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6803A - 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6803A
TW201516803A TW103129877A TW103129877A TW201516803A TW 201516803 A TW201516803 A TW 201516803A TW 103129877 A TW103129877 A TW 103129877A TW 103129877 A TW103129877 A TW 103129877A TW 201516803 A TW201516803 A TW 20151680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s
touch panel
electrode
patterns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9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one-Hwa Chou
Chong-Yang Fang
Ching-Fu Hsu
Ying-Ching Tseng
Hen-Ta Kang
Fa-Chen Wu
Wen-Chun Wang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Priority to TW103129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16803A/zh
Priority to US14/516,593 priority patent/US20150109245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516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680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個第一電極以及多個第二電極。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彼此電性絕緣且配置於基板上。各第一電極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一連接線,第一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一電極墊串接。各第二電極包括多個第二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第二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墊串接,其中各第一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第一曲折線所界定,各第二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第二曲折線所界定,且位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的交界的第一曲折線與第二曲折線彼此平行或部分平行。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
隨著資訊技術、無線行動通訊和資訊家電的快速發展與應用,為了達到攜帶便利、體積輕巧化以及操作人性化的目的,許多資訊產品已由傳統之鍵盤或滑鼠等輸入裝置,轉變為使用觸碰面板作為輸入裝置。
一般而言,觸控面板主要可分為電阻式觸控面板與電容式觸控面板。以電容式觸控面板為例,電容式觸控面板通常包括交錯配置的多個橫向電極以及多個縱向電極,且這些電極一般由多個電極墊以及多個連接線所構成。考量到觸控面板的應用範疇(例如是與顯示面板搭配使用),電極墊的材質通常選用光穿透率佳的透明導電材質,如銦錫氧化物。然而,銦是稀有金屬,其在材料取得上容易受限於出產地而造成材料取得不易。此外,銦的價格相對昂貴,造成觸控面板的製程成本無法降低,而不利於商業上的競爭。
另外,由於橫向電極的連接部與縱向電極的連接部相互交錯,因此在兩者的交叉處通常需設置絕緣圖案,以使這些橫向電極與這些縱向電極電性絕緣。此時,橫向電極與縱向電極的其中一者的連接部需要跨越絕緣圖案並將位於絕緣圖案相對兩端的電極墊電性連接,而這樣的連接部通常會以導電良好的金屬架橋來構成。然而,金屬架橋的反射率與電極墊的反射率差異甚大,因此,使用者容易瞧見橫向電極與縱向電極之交叉處的橋接痕跡。再者,基板與電極墊及連接線之間亦存在反射率的差異,因此,在這些電極的排列相對規則,且電極墊與電極墊間的交界過於明顯下,使用者也可能瞧見電極墊及連接線的輪廓。據此,如何在維持一定的製程成本下,使觸控面板具有良好的視效,實為未來之趨勢。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其可具有良好的視效。
本發明的一種觸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個第一電極以及多個第二電極。第一電極配置於基板上。各第一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一網格圖案,且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一連接線,第一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一電極墊串接。第二電極電性絕緣於第一電極且配置於基板上。各第二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二網格圖案,且包括多個第二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第二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墊串接,其中各第一電極墊的外 圍輪廓由第一曲折線所界定,各第二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第二曲折線所界定,且位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的交界的第一曲折線與第二曲折線彼此平行或部分平行。
本發明的一種觸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個第一電極以及多個第二電極。第一電極配置於基板上。各第一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一網格圖案,且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一連接線,第一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一電極墊串接。第二電極電性絕緣於第一電極且配置於基板上。各第二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二網格圖案,且包括多個第二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第二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墊串接,其中各第一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第一曲折線所界定,各第二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第二曲折線所界定,且位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的交界的第一曲折線與第二曲折線彼此重疊或部分重疊。
本發明的一種觸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個第一電極、多個第二電極以及絕緣層。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絕緣層配置於基板上,且絕緣層位於第二電極與第一電極之間。
本發明的一種觸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個第一電極、多個第二電極以及蓋板。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分別位於基板的相對兩表面上,且第一電極以及第二電極的其中一者位於基板與蓋板之間。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觸控面板以金屬材質的網格圖案構成第一、第二電極,因此,相較於使用含有稀土元素銦的銦錫氧 化物作為電極墊之材質的觸控面板,本發明在材料取得上相對容易,且材料的價格相對低廉。此外,由於第一、第二電極的交叉處由網格圖案重疊而成,並且第一電極墊以及第二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曲折線所界定,因此本發明的觸控面板有助於降低使用者瞧見交叉處以及第一、第二電極之外圍輪廓的機率,從而使觸控面板具有良好的視效。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200、300、400、500、600、TP‧‧‧觸控面板
110‧‧‧基板
120‧‧‧第一電極
122‧‧‧第一電極墊
124‧‧‧第一連接線
130‧‧‧第二電極
132‧‧‧第二電極墊
134‧‧‧第二連接線
140‧‧‧絕緣層
150、160‧‧‧光吸收層
10‧‧‧主動元件陣列基板
20‧‧‧顯示介質層
A‧‧‧區域
AD‧‧‧黏著層
AD1‧‧‧第一黏著層
AD2‧‧‧第二黏著層
CE‧‧‧共用電極
CF‧‧‧彩色濾光片
CG‧‧‧蓋板
DP‧‧‧顯示面板
F1‧‧‧第一絕緣薄膜
F2‧‧‧第二絕緣薄膜
OG‧‧‧介電層
P1‧‧‧第一網格圖案
