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0898A - 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10898A TW201610898A TW103131372A TW103131372A TW201610898A TW 201610898 A TW201610898 A TW 201610898A TW 103131372 A TW103131372 A TW 103131372A TW 103131372 A TW103131372 A TW 103131372A TW 201610898 A TW201610898 A TW 201610898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isk
- control
- module
- expert analysis
- ident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其主要包含有危險識別模組、風險評估模組、風險控制模組及風險控管模組,其中該危險識別模組內建構有根本原因分析項目,可經選擇或編修根本原因分析後進入風險評估階段,依據風險評估模組之一維以上評估矩陣與等級產生風險排序,再經由風險控制模組中所建構之包含基本控制、MOL控制、TRIZ控制及防呆控制的控制方法,而經自定風險值之優先順序進行風險評量以產生等級,再依決策風險評量結果比對,且經風險控管模組核選表列最佳執行方式;藉此,依照個別因素所具有之不同權重值進行加權運算來產生優先權值,並據此決定危險事件所該有的緊急處理優先順序等級的功效者。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尤指一種運用於各種具有存在危險性質的事件,以依照個別因素所具有之不同權重值進行加權運算來產生優先權值,並據此決定危險事件所該有的緊急處理優先順序等級的功效為發明應用者。
按,一般風險分析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風險分析是指通過定量分析的方法給出完成任務所需的費用、進度、性能三個隨機變數的可實現值的概率分佈。而廣義的風險分析則是一種識別和測算風險,開發、選擇和管理方案來解決這些風險的有組織的手段,其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三方面的內容測試。
而風險識別是指確定哪些可能導致費用超支、進度推遲或性能降低的潛在問題,並定性分析其後果。在這一步須作的工作是分析系統的技術薄弱環節及不確定性較大之處,得出系統的風險源,並將這些風險源組合成一格式文件供以後的分析參考。它屬於定性分析的範圍。接著,該風險評估是指對潛在問題可能導致的風險及其後果實行量化,並確定其嚴重程度;其中可能牽涉到多種模型的綜合應用,最後得到系統風險的綜合印象。而風險管理則是指在風險識別及風險分析的基礎上採取各種措施來減小風險及對風險實施監控,為風險分析的最終目的。
然而,在現行風險管理的實作與操控,大都直接以表格來進行管理分析,但係具有一些缺失及盲點:聚焦於表面問題,易陷入以己知方法解决己知問題,而未觸及未知的部份,因此,所評估分析出來的風險管理數具並不準確。
緣是,發明人有鑑於此,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針對現有之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尤其是指一種運用於各種具有存在危險性質的事件,以依照個別因素所具有之不同權重值進行加權運算來產生優先權值,並據此決定危險事件所該有的緊急處理優先順序等級的功效為目的者。
本發明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的目的與功效係由以下之技術所實現:
其主要包含有危險識別模組、風險評估模組、風險控制模組及風險控管模組,其中該危險識別模組中設有建構各種危險事件之根本原因分析項目的危險識別資料庫,而該風險評估模組連結危險識別模組,可經選擇或編修根本原因分析後進入風險評估,而於該危險識別模組中設有一維以上評估矩陣(包含一維、二維、三維及四維)的維度資料庫,以經由維度評估矩陣及等級產生風險排序,再經由連結風險控制模組,於該模組中建構有包含基本控制、MOL控制、TRIZ控制及防呆控制等的控制方法,而經自定風險值之優先順序進行風險評量以產生等級,再依決策風險評量結果經風險控管模組核選表列最佳執行方式;藉此,依照個別因素所具有之不同權重值進行加權運算來產生優先權值,並據此決定危險事件所該有的緊急處理優先順序等級的功效者。
本發明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操作方法的目的與功效係由以下之技術所實現:
其主要採(a)危險識別、(b)風險評估、(c)風險排序、(d)風險控制、(e)風險控管等步驟,其中係於危險識別步驟中選擇所欲進行風險管理之根本原因分析的危險事件,且該根本原因分析進一步包含識別類型、危險分類、危險項目、危險主因,經選擇或編修根本原因分析後進入風險評估中,依所建立的維度與等級而作評估選擇,以評估矩陣與等級進行風險評估產生風險排序後,再選擇風險控制的方法,以基本控制、MOL控制、TRIZ控制與防呆控制方法經自定風險值之優先順序進行風險評量,而產生等級與權重值,再點選進入殘餘風險評量,以將風險評量的等級與權重值相對應與殘餘風險評量比對,而產生風險管理報表,而完成風險管理的分析操作者。
為令本發明所運用之技術內容、發明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三圖所示,為本發明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的架構示意圖,其係經由一介面(1)連結至專家分析系統(2),其包含有:
一危險識別模組(21),其係設有危險識別資料庫(210),該資料庫中內建有根本原因分析選項資料,該根本原因分析進一步包含有識別類型(211)、危險分類(212)、危險項目(213)、危險主因(214)的選項;
一風險評估模組(22),係連結接收危險識別模組(21)的危險識別選項資料,且其內部設有建立出一維以上評估矩陣的維度資料庫(221),其主要包含一維、二維、三維及四維矩陣,以維度評估矩陣及等級進行風險評估產生風險排序;
