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7595A - 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 Google Patents

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7595A
TW201517595A TW102138863A TW102138863A TW201517595A TW 201517595 A TW201517595 A TW 201517595A TW 102138863 A TW102138863 A TW 102138863A TW 102138863 A TW102138863 A TW 102138863A TW 201517595 A TW201517595 A TW 2015175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ew
frame
pixel
original
od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8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7141B (zh
Inventor
Jar-Ferr Yang
Ke-Ying Liao
Chen-Yao Yeh
Hung-Mi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Cheng Ku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Cheng Kung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Cheng Kung
Priority to TW102138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71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7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7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7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7141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包裝圖框的至少一部分可於一顯示螢幕中顯示。包裝圖框包含一第一視角圖框及與第一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二視角圖框,第一視角圖框包含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解包裝方法包括:由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以及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第一視角圖框。

Description

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裝圖框(packed frame)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由於科技的進步,現今電子產品的發展,莫不以提升產品的性能及品質為優先考量。其中,有關顯示裝置的設置,除了提供使用者更清晰、更舒適的顯示畫面之外,各家廠商不斷推出多種三維(three-dimension,3D)的顯示裝置,其可提供多視角(multi-view)的3D影像,以提供使用者另一種擬實境的視覺感受。
以現階段而言,一種3D影像生成系統係由例如陣列式攝影機(一般而言為兩架)同時拍攝,以得到可供任何裸眼3D顯示裝置使用之二個以上多視角影像,或是眼鏡式3D顯示裝置之一左眼影像及一右眼影像。
為了降低資料的傳輸量,以提高影像傳輸效率,一般會將左眼影像及右眼影像先進行包裝(packing)而得到一包裝圖框之後,再透過現有的傳輸設備將包裝圖框傳輸至使用者的3D顯示裝置。當3D顯示裝置接收到包裝圖框後可進行解包裝(unpacking)程序,以還原及產生可供任何裸眼3D顯示裝置使用之二個以上的多視角影像,或是眼鏡式3D顯示裝置之一左眼影像及一右眼影像。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有別於習知技術的包裝圖框的解 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為提出之包裝圖框至少一部分可於2D顯示螢幕中顯示,並包含一第一視角圖框及與第一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二視角圖框,第一視角圖框包含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且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經由人眼實際觀看證明,看到的第二視角圖框(即2D影像)相當的自然,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包裝圖框的至少一部分可於一顯示螢幕中顯示。包裝圖框包含一第一視角圖框及與第一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二視角圖框,第一視角圖框包含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解包裝方法包括:由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以及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第一視角圖框。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包裝圖框的解包裝裝置,包裝圖框的至少一部分可於一顯示螢幕中顯示,並包含一第一視角圖框及與第一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二視角圖框,第一視角圖框包含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解包裝裝置包括一分離處理單元以及一組合處理單元。分離處理單元係由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組合處理單元,係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第一視角圖框。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非暫態儲存媒體,係儲存多數個指令,該些指令可被一電子裝置所執行,當該些指令被電子裝置執行時,可使電子裝置:由一包裝圖框中分離出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一第二視角圖框;以及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與第二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一視角圖框,其中,包裝圖框的至少一部分可於一顯示螢幕中顯示,且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
承上所述,因本發明之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中,包裝圖框包含一第一視角圖框及與第一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二視角圖框,且第一視角圖框包含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另外,係由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 框;以及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第一視角圖框。藉此,使得本發明的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有別於習知技術。另外,本發明提出之包裝圖框的至少一部分可於一顯示螢幕中顯示,而且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較佳係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點與顯示螢幕的中心點為重疊,更佳係完全重疊。經由人眼實際觀看證明,看到的第二視角圖框(即2D影像)相當的自然,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1‧‧‧包裝圖框的解包裝裝置
