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4279A - 製造基於具有膠結性灰泥且具有半透光性質之複合面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製造基於具有膠結性灰泥且具有半透光性質之複合面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4279A
TW201544279A TW104106623A TW104106623A TW201544279A TW 201544279 A TW201544279 A TW 201544279A TW 104106623 A TW104106623 A TW 104106623A TW 104106623 A TW104106623 A TW 104106623A TW 201544279 A TW201544279 A TW 2015442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ments
substrate
column
semi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6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ronne Carminati
Nicola Rizzo
Original Assignee
Italcement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alcementi Spa filed Critical Italcementi Spa
Publication of TW201544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427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23/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 B28B23/003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aped articles with elements wholly or partly embedded in the mou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of reinforced objects with elements being able to conduct light, e.g. light conducting fi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0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0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 E04C2/04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of concre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54Slab-like translucent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造基於膠結性灰泥且包含由半透明材料製成的部分之複合面板的方法,該等部分自該面板(1)之第一側(1')鋪展至與該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1")。該方法包括製造由半透光材料製成之單體結構(3),其具有基底(10)及自該基底(10)鋪展之複數個元件(12、12'、12")。藉助於塑膠射出成形方法製造該結構。該方法包括在模板內配置此類結構以便將所有該等元件配置在預定位置處用於後續單個操作中之澆注步驟。該方法最後包括藉由消除該結構(3)之該基底(10)及藉由限定該面板(1)之該等平坦側(1'、1")來修整在該膠結性灰泥硬化之後得到的膠結性灰泥。

Description

製造基於具有膠結性灰泥且具有半透光性質之複合面板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膠結性物品、特定言之基於膠結性灰泥且具有半透光性質之複合面板之製造。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造基於膠結性灰泥之複合面板的新方法。本發明亦關於一種包含此類結構之複合面板及關於一種可在前述方法中使用的由半透明材料製成之單體結構。
具有半透光性質之膠結性物品之使用為已知的。如已知的,該等膠結性物品之可能製造方法(例如描述於專利申請案WO03097954中)包括在物品內使用光纖,接著將物品修整成塊或面板。然而,此類技術已證實為相當無效的,因為半透明效果(亦即光自面板之一側透射至另一側)藉由入射在塊上之光強度及其入射角來調節。已經看到,超出此類角度之給定值,半透明效果逐漸降低,此構成此類技術之顯而易見的限制。與此技術相關的其他缺點發現於例如以下方面中:光纖在塊中定位困難且需要複雜的切割及拋光步驟來修整物品。此顯然意味著材料的浪費,尤其若大型部件為所需的。
