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9687A - 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9687A
TW201519687A TW102141422A TW102141422A TW201519687A TW 201519687 A TW201519687 A TW 201519687A TW 102141422 A TW102141422 A TW 102141422A TW 102141422 A TW102141422 A TW 102141422A TW 201519687 A TW201519687 A TW 2015196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ircuit
period
time point
power sav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1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4850B (zh
Inventor
Ying-Dar Lin
Yu-Hsien Kuo
Li-Ping Tung
Yuan-Cheng Lai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Chiao Tu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Chiao Tung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Chiao Tung
Priority to TW102141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4850B/zh
Priority to US14/298,303 priority patent/US938652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4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48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968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包括:期間決定模組用於考量服務品質要求及目前通道環境以決定出最佳的非連續接收週期,起始偏差決定模組可藉此分散各使用者的電路開啟時段,使其能完整利用LTE頻寬來傳輸資料並減少電路開啟時段的時間達到省電效果,此外,非連續接收週期感知排程模組考量非連續接收參數及系統負載量,以判斷是否延長電路開啟時段。透過本發明設定之最佳化非連續接收參數及非連續接收感知排程,可解決現有非連續接收參數未考量通道環境、流量及服務品質要求、無法彈性更改使用者的非連續接收參數以及不必要耗電等問題。

Description

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無線通訊中非連續接收機制的省電技術,詳而言之,係關於一種滿足服務品質且能最小化耗電之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
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LTE)已成為新一代的通訊技術,其擁有高傳輸率及廣涵蓋率,但也因此產生高耗電的問題,為此LTE制定了非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省電機制,其原理為周期性的關閉射頻電路以達到省電效果,然而關閉期間是無法接收封包,也影響了服務品質。
由於無線網路通道環境是變動的,因而不同通道環境下是需要不同的DRX參數,藉以得到較佳的傳輸效率,然而目前設定DRX參數的方式並無考量使用者的通道環境,因而透過動態調整參數來解決通道適應性是需要的;此外,目前設定DRX參數的方式亦未考量到使用者執行的所有服務所需的流量及服務品質(QoS)要求,舉例來說,單一使用者可能同時執行多種網路服務,且各種網路服務 均有其封包傳輸的特性與服務品質需求,因而在滿足所有服務的服務品質下找出一組最佳DRX參數對於無線網路的傳輸是重要的。
再者,若各使用者的射頻電路開啟時間未做均勻的分散,可能導致大家同時開啟電路,使得資源競爭無法傳輸或接收資料而增加耗電,因此,找出適當的DRX起始偏差(start offset)值,以使各使用者的射頻電路開啟時間能均勻的分散,對於提升傳輸效率和省電也是相當重要。目前在決定DRX start offset參數時,每增加一名使用者,就需要重新決定所有使用者的DRX start offset參數,並無法彈性地僅更改單一使用者的參數,如此會造成控制信號增加的系統負擔。此外,目前對於尚有封包未傳完但即將關閉無線傳輸電路的使用者,會暫時增加該使用者的排程優先權,使其能至少排程到一個封包,得以重置不活動計時器(inactivity timer)來延長無線傳輸電路開啟時間,然而在多使用者環境下,原先排程優先權低的使用者經延長後會回復到原本的低優先權,反而可能因為仍無法獲得傳輸資源,而造成額外的耗電。
因此,在長期演進技術(LTE)中,如何於非連續接收機制下找出一種最佳DRX參數設定方法,以提供滿足各使用者的服務品質及減少耗電的最佳資料排程,同時,考量多位使用者之間電路開啟的排程並且降低系統負載,實已成目前亟欲解決的課題。
鑒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點,本發明之目的係提出一種依據服務品質要求和目前通道環境來產生最佳的非連續接收(DRX)參數,藉由動態調整參數以解決通道適應性問題。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出一種均勻分散各使用者傳輸電路的開啟期間,藉此能在滿足服務品質要求下同時可最小化耗電,並且可依據系統負載量來判斷是否延長傳輸電路的開啟期間。