P2‧‧‧第二網格圖案
I‧‧‧交界
L1、L2、L4、L5‧‧‧線段
L3‧‧‧浮置線段
LP1、LP2‧‧‧線寬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缺口
H140‧‧‧厚度
S1、S2、S3‧‧‧表面
X‧‧‧交叉處
Z1‧‧‧封閉圖案
Z2‧‧‧類封閉圖案
ZG1‧‧‧第一曲折線
ZG2‧‧‧第二曲折線
A-A’、B-B’‧‧‧剖線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2A及圖2B分別是圖1中剖線A-A’及剖線B-B’的剖面示意圖。
圖3A是圖1中區域A中的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的爆炸圖。
圖3B是圖1中區域A的放大示意圖。
圖4A至圖4G是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的其他電極圖案及疊合形態。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 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10至圖12是應用本發明之觸控面板的觸控顯示面板的實施型態。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圖2A及圖2B分別是圖1中剖線A-A’及剖線B-B’的剖面示意圖。圖3A是圖1中區域A中的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的爆炸圖,而圖3B是圖1中區域A的放大示意圖。圖3C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另一種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請參照圖1、圖2A及圖2B,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多個第一電極120以及多個第二電極130。
第一電極120配置於基板110上,且各第一電極120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墊122以及多個第一連接線124,其中第一連接線124將兩相鄰的第一電極墊122串接。第二電極130電性絕緣於第一電極120且配置於基板110上,且各第二電極130包括多個第二電極墊132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134,其中第二連接線134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墊132串接。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20例如 分別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沿第二方向D2排列,而各第二電極130例如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沿第一方向D1排列,其中第一方向D1例如是,但不限於,垂直於第二方向D2。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的材質為金屬材質,舉例而言,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的材質可以選自於銅、銀、鋁、鉻、鈦、鉬等或上述材料的堆疊結構,或是上述材料的至少兩者的合金。舉例來說,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的材質可以是鉬/鋁/鉬三種材料的堆疊結構。或者,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的材質也可以是銦錫氧化物/銀/銦錫氧化物三種材料的堆疊結構。本發明並不用以限定堆疊的層數與材料,只要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均屬本發明的範疇內。
然而,透過選用金屬材質取代銦錫氧化物,本實施例的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除了可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之外,其在材料取得上相對容易,且材料的價格相對低廉。此外,第一電極120或第二電極130還可與觸控面板100週邊的走線(未繪示)同時圖案化而成,從而簡化觸控面板100的製作流程。
請參照圖3A,由於金屬的光穿透率低,因此本實施例的第一電極120例如設計成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一網格圖案P1,而第二電極130例如設計成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二網格圖案P2,以增加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的光穿透率。
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為封閉的圖形。所述封閉指的是構成第一網格圖案P1或第二網格圖案P2的線段 為彼此相接而無斷線的狀態。舉例而言,各第一電極120的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各第二電極130的第二網格圖案P2可以是規則的多邊形或是不規則的多邊形。亦即是,各第一電極120(各第二電極130)的第一網格圖案P1(第二網格圖案P2)可以是尺寸相同且形狀相同的多邊形,或是尺寸不同及/或形狀不同的多邊形。舉例而言,各第一電極120(各第二電極130)的第一網格圖案P1(第二網格圖案P2)的形狀可以是圓形、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或上述兩者的組合,而各第二電極130的第二網格圖案P2的形狀也可以是圓形、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或上述兩者的組合。
請參照圖2A及圖2B,本實施例的基板110例如作為蓋板之用。換言之,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例如是配置在基板110的同一表面S1上,且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分別位於不同層。此外,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可進一步包括配置於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之間的絕緣層140,以使第一電極120電性絕緣於第二電極130。蓋板可包括玻璃蓋板、塑膠蓋板或其他硬質且具有高機械強度材質所形成具有保護、覆蓋或是美化其對應裝置之蓋板,例如是經過物理或化學方式強化的玻璃。蓋板可為平面形狀或曲面形狀,或前述之組合,例如為2.5D玻璃,但並不以此為限。蓋板的至少一邊可以設置有裝飾層以遮蔽金屬走線或是遮蔽用以跟FPC導接的導接墊(pin)。
進一步而言,絕緣層140配置於基板110以及第一電極 120上,且第二電極130位於絕緣層140上。為了達到觸控偵測的效果,絕緣層140的厚度H140例如小於或等於圖3A中第一網格圖案P1或第二網格圖案P2的線寬LP1、LP2的100倍,同時第一網格圖案P1或第二網格圖案P2的線寬LP1、LP2可設計介於0.1微米至500微米之範圍,較佳地,為落在人眼不可視的範圍內,線寬LP1、LP2例如可設計介於0.1微米至10微米,以避免影響觸控面板100的視覺效果。舉例而言,絕緣層140的厚度H140例如在0.1微米至1000微米的範圍內,且較佳在1微米至90微米的範圍內。另外,絕緣層140與基板110的折射率的差值例如在30%以內,以避免產生不良的視效。
請參照圖3A及圖3B,本實施例的第一電極墊122以及第一連接線124例如是,但不限於,由多個封閉且連接的第一網格圖案P1所構成,而第二電極墊132以及第二連接線134例如皆由多個封閉且連接的第二網格圖案P2所構成,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另一實例中,第一連接線124也可以由單個封閉的第一網格圖案P1所構成,或者,由單條或多條線段所構成。第二連接線134也可以由單個封閉的第二網格圖案P2所構成,或者,由單條或多條線段所構成。所述線段可以為直線或折線。
此外,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彼此交錯。進一步而言,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線134交錯於第一連接線124。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二連接線134由多個封閉且連接的第二網格圖案P2所構成,而第一連接線124由多個封閉且連接的第一網格圖案P1所 構成,因此,在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交叉處(intersection)X,構成第二連接線134的這些第二網格圖案P2例如是重疊於構成第一連接線124的這些第一網格圖案P1。在其他實施例中,當第一連接線124以及第二連接線134分別由單個封閉的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單個封閉的第二網格圖案P2所構成時,在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交叉處X,構成第二連接線134的這個第二網格圖案P2例如是重疊於構成第一連接線124的這個第一網格圖案P1。另一方面,當第一連接線124以及第二連接線134分別由單條或多條線段所構成時,在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交叉處X,構成第二連接線134的單條或多條線段例如是交錯於構成第一連接線124的單條或多條線段。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網格圖案P1與第二網格圖案P2例如僅重疊於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交叉處X。進一步而言,在交叉處X的第一網格圖案P1與對應的第二網格圖案P2具有相同的輪廓且兩者的側壁彼此切齊。另外,位於第一電極墊122與第二電極墊132的交界I的這些第一網格圖案P1例如是,但不限於,不重疊於位於第一電極墊122與第二電極墊132的交界I的這些第二網格圖案P2。並且,位於第一電極墊122與第二電極墊132的交界I的這些第一網格圖案P1與這些第二網格圖案P2的側壁例如是彼此切齊。詳言之,這些第一網格圖案P1鄰近交界I的側壁例如是切齊於這些第二網格圖案P2鄰近交界I的側壁(如圖2B所示)。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
