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4951A - 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 方法、及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 方法、及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4951A
TW201624951A TW104125485A TW104125485A TW201624951A TW 201624951 A TW201624951 A TW 201624951A TW 104125485 A TW104125485 A TW 104125485A TW 104125485 A TW104125485 A TW 104125485A TW 201624951 A TW201624951 A TW 2016249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resent
interleaver
time
accord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5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5758B (zh
Inventor
白鍾燮
高祐奭
白曙英
洪性龍
Original Assignee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4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4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5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57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 H03M13/25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wit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0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 H03M13/271Row-column interleaver with permutations, e.g. block interleaving with inter-row, inter-column, intra-row or intra-column permu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06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5Purpos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 H03M13/6508Flexibility, adaptability, parametrability and configura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 H03M13/6516Support of multiple code parameters, e.g. generalized Reed-Solomon decoder for a variety of generator polynomials or Galois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4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 H04H40/09Arrangements for receiving desired information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time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04L1/0058Block-coded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5Transmission of coding parameters to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48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de 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x
    • H03M13/116Quasi-cyclic LDPC [QC-LDPC] codes, i.e. the parity-check matrix being composed of permutation or circulant sub-matrices
    • H03M13/1165QC-LDPC codes as defined for the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VB] specifications, e.g. DVB-Satellite [DVB-S2]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03M13/151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using error loca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polynomials
    • H03M13/152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5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方法和裝置。該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包括:一編碼器,編碼服務資料;一時間交錯器,用以時間交錯編碼的服務資料;一幀建立器,用以建立包括該時間交錯的服務資料的至少一信號幀,其中該至少一信號幀包括複數個正交頻分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符號;一調變器,用以藉由一OFDM方案調變在建立的該至少一信號幀中的資料;以及一傳遞器,用以傳遞具有該調變的資料的該等廣播信號。

Description

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 方法、及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一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一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方法、及一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隨著類比廣播信號傳遞的終結,傳遞/接收數位廣播信號的各種技術正在被開發。數位廣播信號相比於類比廣播信號可包含更大量的視訊/音訊資料,且除了所述視訊/音訊資料之外更包含各種類型的附加資料。
亦即,數位廣播系統能夠提供HD(high definition,高解析度)影像、多通道音訊以及各種附加服務。然而,考慮到行動接收裝置對於傳遞大量資料的資料傳遞效率、傳遞/接收網路的穩健性以及網路靈活性,數位廣播需要改善。
據此,本發明係針對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和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以及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傳遞與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及方法,以在一時間領域中多工提供有兩種以上不同廣播服務的廣播傳遞/接收系統的資料,並通過同一RF信號頻寬傳遞多工資料,以及與其對應的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 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以及供傳遞與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以將對應於服務的資料按成分進行分類,將對應於每一成分的資料作為一資料管道傳遞,接收以及處理該資料。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 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以及供傳遞與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以發信(to signal)提供廣播信號所必需的發信資訊(siganling information)。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和其它優點並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如在這裡體現和廣泛描述的,一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方法包括:編碼服務資料;時間交錯該編碼的服務資料;建立包括該時間交錯的服務資料的至少一信號幀,其中該至少一信號幀包括複數個正交頻分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符號;藉由一OFDM方案調變所建立的該至少一信號幀中的資料;以及傳遞具有該調變的資料的該等廣播信號。
本發明可以依據服務特性來控制每個服務或服務成分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以處理資料,從而提供各種廣播業務。
本發明可以通過相同的RF信號頻寬傳遞各種廣播服務來實現傳遞靈活性。
本發明可以提高資料傳遞效率,並增加使用一MIMO系統的廣播信號的傳遞/接收的穩健性。
依據本發明,還可以提供廣播信號傳遞和接收的方法及裝置,甚至在移動接收裝置或在室內環境中能夠沒有錯誤的接收數位廣播信號。
1000‧‧‧輸入格式化區塊
1010‧‧‧位元交錯編碼與調變區塊
1020‧‧‧幀建立區塊
1030‧‧‧OFDM產生區塊
1040‧‧‧發信產生區塊
2000‧‧‧模式調適區塊
2010‧‧‧信號流調適區塊
2020‧‧‧PLS產生區塊
2030‧‧‧PLS擾碼器
3000‧‧‧輸入信號流分流器
3010‧‧‧輸入信號流同步器
3020‧‧‧補償延遲區塊
3030‧‧‧無效封包刪除區塊
3040‧‧‧標頭壓縮區塊
3050‧‧‧CRC編碼器
3060‧‧‧BB幀切分器
3070‧‧‧BB幀標頭插入區塊
4000‧‧‧排程器
4010‧‧‧1-幀延遲區塊
4020‧‧‧填充插入區塊
4030‧‧‧帶內發信區塊
4040‧‧‧BB幀擾碼器
4050‧‧‧PLS產生區塊
4060‧‧‧PLS擾碼器
5000‧‧‧處理區塊
5000-1‧‧‧處理區塊
5010‧‧‧資料FEC編碼器
5010-1‧‧‧單元字解多工器
5020‧‧‧位元交錯器
5020-1‧‧‧MIMO編碼區塊
5030‧‧‧群集映射器
5040‧‧‧SSD編碼區塊
5050‧‧‧時間交錯器
6000‧‧‧PLS FEC編碼器
6010‧‧‧位元交錯器
6020‧‧‧群集映射器
6030‧‧‧時間交錯器
7000‧‧‧延遲補償區塊
7010‧‧‧單元映射器
7020‧‧‧頻率交錯器
8000‧‧‧導頻與保留音調插入區塊
8010‧‧‧2D-eSFN編碼區塊
8020‧‧‧IFFT區塊
8030‧‧‧PAPR降低區塊
8040‧‧‧保護間隔插入區塊
8050‧‧‧前導碼插入區塊
8060‧‧‧其他系統插入區塊
8070‧‧‧DAC區塊
9000‧‧‧同步與解調模組
9010‧‧‧幀語法分析模組
9020‧‧‧解映射與解碼模組
9030‧‧‧輸出處理器
9040‧‧‧發信解碼模組
11000‧‧‧前導碼發信資料
11010‧‧‧PLS1資料
11020‧‧‧PLS2資料
S25000‧‧‧步驟
S25100‧‧‧步驟
S25200‧‧‧步驟
S25300‧‧‧步驟
S29000‧‧‧步驟
S29100‧‧‧步驟
S29200‧‧‧步驟
S29300‧‧‧步驟
S30000‧‧‧步驟
S30100‧‧‧步驟
S30200‧‧‧步驟
S30300‧‧‧步驟
S30400‧‧‧步驟
S67000‧‧‧步驟
S67100‧‧‧步驟
S67200‧‧‧步驟
S67300‧‧‧步驟
S67400‧‧‧步驟
S67500‧‧‧步驟
S75000‧‧‧步驟
S75100‧‧‧步驟
S75200‧‧‧步驟
S75300‧‧‧步驟
S75400‧‧‧步驟
S75500‧‧‧步驟
S14010‧‧‧步驟
S14020‧‧‧步驟
S14030‧‧‧步驟
S14040‧‧‧步驟
S14110‧‧‧步驟
S14220‧‧‧步驟
S14330‧‧‧步驟
S14440‧‧‧步驟
所附圖式被包括是為了提供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納入到本申請中並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舉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同時與說明一同提供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在圖式中:第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的結構。
第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輸入格式化區塊。
第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入格式化區塊。
第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入格式化區塊。
第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BICM區塊。
第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BICM區塊。
第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幀建立區塊。
第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OFDM產生區塊。
第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的結構。
第1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幀結構。
第1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幀的發信階層架構。
第1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前導碼發信資料。
第1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PLS1資料。
第1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PLS2資料。
第1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PLS2資料。
第1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幀的邏輯結構。
第1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PLS映射。
第1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EAC映射。
第1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舉例說明FIC映射。
第2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DP類型。
第2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DP映射。
第2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FEC結構。
第2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位元交錯。
第2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單元字解多工。
第2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
第2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扭轉列行區塊交錯器的基本操作。
第2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扭轉列行區塊交錯器的操作。
第2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扭轉列行區塊交錯器的對角線方向讀取型式。
第2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來自每一個交錯陣列的交錯的XFECBLOCK。
第3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時間交錯程序。
第3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時間交錯程序。
第3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處理。
第3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時間解交錯程序。
第3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時間解交錯程序。
第35圖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TD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
第3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變資料速率系統的概念圖。
第3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時間交錯程序。
第3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
第39圖是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TI記憶體索引產生程序的流程圖。
第4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時間解交錯程序。
第4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時間解交錯程序。
第4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寫入方法。
第4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TDI記憶體索引程序的流程圖。
第4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的一時間交錯程序。
第4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對角線斜率。
第4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時間解交錯程序。
第4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TD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
第4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變資料速率系統的概念圖。
第4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TDI記憶體索引的程序的流程圖。
第5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IF-by-IF TI型式變化。
第5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IF交錯。
第5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CI。
第5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CI。
第5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CI的輸出IF。
第5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器。
第5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區塊交錯器的操作。
第5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區塊交錯器的操作。
第5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器。
第5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CI。
第6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交錯器和區塊交錯器之間的介面處理。
第6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區塊交錯。
第6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變位元速率系統的概念。
第6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區塊交錯的讀取和寫入操作。
第64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代表區塊交錯的等式。
第6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虛擬FEC區塊。
第66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代表虛擬FEC區塊插入後的讀取操作的等式。
第6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程序的流程圖。
第68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代表確定位移值和最大TI區塊大小的程序的等式。
第6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寫入操作。
第7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讀取操作。
第7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讀取操作的跳過操作的結果。
第72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的寫入程序。
第7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的寫入程序。
第74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代表時間解交錯的讀取操作的等式。
第7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程序的流程圖。
第7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器的方塊圖。
第77圖係舉例說明扭轉區塊交錯操作的視圖。
第78圖係舉例說明迴旋交錯操作。
第7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基於迴旋交錯器的讀取操作的輸出幀。
第8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器方塊圖。
第81圖係舉例說明時間交錯器及時間解交錯器的記憶體的配置的視圖。
第8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操作的視圖。
第8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交錯器的時間結構的視圖。
第84圖係舉例說明迴旋交錯之後執行的讀取操作的視圖。
第8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器的結構的視圖。
第8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解交錯操作的視圖。
第8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明扭轉解交錯操作的視圖。
第88圖係顯示基於PLP的數量所應用之交錯類型的表。
第89圖係包括上述混成時間交錯器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90圖係包括上述混成時間交錯器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91圖係包括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方塊圖。
第92圖係包括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結構的第二實施的的方塊圖。
第9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交錯器的結構。
第9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當PLP模式對應M-PLP時交錯器的結構。
第95圖係舉例說明對應於參考第93圖和第94圖所描述之交錯器的操作的解交錯器的結構。
第96圖係顯示表達單元交錯器之讀取寫入操作的等式。
第97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可應用於單元交錯器的位移值以及依據以等式表達的位移值的交錯序列。
第98圖係定義在可變位元速率(variable bit rate,VBR)系統中扭轉讀取操作所必需的相關聯的參數,並舉例說明虛擬FEC區塊。
第99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表示插入虛擬FEC區塊之後進行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
第100圖係定義在VBR系統中當位移值ST被固定為1時,扭轉讀取操作所必需的相關聯的參數,並舉例說明虛擬FEC區塊。
第101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表示當位移值ST被固定到1時虛擬FEC 區塊被插入之後所執行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
第10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取決於位移值ST的扭轉讀取操作。
第103圖係舉例說明一傳統區塊交錯器的讀取操作的一例子。
第104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迴旋交錯器的操作所必需的參數。
第10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NGH-CI的結構。
第106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表示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扭轉區塊解交錯的等式。
第107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表示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扭轉區塊解交錯的等式。
第10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NGH-CDI的結構。
第10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交錯器的操作。
第11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交錯器的操作。
第11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
第11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
第11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交錯器的配置的示意圖。
第11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當PLP模式對應M-PLP時交錯器的配置。
第115圖係舉例說明對應於參考第113圖和第114圖所描述之交錯器的操作的解交錯器的配置。
第11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可應用於單元交錯器的位移值,以及依據以數學表達式表達的位移值的交錯序列。
第117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虛擬FEC區塊被插入後扭轉的讀取操作的等式。
第118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當位移值是定到1時虛擬FEC區塊被插入後執行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
第119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扭轉區塊解交錯的等式。
第120圖係對應於參考第118圖所描述之扭轉區塊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
第12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
第12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
第12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
第12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
第12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
第12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CI的配置。
第127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交錯器使用的參數。
第12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發信資訊的方法和迴旋交錯器。
第12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通過廣播信號傳遞裝置獲得與交錯有關的發信資訊的方法。
第130圖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交錯器的操作。
第13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通過迴旋交錯器配置幀的方法。
第13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通過迴旋交錯器配置幀的方法。
第13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CDI的結構。
第13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解交錯器的操作方法。
第13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解交錯器的操作方法。
第13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器。
第13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發信資訊的一部分。
第13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發信資訊的其他部分。
第13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器。
第14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傳遞裝置的操作方法。
第14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接收裝置的操作方法。
現在詳細參考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其示例在所附圖式中進行了舉例說明。下面將參考所附圖式進行詳細描述,以下詳細描述意在說明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而非意在顯示能夠依據本發明實施的唯一實施例。以下詳細描述包括具體細節,以便提供本發明的徹底理解。然而,本 發明可在沒有該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施,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
儘管已從本領域中廣泛使用的通用術語選擇本發明中所使用的 大多數術語,但是本申請人任意選擇了一些術語,並且根據需要在以下描述中對該些術語的含義進行了詳細說明。因此,應基於所述術語想要表達的含義而非其簡單的名稱或者意思來理解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傳遞及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及 方法。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未來廣播服務包括地面廣播服務、行動廣播服務、UHDTV服務等。依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可通過非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輸入多輸出)或者MIMO來處理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廣播信號。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非MIMO方案可包括MISO(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多輸入單輸出)方案、SISO(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單輸入單輸出)方案等。
雖然為了描述方便下文中MISO或者MIMO使用兩個天線,但 是本發明可應用於使用兩個以上天線的系統。
本發明可定義三種實體層(Physical Layer,PL)輪廓(基礎輪 廓、手持輪廓以及高級輪廓),每一種均被優化從而最小化接收器的複雜度,同時獲得特殊使用情況所需的性能。所述實體層(PHY)輪廓為對應接收器應實施的所有配置的子集。
所述三種PHY輪廓共用絕大多數功能區塊,但是在特定區塊及 /或參數方面稍有不同。未來可定義額外的PHY輪廓。為了系統演進,未來的輪廓還能夠通過未來擴展幀(Future Extension Frame,FEF)與現有的輪廓在單RF通道中多工。下面描述每種PHY輪廓的細節。
1.基礎輪廓所述基礎輪廓代表通常連接至屋頂天線的固定接收裝置的主要使用情況。所述基礎輪廓還包括可運送至一個地方但屬於相對靜止之接收類別的可攜式裝置。所述基礎輪廓的使用可藉由一些改進的實施方案而擴展至手持裝置甚或車載,但是預計該些使用例不是針對基礎輪廓接收器操作。
接收的目標SNR範圍為大約10dB至20dB,包括現有廣播系統的15dB SNR接收能力(例如,ATSC A/53)。接收器複雜度與功耗不像在 將使用手持輪廓的電池驅動的手持裝置中那樣至關重要。以下表1中列出了所述基礎輪廓的關鍵系統參數。
2.手持輪廓所述手持輪廓設計用於利用電池電源運作的手持裝置及車載裝置中。該些裝置能以步行或者行車速度行動。除了接收器複雜度之外,功耗對於所述手持輪廓的裝置的實施也非常重要。所述手持輪廓的目標SNR範圍大約為0dB至10dB,但當想要用於更深的室內接收時可配置成達到0dB以下。
除了低SNR能力之外,對接收器行動性所致的多普勒效應的恢復能力為所述手持輪廓的最重要的性能屬性。以下表2中列出了所述手持輪廓的關鍵系統參數。
3.高級輪廓所述高級輪廓以更多實施複雜度為代價提供最高的通道容量。該輪廓需要利用MIMO傳遞與接收,並且UHDTV服務為目標使用例,該輪廓特地為該目標使用例而設計。增加的容量還可用於在給定的頻寬中增加服務數量,例如,複數個SDTV或HDTV服務。
所述高級輪廓的目標SNR範圍大約為20dB至30dB。MIMO傳遞最初可使用現有的橢圓極化傳遞裝置,而且未來將擴展到全功率交叉極化傳遞。以下表3中列出了所述高級輪廓的關鍵系統參數。
在此種情況下,所述基礎輪廓既可以作為地面廣播服務的輪廓使用,也可以作為行動廣播服務的輪廓使用。亦即,所述基礎輪廓可用來定義包含行動輪廓的輪廓的概念。並且,所述高級輪廓可分為利用MIMO的基礎輪廓的高級輪廓以及利用MIMO的手持輪廓的高級輪廓。而且,三種輪廓可依據設計者的意圖而改變。
