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2050A - 二件式脫開輔助間隙器 - Google Patents

二件式脫開輔助間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2050A
TW201542050A TW103139988A TW103139988A TW201542050A TW 201542050 A TW201542050 A TW 201542050A TW 103139988 A TW103139988 A TW 103139988A TW 103139988 A TW103139988 A TW 103139988A TW 201542050 A TW201542050 A TW 2015420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nnector system
connector
gapper
ga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9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ames Robert Huffman
Cody Logan Graf
David Lynn Decker
William Chieng Ouyang
Original Assignee
Samte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tec Inc filed Critical Samtec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42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205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2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 F16B5/0216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the position of the plates to be connected being adjustable
    • F16B5/0233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the position of the plates to be connected being adjustable allowing for adjustment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4Assemblies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2201/042Stacked spaced PCBs; Planar parts of folded flexible circuits having mounted components in between or spaced from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409Screw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20Details of printed circuits not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1 - H05K2201/10
    • H05K2201/2036Permanent spacer or stand-off in a printed circuit or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連接器系統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間隙器,該間隙器佈置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該間隙器包括具有外螺紋的第一部分及具有內螺紋的第二部分,該內螺紋經構形來與該第一部分之該外螺紋嚙合。該第一部分經構形來與該第一基板嚙合,該第二部分經構形來與該第二基板嚙合,且該第一部分之該外螺紋及該第二部分之該內螺紋經構形以使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經構形來自彼此擰開,以造成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距離增加。

Description

二件式脫開輔助間隙器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諸如印刷電路板的基板的間隙器。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可用來脫開基板的間隙器。
用於將兩個基板配接在一起之一方法將使用多對板對板連接器。圖24展示具有八個凸形連接器1030的第一基板1050,且圖25展示具有八個對應凹形連接器1040之第二基板1060。圖26及圖27展示連接在一起的第一基板1050及第二基板1060。圖27亦包括凸形連接器1030及凹形連接器1040之部分橫截面,從而展示凸形連接器1030之觸點1031及凹形連接器1040之觸點1041沿中心線C對準。
然而,使第一基板1050及第二基板1060彼此配接及脫開可引起問題,其中包括損壞凸形連接器1030及凹形連接器1040之塑膠連接器主體、損壞凸形連接器1030及凹形連接器1040之觸點1031及1041、使焊接接頭破裂、損壞第一基板1050及第二基板1060、損傷試圖使第一基板1050及第二基板1060脫開的個人之雙手,及藉由在脫開凸形連接器1030及凹形連接器1040時使第一基板1050及第二基板1060受應力過度或過度彎曲而使包括在第一基板1050及第二基板1060中或上的痕跡裂開。此外,在第一基板1050及第二基板1060之配接及彼此脫開期間,可自凸形連接器1030 及凹形連接器1040之連接器主體之內壁刨去塑膠,該塑膠隨後可移動至關鍵接觸區域中。例如,在後續配接期間,塑膠刨屑可變得嵌入在連接器1030及1040之觸點1031與觸點1041之間,藉此防礙第一基板1050與第二基板1060之間的電氣連接。
已通常使用拉鍊配接及脫開方法來配接且脫開基板。拉鍊配接方法涉及將壓力施加於基板中之一或兩者之一側,此舉使基板相對於彼此成角度且不平行。在圖28中展示應用於第一基板1050及第二基板1060的拉鍊脫開方法。如圖28中所示,使第一基板1050之右側自第二基板1060升舉,以使凸形連接器1030開始不均勻地自凹形連接器1040脫離。已通常使用諸如螺釘起子或使用者之手指的各種工具來將基板1050與基板1060撬開。亦已使用定製脫開工具來脫開基板,然而此類定製工具通常需要基板上的大禁佈區域,從而減少基板上用於電氣痕跡及連接器的區域。亦已使用需要額外成本及不便的氣動壓力來脫開基板。然而,定製工具或氣動壓力可仍導致基板1050與1060之不均勻脫開。
使凸形連接器1030及凹形連接器1040以如圖28中所示的角度脫開可導致對基板1050及1060以及電連接器1030及1040的損壞。例如,如圖29中所示,重複的拉鍊配接及脫開可導致凹形連接器1040之觸點1041變形及並不沿中心線C與凸形連接器1030之對應觸點1031對準,此狀況可引起磕碰或錯配。例如,可使凹形連接器1040之觸點1041變形,以使該等觸點偏離凸形連接器1030之對應觸點1031,且因此引起凹形連接器1040之觸點1041與凸形連接器1030之不正確的觸點1031配接。
