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8059A - 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8059A
TW201618059A TW103138678A TW103138678A TW201618059A TW 201618059 A TW201618059 A TW 201618059A TW 103138678 A TW103138678 A TW 103138678A TW 103138678 A TW103138678 A TW 103138678A TW 201618059 A TW201618059 A TW 2016180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mark
manufacturing
tool
embryo
inden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8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Jun Li
Original Assignee
Meeng Gang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eng Gang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eng Gang Entp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138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18059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8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8059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工具的製作流程,經過壓痕、熱處理、表面前處理、上色、振動研磨與表面處理等步驟,將一胚體製成一工具,容易辨識尺寸或是商品的來源。

Description

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隸屬工具的識別技術,尤指一種提升辨識程度且不易剝落之工具。
工具的種類繁多,依用途區分為套筒、扳手、螺絲起子、接桿與起子頭等。舉例來說,起子頭已使用多年,主要是用來鎖緊或拆卸一螺接件,譬如螺絲、螺栓。
起子頭一端界定為連接端,靠近連接端的段落擁有六角形輪廓,可插入一手動或電動工具的輸出端。起子頭另一端視為驅動端,緊鄰驅動端的段落擁有星型、十字型、六角型、一字型或其他的幾何造型,自由進出螺接件頭部一形狀相符的凹槽中。
以星型起子頭為例,通常包含有T15、T20、T25…等尺寸。倘若使用者注視驅動端造型,通常是不易辨識該起子頭的尺寸。更何況,許多不同尺寸的星型起子頭聚集在一起,也沒有明顯的差異性可供識別。甚至於經驗豐富的使用者,要分辨T15及T20的起子頭差異,也非常困難。
某些起子頭在表面輥印出數字,充當尺 寸的辨識基礎。然而,起子頭經過電鍍的防鏽處理,會在表面形成一電鍍層。電鍍層幾乎填平數字的凹陷部位,再加上通體都是相同的顏色,仍舊不利於辨識起子頭的尺寸。
另外,臺灣證書第M344226號專利案揭露起子頭有一辨識結構,其包括不同顏色的一第一環體與一第二環體。通過塑膠射出的方式,將第一環體形成於起子頭表面,第二環體形成於第一環體上。因此,第一環體局部露出第二環體外,藉由二環體顏色的差異性,提供使用者辨識起子頭尺寸之效果。
本發明提供新的識別標誌,實施在工具且利於尺寸的辨識。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於:採用新的製作流程,在工具形成容易辨識的標誌,既不易剝落,又能清楚識別合適的工具。
緣於上述目的之達成,本發明依第1圖所示的流程,完成一具識別用途的工具:壓痕步驟,用所需的機械、器材或設備,在一胚體形成至少一具識別用途的凹痕;熱處理步驟,藉著加熱與冷卻的操作來提昇前述胚體的物理性質與材料特性;表面前處理步驟,用噴砂、研磨、振動研磨或電解拋光等方法,清潔前述經過熱處理的胚體 表面,並增加光澤或附著能力;上色步驟,將不導電的色料填入前述經過表面前處理的胚體相應的凹痕中;振動研磨步驟,將前述經過上色的胚體溢出凹痕的部份色料去除;表面處理步驟,用電鍍、化成(皮膜)或陽極等處理方法,在前述經過振動研磨的胚體表面形成一保護層,邁入最後的成品步驟,取得具備識別標誌的工具。
