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0177A - 貨櫃養殖裝置及貨櫃養殖系統 - Google Patents

貨櫃養殖裝置及貨櫃養殖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0177A
TW201540177A TW103114423A TW103114423A TW201540177A TW 201540177 A TW201540177 A TW 201540177A TW 103114423 A TW103114423 A TW 103114423A TW 103114423 A TW103114423 A TW 103114423A TW 201540177 A TW201540177 A TW 2015401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ontainer
tank
culture tank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4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8896B (zh
Inventor
Yi-Ting Wu
Original Assignee
Yi-Ting W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Ting Wu filed Critical Yi-Ting Wu
Priority to TW103114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889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40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0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8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88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貨櫃養殖裝置,其包含:一貨櫃體,該貨櫃體內具有一第一養殖槽,該第一養殖槽包含一第一放流結構,其設置於該第一養殖槽之一面上而可將水排出該第一養殖槽之外,該第一放流結構包括一第一內管及一套設於該第一內管的一第一外管。該貨櫃養殖裝置更包含構築於該第一養殖槽上方之一第二養殖槽,該第二養殖槽包含一第二放流結構,其設於該第二養殖槽之底部而係可將水排放至該第一養殖槽中,該第二放流結構包括一第二內管及一套設於該第二內管的一第二外管。本發明另提供了一種貨櫃養殖系統,包含:一第一蓄水槽、至少一貨櫃養殖裝置及一汙水處理裝置,該汙水處理裝置可包含一第二蓄水槽及複數個依序設置之沉澱池,此貨櫃養殖系統易於建置,且可大幅降低養殖成本,並節省養殖空間。

Description

貨櫃養殖裝置及貨櫃養殖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貨櫃養殖系統,特別是關於使用至少一貨櫃養殖裝置所建置的貨櫃養殖系統。
在水產養殖產業中,傳統的養殖方式一般以大面積的土地建置水塘作為養殖池,此種水塘養殖模式有相當多的缺點,例如水塘土地購置成本較高、易受天然環境影響產量、養殖密度較低、收成不易及塘底沉積的汙染物清除不易等等。
為解決傳統水塘養殖方式的缺點,現在已有利用混凝土或磚構成的人工養殖池的養殖模式。此種人工養殖池相較於傳統養殖方式已可節省相當比例的土地需求,且同時能夠提升對養殖環境及養殖用水品質的控制,此外,相較於傳統水塘養殖方式,此種人工養殖池可提高養殖密度,進而可提高產量。然而,此等人工養殖池仍存有缺點,例如養殖池需要利用水幫浦控制水的流動循環,因此能源消耗較多。另外,在養殖池內的汙染物清除仍需要一定的人工清理,收成亦較仰賴人工收成,因此需要較高的人工成本。再者,此等人工養殖池的模式最大的問題在於,若要擴大規模,仍需要大面積的廠房並投資建置相關設備,因此養殖規模大型化的成本門檻較高,管理亦較困難。
有鑑於此,目前的養殖產業實需要發展一種建置快速、不占空間、低耗能、低人力成本、高養殖密度及易於大型化的養殖設備。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易於建置、低耗能且低人力需求的養殖系統。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占空間、高養殖密度及易於養殖規模大型化的養殖系統。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貨櫃養殖裝置,包含:一貨櫃體,該貨櫃體內具有一第一養殖槽,該第一養殖槽包含一第一放流結構,其設置於該第一養殖槽之一面上而可將水排出該第一養殖槽之外,該第一放流結構包括:一第一內管,該第一內管穿過形成於該第一養殖槽之該面的一第一孔中以安裝於該第一養殖槽上,並連接該第一養殖槽之槽內及槽外之空間,該第一內管自該第一養殖槽內之底部具有向上突伸的一第一高度,且該第一內管之管壁在靠近該第一養殖槽槽內之底部處設有至少一第一通孔;一第一外管,該第一外管套設該第一內管以包覆該第一內管之該至少一第一通孔,該第一外管係可相對於該第一內管移動以使該至少一第一通孔外露,該第一外管自該第一養殖槽之底部具有向上突伸一第二高度。