11‧‧‧分離處理單元
12‧‧‧組合處理單元
13‧‧‧反轉處理單元
14‧‧‧還原處理單元
2‧‧‧非暫態儲存媒體
3‧‧‧電子裝置
B、BL、BR、L、R、U、UL、UR‧‧‧部分
CA‧‧‧中央區域
C、D、M、N、P、Q‧‧‧尺寸
D1‧‧‧列方向
D2‧‧‧行方向
I、J、O、O1、O2、X、X1、X2‧‧‧位置
Z‧‧‧中心點
S01~S02‧‧‧步驟
圖1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1B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包裝圖框之解包裝裝置的功能方塊示意圖。
圖2A為第一實施例之一種包裝圖框之示意圖。
圖2B為第一實施例之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的示意圖。
圖2C為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第一視角圖框的示意圖。
圖2D為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第二視角圖框的示意圖。
圖3A為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示意圖。
圖3B為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示意圖。
圖4A分別為第一實施例之第一視角圖框或第二視角圖框之畫素示意圖。
圖4B為還原圖4A後之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畫素示意圖。
圖5A係將第一實施例之包裝圖框顯示於2D顯示裝置時,第二視角圖框與顯示螢幕之相對示意圖。
圖5B為第一實施例之包裝圖框顯示於2D顯示裝置時,顯示螢幕之中央區域的示意圖。
圖6A為第二實施例之一種包裝圖框之示意圖。
圖6B為第二實施例之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的示意圖。
圖6C為第二實施例之一種第一視角圖框的示意圖。
圖6D為第二實施例之一種第二視角圖框的示意圖。
圖7A為第二實施例之一種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示意圖。
圖7B為第二實施例之一種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示意圖。
圖8A分別為第二實施例之第一視角圖框或第二視角圖框之畫素示意圖。
圖8B為還原圖8A後之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畫素示意圖。
圖9係將第二實施例之包裝圖框顯示於2D顯示裝置時,第二視角圖框與顯示螢幕之相對示意圖。
圖10A為第三實施例之包裝圖框的示意圖。
圖10B為第三實施例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10C為第三實施例之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組合成第一視角圖框之組合位置示意圖。
圖11A為第四實施例之包裝圖框的示意圖。
圖11B為第四實施例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11C為第四實施例之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組合成第一視角圖框之組合位置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非暫態儲存媒體與一電子裝置配合的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包裝多視角圖框之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請參照圖1A及圖1B所示,其中,圖1A為本發明較佳實 施例之一種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而圖1B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包裝圖框之解包裝裝置1(以下簡稱裝置1)的功能方塊示意圖。
如圖1A所示,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包括步驟S01及步驟S02。如圖1B所示,裝置1包括一分離處理單元11以及一組合處理單元12。再者,裝置1更可包括一反轉處理單元13及一還原處理單元14。於此,分離處理單元11、組合處理單元12、反轉處理單元13及還原處理單元14可以軟體程式來實現其功能,並藉由一處理器(例如MCU)來執行;或者,也可應用硬體、韌體或其組合的方式來實現上述分離處理單元11、組合處理單元12、反轉處理單元13及還原處理單元14的功能,本發明並不限制。
以下,請配合參照圖2A至圖4B所示,以說明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及裝置1的詳細內容。其中,圖2A至圖4B為第一實施例的包裝圖框之解包裝的處理過程示意圖。於此,圖2A為第一實施例之一種包裝圖框之示意圖,圖2B為第一實施例之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的示意圖,圖2C為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第一視角圖框的示意圖,圖2D為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第二視角圖框的示意圖,圖3A為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示意圖,而圖3B為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示意圖。圖示中顯示一列方向D1及一行方向D2,列方向D1為顯示之影像的水平方向,而行方向D2為顯示之影像的垂直方向。另外,圖2A顯示之包裝圖框的水平方向之尺寸為M,垂直方向之尺寸為N。M例如但不限於為1920個畫素,而N例如但不限於為1080個畫素,此1920×1080與目前高畫質2D顯示裝置的影像解析度相同,故包裝圖框可直接顯示於2D顯示螢幕。其中,包裝圖框包含第一視角圖框及與第一視角圖框對應之第二視角圖框,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可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且第一視角圖框包含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本實施例之第二視角圖框位於包裝圖框的中間部分,而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則位於第二視角圖框的左、右兩側,以下將會詳細說明。
如圖1A所示,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的步驟S01為:由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本實施例由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的步驟中,係藉由分離處 理單元11於圖2A之包裝圖框之左側及右側,在設定好的畫素位置(例如依據尺寸M區分為四等份,在第一區塊及第二區塊交界處,以及在第三區塊與第四區塊交界處)上沿行方向D2進行切割,以分離出第一視角圖框的兩部分(即垂直分割),以得到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圖未顯示)及圖2D之第二視角圖框。於此,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的尺寸相同,均為M/4×N。
