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2818A - 卡閂裝置及應用其之電腦系統 - Google Patents

卡閂裝置及應用其之電腦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2818A
TW201512818A TW102137013A TW102137013A TW201512818A TW 201512818 A TW201512818 A TW 201512818A TW 102137013 A TW102137013 A TW 102137013A TW 102137013 A TW102137013 A TW 102137013A TW 201512818 A TW201512818 A TW 2015128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latching
operating member
spring
memb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7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8135B (zh
Inventor
xian-feng Ke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12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2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8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81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6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in which the securing part if formed or carried by a spring and moves only by distortion of the spring, e.g. sna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8Carrying enclosures containing additional elements, e.g. case for a laptop and a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69Detachable keyboar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0911Hooked end
    • Y10T292/0926Spring projected
    • Y10T292/0928Operating means
    • Y10T292/0934Rig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卡閂裝置包含載體、操作件、彈簧、兩連桿及兩卡閂件。操作件可被操作而沿第一方向朝向或遠離載體移動。彈簧設置於操作件與載體之間。每一連桿具有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分別樞接至操作件的兩側。卡閂件沿第二方向可滑動地設置於載體上,並分別樞接至第二端。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連桿於第二方向上位於卡閂件之間。當操作件相對載體移動時,操作件係分別經由連桿帶動卡閂件,致使卡閂件沿著第二方向反向地相對載體移動。

Description

卡閂裝置及應用其之電腦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卡閂裝置,特別是有關於應用於電腦系統的卡閂裝置。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例如,輕薄短小的體積、多樣化的功能、有質感的外觀等)。在筆記型電腦(notebook)長時間的發展之後,不僅平板電腦(tablet PC)繼而興起,類筆記電腦(亦即,平板電腦加上鍵盤底座)的新結構也隨之而生。
目前,平板電腦與鍵盤底座之間欲相互組合連接時,大多仍是採用以往閂鎖筆記型電腦的螢幕與主機的卡閂(latch)結構,例如單彈簧配合單連桿單向作動的卡閂結構(例如美國專利US7181238即為一例)以及雙彈簧配合雙連桿雙向作動的卡閂結構(例如中華民國發明專利TW I342737即為一例)。對於單彈簧配合單連桿單向作動的卡閂結構來說,其兩卡閂件的卡勾為同向,且兩卡勾的勾合 方向與彈簧的壓縮方向(亦即,按鈕受力方向)相反。對於雙彈簧配合雙連桿雙向作動的卡閂結構來說,其兩卡閂件的卡勾為相對(如前述TW I342737中第六圖所示),兩卡勾的勾合方向與彈簧的壓縮方向相反,且兩卡閂件的的移動方向垂直於按鈕受力方向。