已知與前述解決方案相關的限制及問題藉由使用基於膠結性灰泥且包含半透光材料部分之複合面板來部分地解決,該等半透光材料 部分為「貫穿」型,亦即延伸穿過整個面板厚度。關於此方面,專利申請案EP 2376718描述該等複合材料之一些具體實例,其中半透光元件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製成。為了獲得該等面板,將PMMA元件定位於模板內且藉由採用適當的保持元件彼此相互間隔開之間隔物根據平行線配置。接著用膠結性材料填充模板以掩埋PMMA元件而其相對面不與灰泥接觸。因此使膠結性灰泥硬化且自模板提取面板。
相對於光纖之使用,PMMA元件為更有效的,因為在所有 情況下、亦在不利的光角度存在下達到半透明效果。此外,自製造觀點來看,PMMA元件之製造實質上不產生任何加工廢料,亦即材料之浪費。然而,已觀測到用PMMA元件製造面板之方法目前具有巨大缺點,其需要解決方案以便使此技術可易於使用。
關於此方面,再次參考EP 2376718中所述之解決方案, PMMA元件呈現為縱向元件,其特徵在於高度等於面板厚度(貫穿部分)且根據實質上「鏈式」鋪展連接至較低高度部分之部分。已經看到,在各「鏈式」元件之成本形成中存在兩個關鍵態樣,第一態樣為材料之成本,且更具體言之為用以得到「鏈」之PMMA矩形。第二態樣係關於用於組態該等元件之切割過程之成本。此外,PMMA元件製造「成應有的尺寸」,亦即隨所需的面板尺寸而變。此為在製造成本方面之另一關鍵性。
「光學」性質之另一缺點已在用「鏈式」元件製造的面板之 使用中出現,其由「貫穿部分」與元件自身之較低高度部分之間的聯合區域所引起。實際上,對於根據不同於與面板自身垂直的方向的觀測方向觀測面板之觀測者而言,該等區域呈現「暗色」或在所有情況下不透明。可 以看出,此光學現象在許多情況下制止購買且一般而言制止通常使用面板。
同樣已發現,目前面板之製造係基於實質上手工製作程序, 需要單個PMMA元件(鏈)在模板中之手動定位。此類定位需要操作者注意及努力。同時,模板中的膠結性灰泥之澆注操作需要特別注意儘可能地限制PMMA元件之可能的未對準。實際上,已發現在上述製造方法中,通常獲得其中鏈「不規則地」配置之面板,因為平行度差且直度缺乏。此首先損害面板自身之良好外觀效果且因此損害產品之最終品質。
因此,明顯產生對替代目前方法的製造方法之需要以特定言 之根據上文所指示的條件減少製造時間及最終成本。同時,產生對具有更高品質面板的需要,面板之內部結構不決定如上述的缺點之光學性質缺點。
本發明之主要任務為提供一種製造基於膠結性灰泥且具有半透光性質之複合面板的新方法,其允許克服先前技術之缺點。在此任務之範圍內,第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允許以值得考慮的方式簡化在澆注膠結性灰泥之前的裝配步驟之方法。本發明之另一目標為使面板之製造更有成本效益,儘可能地避免加工廢料及材料浪費。本發明之另一目標為提供高品質面板,其內部結構不產生光學性質之缺點。本發明之非最後目標為提供一種可靠且易於以競爭性成本實施之方法。
此任務及此等目標藉助於如技術方案1中所指示之製造方法實現。此類方法因此基於由半透光塑膠材料製成的單體結構之使用,該結構較佳藉助於塑膠射出成形方法得到。此類結構包含基底及根據預定配置自基底鋪展之元件。單體結構在模板內之定位有利地藉助於單個操作獲 得,在該操作結束時,塑膠材料元件呈現預定位置用於澆注。相對於傳統方法,此轉化成相當大地降低製造成本。
根據另一態樣,單體結構模組化對在可能獲得不同尺寸面板 之方面的更高通用性有利。實際上,可在根據所需面板尺寸澆注模組之前的裝配步驟期間使用多個單體結構,該等單體結構之組合有助於製造面板所需的所有半透明材料元件在模板中之定位。此解決方案允許進一步降低製造成本。此外,該等模組化結構之定位不需要合格、專門的人員且亦適合於可能的過程自動化。
其他特徵及優點將自以下藉助於附圖以非限制性實例的方式說明之根據本發明的膠結性物品之製造方法之詳細描述顯而易見:-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基於膠結性灰泥之複合面板之透視圖;- 圖2及圖3為來自可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使用的由半透光材料製成的結構之不同視角之透視圖;- 圖4及圖5分別為圖2及圖3中所示之結構之平面圖及側視圖;- 圖6及圖7分別為與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相關的分解圖及平面圖;- 圖8展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步驟;- 圖9展示可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使用的由半透明材料製成之結構之第一可能組合;- 圖10展示可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使用的由半透明材料製成之結構之第二可能組合; - 圖11展示可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使用的由半透明材料製成之結構之第三可能組合;- 圖12及圖13為在可能的具體實例中與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相關的視圖;- 圖14及圖15為在可能的具體實例中與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相關的平面圖;- 圖16及圖17分別為在另一可能的具體實例中與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步驟相關的分解圖及側視圖。
圖中之相同參考數字及字母指相同元件或組件。
