔案為一檔案資訊。
步驟D3:判斷主動裝置是否停止連接於硬碟。
步驟D4:儲存裝置辨識資訊以及檔案資訊至運作習慣資訊中。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方法之第二索取步驟C的詳細步驟。請參閱圖5,其為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第二索取步驟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第二索取步驟C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C1:由運作習慣資訊中讀取對應於裝置辨識資訊之檔案資訊。
步驟C2:判斷對應於檔案資訊之物件檔案的檔案屬性。
步驟C3:複製物件檔案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步驟C4:判斷物件檔案之尺寸是否超過預設檔案尺寸。
步驟C5:分割物件檔案為複數檔案區段,且複製部份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其中,於步驟C2中,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為文件屬性時,進行步驟C3。而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檔案 屬性為影音屬性或音訊屬性時,進行步驟C4。於步驟C4中,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尺寸超過預設檔案尺寸時,進行步驟C5,而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尺寸未超過預設檔案尺寸時,則進行步驟C3。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方法之第三索取步驟G的詳細步驟。請參閱圖6,其為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第三索取步驟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第三索取步驟G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G1:判斷對應於另一索取指令之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
步驟G2:複製物件檔案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步驟G3:判斷物件檔案之尺寸是否超過預設檔案尺寸。
步驟G4:分割物件檔案為複數檔案區段,且複製部份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其中,於步驟G1中,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為文件屬性時,進行步驟G2。而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為影音屬性或音訊屬性時,進行步驟G3。於步驟G3中,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尺寸超過預設檔案尺寸時,進行步驟G4,而當控制單元13判斷物件檔案之尺寸未超過預設檔案尺寸時,則進行步驟G2。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之運作情形。請同時參閱圖1以及圖2,於本發明方法開始時,控制單元13首先進行分割步驟P:將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之儲存空間121分配為連續的複數子儲存空間1211~1216,且指派連續的子儲存空間1211、1212、1213予第一個連接於硬碟裝置1之主動裝置,而指派連續的子儲存空間1214、1215、1216予第二個連接於硬碟裝置1之主動裝置。分割步驟P完成之後,使用者開始操作主動裝置2且使主動裝置2藉由無線傳輸技術而連接於硬碟裝置1,亦即進行連接步驟A。於主動裝置2與硬碟裝置1無線連接之過程中,主動 裝置2傳輸裝置辨識資訊至硬碟裝置1,其中裝置辨識資訊中包含有主動裝置2之身份資訊以及位址資訊等相關資訊。當控制單元13獲得裝置辨識資訊時,其可根據裝置辨識資訊而辨識主動裝置2。假設主動裝置2從未與硬碟裝置1連接,故硬碟裝置1中不存在有對應於主動裝置2的裝置辨識資訊。因此,控制單元13於連接步驟A中無法搜尋到裝置辨識資訊而判斷主動裝置2初次連接於硬碟裝置1。
於硬碟裝置1與主動裝置2之間的無線連接建立之後,使用者藉由主動裝置2瀏覽儲存於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的第一物件檔案S1、第二物件檔案S2以及第三物件檔案S3。當使用者欲開啟第一物件檔案S1的內容時,使用者利用主動裝置2傳輸對應於第二物件檔案S2的第一索取指令R1至硬碟裝置1,使硬碟裝置1進行第一索取步驟B。
請同時參閱圖1、圖2以及圖3,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B1:接收第一索取指令R1,且判斷對應於第一索取指令R1的第二物件檔案S2之檔案屬性。由於第二物件檔案S2為文件檔案,故控制單元13判斷第二物件檔案S2之檔案屬性為文件屬性,以進行步驟B2。接下來控制單元13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第二物件檔案S2,使被複製的第二物件檔案S2位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之子儲存空間1211中,亦即進行步驟B2。於第一索取步驟B完成之後,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E:將位於子儲存空間1211中第二物件檔案S2傳輸至主動裝置2,使主動裝置2可執行第二物件檔案S2。