然而,對於上述雙彈簧配合雙連桿雙向作動的卡閂結構來說,兩卡閂分別藉由兩彈簧達到回彈的功能,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至少會產生以下幾個問題:(1)兩彈簧的回彈力有差異,使得按鈕受力時兩卡閂件的移動距離很難相等;(2)當兩卡閂件因彈簧的回彈力誤差而造成移動距離不相等時,會使得按鈕歪斜,容易導致卡住的問題;以及(3)兩卡閂件分別與按鈕接觸的斜面,其傾斜角度於製造時較難控制,且兩斜面的摩擦力大,使得按鈕需要以較大的力量才能被按壓而作動。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改良的卡閂裝置解決以上問題,是目前業界亟欲投入研發資源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卡閂裝置,其包含載體、操作件、彈性元件、兩連桿以及兩卡閂件。操作件可被操作而沿著第一方向朝向或遠離載體移動。彈性元件可作用地設置於操作件與載體之間。每一連桿具有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分別樞接至操作件的相對兩側而相對稱於操作件。卡閂件沿著第二方向可滑動地且相對稱地設置於載體上,並分 別樞接至各對應連桿之第二端。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各連桿位於卡閂件與操作件之間,而使卡閂件與操作件產生連動關係。當操作件沿著第一方向相對載體被操作而移動時,操作件將藉由兩連桿同步帶動兩卡閂件,致使兩卡閂件可沿著第二方向反向地相對載體移動而進行解除卡閂之作業。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電腦系統,其包含平板電腦、底座以及卡閂裝置。平板電腦具有兩卡閂孔。卡閂裝置包含載體、操作件、彈性元件、兩連桿以及兩卡閂件。載體設置於底座中。操作件至少部份露出於底座外,並可被操作而沿著第一方向朝向或遠離載體移動。彈性元件可作用地設置於操作件與載體之間。連桿設置於底座中。每一連桿具有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分別樞接至操作件的相對兩側而相對稱於操作件。卡閂件沿著第二方向可滑動地且相對稱地設置於載體上,分別樞接至各對應連桿之第二端,並露出於底座外,用以分別卡合卡閂孔,藉以連接平板電腦與底座。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各連桿位於卡閂件與操作件之間,而使卡閂件與操作件產生連動關係。當操作件沿著第一方向相對載體被操作而移動時,操作件將藉由兩連桿帶動兩卡閂件,致使兩卡閂件可沿著第二方向反向地相對載體移動而進行解除卡閂之作業。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卡閂裝置採用了單彈簧的架構,因此可避免習知採用雙彈簧架構的卡閂結構因回彈力誤差而導致的不平衡問題。並且,卡閂裝置的操作件被按 壓時,係分別藉由兩連桿帶動兩卡閂件,因此可達到使兩卡閂件的移動距離相等與受力平衡的功效,既避免了習知採用雙彈簧架構的卡閂結構所面臨的彈簧受力不均問題,也避免了卡閂件與按鈕之間的摩擦問題。此外,本發明的卡閂裝置對彈簧進行限位,而彈簧再對操作件的定位柱限位,因此可避免操作件因受力不平衡而發生歪斜的問題。
1‧‧‧電腦系統
10‧‧‧平板電腦
100‧‧‧卡閂孔
102‧‧‧槽孔
12‧‧‧底座
120‧‧‧鍵盤
122‧‧‧觸控板
2‧‧‧卡閂裝置
20‧‧‧載體
20a‧‧‧第一側
20b‧‧‧第二側
200‧‧‧凹槽
202‧‧‧第二長形孔
202a‧‧‧長軸
22‧‧‧操作件
220‧‧‧操作塊
220a‧‧‧抵靠片
220a1‧‧‧通孔
220a2‧‧‧卡合孔
220b‧‧‧鍵帽
220b1‧‧‧卡合部
222‧‧‧定位柱
24‧‧‧彈簧
25‧‧‧第一樞軸
26‧‧‧連桿
260‧‧‧第一端
262‧‧‧第二端
27‧‧‧第二樞軸
28‧‧‧卡閂件
28b‧‧‧第二面
280‧‧‧本體
280a‧‧‧第一長形孔
280a1‧‧‧長軸
280b1‧‧‧第一端
280b2‧‧‧第二端
282‧‧‧轉折部
284‧‧‧卡勾
30‧‧‧限位件
300‧‧‧頸部
302‧‧‧頭部
32‧‧‧支撐柱
A1‧‧‧第一方向
A2‧‧‧第二方向
A3‧‧‧第三方向
第1圖為繪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電腦系統的立體分解圖。
第2圖為繪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卡閂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第3圖為繪示第2圖中之卡閂裝置的立體組合圖。
第4圖為繪示第2圖中之卡閂裝置的另一立體組合圖,其中操作件已被按壓。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請先參閱第1圖,其為繪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電腦系統1的立體分解圖。
如第1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電腦系統1包含平板電腦10、底座12以及卡閂裝置2(參照第3圖)。平板電腦10的邊緣具有兩卡閂孔100。電腦系統1的卡閂裝置2設置於底座12(於第1圖中僅露出卡閂裝置2的操作件22)上,用以卡合平板電腦10的卡閂孔100,藉以可拆卸地連接平板電腦10與底座12。電腦系統1的底座12具有鍵盤120以及觸控板122,並且底座12可在與平板電腦10連接之後進行電訊號的傳遞,因此使用者可藉由底座12的鍵盤120與觸控板122進行輸入行為,並藉由平板電腦10顯示出輸入結果。