接著,進行步驟S02: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第一視角圖框。於此,係將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組合成第一視角圖框。不過,在進行步驟S02之前,本實施例需先藉由反轉處理單元13反轉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之後再進行步驟S02的組合步驟,而得到圖2C之第一視角圖框。於此,係藉由反轉處理單元13將步驟S01得到之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分別左右反轉(即左右鏡射),以得到圖2B之反轉後的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之後,再由組合處理單元12將圖2B左右反轉之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組合,而得到圖2C之第一視角圖框,故第一視角圖框的尺寸與第二視角圖框的尺寸相同,都是M/2×N。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更可包括:還原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第一視角原始圖框;及還原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第二視角原始圖框。換言之,上述得到圖2C之第一視角圖框及圖2D之第二視角圖框之後,需再藉由還原處理單元14將第一視角圖框及第二視角圖框分別還原成圖3A之第一視角原始圖框及圖3B之第二視角原始圖框。
請參照圖4A及圖4B所示,其中,圖4A分別為第一實施例之第一視角圖框或第二視角圖框之畫素示意圖,而圖4B為還原圖4A後之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畫素示意圖。
由於第一視角圖框或第二視角圖框係由複數畫素排列成二維陣列而成,因此,舉例而言,如圖4A所示,係以第一視角圖框或第二視角圖框分別具有3行×4列,共12個畫素為例,每一個畫素位置內有一個畫素值(未顯示,以O或X表示位置)。當然,圖4A及圖4B只是用於說明還原第一視角圖框或第二視角圖框的原理及過程,實際上,第一視角圖框或第二視角圖框的尺寸可例如但不限於為960×1080個畫素,或其它數量的畫素。
在本實施例中,由還原處理單元14還原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係分別取出第一視角圖框之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第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其中n為正整數。另外,還原處理單元14亦分別取出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第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
於此,如圖4A所示,當N等於1時,還原處理單元14係取出第一視角圖框之第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O)及偶數位置(X)的畫素值,並將第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O)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1(1=2×1-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第1行畫素之偶數位置(X)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2=2×1)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另外,當N等於2時,還原處理單元14係取出第一視角圖框之第2行畫素之奇數位置(O)及偶數位置(X)的畫素值,並將第2行畫素之奇數位置(O)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3(2=2×2-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第2行畫素之偶數位置(X)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4(4=2×2)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以此類推,藉此可得到圖4B。另外,取出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畫素值及存入第二視角圖框之對應畫素內的過程與上述相同,不再贅述。
不過,上述的取出及存入的方式只是舉例,在其它的實施例中,還原處理單元14也可有不同的取存方式。舉例而言,還原處理單元14也可分別取出第一視角圖框之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第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其中n為正整數。另外,還原處理單元14也分別取出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行畫素 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第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
請再參照圖4B所示,經由上述之還原後,圖4B仍具有多數個畫素未定義(即圖4B中空白的位置),故本實施例之還原處理單元14更可具有一內插處理器,且於還原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及還原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中,更由內插處理器透過一內插法得到第一視角原始圖框(及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未定義位置的畫素值。其中,內插處理器可將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中未定義的空白位置的左方的畫素值(可為左側的一個位置或多個位置加權)減去其右方的畫素值(可為右側的一個位置或多個位置加權)後,再取其絕對值,令所得到的值為H。另外,再將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中未定義的同一空白位置的上方的畫素值(可為上側的一個位置或多個位置加權)減去其下方的畫素值(可為下側的一個位置或多個位置加權)後,再取其絕對值,令所得到的值為V。若H<V,則由內插處理器做水平方向的內插處理;反之,若H>V,則由內插處理器做垂直方向的內插處理。其中,內插處理器可為一內插濾波器(Interpolation filter)。
舉例而言,圖4B中第四行第三列(I位置)上為未定義的畫素,則以兩點內插法而言,H=|O1-O2|,而V=|X1-X2|,若H<V,則位置I的畫素值可為(O1+O2)/2;若H>V,則位置I的畫素值可為(X1+X2)/2。另外,若為圖框的邊緣位置,例如位置J,因為其右側沒有畫素,故可將位置J左側之第五行第三列位置O2之畫素值進行鏡射,而得到位置J右側的畫素值。換言之,位置J右側的畫素值與位置O2的畫素值相同,之後,再依照上述進行處理及內插,以得到位置J之畫素值。上述內插濾波器使用的為兩點內插的方式,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也可使用例如六點內插的方式來得到未定義位置之畫素值,此時,內插濾波器的參數可例如為:1/32、-5/32、20/32、20/32、-5/32、1/32。上述得到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第二視 角原始圖框)中未定義位置之畫素值只是舉例,不可用以限制本發明,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可使用其它的方法得到未定義位置之畫素值,例如直接複製相鄰畫素之畫素值即可。
因此,藉由還原處理單元14之還原處理,可將圖2C之第一視角圖框還原而得到圖3A之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並將圖2D之第二視角圖框還原而得到圖3B之第二視角原始圖框。本實施例之第一視角圖框或第二視角圖框的尺寸分別為M/2×N,而還原之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與包裝圖框相同,都是M×N,故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第一視角圖框的二倍,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第二視角圖框的二倍。此外,第一視角原始圖框與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係對應。於此,「對應」係表示,除了兩者的尺寸或解析度相同之外,第一視角原始圖框與第二視角原始圖框可分別例如為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之影像對而直接應用於3D顯示裝置,當左眼影像進入人的左眼,且右眼影像進入人的右眼時,可於人眼視覺上形成一視差現象而使影像具有立體的效果。由於第一視角原始圖框與第二視角原始圖框對應,故第一視角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亦對應。