因為保護層覆蓋胚體表面除了色料以 外的部份,故保護層與色料形成明顯的色差對比,足以幫助使用者清楚辨識尺寸,進而選用合適的工具。 而且,用於識別的色料不易剝落,又能清楚辨識尺寸或商品來源。
有關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 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於后,相信本發明上述之目的、構造及特徵,當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體的瞭解。
10‧‧‧壓痕
12‧‧‧熱處理
14‧‧‧表面前處理
16‧‧‧上色
18‧‧‧振動研磨
20‧‧‧表面處理
22‧‧‧成品
30‧‧‧起子頭
32‧‧‧胚體
34‧‧‧連接端
36‧‧‧驅動端
38‧‧‧頸部
40‧‧‧凹痕
50‧‧‧金屬粒
60‧‧‧色料
62‧‧‧溢料部份
70‧‧‧保護層
第1圖是本發明製造具識別標誌之工具的流程圖。
第2圖是壓痕步驟的胚體示意圖。
第3圖是表面前處理的胚體示意圖。
第4圖是上色步驟的胚體示意圖。
第5圖是第4圖A-A線剖開的平面圖。
第6圖是胚體去除溢料的示意圖。
第7圖是表面處理後的胚體示意圖。
從上述說明不難發現,本發明提供一種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歷經第1圖所示的壓痕10、熱處理12、表面前處理14、上色16、振動研磨18與表面處理20等步驟,完成具備識別效果的工具首先,準備一個以上的胚體32。如第2圖所示,採用切削、鑄造或鍛造等技術,將金屬材料製作成宛如起子頭的胚體32。所述的胚體32靠近連接端34的段落是六角形輪廓,緊鄰驅動端36的段落是星型設計,並在二段落之間形成一頸部38。
在本實施例,該頸部38呈圓柱設計。在某些實施例,該頸部38截斷面大致呈多邊形狀。
經過壓痕步驟後,胚體32在頸部38外表形成8~12個凹痕40,這些凹痕40依等分原則分佈在頸部38的圓周面而與驅動端36毗鄰。
所述的凹痕40形成技術,通常會採用某些機械、器材或設備,透過輥印、切割或銑削等方式實施在胚體32的頸部38。在某些實施例,所述的凹痕40形成於胚體32六角段落靠近連接端34的部位。
圖中,每個凹痕40是狹窄的長槽,具備識別的效果,譬如一定數量的凹痕40表示某個尺寸。 當然,凹痕40也可以是數字、字母、代號、圖案、文字或商標,用來表示尺寸的規格或商品的來源。
接著,對前述的胚體32進行熱處理。簡 單地說,透過溫度的控制與冷卻速率的調整,改變胚體32的物理性質與材料特性,譬如硬度、應力(應變性質)、韌性、延展性及彈性等隸屬於金屬的機械性質。
如第3圖所示,採用噴砂方式來進行表 面前處理。在高速運動下,若干金屬粒50撞擊前述經過熱處理的胚體32表面,清理污染物或氧化物,從而增加光澤或附著能力。
在某些實施例,表面前處理步驟改採研 磨、振動研磨或電解拋光等方法,取代原來的噴砂程序。
接著看到第4、5圖,將色料60填入前述 經過表面前處理的胚體32相應的凹痕40中。所述的色料60擁有一定的顏色且不導電。另外,色料60超出頸部38圓周面的部份,界定為溢料部份62。
在振動研磨期間,用高速運動的金屬粒50群聚撞擊胚體32(或頸部38)表面,去除色料60的溢料部份62,如第6圖。
在某些實施例,振動研磨可被噴砂、研磨或電解拋光等方法取代,同樣具備溢料去除效果。
所述的表面處理步驟,在前述經過振動 研磨的胚體32表面形成一保護層70,如第7圖。
在本實施例,表面處理步驟採用電鍍方 式,以銀色或白色的電鍍層充當保護層70,覆蓋胚體32表面除了色料60以外的部份,到達最終的成品步驟而取得起子頭30。
因為色料60顏色不同於保護層70,彼此 形成明顯的色差對比,所以起子頭30具備可供識別的標誌效應或功能。
在某些實施例,表面處理步驟改用陽極或化成(皮膜)等處理方法取代原來的電鍍流程。
所述的陽極處理方法,是利用化學或電化學處理,在胚體32表面生成一層含有金屬成分的皮膜。
所述的化成(皮膜)處理方法,是指起子頭30進行化學或電化學處理,生成一層包覆胚體32表面的不溶性化合物,譬如胚體32表面經過磷酸鹽處理而形成灰黑色的結晶皮膜,與不同顏色的色料60產生明顯對比,形成可供識別的特徵。
此處所稱的磷酸鹽處理,通常是以磷酸鋅、磷酸錳或磷酸鐵,在金屬的胚體32表面進行染黑處理。
另外,表面處理步驟還能增加一層薄的防銹油膜,對新製作的起子頭30有較佳的保護效果。
上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非為限制 本發明。熟習此技藝者從上述實施例衍生之各種變化、修改與應用均在本發明之範疇內。
10‧‧‧壓痕
12‧‧‧熱處理
14‧‧‧表面前處理
16‧‧‧上色
18‧‧‧振動研磨
20‧‧‧表面處理
22‧‧‧成品