然而,本發明之卡閂裝置2的應用範圍並不限於本實施方式包含平板電腦10與底座12的電腦系統1。於另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卡閂裝置2亦可應用於一般的筆記型電腦上,藉以在筆記型電腦的螢幕蓋合至主機時,使兩者相互卡合。
請參照第2圖、第3圖以及第4圖。第2圖為繪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卡閂裝置2的立體分解圖。第3圖為繪示第2圖中之卡閂裝置2的立體組合圖。第4圖為繪示第2圖中之卡閂裝置2的另一立體組合圖,其中操作件22已被按壓。
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並配合參照第1圖,於本實施方式中,卡閂裝置2包含載體20、操作件22、彈簧24、 兩第一樞軸25、兩連桿26、兩第二樞軸27以及兩卡閂件28。卡閂裝置2的載體20設置於底座12中。卡閂裝置2的操作件22係部分地露出於底座12外(如第1圖所示),用以受壓而沿著第一方向A1朝向載體20移動。卡閂裝置2的彈簧24可作用地設置於操作件22與載體20之間。卡閂裝置2的二連桿26相對稱地設置於底座12中。每一連桿26具有第一端260與第二端262。連桿26的第一端260分別藉由第一樞軸25以樞接至操作件22的兩側。連桿26的第二端262分別藉由第二樞軸27以樞接至卡閂件28的第一端280b1。卡閂裝置2的二卡閂件28沿著第二方向A2可滑動地且相對稱地設置於載體20上,並至少局部露出於底座12外(因視角關係而未見於第1圖中),用以分別卡合平板電腦10的卡閂孔100。藉此,電腦系統1的底座12即可藉由卡閂裝置2的卡閂件28而與平板電腦10可拆卸地連接。
於實際應用中,卡閂裝置2的連桿26可根據設計需求或空間限制而設計為片狀或柱狀。
要特別說明的是,於本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方向A2垂直於第一方向A1,並且卡閂裝置2的連桿26於第二方向A2上係位於兩卡閂件28之間。不僅如此,連桿26的第一端260樞接至操作件22的軸向(亦即,第一樞軸25的軸向)係平行於第三方向A3。卡閂件28樞接至連桿26之第二端262的軸向(亦即,第二樞軸27的軸向)係平行於第三方向A3。並且,第三方向A3垂直於第一方向A1與第 二方向A2。因此,當卡閂裝置2的操作件22沿著第一方向A1相對載體20被操作而移動時,操作件22係分別經由連桿26帶動卡閂件28,致使卡閂件28沿著第二方向A2反向地相對載體20移動(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
詳細來說,卡閂裝置2的載體20具有凹槽200。載體20的凹槽200用以容置部分彈簧24,進而對彈簧24限位。卡閂裝置2的操作件22包含操作塊220以及定位柱222。卡閂裝置2的彈簧24抵靠於操作件22的操作塊220與載體20之間。操作件22的定位柱222連接操作塊220。卡閂裝置2的彈簧24套設於操作件22的定位柱222外,進而對定位柱222限位。換言之,載體20的凹槽200對彈簧24限位,而彈簧24又對操作件22的定位柱222限位,因此可達到使操作件22沿著上述第一方向A1相對載體20移動的功效,並可避免操作件22因受力不平衡而發生歪斜的問題。
再進一步來說,操作件22的操作塊220包含抵靠片220a以及鍵帽220b。操作塊220的抵靠片220a具有通孔220a1。操作件22的定位柱222穿過抵靠片220a的通孔220a1,並連接鍵帽220b。操作塊220的鍵帽220b係部分地露出於底座12外。卡閂裝置2的彈簧24抵靠於操作塊220的抵靠片220a與載體20之間。因此,當使用者按壓操作件22的鍵帽220b而沿著第一方向A1朝向載體20移動時,彈簧24係壓縮於操作塊220的抵靠片220a與載體20之間;當使用者釋放操作件22時,彈簧24的回彈力會使 操作件22整體再沿著第一方向A1遠離載體20移動,進而使操作件22復位。
另外,操作塊220的抵靠片220a還具有至少一卡合孔220a2。操作塊220的鍵帽220b包含至少一卡合部220b1,用以卡合至抵靠片220a的卡合孔220a2。因此,當面臨設計上需要(例如,客戶要求具有特定外型的鍵帽220b)或零件損壞(亦即,露出於底座12外的鍵帽220b被磨損而需更換)的情況時,可以僅更換鍵帽220b即可,而不需更換整個操作件22,進而可達到節省零件替換成本的優點。
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卡閂裝置2還包含兩限位件30。卡閂裝置2的限位件30設置於載體20上。卡閂裝置2的每一卡閂件28具有相對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28b。卡閂件28的第一面面對載體20。卡閂裝置2的限位件30由載體20分別延伸至卡閂件28的第二面28b,藉以防止卡閂件28沿著第一方向A1離開載體20。
詳細來說,卡閂裝置2的每一卡閂件28具有第一長形孔280a。卡閂件28的第一長形孔280a連通第一面與第二面28b。卡閂裝置2的每一限位件30包含頸部300以及頭部302。限位件30的頸部300連接載體20,並穿過對應之卡閂件28的第一長形孔280a。限位件30的頭部302連接頸部300,並抵靠對應之卡閂件28的第二面28b,藉以防止卡閂件28沿著第一方向A1離開載體20。