本發明因此係關於一種製造基於膠結性灰泥且包含複數個由半透光材料製成的元件55、55'、55"之複合面板的方法,半透光材料允許光自面板自身之一個第一平坦側1'透射穿過面板1至第二平坦側1"。圖1為可根據本發明製造的面板1之透視圖,其中指示平坦側1'、1",其為面板1之主要側,亦即具有更大延伸之彼等側。出於本發明之目的,第一側1'與第二側1"之間的距離限定面板1厚度(以參考數字80指示),根據實質上與在其上鋪展兩個主要側1'、1"之平行平面正交的方向來評估此類距離。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包括用適於在澆注膠結性灰泥及其後續硬化之後併入膠結性物品中的半透光材料製造單體結構3。後者將接著進行修整/做成正方形以便限定面板1且更特定言之上文所指示的其平坦側1、1'。出於本發明之目的,表述「單體結構」意謂藉助於半透光材料、諸如典型地用於此類型應用的PMMA之塑膠射出成形方法製造的一體結構。
如以下更詳細地說明,結構3除了為「單體的」之外較佳為 模組化的以允許與其他單體結構3'、33、33'、66、66'、99、99'組合,該等結構在功能及構造上為等效物,如將關於圖9至圖11進行更詳細地描述。 此類模組化組合允許製造不同尺寸的面板而不需要為此目的改變半透明材料之單體結構之尺寸。換言之,改變面板尺寸意味著改變所用單體結構之數目,但非改變結構自身之尺寸,其可有利地連續進行。
圖2及圖3為可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使用的結構3之可能 的具體實例之透視圖。此類結構包含基底表面10(下文亦指示為「基底10」)及複數個元件12、12'、12"。基底10實質上鋪展在參考平面4上,而元件12、12'、12"根據實質上與基底10自身(亦即與該參考平面4)正交之鋪展方向101鋪展在基底10之同一側(第一側10')上。如上文所提及,藉助於塑膠射出方法將該等元件12、12'、12"與基底表面10製成一體。圖3展示基底表面之一側10",與元件12、12'、12"開始鋪展的第一側相對,其中突出顯示射出方法之典型的塑膠材料之射出通道15。
圖4中之平面圖展示元件12、12'、12"之較佳配置,其根據 平行線配置,其中各元件與其相鄰的其他元件分離。在下文中,該等文件鋪展之方向指示為「縱向方向」201,而「橫向方向」202意謂與縱向方向201正交之方向。各列元件由相同參考數字指示。此外,各列元件以規則間隔沿縱向方向201配置,亦即由預定分離空間分離。此類空間之延伸藉由沿列自身之鋪展方向201量測的距離81展示於圖4中。亦值得觀測的是,該列之元件12、12'、12"沿與列自身鋪展之縱向方向201正交之橫向方向202等距離。兩個相鄰列之間的距離在圖5中之側視圖中由參考數字82指示。
再次參考圖4及圖5,元件12、12'、12"較佳具有沿實質上 平行於其上鋪展基底10之參考平面4之剖面截取的實質上矩形截面。元件厚度(在圖5中由參考數字83指示)對於所有元件12、12'、12"而言較佳為相同的。該等元件之高度(沿方向101量測且在圖5中由參考數字84指示)建立為隨意欲獲得的為面板1建立的厚度80而變。關於此方面,由於面板1之貫穿部分55、55'、55"具有對應於此類面板1厚度80之高度,結果導致結構之元件12、12'、12"之高度84必須大於或等於面板1厚度80。 實際上,根據本發明,面板1之各貫穿部分55、55'、55"對應於單體結構3之相應元件12、12'、12"之一部分。
根據圖中所示之較佳配置,各列之元件12相對於相鄰列之 元件12'、12"配置在縱向偏移位置處。特定言之,第一列元件(由參考數字12指示)之各元件面向第一側上的第二列元件(由參考數字12'指示)之兩個元件之間限定的相應分離空間及第二側上的第三列元件(由參考數字12"指示)之兩個元件之間限定的相應分離空間。因此,第二列之元件12'及第三列之元件12"相對於第一列之元件12'對稱。
應理解,前述偏移配置應理解為較佳的且因此無約束力。因 此,結構3之元件12、12'、12"可具有不同配置。同樣,元件12、12'、12"之截面亦可不同於上文指示為較佳具體實例之矩形形狀。
如上文所提及,為了提高製造面板的方法之通用性,單體結 構3藉助於用於使結構自身與第二等效結構模組化耦接之參考構件之存在來模組化。參考圖2、圖3、圖4及圖6,結構3之基底10較佳限定包含第一橫向周邊部分21及第二橫向周邊部分22之周界,周界亦根據橫向方向 202延伸。該等橫向部分21、22各限定包含凹部31、31'與突起33、33'交替之「參考齒」。更具體而言,第一橫向周邊部分21限定第一參考齒,而第二橫向周邊部分22限定第二參考齒。舉例而言,圖4展示限定第一參考齒以使得各凹部31及各突起33與第二參考齒之相應突起33'及相應凹部31'縱向對準。如圖4中所示,根據本發明,突起33、33'及凹部31、31'之形狀在幾何學上匹配,以使得作為整體,第一橫向周邊部分21與第二橫向周邊部分22在幾何學上匹配以允許兩個單體結構之模組化組合。此意謂第一單體結構3之第一參考齒可有利地接合另一單體結構之第二參考齒(例如參見圖10或圖11中之模組化組合)。在所示說明情況下,突起33、33'及凹部31、31'具有實質上梯形形狀。基底之周界較佳亦包含第一縱向部分23及第二縱向部分24(圖4及圖6中所指示),其分別平行於包含第一系列參考元件及第二系列參考元件之元件12、12'、12"的列而延伸。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第一縱向部分23(圖6中所指示)包含一系列凹部42(圖3及圖4中所指示),其中每一者實質上限定在最靠近第一縱向部分23自身的列之兩個元件12'之間的分離空間處。替代地,第二縱向部分24(圖4中所指示)包含一系列凸起部分43或突起43,其中每一者向外鋪展。限定各突出部分43以便沿橫向方向202與第一縱向部分23之相應凹部42對準。關於此方面,各突出部分43之形狀在幾何學上與同其橫向對準之相應凹部42之形狀匹配。各突起43之形狀為能夠接合相應凹部42以便允許例如如圖9中所示之兩個結構之模組化組合。較佳但非排他地,各別縱向部分23、24之凸起部分43及凹部42具有梯形形狀。