請參照圖5A所示,其係將第一實施例之包裝圖框顯示於2D顯示裝置時,第二視角圖框與顯示螢幕之相對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包裝圖框的尺寸(M×N)等於顯示螢幕的尺寸,例如但不限於為1920×1080畫素,此為目前高畫質2D顯示裝置的影像解析度。
將圖2A之包裝圖框經還原程序還原除了可產生裸眼多視角立體影像或眼鏡式雙視角立體影像之外,同時,如圖5A所示,包裝圖框可直接顯示於2D顯示裝置之顯示螢幕中,且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點(即第二視角圖框對角線的交點)與顯示螢幕的中心點(即顯示螢幕對角線的交點)為重疊(均為中心點Z)。因此,包裝圖框不僅可於2D顯示螢幕中顯示,且如圖2A所示,經由人眼實際觀看證明,看到的第二視角圖框(即2D影像)相當舒適而自然,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當然,為達到人眼觀看2D顯示螢幕不會有不舒服感覺,除上述中心點重疊之外,經試驗結果得知,當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時,即可提供一定的效果。在此,所稱之中央區域係包 括顯示螢幕之中心點及其向外延伸一定畫素數量所成之範圍。中央區域可以例如為圓形或四邊形。舉例來說,請參考圖5B所示,其為第一實施例之包裝圖框顯示於2D顯示裝置時,顯示螢幕之中央區域的示意圖。在圖5B中,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CA為包括其螢幕中心點Z並向外延伸而達螢幕尺寸的例如三分之一的範圍,當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落於此區域時,對於觀看者不會產生不舒適的感覺。
另外,請再參照圖1A及圖1B,並配合圖6A至圖8B所示,以說明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及裝置的第二實施例之詳細內容。其中,圖6A至圖8B為第二實施例的包裝圖框之解包裝的處理過程示意圖。於此,圖6A為第二實施例之一種包裝圖框之示意圖,圖6B為第二實施例之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的示意圖,圖6C為第二實施例之一種第一視角圖框的示意圖,圖6D為第二實施例之一種第二視角圖框的示意圖,圖7A為第二實施例之一種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示意圖,而圖7B為第二實施例之一種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示意圖。圖6A顯示之包裝圖框的水平方向之尺寸為P,垂直方向之尺寸為Q。P例如但不限於為1920,而Q例如但不限於為1080。本實施例之第二視角圖框仍位於包裝圖框的中間部分,而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則位於第二視角圖框的上、下兩側。
圖6A至圖6D之處理程序與圖2A至圖2D相同,但保持圖框的寬度(P)不變,並採沿列方向D1(水平方向)進行圖框的分離。其中,圖6A之包裝圖框係沿水平方向進行分離,而得到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圖未顯示)及第二視角圖框(圖6D)。其中,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的尺寸相同,並分別為P×Q/4,而第二視角圖框的尺寸為P×Q/2。同樣地,要組合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之步驟S02之前,本實施例仍需先藉由反轉處理單元13反轉分離出的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於此,係將分離出的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分別上下反轉(即上下鏡射),以得到圖6B之反轉後的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之後,再由組合處理單元12將圖6B之反轉後的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沿行方向D2組合,而得到圖6C之第一視角圖框。因此,圖6C之第一視角圖框及圖6D之第二視角圖框的尺寸分別為P×Q/2,並例如為1920×540。
另外,在第二實施例中,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一樣需還原圖6C之第一視角圖框及還原圖6D之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圖7A之第一視角原始圖框及圖7B之第二視角原始圖框。
因此,如圖8A及圖8B所示,還原處理單元14係分別取出圖8A所示之第一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第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同樣地,還原處理單元14亦分別取出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第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其取出及存入過程可參照第一實施例的說明,不再贅述(差別只在第一實施例係取出「行」的畫素值而存入行,而第二實施例係取出「列」的畫素值而存入列)。
不過,上述的取出及存入的方式仍只是舉例,在其它的實施例中,還原處理單元14也可分別取出圖8A之第一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第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同樣地,還原處理單元14亦可分別取出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第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
此外,請再參照圖8B所示,圖8B中一樣有許多未定義的畫素位置(空白位置),未定義位置之畫素值的取得方式一樣可參照第一實施例的說明,亦不再贅述。
因此,藉由還原處理單元14之還原處理,可將圖6C之第 一視角圖框還原而得到圖7A之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並將圖6D之第二視角圖框還原而得到圖7B之第二視角原始圖框。其中,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與包裝圖框相同,都是P×Q。另外,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第一視角圖框的二倍,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第二視角圖框的二倍。
請參照圖9所示,其係將第二實施例之包裝圖框顯示於2D顯示裝置時,第二視角圖框與顯示螢幕之相對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包裝圖框的尺寸(P×Q)等於顯示螢幕的尺寸,例如但不限於為1920×1080畫素,而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P×Q/2。
如圖9所示,包裝圖框可直接顯示於2D顯示裝置之顯示螢幕中,且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點與顯示螢幕的中心點為重疊(均為中心點Z)。因此,包裝圖框不僅可於2D顯示螢幕中顯示,且經由人眼實際觀看證明,如圖6A所示,看到的第二視角圖框(即2D影像)相當舒適而自然,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當然,如前述實施例,為達相同的效果,亦可以使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被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即可,非以中心點重疊為限。