進一步來說,每一卡閂件28的第一長形孔280a的長軸280a1(如第2圖所示),係垂直於對應之卡閂件28樞 接至對應之第二端262的軸向(亦即,第二樞軸27的軸向)。換言之,每一卡閂件28的第一長形孔280a的長軸280a1,係平行於第二方向A2。不僅如此,於本實施方式中,限位件30的頸部300係可滑動地卡合於對應之卡閂件28的第一長形孔280a中,因此限位件30的頸部300還可達到限制卡閂件28只能沿著第二方向A2相對載體20移動的功效。
於本實施方式中,卡閂裝置2的每一限位件30為螺絲,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於另一實施方式中,卡閂裝置2的每一限位件30亦可為由載體20延伸而出,並延伸至對應之卡閂件28的第二面28b的導引側牆(圖未示),同樣可達到防止卡閂件28沿著第一方向A1離開載體20的功效。
另外,卡閂裝置2的載體20具有相對的第一側20a以及第二側20b(如第2圖至第4圖中載體20的下側與上側所示),並具有兩第二長形孔202。載體20的每一第二長形孔202連通第一側20a與第二側20b。每一第二長形孔202的長軸202a(如第2圖所示)平行於第二方向A2。卡閂裝置2的每一卡閂件28包含本體280、轉折部282以及卡勾284。卡閂件28的本體280抵靠載體20,並以第一端280b1樞接至對應之連桿26的第二端262。卡閂件28的轉折部282連接本體280第二端280b2,並延伸至載體20的第二側20b。卡閂件28的卡勾284連接轉折部282,並由載體20的第一側20a穿過對應之第二長形孔202而由第二側 20b露出。從第二方向A2上來看,卡閂件28於轉折部282處的外型實質上呈U字型。載體20的每一第二長形孔202可對對應之卡勾284限位,藉以防止對應之卡勾284沿著第一方向A1相對載體20移動。
由本實施方式於上所述的結構配置可知,卡閂件28的卡勾284的勾合方向(亦即,第二方向A2)與彈簧24的壓縮方向(亦即,第一方向A1)相互垂直,且卡勾284係沿著第三方向A3延伸而穿過載體20,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另一實施方式中,卡閂件28的卡勾284亦可直接連接本體280,並沿著第三方向A3遠離載體20而延伸(亦即,卡閂件28省略轉折部282,且卡勾284與操作件22位於載體20的同一側)。
由此可知,本發明的卡閂裝置2還可根據實際需求而可選擇地設計使操作件22與卡閂件28的卡勾284位於載體20的同一側或不同側,因此更增加了本發明的卡閂裝置2在工業設計上的設計自由度。
再回到第1圖,並配合參照第2圖至第4圖,於本實施方式中,電腦系統1的平板電腦10還具有至少一槽孔102,同樣位於平板電腦10的邊緣,並毗鄰卡閂孔100。卡閂裝置2還包含至少一支撐柱32。卡閂裝置2的支撐柱32設置於載體20上,毗鄰卡閂件28的卡勾284,並露出於底座12外(因視角關係而未見於第1圖中)。因此,當電腦系統1的平板電腦10組裝至底座12時,除了藉由卡閂件28 的卡勾284卡合至平板電腦10的卡閂孔100中,還藉由支撐柱32插入平板電腦10的槽孔102中,進而達到支撐平板電腦10相對底座12站立的功能。
如第3圖與第4圖所示,當操作件22被操作而沿著第一方向A1朝向載體20移動時,操作件22將會同時推擠兩連桿26的第一端260,使得兩連桿26的第一端260一起沿著第一方向A1朝向載體20移動,並使得兩連桿26的第二端262沿著第二方向A2反向地移動(亦即,兩連桿26的第二端262之間的距離變長),而兩連桿26的第二端262又會分別帶動兩卡閂件28,使得兩卡閂件28可沿著第二方向A2反向地相對載體20移動而進行解除卡閂之作業(如第3圖轉變至第4圖)。相反地,當操作件22被操作而沿著第一方向A1遠離載體20移動時,操作件22將會同時拉動兩連桿26的第一端260,使得兩連桿26的第一端260一起沿著第一方向A1遠離載體20移動,並使得兩連桿26的第二端262沿著第二方向A2相向地移動(亦即,兩連桿26的第二端262之間的距離變短),而兩連桿26的第二端262又會分別帶動兩卡閂件28,使得兩卡閂件28同樣沿著第二方向A2相向地相對載體20移動而進行卡閂之作業(如第4圖轉變至第3圖)。
在前述實施方式中,使用者可藉由按壓鍵帽220b的方式來驅動二卡勾284向外移動而進行解扣的動作,然對於本領域具有一般知識者而言,亦可輕易理解也可以改採用拉取鍵帽220b的方式來達成驅動二卡勾284進 行解扣的動作。具體而言,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可以將卡閂裝置2之彈簧24、兩第一樞軸25、兩連桿26、兩第二樞軸27以及兩卡閂件28等元件從上述實施例中設置於載體20之外側(亦即,第2圖中之右下方之一側)方向顛倒地改為設置於載體20之內側(亦即,第2圖中之左上方之一側),而只有鍵帽220b仍位於外側,並延長定位柱222穿過載體20而與位於載體20內側的抵靠片220a固定,如此使用者可以藉由拉取鍵帽220b之操作方式而仍可以藉由前述實施方式。
由以上對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本發明的卡閂裝置採用了單彈簧的架構,因此可避免習知採用雙彈簧架構的卡閂結構因回彈力誤差而導致的不平衡問題。並且,卡閂裝置的操作件被按壓時,係分別藉由兩連桿帶動兩卡閂件,因此可達到使兩卡閂件的移動距離相等與受力平衡的功效,既避免了習知採用雙彈簧架構的卡閂結構所面臨的彈簧受力不均問題,也避免了卡閂件與按鈕之間的摩擦問題。此外,本發明的卡閂裝置對彈簧進行限位,而彈簧再對操作件的定位柱限位,因此可避免操作件因受力不平衡而發生歪斜的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卡閂裝置