為達成上述目的,上述貨櫃養殖裝置更包含構築於該第一養殖槽上方之一第二養殖槽,該第二養殖槽包含一第二放流結構,其設於該第二養殖槽之底部而係可將水排放至該第一養殖槽中,該第二放流結構包括:一第二內管,該第二內管穿過形成於該第二養殖槽之底部的一第二孔以安裝於該第二養殖槽上,並連接該第二養殖槽之槽內及槽外之空間,該第二內管具有自該第二養殖槽槽內之底部向上突伸的一第三高度,且該第二內管之管壁在鄰近該第二養殖槽槽內之底部處設有至少一第二通孔;一第二外管,該第二外管套設該第二內管以包覆該第二內管之該至少一第二通孔,該第二外管係可相對於該第二內管移動以使該至少一第二通孔外露,該第二外管具有自該第二養殖槽槽內之底部向上突伸的一第四高度。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貨櫃養殖系統,包含:一第一蓄水槽;至少一貨櫃養殖裝置;一汙水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一蓄水槽連接一第一供水管之一端,該第一供水管之另一端可將該第一蓄水槽中的水放流至該至少一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貨櫃養殖裝置之該第一放流結構可將該貨櫃養殖槽中的水放流至該汙水處理裝置;其中該汙水處理裝置連接一第二供水管,該第二供水管可將該汙水處理裝置之水供應至該第一蓄水槽。
本發明之貨櫃養殖系統可具有複數個彼此堆疊的貨櫃養殖裝置,且該第一供水管具有複數個支管,以自該第一蓄水槽分別供應水至該等貨櫃養殖裝置,且該等貨櫃養殖裝置之每一第一放流結構將相對應的該第一養殖槽中之水放流至該汙水處理裝置中。
本發明將進一步參考附圖來說明,其中該等附圖係概要第顯示依照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應了解,本發明在任何方面皆不侷限於下述實施例。
1‧‧‧貨櫃養殖系統
10‧‧‧第一蓄水槽
12‧‧‧浮球
20‧‧‧第一供水管
20a‧‧‧支管
20b‧‧‧支管
20c‧‧‧支管
22‧‧‧閥
22a‧‧‧閥
22b‧‧‧閥
22c‧‧‧閥
24‧‧‧孔
26‧‧‧ㄈ型管件
28‧‧‧LED燈
30‧‧‧貨櫃養殖裝置
30a‧‧‧貨櫃養殖裝置
30b‧‧‧貨櫃養殖裝置
30c‧‧‧貨櫃養殖裝置
30'‧‧‧貨櫃養殖模組
31‧‧‧貨櫃體
32‧‧‧第一養殖槽
33‧‧‧第二養殖槽
34‧‧‧第一放流結構
34a‧‧‧第一放流結構
34b‧‧‧第一放流結構
34c‧‧‧第一放流結構
35‧‧‧第二放流結構
36‧‧‧磚牆
37‧‧‧走道
38‧‧‧階梯
39‧‧‧斜坡結構
40‧‧‧第二蓄水槽
42‧‧‧收成網
50‧‧‧放流管
60‧‧‧沉澱池
62‧‧‧水管
70‧‧‧第二供水管
72‧‧‧馬達
80‧‧‧鼓風機
82‧‧‧空氣管
321‧‧‧孔
331‧‧‧孔
341‧‧‧第一內管
342‧‧‧第一外管
351‧‧‧第二內管
352‧‧‧第二外管
3412‧‧‧第一通孔
3413‧‧‧第一上管
3414‧‧‧第一下管
3512‧‧‧第二通孔
3513‧‧‧第二上管
3514‧‧‧第二下管
400‧‧‧汙水處理裝置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h3‧‧‧第三高度
h4‧‧‧第四高度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貨櫃養殖系統;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貨櫃養殖裝置;圖3A及3B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第一放流結構;圖3C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一放流結構;圖4A及4B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第二放流結構;圖4C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第二放流結構;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包含貨櫃養殖裝置堆疊模組的貨櫃養殖系統。