一風險控制模組(23),係連結接收風險評估模組(22)所產生的風險排序資料,其模組中建構有解決根本原因的控制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本控制(231)、MOL控制(232)、TRIZ控制(233)及防呆控制(234)方法,經自定風險值之優先順序進行風險評量,而產生等級與權重值;
一風險控管模組(24),係連結接收風險控制模組(23)所產生的等級與權重值資料,且其內部建立殘餘風險評估資料庫(241),以能相互比對判斷而產生風險分析的最終結果者。
接著,如第一~三圖所示,利用上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建構出可執行操作的模式步驟,如下:
(a)危險識別-其係經由介面(1)點選進入危險識別,於危險識別中依根本原因分析的選項,如識別類型(211)、危險分類(212)、危險項目(213)、危險主因(214)等選項,而分別選擇或編修欲作危險分析的項目;
(b)風險評估-於危險識別中選擇完畢後,點選進入風險評估,係依風險評估中所建立的維度評估矩陣與等級而作選擇,再針對根本原因分析,以評估矩陣進行風險評估;
(c)風險排序-依據風險評估矩陣所設定之等級進行選擇與排序;
(d)風險控制-針對經風險評估過之根本原因進行控制方法,其控制方法包含基本控制(231)、MOL控制(232)、TRIZ控制(233)與防呆控制(234)方法,再經自定風險值之優先順序而進行風險評量,而產生等級與權重值者。
(e)風險控管-於風險排序步驟後,經選擇控制方法之根本原因,再進行殘餘風險評量,修編相關資料產生風險管理報表,而完成風險管理的分析操作者。
於實際操作時,係如第一~十七圖所示,當經由電腦設計的介面(1)進入該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2)之後,開始執行點選操作,首先,經(a)危險識別步驟進入危險識別,於畫面中依根本原因分析的選項,係分成識別類型(211)、危險分類(212)、危險項目(213)、與危險主因(214),採用點選的方式選擇,亦可在每一階層的選項內進行新增、修改、插入、與修改功能。如進入點選識別類型(211),以選擇欲作危險分析的識別類型如:手術安全、火場安全、航空安全、企業經營或危機、銀行風險、營造管理…等等,之後,再點選危險分類(212)如人為因素、任務分類、客艙安全、維修、環境等等,接續,選擇危險項目(213)如工作紀律、專業能力、疲勞、工具設備等等選項,而一般風險評估大都只識別到此,於本發明中增設有危險主因(214)的選項設計,以强迫式進行未知和不易查覺的危險主因分析;而上述之識別類型(211)、危險分類(212)、危險項目(213)、危險主因(214)的資料都建構在危險識別模組(21)的危險識別資料庫(210)中,當內建的危險識別資料庫(210)的各選項不敷操作者點選使用時,其該操作者可自行填寫危險識別資料存檔於系統中進行危險分析[如第四~五圖所示]。在此步驟中可完成的為識別類型(211)、危險分類(212)、危險項目(213)。
接著,當(a)危險識別步驟中選項點選填寫完畢後,進行(b)風險評估步驟,即於介面(1)中點選進入風險評估,視窗畫面如第六圖所示,在此步驟中可進行填寫危險主因(214)與風險評估,填寫完成後進行維度的評估;請再參閱第六~九圖所示,本發明維度評估係依風險評估模組(22)中之維度資料庫(221)所建立的維度等級而作選擇,包含一維評估,二維評估(可能性、嚴重度)以及三維評估(可能性、嚴重度、難測度)。其中一維評估與二維評估又分成三個等級與五個等級,如第七~十圖所示,於此實施為選擇二維評估中的五個等級,在此步驟中勾選所需要的維度後點選保存,於選擇後,以維度評估矩陣進行風險評估產生風險等級與排序。
而其內建於維度資料庫(221)之維度評估矩陣設計為包含有一維、二維及三維矩陣,或更進一步的四維分析判斷,其一維評估適用於[初步危險分析],藉由經驗直覺逕行判斷,二維評估(嚴重性×可能性)適用ISO,OHSAS,COSO…等一般應用,三維評估(嚴重性×可能性×偵測度) 適用於零缺點、或FMEA,或可能性不高但後果卻極度嚴重者。
當完成評估維度後,需對每一個危險主因進行風險評估,當每一個危險主因進行評估維度後(每一危險主因都呈現評估過後的顏色(色階號碼)),進行風險排序[如第十圖所示]。而在風險排序中,勾選所要進行控制與管理的風險等級(如第十一圖為針對極高等級的風險主因進行控制)再進入(c)風險排序步驟。
請再參閱第十二~十三圖所示,再來(c)風險排序步驟為由風險等級與排序產生風險控制列表,依風險控制列表而選擇架構在(d)風險控制步驟的選項,如基本控制(231)、MOL控制(232)、TRIZ控制(233)與防呆控制(234)方法,其控制方法操作為點選你所要填寫控制方式的危險識別內容及處理列表,選擇所要的控制方法,如選擇防呆控制(234)方法,勾選控制方法與填寫執行方式後確認,完成控制方法處理。
進一步說明該風險控制模組(23)中所建構的控制方法:
基本控制(231)方式包含以接受、規避、移轉、減緩、減緩配套作為控制項目。
MOL控制(232)方式則包含有拒絕、避免、延後、移轉、分散、補償、增加、減低作為控制項目。
TRIZ控制(233)方式則為一種創新粹思法,為控制題問題特性選擇相關對應的39項屬性,以勾選「欲改善」及「不欲惡化」的屬性,確認「矛盾矩陣」中的原則。
防呆控制(234)方式則包含有斷根、保險、自動、相符、順序、隔離、複製、識別、警告、緩和作為控制項目。
之後,請再參閱第十四~十六圖所示,再針對所有危險識別內容進行各種風險控制的方法處理後,再進行殘餘風險評量,為於介面選擇”決策評量”,再選擇某一危險識別、控制方法及選擇相關權重後,對一風險識別中的所有控制方法進行”決策評量”。於評估後選擇所需要的控制方法,並進行決策核選的勾選。並針對已核選的控制方法進行”殘餘風險”,進行再次殘餘風險評估,其評估方式與風險評估相同。將所有危險識別中的控制方法設定完成後,進入風險控管,係經由風險控管模組(24)中內部所建立的殘餘風險評估資料庫(241)作依據,而點選進入殘餘風險評量中,將風險評量的等級與權重值相對應與殘餘風險評估資料庫(241)的資訊作殘餘風險評量比對,再選擇經控制方法之根本原因,修編相關資料,而產生風險管理報表,如此即完成(e)風險控管步驟的程序,同時,也完成風險管理的分析操作[如第十七圖所示]。
然而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發明之產品結構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之專利範疇。