以下術語以及定義可應用於本發明。以下術語以及定義可依據設計來改變。
輔助信號流:攜帶至今仍未被定義的調變與編碼的資料的單元序列,可用於未來的擴展或者如廣播公司或網路運營商所需要的。
基礎資料管道:攜帶服務發信資料的資料管道。
基礎頻帶幀(或者BBFRAME):形成對一個FEC編碼程序(BCH以及LDPC編碼)的輸入的Kbch位元集。
單元(cell):OFDM傳遞的一個載波所攜帶的調變值。
編碼區塊:PLS1資料的LDPC編碼區塊或者PLS2資料的其中一個LDPC編碼區塊。
資料管道:攜帶服務資料或者有關中介資料的實體層中的邏輯通道,其可攜帶一個或複數個服務或服務成分。
資料管道單元:為一幀中的一DP分配資料單元的基本單位。
資料符號:一幀中的OFDM符號,該OFDM符號不是前導碼符號(幀發信符號以及幀邊緣符號包含在該資料符號中)。
DP_ID:該8位元字段(field)唯一地識別由SYSTEM_ID識別的系統中的DP。
仿真單元:攜帶偽隨機值(pseudorandom)的單元,該偽隨機值用來填充未用於PLS發信、DP或者輔助信號流的剩餘容量。
緊急警報通道:攜帶EAS資訊資料的幀的部分。
幀:以前導碼開始以幀邊緣符號結束的實體層時間槽。
幀重複單元:屬於包含FEF的相同或不同實體層輪廓的一組幀,其在一超幀中重複八次。
快速資訊通道:在一幀中攜帶服務與對應基礎DP之間的映射資訊的邏輯通道。
FECBLOCK:DP資料的LDPC編碼位元集。
FFT大小:用於特殊模式的標稱FFT大小,等於用基本週期T的迴圈表示的有效符號週期Ts
幀發信符號:在FFT大小、保護間隔以及分散導頻圖案的某些組合中在一幀開始時使用的具有更高導頻密度的OFDM符號,其攜帶一部分PLS資料。
幀邊緣符號:在FFT大小、保護間隔以及分散導頻圖案的某些組合中在一幀結束時使用之具有更高導頻密度的OFDM符號。
幀群組:在一超幀中具有相同PHY輪廓類型的所有幀的集合。
未來擴展幀:可用於未來擴展的超幀中的實體層時間槽,其以前導碼開始。
Futurecast UTB系統:已提出的實體層廣播系統,其輸入為一個以上MPEG2-TS或IP或普通信號流,其輸出為RF信號。
輸入信號流:藉由該系統送達終端使用者的全體服務的資料信號流。
正常資料符號:排除幀發信符號以及幀邊緣符號的資料符號。
PHY輪廓:對應接收器應實施的所有配置的子集。
PLS:由PLS1及PLS2組成的實體層發信資料。
PLS1:具有固定大小、編碼以及調變的FSS符號中攜帶的第一組PLS資料,其攜帶關於系統的基本資訊還有解碼PLS2所需的參數。
NOTE:PLS1資料在幀群組的期間內保持不變。
PLS2:在FSS符號中傳遞的第二組PLS資料,其攜帶關於系統的更詳細的PLS資料以及DPs。
PLS2動態資料:可逐幀動態變化的PLS2資料。
PLS2靜態資料:在幀群組的期間內保持靜態的PLS2資料。
前導碼發信資料:前導碼符號所攜帶的用來識別系統基本模式的發信資料。
前導碼符號:攜帶基本PLS資料且位於幀起始部分中的固定長度的導頻符號。
NOTE:前導碼符號主要用於快速初始帶掃描,以檢測系統信號、其定時、頻率偏置以及FFT大小。
留作將來使用:本文未定義,但將來可以被定義。
超幀:八個幀重複單元的集合。
時間交錯區塊(Time Interleaving block,TI區塊):內部進行時間交錯的單元的集合,對應於時間交錯器記憶體的一個使用。
TI群組:於其上對特殊DP進行動態容量分配的單元,由整數組成,動態改變XFECBLOCKs的數量。
NOTE:該TI群組可以被直接映射到一個幀或者可以被映射到複數個幀。其可包含一個以上TI區塊。
Type 1 DP:一幀的DP,其中所有DP以TDM方式映射到該幀中。
Type 2 DP:一幀的DP,其中所有DP以FDM方式映射到該幀中。
XFECBLOCK:攜帶一個LDPC FECBLOCK的所有位元的Ncells單元的集合。
第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的結構。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可包括一輸入格式化區塊1000、一BICM(Bit Interleaved Coding & Modulation,位元交錯編碼與調變)區塊1010、一幀建立區塊1020、一OFDM(Orthogonal Freq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頻分多工)產生區塊1030以及一發信產生區塊1040。將對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的每個模組的操作進行描述。
IP信號流/封包以及MPEG2-TS為主要的輸入格式,其他信號流 類型作為普通信號流來處理。除了該些資料輸入之外,輸入管理資訊以控制每個輸入信號流之對應頻寬的排程與分配。同時允許一個或複數個TS信號流、IP信號流及/或普通信號流的輸入。
輸入格式化區塊1000可將每個輸入信號流解多工成一個或複 數個資料管道,對每個資料管道施以獨立的編碼與調變。資料管道(data pipe,DP)為用於穩健性控制的基本單位,藉此影響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單DP可攜帶一個或複數個服務或服務成分。下面將描述該輸入格式化區塊1000的操作細節。
資料管道為攜帶服務資料或者有關中介資料之實體層中的邏輯 通道,其可攜帶一個或複數個服務或服務成分。
並且,資料管道單元:為一幀中的一DP分配資料單元的基本 單位。
在BICM區塊1010中,添加奇偶性資料用以錯誤修正,並且編 碼位元信號流被映射到複合值群集符號。該些符號被交錯穿過用於對應DP的特定交錯深度。對於高級輪廓,在該BICM區塊1010中執行MIMO編碼,並將額外的資料路徑添加到輸出用於MIMO傳遞。下面將描述BICM區塊1010的操作細節。
幀建立區塊1020可將輸入DP的資料單元映射到一幀中的 OFDM符號中。映射之後,將頻率交錯用於頻率領域分集,特別是用以防止頻率選擇性衰落。下面將描述該幀建立區塊1020的操作細節。
在每一幀的起始部分插入前導碼之後,OFDM產生區塊1030 可施以具有作為保護間隔的迴圈首碼的傳統OFDM調變。對於天線空間分集,在傳遞器採用分布的MISO方案。另外,在時間領域中執行峰均功率降低(peak-to-average reduction,PAPR)方案。對於靈活的網路規劃,此建議提供一組不同的FFT大小、保護間隔長度以及對應導頻圖案。下面將描述OFDM產生區塊1030的操作細節。
發信產生區塊1040可創建用於每個功能區塊的操作的實體層發信資訊。為了在接收器側適當地恢復感興趣的服務,也傳遞該發信資訊。下面將描述發信產生區塊1040的操作細節。
第2圖、第3圖及第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輸入格式化區塊1000。將對每幅圖進行描述。
第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輸入格式化區塊。第2圖顯示當輸入信號為單輸入信號流時之輸入格式化模組。
第2圖中所示之輸入格式化區塊對應於參考第1圖所述之輸入格式化區塊1000的實施例。
向實體層的輸入可由一個或複數個資料信號流組成。每個資料信號流由一個DP來攜帶。模式調適模組將輸入資料信號流切分成基礎頻帶幀(broadband frame,BBF)的資料字段。該系統支援三類輸入資料信號流:MPEG2-TS、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以及通用信號流(generic stream,GS)。MPEG2-TS的特點為第一位元組為同步位元組(0x47)的固定長度(188位元組)的封包。IP信號流由可變長度的IP資料區塊封包組成,如IP封包標頭中以信號表示的。對於該IP信號流而言,該系統支援IPv4與IPv6。GS可由可變長度的封包或恆定長度的封包組成,在封裝封包標頭中以信號表示。
圖(a)係顯示用於信號DP的模式調適區塊2000以及信號流調適區塊2010,而圖(b)係顯示用於產生並處理PLS資料的PLS產生區塊2020以及PLS擾碼器2030。將對每個區塊的操作進行描述。
輸入信號流分流器將輸入的TS、IP、GS信號流分流成複數個服務或服務成分(音訊、視訊等)信號流。模式調適區塊2000由CRC編碼器、BB(baseband,基礎頻帶)幀切分器以及BB幀標頭插入區塊所組成。
該CRC編碼器提供三種CRC編碼用於使用者封包(UP)級別的檢錯,即,CRC-8、CRC-16以及CRC-32。計算出的CRC位元組附加在UP之後。CRC-8用於TS信號流,CRC-32用於IP信號流。如果該GS信號流沒有提供CRC編碼,則應該應用所提出的CRC編碼。
BB幀切分器將輸入映射到內部邏輯位元格式中。首先接收到的位元被定義為MSB。該BB幀切分器分配等於可用資料字段容量的一些輸入位元。為了分配等於BBF有效負載的一些輸入位元,UP封包信號流被切分成適合BBF資料字段。
BB幀標頭插入區塊可插入2位元組的固定長度的BBF標頭,2 位元組的固定長度的BBF標頭被插入到BB幀的前部。BBF標頭由STUFFI(1位元)、SYNCD(13位元)以及RFU(2位元)組成。除了固定2位元組的BBF標頭之外,BBF可在2位元組BBF標頭的末端具有一擴展域(1或3位元組)。
信號流調適區塊2010由填充插入區塊與BB擾碼器所組成。
該填充插入區塊可將填充字段插入到BB幀的有效負載中。如 果輸入到該信號流調適部的資料足夠填滿BB幀,則STUFFI置為‘0’,並且BBF不具有填充字段。否則STUFFI置為‘1’,並且在BBF標頭之後立即插入填充字段。填充字段包括兩位元組的填充字段標頭以及可變大小的填充資料。
為了能量的散佈,該BB擾碼器加擾完整的BBF。擾碼序列與 BBF同步。由回饋位移緩衝器(buffer)產生該擾碼序列。
該PLS產生區塊2020可產生實體層發信(PLS)資料。PLS為 接收器提供用以存取實體層DP的手段。PLS資料由PLS1資料與PLS2資料構成。
該PLS1資料為具有固定大小、編碼以及調變的幀中的FSS符 號中攜帶的第一組PLS資料,其攜帶關於系統的基本資訊還有解碼該PLS2資料所需的參數。該PLS1資料提供基本傳遞參數,該基本傳遞參數包括使該PLS2資料的接收與解碼能夠實現所需要的參數。並且,該PLS1資料在幀群組的期間內保持不變。
該PLS2資料為在FSS符號中傳遞的第二組PLS資料,其攜帶 關於系統的更詳細的PLS資料以及DP。PLS2包含提供足以使接收器解碼期望DP的資訊的參數。PLS2發信進一步由兩類參數構成:PLS2靜態資料(PLS2-STAT資料)以及PLS2動態資料(PLS2-DYN資料)。該PLS2靜態資料為在幀群組的期間內保持靜態的PLS2資料,而該PLS2動態資料為可逐幀動態變化的PLS2資料。
下面將描述PLS資料的細節。
為了能量的散佈,PLS擾碼器2030可加擾產生的PLS資料。
以上所述的區塊可以省略,或者由具有類似或相同功能的區塊來代替。
第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入格式化區塊。
第3圖中所示的輸入格式化區塊對應於參考第1圖所述的輸入格式化區塊1000的實施例。
第3圖係顯示當輸入信號對應於複數個輸入信號流時輸入格式化區塊的模式調適區塊。
用於處理複數個輸入信號流的輸入格式化區塊的模式調適區塊可獨立處理複數個輸入信號流。
參考第3圖,用於分別處理複數個輸入信號流的模式調適區塊可包括一輸入信號流分流器3000、一輸入信號流同步器3010、一補償延遲區塊3020、一無效封包刪除區塊3030、一標頭壓縮區塊3040、一CRC編碼器3050、一BB幀切分器3060以及一BB幀標頭插入區塊3070。將對該模式調適區塊的每個區塊進行描述。
CRC編碼器3050、BB幀切分器3060以及BB幀標頭插入區塊3070的操作對應於參考第2圖所述的CRC編碼器、BB幀切分器以及BB標頭插入區塊的操作,因此省略其描述。
輸入信號流分流器3000可將輸入的TS、IP、GS信號流分流成複數個服務或服務成分(音訊、視訊等)信號流。
輸入信號流同步器3010可稱為ISSY。該ISSY可針對任何輸入資料格式提供合適的手段來保證恆定位元速率(Constant Bit Rate,CBR)以及恆定端對端傳遞延遲。該ISSY總是用於攜帶TS的複數個DP的情況,並且可選擇地用於攜帶GS信號流的複數個DP。
補償延遲區塊3020可隨著ISSY資訊的插入而延遲分流的TS封包信號流,以允許TS封包重組機制,而在接收器中不需要額外記憶體。
無效封包刪除區塊3030只用於TS輸入信號流的情況。為了在CBR TS信號流中容納VBR(variable bit-rate,可變位元速率)服務,一些TS輸入信號流或者分流的TS信號流會有大量的無效封包存在。在此種情況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傳遞損耗,可識別無效封包,並且不傳遞無效封包。在接收器中,參考傳遞中所插入的已刪除無效封包(deleted null-packet, DNP)計數器,移除的無效封包可以被重新插入到其最初所在的準確位置中,因而保證恆定位元速率並避免對時間戳記(PCR)更新的需求。
標頭壓縮區塊3040可提供封包標頭壓縮以提高TS或IP輸入信 號流的傳遞效率。因為接收器可具有與標頭的某些部分有關的先驗資訊,所以該已知資訊可在傳遞器中被刪除。
對於傳遞信號流,接收器具有與同步位元組配置(0x47)以及 封包長度(188位元組)有關的先驗資訊。如果輸入TS信號流攜帶只具有一個PID的內容,即,只有一個服務成分(視訊、音訊等)或者服務子成分(SVC基層、SVC增強層、MVC基礎視圖或者MVC相依視圖)的內容,則對該傳遞信號流可(可選擇地)應用TS封包標頭壓縮。如果輸入信號流為IP信號流,則可選擇地利用IP封包標頭壓縮。
以上所述的區塊可以省略,或者由具有類似或相同功能的區塊 來代替。
第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輸入格式化區塊。
第4圖中所示的輸入格式化區塊對應於參考第1圖所述的輸入 格式化區塊1000的實施例。
第4圖係舉例說明當輸入信號對應於複數個輸入信號流時輸入 格式化區塊的信號流調適區塊。
參考第4圖,用於分別處理複數個輸入信號流的模式調適區塊 可包括一排程器4000、一1-幀延遲區塊4010、一填充插入區塊4020、一帶內發信4030、一BB幀擾碼器4040、一PLS產生區塊4050以及一PLS擾碼器4060。將對該模式調適區塊的每個區塊進行描述。將對該信號流調適區塊的每個區塊進行描述。
填充插入區塊4020、BB幀擾碼器4040、PLS產生區塊4050以 及PLS擾碼器4060的操作對應於參考第2圖所述的填充插入區塊、BB擾碼器、PLS產生區塊以及PLS擾碼器的操作,因此省略其描述。
排程器4000可由每個DP的FECBLOCK的數量來確定跨整個幀的全部單元分配。包括對PLS、EAC以及FIC的分配,該排程器產生PLS2-DYN資料的值,其作為帶內發信或PLS單元而在該幀的FSS中傳遞。下面將描述FECBLOCK、EAC以及FIC的細節。
1-幀延遲區塊4010可將輸入資料延遲一個傳遞幀,使得關於下 一幀的排程資訊可通過要插入到DP中的帶內發信資訊的當前幀來傳遞。
該帶內發信4030可將PLS2資料的未延遲部分插入到一幀的一 DP中。
以上所述的區塊可以省略,或者由具有類似或相同功能的區塊 來代替。
第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BICM區塊。
第5圖中所示的BICM區塊對應於參考第1圖所述的BICM區 塊1010的實施例。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傳遞廣 播信號的裝置可提供地面廣播服務、行動廣播服務、UHDTV服務等。
由於QoS(服務品質)取決於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未來 廣播服務的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所提供的服務的特點,因此需要通過不同方案處理對應於各服務的資料。據此,藉由將SISO方案、MISO方案以及MIMO方案獨立應用到分別對應於資料路徑的資料管道,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BICM區塊可獨立處理輸入到BICM區塊的DP。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可控制通過每個DP傳遞的每個服務或服務成分的QoS。
圖(a)係顯示基礎輪廓與手持輪廓共用的BICM區塊,而圖(b) 係顯示高級輪廓的BICM區塊。
基礎輪廓與手持輪廓共用的BICM區塊以及高級輪廓的BICM 區塊可包括複數個處理區塊用以處理每個DP。
將對基礎輪廓與手持輪廓的BICM區塊以及高級輪廓的BICM 區塊的每個處理區塊進行描述。
基礎輪廓與手持輪廓的BICM區塊的處理區塊5000可包括一資 料FEC編碼器5010、一位元交錯器5020、一群集映射器5030、一SSD(Dignal Space Diversity,信號空間分集)編碼區塊5040以及一時間交錯器5050。
資料FEC編碼器5010可利用外部編碼(BCH)與內部編碼 (LDPC)對輸入的BBF進行FEC編碼,以產生FECBIOCK程序。該外 部編碼(BCH)為可選的編碼方法。下面將描述資料FEC編碼器5010的操作細節。
位元交錯器5020可交錯資料FEC編碼器5010的輸出,以通過 LDPC代碼與調變方案的組合獲得優化的性能,同時提供可有效實施的結構。下面將描述位元交錯器5020的操作細節。
群集映射器5030可利用QPSK、QAM-16、不均勻QAM (NUQ-64、NUQ-256、NUQ-1024)或者不均勻群集(NUC-16、NUC-64、NUC-256、NUC-1024),調變來自基礎輪廓與手持輪廓中之位元交錯器5020的每個單元字,或者來自高級輪廓中之單元字解多工器5010-1的單元字,以給予一功率歸一化群集點,e1。只對DP應用此種群集映射。觀察到QAM-16與NUQ呈方形,而NUC具有任意形狀。當每個群集旋轉90度的任何倍數時,被旋轉的群集準確地與其最初的一個重疊。此「旋轉意義」的對稱性質使實部與虛部的容量與平均功率彼此相等。為每個編碼比率明確定義NUQ與NUC,並且所使用的特殊的一個藉由編入PLS2資料中的參數DP_MOD以信號發出。
SSD編碼區塊5040可預編碼二維(2D)、三維(3D)以及四維 (4D)的單元,以在困難的衰落條件下提高接收穩健性。
時間交錯器5050可運作在DP準位。對於每個DP時間交錯(time interleaving,TI)的參數可設定為不同。下面將描述該時間交錯器5050的操作細節。
高級輪廓的BICM區塊的處理區塊5000-1可包括所述資料FEC 編碼器、位元交錯器、群集映射器以及時間交錯器。然而,處理區塊5000-1與處理區塊5000的區別在於進一步包括一單元字解多工器5010-1以及一MIMO編碼區塊5020-1。
並且,在處理區塊5000-1中的所述資料FEC編碼器、位元交錯 器、群集映射器以及時間交錯器的操作對應於所述資料FEC編碼器5010、位元交錯器5020、群集映射器5030以及時間交錯器5050的操作,因此省略其描述。
單元字解多工器5010-1用於高級輪廓的DP,以將單個單元字 信號流分成雙重單元字信號流來進行MIMO處理。下面將描述單元字解多工器5010-1的操作細節。
MIMO編碼區塊5020-1可利用MIMO編碼方案來處理單元字解 多工器5010-1的輸出。為了廣播信號的傳遞而優化了該MIMO編碼方案。 MIMO技術為一種有希望使容量增加的方法,但其取決於通道特性。特別是對於廣播,通道的強LOS分量或者不同信號傳播特性所致的兩個天線之間的接收信號功率的差使得難以從MIMO得到容量增益。所提出的MIMO編碼方案利用基於旋轉的預編碼以及其中一個MIMO輸出信號的相位隨機化,克服了該問題。
MIMO編碼打算用於在傳遞端與接收端均需要至少兩個天線的 2x2 MIMO系統。該建議中定義了兩種MIMO編碼模式;全速率空間多工(FR-SM)與全速率全分集空間多工(FRFD-SM)。FR-SM編碼用接收器側複雜度的相對較小的增加提供了容量增加,而FRFD-SM編碼用接收器側複雜度的很大增加提供了容量增加以及額外的分集增益。所提出的MIMO編碼方案對天線極性配置沒有限制。
對於高級輪廓幀而言需要MIMO處理,這意味著高級輪廓幀中 之所有DP均由MIMO編碼器來處理。MIMO處理應用於DP準位。多對群集映射器輸出NUQ(e1,i與e2,i)被饋送至MIMO編碼器的輸入。成對的MIMO編碼器輸出(g1,i與g2,i)由同一載波k及其各TX天線的OFDM符號1來傳遞。
以上所述的區塊可以省略,或者由具有類似或相同功能的區塊 來代替。
第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BICM區塊。
第6圖中所示的BICM區塊對應於參考第1圖所述的BICM區 塊1010的實施例。
第6圖係舉例說明用於保護實體層發信(PLS)、緊急警報通道 (emergency alert channel,EAC)以及快速資訊通道(fast information channel,FIC)的BICM區塊。EAC為攜帶EAS資訊資料的幀的一部分, FIC為在一幀中攜帶服務與對應基礎DP之間的映射資訊的邏輯通道。下面將描述EAC與FIC的細節。
參考第6圖,用於保護PLS、EAC以及FIC的BICM區塊可包括一PLS FEC編碼器6000、一位元交錯器6010以及一群集映射器6020。
並且,PLS FEC編碼器6000可包括一擾碼器、BCH編碼/零插入區塊、LDPC編碼區塊以及LDPC奇偶性穿刺(parity puncturing)區塊。將對該BICM區塊的每個區塊進行描述。
PLS FEC編碼器6000可編碼加擾的PLS 1/2資料、EAC以及FIC部。
該擾碼器可在BCH編碼以及縮短並穿刺的LDPC編碼之前加擾PLS1資料與PLS2資料。
該BCH編碼/零插入區塊可利用用於PLS保護的縮短的BCH代碼對加擾的PLS 1/2資料進行外部編碼,並在BCH編碼之後插入零位元。僅對於PLS1資料,可在LDPC編碼之前置換(permutated)零插入的輸出位元。
該LDPC編碼區塊可利用LDPC代碼編碼該BCH編碼/零插入區塊的輸出。為了產生完整的編碼區塊Cldpc,奇偶性位元Pldpc自每個插入零的PLS區區塊Ildpc起被系統地編碼,並附加在其後。
PLS1與PLS2的LDPC代碼參數如以下表4。
該LDPC奇偶性穿刺區塊可對PLS1資料與PLS2資料進行穿刺。
當對PLS1資料保護進行縮短時,一些LDPC奇偶性位元在 LDPC編碼之後被穿刺。並且,對於PLS2資料保護,PLS2的LDPC奇偶性位元在LDPC編碼之後被穿刺。該些穿刺位元沒有被傳遞。
位元交錯器6010可交錯每一個縮短並穿刺的PLS1資料及PLS2 資料。
群集映射器6020可將位元交錯過的PLS1資料與PLS2資料映 射到群集上。
以上所述的區塊可以省略,或者由具有類似或相同功能的區塊 來代替。
第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幀建立區塊。
第7圖所示的幀建立區塊對應於參考第1圖所述的幀建立區塊 1020的實施例。
參考第7圖,該幀建立區塊可包括一延遲補償區塊7000、一單 元映射器7010以及一頻率交錯器7020。將對該幀建立區塊的每個區塊進行描述。
延遲補償區塊7000可調整資料管道與對應PLS資料之間的定 時,以確保其在發送器端被共同定時。藉由定址輸入格式化區塊與BICM區塊所產生的資料管道的延遲,將PLS資料延遲與資料管道相同的量。該BICM區塊的延遲主要歸因於時間交錯器。帶內發信資料攜帶下一個TI群組的資訊,以便其被將通過發信的DP之前的一個幀攜帶。該延遲補償區塊據此延遲帶內發信資料。
單元映射器7010可將PLS、EAC、FIC、DPs、輔助信號流以及 仿真單元映射到該幀中的OFDM符號的有效載波中。該單元映射器7010的基本功能為將每個DPs的TI產生的資料單元、PLS單元以及EAC/FIC單元(如果有的話)映射到對應於一幀中的每個OFDM符號的有效OFDM單元的陣列中。服務發信資料(例如PSI(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節目特定資訊)/SI)可單獨聚集在一起,並藉由資料管道來發送。該單元映射器依據排程器產生的動態資訊以及幀結構的配置而運作。下面將描述該幀的細節。
頻率交錯器7020可隨機交錯從單元映射器7010接收到的資料 單元,以提供頻率分集。並且,頻率交錯器7020可利用不同的交錯種子順序,對由兩個連續的OFDM符號組成的OFDM符號對起作用,以在單幀中得到最大的交錯增益。
以上所述的區塊可以省略,或者由具有類似或相同功能的區塊 來代替。
第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OFDM產生區塊。
第8圖中所示的OFDM產生區塊對應於參考第1圖所述的 OFDM產生區塊1030的實施例。
該OFDM產生區塊藉由該幀建立區塊產生的單元調變OFDM 載波,插入導頻,以及產生用於傳遞的時間領域信號。並且,該區塊隨後插入保護間隔,並應用PAPR(Peak-to-Average Ratio,峰均功率比)降低處理,以產生最後的RF信號。
參考第8圖,該幀建立區塊可包括一導頻與保留音調插入區塊 8000、一2D-eSFN編碼區塊8010、一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反向快速傅裡葉轉換)區塊8020、一PAPR降低區塊8030、一保護間隔插入區塊8040、一前導碼插入區塊8050、其他系統插入區塊8060以及一DAC區塊8070。將對該幀建立區塊的每個區塊進行描述。
導頻與保留音調插入區塊8000可插入導頻與保留音調。
利用參考資訊調變OFDM符號內的各種單元,該參考資訊已知為導頻,其已傳遞在接收器中先驗已知的值。導頻單元的資訊由分散的導頻、連續的導頻、邊緣導頻、FSS(frame signaling symbol,幀發信符號)導頻以及FES(frame edge symbol,幀邊緣符號)導頻組成。依據導頻類型及導頻圖案,以特殊的提高功率準位傳遞每個導頻。導頻資訊的值源自於一參考序列,該參考序列為一系列值,各用於任一給定符號上的每個傳遞載波。所述導頻可用於幀同步、頻率同步、時間同步、通道估計以及傳遞模式識別,並且還可用來追蹤相位雜訊。
取自該參考序列的參考資訊在除了該幀的前導碼、FSS以及FES之外的每一個符號中的分散的導頻單元中傳遞。連續的導頻被插入到該幀的每一個符號中。連續的導頻的數量及位置取決於FFT大小以及分散的導 頻圖案。邊緣載波為除了前導碼符號之外的每一個符號中的邊緣導頻。為了允許頻率內插直至頻譜的邊緣而將其插入。FSS導頻被插入到FSS(s)中,並且FES導頻被插入到FES中。為了允許時間內插直至幀的邊緣而將其插入。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系統支援SFN網路,其中分佈的MISO 方案可選擇地用來支援非常穩健的傳遞模式。2D-eSFN為利用複數個TX天線的分布的MISO方案,每個天線位於該SFN網路中的不同傳遞器地點中。
2D-eSFN編碼區塊8010可處理2D-eSFN程序,以使從複數個傳遞器傳遞的信號的相位扭轉,以便在SFN配置中創建時間與頻率分集。因此,可減緩因長時間的低平衰落或者深衰落而引起的叢發差錯。
IFFT區塊8020可利用OFDM調變方案調變來自2D-eSFN編碼區塊8010的輸出。資料符號中的尚未指定為導頻(或者保留音調)的任一單元攜帶來自頻率交錯器的資料單元的其中之一。所述單元被映射到OFDM載波。
PAPR降低區塊8030可在時間領域中利用各種PAPR降低演算法對輸入信號進行PAPR降低。
保護間隔插入區塊8040可插入保護間隔,前導碼插入區塊8050可在信號前面插入前導碼。下面將描述前導碼的結構細節。其他系統插入區塊8060可在時間領域中多工複數個廣播傳遞/接收系統的信號,使得提供廣播服務的兩個以上不同的廣播傳遞/接收系統的資料可在同一RF信號頻寬中同時傳遞。在此種情況下,所述兩個以上不同的廣播傳遞/接收系統指的是提供不同廣播服務的系統。所述不同廣播服務可指的是地面廣播服務、行動廣播服務等。與各廣播服務有關的資料可通過不同幀來傳遞。
DAC區塊8070可將輸入數位信號轉換成類比信號,並輸出該類比信號。從DAC區塊8070輸出的信號可通過依據實體層輪廓複數個輸出天線來傳遞。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Tx天線可具有垂直或水平極性。
以上所述的區塊可以省略,或者依據設計由具有類似或相同功能的區塊來代替。
第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 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的結構。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接收廣播信號的裝 置可對應於參考第1圖所述之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未來廣播服務的接收廣播信號的裝 置可包括一同步與解調模組9000、一幀語法分析模組9010、一解映射與解碼模組9020、一輸出處理器9030以及一發信解碼模組9040。將對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的每個模組的操作進行描述。
同步與解調模組9000可通過m個Rx天線接收輸入信號,進行 信號檢測及相對於與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對應的系統的同步,以及執行與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所執行的步驟的相反步驟對應的解調。
幀語法分析模組9010可語法分析(parse)輸入信號幀,並提取 資料,通過該資料傳遞使用者所選擇的服務。如果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進行交錯,那麼幀語法分析模組9010可執行對應於交錯的相反步驟的解交錯。在此種情況下,藉由解碼從發信解碼模組9040輸出的資料,以恢復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產生的排程資訊,可獲得信號以及需要提取的資料的位置。
必要時,解映射與解碼模組9020可將輸入信號轉換成位元域資 料,然後對其進行解交錯。解映射與解碼模組9020可對為了傳遞效率而採用的映射進行解映射,並通過解碼糾正傳遞通道上產生的錯誤。在此種情況下,解映射與解碼模組9020可藉由解碼從發信解碼模組9040輸出的資料來獲得解映射與解碼所必需的傳遞參數。
輸出處理器9030可執行為改善傳遞效率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所 採用的各種壓縮/信號處理步驟的相反步驟。在此種情況下,該輸出處理器9030可由從發信解碼模組9040輸出的資料中獲取必要的控制資訊。輸出處理器9030的輸出對應於輸入到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的信號,並且可為MPEG-TS、IP信號流(v4或v6)以及普通信號流。
發信解碼模組9040可從同步與解調模組9000解調的信號獲取 PLS資訊。如上所述,幀語法分析模組9010、解映射與解碼模組9020以及輸出處理器9030可利用從發信解碼模組9040輸出的資料來執行其功能。
第1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幀結構。
第10圖顯示幀類型以及一超幀中的FRU的一示例配置。圖(a)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超幀,圖(b)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FRU(Frame Repetition Unit,幀重複單元),圖(c)係顯示FRU中之可變PHY輪廓的幀,而圖(d)係顯示一幀的結構。
一超幀可由八個FRU組成。FRU為幀的TDM的基本多工單元,且在一超幀中重複八次。
FRU中的每一幀屬於PHY輪廓(基礎、手持、高級)或FEF的其中之一。FRU中允許的幀的個數最多為四個,並且在FRU中可出現一給定的PHY輪廓的次數為零次至四次中的任何次數(例如,基礎、基礎、手持、高級)。如果需要的話,可利用前導碼中的PHY_PROFILE的保留值擴展PHY輪廓的定義。
如果包含的話,則將FEF部分插入到FRU的末尾。當FEF包含在FRU中時,在一超幀中FEF的個數最小為8。不推薦FEF部分彼此相鄰。
一個幀進一步分成一些OFDM符號以及一前導碼。如圖(d)中所示,該幀包括一前導碼、一個以上幀發信符號(frame signaling symbols,FSS)、多個正常資料符號以及一幀邊緣符號(frame edge symbol,FES)。
該前導碼為一特殊符號,其能夠實現快速Futurecast UTB系統信號檢測,並提供一組用於信號的有效傳遞與接收的基本傳遞參數。下面將描述該前導碼的詳細說明。
該FSS的主要目的是攜帶PLS(s)資料。為了快速同步與通道估計,從而快速解碼PLS資料,該FSS與正常資料符號相比具有更密集的導頻圖案。該FES恰好具有與該FSS相同的導頻,其能實現FES內的唯頻率(frequency-only)內插以及時間內插,不能外插,因為該FES之前緊挨著的符號。
第1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幀的發信階層架構。
第11圖舉例說明分成下述三個主要部分的發信階層架構:前導碼發信資料11000、PLS1資料11010以及PLS2資料11020。每一幀中前導碼符號所攜帶的前導碼的目的是表示該幀的傳遞類型以及基本傳遞參數。 PLS1使接收器能夠存取並解碼PLS2資料,其包含用以存取感興趣的DP的參數。每一幀中均攜帶PLS2,並且PLS2分成兩個主要部分:PLS2-STAT資料及PLS2-DYN資料。如果必要的話,則在PLS2資料的靜態及動態部分之後進行填充(padding)。
第1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一明實施例之前導碼發信資料。
前導碼發信資料攜帶21位元資訊,需要該21位元資訊以使接 收器能夠存取PLS資料並追蹤幀結構中的DP。前導碼發信資料的細節如下:PHY_PROFILE:該3位元字段表示當前幀的PHY輪廓類型。 以下表5中給予了不同PHY輪廓類型的映射。
FFT_SIZE:該2位元字段表示一幀群組內當前幀的FFT大小, 如以下表6中所述。
GI_FRACTION:該3位元字段表示當前超幀中保護間隔的分數 值,如以下表7中所述。
EAC_FLAG:該1位元字段表示當前幀中是否提供EAC。如果該字段設定為‘1’,則當前幀中提供緊急警報服務(emergency alert service,EAS)。如果該字段設定為‘0’,則當前幀中沒有攜帶EAS。該字段可在一超幀內動態轉換。
PILOT_MODE:該1位元字段表示導頻模式是否為用於當前幀群組中當前幀的行動模式或者固定模式。如果該字段設定為‘0’,則使用行動導頻模式。如果該字段設定為‘1’,則使用固定導頻模式。
PAPR_FLAG:該1位元字段表示PAPR降低是否用於當前幀群組中的當前幀。如果該字段設定為值‘1’,則音調保留用於PAPR降低。如果該字段設定為‘0’,則不使用PAPR降低。
FRU_CONFIGURE:該3位元字段表示當前超幀中存在的幀重複單元(fame repetition units,FRU)的PHY輪廓類型配置。當前超幀中傳遞的所有輪廓類型均在當前超幀中的所有前導碼中的該字段中識別。該3位元字段對於每個輪廓具有不同的定義,如以下表8中所示。
RESERVED:該7位元字段留作將來使用。
第1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PLS1資料。
PLS1資料提供基本傳遞參數,該基本傳遞參數包括使PLS2的 接收與解碼能夠實現所需要的參數。如上所述,該PLS1資料在一個幀群組的整個期間內保持不變。該PLS1資料的發信字段的詳細定義如下:PREAMBLE_DATA:該20位元字段為一份不包括EAC_FLAG的前導碼發信資料。
NUM_FRAME_FRU:該2位元字段表示每一FRU的幀個數。
PAYLOAD_TYPE:該3位元字段表示幀群組中攜帶的有效負載 資料的格式。如表9中所示PAYLOAD_TYPE被發信出去。
NUM_FSS:該2位元字段表示當前幀中的FSS符號的個數。
SYSTEM_VERSION:該8位元字段表示被傳遞信號格式的版 本。該SYSTEM_VERSION分成兩個4位元字段,即為一主要版本與一次要版本。
主要版本:MSB四位元SYSTEM_VERSION字段表示主要版本資訊。主要版本字段的改變表示非反向相容的改變。預設值為‘0000’。對於該標準中所述的版本,該值被設定為‘0000’。
次要版本:LSB四位元SYSTEM_VERSION字段表示次要版本資訊。次要版本字段的改變為反向相容的。
CELL_ID:此為一16位元字段,該16位元字段唯一地識別ATSC 網路中的地理單元。一ATSC單元覆蓋區域可由一個以上頻率構成,這取決於每個Futurecast UTB系統使用的頻率數。如果CELL_ID的值是未知的或者未指定的,則該字段被設定為‘0’。
NETWORK_ID:此為一16位元字段,該16位元字段唯一地識 別當前的ATSC網路。
SYSTEM_ID:該16位元字段唯一地識別該ATSC網路中的該 Futurecast UTB系統。該Futurecast UTB系統為地面廣播系統,該地面廣播系統的輸入為一個以上輸入信號流(TS、IP、GS),該地面廣播系統的輸出為一RF信號。該Futurecast UTB系統攜帶一個以上PHY輪廓以及FEF,如果有的話。同一Futurecast UTB系統在不同的地理區域中可攜帶不同的輸入信號流並使用不同的RF頻率,這允許本地服務插入。幀結構及排程在一個地方被控制,並且對於一Futurecast UTB系統中的所有傳遞均為相同的。一個以上Futurecast UTB系統可具有相同的SYSTEM_ID,這意味著它們全部具有相同的實體層結構及配置。
下面的迴圈由用來表示FRU配置及每個幀類型長度的 FRU_PHY_PROFILE、FRU_FRAME_LENGTH、FRU_GI_FRACTION以及RESERVED構成。迴圈的大小為固定的,以便四個PHY輪廓(包括FEF)在FRU中被發信。如果NUM_FRAME_FRU小於4,則未使用的字段填滿零。
FRU_PHY_PROFILE:該3位元字段表示相關FRU的第i+1(i 為迴圈索引)幀的PHY輪廓類型。該字段使用與表8中所示相同的發信格式。
FRU_FRAME_LENGTH:該2位元字段表示相關FRU的第i+1 幀的長度。連同FRU_GI_FRACTION一起使用FRU_FRAME_LENGTH,可獲得幀持續時間的準確值。
FRU_GI_FRACTION:該3位元字段表示相關FRU的第i+1幀 的保護間隔的分數值。FRU_GI_FRACTION依據表7被發信出去。
RESERVED:該4位元字段留作將來使用。
以下字段提供用於解碼該PLS2資料的參數。
PLS2_FEC_TYPE:該2位元字段表示PLS2保護所使用的FEC 類型。該FEC類型依據表10被發信出去。下面將描述LDPC代碼的細節。
PLS2_MOD:該3位元字段表示該PLS2所使用的調變類型。 該調變類型依據表11被發信出去。
PLS2_SIZE_CELL:該15位元字段表示Ctotal_partial_block,當前幀群組中攜帶的PLS2的全部編碼區塊的集合的大小(指定為QAM單元的個數)。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
PLS2_STAT_SIZE_BIT:該14位元字段表示當前幀群組的PLS2-STAT的大小,單位為位元。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
PLS2_DYN_SIZE_BIT:該14位元字段表示當前幀群組的PLS2-DYN的大小,單位為位元。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