在配接基板之間使用間隙器或基板間隔件已為已知的。然 而,當不使用間隙器或基板間隔件時,基板之間不正確的板對板距離可發生,此狀況可導致安裝在基板上的對應連接器之不充分的觸點擦拭。觸點擦拭係定義為觸點在配接及脫開期間與該觸點之對應配接觸點相摩擦的距離。不充分的觸點擦拭可導致不良的電氣連接。例如,如圖26中所示,基板1050與基板1060之間缺乏任何間隔件可導致凸形連接器1030之觸點1031與凹形連接器1040之觸點1041之間不充分的觸點擦拭。
此外,無法使用間隙器或基板間隔件可導致額外問題,諸如當配接基板1050及1060暴露於振動或惡劣環境時接觸區域中之磨耗腐蝕及破裂的焊接接頭。
為克服以上所述問題,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二件式間隙器,該二件式間隙器輔助且促進脫開兩個基板。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的連接器系統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間隙器,該間隙器佈置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該間隙器包括具有外螺紋的第一部分及具有內螺紋的第二部分,該內螺紋經構形來與該第一部分之該外螺紋嚙合。該第一部分經構形來與該第一基板嚙合,該第二部分經構形來與該第二基板嚙合,且該第一部分之該外螺紋及該第二部分之該內螺紋經構形以使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經構形來自彼此擰開,以造成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距離增加。
較佳地,該連接器系統進一步包括螺釘,該第一部分包括內螺紋,該第一基板包括孔,且該螺釘自該第一基板之外表面延伸且延伸至該第一基板之該孔中以嚙合該第一部分之該內螺紋,以便將該間隙器緊固 至該第一基板。墊圈較佳地佈置在該螺釘之頭部與該第一基板之該外表面之間。較佳地,當該螺釘經旋擰至該第一部分之該內螺紋中時,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距離減小。
當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自彼此擰開時,該間隙器之高度較佳地增加。較佳地,該第一部分之肩部部分佈置在該第一基板之內表面處,且當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自彼此擰開時,該肩部部分壓在該第一基板上以增加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距離。當該第一部分經旋擰至該第二部分中時,該間隙器之高度較佳地減小。
較佳地,該第二部分包括滾花部分,該第二基板包括孔,且該第二部分之該滾花部分經壓入配合至該第二基板之該孔中,以將該間隙器緊固至該第二基板。
該第二部分較佳地經焊接至該第二基板以將該間隙器緊固至該第二基板。
較佳地,該第二部分包括外螺紋,該第二基板包括孔,且該第二部分之該外螺紋經佈置以通過該第二基板中之該孔。該間隙器較佳地係藉由將螺帽附接至該第二部分之該外螺紋而緊固至該第二基板。該間隙器較佳地經構形來藉由使該第二部分之該外螺紋與另一間隙器之第一部分之內螺紋嚙合而緊固至該第二基板。
較佳地,該第二部分包括內螺紋,該第二基板包括孔,且插入該第二基板之該孔中的螺釘與該第二部分之該內螺紋嚙合以將該間隙器緊固至該第二基板。
較佳地,第一電連接器經佈置於該第一基板上,第二電連接 器經佈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且當使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彼此配接且與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嚙合時,使該第一電連接器與該第二電連接器配接。
較佳地,第一電連接器係佈置於該第一基板上,第二電連接器係佈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且當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彼此脫開時,使該第一電連接器自該第二電連接器脫開。
較佳地,該第一部分包括凹部,且該凹部經構形來接收工具以相對於該第二部分旋轉該第一部分。該凹部較佳地經構形來接收艾倫扳手、六角頭槽(drive)、星形頭槽及菲利浦頭槽之一。
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較佳地相對於彼此平行或大體上平行、垂直或大體上垂直,或共面或大體上共面。較佳地,該第二部分包括樞軸點,該樞軸點經構形來將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定位成相對於彼此成斜角。
參考隨附圖式,本發明之以上及其他特徵、元件、步驟、組態、特性及優點將自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以下詳細描述變得更顯而易見。
100‧‧‧間隙器
110‧‧‧頂部部分
111‧‧‧肩部
115‧‧‧孔
116‧‧‧凹部
118‧‧‧螺釘
118a‧‧‧蝶形螺釘
118b‧‧‧凸輪鎖
119‧‧‧墊圈
120‧‧‧底部部分
125‧‧‧孔
126‧‧‧滾花部分
127‧‧‧螺紋鎖定流體或膏
128‧‧‧彈簧
130‧‧‧頂部連接器
131‧‧‧觸點
140‧‧‧底部連接器
141‧‧‧觸點
150‧‧‧頂部基板
155‧‧‧孔
160‧‧‧底部基板
165‧‧‧孔
200‧‧‧間隙器
220‧‧‧底部部分
226‧‧‧外螺紋部分
228‧‧‧螺帽
230、240‧‧‧連接器
250‧‧‧頂部基板
260‧‧‧底部基板
265‧‧‧孔
300‧‧‧間隙器
320‧‧‧底部部分
321‧‧‧上內螺紋部分
322‧‧‧下內螺紋部分
328‧‧‧螺釘
330、340‧‧‧連接器
350、360‧‧‧基板
365‧‧‧孔
400‧‧‧間隙器
420‧‧‧底部部分
426‧‧‧外螺紋部分
428‧‧‧螺帽
450、460、470‧‧‧基板
465、475‧‧‧孔
500‧‧‧間隙器
520‧‧‧底部部分
521‧‧‧凹入部分
526‧‧‧外螺紋部分
528‧‧‧螺帽
530、540‧‧‧連接器
550、560‧‧‧基板
565‧‧‧孔
600‧‧‧間隙器
610‧‧‧頂部部分
620‧‧‧底部部分
621‧‧‧凹入部分
626‧‧‧外螺紋部分
628‧‧‧螺帽
630、640‧‧‧連接器
650、660‧‧‧基板
665‧‧‧孔
700‧‧‧間隙器
720‧‧‧底部部分
726‧‧‧外螺紋部分
728‧‧‧螺帽
730、740‧‧‧連接器
750、760‧‧‧基板
765‧‧‧孔
800‧‧‧間隙器
820‧‧‧底部部分
822‧‧‧樞軸點
826‧‧‧外螺紋部分
828‧‧‧螺帽
830、840‧‧‧連接器
850、860‧‧‧基板
865‧‧‧孔
1030‧‧‧凸形連接器
1031‧‧‧觸點
1040‧‧‧凹形連接器
1041‧‧‧觸點
1050‧‧‧第一基板
1060‧‧‧第二基板
C‧‧‧中心線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間隙器的分解圖。
圖2展示複數個圖1中所示的間隙器,該等間隙器佈置在具有對應頂部連接器及底部連接器的兩個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基板之間。