在其他實施例中,位於第一電極墊122的邊緣的這些第一網格圖案P1也可重疊於位於第二電極墊132的邊緣的這些第二網格圖案P2,並使重疊的這些第一網格圖案P1與這些第二網格圖案P2的側壁彼此切齊。
由圖3A及圖3B可知,本實施例的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交叉處X由不規則的第一網格圖案P1與第二網格圖案P2重疊而成,並且第一電極墊122以及第二電極墊132的交界I由曲折線所界定。也就是說,第一電極墊122以及第二電極墊132的交界I並非由直線所界定形成。詳言之,如圖3A所示,各第一電極墊122的外圍輪廓由第一曲折線ZG1所界定,各第二電極墊132的外圍輪廓由第二曲折線ZG2所界定。第一曲折線ZG1例如是順應位於第一電極墊122以及第二電極墊132之交界I的這些第一網格圖案P1的佈線而曲折,而第二曲折線ZG2例如是順應位於第一電極墊122以及第二電極墊132之交界I的這些第二網格圖案P2的佈線而曲折,因此,第一曲折線ZG1與第二曲折線ZG2的曲折情況例如隨著第一網格圖案P1與第二網格圖案P2的平均邊長而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網格圖案P1與第二網格圖案P2的平均邊長例如是落在50微米至300微米的範圍內。
此外,如圖3B所示,第一曲折線ZG1與第二曲折線ZG2彼此不交錯。在本實施例中,位於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交界I的第一曲折線ZG1與第二曲折線ZG2例如是,但不限於,彼此重疊。在其他實施例中,位於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 的交界I的第一曲折線ZG1與第二曲折線ZG2也可以是部分重疊,或者彼此平行或部分平行。
由於位於上下層的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交界I是由曲折線(包括第一曲折線ZG1與第二曲折線ZG2)所界定,因此,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除了有助於改善使用者瞧見交叉處X之銜接痕跡的問題之外,還有助於降低使用者瞧見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之外圍輪廓的機率,從而使觸控面板100具有良好的視效。
由於在實際製作上,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電極圖案是由一整面的不規則金屬網格裁切而成,因此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電極圖案及疊合形態並不限於上述。以下以圖4A至圖4G說明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其他電極圖案及疊合形態。
圖4A至圖4G是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的其他電極圖案及疊合形態,其中圖4A至圖4G中的最上部為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疊合前的形態,中間部分為所述型態下所界定出的第一曲折線以及第二曲折線,而最下部為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疊合後的形態。此外,圖4A至圖4G省略繪示前述的絕緣層。
如圖4A所示,各第一電極120更具有多條線段L1,而各第二電極130更具有多條線段L2,其中線段L1位於各第一電極120的邊緣並連接於第一網格圖案P1,而線段L2位於各第二電極130的邊緣,並連接於第二網格圖案P2。由於這些線段(如 線段L1或線段L2)的一端連接於網格圖案(如第一網格圖案P1或第二網格圖案P2),而另一端懸置且彼此不相接,因此本實施例的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為非封閉的電極圖案。
在非封閉的電極圖案的架構下,第一曲折線ZG1例如是由各線段L1之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線所界定,而第二曲折線ZG2例如是由各線段L2之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線所界定。如圖4A的中間部分所示,所述虛擬連線例如是由相鄰的兩端部之間的最短路徑所連接而成,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如圖4A的左下圖所示,第一曲折線ZG1以及第二曲折線ZG2可以彼此重疊,或者,如圖4A的右下圖所示,第一曲折線ZG1以及第二曲折線ZG2可以彼此平行而不重疊。
雖然各第一電極120與各第二電極130皆非封閉的電極圖案,這些線段L1、L2、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仍可構成多個封閉圖案Z1(如圖4A的左下圖所示)或是具有缺口G的類封閉圖案Z2(如圖4A的右下圖所示)。需說明的是,圖中僅繪示局部的電極圖案從單邊拼接,但實際的電極圖案為面的延展,因此位於其他邊的線段L1、L2也會與相鄰的電極圖案拼接,從而使得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Z1或是具有缺口G的類封閉圖案Z2。
在另一實施例中,各第一電極120以及各第二電極130的其中一者可以為封閉的電極圖案,而另一者可為非封閉的電極 圖案。並且,兩者疊合後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或是具有缺口的類封閉圖案。舉例而言,如圖4B所示,各第一電極120例如為封閉的電極圖案(第一電極120沒有包括線段L1),而各第二電極130例如為非封閉的電極圖案,且各第二電極130更具有連接於第二網格圖案P2的多條線段L2。然而,在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20也可以是包括線段L1的非封閉的電極圖案,而第二電極130則例如為沒有包括線段L2的封閉的電極圖案。
請參閱圖4B的中間部分,本實施例的第一曲折線ZG1例如是順應位於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交界I的這些第一網格圖案P1的佈線而曲折,而第二曲折線ZG2例如是由各線段L2之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線所界定。
如圖4B的左下圖所示,第一曲折線ZG1以及第二曲折線ZG2可以部分重疊,或者,如圖4B的右下圖所示,第一曲折線ZG1以及第二曲折線ZG2可以部分平行且不重疊。此外,位於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之交界I的線段L2、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構成多個封閉圖案Z1(如圖4B的左下圖所示)或是具有缺口G的類封閉圖案Z2(如圖4B的右下圖所示)。圖中雖僅繪示局部的電極圖案從單邊連接,但實際的電極圖案為面的延展,因此位於其他邊的線段L2也會與相鄰的第一網格圖案P1連接,而使得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Z1或是具有缺口G 的類封閉圖案Z2。
再者,如圖4C所示,各第一電極120可以是部分非封閉及部分封閉的電極圖案。同理,各第二電極130也可以是部分非封閉及部分封閉的電極圖案。在這樣的架構下,第一曲折線ZG1例如是由線段L1之懸置的端部以及鄰近交界I的第一網格圖案P1的虛擬連線所共同界定,而第二曲折線ZG2例如是由線段L2之懸置的端部以及鄰近交界I的第二網格圖案P2的虛擬連線所共同界定。如圖4C的左下圖所示,第一曲折線ZG1以及第二曲折線ZG2可以部分重疊,或者,如圖4C的右下圖所示,第一曲折線ZG1以及第二曲折線ZG2可以部分平行而不重疊。此外,在疊合後的線段L1、L2、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Z1(如圖4C的左下圖所示)或是具有缺口G的類封閉圖案Z2(如圖4C的右下圖所示)。
另外,如圖4D所示,各第一電極120以及各第二電極130其中至少一者可進一步包括多條浮置線段L3位於各第一電極120以及各第二電極130其中至少一者的邊緣,並連接於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其中至少一者。本實施例以各第二電極130包括多條浮置線段L3接續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各第一電極120也可進一步包括多條浮置線段L3。