PLS2_REP_FLAG:該1位元旗標表示在當前幀群組中是否採用PLS2重複模式。當該字段定為值‘1’時,啟動該PLS2重複模式。當該字段設定為值‘0’時,停用該PLS2重複模式。
PLS2_REP_SIZE_CELL:當使用PLS2重複時,該15位元字段表示Ctotal_partial_block,在當前幀群組的每一幀中所攜帶用於PLS2之部分編碼 區塊的集合的大小(指定為QAM單元的個數)。如果不使用重複,則該字段的值等於0。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
PLS2_NEXT_FEC_TYPE:該2位元字段表示用於下一個幀群組的每一幀中攜帶的PLS2的FEC類型。該FEC類型依據表10被發信出去。
PLS2_NEXT_MOD:該3位元字段表示用於下一個幀群組的每一幀中攜帶的PLS2的調變類型。該調變類型依據表11被發信出去。
PLS2_NEXT_REP_FLAG:該1位元旗標表示在下一個幀群組中是否採用PLS2重複模式。當該字段設定為值‘1’時,啟動該PLS2重複模式。當該字段設定為值‘0’時,停用該PLS2重複模式。
PLS2_NEXT_REP_SIZE_CELL:當使用PLS2重複時,該15位元字段表示Ctotal_full_block,在下一個幀群組的每一幀中所攜帶用於PLS2之全部編碼區塊的集合的大小(指定為QAM單元的個數)。如果在下一個幀群組中不使用重複,則該字段的值等於0。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
PLS2_NEXT_REP_STAT_SIZE_BIT:該14位元字段表示下一個幀群組的PLS2-STAT的大小,單位為位元。該值在當前幀群組中為恆定的。
PLS2_NEXT_REP_DYN_SIZE_BIT:該14位元字段表示下一個幀群組的PLS2-DYN的大小,單位為位元。該值在當前幀群組中為恆定的。
PLS2_AP_MODE:該2位元字段表示是否為當前幀群組中的PLS2提供額外的奇偶性。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以下表12給予了該字段的值。當該字段設定為‘00’時,額外的奇偶性沒有用於當前幀群組中的PLS2。
PLS2_AP_SIZE_CELL:該15位元字段表示PLS2的額外奇偶 性位元的大小(指定為QAM單元的個數)。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
PLS2_NEXT_AP_MODE:該2位元字段表示是否為下一個幀群 組的每一幀中的PLS2發信提供額外的奇偶性。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表12定義了該字段的值。
PLS2_NEXT_AP_SIZE_CELL:該15位元字段表示下一個幀群 組的每一幀中的PLS2的額外奇偶性位元的大小(指定為QAM單元的個數)。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
RESERVED:該32位元字段留作將來使用。
CRC_32:一32位元檢錯碼,其應用於整個PLS1發信。
第1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PLS2資料。
第14圖係舉例說明PLS2資料的PLS2-STAT資料。在一幀群組 內PLS2-STAT資料為相同的,而PLS2-DYN資料提供專用於當前幀的資訊。
PLS2-STAT資料的字段的詳情如下:FIC_FLAG:該1位元字段表示在當前幀群組中是否使用FIC。如果該字段設定為‘1’,則在當前幀中提供FIC。如果該字段設定為‘0’,則在當前幀中沒有攜帶FIC。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
AUX_FLAG:該1位元字段表示在當前幀群組中是否使用輔助信號流。如果該字段設定為‘1’,則在當前幀中提供輔助信號流。如果該字段設定為‘0’,則在當前幀中沒有攜帶輔助信號流。該值在當前幀群組的整個持續期間內為恆定的。
NUM_DP:該6位元字段表示當前幀內攜帶的DP的數量。該字段的值的範圍為1至64,且DP的數量為NUM_DP+1。
DP_ID:該6位元字段唯一地識別PHY輪廓中的DP。
DP_TYPE:該3位元字段表示DP的類型。其依據下表13被發信出去。
DP_GROUP_ID:該8位元字段識別當前DP所關聯的DP組。 接收器可利用其來存取將具有相同DP_GROUP_ID的與特殊服務相關的服務成分的DP。
BASE_DP_ID:該6位元字段表示攜帶管理層中所使用的服務 發信資料(例如PSI/SI)的DP。BASE_DP_ID所表示的DP可為連同服務資料一起攜帶該服務發信資料的正常DP或者只攜帶該服務發信資料的專屬DP。
DP_FEC_TYPE:該2位元字段表示相關DP所採用的FEC類 型。該FEC類型依據以下表14被發信出去。
DP_COD:該4位元字段表示相關DP所採用的編碼比率。該編 碼比率依據以下表15被發信出去。
DP_MOD:該4位元字段表示相關DP所採用的調變。該調變 依據以下表16被發信出去。
DP_SSD_FLAG:該1位元字段表示相關DP中是否採用SSD模式。如果該字段置為值‘1’,則使用SSD。如果該字段設定為值‘0’,則不使用SSD。
只有PHY_PROFILE等於‘010’時,才出現以下字段,其表示高級輪廓。
DP_MIMO:該3位元字段表示將哪類MIMO編碼處理應用於相關DP。該類MIMO編碼處理依據表17被發信出去。
DP_TI_TYPE:該1位元字段表示時間交錯的類型。‘0’值表示 一個TI群組對應於一個幀並且包含一個以上TI區塊。‘1’值表示一個TI群組在兩個以上幀中攜帶並且只包含一個TI區塊。
DP_TI_LENGTH:該2位元字段(允許的值只有1、2、4、8) 的使用由DP_TI_TYPE字段內設設的值來確定,如下:如果該DP_TI_TYPE被設定為值‘1’,則該字段表示PI,每個TI群組所映射到的幀的個數,並且每一TI群組有一個TI區塊(NTI=1)。 以下表18中定義了具有2位元字段的允許的PI值。
如果該DP_TI_TYPE被設定為值‘0’,則該字段表示每一TI群 組的TI區塊的個數NTI,並且每一幀有一個TI群組(PI=1)。下表18中定義了具有2位元字段的允許的PI值。
DP_FRAME_INTERVAL:該2位元字段表示相關DP的幀群組內的幀間隔(IJUMP),並且允許的值為1、2、4、8(對應的2位元字段分別為‘00’、‘01’、‘10’或者‘11’)。對於沒有出現在幀群組的每一幀中的DP,該字段的值等於連續的幀之間的間隔。例如,如果一DP出現在幀1、5、9、13等上,則該字段設定為‘4’。對於出現在每一幀中的DP,該字段設定為‘1’。
DP_TI_BYPASS:該1位元字段確定時間交錯器的可利用性。如果時間交錯沒有用於DP,則其設定為‘1’。然而如果使用時間交錯,則其設定為‘0’。
DP_FIRST_FRAME_IDX:該5位元字段表示其中出現當前DP的超幀的第一幀的索引。DP_FIRST_FRAME_IDX的值的範圍為0至31。
DP_NUM_BLOCK_MAX:該10位元字段表示該DP的 DP_NUM_BLOCKS的最大值。該字段的值具有與DP_NUM_BLOCKS相同的範圍。
DP_PAYLOAD_TYPE:該2位元字段表示給定DP所攜帶之有 效負載資料的類型。DP_PAYLOAD_TYPE依據以下表19被發信出去。
DP_INBAND_MODE:該2位元字段表示當前DP是否攜帶帶 內發信資訊。帶內發信類型依據以下表20被發信出去。
DP_PROTOCOL_TYPE:該2位元字段表示給定DP所攜帶的 有效負載的協定類型。當選擇輸入有效負載類型時,其依據以下表21被發信出去。
DP_CRC_MODE:該2位元字段表示在輸入格式化區塊中是否使用CRC編碼。CRC模式依據以下表22被發信出去。
DNP_MODE:該2位元字段表示當DP_PAYLOAD_TYPE被設 定為TS(‘00’)時相關DP所使用的無效封包刪除模式。DNP_MODE依據下表23被發信出去。如果DP_PAYLOAD_TYPE不是TS(‘00’),則DNP_MODE設定為值‘00’。
ISSY_MODE:該2位元字段表示當DP_PAYLOAD_TYPE被設定為TS(‘00’)時相關DP所使用的ISSY模式。該ISSY_MODE依據下表24被發信出去。如果DP_PAYLOAD_TYPE不是TS(‘00’),則ISSY_MODE定為值‘00’。
HC_MODE_TS:該2位元字段表示當DP_PAYLOAD_TYPE被設定為TS(‘00’)時相關DP所使用的TS標頭壓縮模式。該HC_MODE_TS依據以下表25被發信出去。
HC_MODE_IP:該2位元字段表示當DP_PAYLOAD_TYPE被設定為IP(‘01’)時的IP標頭壓縮模式。該HC_MODE_IP依據以下表26被發信出去。
PID:該13位元字段表示當DP_PAYLOAD_TYPE被設定為TS(‘00’)並且HC_MODE_TS被設定為‘01’或‘10’時用於TS標頭壓縮的PID數。
RESERVED:該8位元字段留作將來使用。
只有FIC_FLAG等於‘1’時才出現以下字段:FIC_VERSION:該8位元字段表示FIC的版本號。
FIC_LENGTH_BYTE:該13位元字段表示FIC的長度,單位為位元組。
RESERVED:該8位元字段留作將來使用。
只有AUX_FLAG等於‘1’時才出現以下字段:NUM_AUX:該4位元字段表示輔助信號流的數量。零意指沒有使用輔助信號流。
AUX_CONFIG_RFU:該8位元字段留作將來使用。
AUX_STREAM_TYPE:該4位元留作將來表示當前輔助信號流的類型時使用。
AUX_PRIVATE_CONFIG:該28位元字段留作將來發送輔助信號流信號時使用。
第1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PLS2資料。
第15圖舉例說明PLS2資料的PLS2-DYN資料。該PLS2-DYN資料的值可在一個幀群組的持續期間內改變,而該字段的大小保持不變。
該PLS2-DYN資料的字段的詳情如下。
FRAME_INDEX:該5位元字段表示超幀中當前幀的幀索引。超幀的第一幀的索引設定為‘0’。
PLS_CHANGE_COUNTER:該4位元字段表示在前面配置將發生改變的超幀的個數。配置發生改變的下一個超幀由該字段中被發信的值來表示。如果該字段設定為值‘0000’,那麼這意味著沒有預見到計畫內的改變:例如,值‘1’表示下一個超幀中發生了改變。
FIC_CHANGE_COUNTER:該4位元字段表示在前面配置(即,FIC的內容)將發生改變的超幀的個數。配置發生改變的下一個超幀由該字段中被發信的值來表示。如果該字段設定為值‘0000’,那麼這意味著沒有預見到計畫內的改變:例如,值‘0001’表示下一個超幀中發生了改變。
RESERVED:該16位元字段留作將來使用。
以下字段出現在NUM_DP上的迴圈中,其描述了與當前幀中所攜帶的DP有關的參數。
DP_ID:該6位元字段唯一地表示PHY輪廓中的DP。
DP_START:該15位元(或者13位元)字段利用DPU定址方案表示第一DP的起始位置。該DP_START字段依據PHY輪廓以及FFT大小而具有不同的長度,如以下表27中所示。
DP_NUM_BLOCK:該10位元字段表示當前DP的當前TI群組中的FEC區塊的個數。DP_NUM_BLOCK的值的範圍為0至1023。
RESERVED:該8位元字段留作將來使用。
以下字段表示與EAC有關的FIC參數。
EAC_FLAG:該1位元字段表示在當前幀中存在EAC。該位元為與前導碼中的EAC_FLAG相同的值。
EAS_WAKE_UP_VERSION_NUM:該8位元字段表示喚醒指示的版本號。
如果該EAC_FLAG字段等於‘1’,則將以下12位元分配給EAC_LENGTH_BYTE字段。如果該EAC_FLAG字段等於‘0’,則將以下12位元分配給EAC_COUNTER。
EAC_LENGTH_BYTE:該12位元字段表示EAC的長度,單位為位元組。
EAC_COUNTER:該12位元字段表示在EAC到達的幀之前的幀的個數。
只有AUX_FLAG字段等於‘1’時才出現以下字段:
AUX_PRIVATE_DYN:該48位元字段留作將來發送輔助信號流信號時使用。該字段的含義取決於可配置PLS2-STAT中之AUX_STREAM_TYPE的值。
CRC_32:一32位元檢錯碼,其應用於整個PLS2。
第1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幀的邏輯結構。
如上所述,PLS、EAC、FIC、DPs、輔助信號流以及仿真單元映射到幀中的OFDM符號的有效載波中。PLS1與PLS2首先映射到一個以上FSS(s)中。在此之後,如果有的話,緊跟著PLS字段映射EAC單元,接下來,如果有的話,映射FIC單元。接下來,如果有的話,在PLS或者EAC、FIC之後映射DPs。首先跟著的是類型1的DPs,接著為類型2的DPs。下面將描述一DP類型的細節。在有些情況下,DPs可攜帶一些關於EAS的特殊資料或者服務發信資料。如果有的話,輔助信號流或者信號流跟在DPs後面,在輔助信號流或者信號流之後依序為仿真單元。按照上述順序, 即PLS、EAC、FIC、DP、輔助信號流以及仿真資料單元,將其映射在一起,使得正好填滿幀中的單元容量。
第1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PLS映射。
PLS單元映射到FSS(s)的有效載波。根據PLS所占的單元數, 指定一個以上符號作為FSS(s),並且藉由PLS1中的NUM_FSS將FSS的個數NFSS發信出去。FSS為用於攜帶PLS單元的特殊符號。由於穩健性及潛時為PLS中的關鍵問題,因此FSS具有較高的導頻密度,較高的導頻密度允許快速同步以及在FSS內唯頻率內插。
PLS單元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映射到NFSS個FSS的有效載波,如 第17圖示例中所示。PLS1單元首先從第一FSS的第一單元按單元索引的遞增順序映射。PLS2單元緊跟在PLS1的最後一個單元之後,並且繼續向下映射直到第一FSS的最後一個單元索引。如果所需PLS單元的總數超過一個FSS的有效載波個數,則繼續映射到下一個FSS,並以與第一FSS完全相同的方式繼續映射。
在完成PLS映射後,接下來攜帶DPs。如果當前幀中存在EAC、 FIC或者二者,則將其放在PLS與「正常」DP之間。
第1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EAC映射。
EAC為用於攜帶EAS消息的專屬通道,連結至EAS的DPs。 提供EAS支援,但EAC本身可或者可不出現在每一幀中。如果有的話,在PLS2單元後緊接著映射EAC。EAC不是在不同於PLS單元的FIC、DPs、輔助信號流或者仿真單元中的任意一個的前面。映射EAC單元的程序與PLS的映射程序完全相同。
EAC單元從PLS2的下一個單元按單元索引的遞增順序映射, 如第18圖示例中所示。根據EAS消息大小,EAC單元會佔用幾個符號,如第18圖中所示。
EAC單元緊跟在PLS2的最後一個單元之後,並且繼續向下映 射直到最後一個FSS的最後一個單元索引。如果所需EAC單元的總數超過最後一個FSS的剩餘有效載波個數,則繼續映射到下一個符號,並以與FSS(s)完全相同的方式繼續映射。用於在這種情況下映射的下一個符號為正常資料符號,其與FSS相比具有更多有效載波。
在完成EAC映射後,如果存在的話,接下來攜帶FIC。如果不 傳遞FIC(如PLS2字段中用信號表示的),則DPs緊跟在EAC的最後一個單元之後。
第1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FIC映射。
圖(a)係顯示沒有EAC的FIC單元的映射示例,而圖(b)係顯示具有EAC的FIC單元的映射示例。
FIC為用於攜帶使快速服務獲取及通道掃描能夠實現的跨層資訊的專用通道。該資訊主要包括DPs與每家廣播公司的服務之間的通道結合資訊。為了快速掃描,接收器可解碼FIC,並獲得資訊,例如廣播公司ID、服務數以及BASE_DP_ID。為了快速的服務獲取,除了FIC之外,也可利用BASE_DP_ID解碼基礎DP。不同於其攜帶的內容,一基礎DP以與正常DP完全相同的方式編碼並映射到一幀。因此,對於基礎DP不需額外描述。FIC資料在管理層中產生並消耗。FIC資料的內容如管理層規範中所述。
FIC資料為可選擇的,並且FIC的使用藉由PLS2的靜態部分中的FIC_FLAG參數被發信出去。如果使用FIC,則將FIC_FLAG設定為‘1’,且在PLS2的靜態部分中定義FIC的發信字段。在該字段中被發信出去的是FIC_VERSION以及FIC_LENGTH_BYTE。FIC利用相同的調變、編碼及時間交錯參數作為PLS2。FIC共用相同的發信參數,例如PLS2_MOD以及PLS2_FEC。如果有的話,在PLS2或者EAC(如果有的話)後緊接著映射FIC資料。FIC不是任何正常DP、輔助信號流或者仿真單元的前面。映射FIC單元的方法與映射又與PLS相同的EAC的方法完全相同。
在PLS之後沒有EAC,FIC單元從PLS2的下一個單元按單元索引的遞增順序映射,如圖(a)中示例所示。根據FIC資料大小,FIC單元可映射在幾個符號上,如圖(b)中所示。
FIC單元緊跟在PLS2的最後一個單元之後,並且繼續向下映射直到最後一個FSS的最後一個單元索引。如果所需FIC單元的總數超過最後一個FSS的剩餘有效載波個數,則繼續映射到下一個符號,並以與FSS(s)完全相同的方式繼續映射。用於在這種情況下映射的下一個符號為正常資料符號,其與FSS相比具有更多有效載波。
如果在當前幀中傳遞EAS消息,則EAC在FIC前面,並且FIC 單元從EAC的下一個單元按單元索引的遞增順序映射,如圖(b)中所示。
在完成FIC映射後,映射一個以上DP,然後,映射輔助信號流 (如果有的話)以及仿真單元。
第2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DP類型。
圖(a)顯示類型1的DP,而圖(b)顯示類型2的DP。
在之前的通道,即PLS、EAC以及FIC,映射之後,映射DPs的單元。依據映射方法,一DP分為兩種類型的其中一種:類型1的DP:DP按TDM映射;類型2的DP:DP按FDM映射。
DP的類型由PLS2的靜態部分中的DP_TYPE字段來表示。第20圖舉例說明了類型1的DPs與類型2的DPs的映射順序。類型1的DPs首先按單元索引的遞增順序映射,然後,在到達最後一個單元索引之後,符號索引加一。在下一個符號內,DP繼續按從p=0開始的單元索引的遞增順序映射。隨著一幀中複數個DPs映射在一起,每個類型1的DPs按時間形成群組,類似於DPs的TDM多工。
類型2的DPs首先按符號索引的遞增順序映射,然後,在到達該幀的最後一個OFDM符號之後,單元索引加一,並且符號索引回滾到第一可用的符號,然後從那個符號索引增加。在一幀中複數個DPs映射在一起之後,每個類型2的DPs按頻率群組在一起,類似於DPs的FDM多工。
如果需要,類型1的DsP與類型2的DPs可共同存在於一幀中,但有一個限制:類型1的DPs始終在類型2的DPs之前。攜帶類型1的DPs與類型2的DPs的OFDM單元的總數不能超過可用於傳遞DPs的OFDM單元的總數:
其中DDP1為類型1的DPs所占用的OFDM單元的個數,DDP2為類型2的DPs所占用的單元的個數。由於PLS、EAC、FIC均以與類型1 的DP相同的方式映射,因此其全部遵循「類型1的映射規則」,因此,整體上,類型1的映射始終在類型2的映射之前。
第2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DP映射。
圖(a)係顯示用於映射類型1的DPs的OFDM單元的定址,而圖(b)係顯示用於映射類型2的DPs的OFDM單元的定址。
用於映射類型1的DP的OFDM單元的定址(0,...,DDP1-1)為類型1的DPs的有效資料單元而定義。定址方案定義來自每個類型1的DPs的TIs的單元分配至有效資料單元的順序。其也用來通過發信PLS2的動態部分中的DPs的位置。
沒有EAC與FIC,位址0指的是緊跟著在最後一個FSS中攜帶PLS的最後一個單元的單元。如果傳遞EAC並且FIC不在對應的幀中,則位址0指的是緊跟著攜帶EAC的最後一個單元的單元。如果在對應的幀中傳遞FIC,則位址0指的是緊跟著攜帶FIC的最後一個單元的單元。考慮到圖(a)中所示的兩種不同情況,可計算出類型1的DP的位址0。在圖(a)中的示例中,假設PLS、EAC以及FIC全部被傳遞。對省略EAC與FIC的其中之一或者二者的情況的延伸是明確的。如果映射所有單元直到FIC之後,FSS中存在剩餘的單元,如圖(a)的左側所示。
用於映射類型2的DP的OFDM單元的定址(0,...,DDP2-1)為類型2的DPs的有效資料單元而定義。定址方案定義來自每個類型2的DPs的TIs的單元分配至有效資料單元的順序。其也用來發信PLS2的動態部分中的DPs的位置。
如圖(b)中所述,可有三種略微不同的情況。對於圖(b)的左側所示的第一種情況,最後一個FSS中的單元對類型2的DP的映射是可用的。對於中間所示的第二種情況,FIC佔用一正常符號的單元,但該符號上的FIC單元的個數不大於CFSS。圖(b)中右側所示的第三種情況與第二種情況相同,除了映射到該符號上的FIC單元的個數超過CFSS之外。
對類型1的DP(s)在類型2的DP(s)之前的情況的延伸是明確的,因為PLS、EAC以及FIC遵循與類型1的DP(s)相同的「類型1的映射規則」。
資料管道單元(data pipe unit,DPU)是為一幀中一DP分配資 料單元的基本單位。
一DPU定義為一發信單元,用於定位一幀中的DPs。一單元映 射器7010可映射每個DPs的TIs產生的單元。一時間交錯器5050輸出一系列TI-block,每個TI-block包括可變數量的XFECBLOCK,該XFECBLOCK依序由一組單元組成。XFECBLOCK中的單元個數Ncells取決於FECBLOCK的大小Nldpc以及每群集符號所傳遞的位元數。一DPU定義為在給定PHY輪廓中所支援之XFECBLOCK內的單元個數Ncells的所有可能值的最大公約數。單元中的一DPU的長度定義為LDPU。由於每個PHY輪廓支援FECBLOCK大小與每群集符號的不同位元數的不同組合,因此在一PHY輪廓的基礎上定義LDPU
第2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之FEC結構。
第22圖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位元交錯前的FEC結 構。如上所述,資料FEC編碼器可利用外部編碼(BCH)與內部編碼(LDPC),對輸入的BBF進行FEC編碼,以產生FECBLOCK程序。所示的FEC結構對應於FECBLOCK。並且,FECBLOCK與FEC結構具有對應於LDPC編碼字元長度的相同的值。
BCH編碼應用於每個BBF(Kbch位元),然後LDPC編碼應用 於BCH編碼後的BBF(Kldpc位元=Nbch位元),如第22圖中所示。
Nldpc的值為64800位元(長FECBLOCK)或者為16200位元(短 FECBLOCK)。
以下表28與表29分別顯示了長FECBLOCK與短FECBLOCK 的FEC編碼參數。
BCH編碼與LDPC編碼的操作細節如下。
將一12-錯誤修正BCH碼用於BBF的外部編碼。藉由將所有多項式相乘在一起來獲得用於短FECBLOCK與長FECBLOCK的BCH生成多項式。
利用LDPC碼編碼外部BCH編碼的輸出。為了產生完整的Bldpc(FECBLOCK),由每個Ildpc(BCH編碼的BBF)系統地編碼Pldpc(奇偶性位元),並將Pldpc(奇偶性位元)附加到Ildpc。完整的Bldpc(FECBLOCK)表示為以下數學式。
上述表28及29中分別給予了用於長FECBLOCK與短 FECBLOCK的參數。
計算長FECBLOCK的Nldpc-Kldpc奇偶性位元的詳細程序如下: 1)初始化奇偶性位元,
2)在奇偶性校驗矩陣的第一列位址中指定的奇偶性位元位址,累加第一資訊位元-i0。下面將描述奇偶性校驗矩陣的地址的詳情。例如,對於比率13/15:【數學式5】p 983=p 983i 0 p 2815=p 2815i 0 p 4837=p 4837i 0 p 4989=p 4989i 0 p 6138=p 6138i 0 p 6458=p 6458i 0 p 6921=p 6921i 0 p 6974=p 6974i 0 p 7572=p 7572i 0 p 8260=p 8260i 0 p 8496=p 8496i 0
3)對於接下來359個資訊位元is,s=1,2,...,359,利用如下數學式在奇偶性位元位址累加is
【數學式6】{x+(s mod 360)×Q ldpc }mod(N ldpc -K ldpc )
其中x表示對應於第一位元i0的奇偶性位元累加器的位址,Qldpc為奇偶性校驗矩陣的位址中指定的編碼比率相依常量。繼續舉例,對於比率13/15,Qldpc=24,到目前為止資訊位元i1,進行以下操作:【數學式7】 p 1007=p 1007i 1 p 2839=p 2839i 1 p 4861=p 4861i 1 p 5013=p 5013i 1 p 6162=p 6162i 1 p 6482=p 6482i 1 p 6945=p 6945i 1 p 6998=p 6998i 1 p 7596=p 7596i 1 p 8284=p 8284i 1 p 8520=p 8520i 1
4)對於第361個資訊位元i360,在奇偶性校驗矩陣的地址的第二列中給予了奇偶性位元累加器的地址。以類似的方式,利用數學式6獲得之後359個資訊位元is(s=361,362,...,719)的奇偶性位元累加器的位址,其中x表示對應於資訊位元i360的奇偶性位元累加器的位址,即,奇偶性校驗矩陣的地址的第二列中的元素。
5)以類似的方式,對於每一群組的360個新資訊位元,利用奇偶性校驗矩陣的位址的新的一列查找奇偶性位元累加器的位址。
在所有資訊位元全部用盡之後,獲得最後的奇偶性位元,如下:6)繼而從i=1開始進行如下操作
【數學式8】p i =p i p i-1,i=1,2,...,N ldpc -K ldpc -1
其中pi(i=0,1,...Nldpc-Kldpc-1)的最後內容等於奇偶性位元pi
短FECBLOCK的LDPC編碼程序與長FECBLOCK的LDPC編 碼程序相一致,除了表30替換為表31,以及長FECBLOCK的奇偶性校驗矩陣的地址替換為短FECBLOCK的奇偶性校驗矩陣的地址之外。
第2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位元交錯。
對LDPC編碼器的輸出進行位元交錯,包括進行奇偶性交錯,然後進行準循環區塊(Quasi-Cyclic Block,QCB)交錯以及內部群組交錯。
圖(a)係顯示準循環區塊(Quasi-Cyclic Block,QCB)交錯,而圖(b)係顯示內部群組交錯。
可對FECBLOCK進行奇偶性交錯。在奇偶性交錯的輸出,LDPC編碼字元由長FECBLOCK中的180個相鄰QC區塊以及短FECBLOCK中的45個相鄰QC區塊組成。長FECBLOCK或者短FECBLOCK中的每個QC區塊包含360位元。藉由QCB交錯對奇偶性交錯後的LDPC編碼字元進行交錯。QCB交錯的單位為QC區塊。在奇偶性交錯的輸出的QC區塊被QCB交錯置換,如第23圖中所示,其中依據FECBLOCK長度,Ncells=64800/ηmod或16200/ηmod。QCB交錯圖案對於調變類型與LDPC編碼比率的每種組合是唯一的。
在QCB交錯後,依據以下表32中所定義的調變類型與順序 (ηmod)進行內部群組交錯。還定義了對於一個內部群組,QC區塊的個數NQCB_IG
利用QCB交錯輸出的NQCB_IG個QC區塊進行內部群組交錯處 理。內部群組交錯具有利用360行與NQCB_IG列寫入與讀取內部群組的位元的程序。在寫入操作中,按列寫入來自QCB交錯輸出的位元。按行執行讀取操作,以從每行讀取m個位元,其中對於NUC,m等於1,對於NUQ,m等於2。
第2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單元字解多工。
圖(a)係顯示對於8bpcu MIMO以及12bpcu MIMO的單元字解多工,而圖(b)係顯示對於10bpcu MIMO的單元字解多工。
位元交錯輸出的每個單元字(c0,1,c1,1,...,cηmod-1,1)被解多工為(d1,0,m,d1,1,m...,d1,ηmod-1,m)與(d2,0,m,d2,1,m...,d2,ηmod-1,m),如圖(a)中所示,其描述一個XFECBLOCK的單元字解多工程序。
對於利用不同類型的NUQ進行MIMO編碼的10bpcu MIMO的情況,重複使用NUQ-1024的位元交錯器。位元交錯器輸出的每個單元字(c0,1,c1,1,...,c9,1)被解多工為(d1,0,m,d1,1,m...,d1,3,m)與(d2,0,m,d2,1,m...,d2,5,m),如圖(b)中所示。
第2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
圖(a)至圖(c)係顯示TI模式的示例。
時間交錯器運作在DP準位。對於每個DP,時間交錯(TI)的 參數可設定為不同。
出現在一部分PLS2-STAT資料中的以下參數配置該TI:DP_TI_TYPE(允許值:0或1):代表該TI模式;‘0’表示每一TI群組具有複數個TI區塊(多於一個TI區塊)的模式。在此種情況下,一TI群組被直接映射到一幀(沒有幀間交錯(inter-frame interleaving))。‘1’表示每一TI群組只具有一個TI區塊的模式。在此種情況下,該TI區塊可遍佈於兩個以上幀(幀間交錯)。
DP_TI_LENGTH:如果DP_TI_TYPE=‘0’,該參數為每一TI群組的TI區塊的個數NTI。對於DP_TI_TYPE=‘1’,該參數為從一TI群組擴展的幀個數PI
DP_NUM_BLOCK_MAX(允許值:0至1023):代表每一TI群組的XFECBLOCK的最大數量。
DP_FRAME_INTERVAL(允許值:1、2、4、8):代表攜帶一給定PHY輪廓之相同DP的兩連續幀之間的幀的個數IJUMP
DP_TI_BYPASS(允許值:0或1):如果對於DP不使用時間交錯,則該參數被設定為‘1’。如果使用時間交錯,則其被設定為‘0’。
此外,來自PLS2-DYN資料的參數DP_NUM_BLOCK用來代表DP的一TI群組所攜帶的XFECBLOCKs個數。
當時間交錯不用於DP時,不考慮隨後的TI群組、時間交錯操作以及TI模式。然而,將仍需要來自排程器的動態配置資訊的延遲補償區塊。在每個DP中,從SSD/MIMO編碼接收的XFECBLOCKs組成TI群組。亦即,每個TI群組為一組整數個XFECBLOCK,且將包含數量可動態變化的XFECBLOCKs。索引n的TI群組中的XFECBLOCKs的個數表示為NxBLOCK_Group(n),且用信號表示為PLS2-DYN資料中的DP_NUM_BLOCK。要注意的是,NxBLOCK_Group(n)可從最小值0變化到值最大為1023的最大值NxBLOCK_Group_MAX(對應於DP_NUM_BLOCK_MAX)。
每個TI群組或者直接映射到一幀上,或者遍佈於PI個幀。每個TI群組還分成兩個以上TI區塊(NTI),其中每個TI區塊對應於時間交錯器記憶體的一個使用。TI群組內的TI區塊可包含數量略微不同的 XFECBLOCKs。如果TI群組分成複數個TI區塊,則其僅直接映射到一幀。 對於時間交錯存在三個選項(除了跳過時間交錯的額外選項),如以下表33中所示。
在每個DP中,TI記憶體儲存輸入的XFECBLOCKs(來自 SSD/MIMO編碼區塊的輸出XFECBLOCK)。假設輸入的XFECBLOCKs被定義為 其中d n,s,r,q 為第n個TI群組的第s個TI區塊中的第r個XFECBLOCK的第q個單元,且代表SSD與MIMO編碼的輸出,如以下所示。
另外,假設從時間交錯器輸出的XFECBLOCKs被定義為 ,其中h n,s,i 為第n個TI群組的第s個 TI區塊中的第i個輸出單元(i=0,...,N xBLOCK_TI (n,sN cells -1)。
一般地,時間交錯器在幀建立的程序之前還將作用為用於DP 資料的緩衝器。對於每個DP,這藉由兩個記憶庫來實現。第一TI區塊被寫入到第一記憶庫。第二TI區塊被寫入到第二記憶庫,同時正在讀第一記憶庫,依此類推。
該TI為扭轉列行區塊交錯器。對於第n個TI群組的第s個TI 區塊,一TI記憶體的列數N r 等於單元的個數N cells ,即,N r =N cells ,而行數N c 等於數字N xBLOCK_TI (n,s)。
第2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扭轉列行區塊交錯器 的基本操作。
圖(a)係顯示時間交錯器中的寫入操作,而圖(b)係顯示時 間交錯器中的讀取操作。第一XFECBLOCK被按行寫入TI記憶體的第一行中,第二XFECBLOCK被寫入下一行中,依此類推,如圖(a)中所示。然而,在交錯陣列中,按對角線方向讀取單元。在從第一列(從最左側一行開始沿著列向右)到最後一列按對角線方向讀取時,讀取N r 個單元,如圖(b)中所示。詳細地,假設z n,s,i (i=0,...,N r N c )作為要依序讀取的TI記憶體單元位置,藉由計算出列索引R n,s,i 、行索引C n,s,i 以及相關的扭轉參數T n,s,i 來執行該交錯陣列中的讀取處理,如以下數學式。
其中S shift 為對角線方向讀取處理的共同位移值,而不管N xBLOCK_TI (n,s),並且其由PLS2-STAT中給定的N xBLOCK_TI_MAX 來確定,如以下數學式。
結果,要讀取的單元位置藉由一座標而計算得出,如 z n,s,i =N r C n,s,i +R n,s,i
第2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扭轉列行區塊交錯 器的操作。
更具體地,第27圖舉例說明每個TI群組的TI記憶體中的交錯 陣列,當N xBLOCK_TI (0,0)=3、N xBLOCK_TI (1,0)=6、N xBLOCK_TI (2,0)=5時包括虛擬(virtual)XFECBLOCKs。
變化量N xBLOCK_TI (n,s)=N r 將小於或等於N ' xBLOCK_TI_MAX 。因此,為了在接收器側實現單記憶體解交錯,而不管N xBLOCK_TI (n,s),藉由插入虛擬XFECBLOCKs到TI記憶體中而將扭轉列行區塊交錯器中所使用的交錯陣列設定為N r ×N c =N cells ×N ' xBLOCK_TI_MAX 大小,並完成讀取處理,如以下數學式。
【數學式11】
TI群組的個數被設定為3。時間交錯器的選項在PLS2-STAT資 料中藉由DP_TI_TYPE=‘0’、DP_FRAME_INTERVAL=‘1’及DP_TI_LENGTH=‘1’,即NTI=1、IJUMP=1以及PI=1,被發信出去。每一TI群組的XFECBLOCsK的個數在PLS2-DYN資料中分別藉由NxBLOCK_TI(0,0)=3、NxBLOCK_TI(1,0)=6以及NxBLOCK_TI(2,0)=5被發信出去,該XFECBLOCKs的每一個具有Ncells=30個單元。XFECBLOCK的最大數量在PLS2-STAT資料中藉由NxBLOCK_Group_MAX被發信出去,由其匯出
第2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扭轉列行區塊交錯器的對角線方向讀取型式。
更具體地,第28圖係顯示來自具有N ' xBLOCK_TI_MAX =7及Sshift=(7-1)/2=3參數的每個交錯陣列的對角線方向讀取型式。要注意的是,在上面顯示為偽代碼的讀取處理中,如果V i N cells N xBLOCK_TI (n,s),則跳過該Vi值,使用下一個計算出的Vi值。
第2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來自每一個交錯陣列的交錯的XFECBLOCKs。
第29圖舉例說明來自具有N ' xBLOCK_TI_MAX =7及Sshift=3參數的每個交錯陣列的交錯的XFECBLOCKs。
第3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時間交錯程序。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包含在廣播信號傳遞器中的 時間交錯器(或時間交錯區塊)交錯屬於複數個在時間領域中FEC區塊的單元,並輸出交錯後的單元。
TI群組是一個執行特定DP的動態容量分配的單元,由一個動態地改變具整數數量的FEC區塊組成。時間交錯區塊(time interleaving block,TI區塊)是一組執行時間交錯的單元,對應於一個時間交錯器的記憶體的使用。FEC區塊可以是一組DP資料的編碼位元或攜帶所有已編碼位元的單元的一組數量。
每個TI群組直接映射到一幀或散佈在複數個幀。每個TI群組也分為多於一個的TI區塊,其中每個TI區塊對應於一個時間交錯器記憶體的使用。TI的組內的TI區塊可包含略微不同的FECBLOCKs的數字。
傳遞的FEC區塊的單元分佈在對應於一個通過時間交錯深度交錯的一特定週期,因此能夠獲得分集增益。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工作在DP的級。
此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執行時間交錯,包含在一預定的記憶體中依序配置不同之輸入FEC區塊的寫入操作及在一對角線方向上交錯FEC區塊的對角線讀取操作。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可以稱為對角線類型時間交錯或對角線類型的TI。
典型地,時間交錯器也將充當在幀建立程序之前用於DP資料的緩衝器。這是藉由每個DP的兩個記憶庫來實現。第一TI區塊寫入到第一庫。第二TI區塊被寫入到寫入第二庫,而第一庫正在讀取。
執行時間交錯的一個裝置的名稱或該裝置的位置或功能可以依據設計者來改變。
依據一實施例的TI區塊可以包含Nc個FEC區塊和FEC區塊的長度可假設為Nr×1。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TI記憶體可以具有對應於Nr×Nc矩陣的大小。此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的深度對應於FEC區塊的長度。第30圖(a)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的寫入方向。第30圖(b)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的讀取方向。
具體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依序地依行 方向將輸入FEC區塊寫入(行方向寫入)至具有Nr×Nc大小的TI的記憶體中,如第30圖(a)所示。第一FECBLOCK 0以行方向寫入至TI記憶體的第一行中,而第二FECBLOCK 1被寫入至下一行中,依此類推。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依對角方向讀取依 行方向寫入的FEC區塊,如第30圖(b)所示。在這種情況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為一個週期間進行對角線讀取。
這就是說,對角線讀取從第一列(向右沿列開頭的最左邊的行) 到最後一列讀取所有單元,如第30圖(b)所示。
特別地,由於第一週期的對角線讀取程序從記憶體矩陣的(0,0) 處開始,並且執行直到最低列的單元被讀取,不同的FEC區塊內的單元可均勻交錯。可以依第30圖(b)中①,②和③的順序進行下一週期的對角線讀取。
第3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時間交錯程序。
第31圖顯示對角線類型的TI的寫入操作和讀取操作的另一實 施例。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個TI區塊包括4個FEC區塊,其每 一個可以由8個單元組成。因此,TI記憶體具有對應於8×4(或32×1)矩陣的大小且TI記憶體的行長度和列長度分別對應於FEC區塊的長度(或時間交錯深度)與FEC數量。