圖3為圖1中所示的間隙器的特寫剖面圖。
圖4A至圖4E為使圖2中所示的基板及連接器配接及脫開的剖面圖。
圖5A至圖5E展示用於圖1中所示的間隙器之底部部分的各種附接類型。
圖6A展示用於圖1中所示的間隙器之螺釘的各種頭槽類型。
圖6B至圖6E展示用於圖1中所示的間隙器之頂部部分的各種鎖定機構。
圖7A至圖7C展示用於圖1中所示的間隙器之頂部部分的各種頭槽類型。
圖8A至圖8E展示可與圖1中所示的間隙器一起使用的不同可能的間隙器堆疊高度。
圖9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複數個間隙器,該等間隙器佈置在具有對應頂部連接器及底部連接器的兩個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基板之間。
圖10為圖9之間隙器的特寫剖面圖。
圖1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複數個間隙器,該等間隙器佈置在具有對應頂部連接器及底部連接器的兩個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基板之間。
圖12為圖11之間隙器的特寫剖面圖。
圖13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複數個間隙器,該等間隙器佈置在具有對應頂部連接器及底部連接器的三個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基板之間。
圖14為圖13之間隙器的特寫剖面圖。
圖1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複數個間隙器,該等間隙器佈置在具有對應頂部連接器及底部連接器的兩個共面或大體上共面的基板之間。
圖16為圖15之間隙器的特寫剖面圖。
圖17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六較佳實施例的複數個間隙器,該等間隙器佈置在具有對應頂部連接器及底部連接器的兩個垂直或大體上垂直的基板之間。
圖18為圖17之間隙器的特寫剖面圖。
圖19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七較佳實施例的複數個間隙器,該等間隙器佈置在具有對應頂部連接器及底部連接器的兩個垂直或大體上垂直的基板之間。
圖20為圖19之間隙器的特寫剖面圖。
圖21A及圖21B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八較佳實施例的複數個間隙器,該等間隙器佈置在具有對應頂部連接器及底部連接器的兩個成角度基板之間。
圖22為圖21之間隙器的特寫剖面圖。
圖23展示本發明之第八較佳實施例的修改。
圖24及圖25展示具有凸形連接器及凹形連接器的習知基板。
圖26及圖27展示圖24及圖25之彼此配接的習知基板。
圖28展示圖26及圖27之習知基板的脫開。
圖29為習知觸點在重複經受圖28中所示的脫開之後的特寫 視圖。
現將參考圖1至圖23詳細地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注意,以下描述在所有觀點中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且不應將該描述解釋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應用或用途。
圖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間隙器100。圖2展示複數個間隙器100,該等間隙器佈置在於基板150及160之主表面上具有對應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的兩個基板150及160之間。基板150及160在製造容限內平行或大體上平行。圖3為佈置在基板150與基板160之間的間隙器100的特寫剖面圖。圖4A至圖4E為使用間隙器100進行的基板150及160以及連接器130及140之配接及脫開的剖面圖。
如圖1中所示,間隙器100包括具有外螺紋的頂部部分110,該外部螺紋與底部部分120之內螺紋嚙合。頂部部分110包括具有內螺紋的孔115,該內螺紋與螺釘118上之外螺紋嚙合。當使螺釘118與頂部部分110嚙合時,螺釘118通過墊圈119之孔,以使將墊圈119佈置在螺釘118之頭部與頂部部分110之間。頂部部分110亦包括肩部111及凹部116,且底部部分120亦包括滾花部分126。
如圖2及圖3中所示,間隙器100可佈置在頂部基板150與底部基板160之間。當將間隙器100安裝至基板150及160且將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全部完全旋擰至該等頂部部分的對應底部部分120中時,將基板150及160佈置成彼此平行或大體上平行。頂部基板150進一步包括安裝在該頂部基板上的頂部連接器130,且底部基板160進一步包括安裝在該 底部基板上的底部連接器140。因此,當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及底部部分120彼此完全嚙合時,包括在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中之觸點彼此嚙合。
圖4A至圖4E為使用間隙器100進行的連接器130及140之配接及脫開的剖面圖。如圖4A中所示,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及底部部分120彼此嚙合,且底部部分120之滾花部分126經壓入配合至底部基板160中之對應孔165中。因此將底部部分120固定至底部基板160,且頂部部分110可在底部部分120內自由旋轉以嚙合底部部分120或使頂部部分110自底部部分120脫離。然而,間隙器100可以允許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自間隙器100之底部部分120斷開的任何適合方式連接至底部基板160。例如,如圖5A至圖5D中所示,可使用以下各者將間隙器100之底部部分120連接至底部基板160:(a)具有滾花部分126的壓入配合、(b)焊接連接、(c)使用螺帽附接至底部基板160的螺紋凸形部分、(d)使用螺釘附接至底部基板160的螺紋凹形部分等。若如圖5C及圖5D中所示將螺紋凸形部分及凹形部分用於底部部分120,則較佳地使用螺紋鎖定流體或膏127來幫助將底部部分120緊固至底部基板160,且墊圈可結合螺帽或螺釘用以將底部部分120附接至底部基板160。此外,可能使用其他佈置,其中包括使頂部部分110固定且底部部分120可相對於頂部部分110旋轉。
接下來,如圖4B中所示,將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彼此對準,較佳地並未嚙合觸點131及141。亦使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與頂部基板150中之孔155對準,以使頂部部分110之肩部111佈置成與孔155之邊緣嚙合。如圖4C中所示,隨後將墊圈119佈置在頂部基板 150中之孔155上,且使螺釘118穿過墊圈119且插入頂部部分110之孔115中。螺釘118與孔115之內螺紋嚙合,藉此由於墊圈119壓在上基板150上而隨著旋轉且收緊螺釘118將基板150及160牽引得更接近在一起。然而,可能使用其他佈置,諸如省略墊圈119,且螺釘118可具有任何頭槽類型,例如,正方形、五邊形、槽形、十字形、Phillips、Frearson、JIS B 1012、Mortorq、Pozidriv、Supadriv、Robertson、星形等,如圖6A中所示。此外,可使用任何適合鎖定機構代替螺釘118來將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連接至頂部基板150,其中包括卡扣設計、直角轉彎、鎖/彈簧壓縮、凸輪鎖、楔形鎖、蝶形螺釘、逆向凸形/凹形螺紋、鳩尾榫、楔/溝槽(grove)、鎖銷/開口銷、星形鎖、楔形鎖緊器、擋圈/槽等。例如,螺釘118可由如圖6B中所示的蝶形螺釘118a或如圖6C中所示的凸輪鎖118b替代。另外,彈簧128可包括於底部部分120中以幫助使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脫開,如圖6C及圖6D中所示。可將多於一個鎖定機構用來將頂部部分110連接至頂部基板150,例如,螺釘118及蝶形螺釘118a兩者,如圖6E中所示。