為達成前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係包括:期間決定模組以及起始偏差決定模組。該期間決定模組係用於由各使用者其所有網路服務之服務品質要求中選擇延遲要求最短者以作為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且依據目前通道環境取得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以透過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得到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中的電路開啟時段,而該起始偏差決定模組係透過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以計算出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並以該總數為最少者之時間點作為新加入之使用者的起始偏差之時間點。
於一實施例中,該起始偏差決定模組係將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之數量透過加權方式以產生加權值,並將該非連續接收週期分成數個區段,疊加各該區段相同位置之加權值,以作為各該區段相對時間點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 程系統更包括感知排程模組,其用於當該使用者之用戶設備之緩衝區有需傳送之封包且下一個時間點該電路開啟時段將結束時,該感知排程模組係依據系統負載量以判斷該使用者可否取得無線資源,並於可取得該無線資源下延長該電路開啟時段。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方法,係包括:由各使用者其所有網路服務之服務品質要求中選擇延遲要求最短者以作為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依據目前通道環境取得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以透過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得到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中的電路開啟時段;透過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以計算出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以及以該總數為最少者之時間點作為新加入之使用者的起始偏差之時間點。
於又一實施例中,該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方法,更包括於該使用者之用戶設備之緩衝區有需傳送之封包且下一個時間點該電路開啟時段將結束時,依據系統負載量以判斷該使用者可否取得無線資源,並於可取得該無線資源下延長該電路開啟時段。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所提出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其透過服務品質請求(QoS)與目前通道環境動態決定一組DRX參數,使得DRX週期能在滿足QoS的情況下最小化耗電,並且根據系統中所有使用者的DRX週期,選擇最少使用者開啟電路的時間點, 做為新使用者之電路開啟時段的時間點,以達到分散使用者之目的。此外,本發明亦透過以系統負載量來判斷是否可以服務更多使用者,需要時,透過排程機制來延長無線傳輸電路的開啟時間以滿足QoS要求,亦即暫時增加使用者排程優先權以延長電路開啟時間。
1‧‧‧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
11‧‧‧期間決定模組
12‧‧‧起始偏差決定模組
13‧‧‧感知排程模組
2‧‧‧用戶設備
100‧‧‧服務品質要求
200‧‧‧目前通道環境
300、300’‧‧‧DRX參數
301‧‧‧非連續接收週期的最小公倍數
302‧‧‧NAj
303‧‧‧NS集合
304‧‧‧NRP
305‧‧‧CSOx
400‧‧‧系統負載量
S601~S605‧‧‧步驟
第1圖係說明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之系統架構圖;第2圖係說明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中DRX參數關係圖;第3A至3D圖係說明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計算起始偏差之示意圖;第4圖係說明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另一實施例之系統架構圖;第5圖係說明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中延長電路開啟時段之示意圖;以及第6圖係說明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方法之步驟圖。
以下係藉由特定的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特點與功效。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
參閱第1圖,其說明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 電資料排程系統之系統架構圖。如第1圖所示,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1主要用於決定出最佳DRX週期的DRX參數300,藉此分散各使用者的開啟時間,以使各使用者在射頻電路開啟時能完整利用LTE頻寬來快速傳輸資料,同時避免無謂開啟射頻電路(以下簡稱電路)而達到省電效果,其中,該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1係包括:期間決定模組11以及起始偏差決定模組12。
期間決定模組11係用於由各使用者其所有網路服務之服務品質要求100中選擇延遲要求最短者以作為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DRX)週期,且依據目前通道環境200取得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以透過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得到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中的電路開啟時段。詳言之,每位使用者的非連續接收週期的決定過程需視每位使用者對於其全部網路服務之服務品質要求100,因為每種網路服務所要求的服務品質是不同的,舉例來說,像是電話服務,為避免電路開啟等待時間過久而導致通話品質不連續情況,該網路服務可忍受電路開啟等待時間當然越小越好,同樣情況也出現在網路視訊或影片之傳輸,反觀,如FTP,雙方的傳輸僅考量有無收到就好,因而電路開啟等待較長是可被接受的。