顯示在第31圖的左側部分的TI輸入FEC區塊依序地輸入至時 間交錯的FEC區塊。
顯示在第31圖的中間的TI FEC區塊係顯示儲存在TI記憶體的 第i個FEC區塊的第n個單元,並且TI記憶體索引表示儲存在TI記憶體FEC區塊的單元的順序。
第31圖(a)係舉例說明TI寫入操作。如上所述,依序輸入FEC 區塊可依序以行方向寫入TI記憶體。因此,FEC區塊單元依TI記憶體索引依序儲存和寫入。
第31圖(b)係舉例說明TI讀取操作。如第31圖(b),儲存 在TI記憶體的單元值可以被對角線讀取和依記憶體索引0,9,18,27,... 的順序輸出。而且開始對角線讀取的單元的位置或對角線讀取型式可以被依據設計者來改變。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在第31圖右側部分的TI輸出FEC 區塊依序表示了通過對角線類型TI輸出的單元值。TI輸出記憶體索引對應於通過對角線類型TI輸出的單元值。
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藉由依序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來執行對角線類型TI,用於依序輸入FEC區塊。
第3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的T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藉由依序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值來執行對角線類型TI,用於依序輸入FEC區塊。
第32圖(a)係舉例說明產生用於上述依序輸入FEC區塊之對角線類型TI記憶體索引的程序,以及第32圖(b)係顯示代表記憶體索引產生程序的等式。
包含在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接收器的一時間解交錯器(或時間解交錯器區塊)可進行上述對角線類型TI的反向程序。即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藉由接收在其上已執行對角線類型TI的FEC區塊,以對角線方式寫入FEC區塊於TI記憶體中,然後依序讀取該FEC區塊來執行時間解交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可以稱為對角線類型TDI或對角線類型時間解交錯。執行時間解交錯的裝置的名稱或該裝置的位置或功能可以依據設計者來改變。
第3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程序。
顯示在第33圖中的時間解交錯程序對應於顯示在第30圖的時間交錯程序的反向程序。
第33圖(a)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的寫入方向,而第33圖(b)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的讀取方向。
具體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接收來自傳遞器其上已執行對角線類型TI的FEC區塊,以及對角線地將FEC區塊寫入至TDI(time deinterleaver,時間解交錯器)記憶體(diagonal-wise reading, 對角線寫入)中。
在這種情況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執行 一個週期的對角寫入。
特別地,在第一週期的對角線讀取開始於記憶體矩陣的(0,0) 以及被執行直到最低列的單元被讀。各別的周期的對角線寫入可依照第33圖(b)中①,②和③的順序進行。
如第33圖(b),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按行 方向順序讀取已對角線寫入的FEC區塊(行方向讀取)。
第3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時間解交錯程 序。
顯示在第34圖中的時間解交錯程序是顯示在第31圖中的時間 交錯程序的反向程序。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個TI區塊包括4個FEC區塊,其每 一個可以由8個單元組成。因此TI記憶體具有對應於一個8×4(或32×1)矩陣的大小,以及TI記憶體的行長度和列長度分別對應於FEC區塊的長度(或時間交錯深度)與FEC數量。
顯示在第34圖的左側部分的TDI輸入FEC區塊代表依序輸入 至時間解交錯器的FEC區塊的單元,以及TDI輸入記憶體索引對應於依序輸入FEC區塊的單元。
顯示在第34圖中間的TDI FEC區塊表示儲存在TDI記憶體之 第i個FEC區塊的第n個單元值,以及TDI記憶體索引表示儲存在TDI記憶體中FEC區塊的單元的順序。
第34圖(a)係舉例說明TDI寫入操作。如上所述,依序輸入 FEC區塊可依對角線方式依序寫入至TDI記憶體。因此,輸入FEC區塊的單元與TDI記憶體索引依序地被儲存並寫入。
第34圖(b)係舉例說明TDI讀取操作。如第34圖(b)所示, 儲存在TDI記憶體中的單元值可以是行方向讀取和依照記憶體索引0,1,2,3...的順序輸出。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顯示在第34圖的右側部分的TDI輸出 FEC區塊通過時間解交錯依序表示單元值輸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TDI 輸出記憶體索引通過時間交錯對應於該單元值輸出。
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藉由依序產生 TDI輸出記憶體索引值,執行對角線類型TDI,用於依序輸入FEC區塊。
第3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TDI輸出記憶體 索引的程序。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藉由依序 產生TDI輸出記憶體索引值,執行對角線類型TDI,用於依序輸入FEC區塊。
第35圖(a)係舉例說明用於上述依序輸入FEC區塊之產生對 角線類型TDI記憶體索引的程序,而第35圖(b)係顯示代表記憶體索引產生程序的等式。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是一可變資料速率系統,其中複數個FEC區塊被包裝及被配置成複數個TI區塊並且被傳遞。在這種情況下,TI區塊可以具有包含在其中之不同數量的FEC區塊。
第3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變資料速率系統的概念圖。
第36圖顯示映射到一個信號幀的TI區塊。
如上所述,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廣播信號傳遞器的可變資料速率系統可以包裝複數個FEC區塊作為複數個TI區塊及傳遞TI區塊。在這種情況下,TI區塊可以具有包含在其中之不同數量的FEC區塊。
也就是,一個信號幀可以包括NTI_NUM的TI區塊,其每一個可以包括NFEC_NUM FEC區塊。在這種情況下,各別的TI區塊可以具有包含在其中之不同數量的FEC區塊。
以下將提出可在前面提到的可變資料速率系統中執行時間交錯的描述。此時間交錯程序是上述時間交錯程序的另一種實施例,並且具有的優點是時間交錯方法可應用於其中具有一單記憶體的廣播信號接收器的情況。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可以稱為上述對角線類型TI並且可以在被包含於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傳遞器中的時間交錯器內執行。如時間交錯的反向程序,時間解交錯可被稱為對角線類型TDI,並且可以在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接收器中的時間解交錯器內執 行。其執行時間交錯或時間解交錯的裝置的名稱或該裝置的位置或功能可以依據設計者來改變。下列將詳細說明時間交錯和時間解交錯的操作。
當TI區塊具有包括在其中之不同數量的FEC區塊,如上所述, 各別的TI區塊需要應用不同對角線類型TI方法。然而,當廣播信號接收器使用單記憶體時,該方案具有對應於不同對角線類型TI方法的解交錯不能進行的問題。
因此,依據本發明的廣播信號傳遞器確定一單對角線類型TI方 法,並且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同樣地應用所確定的對角線類型TI方法於所有的TI區塊。此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依序使用單記憶體進行複數個TI區塊的解交錯。
在這種情況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基於在 一個信號幀中包含FEC區塊的最大數量的TI區塊,可確定應用到所有的TI區塊的對角線類型TI方法。
此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基於在一個信號 幀中包含中間數的FEC區塊的TI區塊或在一個信號幀中包含任意TI區塊,可確定應用於所有的TI區塊的對角線類型TI方法。它可以依據設計者來確定。
在此,對角線類型TI方法是如何應用於包含FEC區塊的數量 較少的一個TI區塊,相較於包括FEC區塊的最大數量的TI區塊,可能會成為一個問題。
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監控所產生 的記憶體索引及確定是否要應用記憶體索引。
具體地,當產生的TI記憶體索引的數量超過任意的TI區塊的 單元的數量,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忽略TI記憶體索引較大於單元的數量。當產生的TI記憶體索引的數量超過單元的數量,可以添加(零填充)虛擬FEC區塊和可以執行對角線類型TI。此外,在上述不同的TI區塊的對角線類型TI方法的應用中,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依FEC區塊的順序從包含一個小數量的FEC區塊的TI區塊,可以依序應用該對角線類型TI方法至TI區塊。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簡單地操作單記憶體,這將在後面詳細描述。
下面的等式代表上述可應用於所有的TI區塊之確定對角線類型 TI方法的程序。
第3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時間交錯程序。
第37圖顯示在可變資料速率系統中應用對角線類型TI的實施例。
第37圖(a)係舉例說明應用對角線類型TI至包括4 FEC區塊的TI區塊0的程序,而第37圖(b)係舉例說明應用對角線類型TI至包含5 FEC區塊的TI區塊1的程序。
TI FEC區塊表示包含在每個TI區塊的FEC區塊和對應於FEC區塊的單元值。TI記憶索引表示對應TI區塊的單元值的記憶索引。
TI區塊被包含在一個信號幀中,而每個FEC區塊可包括8個單元。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確定哪些被相等地應用至兩個TI區塊的對角線類型TI方法。由於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對角線類型TI方法基於包括一幀中之最大數量的FEC區塊的TI區塊來確定,如上所述,第37圖的情況是基於TI區塊1來確定對角線類型TI。因此,TI記憶體可以具有對應於8×5(40×1)矩陣的大小。
如第37圖(a)的上部分所顯示,包含在TI區塊0內的FEC區塊的數量是4,其小於包含在TI區塊1的FEC區塊的數量。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添加(填充)具有值0的虛擬FEC 區塊23000到TI區塊0,並且按行方向寫入對應於虛擬FEC區塊23000的單元至TI記憶體。添加的虛擬FEC區塊的位置可以依據設計者來確定。
如第37圖(a)中所示的下部分所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 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對角線地讀取寫入到TI記憶體的單元。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最後一行對應於虛擬FEC區塊,它是能夠進行讀取操作,而忽略對應於虛擬FEC區塊的單元。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依據上述方法,對TI 區塊1執行依行方向寫入和對角線讀取,如第37圖(b)所示。
如上所述,由於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對角線類型TI較佳應用 到包含FEC區塊的數量較少的TI區塊,在第37圖的情況下,對角線類型的TI可先應用到TI區塊1。
第3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產生TI輸出記憶 體索引的程序。
第38圖顯示用於上述兩種TI區塊(TI區塊0和TI區塊1)產 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及對應於T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TI輸出FEC區塊。
對應於T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區塊代表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 的程序,而TI輸出FEC區塊代表對應於所產生之TI輸出記憶體索引之FEC區塊的單元值。
第38圖(a)係舉例說明產生TI區塊0的TI輸出記憶體索引 的程序。如第38圖(a)的上部分所示。當TI記憶體索引的數量超過TI區塊0的單元的數量,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忽略對應於包含在一虛擬FEC區塊的單元的TI記憶體索引32至39。此操作可以被稱為跳過操作。因此,除了跳過的TI記憶體索引外,即可產生對於能執行讀取的最後輸出記憶體索引,如第38圖(a)所示。對應於最後輸出記憶體索引的輸出FEC區塊的單元值如於第38圖(a)的下部分所示。
第38圖(b)係舉例說明TI區塊1之產生TI區塊輸出記憶體 索引的程序。在TI區塊1情況下,跳過操作未被應用。該程序對應於上述程序。
下面的等式代表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產生程序,其用於執行可應 用於上述可變資料速率系統的對角線類型TI。
在等式13中,“if”陳述語句代表上述跳過操作。
第3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TI記憶體索引產生程序的流程圖。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藉由依序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來執行對角線類型TI,用於依序輸入FEC區塊。
參考第39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設定初始值(S25000)。即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能夠基於包含FEC區塊的最大數量的TI區塊,確定一應用於所有的TI區塊的對角線類型TI方法。
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產生暫存的(temporal)TI記憶體索引(S25100)。即,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添加(填充)一虛擬FEC區塊至具有小於預定的TI記憶體索引的數量的FEC區塊的TI區塊,以及將對應於TI區塊的單元寫入至TI記憶體中。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評估所產生的TI記憶 體索引(S25200)的可利用性。即,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以對角線讀取寫入至TI記憶體中的單元。在這種情況下,對應於該虛擬FEC區塊的單元可以跳過和執行讀取。
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產生最後的TI記憶體索引(S25300)。
第39圖的流程圖係對應於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其係參考第36圖、第37圖和38圖來描述,並且可以依據設計者來修改。
第4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程序。
顯示在第40圖中的時間解交錯程序是參考第23圖、第24圖和第25圖所描述之時間交錯程序的反向程序。
特別地,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可以應用於廣播信號接收器使用一單記憶體的情況下。
為了達到這樣單記憶體的方法,用於交錯的TI區塊的讀取和寫入的操作應同時實現。TDI程序可以表示為一封閉形式,這導致有效的TDI實現。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可以通過四個步驟來進行。
第40圖(a)係舉例說明時間解交錯的第一步驟(步驟1)。在TDI為TI區塊0做處理之前,採用TI規則,對應於在TI程序期間所忽略之記憶體索引的單元值被設定為零(或識別值(identification value))。即,顯示在第40圖(a)上部分的區塊代表對應於TI區塊0的最後輸出記憶體索引的輸出FEC區塊的單元值,而顯示在第40圖(a)下部分的區塊代表FEC區塊的單元值,這是藉由設定對應於在跳過操作中被跳過的記憶體索引的單元值為零來產生。
在步驟1之後的第二步驟(步驟2)中,步驟1的輸出被寫入至大小8×5的單記憶體。寫入方向是與TI處理的讀取方向相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執行對角線寫入操作,作為用於第一輸入的TI區塊的傳遞器的TI的第一反向程序。即,對角線寫入可以在由傳遞器所執行的對角線讀取方向的相反方向上進行。
第40圖(b)係舉例說明時間解交錯的第三步驟(步驟3)。
對應於TDI FEC區塊的區塊代表輸入FEC區塊的單元值。對應 於TDI記憶體索引的區塊代表對應於FEC區塊的單元值的TDI記憶體索引。
在步驟2之後,行方向讀取操作在如TI處理的寫入方向的相同 方向上執行。此時,如果讀取的值是零(或識別值)時,它被忽略(跳過操作)。此跳過操作對應於在廣播信號傳遞器中所執行的上述跳過操作。
下面的等式代表上述TDI記憶體索引產生程序。
在上述等式陳述語句的“if”代表上述跳過操作,也就是,當儲 存在TDI輸出記憶體之對應於單元值的索引都為0時之忽略索引的程序(或者表示該等索引是強行插入的任意值)。
第4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程序。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使用一 單記憶體執行時間解交錯。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同時在第四步驟讀取TI區塊0和寫入TI區塊1(步驟4)。
第41圖(a)顯示同時寫入TI區塊1的TDIFEC區塊與讀取TI 區塊0和TDI記憶體索引。寫入操作可以在如上所述廣播信號接收器執行 對角線讀取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來進行。
第41圖(b)顯示依據TI區塊1的寫入之輸出TDI記憶體索引。 在這種情況下,TI區塊1內所儲存的FEC區塊排列可以不同於儲存在廣播信號傳遞器的TI記憶體的FEC區塊排列。即,在廣播信號傳遞器執行的寫入和讀取操作的反向程序可不與在一單記憶體的情況下同樣地應用。
第4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寫入方法。
在上述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在單記憶體情況下廣播信號傳遞器不能均等地應用寫入和讀取操作的反向程序,本發明提供在以矩陣形式將FEC區塊寫入至TI記憶體的方法。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舉例說明在第42圖中的寫入方法可同樣地應用於上述時間交錯和時間解交錯程序。
第42圖(a)係舉例說明以向量形式將FEC區塊的單元寫入至記憶體的情況,其對應於前述的寫入方法。
第42圖(b)係舉例說明其中FEC區塊的單元以矩陣形式寫入至記憶體的情況。也就是說,FEC區塊可以寫成一m×n矩陣的形式。
在這種情況下,矩陣大小可依據設計者來改變且在廣播信號傳遞器所執行的寫入和讀取程序的反向程序可同樣地應用於其中廣播信號接收器使用單記憶體的情況下。
第4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TDI記憶體索引的程序的流程圖。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藉由依序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來執行對角線類型TI,用於依序輸入FEC區塊。
如第43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設定初始值(S29000)。即,在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中,對應於在TI程序期間所忽略的記憶體索引的單元值在為第一TI區塊的TDI程序之前使用TI規則,來設定為零(或識別值)。
隨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產生暫存的TI記憶體索引(S29100)。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如同傳遞器為第一輸入TI區塊中之TI的第一反向程序,來執行對角線寫入操作。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評估所產生的TI記憶 體索引(S29200)。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產生最後的TI記憶體索引(S29300)。
參考第30圖、第31圖和第32圖所描述的,在第43圖的流程圖係對應於產生TD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並且可以依據設計者來改變。
第4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時間交錯程序。
如上所述,包含在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中的時間器交錯(或時間交錯區塊)交錯屬於複數個在時間領域中之FEC區塊的單元,並輸出交錯後的單元。
此外,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執行時間交錯,包含在一預定記憶體中依序配置不同的輸入FEC區塊的寫入操作及在一對角線方向上交錯FEC區塊的對角線讀取操作。具體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改變讀取方向的對角線斜率的大小,及當在對角方向上讀取不同的FEC區塊時執行時間交錯。即,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改變TI讀取型式。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可以稱為對角線類型時間交錯或對角線類型TI或彈性對角線類型時間交錯或彈性對角線類型TI。
第44圖(a)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的寫入方向,而第44圖(b)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的讀取方向。
具體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依序按行方向將輸入FEC區塊寫入至具有Nr×Nc大小的TI的記憶體(行方向寫入)中,如圖第44圖(a)所示。其細節如同第30圖中所描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行方向讀取在對角方向寫入的FEC區塊,如第44圖(b)所示。在這種情況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執行角線讀取一個週期。特別地,在這種情況下,如第44圖(b)所示,TI讀取方向的對角線斜率可以對各別的TI區塊或超幀單位不同地設定。
這就是說,在從第一列(最左邊的行開頭的向右沿行)到最後一列的對角線讀取,Nr單元被讀取,如第44圖(b)中所示。
特別地,在此情況下,如第44圖(b)所示,TI讀取方向的對角線斜率可以對各別的TI區塊或超幀單位有不同地設定。第44圖係舉例 說明其中TDI寫入方向的對角線斜率是一對角線斜率1或對角線斜率2的情況。
當TI讀取方向的對角線斜率是一對角線斜率1時,由於第一週 期的對角線讀取程序開始於記憶體矩陣的(0,0)處,並且進行直到最低列的單元被讀取,不同FEC區塊內的單元可均勻地交錯。可依第44圖(b)中之①、②和③順序進行下一週期的對角線讀取。
另外,當TI讀取方向的對角線斜率為對角線斜率2時,TI對角 線讀取可以依據TI讀取方向的對角線斜率,自一記憶體矩陣(0,0)進行第一週期,直到依據一特定的位移值包含在特定FEC區塊的單元被讀取。這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圖來改變。
第4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對角線斜率。
第4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當TI區塊的Nc的大小 是7和Nr的大小為11時之對角線斜率1至對角線斜率6。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對角線斜率的大小可依據設計者的意圖來改變。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依據一最大TI記憶體的 大小來改變TI讀取的對角線斜率大小,及改變TI讀取型式。TI讀取型式可以在作為一組在時間軸連續傳遞的信號幀的超幀單位中來改變,且關於TI讀取型式的資訊可以通過前述的靜態PLS發信資料來傳遞。
上述參考第31圖所描述的時間交錯程序及參考第32圖所描述 的TI輸出記憶體索引產生程序使用第45圖中所示之TI讀取的對角線斜率可同樣地應用到對角線類型TI。
也就是,參考第31圖,如以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 間交錯器藉由依序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值,來進行對角線類型TI,用於依序輸入FEC區塊。
下面等式15代表當參考第45圖所述之各種TI讀取的斜率值被 設定時用於產生為對角線類型TI的記憶體索引的程序。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接收器的時間解交錯器(或時 間解交錯器區塊)可進行上述對角線類型TI的反向程序。即,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藉由接收在其上已執行對角線類型TI的FEC區塊、以對角線方式將FEC區塊寫入至TI記憶體中、然後依序讀取FEC區塊,來執行時間解交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可以稱為對角線類型TDI或對角線類型時間解交錯或彈性的對角線類型時間解交錯或彈性的對角線類型TDI。執行時間解交錯的裝置名稱或該裝置的位置或功能可以依據設計者來改變。
第4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時間解交錯程序。
第46圖中所示的時間解交錯程序係對應於第44圖所示的時間交錯程序的反向程序。
第46圖(a)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的寫入方向,而第46圖(b)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的讀取方向。
具體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接收在其上傳遞器已執行對角線類型TI的FEC區塊,且將FEC區塊對角線寫入至TDI(時間解交錯器)記憶體(對角線寫入)中。
在這種情況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執行 對角線寫入一個週期。特別是,在這種情況下,如第46圖(a)中所示,TDI的寫入方向的對角線斜率值可以對各別的TDI區塊和超幀單元不同地設定。第46圖係舉例說明其中TDI寫入方向的對角線斜率是一對角線斜率1或一對角線斜率2的情況。
當TDI寫入方向的對角線斜率是一對角線斜率1時,第一週期 的對角線讀取開始於記憶體矩陣的(0,0)且被執行直到最低列的單元被讀取。可依第46圖(b)所示之①,②和③順序進行各自週期的對角寫入。
另外,當TDI寫入方向的對角線斜率是一對角線斜率2時,TDI 對角線寫入可從一記憶體矩陣(0,0)進行第一週期,直到依據一特定位移值包含在特定FEC區塊的單元被讀取。這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圖來改變。
如第46圖(b)所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 依序依行方向讀取依對角線寫入的FEC區塊(行方向讀取)。
參考第46圖,上述時間解交錯程序使用如第45圖所示之TI讀 取的對角線斜率可同樣應用於對角線類型TI。
也就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藉由依序產 生TDI輸出記憶體索引值,來執行對角線類型TDI,用於依序輸入FEC區塊。
第4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TDI輸出記憶體 索引的程序。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藉由依序 產生TDI輸出記憶體索引值,來執行對角線類型TDI,用於依序輸入FEC區塊。
第47圖(a)係舉例說明用於上述依序輸入FEC區塊產生對角 線類型TDI記憶體索引的程序,而第47圖(b)係顯示記憶體索引產生程序的等式。
下面等式16代表當參考第45圖所描述之各種TI讀取對角線斜 率值被設定時,用於對角線類型TDI產生TD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是一可變資料速率系統,其中複數個FEC區塊被包裝和配置成複數個TI區塊及被傳遞。在這種情況下,TI區塊可以具有包含在其中之不同數量的FEC區塊。
第4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變資料速率系統的概念圖。
一個傳遞超幀可以包括NIF_NUM交錯幀(Interleaving frames,IFs),每個IF可包括NFEC_NUM FEC區塊。在這種情況下,包含在每一個IF的FEC區塊的數量可以變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IF可被定義為用於時間交錯的區塊,並且可以被稱為上述的TI區塊。
細節相同於第36圖中所描述的。
如上所述,當產生的TI記憶體索引的數量超過任意IF的單元的數量,廣播信號傳遞器虛擬FEC區塊可以添加(零填充)和可以執行對角線類型TI。由於添加的虛擬FEC區塊包含具有零值的單元,依據本發明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跳過或忽略該等附加的虛擬FEC區塊。此操作可以被稱為跳過操作。該跳過操作將在後面詳細描述。
下面的等式代表確定應用於所有IF的對角線類型TI方法的上 述程序。具體地,下面的等式代表確定相對於IF的行和列的大小的程序,該IF包括在確定一對角線類型TI方法中一個超幀內之FEC區塊的最大數量。
此外,參考第37圖所描述的,對角線類型TI應用在可變資料速率系統中的一實施例可同樣地應用於包含複數個FEC區塊的一IF。
該IF包含在一個超幀中。
因此,對應於對角線類型TI方法的時間解交錯可應用於其中使用單記憶體的廣播信號接收器的情況。
另外,參考第38圖所描述的,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可同樣地應用於包含複數個FEC區塊的一IF。
下面的等式代表輸出記憶體索引產生程序,用於執行可應用於上述可變資料速率系統的對角線類型TI。
在等式18中,“if”陳述語句代表上述跳過操作。另外,上述等 式(18)代表用於對角線斜率的前述對角線類型TI的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產生的程序。因此,一對角線的斜率值被定義為一個變量。
此外,第39圖的流程圖可同樣地應用於包含複數個FEC區塊 的一IF。
此外,參考第40圖和第41圖所描述的,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 例的時間解交錯程序可同樣地應用於包含複數個FEC區塊的IF。
下面的等式代表被應用到包含複數個FEC區塊的IF的TDI記 憶體索引產生的程序。
在上述等式陳述語句“if”代表上述跳過操作,也就是,當儲存在TDI輸出記憶體的索引對應單元值都為0(或者表示該等索引是強行插入的任意值)時,忽略索引的程序。此外,上面等式19代表產生一TDI記憶體索引的程序,用於對應於依據對角線斜率之上述對角線類型TI的時間交錯。
參考第42圖所描述的,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寫入方法可同樣地應用於包含複數個FEC區塊的一IF。
第4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的TDI記憶體索引的程序的流程圖。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藉由依序產生TI輸出記憶體索引,來執行對角線類型TI,用於依序輸入FEC區塊。
如第49圖所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設 定初始值(S30000)。即,在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中,藉由在TDI程序之前使用用於第一IF的TI規則,對應於在TI程序期間所忽略的記憶體索引的單元值設定為零(或識別值)。
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計算對角線 斜率來用於TDI程序(S30100)。
隨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產生暫存的 TI記憶體索引(S30200)。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執行對角線寫入操作作為用於第一輸入IF的傳遞器的TI的第一反向程序。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評估所產生的TI記憶體索引(S30300)。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產生最後的TI記憶體索引(S30400)。
參考第27圖、第28圖和第29圖所描述的,第49圖中所示的 流程圖對應於產生TD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並且可以依據設計者來改變。
第5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IF對IFTI型式變化。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或時間交 錯器)可以在超幀單位或IF單位中應用不同的對角線斜率。
第50圖係舉例說明不同地應用到各別的IF的對角線斜率和TI 模式改變的實施例,也就是,其中依據其中包含在IF中的FEC區塊的數量是偶數和奇數的情況,對角線斜率被不同地應用到各別的IFs的實施例。這是因為,當FEC區塊的數量是偶數時,減小交錯深度的一對角線斜率可以存在。
第50圖係舉例說明其中包含在一超幀的IFs數是6和包含在每 一個IF的FEC區塊的長度Nr是11的實施例,以及即其中當FEC區塊的數量是7時,確定一對角斜率的一實施例。
第50圖(a)係舉例說明其中包括在每個IF的FEC區塊的數量 是一奇數,即7的實施例。在此情況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隨機地選擇對角線斜率(以對角線斜率1、4、3、6、2和5的順序),並應用於6個IFs以免重複參考第45圖所述的對角線斜率。第50圖(b)係舉例說明其中包含在每個IF的FEC區塊的數量是偶數6的實施例,也就 是其中參考第45圖所描述之對角斜率值設定為應用於其中FEC區塊的數量是7的情況的一實施例。在這種情況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假設每個IF包括7個FEC區塊,即添加上述虛擬FEC區塊並應用一隨機對角線斜率來執行對角線讀取(以對角線的斜率1、4、3、6、2和5的順序)。在這種情況下,如上所述,虛擬的FEC的單元可以通過跳過操作而被忽略。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選擇在一超幀內具 有數量最大的FEC區塊的一IF並確定Nc。用於確定Nc的程序是與上述等式17相同的。
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確定所確定的Nc 是偶數還是奇數。當確定Nc為偶數,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如上述添加虛擬FEC區塊。下面的等式20代表當Nc為偶數時藉由添加虛擬FEC區塊實現奇數的程序。
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使用各種方 法依序或隨機地產生對角線斜率。下面的等式21代表使用二次多項式(quadratic polynomial,QP)方案用於每一IF的對角線斜率的產生的程序。