在本實施例中,浮置線段L3例如可與線段L2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同時製作於圖2A的絕緣層140上。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二曲折線ZG2例如是由浮置線段L3之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 線所界定。另外,浮置線段L3、線段L1、L2、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實質上為多個封閉圖案Z1(如圖4D的左下圖所示)或是具有缺口G的多個類封閉圖案Z2(如圖4D的右下圖所示)。在另一實施例中,浮置線段L3也可與線段L1以及第一網格圖案P1製作在同一層上,且第一曲折線ZG1可由浮置線段L3之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線所界定。
再者,如圖4E所示,當浮置線段L3不與線段L1、線段L2、第一網格圖案P1及/或第二網格圖案P2相連時,浮置線段L3、線段L1、L2、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亦例如是多個類封閉圖案Z2。
需說明的是,在圖3B至圖4C的架構下也可進一步設置浮置線段L3。此外,浮置線段L3並不限定須與第二網格圖案P2同時製作而成。具體而言,浮置線段L3也可以與第一網格圖案P1同時製作而成。或者,浮置線段L3也可以製作於第一網格圖案P1之前、第一網格圖案P1之後且第二網格圖案P2之前,或者是在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之後。
由於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為不規則的多邊形圖案,因此在兩者疊合時,有可能因製程參數的改變或對位不良而產生偏差,使得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無法形成多個封閉圖案,而影響視效。因此,若浮置線段L3製作於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之後,可用於修補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之間的 間隙,以使浮置線段L3、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形成多個封閉圖案或是具有缺口的類封閉圖案,從而提升觸控面板的視效。
圖4F的實施例是以浮置線段L3、第二網格圖案P2以及線段L2同時製作而成舉例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由圖4F可知,第一連接線124以及第二連接線134可分別由多條線段L4、L5所構成。與前述線段L1、L2不同的是,線段L4、L5的兩端分別與電極墊相連,也就是說,線段L4、L5是用以將相鄰兩個電極墊電性連接。
另外,如圖4G所示,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也可以是規則的多邊形(尺寸相同且形狀相同),且在其疊合後,線段L1、L2、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200與圖2B的觸控面板100具有相似的結構,且觸控面板200的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可以採用圖3B至圖4D的疊合方式,其中相同的膜層以相同的標號表示,於此便不再贅述其材質、配置方式及功效。與觸控面板100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200進一步包括位於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的光吸收層150、160,以進一步提升觸控面板200的視效。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例如為蓋板,且表面S1例如是元件配置面, 而相對於表面S1的表面S2例如為觸控面,亦即是在進行觸控感測時,觸控物會碰觸表面S2。因此,光吸收層150配置於基板110與第一電極120之間,而光吸收層160配置於基板110與第二電極130之間。
本實施例的光吸收層150的輪廓例如實質上相同於第一網格圖案P1的輪廓,而光吸收層160的輪廓例如實質上相同於第二網格圖案P2的輪廓,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光吸收層150、160的輪廓也可以大於第一網格圖案P1以及第二網格圖案P2的輪廓,以提升觸控面板200在側視時的視效。舉例而言,光吸收層150、160的材質可以是金屬、合金、金屬的氧化物、樹脂吸光材料或碳黑的黑色塗料,以散射或吸收環境光,從而降低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的反射率。所述金屬、合金例如可包括鉻、鎳、鉬、鈦或上述至少兩者的合金,而所述金屬的氧化物例如可包括銅的氧化物、鉻的氧化物、鈦的氧化物、鉬的氧化物或上述至少兩者的堆疊層。
另外,無論是否設置光吸收層160,第二電極130與絕緣層140之間也可進一步設置一整面的或圖案化的黏著層(未繪示),以提升第二電極130與絕緣層140之間的附著性,從而提升觸控面板200的信賴性。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6,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300與圖5的觸控面板200具有相似的結構,且觸控面板300的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 極130可以採用圖3B至圖4D的疊合方式,其中相同的膜層以相同的標號表示,於此便不再贅述其材質、配置方式及功效。與觸控面板200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300的基板110僅用於承載上述的膜層,而觸控面板300可進一步包括蓋板CG以及黏著層AD,其中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位於基板110與蓋板CG之間,且蓋板CG透過黏著層AD接合於基板110及其上的膜層,使黏著層AD位於蓋板CG與第二電極130及絕緣層140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蓋板CG相對於黏著層AD的表面S3為觸控面,因此,本實施例的光吸收層150例如是設置在第一電極120與絕緣層140之間,而光吸收層160例如是設置在第二電極130與黏著層AD之間。本實施例的光吸收層150例如重疊於第一電極120且與第一電極120具有相同的輪廓,而光吸收層160例如重疊於第二電極130且與第二電極130具有相同的輪廓,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光吸收層150可進一步覆蓋第一電極120的側壁,而光吸收層160可進一步覆蓋第二電極130的側壁。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7,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400與圖5的觸控面板200具有相似的結構,且觸控面板400的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可以採用圖3B至圖4D的疊合方式,其中相同的膜層以相同的標號表示,於此便不再贅述其材質、配置方式及功效。與觸 控面板200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400更包括第一絕緣薄膜F1,其中第二電極130位於第一絕緣薄膜F1上,且第一電極120位於第一絕緣薄膜F1與基板110之間。
進一步而言,第一電極120可以製作於基板110上,而第二電極130製作於第一絕緣薄膜F1上,且第一絕緣薄膜F1例如透過第一黏著層AD1接合於第一電極120及基板110。在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可以分別製作於第一絕緣薄膜F1的相對兩表面,並且第一電極120及第一絕緣薄膜F1可透過第一黏著層AD1而與基板110接合。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可作為蓋板之用,亦即是表面S2為觸控面,因此,光吸收層150例如是設置在第一電極120與基板110之間,而光吸收層160例如是設置第二電極130與第一絕緣薄膜F1之間。在另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400的基板110也可僅用於承載上述的膜層,且觸控面板400也可進一步包括圖6中的蓋板CG以及黏著層AD,且蓋板CG透過黏著層AD接合於基板110及其上的膜層,亦即是黏著層AD位於蓋板CG與第一絕緣薄膜F1及第二電極130之間。並且,在觸控面變為圖6中的表面S3下,第一電極120與光吸收層150的相對設置關係以及第二電極130與光吸收層160的相對設置關係需對應的轉換成圖6中的相對設置關係(即位置互換)。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8,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500與圖7的觸控面板 400具有相似的結構,且觸控面板500的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可以採用圖3B至圖4D的疊合方式,其中相同的膜層以相同的標號表示,於此便不再贅述其材質、配置方式及功效。與觸控面板400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500更包括第二絕緣薄膜F2,其中第二絕緣薄膜F2位於第一電極120與基板110之間。