因此,期間決定模組11將考量每位使用者其需要的所有服務品質要求,找出其選擇延遲要求最短者,亦即可接收等待時間最短者為一個單位週期,如此即可滿足所有網 路服務的服務品質要求,因此,非連續接收週期即表示該使用者其電路開啟與否的時序依據。
另外,期間決定模組11還依據目前通道環境200以取得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並藉由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以得到每位使用者其非連續接收週期中的電路開啟時段。換言之,期間決定模組11先根據目前通道環境200推得目前的通道傳輸速率,藉此知悉目前通道傳輸能力為何來進一步定義出電路可開啟的期間,亦即可在通道傳輸能力較佳時開啟射頻電路,藉此可在較佳傳輸環境下縮短傳輸時間,以避免僅開啟但無法傳輸所導致的電力耗損。
因此,透過依據目前通道環境200進而定義出在非連續接收週期中電路開啟時段,如第2圖所示,一個非連續接收週期是包括一個電路開啟時段以及一個電路無開啟期間,因而,定義出電路開啟時段將可使使用者之用戶設備得知其射頻電路需要何時開啟及何時關閉。
更具體而言,電路開啟時段與非連續接收週期之比例係為所有網路服務所要求之傳輸速率總和與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之比例,亦即,電路開啟時段在非連續接收週期中所佔比例,可由該使用者所有網路服務所要求之傳輸速率總和與目前通道傳輸速率的比例以計算出,因而如前所述,電路開啟時段需視目前通道環境(即傳輸速度)而定。
在考慮完單一位使用者針對其所需要的服務品質要求100及目前通道環境200可得到該使用者其電路開啟與否的非連續接收週期,接著,將進一步考量多位使用者下, 如何分散各使用者的需求,以在維持良好服務品質下同時減少耗電。
起始偏差決定模組12即根據所有使用者的非連續接收週期來找出最少使用者開啟電路的時間點以作為週期起始偏差,亦即係透過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以計算出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並以該總數為最少者之時間點作為新加入之使用者的起始偏差之時間點。
實施時,起始偏差決定模組12可將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之數量透過加權方式產生一個加權值,例如以平方進行加權,並將該非連續接收週期分成數個區段,疊加各該區段相同位置之加權值,以作為各該區段相對時間點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
透過上述方式,考量各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不僅可以將各使用者的電路開啟時段錯開,如此是有助於傳輸效率和最小化耗電。另外,對於新加入的使用者而言,由於找出同一時間點下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的電路開啟時段最少者的時間點作為新加入之使用者的電路開啟時段,如此將無需改變目前現有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即可替新加入的使用者找出適當的起始偏差,故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1無需重新規劃所有使用者的非連續接收週期,可降低系統負擔。
參閱第3A至3D圖,其係說明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計算起始偏差之示意圖,亦即起 始偏差決定模組12如何決定各該區段相對時間點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
於本實施例中,整個網路環境中已包含多個使用者(UEs),且已決定出每位使用者各自的非連續接收週期(DRX cycle),接著就是要決定如何找出週期起始偏差(cycle start offset)。
如第3A圖所示,待決定週期起始偏差之使用者的非連續接收週期CLD x 為100ms,TOD x 為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中的電路開啟時段,TOD x 為50ms,亦即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中有一半時間為電路開啟時段。
首先,計算出所有使用者非連續接收週期的最小公倍數(CLCM)301,CLCM為100ms,亦即CLCM 301是由三段CLDx所組成。接著,定義NA為甦醒使用者(這裡所謂的甦醒使用者即表示電路開啟中者)數量的集合,NA={NAj,1jCLCM},其中NAj 302代表時間點j甦醒的使用者數量。
如圖所示,CLCM 301是分成三個CLDx區段,每一個區段包含100個時間點(亦即1ms為一個時間點),由左至右分別為2100…00、00…0011、00…00(未特別標出數值者皆為0,舉例來說,中間區段為第九十九和第一百者為1,前面第一至第九十八皆為0),其表示該時間點上甦醒的使用者數量,例如,最左邊區段為兩個使用者開啟電路,接著一個使用者,接著九十八個時間點無使用者開啟電路,如此完成一個使用者的非連續接收週期。
接著,如NS={NSj | NSj=(NAj)2,1jCLCM}公式所示,其目的是為了讓之後運算能保留使用者甦醒時間的分散程度資訊。因此,於此對各時間點的NAj以平方的方式進行加權,形成NS集合303。
如第3B圖所示,針對每一個時間點以平方加權後(平方僅是加權的一實施例),由左至右分別產生4100…00、00…0011、00…00的結果,此目的主要欲凸顯該時間點已有使用者開啟電路,加權後的值將降低其他使用者也在同一時間點設定開啟電路。
之後,如第3C圖所示,為了減少挑選使用者UEx最佳的週期起始偏差的運算次數,可使用以下公式將運算範圍縮小成1~CLDx
其中,CLDx表示使用者UEx的非連續接收週期,如前所述,對於UEx的非連續接收週期,可將NS集合303分成數個區段,並且將各個區段相同位置的加權值加總,以形成NRP304,NRP304的目的是在於統計以使用者UEx的非連續接收週期為單位週期下,每一個週期相對時間點的甦醒使用者的總數,如圖所示,三個區段4100…00、00…0011、00…00疊加結果為4100…0011,此表示每個區段的第一時間點的傳輸負載最大。因此,NRP304可由NRP x ={NRP x,k ,1 k CLD x }公式得到。