藉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之組成與使用實施說明相較於一般現有技術,我們可以知道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以程序簡單、評估多元、方法豐富的設計提供多種選擇功能,藉以尋求最佳的己知與未知方法來解决己知與未知的不確定問題,達成有效的風險管理與預防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諸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介面
(2)‧‧‧專家分析系統
(21)‧‧‧危險識別模組
(210)‧‧‧危險識別資料庫
(211)‧‧‧識別類型
(212)‧‧‧危險分類
(213)‧‧‧危險項目
(214)‧‧‧危險主因
(22)‧‧‧風險評估模組
(221)‧‧‧維度資料庫
(23)‧‧‧風險控制模組
(231)‧‧‧基本控制
(232)‧‧‧MOL控制
(233)‧‧‧TRIZ控制
(234)‧‧‧防呆控制
(24)‧‧‧風險控管模組
(241)‧‧‧殘餘風險評估資料庫
第一圖:本發明之架構示意圖
第二圖:本發明之操作方法之方塊示意圖
第三圖:本發明之流程示意圖
第四圖:本發明於介面實際操作點選危險識別示意圖
第五圖:本發明實際操作危險主因項目示意圖
第六圖:本發明實際操作維度種類畫面示意圖
第七圖:本發明實際操作維度等級畫面一示意圖
第八圖:本發明實際操作維度等級畫面二示意圖
第九圖:本發明實際操作評估矩陣示意圖
第十圖:本發明實際操作危險主因經評估過後的等級(顏色)示意圖
第十一圖:本發明實際操作選擇欲處理之風險等級示意圖
第十二圖:本發明實際操作選擇風險等級後所呈現的列表示意圖
第十三圖:本發明實際操作控制方式的選擇示意圖
第十四圖:本發明實際操作評量等級設定示意圖
第十五圖:本發明顯示風險評估之權重單位示意圖
第十六圖:本發明實際操作殘餘風險評量示意圖
第十七圖:本發明執行後所產生的風險管理報表
(1)‧‧‧介面
(2)‧‧‧專家分析系統
(21)‧‧‧危險識別模組
(210)‧‧‧危險識別資料庫
(211)‧‧‧識別類型
(212)‧‧‧危險分類
(213)‧‧‧危險項目
(214)‧‧‧危險主因
(22)‧‧‧風險評估模組
(221)‧‧‧維度資料庫
(23)‧‧‧風險控制模組
(231)‧‧‧基本控制
(232)‧‧‧MOL控制
(233)‧‧‧TRIZ控制
(234)‧‧‧防呆控制
(24)‧‧‧風險控管模組
(241)‧‧‧殘餘風險評估資料庫
Claims (19)
- 一種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係經由一介面連結至專家分析系統,其包含有: 一危險識別模組,其係設有危險識別資料庫,該資料庫中內建有依根本原因分析的選項資料; 一風險評估模組,係連結接收危險識別模組的危險識別選項資料,且其內部設有建立出一維以上風險評估矩陣的維度資料庫,以評估矩陣進行風險評估,為經風險評估矩陣所設定之等級進行選擇與排序; 一風險控制模組,係連結接收風險評估模組所產生的風險排序資料,其模組中建構有數個解決改善根本原因的控制方法,且經自定風險值之優先順序而進行風險評量以產生等級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風險控管模組,為連結接收風險控制模組所產生的等級,且其內部建立殘餘風險評估資料庫,以能相互比對判斷而產生風險分析的最終結果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其中該根本原因包含有識別類型、危險分類、危險項目、危險主因之選項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其中該控制方法包含有基本控制方法、MOL控制方法、TRIZ控制方法及防呆控制方法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其中該危險主因為採用强迫式進行未知和不易查覺的因素分析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其中該風險控制模組中的基本控制方式建構有接受、規避、移轉、減緩、減緩配套作的控制項目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其中該風險控制模組中的MOL控制方式建構有拒絕、避免、延後、移轉、分散、補償、增加、減低的控制項目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其中該風險控制模組中的TRIZ控制方式為採用控制題問題特性選擇相關對應的屬性,以填選「欲改善」及「不欲惡化」之39項屬性,確認「矛盾矩陣」中的原則方式建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其中該風險控制模組中的防呆控制方式建構有斷根、保險、自動、相符、順序、隔離、複製、識別、警告、緩和的控制項目者。
- 一種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操作方法,其步驟如下: (a)危險識別-其係經由介面點選進入危險識別,於危險識別中依根本原因分析的選項,而分別選擇或編修欲作危險分析的項目; (b)風險評估-於危險識別中選擇完畢後,點選進入風險評估,係依風險評估中所建立之一維以上之風險評估矩陣及等級而作選擇,再針對根本原因分析,以評估矩陣進行風險評估; (c)風險排序-依據風險評估矩陣所設定之等級進行選擇與排序; (d)風險控制-針對經風險評估過之根本原因進行控制方法,經自定風險值之優先順序而進行風險評量以產生等級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操作方法,其中於(d)風險控制步驟後,可對經控制方法之根本原因進行殘餘風險評估,而能將風險評量的等級相對應與殘餘風險評量比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操作方法,其中於(d)風險控制步驟之後進一步包含有(e)風險控管步驟,為於風險排序後,選擇經控制方法之的根本原因,再進行殘餘風險評量,修編相關資料,產生風險管理報表,而完成風險管理的分析操作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操作方法,其中該根本原因包含有識別類型、危險分類、危險項目、危險主因之選項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操作方法,其中該控制方法包含有基本控制方法、MOL控制方法、TRIZ控制方法及防呆控制方法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操作方法,其中該危險主因為以强迫式進行未知和不易查覺的因素分析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其中該基本控制方式包含有以接受、規避、移轉、減緩、減緩配套作為控制項目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操作方法,其中該MOL控制方式包含有以拒絕、避免、延後、移轉、分散、補償、增加、減低作為控制項目者。