本發明提供一種貨櫃養殖系統,圖1係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貨櫃養殖系統示意圖,貨櫃養殖系統1包含一第一蓄水槽10、一貨 櫃養殖裝置30、一汙水處理裝置400,該汙水處理裝置可包含一第二蓄水槽40及複數個沉澱池60。該第一蓄水槽10內具有一浮球12,第一蓄水槽10可藉由浮球12的高度設定,保持槽內預設的水面高度,並於水位不足時由第二供水管70進水。該第一蓄水槽10另連接一第一供水管20之一端,該第一供水管20之一末端則連接至該貨櫃養殖裝置30,以將該第一蓄水槽10中的養殖用水供應至貨櫃養殖裝置30中。該第一供水管20係具有一閥22以調節供應至該貨櫃養殖裝置30的水流大小,且該第一供水管20之該末端之出口係具有一彎曲型態,例如可使用一彎曲型態的ㄈ型管件26或其他構型(如具噴頭),以使在該第一供水管20中的養殖用水於管件26中產生衝擊效果,從而養殖用水從該管件26以噴發式或瀑布式自出口噴出至該貨櫃養殖裝置30中,如此可增加水的曝氧效果,並可增進該貨櫃養殖裝置30中的養殖水體之流動。藉此,該第一供水管20之末端呈現彎曲型態之特徵不僅可減少曝氧機的使用,更可增加養殖水產的生長速度。此外,在該第一供水管20的管體上方可形成複數個孔洞24,並使用水耕栽植法在該等複數個孔洞24中種植水耕作物,以利用流經該第一供水管20的潔淨養殖用水加以灌溉,而水耕作物的光源則可利用例如建置於貨櫃養殖裝置30中的複數個LED燈28達到光照的效果,以促進水耕作物的生長,藉此達到低成本生產副產品的目的。
圖2係表示圖1中之貨櫃養殖裝置30之側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貨櫃養殖裝置30係使用一貨櫃體31,貨櫃體31中設置有一第一養殖槽32,該第一養殖槽32係可由防水鋼板所圍繞連接而成,並可在槽四周以磚牆封圍(如圖1之磚牆36,然亦可不使用磚牆封圍槽四周)。該第一養殖槽32可直接建置於該貨櫃體31的底部上,或是自該貨櫃體31之底部架高一高度,以使槽底部與貨櫃體31之底部之間具有一間隙可容納管件等其他零件或養殖用設備。另外,該第一養殖槽32 上方可再行建置疊放一第二養殖槽33,該第二養殖槽33亦可由防水鋼板所圍繞連接而成,並可於槽四周以磚牆封圍(然亦可不使用磚牆封圍槽四周,如圖1所示)。該第二養殖槽33之面積係小於該第一養殖槽32之面積,使該第一養殖槽32於該貨櫃體31中部分外露於該第二養殖槽33。例如,該第二養殖槽33之面積較佳為該第一養殖槽32的2/3。除了增加單位面積養殖空間,此上下層養殖槽設計的優點在於,可在上層第二養殖槽33中養殖水產的幼苗(如蝦苗等),並再幼苗長成到一定程度後,將之直接移動到較大的下層第一養殖槽中32繼續養殖至成體。
該第一養殖槽32外露於該貨櫃體31之上方部分(即不被該第二養殖槽33覆蓋之部分),可另行覆蓋鋪設一走道37,該走道可不占滿該第一養殖槽32之外露部分,該第一養殖槽32之旁側可另行搭建一樓梯38,以方便養殖業者登上該第一養殖槽32之該走道37,巡視養殖狀況或進行養殖槽清理動作。應注意,本發明之貨櫃養殖裝置30可僅設置該第一養殖槽32(未圖示)或同時設置該第一養殖槽32及該第二養殖槽33。在前者之實施例中,該第一供水管20係供水至該第一養殖槽32中;在後者之實施例中,該第一供水管20係供水至該第二養殖槽33中。
根據圖2之實施例,該第一養殖槽32與該第二養殖槽33之槽底係可以分別設置有一斜坡結構39,該斜坡結構39可由水泥或其他材質構形而成,斜坡結構29上方可再覆以一層泥沙。該等斜坡結構39靠近該第一養殖槽32與該第二養殖槽33之一側(如、靠近ㄈ型管件26之側)之最薄厚度可至少為10公分。設置該等斜坡結構39可使得該第一養殖槽32與該二養殖槽33中沉澱於斜坡結構上的殘餘飼料或養殖水產的排泄物,透過水流以及養殖水產移動時所產生的水波動,慢慢被移動至斜坡結構39最低的一側,如此可輕易將殘餘飼料或排泄物集中於該等養 殖槽之斜坡結構39的低處。當然,若欲減少建置成本,該等養殖槽亦可選擇不設置斜坡結構39,而改由其他方式將殘餘飼料或養殖水產的排泄物集中(例如使用人力或機器清掃集中)。
再參照圖1及圖2,該第一養殖槽32具有一第一放流結構34,該第二養殖槽33具有一第二放流結構35。該第一供水管20所供應之養殖用水,係流入該貨櫃養殖裝置30之第二養殖槽33中,且該第二養殖槽33中的養殖水體,係經由該第二放流結構35流出該第二養殖槽而進入該第一養殖槽32中。該第一養殖槽32中的養殖水體,係經由該第一放流結構34流出該第一養殖槽32,而後流入該第二蓄水槽40中。該第一放流結構34及該第二放流結構35係較佳設置於該第一養殖槽32及第二養殖槽33之斜坡結構39之最低處。