20‧‧‧載體
20a‧‧‧第一側
20b‧‧‧第二側
200‧‧‧凹槽
202‧‧‧第二長形孔
202a‧‧‧長軸
22‧‧‧操作件
220‧‧‧操作塊
220a‧‧‧抵靠片
220a1‧‧‧通孔
220a2‧‧‧卡合孔
220b‧‧‧鍵帽
220b1‧‧‧卡合部
222‧‧‧定位柱
24‧‧‧彈簧
25‧‧‧第一樞軸
26‧‧‧連桿
260‧‧‧第一端
262‧‧‧第二端
27‧‧‧第二樞軸
28‧‧‧卡閂件
28b‧‧‧第二面
280‧‧‧本體
280a‧‧‧第一長形孔
280a1‧‧‧長軸
280b1‧‧‧第一端
280b2‧‧‧第二端
282‧‧‧轉折部
284‧‧‧卡勾
30‧‧‧限位件
300‧‧‧頸部
302‧‧‧頭部
32‧‧‧支撐柱
A1‧‧‧第一方向
A2‧‧‧第二方向
A3‧‧‧第三方向

Claims (19)

  1. 一種卡閂裝置,包含:一載體;一操作件,可被操作而沿著一第一方向朝向或遠離該載體移動;一彈性元件,可作用地設置於該操作件與該載體之間;兩連桿,每一該些連桿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些第一端分別樞接至該操作件的相對兩側而相對稱於該操作件;以及兩卡閂件,沿著一第二方向可滑動地且相對稱地設置於該載體上,並分別樞接至各該對應連桿之該第二端,其中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且各該連桿位於該卡閂件與該操作件之間,而使該卡閂件與該操作件產生連動關係;其中當該操作件沿著該第一方向相對該載體被操作而移動時,該操作件將藉由該兩連桿同步帶動該兩卡閂件,致使該兩卡閂件可沿著該第二方向反向地相對該載體移動而進行解除卡閂之作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閂裝置,其中該載體具有一凹槽,而彈性元件係一彈簧,該凹槽用以容置部分該彈簧,進而對該彈簧限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閂裝置,其中彈性 元件係一彈簧,該操作件包含:一操作塊,其中該彈簧作用於該操作塊與該載體之間;以及一定位柱,連接該操作塊,其中該彈簧一端套設於該定位柱外,進而對該定位柱限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卡閂裝置,其中該操作塊包含:一抵靠片,具有一通孔以及至少一卡合孔,其中該定位柱穿過該通孔,並且該彈簧作用於該抵靠片與該載體之間;以及一鍵帽,連接該定位柱,並包含至少一卡合部,用以卡合至該卡合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閂裝置,還包含兩限位件,設置於該載體上,每一該些卡閂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面對該載體,該些限位件由該載體分別延伸至該些第二面,藉以防止該些卡閂件沿著該第一方向離開該載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卡閂裝置,其中每一該些卡閂件具有一第一長形孔,該第一長形孔連通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每一該些限位件包含:一頸部,連接該載體,並穿過對應之該第一長形孔;以及 一頭部,連接該頸部,並抵靠對應之該第二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卡閂裝置,其中每一該些第一長形孔的長軸,係垂直於對應之該卡閂件樞接至對應之該第二端的軸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閂裝置,其中該載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以及一第二側,並具有兩第二長形孔,每一該些第二長形孔連通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每一該些第二長形孔的長軸平行於該第二方向,每一該些卡閂件包含:一本體,抵靠該載體,並樞接至對應之該第二端;一轉折部,連接該本體,並延伸至該第二側;以及一卡勾,連接該轉折部,並由該第二側穿過對應之該第二長形孔而由該第一側露出,其中每一該些第二長形孔對對應之該卡勾限位,藉以防止對應之該卡勾沿著該第一方向相對該載體移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閂裝置,其中各該連桿之該第一端樞接至該操作件的軸向係平行於一第三方向,各該卡閂件分別樞接至各該對應連桿之該第二端的軸向亦係平行於該第三方向,並且該第三方向係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