較佳地,將基板150與基板160之間的不同間隙器100之螺釘118旋擰至不同間隙器100之該等螺釘的對應頂部部分110之孔115中,以使將基板150及160維持在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狀態中。因此,隨著將基板150及160牽引得更接近在一起,觸點131及141在其完全配接時保持相對於彼此垂直或大體上垂直對準,如圖4D中所示。
為使連接器130及140彼此脫開,將來自間隙器100中每一個的螺釘118完全自該螺釘的對應頂部部分110擰開,且移除所有螺釘118及墊圈119,如圖4E中所示。較佳地,將基板150與基板160之間的不同 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逐漸地且順序地自該等頂部部分的對應底部部分120之孔125擰開,以使將基板150及160維持在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狀態中。因此,隨著基板150及160經壓擠分開,觸點131及141保持相對於彼此垂直或大體上垂直定對準,直至該等觸點完全脫開為止,如圖4E中所示。
因此,在整個配接及脫開過程中始終保持第一基板150與第二基板160之間的平行性,且對應對的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可在無拉鍊式扣合的情況下配接及脫開。因為避免拉鍊式扣合,所以避免關於拉鍊式扣合的問題。亦即,不損壞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之連接器主體,不損壞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之觸點131及141,不使焊接接頭(例如,將觸點131及141連接至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的焊接接頭)破裂,不損壞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不損傷試圖使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配接或脫開的個人之雙手,不使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中之痕跡裂縫,且不刨去來自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之連接器主體之內壁的材料。
頂部部分110之凹部116經構形,以使諸如艾倫扳手的工具可插入該凹部中以自底部部分120擰開頂部部分110。因此,因為底部部分120固定至底部基板160,所以當旋轉且自底部部分120鬆開頂部部分110時,頂部部分110之肩部111壓在頂部基板150上。頂部部分110之凹部116可具有任何頭槽類型。例如,如圖7A至圖7C中所示,凹部116可為(a)六角頭槽、(b)內梅花/星形頭槽、(c)菲利浦頭槽等。或者,頂部部分110可經形成,以使個人能夠將他或她的手指插入頂部基板150與底部基板160之間,以自底部部分120手動地擰開頂部部分110。
雖然在圖2中展示五個間隙器100,且在圖4A至圖4E中展示兩個間隙器100,但是間隙器100之數目並不如此受限。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可由一頂部部分110及一底部部分120之單個配接的對或由任何數目之頂部部分110及底部部分120連接。此外,雖然在圖2中展示八對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且在圖4A至圖4E中展示僅一對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但是任何數目之頂部連接器130及任何數目之底部連接器140可包括在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中任一者上。
因此,即使在多對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佈置於頂部基板130及底部基板140上時,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個別地或全部具有相對高的配接及脫開力,亦可將基板150及160保持在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狀態中。亦即,即使當配接及脫開力相對高時,間隙器100亦能夠在配接及脫開期間保持基板之間相同的或大體上相同的板對板距離。
當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藉由經旋擰至頂部基板150而配接至頂部基板150時,間隙器100之二件式設計允許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之容易配接,且當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藉由經自間隙器100之底部部分120擰開而自間隙器100之底部部分120脫開時,該二件式設計允許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之容易脫開。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包括外螺紋及內螺紋,且間隙器100之底部部分120包括內螺紋,如以上所述,以便提供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之容易配接及脫開。此外,當配接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時,間隙器100之雙重螺紋設計允許間隙器100界定且充當在頂部基板150與底部基板160之間提供固定距離的標準基 板間隔件/緊固特徵,同時仍能夠幫助且促進頂部基板150及底部基板160之配接及脫開。
雖然使用標準螺紋(亦即,順時針方向收緊)展示間隙器100中之螺紋,但是間隙器100可替代地使用逆向螺紋。此外,可使頂部部分110及底部部分120之佈置相反,以使頂部部分110包括凹形部分,且底部部分120包括旋擰至凹形部分中之凸形部分。
如圖8A至圖8E中所示,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間隙器可經修改成具有任何適合大小,其中包括例如7mm、11mm、14mm、16mm及19mm的高度。另外,雖然間隙器在圖式中展示為具有圓柱形形狀,但是可能的是,間隙器具有任何適合形狀,其中包括正方形、六邊形、八邊形、不規則形狀等。間隙器較佳地由不銹鋼製作;然而,可使用任何適合材料,其中包括塑膠、鋼、黃銅、鈦、鋁等。