另一方面,於連接步驟A完成的同時,預測模組14進行記錄步驟D。請同時參閱圖1、圖2以及圖4,首先,於控制單元13辨識主動裝置2之後,預測模組14進行步驟D1:記錄主動裝置2之裝置辨識資訊。而於主動裝置2執行第二物件檔案S2之後,預測模組14進行步驟D2: 記錄傳輸至第一主動裝置1之第二物件檔案S2為第一檔案資訊,其中第一檔案資訊包含有對應於第二物件檔案S2之檔案名稱、檔案尺寸及檔案位址等相關資訊。
接下來預測模組14於步驟D3中判斷主動裝置2是否停止連接於硬碟裝置1,當主動裝置2停止連接於硬碟裝置1時,預測模組14進行步驟D4:儲存裝置辨識資訊以及第一檔案資訊至運作習慣資訊中,且儲存運作習慣資訊於高耗電儲存元件11或低耗電儲存元件12。反之,當主動裝置2繼續連接於硬碟裝置1且使控制單元13傳輸其他物件檔案至主動裝置2時,預測模組14再次進行步驟D2,以記錄對應於其他物件檔案的檔案資訊,直至主動裝置2停止連接於硬碟裝置1為止。
於傳輸步驟E完成之後,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2偵測是否接收到主動裝置2所輸出的其他索取指令。假設使用者並未利用主動裝置2瀏覽硬碟裝置1中之物件檔案,故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2中判斷未接收到主動裝置2輸出的其他索取指令,而進行傳輸判斷步驟H。由於對應於第一索取指令R1的第二物件檔案S2已被傳輸至主動裝置2,故控制單元13於傳輸判斷步驟H中判斷第二物件檔案S2已傳輸完畢。本發明方法中對應於傳輸第二物件檔案S2的運作結束。
需特別說明的是,預測模組14所進行的記錄步驟D係於第一索取步驟B、傳輸步驟E、偵測步驟F2以及傳輸判斷步驟H發生的同時,持續發生,因此藉由記錄步驟D而獲得的運作習慣資訊較完整。
接下來說明使用者再次利用主動裝置2無線連接於硬碟裝置1之運作情形。請再次參閱圖1以及圖2,本發明方法再次開始,由於儲存空間121已被分配為連續的複數子儲存空間1211~1216,故控制單元13不再進行分割步驟P。其中,由於分割步驟P並非每次皆進行,故圖2中以 虛線表示。使用者利用主動裝置2進行與上述相同的連線步驟A,以再次建立硬碟裝置1與主動裝置2之間的無線連接。連線步驟A中,由於硬碟裝置1中存在有對應於主動裝置2的裝置辨識資訊,故控制單元13判斷主動裝置2並非初次連接於硬碟裝置1,且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
請同時參閱圖1、圖2以及圖5,第二索取步驟C中,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C1:由運作習慣資訊中讀取對應於主動裝置2之第一檔案資訊,其中第一檔案資訊包含有第二物件檔案S2的相關資訊,且第二物件檔案S2的相關資訊係預測模組14於主動裝置2初次連接於硬碟裝置1時所記錄而獲得。接下來,控制單元13於步驟C2中判斷第二物件檔案S2的檔案屬性。
由於第二物件檔案S2為文件檔案,故控制單元13判斷第二物件檔案S2之檔案屬性為文件屬性,以進行步驟C2。接下來控制單元13於步驟C2中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第二物件檔案S2,使被複製的第二物件檔案S2再次位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之子儲存空間1211中。於第二索取步驟C完成之後,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F1:判斷是否接收到主動裝置2輸出之另一索取指令。
接下來,當使用者欲開啟第三物件檔案S3時,使用者藉由主動裝置2而傳輸對應於第三物件檔案S3的第二索取指令R2至硬碟裝置1,使得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1中接收到第二索取指令R2,且控制單元13進行第三索取步驟G。請同時參閱圖1、圖2以及圖6,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G1:判斷對應於第二索取指令R2的第三物件檔案S3之檔案屬性。由於第三物件檔案S3為音訊檔案,故控制單元13判斷第三物件檔案S3之檔案屬性為音訊屬性,以進行步驟G3:判斷第三物件檔案S3之尺寸是否超過預設檔案尺寸。其中,預設檔案尺寸的大小可根據低耗電儲存元 件12的儲存空間121之尺寸而決定。於本較佳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3中之預設檔案尺寸為50MB。
假設第三物件檔案S3之尺寸未超過50MB,故控制單元13完成步驟G3之後進行步驟G2。亦即,控制單元13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第三物件檔案S3,使被複製的第三物件檔案S3位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之子儲存空間1212中。於第三索取步驟G完成之後,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E:將位於子儲存空間1211中第三物件檔案S3傳輸至主動裝置2,使主動裝置2可執行第三物件檔案S3。另一方面,於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1中接收到第二索取指令R2的同時,預測模組14開始進行記錄步驟D,而記錄步驟D之運作與上述相同而不再贅述。於記錄步驟D完成時,對應於主動裝置之運作習慣資訊中新增有對應於第三物件檔案S3之第二檔案資訊於其中。
於傳輸步驟E完成之後,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2偵測是否接收到主動裝置2所輸出的其他索取指令。假設使用者並未利用主動裝置2瀏覽硬碟裝置1中之物件檔案,故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2中判斷未接收到主動裝置2輸出的其他索取指令,而進行傳輸判斷步驟H。由於對應於第二索取指令R2的第三物件檔案S3已被傳輸至主動裝置2,故控制單元13於傳輸判斷步驟H中判斷第三物件檔案S3已傳輸完畢。本發明方法中對應於傳輸第三物件檔案S3的運作結束。