最後,如第3D圖所示,用以下公式挑選其他使用者 (例如UEx)最佳的週期起始偏差。
其中,CSOx 305是表示使用者UEx的週期起始偏差,其決定方式是,由使用者UEx的非連續接收週期之範圍1~CLDx中挑選出一個k值,使得使用者UEx甦醒期間k~(k+TODx-1)所對應到的NRPx,k加總值為最小,其中,TODx為使用者UEx的電路開啟時段,取其引數k做為CSOx 305,即表示使用者UEx的週期起始偏差設定為k,可使得使用者UEx的甦醒時間與其他使用者的甦醒時間重疊的最少。
如第3D圖所示,第一區段的第一個時間點的總和為4,其他第二時間與第九十九到第一百時間的個別總和皆為1,因此,使用者UEx不將其電路開啟時段設於第一和第二個時間點,因為該時間點已有其他使用者電路開啟,因此,是以週期起始偏差k值(k=3)的時間點來作為該使用者電路開啟時段,如圖所示,若CSOx=1,則電路開啟時段會與第一和第二時間點的使用者搶資源,因而將k值取3,則可避開第一和第二個時間點以利於取得服務。
參閱第4圖,其係說明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另一實施例之系統架構圖。如圖所示,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1內除了期間決定模組11和起始偏差決定模組12外,還包括可根據目前的系統負載量400來判斷是否延長電路開啟時間以增加服務品質要求(QoS)100滿足率的感知排程模組13。
期間決定模組11和起始偏差決定模組12在接收服務品質要求100和目前通道環境200後,可對各使用者提供適當的DRX參數,然而,當開啟期間將結束時,但仍有封包未傳送結束,此時該如何才能有效率又避免不必要的耗電。此時,本實施例提出感知排程模組13來判斷是否延長電路開啟時間。
感知排程模組13係用於當使用者之用戶設備2之緩衝區有需傳送之封包且下一個時間點該電路開啟時段將結束時,感知排程模組13可依據系統負載量400來判斷此使用者是否可取得無線資源,並於可取得該無線資源下延長其電路開啟時段。具體來說,感知排程模組13是透過排程方式來延長電路開啟時間,當預定關閉電路前,若還有封包要傳送,則會根據目前系統負載量400來判斷是否延長其電路開啟時段以增加服務品質要求的滿足率,因此,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1可產生符合系統負載量400的DRX參數300’,並通知用戶設備2是否延長其電路開啟的時間。
舉例來說,當系統負載量低時,則可透過延長電路開啟時段來增加服務品質要求的滿足率,反之,當系統負載量高,若持續開啟電路,除了無法取得資源(傳送封包)外,還會有多餘的耗電產生,因此,若系統負載量過高時,則遵循原有DRX參數設定,關閉電路以降低耗電。
具體實施時,延長電路開啟時段可透過先取得優先權高於有封包未傳送但電路開啟時段將結束之使用者的其他 使用者所需的負載量,且於此負載量所需之時間小於該使用者關閉電路時所釋放之時間時,調高該使用者其排程的優先權並重置不活動計時器,藉此延長電路開啟時段,其中,不活動計時器是紀錄將電路關閉時間的計時器。
接著,下面將以具體實例來說明如何判斷是否延長電路開啟時段的方式。
首先,當用戶設備2內的緩衝區中尚有封包未被傳完,但在下一個時間點時無線傳輸的電路將被關閉,則可根據系統負載量去判斷此使用者是否有機會獲得無線傳輸的資源,並且於有機會獲得資源分配下才會做延長的動作。
延長電路開啟時段的方式,即是在尚未關閉電路之前,將此使用者排程的優先權暫時調高,以讓此使用者至少可以配置到無線傳輸的資源,同時將不活動計時器重置,以延長電路開啟時間。如第5圖所示,若確定該使用者可得到傳輸資源,則可將電路開啟時段延長,如圖中左邊第一個箭頭,必要時可再繼續延長(如圖中另一個箭頭),至於每次延長多久則可視資源量多寡而定。
關於優先權高低的計算可透過下列公式得到:
其中,Px(t)是表示非連續接收感知排程的優先權,Px *(t)是表示系統原先使用的排程機制所計算的優先權,TODx是表示該使用者的目前的電路開啟時段計時器的值,TIAx是表示目前的不活動計時器的值。
TOD x 1 and TIA x 1成立時,即表示下一個時間點無線傳輸電路即被關閉,此時,系統會根據那些優先權比此使用者高的其他使用者所需的負載量loadingx與關閉電路時間佔非連續接收週期的比例off_ratiox,來判斷是否延長此使用者的開啟時間。
因此,若高優先權使用者的負載量小於關閉電路的時間比,也就是loadingx<off_ratiox,則表示目前關閉電路所釋放的時間超過高優先權使用者所需的傳輸時間,亦即尚有傳輸資源可供該使用者傳輸,故會對Px *(t)增加一個α值,此α值的設定將大於所有Px *(t)的可能值,亦即利用暫時提高此使用者之優先權的方式來延長其無線傳輸電路的開啟時間,反之,若無傳輸資源可供其傳輸,則不做延長無線傳輸電路的開啟時間。
另外,優先權比該使用者高的其他使用者所需的負載量loadingx的計算可透過下列公式得到:
其中,Ri(t)是表示使用者UEi的平均傳輸速率,ri(t)是表示目前若將所有無線傳輸資源分配給使用者UEi的傳輸速率,此速率可根據目前通道環境推得,而loadingx僅是計算優先權比該使用者高的其他使用者。
此外,off_ratiox計算方式如下:
其中,TOPx是表示目前關閉電路到下次開啟電路的時間長度,off_ratiox則是表示使用者UEx的關閉時間佔其DRX週期的比例。
參閱第6圖,其係說明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方法之步驟圖。如圖所示,於步驟S601中,係由各使用者其所有網路服務之服務品質要求中選擇延遲要求最短者以作為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也就是,每位使用者透過其所有網路服務所要求之服務品質要求中,找其延遲要求最小者,來做為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如此以此週期來開啟或關閉電路即可滿足所有網路服務的最低要求。接著至步驟S602。
於步驟S602中,係依據目前通道環境取得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以透過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得到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中的電路開啟時段。於此步驟中,係依據目前通道環境來設定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中的電路開啟時段為何,其原因在於,需知悉目前通道環境狀態以得到通道傳輸速率,藉由通道傳輸速率以定義出電路開啟時段如何設定才能提供較佳傳輸效率。