  10. 一種電腦系統,包含: 一平板電腦,具有兩卡閂孔;一底座;以及一卡閂裝置,包含:一載體,設置於該底座中;一操作件,至少部份露出於該底座外,並可被操作而沿著一第一方向朝向或遠離該載體移動;一彈性元件,可作用地設置於該操作件與該載體之間;兩連桿,設置於該底座中,每一該些連桿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些第一端分別樞接至該操作件的相對兩側而相對稱於該操作件;以及兩卡閂件,沿著一第二方向可滑動地且相對稱地設置於該載體上,分別樞接至各該對應連桿之該第二端,並露出於該底座外,用以分別卡合該些卡閂孔,藉以連接該平板電腦與該底座,其中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且各該連桿位於該卡閂件與該操作件之間,而使該卡閂件與該操作件產生連動關係;其中當該操作件沿著該第一方向相對該載體被操作而移動時,該操作件將藉由該兩連桿同步帶動該兩卡閂件,致使該兩卡閂件可沿著該第二方向反向地相對該載體移動而進行解除卡閂之作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載體具有一凹槽,而彈性元件係一彈簧,該凹槽用以容置 部分該彈簧,進而對該彈簧限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彈性元件係一彈簧,該操作件包含:一操作塊,其中該彈簧作用於該操作塊與該載體之間;以及一定位柱,連接該操作塊,其中該彈簧一端套設於該定位柱外,進而對該定位柱限位。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操作塊包含:一抵靠片,具有一通孔以及至少一卡合孔,其中該定位柱穿過該通孔,並且該彈簧作用於該抵靠片與該載體之間;以及一鍵帽,連接該定位柱,並包含至少一卡合部,用以卡合至該卡合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卡閂裝置還包含兩限位件,設置於該載體上,每一該些卡閂件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面對該載體,該些限位件由該載體分別延伸至該些第二面,藉以防止該些卡閂件沿著該第一方向離開該載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每一該些卡閂件具有一第一長形孔,該第一長形孔連通該第 一面與該第二面,該第一長形孔連通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每一該些限位件包含:一頸部,連接該載體,並穿過對應之該第一長形孔;以及一頭部,連接該頸部,並抵靠對應之該第二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每一該些第一長形孔的長軸,係垂直於對應之該卡閂件樞接至對應之該第二端的軸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載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以及一第二側,並具有兩第二長形孔,每一該些第二長形孔連通該第一側與該第二側,每一該些第二長形孔的長軸平行於該第二方向,每一該些卡閂件包含:一本體,抵靠該載體,並樞接至對應之該第二端;一轉折部,連接該本體,並延伸至該第二側;以及一卡勾,連接該轉折部,並由該第二側穿過對應之該第二長形孔而由該第一側露出,其中每一該些第二長形孔對對應之該卡勾限位,藉以防止對應之該卡勾沿著該第一方向相對該載體移動。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各該連桿之該第一端樞接至該操作件的軸向係平行於一第三方向,各該卡閂件分別樞接至各該對應連桿之該第二端的 軸向亦係平行於該第三方向,並且該第三方向係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平板電腦還具有至少一槽孔,該卡閂裝置還包含至少一支撐柱,該支撐柱設置於該載體上,並露出於該底座外,用以插入該槽孔中,藉以支撐該平板電腦相對該底座站立。
TW102137013A 2013-09-22 2013-10-14 卡閂裝置及應用其之電腦系統 TWI528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2812.9A CN104460842B (zh) 2013-09-22 2013-09-22 卡闩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2818A true TW201512818A (zh) 2015-04-01
TWI528135B TWI528135B (zh) 2016-04-01

Family

ID=52690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7013A TWI528135B (zh) 2013-09-22 2013-10-14 卡閂裝置及應用其之電腦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41146B2 (zh)
CN (1) CN104460842B (zh)
TW (1) TWI5281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3105B (zh) * 2013-11-18 2016-05-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機構及其外接式電子裝置
DE102014114126B4 (de) * 2013-11-20 2024-02-15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Elektronikgerät