並且,第二絕緣薄膜F2例如透過第二黏著層AD2而與基板110接合。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作為蓋板之用,因此,光吸收層150設置在第一電極120與基板110之間,而光吸收層160設置第二電極130與第一絕緣薄膜F1之間。在另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500的基板110也可僅用於承載上述的膜層,且觸控面板500也可進一步包括圖6中的蓋板CG以及黏著層AD,且蓋板CG透過黏著層AD接合於基板110及其上的膜層,亦即是黏著層AD位於蓋板CG與第一絕緣薄膜F1及第二電極130之間。並且,在觸控面變為圖6中的表面S3下,第一電極120與光吸收層150的相對設置關係以及第二電極130與光吸收層160的相對設置關係需對應的轉換成圖6中的相對設置關係。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9,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600與圖6的觸控面板300具有相似的結構,且觸控面板600的第一電極120以及第二電極130可以採用圖3B至圖4D的疊合方式,其中相同的膜層以相同的標號表示,於此便不再贅述其材質、配置方式及功效。與觸 控面板300的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分別配置於基板110的相對兩表面S1、S2。
在本實施例中,蓋板CG例如是設置在鄰近表面S1的一側,因此光吸收層150與第一電極120的相對設置關係同圖6中光吸收層150與第一電極120的相對設置關係。另一方面,光吸收層160則例如是設置在第二電極130與基板110之間。或者,當蓋板CG設置在鄰近表面S2的一側時,光吸收層150與第一電極120的相對設置關係以及光吸收層160與第二電極130的相對設置關係需對應轉換。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觸控面板100、200、300、400、500、600可搭配顯示面板使用,而形成外掛式(out-cell)及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包括內建式(in-cell)及外嵌式(on-cell)兩種型態。所述外掛式觸控顯示面板是指令觸控面板100、200、300、400、500、600直接透過黏著層而與顯示面板貼合,其中在僅設置有一基板的架構下(如觸控面板100、200、400、500),表面S1會位於顯示面板與表面S2之間,而在設置有基板及蓋板的架構下(如觸控面板300、600),表面S1、S2會位於顯示面板與表面S3之間。
以下以圖10至圖12舉例說明三種觸控顯示面板的實施型態。圖10至圖12是應用本發明之觸控面板的觸控顯示面板的實施型態。請參照圖10,本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面板1例如為外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其包括顯示面板DP以及觸控面板TP,其中顯 示面板DP包括主動元件陣列基板10、對向基板(即基板110)以及位於主動元件陣列基板10與對向基板之間的顯示介質層20。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DP與觸控面板TP共用基板110。當顯示面板DP為液晶面板時,基板110例如作為彩色濾光基板。進一步而言,本實施例的基板110的表面S1例如用以承載觸控元件(包括第一電極120、第二電極130、光吸收層150、160、絕緣層140、蓋板CG以及黏著層AD),而表面S2承載顯示面板DP的部分元件(如彩色濾光片CF、共用電極CE及未繪示的配向層等)。此外,蓋板CG的表面S3為觸控面。另外,當顯示面板DP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時,基板110也可以作為有機發光二極體的封裝蓋板,又此封裝蓋板也可以是彩色濾光基板。
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TP雖以圖6中的觸控面板300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觸控面板TP也可採用觸控面板100、200、400、500的架構,惟在觸控面板100、200、400、500的架構下,須進一步設置蓋板CG以及黏著層AD,且第一電極120與光吸收層150的相對設置關係以及第二電極130與光吸收層160的相對設置關係需對應的轉換成圖6中的相對設置關係。
請參照圖11,本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面板2與觸控顯示面板1具有相似的膜層,且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於此便不再贅述。與觸控顯示面板1的差異在於,觸控顯示面板2為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詳言之,觸控顯示面板2進一步包括介電層 OG位於顯示面板DP與觸控面板TP之間。並且,顯示面板DP的彩色濾光片CF、共用電極CE以及未繪示的配向層例如與觸控元件(包括第一電極120、第二電極130、光吸收層150、160以及絕緣層140)共用觸控面板TP的基板110,且基板110例如作為蓋板,而彩色濾光片CF、共用電極CE、未繪示的配向層以及觸控元件皆配置於基板110的表面S1上,而基板110的表面S2可作為觸控面。
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TP雖以圖5的觸控面板200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觸控面板TP也可採用觸控面板100、400、500。
請參照圖12,本實施例的觸控顯示面板3例如為混合式觸控顯示面板(on-in cell)。進一步而言,觸控顯示面板3具有觸控顯示面板1、2的部份架構,且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於此便不再贅述。與觸控顯示面板1、2的差異在於,觸控顯示面板3採用圖9的觸控面板600,且本實施例的基板110例如作為彩色濾光基板。進一步而言,顯示面板DP的彩色濾光片CF、共用電極CE以及未繪示的配向層例如與第二電極130及光吸收層160共同配置在基板110的表面S2上,而第一電極120及光吸收層150則配置在基板110的表面S1上。
在上述所有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可以利用互容方式進行驅動,即第一電極120接收一外部電路所提供的一驅動信號,且由第二電極130產生一感應信號供外部電路 檢出,以感測出一觸碰座標。另外,第一電極120與第二電極130也可以利用自容方式進行驅動,即第一電極120(或第二電極130)接收一外部電路所提供的一驅動信號並自身產生一感應信號供外部電路檢出。
再者,圖2A、圖2B、圖5、圖6及圖10實施例中所示的絕緣層140可以選用有機層、無機層(例如SiO2或SiNx),或上述兩者的堆疊層,又或者上述兩者混合(mix)或混成(hybrid)的絕緣層例如聚醯亞胺絕緣層,其主成分是聚醯亞胺,也可以摻雜其他的無機或有機材料,例如摻雜矽氧化物(SiOx)、矽氮化物(SiNx)以改變或提升聚醯亞胺絕緣層110的耐化性或光學性質。例如加入SiO2可以降低聚醯亞胺絕緣層110的複折射率(Birefringence),SiO2佔比約在30%至70%之間。在此些實施例中,絕緣層140厚度較佳為1um至25um。另外,絕緣層140的材料也可以是含矽的無機材料摻雜其他的有機高分子,且可以耐溫攝氏200度以上以利後續的高溫鍍膜製程的進行。
另外,上述所有實施例中,網格圖案構成第一、第二電極的方式也可以預先在基板110上形成一填充膠層(如光固膠),並在填充膠層以一製具壓印出網格圖案,再填入金屬材質,以構成第一、第二電極。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觸控面板以金屬材質的網格圖案構成第一、第二電極,因此,相較於使用含有稀土元素銦的銦錫氧化物作為電極墊之材質的觸控面板,本發明在材料取得上相對容 易,且材料的價格相對低廉。此外,由於第一、第二電極的交叉處由網格圖案重疊而成,並且第一電極墊以及第二電極墊具有曲折的外圍輪廓,因此本發明的觸控面板有助於降低使用者瞧見交叉處以及第一、第二電極之外圍輪廓的機率,從而使觸控面板具有良好的視效。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0‧‧‧第一電極
130‧‧‧第二電極
P1‧‧‧第一網格圖案
P2‧‧‧第二網格圖案
A‧‧‧區域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I‧‧‧交界
X‧‧‧交叉處
ZG1‧‧‧第一曲折線
ZG2‧‧‧第二曲折線