具體而言,該電路開啟時段與該非連續接收週期之比例係為該所有網路服務所要求之傳輸速率總和與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之比例,亦即透過該使用者所需要的傳輸速率總和與目前通道傳輸速率的比例,來訂定電路開啟時段與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的比例。接著至步驟S603。
於步驟S603中,係透過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 以計算出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於此步驟中,係依據每位使用者其非連續接收週期,來計算在同一時間點下所有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為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如此即可知道任一時間點下,有多少使用者其傳輸電路是開啟的,此將有助於分散所有使用者的電路開啟時段的分配,以及有利於其他新進使用者的電路開啟時段的設定。
具體來說,計算每一時間點中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是透過將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之數量透過平方方式進行加權以產生加權值,並將該非連續接收週期分成數個區段,疊加各該區段相同位置之加權值,以作為各該區段相對時間點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其中,以平方方式加權是加強該時間點已有使用者開啟電路,而疊加各該區段相同位置是因為每一個非連續接收週期可能包含重複述個區段,因而疊加後找其疊加後值最小者為首選,即搶用傳輸資源的情況降到最低,因此,即用簡化方式取得起始偏差。接著至步驟S604。
於步驟S604中,係以該總數為最少者之時間點作為新加入之使用者的起始偏差之時間點。在步驟S603中可找出疊加後總和最小者的時間點,因而於此步驟中,將可以此時間點作為新加入之使用者的起始偏差的時間點,簡言之,找出較佳的起始偏差,則新的使用者可直接將其電路開啟時段設定於此,如此,無需改變現有使用者的設定,也降低了系統分析重整的負擔。
此外,本發明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方法更可進至步驟S605,於步驟S605中,係於該使用者之用戶設備之緩衝區有需傳送之封包且下一個時間點該電路開啟時段將結束時,可依據系統負載量來判斷該使用者可否取得無線資源,並於可取得該無線資源下延長該電路開啟時段。上述係對於傳輸電路將被關閉時,若還有封包尚未傳送的處理方式,簡言之,若判斷該使用者延長其電路開啟時段後所提供的資源,除了可滿足其他使用者所需資源外,還可以處理該使用者自己本身的傳輸下,才要求該使用者延長其電路開啟時段,否則,若該使用者延長後無法取得資源,如此還是無法解決封包未傳送的問題,如此可能會耗電又無傳輸效率的情況產生。
更具體來說,延長電路開啟時段可透過取得優先權高於該使用者之其他使用者所需的負載量,同時在其他使用者所需負載量的所需時間小於該使用者關閉其電路後所釋放出的時間下,才調高該使用者排程的優先權以延長電路開啟時段。此外,延長電路開啟時段的同時也會重置不活動計時器,以重新計數何時應該關閉電路。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出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主要利用服務品質請求與目前通道環境動態來決定DRX參數,且使DRX參數所構成DRX週期可在滿足服務品質請求下還可最小化耗電,其包括根據系統中所有使用者的DRX週期,選擇最少使用者已開啟傳輸電路的時間點來新使用者之電路開啟時段的時間點, 藉此分散使用者的傳輸電路開啟時間點。另外,還可依據系統負載量來判斷是否可延長電路開啟時間以服務其他電路開啟之使用者,亦即透過排程機制來延長無線傳輸電路的開啟時間,以滿足多位使用者的服務品質請求,同時也可供本身傳輸之用。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
11‧‧‧期間決定模組
12‧‧‧起始偏差決定模組
100‧‧‧服務品質要求
200‧‧‧目前通道環境
300‧‧‧DRX參數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係包括:期間決定模組,係由各使用者之所有網路服務之服務品質要求中選擇延遲要求最短者以作為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且依據目前通道環境取得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以透過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得到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中的電路開啟時段;以及起始偏差決定模組,係透過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以計算出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並以該總數為最少者之時間點作為新加入之使用者的起始偏差之時間點。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其中,該電路開啟時段與該非連續接收週期之比例係為該所有網路服務所要求之傳輸速率總和與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之比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其中,該起始偏差決定模組係將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之數量透過加權方式以產生加權值,並將該非連續接收週期分成數個區段,疊加各該區段相同位置之加權值,以作為各該區段相對時間點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更包括感知排程模組,其用於當該 使用者之用戶設備之緩衝區有需傳送之封包且下一個時間點該電路開啟時段將結束時,該感知排程模組係依據系統負載量以判斷該使用者可否取得無線資源,並於可取得該無線資源下延長該電路開啟時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其中,延長該電路開啟時段係包括取得優先權高於該使用者之其他使用者所需的負載量,且於該負載量所需之時間小於關閉電路時所釋放之時間下,調高該使用者其排程的優先權並重置不活動計時器,以延長該電路開啟時段。