USD749561S1 (en) * 2013-11-26 2016-02-16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TWI528141B (zh) * 2013-12-04 2016-04-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電腦設備及其擴充裝置
CN106815890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南京亚士德科技有限公司 行车记录仪
US20170192467A1 (en) * 2016-01-02 2017-07-0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Hinge assemblies
USD789356S1 (en) * 2016-02-19 2017-06-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ablet with detachable keyboard
USD789355S1 (en) * 2016-02-19 2017-06-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t Company, L.P. Tablet with detachable keyboard
US10215206B2 (en) 2016-05-30 2019-02-26 Nanning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I656431B (zh) * 2017-01-03 2019-04-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鉸鏈結構及電子裝置
WO2018155366A1 (ja) * 2017-02-24 2018-08-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480990B2 (ja) * 2017-08-07 2019-03-13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TWI676099B (zh) * 2017-11-01 2019-11-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動機構及電子裝置
US10672548B2 (en) 2017-11-28 2020-06-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agnetic fastener and hinged device using same
TWI730800B (zh) * 2020-06-04 2021-06-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槽結構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39698B (zh) * 2020-12-24 2021-09-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裝置及電子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7540B2 (en) * 2004-02-05 2009-12-29 Asustek Computer Inc. Latch structure
US7181238B2 (en) 2004-07-08 2007-02-20 Inventec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turning on/of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f notebook computer by latch member
CN2736837Y (zh) * 2004-10-14 2005-10-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扣合装置
US7261328B2 (en) 2004-10-18 2007-08-28 Fastec Industrial Corp. Push button latch release assembly
US8208245B2 (en) * 2008-03-31 2012-06-26 Over The Sun, Llc Tablet computer
TWI342737B (en) 2008-04-25 2011-05-21 Asustek Comp Inc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engagement device thereof
TWI338828B (en) 2008-07-09 2011-03-11 Wistron Corp Latch mechanism for latching a monitor and a host of a portable computer
TWI481996B (zh) * 2011-12-14 2015-04-21 Wistron Corp 支撐座及具有支撐座之電子裝置
TWI509384B (zh) * 2011-12-20 2015-11-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擴充基座、電子系統及解除兩裝置間連結的操作方法