該QP方案可以對應於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並且可以被一原始 多項式(Primitive Polynomial,PP)的方案替換。這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圖來改變。
下面等式22依序代表產生對角線斜率的程序。
【等式22】S T,j =mod(j,N c -1)+1,for j=0,...,N IF_NUM -1
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可以考慮通過等式20至22的程序所產生的變量來執行時間交錯。在這種情況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傳遞器的T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產生的程序可依據上述式(18)來代表。上面的等式21可以包含依據上面等式21和22所產生的對角斜率作為主要變量。此外,不論Nc的長度是偶數還是奇數可應用參考等式21所描述的跳過操作。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以執行時間交錯,以對應於上述的廣播信號傳遞器。在這種情況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 生廣播信號接收器的一TDI輸出記憶體索引的程序可以依據上面的等式19來代表。上面的等式19可以包含經由依據等式21至22所代示之產生程序中產生的對角線斜率作為主要變量。此外,不論Nc的長度是偶數還是奇數可參考上面等式19應用跳過操作。
如上所述,與TI型式相關聯的資訊可以經由上述靜態PLS發信資料來傳遞。表示TI型式是否改變的資訊可被代表為TI_Var並且可以具有一位元的大小。當TI_Var具有值0,這意味著TI型式沒有改變。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確定變量ST為1,這是一個預設值。當TI_Var具有值1,這意味著TI型式被改變。在這種情況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器可確定變量ST作為STj。
下面的等式是等式18的另一實施例,並且代表用於執行可應用於上述可變資料速率系統的對角線類型TI的輸出記憶體索引產生程序。
下面的等式是等式19的另一實施例,代表被應用到包含複數個 FEC區塊的IF的TDI記憶體索引產生程序。
下面的等式代表計算最優位移值的處理,以提供一叢發通道的 最大性能。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位移值是用於確定讀取操作的一TI型式且可以等於對角線斜率的值。
當IF的數量是2,在兩個IFs的FEC區塊大小等於8和一些在 第一IF的FEC區塊的是4和一些在第二IF的FEC區塊為5,則TI的列的最大值可以是8和TI的行的最大數量可以是5。在此情況下,使用等式25,最佳位移值可以是2。
下面的等式代表計算最優位移值的處理,以提供一叢發通道的 最大性能。
當IF的數量是2,兩個IF的FEC區塊的大小等於8和在第一 IF中的FEC區塊是4和第二IF中的FEC區塊是5,則TI的列的最大值可以是8和TI的行的最大數量可以是5。在此情況下,使用等式26,最佳位移值可以是3。
第5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IF交錯。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IF交錯是用於一可變資料速率傳遞系統中,並對於前述以對角線方式讀取保持相同的模式,且在一實施例中執行虛擬FEC區塊的跳過操作。
當IFs包括不同數量的FEC區塊,如該圖所示,相同的IF交錯(或扭轉區塊交錯)可被確定和使用。
因此,接收器可以使用單記憶體執行IF解交錯。
在下文中,將描述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包括一迴旋交錯和一區塊交錯器。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迴旋交錯可以執行應用於不同TI區塊之間的幀間交錯(intra-frame interleaving)。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交錯器可以執行應用在TI區塊的幀內交錯。此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交錯器可以執行第30圖至第50圖所描述的交錯。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藉由使用連鎖幀間交錯和幀內交錯增加時間分集。其細節將進行說明。
以下將描述作為幀間交錯的迴旋交錯(convolutional interleaving,CI)的實施例。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CI可被定義為Ifs的交錯。每個IF可分為交錯單位(interleaving units,IUs)。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對於自CI的輸出IFs之間的虛擬IUs, 可以應用開始(start-skip)跳過操作和停止跳過(stop-skip)操作。
第5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CI。
第52圖係顯示考慮恆定資料速率傳遞的CI。
顯示於該圖的左側部分的區塊係表示對應於CI輸入的IFs。該圖顯示存在4個IFs的一實施例。
顯示於該圖的中間部分的區塊係表示用於執行CI的一迴旋交錯器的一暫存器(register)區塊。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暫存器區塊的大小可使用前述IU作為基礎單位來確定。該圖顯示了IUs數量是3的暫存器區塊。
顯示於該圖的右側部分的區塊係表示對應於CI輸出的IFs。在CI的初始操作,一些暫存器區塊IU不完全填充,因而仿真(dummy)IU可以輸出。對於此仿真IU,上述開始跳過操作可以被執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仿真IU可以稱為虛擬IU。
在CI的最後操作中,由於一些暫存器區塊IUs沒有完全填滿,仿真IU可以輸出。對於此仿真IU,結束跳過(end-skip)操作可以被執行。
第5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CI。
第53圖係顯示考慮可變資料速率傳遞的CI。
顯示於該圖的左邊的區塊表示對應於CI輸入的IFs。該圖係舉例說明IFs的數量為3的一實施例。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IF的大小由一最大的IF的大小來確定,並且在一實施例中所確定的IF大小可以保持。另外,CI的記憶體可依據IU的大小來確定。
該圖的右側顯示用於執行CI的迴旋交錯的一暫存器區塊。
CI暫存器區塊的大小可以在自當每個IF區塊分為IUs時所獲得的IUs之間的一最大的IU的基礎上來確定。該圖顯示3個IUs的情況。
在初始CI操作,暫存器區塊的一些IUs沒有完全填滿,因此仿真IU可以輸出。對於此仿真IU,上述開始跳過操作可以被執行。
在CI的最後操作中,由於在暫存器區塊的一些IUs不完全填充,仿真IU可以輸出。對於此仿真IU,結束跳過操作可以被執行。
第5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CI的輸出IF。
第54圖係顯示對應到參考第53圖所描述的CI的輸出。在IU 中用x表示的區塊是虛擬IU,並且可以通過上述的開始跳過操作和結束跳過操作被忽略。
第5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器。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包括一迴 旋交錯器和一區塊交錯器。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迴旋交錯可以參考第51圖、第52圖和第53圖執行上面所描述的CI,並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交錯器可以參考第26圖至第50圖所描述的,對來自迴旋交錯器所輸出的IF執行交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交錯器可以被稱為扭轉區塊交錯器。
迴旋交錯器和區塊交錯器的位置和名稱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圖 來改變。
第5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區塊交錯器的操作。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交錯器能夠參考第26圖至第50圖 所描述的,對來自迴旋交錯器的所輸出IF進行交錯。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交錯能夠執行對CI輸出的開始跳過 操作和結束跳過操作,及在IUs中的垂直方向上連續地堆疊資料,以便獲得IF區塊。本圖中係顯示擷取3個IF的情況。隨後,區塊交錯器可以執行上述IF區塊的對角線讀取。如上所述,在IF區塊的虛擬FEC區塊的單元可以通過跳過操作而被忽略。
第5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區塊交錯器的操 作。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交錯能夠在CI輸出上執行開始跳過 操作和結束跳過操作,及在IUs中的垂直方向上連續地堆疊資料,以便獲得IF區塊。隨後,區塊交錯器可以執行IF區塊的對角線讀取。如上所述,在IF區塊的虛擬FEC區塊的單元可以通過跳過操作被忽略。
第5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包括一區塊解交錯 器和一迴旋解交錯器。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對應於參考第56圖之上述的時間交錯器的操作的反向操作。即,依據本發明 一實施例的區塊解交錯器可以參考第26圖至第50圖的描述執行交錯的反向,並且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迴旋解交錯器可以參考第51圖、第52圖和第53圖進行CI的反向。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解交錯器可被稱為扭轉區塊解交錯器。
區塊解交錯器和迴旋解交錯的位置和名稱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 圖來改變。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迴旋交錯器的輸入/輸出操作可以基於 上述的IF進行。每個IF可分為IUs和輸入到迴旋交錯器。在這種情況下,IF的FEC區塊的大小可以被分配對應於IUs的數量的整數倍。這樣的分配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用於接收器的解交錯所需的處理的負擔。
第5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CI。
顯示於該圖的左側部分係表示對應於CI輸入的IF。該圖顯示了 其中有3個IF的一實施例。
顯示於該圖的中間部分的區塊係表示在一迴旋交錯中用於執行CI的一暫存器區塊。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暫存器區塊的大小可使用前述IU作為基礎單位來確定。該圖顯示了IU數量是3時的暫存器區塊。
顯示於該圖的右側部分係表示對應於CI輸出的IF。
第6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交錯器和區塊交錯器之間的介面處理。
如該圖所示,介面處理對應於CI的後處理和區塊交錯的前處理。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介面處理可以包含跳過操作和平行至序列操作。跳過操作可以在對應於迴旋交錯的輸出的IFs中的虛擬FEC區塊上來執行,以及平行至序列操作可以在跳過操作已被執行的FEC區塊上來執行。特別是,跳過操作可以有效地減少用於接收器的的解交錯所需的處理的負擔。
第6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區塊交錯。
區塊交錯可以在上述的介面處理的輸出資料上進行。具體地,如上述參考第26圖至第50圖來執行區塊交錯。
第6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變位元速率系統的概念。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變位元速率系統是前述可變資料速率 系統的另一實施例。
具體而言,在第62圖所示的傳輸超幀包含NTI_NUM個TI群 組,並且TI群組的每一個TI可包括NBLOCK_TI個FEC區塊。
在這種情況下,TI群組可以分別包含不同數量的FEC區塊。依 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TI群組可以被定義為用於執行時間交錯的區塊,並且可以在相同的含義與上述的TI區塊或IF被使用。也就是說,一個IF可以包括至少一個TI區塊,並且TI區塊中的FEC區塊的數量是可變的。
參考第36圖和第48圖來描述詳細情況。
當TI群組包含不同數量的FEC區塊時,本發明將使用在實施 例中之扭轉列行區塊交錯規則在TI的群組上進行交錯。因此,接收器可以使用單記憶體執行解交錯。
以下描述一輸入FEC區塊記憶體佈置方法和時間交錯器的讀取 操作,其中考慮經由TI群組的FEC區塊的數量可以被改變的可變位元速率(variable bit-rate,VBR)傳遞。
第6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區塊交錯的寫入和讀 取操作。
第63圖對應於第26圖所示之操作的另一實施例,因此其詳細說 明被省略。
第64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代表區塊交錯的等式。
在圖中所示的等式代表經由TI群組所應用的區塊交錯。如所表達的等式,位移值可以分別在包含在一TI群組中的FEC區塊的數量為奇數的情況下和在包含在一TI群組中的FEC區塊的數量是一個偶數的情況下來進行計算。即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區塊交錯在使得FEC區塊的數量是奇數後可以計算位移值。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基於TI群組在相應超幀中具有最大數量的FEC區塊來確定參數。因此,接收器可以使用單記憶體執行解交錯。
這裡,對於具有比FEC區塊的最大數量較少的FEC區塊的數量的TI群組,可以添加對應於FEC區塊的數量和FEC區塊的最大數量之間 的差的虛擬FEC區塊。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虛擬FEC區塊可以被插入在實際FEC區 塊之前。接著,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時間的交錯器可以在考慮了虛擬的FEC區塊使用一扭轉列行區塊交錯規則的TI群組來執行交錯。此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在讀取操作中產生相應於虛擬的FEC區塊的記憶體索引時執行上述跳過操作。在隨後的寫入操作中,輸入TI群組的FEC區塊的數量匹配於輸出TI群組的FEC區塊的數量。因此,根據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實際傳遞的資料的資料速率的損失可以通過跳過操作來預防,即使虛擬FEC區塊被插入以便在接收器進行有效的單記憶體解交錯。
第6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虛擬FEC區塊。
該圖的左側係顯示一TI群組的FEC區塊的最大數量的參數、包含在一TI群組的FEC區塊的實際數量、FEC區塊的最大數量和FEC區塊的實際數量之間的差、以及用於導出的虛擬FEC區塊的數量的等式。
該圖的右側係顯示插入虛擬FEC區塊於TI群組的實施例。在這種情況下,如上所述虛擬FEC區塊可被插入於實際FEC區塊之前。
第6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插入虛擬FEC區塊後的讀取操作的等式。
在圖中舉例說明的跳過操作可以在讀取操作中跳過虛擬FEC區塊。
第6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程序的流程圖。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設定初始值(S67000)。
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考慮虛擬FEC區塊執行寫入在實際FEC區塊上的操作(S67100)。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可產生暫存的TI讀取地址(S67200)。
隨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評估所產生的TI讀取地址的可利用性(S67300)。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產生一最後的TI讀取地址(S67400)。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可以讀取實際FEC區塊 (S67500)。
第68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代表確定一位移值和最大 的TI區塊大小的程序的等式。
該圖顯示了一實施例,其中的TI群組的數量是2,單元在一個 TI群組的數量為30,包括在第一TI群組中的FEC區塊的數量是5和包括在第二TI區塊的FEC區塊的數量是6。雖然FEC區塊的最大數量是6,6是一個偶數。因此,可調整以獲得位移值的FEC區塊的最大數量可以是7和位移值可以被計算為4。
第69圖、第70圖和第71圖係舉例說明在第68圖中所示的實 施例的TI程序。
第6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寫入操作。
第69圖係顯示參考第68圖所描述之兩個TI群組的寫入操作。
當兩個虛擬FEC區塊和一個虛擬FEC區塊分別插入兩個連續的TI群組時,顯示於該圖的左側的區塊係代表TI記憶體地址陣列,而顯示在圖的右側的區塊係說明寫入操作。因為FEC區塊的調整最大數量是7,如上所述,兩個虛擬的FEC區塊被插入到第一TI群組和一個虛擬FEC區塊被插入到第二TI群組。
第7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讀取操作。
當兩個虛擬FEC區塊和一個虛擬FEC區塊分別插入兩個連續的TI群組時,顯示於該圖的左側的區塊係代表TI記憶體地址陣列,而顯示於圖的右側的區塊係說明讀取操作。在這種情況下,在虛擬FEC區塊被執行的讀取操作可以如相同在實際FEC區塊執行的讀取操作。
第7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在讀取操作中跳過操作的結果。
該圖所示,兩個TI群組中的虛擬FEC區塊可以跳過。
第72圖和第73圖係舉例說明參考第68圖至第71圖所描述之對應於TI的反向的時間解交錯。具體地,第72圖係舉例說明第一TI群組的時間解交錯,而第73圖係舉例說明第二TI群組的時間解交錯。
第72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的寫入程序。
在這種情況下,參考第68圖所描述的參數可同樣地應用。
圖中的左區塊係顯示TI記憶體地址陣列,中間區塊係顯示輸入 到時間解交錯器的第一TI群組,而右區塊係顯示在考慮到相對於第一TI群組被跳過的虛擬FEC區塊而執行的寫入程序。
如該圖所示,在TI期間跳過的兩個虛擬FEC區塊可以恢復在 寫入程序中的正確讀取操作。在這種情況下,跳過的兩個虛擬FEC區塊的位置和數量可以通過任意的算法進行估算。
第7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的寫入 程序。
圖中的左區塊係顯示TI記憶體地址陣列,中間區塊係顯示第二 TI群組輸入到時間解交錯器,而右區塊係顯示在考慮到虛擬FEC區塊相對於第二TI群組被跳過而所執行的寫入程序。
如該圖所示,在TI期間跳過的一個虛擬FEC區塊可以恢復在 寫入程序中的正確讀取操作。在這種情況下,跳過的兩個虛擬FEC區塊的位置和數量可以通過任意的算法進行估算。
第74圖顯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代表時間解交錯的讀取操 作的等式。
在接收器中使用的一TDI位移值可以通過在傳遞器中使用的位 移值來確定,並跳過操作可以跳過在讀取操作中的虛擬FEC區塊,類似在傳遞器中被執行的跳過操作。
第75圖舉例說明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程序的流 程圖。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設定初始值 (S75000)。
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考慮虛擬FEC 區塊在實際FEC區塊上來執行寫入操作(S75100)。
隨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產生暫存的 TDI讀取地址(S75200)。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可以評估所產生的TDI讀取 地址的可利用性(S75300)。然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 以產生最後的TDI讀取地址(S75400)。
隨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讀取實際FEC區 塊(S75500)。
第76圖是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器的方塊圖。
具體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包括一扭轉區塊 交錯器和一迴旋交錯器。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執行一區塊交錯(或扭 轉區塊交錯)操作,然後執行一迴旋交錯操作。
此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不僅可應用於具有在 交錯幀(interleaving frame,IF)中FEC區塊的恆定數量的恆定位元速率(constant bit rate,CBR)的系統,但也可應用於具有在IF中可變數量的FEC區塊的可變位元速率(variable bit rate,VBR)系統。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VBR系統可以在相同含義的上述可變資料速率(variable data rate,VDR)系統中使用。
具體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或扭轉區塊交錯器 可基於IFs來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IF可以分成交錯單元(interleaving units,IUs),並輸入至迴旋交錯器。如上所述,一IF可以以相同的概念作為一TI區塊來使用。也就是說,一IF可以包括一個或更多TI區塊,以及TI區塊中所包含的FEC區塊的數量是可變的。
現在描述具有FEC區塊大小為30和IU大小為3的CBR系統, 作為該時間交錯器的操作的實施例。
第77圖至第7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扭轉區塊 交錯操作和迴旋交錯操作的視圖。
具體地,第77圖係舉例說明扭轉區塊交錯操作的視圖。如上所 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交錯操作可以基於IFs來執行。該圖的左側部分係舉例說明應用至每個IF對角線讀取程序。該圖的右側部分係舉例說明應用至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扭轉區塊交錯器的輸出IFs的對角線寫入程序。應用至每個IF的扭轉區塊交錯操作是與在上述關於第30圖至第59圖的相同,因此詳細的說明被省略。
第78圖和第79圖係舉例說明迴旋交錯操作的視圖。
具體地,第78圖係舉例說明迴旋交錯操作,而第79圖係舉例 說明基於迴旋交錯器的讀取操作的輸出幀。在這些圖中所舉例說明的迴旋交錯操作可以基於IFs來執行,並且迴旋交錯器的讀取操作可基於幀來執行。這些操作的詳細說明是與上述一樣。
第80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器的方塊圖。
具體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對應於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上述關於第76圖至第79圖所描述之時間交錯器所執行的程序的反向程序。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可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包括一迴旋解交錯器和一扭轉區塊解交錯器。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對輸入資料執行迴旋解交錯,然後執行扭轉區塊解交錯。
第81圖係舉例說明時間交錯器和時間解交錯器的記憶體配置的 視圖。該圖的左側部分係舉例說明傳遞器的時間交錯器的記憶體配置,而該圖的右側部分係舉例說明接收器的時間解交錯器的記憶體配置。
接收器的時間解交錯器的記憶體配置可從傳遞器的時間交錯器 的記憶體配置來反向設計。具體地,接收器的時間解交錯器的記憶體配置可以考慮在第78圖所舉例說明的傳遞器的迴旋交錯操作來設計。
第8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操作的視 圖。具體地,第82圖係舉例說明與對應於上述第76圖至第79圖之時間交錯操作相反的時間解交錯的操作。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在包含通過傳遞器的時間交錯散佈在信號幀之複數個TI區塊(或IF區塊)的複數個信號幀上執行迴旋解交錯,然後執行扭轉區塊交錯來輸出完整的IFs。
第8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器的結構的 視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稱為混成時間交錯器,並且可以包括上述的扭轉區塊交錯器和迴旋交錯器。
如第83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執行幀內交 錯和幀間交錯。具體而言,上述扭轉區塊交錯器可以執行幀內交錯,和上述迴旋交錯可以執行幀間交錯。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內部幀交錯係涉及交錯程序僅在一個信 號幀或者一個TI區塊(IF、TI群組)內進行,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幀 間交錯係涉及信號幀之間的交錯或TI區塊之間的交錯。雖然幀內交錯可以僅通過扭轉區塊交錯器來執行,幀間交錯可通過扭轉區塊交錯器和迴旋交錯器來執行。這取決於設計者的意圖是可變的。
扭轉區塊交錯器和迴旋交錯的操作是相同於上述的,因此其詳 細說明省略。
第84圖係舉例說明迴旋交錯之後所執行的讀取操作的視圖。具 體地,第84圖係舉例說明迴旋交錯的讀取操作和讀取操作的輸出。現在提出具有FEC區塊大小30和IU的大小3的一CBR系統的一詳細的讀取操作。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迴旋交錯器可基於IFs來執行讀取操作。即如該圖所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迴旋交錯器可以在散佈在複數個信號幀中的IFs中以列方向在相同的幀內依序讀取IF。
第8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錯器的結構 的視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對應於在上述關於第50圖之由混成時間交錯器進行的程序的反向程序。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被稱為混成時間解交錯器,並且可以包括上述的迴旋解交錯器和扭轉區塊解交錯器。
如第85圖所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混成時間解交錯器可以 執行幀間解交錯和幀內解交錯。具體而言,上述迴旋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幀間解交錯,並且扭轉區塊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幀內解交錯。
第86圖和第8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交 錯的操作程序。
第8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解交錯操作的視 圖。在第86圖中所示的迴旋解交錯操作可反向地對應於上述相關於第78圖所述的迴旋交錯操作。具體地,第86圖係舉例說明具有上述關於第81圖的時間解交錯器的記憶體配置的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的視圖。第86圖的左邊部分是舉例說明時間解交錯器的IFs輸入的視圖。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86圖的迴旋解交錯操作是在信號幀之 間進行。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迴旋解交錯可以在複數個輸入信號幀上執行迴旋解交錯,以輸出完整的IFs。
第8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扭轉解交錯操作的視 圖。
在第87圖中所示的扭轉解交錯操作可反向地對應於上述關於第 77圖所述的扭轉交錯操作。第87圖的左邊部分係舉例說明迴旋解交錯器之輸出IFs。第87圖的右邊部分說明了扭轉區塊解交錯器之輸出IFs。具體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扭轉區塊解交錯器可以依序執行一對角線讀取程序和一對角線寫入程序。其結果是扭轉區塊解交錯器可以輸出等於第64圖所示之輸入IFs的IFs。
現在提出一時間交錯器的結構的描述,及藉由選擇性地或同時 地基於物理層管道(physical layer pipe,PLP)模式使用迴旋交錯器(convolutional interleaver,CI)和區塊交錯器(block interleaver,BI)的時間交錯方法。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PLP是在相同的概念,作為上述DP使用的物理路徑,並且依據設計者的意圖其名稱是可變的。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PLP模式基於由廣播信號傳遞器處理 PLPs的數量可以包括單PLP模式或多個PLP模式。單PLP模式是指其中由廣播信號傳遞器處理PLPs的數量為一個的情況。單PLP模式也可以被稱為單PLP。
多個PLP模式是指其中由廣播信號傳遞器處理PLPs的數量是 兩個或更多,並且還可以被稱為多個PLPs的情況。
在本發明中,用於依據PLP模式應用不同時間交錯的方法的時 間交錯可以被稱為混成時間交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是在多PLP模式的情況下經由PLP(或在PLP準位)來應用。
第88圖係顯示基於PLPs的數量所應用之交錯類型的表。依據 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判斷基於PLP_NUM值的交錯類型。 PLP_NUM是表示PLP模式的發信字段。當PLP_NUM的值是1,PLP模式是單PLP模式。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PLP模式僅可以應用到迴旋交錯。
當PLP_NUM的值大於1,PLP模式是複數個PLP模式。依據 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複數個PLP模式可應用於迴旋交錯器和區塊交錯器。在這種情況下,迴旋交錯器可以執行幀間交錯,而區塊交錯器可以執行幀內交錯。幀間交錯和幀內交錯的詳細描述如同上面所述。
第89圖是包括上述混成時間交錯器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方塊 圖。依據第一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可以包括一區塊交錯器(BI)及一迴旋交錯器(CI)。依據本發明的時間交錯器可以位於一BICM鏈區塊和一幀建立器之間。第89圖和第90圖所舉例說明的BICM鏈區塊可以包括在第5圖所示之BICM模組中的處理區塊5000,不含時間交錯5050。於第89圖和第90圖所示的幀建立器可以執行相同於第1圖之幀建立區塊1020的功能。
如上所述,可以基於PLP_NUM的值來確定是否應用依據第一 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結構的區塊交錯器。即當PLP_NUM=1,不應用區塊交錯器(區塊交錯器關閉),只有應用迴旋交錯器。當PLP_NUM>1,可以應用無論是區塊交錯器和迴旋交錯器(區塊交錯器開啟)。當PLP_NUM>1時所應用的迴旋交錯器的結構和操作可以與PLP_NUM=1時所應用的迴旋交錯器相同或相似。
第90圖是包括上述混成時間交錯器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的方塊 圖。
依據第二實施例包含在混成時間交錯器結構的區塊的操作與上 述關於第89圖的相同。可以基於PLP_NUM的值來確定是否應用依據第二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結構的區塊交錯器。依據第二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的區塊可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操作。在這種情況下,當PLP_NUM=1時所應用的迴旋交錯器的結構和操作可不同於PLP_NUM>1時所應用的迴旋交錯器。
第91圖是包括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方塊圖。
依據第一實施例的混成時間解交錯器可進行反向地對應於依據第一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所進行的操作的操作。因此,依據第一實施例之第91圖的混成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包括一迴旋解交錯器(convolutional deinterleaver,CDI)和一區塊解交錯器(block deinterleaver,BDI)。
當PLP_NUM>1時所應用的迴旋解交錯器的結構和操作可以是與當PLP_NUM=1時所應用的迴旋解交錯相同或相似。
可基於PLP_NUM的值來確定是否應用依據第一實施例的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結構的區塊解交錯器。即當PLP_NUM=1時,不應用區塊解交錯器(區塊解交錯器關閉),只應用迴旋解交錯器。
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迴旋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幀間解交錯,而區 塊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幀內解交錯。幀間解交錯和幀內幀解交錯的詳細描述如同上面所述。
在第91圖和第92圖中所示的BICM解碼區塊可以執行反向地 對應於第89圖和第90圖的BICM鏈區塊所執行的操作的操作。
第92圖是包括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的方塊 圖,。
依據第二實施例的混成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反向地對應於依 據第二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所進行的操作的操作。依據第二實施例包含在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結構的區塊的操作是與上述關於第91圖的相同。
可以基於PLP_NUM的值來確定是否應用依據第二實施例的混 成時間解交錯器的結構的區塊解交錯器。依據第二實施例的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區塊可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操作。在這種情況下,當PLP_NUM=1時所應用的迴旋解交錯器的結構和操作可不同當於PLP_NUM>1時所應用的迴旋解交錯器。
在下文中,將提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的描 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依據PLP模式進行單元交錯、區塊交錯和迴旋交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交錯器可以稱為時間交錯器或混成交錯器,並且包括一單元交錯器、一區塊交錯器、及一迴旋交錯。
區塊交錯器和迴旋交錯可以被稱為混成時間交錯器。以下描述 的混成時間交錯器對應於關於第88圖至第92圖所描述的混成時間交錯器的另一個例子,並可以依據PLP模式來操作。