圖3A及圖3B係為該第一放流結構34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在該實施例中,該第一養殖槽32係可自該貨櫃體31之底部架高一高度,以使槽底部與貨櫃體31之底部之間具有一間隙可容納管件。該第一放流結構34包括一第一內管341與一第一外管342。該第一內管341可拆卸的安裝於該第一養殖槽32的槽底處的一孔321,而可連通第一養殖槽32槽內及槽外的空間,並且在該第一養殖槽32內向上突伸一第一高度h1,當第一養殖槽32之底部設置有斜坡結構39時,該第一內管341可穿過該斜坡結構39而自該斜坡結構39之表面向上突伸一第一高度h1。在另一實施例中,若當第一養殖槽32之底部不具有斜坡結構39,該第一內管341亦穿過該第一養殖槽32之槽內底部並向上突伸一第一高度h1。該第一內管341之管壁在鄰近該第一養殖槽32槽內之底部處設有至少一第一通孔3412。該第一外管342套設該第一內管341以包覆該第一內管341之該至少一第一通孔3412。該第一外管342係可相對於該第一內管341移動,例如經由上拉該第一外管342以使該至少一第一通孔3412外露,該第一外管342自該第一養殖槽32槽內之底部(或 斜坡結構39之表面)向上突伸一第二高度h2。圖3A中所示該第一外管342之第二高度h2係大於該第一內管341之第一高度h1,因此該第一外管342可作為限制該第一養殖槽32之養殖水體高度之標準。反之,若該第一外管342之第二高度小於該第一內管341之第一高度,該第一內管可作為限制該第一養殖槽32之養殖水體高度之標準。又,如圖3B所示,當該第一外管342相對於該第一內管341移動,以使該至少一第一通孔3412外露時,藉由斜坡構造39慢慢沉降至該第二養殖槽33低處,或藉由其他方式集中的殘餘飼料及排泄物等,能夠經由該至少一第一通孔3412隨著水流一起流出該第一養殖槽32之外。又,該第一養殖槽32底部之孔洞321之大小係可數倍於該槽中養殖水產之尺寸,當該第一養殖槽32中的養殖水產可收成時,可將該第一放流結構34(包含第一內管341及第一外管342)直接拔除,使水產連同養殖水體經由該第一養殖槽32底部之孔洞321直接流出該第一養殖槽32之外。
應注意者,該第一放流結構34並不限定於圖3A及3B所表示的型式。該第一內管341及該第一外管342可分別為複數管件所組成。例如,在另一實施例圖3C中所示,該第一放流結構34之該第一內管係包括一第一上管3413及一第一下管3414,該第一下管3414係水平穿過該第一養殖槽32之磚牆36及槽壁上的孔321,並可固著於斜坡結構39中,該第一上管3413係可插置於該第一下管3414中,並自該第一養殖槽32槽內之底部(或斜坡結構39之表面)向上突伸一第一高度h1,且該第一上管3413之管壁在鄰近該第一養殖槽32之底部處設有至少一第一通孔3412。該第一外管342套設該第一上管3413以包覆該第一上管3413之該至少一第一通孔3412,並自該第一養殖槽32槽內之底部(或斜坡結構39之表面)向上突伸一第一高度h2。該第一外管342係可相對於該第一上管3413移動,使該至少第一通孔3412外露,以排除槽底部的殘餘飼料及排泄物。又,該第一下管3414具有數倍於養殖水產之尺 寸的管徑,如此可於收成時直接將該第一外管342及該第一上管3413直接拔除,使養殖水產經由該第一下管3414流出該第一養殖槽32之外。
圖4A及圖4B係為該第二放流結構35之結構示意圖,第二放流結構35包括一第二內管351及一第二外管352。該第二內管351係可拆卸的安裝於該第二養殖槽33的槽底處的一孔331,而可連通第二養殖槽33槽內及槽外的空間,當第二養殖槽33之底部設置有斜坡結構39時,該第二內管351可穿過該斜坡結構39而自該斜坡結構39之表面向上突伸一第三高度h3。在另一實施例中,若當第二養殖槽33之底部不具有斜坡結構39,該第二內管351亦穿過該第二養殖槽33槽內之底部並向上突伸一第三高度h3。該第二內管351之管壁在鄰近該第二養殖槽33槽內之底部處設有至少一第二通孔3512。該第二外管352套設該第二內管351以包覆該第二內管351之該至少一第二通孔3512。該第二外管352係可相對於該第二內管351移動,例如經由上拉該第二外管352以使該至少一第二通孔3512外露,該第二外管352自該第二養殖槽33槽內之底部(或斜坡結構39之表面)向上突伸一第四高度h4。圖4A中所示該第二外管352之第四高度h4係大於該第二內管351之第三高度h3,因此該第二外管352可作為限制該第二養殖槽33之養殖水體高度之標準。反之,若該第二外管352之第四高度小於該第二內管351之第三高度,該第二內管351可作為限制該第二養殖槽33之養殖水體高度之標準。又,如圖4B所示,當該第二外管352相對於該第二內管351移動,以使該至少一第二通孔3512外露時,藉由斜坡構造39慢慢沉降至該第二養殖槽低處或藉由其他方式集中的殘餘飼料及排泄物等,能夠經由該至少一第二通孔3512隨著水流一起流出該第二養殖槽33之外(在此實施例中係放流至該第一養殖槽32中)。又,該第二養殖槽33底部之孔洞331之大小係可數倍於該槽中養殖水產之尺寸,當該第二養 殖槽33中的養殖水產可收成時(或幼苗長大時),可將該第二放流結構35(包含第二內管351及第二外管352)直接拔除,使水產連同養殖水體經由該第二養殖槽33底部之孔洞331直接流出該第二養殖槽33之外(在此實施例中係放流至該第一養殖槽32中)。
如同第一供水管20的彎曲型態末端(例如ㄈ型管件26),該第二內管351於該第二養殖槽33外的末端部分,亦可設計為彎曲型態,其作用同樣可使在從該第二內管351排出的養殖用水於管件末端中產生衝擊效果,從而養殖用水從該第二內管351以噴發式或瀑布式自出口噴出至該第一養殖槽32中,如此可增加水的曝氧效果,並可增進該第一養殖槽32中的養殖水體之流動。