圖9及圖10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間隙器200,其中具有對應連接器230及240的頂部基板250及底部基板260以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方式連接。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在於,圖1至圖4E中所示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間隙器100之堆疊高度小於圖9及圖10中所示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之間隙器200之堆疊高度,以適應頂部連接器230及底部連接器240,該等頂部連接器及底部連接器具有相較於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的較高堆疊高度。
較佳地,如圖10中所示,間隙器200包括與圖1至圖4E中所示的間隙器100相同的頂部部分110,且間隙器200係以將間隙器100附接至頂部基板150的相同方式附接至頂部基板250。然而,如圖10中所示, 與如圖1至圖4E中所示的滾花部分126及底部基板160中之孔165之壓入配合佈置相比,間隙器200之底部部分220包括外螺紋部分226,該外螺紋部分通過底部基板260中之孔265且與螺帽228嚙合以將底部部分220緊固至底部基板260。
圖11及圖1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間隙器300,其中具有對應連接器330及340的頂部基板350及底部基板360以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方式連接。第一較佳實施例與第三較佳實施例之間的差異之一在於,圖1至圖4E中所示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間隙器100之堆疊高度小於圖11及圖12中所示的第三較佳實施例之間隙器300之堆疊高度,以便適應頂部連接器330及底部連接器340,該等頂部連接器及底部連接器具有相較於頂部連接器130及底部連接器140的較高堆疊高度。
較佳地,如圖12中所示,間隙器300包括與圖1至圖4E中所示的間隙器100相同的頂部部分110,且間隙器300係以將間隙器100附接至頂部基板150的相同方式附接至頂部基板350。然而,如圖12中所示,與如圖1至圖4E中所示的滾花部分126及底部基板160中之孔165的壓入配合佈置相比,間隙器300之底部部分320包括與頂部部分110之外螺紋部分嚙合的上內螺紋部分321及與螺釘328嚙合的下內螺紋部分322兩者,該螺釘通過底部基板360中之孔365以將底部部分320緊固至底部基板360。
圖13及圖14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間隙器400,其中三個基板450、460及470以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方式連接。較佳地,如圖14中所示,間隙器400與圖1至圖4E中所示的間隙器100相同的頂部部分110,且將頂部基板410連接至中間基板460的間隙器400之頂部 部分110及底部部分420與將中間基板460連接至底部基板470的間隙器400之頂部部分110及底部部分420相同。
佈置在頂部基板450與中間基板460之間的間隙器400較佳地以將間隙器100附接至頂部基板150的相同的方式附接至頂部基板450。然而,如圖14中所示,間隙器400之底部部分420包括外螺紋部分426,該外螺紋部分通過中間基板460中之孔465可下基板470中之孔475中任一者。因此,底部部分420之外螺紋部分426可與另一間隙器400之頂部部分110之內螺紋嚙合以將兩個間隙器400緊固至中間基板460,或與螺帽428嚙合以將間隙器400之一緊固至底部基板470。另外,雖然在圖13及圖14中展示僅三個基板450、460及470,但是間隙器400可能連接任何適合數目之基板。
圖15及圖16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間隙器500,其中具有對應連接器530及540的第一基板550及第二基板560以共面或大體上共面的方式連接。較佳地,如圖16中所示,間隙器500各自包括與圖1至圖4E中所示的間隙器100相同的頂部部分110,且間隙器500中每一個之肩部111佈置在第一基板550之邊緣處。然而,如圖16中所示,每一間隙器500之底部部分520包括外螺紋部分526,該外螺紋部分垂直或大體上垂直於間隙器500之主體。外螺紋部分526通過第二基板560中之孔565且與螺帽528嚙合以將底部部分520緊固至第二基板560。因此,當將間隙器500中每一個之頂部部分110逐漸地且順序地自該頂部部分的對應底部部分520擰開時,將基板550及560之側邊緣保持在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狀態中,同時脫開連接器530及540。另外,雖然圖16中所示的間隙器500 之底部部分520包括凹入部分521,但是頂部部分110及底部部分520可能具有相同直徑或形狀。
圖17及圖18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六較佳實施例的間隙器600,其中具有對應連接器630及640的兩個基板650及660以垂直或大體上垂直的方式連接。較佳地,如圖18中所示,除與肩部111與頂部部分120之外螺紋之間的距離相比,在肩部611與頂部部分620之外螺紋之間存在較大距離之外,間隙器600中每一個之頂部部分610類似於間隙器100中每一個之頂部部分110。較佳地,如圖18中所示,間隙器600之頂部部分610係以將間隙器100之頂部部分110附接至頂部基板150的相同方式附接至頂部基板650。
然而,如圖18中所示,每一間隙器600之底部部分620包括外螺紋部分626,該外螺紋部分垂直或大體上垂直於間隙器600之主體。外螺紋部分626通過底部基板660中之孔665且與螺帽628嚙合以將底部部分620緊固至第二基板660。另外,雖然圖18中所示的間隙器600之底部部分620包括凹入部分621,但是頂部部分610及底部部分620可能具有相同直徑或形狀。
圖19及圖20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七較佳實施例的間隙器700,其中具有對應連接器730及740的兩個基板750及760以垂直或大體上垂直的方式連接。較佳地,如圖20中所示,間隙器700各自包括與圖1至圖4E中所示的間隙器100相同的頂部部分110,且間隙器700中每一個之肩部111佈置在上基板750之邊緣處。然而,如圖20中所示,間隙器700包括外螺紋部分726,該外螺紋部分通過底部基板760中之孔765且與螺帽 728嚙合以將底部部分720緊固至底部基板760。因此,當將間隙器700中每一個之頂部部分110逐漸地且順序地自該頂部部分的對應底部部分720擰開時,基板750之底部邊緣及基板760之主表面保持在平行或大體上平行的狀態中,同時使連接器730及740脫開。
圖21A、圖21B及圖2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八較佳實施例的間隙器800,其中具有對應連接器830及840的兩個基板850及860以一角度連接。基板850與基板860之間的角度可自0°(平行的)改變至90°(垂直的)。