每個裝置中的名稱和位置等可以由設計者來改變。
第9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交錯器的結構。如該圖所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交錯器可包括一單元交錯器和一混成時間交錯器。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交錯器可以進一步包括該單元交錯器和該混成時間交錯器之其他交錯器。其他交錯器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圖來執行各種方案的交錯。
另外,在本發明中,多個PLPs可以用M-PLP或PLP_NUM>1來表達,並且單PLP可表示為S-PLP或PLP_NUM=1。PLP模式的資訊可 以通過一信號幀中的一PLP_NUM發信字段來傳遞,而PLP_NUM的值可被輸入到位於單元交錯器和/或混成時間交錯後的多工器。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PLP_NUM可以包括在信號幀內的前導 碼內或前導碼符號內。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前導碼或前導碼符號可以包括L1發信字段,並且如上所述的PLP_NUM字段可以包括在L1發信字段內。PLP_NUM字段可以表示與第14圖和第15圖中所述的NUM_DP字段相同的概念。各發信字段的名稱可以由設計者進行更改。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元交錯器可以依據PLP模式操作,而 對應於單元交錯器的接收器的單元解交錯器可在沒有記憶體下操作。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元交錯器可被稱為一修飾的單元交錯器。具體而言,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單元交錯可以依據所述PLP模式被省略,或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單元交錯的操作可以依據PLP模式來改變。單元交錯器的具體操作將在下面進行說明。
單元交錯後,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可以依據 PLP模式執行混成時間交錯。具體地,當PLP模式對應於多個PLPs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可以執行扭轉區塊交錯和迴旋交錯。在這種情況下,迴旋交錯可以對應於傳統的迴旋交錯系統,諸如DVB-NGH系統,其可以被稱為NGH-CI。迴旋交錯方案可以由設計者進行更改。
當PLP模式對應於單PLP,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 器可以僅執行任意的迴旋交錯而不執行扭轉區塊交錯。任意的迴旋交錯可以指迴旋交錯,而不是如上所述之傳統的CI或NGH-CI。這可以由設計者來改變。
如該圖所示,當PLP模式對應於多個PLPs,混成時間交錯器可 以包括一扭轉區塊交錯器和一迴旋交錯器。在這種情況下,扭轉區塊交錯器的狀態可以表示為ON狀態。
當PLP模式對應於單PLP,混成時間交錯器可以僅包括迴旋交 錯器。因此,扭轉區塊交錯器可以對應於OFF狀態。
依據本發明之區塊交錯器的狀態可以基於如上所述的 PLP_NUM字段來改變。
第9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交錯器的結構,當 PLP模式對應於M-PLP時。
具體地,第94圖係舉例說明當PLP模式對應於M-PLP的交錯 器的記憶體的結構。交錯器的結構和順序是與第93圖所描述的相同,因此將被省略。
如第94圖所示,每一個包含在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 錯器中的單元交錯器和包含在依據發明案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中的扭轉區塊交錯器可基於兩個記憶體來運作。具體而言,兩個記憶體包括一記憶庫A和一記憶庫B。TI區塊依次輸入並寫入到記憶庫A中,並且從記憶庫B中讀取。
要建立由多個PLPs構成的廣播信號幀,每個PLP的交錯器作 用為幀建立程序之前的一緩衝區。這可以通過將被用於如第94圖所示之扭轉區塊交錯器(TBI)和迴旋交錯器(CI)的記憶體來實現。針對各別PLP,第一TI區塊被寫入至用於TBI的第一記憶體。第二TI區塊被寫入至用於TBI的第二記憶體,而第一記憶體正進行讀取。同時,自第一記憶體讀取的TI區塊(幀內交錯TI區塊)是通過一先入先出(first-in-first out,FIFO)位移暫存器的程序來傳送到CI的記憶體。針對幀內交錯只有TBI被使用,而針對幀間交錯TBI和CI是結合地操作。扭轉區塊、迴旋和單元交錯器的總記憶體不能超過分配給該PLP的總記憶體,並且每個用於群組的總記憶體必須不超過最大記憶體。最大記憶體的大小可以依據設計者來改變。
當單元交錯器定位在時間交錯器之後,一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定 位在接收端單元解交錯器之後作為傳遞端的反向程序。在這種情況下,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幀建立器1020或幀語法分析器9010,可以基於TI區塊(或交錯幀,交錯單位)處理建立或幀語法分析。此後,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解交錯器可以基於單元單位執行單元解交錯,並且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基於TI區塊(或交錯幀,或交錯單位)執行時間解交錯。此時,作為資料處理單位是從單元單位變更到TI區塊單位(或交錯幀,或交錯單位),以及TI區塊單元(或交錯幀,或交錯單位)到單元單位,附加的映射資訊是需要的,並因此在接收端的複雜性可增加。附加的映射資訊可以在L1發信字段中傳遞。因此,L1發信資訊的大小可以增加,以及在接收器端的資料處理的複雜性也可以增加。因此,當單元交錯器被定位在時間交錯器之前 如在依據發明案實施例的交錯器中,附加的映射資訊會無法在廣播信號接收裝置的解交錯程序中使用,因此有降低可招致的複雜性的優點。
第95圖係舉例說明對應於參考第93圖和第94圖所描述的交錯 器的操作的解交錯器的結構。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解交錯器的操作可反向於上述交錯器的操作來執行。因此,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解交錯器可以執行混成時間解交錯、其他解交錯、以及單元解交錯。在這種情況下,相似於交錯器,PLP_NUM的值可被輸入到一多工器和/或位於混成時間解交錯器之前的一單元解交錯器。
此外,依據由PLP_NUM字段表示的PLP,依據本發明實施例 的混成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執行迴旋解交錯,然後執行(扭轉)區塊解交錯(當扭轉區塊解交錯器開啟時)或不執行(扭轉)區塊交錯(當扭轉區塊解交錯器關閉時)。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PLP_NUM可以被包含在如第93圖所描述之信號幀中的前導碼或前導碼符號內。前導碼或前導碼符號可以如上所述包含L1發信字段,而如上所述的PLP_NUM字段可被包含在L1發信字段。因此,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用於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可以藉由獲得包含在L1發信字段中的PLP_NUM字段來執行時間解交錯。
以下,將提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單元交錯器或者修飾的單元交錯器的詳細操作的描述。
第96圖顯示單元交錯器的讀取寫入操作的等式。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等式的詳細說明與圖中所描述的是一樣的。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之置換函數或隨機產生器Lr(q)可對應於任意的偽隨機二進制序列(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PRBS)。另外,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任意的PRBS可以包括一在單元交錯器或DVB-T2(或DVB-NGH)的頻率交錯器的操作期間所使用的PRBS。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置換函數可以被稱為交錯序列。
第97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可應用於單元交錯的位移值及依據表示為等式的位移值的交錯序列。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可應用於單元交錯的位移值可以依PLP模式而變化。在S-PLP中,位移值可以固定為P(0)。可選地,在S-PLP中,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以省略單 元交錯器的操作,僅執行時間交錯器的操作。另一方面,在M-PLP中,位移值可以對應於隨一個值r變化的P(r)。
Lr(q)表示置換函數或交錯序列。L0(q)表示基礎置換函數。
因此,依據位移值是否是固定值或可變值,置換函數可以是固定的或變化的。
位於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單元交錯器之後的一區塊交錯器可以對應於扭轉區塊交錯器或任意的區塊交錯器。在下文中,將提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參考第98圖至第103圖的扭轉區塊交錯器的操作的描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區塊交錯器可以操作在如上述的單元交錯之後。
第98圖定義可變位元速率(VBR)系統的扭轉讀取操作所必需的相關聯的參數,並舉例說明虛擬FEC區塊。
該圖的左側係表示包含在一TI區塊(或IF)中虛擬FEC區塊 的最大數量、實際FEC區塊的最大數量,及FEC區塊的最大數量和實際FEC區塊的數量之間的差的參數,以及用於導出虛擬FEC區塊的最大數量的等式。
當插入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虛擬FEC區塊時,依據本發明實施 例時間交錯器可以考慮到虛擬FEC區塊在TI群組上執行交錯。此外,當對應於虛擬FEC區塊的記憶體索引在讀取程序中產生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如上所述可以執行跳過操作。此後,時間交錯器可以匹配寫入程序中的輸入TI群組中的FEC區塊的數量和讀取程序中輸出TI群組中的FEC區塊的數量。因此,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當時間交錯器在傳遞器端執行時,如果虛擬FEC區塊插入在用於在接收器端執行有效的單記憶體解交錯的實際FEC區塊中,則通過跳過操作沒有資料速率的損失。
虛擬FEC區塊的最大數量可基於實際FEC區塊的最大數量來確 定,並且實際FEC區塊的最大數量經由發信具有一固定值。
實際FEC區塊的數量可以在L1發信(L1動態字段)中傳遞, 或可以是在傳遞器內固定的已知資料。實際的FEC區塊的數量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圖來改變。
圖右側係舉例說明虛擬FEC區塊被插入到TI群組中的一例 子。在這種情況下,如前面所述,虛擬FEC區塊可在實際FEC區塊前面被 插入。
第99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在虛擬FEC區塊插入之 後進行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插入虛擬FEC區塊的位置可以在實際 FEC區塊之前或實際FEC區塊之後被插入。
在該圖中所示的等式表示使用各TI區塊為單位所應用的扭轉區 塊交錯。如所示的等式中,一位移值可以基於包含在TI區塊的虛擬FEC區塊的最大數量來計算。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用於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的參數是基於 具有在超幀內的虛擬FEC區塊的最大數量的TI區塊上來確定。
在這種情況下,對應於FEC區塊的缺陷數量的虛擬FEC區塊可 以被添加到具有FEC區塊的一TI區塊,其數量是小於一包含最多數量所確定的虛擬FEC區塊的TI區塊的FEC區塊的數量,。
有具有小數量的FEC區塊的TI區塊比含有所確定的虛擬最大 FEC區塊的TI區塊可以是最多的。在這種情況下,複數個對應於缺乏FEC區塊的虛擬FEC區塊可以在對應於TI區塊中被插入。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虛擬FEC區塊可插入在實際FEC區塊前 面。此後,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使用基於虛擬的FEC區塊的一扭轉列行區塊交錯規則來交錯TI群組。此外,當在一讀取操作中產生相應於虛擬FEC區塊的記憶體索引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可以執行上述跳過操作。此後,在寫入操作期間輸入的TI群組的FEC區塊的數量可以等於在讀取操作期間TI群組輸出的FEC區塊的數量。因此,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實際的資料速率通過跳過操作可不被降低,即使當虛擬FEC區塊被插入以有效地由接收器執行單記憶體解交錯。
第100圖定義用於在VBR系統位移值ST被固定為1時扭轉讀 取操作所必要之相關聯的參數,並舉例說明虛擬FEC區塊。
該圖的右側所示的虛擬FEC區塊被插入到一TI群組中的例子 與於第98圖相同。當位移值固定為1,虛擬FEC區塊的最大數量(N'FEC_TI_max)是不需要的。
第101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在位移值ST被固定到1時 虛擬FEC區塊被插入之後所執行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
當位移值ST被固定為1,虛擬FEC區塊的最大數量(N'FEC_TI_max) 是不需要的。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依據本案實施例,位移值ST被固定為1時扭讀取操作是依據實際FEC區塊的數量(NFEC_TI)來執行的。
如以上所述,在圖中所示的跳過操作可以跳過在扭轉讀取操作 中的虛擬FEC區塊。
第10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取決於位移值ST的 扭轉讀取操作。
具體地,第10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扭轉讀取 操作,當NFEC_TI_max=2、NFEC_TI=2和Ncells=6時。扭轉讀取操作的所必需的參數值和位移值顯示在第102圖的頂部。
在第102圖的中間係特別舉例說明對應於位移值是2(ST=2) 的情況下的扭轉讀取操作。扭轉讀取操作是基於參考第98圖和第99圖所描述的扭轉讀取操作所必需的參數和等式。
第102圖的中間係特別舉例說明對應於位移值是1(ST=1)的 情況下的扭轉讀取操作。扭轉讀取操作是基於參考第100圖和第101圖所描述的扭轉讀取操作所必需的的參數和等式。
描述在第102圖中的扭轉讀取操作可參考第77圖所描述之扭轉 區塊交錯的不同實施例。如第102圖所描述。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扭轉讀取操作可以依據對應於TI區塊的位移值跳過到列方向。在此之後,TI區塊可以依對角線被讀取。
第103圖係舉例說明一傳統區塊交錯器的讀取操作的一例子。 如在前面所描述的,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可以使用除了扭轉區塊交錯外之其他方案來執行區塊交錯。這裡,其他方案可以包括一個先前已知的區塊交錯方案。
在下文中,將提出包含在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 中迴旋交錯器的操作的描述。以下所描述的是在扭轉區塊交錯器或多個PLP的區塊交錯器的操作之後執行迴旋交錯器的操作。
第104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迴旋交錯器的操作所必需 的參數。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迴旋交錯器可以對應於在DVB-NGH標準中 所描述的迴旋交錯器。在下文中,說明書和附圖中的迴旋交錯器可以被稱為NGH-CI。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迴旋交錯器可以基於交錯單位運作。在這種情況下,每個TI區塊或IF可以分成交錯單位,並輸入到迴旋交錯器。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交錯幀(IF)可以不是被應用到包含恆 定數的FECF區塊的CBR(固定位元速率)系統,而是被應用到包含可變數量的EC區塊的VBR(可變位元速率)系統。因此,從交錯幀分裂的交錯單位可包含一個或多個FEC區塊。包括在一交錯單位的FEC區塊的數量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圖來改變。
下面將描述圖中所示之每個參數表示的資訊。
如以上所述,NFEC_TI_max是表示可以被包含在一個TI區塊的最 大數量的FEC區塊的一參數。NIU是表示交錯單位(IU)數量的一參數。 LIU是表示IU的列大小(或長度)的一參數。LIU,min是表示一IU的長度,即LIU最小長度的一參數。
IU的大小被系統化並舉例說明在第104圖的底部。如該圖所 示,該IU具有水平長度NFEC_TI_max和垂直長度LIU
第10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NGH-CI的結構。依 據本發明實施例的NGH-CI可位於單元交錯器和區塊交錯器(扭轉區塊交錯器或任意區塊交錯器)之後。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NGH-CI可以包括NIU分支。IF(或TI區 塊)的內容(或資料)可基於每個分支被單獨處理。
在對於M-PLP的混成時間交錯器(Hybrid Time Interleaver,HTI) 中,迴旋交錯器散佈FEC區塊在多個廣播信號幀上來實現幀間交錯。該方塊圖表示於第105圖。延遲線包含NIU分支,它分裂TI區塊成為NIU交錯單位和散佈這些交錯單位在盡可能多的廣播信號幀。為此,每一個分支連接到作為延遲元件的FIFO暫存器的序列。MUs的數量被表示為Mi,j,其是一FIFO暫存器可以儲存的最多數量。頂部分支不包含任何FIFO暫存器;每個下部分支增加了一額外的FIFO暫存器。
可得到FIFO暫存器大小如下:定義一變量LIU=floor(Nr/NIU),其中floor(x)是X的最大整數。
連接到第一Nlarge=NrmodNIU延遲分支的FIFO暫存器包含Mi,j=(LIU+1)‧NFEC_TI_MAX MUs。這裡的mod表示模數運算。
連接到Nsmall=LIU-Nlarge分支的FIFO暫存器包含Mi,j=LIU‧NFEC_TI_MAX MUs。
觀察當Nr是NIU的整數倍而使得Nlarge=0的情況下,所有的 FIFO暫存器恰包含LIU‧NFEC_TI_MAX MUs。觀察在區塊交錯器中,NFEC_TI(n,s)的行數可以在TI區塊之間發生變化。
連接TBI和CI的開關s0和s1,在一些NFEC_TI_MAX MUs 已經過去之後從上分支移動到下分支。開關從最後分支移回第一分支。當NFEC_TI(n,s)<NFEC_TI_MAX出現的虛擬MUs。虛擬MUs不從TBI也沒有從CI寫入到HTI輸出。虛擬MUs只從TBI寫入至CI。
觀察NFEC_TI_MAX對應於區塊交錯器的行的最大數量。因 此,每一次區塊交錯的列已被讀取時,開關s0和s1改變自己的位置。
TBI可以被配置以輸出單元在幀的整數倍IJUMP上。在這種情 況下,一TI區塊被散佈在廣播信號幀的(PI-1)‧IJUMP+1中。
如果不使用幀間交錯,只有TBI是需要的(NIU=PI=1),它 有NFEC_TI_MAX個行和Nr個列。
對於每交錯幀(NTI>1)多於一個的TI區塊,TBI依序多次使 用於每個廣播信號幀。注意在此情況下,TI區塊索引總是0。
NGH-CI可基於在NGH標準中所描述的資訊來運作。
在下文中,將提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解交錯器的操作的描 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解交錯器可以包括一單元解交錯器(或修飾的單元解交錯器)和一時間解交錯器。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解交錯器的結構可以與第95圖所舉例說明的相同。因此,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解交錯器可以以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參考第96圖至第105圖所描述的操作的一相反順序來操作。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裝置的一單元解交錯器可以在沒有附加緩衝器或附加記憶體來進行操作。依據本案實施例,這種效應是起因於廣播信號接收裝置的扭轉區塊交錯器所進行的扭轉寫入操作。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解交錯器的具體的操作是與參考第95圖所 描述的一樣。
第106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表示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 扭轉區塊解交錯器的等式。具體地,第106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表示解交錯器扭轉區塊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第106圖的等式對應於參考第99圖所述的扭轉區塊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使用於扭轉區塊解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位移值SR可以基於在第106圖的底部所描述的等式來計算。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扭轉區塊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單記憶體解交 錯。
第107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表示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 扭轉區塊解交錯的等式。具體地,第107圖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表示位移值SR被固定為1時扭轉區塊解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第107圖的等式對應於參考第101圖所述的扭轉區塊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使用於扭轉區塊解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位移值SR可以基於在第107圖的底部所描述的等式計算。
類似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扭轉區塊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單記 憶體解交錯。
第10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NGH-CDI的結構。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NGH-CI可以以參考第105圖所描述的NGH-CDI操作之相反的順序來操作。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NGH-CDI可以包含NIU分支。 一IF(或TI區塊)的內容(或資料)可基於每個分支被單獨處理。NGH-CDI可基於在NGH標準中所描述的資訊來運作,因此細節將被省略。
在下文中,將提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並參考第109圖至第112 圖之混成時間交錯器/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詳細操作的描述。在此實施例中,第109圖至第112圖的混成時間交錯器/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是依據同一參數值來執行。
第10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交錯器的 操作。具體地,第10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包含扭轉區塊交錯器和NGH-CI的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
具體而言,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所必需的參數的特定值顯示 在第109圖的頂部。參數的特定值在第109圖的頂部進行說明。
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響應於第一TI區塊(或第一IF)的輸入, 如在第109圖的底部所舉例說明的。在第109圖的底部的混成時間交錯器是依據在第109圖的頂部所描述的參數值來操作。在第109圖的底部舉例說明的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是以假設位移值ST是一個變量為前提。輸入扭轉區塊交錯器的第一TI區塊遭受扭轉區塊交錯,然後輸出成為扭轉的BI輸出單元。扭轉BI輸出單元藉由設定位移值ST為2來輸出係如在圖中所舉例說明的。此後,將扭轉BI輸出單元輸入到NGH-CI。如前面所描述,NGH-CI的操作是與NGH標準中描述一樣的,因此將不作進一步說明。NGH-CI輸出單元和一NGH-CI記憶體的狀態如在第109圖的底部所舉例說明的。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可以類似地如在第109圖 的底部所舉例說明的操作來操作,即使當位移值ST被固定到1。此外,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即使當混成時間交錯器包括一正常的BI,操作可以不改變。
第11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交錯器的 操作。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所必需的參數的特定值係顯示在第110圖的頂部。參數的特定值係如在第109圖的頂部所說明的。
具體地,響應於第二TI區塊(或第二IF)的輸入的混成時間交 錯器被舉例說明在第110圖的底部。一具體操作係與在第109圖中所描述的一樣,並且可以理解的是,NGH-CI輸出單元包括儲存在第一TI區塊的單元間的NGH-CI記憶體的單元。
第11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 的操作。具體而言,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所必需的參數的特定值顯示在第111圖的頂部。參數的特定值在第109圖的頂部進行說明。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在混成時間交錯器 的操作的一相反順序上操作。
響應於第一TI區塊(或第一IF)的輸入端的操作的混成時間解 交錯器舉例說明在第111圖的底部。如第111圖底部所舉例說明,第一NGH-CDI輸入的單元與第109圖的NGH-CI輸出單元是相同的。
NGH-CDI和扭轉BDI的具體操作係如在第111圖的底部所舉例 說明的。
第11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所必需的參數的特定值係顯示在第112圖的頂部。參數的特定值係如在第109圖的頂部所說明的。
如在第112圖的底部所舉例說明的,第二NGH-CDI輸入單元是與第110圖的NGH-CI輸出單元相同的。
NGH-CDI和所述扭轉BDI的具體操作係如在第112圖的底部所舉例說明的。
在上述圖中所描述的NGH-CI可以稱為迴旋延遲線。在下文中,對迴旋延遲線進行說明。此外,迴旋延遲線可以被稱為在本案說明書中的迴旋交錯器。這裡,稱為迴旋延遲線的迴旋交錯器可以是一有別於將在下描述的S-PLP模式中使用的迴旋交錯器的另一種迴旋交錯器。此外,參考附圖之上述的NGH-CDI可以被稱為迴旋延遲線的反向處理。在下文中,將對迴旋延遲線的反向處理進行說明。
在下文中,將提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器的描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依據PLP模式可以執行單元交錯、區塊交錯,迴旋延遲線。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交錯器可以稱為時間交錯器或混成交錯器,並且包括一單元交錯器、一區塊交錯器、及一迴旋延遲線。
區塊交錯器和迴旋延遲線可以被稱為混成時間交錯器。下面將要描述的混成時間交錯器對應於上述混成時間交錯器的另一個示例,並且可以依據PLP模式來操作。
各別的裝置的名稱和位置等可以由設計者改變。
第11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交錯器的結構。依據本發明的交錯器可以依據PLP模式不同地被配置。換言之,一S-PLP模式的交錯器可以包括一單元交錯器和一迴旋交錯器。依據給定的實施例中,S-PLP模式的交錯器還可以包括單元交錯器和迴旋交錯器之間的其他交錯器。另外,一M-PLP模式的交錯器可以包括一單元交錯器和一混成時間交錯器。這裡,混成時間交錯器可以包括一扭轉區塊交錯器和一迴旋延遲線。如上所述,迴旋延遲線可以被稱為一迴旋交錯器。依據給定的實施例中,M-PLP模式的交錯器還可以包括在單元交錯器和混成交錯器之間的其他交錯器。其他交錯器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圖在各種方案進行交錯。
另外,在本發明中,複數個PLPs可以用M-PLP或PLP_NUM> 1來表示,並且單PLP可以用S-PLP或PLP_NUM=1來表示。關於PLP模式資訊可以通過發信字段PLP_NUM在信號幀中來傳遞。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PLP_NUM可以包含在前導碼或信號幀 的前導碼符號內。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前導碼或前導碼符號可以包含在L1發信字段,以及上述字段PLP_NUM可以包含在L1發信字段中。字段PLP_NUM的概念係與參考第14圖和第15圖所描述的字段NUM_DP的相同。並且其名字可以由設計者來改變。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元交錯器可以依據PLP模式來操作, 而對應於單元交錯器的接收器的單元解交錯器可在沒有記憶體的情況下來操作。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單元交錯器可被稱為一修飾的單元交錯器。當PLP模式是S-PLP模式或是M-PLP模式,該修飾的單元交錯器可被使用。 具體而言,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單元交錯器可以依據給定的PLP模式而省略,並且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單元交錯器的操作可依據給定的PLP模式來改變。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該修飾的單元交錯器可以進行到一緩衝器的線性寫入操作及從緩衝器的隨機讀取操作。該修飾的單元交錯器可以對每個FEC區塊或對M-PLP模式的每對FEC區塊改變交錯型式。此外,該修飾的單元交錯器可對每個FEC區塊或對S-PLP模式的每FEC區塊改變交錯型式。此外,依據一給定的實施例中,該修飾的單元交錯器可在S-PLP模式使用一個交錯型式,並且不改變型式。單元交錯器的具體操作將在下面進行說明。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在單元交錯後依據PLP模 式執行時間交錯。具體地,當將PLP模式對應於多個PLPs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執行利用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扭轉區塊交錯和迴旋延遲線。
當PLP模式對應於單PLP時,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 可以執行單元交錯之後僅執行任意迴旋交錯。任意迴旋交錯可以稱為與上述迴旋延遲線不同之傳統的迴旋交錯,其可以由設計者來改變。
如該圖所示,當PLP模式對應於多個PLPs時,混成時間交錯 器可以包括一扭轉區塊交錯器和一迴旋延遲線。在這種情況下,扭轉區塊 交錯器的狀態可以通過開啟狀態來表示。
當PLP模式對應於單PLP時,混成時間交錯器可以僅包括除了 扭轉區塊交錯器的一任意迴旋交錯器。換言之,當一時間交錯器使用於S-PLP模式和M-PLP模式時,時間交錯器可以包括混成時間交錯器。這裡,包括在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扭轉區塊交錯器可不在單PLP模式中使用。此外,混成時間交錯器可以操作為在單PLP模式中的任意迴旋交錯器。在這種情況下,扭轉區塊交錯器可以由單PLP模式中的一關斷狀態表示。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區塊交錯器的狀態可以基於上述字段 PLP_NUM改變。
第11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交錯器的結構,當 PLP模式對應於M-PLP時。
具體地,第114圖係舉例說明在M-PLP中交錯器的記憶體的結 構。交錯器的結構和順序是與參考第113圖所描述的相同,並且因此將被省略。
如第114圖所示,包含在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時間交錯器的單 元交錯器和扭轉區塊交錯器可以基於雙記憶體來運作。具體地,雙記憶體包括一記憶庫A和一記憶庫B,且TI區塊可以是連續輸入並寫入至記憶庫A和從記憶庫B讀取。
在幀的建立操作之前,交錯器可以作用為在各別PLP的處理的 緩衝器以創造包括多個PLPs的信號幀。在第114圖中所舉例說明的扭轉區塊交錯器(TBI)和迴旋延遲線可以執行上述緩衝器的功能。在各別PLP中,第一TI區塊可以寫入至TBI的第一記憶體。此後,第二TI區塊可以寫入至TBI的第二記憶體,同時TBI的第一記憶體可以讀取第一TI區塊。 同時,從第一記憶體讀取的TI區塊(幀內交錯TI區塊)被傳遞到迴旋延遲線的記憶體。TI區塊可基於例如先入先出(FIFO)、位移暫存器程序等方案來傳遞。幀內交錯操作可由TBI進行。另一方面,幀間交錯操作可由TBI和迴旋延遲線來執行。一扭轉區塊、一迴旋交錯器和一單元交錯器的總記憶體不超過分配到PLP總記憶體。此外,每個TI區塊(組)的總記憶體不超過最大記憶體的大小。最大記憶體大小可以由設計者來改變。
在上述交錯器的單元交錯器和時間交錯器的操作順序不需要如 上面參考第94圖所述之廣播信號接收裝置的解交錯操作的附加映射資訊,並因此可以降低可能出現的複雜性。
第115圖係舉例說明對應於參考第113圖和第114圖所描述的 交錯器的操作的解交錯器的結構。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交錯器的操作可以在上述執行解交錯器的操作的反向方向操作。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解交錯器可以按照一給定的PLP模式不同地被配置。換言之,一S-PLP模式的解交錯器可以包括一迴旋解交錯器和一單元解交錯器。依據給定的實施例中,在S-PLP模式的解交錯器可以進一步包含在迴旋解交錯器和單元解交錯器之間的另一交錯器。另外,一個M-PLP模式的解交錯器可以包括迴旋延遲線、一個扭轉區塊解交錯器和一個單元解交錯器。依據給定的實施例中,在M-PLP模式的解交錯器可以進一步包括在扭轉區塊解交錯器和解交錯器單元之間的另一解交錯器。其他解交錯器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圖在各種方案執行解交錯。
此外,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依據由字段 PLP_NUM表示的PLP模式執行時間解交錯。換句話說,迴旋解交錯和單元解交錯可以依序在S-PLP模式中執行。這裡,另一種解交錯可以進一步在迴旋解交錯和解交錯單元之間執行。此外,迴旋延遲線、扭轉區塊解交錯、以及單元解交錯可以依序在M-PLP模式中執行。這裡,另一種解交錯可以進一步在扭轉區塊解交錯和解交錯單元之間執行。換句話說,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執行扭轉區塊解交錯(扭轉區塊解交錯器運作),或者可以在執行迴旋解交錯和迴旋延遲線後不執行扭轉區塊解交錯(扭轉區塊解交錯器不運作)。
如第113圖中所提到的,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PLP_NUM可 以包含前導碼或者在信號幀內的前導碼符號。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前導碼或前導碼符號可以包含一L1發信字段,以及上述的字段PLP_NUM可以包含在該L1發信字段中。因此,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以藉由獲得包含在L1發信字段中的字段PLP_NUM的一個值來執行時間解交錯。