應注意者,該第二放流結構35並不限定於圖4A及4B所表示的型式。該第二內管351及該第二外管352可分別為複數管件所組成。例如,在圖4C中所示之另一實施例,該第二放流結構35之該第二內管係包括一第二上管3513及一第二下管3514,該第二下管3514係穿過該第二養殖槽333之槽底上的孔331,並可固著於斜坡結構39中,該第二上管3513係可插置於該第二下管3514中,並自該第二養殖槽33槽內之底部(或斜坡結構39之表面)向上突伸一第三高度h3,且該第二上管3513之管壁在鄰近該第二養殖槽33槽內之底部處設有至少一第二通孔3512。該第二外管352套設該第二上管3513以包覆該第二上管3513之該至少一第二通孔3512,並自該第二養殖槽33槽內之底部(或斜坡結構39之表面)向上突伸一第四高度h4。該第二外管352係可相對於該第二上管3513移動,使該至少第二通孔3512外露,以排除槽底部的殘餘飼料及排泄物。又,該第二下管3514具有數倍於養殖水產之尺寸的管徑,以利於收成時可直接將該第二外管352及該第二上管3513直接拔除,使養殖水產經由該第二下管3514流出該第二養殖槽33之外。如同第一供水管20的彎曲型態末端(例如ㄈ型管件26),該第二下管3514於 該第二養殖槽33外的末端部分,亦可設計為彎曲型態,其作用同樣可使在從該第二下管3514排出的養殖用水於管件末端中產生衝擊效果,從而養殖用水從該第二下管3514以噴發式或瀑布式自出口噴出至該第一養殖槽32中,如此可增加水的曝氧效果,並可增進該第一養殖槽32中的養殖水體之流動。
如同上文所述,具有彎曲末端部分的第一供水管20及第二內管351(或第二下管3514)係可促進水的曝氧效果。然而,為使養殖槽內的養殖用水流動性更佳並獲得更高的溶氧量,可使用一曝氧裝置以將空氣或氧氣送入養殖槽中。例如,圖1揭露曝氧裝置包含一鼓風機80及一端連接該鼓風機80的空氣管82,空氣管82之另端則分別連接至第一養殖槽32及第二養殖槽33中。當鼓風機80運轉時,可將空氣經由空氣管82分別送入第一養殖槽32及第二養殖槽33的養殖用水中,以增進該等槽中的養殖用水之溶氧量與流動性。
請繼續參照圖1,該第一養殖槽32中經由第一放流結構34所放流出的養殖用水,係可流入該汙水處理裝置400中。於圖中所示較佳實施例,該汙水處理裝置包含該第二蓄水槽40及複數個沉澱池60。該第一養殖槽32中經由第一放流結構34所放流出的養殖用水係流入該汙水處理裝置400之該第二蓄水槽40中。該第二蓄水槽40係可設置於該貨櫃體31內或是貨櫃體31之外,並可利用在該第一養殖槽32之槽底部與該第二蓄水槽40之安置位置之間具有高低落差,使該第一放流結構34的養殖用水可以藉由高低落差的關係,經由該第一放流結構34自然地流入該第二蓄水槽40中。第二蓄水池40的功能在於回收貨櫃養殖裝置30的較髒污的養殖用水,並將之藉由一放流管50排放至沉澱池60中。又,在該第二蓄水槽40上可另行鋪設一收成網42。當養殖水產達到收成標準,可藉由卸除該第一放流結構34以直接收成貨櫃養殖裝置30中的養殖水產時,養殖水產可直接落在收成網42上收成,從而增加收成 的方便性,減少人力收成成本。此外,在收成時,可預先將第二蓄水槽40蓄集一定高度的水量,使收成網42沉浸在水中,如此可避免養殖水產在收成時因為水流的直接衝擊而受傷。
第二蓄水池40係藉由一放流管50而將較髒污的養殖用水放流該汙水處理裝置400之該等沉澱池60中。如圖1之實施例所示,該放流管50之一端係連接至該第二蓄水池40,另一端則位於複數個依序排列的沉澱池60之第一者的上方,藉由第二蓄水池40與該等沉澱池60之位置之間有高低落差的方式,使該第二蓄水池40中的養殖水可自然流入該等沉澱池60之第一者中。該等沉澱池60的相鄰兩沉澱池之間係以水管62相連,其中連接該等相鄰沉澱池60的該等水管62係依序高低交錯排列。以此模式排列水管62的優點在於可使該等沉澱池60分批沉澱水中雜質,而有過濾水質的優點。此外,該等沉澱池60係可設置於貨櫃體31之外,因此能使沉澱池受到充分的日光照射,使得在該等沉澱池60之最終者內的養殖水為乾淨又富有足夠藻類及礦物質的可循環養殖用水。
應注意的是,該第二蓄水槽40並非必要元件。在另一實施例中(未圖示),該汙水處理裝置400僅包含複數個沉澱池60,該第一養殖槽32中經由第一放流結構34所放流出的養殖用水係直接流入該汙水處理裝置400之該等沉澱池60之一第一者,而該等沉澱池60的相鄰兩沉澱池之間係以水管62相連,且連接該等相鄰沉澱池60的該等水管62係依序高低交錯排列,使得養殖用水在該等沉澱池60中可分批沉澱水中雜質,而在該等沉澱池60之一最終者具有乾淨的養殖用水。而於養殖水產收成時,可直接在該等沉澱池60之第一者上架設收成網42,而將養殖水產放流至該等沉澱池60之第一者中。
當然,該汙水處理裝置400並不限於第二蓄水槽40或複數個沉澱池60之型式,其他種類的汙水處理裝置(例如厭氧處理系統、好氧處 理系統等等)皆可應用。
該汙水處理裝置400係連接於一第二供水管70之一端(例如,在圖1之實施例中該等沉澱池60之最終沉澱池係連接於一第二供水管70之一端),並藉由一馬達72將該最終沉澱池中的乾淨養殖用水回抽至該第一蓄水池10中,並由該第一蓄水池10內的浮球單元控制馬達72抽取該最終沉澱池中的乾淨養殖用水的多寡,以維持該第一蓄水池10內的適當水位高度。