另外,請參照圖10A至圖10C所示,圖10A至圖10C為第三實施例之一種包裝圖框的解包裝的處理過程示意圖。其中,圖10A為第三實施例之包裝圖框的示意圖,圖10B為第三實施例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的相對位置示意圖,而圖10C為第三實施例之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組合成第一視角圖框之組合位置示意圖。於此,由於第一視角圖框及第二視角圖框的影像內容相當接近,故未顯示第二視角圖框。另外,處理第三實施例之解包裝裝置並不包括裝置1之還原處理單元14。此外,為了後續的尺寸說明方便,包裝圖框的尺寸顯示為3C/2×4D/3,例如但不限於為2880×1440。
與第一實施例之主要的不同在於,第三實施例係由包裝圖框中分離出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及第二視角圖框。其中,第二視角圖框位於包裝圖框的中間部分,而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圍設於第二視角圖框之外側。如圖10B所示,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分別標示為U、B、L、R、 UL、UR、BL、BR等,且位於第二視角圖框之外側。因此,分離處理單元11係按照圖10B的相對位置分離出U、B、L、R、UL、UR、BL、BR等8個部分的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而每一個部分的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的尺寸可參照圖10C所示。
因此,藉由分離處理單元11依照圖10B之位置分離出U、B、L、R、UL、UR、BL、BR等8個部分,就可得到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不過,在由組合處理單元12組合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之前,本實施例一樣需先藉由反轉處理單元13將上述分離出之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分別反轉後,再依照圖10C所顯示的位置進行組合,以得到圖10C之第一視角圖框。於此,係將U、B、UL、UR、BL、BR等部分進行上、下反轉,並將L、R部分進行左右反轉之後,再由組合處理單元12依照圖10C之位置將反轉後的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組合,以得到第一視角圖框。其中,第一視角圖框(或第二視角圖框)之尺寸為C×D,例如但不限於為1920×1080。
另外,請參照圖11A至圖11C所示,圖11A至圖11C為第四實施例之一種包裝圖框的解包裝的處理過程示意圖。其中,圖11A為第四實施例之包裝圖框的示意圖,圖11B為第四實施例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框的相對位置示意圖,而圖11C為第四實施例之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組合成第一視角圖框之組合位置示意圖。第四實施例一樣未顯示第二視角圖框。另外,處理第四實施例之裝置一樣不包括裝置1之還原處理單元14。此外,包裝圖框的尺寸顯示為4C/3×3D/2,例如但不限於為2560×1620。
第四實施例一樣由包裝圖框中分離出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其分別為U、B、L、R、UL、UR、BL、BR,不過,第四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之分離方式不同。如圖11B所示,第二視角圖框一樣位於包裝圖框的中間部分,且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仍位於第二視角圖框之外側。因此,分離處理單元11係按照圖11B的位置分離出U、B、L、R、UL、UR、BL、BR等8個部分的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及第二視角圖框,而每一個部分的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的尺寸可參照圖11C所示。
不過,在由組合處理單元12組合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之前,本實施例一樣需先藉由反轉處理單元13將上述分離出之8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分別反轉後,再依照圖11C所顯示的位置進行組合,以得到圖11C之第一視角圖框。於此,係將U、B、UL、UR、BL、BR等部分進行上、下反轉,並將L、R部分進行左右反轉,之後,再由組合處理單元12將反轉後的8個部分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組合,以得到圖11C之第一視角圖框。其中,第一視角圖框(或第二視角圖框)之尺寸為C×D,例如但不限於為1920×1080。
特別注意的是,上述四個實施例由包裝圖框分離出的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之分離方式以及分離出的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的數量、尺寸只是舉例,不可用以限制本發明。
將圖10A或圖11A之包裝圖框解包裝而得到的第一視角圖框及第二視角圖框,就可提供3D顯示裝置正確產生裸眼多視角立體影像或眼鏡式雙視角立體影像。另外,圖10A或圖11A之包裝圖框於2D顯示裝置之顯示螢幕中可能有二種顯示方式,一種顯示方式如圖10B或圖11B所示,第二視角圖框的尺寸與顯示螢幕相同,都是C×D,且顯示螢幕只顯示第二視角圖框(大小相同),使得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較佳係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點與顯示螢幕的中心點重疊。另一種顯示方式是,因顯示螢幕的尺寸為C×D,但包裝圖框的尺寸是圖10A之3C/2×4D/3,或是圖11A之4C/3×3D/2,則2D顯示裝置會將包裝圖框的尺寸按比例自動mapping(即down-scaling)至C×D,以顯示整個圖10A或圖11A之包裝圖框的影像,此時,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仍會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且較佳是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點與顯示螢幕的中心點重疊。因此,第三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之包裝圖框至少部分不僅可於2D顯示螢幕中顯示,且如圖10A及圖11A所示,經由實際的人眼觀看證明,看到的2D影像相當舒適而自然,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此外,特別注意的一點是,雖然上述所有的視角圖框都顯示為黑白的影像,但實際上,於彩色顯示裝置上係可顯示為彩色影像。
接著,請參照圖12所示,其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非 暫態儲存媒體2與一電子裝置3配合的示意圖。
非暫態儲存媒體2係儲存多數個指令,該些指令可被一電子裝置3所執行。其中,非暫態儲存媒體2為一非暫態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並例如可包含一記憶體、一記憶卡、一光碟片、一錄影帶、一電腦磁帶,或其任意組合。記憶體可包含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快閃(Flash)記憶體、或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它形式的記憶體。另外,非暫態儲存媒體2可位於一單機設備上(例如個人電腦、平板電腦)、一網路設備(例如伺服器)或一雲端設備(例如雲端伺服器)上。此外,電子裝置3可例如為一電腦系統而具有一或多個處理器(例如MCU),而非暫態儲存媒體2可為電子裝置之內部記憶體,或為電子裝置3以外之記憶體。