  6. 一種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方法,係包括:由各使用者其所有網路服務之服務品質要求中選擇延遲要求最短者以作為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依據目前通道環境取得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以透過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得到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中的電路開啟時段;透過各該使用者之非連續接收週期以計算出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以及以該總數為最少者之時間點作為新加入之使用者的起始偏差之時間點。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方法,其中,該電路開啟時段與該非連續 接收週期之比例係為該所有網路服務所要求之傳輸速率總和與該目前通道傳輸速率之比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方法,其中,計算每一時間點中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係包括將每一時間點中各該非連續接收週期為該電路開啟時段之數量透過加權方式以產生加權值,並將該非連續接收週期分成數個區段,疊加各該區段相同位置之加權值,以作為各該區段相對時間點為該電路開啟時段的總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方法,更包括於該使用者之用戶設備之緩衝區有需傳送之封包且下一個時間點該電路開啟時段將結束時,依據系統負載量以判斷該使用者可否取得無線資源,並於可取得該無線資源下延長該電路開啟時段。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方法,其中,延長該電路開啟時段係包括取得優先權高於該使用者之其他使用者所需的負載量,且於該負載量所需之時間小於關閉電路時所釋放之時間下,調高該使用者其排程之優先權並重置不活動計時器,以延長該電路開啟時段。
TW102141422A 2013-11-14 2013-11-14 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 TWI484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1422A TWI484850B (zh) 2013-11-14 2013-11-14 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
US14/298,303 US9386523B2 (en) 2013-11-14 2014-06-06 Power-saving data scheduling system in LTE and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1422A TWI484850B (zh) 2013-11-14 2013-11-14 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84850B TWI484850B (zh) 2015-05-11
TW201519687A true TW201519687A (zh) 2015-05-16

Family

ID=5304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1422A TWI484850B (zh) 2013-11-14 2013-11-14 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86523B2 (zh)
TW (1) TWI4848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9451B2 (en) * 2014-06-13 2019-12-03 Apple Inc. Adaptive C-DRX management
WO2016072787A1 (en) * 2014-11-06 2016-05-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over an unlicensed band in cellular networks
US10159108B2 (en) * 2015-04-10 2018-12-18 Motorola Mobility Llc DRX handling in LTE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operation
CN107211362B (zh) 2015-09-10 2020-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ran设备
CN112543442B (zh) * 2019-09-20 2022-08-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1263337B (zh) * 2020-03-10 2022-06-0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业务时延的物联网终端非连续接收方法
US11528725B1 (en) * 2021-03-29 2022-12-1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cheduling use of heterogeneous frequency schemes for radio-based networks