需特別說明的有二,第一,於本發明方法中對應於傳輸第三物件檔案S3的運作中,當使用者利用主動裝置2再次連接於硬碟裝置1時,控制單元13會於主動裝置2輸出第二索取指令R2之前,事先於運作習慣資訊中讀取對應於主動裝置2之第一檔案資訊,且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對應於第一檔案資訊的第二物件檔案S2至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其 中,複製第二物件檔案S2至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的過程為控制單元13特別安排於高耗電儲存元件11運作的過程中進行,以減少高耗電儲存元件11運作的總時間。因此,當使用者利用主動裝置2欲開啟第二物件檔案S2時,控制單元13直接將存放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的第二物件檔案S2傳輸至主動裝置2,而不需透過高耗電儲存元件11存取第二物件檔案S2。藉此而可達到降低耗電的功效。
第二,於第二索取步驟C完成之後,且使用者利用主動裝置2欲開啟第二物件檔案S2時,主動裝置2傳輸對應於第二物件檔案S2之索取指令R1至硬碟裝置1,使得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1中接收到索取指令R1,由於控制單元13曾經接收過索取指令R1,且對應於索取指令R1的第二物件檔案S2已被儲存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故控制單元13並非視索取指令R1為新的索取指令,而於偵測步驟F1中判斷未接收到其他索取指令,且進行傳輸步驟E。
接下來說明使用者第三次利用主動裝置2無線連接於硬碟裝置1之運作情形。請再次參閱圖1以及圖2,本發明方法再次開始,且控制單元13不再進行分割步驟P。於接下來的連線步驟A中,由於硬碟裝置1中存在有對應於主動裝置2的裝置辨識資訊,故控制單元13判斷主動裝置2並非初次連接於硬碟裝置1,且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控制單元13於步驟C1中分別由第一檔案資訊以及第二檔案資訊中取得第二物件檔案S2以及第三物件檔案S3的相關資訊,且控制單元13於步驟C2中分別判斷第二物件檔案S2以及第三物件檔案S3的檔案屬性。一方面,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C2以及步驟C3而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第二物件檔案S2,使被複製的第二物件檔案S2再次位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之子儲存空間1211中。另一方面,控制單元13依序進行步驟C2、步驟C4以及步驟C3 而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第三物件檔案S3,使被複製的第三物件檔案S3再次位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之子儲存空間1212中。於第二索取步驟C完成之後,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F1:判斷是否接收到主動裝置2輸出之另一索取指令。
請同時參閱圖1、圖2以及圖6,當使用者欲開啟第一物件檔案S1時,使用者藉由主動裝置2而傳輸對應於第一物件檔案S1的第三索取指令R3至硬碟裝置1,使得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1中接收到第二索取指令R2,且控制單元13進行第三索取步驟G以及記錄步驟D。第三索取步驟G中,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G1:判斷對應於第三索取指令R3的第一物件檔案S1之檔案屬性。由於第一物件檔案S1為影音檔案,故控制單元13判斷第一物件檔案S1之檔案屬性為影音屬性,以進行步驟G3:判斷第一物件檔案S1之尺寸是否超過預設檔案尺寸。假設第一物件檔案S1之尺寸超過預設檔案尺寸(亦即前述的50MB),故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G4:分割第一物件檔案S1為複數檔案區段S11~S1n,且複製檔案區段S11至低耗電儲存元件12的子儲存空間1213中,如圖7所示。
於第三索取步驟G完成之後,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E:將位於子儲存空間1213中第一物件檔案S1的檔案區段S11傳輸至主動裝置2,使主動裝置2可執行檔案區段S11。另一方面,於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1中接收到第三索取指令R3的同時,預測模組14開始進行記錄步驟D,而記錄步驟D之運作與上述相同而不再贅述。
於傳輸步驟E完成之後,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2偵測是否接收到主動裝置2所輸出的其他索取指令。假設使用者並未利用主動裝置2瀏覽硬碟裝置1中之物件檔案,故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2中判斷未接收到主動裝置2輸出的其他索取指令,而進行傳輸判斷步驟H。由 於控制單元13於偵測步驟F2中判斷未接收到其他索取指令,表示不需讀取其他物件檔案,同時必須繼續執行第一物件檔案S1,於此為繼續播放影音檔案的運作。故控制單元13於傳輸判斷步驟H中判斷第一物件檔案S1已僅有檔案區段S11傳輸完畢,而其他檔案區段S12~S1n則未傳輸,使得控制單元13進行後續傳輸步驟I: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下一檔案區段S12至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且傳輸下一檔案區段S12至主動裝置2。如此反覆進行傳輸判斷步驟H以及後續傳輸步驟I至第一物件檔案S1傳輸完畢或者使用者停止進行第一物件檔案S1的播放指令為止。本發明方法中對應於傳輸第一物件檔案S1的運作結束。