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操作方法,其中該TRIZ控制方式為控制題問題特性選擇相關對應的屬性,以填選「欲改善」及「不欲惡化」的屬性,確認「矛盾矩陣」中的原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操作方法,其中該防呆控制方式包含有斷根、保險、自動、相符、順序、隔離、複製、識別、警告、緩和作為控制項目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1372A TWI627597B (zh) | 2014-09-11 | 2014-09-11 | 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31372A TWI627597B (zh) | 2014-09-11 | 2014-09-11 | 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10898A true TW201610898A (zh) | 2016-03-16 |
TWI627597B TWI627597B (zh) | 2018-06-21 |
Family
ID=56085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1372A TWI627597B (zh) | 2014-09-11 | 2014-09-11 | 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2759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70670B (zh) * | 2018-05-03 | 2019-09-01 |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銀行內部風險評估暨自動產出稽核排程之系統及其方法 |
TWI687841B (zh) * | 2017-06-15 | 2020-03-11 |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 待處理業務的風險識別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
US10699019B2 (en) | 2015-10-19 | 2020-06-30 | Nec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security measure providing method, security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42932B2 (en) * | 2006-01-11 | 2013-05-14 | Decision Command,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decisions |
TW201218109A (en) * | 2010-10-19 | 2012-05-01 | Union Insurance Company | wherein the respective values for a plurality of risk parameters and a risk factor value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a risk parameter operation table, a risk factor operation table and a risk level classification table stored in the database module |
US20140052494A1 (en) * | 2012-08-16 | 2014-02-20 | Bank Of America | Identifying Scenarios and Business Units that Benefit from Scenario Planning for Operational Risk Scenario Analysis Using Analytical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
-
2014
- 2014-09-11 TW TW103131372A patent/TWI627597B/zh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699019B2 (en) | 2015-10-19 | 2020-06-30 | Nec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security measure providing method, security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TWI687841B (zh) * | 2017-06-15 | 2020-03-11 |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 待處理業務的風險識別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