當儲存於非暫態儲存媒體2內之該些指令被電子裝置3所執行時,可使電子裝置3產生以下的作用:由一包裝圖框中分離出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一第二視角圖框;以及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與第二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一視角圖框。其中,包裝圖框的至少一部分可於一顯示螢幕中顯示,且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較佳者,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點與顯示螢幕的中心點重疊。另外,包裝圖框的尺寸可大於或等於顯示螢幕的尺寸。包裝圖框、第一視角圖框、第二視角圖框、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還原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一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並還原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一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技術特徵可參照上述實施例,不再贅述。
此外,包裝圖框、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第一視角圖框、第二視角圖框、第一視角原始圖框及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亦可儲存於非暫態儲存媒體2內。
綜上所述,因本發明之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中,包裝圖框包含一第一視角圖框及與第一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二視角圖框,且第一視角圖框包含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另外,係由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第二視角圖 框;以及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第一視角圖框。藉此,使得本發明的包裝圖框之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有別於習知技術。另外,本發明提出之包裝圖框的至少一部分可於一顯示螢幕中顯示,而且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較佳係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點與顯示螢幕的中心點為重疊,更佳係完全重疊。經由人眼實際觀看證明,看到的第二視角圖框(即2D影像)相當的自然,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S01~S02‧‧‧步驟

Claims (45)

  1. 一種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該包裝圖框的至少一部分可於一顯示螢幕中顯示,並包含一第一視角圖框及與該第一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二視角圖框,該第一視角圖框包含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該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該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該解包裝方法包括:由該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及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圖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該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點與該顯示螢幕的中心點重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該包裝圖框的尺寸大於或等於該顯示螢幕的尺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由該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該第二視角圖框的步驟中,包括:由該包裝圖框之左側及右側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由該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該第二視角圖框的步驟中,包括:由該包裝圖框之上側及下側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於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圖框的步驟中,更包括:反轉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更包括: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一第一視角原始圖框;及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一第二視角原始圖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於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步驟中,包括:取出該第一視角圖框之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及將該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並將該第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 素內,n為正整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於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步驟中,包括:取出該第一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及將該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並將該第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於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步驟中,包括:取出該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及將該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並將該第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於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步驟中,包括:取出該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及將該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並將該第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於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步驟中,更包括:透過一內插法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未定義位置的畫素值。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或第11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於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步驟中,更包括: 透過一內插法得到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未定義位置的畫素值。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與該包裝圖框相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解包裝方法,其中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該第一視角圖框的二倍,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該第二視角圖框的二倍。