參考圖6中之分解圖,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包括提供其中容納 單體結構3之模板200。模板200之尺寸為意欲獲得的面板1之最終延伸之特徵。出於本發明之目的,詞語「模板」一般表示包含底部205及壁201、202、203、204之含有元件,其自限定上部開口之底部205鋪展,經由上部開口可插入單體結構3且接著可澆注膠結性灰泥。
在圖6中所示之具體實例中,設定模板200尺寸以便含有單 個單體結構3,其基底10具有實質上「正方形」形狀,此意謂縱向部分21、22之延伸實質上等效於橫向部分。因此,模板200亦具有實質上正方形結構。此意謂單體結構3亦可具有不同組態。根據典型的矩形構形,基底10之縱向延伸可大於橫向延伸,或反之亦然。
參考圖6及圖7,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因此包括在模板200中 容納至少一個單體結構3以使得結構之基底10靠在底部205上,亦即以使得模板200之上部開口保持自由。根據圖中所示之一較佳具體實例,該方法包括在模板200中配置至少一個金屬網格60。特定言之,將此類網格60配置在結構3之元件12、12'、12"之間以使得各網孔61包圍至少一個元件12、12'、12"。
若將元件12、12'、12"配置在如圖中所示之「偏移」列中, 則網格60可有利地具有菱形形狀網孔61,其中每一者實際上包圍結構3之至少一個元件12、12'、12"。在可能的具體實例(圖中未示)中,網格之網孔61之寬度可包圍結構3之元件12、12'、12"之組合件。圖7為展示模板200內的結構3及金屬網格60之平面圖。值得注意的是,在所示具體實例中,各菱形網孔61之各頂點61'實質上配置在同一列之兩個元件12、12'、12"之間的相應分離空間中。圖7中的網格60之各網孔61包圍元件12、12'、 12"中之一者。因此根據結構3之元件12、12'、12"的尺寸及元件自身之間的距離來選擇網孔61之尺寸。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具有菱形網孔61之網格60為非常有利的,因為其可易於在市場上以相對低的成本取得。此外,網格60簡單地藉由自頂部「安裝」其來定位而不需要「調整」網格自身(例如不需要切割區段或消除網格之網孔之頂點)。關於此方面,菱形網孔網格60可有利地藉助於拉伸過程獲得。
根據一較佳具體實例,較佳藉由使用在澆注膠結性灰泥時保 持網格60相對於結構3之基底10'懸掛之懸掛構件以距離結構3之基底10的預定高度配置網格60。以此方式,網格60將併入將在製造方法結束時獲得的面板中間部分1'、1"中。圖12至圖15展示以預定高度包圍結構3之一或多個元件12、12'、12"之懸掛環99(較佳但非排他地由可變形塑膠材料(例如橡膠)製成)形式呈現的該等懸掛構件之可能的具體實例。關於此方面,若環99包圍單個元件(圖12及圖13),則將選擇環99之部分隨兩個元件12、12'、12"之間的縱向距離而變以便保證用於形成網格60之網孔61的拉伸之靜止表面。若環99包圍元件12、12'、12"之組合件(例如如圖14及圖15中之實例中所示),則藉由環99在組合件自身之元件之間的分離空間中之延伸效應實現懸掛功能。
上文作為其他可能的功能等效物描述之懸掛構件可經定位 以使得網格60相對於基底10以預定值、例如元件12、12'、12"之高度84的1/3或2/3保持升高。然而,在本發明之範圍內,在所有情況下以不同高度配置網格60之可能性足以保證網格60及懸掛構件保持遠離基底10以便防止其在面板製造結束時仍然可見。較佳地,網格之懸掛構件僅配置在結 構3之足以保持網格60升高的一些預定位置處。在圖12至圖15中所示之實例中,懸掛環99各配置在靠近結構3之四個角度中之一者的位置處。環99之數目及位置可根據結構3之延伸有利地改變。
此外,本發明中包括在模板200中配置複數個金屬網格60、60'之可能性,尤其當製造厚面板時。此解決方案允許增加面板自身之強度。關於此方面,圖16圖解地展示藉由以不同高度配置的相應懸掛環99、99'支撐與兩個金屬網格60、60'連接之單體結構3。
此意謂若結構3之元件具有不同於圖中所示之偏移配置的配置,則所用網格之形狀可不同於圖中所示之菱形形狀。若結構3之元件在所有方向上對準(亦即縱向及橫向對準),則可使用例如正方形或矩形網孔網格。
為了促進單體結構3在模板200中之定位及中心調整,在一較佳具體實例中,該方法包括在模板200之底部上配置以在幾何學上對應於結構3之基底10之周邊部分21、22、23、24的方式成形的參考輪廓。在圖7中的實例中,提供將內部框架限定為整體之參考輪廓51、52、53、54。舉例而言,該等輪廓51、52、53、54可由低成本塑膠材料製成。此等輪廓中之每一者包含適於靠在模板200之相應內部周邊部分上之實質上平坦外側251、252、253、254。各輪廓51、52、53、54進一步包含成形為在幾何學上與結構3之基底10之周邊部分21、22、23、24中之一者匹配的內側251'、252'、253'、254'。在圖7中所示之具體實例中,因此識別:第一輪廓51之第一內側251'及第二輪廓53之第二內側253'與結構3之基底10之橫向周邊部分21、22相互相對且在幾何學上匹配,及第三輪廓52之第三內側252' 及第四部分54之第四內側254'與基底10自身之縱向部分23、24相互相對且在幾何學上匹配。
實際上,參考輪廓51、52、53、54之使用允許結構3之容 易定位及其在後續澆注期間的正確定位。換言之,參考輪廓51、52、53、54允許在模板200內的預定位置處配置及保持單體結構3,亦以此方式促進在澆注及硬化膠結性灰泥之後獲得的膠結性灰泥2之後續修整步驟。在所有情況下,應理解,單體結構3可配置於模板200中而不管該等參考輪廓51、52、53、54之存在。