根據圖1所揭示的貨櫃養殖系統1,在養殖期間可使養殖用水以最少的能源達成循環使用養殖用水的目的,以節省能源成本。此外,貨櫃養殖裝置30的結構設計,以及第一放流結構34與第二放流結構35的設計,可輕易的集中清理養殖過程中沉積於養殖槽底部的殘餘飼料以及水產排泄物並加以放流,更可以輕易的收成養殖水產,減少人力的使用。然而,本發明的優勢不僅止於此。因為貨櫃具有便利堆疊的特性,本發明的貨櫃養殖系統,可利用複數個彼此堆疊的貨櫃養殖裝置30,形成一個大型的養殖模組,並共用第一蓄水池10、第二蓄水池40及複數個沉澱池60。如圖5所示之堆疊式貨櫃養殖系統,其貨櫃養殖模組30'係由貨櫃養殖裝置30a、30b及30c堆疊而成,且該第一供水管20係具有支管20a、20b及20c,以自該第一蓄水槽10分別供應該等貨櫃養殖裝置30a、30b及30c之養殖用水,並藉由閥20a、20b及20c控制進水量多寡。該等貨櫃養殖裝置30a、30b及30c另分別藉由第一放流結構34a、34b及34c進行放流或收成動作,將放流養殖用水或收成水產排放至共用的汙水處理裝置400中以過濾沉澱髒污的養殖用水。例如,在圖5之實施例係將養殖模組30'之汙水排放至共用的第二蓄水槽40中,並共同使用沉澱池60過濾沉澱髒污的養殖用水,最後藉由馬達72及第二供水管70將乾淨的養殖用水回抽至該第一蓄水槽40中。如前所述,汙水處理裝置400並不限於圖中所示之實施例,其他態樣或其 他種類的共用汙水處理裝置400亦可應用。例如,當貨櫃養殖系統的規模擴大到包含幾十個或幾百個貨櫃養殖裝置30時,可利用一定面積的土地,並直接在其上建造開挖包含複數大型沉澱池的共用汙水處理裝置400,以便容納龐大體積的養殖用水,如此可以有效率的統一處理髒污的養殖用水,使其能夠再循換利用。
根據圖5所揭露的實施例,本發明之堆疊式的貨櫃養殖模組之優勢在於可快速擴充養殖規模,並且在擴充養殖規模的同時佔用最少的場地面積,並利用共用的供水及回收設備減少投資成本。另外,此一堆疊式貨櫃養殖模組更具有快速安裝及拆裝的優點,於養殖廠需要進行遷移時,可以最低的成本快速的拆裝遷移。
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係說明如上,惟本領域之技藝者當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下,對本發明做任何的修改及潤飾,然此等修改及潤飾當仍屬本發明所界定之範圍。
1‧‧‧貨櫃養殖系統
10‧‧‧第一蓄水槽
12‧‧‧浮球
20‧‧‧第一供水管
22‧‧‧閥
24‧‧‧孔
26‧‧‧ㄈ型管件
28‧‧‧LED燈
30‧‧‧貨櫃養殖裝置
31‧‧‧貨櫃體
32‧‧‧第一養殖槽
33‧‧‧第二養殖槽
34‧‧‧第一放流結構
35‧‧‧第二放流結構
36‧‧‧磚牆
37‧‧‧走道
38‧‧‧階梯
40‧‧‧第二蓄水槽
42‧‧‧收成網
50‧‧‧放流管
60‧‧‧沉澱池
62‧‧‧水管
70‧‧‧第二供水管
72‧‧‧馬達
400‧‧‧汙水處理裝置

Claims (21)

  1. 一種貨櫃養殖裝置,包含:一貨櫃體,該貨櫃體內具有一第一養殖槽,該第一養殖槽包含一第一放流結構,其設置於該第一養殖槽之一面上而可將水排出該第一養殖槽之外,該第一放流結構包括:一第一內管,該第一內管穿過形成於該第一養殖槽之該面的一第一孔中以安裝於該第一養殖槽上,並連接該第一養殖槽之槽內及槽外之空間,該第一內管自該第一養殖槽內之底部具有向上突伸的一第一高度,且該第一內管之管壁在靠近該第一養殖槽槽內之底部處設有至少一第一通孔;一第一外管,該第一外管套設該第一內管以包覆該第一內管之該至少一第一通孔,該第一外管係可相對於該第一內管移動以使該至少一第一通孔外露,該第一外管自該第一養殖槽之底部具有向上突伸一第二高度。
  2. 如請求項1之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第一內管或該第一外管限制該第一養殖槽內之水體高度。
  3. 如請求項1之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第一內管包含一第一上管及一第一下管,該第一下管穿過該第一養殖槽之該第一孔以安裝於該第一養殖槽上,該第一上管插置於該第一下管中,且自該第一養殖槽槽內之底部具有向上突伸的該第一高度,該第一上管之管壁在靠近該第一養殖槽槽內之底部處設有該至少一第一通孔,該第一外管套設該第一上管以包覆該第一上管之該至少一第一通孔,該第一外管係可相對於該第一上管移動以使該至少一第一通孔外露。
  4.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之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第一養殖槽底部 具有一第一斜坡構造,且該第一內管或該第一下管穿過該第一斜坡構造。
  5.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之之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第一內管或該第一下管之管徑大於該第一養殖槽中之養殖水產之尺寸。