  16. 一種包裝圖框的解包裝裝置,該包裝圖框的至少一部分可於一顯示螢幕中顯示,並包含一第一視角圖框及與該第一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二視角圖框,該第一視角圖框包含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該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該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該解包裝裝置包括:一分離處理單元,係由該包裝圖框分離出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及一組合處理單元,係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圖框。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該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點與該顯示螢幕的中心點重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該包裝圖框的尺寸大於或等於該顯示螢幕的尺寸。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該分離處理單元係由該包裝圖框之左側及右側分離出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該分離處理單元係由該包裝圖框之上側及下側分離出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更包括:一反轉處理單元,由該組合處理單元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圖框之前,該反轉處理單元反轉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更包括:一還原處理單元,該還原處理單元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一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並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一第二視角原始 圖框。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由該還原處理單元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係分別取出該第一視角圖框之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該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該第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由該還原處理單元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係分別取出該第一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該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該第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由該還原處理單元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係分別取出該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該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該第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由該還原處理單元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係分別取出該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該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該第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或第24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該還原處理單元具有一內插處理器,且於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更由該內插處理器透過一內插法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未定義位置的畫素值。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及第26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該還原處理單元具有一內插處理器,且於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更由該內插處理器透過一內插法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未定義位置的畫素值。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與該包裝圖框相同。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解包裝裝置,其中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該第一視角圖框的二倍,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該第二視角圖框的二倍。
  31. 一種非暫態儲存媒體,係儲存多數個指令,該些指令可被一電子裝置所執行,當該些指令被該電子裝置執行時,可使該電子裝置:由一包裝圖框中分離出多數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與一第二視角圖框;以及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與該第二視角圖框對應之一第一視角圖框,其中,該包裝圖框的至少一部分可於一顯示螢幕中顯示,且該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係顯示於該顯示螢幕的中央區域。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該第二視角圖框的中心點與該顯示螢幕的中心點重疊。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該包裝圖框的尺寸大於或等於該顯示螢幕的尺寸。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係由該包裝圖框之左側及右側分離出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係由該包裝圖框之上側及下側分離出兩個第一視角分割圖框。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組合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圖框之前,先反轉該些第一視角分割圖框。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係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一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並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一第二視角原始圖框。