CN113515351B (zh) * 2021-09-07 2022-03-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能耗与QoS协同优化的资源调度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R066328A1 (es) * 2007-04-27 2009-08-12 Interdigital Tech Corp Operacion de modo activo de sincronizacion y resincronizacion de recepcion discontinua
US8279817B2 (en) * 2008-11-03 2012-10-02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ag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ffse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315182B2 (en) * 2008-11-03 2012-11-20 Ht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arameter re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00110896A1 (en) * 2008-11-06 2010-05-06 Li-Chih Tseng Method of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unctionalit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100052064A (ko) * 2008-11-10 2010-05-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 동작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208660A1 (en) * 2009-02-19 2010-08-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drx operation for ease of scheduling and effective power saving
KR101164117B1 (ko) * 2009-09-04 2012-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상에서 물리 하향 채널의 모니터링 동작을 효율적으로 제어하는 방법
KR101664279B1 (ko) * 2010-02-16 2016-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을 위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094760A (ko) * 2010-02-17 2011-08-24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수의 요소 반송파를 운영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를 위한 활성/비활성 지시 메시지 송신방법 및 장치
KR101489873B1 (ko) * 2010-06-30 2015-02-05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사용자 단말들의 스케줄링
CN102316560A (zh) * 2010-07-06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配置不连续接收的装置及方法
US8937876B2 (en) * 2010-11-15 2015-01-20 Blackberry Limited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across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595568A (zh) * 2011-01-12 2012-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连续接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20207069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optimizations
CN102196540B (zh) * 2011-06-08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非连续接收控制方法
US9007974B2 (en) * 2012-03-19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igning downlink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patterns in multiflow HSDPA
EP2661138A1 (en) * 2012-05-04 2013-11-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Threshold-based and power-efficient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EP2663113A1 (en) * 2012-05-08 2013-11-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proved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reporting mechanism