關於此方面,圖8精確地指此步驟,其中灰泥在結構3之元 件12、12'、12"之間垂直地澆注,亦即根據與元件自身鋪展方向正交之澆注方向澆注。由於底部205在澆注期間為實質上水平的,因此澆注步驟非常快速且膠結性灰泥易於在結構自身之元件之間分佈。出於本發明之目的,可使用UNI-EN 197.1中所述之所有膠結物。特定言之,較佳使用52.R類之I型膠結物。膠結性灰泥較佳經澆注為實質上與模板200之上邊緣203「齊平」。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如上文所示之單體結構3為特別有利的,因為相對於傳統方法,可在無任何禁忌之情況下自模板200之任何側及/或自模板上方任何位置澆注膠結性灰泥。
在硬化膠結性灰泥之步驟之後,因此獲得膠結性灰泥,其中 併入單體結構3之元件12、12'、12"及配置在元件自身之間的網格60(若存在)。單體結構3之基底10實質上配置於實質上與模板200相對應的膠結性物品之一側上。此時,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包括藉由消除結構3之基底10修整膠結性物品以使得僅併入結構自身之元件12、12'、12"的部分。根據本發 明之方法之目標,該等部分對應於面板1之部分55、55'、55"。
自上文顯而易見的是,相對於傳統方法,根據本發明之方法 允許相當大地降低製造時間,因為由半透光材料製成的元件12、12'、12"均以對應於單體結構3之定位的單個操作配置於模板200中。
圖9至圖1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與特性化單體結構3 之模組化特徵相關的其他特性。圖9為矩形模板200之平面圖,其尺寸能容納兩個具有類似於圖2及圖3中所示之形狀之結構3、3'。亦在此情況下,參考輪廓51、52、53、54(其外側251、252、253、254黏附/靠在模板200之相應內壁上)可防護性地配置於模板200中。各輪廓之內側251'、252'、253'、254'之形狀在幾何學上與意欲插入模板自身中的結構3、3'之基底10之相應周邊部分21、22、23、24匹配。在圖9中所示之情況下,值得注意的是,各結構3、3'之至少一個周邊部分與其他結構之相應周邊部分組合。 同時,各結構3、3'之其他周邊部分在幾何學上與預先配置於模板200中的參考輪廓之內側251'、252'、253'、254'組合。此在澆注膠結性灰泥之步驟期間轉化成結構3、3'之精確、穩定定位。
如圖8中所示,網格60可易於切割「成應有的尺寸」用於 模板200,且一旦安裝在兩個結構3、3'上,其有助於在澆注期間將兩個結構保持在穩定位置處。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取膠結性物品之後,可有利地再使用參考輪廓。亦有可能為此等輪廓提供一種一次性方法,使其在所有情況下可易於以低成本獲得。
圖9亦展示參考輪廓可有利地模組化。在類似圖9中所示之 模板之矩形模板200的情況下,可沿更大延伸之各側202、204提供兩個具 有在幾何學上與單體結構3、3'之相應周邊部分匹配之相同形狀的參考輪廓52、52'、54、54'。換言之,參考輪廓之模組化遵循單體結構3、3'之模組化原理。
圖10展示另一可能的具體實例,其在實質上正方形模板200 中包括四個結構之模組化組合,為更清楚起見僅說明其中兩個3、3'。關於其他兩個結構(由參考數字33、33'所指示),僅各別基底10之周界展示於圖10中。同樣,僅展示兩個結構3、3'之網格60,但應理解,其亦延伸至意欲容納於模板200中之其他結構33、33'。值得注意的是,在圖10中所示之情況下,各結構包含兩個周邊部分,各周邊部分在幾何學上由相鄰結構之周邊部分耦接/接合。此外,對於各結構3、3'、33、33',其他周邊部分由相應參考輪廓51、52、53、54耦接/接合。以上關於參考輪廓之模組化說明之考慮因素亦適用於圖10中之情況。顯而易見的是,同樣在圖10中之情況下,參考構件之存在有助於結構3、3'、33、33'之模組化組合,因此避免需要專門或合格的人員進行此等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單體結構及可能的網格或金屬網格之定位亦可易於自動化,進一步降低總成本。
圖1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另一可能的具體實例,其中 矩形形狀模板200之尺寸能容納類似於圖2及圖3中所示之彼等結構之八個單體結構3、33、3'、33'、66、66'、99、99'之模組化組合。為簡單起見,圖11亦展示僅兩個結構3、3',而對於其他結構(用參考數字33、33'、66、66'、99、99')而言,出於突出顯示模板200中的結構自身之組合件之模組化的目的僅指示基底10之周界。
在圖9至圖11中所示之實例中,顯而易見使用模組化結構 3、33、33'、66、66'、99、99'來產生基於膠結性灰泥之複合面板之優點。根據所需面板尺寸,將足以配置具有相應尺寸及一或多個單體結構(具有等效形狀及尺寸)之模板200,該等單體結構將藉由採用限定在結構之周邊部分21、22、23、24上的各種參考構件(橫向及縱向參考構件)及可能的防護性地配置在模板200內之參考輪廓以極其快速方式在模板200內組合/定位。
使用複數個可藉助於相同塑膠射出方法獲得的單體結構 3、33、33'、66、66'、99、99'之事實在功能通用性方面為相當大的優點。實質上,出於生產原因需要改變面板尺寸並不影響單體結構之製造方法。此意味著相當大地降低製造成本。如上所述,模組化原理亦可有利地應用於可能製造及使用參考輪廓用於在模板內定位單體結構。