在下文中,將提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單元交錯器或修飾的 單元交錯器的詳細操作的描述。
第11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另一本發明實施例之可應用於單元交 錯器的位移值以及依據表示為數學表達式的位移值的交錯序列。依據本發明的單元交錯器可以如參考第96圖所描述的來操作。不同於參考第97圖的描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應用於單元交錯器的S-PLP的位移值可以對應於一個固定值或變量。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當應用到單元交錯器的S-PLP的位移值對應於該變量時,其值可以與參考第97圖中所描述的M-PLP的可變交錯序列的一個值相同。M-PLP的位移值可以類似地設定為如同參考第97圖所描述的變量。
在S-PLP中,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以省 略單元交錯器的操作,並且僅執行時間交錯器的操作。
在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單元交錯器之後的區塊交錯器可對應 於扭轉區塊交錯器或任意的區塊交錯器。在下文中,參考第117圖和第118圖,將提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扭轉區塊交錯器的操作的描述。如上所述,在單元交錯器之後可以操作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區塊交錯器。
第117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表示虛擬FEC區塊被插 入後一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該等式可被應用於第98圖所舉例說明的扭轉讀取操作。該圖所示的等式表示藉由使用各TI區塊為單位來應用扭轉區塊交錯。如所示的等式中,位移值可以基於包含在TI區塊的虛擬FEC區塊的最大數量來計算。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使用於混成時間的交錯器的操作參數是基於具有在超幀中的虛擬FEC區塊的最大數量的TI區塊來確定。比具有最大數量的虛擬FEC區塊的TI的FEC區塊之具有較小數量的FEC區塊的TI區塊可以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對應於將被補充的FEC區塊的數量的虛擬FEC區塊可加入到相應的TI區塊。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虛擬FEC區塊可插入到實際FEC區塊前面。此後,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器可以使用基於虛擬的FEC區塊的一個扭轉列行區塊交錯規則交錯TI群組。 此外,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交錯器當在一讀取操作中產生對應於虛擬的FEC區塊的記憶體的索引時可以執行上述跳過操作。此後,寫入操作期間的TI群組輸入的FEC區塊的數量變成等於讀取操作期間的TI群組輸出的FEC區塊的數量。其結果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時間交錯,即使當虛擬FEC區塊被插入到接收器以進行有效率的單記憶體解交錯時,通過 跳過操作可不發生實際傳遞資料的速率損失。
第118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表示當位移值固定到1 時虛擬FEC區塊被插入後所執行的一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當位移值固定為1時,不需要虛擬FEC區塊的最大數量N'FEC_TI_max。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當位移值被固定為1時基於實際FEC區塊的數量NFEC_TI來執行扭轉讀取操作。如前面所描述的,該圖所示的跳過操作可跳過在扭轉讀取操作中的虛擬FEC區塊。
第119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表示混成時間解交錯器 的扭轉區塊解交錯等式。具體地,第119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表示扭轉區塊解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第119圖的等式係表示對應於參考第117圖所描述的扭轉區塊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用於扭轉區塊解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一位移值SRj可以基於在第119圖底部的等式進行計算。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扭轉區塊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單記憶體的解交錯。
第120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表示混成時間解交錯器 扭轉區塊解交錯的等式。具體地,第120圖顯示表示當位移值ST被固定為1時扭轉區塊解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等式。第120圖的等式對應於參考第118圖所描述的扭轉區塊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用於扭轉區塊解交錯器的扭轉讀取操作的位移值SR j係基於第120圖底部的等式進行計算。同樣地,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扭轉區塊解交錯器可以執行單記憶體的解交錯。
在下文中,參考第121圖至第125圖,將提出依據本發明一實 施例之混成時間交錯器/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詳細操作的描述。第121圖至第125圖的混成時間交錯器/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係對應於基於相同的參數值的操作的一例子。
第12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交錯器的 操作。具體地,第121圖係舉例說明包含一扭轉區塊交錯器和一迴旋延遲線的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
具體而言,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所必需的參數的特定值標示 在第121圖的頂部。參數的特定值是相同於那些在第121圖頂部所描述的。
在第121圖的底部係舉例說明當第一TI區塊(或第一IF)被輸 入時進行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在第121圖底部所舉例說明的混成時間交錯器係依據在第121圖頂部所描述的參數值來操作。當位移值ST是可變時,第121圖底部的混成時間的操作可以被應用,並且類似地應用於即使當位移值被固定為1時。第一TI區塊輸入到扭轉區塊交錯器係遭受到扭轉區塊交錯,然後輸出作為扭轉的BI輸出單元。由應用1的位移值ST所輸出的該扭轉的BI輸出單元係如圖中所舉例說明的。此後,將扭轉的BI輸出單元輸入到迴旋延遲線。迴旋延遲線的操作係如上所述。迴旋延遲線的輸出單元(迴旋延遲線輸出單元)和迴旋延遲線的記憶體狀態(迴旋延遲線記憶體狀態)係如在第121圖的底部所述。換言之,當從扭轉的BI輸出之扭轉的BI輸出單元被輸入到迴旋延遲線時,一些單元輸出可作為迴旋延遲線的輸出單元和一些其他單元被儲存在迴旋延遲線的記憶體並延遲如圖中所示。延遲單元可以與包含在第二後續的TI區塊的單元一起輸出。
第12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交錯器的 操作。當第二TI區塊在第一TI區塊之後被輸入到扭轉區塊交錯器時,TI區塊遭受到交錯並輸出作為扭轉的BI輸出單元。此後,將扭轉的BI輸出單元被輸入到迴旋延遲線。被迴旋延遲線的輸出單元(迴旋延遲線輸出單元)和迴旋延遲線的記憶體狀態(迴旋延遲線記憶體狀態)被舉例說明在第122圖的底部。換言之,當相對於從該扭轉的BI輸出的第二TI區塊之扭轉的BI輸出單元被輸入到迴旋延遲線,可作為迴旋延遲線的輸出單元的一些單元可輸出和一些其他單元可以儲存在迴旋延遲線的記憶體和延遲如圖中所舉例說明的。這裡,迴旋延遲線的輸出單元可以包括相對於第二TI區塊的一些扭轉的BI輸出單元和儲存在迴旋延遲線的記憶體的相對於第一TI區塊的扭轉的BI輸出單元。
第12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 的操作。具體而言,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所必需的參數的特定值顯示在第123圖的頂部。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混成時間解交錯器可以以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的相反的順序來操作。
第123圖的底部舉例說明當第一輸入單元被輸入到迴旋延遲線 時執行混成時間交錯器的操作。如第123圖所舉例說明的,迴旋延遲線的 輸入單元(迴旋延遲線輸入單元)與第121圖的迴旋延遲線的輸出單元是相同的。
迴旋延遲線和扭轉區塊解交錯器(BDI)的特定操作如在第123 圖中所舉例說明的。換言之,當迴旋延遲線的第一輸入單元被輸入到迴旋延遲線,一些迴旋延遲線的輸入單元可以輸出作為迴旋延遲線輸出單元,和其他一些輸入單元可以儲存在迴旋延遲線的記憶體並延遲。如在第123圖中所舉例說明的,相對於迴旋延遲線的第一輸入單元的輸出單元可以不輸出,由於輸入到迴旋延遲線的第一輸入單元包括排除資料的黑單元。當迴旋延遲線的輸出單元不輸出,相對於所扭轉的BDI輸入單元/輸出單元可不輸入/輸出。其結果是,當第一TI區塊被輸入時,對解交錯器的輸出單元可不輸出。
第12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 的操作。具體而言,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所必需的參數的特定值標示在第124圖的頂部。第124圖係舉例說明當第二輸入單元被輸入到迴旋延遲線時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如第124圖,迴旋延遲線的輸入單元(迴旋延遲線輸入單元)與第122圖的迴旋延遲線的輸出單元是相同的。
迴旋延遲線和扭轉的BDI的特定操作如第124圖所舉例說明 的。換言之,當迴旋延遲線的第二輸入單元被輸入到迴旋延遲線時,一些迴旋延遲線的輸入單元可以是作為迴旋延遲線的輸出單元,一些其他輸入單元輸出可以儲存在迴旋延遲線的記憶體並延遲。如第124圖所舉例說明的,迴旋延遲線可輸出一些第二輸入單元以及儲存在記憶體中的第一輸入單元。換句話說,迴旋延遲線可以輸出包含在通過上述程序中的交錯操作的第一TI區塊的單元。此外,迴旋延遲線在記憶體中可儲存包含在第二輸入單元之間的交錯操作的第二TI區塊的單元。迴旋延遲線輸出單元可被輸入到扭轉的BDI並儲存在扭轉BDI的記憶體中。在這種情況下,扭轉的BDI的輸出單元可不輸出。其結果是,即使當第二TI區塊被輸入時,時間解交錯器的輸出單元可不輸出。
第12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混成時間解交錯器 的操作。具體而言,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所必需的參數的特定值顯示在第125圖的頂部。第125圖係舉例說明當第三輸入單元被輸入到迴旋延 遲線時混成時間解交錯器的操作。該扭轉的BDI的具體操作如第125圖所舉例說明的。換句話說,當假設該第三輸入單元被輸入到迴旋延遲線時,扭轉的BDI可施加扭轉區塊解交錯於儲存在扭轉的BDI的記憶體的單元內。如第125圖所舉例說明的扭轉的BDI可以執行使用單記憶體的扭轉區塊解交錯,並且輸出扭轉的BDI的輸出單元。換句話說,時間交錯器的輸出單元可以輸出。這裡,可以理解的是,類似於第121圖中輸入到扭轉的BI的輸入單元,扭轉BDI的輸出單元被輸出。
如上述,依據本發明的時間交錯器可以適應地應用交錯到PLP 模式,及運作如包含一扭轉區塊交錯器和一迴旋延遲線的混成時間交錯器。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交錯器可以依據PLP模式進行不同地配 置。如前面所述,一S-PLP模式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包含一單元交錯器和/或一迴旋交錯器(CI)。這裡,在S-PLP模式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僅包含所述的CI。這裡,CI可對應於包含一傳統CI之任意的CI。依據所給定的實施例中,在S-PLP模式中的交錯器還可以包括在單元交錯器和迴旋交錯器之間的另一交錯器。其他交錯器可以依據設計者的意圖在各種方案進行交錯。 各別的裝置的位置可以由設計者來改變。在下文中,將描述包含在S-PLP模式中的時間交錯器的一單元交錯器和一迴旋交錯器。包含在S-PLP模式中的時間交錯器的單元交錯器可以與如參考第116圖所描述的單元交錯相同,以及S-PLP的一位移值可以對應於一固定的值或一變量。
第12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CI的配置。CI的輸 入信號可通過輸入單元來表示。如前面所述,本發明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在執行S-PLP模式中的單元交錯之後執行迴旋交錯。換句話說,單元交錯器的輸出信號或輸出單元可被定義為CI的輸入信號或輸入單元。CI的輸入單元可以遭受FIFO處理。這裡,包含在CI的一記憶體單位或一交錯單位可以一起儲存一個單元或兩個或更多個連續的單元。換句話說,包含在CI中的記憶體單位或交錯單位可以儲存一對單元。特別是,包含在CI的記憶體單位或交錯單位可以藉由儲存兩個或更多個單元來增加交錯深度。這裡,兩個或更多的單元可以是連續的單元。在該圖中,M表示包含在CI的一記憶體,並且下標i和j可以表示第i列和第j行。此外,CI可以包含N_row列和N_column行。N_cell可表示遭受單元交錯的單元數量或FEC區塊的 大小。另外,在本案說明書中,在S-PLP模式的CI中使用的FEC區塊可被稱為FEC幀。
第127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在迴旋交錯器用的參 數。上述CI的配置所必需的N_cells、N_row和N_column參數間的關係如下。在對應於第一情況的案例1中,N_row給定時N_column被定義為N_row-1。在這種情況下,N_row的值可以被設定為N_cells的整數倍。參數設定中,包含在廣播信號接收裝置的一迴旋解交錯器(CDI)的記憶體中之第一輸入單元的位置於CDI在初始操作中保持固定是有利的。然而,當一參數N_row被確定時彈性可以被限制。
在對應於第二情況的案例2中,N_row給定時N_column被定義 為N_row-1。在這種情況下,N_row的值可以被設定為N_max_row的配置的範圍內的任意固定值或變量。包含在廣播信號接收裝置中於CDI的初始操作期間CDI的記憶體中的第一輸入單元的位置的參數設定可以不固定。 其結果,第一輸入單元的位置資訊是需要的。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以使用包含L1發信的發信方案來通知廣播信號接收裝置資訊。參數N_row被確定時案例2可有效地增強彈性,並且比案例1更可涵蓋一般情況。
在對應於第三種情況的案例3中,其中N_column=N_row=0 的狀況表示其中CI是關閉的情況。換言之,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S-PLP模式的時間交錯器可以包括單元交錯器和CI,且CI可以依據一給定的實施例依據發信資訊選擇性地操作或不操作。在下文中,其中CI不用於時間交錯的情況可通過其中在CI被關閉的情況來表示,並且其中CI用於時間交錯的情況可以由其中CI被接通的情況來表示。
依據上述情況,要使用於對應於CI的CDI的操作的發信資訊可 以如下面所定義。換言之,關於CI/CDI的發信資訊可以包含最大列大小的資訊、列大小資訊、第一單元輸入的一列的位置資訊、一FEC區塊的位置資訊、及/或單元交錯型式資訊。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以使用包含L1發信的發信方案來通知廣播信號接收裝置資訊。
最大列大小的資訊可以通過PLP_TI_NUM_ROW_MAX來表 示,並表示一超幀中所使用之CI/CDI的最大列大小的資訊。列大小資訊可由PLP_TI_NUM_ROW來表示,並且表示一幀中所使用之CI/CDI列大 小的資訊。第一單元所輸入的列的位置資訊可由PLP_TI_START_ROW來表示,並表示CDI在操作期間第一單元所輸入的列的位置資訊。換句話說,PLP_TI_START_ROW可以表示在每個廣播信號幀開始處的交錯器選擇器的位置,並通過L1D_CI_start_row來表示。FEC區塊位置資訊可以通過PLP_TI_FECBLOCK_START或L1D_CI_fecframe_start來表示,並表示CDI的操作之後第一完整FEC區塊所開始的位置資訊。這裡,位置資訊可以涉及記憶體單位的索引。下文中,第一完整FEC區塊可被稱為第一完整FEC幀。在圖中所示的等式可以使用於獲得FEC區塊的位置資訊。當PLP_TI_FECBLOCK_START設定為“don’t care”,其值可以通過由N_column乘N_row來獲得。在其他情況下,PLP_TI_FECBLOCK_START可以如使用基於PLP_TI_NUM_ROW、PLP_TI_START_ROW、N_cells和N_row-1、及N_column-1的記憶體的值於所示的等式中來獲得。單元交錯型式資訊可由PLP_TI_CELLINV_START來表達,並表示被應用到CDI的操作之後第一個完整的FEC區塊的單元交錯的型式的資訊。獲取相關資訊的方式可有所不同。
第12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產生發信資訊的方 法及迴旋交錯器。第128圖可以舉例說明一CI的操作前的時間交錯的結構。參考第128圖,它可以假設對應於單元交錯的一相關參數N_cells被設定為10、一個TI群組包括三個FEC區塊,以及此時所用的單元交錯型式對每FEC區塊被改變。另外,可以假設,對於CI輸出信號每幀包含30個單元。另外,在本案說明書中,一時間交錯群組可被稱為FEC幀的群組。
第12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通過廣播信號傳遞 裝置擷取與交錯有關的發信資訊的方法。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以產生和傳遞用於一CDI的初始同步和包含在廣播信號接收裝置中解交錯器單元的發信資訊。第129圖係舉例說明擷取對應於單元交錯型式資訊的PLP_TI_CELLINV_START和對應於FEC區塊位置資訊的PLP_TI_FECBLOCK_START的方法。在下文中,它可以假設包含在廣播信號傳遞裝置的排程器具有關於使用於每個單元交錯的FEC區塊的單元交錯型式和在FEC區塊中單元的順序的資訊。
標註在第129圖的左側的每個單元上的一數字係表示相應的 FEC區塊單元的交錯型式的順序,並係最後意欲用於獲取與對應於單元交錯型式資訊的PLP_TI_CELLINV_START相關的資訊。一個單元的交錯型式可用於一個FEC區塊。換言之,可以使用FEC區塊為單位來應用和改變單元交錯型式。因此,每個FEC區塊可具有相同的數字。例如,在第一TI群組的第三FEC區塊上所標示的數字“2”可以表示第二單元交錯型式被使用。在實際的系統中所使用的單元交錯型式的順序可以鏈接到單元交錯器的操作演算法。換句話說,順序可以對應於在DVB T2/NGH標準中所使用的符號偏移加法的係數“k”。
標註在第129圖右側的每個單元上的一數字可表示在對應的 FEC區塊中的單元的順序,其目的是獲取與對應於FEC區塊的位置資訊的PLP_TI_FECBLOCK_START相關的資訊。例如,在第一個的TI群組的每個FEC區塊上所標示的數字“9”可以表示每個FEC區塊的第九單元。
另外,也可以通過CI的操作獲得如PLP_TI_START_ROW、 PLP_TI_NUM_ROW等的發信資訊。
第13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交錯器的操 作。該操作可以被應用到如上述的N_cells、N_row和N_column參數之間的關係的第一情況和第二情況。這裡,可以預設的是CI具其中N_row是4和N_column是3的結構。
資料單元相關的CI操作是在第130圖的頂部描述。如該圖所 示,除了資料單元交錯外可以顯示獲取PLP_TI_NUM_ROW_MAX、PLP_TI_NUM_ROW、PLP_TI_START_ROW等三個發信資訊的一例子。
第130圖的中間說明藉由同步每個FEC區塊所使用的單元交錯 型式和資料單元以獲得有關PLP_TI_CELLINV_START的發信資訊的操作CI的一例子。下面描述詳細的操作和獲取資訊的方法的一實例。
第130圖的底部說明藉由同步在FEC區塊中的單元的順序和資 料單元以獲得有關PLP_TI_FECBLOCK_START的發信資訊的操作CI的一例子。下面描述詳細的操作和獲取資訊的方法的一實例。
第131圖係例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之通過迴旋交錯器配 置幀的方法。換言之,初始操作後一CI可以藉由使用30個單元來配置第一幀。如該圖中所示,在第一幀中,當CI的一開關位於列0時第一單元對 應於一記憶體的一個值,並且當該CI的開關位於列1時最後的單元對應於該記憶體的一個值。換句話說,在第一幀中,第一單元對應於包含在上述TI群組0中的FEC區塊0的列0所對應單元的值,而最後一個單元對應於包含在上述TI群組0中FEC區塊2的列5所對應單元的值。在這種情況下,在第一幀的結構中,記憶體的仿真單元可以被認為是資料並且包含在幀結構中而不是被丟棄。此外,如該圖所示,CDI所必需之相關的發信資訊可藉由觀察交錯前的初始CI記憶體狀態來定義。換句話說,如上所述,對應於迴旋交錯裝置的列大小資訊的PLP_TI_NUM_ROW可以被設定為4,並且對應於其中第一單元被輸入的列的位置資訊的PLP_TI_START_ROW可被設定為0。此外,對應於FEC區塊的位置資訊的PLP_TI_FECBLOCK_START可被設定為“don’t care”。在這種情況下,“don’t care”可以表示N_row*N_column。此外,對應於單元交錯型式資訊的PLP_TI_CELLINV_START可以設定為0以對應於應用於包含在TI群組0中FEC區塊0的列0的單元的型式。
第132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通過迴旋交錯配置 幀的方法。換言之,一CI可以藉由使用位於包含在第一幀中的30個單元之後的30個不同的單元來配置第二幀。如上所述,廣播信號接收裝置的CDI所必需之相關發信資訊可以藉由在交錯前觀察CI記憶體狀態來定義。 換句話說,對應於迴旋交錯器的列大小資訊的PLP_TI_NUM_ROW可以被設定為4。第二幀的第一單元可具有相對於第一幀之最後一個單元的開關的列值的後續的值。換言之,在上面的例子中相對於第一幀之最後一個單元的一CI開關的列值是1,並且因此相對於第二幀的第一單元中之CI開關可位在第2列。因此,對應於其中第一單元被輸入的列的位置資訊的PLP_TI_START_ROW相對於第二幀可被設定為2。
此外,對應於FEC區塊位置資訊的 PLP_TI_FECBLOCK_START可以使用上述等式被設定為2。換言之,可依據上述等式從(4-2-1)+(10-9)獲得2。在這種情況下,9可表示一個記憶體M_3,2的單元順序值。
此外,對應於單元交錯型式資訊的PLP_TI_CELLINV_START 是通過與PLP_TI_FECBLOCK_START的資訊同步來獲取。換句話說,在 圖中,在PLP_TI_FECBLOCK_START相同的位置所獲得之與PLP_TI_CELLINV_START有關的資訊可以表示一個型式“1”。在這種情況下,PLP_TI_CELLINV_START的資訊可以主要設定為後續交錯型式順序資訊“2”,而無使用“1”。換言之,單元交錯型式資訊可被設定為在與FEC區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上所獲得的型式資訊的後續交錯型式順序資訊。
第133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CDI的結構。包含 在廣播信號接收裝置的一CDI可以以廣播信號傳遞裝置的相反的順序來操作。該CDI的輸出信號可以通過輸出單元來表示。如前面所述,本發明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在S-PLP模式中在執行迴旋解交錯後執行單元解交錯。 換言之,單元解交錯器的輸入信號或輸入單元可以被定義為CDI的輸出信號或輸出單元。CDI可以在輸入單元上進行FIFO處理。這裡,包含在CDI的記憶體單位或解交錯單位可以一起儲存一個單元或兩個或更多個連續的單元。換句話說,包含在CDI中的儲存單元或解交錯單元可以儲存一對單元。這裡,兩個或更多的單元可以是連續的單元。在圖中,M_i,j表示包含在CDI的記憶體,並且下標i和j可以表示第i列和第j行。此外,CDI可以包括N_row列和N_column行。N_cell可表示遭受單元解交錯的單元的數量或FEC區塊的大小。
第134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解交錯的操作 方法。上述迴旋交錯器的操作中的假定係類似地應用到下面要被描述的迴旋解交錯器,並且可以假定的是幀同步從第二幀執行並且檢測到準確的發信資訊。如該圖所示,該迴旋解交錯可以接收和使用對應於最大列大小PLP_TI_NUM_ROW_MAX、列大小資訊PLP_TI_NUM_ROW、第一單元被輸入的列的位置資訊PLP_TI_START_ROW、單元交錯型式資訊PLP_TI_CELLINV_START、及/或FEC區塊的位置資訊PLP_TI_FECBLOCK_START的至少其中之一的發信資訊。如該圖所示,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以接收發信資訊,其中PLP_TI_NUM_ROW_MAX設定為4、PLP_TI_NUM_ROW設定為4、PLP_TI_START_ROW設定為2、PLP_TI_CELLINV_START設定為2,和PLP_TI_FECBLOCK_START設定為2。
首先,迴旋解交錯器的結構可以使用 PLP_TI_NUM_ROW_MAX和/或PLP_TI_NUM_ROW的至少一個。換句話說,PLP_TI_NUM_ROW_MAX和/或PLP_TI_NUM_ROW的值被設定為4,而因此在迴旋解交錯器中的配置的N_row可以被設定為4且N_column可以被設定為3,因為N_column可由N_row-1來獲得。迴旋解交錯器的具體操作將參考後續的圖來描述。
第135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迴旋解交錯器的操 作方法。如在前面描述,可以假定的是幀同步是自迴旋解交錯器中的第二幀進行。藉由使用第二幀輸出至上述迴旋交錯器的迴旋解交錯器的操作方法將說明如下。如該圖所解釋說明,該迴旋解交錯器可以使用PLP_TI_START_ROW和PLP_TI_FECBLOCK_START來操作。換句話說,迴旋解交錯器可以使用PLP_TI_START_ROW=2的資訊來輸入第一單元到列2。此外,交錯之後,第一完整FEC區塊可以相對於CDI輸出信號藉由使用PLP_TI_FECBLOCK_START=2的資訊從第二單元開始。此後,交錯之後,單元解交錯器可以使用基於PLP_TI_CELLINV_START的資訊的第二交錯型式來執行第一完整FEC區塊的單元解交錯。
在下文中,將提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使用於時間交錯的發 信資訊的描述。用於時間交錯的發信資訊可以從廣播信號傳遞裝置通過L1發信傳遞到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包含在L1發信中的L1發信資訊可以包括靜態發信和動態發信。下面要描述的TI發信資訊可以通過包含在L1發信中的靜態發信或動態發信傳遞給廣播信號接收裝置。
第136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器。換言 之,第136圖(a)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傳遞系統中依據PLP模式的時間交錯的結構。如前面所描述,時間交錯器可以包括扭轉的BI和多PLP(M-PLP)模式的迴旋延遲線。如上所述,迴旋延遲線可以被稱為一迴旋交錯器。包含扭轉的BI和迴旋延遲線時間交錯可以被稱為一混成TI。另一方面,在單PLP(S-PLP)模式中,僅可以使用任意的CI。
一(修飾的)單元交錯器可被應用於S-PLP和M-PLP模式中, 並且依據給定的PLP模式具有相同的操作和特定特色或不同的操作和特定特色。
包含在TI中的每個區塊可以使用TI發信資訊來操作。換句話 說,如該圖所示,包含在TI中的單元交錯、扭轉的BI、迴旋延遲線、和CI可以依據TI發信資訊來操作。TI發信資訊可以包括可配置的發信和動態發信。
第136圖(b)係等效地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器的方塊圖。該時間交錯器可以與上述的時間交錯器具有相同的結構。該時間交錯器可以在M-PLP模式中包括扭轉的BI和迴旋延遲線以及在S-PLP模式中包括任意的CI。另外,在各別PLP模式中TI可進一步包括一單元交錯器。如該圖所示,TI發信可以傳遞與單元交錯、扭轉的BI、迴旋延遲線、和包含在TI中的CI的操作相關的資訊,並且可以包括可配置的發信和動態發信。另外,當時間交錯器在各別PLP模式中包括另一交錯器,TI發信資訊可被傳遞到相應的交錯器。
本發明可描述包含在TI中各區塊的操作所必需的發信資訊的定義。
第137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發信資訊的一部分。TI發信資訊可以包括一可配置的發信字段和一動態發信字段。包含在該可配置的發信字段的資訊可以參考第137圖來描述。該可配置的發信字段可以包括在一個超幀中具有恆定值的TI發信資訊。換句話說,包含在上述可配置的發信字段的資訊可以使用超幀為單位來改變,而在同一超幀中不改變。該可配置的發信字段可以依據表示PLP的數量的NUM_PLP在S-PLP模式和M-PLP模式中單獨發信。
用於S-PLP模式的CI的操作的發信資訊可以包括PLP_TI_NUM_ROW_MAX、PLP_TI_ROW_SIZE、PLP_TI_START_ROW及/或PLP_TI_FECBLOCK_START。此外,S-PLP模式的CI的操作的發信資訊還可以包括FRAME_INTERVAL。發信的定義將在下面詳細地描述。在這種情況下,附加的信號資訊可以被添加到用於S-PLP模式之可配置的發信字段,以支持CI的彈性操作。
PLP_TI_NUM_ROW_MAX是表示包含在CI中的延遲線的最大數量的資訊,而各延遲線可以由一個列來表示。
PLP_TI_NUM_ROW是表示包含在CI中的延遲線數量的資訊,而各延時線可以由一個列來表示。
PLP_TI_START_ROW是表示時間解交錯器的開關的起始位置 資訊,並且可以表示在FEC幀的開始部分中該開關從其開始解交錯的一個列。換言之,PLP_TI_START_ROW可以是表示信號幀的開始部分的交錯器選擇器的位置資訊。在本案說明書中,解交錯器的一開關可以由一選擇器或一換向器來表示。另外,在本案說明書中,PLP_TI_START_ROW可由L1D_CI_start_row來表示。
PLP_TI_FECBLOCK_START是表示ATSC信號幀中第一個完整 的FEC區塊的起始位置的資訊。另外,在本案說明書中,S-PLP模式相關的FEC區塊可以被稱為FEC幀,並且PLP_TI_FECBLOCK_START可由L1D_CI_fecframe_start來表示。
FRAME_INTERVAL將在下述的M-PLP模式說明。
操作M-PLP模式的混成TI所必需的發信資訊對應於 PLP_NUM_BLOCKS_MAX、TIME_IL_LENGTH、TIME_IL_TYPE、FRAME_INTERVAL等,而發信的定義將在下面詳細的描述。
PLP_NUM_BLOCKS_MAX是表示FEC區塊的最大數量的資 訊。換句話說,PLP_NUM_BLOCKS_MAX可以表示用於當前PLP之每交錯幀的FEC區塊的最大數量。
TIME_IL_TYPE對應於1位元字段,並且可以對應於表示時間 交錯的一個類型或模式的資訊。另外,在本案說明書中,TIME_IL_TYPE可以稱為L1D_HTI_inter_frame。當TIME_IL_TYPE的一個值被設定為0,則該值可表示不使用幀間交錯而使用幀內交錯。這裡,交錯幀可以包括一個或複數個TI區塊。當TIME_IL_TYPE被設定為1,則該值表示使用幀間交錯,而一個交錯幀可以包括一個TI區塊。此外,包含在交錯幀中的一個TI區塊可以散佈在複數個ATSC廣播信號幀上。
下面描述TIME_IL_LENGTH可以依據上述的TIME_IL_TYPE來定義。另外,在本案說明書中,TIME_IL_LENGTH可由L1D_HTI_num_ti_blocks來表示。當TIME_IL_TYPE的值被設定為1,TIME_IL_LENGTH可以是指表示幀的數量的P_I。這裡,當包括在一個TI區塊的記憶體單位被時間交錯散佈時幀的數量可以是指輸送幀的數量。
當TIME_IL_TYPE的值被設定為0,TIME_IL_LENGTH對應 表示每交錯幀的TI區塊的數量的N_TI的資訊,並且可以表示包含含在一個交錯幀中的TI區塊的數量。
當每交錯幀包括一個TI區塊和每交錯幀存在一個信號幀時,TIME_IL_LENGTH可以被設定為1,並TIME_IL_TYPE可以被設定為0。當時間交錯不用於一個PLP時,TIME_IL_LENGTH也可以設定為0,並TIME_IL_TYPE可以被設定為0。
FRAME_INTERVAL是表示I_JUMP的資訊,這是一個ATSC 幀間隔。FRAME_INTERVAL可表示鏈接PLP的超幀中的一個ATSC幀間隔。此外,FRAME_INTERVAL可以表示傳遞包含在一個TI區塊記憶體單位的ATSC幀之間的距離。對於在一個超幀中出現在一些幀而不是每幀的PLP,FRAME_INTERVAL可以具有與連續幀之間的間隔的相同的值。作為一例子,當一特定的PLP屬於幀1、幀4和幀7,FRAME_INTERVAL的值可被設定為3。作為另一例子,當特定的PLP出現在每個幀中,FRAME_INTERVAL的值可以被設定為1。
第138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交錯的發信資 訊的其他部分。TI發信資訊可以包括一可配置的發信字段和一動態發信字段。包含在該動態發信字段的資訊可以參考第138圖來描述。該動態發信字段可包含在一幀具有恆定值的TI發信資訊。包含在該動態發信字段的資訊可以對每個幀改變。換句話說,包含在該動態發信字段中的資訊可以使用一個幀作為一個單位來改變,在相同的幀中不被改變。該動態發信字段可以依據表示PLP的數量的NUM_PLP在S-PLP模式和M-PLP模式中單獨發信。
用於S-PLP模式的CI的操作的發信資訊可以包括 PLP_TI_NUM_ROW、PLP_TI_START_ROW、及/或PLP_TI_FECBLOCK_START。發信的定義將在下面詳細地描述。這裡,每一幀的CI的結構和操作不被改變時可以不使用或可以不定義PLP_TI_NUM_ROW、PLP_TI_START_ROW、及PLP_TI_FECBLOCK_START的資訊。
PLP_TI_NUM_ROW是表示包含在CI中的延遲線數量的資訊, 而各延時線可以由一個列來表示。
PLP_TI_START_ROW是表示時間解交錯器的開關的起始位置 的資訊,並且可以表示在FEC幀的開始部分中該開關從其開始解交錯的一個列。在本案說明書中,解交錯器的一開關可以由一選擇器或一換向器來表示。另外,在本案說明書中,PLP_TI_START_ROW可由L1D_CI_start_row來表示。
PLP_TI_FECBLOCK_START是表示在ATSC信號幀內第一個完 整的FEC區塊的開始位置的資訊。另外,在本案說明書中,S-PLP模式相關的FEC區塊可以被稱為FEC幀,並且PLP_TI_FECBLOCK_START可由L1D_CI_fecframe_start來表示。
M-PLP模式的混成TI操作所必需的發信資訊可包括 PLP_NUM_BLOCKS。PLP_NUM_BLOCKS可以是其中8位元被分配的一個字段。PLP_NUM_BLOCKS可以表示包含用於當前PLP的交錯幀中的FEC區塊的數量的資訊。另外,在本案說明書中,PLP_NUM_BLOCKS可由L1D_HTI_num_fec_blocks表示。
第139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間解交錯器。換 言之,第139圖(a)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接收系統依據PLP模式的時間解交錯器的配置。如在前面所描述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包括在M-PLP模式中的一迴旋延遲線和一扭轉的BDI。在本案說明書中,包含在時間解交錯器中的迴旋延遲線可以執行包含在時間交錯器中的迴旋延遲線的反向處理。包含迴旋延遲線和扭轉的BDI的時間解交錯器可以稱為混成TDI。另一方面,在一S-PLP模式中,僅可以使用任意的CDI。
一種(修飾的)單元解交錯器可以應用到S-PLP&M-PLP模式 中,並且依據給定的PLP模式具有相同的操作和特定特色或不同的操作和特定特色。
包含在TDI中的每個區塊可以利用TI發信資訊來操作。換句話 說,如該圖所示,包含在TDI中的單元解交錯器、扭轉的BDI、迴旋延遲線、和CDI可以依據TI發信資訊來操作。TI發信資訊可以包括可配置的發信和動態發信。由TDI接收和使用的TI發信資訊是與由上面描述的廣播信號傳遞裝置所傳遞的TI發信資訊相同且可以通過L1發信由廣播信號接收裝置接收。