Claims (54)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多個第一電極,配置於該基板上,各該第一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一網格圖案,且各該第一電極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一連接線,該些第一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一電極墊串接;以及多個第二電極,電性絕緣於該些第一電極且配置於該基板上,各該第二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二網格圖案,且各該第二電極包括多個第二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該些第二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墊串接,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一曲折線所界定,各該第二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二曲折線所界定,且位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交界的該第一曲折線與該第二曲折線彼此平行或部分平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二電極的該些第二連接線相交於該些第一電極的該些第一連接線,且該些第二網格圖案與該些第一網格圖案僅重疊於該些該些第二電極與該些第一電極的交叉處,而位於該些第一電極墊與該些第二電極墊的交界的該些第一網格圖案與該些第二網格圖案的側壁彼此切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位於該些第 一電極墊的邊緣的該些第一網格圖案重疊於位於該些第二電極墊的邊緣的該些第二網格圖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以及各該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更具有多條線段,且該些線段位於各該第一電極以及各該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的邊緣,並連接於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其中至少一者,其中該些線段、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在該基板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或是具有缺口的多個類封閉圖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曲折線以及該第二曲折線其中至少一者由該些線段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線所界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曲折線以及該第二曲折線其中至少一者由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其中至少一者與該些線段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線所共同界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以及各該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更包括多條浮置線段,位於各該第一電極以及各該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的邊緣,其中該第一曲折線以及該第二曲折線其中至少一者由該些浮置線段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線所界定,且該些浮置線段、該些線段、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在該基板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或是具有缺口的多個類封閉圖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浮置線段連接於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其中至少一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浮置線段未連接於該些線段、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其中至少一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多條浮置線段,位於各該第一電極以及各該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的邊緣,且未連接於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其中該些浮置線段、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在該基板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或是具有缺口的多個類封閉圖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為規則的多邊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網格圖案以及各該第二網格圖案的平均邊長在50微米至300微米的範圍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至少一光吸收層,位於該些第一電極以及該些第二電極面向使用者的一表面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絕緣層,配置於該基板以及該些第一電極上,且該些第二電極位於該 絕緣層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絕緣層的厚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一網格圖案或該第二網格圖案的線寬的100倍。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絕緣層的厚度在0.1微米至1000微米的範圍內。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絕緣層的折射率與該基板的折射率的差值在30%以內。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蓋板,且該些第一電極以及該些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位於該基板與該蓋板之間。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一絕緣薄膜,該些第二電極位於該第一絕緣薄膜上,且該些第一電極位於該第一絕緣薄膜與該基板之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絕緣薄膜,位於該些第一電極與該基板之間。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分別位於該基板的相對兩表面上。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基板為蓋板。
  23.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 多個第一電極,配置於該基板上,各該第一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一網格圖案,且各該第一電極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一連接線,該些第一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一電極墊串接;以及多個第二電極,電性絕緣於該些第一電極且配置於該基板上,各該第二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二網格圖案,且各該第二電極包括多個第二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該些第二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墊串接,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一曲折線所界定,各該第二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二曲折線所界定,其中位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交界的該第一曲折線與該第二曲折線彼此重疊或部分重疊。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二電極的該些第二連接線相交於該些第一電極的該些第一連接線,且該些第二網格圖案與該些第一網格圖案僅重疊於該些該些第二電極與該些第一電極的交叉處,而位於該些第一電極墊與該些第二電極墊的交界的該些第一網格圖案與該些第二網格圖案的側壁彼此切齊。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位於該些第一電極墊的邊緣的該些第一網格圖案重疊於位於該些第二電極墊的邊緣的該些第二網格圖案。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 電極以及各該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更具有多條線段,且該些線段位於各該第一電極以及各該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的邊緣,並連接於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其中至少一者,其中該些線段、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在該基板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曲折線以及該第二曲折線其中至少一者由該些線段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線所界定。