進一步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表示的模組化為特別有利的, 因為其允許獲得具有不同光學半透明效果之面板。實際上,單體結構3、33、33'、66、66'、99、99可用具有不同顏色之半透明材料製成。該等結構之後續模組化組合可因此允許製造具有含不同顏色的半透明區域之面板。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允許完全實現預定任務及目標。特定言 之,該方法允許大大降低以充分低於目前用於相同目的之方法的成本使所需面板可使用之製造。此外,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為非常通用的,因為其允許在尺寸方面易於區分面板製造。
1‧‧‧面板
1'‧‧‧側
1"‧‧‧側
55‧‧‧部分
55'‧‧‧部分
55"‧‧‧部分
80‧‧‧厚度

Claims (18)

  1. 一種製造基於膠結性灰泥之複合面板(1)的方法,該面板具有由用於光自該面板(1)之一個第一側(1')透射至與該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1")之半透明材料製成的貫穿部分(55、55'、55"),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製備模板(200)用於澆注該灰泥;- 製備該半透光材料之結構(3),該結構(3)包含基底(10)及與該基底(10)製成一體的複數個元件(12、12'、12"),該等元件(12、12'、12')在該基底表面(10)之同一側上鋪展;- 在該模板(200)內定位該半透明材料結構(3);- 將灰泥澆注至該模板(200)中以使得該灰泥分佈在該結構之該等元件(12、12'、12")之間且以便在其中併入該結構(3)之該等元件(12、12'、12")的該灰泥硬化之後產生實質上稜柱形半成品灰泥產品(2);- 在該灰泥硬化之後自該模板(200)提取該半成品(2);- 修整該半成品(2)以使得該面板之該等貫穿部分(5、5'、5")由該結構(3)之該等元件(12、12'、12")之相應部分限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藉由自該結構(3)消除該基底(10)修整該半成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方法,其中在該模板(200)中定位該結構(3)之後,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在該結構(3)之該等元件(12、12'、12")之間提供至少一個增強網格(60),以使得該網格(60)之各網孔(61)包圍該結構(3)之該等元件(12、12'、12")中之至少 一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經由懸掛構件提供至少一個網格(60),該等懸掛構件維持該網格(60)在該灰泥澆注期間以相對於該結構(3)之該基底10的預定高度懸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結構(3)之該等元件(12、12'、12")根據實質上與具有實質上矩形截面之該基底(10)正交的鋪展方向(101)鋪展,該截面根據實質上與該鋪展方向(101)正交的平面評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結構(3)之該等元件(12、12'、12")配置於平行列中,其中各列之各元件(12、12'、12")遠離同一列之相鄰元件,且其中各列之元件相對於相鄰列之元件偏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網格(60)包含菱形網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結構(3)藉助於半透光材料之塑膠射出成形方法製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組態該結構(3)之該基底(10)之周邊部分(21、22、23、24)以便限定用於將該結構(3)耦接至至少一個由半透光材料製成的其他結構(3'、33)之參考構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提供參考輪廓(51、52、53、54)用於在該模板(200)內定位該半透明材料結構(3),各輪廓包含以在幾何學上符合該結構(3)之該基底(10) 之周邊位置(21、22、23、24)之方式組態的一側。
  11. 一種由半透光材料製成之結構(3),其用於藉助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之方法製造基於灰泥之複合面板(100),其特徵在於其包含基底(10)及藉助於塑膠射出成形方法與該基底(10)製成一體的複數個元件(12、12'、12"),該等元件(12、12'、12")根據實質上與該基底(10)正交的鋪展方向(101)鋪展在該基底(10)之同一側上,該基底(10)包含經組態以獲得該結構(3)與至少一個由半透光材料製成的其他結構(3'、33)之模組化耦接之參考構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結構,其中該等元件(12、12'、12")以規則間隔配置於與縱向方向(101)平行的列(12、12'、12")中,其中該等列中之每一者之各元件(12、12'、12")遠離與其相鄰的元件,且其中各列之元件相對於相鄰列之元件偏移。