  6. 如請求項1之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貨櫃體內具有構築於該第一養殖槽上方之一第二養殖槽,該第二養殖槽包含一第二放流結構,其設於該第二養殖槽之底部而係可將水排放至該第一養殖槽中,該第二放流結構包括:一第二內管,該第二內管穿過形成於該第二養殖槽之底部的一第二孔以安裝於該第二養殖槽上,並連接該第二養殖槽之槽內及槽外之空間,該第二內管具有自該第二養殖槽槽內之底部向上突伸的一第三高度,且該第二內管之管壁在鄰近該第二養殖槽槽內之底部處設有至少一第二通孔;一第二外管,該第二外管套設該第二內管以包覆該第二內管之該至少一第二通孔,該第二外管係可相對於該第二內管移動以使該至少一第二通孔外露,該第二外管具有自該第二養殖槽槽內之底部向上突伸的一第四高度。
  7. 如請求項6之貨櫃養殖裝置,且該第二內管或該第二外管限制該第二養殖槽內之水體高度。
  8. 如請求項6之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第二內管包含一第二上管及一第二下管,該第二下管穿過該第二養殖槽之該第二孔以安裝於該第二養殖槽上,該第二上管插置於該第二下管中,且自該第二養殖槽槽內之底部具有向上突伸的該第三高度,該第二上管之管壁在靠近該第二養殖槽槽內之底部處設有該至少一第二通孔,該第二外管套設該第二上管以包覆該第二上管之該至少一第二通孔,該第二外管係可相對於該第二上管移動以使該至 少一第二通孔外露。
  9. 如請求項6至8任一項之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第二養殖槽底部具有一第二斜坡構造,且該第二內管或該第二下管穿過該第二斜坡構造。
  10. 如請求項6至8任一項之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第二內管或該第二下管之管徑大於該第二養殖槽中之養殖水產之尺寸。
  11. 如請求項6至8任一項之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第二內管或該第二下管之末端為彎曲型態。
  12. 一種貨櫃養殖系統,包含:一第一蓄水槽;至少一如請求項1-12任一項之貨櫃養殖裝置;一汙水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一蓄水槽連接一第一供水管之一端,該第一供水管之另一端可將該第一蓄水槽中的水放流至該至少一貨櫃養殖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貨櫃養殖裝置之該第一放流結構可將該貨櫃養殖槽中的水放流至該汙水處理裝置;該汙水處理裝置連接一第二供水管,該第二供水管可將該汙水處理裝置之水供應至該第一蓄水槽。
  13. 如請求項12之貨櫃養殖系統,其中該汙水處理裝置包含複數個依序設置之沉澱池,該至少一貨櫃養殖裝置之該第一放流結構可將該貨櫃養殖槽中的水放流至該等沉澱池之一第一者,該等複數個沉澱池之相鄰兩沉澱池之間彼此以水管相連通,該等沉澱池之一最終者連接該第二供水管。
  14. 如請求項13之貨櫃養殖系統,其中連接該等相鄰沉澱池的該等水管係依序高低交錯排列。
  15. 如請求項13之貨櫃養殖系統,其中該汙水處理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第二蓄水槽,該至少一貨櫃養殖裝置之該第一放流結構係將該貨櫃養殖槽中的水放流至該第二蓄水槽,該第二蓄水槽連接一放流管之一端,該放流管之另一端將該第二蓄水槽中的水放流至該複數個沉澱池之該第一者。
  16. 如請求項15之貨櫃養殖系統,其中該第二蓄水槽具有一收成網。
  17. 如請求項12至16任一項之貨櫃養殖系統,其中該第一供水管之該另一端具有一彎曲型態管件末端。
  18. 如請求項12至16任一項之貨櫃養殖系統,其中該第一供水管係供應養殖用水至該至少一貨櫃養殖裝置之該第一養殖槽或該第二養殖槽中。
  19. 如請求項12至16任一項之貨櫃養殖系統,其中該第一供水管具有複數個用以種植水耕植物的孔洞。
  20. 如請求項12至16任一項之貨櫃養殖系統,其中該貨櫃養殖系統具有複數個彼此堆疊的貨櫃養殖裝置,且該第一供水管具有複數個支管,以自該第一蓄水槽分別供應水至該等貨櫃養殖裝置,且該等貨櫃養殖裝置之每一第一放流結構將相對應的該第一養殖槽中之水放流至該汙水處理裝置中。
  21. 如請求項20之貨櫃養殖系統,其中該第一供水管係供應養殖用水至該等貨櫃養殖裝置之該第一養殖槽或該第二養殖槽中。