需特別說明的有三,第一,於對應於傳輸第一物件檔案S1的運作結束之後,且使用者利用主動裝置2第四次連接於硬碟裝置1時,控制單元13會事先於運作習慣資訊中讀取對應於主動裝置2的所有檔案資訊,且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第二物件檔案S2、第二物件檔案S2以及第一物件檔案S1的檔案區段S11至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因此,當使用者利用主動裝置2欲再次開啟之前使用過的第三物件檔案S3時,控制單元13直接將存放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的第三物件檔案S3傳輸至主動裝置2,而不需透過高耗電儲存元件11即可存取第三物件檔案S3。
第二,於一較佳作法中,當使用者利用主動裝置2索取第一物件檔案S1時,控制單元13將第一物件檔案S1分割為複數檔案區段S11~S1n,且將檔案區段S11、S12存放於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連續的子儲存空間,例如子儲存空間1211以及1212中。如此作法可降低低耗電儲存元件12運作時的耗電,而進一步提升省電效果。第三,本較佳實施例中之硬碟裝置雖僅單獨無線連接於一台主動裝置,但非以此為限。實際上,本發明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可因應其硬體效能而同時連接於複數台主動裝 置,且同時進行本發明方法。
此外,本發明方法更提供與上述不同作法之第二較佳實施例。請同時參閱圖1以及圖8,圖8係為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分割步驟P:分配低耗電儲存元件之儲存空間為連續的複數子儲存空間,且指派連續的複數子儲存空間予主動裝置。
連接步驟A:連接硬碟裝置於主動裝置且判斷主動裝置是否初次連接於硬碟裝置。
第一索取步驟B:因應主動裝置所輸出之對應於物件檔案的索取指令而由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物件檔案或物件檔案中之部份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第二索取步驟C*:因應第二索取步驟之耗電率是否超過預設耗電率而判斷是否由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相對應的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部份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記錄步驟D*:記錄主動裝置之運作為一運作習慣資訊,且統計運作習慣資訊。
傳輸步驟E:傳輸相對應的物件檔案或部份檔案區段至主動裝置。
偵測步驟F1、F2:判斷是否接收到主動裝置輸出之另一索取指令。
第三索取步驟G:因應另一索取指令而由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相對應的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部份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傳輸判斷步驟H:判斷物件檔案是否傳輸完畢。
後續傳輸步驟I:由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下一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且傳輸下一檔案區段至主動裝置。
本較佳實施例之各步驟大致上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 同,故不再多加說明。而不同之處在於,本較佳實施例中以第二索取步驟C*取代第二索取步驟C,且以記錄步驟D*取代記錄步驟D。其中,當判斷第二索取步驟之耗電率超過預設耗電率時,進行第一索取步驟B,而不繼續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而當判斷第二索取步驟之耗電率未超過預設耗電率時,則繼續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
首先說明記錄步驟D*之詳細步驟。請參閱圖9,其為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記錄步驟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記錄步驟D*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D1:記錄主動裝置之裝置辨識資訊。
步驟D2:記錄傳輸至主動裝置之物件檔案為一檔案資訊。
步驟D3:判斷主動裝置是否停止連接於硬碟。
步驟D4:儲存裝置辨識資訊以及檔案資訊至運作習慣資訊中。
步驟D5*:依序統計傳輸至主動裝置之物件檔案的次數為複數次數資訊。
步驟D6*:儲存複數次數資訊於運作習慣資訊中。
簡言之,記錄步驟D*係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步驟D4之後,再進行步驟D5*以及步驟D6*。其中,步驟D5*係統計硬碟裝置1傳輸至主動裝置2的複數物件檔案之傳輸次數,且分別記錄該些傳輸次數為次數資訊。而步驟D6*則將該些次數資訊儲存於運作習慣資訊中。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方法之第二索取步驟C*的詳細步驟。請參閱圖10,其為本發明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之第二索取步驟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流程圖。第二索取步驟C*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C1*:由運作習慣資訊中讀取對應於裝置辨識資訊之檔案資訊以及複數次數資訊。
步驟C2*:由複數次數資訊中取出次數最多的次數資訊。
步驟C3*:判斷對對應於次數最多的次數資訊之檔案資訊進行第二索取步驟之耗電率是否超過預設耗電率。
步驟C4*:判斷對應於檔案資訊之物件檔案的檔案屬性。