Claims (7)

  1. 一種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係依下列流程完成一工具:壓痕(10)步驟,用所需的機械、器材或設備,在一胚體(32)形成至少一具識別用途的凹痕(40);熱處理(12)步驟,藉著加熱與冷卻的操作來提昇前述胚體(32)的物理性質與材料特性;上色(16)步驟,將不導電的色料(60)填入前述經過熱處理的胚體(32)相應的凹痕(40)中;振動研磨(18)步驟,將前述經過上色的胚體(32)溢出凹痕(40)的部份色料(60)去除;表面處理(20)步驟,用電鍍、化成(皮膜)或陽極等處理方法,在前述經過振動研磨的胚體(32)表面形成一保護層(70),保護層(70)覆蓋胚體(32)表面除了色料(60)以外的部份,彼此形成明顯的色差對比,完成具識別標誌的工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還有一道表面前處理(14)步驟,添加在熱處理(12)與上色(16)二步驟之間;所述的表面前處理(14)步驟,用噴砂、研磨、振動研磨或電解拋光等方法,清潔前述經過熱處理的胚 體(32)表面,並增加光澤或附著能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在壓痕(10)步驟中,依等分在胚體(32)外表形成8~12個凹痕(40)。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胚體(32)大致等於起子頭,其有一連接端(34)與一驅動端(36),所述的凹痕(40)形成於胚體(32)表面靠近連接端(34)的部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胚體(32)大致等於起子頭,其有一連接端(34)與一驅動端(36),所述的凹痕(40)形成於胚體(32)表面靠近驅動端(36)的部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其中,每個凹痕(40)是狹窄的長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其中,每個凹痕(40)是數字、字母、代號、圖案、文字或商標。
TW103138678A 2014-11-07 2014-11-07 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 TW2016180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8678A TW201618059A (zh) 2014-11-07 2014-11-07 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8678A TW201618059A (zh) 2014-11-07 2014-11-07 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8059A true TW201618059A (zh) 2016-05-16

Family

ID=56509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8678A TW201618059A (zh) 2014-11-07 2014-11-07 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1805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9164B (zh) * 2018-05-11 2019-02-01 陳怡富 Ratchet with pro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lay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N110468435A (zh) * 2018-05-11 2019-11-19 陈怡富 具防护和辨识层的棘轮及其制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9164B (zh) * 2018-05-11 2019-02-01 陳怡富 Ratchet with pro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lay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N110468435A (zh) * 2018-05-11 2019-11-19 陈怡富 具防护和辨识层的棘轮及其制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8121B1 (en) Metal hand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U2012355936B2 (en) Metal surface and process for treating a metal surface
EP1947218B1 (en) Metal hand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325931A (zh) 工具標記製備方法
CN103827359A (zh) 激光纹理化和阳极化表面处理
US20150298196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top crown of a golf club head
TWI333462B (zh)
TW201618059A (zh) 工具識別標誌之製造方法
US20180291519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tool surface mark and product made by the same
CN106903484A (zh) 一种金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TW201300206A (zh) 工具識別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CN104092796A (zh) 一种蓝宝石材料手机窗口加工方法
JP2006035298A (ja) チタン合金製ボル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42232A (ja) アルミ製調理器具の製造方法
CN104248832A (zh) 高尔夫球杆头弧形击球面板的制造方法
EP2764950A1 (en) Method for marking a tool
RU2530908C2 (ru) Способ маркировки инструмента
CN103752907A (zh) 一种空心钻钻头及其制备方法
TW201417067A (zh) 工具標示結構之成型方法
CN102956146B (zh) 工具识别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TW201436958A (zh) 手工具製造方法
CN110293380A (zh) 一种铝挤型灯罩的加工方法
US20140260810A1 (en) Method for Marking a Tool
TW201422413A (zh) 工具成型方法
TW201446429A (zh) 手工具部件之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