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係分別取出該第一視角圖框之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該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該第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係分別取出該第一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該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該第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係分別取出該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該第n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行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該第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行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係分別取出該第二視角圖框之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及偶數位置的畫素值,並將該第n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1)列畫素之奇數位置的畫素內,且將該第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值對應存入該第二 視角原始圖框之第2n列畫素之偶數位置的畫素內,n為正整數。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或第39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還原該第一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中,更透過一內插法得到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之未定義位置的畫素值。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或第41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還原該第二視角圖框,以得到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中,更透過一內插法得到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之未定義位置的畫素值。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或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與該包裝圖框相同。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非暫態儲存媒體,其中該第一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該第一視角圖框的二倍,該第二視角原始圖框的尺寸為該第二視角圖框的二倍。
TW102138863A 2013-10-25 2013-10-25 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TWI5471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8863A TWI547141B (zh) 2013-10-25 2013-10-25 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8863A TWI547141B (zh) 2013-10-25 2013-10-25 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7595A true TW201517595A (zh) 2015-05-01
TWI547141B TWI547141B (zh) 2016-08-21

Family

ID=5372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8863A TWI547141B (zh) 2013-10-25 2013-10-25 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7141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7141B (zh) 2016-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75041B1 (ko) 해상도가 향상된 3d 비디오 렌더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076208B (zh) 一种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15196791A1 (zh) 双目三维图形渲染方法及相关系统
JP2009163724A (ja) グラフィックス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グラフィックスデータをラスタ化する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9774844B2 (en) Unpacking method, unpacking device and unpacking system of packed frame
US9521428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sizing original depth frame into resized depth frame
JP2006254240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37282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540880B (zh) 立體影像顯示方法及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CN114513646B (zh) 一种三维虚拟场景中全景视频的生成方法及设备
JP5993423B2 (ja) カラーフレームとオリジナルデプスフレームをパック及びアンパックする方法、装置並びにシステム
TWI530155B (zh) 包裝多視角圖框的方法、裝置及儲存包裝圖框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TWI547141B (zh) 包裝圖框的解包裝方法、裝置及儲存解包裝指令之非暫態儲存媒體
KR101794492B1 (ko) 다시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US983244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acking color frame and original depth frame
KR101567002B1 (ko) 컴퓨터 그래픽스 기반의 스테레오 플로팅 집적 영상생성시스템
KR101684834B1 (ko) 오리지널 심도 프레임을 리사이징 및 복원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TW201514923A (zh) 還原尺寸重調景深圖框爲原始景深圖框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TWI512678B (zh) 非暫態儲存媒體
TWI524731B (zh) 儲存尺寸重調景深圖框的非暫態儲存媒體
TW201325202A (zh) 三維影像處理方法
JP2023162320A (ja) 視聴者に合わせて調整された立体画像表示
US852671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nstructing a stereoscopic image stream from quincunx sampled frames
JP201511922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