TWI670670B (zh) * | 2018-05-03 | 2019-09-01 |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銀行內部風險評估暨自動產出稽核排程之系統及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27597B (zh) | 2018-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Nnaji et al. | Influential safety technology adoption predictors in construction | |
US933036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size and effort of software assurance projects | |
AU2014232218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igning goods | |
US20100162029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 improvement in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 |
Chen et al. | Large-group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or risk management of angle grinder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 |
KR102129843B1 (ko) | 검증용 주석 처리 작업을 이용한 실전용 주석 처리 작업의 검증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6952191A (zh) | 提案自动评审方法和系统 | |
CN111898278B (zh) |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制造方法 | |
Yap et al. | Criticality of project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the deliver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 |
TWI627597B (zh) | 風險管理之專家分析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 |
Moza et al. | Evaluating Project Complexity in Construction Sector in India | |
Kritsky et al. | Decision making by the analysis of project risks based on the FMEA method | |
US20130262473A1 (en)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viewing file management | |
Talib et al. | Technique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oftware quality throughout the sdlc: The swebok guide coverage | |
Monghasemi et al. | A hybrid of genetic algorithm and evidential reasoning for optimal design of project scheduling: A systematic negotiation framework for multiple decision-makers | |
CN117114198A (zh) | 基于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20190066768A (ko) | 스마트 제조환경에서의 프로세스 평가를 위한 파라미터 처리 | |
Silva et al. | Towards making safety-critical systems safer: learning from mistakes | |
Andreasson et al. | Utilizing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to support conceptual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systems | |
Prasanth et al. | A novel approach in calculating stakeholder priority in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 |
Bobar et al. | An integrated fuzzy approach to bidder selection in public procurement: Serbian government case study | |
U-Dominic et al. | Applications of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Concepts in Defect Identification: A Case of Cable Manufacturing | |
Aguirre et al. | AHP-FMEA-DA multi-criteria method for NPD project launch analysis | |
Delang et al. | Enhanced service modelling for flexible demand‐driven implementation of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n manufacturing | |
CN117829766B (zh) | 一种基于线上监督办公执法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