步驟C5*:複製物件檔案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步驟C6*:判斷物件檔案之尺寸是否超過預設檔案尺寸。
步驟C7*:分割物件檔案為複數檔案區段,且複製部份檔案區段至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其中,第二索取步驟C*中新增有步驟C1*~步驟C3*,且加上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步驟C2~步驟C5相同的步驟C4*~步驟C7*。
當使用者再次利用主動裝置2無線連接於硬碟裝置1時,控制單元13依序進行分割步驟P以及連接步驟A,連線步驟A中,由於硬碟裝置1中存在有對應於主動裝置2的裝置辨識資訊,故控制單元13判斷主動裝置2並非初次連接於硬碟裝置1,且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控制單元13進行步驟C1*:由運作習慣資訊中讀取對應於主動裝置2之所有檔案資訊以及複數次數資訊,其中,假設記錄步驟D*記錄對應於第一物件檔案S1的次數資訊為5次,記錄對應於第二物件檔案S2的次數資訊為20次,而記錄對應於第三物件檔案S3的次數資訊為17次。
接下來控制單元13於步驟C2*取出次數資訊最多的第二物件檔案S2,且於步驟C3*中判斷對第二物件檔案S2進行第二索取步驟之耗電率是否超過預設耗電率,其中預設耗電率為控制單元13直接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第二物件檔案S2至主動裝置2的耗電率,而進行第二索取步驟之耗電率則為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第二物件檔案S2至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再由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傳輸第二物件檔案S2至主動 裝置2的耗電率。當控制單元13於計算兩者的耗電率且判斷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之耗電率超過預設耗電率時,控制單元13判斷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較耗電,故停止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而改為進行第一索取步驟B。反之,當控制單元13判斷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較不耗電時,故繼續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中的步驟C4*~步驟C7*。而步驟C4*~步驟C7*之運作與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的步驟C2~步驟C5相同,故不再贅述。
需特別說明的有二,第一,預測模組14可於記錄步驟D*中統計主動裝置2最常使用的物件檔案,且控制單元13於第二索取步驟C*中複製最常使用的複數物件檔案至低耗電儲存元件12中,以根據使用者的操作習慣而預測使用者之後可能會使用的物件檔案。第二,控制單元13之第二索取步驟C*可配合記錄步驟D*運作,而取出使用者過去最常使用的物件檔案,且判斷對第二物件檔案S2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之耗電率是否超過直接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第二物件檔案S2至主動裝置2的耗電率,而採用較省電的步驟,以確保其省電效率。第三,於一較佳作法中,亦可於步驟C2*取出次數資訊最多的複數個物件檔案,亦即可先由高耗電儲存元件11中複製複數個物件檔案至低耗電儲存元件12,以對複數個物件檔案進行第二索取步驟C*。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A‧‧‧連接步驟
B‧‧‧第一索取步驟
C‧‧‧第二索取步驟
D‧‧‧記錄步驟
E‧‧‧傳輸步驟
G‧‧‧第三索取步驟
H‧‧‧後續傳輸步驟
P‧‧‧分割步驟
F1、F2‧‧‧偵測步驟

Claims (15)

  1. 一種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連接一硬碟裝置於一主動裝置且判斷該主動裝置是否初次連接於該硬碟裝置;因應該主動裝置所輸出之對應於一物件檔案之一索取指令而由該硬碟裝置中之一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硬碟裝置中之一低耗電儲存元件中;記錄該主動裝置之運作為一運作習慣資訊;因應該運作習慣資訊,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傳輸該物件檔案或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主動裝置;以及判斷該物件檔案中之所有該檔案區段是否傳輸完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其中於連接該硬碟裝置於該主動裝置且判斷該主動裝置是否初次連接於該硬碟裝置之該步驟中,當判斷該主動裝置初次連接於該硬碟裝置時,因應該主動裝置所輸出之對應於該物件檔案之該索取指令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且記錄該主動裝置之運作為該運作習慣資訊;而當判斷該主動裝置非初次連接於該硬碟裝置時,因應該運作習慣資訊,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其中記錄該主動裝置之運作為該運作習慣資訊之該步驟,包括以下步驟:記錄該主動裝置之一裝置辨識資訊;記錄傳輸至該主動裝置之該物件檔案為一檔案資訊;以及儲存該裝置辨識資訊以及該檔案資訊至該運作習慣資訊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其中因應該運作習慣資訊,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之該步驟,包括以下步驟:由該運作習慣資訊中讀取對應於該裝