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曲折線以及該第二曲折線其中至少一者由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其中至少一者與該些線段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線所共同界定。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以及各該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更包括多條浮置線段,位於各該第一電極以及各該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的邊緣,其中該第一曲折線以及該第二曲折線其中至少一者由該些浮置線段懸置的端部的虛擬連線所界定,且該些浮置線段、該些線段、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在該基板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或是具有缺口的多個類封閉圖案。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浮置線段連接於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其中至少一者。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浮置線段未連接於該些線段、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其中至少一者。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多條浮置線段,位於各該第一電極以及各該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的邊緣,且未連接於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其中該些浮置線段、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在該基板上的正投影為多個封閉圖案或是具有缺口的多個類封閉圖案。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網格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網格圖案為規則的多邊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網格圖案以及各該第二網格圖案的平均邊長在50微米至300微米的範圍內。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至少一光吸收層,位於該些第一電極以及該些第二電極面向使用者的一表面上。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絕緣層,配置於該基板以及該些第一電極上,且該些第二電極位於該絕緣層上。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絕緣層的厚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一網格圖案或該第二網格圖案的線寬的 100倍。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絕緣層的厚度在0.1微米至1000微米的範圍內。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絕緣層的折射率與該基板的折射率的差值在30%以內。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蓋板,且該些第一電極以及該些第二電極其中至少一者位於該基板與該蓋板之間。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一絕緣薄膜,該些第二電極位於該第一絕緣薄膜上,且該些第一電極位於該第一絕緣薄膜與該基板之間。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更包括一第二絕緣薄膜,位於該些第一電極與該基板之間。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分別位於該基板的相對兩表面上。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基板為蓋板。
  45.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多個第一電極,配置於該基板上;多個第二電極,配置於該基板上;以及一絕緣層,配置於該基板上,且位於該些第二電極與該些第 一電極之間。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絕緣層為無機層、有機層或上述兩者的堆疊層,或者為聚醯亞胺絕緣層。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絕緣層的厚度在1微米至90微米的範圍內。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一網格圖案,且各該第二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二網格圖案,其中各該第一網格圖案以及各該第二網格圖案的線寬分別介於0.1微米至10微米之間。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一連接線,該些第一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一電極墊串接,各該第二電極包括多個第二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該些第二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墊串接,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一曲折線所界定,各該第二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二曲折線所界定,其中位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交界的該第一曲折線與該第二曲折線彼此平行或部分平行。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一連接線,該些第一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一電極墊串接,各該第二電極包括多個第二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該些第二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墊串接,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一曲折線所界定,各 該第二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二曲折線所界定,其中位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交界的該第一曲折線與該第二曲折線彼此重疊或部分重疊。
  5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多個第一電極,配置於該基板上;多個第二電極,配置於該基板上,且該些第一電極與該些第二電極分別位於該基板的相對兩表面上;以及一蓋板,該些第一電極以及該些第二電極的其中一者位於該基板與該蓋板之間。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一網格圖案,且各該第二電極具有多個彼此連接的第二網格圖案,其中各該第一網格圖案以及各該第二網格圖案的線寬分別介於0.1微米至10微米之間。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一連接線,該些第一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一電極墊串接,各該第二電極包括多個第二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該些第二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墊串接,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一曲折線所界定,各該第二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二曲折線所界定,其中位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交界的該第一曲折線與該第二曲折線彼此平行或部分平行。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包括多個第一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一連接線,該些第一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一電極墊串接,各該第二電極包括多個第二電極墊以及多個第二連接線,該些第二連接線將兩相鄰的第二電極墊串接,其中各該第一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一曲折線所界定,各該第二電極墊的外圍輪廓由一第二曲折線所界定,其中位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的交界的該第一曲折線與該第二曲折線彼此重疊或部分重疊。