US9681382B2 (en) * 2012-05-11 2017-06-13 Intel Corporation Radio coexistence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874103B2 (en) * 2012-05-11 2014-10-28 Intel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proximity of user equipment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8913518B2 (en) * 2012-08-03 2014-12-16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node 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86523B2 (en) 2016-07-05
TWI484850B (zh) 2015-05-11
US20150131504A1 (en) 2015-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4850B (zh) 用於長期演進技術中省電資料排程系統及其方法
Bozorgchenani et al. Centralized and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s for energy and delay efficient fog network-based edge computing services
JP4402113B2 (ja) リバースアクティビティビットの評価とデータフローに特定の上方/下方ランピング関数にもとづく送信電力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対応する無線アクセス端末
KR101576704B1 (ko) 사용자 장비의 결정된 리소스 메트릭에 기초한 미디어 콘텐츠 전달의 최적화
US9894661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EP3262819B1 (en) Coordinated techniques to improve application, network and devic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a data stream
JP4532488B2 (ja) 分散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協同的な自律的なスケジュールされたリソース割当
Kim et al. Leveraging dynamic spare capacity in wireless systems to conserve mobile terminals' energy
CN104363635B (zh) 快速能耗优化的流媒体应用带宽资源分配方法
Malekshan et al. An energy efficient MAC protocol for fully connected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WO2015024240A1 (zh) 一种网络资源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Khorov et al. SEBRA: SAND-enabled bitrat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network-assisted video streaming
WO2015176660A1 (zh) 测量参考信号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及演进基站
KR101371804B1 (ko) 에너지 효율적인 라우팅을 위한 지연 허용 트래픽의 서비스 품질 인식 레이트 조절
Chen et al. E-Mesh: An energy-efficient cross-layer solution for video delivery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WO2016045329A1 (zh) 小基站开关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5035927A1 (zh)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及系统、接入控制器
Liang et al. Energy-efficient DRX scheduling for multicast transmissions in 3GPP LTE-Advanced wireless networks
Barbieri et al. WSN17-2: Proposal of an adaptive MAC protocol for efficient IEEE 802.15. 4 low power communications
Chou et al. Improving energy‐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with a battery lifetime‐aware mechanism in IEEE802. 16e wireless networks
Lee et al. Resource-efficient mobile multimedia streaming with adaptive network selection
TWI657678B (zh) 異質網路整合系統及其分流排程方法
Song et al. A cross-layer quality-oriented scheme for energy-efficient multimedia delivery in wireless networks
Chen et al. Energy-saving centric uplink scheduling scheme for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Kong et al. Tradeoff design of radio resource scheduling for power and spectrum utilizations in LTE uplink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