置辨識資訊之該檔案資訊;判斷對應於該檔案資訊之該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分割該物件檔案為複數該檔案區段,且複製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以及複製該物件檔案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其中記錄該主動裝置之運作為該運作習慣資訊之該步驟,於儲存該裝置辨識資訊以及該檔案資訊至該運作習慣資訊中之該步驟之後,更包括以下步驟:依序統計傳輸至該主動裝置之該物件檔案之次數為複數次數資訊;以及儲存該複數次數資訊於該運作習慣資訊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其中因應該運作習慣資訊,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之該步驟,包括以下步驟:由該運作習慣資訊中讀取對應於該裝置辨識資訊之該檔案資訊以及該 複數次數資訊;由該複數次數資訊中取出次數最多的該次數資訊;判斷對對應於次數最多的該次數資訊之該檔案資訊進行該第二索取步驟之耗電率是否超過一預設耗電率;判斷對應於該檔案資訊之該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分割該物件檔案為複數該檔案區段,且複製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以及複製該物件檔案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其中,當判斷對對應於次數最多的該次數資訊之該檔案資訊進行該第二索取步驟之該耗電率超過該預設耗電率時,因應該主動裝置所輸出之對應於該物件檔案之該索取指令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而當判斷對對應於次數最多的該次數資訊之該檔案資訊進行該第二索取步驟之該耗電率未超過該預設耗電率時,判斷對應於該檔案資訊之該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其中因應該主動裝置所輸出之對應於該物件檔案之該索取指令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之該步驟,包括以下步驟:接收該索取指令,且判斷對應於該索取指令之該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分割該物件檔案為複數該檔案區段,且複製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以及複製該物件檔案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其中於判斷該物件檔案中之所有複數該檔案區段是否傳輸完畢之該步驟中,當判斷該物件檔案中之所有該檔案區段未傳輸完畢時,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下一該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且傳輸該下一檔案區段至該主動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其中於因應該運作習慣資訊,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之該步驟之後,更包括一第一偵測步驟:判斷是否接收到該主動裝置輸出之一另一索取指令;當判斷接收到該主動裝置輸出之該另一索取指令時,因應該另一索取指令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一另一物件檔案或該另一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另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且記錄該主動裝置之運作為該運作習慣資訊;而當判斷未接收到該主動裝置輸出之該另一索取指令時,傳輸該物件檔案或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主動裝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其中於傳輸該物件檔案或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主動裝置之該步驟之後,更包括一第二偵測步驟:判斷是否接收到該主動裝置輸出之一另一索取指令;當判斷未接收到該主動裝置輸出之該另一索取指令時,判斷該物件檔案中之所有該檔案區段是否傳輸完畢;而當判斷接收到該主動裝置輸出之該另一索取指令時,因應該另一索取指令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一另一物件檔案或該另一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另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且記錄該主動裝置之運作為該運作習慣資訊。
  11. 一種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連接於一主動裝置,該硬碟裝置包括:一高耗電儲存元件,設置於該硬碟裝置內,用以儲存一物件檔案;一低耗電儲存元件,設置於該硬碟裝置內且連接於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一控制單元,連接於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以及該低耗電儲存元件,用以因應該主動裝置所輸出之一索取指令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其中,該控制單元傳輸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之該物件檔案或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主動裝置;以及