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結構,其中第一列元件之各元件(12)之第一側面向第二列元件之兩個元件(12')之間的分離空間,且其中該第一列元件之各元件(12)之第二側面向與該第二列元件相對的第三列元件之兩個元件(12")之間的分離空間,該第三列元件(12")相對於該第一列元件(12)與該第二列元件(12')對稱。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之結構,其中該等參考構件包含由該基底(10)之第一橫向周邊部分(21)限定的第一參考齒及由該基底(10)之第二橫向周邊部分(22)限定的第二齒。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結構,其中該第一參考齒及該第二參考齒包含與突起(33、33')交替的凹部(31、31'),且其中該第一參考齒之各 凹部/突起與該第二齒之相應突起/凹部對準。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或第15項中任一項之結構(3),其中該等參考構件包含分別由該結構(3)之該基底(10)之第一縱向周邊部分(23)及第二縱向周邊部分(24)限定之第一系列參考元件及第二系列參考元件。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結構,其中該第一系列參考元件包含沿該第一縱向周邊部分(23)限定之一系列凹部(42),且其中該第二系列參考元件包含沿該第二縱向周邊部分(24)限定之一系列突起(43),其中各凹部(42)與相應突起(43)對準。
  18. 一種基於灰泥之面板,其藉助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之方法獲得。
TW104106623A 2014-03-04 2015-03-03 製造基於具有膠結性灰泥且具有半透光性質之複合面板的方法 TW2015442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MI20140324 2014-03-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4279A true TW201544279A (zh) 2015-12-01

Family

ID=50693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6623A TW201544279A (zh) 2014-03-04 2015-03-03 製造基於具有膠結性灰泥且具有半透光性質之複合面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72591A1 (zh)
EP (1) EP3113920A1 (zh)
CN (1) CN106414009A (zh)
AU (1) AU2015226217A1 (zh)
CA (1) CA2941185A1 (zh)
TW (1) TW201544279A (zh)
WO (1) WO20151322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700054669A1 (it) * 2017-05-19 2018-11-19 Italcementi Spa Metod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 pannello composito, preferibilmente a base di malta cementizia, con proprieta' di trasparenza alla luce
DE102017117820A1 (de) * 2017-08-07 2019-02-07 Dieter Christandl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ushärtbaren, plattenförmigen Lichtkörpers, Werkzeu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nd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r Lichtleitkörp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91899A (en) * 1958-11-26 1963-06-04 Bordlein Hans Light transmitting building tile, plate, block or the lik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059257A (en) * 1998-03-18 2000-05-09 Scott, Iii; William Clare Universal bracket for objects to be cast in poured walls
SE522171C2 (sv) 2002-05-17 2004-01-20 Aron Losonczi Byggnadsblock innefattande ljusgenomsläppliga fibrer och metod för framställning av detsamma