第139圖(b)係等效地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時間解 交錯的方塊圖。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具有與上述時間解交錯器之相同的結構。時間解交錯器可以在M-PLP模式中包含扭轉的BDI和迴旋延遲線,而在S-PLP模式中包含任意的CDI。此外,在各別PLP模式中TDI可以進一步包括單元解交錯器。如該圖所示,TI發信可以傳遞與包含在TDI中的單元解交錯器、扭轉的BDI、迴旋延遲線、和CDI的操作相關的資訊且可以包括可配置的發信和動態發信。另外,當時間解交錯器包含在各別PLP模式的另一解交錯器,TI發信資訊可被傳遞到相應的解交錯器。由TDI接收和使用的TI發信資訊是與上面描述的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傳遞的TI發信資訊相同且可以通過L1發信由廣播信號接收裝置接收。
第140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傳遞裝置 的操作方法。在S14010中,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編碼資料。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FEC編碼PLP資料,該PLP資料使用一PLP作為一單位來輸入。 如在前面所描述的,PLP資料可使用BCH編碼器和LDPC編碼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來編碼,而編碼的PLP資料可額外地藉由位元交錯器來交錯或通過使用一個符號作為單位來由符號映射器映射。
在S14020中,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交錯編碼的資料。編碼的 PLP資料可由一時間交錯器來交錯。時間交錯器可依據上述的PLP模式不同地操作。換句話說,該時間交錯器的操作可在S-PLP模式和M-PLP模式之間有所不同,並且包含在時間交錯器中的至少一個交錯器可在各別的模式有所不同。詳細描述可通過參考附圖的上述描述來取代。時間交錯器可依據交錯參數進行操作。在時間交錯期間所參考的交錯參數可被包含在發信資訊內。如上所述,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通過L1發信傳送關於交錯參數的發信資訊到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傳遞到廣播信號接收裝置的交錯參數可在解交錯操作期間被參考。關於交錯參數的詳細描述可通過參考附圖的上述描述來取代。
在S14030中,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建立包含交錯的資料的信號 幀。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建立包括交錯的PLP資料和上述的L1發信資訊的廣播信號幀。這裡,L1發信資訊可包括交錯參數。
在S14040中,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傳遞所建立的信號幀。廣播 信號傳遞裝置可調變和傳遞所建立的信號幀。該信號幀可使用OFDM調變方案來調變,並通過RF來傳遞。
第141圖係舉例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廣播信號接收裝置 的操作方法。在S14110中,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接收廣播信號。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使用調諧器通過RF接收廣播信號。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利用OFDM方案解調所接收的廣播信號。
在S14120中,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以語法分析包含在所接收的 廣播信號中的信號幀。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使用幀語法分析器來語法分析所解調的廣播信號中獲得的信號幀。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獲取包含在語法分析的信號幀中的資料。
在S14130中,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解交錯所獲取的資料。所獲 取的資料可以是PLP資料,且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執行解交錯對應於傳遞端的交錯的反向操作。包含在廣播信號接收裝置中的解交錯器可參考包含在通過L1發信所接收的資訊中的交錯參數來執行解交錯。執行解交錯的方法和交錯參數的詳細描述可藉由參考附圖的上述描述來取代。
在S14140中,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解碼解交錯的資料。時間解 交錯的PLP資料可由一解碼器來解碼。時間解交錯的PLP資料可由一符號解映射器在被解碼之前使用位元作為一個單位來解映射,以及由位元解交錯器來位元解交錯。通過這一程序中,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以提供所需的資料給使用者。
如前面所描述的,依據本發明的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和廣播信號接收裝置可使用時間交錯和時間解交錯來提高一傳遞的廣播信號的穩健性。以此方式,廣播信號可具穩健性來對抗由於無線電通道的特性對信號衰減和衰落,並且廣播信號傳遞裝置可提供高品質的廣播內容給使用者。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領會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來對本案發作各種修飾與改變。因此,其意圖是本發明涵蓋本發明的修飾及改變,倘若該修飾及改變落在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及其均等發明之內。
本案說明書中所提及的裝置及方法發明兩者以及裝置及方法發明兩者的描述可對彼此係互補地適用的。
本案申請主張2014年12月29日提出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第62/097,138號、2014年12月29日提出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第62/097,558號、2014年12月30日提出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第62/098,318號以及2015年1月5日提出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第62/099,592號之權益,上述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於此藉由參考而併入,如完整記載於本案申請中。
1000‧‧‧輸入格式化區塊
1010‧‧‧位元交錯編碼與調變區塊
1020‧‧‧幀建立區塊
1030‧‧‧OFDM產生區塊
1040‧‧‧發信產生區塊

Claims (10)

  1. 一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編碼服務資料;時間交錯該編碼的服務資料;建立包括該時間交錯的服務資料的至少一信號幀,其中該至少一信號幀包括複數個正交頻分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符號;藉由一OFDM方案調變在建立的該至少一信號幀中的資料;以及傳遞具有該調變的資料的該等廣播信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傳遞廣播信號的方法,其中該時間交錯包括第一迴旋交錯,其在一第一模式中交錯該編碼的服務資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供傳遞廣播信號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信號幀進一步包括用於在該信號幀的開始的一交錯選擇器的一位置的第一發信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傳遞廣播信號的方法,其中該時間交錯包括單元交錯、區塊交錯以及第二迴旋交錯,其在一第二模式中交錯該編碼的服務資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供傳遞廣播信號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信號幀進一步包括用於發信該時間交錯中是否使用幀間交錯方案的資訊的第二發信資訊。
  6. 一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該裝置包括:一編碼器,用以編碼服務資料;一時間交錯器,用以時間交錯該編碼的服務資料;一幀建立器,用以建立包括該時間交錯的服務資料的至少一信號幀,其中該至少一信號幀包括複數個正交頻分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符號;一調變器,用以藉由一OFDM方案調變在建立的該至少一信號幀中的資料;以及一傳遞器,用以傳遞具有該調變的資料的該等廣播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其中該時間交錯器包括第一迴旋交錯器,其在一第一模式中迴旋交錯該編碼的服務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其中該至少一信號幀還包括用於在該信號幀的開始的一交錯選擇器的一位置的第一發信資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其中該時間交錯器包括單元交錯器、區塊交錯器以及第二迴旋交錯器,其在一第二模式中時間交錯該編碼的服務資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其中該至少一信號幀還包括用於發信在該時間交錯器中是否使用幀間交錯方案的資訊的第二發信資訊。
TW104125485A 2014-12-29 2015-08-05 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 方法、及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TWI5957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97138P 2014-12-29 2014-12-29
US201462097558P 2014-12-29 2014-12-29
US201462098318P 2014-12-30 2014-12-30
US201562099592P 2015-01-05 2015-0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4951A true TW201624951A (zh) 2016-07-01
TWI595758B TWI595758B (zh) 2017-08-11

Family

ID=561655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5483A TWI595757B (zh) 2014-12-29 2015-08-05 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 方法、及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TW104125485A TWI595758B (zh) 2014-12-29 2015-08-05 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 方法、及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5483A TWI595757B (zh) 2014-12-29 2015-08-05 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 方法、及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9571319B2 (zh)
EP (2) EP3242486A4 (zh)
KR (3) KR102112008B1 (zh)
CN (4) CN107113094B (zh)
TW (2) TWI595757B (zh)
WO (2) WO20161083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43845B2 (en) 2012-11-28 2017-12-12 Sinclair Broadcast Group, Inc. Terrestrial broadcast market exchange network platform and broadcast augmentation channels for hybrid broadcasting in the internet age
KR102082704B1 (ko) * 2014-06-02 2020-0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CN107431583A (zh) 2014-08-07 2017-12-01 相干逻辑公司 多分区无线电帧
KR102444038B1 (ko) 2014-08-07 2022-09-19 원 미디어, 엘엘씨 유연한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 물리 전송 데이터 프레임의 동적 구성 방법
KR101827754B1 (ko) 2014-08-25 2018-03-22 원 미디어, 엘엘씨 유연한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 물리 전송 데이터 프레임 프리앰블의 동적 구성 방법
JP2017538305A (ja) 2014-10-12 2017-12-2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放送信号送信装置、放送信号受信装置、放送信号送信方法及び放送信号受信方法
CN107113094B (zh) * 2014-12-29 2020-04-2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广播信号发送方法
CN107078847B (zh) 2015-02-04 2020-10-23 Lg 电子株式会社 收发广播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TWI731609B (zh) 2015-03-09 2021-06-21 美商第一媒體有限責任公司 可擴展通信系統與方法及傳輸裝置
JP6913633B2 (ja) 2015-04-08 2021-08-04 ワン メディア,エルエルシー 先進的なデータ・セル・リソース・マッピング
EP3331207A4 (en) * 2015-07-27 2019-03-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BROADCAST SIGNAL
US10652624B2 (en) 2016-04-07 2020-05-12 Sinclair Broadcast Group, Inc. Next generat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platform aligned internet and towards emerging 5G network architectures
CA2965067C (en) * 2016-04-26 2020-08-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for time interleaving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10666390B2 (en) * 2016-05-24 2020-05-26 Lg Electronic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
CN114520662A (zh) 2016-09-12 2022-05-20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生成广播信号帧的设备和方法
WO2018048262A1 (ko) * 2016-09-12 2018-03-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첫 번째 완전한 fec 블록의 시작 위치를 나타내는 프리앰블을 포함하는 방송 신호 프레임 생성 장치 및 방송 신호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CN110401510B (zh) * 2019-07-23 2021-08-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载波速率和调制编码方式逐帧可变的解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1803C2 (de) * 2000-07-04 2002-09-19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igitalen Daten mittels Rundfunksignalen im orthogonalen Frequenzmultiplex(OFDM)
KR100358120B1 (ko) * 2000-10-20 2002-10-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동일대역 인접채널 방식의 디지털 오디오 방송 전송 시스템
US6915479B2 (en) * 2001-05-17 2005-07-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rror correction
WO2004082181A1 (ja) * 2003-03-10 2004-09-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fdm信号の送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US7668257B2 (en) * 2003-10-01 2010-0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s with reduced code rate in 8VSB digital television
KR20070079719A (ko) * 2006-02-03 2007-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방송 단말기에서 데이터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DE102006026895B3 (de) * 2006-06-09 2007-11-0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Interleaver-Vorrichtung, Empfänger für ein von der Interleaver-Vorrichtung erzeugtes Signal, Sender zum Erzeugen eines Sendesignals,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eines Codeworts, Verfahren zum Empfangen eines Signals und Computer-Programm
US7724833B2 (en) * 2006-07-25 2010-05-25 Legend Silicon Corporation Receiver for an LDPC based TDS-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25250C (zh) * 2006-11-08 2009-08-05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在t-mmb系统中采用mpe-fec技术实现ip流模式业务的方法
KR20100005068A (ko) * 2007-03-08 2010-01-13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디지털 브로드밴드 방송과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의 상호운용성
KR100921465B1 (ko) * 2007-04-19 2009-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신호 송수신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4436854B2 (ja) * 2007-06-21 2010-03-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自動利得制御回路、受信装置、自動利得制御方法、自動利得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3944682B (zh) * 2007-08-30 2018-07-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以及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EP2195986B1 (en) * 2007-09-18 2012-08-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EP2139142B1 (en) * 2007-09-28 2013-03-27 LG Electronic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US8498262B2 (en) * 2008-02-13 2013-07-30 Nokia Corporation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capacity signalling metadata
CN102265519B (zh) * 2009-01-09 2014-08-2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以及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KR101580162B1 (ko) * 2009-01-22 2016-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1728736B1 (ko) * 2009-02-12 2017-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AU2009341664B2 (en) * 2009-03-03 2014-03-20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JP5440836B2 (ja) * 2009-03-24 2014-03-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受信システム
PL2476254T3 (pl) * 2009-09-09 2017-06-3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truktura danych do przesyłania jednostek dostępowych zawierających dane audio-wideo
US8416888B2 (en) * 2009-12-07 2013-04-09 Allen LeRoy Limberg Coding and decoding of 8-VSB digital television signals for mobile/handheld receivers
US10027518B2 (en) * 2010-02-12 2018-07-17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ing signal transmitter/receiver and broadca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US9009775B2 (en) 2010-02-23 2015-04-14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broadcasting signal recep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ing signal using same
EP2362650A1 (en) * 2010-02-26 2011-08-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Efficient physical layer signalling for a digital broadcast system
US9348691B2 (en) * 2010-09-14 2016-05-2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 through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ing signal
WO2012036429A2 (ko) * 2010-09-14 2012-03-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및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장치에서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KR101801583B1 (ko) 2010-11-17 2017-1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수신기 및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WO2012138180A2 (ko) * 2011-04-08 2012-10-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오디오 패킷을 포함하는 전송 스트림을 전송하는 디지털 방송 송신기, 이를 수신하는 디지털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 방법들
EP2560311A1 (en) * 2011-08-17 2013-02-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Cyclic-block permutations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with quasi-cyclic LDPC codes
US8817120B2 (en) 2012-05-31 2014-08-26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fixed pattern noise statistics of image data
US9143785B2 (en) * 2012-10-25 2015-09-22 Allen LeRoy Limberg COFDM broadcast systems employing turbo coding
GB2512601B (en) * 2013-04-02 2016-02-10 Sony Corp Transmitter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KR101801584B1 (ko) * 2013-05-08 2017-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WO2014182135A1 (ko) 2013-05-09 2014-1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US9609628B2 (en) 2013-05-15 2017-03-28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WO2014193160A1 (ko) * 2013-05-28 2014-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WO2014204181A1 (en) 2013-06-19 2014-12-2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CN105359509B (zh) 2013-06-30 2019-04-19 Lg 电子株式会社 传输广播信号的装置、接收广播信号的装置、传输广播信号的方法和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
US20150020143A1 (en) 2013-07-10 2015-01-15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US9485110B2 (en) 2013-07-15 2016-11-01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alerting an emergency via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and method for alerting an emergency via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KR101797502B1 (ko) 2013-07-29 2017-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CN105556954B (zh) 2013-08-09 2018-11-0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传输/接收广播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EP3033882B1 (en) 2013-08-13 2018-07-0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KR101754285B1 (ko) 2013-08-19 2017-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전송 장치, 방송 수신 장치, 방송 전송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방송 수신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101821215B1 (ko) 2013-09-27 2018-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US9379928B2 (en) * 2013-11-17 2016-06-28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CN105765982B (zh) 2013-11-25 2019-08-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广播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US9210022B2 (en) * 2013-11-25 2015-12-08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JP6466471B2 (ja) 2014-04-08 2019-02-0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放送信号送信装置、放送信号受信装置、放送信号送信方法及び放送信号受信方法
CN103973357A (zh) * 2014-05-07 2014-08-06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交织多址技术的多用户双向中继通信方法
EP3151567A4 (en) * 2014-05-28 2018-01-17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broadcast signal reception device, broadcast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roadcast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TWI545884B (zh) 2014-05-30 2016-08-11 Durq Machinery Corp Soft start device for electric cutting machine
KR102082704B1 (ko) 2014-06-02 2020-0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CN107113094B (zh) * 2014-12-29 2020-04-2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广播信号发送装置和广播信号发送方法
JP6453463B2 (ja) * 2015-01-27 2019-01-1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放送信号送信装置、放送信号受信装置、放送信号送信方法、及び放送信号受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456B (zh) 2020-03-10
CN107113456A (zh) 2017-08-29
TWI595758B (zh) 2017-08-11
US9906388B2 (en) 2018-02-27
KR20200053653A (ko) 2020-05-18
US10243770B2 (en) 2019-03-26
CN107113094B (zh) 2020-04-21
CN111510246A (zh) 2020-08-07
EP3242486A1 (en) 2017-11-08
US20170366379A9 (en) 2017-12-21
WO2016108368A1 (ko) 2016-07-07
WO2016108366A1 (ko) 2016-07-07
US9571319B2 (en) 2017-02-14
TW201624950A (zh) 2016-07-01
US20170149596A1 (en) 2017-05-25
US9571320B2 (en) 2017-02-14
US20160191288A1 (en) 2016-06-30
US20170118053A1 (en) 2017-04-27
CN111510247A (zh) 2020-08-07
CN107113094A (zh) 2017-08-29
US9923746B2 (en) 2018-03-20
EP3242427A4 (en) 2018-08-01
KR102108073B1 (ko) 2020-05-08
EP3242427A1 (en) 2017-11-08
KR102221302B1 (ko) 2021-03-02
US20160191286A1 (en) 2016-06-30
TWI595757B (zh) 2017-08-11
CN111510246B (zh) 2023-06-16
EP3242486A4 (en) 2018-08-01
KR20170087904A (ko) 2017-07-31
US20180145856A1 (en) 2018-05-24
CN111510247B (zh) 2023-06-23
KR20170086553A (ko) 2017-07-26
KR102112008B1 (ko) 2020-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5758B (zh) 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 方法、及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US10892862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US10110408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US9935657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TWI599196B (zh) 發送及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及方法
TWI669924B (zh) 傳送廣播信號的裝置、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傳送廣播信號的方法以及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TWI583150B (zh) 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方法、及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TW201630371A (zh) 供傳遞廣播信號的裝置、供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供傳遞廣播信號的方法、及供接收廣播信號的方法
TW201635739A (zh) 發送及接收廣播信號的裝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