一預測模組,連接於該控制單元,用以因應該索取指令而記錄該主動裝置之運作為一運作習慣資訊;其中,當該主動裝置再次連接於該硬碟裝置時,該控制單元因應該預測模組之該運作習慣資訊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對應於該運作習慣資訊之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可辨識該主動裝置,且於該主動裝置連接該硬碟裝置時判斷該主動裝置是否初次連接於該硬碟裝置,當該控制單元判斷該主動裝置初次連接於該硬碟裝置時,使該預測模組記錄該主動裝置之運作為該運作習慣資訊;當該控制單元判斷該主動裝置非初次連接於該硬碟裝置時,由該預測模組之該運作習慣資訊中獲得相對應之一檔案資訊,且根據該檔案資訊而由該高耗電儲存元件中複製對應於該檔案資訊之該物件檔案或該物件檔案中之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其中該控制 單元可判斷該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且因應該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而分割該物件檔案為複數該檔案區段,且複製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或者,複製該物件檔案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其中當該控制單元判斷該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為一影音屬性或一音訊屬性時,該控制單元將該物件檔案分割為該複數檔案區段,且複製該物件檔案中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中;而當該控制單元判斷該物件檔案之檔案屬性為一文件屬性時,該控制單元複製該物件檔案至該低耗電儲存元件。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可預先分配該低耗電儲存元件之一儲存空間為連續的複數子儲存空間,且指派連續的該複數子儲存空間予該主動裝置,使被複製之該至少一檔案區段被存放於連續的該複數子儲存空間中。
TW104108105A 2015-01-04 2015-03-13 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以及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 TWI5534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1915.9A CN105824570B (zh) 2015-01-04 2015-01-04 可降低耗电的硬盘装置以及降低硬盘装置耗电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154A true TW201626154A (zh) 2016-07-16
TWI553462B TWI553462B (zh) 2016-10-11

Family

ID=5628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8105A TWI553462B (zh) 2015-01-04 2015-03-13 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以及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96084A1 (zh)
CN (1) CN105824570B (zh)
TW (1) TWI553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98895B1 (en) * 2018-02-15 2019-05-21 Wipro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context-based transformation of a video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9005A (ja) * 2001-10-16 2003-07-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電子アルバム装置
US20050125602A1 (en) * 2003-12-04 2005-06-09 Ehrlich Richard M. HDD with storage of critical data in FLASH
JP2005182122A (ja) * 2003-12-16 2005-07-07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リムーバブル記録媒体及びそのファイル制御方法
US7702848B2 (en) * 2004-06-10 2010-04-2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daptive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hard disk drive with flash interface
US20060230226A1 (en) * 2005-04-12 2006-10-12 M-Systems Flash Disk Pioneers, Ltd. Hard disk drive with optional cache memory
JP4813843B2 (ja) * 2005-08-04 2011-11-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装置、ディスクキャッシュ制御方法及びディスクキャッシュの容量割当方法
JP4578396B2 (ja) * 2005-12-08 2010-11-10 株式会社日立超エル・エス・アイ・システムズ 情報処理装置