DE102007031935B8 (de) * 2007-06-29 2016-09-15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Bauteil mit funktionellen Elementen sowie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IT1394519B1 (it) * 2008-12-11 2012-07-05 Italcementi Spa Pannello composito a base di malta cementizia con proprieta' di trasparenza
TW201142115A (en) * 2010-05-28 2011-12-01 World Wide Stone Co Ltd Production method of translucent board and tool thereof
DE102011008853A1 (de) * 2011-01-18 2012-07-19 Dieter Christandl Licht leitendes Bauteil für Bauwerke und Gebäude sowie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5226217A1 (en) 2016-10-20
WO2015132287A1 (en) 2015-09-11
CA2941185A1 (en) 2015-09-11
US20170072591A1 (en) 2017-03-16
EP3113920A1 (en) 2017-01-11
CN106414009A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1303B2 (en) Translucent building block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308043B1 (ko) 오목줄눈용 거푸집 및 그를 이용한 노출 콘크리트 오목줄눈 모듈화 시공방법
RU2014147853A (ru)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ый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с пазом для сборк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HUE031494T2 (en) Cement based mortar, light transmitting composite panel
TW201544279A (zh) 製造基於具有膠結性灰泥且具有半透光性質之複合面板的方法
KR101812565B1 (ko) 철근 노출콘크리트 벽체를 적용한 건축물 시공방법
JP2009281106A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階段の製造方法と型枠装置
CN105040731A (zh) 装配整体式钢筋砼地下综合管廊及其生产模具
EP2784237A1 (en) Composite mortar-based panel with properties of transparency to the light
KR101216557B1 (ko) Pc보 거푸집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pc보 생산방법
KR101900689B1 (ko) 노출콘크리트 공법을 적용한 건물의 벽체 시공방법
KR102341776B1 (ko) 옹벽용 pc패널유닛 제작을 위한 건식콘크리트를 진동에 의해 자동화생산이 가능한 개량형 거푸집 구조
KR100653437B1 (ko) 맨홀블록의 제조장치, 이의 조립방법, 맨홀블록의 제조방법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맨홀블록
EP2746016A1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prefabricated panel to create circular tanks and a relative mould
KR101859406B1 (ko) 철근 노출콘크리트 벽체를 적용한 건축 구조물 시공방법
KR101859398B1 (ko) 철근 노출콘크리트 벽체를 적용한 건축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206048463U (zh) 可拼装的斗拱预制模具
JP2008223242A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パネルの製作方法
KR102650471B1 (ko) 소형 구조물을 위해 3d 프린팅으로 제작한 비정형 거푸집 파트를 포함하는 거푸집 및 그 제작방법
CN218970849U (zh) 现浇式围墙立柱专用内筒体及其立柱结构
JPH04348907A (ja) コンクリート成型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型枠
JP2017137731A (ja) 側溝の嵩上げ構築用部材
KR20200054497A (ko) 콘크리트 공시체용 종이몰드와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0381501Y1 (ko) 적층식 콘크리트 장식 블럭
KR101335446B1 (ko) 다공판을 이용한 섬유보강 콘크리트 부재의 섬유노출 연결면 형성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