TW103129877A 2013-10-18 2014-08-29 觸控面板 TW201516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9877A TW201516803A (zh) 2013-10-18 2014-08-29 觸控面板
US14/516,593 US20150109245A1 (en) 2013-10-18 2014-10-17 Touch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7878 2013-10-18
TW103129877A TW201516803A (zh) 2013-10-18 2014-08-29 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6803A true TW201516803A (zh) 2015-05-01

Family

ID=52825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9877A TW201516803A (zh) 2013-10-18 2014-08-29 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09245A1 (zh)
TW (1) TW2015168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2660B (zh) * 2015-12-02 2017-05-11 Wei-Long Huang A touch panel that eliminates the Murray effect
TWI585380B (zh) * 2016-02-04 2017-06-01 國立清華大學 定址式感測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8973B2 (en) * 2014-10-24 2018-05-01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panel-integrat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102341352B1 (ko) * 2015-04-08 2021-1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0416394B (zh) * 2015-05-01 2022-09-23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模块
US9547383B1 (en) * 2015-06-25 2017-01-17 Cando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CN204706011U (zh) * 2015-06-26 2015-10-14 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KR102410661B1 (ko) * 2015-11-13 2022-06-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5700760A (zh) * 2016-02-24 2016-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的金属架桥及触摸屏
KR102544532B1 (ko) 2016-05-31 2023-06-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025027A (zh) * 2016-08-12 2017-08-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49979B (zh) * 2016-08-31 2019-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结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2425832B1 (ko) 2017-06-05 2022-07-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09643199B (zh) * 2017-06-15 2022-10-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制造触摸基板的方法
US10353123B2 (en) * 2017-08-08 2019-07-1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glass layer coatings
CN107577373A (zh) * 2017-09-12 2018-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7634085B (zh) * 2017-09-15 2020-11-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411682B1 (ko) * 2017-11-16 2022-06-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패널
KR101952769B1 (ko) * 2018-02-28 2019-02-2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CN108646451B (zh) * 2018-04-28 2021-07-3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8653B2 (ja) * 2010-05-27 2013-07-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2660B (zh) * 2015-12-02 2017-05-11 Wei-Long Huang A touch panel that eliminates the Murray effect
TWI585380B (zh) * 2016-02-04 2017-06-01 國立清華大學 定址式感測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US9952692B2 (en) 2016-02-04 2018-04-24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09245A1 (en) 2015-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16803A (zh) 觸控面板
US10564788B2 (en) Touch window
KR200479100Y1 (ko)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TWI467449B (zh) 電容式觸控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439896B (zh) 觸控面板之感應裝置
CN203786689U (zh) 触控面板
US9891764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9323092B2 (en) Touch panel
CN205750758U (zh) 触摸窗和触摸装置
TW201445408A (zh) 觸控面板
US10949045B2 (en) Flexible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evice that have reduced parasitic capacitance between different signal lines
WO2019029226A1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TWI452508B (zh) 電容式觸碰面板的佈局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457803B (zh) 觸控面板
TWI470495B (zh) 觸控基板、顯示面板以及圖案化遮光層
TW201516781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402735B (zh) 觸控面板的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201502892A (zh) 觸控面板
TWI553522B (zh) 觸控基板
TW201519031A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TWI463387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
JP593976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TWM491205U (zh) 觸控面板
TW201610772A (zh) 觸控面板
KR102281616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