較佳地,如圖22中所示,間隙器800包括與圖1至圖4E中所示的間隙器100相同的頂部部分110,且間隙器800係以將間隙器100附接至頂部基板150的相同方式附接至頂部基板850。然而,如圖22中所示,間隙器800之底部部分820包括外螺紋部分826,該外螺紋部分通過底部基板860中之孔865且與螺帽828嚙合以將底部部分820緊固至底部基板860。此外,亦如圖22中所示,底部部分820包括樞軸點822,該樞軸點容許基板850及860上之連接器830及840以各種角度連接。如圖23中所示,間隙器800亦可經修改,以使頂部基板850與底部基板860成固定角度。
因此,除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外,本發明之第二至第八較佳實施例亦能夠在無拉鍊式扣合的情況下提供且促進對應對的連接器之配接及/或脫開。
然而,本文關於本發明之第二至第八較佳實施例所述的間隙器不限於該等較佳實施例,且可包括其他佈置,諸如以上關於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該等佈置,其中包括圖5A至圖8E中所示的修改。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間隙器之底部部分可具有敞開形式(例如,圖3中所示的底部部分110)或封閉形式(例如,圖16中所示的底部部分520)。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可將二或更多個基板緊固在一起,同時提供機械強度且幫助基板之配接及/或脫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甚至在不利條件情況下諸如在振動期間及在惡劣環境中亦幫助保持連接器之間充分的電氣連接。此外,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僅需要僅常見的手工具(例如,螺絲起子及/或艾倫扳手)來使連接二或更多個基板的凸形連接器及凹形連接器配接且脫開。
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提供基板之間的準確的板對板距離,此舉確保充分觸點擦拭及良好的電氣連接。可實施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以提供高度之間的變化的距離,例如,以適於安裝在基板上的特定連接器。
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即使在基板之邊緣為不可達時或在小板對板距離將不允許抓緊基板時亦允許基板之配接及脫開。
在用於連接二或更多個基板的大多數應用中,較佳地使用相同間隙器中之二或更多個。然而,可能在同一應用中使用不同間隙器。例如,若基板中一或兩者不具有一致厚度,則可在單個應用中使用不同高度的間隙器。亦可能在同一應用中使用具有不同附接類型的間隙器。例如,可在同一應用中使用具有滾花部分的間隙器及具有螺紋凸形部分的間隙器。
應理解,前述描述僅例示本發明。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情況下由熟習該項技術者設計各種替選方案及修改。因此,本發明意欲涵蓋落 入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所有此類替選方案、修改及變化。
100‧‧‧間隙器
110‧‧‧頂部部分
111‧‧‧肩部
115‧‧‧孔
116‧‧‧凹部
118‧‧‧螺釘
119‧‧‧墊圈
120‧‧‧底部部分
126‧‧‧滾花部分
150‧‧‧頂部基板
155‧‧‧孔
160‧‧‧底部基板
165‧‧‧孔

Claims (21)

  1. 一種連接器系統,其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間隙器,其佈置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該間隙器包括:具有一外螺紋的一第一部分;以及具有一內螺紋的一第二部分,該內螺紋經構形來與該第一部分之該外螺紋嚙合;其中該第一部分經構形來與該第一基板嚙合;該第二部分經構形來與該第二基板嚙合;該第一部分之該外螺紋及該第二部分之該內螺紋經構形以使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經構形來自彼此擰開,以造成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一距離增加。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螺釘,其中;該第一部分包括一內螺紋;該第一基板包括一孔;且該螺釘自該第一基板之一外表面延伸且延伸至該第一基板之該孔中以嚙合該第一部分之該內螺紋,以便將該間隙器緊固至該第一基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一墊圈係佈置於該螺釘之一頭部與該第一基板之該外表面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當該螺釘經旋擰至該第一 部分之該內螺紋中時,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該距離減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當將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自彼此擰開時,該間隙器之一高度增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第一部分之一肩部部分係佈置於該第一基板之一內表面處;且當將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自彼此擰開時,該肩部部分壓在該第一基板上以增加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該距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當該第一部分經旋擰至該第二部分中時,該間隙器之一高度減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第二部分包括一滾花部分;該第二基板包括一孔;且該第二部分之該滾花部分經壓入配合至該第二基板之該孔中以將該間隙器緊固至該第二基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第二部分經焊接至該第二基板以將該間隙器緊固至該第二基板。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第二部分包括一外螺紋;該第二基板包括一孔;且該第二部分之該外螺紋經佈置以通過該第二基板中之該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間隙器係藉由將一螺帽附接至該第二部分之該外螺紋而緊固至該第二基板。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間隙器經構形來藉由使該第二部分之該外螺紋與另一間隙器之一第一部分之一內螺紋嚙合而緊固至該第二基板。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第二部分包括一內螺紋;該第二基板包括一孔;且插入該第二基板之該孔中的一螺釘與該第二部分之該內螺紋嚙合以將該間隙器緊固至該第二基板。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一第一電連接器係佈置於該第一基板上;一第二電連接器係佈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且當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彼此配接且與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嚙合時,使該第一電連接器與該第二電連接器配接。