TWI502310B (zh) * 2011-12-28 2015-10-01 Wistron Corp 電子裝置之擴充座及其連接器機構
TWI493129B (zh) * 2012-03-03 2015-07-21 Pegatron Corp 一種閂鎖裝置及使用此閂鎖裝置的擴充座
TWI527969B (zh) * 2012-05-22 2016-04-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滑動開關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I499894B (zh) * 2012-11-06 2015-09-1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電子裝置
US20140133080A1 (en) * 2012-11-15 2014-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tach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apparatus usable with the same
JP5775062B2 (ja) * 2012-12-27 2015-09-09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US20140193193A1 (en) * 2013-01-08 2014-07-10 Jered H. Wikander Time-delayed latch
US9007761B2 (en) * 2013-01-31 2015-04-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st and opening with magnetic elements to facilitate alignment
JP2014232849A (ja) * 2013-05-30 2014-12-11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用のスタンド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143560B2 (ja) * 2013-05-30 2017-06-0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用のスタンド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502323B (zh) * 2013-08-23 2015-10-01 Acer Inc 擴充基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0842B (zh) 2017-08-25
TWI528135B (zh) 2016-04-01
US20150085444A1 (en) 2015-03-26
CN104460842A (zh) 2015-03-25
US9141146B2 (en) 2015-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8135B (zh) 卡閂裝置及應用其之電腦系統
TWI480720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TWI482570B (zh) 電子裝置
TWI528142B (zh) 可分離之觸控式筆記型電腦
TWI479296B (zh) 電子裝置及其可拆卸式電子套組
TWI494047B (zh) Support for electronic products
TWI516898B (zh) 攜帶式電子裝置
JP2015011700A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リフト構造
TWI519925B (zh) 啓閉觸控板之按鍵功能的控制裝置
US20150153771A1 (en) Tablet pc external equipment
US9651993B2 (en) Docking device
TWI475945B (zh) 用來固定可相對於主機模組滑動之顯示模組之固定機構與其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2111495A (zh) 觸控模組
US20130021247A1 (en) Foldable wireless mouse and laptop computer having same
TWM515145U (zh) 薄型鍵盤結構及其鍵帽
TWI730815B (zh) 電子裝置
TWI586247B (zh) 電子裝置的固定機構
TW201126313A (en) Notebook computer
TWI477225B (zh) 止動結構及其電子裝置
TWI78275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55049B (zh) 電子裝置
TWI768925B (zh) 觸控板機構
TW201909491A (zh) 卡扣機構以及具備所述卡扣機構的傳輸座與電子設備
TW201342008A (zh) 硬碟支撐架
CN112346513B (zh) 具有把手的电子装置