US20070283114A1 (en) * 2006-06-01 2007-12-06 Lawrence Andy V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viding a hard disk drive into multiple host access spaces
KR101128234B1 (ko) * 2006-08-23 2012-03-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메모리 접근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2008251086A (ja) * 2007-03-30 2008-10-16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レコーダ管理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レコーダ管理方法
US7899987B2 (en) * 2007-05-15 2011-03-01 Sandisk Il Ltd. File storage in a computer system with diverse storage media
JP4634477B2 (ja) * 2008-03-07 2011-02-16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メディア・ファイルの中断のない再生方法
KR101465099B1 (ko) * 2008-09-11 2014-11-25 시게이트 테크놀로지 엘엘씨 특정 조건을 갖는 파일을 신속하게 판독할 수 있는 하이브리드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브, 이에 적합한 제어 방법 및 이에 적합한 기록 매체
US9703500B2 (en) * 2012-04-25 2017-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migration of data within a tiered storage system
CN102736725B (zh) * 2012-05-18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中央处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4570A (zh) 2016-08-03
TWI553462B (zh) 2016-10-11
US20160196084A1 (en) 2016-07-07
CN105824570B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2722B2 (en) Intelligent wide port PHY usage
US7010657B2 (en) Avoiding deadlock between storage assignments by devices in a network
US10289349B2 (en) Data usage profiling by local storage device
US9792227B2 (en) Heterogeneous unified memory
CN105637470B (zh) 用于脏数据管理的方法和计算设备
JP4699837B2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管理計算機及びデータ移動方法
US10572379B2 (en) Data accessing method and data accessing apparatus
US9558124B2 (en) Data storage system with passive partitioning in a secondary memory
CN101410816A (zh) 后台代码转换
JP2010015446A (ja) ストレージ装置及び電源の制御方法
US20130110308A1 (e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Storage Devi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ccess
KR20210051921A (ko) 메모리 시스템 및 그것의 동작방법
EP2981920A1 (en) Detection of user behavior using time series modeling
US10635154B2 (en) Intelligent SAS phy power management
TWM528459U (zh) 資料儲存系統以及電子裝置
US2008015492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web content linked in a hierarchy
TWI553462B (zh) 可降低耗電之硬碟裝置以及降低硬碟裝置耗電之方法
TWI539368B (zh) 資料寫入方法與系統
JP5807942B2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0673093B1 (ko) 휴대형 멀티미디어 재생기에서 다중 파일 캐싱을 이용한리얼타임 멀티미디어 파일 재생 방법
US20110106861A1 (en) Interface Techniques Providing Contiguous Storage For Files
US11232024B2 (en) Predictive caching in device for media seek in playback or scrolling
TWI772438B (zh) 用於計算設備中的動態緩衝器大小設定的系統和方法
WO2024077993A1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US20210318937A1 (en) Memory device having redundant media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