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一第一電連接器係佈置於該第一基板上;一第二電連接器係佈置於該第二基板上;且當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彼此脫開時,使該第一電連接器自該第二電連接器脫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第一部分包括一凹部;且該凹部經構形來接收一工具以相對於該第二部分旋轉該第一部分。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凹部經構形來接收一 艾倫扳手、一六角頭槽、一星形頭槽及一菲利浦頭槽之一。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相對於彼此平行或大體上平行。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相對於彼此垂直或大體上垂直。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相對於彼此共面或大體上共面。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連接器系統,其中該第二部分包括一樞軸點,該樞軸點經構形來將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定位成相對於彼此成一斜角。
TW103139988A 2013-11-22 2014-11-19 二件式脫開輔助間隙器 TW2015420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907952P 2013-11-22 2013-11-22
US14/542,857 US9374900B2 (en) 2013-11-22 2014-11-17 Two-piece unmate-assist standof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2050A true TW201542050A (zh) 2015-11-01

Family

ID=531800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9988A TW201542050A (zh) 2013-11-22 2014-11-19 二件式脫開輔助間隙器
TW103220484U TWM505072U (zh) 2013-11-22 2014-11-19 二件式脫開輔助間隙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20484U TWM505072U (zh) 2013-11-22 2014-11-19 二件式脫開輔助間隙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74900B2 (zh)
DE (1) DE112014005338T5 (zh)
TW (2) TW201542050A (zh)
WO (1) WO20150771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8783B (zh) * 2016-08-02 2017-12-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5105092U1 (de) * 2015-09-28 2015-10-29 Tbs Avionics Co Ltd Elektronisches Bauteil
US10111353B2 (en) * 2016-02-26 2018-10-23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unit
DE102016118630B3 (de) * 2016-09-30 2018-02-22 Fujitsu Limited Computersystem
US10720719B2 (en) * 2016-10-25 2020-07-2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Jackscrew assemblies for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s
US10103466B1 (en) * 2017-05-17 2018-10-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ouble-threaded connector
DE102017111665A1 (de) * 2017-05-29 2018-11-29 Profil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Co. Kg Klemmeinrichtung
DE102017111669A1 (de) * 2017-05-29 2018-11-29 Profil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 Co. Kg Montageeinrichtung
US10959343B2 (en) * 2017-08-25 2021-03-2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Integrated stand-offs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208538435U (zh) * 2018-08-01 2019-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10971870B2 (en) * 2018-08-17 2021-04-06 David Lynn Connection interface for a panel and support structure
TW202019032A (zh) * 2018-11-08 2020-05-16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結構
JP6774999B2 (ja) * 2018-12-12 2020-10-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物品固定装置
US11688962B2 (en) * 2021-05-13 2023-06-27 Veoneer Us, Llc Scalable electronic modules having a common form factor
DE102021127209A1 (de) * 2021-10-20 2023-04-20 Fujitsu Client Computing Limited Leiterplatte, Computeranordnung und Verbindungsstü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6862A (en) * 1990-09-28 1992-11-24 Square D Company Panel for mounting electronics