TW103114423A 2014-04-21 2014-04-21 Container farming and container farming systems TWI5288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4423A TWI528896B (zh) 2014-04-21 2014-04-21 Container farming and container farming system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4423A TWI528896B (zh) 2014-04-21 2014-04-21 Container farming and container farming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0177A true TW201540177A (zh) 2015-11-01
TWI528896B TWI528896B (zh) 2016-04-11

Family

ID=55220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4423A TWI528896B (zh) 2014-04-21 2014-04-21 Container farming and container farming system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889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0980A (zh) * 2016-04-20 2016-08-10 兴业县葵峰双江原生态草鱼养殖场 一种阶梯式养殖草鱼的方法
CN113994913A (zh) * 2020-09-10 2022-02-01 蔡志平 太阳能货柜养殖装置
TWI765557B (zh) * 2021-02-02 2022-05-21 劉醇漨 高架離子水養殖系統設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0980A (zh) * 2016-04-20 2016-08-10 兴业县葵峰双江原生态草鱼养殖场 一种阶梯式养殖草鱼的方法
CN105830980B (zh) * 2016-04-20 2018-08-14 兴业县葵峰双江原生态草鱼养殖场 一种阶梯式养殖草鱼的方法
CN113994913A (zh) * 2020-09-10 2022-02-01 蔡志平 太阳能货柜养殖装置
TWI765557B (zh) * 2021-02-02 2022-05-21 劉醇漨 高架離子水養殖系統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8896B (zh) 2016-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002227U (ko) 통합 수산양식 시스템
CN102823521B (zh) 半咸水人工湿地室内养殖对虾的方法
RU2487536C1 (ru) Компактная рыбовод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замкнутого водообеспечения
CN104381167B (zh) 大珠母贝中间培育养殖系统
TWI528896B (zh) Container farming and container farming systems
CN104430083A (zh) 一种水循环水产育苗系统及其水产育苗的方法
CN107980674A (zh) 一种大水面高密度养殖鱼类的养殖方法
CN206136923U (zh) 一种集装箱养殖系统
CN104322430A (zh) 一种海参养殖池
JP2014042492A (ja) 水耕栽培を備える水生生物の養殖システム
CN208095751U (zh) 一种新型的龟养殖缸套
KR101178320B1 (ko) 다슬기 양식수조 청소기
CN203416723U (zh) 免换水生态养鱼过滤装置
CN213127653U (zh) 一种室内小龙虾高密度养殖设备
CN207083882U (zh) 一种鱼类圈养污水固形物分离装置
CN206994124U (zh) 养鱼池环境改善系统
TWM521888U (zh) 壓差逆流式養殖裝置
JP2016208890A (ja) アワビの養殖方法とそのシステム
CN206274932U (zh) 一种豪猪的绿色环保养殖系统
CN105010213B (zh)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
CN104351097A (zh) 一种新型流水式贝类苗种繁育系统
RU153441U1 (ru)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вос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рыбы
CN210808849U (zh) 鱼草共生过滤养殖池
CN204070172U (zh) 一体化水产养殖系统
CN108323461B (zh) 高产育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