US6280202B1 (en) * 1999-09-01 2001-08-28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Board-to-board alignment and securement device
DE10004697A1 (de) * 2000-02-03 2001-08-09 Witte Velber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verspannenden Verbinden von mit Abstand zueinander liegenden Bauteilen
US6431879B2 (en) * 2000-02-10 2002-08-1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US6469905B1 (en) * 2001-08-22 2002-10-2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Guide rail device for receiving a GBIC module
US6692310B2 (en) * 2001-11-01 2004-02-17 Molex Incorporated Modular system for stack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KR200324629Y1 (ko) * 2003-05-30 2003-08-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제어 장비의 탑재용 인쇄회로기판 연결 구조
US7086896B2 (en) * 2004-10-28 2006-08-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xpandable standoff connector with slit collar and related method
US7614602B2 (en) * 2005-09-13 2009-11-10 Physical Systems, Inc. Standoff attachment with internal nut
US7365552B2 (en) * 2006-07-28 2008-04-2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urface mount package fault detection apparatus
US20080146092A1 (en) * 2006-12-14 2008-06-19 William Fillmore Tayl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
US7448879B2 (en) * 2006-12-21 2008-11-11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075515Y (zh) * 2007-06-26 2008-06-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US7819693B2 (en) * 2008-09-30 2010-10-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LGA socket having improved standoff
US7740489B2 (en) 2008-10-13 2010-06-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compressive coupling memb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8783B (zh) * 2016-08-02 2017-12-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裝置
CN107678505A (zh) * 2016-08-02 2018-02-09 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 扩充装置
CN107678505B (zh) * 2016-08-02 2019-11-01 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 扩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5072U (zh) 2015-07-11
WO2015077176A1 (en) 2015-05-28
US9374900B2 (en) 2016-06-21
US20150146400A1 (en) 2015-05-28
DE112014005338T5 (de) 2016-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42050A (zh) 二件式脫開輔助間隙器
US6406210B1 (en) Captivated jackscrew design
US20050186049A1 (en) Rapid fastening screw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798766B2 (ja) ボルトの緩み防止装置ならびにその取付方法および取付治具
TW201927480A (zh) 套筒扣固裝置
US10738818B2 (en) Elastic washer structure and fastener
TWM536292U (zh) 固定裝置
CN105723568B (zh) 两片式辅助分离间隙器
TW202009634A (zh) 用以在伺服器裝置內緊固電子零件之設備與使用其之伺服器裝置
TW201248026A (en) Mounting apparatus
WO2021052409A1 (zh) 一种使用卡扣连接的壳体结构和电子设备
US20170077626A1 (en) Battery terminal
US9069520B2 (en) Securing device, and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ecuring device and a heat dissipating module
JP2014020504A (ja) ナット
JPH0210600B2 (zh)
US2014032583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connector removal
JP2010027241A (ja) ジョイント端子及び電池の接続構造
TWM521716U (zh) 散熱單元扣具
CN216666159U (zh) 自适应紧固结构
US20210170556A1 (en) Screw clamping tool
CN110418527B (zh) 防拆结构及应用该防拆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16577586U (zh) 一种光电管专用扳手
RU44276U1 (ru) Гаечный ключ с улучшенной отвинчивающей частью
JPH0425810Y2 (zh)
KR200243241Y1 (ko) 일방향 회전식 스패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